中国文化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2022-04-23

摘要:世界上的语言种类繁多,千差万别,但在这些语言背后都有一种至关重要的文化因素控制着语言思维。正是由于文化的不同,才导致各民族思维模式的出现很大差异,而这种差异具体反应到语言里,便出生了语言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渗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文化对外汉语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文化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篇1:

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传播的思考

内容摘要: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汉语越来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人的了解和喜爱,我国对外汉语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对外汉语教学越来越盛行的背景条件下,面对外国学生的汉语学习热情,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我国的汉语教学。汉语承载着千年发展的中国文化,对外汉语教学不仅仅是一门语言教学,要以中国文化作为理论基础,全方面多角度的渗透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内涵,从而让世界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树立我国的良好文化形象,积极与世界上不同文化交流沟通,让世界能够全面客观的认识中国,从而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关键词:对外汉语 汉语教学 文化传播

文化是国家历史和文化底蕴的体现,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的推广活动,要将语言教学作为基础,才能让外国学生在了解汉语语言魅力的基础上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并且语言也是文化历史的见证者,伴随历史每一步发展阶段,同样也是文化的另一种展现形式。因此对外汉语教学的普及也能够相应带动中国文化的传播,提升我国的文化地位[1]。为让世界更多的人深入感受中国的文化魅力和中华精神,就要紧随国家文化建设发展的脚步,加强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的渗透与传播,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文化的融合与交流。

一.对外汉语教学在中国文化传播中的意义

中国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隔断了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和经济往来,使中国文化没有得到展现的机会。现阶段在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的综合国力也在不断提升,同时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发展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在这种环境背景的推动下,中国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和了解,汉语也自然成为了一门热门语言[2]。语言是文化的精髓和历史发展的体现,所以对外汉语教学教学过程中承担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任务。众所周知语言是沟通的桥梁,但是在汉语的学习过程中,由于汉语本身的复杂性导致多数学生在学习阶段都产生消极心理,通过加强文化内容的教学,让学生在理解的角度去学习汉语,将中国文化内容渗透教育给学生,不但可以增加汉语学习的趣味性,降低学习难度,还能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逐渐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对中国文化走出国门有重要作用。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

1.缺少明确的文化教学意识

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依托,共同发展的关系。这就要求在对外汉语的教学中,要将文化传播与汉语教学相互结合,在语言教学中渗透文化内涵,在文化历史中引导语言学习,才能形成两者的共同发展。但是根据目前对外汉语的教学现状,文化教学逐渐被忽略。而对外汉语也并没有发挥其自身弘扬文化传播文化的优势[3]。对外汉语初期阶段只是单一的作为一门语言教学,帮助学习语言掌握语法的一种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听、说、读、写的技能练习,课程内容的设置主要是针对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在这种教学观念下,导致严重忽视文化内涵和文化感知能力的培养,没有发挥这一教学活动传播文化的優势作用,不利于文化的发展。

2.教师的文化教学能力不足

就现阶段对外汉语教学的具体情况来说,多数从业教师在教学方面都表现出随意性,因此自身缺少足够的文化修养,认为对外汉语只是一门简单的语言教学,忽视了其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现有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参差不齐,缺少对汉语教学的作用认识,不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对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疑问也做不到准确有依据的解答,学生不能深入理解到汉语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内容,这样也降低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兴趣。

受到地域文化和社会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中西方文化有根本上的不同。因此也是增加汉语教学的难度,对待事物或词语很难找到合适的语言转换进行解释说明,或者是一些具有中国文化背景的成语、歇后语等,教师由于自身的知识水平有限,很难找出中西文化间的内在联系,不能跨文化给学生明确的解答,完全依靠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因此也就无法体会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和内涵,这也是阻碍对外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的原因。

3.文化教材缺乏实用性

我国对外汉语的教学教材内容更新速度慢,缺乏时效性,一般在确定教材主题内容后,只会在细节之处做调整,很少会做较大改编。这也会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固定化和单一化,不能对课本教材进行内容结构的补充,不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和延伸。另外目前的汉语文化教材中中国名著和名家作品占较大的比重,这的确有利于了解中国文化内涵,但是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却无法反应当前我国的发展状况和思想意识,加上外国学生对中国文化背景了解不够深入,这也是无形中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也不利于文化传播和教学。

4.文化教学缺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受国内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对外汉语课堂依旧是采用理论大于实践的教学方式,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单向传授。这种枯燥的课堂授课模式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各国不同文化的背景下,只会让汉语更加晦涩难懂,让学生对中国文化一头雾水,影响文化教学的效果。并且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课通常都缺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语言教学中,如果不能让学生体验汉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不论是对文化传播还是文化交流,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传播的途径

1.提升教师文化教学的自觉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对外汉语要以中国的文化背景为基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渗透文化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寻找到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渗透间的切入点,重视文化传播的意义,提升教师文化教学的观念和自觉性。只有从教师这一知识传播源头彻底改变,才能从根本上形成对外汉语教学的良好模式,潜移默化的地影响外国学生,从而促进他们了解中国文化,更好的传播中国文化,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被更多人所熟知[4]。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传播中国文化需要一个长远的发展进程,我们不能强行将文化灌输给他人,而是在语言与文化的结合教学下,使之逐渐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内涵,激发外国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探索兴趣,从过通过这一途径传播中国文化。另外教学中要站在客观的角度去讲解文化内容,确保叙述的不带有主观色彩,具有真实性,重新树立我国的文化形象。另外面对这一项长远兼具的工作,教育工作者要具有足够的耐心,坚持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相结合的教学基础,立足于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加深外国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促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2.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自身能力水平

对外汉语教师在文化传播中起到桥梁的作用,是连接各国文化与中国的纽带,因此提升教师工作者自身的能力素养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因此教师应该先建立自身的文化基础知识和文化素养,提升对外汉语的教学技能,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文明内涵,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跨文化展现中国的历史文明与文化内涵,提高对外汉语的教学效率与文化的有效传播。

3.文化教材的编写注重实用性

由于对外汉语教学主要面向外国学生,因此在文化教材编写过程中要考虑这一特殊因素,既要能够完成语言教学的目标,还要考虑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但是语言技能的教学不能去搬运传统语言教材的内容,要结合外国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表达方式,编写具有实践意义和实用性的教材,并且内容的设置不宜过难,要循序渐进,以生动形象为主,进行科学规范化的教材编写。将中国形象客观生动的展现出来[5]。中国文化已经经过千年时间的积淀,但是受到课堂时间的限制,没有办法全面的讲述,因此教材的内容编写就十分重要,对外汉语的根本目的就是提升语言沟通能力,能够像使用母语一样进行顺畅地沟通,而文化的传播在其中就起到引导的作用,让学生能够将语言知识与文化内容相结合,从而能够深化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语言沟通技能的掌握,从而提升学生跨文化的沟通能力。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元化教学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本身就会存在教学难度,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将理论知识内容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去真实感受。对外汉语的基础知识教学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讲授,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文化知识结构。语言技能的教学不同于基础知识内容,需要以培养能力为教学核心,传统的教学内容总是过于强调教师授课的重要性,但是对外汉语教学却不适用这种教学方法,需要在课堂中充分融入文化的部分,文化部分的内容就需要在实践中才能更有利于理解和掌握。因此可以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充分地融入到文化环境当中,去感受中国文化的精神与内涵。例如可以通过参观纪念馆、去建筑景观游览、参加文化讲座等等教学活动对中国文化有一个初期探索,只有親身参与到活动中去,才能更加深入的感受中国文化。

在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中融入中国文化,有利于丰富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内容,在提升汉语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加深外国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程度。同时汉语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和载体,因此语言的学习要结合文化的背景,增加汉语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提升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在汉语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中国文化内容,更是有助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起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小婷.国际汉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形象建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20.

[2]李萍.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传播策略[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3(4):264-264.

[3]王江.探究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传播[J].中外交流,2018,000(052):98-99.

[4]王春红.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策略[C]//2020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一).2020.

[5]勇熠.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华文化传播的方法[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00(003):24-27.

(作者单位:海军潜艇学院)

作者:孙亚萍 吴双

中国文化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篇2:

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中国文化渗透

摘要:世界上的语言种类繁多,千差万别,但在这些语言背后都有一种至关重要的文化因素控制着语言思维。正是由于文化的不同,才导致各民族思维模式的出现很大差异,而这种差异具体反应到语言里,便出生了语言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渗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中国文化 文化渗透

一、概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渐扩大,全世界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在中国。为此,许多外国人渴望学习汉语,了解中国,一时间“汉语热”的李超席卷了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据有关统计,到2013年底,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的2500余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全世界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超过5000万之众。然而,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制约和禁锢,对外汉语教学还往往局限于单纯的课本教学,或被简化为简单机械的说话和写作,仅把语言知识生硬的传授给学习者,使鲜活的汉语语言变得枯燥乏味,渐失竞争力和生命力。

事实上,许多外国学习者之所以学习汉语,是由于被中国深厚文化所吸引的。他们对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渴望学习和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和渗透显得异常重要和必要,应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凸显对外汉语教学所具有文化性。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通过语言来体现。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语言的教学,又是一种文化的渗透。不仅如此,文化教学和渗透能够反过来更好地促进语言教学。因此,对外汉语教学应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要紧密结合所教语言的相关文化,通过汉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来进行语言知识的解释、传授、言语技能的训练和语言能力的培养,使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意义

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奥伯格(Kalvero·Oberg)曾说过:外语学习者由于失去了自己所熟悉的社会交往符号或信号,对于目标语的社会符号感到陌生而在心理上产生的“深度焦虑症”,称之为“文化休克”。在学习者出现“文化休克”后,文化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文化教学和渗透有助于外语学习者了解目标语,熟练地进行交流、准确地表情达意,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力。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萨丕尔也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语言与文化互为存在,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思维的外在表现,是物质外壳,它承载着独特的文化信息,折射出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思维特征;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就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其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有鉴于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和渗透的核心应着眼于用文化的视角去提升语言教学,用文化渗透为语言教学服务。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应该具有跨文化属性和多元性质,它不仅包括文化的解释和传授,还涉及到对学习者母语文化的认同和比较,从而在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下培养和提升语言学习者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渗透

1.在词汇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语言都是由词汇构成的,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是语言赖以存在的基石。各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往往反映在在词汇上,在词汇上积淀和结晶,词汇往往能够最直接地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取向。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词汇是与汉族文化背景密切关联的,如果教师不能对这些词汇所包含文化背景和文化因素加以解释和说明,学习者就会感到十分费解或莫名其妙。外国的汉语学习者刚接触汉语就会遇到许多饱含着丰富中华民族文化色彩的词语。比如,汉语中称谓词叔叔、伯伯、舅舅、姑姑、姨妈、舅妈等,都十分具体,不会产生歧义、混淆或误解,折射出汉民族强调“长幼有序”的文化传统。再如,汉语言词汇中所特有的太极拳、气功、旗袍、书法等词语也恰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属性。又如,日常词语“眼红”、“吃醋”、“挖墙角”“拍马屁”等,外国学习者容易受到字面义的影响,犯望文生义的错误。因此,对这些词汇的教学,其教学难点和重点应放在语言之外的文化意义和文化背景上。

2.在汉字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汉字几乎不同于世界上所有的文字,是一种兼具音意形的文字。许多汉字本身就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文化信息,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正像陈寅恪先生说的那样:“凡解释一字,即是做一部文化史。”汉字作为一种表意系统的文字,以其独特的魅力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汉字构型的原始理据上看,它就带有诸多的文化讯息。

有一些原始构型是古老风俗的遗存,如“鲜”字,如“鱼”和“羊”。因为中国古代洪水常泛滥成灾,人们多居住山顶以鱼为主要食物。故此,今天我们所见古代彩陶上的文字多以鱼纹作为花纹。“羊”本身温柔顺从,多与善有关,所以,其滋生出的汉字“善”、“祥”、“美”等也与此有关,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这些都是不能忽视的文化信息和因素,要利用汉字的象形性、表意性、会意性和人文性等进行讲解和教学。

3.在语用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任何一种语言,学习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运用。为了自如恰当地运用一种语言,字词音和语法等外,语用因素非常重要。所谓语用因素,就是知道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说怎样的话。为此,语言学家沃尔夫森(M. Wolfson)曾语重心长地告诫人们:“在与外国人的接触当中,讲本族语的人一般能容忍语音或语法错误,相反,对于讲话规则的违反常被认为是没有礼貌的,因为本族人不大可能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也就是说,在与非本族人交谈时,本族人能够宽容和原谅非本族人在语音和语法等方面的错误,但却不能容忍非本族人在语用和文化因素等方面所犯的错误。比如汉语见面问候语“你去哪里啊?”“你吃过了吗?”等,都体现了汉语人的独特文化。“你去哪里啊?”并非是想打探别人的隐私,“你吃过了吗?”也并非是想请别人吃饭。在这里,“你去哪里啊?”和“你吃过了吗?”作为见面打招呼用语,只是见面出于礼貌的问候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果不向学习者解释清楚,很可能出现语用错误,不可能进行有效与顺利的交际,甚至出现文化冲突。

综上所述,文化渗透应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词汇、汉字和语用等各个方面。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应开拓创新,勇于探索,掌握认知规律,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掌握汉语文化的精髓,将汉语语言教学与文化渗透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做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泉.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思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严蕾.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初探[J].网络科技时代,2008,(06).

[3]廖智宏.对外汉语教学文化的导入[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12).

[4]邓时忠.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学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04).

作者:刘磊

中国文化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篇3:

谈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的结合

[摘要]中国文化深层次渗透于汉语言中,使汉语成为中国文化的特殊标志,因而学习汉语必须深刻理解中国文化,树立文化习得意识,重视中国文化在汉语释义中的作用,以及汉语词语对中国文化内涵的依托。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具有渗透中国文化的意识,以提高汉语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中国文化 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技能 专业术语

[作者简介]邵卫兰(1962- ),女,河南卫辉人,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主要从事现代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河南 新乡 453000)

目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怎样把传统文化教育与语言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已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问题。中国文化与汉语是密不可分的,中国文化深层次渗透于汉语言中,汉语成为中国文化的特殊标志,所以学习汉语必须深刻理解中国文化,否则要学好汉语是不可能的。

一、树立文化习得意识,运用文化语言观来指导对外汉语教学

在长期的语言教学过程中,工具主义语言观在语言教学和研究中起着主导作用,使人们只注意对语言系统内部组织规律的学习和研究,忽视了对制约工具使用的外部因素的学习和研究。其结果是:使语言学习者只能学到静态的语言知识,而不能学到运用语言的知识;使他们只能了解语言符号的语言意义,而不能真正把握言语的语用意义。“文化语言观”是从文化的角度学习语言,不是把语言视为独立于文化系统之外的语符系统,而是把语言系统视为文化大系统的要素之一,是构成文化大系统其他要素赖以存在的基础。它强调,学习语言必须学习文化,要求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时,要大量接触所学语种的文化,注意考虑语言以外的行为和各种环境,养成一种强烈的文化习得意识。

二、中国文化在汉语释义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国文化里关于中国文字的起源有着几种不同的传说和记载。如其中一种是《易经·系辞》上有关八卦产生的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象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者诸身,远取诸物,于是使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包牺在“仰天”“俯地”以及观察天地之间万物后,从中得到启发而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象”(八卦以及后来演生的六四卦),以表达古人对自然界的认识以及他们自身的思想和意念。这种思维方式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原始思维机制,它不仅支配了八卦的产生,也孕育了中国文字的最初形式。

第一,对汉语中基本词语的理解要靠体验感悟中国文化的内涵。不同民族的语言中都有反映本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词语和称说本民族特有事物的词语。例如汉语中的 “炕”“饺子”“汤圆”“粽子”“麻糖”“滑竿”“拉洋片”“衫镰”“寒食节”等词语,不管是用同义词对释法,还是用定义法去解释,都不能使学员真正理解其确切含义。理解汉语中独有词语的含义,只靠“读万卷书”是不能奏效的,必须用“行万里路”的方式来解决,让学员深入生活,亲眼看看,亲口尝尝,亲身体验一下,才能全面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些词语。教授这些词语时,最好采用生活体验和使用说明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解释。

第二,汉语词语派生义的释义要靠中国文化背景的映衬。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普遍,一个词除了基本意义之外,还常常派生出比喻义、引申义、借代义,熟语使用的多是字面之外的意义。不管一个词有多少个义项,在具体的语境中只有一个义项在起作用。这个在交际中实现的义项,需要依据上下文和交际环境来确定,尤其是受特定精神文化制约的词语和受特定社会制度制约的词语的释义,更离不开目的语的文化背景映照。如惯用语“坐红椅子”喻考试得中而列于最末一名。① 要想理解透彻,还须知道旧科举出榜的情况:在最后一名的底下,用红笔勾一下,表示名单到此为止,所以称最后一名为 “坐红椅子”。不仅汉语的成语、惯用语不能望文生义,就是当代社会有些新生的常用词语也不能脱离社会背景去理解,例如“商品粮”“吃大锅饭”“铁饭碗”“走后门”等都需要深入挖掘它们各自负载的文化内涵,才能找出相应的词语进行对译或解释。

第三,对汉语词语修辞意义的理解离不开中国文化的积淀。词语除了固定的词汇意义之外,还有在具体语境中临时产生的修辞意义。如“不要毁我长城”中的“长城”喻“中国人民解放军”;“不到长城非好汉”中的“长城”喻“伟大事业或抱负的实现标志”;歌词中的 “长城”“黄河”又是古老文明的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一词除了表示事物的实体之外,因上下文的不同,产生不同的修辞含义。要想准确理解和运用“长城”这类词语,必须了解中国人在长期生活斗争中逐渐附加的具有强烈民族感情色彩的文化内涵。另外,同一个喻体,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可能表示完全相异甚至相反的喻义。如“蟋蟀”在汉文化早期的 《诗经·七月》的“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中就用叫声衬托农夫的困顿生活。此后,在宋玉《九辩》的“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和杜牧《寝夜》的“蛋唱如波咽,更深似水寒”的诗句中,“蟋蟀”都在扮演着悲哀、凄凉、忧伤、烦恼的角色。可是,在西方,比如莎士比亚在《亨利四世》中用过“as merry as crickets”(像蟋蟀一样快活),可见“蟋蟀”在西方人心目中却是一个快乐活泼的形象。同一个词却在汉、英两种语言中负载着截然相反的文化附加意义,若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附加义,那么,只能“以己度人”,形成文化冲突。

三、汉语词语对中国文化内涵的依托

在中国传统哲学、历史学及文学里,“类比”式、“关联”式思维的影响无处不在。至于汉语语言,不仅在文字的生成中,而且在词组甚至句子的组成上,这种中国人特有的“观物取象”的思维方式也起着主导作用。拿四字成语来说,随意翻开一本成语词典,我们会发现许多成语是由具体的事物组成的。而且这些事物都来源于两个方面,即人体的各部位和自然界的各个领域。比如,有关人体的成语:摩拳擦掌、手舞足蹈、眉开眼笑、卑躬屈膝、张口结舌、咬牙切齿、唇枪舌剑、三心二意、肝胆相照、推心置腹、趾高气扬;有关自然界(包括动物界)的成语:沧海一粟、藕断丝连、拈花惹草、抛砖引玉、瓜熟蒂落、金蝉脱壳、井底之蛙、石沉大海、百花齐放、雨后春笋。

为了方便起见,笔者暂且把这样的成语叫做“意象性成语”(imagistic idioms)。这样的成语不胜枚举,而且层出不穷。我们不难发现,这种成语所反映的思维方式与《易经》所记载的八卦产生的思维过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也就是说,成语的创造者们与古人包牺一样,有意无意地采取了“观物取象”的认知方式,而且也是有意无意地遵循着“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样一个具体的运思过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古老的汉民族反映在《易经》里的关联式、类别式思维并没有随着历史的演进或科学的进步而转变。相反,随着岁月的流逝,它进一步完善与加强,通过各种意识形态和文化实践保存下来,成为中华民族典型的思维方式。正如通过学习中国历史、哲学与文学,学生们可以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一样,通过对成语的文化分析,汉语学习者们同样可以加深对中国人思维特点的认识和了解。成语学习指出了一条文化认知的途径。相反,文化认知是语言学习的“催化剂”。通过对中国人思维机制与思维方式的了解,学生可以有效地理解掌握汉语成语,攻破这一对外汉语教学难关。

四、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具有渗透中国文化的意识,以提高汉语学习的效果

对外汉语教学要抓住两个关键环节:一是抓好汉语成语的理解与学习。汉语成语是汉语精华之所在、难点之所在、思想和文化之标志,对汉语成语学习的好坏是汉语水平的重要标尺,是使用汉语技能的关键。二是抓好对汉语专业术语的学习。如戏剧术语、饮食术语和宗教术语从另一个层面反映着汉语的内涵和本质,是理解汉语言的重要阶梯,掌握好相关术语对于深刻理解汉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汉语成语教学的着眼点

对于成语来讲,它不仅是汉语言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有其内在的构造方法和规律,而且,它聚集着深层的文化意识,反映了汉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或观物感物过程。把分析汉民族的思维方式与成语构造规律结合起来,把学习中国文化与中国语言结合起来,这无疑为学生学习汉语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首先,在教学中应把成语向学生做系统的介绍与引进。着眼点要大,根据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必然联系,把成语上升到文化思维的高度进行分析与传授。教师们自己要有这样的认识基础,牢记语言教学绝不仅是语法、构词法等知识的传授和交际能力的训练,更重要的,语言还是文化的“踪迹”,语言的背后隐藏着文化的动脉与走向。前面已经谈过,成语(特别是“意象性成语”)反映了汉民族的相关式或类比式思维。从这样一个角度去看,成语学习不再只是一个语言技能的掌握,而且还是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学生的眼界扩大了,他们对学习汉语的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

其次,有效地学习成语要注重对词组构造规律的分析。也就是说,认知的方法不仅着眼于语言背后的文化轨迹,而且,还要注意词组本身的构造规律。目前,语言学家对成语结构的分析是语法式的,把重心放在成语的语法或句法上(即所谓“偏正结构”“后补结构”等一系列语法概念)。

再次,把注意力放在成语词组所涉及的具体的人与事上。“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具体的事物通过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如果学生知道这些代表人、事、物的名词,并在对词组所用的动词或其他词类有所了解的情况下,对其加以想象和猜测,则大致可以了解成语的意义。

成语反映了中华民族典型的思维方式,学习掌握成语就是认知了解中华文化。同时,这种文化哲学意识反过来又促进语言学习,使枯燥的语言学习变得生趣盎然、活泼有效。

(二)对专业术语的理解应注意中国文化的实际背景

1.对戏曲术语泛化意义的理解。例如,走过场:“原指戏曲中角色出场后走步穿过舞台,从另一侧下场。喻指草率地走走某种形式,做做表面文章,敷衍了事,没有实效。”② 这类词语还有“主角、配角、开场、开场白、走板眼、跑龙套、独角戏、丑角、前台、后台、开台锣鼓、压轴戏、合板眼、拆台”等。

2.对饮食术语泛化意义的理解。例如,炒鱿鱼:“鱿鱼是一种海味。把鱿鱼放在油锅里炒,它的肉会卷起来。那样子与铺盖卷十分相像。故有以喻指解雇或辞退工作。”③ 这类词语还有“半瓶醋、吃醋、吃闲饭、炒冷饭、一勺烩、大锅饭、大杂烩、包饺子、吃干饭、吃大户、吃开口饭、吃白食、吃独食”等。

3.对宗教术语泛化意义的理解。例如,不可思议:“本为佛教用语。指事理神秘奥妙,不能以心思索,不可以言语评议。杨玄之《洛阳伽蓝记·城内永宁寺》:‘佛事精妙,不可思议。’后指无法想象,难于理解。”④ 诸如“大千世界、天花乱坠、昙花一现、五体投地、在劫难逃、现身说法、一尘不染、六根清净、聚沙成塔、心花怒放”等。这些成语原是传播宗教教义的,但在流传过程中失去了宗教色彩,获得了新的意义,成为全民常用语汇的成员。

以上三组专业术语意义泛化后,原有的专业术语的含义并不是消失到零点,一点也不起作用了,而是原来的专业含义(初义)就成了烘托常用意义(后起义)的连带意味,弄清楚这些专业术语的意思有助于透彻理解词语意义和恰当地选用词语。正如刘叔新在《语义学和词汇学问题新探》中所说的:“外国学生对汉语的掌握,只有进入到充分理解一般词语的意味这个层次,才有可能把词语选用好,写出表情达意贴切细致的地道汉文。”

[注释]

①②③陈光磊.中国惯用语[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149,132,190.

④温端政.汉语常用语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79.

作者:邵卫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