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毕业设计指导书

2024-04-13

高职毕业设计指导书(通用8篇)

篇1:高职毕业设计指导书

桂林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高职)

毕业实习指导书

一、实习目的高等职业教育有岗位针对性强、实践能力要求高的特点,毕业实习作为高职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与其他教学环节彼此配合,是前面各个教 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提高,而它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代替的。因此,毕业实习是高职学生培养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必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使学生通过现场观察、调查研究和实际操作,获得与本专业有关的实际知识,进一步掌握所学理论;通过接触生产实际,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能力;通过了解国情、认识社会,建立市场经济观念;通过接触社会,树立做普通劳动者的思想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实习教学内容

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旅游专业的毕业实习可安排学生在旅行社、旅游景区景点、酒店等相关部门参加一两个部门具体岗位的生产劳动和实际工作。在学习掌握实习岗位的基本要求、操作技能和作业规范的同时,学生应该了解实习所在组织的有关情况和经营管理运作,如单位沿革、组织形式和人员构成,有关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程序,有关部门、岗位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接待客源的构成及市场营销方式,经营管理现状、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等等,并且要注意了解旅游地旅游经济概况和旅游管理概况,了解宏观政治经济形势及其对旅游经济和旅游管理的影响等有关情况,锻炼管理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并通过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的编写培养业务写作能力。

结合相应实习岗位,分别重点了解如下方面:

1、全面了解旅游工作的性质、特点和作用,掌握旅游人员的职责和各项工作程序,提高旅游语言艺术品位,熟悉特殊的应对方式。

2、熟悉旅行社的设立条件、经营战略、组织机构和旅行社的各项基本任务。

3、了解景区开发的操作程序和基本技术、熟悉旅游景区服务的各项内容,了解旅游景区管理和经营的内容、原则和要求。

4、掌握各岗位群对顾客服务的基本操作程序和管理方法,达到本专业的上岗操作要求。

三、实习纪律

1、学生必须按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规定参加实习,无故不参加实习,作为实习不及格处理,不给学分。

2、实习期间要集中精力,按毕业实习指导书的要求认真完成任务,每个学生应写实习日记,作为写实习报告的依据,实习结束交实习报告并参加实习考核,方能取得实习成绩。

3、在实习中应虚心向现场的师傅和专业人员学习,服从领导,听从指挥,遇到问题请示报告,讲文明、讲礼貌,认真工作,努力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和正确的劳动观念。

4、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如保密、保卫、安全等),培养良好的思想作风。尤其学生班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各实习小组组长等应担负起参加实习的日常组织、管理、生活后勤等工作。

5、坚持考勤制度,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随队参加毕业实习的同学,因外出联系就业单位或参加“双选会”等,必须办理请假手续,填写离校实习审批表。

6、跟班工作期间不允许做与实习无关的事情。

7、搞好团结,不打架斗殴、聚众闹事,不做任何违法违纪的事情,要注重维护学校的声誉。

8、在工作中出现发生问题,应及时向指导教师或所在单位领导反映,不直接与当事人发生冲突。

9、注意安全,旅途按规定乘车船,保管好钱物和证件。

10、根据实习驻地的治安情况、居住条件和季节特点,指导教师可以制订临时性制度,实习学生均要认真遵守,对违反纪律和所在单位规章制度,以及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者,实习带队教师要给以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或当众检讨,直至停止其实习,勒令返校。实习期间严重违反纪律,或被终止实习的学生,实习成绩记为不及格。

四、实习方式

实习主要按两种方式(集中与分散)进行:集中方式:是由实习指导教师带队,在指定的单位或区域进行实习。分散方式:是学生分散到接受实习单位里,按照双方协议要求,接受所在单位指导教师的领导和安排进行实习,学校的教师起协调联络作用。不管哪种实习,都必须保证实习要求与质量,保证实习效果。

五、实习进程安排

根据现行高职旅游专业教学计划,毕业实习时间为1-12周,12周回校撰写毕业实习报告(根据实习单位的要求也可能增减),分三个阶段进行:

1、实习准备阶段:实习分组,确定实习单位和指导教师;实习动员,学习实习指导书,认真了解实习要求和注意事项;按实习单位要求体检。

2、实习工作阶段:到实习单位报到,参观实习单位的各个部门,听取有关管理人员的报告,接受必要的培训,在师傅的带领和指导下,跟班上岗,经过实践掌握有关技能以后,独立上岗工作。一定时间以后,争取必要的轮换。坚持每天记工作日记,按月或按工作变化作实习小结,实习时间过半时作阶段小结。结束实习之前请所在部门主管或指导老师或单位人事部门作实习鉴定交回学校。

3、总结交流阶段:到单位实习结束返校以后,撰写实习总结和实习报告,宣讲讨论,与老师同学一起进行交流

六、实习报告要求及格式

实习报告是实习过程的全面总结,大体结构分实习基本情况概述和专业总结报告两部分。开头的部分说明实习的组织和时间进程,所到单位部门及工作变化,完成工作量等方面情况,其次要介绍实习单位的基本情况,部门和人员结构,所到部门及其在生产全局的作用,本人所从事的工作等等。专业总结报告应据实习中的观察思考,对所实习部门的生产服务过程加以描述、总结。其毕业实习选题不应是研究、开发和设计类课题,而应该选择有关实务的设计与改进,或服务提供及现场管理的优化等课题。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其在组织整体运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人员的职责权限与作业规范,顾客的需求及其满足情况,现场管理的状况,可能做出的改进等等。

该总结要基于平时的记录和观察,努力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方法进行分析,如需要引用前人意见,必须注明出处,并将有关参考文献在正文后编号列出。

实习报告字数要求3000字以上,一律用A4纸计算机打印,编好页码,在左侧装订成册,并另加白纸封面,与实习报告电子文档一同提交。封面格式见附件。

七、成绩评定

实习成绩参考以下几方面依据:

1、实习日记。看记录是否按时,内容的规范和丰富程度等。占25%。

2、实习鉴定和实习表现。占25%。

3、实习报告。占50%

总成绩按五级记分制给出。其中优秀者应具备以下条件:态度认真,工作努力,不迟到早退、不缺勤,单位人事部门鉴定为优秀,包括有突出表现,如获表扬、嘉奖(要有证明);实习报告为优秀。

如实习日记为事后编造、实习报告较多抄袭他人成果,均视为严重问题,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可以及格。

在实习期间若出现违规违纪行为,按实习单位规定处罚之外,实习成绩酌情降档。如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单位退回拒绝实习,成绩以不及格论,结业半年后再凭实习单位鉴定和实习材料回校重新评定成绩,考虑是否可以毕业。违反校纪国法者,按有关规定处分处理。

2008级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实习指导小组

2011年01月

学号:

题目类型:

(设计、论文、报告)

桂林理工大学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专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系(院):应用技术学院专业(方向):旅游管理班级:旅管08-1班学生:指导教师:

2011年 6 月 1 日

篇2:高职毕业设计指导书

1 高职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学生态度消极

一般说来,高职学生在毕业前一年必须要进行顶岗实习,也就是说学生由理论知识的学习过渡到专业技能的实践,由课堂教学进入到实际工作岗位。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学生实际上就是和企业的员工一样进行工作,而顶岗实习的好坏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将来的就业,因此,很多学生往往把自己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顶岗实习当中,认为只要把实习做好,自己的专业技能得到提高,将来的就能很快找到工作并适应工作岗位。而毕业论文的撰写刚好又和学生顶岗实习时间安排在同一个时间段,学生往往就会从精力和时间上的考虑厚此薄彼,重视顶岗实习而忽略了毕业论文的撰写。同时,由于高职学生自身的特点,他们在入学时高考成绩都不是特别的理想,动笔能力较差,而高职教育强调更多的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因此很多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只是一种形式,认为只要按时上交一篇论文就能毕业,而论文质量的高低并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1.2 毕业论文内容不达要求

1.2.1 选题脱离实际

一篇论文,选题是否得当,往往会直接影响论文完成质量。就实际情况而言,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有着实质性的差别,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学生既具有较高岗位职业能力, 又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业意识、能力都有所提高,成为实用型人才。然而,学生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上,并没有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而随意选定一个题目,不考虑所选题目是否符合自身条件,选题脱离实际,所选题目大而空,盲目追求理论性,而忽略了高职毕业生为实用型人才这一实际,使得自己论文按本科论文要求来选题,选题强调理论性而忽略实用性,无法凸显高职毕业生自己的专业特长。另外,就笔者指导的高职涉外旅游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对于论文的选题甚至毫无眉目,直接让老师帮忙选定一个题目,然后东拼西凑成一篇没有自己观点、意见的文章。

1.2.2 论文抄袭现象严重

如今,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在开拓了我们视野的同时也为论文的抄袭打开了方便之门。笔者从所指导的学生中了解到,很多高职学生认为撰写毕业论文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要在一些门户网站输入所写论文的关键词,就会搜索到大量的相关文章,只要稍微筛选拼凑就可以完成一篇毕业论文。而从学生上交的论文稿来看,很多学生的论文基本都是从网络上搜索到的文章拼凑而来,格式凌乱,内容雷同无新意,有的甚至是原封不动的抄袭他人文章。这样的毕业论文,谈何质量?同时,因为论文不是自己所写,那么作为毕业论文在整个高职教学计划中的作用也就无从谈起。

1.2.3 论文内容宽泛,缺乏创意

就目前笔者指导的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情况看来,当学生被要求独立完成毕业论文后,论文的内容大多就是对书本或期刊早已普及的一些专业知识进行总结。例如涉外旅游专业常有同学写关于“导游带团技巧”之类的论文,但论文的内容无外乎就是从本专业《导游实务》这本教材当中截取相关章节把导游带团技巧罗列出来,似乎面面俱到但却毫无自己的观点,基本就是把原先教材总结好的内容照搬到自己的论文当中,论文内容缺乏创意。另外,有的同学在撰写毕业论文时,也由于自身原因,例如自己本身写作水平就不高,又缺乏对自身所掌握知识技能的总结能力,为了让自己的论文达到一定字数,在撰写毕业论文时似乎什么都想写,但又抓不住重点,提炼不出自己的观点,使得自己的论文空洞而无新意。

2 针对高职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的对策研究

2.1 端正学生态度,明确高职毕业论文重要性

高职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究其原因首先就是学生对撰写毕业论文的态度消极,认为撰写毕业论文毫无意义,往往把毕业论文看成是一种程序或者是形式。因此,要提高高职毕业论文的质量,首先就要纠正学生对撰写毕业论文的态度,提高其对毕业论文的认识,改被动为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毕业论文的撰写。那么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在学生进入高职学习时教师就应开始强调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不应该到了最后一个学年或学生进入顶岗实习后才开始动员学生准备毕业论文。另外,在整个高职的学习过程中,无论是论文的指导老师还是其他基础课、专业课教师以及辅导员都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向学生宣传撰写毕业论文对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独立工作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的作用,让学生及早明确撰写毕业论文是整个高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专业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毕业论文的撰写中。

2.2 合理安排论文撰写时间,进行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一体化设计

面对目前高职毕业论文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就业压力的增大,学生顾此失彼,把大部分时间与心思投入到毕业实习当中,希望通过毕业实习找到理想的工作。因此,合理有效的安排毕业论文的撰写时间也是提高高职毕业论文质量的有效途径。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把毕业论文撰写的时间与毕业实习的时间安排在一起,然而学生却把论文的撰写和毕业实习割裂开来,也就是说在同一时间进行两件毫不相干的事情,也容易导致论文选题不当,内容不符合要求这些问题。因此,笔者建议对于高职毕业论文,应当要求高职学生把毕业论文与毕业实习结合在一起,首先论文的选题必须来自自己的顶岗实习工作,这样学生在选题时就不会无从下手。另外,光让学生自己选题还是不够的,题目的选定往往还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学校在指定学生论文的指导老师时应该与毕业实习的指导老师一致,这样,老师就能及时了解学生顶岗实习情况,以便更好的指导学生完成毕业实习。至于论文撰写时间的安排,首先在开始顶岗实习时也就是第5学期初就应该让学生有意识联系自身实习岗位选定题目完成开题,然后在第5学期末完成初稿,这样论文所需要的数据就能从已经开始半个学期的实习中获取,而在第6学期还可根据实习情况修改论文完成终稿。

2.3 加强过程监控,通过师生互动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一篇好的毕业论文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而由于高职毕业生在撰写论文时已经进入了顶岗实习的工作岗位,再由于学生态度等方面的原因,因此很多论文都是东拼西凑,论文内容毫无新意。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教师对毕业论文的过程监控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要做好毕业论文过程监控,不仅仅是高职最后一个学年才开始进行的工作,而应当贯穿整个高职学习过程。虽然论文是在高职最后一个学年才开始进行,但是在高职学习的头两个学年就应该有意识的进行论文写作训练,教师可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适当布置一些小的论文题目, 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 完成一些小型论文。老师通过指导、点评论文, 逐步培养学生论文写作能力。在学生开始撰写毕业论文后,无论是选题还是内容的修改上,都应该通过师生互动来共同完成。教师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加强与所指导的学生联系,学校也应当制定出有效的论文指导评价体系。例如规定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每个阶段教师与学生联系的相关要求,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保证相关要求得以实现。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教师应当教会学生撰写论文相关方法,一旦发现学生论文出现抄袭拼凑现象,立即要求学生重新完成。

3 结语

篇3:高职毕业设计指导书

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14号文《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指出,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其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1)

机电类专业是高职教育中专业技术性强、就业行业口径最宽专业之一,专业技术性、综合性突出,其毕业设计是专业技术与行业企业生产实践的综合,是各单项技术、单项技能的综合运用,是培养学生发现技术问题,从文献、技术资料、生产实践和调查研究中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另外对提高学生写作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动力。

2 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工作指导与实践

笔者自2005年以来,一直担任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并负责毕业设计的管理工作,对于采用“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一体化模式,介绍一下我们的做法。

2.1 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一体化

(1)时间安排一体。高职教育一般三年制,时间短,教学课程多,把毕业设计安排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边顶岗,边毕业设计,时间上得到了保证。

(2)毕业设计、顶岗实习指导教师一体。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是双重身份,既是企业新员工,又是学校学生。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同时也是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在进行毕业设计指导同时,进行学生岗位指导,使其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

(3)毕业设计课题内容与岗位工作一体。一般来说,课题由指导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确定。常见课题可分为以下几类情况:层次较高的技术应用设计类,比如:RS智能绕丝机电气系统的设计、钢铁生产火焰切割机PLC改造、基于TPC7062K触摸屏的微生物发酵PLC控制系统等;装配调试类:高铁用电器组件的装配、单晶炉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橇装式加油机的安装与调试等;维护管理类:变电所系统管理及维护、英派斯跑步机使用及维护等;操作生产类:包装机操作与维护、电缆生产操作流程、计算机主板SMT的生产工艺流程、二极管生产工艺等;技术文献类:硬盘原理及其修复技术、机电一体化在纺织行业的应用与发展等。

可见,每一个课题均涉及不同的行业、企业,且与岗位工作密切相关。在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一体化模式下,毕业论文内容与企业行业实际相结合,体现了工学结合的教改思路,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2)

2.2 校内师生双选、校企共同指导

校内指导教师实行双选,教研室公示每位指导教师的基本情况、擅长的领域,学生选择适合的老师,而教师选择专业和方向对口的学生。教研室根据学生工作单位、学生岗位、教师指导人数集中协调,确定每位学生的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教师一般由企业安排的师傅、班组长、部门负责人担当,学生把相关师傅信息上报给校内指导教师,校内指导教师在走访学生时,要与企业师傅详细交流,了解学生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的详细情况。

2.3 规范毕业设计格式标准

高职毕业设计论文,虽然在内容深度上降低了要求,但在逻辑性、规范性方面对培养学生文字书写、表达水平,提升学生文案处理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高职毕(下转第126页)(上接第91页)业设计格式一直没有自己独到标准,一直以来都向本科设计看齐。我们在本科院校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形成自己的格式标准。实施中,适当降低语句表达要求,但是论文层次、逻辑条理、文字格式、图表格式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培养学生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2.4 多形式组织答辩

提高教师服务意识,采用多样化的答辩方式。大部分在学校周边参加顶岗实习学生,返校参加集中答辩。人数相对较多的企业学生,可以申请企业现场答辩,教研室业余时间组织教师深入企业,与企业师傅共同进行。个别学生因参军、异地工作,采用书面答辩方式,提交答辩报告。

2.5 立体化指导、检查监督

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采用电话、QQ、飞信、Email等方式加强联系指导、督促,要求学生严格按毕业设计工作计划实施,学生要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阶段成果。规定指导教师要利用业余时间,走访学生。教研室统一组织中期检查,加强检查监督,每月要求指导教师上报指导学生状态数据,如所指导的学生工作单位、工作岗位、企业指导师傅及电话、课题名称、进度等信息,督促教师加强指导。

同时,学校组织实施“百名教师下百企业”专项毕业工作检查,组织教师们交叉检查学生设计情况及教师指导情况。学校教务对每届毕业设计论文开展抽查、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优秀论文推荐参加省级评选,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促进作用。

3 成效及思考

采用一体化的毕业设计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毕业设计的积极性,打破由教师出题,学生择题,理论完善,缺乏实践的传统毕业设计模式,较好地实现了每人一题,起到了师生互动交流及教学相长效果。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强,专业发展潜力大,近年来的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一体化模式,适应高职学生现状,可操作性强,也体现了机电专业毕业设计的高职特色,对实现专业目标培养目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然而,从最终形成的文章上来看,内容上包括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又不仅是学生简单的劳作总结,而是结合行业、岗位、工作内容及专业技术的再学习、再提升、再应用。这种总结性、应用性的文章书写过程,帮助学生在平凡、简单的岗位上,充分认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意义,更深入的了解企业、了解行业,从而更好地实现专业技术、职业技能的应用。但是,笔者认为,这样的文章深度、广度、设计性、原创性存在不足,严格意义上说,不能叫设计,笔者个人认为称之为顶岗实习总结更为合适。

可以这么说,通过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提升了学生技术、技能、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力,为其事业进一步发展和提升打好了基础。希望不久将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毕业设计能够形成自己的标准及规范,更好地指导一线教学实践。

摘要:本文就高职教育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长期以来采用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一体化的模式指导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的经验及做法,体现了高职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的特色。

关键词:高职,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一体化

参考文献

[1]钟桂英,吴巧荣,王文博.高职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职业技术教育,2010(20):81-83.

篇4:刍议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关键词:就业   指导   毕业生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意义

(一)有利于毕业生顺利就业

选择合理的职业关系到每位毕业生的发展和前途,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可以帮助毕业生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价值观、社会需求信息和就业形势,使学生能够选择与自己兴趣相投、与自己的能力相符、与本人价值观相匹配的职业,使其在职业选择过程中少走弯路,顺利实现就业。

(二)有利于毕业生调整就业心理

由于毕业生涉世不深,社会经验不足,容易产生自卑、焦虑、怕吃苦、依赖等心理。毕业生就业指导能够帮助学生客观分析自身状况,帮助他们缓解就业压力,帮助毕业生合理设计求职目标,解决他们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茫然,使毕业生在就业中尽量少受挫折。

(三)有利于毕业生明确学习目标

就业指导能够给毕业生提供用人单位需要何种人才的精准信息,能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之间的差距,进而有的放矢,明确学习目标,不断进行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提高,为自己在毕业时能够顺利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有利于合理配置人才资源

当前的求职市场存在“两难”的尴尬局面,一方面是大批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是一些地区和用人单位招聘不到人才。通过就业指导工作,能够及时了解需求信息,解决供需不匹配的问题,还可以疏导毕业生生到社会需要的岗位上去工作,从而有效合理配置人才资源。

二、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指导工作未能做到因材施教

同一个班级的毕业生,经过三年的大学学习,他们的知识基础、能力特长、性格气质、个人经历都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比如,有的学生粗心大意,就不能引导他们去从事财务管理工作;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就不宜鼓励他们去应聘市场营销这样的岗位;有的学生能力特长是写作,就应该鼓励他们从事文字方面的工作。通过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可以使毕业生各显神通,各尽其能。

(二)就业指导工作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很多院校的就业指导师资力量薄弱,没有一支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由班主任或辅导员来完成,而他们大多缺乏专业、系统的职业规划培训,缺乏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与用人单位接触较少,势必不能给毕业生进行科学的就业指导。此外,院校对就业指导教师的学习、培训及进修也不大重视,很少有院校组织就业指导教师外出观摩学习,兄弟院校之间相互交流也很少,更不能做到相互之间取长补短。

(三)就业指导和日常教学管理脱节

实现毕业生顺利就业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只有把就业指导和日常教学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顺利实现。但是在目前的高职院校中,就业指导基本上就是指导教师的事情,其他教师很少把教学任务与就业指导联系在一起。众所周知,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更不是开设一门就业指导课程就能达到的,而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来实现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的每一个教师和工作人员都应该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四)就业指导工作重理论轻实践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职业技能是高职院校毕业生赖以生存的法宝,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侧重于职业规划等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毕业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使得毕业生在找工作时没有什么优势可以展现,加大了他们的就业难度。

三、做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分类指导工作机制

对毕业生实行分类指导是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基础。教师可以采用职业测评的方法,引导毕业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兴趣特长、个性品质等方面的心理特质,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认真分析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及适合干什么,确定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和求职目标,从而在择业中赢得主动。我们還可以建立毕业生的个性档案,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以便收到事半功倍的指导效果。

(二)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关键是要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就业指导教师的数量要有保证。在就业指导教师的配备上,教育部有严格规定,根据高职教育以就业为目的的特点,高职院校应适当提高指导教师的配备比例。其次,要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就业指导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涉及的学科领域很多,学校要支持就业指导教师参加心理学、社会学、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学习培训,拓宽专业视野,提高工作能力。此外,学校在配备就业指导教师时,一定要严把用人关,选拔有资质的教师从事就业指导工作。

(三)构建全员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

要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充分调动全院每位教师、管理人员的力量,把就业指导工作与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在就业指导体系中以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为主,辅之以各种形式的专题讲座和报告会,使就业教育有声有色。学校还可通过模拟择业过程,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技巧。此外,教师还要对个别就业难的毕业生进行及时的辅导和干预,提高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四)切实提高高职院毕业生的实践能力

一方面,鼓励毕业生进行社会调研和社会实践,进而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另一方面,加强校企合作,实现毕业生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让毕业生直接到生产岗位上,了解现代企业的管理和生产技术,了解企业员工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职业能力,从而达到培养毕业生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高度自觉性的目的。

四、结语

篇5:高职毕业设计指导书

摘 要:对高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了分析总结与思考,提出应进一步规范毕业论文的组织、指导与答辩等主要环节的工作程序,以提高毕业论文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论文 答辩 规范化 质量

引言

毕业论文是高职高专学校应届毕业生按照教学计划在毕业前必须完成的反映学生综合知识水平和代表学生见解、能力及成果的学术论文,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也是实现培养目标和检验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对我院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指导学生写毕业论文,是教师对学生所做的最后一次执手训练,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写论文在他们的经历当中还是第一次。所以进一步规范毕业论文的组织、指导与答辩等主要环节的工作程序,以提高毕业论文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1.基本情况分析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共涵盖6个专业共287人,共完成 287篇毕业论文,其中软件技术专业(软件编码方向)39篇、软件技术专业(动漫设计与制作方向)50篇、软件技术专业(印刷图文信息处理方向)32篇,网络技术专业57篇、计算机应用专业(过程控制方向)75篇、图形图像专业34篇。

2.过程分析

2.1 征题与选题

本届毕业生共292人,为了使学生能有较大的选择空间,我系在教师中进行广泛征题,所拟题目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学术性,难易程度适中,但未能保证学生一人一题。

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实验性、动手性强的论文选题,要求导师以体现工学结合,专业与现实选题为主,报销优秀论文发表的版面费,负责统一打印论文;增加动手训练机会。

2.2开题

学生选题经确认后,由毕业论文工作指导组正式下达毕业论文任务,选派指导教师,组织学生认真进行开题的各项准备工作。按教学计划安排,学生基本上在规定时间完成了开题报告。

2.3答辩安排

成立了论文答辩委员会,负责毕业论文的评阅及答辩总体安排。对于论文评阅,要求教师按照论文的.学术水平、论文使用的研究方法、论文规范性、论文结果等进行全面、认真地审阅和评分。答辩委员会对学生毕业论文答辩资格进行了审查。

在答辩前召开了答辩组成员的培训工作会议,把答辩的安排和程序提前通知学生,确保答辩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为答辩工作的顺利开展作了很好的准备。增加了同行评审,抽查了部分学生参与了论文答辩。

在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结束后,答辩委员会进行了毕业论文成绩总评,同时评选出本年度系级优秀毕业论文,共计24篇。

3.加强对毕业论文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是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教学质量的前提。按照相关毕业论文工作的规定和部署,组织成立了毕业论文工作指导组,制定了实施方案,积极开展了指导教师和学生的毕业论文思想动员和教育工作,传达了关于毕业论文有关工作的统一要求和具体管理规定。并详细做出了毕业论文工作具体安排,作为进行毕业论文工作的主要管理文件,主要内容为:当年毕业论文的具体工作,如动员、部署、检查、评阅、答辩、评定成绩、总结等工作的程序和实施时间安排等。

制定了论文指导教师工作细则。主要内容为:指导教师的职责和作用,对指导教师的要求,指导工作计划、安排与进程,指导记录等。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对于选题、开题、撰写、指导、答辩整个过程,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进行监督和管理。本着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的原则注重过程管理,哪怕在实验过程中多次失败,多次尝试,都是对学生最大的锻炼。经过这样的改革,毕业论文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真正的投入,得到了回报,那就是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高。论文写作过程及论文本身的规范性也有明显改善,基本杜绝了论文严重抄袭行为。

4.对毕业论文工作的几点思考

毕业论文反映计算机专业学生通过两年半的专业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研究实践能力、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对许多问题形成了自己独立的见解,绝大部分学生都表现出浓厚的科研兴趣和热情。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知识面比较窄,思路不够开阔,对如何撰写论文了解不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资料的能力欠缺。许多人不理解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错误地认为,这是强加给他们的额外负担,有部分学生不按学院关于毕业论文有关工作的统一要求和我系的具体管理规定敷衍了事。针对以上这些情况,我们对今后的毕业论文工作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组织有科研实力和经验的教师在学生中开展撰写科研论文的教学活动,积极孕育良好的学术氛围,为毕业论文打好基础。

二要将学生的毕业论文更多地和教师的科研项目结合起来,提前开展、合理安排毕业论文工作。加强学术合作精神,使指导教师的指导更专业,学生科研的方向感更明确,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三要提高学生索取信息、计算机绘图、数据处理、多媒体软件应用等的能力,以及对资料、信息的获取及独立分析的能力,学会将现有的资料转化为自己的观点,并作出切实的表达。

四要进一步强化教师责任心,强化学生从事论文工作的自觉性。进一步加强对论文选题的审核以及过程管理。

参考文献:

[1]宋宝坤.关于改进毕业论文工作的思考[J].湖南: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

[2]纪嘉明.高校毕业论文普遍性原则及规律探讨[J].江苏: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

篇6:高职毕业设计指导书

中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之后面临重要问题就是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为及时准确地了解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丰富的信息,我展开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研究”课题在暑假对浙江几所高校在校生就业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本次采用的是抽样调查问卷法,计划在浙江省内几个典型的高职院校调查,在每所高校按一定比例发放大约20份问卷。参与调查的高职院校为:浙江经贸、宁波大红鹰、温州职业技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4个省市高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04份,其中浙江经贸、宁波大红鹰、温州职业技学院各20份外,在本校调查的有44份。在有效样本中得知:

根据工作单位性质调查分析,确定到国家机关、外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工作的在校生几乎达到了100%;确定到东部沿海地区动作的人达到了70%;确定70%的人都是不愿意去农村工作的;73%的人也是不愿意到西部的。

1.工作能力和发展前景最重要

毕业生就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各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应该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两个角度综合考虑,但是本次问卷调查对象只包含在校生,因此统计结果只是在校生的看法。问卷包含的影响就业的各种因素共有17种,调查统计结果中按照影响程度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这10种影响因素分别为:1.工作能力;2.所学专业;3.就业信息和机会;4.工作经历;5.应聘技巧;6.学习成绩;7.社会关系;8.性别状况;9.家庭背景;

10.个人因素。

就业是每一位毕业生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在择业过程中,毕业生们普遍重视的是哪些因素?本次调查共涉及10种因素,按照影响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如下:1.发展前景;2.利于施展个人的才干;3.经济收入和福利待遇;4.符合自己兴趣爱好; 5.工作单位的地理位置;6.工作自由;7.工作单位的规模;8.工作单位的所有制性质;9.工作舒适且劳动强度低;10.能获得权力和社会资源。

上述统计结果表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正在逐步走向规范,学生的学识、能力受到重视,社会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在降低。

2.择业结果和个人努力密切相关

从调查问卷与企业聘用毕业生得知他们之间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毕业生需要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就业信息,并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向有关单位发出求职信。本次调查发现,大部分都是自己应聘的,专门性的人才招聘刊物提供的信息为很少;亲戚朋友和熟人介绍的信息一点。与此相关的是,尽管有多种获得就业信息的途径,只有3.2%的毕业生认为求职信息完全能满足需要,47.8%认为基本满足需要,48.9%认为不能满足需求。

这说明求职途径方面,毕业生对学校的依赖很弱,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最好是举办供需见面会多点,这样可以做到“毛遂自荐、自我推销”的境界。社会上的人才招聘会、主管部门举办的人才招聘会也应该大大的鼓励学生去参加。进一步分析发现,求职单位的数量与求职成功率也显著相关。

在工作与专业的关系方面,毕业生大部分坚持工作一定要与专业对口。但是往往愿望与实际有一定差距。例如,在工作单位方面,将国家机关作为第一选择的占28.0%,而将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作为第一选择的只有1.2%和4.9%(作为第二选择的分别为4.0%和15.0%);在工作类型方面,将各类专业技术工作和各类行政管理工作作为第一选择的分别占46.0%和29.5%,将技术辅助工作和服务性工作作为第一选择的分别只有8.7%和

2.6%(作为第二选择的分别为26.0%和9.8%)。

通过上面的分析,高职院校应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统一,培养学生学会共同生活、生存,帮助其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培养专业能力的同时,应注重学生的社交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综合思维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

高校应改变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一般由过去从事毕业生分配工作的同志兼任就业指导的现状,努力建立一支知识化、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并尽快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一方面吸收校内具有相关学科背影的专家、学者,从事就业指导的研究、教学和咨询工作。另一方面吸收校内心理学等专业的人员,除择业辅导外,还进行个性分析、心理测验、职业生涯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重新审视毕业生就业对于高校办学的核心价值。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高校培养的人才如果不能就业,就不能说高校很好地贯彻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教育方针,就不能说对学生尽到了应有的责任。学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义不容辞、责无旁贷,这就如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工厂都不可能也不应该只管生产而不管销售一样。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不好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高校生源不好,形成办学的恶性循环。大家无法回避这样一个客观问题,任何家长和学生都不会花钱到没有希望就业的学校或专业去就读。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关系着广大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着高校持续发展的潜力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质量,关系着社会的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和职业前景已成为学校办学水平的综合反映和重要标志,并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鉴于此,高校应迅速将工作的着力点由招生向就业转移,重新审视和正确看待就业对办学的核心价值,确立保证毕业生充分就业和就业后充分发展是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命线的办学理念,提出“让家长放心、让用人单位称心、让学生安心而又充满信心”的工作要求,在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的同时,不断拓展办学空间,快速提升学校的美誉度和竞争力。

高校还要根据市场需要及对未来发展的预测,及时调整学校的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改进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大力培育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人才供给质量的提高增强拓展人才市场的可持续性。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要按照宽专业、厚基础、灵活专业方向的要求,根据人才需求变化,及时加强针对性的专业教学。首先,要坚持以培养学生“准备从事任何一种职业”为指导思想。在文理科方面给学生以宽广的基础教育,同时注重文理交叉、学科渗透,给大学生一种选择职业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在整个劳动力市场中形成了一种重要的调节机制。其次,除了文科和理科结合外,还应注重教学和科研结合,文化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这些反映了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为培养高质量的适应就业市场需要的人才开辟了道路。

篇7:高职毕业设计指导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的新时期,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将面临新的形势,从长远看,切实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仍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对高职院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目前离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1、就业指导不成体系。时至今日就业指导在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中还没有成为一门正式的课程。即使开设就业指导课的也未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就业指导往往只安排在三年级的短短几周内,并且仅限于在毕业之前的突击教育,多侧重于政策教育,就业技巧教育,不全面。而未开设就业指导课的相关教育就更加五花八门,或偶尔请一位社会名流来做一、二场报告,或在思想品德课中加入

一、两次职业道德教育,或在学生毕业前夕由有关领导进行一次动员。还未走上正轨,不成体系。

在就业指导的方式和内容上也存在不少问题,老师们对学生灌输的大都是要找到理想的工作,成大器,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似乎学生去的单位不理想、地处偏僻、工资不高,就是给老师抹黑,给学校抹黑。这无形中给学生择业增加了更大的压力。而学校聘请的社会名流,又多是大谈特谈其成功经验,这些功名成就者让学生们仰慕不已,使他们朝思暮想成就大业,却不去思考其中的艰辛。

2、就业信息匾乏。就业信息对毕业生十分重要,毕业生只有充分了解就业信息,掌握就业信息后,才能拓宽就业渠道,而学校给学生提供的就业信息量却很有限,两者形成了明显的反差。许多学校在就业形式发生重大变化后,还是坐等用人单位上门,而非主动出击,更没有建立就业网络。学校自己只举行校内招聘会,很少主动出击与外界联系,就好像就业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与学校关系不大。于是,毕业生无法静下心来搞好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甚至放弃上课,腾出时间四处出击找信息、找工作,参加各种招聘会如同“赶场”,忙得团团转,可效果不好。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毕业论文质量,也大大挫伤了毕业生的就业积极性。

3、就业机构不健全,队伍建设不足。高校好比培养人才的“工厂”,学生便是工厂的“产品”,因此学校的运作也如同企业,即采购—生产—销售。但现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对招生和教学工作高度重视,却往往忽视了就业,就业指导更无从谈起。如今就业指导机构健全、人员充足的学校比较少,仅限于几十所顶尖的名校,一般学校就业难度更大,建立专门机构、强化就业指导更加紧迫和必要。然而许多学校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机构,就是设置了类似的机构,也是人员偏少,大都忙于事务性工作,无暇顾及就业指导。

4、心理咨询欠缺。大学期间,学生的焦躁感、压抑感以就业时表现最为突出。这种情况甚至已经影响到刚刚人校的新生,他们在人校时就为就业担心。有调查显示,大学生择业期间心理障碍的各种表现中固执、烦躁和压抑表现较为突出;另外,焦虑感也较为明显,就业心理咨询对毕业生择业有很大帮助,但真正能开展就业心理咨询的高职院校并不是很多。

因此高等院校必须从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重视和关心毕业生就业问题,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为学生就业排忧解难。

二、采取的对策

1、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专门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队伍,提高就业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要做好就业工作,建立一支精通业务、熟悉市场、善于管理、有着强烈政治责任感、事业心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工作队伍至关重要。同时要科学分析就业形势,开展市场需求分析及毕业生跟踪调查,积极搜集各地区、各行业、各种类单位的当年和未来几年人才引进的数量、专业、学历层次和素质要求等信息,积极搜集社会对学生素质的评价信息,为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的培养提供科学依据。

2、设置专门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充分认识就业工作的重要性,由学校主要领导挂帅,成立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形成一个学校领导亲自挂帅,就业主管部门协调,学院积极开展工作的新局面。

3、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将就业指导形成体系,开展系统的就业教育和指导。从学生人学到毕业,学校要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就业教育,先后开展素质教育、专业和创新教育、就业观教育、就业形势、政策和就业技巧教育。引导大学生把个人思想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把大学生的成才意识纳人到社会总体发展的轨道上。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就业政策教育、择业价值取向的引导、个体社会化所需素质锻炼的引导、正确成才意识和成才道路的引导。学校还要适时邀请一些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士来学校与学生座谈、对话,因为这些来自不同岗位的“平民”与大学生十分的贴近,也很容易沟通。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成功经验、创业艰辛、工作挫折和失败教训,对同样还是“平民”的大学生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从而也更有启发性。这对一些期望值过高的大学生无疑是一幅很好的清醒剂。

4、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服务质量。毕业生能不能充分就业,一个关键因素是他们有没有得到足够的需求信息。信息服务是最重要的就业服务,信息化手段是最重要的就业服务手段。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信息高速公路已成为所有行业走向成功的重要依托,加强就业信息网站技术自然而然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为此各学校要尽快建立就业信息网站,充分利用就业网站宣传学校,介绍毕业生,开展就业工作,建立完善学校毕业生的无形就业市场。并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信息在网上及时、快速公布,进一步加大需求信息量,并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发布,提高就业信息的时效性、及时性及利用率。

5、积极开展大学生择业和心理咨询活动。心理咨询对宣泄学生不满、排解郁闷起到了很好的调节作用,有助于他们以快乐的心情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投人到就业活动中去。通过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帮助大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做到正视现实、敢于竞争、不怕挫折、放眼未来,帮助毕业生做好择业心理准备,特别是受挫折的心理准备,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条件的学校可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对大学生进行与择业活动有关的心理测量、社会适应性测量,帮助大学生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势及不足,指导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和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树立终身接受教育的观念,以便科学与合理地进行求职择业。

篇8:高职毕业设计指导书

1 拟出合适的课题并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课题

指导老师在拟写和帮助学生选择课题时, 应体现教学与生产、科研、文化、经济相结合的原则。课题范围不宜过宽, 一般选择本学科某一重要问题的一个侧面。即在符合毕业设计 (论文) 教学要求的前提下, 应尽量结合生产实际、科学研究、经济建设的任务进行, 要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以利于增强学生面对生产实际的意识,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 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并能使学生在原有的水平和能力方面有较大的提高, 并有所创新。

一个课题可以由多个学生共同完成, 但必须使每个学生都有独立完成的任务, 工作量要适当, 分工要明确, 每个学生撰写的论文要有不同的着重点, 不能重复和雷同。

学生选好课题后, 要向学生推荐主要的参考书目, 要求学生搜集资料、研究资料, 研究所选课题。

2 指导学生做好开题报告

帮助学生选定课题后, 要指导学生做好开题报告, 确定课题方案。

首先要求学生了解课题的背景, 明确该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其次要求学生调研该课题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即目前的优势在哪儿, 又有哪些缺陷, 需要做哪些改进, 改进后的发展趋势、预期的工作效果和应用价值会怎样等等。

明确上述问题后, 学生心中应有了一些解决方案, 帮助学生理清方案的原理, 比较各方案的特点, 以及声明做该课题的现有条件, 并初步设想完成方案的主要步骤, 从而选定其中一个方案。

要求学生根据选定的方案和时间要求, 设计阶段性计划, 明确各阶段应完成的任务和应达到的目标。

在做开题报告的过程中学生要查大量资料, 应推荐一些主要书目和参考资料, 并对学生的开题报告给予合适的意见和建议。

3 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

3.1 设计类型的选择

帮助学生总结学习过的专业知识, 明确设计类型, 选择合适的设计类型。

以机电控制类专业的毕业设计为例, 可编程控制器 (PLC) 控制系统设计的常见类型有五种:开关量的逻辑控制、模拟量的闭环控制、数字量的智能控制、数据采集与监控、通讯联网及集散控制。作为毕业设计, 最普遍的是前二种较为简单的类型。而开关量的顺序控制又是工业自动化设计的首选。可用PLC作为开关量逻辑控制、定时控制、计数控制, 利用PLC取代传统继电器接触器控制, 如机床电气、电机控制中心等, 也可取代用于单机、多机以及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场合。

用PLC实现闭环过程控制是PLC的第二个重要的应用方向, 例如温度、压力、流量等连续变化的模拟量PID控制。这种类型主要是用在系统中的开关量较多, 模拟量较少的场合。

要求学生根据各设计类型的特点, 分析毕业设计课题和设计要求, 选择合适的设计类型。

3.2 毕业设计的步骤

3.2.1 设计材料的准备对于机电控制类专业的毕业设计来说, 首先要求学生研究课题, 明确被控对象和明确控制要求。

要求其向有关工艺、机械设计人员和操作维修人员详细了解被控设备的工作原理、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 了解被控对象机械、电气、液压传动之间的配合关系, 确定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

其次根据系统的控制要求, 确定系统的输入设备的数量及种类, 明确输入信号的特点, 选择与之相匹配的输入模块。根据负载的要求选用合适的输出模块。确定输入/输出的点数。同时还要考虑用户存储器的容量、通信功能是否能达到要求以及系列化、售后服务等因素。从而使其确定PLC选型及相关电气设备的选择, 这个过程很重要, 指导老师应给予学生更多、更细致的帮助, 以使采购清单尽可能详细和全面。

3.2.2 确定设计流程对确定的设计对象, 要明确划分设计系统

的各个阶段及各个阶段的特点, 阶段之间的联系, 归纳出各阶段应产生的结果, 画出系统流程图。

3.2.3 系统硬件设计确定系统设计流程后, 首先要做的是搭建

系统平台, 按照系统结构图进行硬件设备的设计、加工与安装, 以及按照技术指标进行电路设计和安装接线。这部分工作量比较大, 需要细致耐心, 考虑周全, 指导老师应给予更细致的指导和更具体的建议。

3.2.4 系统软件程序设计系统软件程序是系统的灵魂, 只有软件程序能让硬件系统按照工艺要求动起来。

要求学生认真分析机电系统的控制特点和工艺流程, 绘制工作流程循环图, 并编写相关软件程序, 如状态转移图、梯形图、指令表等。

3.2.5 系统调试系统调试包括模拟调试和联机调试。

模拟调试是在实训设备上进行, 不带输出设备进行调试, 如编写好的软件程序先在实训设施上以指示灯模拟输出显示来进行软件调试。联机调试分两步进行, 首先连接电气柜, 不带负载 (如电动机、电磁阀等) , 检查各输出设备的工作情况, 待各部分调试正常后, 再带上负载进行调试。

通常调试过程也验证了学生的设计过程, 学生是否能及时发现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是否能解决问题, 如何解决问题等, 都需要指导老师关注和引导。

3.3 毕业设计产品说明书要求学生记录和总结毕业设计过程, 撰写毕业设计产品说明书 (或毕业论文) 。

产品说明书主要包括:系统方案简述 (包括工艺流程图、控制流程图、功能模块、关键技术等) 、系统设备的选型、系统硬件设计 (电路设计, 硬件设计) 、系统软件设计、运行调试、以及结论 (结果与讨论、经济及社会效益说明、工程应用评价) 、参考文献等。

4 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难点及解决办法

高职学生进行毕业设计, 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如材料的选用能力、硬件的设计能力、软件的设计能力、故障的排除能力、总结归纳能力、信息传达能力、创新改造能力, 以及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等综合能力。

毕业设计过程中的难点, 通常主要是做开题报告时的方案确立问题、系统设计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材料的选用是否合适、是否周全, 硬件的结构配置是否符合技术指标, 以及调试过程等问题) 。

对于方案确立问题通常需要指导老师详细阐述课题的宗旨, 结合学过的专业知识并推荐相关专业资料帮助学生确立设计方案;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通常需要学生通过市场调研、社会调研, 以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等方式来找出合适的解决办法。

摘要:高职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理论联系实际,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在校能进行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基本训练。本文以机电控制类专业为例介绍指导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如课题的选择指导、开题方案指导、设计步骤指导等。

上一篇:我的课余生活一年级200字作文下一篇:描写风的好句好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