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2024-05-15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精选6篇)

篇1: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实现公司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公司简况

***公司自2001年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五个年头。五年来,无论是从职工队伍、人员结构、市场规模以及公司效益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公司成立之初的十几个人、*台捞油车(不包括金宇)、*个捞油班组、发展到现在已拥有职工***人、捞油车**台,五个捞油基层小队、一个综合班。市场规模由原来重点承担采油作业二区、四区稀油区捞油任务,逐步向稠油区捞油扩展,到现在七个采油作业区都有我们的队伍,特别是稠油区捞油成为目前稳产和上产的主力。从捞油井数量上看,由最初的**口增加到目前***口;产量由当初日捞油量**吨增加到现在***吨;公司的赢利水平和能力逐年攀升。可以说机动采油公司成立五年,经历了学习、摸索、进取和提高的过程,基本实现了“从起步、发展到逐步走向成熟,一步一台阶”的稳步跨越。

二、公司的发展方向和工作目标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是我处确立巩固地区市场,走能源多元性开发道路,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决策取得巨大成果,获得开门红的一年。我们***公司虽然在市场开发方面出现了一点问题,但这是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公司整个工作思路、发展方向以及效应的体现上同全处大气候和环境是相一致的。主要体现在:市场基本稳定,管理逐步加强,总体效益相比提高。

在今后工作中,我公司确立的指导思想是:阔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抢抓发展机遇,提升管理增效,促进公司发展。

具体工作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产量为主线,以效益为中心,以管理为手段,以安全为保证,全面实现公司持续有效发展。

下步工作目标是:日产量上到***吨以上,年捞油量力争实现*****吨。

三、公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从上面介绍中看出,机动采油公司成立五年,实现了阶梯式发展,取得如此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一是合作开发的优惠政策,二是双方领导的高度重视,三是原油价格的高位运行。单从公司产量和效益两项指标来看,前三年是公司取得飞速发展的阶段,后两年速度明显减慢,2005年以来公司生产经营状况始终不主动,反映到实际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市场整体效能降低。今年以来表现出井口数量不减,但产量规模下降,市场运营的质量相对降低。

2、公司创效能力相应降低。主要表现在工作量增加,成本上长,产量减少,效益相对降低。

以上两大方面是我公司两大生存支柱,市场的稳固、效益的提高更是我公司实现持续发展的基础。转换思维方式、调整工作思路、把握发展机遇,及时尽早扭转目前的工作局面,是我公司下步工作的重点。

(二)、存在的问题

1、市场的开发和管理力度不够,驾驭市场的能力还需加强。

2、科技进步缓慢、发展的意识不强,公司技术依赖的能力和水平有限,整个行业科技含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3、精细化管理水平和程度不是很高,许多地方还需进一步地加强和完善。

4、人力资源缺乏,特别是缺少有经验有能力的专业技术型人员。

5、业务单一性是制约公司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许多技术的应用和措施的实施都受到限制。

6、市场的单一面向使公司生存发展的风险增强,公司寻求进一步发展受空间概念上的约束。

7、公司的设备逐年老化,出现问题较多,成为制约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

8、市场和队伍规范化管理不够正规,特别是外用队伍工作的程序化规范性不强,存在管理上的死角。

四、实现公司发展的思路和策略

发展是企业第一要务,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在“十一五”规划中,我处确定了走以工程技术服务为主,向能源型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制定了在巩固、扩大地区市场份额的同时,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同时提出了走精细化管理内部强企的发展战略。依照处里的战略规划,我公司工作重点是:稳固现有市场,寻求新的发展途径。

根据公司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要实现公司下步的工作目标,保证公司持续性发展,必定困难重重。从目前来看,公司首先要做的是尽快扭转目前生产经营工作的不利局面,尽早地改善市场状况,冲出产量低谷。目前乃至今后,我们重点工作一是市场、二是管理,树立规模增产增收和管理降本增效的工作理念。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增加可捞井数量和质量

机动采油公司成立五年,市场规模、产量和效益呈同步增长,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采油厂给井的空间和余地越来越小,2005年以来这种情况犹为突出。目前看,新增捞油井难度较大,但如能争取到,产生的效益最快最大,对调节市场,改善市场的质量效果有着最大的意义。

2、加大措施投入,实施技术攻关,提升市场效益。

从上年开始,我公司在没有新井补充,市场不佳,产量下滑比较大的情况下,工作的重点转向措施增产方面。通过两年来的实施,收到了相当大的效果。从两年产量完成情况看,基本稳定,没有出现大的下滑。下步市场工作重点仍是在措施上下功夫,同时在措施工作实施中力求方法、方式有新的突破。一是依靠新

技术新工艺,多实施一些小型短平快的措施工作量,同工艺所实行风险共担,同外部单位实行其单方风险合作。二是对高含水、出砂严重和部分稠油井,同工艺所结合,实行技术攻关。特别是稠油井捞油,一旦成功,将是一大块效益。

3、推进精细管理,务求见到实效。

今年我处年初提出了开展精细化管理,明年我局定为基础管理年,说明当今时期管理工作之重要。可以说加强企业管理,是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在下步工作中,我公司进一步贯彻落实精细化管理的思想,使精细化管理工作在我公司全面实施。实际工作中,侧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成本管理:一是建立责任制,实行指标承包和责任承包。二是进一步健全制度,完善流程。三是形成成本控制管理网络和监督管理网络。追求成本最优化管理形态,科学合理地消耗,获得最大程度的产出,实现效益最佳化。

考核管理:一是责任考核,实行成本管理跟踪考核。将公司各项指标、目标和任务进行责任分解,以其完成的质量做为绩效考核的标准,对责任人进行岗位能力评价,同时实行经济考核,确保公司整体工作目标的实现。二是效能考核,第一,对小队实行不完全成本考核,主要是可控成本考核。使小队的成本管理工作看得见、摸得着,简单明了。第二,产量考核,根据目前市场能量和市场开发前景,各区块制定出基础产量和目标产量指标,实行基础效益考核(正常效益考核)和奖励效益考核(兑现考核)。三是车(班)组考核,加强单车(班)核算工作,推行班组“细胞”管理。第一,公司成立单车核算考核小组,成员由公司经营、生产组各一人及各队核算员组成。第二,建立健全单车(班)考核制度和台帐。第三,实行最佳创效班组考核奖励机制和政策。主要考核指标是:产量、成本、利润、吨油成本、安全环保。

生产管理:一是加强油井精细化管理,重点放在单井效能的发挥和市场潜能的挖潜,提高管理水平,做到摸清地下,做优地上。第一,公司抽出一名专门的领导组成市场油井开发管理攻略和谋划小组,负责市场的进一步开发、油井的分析和论证、技术措施具体实施等工作,加强油井基础管理的工作力度。第二,提升公司对油井管理能力和质量水平,加强技术教育和培训,采取内培和外委、重点培养和全面培育的方式,争取在二、三年内有一个新的崭现。二是设备管理,第一、由被动管理转为主动管理,注重设备生命周期的管理,以追求设备经济效益最大化。第二、实行设备责任管理,进行设备承包和部位承包,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公司承揽捞油这一业务已经五年多,同当初相比,市场条件、环璄乃至人的思想行为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传统的工作方式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如何实现公司长期稳定发展,一直是我们共同探寻努力实现的目标。带着这样的思考,结合公司实际,做了以下六个方面设想:

1、打通两个渠道:一是市场开发的地面意向工程渠道,也就是加强与采油甲方的合作,增加信息和感情的沟通,促进双方对捞油合作达成一致的意向,有着共同的愿景,搭建基层沟通平台,以获取最大的支持和协作(加强这方面的力量),这项工作要靠处里和我公司共同来实现。这样就能从根源上解决市场不佳的状况,确保公司市场开发和管理工作的稳定。二是地质合作沟通渠道,公司在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的基础上,着力与采油方合作,加强油井的分析、论证能力,实现公司、处、厂三级论证,提高措施实施选井的准确率和实施后效果的有效率(经验和能力不足)。通过上面两项工作,基本能够实现公司区域市场的稳定,为公司实现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打破两个单一:一是公司市场的单一,二是公司业务的单一。市场的单一,使公司承担的风险概率增大,一旦市场出现异常,公司就会陷入被动,扭转局面的自主性不强,削减风险的能力较弱。从前几年的情况看,公司基本上服务于曙光一块市场,市场波动性较大,由于受某一环节和方面的影响,公司内部争取市场的主动性不是很强,市场基础不牢,产量被动。从生产经营的角度看,近两年发展的步伐明显放慢,其原因之一是没有外部市场做补充。业务的单一,使现有的市场资源不能得以充分的利用,主要是捞油是一种不接续性的负压采油方式,对于低渗高压或高渗高压(恢复后静液面较高)井,效果明显。我公司现有的捞油井基本上都是液面较低的井,80米以下的井占大多数,有些井液面恢复较快,但捞油效果不是很好。有相当一部分井由于受到捞油单一采出方式的限定,一些技术、措施的应用和实施受到限制。如大型的措施工作量,捞油成本回收期长,效果不明显,同时增大风险系数。再有就是注气,捞油排水的时间长,增加成本,降低时效。还有相当一部分井管陶段发生套变,大修后原井筒不能捞油,只能下小径外管,这样大大降低了油井的能量,产量只能达到原来的2/3。还有些井捞油后出砂,造成油井废死。对上述几类井如果能够上抽生产,就能避免上述情况,产量会有一个大的突破,也为机动采油公司持续稳步发展提供了后劲支持。

3、提升两个含量:一是队伍技术人员和技术水平含量,二是捞油业务工艺技术含量。“国以才立,业以才兴”。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机动采油公司现在在岗的技术人员中,大专毕业有3人,中专毕业有3人,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6人,技术人员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机动采油公司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充实技术人员,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机动采油公司实力是各项工作中当务之急。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内培,对年轻、有能力的基层干部采取多种形式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培训,每年定额派送公司的技术人员到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培训,接收外部的新知识,实现人才本土化。同时采用引进方式,或引智借脑,充实公司技术管理力量。争取近两年每年引进2到3名大专以上毕业生充实基层一线队伍,锻炼培养其捞油专业水平,提升业务素质,努力打造一支具有较强专业化的捞油队伍。二是加强技术开发和技术协作,同处工艺研究所一起或其它科研单位进行捞油工艺技术研发,着力解决目前稠油井、高含水井、出砂井、解堵井以及套变井等的技术攻关,努力改造研制新型捞油工艺,提升捞油工作的技术含量,营造技术优势,挖掘现有市场潜能,凭精尖的捞油技术立稳捞油市场,寻求外部市场份额。

4、实施两个战略:一是科技兴企的发展战略,依靠与捞油相配套先进的技术,提升公司核心竞争能力,下一步重点是稠油捞油技术的研发,解决地区市场部分稠油井捞油困难的问题。再有就是套管微变井防卡抽子以及防砂、解堵等技术的研制应用,拓宽市场开发利用的空间,提升市场整体效能。二是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在不断稳固本土市场的基础上,努力开发外部市场,包括国外市场,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不断扩展市场份额,对公司今后实现持续发展相当必要。

5、规范两块管理:一是个体捞油单位在保持其市场独立、效益独立的前提下,实行统一管理。主要解决其市场活动和行为的不可控性,提升保证其生产安全和油品安全的安全系数。具体做法是组建一个队,由金宇电热负责集中管理(难度在于其设备资质不全)。二是公司内部进一步规范综合班的职能管理,从目前看,我公司捞油车使用年限累增,设备逐年老化,今年出现的问题增多,公司虽有修理人员,但由于没有配套的维修设备和场所,只能实施简单的维修,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产工作的正常运行。所以要想进一步提高公司维修设备的能力。首先必须扩大修理规模,充实专业维修技术人员,其次还需要先进的维修设备,提高维修时效,以确保捞油设备正常运转,同时建立小队管理模式,增强公司现场跟踪修理和夜间抢修的能力,同时将公司二线服务人员,包括司机、监督员、加油员等列入其中。

6、实施两个配套:根据曙光地区油井出砂严重和稠油井较多的实际,提议进一套捞砂、电加热设备。原因:一是我公司大部分捞油井都在井段内捞油,由于砂埋油层捞深不够的井比较多,年工作量在200口以上。二是现有市场有少部分稠油井不能捞油,有些捞油难度大,对设备损害比较严重,经加热处理会收到一定效果。如果自己有了捞砂和电加热设备,对上述一些井就能及时采取工艺措施,并能减少措施井成本费用,在提高捞油产量的同时也起到了维护捞油井的作用。再是目前捞油车使用年限累增,有两台捞油车已达到六年,设备老化,故障率高,直接影响捞油生产,需要更新,提议明年进两台捞油车。

以上是我公司对下步工作的一点设想和打算,同时还要持续抓好以下两项工作:

1、保证安全管理措施到位:安全生产是永恒的主题,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机动采油公司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一是防喷工作,现有的420口井,今年已换了标准井口250口,还有150口井不是标准井口,下步还需更换。二是防火、防爆,这项工作是我公司安全生产至要的方面,实行教育、检查、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主要实行领导责任管理和群众性的监督管理,同时强化考核力度。三是岗位管理,今年我公司由于市场状况不佳,产量虽然不增,但工作量增加较多,再由于设备故障率较高、卸油台堵车等原因,工人连班的几率较高,有的小队人员不足,岗位空缺,需补充捞油工5名。四是交通安全,首先是设备状况不是很好,使用时率高,维护保养跟不上,下步要加强公司自修自保的能力。再是司机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缺少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的人员。

2、培植现代化企业职工队伍

大力弘扬我处“五种精神”,培育职工具有吃苦耐劳、爱企如家的政治思想情操;具有“敬业、责任、服从、诚实”的企业精神。牢固树立机遇意识,风险意识,创新意识和市场意识,培养一支在企业发展进程中能打硬仗、会打硬仗、善打硬仗、敢打硬仗的职工队伍;助力机动采油公司健康持续、有效协调发展,争创一流。

以上是我们公司对下步工作的一些设想和做法,由于认识和理解的程度和高度有限,请领导和同志们指正。

谢谢大家!

***公司

二〇〇六年十一月

篇2: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自然环境;生态环境

我国发展林业的自然条件相对优越,森林资源的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人工造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国林业产业发展总体形势下不容乐观,远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要求以及维系生态环境的标准。随着人类对可持续性发展认识的提高,对生态环境、林业资源等的保护与发展的重视,将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植入到林业管理中,已是当前我们所迫切需要做的任务。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格局,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林业建设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使其满足当代的需求,同时又不损害后代对林业的需求与发展。

一、当前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理由

林业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但并不是在短期内可以恢复的,如果有使用后得不到有效的维护,后人再无法享用这些资源。因此,要通过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改善人类的福利,造福后代。当前林业可持续发展还存在着以下理由。

1.采育失衡,木材利用率不高

近年来我国虽在森林覆盖率及森林积蓄量上有所增加,但人均拥有的比率还是远远底于世界平均水平,且部分地区还出现锐减现象。主要是存在采育失衡的状况:年森林采伐量大于森林的生长量,采伐后未进行森林更新。采伐的木材利用不建全面,只有2/3的材积作为原木运出,剩余的丢弃,且加工后出材率仅为60-80%。

2.生态补偿机制还不健全

自然资源作为资源性,生态资源使用人或受益人在合法地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应对资源所有人支付一定的费用或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做过努力、付出过代价者,给予一定经济补偿的法律制度。而目前这一机制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

3.林业保护的监管力度不强

国家逐步加强了对森林资源的监督管理,并派驻森林监管机构对地方政府违法征地、毁林垦地等行为进行管理,并实施退耕还林等工程来恢复森林植被、挽回损失。但是,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地区性的监督管理部门还是缺乏监管力度,对地方政府的林地用途管理制度、占用林地审核制度以及对破坏林地案件的监察力度还不够。

二、加强林业管理的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加强林业管理,要建立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明确相关人员职责;完善工作计划,抓好督促落实,年中进行检查,年底结束后总结;加大考核工作力度,严格责任追究制度。

广泛地开展森林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一是各林业企业要不断地对职工开展对自然生态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以不同的形式对职工进行林业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林业发展的新形势及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建立起“靠山育林”的新观念;二是对生活在林区以及自然生态区的农牧民也要加强森林管护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多种方式,提高群众的森林保护意识。

2.加强监督管理,完善管护制度

建立“多层保护”的管护机制,既可以明确管护人的责任、权利,又可以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管护经营的积极性;全面实行伐区管理责任制度,依法严厉打击超额采伐、非法占用林地、毁林造房等行为,杜绝乱砍滥伐现象,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建立一套完善的管护机制,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落实各自的责任,将管理质量与经济效益挂钩;要求林业企业的员工签订管护协议,对他们的管护范围、职责和义务等进行明确,利用协议的定期或不定期考核,充分调动林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保证管理人员队伍稳定,提高林业管理的质量。

3.强化林业管护与资源培育

要做好林业管理更需要强化林业管护与资源的培育。林业管护包括了对木材流通的管理、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森林的防火工作、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的管护等等。

森林资源是林业的物质基础,要实现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就需要对林区采伐后进行资源培育,不断地增加森林资源并提高森林质量。要求建立森林资源培育与发展激励机制,对育林项目工程予以资金补助。

三、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涵盖了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要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大力发展林业科技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对良种壮苗与优良树种的结构进行研究,培育优良种苗,利用先进技术实施科技造林、科技兴林;利用高新技术对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技术进行改善,增强林业产品的经济价值与市场竞争力;依靠科技转变传统的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来发展经济的模式,达到经济发展和资源与环境再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建立科学的营林体制

加速对森林资源的`培育森林资源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根据森林用途和生产经营目的可将森林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公益林一般采伐都是以抚育性质为主,实行事业化管理:商品林的经营以市场为导向,由各经营者自己经营、自负盈亏,国家给予必要的扶持加速森林资源培育,全面实行林价制度,使得森林培育有充足的资金,以国家为保障,逐步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改革外部运转环境

林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国民经济的特殊行业。国家应加大对林业的经济投入和政策扶持。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为林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同时配合林业部门实施持续发展战略,减少对森林的破坏,寻找术材及林产品替代品,减少环境污染,为森林生长及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四、结语

总之,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已经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我们应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林业建设的制度、政策等各个层面,构建一套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制度和法律体系,从而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宪军.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J].民营科技,(08)

[2]刘翔.以林业产业国际化推动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J].科技致富向导,2011(27)

[3]王臣;赵军.关于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0)

[4]杨桂平.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18)

篇3: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途径

1 当前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林权结构模式单纯。

在我国, 森林资源基本属于国有或集体所有, 此林业产权结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体现, 但却制约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采育失衡, 利用不全面。

近年来我国虽在森林覆盖率及森林积蓄量上有所增加, 但人均拥有的比率还是远远底于世界平均水平, 且部分地区还出现锐减现象。主要是存在采育失衡的状况:年森林采伐量大于森林的生长量, 采伐后未进行森林更新。采伐的木材利用不全面, 只有2/3的材积作为原木运出, 剩余的丢弃, 且加工后出材率仅为60-80%。

1.3 生态补偿机制未健全。

所谓生态补偿机制即为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因自然资源作为资源性, 生态资源使用人或受益人在合法地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 应对资源所有人支付一定的费用或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做过努力、付出过代价者, 给予一定经济补偿的法律制度。但目前这一机制还未法律健全化。

1.4 林业保护的监管缺乏力度。

虽然目前国家在林业保护和管理工作上有了一定的成绩, 逐步加强了对森林资源的监督管理, 并派驻森林监管机构对地方政府违法征地、毁林垦地等行为进行管理, 并实施退耕还林等工程来恢复森林植被、挽回损失。但是, 一些地区性的监督管理部门还是缺乏监管力度, 对地方政府的林地用途管理制度、占用林地审核制度以及对破坏林地案件的监察力度还欠落实到位。

2 做好林业管理的措施

2.1 加强组织领导, 开展宣传教育。

要做好林业管理, 首先要成立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 各级部门及林业企业的主管领导应合理地分配工作人员, 将林业的资源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来抓, 年初做好计划、目标, 年中进行检查, 年底结束后总结。加强组织领导, 做好督促、落实工作, 出现问题要彻底检查, 决不怠慢。同时, 还要广泛地开展森林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首先各林业企业要不断地对职工 (尤其是管护人员) 开展对自然生态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 以不同的形式对职工进行林业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员工对林业发展的新形势及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 破除广大员工原先“靠山吃山”的陈旧观念, 最终为做好林业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并建立起“靠山育林”的新观念, 在根本上屏弃传统“以砍伐为生、靠木头吃饭”的错误观念。其次, 对生活在林区以及自然生态区的农牧民也要加强森林管护的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多种方式, 如:举办活动、宣传单、报纸、电视广播等, 或者局部干部的专题讨论、案例分析等宣传, 最终提高群众对森林的保护意识。

2.2 加强监督管理, 完善管护制度。

要做好林业管理工作, 还需要加强监督管理, 完善管护制度。林业的管理主要包括林政资源管理和林业保护两大块, 林政资源管理又包括林业的法规、林权、资源、采伐及木材经营等管理。因此, 需要建立“多层保护”的管护机制, 既可以明确管护人的责任、权利, 又可以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管护经营的积极性。尤其是对森林资源的监管工作, 全面实行伐区管理责任制度, 采用采伐限额管理制度, 实行凭证采伐、凭证运输、凭证经营加工制度, 依法严厉打击超额采伐、非法占用林地、毁林造房等行为, 杜绝乱砍滥伐现象, 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与每一片伐区签订林木采伐管理责任书, 落实伐区责任人, 并签订伐区作业质量跟踪管理责任书;伐前,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监察室需要对林业规划设计进行抽查;伐后, 在各单位自查基础上于年底由林业部门统一组织伐区质量检查验收。完善的管护制度是一切林业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实施的保障, 而林业管理的职工是生态资源管护的最直接施行人员, 其工作质量及思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林业管理工作的成败, 为此, 现代林业的发展已迫切地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护机制, 通过它来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 并更好地落实责任, 以达到对林区监督和管理的目的, 并将管理质量与经济效益挂钩 (不同林地, 情况不同, 所采取的管护制度也可以不同) 。要求林业企业的员工签定管护协议, 对他们的管护范围、职责和义务等进行明确, 利用协议的定期或不定期考核, 对那些玩忽职守、作风不良的职工予以更换调整, 充分调动林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稳定管理人员队伍, 提高林业管理的质量。

2.3 强化林业管护与资源培育。

要做好林业管理更需要强化林业管护与资源的培育。林业管护包括了对木材流通的管理、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森林的防火工作、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的管护等等。加强木材运输管理人员的培训, 进一步规范运输监督检查行为 (木材运输证的领取、保管、发放、统计等程序) ;强化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工作, 季节性的灾害普查, 实行植物检疫证运输, 严格防范外来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入侵;认真贯彻国务院修订的《森林防火条例》, 加强森林防火的建设与管理, 做好火灾预警检测、防火道、林火阻隔等措施, 并对周边职工民众进行火灾应急演练, 降低火灾发生造成的损失;加强对设立的自然保护区以及野生动植物的管护, 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保护条例》及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宣传, 有效提高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意识。森林资源是林业的物质基础, 要实现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就需要对林区采伐后进行资源培育, 不断地增加森林资源并提高森林质量, 否则, 当我们将资源耗尽却不给予及时培育的话, 我们的后代将享用不到这些资源。所以, 要求建立森林资源培育与发展激励机制, 对育林项目工程予以资金补助。

3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首先, 应依靠科技来发展林业。现代科技日新月异, 我们要利用飞速发展的高新科技, 开展对良种壮苗与优良树种的结构进行研究, 培育优良种苗, 利用先进技术实施科技造林、科技兴林;利用高新技术对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技术进行改进, 增强林业产品的经济价值与市场竞争力;依靠科技改变传统的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来发展经济的模式, 达到经济发展和资源与环境再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既发展了经济又保证了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其次, 对林业科技体制进行创新改革。以科技为核心, 通过实践与现代信息科技对旧体制进行改革, 并建立新的林业科技体系, 使林业经营管理合理化、精确化、科学化、现代化, 从根本上解决科研脱离生产建设的问题, 促进林业生产力的提高。鼓励科技人员将技术采用承包、转让及服务、联合开发等形式, 让科技成果化, 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最后, 优化林业的经济结构, 提高经济效益。采用科学的管理模式:以林为主, 林农结合, 多种经营的林业发展模式;造林规模化、多样化, 如建立苗木基地、经济果林或苗林结合、禽林结合、果林结合等多种形式, 有效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

4 结论

篇4:实现金融管理持续发展的途径探讨

一、强化金融管理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经济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金融管理的发展赶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满足不了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金融管理与经济发展的脱节逐渐影响到发展的速度。这样不平衡的关系,使得社会经济市场变得很不稳定,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进行良好的金融管理,整个市场经济将出现严重的问题,所以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经济高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金融管理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全球化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传统的封闭市场、自产自销的市场也已经无法适应国民的精神物质需求,所以全球化经济这种开放式市场经济成为发展主导。正是因为这种开放式市场创造的大环境,市场投资的机会大大增加,由此也出现了相关管理漏洞,也就是说原有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环境。另外,投资行为的增加,投资者过分追求投资利益的最大化,使得投资市场变得过于混乱,这样的市场行为会对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造成重大的冲击。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金融管理的快速发展变得十分重要,其专业性和合理性都会影响市场的正常运行,也关系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我们不难看出,各国为了应对这些问题,都在加强金融方面的管理,对于金融管理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金融管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逐渐体现出来。G20峰会中,美国在金融管理改革中提出了合理监管金融机构和市场机构,欧盟也强化了对于银行和信用公司的管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对各国加强金融管理做出了相应的要求。

2、原有的金融管理模式已经无法很好的控制市场经济环境。在当下全球化环境中,很多经济体的金融管理已经出现了管理漏洞,难以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比如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就是因为金融管理与经济市场不契合。从美国次贷危机我们可以发展,缺失合理的金融管理制度,使得经济社会产生了多种不稳定因素,最终导致了问题的产生。后来美国也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不断加强金融管理,制订了一系列应对措施,逐渐放宽对金融风险的约束,鼓励市场创新,让经济市场重新活跃起来,这样才使得投资又多了起来。人们也意识到盲目的跟从经济繁荣,假象往往开始诱导消费者,减少存款,整个市场严重失衡。又因为美国是世界中的经济大国,经济失衡还影响到了周边的国家,原有的金融管理体系已经无法更好的掌握市场状况,金融管理体系不够完整,应对外围经济问题没有系统的处理或监管措施,使得经济环境出现紊乱,这样也不能更好的预测经济市场的走向,紊乱会进一步加深。所以,为了保证经济的平稳发展,必须要让金融管理走上正轨,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让金融管理逐渐跟上经济发展的脚步,打开金融管理与经济共同发展的全新局面。

二、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探讨

1、摒弃原有的金融管理思想和制度,从根本实现管理的新发展。现在经济市场与金融管理呈现不协调,就是因为大多的企业金融管理制度还是传统的、落后的,如果还是一直采用这样的管理制度,无论再怎么强调执行力度,还是无法彻底扭转管理失调的症结。因此,从根本上扭转金融管理思想,监理全新的企业管理体系,并且让该体系始终保持可增强性,为今后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要想监理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体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1强化内部管理团队的专业素养。为了让金融管理时刻保持着活力,在现代企业中,法人对于企业内部的掌控直接关系到整个未来的发展动向,也关系到金融管理的实施效果和经济发展和扩大。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阶段的企业,很容易受到市场影响,所以从企业内部建立起牢固的管理体制,形成有效的管理部门,能够加快企业转型和定型,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节奏。

1.2紧跟市场发展脚步,立足于长远的未来。金融管理制度的落后,难以满足经济发展对于金融业务的需求,这在整个经济发展环境中存在不小的隐患。然而,在有些经济体中早早意识到隐患的存在,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金融管理制度和方法经验也比较充足,就这一点来说,对于国内还处在落后水平的金融管理机构完全可以优先借鉴,再结合实际的市场环境做出符合实际需求的调整。这样的话,能够先进的吸收优秀经验,在创新的结合市场实际情况,能为新的金融管理提供新的血液。

2、为了让新的金融管理体系更好的发挥作用,优化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也很重要。从国家发展的角度出发,金融管理自身的发展和革新始终是要到市场环境中运用的,所以好的外部条件也能让新的金融管理体系更好的发挥作用。

2.1强化立法,规范化运营基本原则。强化立法相关条款,对金融管理方面的条例要合理利用,只有从宏观的角度让法律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才能为经济平稳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另外,对于整个市场内的金融管理机构进行合理规范化也很重要,这让小市场环境和区域性经济都能有良好的发展环境。

2.2在金融管理行业内部形成自发的统一管理规章制度。针对金融行业的制度完善,形成新的金融管理制度体系,有自发的行为规范,严格执行,从小处保证运营的稳定。

2.3强化金融管理行业的监督。对于金融管理行业的监督,始终是金融管理工作不能有效开展的薄弱所在,我国在金融管理监管上设立有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等,但是这些机构的监督工作繁复,难以照顾到所有问题,这也是小问题积可能攒成障碍的环节,严重也会影响到整个经济发展。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参考了国外先进的金融监督模式,从国家经济发展大局为重,有针对性的调整监管模式,让金融管理行业也有健康的成长环境。

三、结语

为了大力推动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更好的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各项需求,中央也作出了强化管理、深化改革的指示。也正是为了更好的实现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规划,结合实际,认真分析,科学总结,该放弃的就放弃,该创新的创新,重视制度和规范化,培养专业人才,形成一整套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并能够在实际中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赵天杭.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管窥[J].东方企业文化,2013,(15).

[2]虞辉.金融创新下的金融风险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3,(15).

[3]孙志奇,夏萌,王俊芹,赵邦宏.河北省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基于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管理.2013(04).

篇5: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摘 要针对目前我国大型煤矿企业浪费现象严重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不同开采阶段、不同宏观分类矿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模式,以及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的5 条途径。关键词矿区 可持续发展 模式 途径

In large shallow coal enterpris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 and realization ways

AbstractBased on large coal enterprises in China at present situation of waste

phenomenon Put forward different phase, different classific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ining macroscopic strategic mode, and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ining 5 pathway

KeywordSminingSustainable developmentModeWay

1引言

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煤炭开采和燃烧工艺的现状和水平,导致矿区环境逐渐恶化,大气污染严重,地面塌陷和矸石堆积带来严重的土地资源破坏。据统计,全国己有40 万公顷塌陷土地,煤矸石堆积已达30 亿吨,并以每年2 亿吨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煤炭开采已造成19% 的溶岩水资源被矿井排出,加上每年2800 万吨洗煤废水、每年298 万吨火药厂废水的排出,污染了江河湖泊等水资源。我国煤炭行业的甲烷排放量占世界煤炭开采排放总量的1/3~1/4。其中,大型煤炭企业由于规模大,产量高,其所占比重较高,已成为制约矿山发展的主要阻碍。

日益资源枯竭的煤炭矿山企业的持续发展问题以及因煤炭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来的地表破坏、地表水和地下水循环系统的破坏,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矸石、废气及其它废弃物对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这些都是在煤炭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同时,由于大型煤炭矿山企业对的资源开发而逐步形成的城市或城镇,因资源枯竭、地面沉陷、水土破坏、环境污染、生态恶化造成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有时后者存在的问题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尤为严重,如我国东北的阜新、抚顺就是因煤炭资源枯竭而造成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阻滞。

这些情况表明,如何解决我国大型煤炭矿山企业的持续发展,已成为每一个大型煤炭企业必然要面对的重大问题。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每个企业的必然选择,也只有走可持续发

1展的道路才能根本解决上面所陈述的这些问题。

2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

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根据可持续发展和矿区的定义,矿区可持续发展可定义为:在矿区矿产资源开发中,采用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提高矿产资源采收率和减少环境资源的消耗,合理利用矿区内的各种资源,使矿区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经济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环境优化型的新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在经济上的重要表现就是循环经济。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封闭式流程,所有的原料和能源要能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从系统的角度来思考,循环经济要求经济的增长必须以资源有效利用和绿色生产技术来实现。

煤炭循环经济模式是针对传统经济模式的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特点而提出来的。传统的经济发展不仅耗费大量的资源,而且也破坏了生态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不仅不可再生资源储量急剧下降影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可再生资源的再生速度也满足不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3矿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模式

3.1 不同开采阶段的战略模式

(1)新建矿区实行业主赎权模式。矿产资源所有者将一定井田范围内的探矿权和采矿权通过招标有偿出让,并与获得采矿权的业主签订承租合同,合同内容包括订立双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例如对于生态环境有损害的井田开采,必须规定业主同步保护和修复治理的责任义务。实行“业主赎权”制,将市场机制引入到矿产资源管理的行为中来,有利于规范矿山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对矿产资源及辖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行业经济的健康发展。推行“业主赎权”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矿产资源的科学评价。

(2)在采矿区实行制定环境标准,依靠科技进步,采、治、监并行的模式。在采矿区的开采布局已成定局的情况下,为实现“绿色矿区”的目标,应在减少环境损害方面下功夫。国家通过立法,规定在采矿区制定出环境保护的标准,使企业的生产计划按环境标准要求制定,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条带开采、离层带注浆、复垦、无矸石山开采、瓦斯与煤同采等新技术,尽可能减少环境损害。执法部门要加强监督力度,实行“采、治、监并行”的开发模式,使企业在生产收益与环境补偿的平衡点上运行,为矿区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与此同时,企业要延伸以煤为主的产业链,延长企业的生命周期,在煤矿进入衰退期时,有替代的新兴产业。

(3)衰退矿区实行政府主导、重建环境的模式。对于已进入衰退期的矿区和报废矿井,一方面积极寻找接替资源和发展非煤产业,另一方面则是寻求多种途径和方式,做好矿区的重建工作。科研和司法部门必须建立起对矿区环境损害的评估制度,划分矿区损害的类型,然后有针对性地建立起一整套环境修复、整治和综合利用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为各级政府制定报废矿区环境重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这个重任只能由政府来承担,这也是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一个特点。

3.2 不同宏观分类矿区的开采战略模式

(1)人文型矿区实行绿色开采战略模式。人文型矿区是指矿区具有适合人类长期居住的气候、自然资源、经济和文化条件,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针对人文型矿区的基本特征,以煤炭资源开发开采为主导的矿区可持续发展,应推行绿色开采战略模式,即在矿井设计、煤炭开采和矿物运输等过程中,充分考虑矿区地缘(包含地理及相邻关系)、经济和生态环境等[1]

因素,把资源开采全过程形成的熵增负面影响控制在矿区发展具有的承受能力范围之内。同时,使矿区各子系统在资源开采—环境保护—矿区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平衡架构下高效协调运行。

(2)生态型矿区实行生态开采战略模式。生态型矿区也可称自然型矿区,是指矿区仅具有人类居住的基本条件,但难以形成极化集聚效应,使矿区成长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对于生态型矿区应推行生态开采战略模式,即在矿井设计、煤炭开采和矿物运输等过程中,重点考虑开采前和开采后矿区生态环境的一致性。

(3)索取型矿区实行一次性开采战略模式。索取型矿区是指矿区处于人类无法长期居住的区域,如沙漠、高原、高寒、高热、山区等,这些矿区完成采矿使命后即撤走人员,因此,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水平实施基准只能选择不可发展类。对于索取型矿区应推行一次性开采战略模式,即在矿井设计、煤炭开采和矿物运输等过程中,重点考虑最大限度地回收矿物资源,同时尽可能少地给矿区及其周边造成环境灾害。

4矿区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战略

矿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同时,必然为矿区内环境保护、社区

[2]发展和产业链的延伸形成资金积累,这是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依托和保证。

4.1 深化企业改革,加快制度创新步伐

(1)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推动煤炭企业改制。大型煤炭企业要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互相参股等形式,改制为多元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对国有中小煤矿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股份合作、出售等形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

(2)组建和培育大型或特大型煤炭公司和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组建与发展企业集团是融转机建制、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益于一体的系统工程,是发展壮大矿区经济的重要战略举措。

4.2 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实现煤与非煤协调发展

优化矿区产业产品结构,由单一的煤炭生产向煤炭深加工、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发展多种经营方向转变。依托煤炭资源优势,通过吸收外资、多元持股、与下游产业的企业联营等多种方式,大力发展煤-电、煤-化工、煤-焦、煤-建材等高耗能、高附加值产业,实行多元化经营,并逐步延伸产业链。这是实行渐进替代型多元化发展模式,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保持矿区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根本战略,也是矿区经济由产品经营走上资产经营轨

[3]道,从煤炭行业向非煤行业渗透发展的有效方法。

4.3 依靠智力支持,永续经济增长动力

煤炭矿区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以科技发展和应用为主导的智力支持系统,具体体现在职工文化教育素质、技术进步与创新能力、企业管理与决策水平三个层面上。其中,企业的技术进步与创新又成为推动矿区发展的智力支持内核。

4.4 完善现代营销网络体系,提高营销管理水平

企业应当以自己的优势或可能拥有的优势去打开相应的最有利于优势的发挥,最能实现企业盈利目标的那部分市场。为此,要建立灵活、高效的企业营销组织,造就一支懂专业技术、懂经营核算、懂法律法规、通营销技巧的销售队伍,选择安全、畅通、快捷的营销渠道和制定灵活有效的销售政策。

4.5 努力提高煤炭企业的资本和国际化经营水平

矿区经济的增长依托矿区内煤炭企业实力的不断增强,而煤炭企业实力的增强离不开资本经营和企业发展的国际化。资本经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矿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核心手段。如果没有资本的大规模、高效率

运作,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煤炭企业集团是不可能的。煤炭企业的资本经营有实业资本经营、金融资本经营、产权资本经营、无形资本经营等多种形式。煤炭企业资本经营水平的提高,依靠企业决策层和专业人才的正确运筹,并和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相结合。

加入WTO 使我国的企业置身于一个完全开放、统一的全球市场体系下,外国企业和资本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对我国市场的进入,使国内的市场竞争实质上已经跨越国界延伸到世界市场。因此,煤炭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也成为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一切能够利用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借助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发展壮大自身的实力。在巩固煤炭出口市场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通过到境外投资建矿、办厂和劳动力输出,以及与国外公司合资、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并在竞争中不断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

参考文献

1姜福兴、耿殿明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矿区”模式.科技导报,2002 ,2 2王家诚主编.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1).中国计量出版社,2001 年版

3范维唐等.关于实施3 项重点洁净煤技术工程的思考和建议.科技导报,2002 ,3 4潘伟尔.2001 年煤炭经济运行评析, 2002 , 07 , 12

http :/ /

篇6: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就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方式、方法的总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主要包括:以共同发展形式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互动发展形式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以跨越发展形式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可持续发展形式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作 者:张桂芳  作者单位:辽宁社会科学院,辽宁,沈阳,110031 刊 名:党政干部学刊 英文刊名:JOURNAL FOR PARTY AND ADMINISTRATIVE CADRES 年,卷(期): “”(4) 分类号:B0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   途径  

上一篇:酒店员工演讲稿下一篇:服务态度决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