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民俗文化论文

2022-04-23

摘要:将三亚民俗文化和对外汉语教学有机结合,构建具有三亚地域特色的对外汉语教学体系,既可以借助对外汉语教学促进三亚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又充分发挥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推广功能,让世界人民了解真实的中国。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对外汉语教学民俗文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对外汉语教学民俗文化论文 篇1: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民俗文化的渗透

摘 要:对外汉语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外国人阅读识字,更重要的是向他们传播中华文化,让他们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因此,对外汉语教学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语言教学,而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传授。而在其中,民俗文化教学的作用不可小觑。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民俗文化内容,有利于语言教学,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民俗文化;渗透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种跨文化的语言教学活动,要求学习者不仅学习汉语本身,还要对汉语语境下的民俗文化有所了解。作为与自己的母语文化有着极大差异的崭新内容,特定的民俗文化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是不得不面对的全新领域。民俗文化作为国家文化体系的基础部分之一,如果能够被充分地利用,将有助于外国学生从更深层次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与内涵,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

一、民俗文化蕴藏在日常交际用语之中

在外国留学生进行汉语学习的时候,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必然形成冲突差异。人类的总体思维是相似的,但是我们要看到中国民俗文化和欧美国家的风俗习惯在很多方面是迥异的,即使与邻近的韩国、日本也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对外汉语学习必须要经过正确的引导,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民俗文化基础,否则就容易产生交际错误。

例如:一位初到中国的留学生,对于周围人的寒暄问候,表现出来的是不知所措和无法理解。“出去啊?”“去哪啊?”“才回来啊?”一系列的问题让她无力招架。她心想:你既然知道我要出去,为什么还要问我呢?我去哪里是我自己的事,跟你有什么关系?我回来的时间并不晚,你为何这样说?当然,留学生回答起来更要费一番脑筋。

除此以外,具有特殊民族文化色彩的词语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更易成为交际障碍,因为它们往往是外国学生母语中没有的或不对应的词语。比如看到“愚公移山”,中国人赞扬其不畏困难、锲而不舍,而外国人却疑惑其不思迁徙、不会变通,为何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走后门”“炒鱿鱼”“不见棺材不落泪”等词语,如果不加解释,留学生会更难以明白。

二、学生的交际受到民俗文化的深刻影响

在汉语表达的语境中,很多词语在特定环境下是不能随便使用的,这也是受民俗的影响。例如:结婚做寿时忌讳送钟,因为“送钟”和“送终”同音;看病人时不带梨,因为“梨”和“离”谐音。学生如果不了解这些民俗,在交际中就可能违反民俗规则,使交际无法顺利进行。

一个“老”字,在中西方使用上就有很大的差异:中国人有尊老爱老的传统,“老”字流露出无限的亲切之情,对于称呼更是含有深深的敬意,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老”在中国已经超越了年龄的限制,表达的是由衷的敬意和肯定。但是这对很多的外国学生来说是无法理解的。因为在他们的语言中,“老”是一個贬义词,让人联想到没有价值。西方的老人忌讳说自己老,因为承认变老就意味着被主流社会边缘化,从此过着孤单的生活。所以,只有依赖民族文化背景才能真正理解词语的含义。

三、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也受到民俗文化的影响

动物的形象在中西方民俗文化中也有着明显的差别。例如:猫头鹰、蝙蝠和龙在西方国家分别代表着智慧、吸血怪物、邪恶势力,可是在中国却相反,猫头鹰被人民称作“夜猫子”,象征不吉利,龙和蝙蝠则分别象征着吉祥神圣和福气,中国人把自己视为龙的传人。像这样的象征民俗、信仰民俗在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初级阶段不明显,但是到了高级阶段,这些民俗则能影响他们能否正确的理解汉语,并能够引导他们的精神生活。

四、对外汉语教学中民俗文化的渗透途径

1.树立以民俗文化为教学版块的对外汉语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对外汉语教学仅仅是教外国人学习汉语,教学活动中仅满足于单纯的知识传授,不注重文化上的交流。在这种旧的教学理念下,学生会觉得汉语课枯燥乏味,往往容易丧失学习的热情。笔者认为应当树立以民俗文化为教学版块的对外汉语教学理念,将民俗文化有机融入于对外汉语教学中,从而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2.秉承系统性即循序渐进教学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要摒弃学院派思维和填鸭式教学,真正做到把民俗文化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教学,把语言教学置于民俗文化背景之下,主动自觉地将民俗文化知识渗透到语言教学中。另外,在课程结构上应注意针对不同层次的外国留学生,应安排相应的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文化内容。

3.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努力将较为枯燥的汉语知识和较为生动的民俗文化内容相结合,努力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对外国文化的感悟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异域的汉文化当中感受到罕见的同质文化,学生对民俗文化、对汉语知识更加感兴趣。

民俗文化的有机渗透在对外汉语教学的不同阶段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传统民俗文化的教学更是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它不仅能让留学生学到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更会对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俊卿.汉语民俗语言与对外汉语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5).

[2]阮静.论对外汉语教学中民俗文化的应用[J].山东社会科学,2012,(09).

作者:张帆

对外汉语教学民俗文化论文 篇2:

浅谈三亚民俗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将三亚民俗文化和对外汉语教学有机结合,构建具有三亚地域特色的对外汉语教学体系,既可以借助对外汉语教学促进三亚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又充分发挥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推广功能,让世界人民了解真实的中国。

关键词:三亚;民俗文化;对外汉语教学;应用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汉语自然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时,学习的不仅是作为交际工具的汉语,还会接触汉语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民俗文化在文化中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类历史极为悠久的文化。因为民俗文化涵盖的范围极广,所以它十分复杂,透过民俗的视角,我们能够溯古通今,探寻某个民族的价值观、思维特点和生活习惯等形成的根源。“接近目的语文化的学生要比远离目的语文化的学生更为出色。” (Rod Ellis,1999)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民俗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能够帮助汉语学习者从根源上了解中国人的思维特点、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促进其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减少文化冲突,从而提高其熟练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三亚作为多民族聚集地区,具有较大的地域特色优势,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到三亚学习汉语,了解三亚文化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若能将三亚特色民俗文化资源融入到对外汉语教学中,构建具有三亚地域特色的对外汉语教学体系,则能借助对外汉语教学促进三亚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同时,特色民俗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充分发挥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推广功能,可以让全世界人民揭开中国神秘的面纱,了解真实的中国。

二、三亚民俗文化概况

2.1民俗文化的内涵

民俗内容涵盖范围极广,内涵极丰富,因此学界尚未对“民俗”有一个公认的定论。钟敬文先生(2009)将民俗定义为:“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陶立璠先生(2003)将民俗界定为:“民俗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文化模式。” 但不可否认的是,民俗文化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大辞海》(2015)中对民俗进行了分类“如以民俗事象所归属的生活形态为依据,可分为有形物质民俗、社会生活民俗、精神生活民俗等。” 具体来说,衣食住行、社会制度、岁时节气、民间故事传说,甚至连问候语等等都属于民俗文化的范畴,它们都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特点、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例如海南三亚有一个景区叫“鹿回头”,这个景区名字的由来是源于海南最古老的民间爱情故事——“鹿回头”。再例如三亚的黎族喜欢吹“鼻箫”,这个乐器的背后也蕴含着一个悲伤的爱情传说。

2.2三亚特色民俗文化

三亚,简称崖,古称崖州,是中国海南省最南边的一个城市,也是中国最南端的城市,也是一个海滨城市,因此,三亚的渔业十分发达,捕撈和养殖水产品是渔民们获得生活资源的主要方式,“渔业是鱼文化的主要内容。”(钟敬文,2009)三亚人民有喜食鱼类等水产品的食俗,家家几乎顿顿不离鱼。同时,长时间危险的海洋作业催生了三亚渔民对海神——“妈祖”的信仰民俗。三亚的蜈支洲岛建有妈祖庙,渔民们经常会去庙中烧香祈福,期望得到海神妈祖的庇护,保佑他们出海平安。

从气候方面来说,三亚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以上,降水量大且集中于台风季节。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农耕作物的种类会大大受限,因此三亚大多种植的是热带经济作物,例如可可、橡胶、椰子、菠萝等。同时,生产力较低导致其没有完整的信仰习俗体系,大多停滞于原始的自然崇拜习俗,例如对鸟、水稻、木棉等动植物的崇拜习俗。

三亚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区,多元民俗文化融合于此。回顾三亚的移民变迁史,我们可以发现,历史上不断有移民进入三亚,黎族、苗族、回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迁居于此,各个民族有各自不同的饮食、服饰、民居、语言、节庆等民俗文化,例如黎族有“打柴舞”,苗族有“姐妹节”,回族有“开斋节”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三亚民俗文化多元融合的态势。

三亚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和历史等原因形成了历史悠久,包容性极强的民俗文化。这样的民俗特色文化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来说既是挑战,也是创新机遇。因此如何将三亚特色民俗文化和对外汉语教学有机结合,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三亚民俗文化教学的几点设想

3.1在语言教学中渗透三亚民俗文化元素

在课堂语言教学中拓展三亚特色民俗文化。比如讲解动物主题词语时,可以讲解三亚被称为“鹿城”的原因,通过故事导入法让留学生了解“鹿城”这个名字背后蕴含的三亚民俗爱情传说。再例如教师在教授交通工具主题的词语或语言点时,可以通过图片法、语素法讲解三亚常见的交通方式“摩的”,先讲解“的士”和“的”的意思,再讲解“摩的”即摩托车的士,这样更便于学生理解。对于在三亚地区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来说,了解当地民俗有利于减少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冲突,从而更好地适应三亚的生活。

3.2创新专题课程,构建具有三亚地域特色的对外汉语教学体系

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有其各自的发展史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不能以偏概全,例如北方节日吃饺子的习俗在南方并不通用,我们就不能说饺子是中国的代表食物。因此对外汉语民俗文化教学要因地制宜。三亚可以凭借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构建起具有三亚地域特色的对外汉语教学体系,不仅在语言教学中融入零碎的三亚民俗元素,还可以开设十周以上的系统的专题课,例如三亚饮食文化课、三亚建筑文化课、三亚少数民族文化课等等,让留学生对三亚民俗文化有更深的了解,从而增强其文化素养。

3.3开设三亚民俗文化讲座或报告

对于中高级汉语水平的本科和硕士留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汉语基础,对中国文化会有更深的了解意愿,开设民俗讲座或报告是一个拓宽其民俗文化知识面的好途径。通过民俗文化讲座,留学生们不仅可以了解到三亚的特色民俗现象,还可以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和蕴含的文化内涵。留学生可以从更深层的角度探究三亚民俗文化,进而加深对三亚民俗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对于即将面临就业的留学生来说,透彻地了解三亚民俗文化有利于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四、结语

对外汉语教学既要让汉语学习者掌握汉语语言知识和汉语交际技能,同时还要让他们感受和体悟到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将三亚特色民俗文化和对外汉语教学有机结合,既是对三亚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是对外汉语教学发挥文化推广功能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三亚民俗文化的教学要不断进行创新,当然,文化教学始终是为语言教学服务的,因此,如何将三亚特色民俗文化和对外汉语教学有机结合,还有待进一步的思考和实践。

参考文献

[1]Rod Ellis.第二语言习得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 [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3]陶立璠. 民俗学 [M]. 北京: 学苑出版社,2003:3.

[4]夏征农. 大辞海[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5.

[5]韩国秀,李立新,刘纯旺.陕西本地文化资源在对外汉语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6(14):201-202.

[6]邓琼飞.浅议三亚民俗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背景[J].琼州学院学报,2011,18(04):30-32.

作者:于熙桐

对外汉语教学民俗文化论文 篇3:

东北秧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民俗文化是广大中华人民创造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文化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民俗文化教学更是留学生认识了解中国的重要入口,东北秧歌作为东北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应该受到重视。本文从三个方面总结东北秧歌的文化特色,探讨目前东北秧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现状,分析其必要性,并提出四种教学策略,从而促进地域民俗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东北秧歌 对外汉语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国幅员辽阔,在这广阔的国土上生活着不同的民族,不同民族孕育着不同的文化。在东北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热情奔放、刚柔并济的东北秧歌诞生了。这种热情似火的民间文化在当今社会的发展并不顺利,其传承与发展值得重视。东北秧歌作为东北特色文化的一个代表,理应被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在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语言知识。

一.东北秧歌文化特色

东北秧歌是来源于东北民间的一种民间歌舞表演,其历史悠久,主要来源于劳动人民的日常劳作与庆祝活动。秧歌这种表演形式一直深受东北人民喜爱,每逢重要节日都会用秧歌表演来助兴。秧歌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康熙年间,杨宾的《柳边纪略》中详细记载了民间秧歌的细节,书中描写了秧歌中的扮相、衣着服饰特点、音乐特点以及表演时的欢乐盛况。东北秧歌起源于东北地区,劳动人民在春、夏、秋三季多忙于农耕工作,在寒冷的冬季迎来一年中最欢乐的时光:春节,人们聚集在一起用歌舞的形式欢度佳节,以表示对丰收的喜悦、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等。由于天寒地冻,人们舞动时往往动作较大、节奏较快,这种形式代代相传,形成了热闹、欢快、火爆的鲜明风格。时至今日,东北秧歌依然深受东北人民的欢迎,在广场上仍有大妈大爷在成群结队地扭秧歌,在农村的一些重要节日和庆祝活动上也有秧歌的身影,这种民间艺术深深烙印在东北人民心中,经久不息。

(一)形式多样

东北秧歌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多种元素。清朝时期,东北地区满族人较多,秧歌作为一种民间舞蹈结合了两个民族的舞蹈风格,在秧歌中既可以看到汉族舞蹈欢快明朗的风格,也可以看到满族人民的粗犷的风格。东北秧歌是广大农民在辛勤劳作中创作出来的,又运用于祈福祭祖活动中,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融合了民间歌曲、杂技武术、各式戏曲等元素,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东北秧歌表演的乐曲一般用唢呐、鼓、锣等传统乐器进行演奏,在一些重要场合和正式表演中,也会使用二胡、竹板等乐器进行伴奏。

(二)节奏鲜明

东北秧歌多选用具有民族特色风格的乐曲,用唢呐、鼓、锣等乐器进行演奏,节奏感强,风格鲜明。用唢呐吹出缓慢的曲调加上鼓、锣等节奏紧密的敲打,营造出一种昂扬向上、欢腾热闹的氛围。“稳中浪,浪中哏,哏中俏,踩在板上,扭在腰上”是东北秧歌的最大特点。东北秧歌形式幽默、风格独特,这种孕育于黑土地的艺术形式集合了幽默、泼辣、稳重于一体,体现了东北人民刚柔并济、淳朴热情的性格。“扭的夸张却稳健,浪的大方却不媚俗,俊俏的动人却不生厌,艮的得劲却不张扬,”[1]塑造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舞蹈韵律感十足且独具风格。东北秧歌的舞蹈动作与音乐紧密相联,也十分具有节奏感。灵活变换的步法加上身体上半部分的扭动,同时以各种表演道具为辅助,紧扣音乐节奏进行摆动,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东北秧歌的“稳中浪”的特点。

(三)视觉冲击

一方面,东北秧歌在服装颜色选择上极具视觉冲击力。秧歌表演的服装并不是十分华丽,但是运用的颜色都十分艳丽。秧歌表演的服装多采用粉色、红色等夸张夺目的颜色,再配上颜色鲜艳的手绢和扇子,构成了一幅红红火火的图画。红色与绿色的撞色搭配使东北秧歌表演者最经典的选择,男性表演者多在腰间系上红绸,表演者多在脸颊上涂抹艳红色的浓妆,正符合东北秧歌“浪”与“俏”的特点。另一方面,东北民间秧歌中多加入舞龙、舞狮的表演,还有高难度的踩高跷、杂技表演,专业人员在舞台上熟练自如地进行表演,精彩的同时给观众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二.东北秧歌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

东北秧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对其本体的保护与研究比较丰富,但是将其运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较少。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更倾向于传统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华文化,例如春节、剪纸、京剧等,文化教学有时只是一带而过,不具有系统性。对于地域民俗文化也不够重视,这样的文化教学缺少特色,不利于留学生的多元发展。其传播现状呈现出以下几种特点。

(一)传播范围小

将东北秧歌融入到对外汉语教学中是有局限性的,首先就是传播范围小的问题。目前,在东北地区的留学生对秧歌的熟悉程度较高,而其他地区的留学生并不是很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可见其地域限制较大。将秧歌融入课堂在东北地区较易实施,而在其他地区,缺少教学资源,会增加教学难度。因此,东北秧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使用较少。

(二)学生兴趣高

作為东北地区的传统文化,秧歌对留学生的吸引力是很强的。东北秧歌节奏鲜明欢快、热情洋溢,舞蹈简单易学,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这样一种民俗文化极易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来华留学生对课堂中的文化教学以及课后的文化活动十分感兴趣,他们认为文化的教学有利于汉语学习,既有益于课文的理解,又趣味感十足。

(三)教师缺乏系统性知识

目前教授留学生汉语的教师大部分是对外汉语教师,授课时以语言课为主、文化课为辅,这些教师对于传统民俗文化知识只是了解,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将东北秧歌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就会提高对教师的要求,教师要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对于一些文化知识,也会有聘请文学、民俗学方面的老师来讲授的情况,但是这类教师缺乏对外汉语教学经验,在进行文化教学时也会产生种种问题。

(四)教学资源不够丰富

目前,留学生课堂上应用较多的教材中并没有提及东北秧歌,教材中出现较多的是中华传统文化。而东北传统民俗文化是东北地区留学生首先接触到的文化,这样容易使留学生产生困惑。一些较为简单的民俗文化都是教师在教学中简单提及或是参加课外活动了解到的,这样的文化知识内容比较简单、形式单一,缺乏系统性。

留学生获得民俗文化知识的途径除了课堂外,一般就是文化活动和网络。目前高校举办的文化大多以体验式活动为主,留学生可以参与其中,趣味性较高,但缺乏知识的传授。留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或者所在学院的官方网页上查询相关文化知识,但是这类知识大多是中国人上传的,可能会给留学生的查阅带来困难。

三.东北秧歌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必要性

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重要表现形式,要想真正掌握一门语言,一定要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毕继万提出,“如果中国文化背景知识教育做到有的放矢,采取有效的方法帮助外国留学生正确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中国社会之间的关系,正确了解现代中国人的交际行为准则、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基础,就不仅有利于留学生正确了解中国文化,也有利于调动他们学习汉语的积极性。”[2]

(一)促进留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日益增加,但是这些教学局限在广为流传的传统文化上,例如春节习俗、剪纸艺术等,对于地域民俗文化的教学较少。我国地域辽阔,不同民族的人生活在中华大地上,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学习民俗文化,有利于外国留学生更好的理解中国不同地区的文化与风土人情,有利于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和沟通。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加入民俗文化的教学是必要的,具有现实意义。

对于来华留学生来说,当地的地域民俗文化是他们首先接触到的。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地域民俗文化有利于留学生更快地融入当地文化,在提高留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加文化认同感。东北秧歌作为东北传统民俗文化,简单易懂,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它能体现东北人民热情奔放、淳朴正直的性格。东北地区的留学生对于这种在广场上就可以看到的歌舞表演形式一定十分感兴趣。因此,将东北秧歌融入到对外汉语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

(二)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以语言知识为主,这种单一的语言教学只是反复地机械地进行操练,单调乏味。文化教学的加入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对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起到了调节作用。在课堂中加入文化知识或开展文化活动,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语言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学习汉语。

四.东北秧歌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策略

(一)进行文化对比

在文化教学中,可以适当进行文化比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将自己国家自己民族的文化与目的语文化进行对比,学生可能会产生种种疑惑。此时,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找出文化间的差异,以免学生产生负迁移。进行文化对比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民俗文化的教学重点不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能力,而在于丰富学生的文化水平、提高文化认同感,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在展示东北秧歌的同时,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秧歌与其民族的舞剧,例如芭蕾舞、踢踏舞等在表演风格、表演形式上的异同,这样的文化比较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中华文化,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增强对目的语文化的认同感,更快得融入当地的文化中。

(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单纯的文化教学很难让留学生有深层次的感受,因此文化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文化体验不仅可以提高留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使教学活动变得简单易懂,用简单的方式使学生得到深层次的理解。从实际课堂上也可以看出,文化体验是深受留学生欢迎的,因此,在地域民俗文化教学中,我们要尽量使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在课堂上讲解文化的基础知识,使学生有一个大致的理解,在课外活动上进一步理解此文化,使学生的学习达到更高的水平。

教师在向学生展示地域民俗文化后,可以开展一系列的课后主题文化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在向学生介绍完东北秧歌之后,可以教学生去扭秧歌或者让学生去自学一段秧歌,在班级活动中进行展示。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学习转手绢,看谁转的更好。这些文化主题活动可以使教学更具系统性,也使学生深入了解这种文化,而不是在课上展示完就结束了,学生可以接收到持续性地文化输入。在东北地区的东北秧歌的教学中,文化资源是很丰富的。教师可以邀请东北秧歌民间艺人,向学生展示民间的秧歌表演,也可以带领学生到剧院欣赏舞台上的秧歌表演。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广场上,向大爷大妈学习秧歌,让学生用亲身的体会理解秧歌文化。课外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民间文化,还可以使学生与当地人进行交流,提高其表达能力。

(三)讲授与演示相结合

文化是抽象的,文化教學的课堂上不能只有单纯的理论讲解,教师一定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民俗文化教学成为生动有趣的课堂,切忌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只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民俗文化教学可以多采用图片、视频等形式来进行教学,这样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民俗文化的特点。种文化,而不是在课上展示完就结束了,学生接收到持续性地文化输入。

在东北秧歌的民俗文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好扇子和手绢展示给学生。扇子和手绢颜色艳丽,十分具有民族特色,一定可以吸引留学生的兴趣。如果课堂时间允许,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展示东北秧歌中的基本步法:十字步,这种步法简单易学而又独具特色,交给学生后可以鼓励学生到前面结合扇子和手绢进行表演。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会对民俗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样的课堂活动可以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深入了解民俗文化。

(四)提高教师文化水平

进行地域民俗文化教学的前提条件就是提高教师的文化水平,只有教师对文化十分了解才能更好地向学生展示我们的中华文化。进行文化分享对教师的文化水平、知识储备要求较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有充分的准备。目前,对外汉语教学往往都是按照课本、课程大纲进行,课本上、课堂中涉及的文化内容较为单一,教师在课堂上提及的文化内容一般比较浅显,教材中的文化内容与现实脱节,这样的文化教学不利于学生感知,无法了解其内涵。将东北秧歌融入到对外汉语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充分地、系统地了解这种传统文化。现在的年轻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特别是这种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并不高,因此,在课前一定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以给学生带来最佳的课堂体验。教师在向学生展示东北秧歌前一定要深入了解东北秧歌的发展历史、种类以及特点,即使较难的内容不需要为学生讲授,但是教师也需要了解以备不时之需。教师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学习一小段秧歌为学生展示,让学生最直观的感受到秧歌这种民俗文化。

东北秧歌作为东北民俗文化中的重要一部分,其传承和发展尤为重要。文化的发展要靠传播,在越来越多人来到中国学习汉语的今天,文化教学变得更加重要。地域民俗文化作为留学生在留学地区首先接触到的文化,更应该广泛应用到教学中。本文从东北秧歌的特点入手,分析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的现状以及必要性,在教学策略方面提出四条建议,在理论层面进行论述,希望能够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参考,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学习汉语。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交际研究与第二语言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1).

[2]仝刚.浅析东北秧歌的文化内涵及风格特色.戏剧之家,2019(25).

[3]王瓊.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中外企业家,2020(19).

[4]曹蒙洁.对外汉语民俗文化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文教资料,2020(23).

[5]刘晓.谈东北秧歌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戏剧之家,2020(19).

[6]黄艳碧.广西民俗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传播.汉字文化,2020(20).

注 释

[1]仝刚,浅析东北秧歌的文化内涵及风格特色.戏剧之家,2019(25):125.

[2]毕继万,跨文化交际研究与第二语言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1):10.

(作者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作者:赵昕

上一篇:市政工程建设企业文化论文下一篇:职高课堂气氛政治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