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的实现途径

2024-05-21

目标的实现途径(精选十篇)

目标的实现途径 篇1

第一, 提高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用于教育支出的比例。按照国务院有关部委规定, 财政性教育经费由四部分组成, 其中各级政府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的支出, 无论从绝对量和相对量来说都是主要部分;同时, 4%是事后全国统计结果, 难以将4%分解到中央和各个地方, 而且中央也从未要求各个省都实现4%的目标。只要把中央与各地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支出所占比例分别加以科学的确定 (包括年初预算收入和决算超收收入) , 并且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教育支出所占比重, 就可为实现4%的目标奠定可靠的基础。

根据上述三部门统计公告, 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其中下降1个百分点 (含) 以上的就有8个省。为此, 应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把教育支出列为财政支出重点, 提高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第二, 扩大教育费附加征收范围。教育费附加是财政性教育经费构成中仅次于公共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的部分。我国原有规定教育费附加只限于内资企业和个人, 地方教育费附加只限于部分地方。国务院已作出新规定, 自2010年12月起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市维护费和教育费附加。国务院还规定全面开征地方教育费附加, 只要严格按照中央统一规定执行, 也可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第三, 拓宽政府收入中用于教育的支出。按现行的财政体制, 我国政府收入由四部分构成, 包括公共财政收入、政府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根据财政部的公开统计, 2010年四项收入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0.7%、9.2%、0.1%和3.7%, 政府基金收入中,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3%, 是政府基金收入中的主要部分, 近年来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四成以上, 地方财政被称为土地财政。将全部政府收入纳入公共财政的改革尚需时日, 为增加政府教育投入, 在现行体制下, 将非公共财政收入的政府收入的一定比例用于教育投入, 也可增加政府教育投入。国务院已作出规定, 从2011年起, 政府基金收入中的土地出让收入, 扣除征地拆迁和拆迁补偿、土地开发等支出后余额10%计提教育基金用于教育。虽然现行的财政性教育经费统计范围中不包括此部分, 而且从长远来说, 由于政府可征用土地有限, 土地转让收入不可持续, 地方财政过分依赖土地转让收入会带来诸多的不良社会后果。但从短期看, 此举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将土地转让收入一部分用于政府教育投入, 纳入财政性教育经费统计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只要按照中央要求,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增加教育经费的相关规定, 今年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论内部审计的增值目标及其实现途径 篇2

一、对内部审计“增加价值”的理解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2001年修订的<标准》中,对“增加价值”一词作了如下解释:“机构的设立,是为了其所有者、其他利益关系方、顾客和客户创造价值或谋取利益”部审计师在收集资料、认识并评价风险的过程中,对经营与改良时机产生了深刻见解,这些见解可能会对机构带来诸多利益。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可以以咨询、建议、书面报告或通过其他产品的形式呈现出来,所有这些都传达给相应的经营管理人员。”对于这一解释,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理解:

第一、建立企业的目的— — 建立企业是为其所有者及其他利益关系人创造价值和谋取利益。因此,企业必须不断地创造出超过自身投入口孟建军中国农业银行湖北省分行价值的价值,即实现增加价值,为利益关系人谋求利益,同时也维系利益相关者的信心。增加价值的目标应由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来共同完成,内部审计部门也不例外。

第二、内部审计价值信息的产生— — 内部审计部门通过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开展保证审计和咨询审计活动,在收集资料、识别并评价风险的过程中对企业如何创造价值可能产生比企业管理层及其他职能部门更为深刻的见解,而且这些见解是富有价值的。

第三、内部审计价值信息的利用— — 内部审计部门将这些有价值的信息以咨询、建议、书面报告或通过其他产品的形式呈现出来,为企业经营决策部门及相关经营管理人员进行经营决策和管理提供帮助。

第四、内部审计增值目标的实现— — 企业管理者采纳、利用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届,一方面可以借此消除各种减值因素,包括风险因素、控制漏洞、治理缺陷等.另一方面可以将这些有价值的信息作用于经营管理活动。从而创造出超过预期价值的价值。

二、实现内部审计“增加价值”目标的途径如前所述,内部审计通过采取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评价企业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进而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帮助企业实现增值目标。同时内部审计还可以通过完善其自身管理机制、更新审计手段等改革措施,提高审计质量,节减审计成本,为企业增加价值。

(一)通过评价并改进企业的风险管理过程,为企业增加价值。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层和相关管理人员的一项主要职责。为了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管理层和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体系,明确各种风险因素,确保企业拥有良好的风险管理过程并使其发挥作用。内部审计部门应对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监督和评估。

同时,内部审计部门还应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评价,这些风险因素主要包括:(1)财务与经营信息的可靠性与完整性;

(2)财务与经营的效果与效率;(3)资产的维护;(4)法律、法规及合同的遵守情况。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对企业这一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评估和报告,帮助企业发现并评价重要的风险因素,规避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损失,从而为企业增加价值。

(二)通过评价并改进企业的内部控制状况。为企业增加价值。内部审计部门应在对企业风险管理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对其内部控制的充分性与有效性进行深入的评价,包括企业管理、经营及信息系统控制等。评价体系可以设定为制度建设评价、制度执行评价和制度保障评价三大部份。制度建设评价属于内部控制健全性的评价范畴,主要评价企业制度建设是否健全,制定的经营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是否符合回家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制度执行评价蜃芋内部控制遵循性评价范畴,主要评价企业各部门执行内控制度的过程和结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制度保障评价主要是对企业监管保障部门职能履行情况的评价。通过评价内部控制状况.衡量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程度和有效性,寻找内部控制薄弱环节。向企业管理层和相关部门提出强化内部控制建设的措施,以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从而为企业增加价值。

(三)通过评价并改进企业的治理程序,为企业增加价值。企业的治理程序是企业管理者所遵循的旨在对管理层执行的风险和控制过程加以监督的程序,它包括确定目标与战略的程序、监控目标实现情

况的程序、衡量业绩并定义为“责任机制”的程序和维护价值的程序。企业的上述治理实务反映了不断变化的独特的企业文化。内部审计人员以其公认的道德操守和良好的职业技术,通过对上述治理程序的定期评价,对治理程序的完整性、有效性、合法性等做出结论.并提请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遵守法律、法规、道德和社会责任.推进企业依法管理经营,帮助企业完成各项治理目标。从而实现“增加价值”。内部审计部门还通过定期评价企业的道德环境及其战略、战术、信息流通和为了实现期望的遵纪守法水平而采取的其他过程的有效性,披露企业内部违反道德规范、政策和其他不正当行为的嫌疑,规避道德和法律风险,从而为企业增加价值。

(四)通过不断改革和完善内部审计管理机制,为企业增加价值。就国内内部审计现状而言..管理机制的改革与完善主要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改革内部审计的组织形式。内部审计隶属于谁,即受谁的领导,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内部审计组织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一般地说,内部审计所隶属的层次越高,其权威性和独立性就越强。反之就越低。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大多由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工作的负责人领导,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利于内部审计职能作用的正常发挥。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广泛建立,我们应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对内部审计组织形式进行改革:在公司制企业中,内部审计应由董事会或其下设的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以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在未实行公司制的企业中。内部审

计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总经理)直接领导,以改变由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的负责人领导下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足的问题;对于“一级法人、分级管理”体制下的中央直属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可实行“统一领导、自成体系”体制下的逐级派驻制,以解决“检查难、报告难、处理难”的三难问题。

二是建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内部审计部门应建立有效的全面审计质量控制和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确保审计工作具有较高的质量,防范审计风险。为此,企业应选拔、聘任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审计人员从事内审工作; 内审部门委派的审计人员应具有符合审计项目所要求的专业构成和胜任能力:实行审计项目负责制,具体规定项目负责人、主审及一般审计人员的相关责任;建立审计项目质量评估制度,定期对审计项目的质量及审计项目创造或增加的价值进行检查和评估。

三是建立内部审计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审计工作制度、审计职业道德规范、有重大工作过错以及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审计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五)通过不断创新审计手段。加大非现场审计力度.降低审计成本。为企业增加价值。内部审计应贯彻成本效益原则,使其工作成本小于其为企业带来的效益,即所得大于所费。同时,内部审计还应遵循效率原则。而提高内部审计效率和效益的有效方法就是不断创新审计手段,加大非现场审计力度。目前大多数企业存在的内审人员数量与企业规模、业务量的非对称性矛盾和扁平化管理以及风险防范的内

在要求等诸多因素,客观上要求企业内审部大非现场审计力度。同时,电子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为非现场审计工作在技术上的突破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当前,非现场审计工作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展开:一是落实专人,明确职责,为非现场审计进行组织上的准备;二是创新手段,设计开发审计软件,实现审计手段电子化,为非现场审计进行技术上的准备;三是定期地、连续地采集企业各经营单位的各种数据和资料,建立内部审计数据库,为非现场审计进行资料上的准备;四是利用审计软件,依据预定的程序和方法来分析、评价和检测企业的经营状况、风险管理和控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五是随机抽取非现场审计样本进行现场复核,以评估其准确性;六是向相关权力机构、管理层报告非现场审计结果,提出审计整改和处理意见。

内部审计工作需要靠靠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来规范和制约的。我国内部审计事业发展滞后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法律法规的不完善。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各国控告审计人员的诉讼案件急剧增加,西方国家都在根据不断发生的新隋况完善和发展其有关规范,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也应如此,但这需要一段时间和过程。

在实践中,公司在恰当委托外部从事财务审计的基础上,内部审计应重点向内部控制评审、管理(经营)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合同(合约)审计、工程项目审计、环境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审计、风险管理审计、战略管理审计和管理舞弊审计等领域。

推行审计委员会制度。

三维目标实现途径探索 篇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课程理念,同时围绕这一基本理念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三维目标。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的现实过程当中,三维目标的实现却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障碍:三维目标层次不清,内容模糊,操作性差,达成度低;重视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实现,忽视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关注三维目标的设置和实施,忽略三维目标的反思和评价等等。这些障碍严重影响教学质量,造成教学效率的低效或者无效。因此,清除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障碍,对于有效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深入落实小学语文教学教育理念,完整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教育功能至关重要。

二、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实现途径

(一)正确认识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有机整体

理清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关系并整合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功能是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重要基础。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是一个相互联系和促进的有机整体。首先,知识和能力目标是三维目标的基础,它为过程和方法目标提供条件,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铺设前提。语文知识和能力是一个人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其他两个维度得以实现的基本依托。让学生具备现代中文的听、说、读、写、思考创造能力,扎实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具备语言运用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与任务。其次,过程和方法目标是三维目标的载体,贯穿三维目标的始末。事实上,在课堂教学中,这三个维度的目标是相互融合、渗透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这一整体又是以过程和方法为桥梁的,渗透于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的始终。关注这个过程,是我们的三维目标的必然要求。再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是三维目标的升华,以保证三维目标的实现。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要使三维目标互相渗透、融合为一体真正得以实现。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品质、审美情趣的培养,加强人文、情感的熏陶和感染,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直接体验到人文科学的魅力。教师要注意教学中对学生的文学教学,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思考感知中获得知识与技能。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对中国语言和中国文化的热爱,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直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方法的启迪,受到美的启发。因而,我们应当优化整合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功能,使之更加有助于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整体化、结构化、具体化和可操作化。

(二)充分调动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实现主体

转变小学语文教学课程理念,将小学生视为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主体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切实提升他们的参与度是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必然前提。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小学生在主体参与中发展自我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每一名小学生主体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小学语文的最重要教育者是小学生本身,小学语文教师最重要的责任是引导。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通过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增强师生的互动交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小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来推动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一个文本通过不同的人的解释会产生不同的“作品”,在课堂上,学生作为主体,始终以自己的情绪、能力、思维方式参与到学习中。学生有自己的经验,知识,思维,灵感和兴趣,所以我们必须掌握教学的学生个性特点,遵循儿童心理学和母语教学法。因为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师生间的对话,使学生与教师实现心灵的沟通,从而建构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通过自主的知识学习活动,发挥潜能、发展个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感知文本、形成图像、洞察感知,使知识内化于心,再利用学生的实践经验和生活经验,通过学习活动升华人生境界。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相结合,使学生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和运用语言,形成基本的技能。

(三)加快建设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评价体系

当前,关注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设置和实施,忽略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评价体系的完善已经逐步演变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得以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实现的主要障碍之一,解决这一问题是根除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实现障碍的治本之策。因此,必须加快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评价体系的建设。通过建构起适应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的“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评价机制,以期确保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得到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评价,进而形成“以评促改”“以督促善”的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实现氛围。当然,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评价体系是否具备科学性、准确性、实效性、可操作性,必须通过课题教学实践等教学环节来检验。实践证明,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实践是检验三维目标评价体系的试金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深刻的总结与反思中,不断发现和改进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不断完善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评价体系,使之成为能够准确衡量三维目标实现程度的客观尺度和检验语文教师教学水平以及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科学标准。

三、结束语

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障碍,提出了正确认识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有机整体,充分调动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实现主体,加快建设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评价体系等三种途径,希望为有效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不断改善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提供有益借鉴。

实现体育强国目标的途径解析 篇4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以51枚金牌,第一次在金牌数量上超过了美国、俄罗斯等老牌强国,成为金牌榜之首。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对于中国体育事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中国体育在国际体坛中取得了新的位置,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那么在后奥运时代的今天,我们该如何更好的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呢?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总结大会上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他指出:“我们要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1]。因此,建设体育强国就是新时期我国体育工作的奋斗目标。

1 体育强国目标的科学内涵

1.1 体育强国的概念解析

我国正式出现“体育强国”一词可追溯到1964年,当时日本有一篇报道谈到“1952年,前苏联参加赫尔辛基奥运会后,美国和前苏联成为世界两大体育强国”[2],这大概是我国第一次正式出现“体育强国”一词。

很多学者也对“体育强国”的概念进行了研究。邱雪[3]认为:“体育强国”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综合的概念,它会随着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变迁。徐本力[4]认为:“体育强国”是指在以社会体育为基础,竞技体育为先导的体育事业发展各个领域的总体发展水平在世界上处于一流和前列的国家。这些领域不仅包括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还包括体育科技、体育教育、体育文化、体育场地、体育产业等方面。周丽萍[5]等人认为:体育强国是一个比较的概念,相对的概念,是对一个国家体育总体水平的定性化的评价,是对国家体育数量、规模、结构,组织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它不仅仅是指竞技体育,更不仅仅是奥运成绩,它更应当包括一个国家的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水平,以及由此派生起支撑作用的体育人才、体育经费、体育设施、国民体质状况、体育科研水平和体育媒体素质等。

由以上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目前对“体育强国”一词还没有明确的概念界定,不论是综合分析说还是定量分析说,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即“体育强国”是一个相对的、综合的,动态变化的概念,它不仅仅指竞技体育,更重要的还包括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等,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一些指标内容,要实现体育强国目标就要统筹兼顾,全面发展。

1.2 体育强国目标的提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体育强国目标的提出是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体育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对社会历史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纵观世界体育强国的发展,凡是成为体育强国的国家,它的经济发展也一定是领先的。我国经济的发展要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必然朝着“体育强国”的目标迈进。

杨海龙[6]认为: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法制环境、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消费水平等方面进行分析,我国已具备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跨越发展的条件和可能性。黄莉[7]认为:体育在我国国家战略一大中心、三大任务中,正肩负着改善人民生活和增强综合国力的两大任务。正由于体育在国家战略中处在这样一个重要的位置,所以中国很有必要从体育大国逐步走向体育强国。

体育强国目标的提出是与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也是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现阶段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真实反映,因此,体育强国目标的提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2 实现体育强国目标的途径解析

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是一次极具战略意义的转型。现阶段,中国的体育事业面临着发展和转型的双重挑战,需要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立足长远,全面谋划。

2.1 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增强国民体质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就必须围绕这个核心做文章。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总结大会上就指出: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体育需求,加强城乡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建设,健全群众体育组织,完善全民健身体系,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让人民分享体育发展成果、享受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1]。

秦德平[8]等人认为:体育是人民的事业,增强人民体质是体育的最基本的功能。在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基础上,新时期体育强国建设对发展群众体育事业不能仅仅停留在增强人民体质这一基本功能上,而是通过体育促使人对生活(生命)进行思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成熟,使人真正地走向自由,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杨海龙[6]认为:各级体育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国民体质在实现小康社会目标中的重要作用,管理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切实树立新的体育发展观。各级人民政府都要把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布局之中,并以资金支持、政策引导、综合协调等方式给予大力扶持。

2.2 继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充分发挥竞技体育的龙头作用

作为体育强国的重要指标,竞技体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体育强国目标的实现进程。竞技体育追求的是更高、更快、更强,它反映了人类对自我能力的不断探索和追求。高水平竞技体育赛事不但可以满足群众的观赏和娱乐审美需要,而且在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凝聚力等方面更有着特殊的、无法替代的作用。为此,胡总书记也指出:要继续发扬以顽强拼搏、为国争光为核心的中华体育精神,探索当代体育发展规律、提高科学训练水平,在坚持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保持我国竞技体育特点和优势的同时,积极挖掘潜力、优化结构、提高效益,推动竞技体育内部各门类均衡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1]。

冯加付[9]认为:要充分发挥竞技体育特有的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国际交流等社会功能,充分发挥竞技体育的龙头作用,带动整个体育事业繁荣发展。杨海龙[6]也认为:竞技体育仍然要放在龙头地位,2012年伦敦奥运会保持在前3强的目标,进一步完善竞技体育的训练和竞赛机制以及优秀运动员退役的安排政策,保持优势项目和重点项目,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现阶段,应在北京奥运会成功的基础上,继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充分发挥竞技体育的龙头作用,利用竞技体育的独特魅力,吸引、带动更多的国人参与、投入进来,进一步带动我国体育人口的数量增长,从而促进群众体育的发展,更好的协调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同步发展。此外,还应将竞技体育项目教材化,使竞技体育能更多的走进学校,带动学校体育的发展,一方面能扩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基础面,另一方面也能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从而提高未来国民身体素质,为实现体育强国目标打好基础。

2.3 要继续推进体育体制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举国体制

改革是事物不断向前发展的推动力。随着世界经济多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也在不断向前,要满足人民群众在新时期对体育的新期待,就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创新体育发展体制,拓宽体育发展渠道,增强体育发展活力,夯实体育发展基础,要加强和改进对体育工作的领导,强化政府发展体育事业、提供基本体育公共服务的责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体育需求”[1]。

对于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来说,很多学者也对其坚持与废除进行了争论和研究,但多数学者有一个共同的观点,那就是应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我国举国体制,而不是一刀切式的完全摈弃。贺新奇[10]等人认为: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精髓是永远正确的,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应当坚持不懈;而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应当革除与废止举国体制的旧有表现形式,以新的形式取而代之。沈定珠[11]认为应充分肯定举国体制的合理性,也应看到其不足,应用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和推动体育举国体制的向前发展。杨海龙[6]认为:中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跨越发展就必须坚持并完善举国体制,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否则不能谈跨越式发展。冯加付[9]也认为:不可否认,奥运金牌战略和举国体制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确实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但随着社会形态变迁和经济水平发展,若长期如此而不变革,最终只会导致中国的体育事业走向畸形。

举国体制———这一与中国国情紧密结合的产物,它对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贡献功不可没,虽然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它也越来越多的暴露出种种弊端,但我们应以辩证的眼光去审视它,绝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它。应充分肯定其合理性,深入挖掘其展潜力;还要对其暴露出的问题,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有针对性的进行完善和改进它,这也与我国要继续深化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相一致。只有辩证的、完善的、创新的去发展它,这样才能更好的立足国情,进一步发挥举国体制对我国竞技体育的推动作用。

2.4 同步发展体育产业,使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体育产业作为体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它也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对实现体育强国目标也有着重要的作用。邱雪[3]就认为,体育产业应是评判体育强国的重要指标之一,应从体育产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个人体育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体育健身休闲俱乐部的数量三个方面进行评判和发展。胡世君[12]等人也以体育彩票为例,指出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应为互动的关系,体育事业的兴旺,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反之,体育产业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推波助澜。

应该看到,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与欧美等发达体育强国相比,还是存在较大差距的,有一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体育产业年产值占GDP比重还不到1%,与欧美发达国家有近10倍的差距。美国NBA篮球赛事2008—2009赛季的电视转播权收入约为9.25亿美元,占到了总收入的29%,与门票收入一起成为NBA最重要的收入来源,而电视的传播让NBA品牌突破了赛场和地域的限制,扩张到了全世界[13]。我们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也意味着我们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应加大我国体育产业的开发力度,扶持体育产业的发展,为体育强国目标的实现注入强大的推动力。

2.5 增强我国体育的软实力

实现体育强国的实力应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是指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群众体育开展状况、体育产业规模形式等;而软实力则是指体育文化吸引力、体育价值观吸引力、体育体制吸引力、塑造体育国际规则和国际形象等内容。当前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现实是,十分重视硬实力的提高,软实力建设相对滞后。黄莉[7]就指出,当前我国软实力建设重视不够,软实力的理论研究和创新严重滞后,软实力的社会效益未得到充分发挥。张长城[14]也认为,体育强国既要注重“硬件”的评价,更要注重“软实力”的评价。

体育的软实力所表现出来的应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体育价值的吸引力、国际体坛的影响力等方面,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要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就应更重视软实力的建设,只有当软实力达到一定的水平,我们才能更好地实现体育强国目标,真正成为具有国际意义的体育强国。

3 小结

(1)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将实现体育强国做为未来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目标,是符合当前我国国情和世界体育发展趋势的。

(2)体育强国的建设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需要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平衡各种利弊,合理制定目标,明确把握方向。

(3)实现体育强国目标的途径有多方面,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要用统筹的眼光,均衡发展各个方面,在其内部形成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推动力,从而科学的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

摘要:成为体育强国是我国未来体育事业的发展目标,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归纳法从体育强国目标的科学内涵入手,对实现体育强国目标的途径进行分析和探讨,总结出了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增强国民体质等四个途径。

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的途径分析 篇5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目标途径

1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更新

基于西方学者多年来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成果,前瞻企业管理实际发展大趋势,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念可以概括为“战略性激励”,相对于传统人事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特性是“战略性”:相对于企业其他方面的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以激励为核心的。

所谓“激励”,就是从满足人的多层次、多元化需要出发,针对不同员工设定绩效标准和奖酬值,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实现企业目标。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利用效果如何,是由许多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中管理的激励作用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人力资源不同于其他非人力资源的根本特征就是,它依附于员工活的人体而存在,与员工个人密不可分,其他人或企业要使用人力资源,都要经由它的天然所有者个人的“积极主动”配合才能实现。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否“以人为本”,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就成为决定企业运营绩效优劣的关键因素和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问题。

2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任务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来获得和保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战略优势。所谓“竞争战略优势”,是指一个企业所拥有的相对于竞争者更为优越的稳定市场地位或发展潜能。

2.1企业低成本战略。其核心思想是以比竞争对手较低的产品或服务成本获取市场竞争优势。低成本战略优势的实质是较高的企业工作绩效,较高的工作绩效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企业创新和管理创新等途径来实现,而提高工作绩效最直接、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改善人力资源管理。

2.2产品差异化战略,即通过为顾客提供独特的差异化产品或服务,满足消费者的特殊需要,来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差异化战略的核心思想是如何满足利益相关者个人或群体的需要,这同样可以通过工艺改进、售后服务或营销宣传等多种途径来达到,但所有这些与人力资源管理直接相关。只有在企业内部推行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投资方略,满足员工的物质利益和精神追求需要,才能获得市场竞争的人力资源战略要素和人力资本股权激励效应。

2.3人力资源全球化战略。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人力资源将成为企业健康运作和市场竞争成败的战略性资源,企业拥有全球经济霸权的标志是看是否掌握核心知识产权和专业化人力资本,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中,各类企业如何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成功扩展其人力资本运营实力,不断提高跨企业管理水平,实现全球化的人力资源战略目标,是企业取得竞争战略优势的关键问题。

3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的主要途径

实现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目标的主要途径,就是合理构建有效的现代人力资源激励体系。企业人力资源激励体系包括制度激励与管理激励两个方面,在实践中辨证地整合在一起。特别是对于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企业来说,制度激励问题相对于管理激励问题来说更具有根本决定性和现实意义。

由于存在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现代企业在人力资源激励管理上自然各有侧重。经济学的制度激励理论与管理学的管理激励理论,实际上是企业人力资源激励管理活动在市场经济具体文化背景下的理论反映。东方文化背景下人力资源激励管理的典型形态是日本模式。日本企业更多的是从人的社会性层面实行激励管理,注重“管理激励”,强调员工从业者主权,充分利用了人的“社会性”或“合群性”动机,通过终身雇佣、年序工资、内部晋升和开发培训等,进行人力资源激励管理。西方文化背景下人力资源激励管理的典型形态是美国模式,更强调“产权”制度约束,在人力资源激励管理中多从经济人理性层面考虑问题,与经济学中的制度激励理论相接近。美国模式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侧重“制度激励”,注意利用市场竞争机制:在企业内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对在职员工进行契约化制度管理。

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上,制度激励与管理激励的区分都只有相对的意义。在企业战略层面上和操作实务中,制度激励与管理激励都,必须统一纳入人力资源管理这个本体系统,将之有机结合起来,并整合为完整的企业激励体系和运作机制。管理激励措施及其实施必须建立在制度激励的民主基石之上,制度激励必须为管理激励的有效实现提供制度前提、企业保障和人文环境。

4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模式分析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体系的大都是按照基本管理职能来安排理论体系,难以体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念和战略管理逻辑。以“战略性激励”为核心,本文通过三个基本层面的整合激励使企业保持战略的竞争力,探索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新模式。

4.1基本管理层面的战略性激励。企业是由个体和工作团队组成的,其运作和发展必须有基于专业化分工企业技术基础的一系列约束企业成员行为的契约规范。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从获取和保持企业市场竞争优势出发,根据企业结构变革进行相应的工作职位设计,随时招募和选拔企业所需人力资源,并通过制定和形成适宜的契约化管理规范,将员工的日常工作绩效与基本薪酬挂起钩来,不断调整和协调企业成员的行为倾向、化解人际矛盾和利益冲突。这是保证企业在物质技术层面上正常运行的基础。

4.2产权制度层面的战略性激励。现代契约理论证明,任何企业实质上都是一种由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组成的“特殊合约”。人力资本产权在企业制度安排中具有一种特殊决定性的地位和作用,非人力资本产权权能和权益必须通过人力资本的直接参与和使用而间接发挥作用和实现;企业制度安排随契约条件的改变而在企业成员的互动博弈中实现变迁,其基本趋势就是-人力资本及其所有权在企业契约中具有越来越大的竞争优势,并在与非人力资本进行竞争与合作的博弈过程中不断演化出多样化的企业制度安排及公司治理模式。因此,现代企业应按照“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和经营理念,彻底变革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通过推行员工持股计划、管理者收购或经理股票期权计划等,实现人力资本股权化运营,以保证企业长期经营战略目标的完成和通过市场的长期考验。

高校内涵发展的目标选择与实现途径 篇6

一、打破过度控制, 推进高校管理的自主向度

1. 过度控制对高校内涵发展的制约

社会控制的主要内容是遵从社会规范与防止越轨。社会控制通过价值观的内化、控制与反抗以及训练与排斥等过程, 社会规范最终落实为行为者的行为, 由此社会控制得以实现。社会控制按其构成可以分为内在控制与外在控制两种。内在控制是使社会成员通过对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的内化, 自觉遵守社会规范的自我控制过程。外在控制是指社会运用诱导性或强制性手段, 引导社会成员遵循社会规范[2]。当前, 过度的社会控制已严重影响高校内涵发展的实现。其制约作用既表现为过度的外在控制让高校缺乏自由发展的空间, 也表现为内在控制让高校不自觉地套上了思想的牢笼, 缺乏发展的想象力。

从我国高校所经历的外在控制看, 主要表现为高校的发展受太多的外部条条框框的约束, 导致高校的发展放不开手脚, 只能戴着镣铐跳舞。为了让高校办学合乎规范, 我国采取的是严格监管甚至由教育管理部门直接代办的方式进行办学管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 高校从学校创建到办学的活动过程直至办学成果评价都是在严格的外部控制下进行的, 高校的招生计划、专业设置乃至课程开设都直接由管理部门决定, 高校办学的主体性未能得到彰显。

过度的社会控制既束缚了高校发展的手脚, 也带来了高校发展的惰性, 在严密的控制下, 高校既没有可为的空间, 也被免于推动发展的责任, 养成了按指令办事、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以我国重点高校的设立为例, 政府有绝对的决定权, 高校自身的努力与竞争意识没有被激发起来。长期以来形成的按政府指令行事的传统让高校把这种被动的发展模式视为通行的规则, 并逐渐把外部规范内化为自身的标准与价值观, 转化为一种内在控制。在内在控制的影响下, 高校倾向于遵循现有的规范, 并寻求在现行规则中获利。对遵循规范的过分强化, 让高校不愿冒险去突破现有范式, 也就导致了“千校一面”状况的出现。所以, 尽管我国高校已经经过了近百年的发展, 但仍处于“从学校模式到课程、教学技术和有关高等教育在社会中的作用的基本观念都是西方的……还没有一个第三世界的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方的大学模式”[3]的局面。与此同时, 社会控制还会通过对参照群体的模仿使控制变得更加有力, 部分高校对社会控制的遵从以及获利会刺激更多的高校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控制的要求, 从而使高校的发展自主性更加缺乏。

从发展的规律看, 发展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在高校的发展中, 不仅需要有遵循行为, 同样也需要有变革创新。创新在某种程度上就依赖于“非遵循行为”, 因为这种“非遵循行为”有可能唤起其他社会成员对社会规范的重新认识, 导致新规范的确立和旧规范的瓦解, 从而产生社会变革。当然, 这种“非遵循行为”必须是积极性越轨行为, 即之所以采取越轨行为, 是因为他不相信这些规范是值得遵守的, 所以他希望通过有意识地违反来向原有规范提出挑战。……通过这样的过程, 社会变迁才得以发生。

2. 推进高校管理的自主向度

高校内涵发展要求政府等外部力量对高校的社会控制有合理的维度。一方面, 政府及各种高等学校的监管机构应该对高校的办学进行控制, 避免低质量、竞争不良的高校进入市场, 但也应注意给高校的变革发展预留空间, 避免因管得过死而让高校失去发展的动力与意愿。要鼓励高校自我探索, 实现“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从管理者外在推动的被动发展到全体人员自觉参与的主动发展;从自上而下的大改革到自下而上的微变革。让高校既要有竞争的压力, 更要有自主变革的意愿, 形成内涵发展的内部动力基础。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政府在逐步放开学校管理权的同时, 要注意消除内在控制对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影响。

(1) 创建开放自主的竞争环境。

从我国高校的发展看, 由于政府一度集管理者与办学者于一体, 导致高校自身的发展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 学校管理者代表学校按照政府指令办学, 教师基本上不关注学校发展问题已成为高校管理常态。发展成为一种外部要求, 高校自身的活力与动力很少被调动起来。

而就高校的内涵发展而言, 它绝不是少部分人和某一个机构的智慧结果, 更不是外部诉求的结果。内涵发展的多样性与个性化需要各高校自身潜能与智慧的充分发挥, 这就要求高校必须要有发展的自我主导权, 因为“大学的自主是展开竞争、追求质量的一个前提”[4]。只有在自主的竞争环境下, 高校才会有压力去探索自己的发展路径。如当前高校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人才培养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差距;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有差距;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的要求有差距;高校自主办学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与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有差距等”[5]。这些问题的根本都是因为在政府代替高校办学的传统下, 高校没有积极探索自身发展的新路径, 没有主动与外部社会建立联系, 从而认识不到高校发展的方向, 寻找不到自身发展的路径。只有当高校不再依赖政府指令办学时, 高校的内在发展动力才可能被有效地激发出来。因为“正常社会秩序的维持只要求一定程度的遵循。过于鼓励遵循、过于严密的社会控制, 反而会有窒息社会发展的可能, 最终从根本上危及正常的社会秩序。正如许多社会学家认为的那样, 越轨是任何健康社会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

(2) 激活自下而上的内部动力。

实现内涵发展不仅需要来自顶层设计的大改革, 更需要有基层内部活力与动力的激发, 很多改革的失败就在于下层动力的不足。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在高校中政策的制订者总是那些行政管理人员, 他们主导了改革的话语权, 教师等基层工作者对学校整体性工作和改革的目的等不甚了解。这就导致在学校开展的一些改革活动中, 尽管存在一些互动参与环节, 但实际上这些会议不过是“走过场”的游戏。底层对于一些改革因为缺乏有效的参与而消极应付的现象成为改革中的普遍情况。如在尼特尔对瑞典学校放权改革调查显示, 教师对改革的态度往往是消极的。而教师抵抗的原因“源于科层制的传统、缺乏专业知识, 以及‘集体的退化’, 缺乏安全感导致教师们‘坚持’非理性的假定和幻想”[6]。高校实现内涵发展需要来各个层面尤其是基层组织和个人的动力, 没有一个个微变革的力量, 就不可能实现高校的内涵发展。

二、突破路径依赖, 实现高校改革的创新向度

1. 路径依赖对高校内涵发展的制约

路径依赖是指人们过去作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 一旦进入某一路径, 就容易对之产生依赖, 并在后继的发展中不断地自我强化乃至锁定。自我强化的产生是由于制度选择后会形成依赖制度获利的利益集团, 已经建立的制度会阻碍对其他道路的选择。同时, 那些掌握权力的人会利用所掌握的权力来强化自己的地位。锁定则表现为在制度发展的过程中, 由于产生了依赖制度获利的利益集团, 即便走上会产生停滞的无效路径, 仍会坚持走下去[7]。

高校内涵发展中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是发展中的路径依赖让高校的变革变得举步维艰, 因为高校现有组织、制度等被不断自我强化与锁定, 通过适应、阻碍等方式封闭了其它发展路径。

首先, 路径依赖的自我强化表现为让人形成对原有制度的适应性。如一旦某种教学和科研评价制度建立起来并稳固后, 就会让教师和管理人员适应, 而不愿意再接受其他方法, 因为自我强化会令该场域中的人习得这种规则, 并逐渐付出努力去适应该规则, 变革会让这些已付出努力去适应该规则的人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 让其失去安全感。其次, 路径依赖的自我强化效应让既得利益者阻碍组织、制度变革。以学科为例, 大学文法神医的学科构成在很长一段时间被诸多大学奉为圭臬, 拒绝其他学科的进入, 从而使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进入大学遭遇了巨大的困难, 形成了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基础狭窄、学科割据、进行排他性研究的局面”[8]。自我强化使得其他模式难以发展。“狭隘的专业化所引发的特别危险, 就是它将专业人员从跨专业对话中孤立起来了。说得更极端一些, 它甚至可能使注意力偏离了学科的基本目标, 而正是这些目标造就了专业本身。”但即便存在这些问题, 既得利益群体仍会不断强化原有制度且不愿意接受变革, 为了建立专有地位, 获利者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来加大进入的难度。“他们发明了神秘的专业用语, 将没有该领域知识经验的人们拒之门外。相应地, 非专业的人们不再期待教授们给予他们智慧。”另一方面, 那些获益的高校往往倾向于保护自己的专有地位, 拒绝其他“异类”的进入。如伦敦大学的创新变革由于“这种新机构对传统的大学构成了威胁, 因此必然遭到了牛津和剑桥的保守势力以及教会的反对, 他们很快便采取了抵制行动”[9]。

2. 实现高校改革的创新向度

内涵发展不是原有范式的扩张, 而是变革时期高校对自身发展作出的新探索。实现内涵发展, 要求高校根据时代发展要求, 对自身的各项要素进行变革与创新。

(1) 树立创新意识, 防止过度自我强化。

实现内涵发展要打破人们对现有制度的过分适应与依赖。高校在推行一项制度时, 既要让人们接受并适应新的制度, 也要防止人们对该制度产生过分依赖, 因为高校内外部环境的变革必然会导致制度的变革。以教师考评制度为例, 当前各所高校都采用了以“科研成果”作为主要或唯一考评标准的制度设计。这种制度如果再长期强化下去就会导致高校教师陷入集中一切精力“造论文”和争项目的怪象, 必将让教师产生“科研就是一切”的错误观念, 忽略其他工作, 失去其他能力的发展探索机会。所以, 在制度设计时要留有灵活性。我国教育管理部门已开始着手改变让教师陷入“唯科研”论的单一化发展误区, 一些学校也已开始另辟基于教学、社会服务等能力的评价路径, 为教师建立灵活、多通道的发展路径, 这些举措都能防止教师科研导向考评制度的过分自我强化。

(2) 注意组织与制度设计的灵活性, 防止锁定的发生。

内涵发展既要求高校要尊重自身的传统与优势, 也要求高校有一个动态的环境, 为变革和创新留有空间。从高校发展的制约因素看, 长期以来的制度安排等形成的利益群体往往会成为变革的阻碍者。“许多大规模学术改革与革新建议要么胎死腹中, 要么试验性地昙花一现, ……基本原因在于, 教师是按有高度政治稳定性的学系来组织的。学科内部联系、学科忠诚、特定学科角度, 都大大强化了学系组织的稳定性。不符合这种学系结构的学术安排, 会导致危险的命运。”[10]因此, 在组织与制度设计时保持适度的灵活性和差异性是防止锁定发生的有效方式。以当前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学科组织和人事安排为例, 哈佛等大学都正在通过跨学科组织的建设和教师、研究人员的跨部门联合聘用等途径来打破原有的组织与制度壁垒, 防止锁定的发生。

三、摆脱单一认同, 建构高校评价标准的多元向度

1. 单一认同对高校内涵发展的制约

认同包括社会认同与个体认同。这两个方面共同作用于社会中的组织与个人, 使其最终通过遵循社会的共识实现自身的身份认同。高校内涵发展必须建立起对多样性发展的认同, 消除视原有权威为不可突破的巅峰的障碍, 打破认同的单一性。

对高校认同单一性的表现之一是高校发展的统一西方范式。当前世界高等教育的普遍走向是以西方大学为模板。在西方大学的标准影响下, 世界高校的多样性逐渐被消弥。著名的比较教育学者阿特巴赫曾指出, 当前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是以西方大学为模型建立起来的, 我国高校也不例外。今天我们在追赶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进程中仍然把与西方大学的趋同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但事实上, 在学习他人之长时, 也应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中国大学在努力获得世界认同的同时, 也要寻找自己的本土特色, 不应由一种话语体系主导所有高校的发展, 要着力打造“中国大学”模式。

认同单一性的另一表现是当前高校发展中呈现出少数甚至一种类型的高校成为所有高校模仿对象的怪象。正如阿特巴赫在分析世界大学的“中心—边缘”地位时指出的那样, 处于边缘地位的高校对处于中心地位的高校产生了强烈的依附性。以世界高校为例, 认同的单一性表现为“现行的国际教育综合体中存在着某些大学和知识‘中心’, 它们指出方向、提供样板、开展研究, 一言以蔽之, 就是将自己置于学术系统的金字塔的顶端起着领头的作用, 而这一金字塔的底部则是那些处在‘边缘’的大学, 它们照搬国外的发展模式, 很少生产具有原创性的成果。”在一国的高校中, 也如戴维·里斯曼指出的那样“少数大学为其余的大学定下了学术的基调。”从而造成了“一小部分大学主宰着绝大部分的高校, 只有少数大学按另外的模式发展或朝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我国高校也是如此, 小部分研究型大学呈现某种发展新潮流时, 其余高校一般都会紧随其后。

认同的依附性致使相当一部分高校失去了自身对于发展的思考, 它们只能扮演中心大学追随者的角色, 而很少有创新。“在英国, 牛津与剑桥对中等后教育的影响是很大的。在法国, 巴黎大学则主宰着整个国家的教育系统。”可见, 就高校发展而言, 过于寻求权威认同在某种程度上也会造成高度统一的话语, 制约了高校的多样性发展。如19世纪英国伦敦大学的变革就是对原有认同的颠覆。与牛津大学由教会主导、为贵族服务的传统不同, “伦敦大学在教育领域无疑引发了一场革命, 它的革命性一方面表现在无上帝的课程设置, 更重要的是它是英格兰第一所不限制学生宗教信仰, 招生不必通过宗教考试的学校。”它无疑为英国高校带来了新的生机。所以, 认同的单一化阻碍了其他类型的高校的发展。“一所在全世界范围内处于边缘地位的大学能够成为中心大学吗?这是一个经常被提出来的复杂问题。这一问题假定, 全世界的所有大学应该追求工业化国家杰出的研究性大学所定义的那种中心地位。”但从甘地到尼雷尔及伊里厅等理论家都认为, 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应该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得成功。

2. 建构高校评价标准的多元向度

内涵发展是在新的发展理念下形成的发展观。它要求人们摆脱对于发展的旧观念, 建立起对于何为发展的新认同。在现实中, 人们总希望建立一些指标作为标准, 从而让发展可以被衡量。常见的做法是选取一些发展较好的高校作为标杆, 剖析它们的特点作为发展的参照。可以肯定, 这种方式是发展的一种路径。但更要注意的是对任何一种模式或类型的过分推崇都注定要以失去多样性为代价。

(1) 要突破发展的单一化标准。

在对发展进行衡量时, 最容易发生的现象就是评价标准的单一化。发展不应是一种标准的优化, 更应是创新探索的结果。纵观高等教育发展史, 凡是在历史上具有影响力的发展都是创新发展, 而不是对某种模式的追逐。如柏林大学之于旧大学的突破在于其创造了全新的以研究为特色的新的大学类型;麻省理工学院在发展中也绝不走哈佛之路, 而是在“将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以及知识资本化的过程中, 正在创造一种新型的大学模式———创业型大学, 这种模式即将基础研究和教育与创业创新相结合, 正在取代哈佛成为学院界的榜样”。一种好的模式只具有一定的适应面, 若把所有的高校都建成这一模式其实就是排挤了其他模式发展的可能, 也满足不了多样化的需求。今天, 我们对研究型大学也应有一种新的认识。研究型大学只是高校诸多类型中的一种类型, 它在培养研究性、学术性人才上, 在产生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但它却不应是所有高校发展的方向。因为世界问题与人才能力的多样性还需要我们创建其他类型的高校来适应并满足社会和人们的需求。

(2) 要建立起适切性标准。

内涵发展指向的是高校自身的发展, 这种发展是以自身为量度的。如当前西方国家高校正在开展的增值评估, 它更看重的是高校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怎样的增值, 而不是用统一准绳来度量。由于每一所高校服务的对象不同, 学生的基础也不同, 因而, 对于学校发展的考评是看它在学生的学业增值等方面的成就, 而不是笼统地把这些学生的成就与一流大学去比较。更需要强调的是, 高校是有着多重任务的机构, 每所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去选择自己的特色发展路径。育人工作也是这样, 高校要培养的是各个领域、多种才能的优秀人才, 而不只是学术性人才。因此, 学术性高校不是也不应该是唯一的追求, 建立起适合自己的发展定位才是高校内涵发展的根本。

四、消除“孤岛”现象, 重建高校各层面的合作向度

1.“孤岛”现象对高校内涵发展的制约

“孤岛”现象是指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存在某种刚性约束而造成的特殊状态。各种各样的资源孤岛、制度孤岛、空间孤岛的存在, 让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存在一种具有集体性、强制性、客观性、普遍性的隔离状态[11]。“孤岛”现象的存在让一个系统或一个组织的人、财、物、信息等各种资源均处于分散与隔离状态, 不能有效地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同时也形成仅由一个孤立主体来从事综合性活动的状态, 难以实现效果的最优化。

从当前高校发展的制约看, “孤岛”现象表现尤为突出, 不论是高校内部、高校之间还是高校与外部社会之间都处于较明显的隔离状态。从高校内部看, 在专业化与部门分工的影响下, 高校内部机构的联系变得越来越松散。学院与学院之间, 乃至同一学院的学系之间都各自为政, 缺乏相互的学术交流与资源共享。而学术共同体的缺乏“破坏了大学建立的基础———信念, 这种信念就是:追求知识的最佳途径是依靠学者在充满活力与挑战的学术共同体中所进行的工作, 而不能依靠在孤立状态下进行的研究”。各行政部门之间也缺乏合作, 表现为各机构都以各自专门负责的工作为界限, 设立各自的工作重点, 很少就工作形成统一目标与合力, 推动育人大环境的有效协作。高校之间的合作也仍然不够, 表现为各所高校都想从本科层次一直办到博士层次, 缺乏各层级学校的分工贯通;高校专业的重复设置, 缺乏协调合作;资源共享虽已有突破, 但力度仍然不够。而高校与社会联系之间的问题就更为突出, 主要表现为高校的封闭式办学, 即高等教育的所有活动都在高校内部进行, 以及高校成为开展高等教育活动的单一主体, 导致高校承担了高等教育的全部活动, 并缺乏社会资源的有力支持。

2. 重建高校各相关主体的合作向度

由于“孤岛”现象是一种合作困境的综合体现, 所以在高校各个层面建立起有效的对话沟通路径, 让合作成为可能显得尤为迫切。

(1) 注重校内共同体的形成。

高校发展要突破“孤岛”现象首先要注重校内共同体的重建。一是要重建学术共同体, 即突破学院与学院、专业与专业之间的隔离, 建立起教学、研究的学术共同体。实现院系之间信息、人员、资源等的交流与共同使用, 从育人工作的整体性和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出发, 重建院系之间的科研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二是要统一目标, 形成学校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合力。就当前高校现状而言, 要注重通过战略管理让学校对发展目标达成共识, 在此前提下去开展各部门的工作, 避免各部门活动的零散性, 就达成共同目标进行通力合作, 形成一盘棋。

(2) 建设校—校合作互助机制。

高校与高校之间应就各自定位、资源等形成有效的合作互助机制。对高等教育多样化的需求与高等教育数量的扩张是相伴而生的。高校的发展要力避“大而全”的同质化模式, 避免高校之间的零和竞争, 要通过差异化定位, 实现优势互补。这就要求各高校在保持各自特色的基础上加强协作, 特别是同一地区的高校更应注重这种互补与协作。如加州大学高等教育系统的总体规划就让加州的高等教育形成一个从下而上的合理体系, 让高等教育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得以有序发展。

(3) 推进政府—学校—企业的协作机制。

高校发展的合作向度要求社会和高校重建两个认识:一是高等教育的活动不应该仅仅在高校中开展, 而应拓展开去, 创建高等教育活动的社会参与途径, 构建一个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高等教育活动流程。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例, 虽然高校内部可以设立实训室等, 但更需要企业等社会机构提供真实的环境, 打破把高等教育活动的全部流程局限于高校内部的状况。二是要改变高等教育活动参与主体的单一性。高等教育活动虽然主要由高校来开展, 但并不意味着只由高校一个主体来承担全部活动。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都可以作为高等教育活动中的参与者, 在资金供给、人才市场需求、人才培养所需能力规划等方面给予支持、信息和建议, 逐渐形成高等教育活动由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局面。

摘要:实现内涵发展, 要求高校发展做到:打破过度控制, 推进高校管理的自主向度;突破路径依赖, 实现高校改革的创新向度;摆脱单一认同, 建构高校评价标准的多元向度;消除“孤岛”现象, 重建高校各相关主体的合作向度。

关键词:高校发展,内涵发展,管理,改革,评价,合作

参考文献

[1]刘尧.如何看待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国模式”问题[J].江苏高教, 2012, (1) .

[2]陈成文.社会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M].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 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4]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5]杜玉波.全面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教育部党组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扩大会议上的发言[EB/OL]. (2012-11-18) [2013-12-20].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976/201211/144828.html.

[6][英]杰夫·惠迪, 萨莉·鲍尔, 大卫·哈尔平.教育中的放权与择校:学校、政府和市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7]刘要悟, 彭妙.大学核心竞争力培育中的“路径依赖”及消极作用的化解[J].江苏高教, 2011, (6) .

[8][美]弗兰克·H.T.罗德斯.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M].王晓阳, 蓝劲松,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9]贺国庆, 王保星, 朱文富.外国高等教育史[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10][美]弗雷德里克·E.博德斯顿.管理今日大学——为了活力、变革与卓越之战略[M].王春春, 赵炬明,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目标的实现途径 篇7

语文教学是一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除了让学生接收识字习文的技能外, 还有接受文化艺术的熏陶并使其赋有情感沟通感受的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就提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 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1]因此,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启迪学生对生命与情感的思考, 是语文课程教学必须达到的目标。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也成了我们思考的方向。

2. 语文课程的情感态度目标

2.1 语文课程情感态度目标的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前言部分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出:根据新时期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 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 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1]

情感态度第一次作为重要的课程设计目标被提出。

2.2 情感态度目标的具体内容。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目标:九年义务教育应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所规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 并特别强调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热爱中国共产党, 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 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 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维护社会正义,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 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 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 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正确认识自己, 尊重他人, 学会交流与合作, 具有团队精神, 理解文化的多样性, 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这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的要求。[1]

2.3 实现语文课程情感态度目标的意义。

语文教育具有其特殊性, 就是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精神世界, 给自己一份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别林斯基有过这样的言语:“年轻的时候应该追求做虚幻的东西, 不能过早地把人培养成太现实的人, 要敢于做梦。在成熟以后, 美梦破灭, 在破灭中升华, 这样就可以达到永恒的精髓和谐。”[2]

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目标是语文课程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 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同时它又是语文审美教育功能的充分体现, 它可以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

3. 实现情感态度目标的有效途径

落实语文课程目标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 其途径就是将课程目标转化成具体的、可操作的课堂教学目标, 师生通过达到一系列教学目标而最终实现课程目标。而具体途径如下:

3.1 创设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任何教学形式都没有情景教学来得直观、深刻。”[3]因此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入境入情, 自然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语文作为一门独立而特殊的课程, 尤其先天的优势。相比其他学科, 语文更贴近生活, 更易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 根据教学目标的需求, 而创作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如此便可让学生将情感的大门打开, 迎接内心的需求。创设情境时, 教师应发挥专业特长, 联系课文的写作背景, 作者的生活经历, 以及内容中的历史现实;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 巧妙运用音乐、图片、视频影像等资源烘托课文所要表现的情感世界;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和表演感受角色的情感经历, 使其身临其境。根据情感需求创设情感世界, 情境相融, 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情感的共鸣能够打消一切的寂静和乏味, 让学生主动走进语文课堂, 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从而实现课堂中的情感教育的目的。

3.2 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从根本上说是师生间的一种交往活动, 集中反映在师生间知识和情感两个方面的传递和交流上。在传统语文教学中, 语文教师过多地扮演着课堂主导者和主宰者的角色。不容置疑的权威导致话语权孤立地成为教师的传授知识的武器, 而学生更多的是扮演倾听者的角色, 交流却成了对教师课堂设计意图的一种猜测。而新课程的提出, 便打破了这常规的授课方式和课堂师生关系, 要求教师作为课堂氛围的经营者, 承担课堂教学的调控者, 主动地将自己的情感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 产生情感共鸣。此时, 教师自身要明确教学目的, 主动倾听学生的问题, 理解学生的想法, 以一种平等交流的方式沟通。用尊重、宽容、理解换取学生被压抑已久的情感表达, 并使师生的关系重新回到亦师亦友的位置, 以求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3.3 通过课堂对话进行思想情感交流。

对话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只有通过对话才能发生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沟通, 而对话对于人类而言更是以一种生存和发展需求的本质特征反映出来的。而这一特征也无可厚非地被运用到了教育之中。在千年前, 中国和希腊的两位伟大教育家孔子和苏格拉底便提出了“对话式”的教育观点。而语文课堂上的对话使其有别于其他课程, 语文课堂教学因为文本自身的原因而使学生拥有更大的自我发展的空间, 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这为语文课堂的对话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性, 同时也为话题的选择增加了可行度。[4]可通过对话教导学生尊重他人的思想和情感, 也尊重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因此, 课堂上的对话, 不仅要突破传统的独断性, 更要倡导开放、公平、相互倾听, 在交流中保持一定的独立思想的主体姿态, 通过对话, 完成思想情感的交流, 从而产生新的视角。

3.4 挖掘文本, 以情促情。

语文课程有着自身的优势, 在语文教材中, 有着丰富的蕴含诗意的散文、情景交融的诗歌、情节跌宕的小说、富含情愫的剧本。这些拥有强烈的情感和艺术张力的文本, 帮助了学生学会拥有那情感的诉求, 学会感受和尊重情感, 从而形成高尚的品质和情操。

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因素, 让学生在情感的世界里流连。语文教材中充溢着古今中外的名家大作, 而他们往往又都是用文字倾诉情感的模范。逍遥自然的庄子, 激愤忧郁的屈原, 狂放不羁的李白, 以生命换忠诚的文天祥, 优雅不失厚重的莎士比亚, 幽默犀利的马克·吐温, 这些文字上的舞者, 用自己的生命和情感来诉说独有的情感体验, 或是哀愁, 或是欣喜。面对如此丰富的情感素材, 教师就该广采博览, 深挖内涵, 在透彻了解之后力求在学生面前将作者的情感全部释放。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不仅体会并学会运用修辞和文字, 更受到文字的感染和情感的熏陶, 与文本中的情感一起喜怒哀乐。

3.5 完善评价体制。

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一种鼓励。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和赞赏。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尽量给予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和多种鼓励, 捕捉学生的思维亮点, 在最恰当的时机及时评价。对每个学生的一次精彩的发言, 一个独到的见解, 一次勇敢的尝试, 一次进步的努力, 都应当及时评价、表扬和激励, 让他们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 享受成功的喜悦。即使是错误或不够准确的理解, 也应当鼓励学生正视自己的错误和不足, 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树立自信心。通过这样的及时引导和评价逐渐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一些经历和体验, 感悟到自身的价值, 并激发学习的热情, 促进良好情感的培养和认知的发展。

3.6 强化教师自身情感驾驭能力。

作为语文知识的传授者———教师, 要拥有准确地识别、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情感, 能及时察觉自己的情绪变化并有归结情绪产生的原因的能力。还要拥有适应性地调节、引导、控制、改善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能够摆脱强烈的焦虑忧郁, 积极应对危机, 增强实现目标的情绪情感力量。同时语文教师还需拥有自我激励能力和识别他人情感的能力, 良好的与学生及家长沟通的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语文教学不仅要体现出学科课程的工具实用性, 更要注重培养受教者的情感能力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将情感教育融入其中, 让学生进入快乐学习、情感体验的状态中。要积极创设情境, 和谐师生关系, 让课堂对话成为佳话, 以作者的情感来感悟学子, 并完善情感化的评价, 让语文课程的情感目标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实现。教师在工作中要以情感为主线, 以合作交流、互动沟通为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 让他们的学习生活充满温暖的情愫, 在情感的世界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 (第1版) .

[2]钱理群.拒绝遗忘——钱理群文选.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8.1, (第1版) .

[3]布鲁纳著.姚梅林, 郭安译.教学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1, (第1版) .

目标的实现途径 篇8

关键词:烟草,现代农业,存在问题,基本思路,发展重点与突破口

当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传统的烟草农业正在经历一次大的变革。烟叶生产经营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 工业化生产设施的装备使用越来越多, 烟叶生产的技术含量越来越大, 烟叶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越来越深入, 这为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的转变打下了思想、技术、管理、设施基础。由于人多地少、农村经济欠发达、工业基础差、农民思想观念陈旧等原因, 我国烟草农业全面实现现代化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我国烟叶生产要发挥烟草行业优势, 正确把握烟草农业现状, 围绕现代农业发展方向, 烟农和政府全面动员, 行业上下齐心协力, 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 制订切合实际的实施步骤, 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烟草农业, 在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中先行一步。

1 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生产基础差

我国烟区大多分布在经济不发达地区, 烟田质量不均衡, 土地资源利用方式不科学, 没有形成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烟水配套设施不完善, 烟区灌溉水源缺乏保障, 水利设施薄弱,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烟叶产量和质量不稳定。烟炕配套条件差, 烤房设施标准化、智能化程度不高。烟路配套状况差, 偏远地区交通条件落后, 农业机械设备无法使用。烟叶生产社会化服务不到位, 烟农基本上要靠自己独立完成烟叶生产全过程, 时间成本和比较成本大。烟叶生产技术支撑能力差, 生产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烟叶生产科技含量偏低, 烟叶技术推广到位率不高等, 制约着烟叶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1.2 社会成本高

现行的烟草专卖体制, 从指导思想和主旨上是想抑制烟草的生产发展, 但在我国的国情和现行烟草运作体制下, 并没有完全实现当初的设想。现行烟叶管理体制设置了诸多管理和经营机构, 社会对烟草取多予少, 烟草行业税收等负担过重, 生产成本和商业成本远高于国外, 既束缚了企业自主生产经营活动, 难于发挥企业的积极性, 同时也增加了经营成本和费用, 加重了企业的经济负担。

1.3 市场化程度低

现行烟叶流通体制中遗留了很多计划体制的烙印, 市场对烟叶生产的调节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市场供应的计划性仍较强, 工商交易还停留在行业管理式的贸易交易的老套路上。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发挥不充分, 地域性、区域性烟叶发展不平衡。市场调控机制不健全, 烟叶生产宏观管理较为被动, 年度间产量起落较大, 烟叶总量供大于求、优质烟叶供不应求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1.4 生产水平不高

我国户均种烟面积0.3hm2左右, 烟叶生产主要靠手工, 是一种典型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由于烟叶生产规模小而分散, 难以实现规范化种植, 先进实用技术普及速度慢, 机械化、集约化技术应用程度低;烟农之间的生产管理水平差异极大, 平均烟叶产量较低, 上等烟比例提高较慢;烟农种烟收入不稳, 经济效益不高。这种传统的粗放型经营方式既浪费了人力和物力等资源, 也制约了生产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1.5 质量品质不优

当前烟叶市场激烈竞争的焦点是烟叶的可用性, 一是烟叶的内外观质量;二是烟叶的等级结构和部位结构;三是烟叶的区域性质量特色, 具体表现在烟叶在卷烟配方中的香吃味、安全性和经济性等方面。近几年, 我国烟叶生产质量明显提高, 但与进口烟叶相比质量仍有差距, 烟叶供求区域性、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 年际间质量差异仍然较大, 高档卷烟生产原料紧缺, 难以满足工业企业的原料需求。

1.6 种烟比较效益下降

种烟劳动强度大、技术难度高。由于耕作制度不科学, 烟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病虫危害日益加重。由于烟叶专业化、社会化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 抗风险能力低, 种烟收入难以稳定。加之近几年生产资料、粮食及经济作物的价格不断上涨, 烟叶种植比较效益优势逐步丧失, 小生产与大市场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 影响烟农种烟的积极性。

2 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2.1 现代农业和现代烟草农业

目前, 学术界对现代农业还没有形成一个标准的定义。从生产力角度分析, 现代农业应当是指:现代农业劳动者, 采用现代化的生产工具, 应用现代生产资料, 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从事的农业生产。从生产要素角度分析, 现代农业应当是由现代生产要素构成的农业生产消费体系。被广泛认可的现代农业基本特征, 是以现代发展理念为指导的, 以市场化商品生产为主要形式的, 用现代工业装备的, 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 用现代经营理论和方法管理的, 用高效便捷的信息系统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的, 用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持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其构成形式应当与社会发展相匹配, 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行动态变化。发展现代农业就是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 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 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

作为现代农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既要在总体上具备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又要具有烟草农业的特点。其主要特征是经营市场化, 劳动者知识化, 技术科学化, 种植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 管理机械化、社会化、信息化。

2.2 现代烟草农业的生产要素分析

2.2.1 土地要素。

现代烟草农业以规模种植为基础, 分2个层次, 即在个体规模上以实现烟农持续增收为基础, 在整体规模上以满足卷烟市场需求为目标。从我国烟农的管理水平和投资实力出发, 理论上每户烟农目前需要种植1.2hm2左右烟叶。因此, 扩大单个农户的种植规模, 使之达到维持烟叶生产与发展的最低规模水平是主要矛盾。近期要把减少烟农数量, 发展种烟大户作为工作重点, 烟叶农场等规模经营方式要作为中长期发展目标。

2.2.2 劳动者要素。

家庭经营是被世界农业生产所广泛采用的, 最具有竞争力的农业生产形式。现代烟草农业必须以农户为基本单位, 一是加强教育培训, 提高烟农素质, 培养拥有较高文化素质、全面掌握烟叶生产科学技术、能够使用现代化生产工具的烟农;二是创新赢利模式, 吸引高素质人才, 培养新一代烟农群体。不但要用高的烟叶效益把有技术、会管理的种烟能人留在烟叶种植行业, 还要从社会上吸引一部分高素质的人才加入烟叶生产队伍, 这是烟草种植业始终保持市场竞争优势的根本。

2.2.3 技术要素。

烤烟生产技术主要包括2个方面, 一是优良的品种, 二是为控制和改善品种的生长条件所采取的生产技术体系, 包括种植制度、土壤处理技术、栽培技术、施肥技术、植保技术、调制技术等。发展现代烟草农业要针对集约化生产目标, 对现有生产技术体系进行升级改造。要落实试验、示范、推广程序, 建立靠专家把握技术方向, 靠实践调整技术方案, 靠技术员尤其是农民技术员搞技术推广, 靠典型主要是种烟大户带动和普及技术的技术推广体系, 实现教学、科研、技术推广相结合, 提高烟叶生产的技术含量和生产水平。

2.2.4 生产资料要素。

发展适度规模种植, 一是简化生产流程, 实现烟叶生产的省工、高效;二是改善生产条件, 完善烟叶生产保障体系, 实现烟水配套、烟炕配套、烟路配套、烟机配套, 建立烟叶种植保险体制。烟水配套为适度规模种植提供稳产、高产保障, 烟路配套使得现代化的机械和设施能够用于烟田, 烟炕配套使种植规模扩大后生产的烟叶实现密集式、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烘烤, 烟机配套通过设施化育苗、机械化耕作和管理实现烟叶生产过程集约化、专业化、商品化, 减少不确定因素, 提高生产效率。考虑到烟农的实际投入水平和科技文化素质, 烤烟生产设施和机械的应用要从发展社会化服务起步, 经历从简单到复杂, 从半动力化到动力化、从人工控制到自动控制的过程。

3 现阶段发展重点与工作突破口

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难点较多, 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经济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必须在服从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的前提下, 根据各地实际, 不断改革创新, 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和完善。

3.1 发展集约生产, 突破土地限制

通过互换、转包、转让、租赁、入股、返包倒租等土地流转形式, 把过于分散的烟田适当集中起来, 把分散种植的农户适度集中起来, 逐步扩大农户的种植规模。努力推动烟叶种植专业化, 促进烟区的整合和烟叶种植产业区 (带) 的形成。

3.2 强化技术服务, 突破技术限制

采用户籍化管理、GAP等管理模式, 以技术服务和管理为纽带, 以生产投入和扶持为手段, 发展烟叶片区化管理, 标准化生产;提高烟叶生产整体水平, 提供质量均衡的烟叶商品, 稳定烟农的收入, 降低烟农的种植风险, 提高烟农的种植积极性。

3.3 发展社会化服务, 突破工具限制

组织有烟叶生产经验的劳动力, 采用共同合作或专业服务队等形式, 为烟农提供移栽、收烤、分级等劳务服务, 促进农村劳动力的专业化分工。大力发展现代化烤烟生产专用机械, 既要研制以农户为基本使用单位的小型多功能烟田管理机械, 也要组织烟叶生产专业服务队开展规模化的机耕、植保等服务, 把烟农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3.4 拓宽投入渠道, 突破资金限制

加大烟草行业生产投入和以工补农的资金投入力度, 积极吸引民间资金、工商资金、扶贫资金、专项贷款投入烟叶生产经营;帮助烟农增加科技投入, 购置现代化生产工具, 完成烟叶适度规模经营的资本原始积累。

3.5 发展组织化生产, 突破管理限制

通过组织烟农协会、烟叶合作社、公司加农户等合作化烟叶生产形式, 创新和提高烟叶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培养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人才队伍, 通过组织化的农业生产, 推动烟叶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

3.6 改善生产条件, 降低种植风险

通过优化种植区域, 促进烟田向宜烟区域转移;实施烟水配套、烟路配套、烟机配套、烟炕配套, 为烟叶生长创造良好条件;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逐步开展种烟保险等业务, 降低种烟风险, 提高种烟保障系数。

参考文献

[1]赵元宽.对我国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思考[EB/OL]. (2004-04-06) .http:∥www.tobaccochina.com/tobaccoleaf/roundup/update/20044/20044616959_157055.shtml.

[2]蔡寒玉, 汪耀富.我国烟叶生产有关问题浅析[EB/OL]. (2007-07-26) .http:∥www.tobaccochina.com/tobaccoleaf/roundup/update/20057/200572691222_161100.Shtml.

[3]刘斌.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4.

[4]刘石成.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依据[J].经济改革, 1997 (5) :57-59.

[5]王悦洲.关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思考[J].农村经济, 2003 (9) :4-6.

[6]牛若峰.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特点与方向[J].中国农村经济, 2002 (5) :4-8, 12.

[7]杨敏丽.建设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 2005 (7) :68-72.

目标的实现途径 篇9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含义,特征,目标内涵,实现途径

在信息社会中,政府职能需要与时俱进,使政府既要适应社会的快节奏进步,又要能够引领时代潮流,站在时代前沿,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改变。在瞬息万变的新时代,政府要凭借高瞻远瞩的眼光,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不仅关乎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大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步骤。建设服务型政府有利于我国对内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社会,对外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并承担更多力所能及的国际责任。

1 服务型政府的含义及特征

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建设服务型政府成为政府改革的合理选择。我国学者对服务型政府的内涵进行了很多有意义的研究,对我们形成关于服务型政府的正确认识有很大帮助。

学者李金龙在《创新政府间关系,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文章中提出,“服务型政府是指在服务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依法治国和民主参与的框架内,通过制度化的渠道,按照服务消费者的需求组建起来的,以为其服务和维护公共利益为宗旨,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持续性的公共服务并承担公共责任的一种政府模式。”①他强调服务型政府的服务导向与顾客导向,这启发我们思考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薄贵利教授在《准确理解和深刻认识服务型政府建设》一文中提出,“服务型政府,是指在以人为本和执政为民的理念的指导下,将公共服务职能上升为政府的核心职能,通过优化政府结构、创新政府机制、规范政府行为、提高政府效能,以不断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的政府。”②他看重服务型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以及为实现此职能政府内部所需作出的努力。学者高玉贵在《新公共服务视角下的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中提出,“服务型政府是在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和服务的活动中坚持以公民为本,追求公共利益,注重公平正义和法治,坚持以人的发展为主题,注重公共服务中的协同治理的政府。”③他是从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取向方面阐释服务型政府的含义的。我们认为服务型政府追求的价值取向除了以人为本、追求公共利益、注重公平正义和法治之外,还应该追求民主和责任。

通过研究有关服务型政府内涵的文献,我们发现,目前学界对服务型政府含义的研究不仅深入而且多样,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服务型政府做出了不同的解释。我们认为,服务型政府首先注重以人为本,它的职责就是为人民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其次,服务型政府注重民主和法治,民主与法治是现代社会健康发展的条件,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两大基石;最后,服务型政府是一种区别于传统有限政府模式的新型政府模式,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就要转变政府职能。所以,从目标追求的角度来说,服务型政府是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在民主和法治的框架约束中,承担社会治理责任,有效地为人民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新型政府模式。它具有以下特征:

(1)服务型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它的职责就是为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这要求服务型政府始终将“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利益要求,人民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是政府绩效考核的标准之一。

(2)服务型政府是民主制度的先行者。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引领建设并维护民主制度,转变人们的价值取向和思想意识,引导人们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健康发展,这是推动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环节。

(3)服务型政府是社会治理责任的承担者。服务型政府应该承担公共责任,追求公共利益,对公共服务对象负责并接受他们的监督,保持权责一致。政府对其渎职、失职及违法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或伦理责任。

(4)服务型政府是法治社会的维护者。在法治社会中,不仅要求公民守法,也要求政府守法,服务型政府的活动只能在法律规定之内进行,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是其题中应有之义。

(5)服务型政府是利民政策的有效执行者。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政府活动必须具有有效性,服务型政府可以提高政府执行效率,增强政府行政能力。换言之,服务型政府非常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并且能够做好。

2 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内涵

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政府的根本宗旨。现如今,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社会价值观念发生巨变,道德原则的非强制性、多元主体诉求的异质性削弱了社会公共利益的统一性。整合社会利益,实现“中国梦”,首先就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民主、责任、法治和有效等要素在政府当中的有机统一。

2.1 民主政府

民主政府是指采用法定的方式,保障人民权利,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府。我国民主政府运行的起点是民主政治,要想建立民主政府,在重塑民主理念的同时,还要明确民主政府的价值追求。我们认为,民主政府首先应该追求平等和自由,这两个价值追求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配合,共同奠定建设民主政府的基础。

(1)平等。在民主政府中,一方面,公共权力或公共决策要平等地体现人民意志,不能因公民的民族、性别、社会地位、教育状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另一方面,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除了涉及个人隐私、国家秘密及商业秘密的保密信息外,应该做到信息公开透明,保证公民平等地参与国家治理。

(2)自由。在民主政府中,“公共权力要尊重和保护少数人的利益”,④尤其要防止多数人专政;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拥有依法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政治权利自由,政府不能横加干涉,要依法保护;最后,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公民拥有的自由广度扩大了,深度也增加了,但是能力不同的人,享有自由的水平也不同,因此,在民主政府中,公民享有自由不只在理论上落实,在实践上也要贯彻。

2.2 责任政府

张成福教授认为,“责任行政或责任政府既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基本理念,又是一种对政府公共行政进行民主控制的制度安排。”⑤我们认为,责任政府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承担法定职责和法定义务,二是当它不能承担法定职责和法定义务时,要承担法律责任或伦理责任。要承担好法定职责和法定义务,它应该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

(1)公信力。这是政府合法性的前提,它指的是政府获得社会和公众信任的能力。有公信力的政府能够与社会和公众之间形成一个和谐、融洽的关系,使社会和公众信任它的公共决策,支持它提供的公共服务。政府公信力表面看来是社会和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但是其本质在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实际效果。

(2)执行力。这是政府合法性的基础,它指的是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做事的能力。它首先要求政府内部政令统一,各项事务有法可依,提高行政效率;其次要求行政人员真正领会法律及政策的意义,体察民情,实事求是,切实贯彻落实利民政策,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3)回应力。这是政府合法性的保障,它指的是政府与社会及公民互动的能力。“责任政府的回应性包括两种形式,政府的内部回应和政府的外部回应。”⑥有回应力的政府应该及时回应职责要求,把责任范围内的事情做好;回应民众诉求,将“为人民服务”宗旨落到实处;回应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3 法治政府

法治政府是与人治政府相对的一种政府模式,受各国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影响,不同国家的法治政府有不同的特点。法治政府是指权力由法律授予,职权受法律制约,行为受人民监督并承担法律责任的政府模式。法治政府的核心追求是用法律规范一切行政活动,约束行政权力,保障人民权益,实现人民意志。

(1)法律至上。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以及“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法律是社会中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底线,要从立法上保证法律的质量。另外,法律在授予政府明确的权力和责任的时候,也要给予它们合理的行政自由裁量权,保证政府活动依法进行。

(2)权责一致。政府行使权力,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有权必有责。这一方面意味着政府拥有对社会、公民及其他组织的管理、规范和控制的权力,另一方面意味着政府在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的时候要受到法律的约束,如果有失职、渎职、滥用职权或者不作为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3)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现代社会良性发展的价值基础,政府诚信是建设诚信社会的关键环节。“行政机关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回或者变更行政决定的,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并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因此而受到的财产损失依法予以补偿。”⑦由此可见,政府发布信息或撤销信息都应该依法进行,保障人民的知情权。

2.4 有效政府

有效政府是能从实际出发,制定合理的公共政策并加以实施,能平衡各方利益、缓和各方矛盾,推动社会持续稳定向前发展的政府。这不仅意味着政府要明确自己该做什么,而且要不折不扣地做好,具有有效性的政府,才能在提供公共服务的实践中有所作为。

(1)科学决策。有效政府会依据科学的决策程序,做出令人民满意的合理决策。在决策过程中,有效政府要做到价值中立,不考虑私人利益的影响,坚决避免暗箱操作;而且最终决策结果要有较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避免浪费资源。

(2)适应创新。政府要“增强组织弹性,创新智慧型政府治理。”⑧随时跟进社会热点,了解社会需求和社会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公共服务重点,以点带面,为社会及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3)高效廉洁。行政活动高效廉洁是是行政效率的首要体现和必然要求。要实现行政活动的高效廉洁,政府应该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和期限内完成相关工作,拒绝徇私枉法、以权谋私,坚决避免权钱交易等违规违法现象的出现。

3 建设服务型政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建设服务型政府,就要建设民主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有效政府。现阶段,我国在实现服务型政府建设目标的道路上,虽然已经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公民参与积极性不够高。在民主参与过程中,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不高,主体意识淡薄。传统文化中的臣民、顺民意识对公民的政治参与行为还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另外,因为“集体重于个人”思想的长期渲染,导致集体权利掩盖了个人权利,使公民意识不到在民主政府建设过程中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公民缺乏政治信仰,政治冷漠感强烈,将自己置身于政治运行之外;没有认识到保障公民的个人权利是政府合法性的来源;公民掌握政治参与技能的水平参差不齐;民主选举投票率偏低等问题在建设民主政府过程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2)监督制约落实不够深入。公民监督一直被认为是监督政府的有效方式,但是,对行政权力本身来说,在未将政府职能转变到提供公共服务上时,集权趋势仍是不可避免的,这使行政权力极易膨胀;另外,因为政府掌握的信息与社会和公民掌握的信息之间的不对称性,加大了对政府行为的监督难度。在建设责任政府的过程中,政府信息公开程度与公众期望之间还存在差距,行政问责力度不够,政府有错难纠、有过难惩的现象还存在,这些问题都损害了有权威的政府形象。

(3)行政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现象新旧交替,一方面,与旧现象不一致的新现象已经出现,迫切需要制定规范;另一方面,旧的现象并没有完全消失,仍然对社会有影响,需要法律继续约束,而且由于法律有较强的稳定性,所以目前我国行政法律法规并没有完全适应社会现状的需要,比如:行政行为无法可依或法律规定混乱;对行政权力及其对应责任的规定不明确,存在有责无权或有权无责的混乱状况;行政权力运行不规范,滥用职权现象严重。

(4)政府内部建设不够完善。一方面,政府权力的垄断性使政府产品缺乏竞争,政府改进内部建设的动力不足;另一方面,行政体制的稳定性更容易使其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阻碍政府创新。在有效政府建设过程中,政府寻租行为仍然存在,腐败现象降低了政府总体的有效性;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形式主义作风、文牍主义作风,是政府进行有效内部建设的一大障碍;行政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不匹配,甚至作出错误决策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4 服务型政府目标的实现途径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4.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素质

政府要保证人民实行当家作主的权利,理性参与政治活动,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就应该培育和完善公民权利意识,这是建设民主政府的关键。

(1)加强宣传教育。政府以举办公益讲座、专题学习或者派发宣传单等形式,向人民群众宣传关于公民权利的法律法规,使公民深刻认识到权利的来之不易,认识到行使权利的重要性。公民权利意识的提高会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2)提高公民素质。“在现代社会,公民权利意识与其受到的文化教育程度呈正相关。”⑨因此,要办好教育,提高公民的受教育水平,使公民有能力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外,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进步,使公民享有更多的权利,公民掌握越多的文化知识,就越能充分地享受平等和自由,就越能推进民主政府建设。

4.2 健全政务公开制度和行政问责机制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发挥思想库的作用,建立健全问责和纠错制度,加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推进公开透明和有效率的监督,首先要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制度和行政问责机制。

(1)政务公开制度。建立政务公开制度是政府的一种自信,它对于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增强政府权威,加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有重要意义。落实政务公开制度,要做到政府信息公开,把握好保密信息与公开信息的限度,及时公开信息,回应社会问题,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要做到政府决策公开,决策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影响广泛的决策要征集公众意见,尤其要重视专家的观点,并将最终决策结果反馈给公众;要做到政府内部事务公开,加强政府内部监督力度,制定治理措施,并及时在内部公开,防患于未然。

(2)行政问责机制。“行政问责制是推进责任政府建设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效载体,也是责任政府实现的保障机制。”⑩要建立健全行政问责法律法规,明确各个政府部门的责任,为责任追究打好基础;落实权责对等原则,权力越大责任越大,明确各级领导与行政人员的权限范围,责任追究到岗到人,避免责任落空;行政问责机制要有完善的程序机制,建立立案、调查、审议、决定、复议的完善程序,保证行政问责公开、公平、透明。

4.3 完善政府的自律规范和他律约束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是实现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环节之一。加强政府的自律意识,就是要加强行政人员法制观念和诚信观念建设,完善对政府的他律约束,就是要加强政府的诚信制度建设以及对政府权力的规范和制约。

(1)加强法制观念建设。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正确的法治观念对于法治政府的构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要建设法治政府,就要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强化行政人员的法治观念,强化公民的权利意识,将法律的精神内涵内化到文化教育中,督促公民树立法治信仰。

(2)健全诚信观念和诚信制度建设。行政人员良好的诚信观念对于建设法治政府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行政人员要在职务上培养诚信品德,只有行政人员自身讲诚信,法治政府才真正有可能在实践中落实。另外,要建立健全诚信制度建设,引导和规范行政人员在职位上讲诚信,由于不讲诚信而造成公共利益损失的,要承担法律责任或政治责任,进而树立法治政府的良好形象。

(3)完善权力制衡机制。法治政府必然是权力受到制约的政府,因此,我们要提高立法质量,从法律上明确规定政府的责任以及对权力的制约。一方面,政府权力受到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监督,政府活动的范围、程度、手段和流程都按照法律明文规定进行,由此形成有效的外部权力制约机制。另一方面,在政府体系内部,不同行政机关之间彼此分工,既合作又制约,既包括上下级之间的监督制约,也包括同级及斜向层级的监督制约,形成合理的内部权力制约机制。

4.4 进行服务创新和文化创新

“创新实践是创新理念见之于行动的结果,创新实践的成效取决于创新理念的先进程度和科学程度,所以形成先进的科学的政府创新理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政府从内部创新,发挥优势,努力迎合社会需求,对于转变政府角色,建设服务型政府有重要作用,这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创新服务方式,更新服务观念。在行政组织内部引入竞争机制,选人用人都是基于个人能力,即为人民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将人民的评价作为其政绩的最重要标准,以此激励行政人员创新服务方式,接受人民的监督,脚踏实地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

(2)重塑行政文化。首先,政府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对行政人员的培训活动,科学系统的培训有助于将适应创新、积极进取的观念内化到行政人员的行为方式中;其次,行政人员自身应积极主动地学习行政组织的文化观念,并将原有的价值体系、行为标准加以创新和发展,形成新的适应时代的行政文化。

5 总结

综上所述,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这不仅需要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政府的组织机构、运行机制和决策机制,还需要改变政府及其行政人员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因此,建设服务型政府任重而道远。民主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有效政府四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表里,都是建设服务型政府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政府职能应该与时俱进,随着社会条件的发展而变化,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实现“中国梦”,实现国富民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步骤。

参考文献

[1]王丽华.有效政府:当代行政改革的价值取向[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5):19-21.

[2]谢斌.论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念体系[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1-97.

[3]叶敏,陶振.论我国法治政府模式的内涵、特征与缺陷[J].求实,2009(5):68-71.

目标的实现途径 篇10

【关键词】新课改 历史教学 情感目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B-0037-02

随着新课改的开展,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也随之应运而生,为教育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但在部分地区的中学历史教学课堂里,仍遵循着旧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在升学竞争中,教育目标和评价似乎已变得越来越单一、机械,趋向或简化为升学率的高低、录取人数的多少,从而使以树人育人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常常成为高难度的知识训练,人的价值情感常常被忽略,从而导致中学历史教学普遍存在着课堂精神缺乏,人文精神退却的现象,进而容易淡化人的生存价值和社会责任。作为最能承担培养公民素质和人文修养为己任的历史学科而言,其意义重大,责无旁贷。历史教育的本来面目应该是对学生进行文化结构的构建更是人文精神的熏陶,以望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即给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历史课堂应怎样体现“人性”,如何最大最优化达成情感目标的实现呢?

一、加强教师自身人文修养,确保教学情感价值目标取向

如果说课堂是架起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桥梁或者平台的话,那么教师就是开启方向的引路者。俗话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此可见,教师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无不对学生耳濡目染,他的情感、生活观念、素养,甚至经历、爱好都将通过他对善恶美丑的臧否,对历史事件的点评得以体现。这所有的一切,无疑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他们成长阶段正在形成的个性、观念、情感价值取向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因此,教师须与时俱进,不断地扩充自己的知识、丰富自己的阅历、提升自身文化内涵和人格魅力,真正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实质,进而以课堂为平台,充分展示人文修养,使学生真正达到“‘钦其师而信其道”,使他们学习到知识的同时,又塑造了自身的人格修养。所以,教师先须是新思想的引领者,方可成为新课改的实施者。

二、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著名教育专家柳斌曾提到:“没有情感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教育,只会导致教育的失败。”因此,新课改下的历史课堂应存在着师生相对民主、平等的合作关系和愉快、和谐的人文心理氛围,更是师生互动,沟通交流和维系、传播情感的纽带或平台,进而使得学生思维不再受到压制,变得活跃自信,易将物化的知识转变为自身内在的心灵体会和内在感受。作为教师,课堂上就是去引导、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学习中得到体验,并且通过启发、点拨,由学生自我思考分析,最终得出认识和结论。而这种认识和结论,从某种程度上讲,就能真正反映或体现出学生的“货真价实”的认知水平和个性见解,可能不见得他们的观点就完全符合或近似于历史课本上的规定概念或传统的对历史人物事件的定性,难道我们就“一棒子打死”盖棺定论为错误或表述为不合理、不全面吗?其实不以为然,一定意义上讲,这种对历史的认识可能是多样性的和开放性的或者具有个性特征的,或许,创新精神就是在这看似漫不经心、再也寻常不过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因此,教师在历史课堂中应多鼓励学生分析问题时多自主探究、问答问题时多畅所欲言、营造百花竞放、百家争鸣的课堂气氛。

比如在对历史有关人物进行评价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视野洞察分析,也可让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出发,试从某一角度评价历史人物,这样一来,既利于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又便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自我分析能力以及对历史的体验和感悟。下面以对近代史中历史人物林则徐的评价为例,如从他在广州设译馆、翻夷书等活动来看,他不失为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从他虎门销烟这一壮举可以看出,他无愧于优秀的民族英雄;再从他种种举措的根本动机中来看,也无法掩盖其最终维护封建统治本质的痕迹,其深深打上了阶级的烙印。因此,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会产生不同的评价结论,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尽管同一历史现象的观察角度不同所带出的结论也有所不同,但这些不同角度所体现的评价标准即“历史事实”是相同的,这样无形之中就发挥了学生自主性,并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合理地释放着自我的真实情感。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情感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时,尽量避免“填鸭式”的灌输,而应让学生自觉,自主地、有选择、有目的地“乐从”,从而使学生在“体验”中了解历史,在“体验”中产生人文关怀,进而内化为人文精神。

三、寻求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让人文内涵和情感因素渗入课堂

历史的主体是人,因此历史教育在人的教育上有独特的优势。寻求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让历史人物穿越时空隧道,走进学生心灵,让学生去感悟他们的精神世界和人格魅力,在他们的命运和思想中去追问、反思、醒悟,从而滋润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丰富自己的思想。历史知识蕴含着丰富的做人道理和哲理,如果抛开了历史人物及其活动去谈伦理道德,到头来那只是一种空洞的说教,乏味的陈述,只会对历史教学增添其枯燥感。人格魅力、道德修养的典范,古今中外举不胜数。像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书育人的品格;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价值取向;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于职守;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情壮语;顾炎武“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国家责任意识;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报效祖国的决心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丰富文化精神瑰宝,是历史课堂塑造学生自我价值的巨大精神财富和重要素材。因此,在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过程中,历史人物的榜样作用是巨大无穷的。学生从中可以得到启迪,了解到人生的意义,汲取到历史经验。所以,教师必须善于利用、挖掘历史人物,并时刻透析、关心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历史学科所具有的人文内涵,完善自我人格素质。

四、寻找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

新课改下江苏地区现行历史教材版本有两种,即人教版和人民版。要充分寻找教材中对价值、态度、情感目标的情感因素,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并进行统筹规划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以人民版为例,大到一单元专题,设计了单元引言导语、学习建议以及专题小结,便于学生宏观理解把握,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小到每一节课,除了正文之外,安排了课前提示、资料卡片、学习思考、知识链接等各个学习环节,很好地吻合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水平,印象特别深的是列举了大量的崭新的感性材料,不仅丰富了知识内容,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另一层面来讲,它也成为了教师挖掘、开发情感因素和人文精神的重要素材和渠道。此外,我们还要充分利用好最直观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体验历史场景,感受人文情感。除了上述直接从教材材料和图片获取人文气息之外,教师还应当善于从大量的历史知识中挖掘情感因素。例如,笔者在讲授到必修二专题一第四节“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这一内容时,引导学生分析农业、手工业、商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当今经济发展状况,进而得出“要树立农、工、商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这一认识;讲了“海禁”、闭关锁国政策之后,使学生认识到了全球化下改革开放的重要性等,由此可见,只要我们潜心钻研教材,把握好课程标准的情感目标,其实,历史教材中处处都有情,润物细无声。

【参考文献】

[1]张彬编.经亨颐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上一篇:探究科学 体验成功下一篇:细嚼慢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