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24-04-07

中国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共8篇)

篇1:中国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一个新的概念逐渐走向人们,即可持续发展,也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涉及到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国政府促进经济发展,保护全球环境的共识。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是渐渐深入人心,得到人们的认可。

所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指的是在确保在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条件下,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改善发展的质量,体现了我们所要建立的经济体系是与自然、社会相和谐,具有长久、活跃的发展能力。

我国政府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也明确提出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资源和环境基础”的奋斗目标。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尤其对于我国来说,更为严重。众所周知,我国地大物博,各种资源含量是极为丰富的。可是,近年来,由于不少不法分子为了私利,非法大力开采矿产、乱砍滥伐,导致我国资源的迅速减少。我们知道,像煤、石油等资源是非再生资源,一旦没了,难以恢复。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理念,为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使人们更加关注低碳经济的崛起。作为一个高能耗国家,我们需要从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找到我国巨大社会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本源。必须摒弃只关注诸如建筑节能、煤的高效利用等“用”的层面的具体技术问题,而忽视“体”的层面存在的痼疾,比如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理论的负面影响,城乡空间布局、国民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巨大浪费等。因此,创新思维、改变观念,坚持体用结合,从全局观、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才能正确认识并加快低碳经济发展。

首先,倡导形成绿色消费、绿色经营的理念,形成低碳的生活方式。必须转变公众和社会的观念,做任何事都要适度适宜、合理节约。对于个人,要培养节约是美德的观念,彻底改变诸如餐饮浪费等与节能减排背道而驰的陋习;对于企业,则要推行绿色经营的理念,建立清洁生产机制和精益生产方式;国家引导企业将环保成本计入企业生产成本,帮助企业树立企业公民意识,解决节能减排没有效益的错误认识。

2.解决潜藏在空间格局和社会发展格局中的重大浪费问题。有效的节能减排必须以工业相对集中为前提,工业相对集中才能产生专业化分工,提高效率,节省能源;同时催生集群创新,不断产生新技术、新工艺,从而减少物质消耗。

3.培育静脉产业,建立完备的工业化体系。民众对循环经济体系的理解目前还处于表层,基本理解为废渣利用、尾气回收等等。真正的循环经济体系应如同人体系统一样,如果把工业制造系统比作人体的动脉系统,那么,我们使用过的工业制造物的回收再利用则应如人体的静脉系统一样。工业品的回收再利用———“静脉”产业应该是一个巨大的产业。

4.大力发展低碳技术,解决自主创新成果和人才的匮乏问题。低碳技术包括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必须强化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加以迅速推广和应用。

低碳经济的加快发展急需大量前沿科技人才与科技成果支撑。以新能源领域人才现状为例,目前,我国风电产业当中受到长期专业技术培训的人不超过50个。在中国《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两年后的今天,全国仅有华北电力大学建立了可再生能源学院。另外,传统的创新成果评价认证体系,存在对某些现有科学体系不能解释的成果无法认定的尴尬现实。未来的重大科技成果,很可能来自自学成才的科学工作者,面对现有科学体系不能解释的成果,应当采取“非共识性原则”结合实证的方法加以认定。

5.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处于技术创新和研发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业和低碳消耗的绿色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服务业,能够为社会创造巨大的财富,同时避免了能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

6.从雨污分流入手,治理城市污染问题。我国的县级城市基本没有雨污分流的设施,大中城市雨污分流设施虽然投资量很大,实施却不够彻底,造成大量污水处理厂的劳动成果被不能彻底实施的雨污分流措施“一票否决”。

7.从我国能源结构入手,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提高节能减排的效率。中国能源消耗形式主要为动力消耗、农村采暖和城市集中供暖消费、电能消费3种,其中大约有68%的能源是由各种能源转化为电能后被消费的。而我国电力系统普遍存在着低效率运行和严重能源浪费问题,尤其是在配电和用电两个环节,节能潜力总计为1.2亿千瓦,占中国电能的20%。重点推广配电用电领域的重大自主创新项目,可极大提高节能减排效率。

8.低碳经济之路的核心,是建立起我国乃至全球的可再生能源系统,最终实现由“高碳”时代到“低碳”时代的跨越,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篇2:中国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今天报告的题目是《如何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什么是高质量发展的定义和衡量标准?从个人角度看,人们都希望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富裕的生活。从宏观经济角度看,第一,我们希望经济高质量增长;第二,我们希望老百姓能有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去享受生活;第三,我们要避免出现系统性、全局性的金融危机。

什么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志?第一,经济在任何时候都能以潜在增长率增长。第二,避免系统性、全局性的金融危机。第三,产业不断升级。产业的不断升级意味着劳动生产率在提高。也就是说,单位时间里创造出来的价值越多,我们享受闲暇的时间也就越多。同时,产业不断升级还可以让我们的消费升级。第四,人们的生活环境要好。第五,社会和谐。

一、市场机制是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基础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作用。

市场机制为什么好?现在世界上经济运行比较好的国家,基本都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市场经济有两大基本机制:一是价格机制;二是竞争机制。

经济为什么能自动运行?市场经济由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因素构成。当供求平衡时,我们认为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既没有生产过剩,也没有商品短缺。如果某一时刻,经济没有出现均衡,比如,在某一时期,经济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情况,这时怎么办?供大于求,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企业想卖出更多东西,但是需求没那么大。这种情况下,企业间就会展开竞争,竞争的结果就是谁要价低谁就能把东西卖出去。最后,随着价格的步步降低,厂商愿意供给的量也会减小,同时,消费者愿意购买的量在增加,于是供求之间的缺口越来越小,最后实现了供求平衡。

在上面的情况里,一方面是厂商间的竞争,导致价格的下跌;另一方面是价格本身也能灵活调整。也就是说,厂商之间的竞争并不一定导致价格下跌。如果价格下跌与竞争机制能一起发挥作用,供求平衡也可以实现。

再看供小于求的情况。比如,在某一时刻,厂商愿意卖的商品量小于消费者愿意买的量。这样就会在消费者间出现竞争。也就是说,消费者谁出价高谁就可以买到商品。随着价格上涨,厂商愿意卖的数量越来越多,消费者愿意买的数量越来越少,供求之间的缺口也越来越小,最终也实现了均衡状态。

在经济市场里,价格机制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能使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状态和均衡状态。

市场经济是能完美自动运行的机制。现在,世界各国均非常重视市场经济的基础性的作用。市场经济的内在逻辑是什么?除了能够实现供求自动平衡外,它还能让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达成一致。西方经济学认为,个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只要符合道德规范、遵纪守法,他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就可以推进宏观经济的发展。

比如,一个企业家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开始生产电脑,如果他想把电脑卖出去,就必须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与别的企业竞争。他生产出来合适的产品,然后卖给消费者,让消费者购买到优质的产品,这本身对消费者来说是有消费者剩余的。消费者剩余是什么?当消费者购买东西时,消费者从这个商品上得到的满足程度,大于他付出的价格,这就是消费者剩余。

对企业来说,按某个价格把东西卖出去,企业赚了利润,也得到了个人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家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其实也满足了社会需要。同时,他想与别的企业竞争,就要想方设法降低投入品的消耗,也就是降低成本。当然,企业在生产中完全没有浪费很难做到。

在这个情况下,由于买卖双方达到平衡,也就是厂商愿意出售的数量恰好等于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买卖双方的愿望都得到了满足,社会实现了和谐。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被认为是十分完美的经济机制。总结来说,就是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既没有生产过剩,也没有商品短缺;每个人的愿望都得到了充分满足;资源得到了充分有效利用;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完美一致;个人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也最大限度促进了公共利益。

但实际上,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运行都没有十分完美的,因为经济中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失灵和摩擦。但不管怎么说,市场经济是目前世界各国经济运行的基础机制,在市场经济不能完美运行的地方,还需要政府做弥补。

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一方面要发挥市场经济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要发挥政府的作用,弥补市场失灵,为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提供要素或者条件。

什么是潜在增长率?潜在增长率是所有要素都被充分利用情况下的经济增长率,也就是充分就业状况下的经济增长率。潜在增长率是经济生产能力的增长率,经济的生产能力又被称为潜在产出。

经济的生产能力取决于哪些因素?取决于技术水平、可用资源、制度安排,尤其是微观层次上的管理能力。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体中,各种资源供给是有限的。但对外开放恰恰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本国缺少要素情况。另外,对外开放还能帮助引入物美价廉的外部优质资源,最重要的是能打破本国资源对本国经济增长的约束。同时,对外开放可以强化竞争机制,倒逼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所以,在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增长中,首先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基础性调节作用。

二、产品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增长的保证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基本都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面对这个问题,各国提出的解决办法都是扩大需求。扩大需求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扩大需求;二是通过科技进步中的产品创新来扩大需求。如果我们要实现高质量经济增长,就必须有高质量的需求。

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经济的均衡产出取决于需求层面。需求包括四部分: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需求、政府需求。在进行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时,一般都会关注消费、投资、出口。

什么是政府需求的特点?政府需求有一部分是刚性的,比如政府为了维持自己的运行所需要的各种支出,这部分变化不大。变化大的部分恰恰是用来调节宏观经济的。调节宏观经济一般都是逆周期而动。什么是逆周期而动?就是非政府需求的运行周期。非政府需求如果过旺,可能会导致经济中出现通货膨胀,这个时候政府就该压缩自己的需求。相反,如果非政府需求低迷,这时可能会导致经济产出下降、经济衰退,这时政府应当扩大自己的需求,使得社会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因此,政府的这一部分需求,恰是随着非政府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的,只不过变化是反方向变化。所以,我们在分析宏观经济形势时,尤其是分析宏观经济的自然走势时,一般都关注非政府需求。在非政府需求里,出口的效果是最好的。投资的质量决定于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率,预期收益率越高,意味着这个投资项目的质量越高。投资项目的质量越高,意味着这笔贷款成为不良贷款的可能性越小,银行出现危机的可能性也越小。进而,宏观经济出现危机的可能性当然就越小。

决定消费需求质量的因素是效用。效用是消费者从消费某种商品或者服务上所得到的满足程度。一个人从一个消费品上得到的满足程度越大,那么他愿意付出的价格就越高。他愿意付出的价格越高,生产企业的收益率就越高,经济就越健康。所以消费的质量取决于消费的效用。我们发现,经济的高质量需求,最终取决于高质量的消费。因为消费质量高,意味着对消费者的效用高。消费者愿意花大价钱去买商品,就能让企业更愿意投资生产。这时,因为消费者愿意花大价钱去买商品,所以企业的收益率也就比较高,这就提高了优质消费需求和优质投资需求。

刚才说过,扩大需求的方式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是当今各国经常用到的方式。但是,以上方式并不能保证经济的高质量增长。实际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扩大出来的需求是劣质需求。

以货币政策为例,货币政策是通过降低利息率来扩大投资的,随着利息率的降低,投资的确能被刺激出来,但是刺激出来的需求的质量会越来越差。比如,现在利息率是10%,这意味着预期收益率在10%以上的项目才会被采取,如果利息率降到8%,收益率在8%到10%之间的项目也都可以被采取了。这时,投资是被刺激出来了,但刺激出来的投资收益率,也就是投资质量却越来越低。

再看财政政策。且不说财政政策本身刺激出来的需求质量有多高,光财政政策本身所引发的政府债务问题就必须十分警惕。

扩大需求的另外一个办法是产品创新。有新的消费品时,这种商品给老百姓带来的效用是比较高的。这时,老百姓愿意花大价钱去买它,于是就出现了优质的消费需求和优质的投资需求。比如,计算机、无线通信都曾经是新产品,这些新产品很显然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它们都曾经是消费热点。当一种商品本身是消费热点时,生产它们的收益率就会很高,相关厂家利润率就会很高。所以,产品创新是产能过剩背景下高质量发展的保证。

以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为例。我的观点是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经济发展质量下降。往回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在尖端武器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他在开发新武器时,计算机也被开发出来了。二战之后又是冷战,美苏两个阵营展开了军备竞赛,而这个军备竞赛的主战场就是太空。在太空竞赛的过程中,一批批的科技成果出现,并越来越成熟,当它们被用于民间时,就形成了新产品,进而拉动了经济增长。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就是当初非常杰出的新产品代表。在这些新产品的拉动下,发达经济体经历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经济高速增长。1991年苏联解体,在这之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没有了竞争对手后,美国在尖端武器的研发方面,从精神上开始懈怠,并且投入也开始减少,因此产品创新的速度就降了下来。到了2000年,美国在冷战期间积累的科技潜力被挖掘殆尽,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于是,美国就开始通过货币政策来扩大需求。

当时,美国经济的增长率低的时候只有百分之二点几,高的时候在百分之四以上。这个增速对当时的美国来说已经相当高了。也就是说,美国出现了高利率、高增长的组合。按照正常的宏观经济学观点,高增长应该与低利率是一个组合,利率低的时候投资就旺盛,就能推进经济高增长。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与正统的宏观经济学的惯例不一致。为什么?因为当时美国实现的是高质量的增长。

为什么高质量增长会出现这样的组合?首先要搞清楚投资和利率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谁是因,谁是果。在正统的宏观经济学教科书里,利率是因,投资是果,随着利率的下调,投资需求会增加。但问题是,有没有可能投资是因,利率是果?其实是有这个情况的,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恰恰就是这样。那时,美国经济中有大量的新消费品,于是就有大量的新消费热点。当时的企业都很想赚钱,所以到处找资金投资,这就导致资金需求增加,进而导致利率上升。同时,投资增加还导致了经济的高增长,所以,出现了高利率、高增长的政策组合。

2000年,美国经济开始衰退,没有新产品了,这时美联储就使劲印钱,这就导致美国的利率调在2003年前后仅为1%左右。大家想一想,利率降低之后,确实能扩大投资需求,但扩大出来的投资需求的质量怎么样?假如,利率在5.25%时,收益率5%的项目都是差项目,没人投;利率是1%的时候,收益率2%的项目就是好项目了。所以,我们可以想到,低利率刺激出来的投资质量有多差。

由于,美联储使劲印钱,最后沉淀在了银行体系中,银行拿着钱贷不出去。为什么贷不出去?因为企业不需要。企业为什么不需要?因为企业不知道生产什么产品,也就是经济发展中缺乏新的消费热点,所以钱就砸在了银行的手里。

于是,美国政府希望每个美国家庭能有一套自己的住房,这样银行家就高兴了。为什么?因为买房需要贷款。这时,银行开始想方设法发放住房贷款。但经银行调查发现,当时还没有住房的美国家庭要么收入太低,付不起月供;要么没钱,付不起首付;要么信用记录太差,按正常的贷款条件不能贷款。于是,美国的银行家想了一招,就是降低贷款条件。贷款条件降低后,许多美国家庭就满足了条件。这时银行发放的贷款就是著名的次级贷款。

当时,银行想方设法降低贷款条件,把首付通过种种手段降到了几乎为零的地步,好多美国家庭买了房之后,发现月供占到自己家庭总收入的60%左右,这意味着这些家庭的财务状况非常窘迫,禁不住一点打击。但在这种次级贷款的刺激下,美国的住房投资大幅度增加,于是美国经济迅速从危机中走了出来。2004年,美国的经济增长率恢复到了3.5%左右,但跟这个经济增长率结伴而来的是美国的高通胀。

通货膨胀率高了,美国人认为经济过热了。经济过热就要解决这个问题。西方宏观经济学认为,经济过热是因为需求过旺,既然如此,那把需求压回去就。怎么压回去?当初怎么扩需求的,反过来做就行。扩需求时采取的政策是降息,现在加息就行。于是,2004年6月,美国加息,一直加到了2006年6月。在这两年时间里,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从1%被加到了5.25%。结果,在利息率为1%的时候,美国贷款的家庭基本上都能还得起月供,但利率达到5.25%的时候,好多美国家庭就付不起月供了,于是就断供,一断供,美国次贷危机就爆发了。这就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过程。

2000年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小分水岭,在此之前,美国的经济是高增长、高利率,这种增长是由新产品拉动的,所以这是高质量的增长。2000年之后,美国的经济增长是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拉动的,尤其是货币政策,结果,货币政策刺激出来的是劣质需求,最终把美国经济引入了一场次贷危机,而这个次贷危机严重到把整个世界经济都拖入了金融危机。所以,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我们只能依靠不断出现的新产品,只要有新产品,经济就有高质量的消费需求。高质量的消费需求能吸引来高质量的投资需求,从而使得经济可以高质量增长,进而避免系统性、全局性金融危机的出现。

三、降低成本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手段

在全球经济低迷的状态下,我国经济该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前面提到,产品创新是产能过剩背景下经济高质量增长的保证。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源就在于产品创新的速度降了下来,因此,要让全球经济从这次危机中走出来,就需要一次能带来新的消费热点的科技革命。但问题是,现在我们还看不到这样的科技革命出现。所以,在新产品不足的情况下,整个世界经济的总市场规模基本不会变,全球经济很难实现高速增长。

所以,全球经济要想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各国都要想办法降成本。为什么要降成本?因为总的市场规模已经确定了,在没有新产品的情况下,大家卖的都是老产品,老产品的价格上不去,企业要想赚钱只能降成本。谁的成本越低,谁的竞争力就越高,谁就能够抢到更大的一块“蛋糕”。于是,各国都在供给侧做文章。我们现在也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四、产业升级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现在,我们要不断实现产业升级。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我们的要素结构也在变化。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有丰富的劳动力。所以,那时中国的产业是以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代表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的收入水平越来越高,储蓄总额也越来越大,当这些储蓄变为投资后,中国经济的资本密集度就越来越大,这是产业升级的过程。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要素结构还在发生变化。现在,中国已经出现了劳动力短缺。如何判断经济中存在不存在劳动力短缺?最简单的办法是数数。也就是说,当岗位数和劳动力人数差不多的话,就意味着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是平衡的。如果劳动力人数多余岗位数,就会出现失业。如果岗位数大于劳动力总数,就会出现劳动力短缺。

中国从2003年开始出现了“民工荒”。这是低端劳动力短缺的标志。当然,我们在这段时间还出现了大学生过剩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产业结构的调整跟不上劳动力素质的变化。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会消失。

对中国来说,我们的资金越来越丰裕,外汇越来越丰裕,技术水平越来越高,管理水平越来越高,对外开放度越来越大,引进国外技术、资金、管理的能力越来越强,这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要素结构。结构改变后,产业升级是不可避免的。产业升级,说明以前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现在开始生产资金密集型产品;以前用劳动密集型技术生产产品,开始越来越多采用资本密集型的方式生产。于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就导致产业的不断升级。

产业升级意味着企业生产的产品附加值越来越大。附加值大了,意味着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生产同等数量的产品,所需要的时间变短了。那么,劳动者就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实现了有钱和有闲。另一方面,随着产业不断升级,本国经济能够生产出来的优质消费品的种类越来越多。也就是说,老百姓享受到的商品,从数量、种类上变得越来越多,产品质量变得越来越高。这是产业升级的好处。随着产业升级,单位劳动力的附加值越来越大,于是,人们就越有可能享受更多的闲暇。闲暇本身是个正常品,甚至是奢侈品。因为,有闲一直是每一个劳动者的梦想。

休闲慢慢成为正常品,甚至奢侈品,还意味着中国老百姓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发生了变化。以前,随着收入增加,老百姓愿意多工作,这时劳动者的劳动供给量跟工资水平正相关。此外,劳动力供给还有个期待效应,就是随着工资的增加,人们越来越愿意多享受一些闲暇,少参与工作。当期待效应大到一定程度,可以抵消收入效应的时候,老百姓的劳动力供给就减少了。这时,如果工资再增加,期待效应将会大于收入效应,这样就会导致随着工资的增长,劳动力供给反而减少,这就是劳动力供给与工资水平之间的关系,它是变化的。高品质的经济表现,第一要有钱;第二是有闲;第三是健康。

五、生活环境是高品质生活的保障

人们不仅需要收入增长,同时还希望有更多闲暇,去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当然,人们更希望能够健康地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不管人们要享受什么样的生活,都是在一个给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里生产、生活的。所以,环境质量就成为我们生活质量的保证之一。在绿色发展过程中,人们还希望能实现消费安全。比如,人们希望能吃到绿色食品。

现在,全球变暖问题受到了全世界各国的重视。于是,碳达峰、碳中和成为世界各国追求的目标。中国最近也把这两个目标写入了发展规划。这对中国经济发展提出了进一步要求。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我们的经济高质量增长和老百姓的高品质生活构成了影响。我们要构造一个良好的机制,比如,我们要让市场经济发挥基础性作用。因为,市场经济本身能协调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同时,还能通过竞争机制协调不同当事人之间的行为。

中国的经济发展要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消除要素流动的障碍。尤其是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要打开。这个流动包括劳动力在区域之间的流动,在行业之间的流动,在城乡之间的流动。我们要让劳动者自由去选择,自由去流动。我们还要允许农村人口自由迁入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比如,一个劳动力在农村从事农业,可能一年只有五千块钱收入,如果这个劳动力到了城里,他可能一个月就挣五千块钱,一年就是六万块钱。这对宏观经济来说,GDP也能增加。

谢谢大家。

篇3:如何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 给我们这个国家留下的最深的烙印就是“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道理。基于这种认识,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30多年以来, 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国家的综合国力水平大大增强, 特别是近20多年来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使中国获得了在其他国家需要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能取得的发展成就和变化, 创造出了令世界侧目的“中国奇迹”, 中国已经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快速成长的“火车头”。但是, 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过去那种粗放的、单一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 一旦放任这种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存在, 那么中国遇到的困难将会超过成就, 经济前景会变的不明朗甚至会出现危机, 所以对中国甚至是世界来说, 尽快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1 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确定了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方针, 这是由我国当前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决定的。2007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郑重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和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不可能在短时期内从根本上得以改变, 而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将始终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部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我国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各项工作在进入21世纪后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这就必然决定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根本方针是不能动摇的, 这也是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前提。中国的经济建设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 而要优先考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鼓励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科技创新型经济模式, 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类资源条件, 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进而带动经济社会共同发展, 努力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2 要不断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

人类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 工业化是每一个迈向现代化的国家要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 虽然具有一般的规律性, 但在不同时代, 不同体制下, 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 各个国家必须根据本国的国情及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 探索适合自己的工业化道路。中国还处在工业化中期, 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现在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制约因素、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国际形势与传统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相比, 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们曾经走过的工业化道路已经不适合今天的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世界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蓬勃兴起, 为我们不断发展新型工业化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强大的动力。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当代的最新科技成果, 将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进程重合起来,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在更高的技术起点上实现工业化。要重视科技进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努力提高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转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环保产业, 加强环境和生态保护, 减少经济增长对环境的破坏,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努力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 培养人才, 用好人才, 为经济增长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本保证。

3 要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国际研究表明, 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科学技术特别是本国科学技术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 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 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面对未来15年越来越严峻的资源、能源、环境这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瓶颈, 只有依靠自主创新才能实现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物质消耗少、环境污染低的新型工业化。同时也只有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才能使中国成为真正的大国和强国, 才能摆脱在关键技术上长期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才能在参与急剧变化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住机遇, 才能在国际分工与合作中取得互利共赢。

4 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虽然中国依靠优先发展重化工业的政策, 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道路, 但是中国的生产要素禀赋决定了粗放式的“四高一多”, 即高投入、高能耗、高产出、高污染、多占地的经济增长, 其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由于受中国特殊的国情和经济发展阶段所决定, 我们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优化产业结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要充分认识到它的艰巨性。关键是要实现“三个转变”:首先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其次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第三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5 要更加关注改善民生问题

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了充分的物质保障, 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保证。中国在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总的奋斗目标的基础上提出的著名的“三步走”战略, 特别是提出的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奋斗目标, 始终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放到首位, 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经济发展成果。这样的战略不仅感召了人民, 而且凝聚了力量, 把社会资源和群众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整合到实现战略目标的经济建设过程中来, 进而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一心一意谋发展, 聚精会神搞建设”的局面。国际研究表明, 当一个国家的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00—3000美元时, 将是这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 同时也是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中国目前正处在这样的时期。由于我国进入这个时期所用的时间远远少于西方发达国家, 诸多矛盾和问题同时呈现, 这就要求中国在选择适合自己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 必须要始终把让人民群众得实惠等理念作为坚持的思想基准。因该看到现在一些事关民生的重大问题, 在改革开放近30年中, 得到了一些改善, 但有些问题反而变得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 如:收入分配问题、教育和医疗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住房改革等, 造成了一些地方社会冲突和矛盾加剧。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彻底的解决, 我国的市场经济也可能会变为“坏的市场经济”, 我们的经济发展也可能变成“丑陋的经济发展”。

篇4:中国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经济;中国土地;管理制度;创新发展

作为有着“农业大国”之称的中国,土地既是最为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一种资源,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已经实行了土地管理制度,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实施土地管理制度过程中渐渐的出现诸多的问题,需要不断的对其制度改善,从而促进在新经济背景下,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创新发展。

一、目前中国的土地管理制度发展现状

(一)对土地管理缺乏长远的规划

在我国目前的土地管理制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短期的利益,而忽略了对土地的长期发展利益,从而形成一种对土地进行无节制的利用,对于土地的管理,应当既要满足当代人的使用需求,也要为后代的利益所考虑。

(二)忽略环境生态问题

在最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对土地的过度开发利用,从而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平衡,引发了一定的生态危机,严重的影响到了我们的生存与发展,并且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与改善方法。

(三)土地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管理制度呈现出不健全、不完善的形态,如比较明显的就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问题,对于集体所有权的行驶不够明确,从而对农村的发展与农业起到了一定的限制。

二、中国的土地管理中产权制度的创新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土地管理制度,而目前我国的土地实行着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了土地经济关系的基础,对于土地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了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创新方面。

(一)城市有偿使用的制度

在1980年之前,我国的城市土地是实行一种无偿、无限期、无流动的土地管理制度,然而在1987年开始,最先由一些试点开始实行征收土地使用费,如深圳,并且颁布了相关的法律,其中明确规定了土地使用权能够依法转让,并且对于商业、旅游、娱乐、金融、住宅等不同的经营用地的有偿制度。这种制度的建立成为了我国土地管理制度中的最大创新制度,为我国的土地管理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

(二)产权分离,建立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

对于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的制度变革,从农民私有制到集中统一使用制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1982年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制,使得所有权与使用权发生了分离,有效的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再到1995年时,相关法律明确规定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有偿转让,从而实现了承包权与经营权的二次分离。这种产权分离的制度,使得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有了一个根本性的创新,在解放农业生产力的同时,有效的确保了农民的利益。

(三)实现同地同权原则,建立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权流转制度

在我国的很多城市都开始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与研究,并且得到了大力支持,这一制度将有效的推进了对新农村的建设以及完成城乡一体化的以一次重要创新。如在1996年苏州市就颁布了有关当地对于农村集体相聚量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的相关条例,并且把其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正式启动。

三、土地市场管理制度的创新

(一)建立一种城市土地储备与出让供给制度

土地的储备制度是在实施城市土地管理与经营过程中的重要制度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城市土地用地制度的核心。如在1996年的上海,就是我国第一家的土地储备机构的建立。而国家早在2007年就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把土地储备制度上升到法律的层面上,为我国的土地管理规范化提供了制度保障。并且这种制度已经成了了我国城市土地开发与房地产开发的首要管理制度。

(二)集体建设用地与指标流转市场体系的创建

在2008年第十七届三中全会中提出,要渐渐的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并且对于同地同权的概念进行明确化,指出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的改革方向。而在同年的10月,在成都与重庆分别产生了我国第一家的农村产权交易所与农村土地交易所,第一次创建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指标交易的市场。

(三)健全土地市场管理制度

从改革开放期初土地管理制度的建立,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渐渐的形成了自己的土地市场结构体系,并且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土地市场管理制度,如交易的主体、对象、价格、信息等多个方面。

四、保护耕地的土地管理制度

对于耕地的保护既是我国土地管理的首要任务,也是土地进行合理利用的管理重点。在土地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我国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

(一)建立起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根据我国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形成以及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弱保护期、较强保护期、强保护期与严格保护期,其中严格保护期是从2004年开始到至今,制度的建立核心就是对农田的保护制度、以及用途管理制度、耕地的占补平衡制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的挂钩制度等这些方面。早在1986年国家就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的提出了,把珍惜与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并且要落实保护好耕地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在1994年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这一法律条例标志着我国的农田保护进入了一个法制的轨道。

(二)不断健全土地利用规划与实施

我国在重新构建土地分类的体系过程中,分别把2000年、2010年以及2020年对我国的土地进行了一个总体的规划,并且在全国省市以及县乡等五级土地的利用进行了整体的规划,从而对于全国的土地结构、分布、强度等资源进行了合理优化配置,实现了各类用地的平衡,有效保护耕地的同时,保障了建设用地的需求。

(三)建立工业用地的管理制度

nlc202309050220

随着各地为了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往往会采用零低价的出让土地方式来达到招商引资的目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与流失。因此,在2004年国务院颁布了工业用地的具体模式,随之在2006年并对工业土地使用树的出让最低价设置了一定的标准,并且需要一律采用“招拍挂”的方式来进行出让,确立“先土地后项目”的这样一种模式。而在各地则强合当地的土地管理情况,出台了相关的实施细则与管理的标准,从而进一步的完善了工业用地的管理制度。

五、发展创新土地管理制度措施

(一)城乡土地统管体制

随着我国的土地管理呈现出这样一种变化过程,由城乡土地多头分散分管渐渐的由城乡统一管理,最后再由国土资源集中进行统一的管理。这种全国土地资源统一管理的制度体制,决定着国家土地管理局统一负责全国的土地、城乡地政的统一管理工作,形成一种五级土地集中统一管理的体制。

(二)土地垂直管理与土地监察制度

在2003年底我国实行了省以下土地的垂直管理体制,这种分级的管理体制,既可以让地方的土地管理部门在业务上得到上级土地管理部门的指导,同时又可以让地方土地管理部门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按照相关法律要求代行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职能。

六、如何更好的实现土地管理制度的创新发展

(一)不断完善土地管理体制

可以有效的运用新公共管理理念,强化服务理念,从而建立起适合于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土地管理制度,从而有效的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维护好使用者的权益,使得土地管理制度更加规范、标准与精细化。

(二)运用产权经济理念,健全土地产权制度

要先从法律上来不断完善土地产权的管理制度,并且加快推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立法,以及土地储备制度中的缺陷,对于城市用地进行适时的创新规划,切实解决土地管理实施过程中有关产权运行的问题,如常见的小产权房、土地违法、土地发展权等问题。

(三)坚持公平与效率原则

在实施的发展过程中,要建立起一种主体平等、产权清晰、同地同权的竞争有序的城乡土地管理市场,全面形成保障土地市场运行的法律体系。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理论

在进行土地管理制度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土地的多样化利用,使得土地健康、安全的发展,并且完成土地利用分区,形成一定的全国差异化土地供给与利用的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利用土地。

总之,土地的管理与人民的切身利益、民族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新的经济背景下,需要不断的加强和促进土地管理制度的创新发展,并且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有效合理的利用好每一寸土地,努力发挥好土地管理的主体作用,推进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并针对具体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采取积极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杨大兵.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系统研发及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

[2]王守智.地方政府与农民在农村土地流转中的角色定位及重塑[J].桂海论丛.2010(01).

[3]叶青青,莫邦亚.中国城市蔓延与耕地保护——以郑州市为例[J].企业导报.2009(12).

[4]李建建,戴双兴.中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60年回顾与展望[J].经济研究参考.2009(63).

[5]王丽洁.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8.

[6]董祚继.中国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

篇5:中国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郑新立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已经持续了34年,而且在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内仍将保持下去。在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实现经济的长期快速增长,根本的就在于我们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建立起了推动科学发展的较为完善的理论和制度体系。在这一体系中,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创造经济奇迹的根本保证,不断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及时指明方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既充分调动了全国人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又保持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其中经济制度与体制发挥着基础性支撑作用。

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作出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大历史判断,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努力为各类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引下,以私营、个体经济为主体的民营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到目前为止,民营经济资本总量已占全社会经营资本总量的3/5,民营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占GDP总量的2/3,民营经济上缴的税收占税收总额的60%以上,申请的技术专利占国内专利申请总量的68%,在民营经济就业的人数占城镇从业人员的80%以上。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分量越来越大,作用越来越重要。

与此同时,国有企业改革按照政企分开、责权明确、自主经营、科学管理的要求,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公有制实现形式的一个重大突破。一部分国有企业通过在海内外上市,形成了以股份制为基础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起由股东会、董事会、经营层三者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科学治理结构,在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上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近年来,国有经济逐步向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命脉的领域集中,企业的国际经营能力和盈利水平不断提高,国有资本通过在企业的控股地位扩大了控制力和影响力,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在保持经济稳定、保障社会公平、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骨干和带动作用。

集体经济、外资经济和股份制经济也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混合所有的股份制经济,已成为各类经济形式中增长最快的一部分。作为现代产权组织方式,股份制因其便于产权交易重组,更能适应结构调整和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要求,未来有可能成为企业主要的产权组织方式。在改革中涌现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把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与劳动联合结合起来,适应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成为对集体所有制经济实现方式的有益探索。

各类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有利于发挥各自的优势,满足各类投资主体的利益要求;有利于形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格局,实现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有利于形成整体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总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并将持续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二、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保障-1-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端,是收入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在分配上“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严重挫伤了群众的劳动积极性。针对这一问题,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初期就提出,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这句朴实而又充满智慧的话,开启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先河,逐步形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资本、技术、管理等各类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从而调动了亿万人民勤劳致富的积极性,汇聚成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是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一个根本原则。在改革中,我们坚持这一原则,分配制度得到不断完善。改革之前,国家对企业实行统收统支,盈利企业得不到鼓励,亏损企业工资照发,企业失去了发展动力。经过承包经营、利改税等多轮改革,打破了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局面,建立了奖勤罚懒的制度。目前,国有企业同其他所有制企业一样,在税收上一律平等。企业之间的收入水平拉开了距离,长期亏损的企业将面临破产。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开始有了活力。企业有了工资分配权,能够根据每个职工的劳动贡献确定工资标准,适度拉开了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的收入差距,使按劳分配制度得到真正落实。同时,为了缩小收入差距,国家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起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不断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建立起正常的工资调整制度和奖励制度,调动了公务员的积极性。

允许资本参与分配,使更多的人拥有财产性收入,是对原有收入分配制度的一大突破。随着收入增加,人们必然要求将部分个人储蓄转化为投资,以获取更高的回报。鼓励私营、个体经济发展,从本质上说,就是允许私人资本在投资经营中获得增值收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不仅是调动各方面理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尽快使人们富裕起来的一条有效途径。

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允许技术参与分配,是对技术的市场价值的肯定,也是加快科技进步的客观要求。技术作为一种复杂劳动的成果,可以折合为若干简单劳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技术市场迅速扩大,去年交易额已达4764亿元。只有使技术成果获得应有的回报,才能补偿创造技术成果的投入,使技术创新活动进入良性循环。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落实这一战略,需要建立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允许技术参与分配,为形成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提供政策支持。

管理是一种复杂劳动。允许管理参与分配,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培育壮大企业家队伍的需要。在实践中,一些企业实行期股制,把管理人员的收入同企业未来经营效果结合起来,对增强管理人员长远发展的责任感产生了明显的激励作用。但管理人员同职工平均收入水平的差距必须合理,以利于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在改革中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的具体体现。应当看到,随着平均主义被打破,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已经上升为当前阶段的主要矛盾。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已成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如果低收入者特别是农民的收入不能得到较快提高,消费市场不能迅速扩大,经济持续发展必将受到需求的制约,先富起来的人和地区终将丧失发展的机遇和空间。对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应坚持进行下去。

三、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不断激发人们的创造精神,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活力源泉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核心内容就是要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竞争,落后企业得以淘汰,他们占有的资源进行转让,使先进企业获得充分发展。解决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借助于市场竞争机制。

这些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进行改革创新,逐步确立了比较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包括市场竞争主体、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和法律体系,构成了市场经济的四大支柱。

各类企业逐步成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它们根据市场和竞争的需要,进行独立的经营决策。政府不干预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政策对企业决策起规范引导作用。在竞争压力下,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努力追求技术进步,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到目前为止,企业已经成为我国技术研发投入的主体,研发投入已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额的70%,达到国外的平均水平,研发成果开始成批涌现。去年,中兴、华为两个公司申请国际技术专利的数量已跃居世界企业的第一、第三位。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

市场竞争机制还激发了人们创业的热情。随着各项鼓励群众性创业活动的政策不断推出,新开办的企业成批涌现,尽管部分企业在竞争中被淘汰,但企业的数量在迅速增加,以创业带动就业已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建立统一、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形成竞争机制的基础。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市场体系已初步建立,但仍不完善。特别是全要素的市场体系尚有不少缺陷,如土地、资本等市场还不健全,区域市场分割的问题仍然存在,城乡市场之间各类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局面尚未形成,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打击力度不够,诚实守信的经营道德亟待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当前,要加快法制建设步伐,主要通过法律渠道规范市场秩序,充分发挥竞争机制在激发全社会创新智慧和创业热情中的作用。

四、不断完善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平衡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能够长期保持较快发展,还取决于有一个平衡机制。这个平衡机制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逐步建立起的计划、财税、金融相互协调的宏观调控体系。其中,计划确定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物价、投资、消费、财政预算、货币发行、就业、国际收支等,作为宏观调控的依据;财税政策运用预算和税收杠杆,促进结构的优化;金融政策利用货币杠杆,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大体平衡。三大调控手段既相互制衡,又相互配套,形成调控合力,从而达到熨平波动、优化结构、稳定发展的目的。在上世纪90年代应对亚洲金融危机、近几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在抑制通胀和扩大内需的实践中,我国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调控水平不断提高,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一是宏观调控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不断创新。由于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中,经济体制也处于改革中,经济情况随时都在变化,因而宏观调控随时面临着新的矛盾和问题,必须用新的理念、新的办法去解决。要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千万不能套用老经验、老办法。当前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增速持续下滑的问题,既有外需的影响,更是结构性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主要问题是投资与消费的比例严重失衡,居民消费率过低。只有围绕这些深层次矛盾,来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才能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是宏观调控必须审时度势,善于化挑战为机遇。随着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经济波动必然影响到国内。必须着眼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进行适时适度调控。面对不利局面,要善于趋利避害,化危为机。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面对外需不振的严峻形势,我们着力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既保持了经济的较快增长,又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进入新世纪后,国民经济出现了长达10年高增长、低通胀的局面,成为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三是充分发挥我国的政治优势,形成调控合力。搞好宏观调控,关键在于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围绕落实党中央的决策,各个部门、各级政府协同动作,政府、企业与居民团结一致,就能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五、开放型经济体系有利于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和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从改革初期兴办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沿边城市,再到开放内陆城市,形成梯次开放格局。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实行“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把我国对外开放推向了新阶段。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使我们引进了大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缩短了我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大大加快了经济发展的进程。30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商品出口额已跃居世界第一位。外汇储备高达3.2万亿美元,国际交换能力大幅提高,国家综合经济实力不可同日而语。

对外开放打开了我们的眼界,使我们能够学习到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只要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就认真考察研究,请国外的专家来讲课,并根据我国的实际,创造性地吸收到我们的改革方案和发展的政策规划之中。这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正建立在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之上。当前,如何利用好外汇储备,把一部分货币储备转变为物质储备,是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所面临的新任务,也是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要通过海外投资,拿到更多的海外能源资源的勘探权、开发权,满足我国经济长远发展对能源资源的需求;另一方面,要通过国际并购,利用国外企业的科技资源和营销网络,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经营能力。此外,要通过到海外发展加工贸易和承包工程,带动机械装备、建筑材料和劳务出口,积极创造出口需求,支持国内经济增长。

篇6:中国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里,发展低碳经济必将和国际贸易接洽起来,国际贸易法则在应对于气候变化的国际框架下将会有所调解。我国应适时兴小调解贸易政策,美化外贸出口商品结构,适当限制高能耗产品的出口,并扩大工业制制品入口,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外贸发展标准样式。

应对于气候变化所鞭策的低碳技术和财产的最近兴起与发展,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未来的企业竞争一定基于低碳产品与技术的竞争。当局应路程经过过程低碳财产计划、财政税收的扶持、金融融资的撑持,指导企业进人低碳财产、发展低碳产品。同时,鼓励企业积极介入全球建立低碳领域的技术创新机制,力争在清洁和高效能源技术方面取患上突破,在国际碳减排市场中取患上竞争上风。

发展低碳经济,技术创新是底子,制度创新是保障。联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的事情方针要求,借鉴和接收低碳经济的先进理念,深入研究和拟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构建完美的低碳经济法令法例系统,鞭策社会经济朝着低碳方向转型。

放眼全球,温室效应逐渐闪现,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过分排放,致使过去100年地球空气温度升高0.6摄氏度,导致极地冰雪溶解海最简单的面上升了近10厘米,引发了生活习性环境的失衡和各种灾害性的气候。天下而言,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进程项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疑难题目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我国目前环境污染紧张,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位居世界熬头,二氧化硫排放量位居世界熬头,二氧化碳(CO2)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发展低碳经济,鞭策节能减排是建设生活习性文明最有力的突破口,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在全球气候变暖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孕育发生严峻挑战的背景下,“低碳经济”等新概念应运而生,低碳经济是从化石汽油为特性的工业文明转向生活习性文明的一次巨大进步,将为慢慢迈向生活习性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加标准样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路程经过过程低碳经济标准样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在包管经济社会康健、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上限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是一种更具竞争力、更可持续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必经之路。

开展低碳经济试点树模,探索建立顺应我国国情、撑持低碳经济的政策系统和市场环境,追求神州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发达国家的经验表白,建立碳交易市场机制是鞭策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手眼。从我国的现实情况起航,可实行试试碳排放强度查核制度,在特定地区范围和行业内开展碳排放交易。国内地区范围性排放交易系统的建立需要联合地区经济和财产结构,同时思量高中低碳排放地区范围。目前,长江三角学洲和珠江山角洲打造业集中,也是高碳排放集中区,可先行建立试点碳交易系统。先从地区范围着手探索碳交易是循序逐渐进展的一个选择,而行业碳交易的阶段性探索,初期可选择能源、化工等高能耗、高污染等行业试点。

我国作为一个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的发展中大国,经济和贸易增加与资源、环境约束的抵牾一天比一天突出,随着世界低碳经济趋势深入发展,传统的高碳经济和贸易发展标准样式面对于严峻挑战。我国应从战略的高度正视低碳经济发展,积极借鉴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经验,慢慢建立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框架。

篇7:贫困山区如何实现经济快速发展

一、在劣势中谋求比较优势

**境内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土地瘠薄,种粮是个弱项。近年来,**县集中精力发展收益高、市场潜力大的优势农产品,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一是面向市场,找准优势;二是规模经营,放大优势;三是提质增效,叫响优势。在发展优势产业,调优经济结构时主要把握几点:其一,政策调动;其二,龙头带动;其三,科技推动;其四,投资拉动。

二、变对抗性农业为适应性生产

**的耕地90%是坡耕地,过去尾随平原搞粮食,埋头发展粮食农业,由于气候干旱,结果年年受灾减产。近年来,**抓住“特”字作文章,培育适应秦巴气候的特色产业,寻找农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一是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本地产品促特色。二是优化品种结构,形成规模效益。特色农业需要规模支撑,结构调整只有形成与自身特色相适应的规模,才能取得最佳经济效益。三是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推特色,特色农业也就是质量农业、竞争农业,必须在提高产业质量上作文章,在增加产品科技含量上下功夫。四是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创特色。

三、变提篮小卖为产业化经营

优势产业、特色农业达到了一定的规模,靠提篮小卖也会出现“卖难”。千家万户的农民要紧贴市场,就必须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经营产业化,增强特优产品的竞争力。一是发展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机制,按照国际惯例,建立各种产业协会等民间组织,架起生产与市场的桥梁。二是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培植“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推进规模经营,建立企业与农民之间的良性利益联合体,共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三是切实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通过各类龙头企业的带动,形成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区域化布局,不断优化和促进农产品优质化、专用化。

四、变孤身创业为内引外联

山区经济基础薄弱是不争的现实,在经济发展中,片面倚重内因,难免“先天不足”,过分依赖外因,就会“等、靠、要”。加入世贸后,我们和外面世界的距离近在咫尺,这为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了机遇。贫困山区首先要向内挖潜,利用好劳动力和资源这两大优势,弥补资金的不足。其次是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外来资金、人才、技术,为山区腾飞加油助力。通过股份、租赁、买断等多种形式,引进著名企业到**投资。近两年,**共引进资金6亿元,解决了山区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

五、在破旧除弊中释放生机

篇8:如何实现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的规律国民经济的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如果国民经济的发展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那么它的发展就会遇到波动与障碍。国民经济运行的规律性, 主要体现在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上。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就是各个产业、各个行业、各企业,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能相互提供所需要的各种原料、材料, 同时又能把生产出的大量产品顺利地销售出去, 既要满足各生产企业对生产资料的需要, 又要同时满足城乡居民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 形成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发展的合理结构, 以及各产业内部按比例地协调发展, 从而实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优化,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问题。

农业的发展是保障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基础。农业生产的产品除了农村居民自用部分外, 还要提供给城市居民的生活需要, 向部分工业企业提供充足的粮食、禽畜等产品作原料。另外, 工业生产的产品, 还要有一部分用来满足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的需要, 对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和发展速度起着重要作用。

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工业部门生产的产品, 要能满足工业再生产和城乡居民对生活消费用品的需要。在工业内部各行业和各企业之间, 生产的各种劳动资料和各种不同性能的零部件及各种原材料, 要能相互满足需要, 工业的各行业和各企业的生产才能协调地发展。除农业、工业之外的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商业等行业, 也在国民经济的物质生产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交通运输业, 生产部门生产出来的产品要经过运输, 才能从生产地运到销售地, 运输业如果发展不够, 就会有一些产品运输不出去而无法销售, 会制约生产的发展, 所以运输业是和直接的物质生产过程联系在一起的, 也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以及各产业内部是相互联系的, 需要相互的协调发展, 才能促使国民经济结构更加合理。所谓结构合理, 就是它们要符合一定的比例关系。它们之间比例关系协调的具体表现, 即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相互满足需要, 形成资源的合理配置, 如果某一种数量的商品不能满足购买者需要, 它们的价格不仅会上涨, 甚至购买不到, 这就会影响购买者的生产;如果某一种类的产品生产过多, 大量被积压, 这又会造成物资和生产这些产品的劳动力的大量浪费, 这两种情况, 都会给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损失。为了能使经济结构在发展过程中经常处于合比例的状态, 国家还必须加强宏观调控, 处理好各产业及其内部之间的比例关系。

2 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 经济总量及其增长速度处于国际前列。然而, 在这种高速增长的背后, 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 主要表现在:各产业之间的比例不尽合理, 有些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落后, 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 只有对产业结构问题进行战略性调整, 同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集约型转变与全面发展, 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并从根本上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持久性。

从国际经济环境看, 经济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 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加紧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 这对于我国来说, 机遇、挑战并存。我国必须实现产业结构与增长方式的调整与转变, 这既是我国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 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从国内来说, 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约束日益突出, 经济结构调整与增长方式的转变,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是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的中心内容。

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必然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走集约化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我们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同时, 要注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产业竞争力为中心, 消除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与资源、原材料的结构性短缺问题, 促进生产要素向效率更高的部门和企业转移, 推进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3 培养创新发展的经济人才

加快科技发展, 实施自主创新,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都要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术人才的培养, 需要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3.1 中国经济的创新发展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级经济管理

人才国民经济是一个整体, 因此, 管理国民经济的人才, 既要能够从全局出发, 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 同时对国内各地区的企业和全国各行业的发展情况也要有所把握, 还要尽可能掌握一些企业经营管理与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对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情况、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流程等要有所了解, 从而在具体工作中能够准确把握经济运行中的实际情况。管理国民经济的高级管理人才, 要通过对全国一些地区、一些行业、一些企业进行经常性的实地考察, 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的各种实际情况, 从经济与社会角度考虑生产效率、生产质量、产业结构等等问题, 进而采取各种措施, 促使国民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

3.2 培育一大批具有战略开拓能力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当前,

人才竞争特别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 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因此必须培养和锻炼出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发展状况, 懂经营会管理的现代企业家。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 企业管理者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 要善于任用一些具有新思想、新方法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特别是要有一些高水平的技术专家、工程师、高技能人才等, 他们是企业在竞争中发展的源泉, 他们的水平是高是低决定着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创新活动的推进, 决定着生产出的产品是否是市场上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因此, 对具有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要格外重视。

3.3 培养一大批高级专业技术与技能型人才人才是企业竞争的

核心, 有了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企业才能不断进行技术与产品创新, 因此, 对我们这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 尤其需要造就一大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 以加速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实力的增强, 推动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高技术人才的使用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大力培养出大量的高水平科技专家, 他们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浅谈君子与小人杂文随笔下一篇:南工院企业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