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2022-07-27

第一篇: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中国梦的内涵与实现途径

[摘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撑, 最广大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之源。

一、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 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 也就是我们不断追逐和实现中国梦的过程。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其开辟经历了一个艰辛而曲折的过程。早年, 毛泽东就提出, 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针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毛泽东提出要以苏为鉴, 不能再走苏联走过的弯路。在这一时期, 他相继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讲话, 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毛泽东对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起点。“在探索过程中, 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 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 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党在改革开放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 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既不封闭僵化, 也不改旗易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以及中国的现实国情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指明了方向。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等各方面制度、体制也随着探索的深入不断确立和完善, 在实践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提供了制度保障。有了正确理论的指导和制度的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拓展。党的十七大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对此又作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立足基本国情,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建设社会主义

[1]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和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 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首先在于从根本上解决了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 使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发展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时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 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1]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把社会主义制度与

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到年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先进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让世界重新思考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苏东剧变之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步入低潮。西方社会普遍认为, 社会主义运动已经成为历史, 社会主义作为一个名词, 应该被扔进历史的“垃圾箱”, 自由资本主义是通往未来的唯一发展道路。然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让世界重新瞩目社会主义。特别是西方世界陷入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引领了当代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一些西方学者指出“中国的发展给人们指出了一条摆脱全球资本统治的破坏性进程的出路, 也使人们产生了一种对社会主义前景的希望。”

“中国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找到了解决时代课题的途径和方法,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让西方重新认识了马克思倡导的社会主义理论。”

[1]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一些西方学者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吸引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注意。因为, “对全世界那些正苦苦寻找不仅自身发展, 而且还要在融入国际秩序同时又真正保持独立和保护自己生活方式和政治选择的国家来讲, 中国提供了新路”。 虽然中国国情特殊, 但中国在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问题上, 在独立自主参与经济全球化等发展中国家改革发展普遍会遇到的一些问题上的经验, 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正如一些西方学者所言, 虽然“由于中国发展道路的独特性, 其他发展中国家无法复制,但可借鉴中国模式背后务实主义的哲

[1]学思想和根据自身国情探寻发展道路的基本思路”。 中国道路引领中国梦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是引领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 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经验。我们应当坚定道路自信, 沿着这条道路, 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把中国建设成为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道路的过程中,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系统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我们应当有这样的理论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又符合中国实际, 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理论指导, 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要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

[1]

第二篇: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与实现途径

齐建民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河南鹤壁458030)

[摘要]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提出了中国梦,并阐释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对中国梦的实现途径进行了阐述。中国梦具有丰富内涵,实现中国梦需要把握几个着力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中国梦内涵途径

齐建民(1971-),男,河南鹤壁人,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作者简介]

[中图分类号] D61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439-8041(2013)07-0026-0

2一、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时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习近平明确指明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国梦的关系,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命题,深刻阐释了中国梦的科学内涵,站在了中华民族的高度,将民族复兴放到了最重要的位置。要正确认识中国梦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需要从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维度来把握。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由来。从历史看,在鸦片战争以后的100多年里,中华民族走向衰落,主要的表现就是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被迫一次又一次地割地求和,从而一次又一次地损害了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一次又一次地挫伤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尊严和民族自信心。“民族复兴”作为中国近现代革命以来最激动人心的口号之一,是相对于民族衰落而言的。早在100多年前,孙中山就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这被认为是中华民族复兴观念的开始。辛亥革命之后,这一观念继续酝酿发展,正式出现“民族复兴”一词。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强占中国东北,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企图把华北从中国分割出去,1937年发动了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掀起全民族团结抗战,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一步即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果断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推进了一大步。1990年4月,邓小平在《振兴中华民族》的谈话中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1]

从现实来讲,我们现在使用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概念,是党的十五大以后,人类历史进入千年之交的过程中提出来的。1997年,江泽民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中第一次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他指出:“中国人民所以要进行百年不屈不挠的斗争,所以要实行一次又一次的伟大变革、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所以要加强民族团结、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所以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归根到底就是为了一个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争取对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2]党的十五大以后,“伟大复兴”开始取代“振兴中华”,从党的十五大到

十八大,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始终紧紧抓住这一伟大历史任务,并使之逐渐成为当代中国的最强音。

从未来角度看,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要给人们树立一个远大共同理想,让人们有远景,看到希望,有所期盼。展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我们的长远目标,十八大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至关重要的阶段性目标,在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基础上,我们必将使中国梦梦想成真。

(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内涵非常丰富,习近平把“中国梦”的内涵概括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这一概括比较宏观和抽象。我们认为“复兴”不是简单地回到中华民族古代曾经的辉煌,恢复到中国原来强盛时的版图,而是要“恢复”出崭新的时代内容,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不走西方大国崛起的老路,中国梦不同于西方的国家梦,是致力于建设和谐世界前提下的复兴,是和平崛起,是和谐“中国梦”,也是世界梦。中国梦至少包括以下四个内涵。第一,独立中国梦。争取民族独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一步。第二,富强中国梦。30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已经快速走向富裕和强大。虽然今天我们还不能说实现了富强中国的梦想,但是只要坚定不移地沿着改革开放这条道路科学地发展下去,富强中国梦的实现指日可待。第三,绿色中国梦。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开创中华民族生态文明新时代。中国梦一定是绿色中国梦,是包含着生态文明的中国梦。第四,统一中国梦。没有祖国的完全统一,就不能说中华民族实现了伟大复兴,中国梦内在必然包含着祖国统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研究所研究员汤重南理解的“民族复兴”就是“重铸辉煌”的意思。汤重南认为,简单说大国复兴包含两层含义,即对内人民富足,对外是朋友遍天下,有大国气派和风度,这才是真正的盛世。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途径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取决于能否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首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国际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以苏联为例,苏联在1959年的党代会上通过了赶超美国的五年计划,计划五年内超过美国。但计划实施五年后,苏联虽然发现经济增长速度(5%-6%)超过美国(2%-3%)但由于增长质量不高,苏联的技术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与美国的差距并没有缩小,反而有扩大的趋势。苏联政府得出一个基本看法:苏联的经济增长方式有问题。苏联学者提出,增长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靠提高效率实现的增长,叫内涵增长;一种是靠增加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等资源投入实现的增长,叫做外延增长。苏联问题的实质在于采取了后一种增长方式,速度很快,实惠不多。于是苏联领导人提出了第九个五年计划要从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转变的任务。经过近20年努力,直至解体,始终没有得到转变,苏联解体凸显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

其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破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问题的需要。中国经历30多年的高速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和深层次的结构问题。总体上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具体表现是:一是高消耗,我国单位GDP能耗高出经合组织30个国家平均值的20%。二是资源短缺。所需石油50%依靠进口。三是生态恶化、环境污染,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我国占16个。我国环境污染损失约占GDP的3%到8%,生态破坏(草原、湿地、森林、土壤侵蚀等)约占GDP的6%到7%。如果扣除过高的环境代价,实际发展不是高速度,而是低速度。如果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环境资源难以为继,发展的后劲将严重不足,发展就有可能陷入停滞,后果是难以想象的,所以,正是基于这一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打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

(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梦”确立了根本方向和基本价值,九十余年来的中国道路又奠定了“中国梦”坚实的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奋斗,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探索,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的结晶。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的那样:“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30多年的高速发展取得的种种成就都源于选择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将走中国道路摆在实现中国梦三个必要条件的首位。因为道路决定命运,道路来之不易,中国人民曾经长期在黑暗中摸索,为寻找救国救民道路而困惑,留下了种种切肤之痛。经过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特别是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探索,我们已经找到了一条正确的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三)坚定不移的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招,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动力。[3]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保持了高达10%左右的年均实际增长速度,经济总量由1978年的3645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52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已经跨入世界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我国已经成为第一大贸易出口国、第二大贸易进口国、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资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稳定器。党的十八大强调必须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并对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作出了新部署。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探索深化改革的科学办法和有效途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四)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4] 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实践需要并孕育伟大的价值。加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要大力弘扬中国精神,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党在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从内涵上阐述了四个组成部分,并把它提高到兴国之魂的高度之后,党的十八大对此进一步凝练和概括。十八大报告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就是提出了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首次从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概括和凝练,即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倡导”的提出,对于进一步凝练、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勇于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巨大理论勇气和理论自信,而且明确标志着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和新高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五)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力量,中国梦能否实现,人民梦能否圆满,关键在党,在党能不能肩负起历史重任、经受住时代考验。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担在肩上,建党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实现中国梦,党的几代领导集体为实现中国梦接力探索和持续奋斗。当前,我们党不仅担负着团结带领

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而且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等四大考验,存在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等四大危险,需要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重大课题。应当说,我们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始终是好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一些重大违纪违法案件影响恶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屡禁不止,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依然存在,人民群众还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削弱了党的影响力和权威性。所以,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三型政党”重大战略任务,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重大命题,对党的建设做出了新部署,并对开展“务实、为民、清廉”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进行了部署,中央随后出台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持续推进,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中国梦提供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和政治保证。

主要参考文献:

1.习近平.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11.30.

2.邓小平.振兴中华民族[M].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990.4.7.

3.江泽民.增进相互了解 加强友好合作—江泽民主席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M].江泽民文选(第二卷).

4.习近平.再接再厉 继续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N].

第三篇:中国梦的实现

敬爱的党组织:

总书记在带领新当选的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那么,作为党员干部要如何在实现“中国梦”呢?首先要凝聚身边的一切力量。 首先是要党员干部扎根基层,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在基层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很多困难,但每一份苦难和磨砺都是对年轻基层干部成长的一份财富和资本,在基层岗位,面对的可能是琐碎的事情,但无论事情大小,都要沉下心来,踏实肯干,从眼前的小事做起,从最底层的岗位做起,带着对老百姓那份最朴实的情感,扎根基层,奉献基层,用青春在基层的沃土中彰显青春风采。

其次,要深刻体悟和正确处理“个人梦”和“中国梦”之间的关系。“中国梦”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梦想,是13亿人民的共同期盼,它本质上是无数“个人梦”的汇合。作为党员干部,要有大局意识,看问题站的高一些、看的远一些、想的深一些。当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个人梦”和“中国梦”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大局出发,必要时,个人梦想要服从国家复兴之梦。此外,还要有奉献精神。

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做好基层群众工作,就必须要掌握最新、最有效的群众工作方法。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努力学习,将学习作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学习中不断的提高自己与群众打交道的能力和综合业务素质,这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始终成为引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有生力量。

汇报人:xiexiebang

第四篇: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用劳动汗水浇灌中国梦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五一劳动节前夕,总书记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既对劳动者们的问候,也引发了通过劳动实现中国梦的深刻思考。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人间万事出艰辛,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我们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民生凋敝的基础上建立了全球最大社会保障体系,无数一贫如洗的家庭过上了殷实富足的现代化生活,说到底,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辛辛苦苦地干、扎扎实实地做,是用辛勤与汗水闯出了一个新天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首先就要脚踏实地劳动,这是千古不磨的真理。

今天,劳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劳动的内涵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正如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的,今天的中国发展进步,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三个“劳动”,构成了我们以劳动筑梦、圆梦的力量支点。

所谓辛勤劳动,就是“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就是“夙夜在公,勤勉工作”,一勤天下无难事,人人都为梦想贡献一份力量,中国梦就有了坚实根基。所谓诚实劳动,就是脚踏实地、遵纪守法、社会和谐的劳动,这样的劳动最有质量,是真正的财富之源。所谓创造性劳动,就是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勇于进取的劳动,从科技创新到制度设计再到工作中的每一个新点子,都有创造性的因子;从发展方式转型到破解改革难题,都需要用创造性劳动这把金钥匙去开启。因而,创造性劳动是提升“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践行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首先需要彰显崇尚劳动的主流价值,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弘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形成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好风气,让“劳动圆梦”成为每一个人的人生信念。

另一方面,也需要全社会都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维护和发展劳动者的利益,保障劳动者的权利。尤其是,坚持社会公平正义,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让每一个劳动者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劳动创造幸福,奋斗改变命运,这才能让亿万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用劳动的汗水共同浇灌中国梦,共同开

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五篇:关于实现中国梦的思考

丁蒋平(计应1316036)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要建成小康社会,走实现中国梦是必然的。 中国梦,是富强梦。中国在不断发展,在经济中,由经济大国发展成经济强国,逐步迈进小康社会,提出共同富裕; 在科技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我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系统组成最复杂、技术难度和安全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国家重点工程,都说明中国更加自信了,中国因底气而更加自信,因自信而更加强大。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里有三个目标、三个主体,形成了三层关系。就国家层面来说,具体目标是在2020年前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是国家的富裕与强大的统一,标志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大幅度提升。民族指的是中华民族,是基于中华文明的古老传统而言的,也代表了海内外所有中华儿女百年来的民族梦。中国梦是复兴梦,是中华文明的又一次辉煌,也是各族人民共同的梦想,这里的民族振兴也是实现民族梦,是对民族精神的提振与弘扬,是中华文明在人类历史上弥久而常新的强大生命力的见证。人民的幸福是中国梦的最根本的落脚点,这也意味着让人民分享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这三个目标中,国家富强是实现中国梦的保证,也是现实国家的总体愿景;民族振兴则是取宏观的历史长河的视角,是历史巨澜中的心灵回归与精神信仰的重振;人民的幸福才是中国梦的根本目的。

中国梦是对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不懈追求的共同理想的一个总结。只有在有望实现梦想的时候才能够谈论梦想,这个梦是“理想”的另一种表述,是梦想成真之梦。按现有国际汇率计算,2020年左右,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有望达到或超过美国,并继续不断扩大所占世界经济份额的比重。这一事件看似平常,实际上标志着自鸦片战争以来180年,中国经济总量经历大幅度的下滑后,重新回到世界第一的应有地位,它预示着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取得了阶段性胜利。2008年以来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得发达国家地位相对衰退,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国力在全球的迅速崛起。中国梦实际上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甘落后的民族之气,是众多志士仁人付出巨大牺牲所盼望已久的社会愿景。

中国梦是对中华民族发展阶段的自信判断,是对中国国力、实力和潜力的自信,也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自信。习总书记指出“必须要走中国道路,必须体现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最后归根必须依靠中国人民,这三个“必须”指出了方向道路、精神动力和具体办法,并落实到行动主体。可以预言,中国传统文化将更加受到重视,党的建设将会更加重视纪律性,强调行动的一致性,尤其将会对党员干部加大权力约束。

中国梦的提出将大大凝聚人心,为开启新的建设高潮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国梦可以统一认识,可以让社会各阶层具有“大局意识”,而不被各种杂音所

干扰。这不但是告诫全党,而且是教育人民,珍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机遇,埋头苦干,一心一意提高自己的经济、政治、文化、国防等综合实力,不为国际国内不时泛起的各种杂音所干扰,也不轻易放弃业已正确的发展道路,不争一时之气,而要有长远眼光。新时期党员干部面临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等危险,尤其以精神懈怠更具有隐蔽性和普遍性,这既是对已有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过高估计,失去了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更是一种价值迷茫、信仰缺失的表现。中国梦旨在唤起整个中华民族的精气神,重铸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一个怀揣伟大梦想的民族,既不会为当前所取得小小成就而沾沾自喜,也不会为未来道路上的曲折艰难而畏惧不前,而是信念坚定、目标远大,步履沉着有力,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迸发出持久的创造激情。这是中国梦的核心价值之所在。

上一篇:中国建设银行信贷下一篇:殡葬管理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