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

2024-04-17

我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选8篇)

篇1:我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

从三国杀看中国社会和文化 三国杀是一款桌上游戏或说是棋牌游戏,它以卡牌的形式,结合了三国时代的历史背景,集合历史、文学、美术等元素于一身,成为年轻人们热衷的游戏。我也是这款游戏的忠实玩家,对其中的内容的理解可能也异于常人。在我看来,三国杀是具有一定的历史素养的,它甚至可以与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与文化交接起来,下面由我细细道来。

一、三国杀中的桃文化

为什么要提起桃这一元素呢?因为在三国杀里面,每个武将都配备了一定的体力值,而桃则是恢复武将体力的唯一物品。而华佗能将红色牌当作桃来使用,因为“红桃”才是符合实际的,而“黑桃”只是人们假想的一个与“红桃”相关联的东西而已。

让我们回到桃上。桃在古代有着长寿的含义,在传说中,桃是神仙吃的果实。吃了头等大桃,可“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庚”;吃了二等中桃,可“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吃了三等小桃子,也可以“成仙得道,体健身轻”。正因为此,桃子被称为“仙桃”、“寿桃”。在《西游记》里,天官里的王母娘娘做寿时,就曾设蟠桃盛会招待群仙。而齐天大圣孙悟空,以及他的子孙们,均是以桃子为粮食。民间把西王母作为长生不老的象征,也用桃象征长寿,作为祝寿礼品。由此看来,桃确实在中国古代担任着不一般的使命。

另一个方面,桃在古代中也有着避邪的含义。桃具有巫术辟邪功能出自于古来的鬼畏桃的观念。《山海经·海外西经》曰:“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邓林”即桃林,夸父是追赶太阳的英雄,桃林是他的手杖变成,自然带有了一种神气。又传说,度朔山上有一颗大桃树,桃树的东北就是万鬼出入的鬼门,神荼与郁垒两位神人把守着鬼门,在桃树下检阅百鬼,发现有作恶的鬼,他们就会用苇索绑了拿去喂食老虎。后来黄帝教人“立大桃人”以驱除鬼魅,人们在腊月除夕挂桃人、垂苇茭,画虎於门,当是该方的延续。作为意识性的巫术观念,却逐渐演化为具有实用性质的稳定的民俗习性,进而发展成鬼畏桃的观念。传说中有桃木立于鬼门关前,对百鬼产生震慑之力,在古人看来这是因为桃木乃是五木之精,所以可以用作巫术灵物。西汉无名氏著《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今之作桃符着门上,压邪气,此仙木也。”桃木吸收了五行之精气,所以被神化为能够制服百鬼的仙木,由此围绕桃木的有关巫术辟邪功能被不断地开发出来,由此,在传统民俗观念中,桃木是可以避邪的。那么桃避邪与体力恢复又有什么内在联系呢?在古代,人类的平均寿命十分短暂,即使是到了空前鼎盛的唐朝,人均寿命也只有27岁。所以,桃能避邪,即有躲避灾祸的能力,那么人的寿命就不会因为鬼怪滋扰而变短,从而能达到延长寿命(恢复体力)的效果。

综上所述,桃之所以成为体力恢复的物品,确实是与它在古人内心的地位和作用紧密联系的,三国杀中体现着桃文化。此外,三国时期还有十分著名的“桃园结义”,刘关张结义于桃园,也是可以恢复体力的。多个朋友多条路,这一点在古人心中恐怕也是存在的。桃,在古代还有这更深厚的内涵,我们就不再挖掘了。

三国杀中的酒有两个作用:一是濒死时使用酒可以回复一点体力;二是喝酒后出杀伤害加一。那我就分成两个方面来加以阐述。

从第一个方面来说,酒也有类似于桃的作用,但是效果没有那么强。那我们得研究一下三国时期的酒文化了。酒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三国时期得到很大的发展,无论是技术、原料还是种类。而且,酒也是三国时一种最流行的饮品。而三国时的酒风可以概括为一个字:盛。“三国时饮酒之风颇盛,南荆有三雅之爵,河朔有避暑之饮。”(陶元潜《三国食货志》)。而“盛”即可对应两个方面:嗜酒如命和酒风剽悍。其中嗜酒如命与三国杀中的濒死时使用酒可以回复一点体力密切相关,酒风剽悍则与喝酒后出杀伤害加一有所联系。

嗜酒如命,那么,在濒死的时候,喝上一壶酒不就让命又硬朗了不少,这不正就解释了酒的作用了吗?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三国时期嗜酒如命的这种风气。嗜酒如命主要指的是喜好喝酒。孔融好酒很典型,甚至不惜为酒和曹操产生矛盾:“黄巾将至,融大饮醇酒,躬自上马,御之涞水之上。” “太祖制酒禁,而融书啁之曰:“天有酒旗之星,地列酒泉之郡,人有旨酒之德,故尧不饮千锺,无以成其圣。”(《崔琰传》)王蕃丁冲都好酒,甚至为此丢了性命:“甘露二年,丁忠使晋还,皓大会重臣,蕃沈醉顿伏,貉疑而不悦,轝蕃出外。顷之请还,酒亦不解,蕃性有威严,行止自若。皓大怒,呵左右於殿下斩之。”(《王蕃传》)。丁仪字正礼,沛郡人也。父冲,宿与太祖亲善,时随乘舆。见国家未定,乃与太祖书曰:“足下平生常喟然有匡佐之志,今其时矣。”是时张杨适还河内,太祖得其书,乃引军迎天子东诣许,以冲为司隶校尉。后数来过诸将饮,酒美不能止,醉烂肠死。(《魏略》)可见,在三国时期,酒与人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酒风剽悍则是三国时代的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因为在战争年代,行军打仗免不了要犒劳将士,大块吃肉之际,便是大口喝酒,所以剽悍的酒风的出现是一个时期人民生活和社会现实的一种体现。也许是将军受了士兵的影响,或是将军要给士兵做榜样,三国时喝酒与阶层关系并没有冲突。与此同时,酒具有养生之效,一个人喝了酒才能“有力”,无论是办事还是打仗都可以事半功倍,所以,在三国杀中,武将喝了酒,出杀伤害加一是有一定历史素养的。以下是一些三国时期酒风剽悍的历史记载:刘表宴请宾客时:“„„设大针於杖端,客有醉酒寝地者,辄以劖刺之,验其醉醒,是酷於赵敬侯以筒酒灌人也。大驾都许,使光禄大夫刘松北镇袁绍军,与绍子弟日共宴饮,松当盛暑三伏之际,昼夜酣饮极醉,至於无知,云以避一时之暑。二方化之,故南荆有三雅之爵,河湖有避暑之欲。”(《典论,酒诲》)孙权一直给人很儒雅的感觉,但在喝酒方面却是很剽悍的:“权於武昌,临钓台饮酒大醉,权使人以水洒重臣,曰,今日酣饮,惟醉堕台中乃当止耳。”(《张昭传》),喝酒要喝到从高台上掉下去„„这样的劝酒方式实在是很凶。“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末,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不持,权去,翻起坐,权於是大怒,手剑欲击之。”(《虞翻传》)。虞翻因为装醉竟然惹得孙权想要杀了他,这样的喝法很激烈。曹操饮酒之剽悍也是不容忽视的:“太祖征荆州,至宛,张绣迎降。太祖甚悦,延绣及其将帅,置酒高会。太祖行酒,韦持大斧立后,刃径尺,太祖所至之前,韦辄举斧目之。竟酒,绣及其将帅莫敢仰视。”(《典韦传》)

总结起来,酒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文化现象,而文化又是人类所特有的产物。透过三国的酒文化,我们也可以看到三国整个时代的特点。我认为了解三国酒文化的意义在于,这不仅是一种针对酒的了解,也是通过酒,了解其文化形式,透析这种文化形成的根本的原因及其对三国历史的推动作用的了解。

玩过三国杀的人都知道,三国杀中的每个武将的都具有一定的技能,比如刘备有“大德”、诸葛亮有“空城”、孙尚香有“结姻”、赵云有“龙胆”、徐晃的“断粮”、庞统的“连环”等等,这些技能都是与历史人物的生平履历或性格特点向匹配的,并不是胡乱捏造或是弄虚作假,尊重历史的同时也显得有历史沉淀感。

在每个人物施放技能的时候,都会有相应的语音配合,这虽然不是什么呈现游戏的特殊方式(很多游戏都有配音,而且更加复杂精美),但是三国杀与众不同的是它的配音内容:内容大多是以三国典故为基础,稍加改动而成。配音主要体现一个历史事件,或是个人特点、人生态度等等。其中比较为人所知的是: 刘备

大德:唯贤唯德,能服于人。

典故:《三国志》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魏书》曰:刘平结客刺备,备不知而待客甚厚,客以状语之而去。是时人民饥馑,屯聚钞暴。备外御寇难,内丰财施,士下者,必与同席而坐,同簋而食,无所简择。众多归焉。这不仅仅是刘备礼贤下士的真实写照,也说明了刘备的个人修养和超凡的人格魅力。

诸葛亮

观星:观今夜天象,知天下大事!

典故:《三国演义》孔明曰:‘亮虽不才,曾遇异人,传授奇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都督若要东南风时,可于南屏山建一台,名曰七星坛:高九尺,作三层,用一百二十人,手执旗幡围绕。亮于台上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大风,助都督用兵„„第一百三回“上方谷司马受困,五丈原诸葛禳星”、“陨大星汉丞相归天,见木像魏都督丧胆”。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对孙武、孙膑兵法皆有研究,对各种阵法娴熟于心,如对孙武“火攻”,孙膑“月战”等都有借鉴,尤其善观星相,知“六甲之法”,是三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和天文学家。孙尚香

结姻:夫君,请小心身体。

典故:《三国志·蜀书·法正传》初,孙权以妹妻先主,妹才捷刚猛,有有诸兄之风,侍婢百馀人,皆亲执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凛凛。孙尚香为三国时期吴国人,后嫁与刘备。孙夫人勇武强悍,刘备非常怕她,夫妻相疑如大敌。两国联盟破裂之后,孙权将妹妹接回了东吴,夫妻从此断绝了关系。

赵云

龙胆:赤胆平乱世,龙枪定江山。

典故:《三国志》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率大军欲回夺汉中。刘备亲率军相迎,赵云与黄忠与敌交战,黄忠前去截取曹军军粮,逾时未归。赵云率数十骑接应,遇逢曹军主力,边战斗边退回军营,偃旗息鼓,大开营门,摆设空营计。曹军追至,中其计,疑有伏兵而退。赵云急令鼓号齐鸣,劲弩齐发,曹军溃败,军士乱行落汉水与自相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刘备明日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日战处,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其胆识计略令三军敬服,战后全军皆称云为虎威将军。

徐晃

断粮:断其辎重,乱其军心。

典故:“太祖拔白马还,遣辎重循河而西。袁绍渡河追,卒与太祖遇。诸将皆恐,说太祖还保营,攸曰:“此所以禽敌,奈何去之!”太祖目攸而笑。遂以辎重饵

贼,贼竞奔之,阵乱。乃纵步骑击,大破之,斩其骑将文丑,太祖遂与绍相拒于官渡。军食方尽,攸言于太祖曰:“绍运车旦暮至,其将韩(荀+大)锐而轻敌,击可破也。”太祖曰:“谁可使?”攸曰:“徐晃可。”乃遣晃及史涣邀击破走之,烧其辎重。”

庞统 连环:舟船成排,潮水何惧?

操再三请问,统曰:“某有一策,使大小水军皆无疾病,人安稳而获全功。”操又问之,统曰:“盖因大江之中,潮升潮落,风浪不息;中原之人,不惯乘舟,至使生患。若以大船小船,各皆配答,或三十为一排,或五十为一排,首尾用铁环连锁,上铺阔板,休言人可渡,马亦可走矣。若乘此舟,任随风浪,潮水上下,有何俱哉?”操下席而谢曰:“非先生良谋,安能破吴耶!”统曰:“愚之浅见,丞相自裁之。”

以上的三点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也许许多地方都是牵强附会,无中生有的,但这也是我的思想吧!以后有人会提出内容更加详细、理论性更加强的观点来也未可知。总而言之,三国杀表面看起来只是一副普通的牌,仅用于娱乐消遣,但是实际上,这还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对三国时期社会的一种探索。在我们身边,传承文化载体的也绝不止这一种,我们更应该关注生活、关心身边易于被大众接受的东西,因为他们既有可能传承了文化,但同时又已经是我们当代的文化现象了。了解传承中华文化,就从身边做起吧!

篇2:我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

班级:食13-1班 姓名:刘伟伟 学号:242013001018 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并将成为21世纪的饮料大王,饮茶嗜好遍及全球,全世界已有50余个国家种茶,寻根溯源,世界各国最初所饮的茶叶,引种的茶种,以及饮茶方法、栽培技术、加工工艺、茶事礼俗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中国传播去的。中国是茶的发祥地,被誉为“茶的祖国”。茶,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世界第一部茶叶著作——《茶经》,就是出自我国唐代陆羽之手

龙井茶:龙井茶是我国的第一名茶,产于浙江西湖附近的山中,以龙井村狮子峰所产最佳,素有“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之称。

碧螺春:康熙所名,产于江苏吴县太湖中的洞庭山,成茶外形卷曲呈螺,银毛遍布,香浓芬芳,滋味醇厚,汤色嫩绿明

亮,茶之珍品。“洞庭碧螺春,茶香百里最”。黄山毛峰:产于安徽黄山桃花溪,为宋代贡茶。

君山银针:产于岳阳洞庭湖的青螺岛,有“洞庭帝子春长恨,二千年来草更长”的描写。其冲泡后,三起三落,雀舌含珠,刀丛林立,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祁门红茶:产于安徽祁门县,又名祁门香。

六安瓜片:产于安徽六安地区齐云山,外形似瓜子,色绿香高,味鲜甘美,很具特色的片形茶。信阳毛尖:产于河南信阳大别山。

都匀毛尖:产于贵州布衣族的都匀山区,诗云:“雪芽芳香都匀生,不亚龙井碧螺春。饮罢浮花清鲜味,心旷神怡公关灵”。

武夷岩茶:产于闽北武夷山。99岩,岩岩有茶,一岩一茶,一茶一名,独特采制,有“大红袍”、“铁罗汉”、“肉桂”、“水金龟”。

铁观音:于闽南安溪县。外形头似蜻蜓,尾似蝌蚪,质地重如铁,美如观音,滋味清高醇美,回味甘甜,乌龙茶之上品

一、烫壶:

在泡茶之前需用开水烫壶,一则可去除壶内异味;再则热壶有助挥发茶香。

二、置茶:

一般泡茶所用茶壶壶口皆较小,需先将茶叶装入茶荷内,此

时可将茶荷递给客人,鉴赏茶叶外观,再用茶匙将茶荷内的茶叶拨入壶中,茶量以壶之三分之一为度。

三、温杯:

烫壶之热水倒入茶盅内,再行温杯。

四、高冲:

冲泡茶叶需高提水壶,水自高点下注,使茶叶在壶内翻滚,散开,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称“高冲”。

五、低泡:

泡好之茶汤即可倒入茶盅,此时茶壶壶嘴与茶盅之距离,以低为佳,以免茶汤内之香气无效散发,俗称“低泡”。一般第一泡茶汤与第二泡茶汤在茶盅内混合,效果更佳;第三泡茶汤与第四泡茶汤混合,以此类推。

六、分茶:

茶盅内之茶汤再行分入杯内,杯内之茶汤以七分满为度。

七、敬茶:

将茶杯连同杯托一并放置客人面前,是为敬茶。

八、闻香:

品茶之前,需先观其色,闻其香,方可品其味。

九、品茶:

“品”字三个口,一杯茶需分三口品尝,且在品茶之前,目光需注视泡茶师一至两秒,稍带微笑,以示感谢从古老的吴越文化中探寻江南茶文化的渊源。

在长期的传统观念中,黄河流域一直被认为是中佛文明的发祥地,而其他地区则是步黄河文明的后尘而来。不仅封建时代的史文献这样说,早期的考古学者也这样看。但到了本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量的考古发现打破了这种传统观念。有人提出,中国如此之大,到处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很难说哪里是源头,哪里不是源头,认为中华文明是多源头又互相渗透、交融、凝聚的结果。

首先发难的便是浙江。六十年代末,江苏嘉兴马家滨发现新石器遗问;而当1973年,浙江余姚再次发现河姆渡遗址后,更把这一新的理论推进了一大步,或者说得到了确认。这里出土的大量黑陶和生产、生活器具,及干栏式房屋建筑,有力地证明了在距今七千年到五千年前不同阶段的社会面貌。说明长江下游的新石器时代可能与同期的黄河仰韶文化同步发展。这种观点很快得到考古界不少学者的支持,认为长江流域原始文化是中华民族古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当然,夏、商、周几代,中原黄河文明是走在了前列。而长江下游,长期被称为东夷之地。然而,或许正因为其距全国政治中心的偏僻、遥远,使这一地区更多保留了自己独立的文化特征,构成古老吴越文化的独特风貌。周代,吴越员与中央保持隶属关系,但经济文化自成体系。越王勾践用范 蠡、计然,十年而国富;卧薪尝胆而国强。不过,较之中原,吴越直到汉代仍落后不少。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楚越之地,他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褥,果隋赢蛤,不待资而足。”

“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八,亦无千金之家”,现代人看沿海地区比内地既开放,又富足,古代远不是那么回事。但自三国以后,吴越经济不断发展;隋唐以后,长江中下游经济则压倒黄河流域。直至现代,江南仍是我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吴越地区的这种历史轨迹造成它自己的区域文化特征;既接受黄河文化的影响,但更多表现了本地区特点;早期的落后与中、晚期的先进鲜明对照;一方面是富庶的经济生活,同时又保留更多古风古俗。吴越、闽粤,都有这种特点。上海有最现代的工业,但至今总爱“阿拉”长、“阿拉”短,不愿说普通话;苏州评弹的清扬低通,细腻婉转更独具风格;闽南语没有多少其他地区的中国人能懂;广东是现今最开放的地区,但唯独语言不肯开放,甚至以打粤语为荣耀。这使他们的文化总在古老与革新两种潮流的巧妙结合中独放异彩。

吴越文化正反映了这一突出特点。这个地区也是我国产茶胜地,中国绿茶浙江占举足轻重的地位。除了这个基本条件外,还有几个重要因素使该地区成为中国茶文化的真正发源地。

第一,吴越地区山水秀丽,风景如画,不仅有产茶的

条件,而且有品茶的自然艺术环境。在这里,经常是集名茶、名水、名山为一地。中国茶文化向来主张契合自然,吴越地区,太湖南北,钱塘江畔,本身就是一个天然大“茶 寮”。

第二,我国南北地区向来是佛、道胜地,而且,正因为这里的人民有尊古风、重乡情的特点,佛教在此地不可能如青、藏和其他西部接受其“原味”多,不论树种文化,到这里总是要经过一番改造,接近本地“土风”。所以,青藏密宗为多,保持了印度佛教原色;北方律宗为多,已被中国文化改造了不少,而在吴越地区,主要是完全被改革的禅宗占主要地位。然而也正是禅宗与中国“原种”文化的道家、儒家思想更为贴近。于是儒、道、佛三家在这一产茶胜地集结,共同创造了中国的茶文化体系。

篇3:我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印度能超越中国吗,内容介绍,评价

一、全书简介

中国和印度同为拥有灿烂的人类古代文化的文明古国,而如今同是世界上拥有最多人口的国家,同样悠久的历史和相似的地理环境并没有使两个一衣带水的国家朝着相同的轨道发展,双方的关系令人难以置信,正如前印度总理经济委员会顾问古鲁斯瓦米的评价一样:“一个十分尴尬的现实是,由于缺乏直接交流,中印两国长期以来其实都是在通过西方的视角观察对方。误解、曲解、偏见随处可见,尽管我们两国领土相连,国情相似。”(杨浩勇,2009)作为一名中方的贸易代表,作者常驻印度十几年,对印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方面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为了揭开印度神秘的面纱,“立足于中印两国文化的视角,深度阐释了中印两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给读者开启了一扇正视印度并反思中国发展的窗口”(杨浩勇,2009),《印度能超越中国吗》一书以时间为脉络,从中国和印度的历史着手,分析不同文化的选择对两国行为模式和发展道路产生的影响。

二、内容介绍

全书分为两大部分:历史上的中国和印度与当代的中国和印度。作者追溯历史,发现中国与印度拥有相似的地理环境和庞大的人口这两个最大的共同点,但这两个东方国家最大的区别体现在文化上。

第一章“形”似而“神”离的中国和印度

中国的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注重“人事”;印度是神的国度,注重“神事”。印度教中有三大神,代表世界万物生、住、灭三个阶段。印度的两大史诗《摩可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两大主神的故事,哈奴曼是后者的人物之一,据考证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形。印度有“林迦”(男性生殖器)崇拜情结,是创造力的象征,也是对世界本源的认识。在印度哲学“六论”中,吠檀多论认为世界的本源的唯一终极体是自我,即“绝对精神”,因此印度教徒追求精神而忽视物质世界,唯心主义是印度文化的主流。中国则选择了儒家,注重世俗而形成的封建社会。这使两国在近代经济发展模式、政府运作方式、对外关系甚至爱情观念上存在诸多差别。

第二章种姓制度:秉承神意的劳动分工

为了维护社会稳定,统治者都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则,造成了社会分工不同。中国有“士农工商”和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划分,有一整套的“礼义”制度,可以通过自身努力修习或科举考试实现不同社会分工阶层之间的流动。而印度的种姓制度,是神的意志和世俗职业的牢固结合,传统婚姻制度和种姓制度密不可分。高种姓的可以跟低种姓的“顺婚”,而不允许“逆婚”,所生的子女在财产继承权利上也有差别。统治阶级强调不同的种姓是神的安排,教徒应该按照神的安排恪守自己的行为标准,从事自己所属种姓应该从事的职业。婆罗门为了统一神权和世俗权力,建构了社会稳定的基本规则,其核心是“羯摩”,即“因果业报”,低种姓要安于自己的现状,才是遵循“梵”(神)的安排,达到“梵我不二”。不追求现实的利益,也就摆脱了现实的痛苦。种姓之间等级森严,结构稳定,在印度独立之后几经改革,逐步与民主宪政体制结合,但影响并未完全消失。

第三章巨人间的交流与碰撞

中国和印度古代的文化交流是借助西域的一些国家,主要是佛教的传播。在汉朝是通过大月氏向中国传播印度的佛教文化,唐朝的玄奘也出使天竺,促进两国的交流。除了陆路之外,中印之间的海路交往从汉代就有记录。明朝的郑和在与印度人贸易时对当地“行规”已相当了解。清朝以后,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两国交往很少,中印独立后两国关系也时冷时热,直至21世纪双边的经济交往出现爆炸式增长。作者亲身接触了华裔印度人,感受了当代中印之间饮食的差异。

第四章李约瑟之谜

在2000年,作者与印度商业伙伴进行贸易使用的不是天平或者中国的杆秤,而是西方的现代工具电子秤。中国和印度在历史上曾经创造过灿烂的文明,但工业革命并没有在中国产生,中国被西方国家远远地超过了,西方学者将“宪政”缺失归结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印度的军阀贵族统治体系使印度挣扎在死亡线上,英国的统治也只是对印度强取豪夺。中国对农业文明有“路径依赖”,印度人不愿意跨越“黑水”,“封闭”是揭开李约瑟之谜的最好钥匙。

第五章“非暴力”独立方式和独立后经济

甘地被认为是印度教大神毗湿奴的第十次化身,其作为精神领袖的地位高于作为政治领袖的地位。作为“非暴力不合作”的倡导者,甘地一直为印度人民爱戴。作者分析了为何在印度只能采取这种手段对英斗争并最终赢得独立。在蒋介石访问印度时甘地也为他支招:先建立起强大的军队,再采取非暴力的方式来抗日,不战而屈人之兵。蒋介石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但在抗战时开辟的“驼峰航线”为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印度独立后在道义上主张“不结盟”,经济上奉行“实用主义”。在上世纪70年代选择了追随苏联,执行一系列限制外资的政策,结果站错了队。

第六章领先一步的中国,落后十年的印度

印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实施“进口替代”政策,许多企业都因为政府的政策导向出现问题而向“小规模”发展。政府还制定了限制私有企业发展的“许可证制度”,反而造成黑色经济泛滥。

第七章夺目的第一和最好的第二

美国的技术革命带动了印度的技术革命,“千年虫”问题使印度的服务业迅速崛起,一跃成为第二软件大国,中国的制造业实力较强,两国在许多方面存在互补。

第八章依照“神时”的经济运转

印度人认为时空是循环的,教徒接受的是非常长的宗教时间观念,而不太在乎历史时间,造成了他们的时间观念非常淡薄,思维也是“葡萄式”的,但在行动上他们却是非常注重调查研究,做事缓慢而认真,勾勒“世界办公室”的蓝图。

第九章“流浪文化”和“苦行主义者”的经济效率

印度教的苦行者希望通过肉体上的禁欲和精神上的反省,获得神秘的力量,而这种苦行者式的生产方式,效率极低,是印度传统经济难以快速追赶上中国制造企业的原因之一。

第十章神的“卫生”、“两性”和“教育”观———印度的社会人文发展

在印度,人们认为离神越近的东西越圣洁,牛是神的化身,就是圣物,因此可以忍受遍地的牛粪,乡村极度缺乏公共的排污系统,城市里的贫民窟情况恶劣。在政府花费大量资金投资教育的同时,初等教育停滞不前。印度的妇女地位低下,萨蒂(寡妇自焚殉夫)在农村依然存在,女方在出嫁时需要支付男方一大笔嫁妆的妆奁制加深了印度社会对女性的歧视。

第十一章印度联邦:神的政治经济学

印度的宗教派别很多,在独立后并没有成为政教合一的国家,建国的目标是建立“世俗的”共和国,这是印巴分治留下的伤心记忆,也是印度政府为了维护领土完整而坚持的立场。即便如此,印度国内的许多宗教派别和文化还是互不兼容,极端化的事物比比皆是,许多极端的东西根本不可能协调,却硬要杂糅在一起。复杂的文化系统是影响印度经济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联邦制松散,地方性的政党纷纷崛起,越来越分化,导致政府在决策是需要考虑的事情过多,政府的运转效率让人不敢恭维。

第十二章从“话语巨人”到“实力巨人”

印度人对自己的说服能力感到自豪,印度文化和道德让印度人着迷,自信为一个“道德大国”,只是实力有限,在面临现实问题时只能妥协。美国把印度视为一个民主国家,想利用印度制衡中国,印度则希望借助各方面的力量发展成为一个“实力大国”。

第十三章谁铲平了世界:印度服务

2008年《福布斯》杂志列出的世界前十位富豪中有4位是印度人,他们都是经营着家族企业,财富的积累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靠软件业发家致富的新一代富豪成为新经济的焦点人物。印度的软件业发展非常迅速,从20世纪90年代为美国解决“千年虫”开始,大力发展信息服务“外包”,而今,信息产业成为印度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未来可能会成为这个国家真正的支柱产业。印度的软件业同中国的制造业一样,都是面向国际市场,在竞争的压力下,需要不断提升产业的质量才可以与发达国家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

第十四章多样性PK统一性

文化的不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和印度最近20年的发展。整齐划一的思维方式使中国人能以极快的效率做事情,生产效率高,但也存在一个弊病,即社会的“刚性”太强,缺乏多样性的产品面临市场冲击时是最脆弱的。在印度,许多私营企业的发展却采用在不同地方建立小规模工厂的方式进行扩张,稍微大一点的企业都会涉及较多的领域,是典型的“小而全”和“大而全”,这种分散化生产虽然影响了大规模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但却能抵御经济衰退或市场结构变化对产业造成的冲击。在新形势下,印度开始从“分散化”走向“同一化”,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应该走品牌化的道路,注意熟悉不同国家的规则并注意行业保护,才不会总是受制于人;意识到生存的竞争,才能在竞争中更好地生存。

二、简要评价

印度能超越中国吗?这两个国家具有可比性吗?在普通的中国人眼中发达的国家只有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西欧等,也是我们向西方学习的目标。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国力不断加强,只有美国等发达国家会叫嚣“中国威胁论”,而印度,我们的了解是一个曾经在汉代向中国传播佛教,还有《西游记》中去取经的国家,对于这个国家现代的发展没有真正关注过,觉得它根本不入流,可能这个国家还是处于摆脱英国殖民统治之后奋力挣扎的状态,怎么能中国相提并论并可能“超越”呢?简直是不可思议。然而,如今的印度已经在许多方面取得骄人的成就,许多方面已经把中国远远地抛在脑后,其发展速度之快让人不得不去探寻这个国家发展的独特魅力。在经济贸易方面,“2000年,中印间的贸易额不到20亿美元,但到了2006年,已经逼近200亿美元。尽管这只是中国对外贸易额的一小部分,但印度现在已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贸易伙伴,反之亦然”;(卢斯,2007)“2007年4月—10月,中印之间的贸易份额超过了美印之间的贸易达60亿卢比”。(杨浩勇,2009, P220)一连串的数字说明只有加深双方的了解,才能在经济和其他领域有更一步的合作,避免双方的误解与隔阂。正如丁学良对本书的评论:“印度的成就和困难,就像中国的成就和困难,都是规模巨大、引人注目的。区别只不过在于,印度的弱项,往往就是中国的强项,而中国的弱项,又往往是印度的强项。”(杨浩勇,2009,封底)了解印度,也能更好地找到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

1. 全书的主要特色

(1)从文化入手,探究文化对中国和印度两国思维和行为方式的不同影响。

“印度与中国亲如兄弟”,(卢斯,2007)两国貌似有许多方面都是一脉相承,共同点多于差异,事实上,由于文化的不同,两国发展的轨道相差很大。作者选择从文化入手,也就抓住了比较的最重要方面。中国是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国家,是典型的伦理型国家,敬畏神却更注重现实世界,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制度并不像印度的种姓制度那样世代不变,科举考试能让人在不同阶层之间流动,而印度的种姓从古至今成为不同阶层人之间的一道屏障,甚至影响到了现代化的生产模式,中国形成了“大一统”、“大而全”的局面,而印度是“小而全”、多样化。中国在制造业方面有比较优势,但印度在软件业方面异军突起。不同国家发展的不同道路,归根结底跟文化息息相关。

(2)透过历史,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寻找两国当代生存发展的动力。

中国和印度都曾有过辉煌灿烂的历史,在从殖民统治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后,中国还是摆脱不了对农业文明的“路径依赖”,一直遵循着“农业—工业—服务业”几个阶段的转型,印度却没有按照这个顺序,而是用依照印度的神时,选择了靠服务业实现腾飞。

2. 主要不足

全书以较大的篇幅论述印度的宗教特点和甘地的非暴力文化及流浪文化,以中国的文化作为参照,而文化本身只有差异而没有优劣之分,正如西方人用西方的标准来比较中印之间的实力有失公平,单纯用中国的标准去衡量印度也有偏颇。例如,作者所代表的是中国一家较大的制造业生产企业,其实力较为雄厚,生产方式也比较先进,而用来作为比较的印度企业则是采用印度的“苦行僧式”的方式生产,制造业不是印度的优势,这就等于拿自己的长处去衡量别人的短处,缺乏事实说服力。在谈及印度的“教育观”时,着重描述的是当地的初等教育,“印度自独立以来,虽然已经投资了数十亿卢比来实施五花八门的教育政策,但是普通初级教育仍然糟糕透顶”,“印度政府未能培养出有着一定教育背景的劳动大军,反而导致了文盲和不识数人口的增加”,“印度6—14岁的儿童有两亿,却有8000万人根本没有上学”,(杨浩勇,2009)诸如此类,着重的都是不足的描述,而没有看到印度强大的动力,如“经过20年的发展,印度不仅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软件产业国,而且带动了国内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服务以及各种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全印度的信息技术专业院校一年就可以为国家培养17万名本科生和5万名研究生”;“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创新指数研究报告,创新指数中国49、印度48”;(孟祥进,2010)“在世界银行对各国软件出口能力的调查中,印度软件的出口规模、质量和成本三项综合指数位居世界首位”。(王兵,2002)数据不多,但恰恰是印度发展的例证。此外,作者在印度的身份是一家企业的贸易代表,活动的范围也局限于印度较为落后的南部各邦,接触较多的也是生意上的伙伴,很难看清楚印度社会各方面的真实面目,只能选取作者比较熟悉的一些事实进行描述,并从作者的观点去看待问题,仅为“一家之言”,全书的各章之间联系并不密切,“时间和空间的跳跃度较大”(前言),读完全书,也很难找到一个能回答书名问题的答案。但即便如此,本书加深了读者对印度文化的了解,也介绍了一些跟印度人打交道时应注意到的文化差异问题,对促进两国的沟通与交流具有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1][英]爱德华.卢斯著.张淑芳译.不顾诸神:现代印度的神奇崛起.中信出版社, 2007.11.

[2]孟祥进.中印人才培养与国际竞争力比较之五维分析.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0.9.

[3]王兵.印度软件产业发展经验初探.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7.

篇4:赛克勒,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

现收藏一万三千余件藏品,其中多为中国考古学各时期的典型标本,如周口店第15地点石器,新石器时代不同考古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商代甲骨文,山西曲沃天马曲村遗址出土的铜器、玉器等,还有陶器、钱币、封泥和民俗文物等。

对北大这所知名学府,众人的印象:校园环境优美,建筑古老质朴。其实,从北大西门入,过小桥绕过华表向北而去,在主楼西北侧的一座配楼中,就隐藏着这座博物馆——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不需门票也不需预约,只要持有效证件,任何人都可到此参观。

据该馆副研究员曹宏介绍,藏品大致有四个来源:北大在1952年设置考古专业之前的收藏;前燕京大学史前历史博物馆的藏品;考古专业建立后从田野考古发掘现场带回来的教学标本;博物馆筹备期间各地文物、考古机构赠送或调拨的展品。早在1922年,北大便成立中国最早的考古研究室,开展了一些田野考古工作并开始逐步收集古代文物。建国后,又接收了燕京大学史前博物馆的藏品以及全国各兄弟单位赠送、调拨的文物,汇众家所长,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走进博物馆,通过门厅右转,便可开始参观。首先看到的是中国历史的常规展览。其中又以辽宁营口金牛山人,山东长岛北庄新石器遗址和山西曲沃曲村晋文化三个专题最为着重。因为这三处遗址,是北大考古系师生亲自发掘整理的,代表着北大的考古水平与成就。“美国作家米里亚姆·克利福德、凯西·詹格兰德、安东尼·怀特的《中国博物馆手册》中认为该博物馆是外国友人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曹老师说。

金牛山人头骨

“我馆收藏的金牛山人头骨化石,是1984年9月16日由北大考古系吕遵谔教授组织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实习队在发掘金牛山A点洞穴第6层时发现。”金牛山遗址位于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永安镇西田村,是继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之后,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早期最重要的遗址,同时也是中国东北地区迄今发现时代最早、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人类遗址,距今约有28万年历史。

该遗址是1972年文物普查时发现的,自1974年起,考古部门共进行了10次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珍贵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洞穴中发现古人类化石、石制品、用火遗迹和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其中,在1984年发现的古人类化石有头骨、脊椎骨、尺骨、髋骨、腕骨、膑骨、手足骨等55块,属一个人体,后来被命名为“金牛山人”。

“金牛山人化石是发掘的保存比较完整的古人类的化石,尤其是头骨的完整性,为研究那个时期人的脑容量和行走的步态提供了依据。现在还有不少学者专程来参观这件头骨化石。”通过对金牛山人脑容量的测定表明,金牛山人大脑比同时代的北京人进步,而且距今28万年,正处在直立人向早期智人过渡阶段,填补和连接了人类进化系列上的重要缺环,对研究人类进化,具有重大学术价值。1984年被列为中国考古重大发现之首,同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科技成果之一。

龙山文化——蛋壳高柄杯

“这件蛋壳高柄杯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顶峰之作,山东省诸城县博物馆在我馆开馆时赠送的。”曹老师指着一件体态轻盈,挺拔秀丽的类似酒杯的展品说。

赛克勒博物馆收藏的蛋壳高柄杯器壁厚0.8毫米,高17.30厘米,口径9.6厘米。浅盘大喇叭口,卵形腹,盘状圈足。器表磨光,腹部饰数周浅细凹纹,柄部饰细条形镂空。

蛋壳高柄杯,是大汶口文化晚期和山东龙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制造此类器物,对原料和技术要求都相当严格。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器皿不以色彩、纹饰为重,乃以造型和工艺见长,风格简洁爽利,应是当时人们审美观念的一种反映。蛋壳高柄杯应该属于礼器,可能是在祭祀等礼仪上使用的特殊酒器,掌握在特殊身份的人手里。从出土的墓葬看,均是大墓,随葬品丰富,相当讲究,说明地位显赫。要制作如此精巧的作品,如不是作为礼器和神器的话,先民就没有必要如此劳心费神。

长岛文化——鸟形鬹

“这件鸟形鬹是1984年山东省长岛县北庄遗址出土的。这个遗址是由北大考古系、烟台市博物馆和长岛博物馆联合发掘的。”

长岛北庄古遗址位于山东省长岛县大黑山岛内,面积约10000余平方米。1981年秋~1987年春先后作了5次发掘,清理出新石器时代房屋基址94座。这些房屋分为南、北两群,每群各有房屋40~50座。北庄古村落遗址的发现,立即在国内外考古界引起强烈反响。国家有关部门多次派出工作队,对北庄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正式发掘,这5次发掘取得了丰硕成果,从根本上揭开了古村落遗址神秘的面纱。

北庄遗址出土的遗物以陶器为主,器类有盆形鼎、釜形鼎、鬶、矮鑿形三足钵、蘑菇状捉手小口罐、环形双耳罐、筒形罐及盆、钵和短鑿形三足觚形罐等。其中,以圆锥形和侧装扁鑿形长足的盆形鼎、有颈无流实足鬶等三足器为主体器类。这些三足器在形态和器表装饰上与分布在泰沂山脉南北的早期大汶口文化多相似和相同。此外,这里的蘑菇装捉手小口罐数量也较多,它同波浪形彩陶图案及秤砣式石网坠等因素构成了胶东半岛地区独有的文化特色。至于这里的筒形罐,无论是器形还是花纹都与辽东半岛的同类器物十分相似,说明两地之间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存在着海上交通与文化往来。长岛北庄古遗址距今已有6500年的历史,相当于古代的半坡氏族时期,因此在考古界有“东半坡”的美誉。

明嘉靖款缸

在明清瓷器展区,最惹眼的是两口大缸。其中一口是景德镇官窑,明嘉靖(公元1522-1566年),高32.6厘米,口径68.6厘米,底径53.5厘米。白胎,稍粗。青花颜料为回青与石青配合鈷料,色调浓重泛紫。突唇,直腹略鼓,大平底。外壁绘穿花双龙纹。缸沿外部横行楷书“大明嘉靖年制”款。嘉靖时喜作大器。这件龙缸为典型器物。“这是我馆的旧藏。”曹老师说。

篇5:我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

1、您的性别是:

2、您的学历是:

3、对中华传统文化,认为自己是:A一般B十分了解C比较模糊D一点不了解

4、对于传统文化的现状,你认为:

A势力还很强大B还有影响C很难判断D正在消逝E已荡然无存

5、你认为传统文化对当下中国社会的作用:

A有很大的促进作用B一般般C可有可无D有消极作用E看情况

6、对传统文化的未来,你觉得: A很乐观B比较乐观C很难说D不乐观

7、国家已经把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列为法定节日,对此您的看法是:A非常支持B比较支持C不表态D不赞成8、对于四大文学著作,您:A多次看过 B都看过 C看过其中一部分 D都没看过

9、对仁、义、孝、忠等传统美德,你所受的教育:

A自小耳濡目染B课外书上看过C被教育是过时的东西

10、对于古代经史子集,您:A爱不释手 B偶尔翻阅 C从来不翻阅 D不喜欢

11、您对于法定节假日的修订增加了中国传统节日有什么看法()

A很有必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B没有实际意义,只是走形式C纯属繁文缛节,不利于社会进步D无所谓,不关心

12、您平时都关注哪些传统文化:(直接勾画出即可)

农业文化 传统文学 传统节日 传统中医 中国戏剧 中国建筑 中华武术 国画书法 民间工艺 民风民俗 饮食厨艺 宗教哲学 传说神话其他

13、您认为当代大学生在继承,发扬和保护我国传统文化上应该怎样做()

篇6:我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

布达拉宫在门外看去就像是个仙境,给人一种不忍心触碰的感觉。

“世界屋脊”之上,有一座建筑把一座山包裹了起来。它,就是西藏布达拉皮!它是巍然屹文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红山之巅的佛教圣地,它那美丽雄壮的建筑风格,让我们震撼!

在公元七世纪,为了西藏与中原的唐朝建立友好关系,引进中原先进技术和文化,藏王松赞干布决定向唐朝文成公主求婚。谁知别的国家也派出使臣向文成公主求婚,于是,唐朝太宗皇帝(唐太宗)决定出三道题考考各国使臣的智慧。结果,松赞干布派出的使臣禄东赞全部答对了,不仅如此他还答对了另加的一道题唐太泉想:松赞干布的使压都这么聪明,那就更不用说松赞干布自己了!于是,唐太宗将文成公主许配给了松赞干布,松赞干布喜出望外要建一座有999间殿堂的空殿迎接文成公主,这座有999间殿堂的宫殿,也就是西藏的——布达拉宫!

篇7:小学生需要了解的中国传统节日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头牙(农历二月初二)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

清明节(节气清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

冬至(节气冬至)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

尾牙(农历腊月十六)祭灶(农历腊月廿四)

除夕(农历十二月卅日)

2、新历节日

1月1日,放假一天);春节(农历新年,除夕、正月初

一、初二放假三天);清明节(农历清明当日,放假一天);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放假一天);中国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端午节(农历端午当日,放假一天);国际护士节(5月12日);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一天);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7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教师节(9月10日);中秋节(农历中秋当日,放假一天);国庆节(10月1日,放假三天);记者节(11月8日)。

3、旧历补充

春节:正月初一,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种名称 元宵节:正月十五,又叫上元节

春龙节:头次作牙,二月初二,又叫龙抬头#青龙节

清明节: 春分后十五日,一般在阳历4月5日,闰年在4月4日

端午节: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

七夕:七月初七,又叫七月七,乞巧节,中国传统的情人节

中秋节:八月十五

重阳节:九月初九

冬至节:冬至当天,传统祭祖之日

腊八节:十二月初八

除夕:十二月的最后一天为除夕日,又叫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年三

篇8:浅析我了解的体育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育发展,缺陷,改革构思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 初中体育教育改革成为提高我国体育教育质量的重要研究内容。 要从根本上推动我国体育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必须对现代初中体育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做出积极的思考和分析, 并总结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1.初中体育教育发展的缺陷

初中体育不同于其他的教学科目, 由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低, 体育管理态度和理念落后, 资金无法到位, 应有的体育设施不全, 价值师资力量等原因, 导致体育教学质量低下。同时大大挫伤青少年学生的体育积极性, 最终导致整体国民体育素质低下。 体育教育最严重的缺陷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类:

1.1初中体育教育指导思想与态度问题

我国的体育教育指导思想经过了五十年的研究和总结, 最终要求是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工作者最首要、 最重要的是研究出具备中国特色的、 符合我国教育实践的体育教育指导思想体系, 也就是说, 体育教育必须配合并且辅助我们其他科目的教学计划, 对于初中体育教育不仅要使初中生可以很好地接受体育教育, 还要在学习其他课程的时候达到劳逸结合的目的。 但是就目前形势看, 初中体育教育事业并没有按照要求完成, 也没有体现出中国特色。 其次, 我国初中体育教育一直死板地被动发展, 没有创新性的主动发展和突破。 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和前进的源头, 我国初中体育教育事业也是如此, 需要教育思想上的创新。 可惜的是, 由于我国中小学教育过于注重学生文化课的素质提高, 继而忽略青少年的体育教育。 所以体育教育思想应该作为我国初中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首要环节研究并且受到极度的重视。

态度决定一切。 教育事业也不例外, 没有从上到下, 从教育部门、学校到老师、家长和学生思想上的重视的话, 即使前景再好, 也无法实现。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不重视, 表现在初中体育课程非常稀少, 而且安排的时间也对学生的学习不利, 体育教师的工资待遇水平很好地体现出这一点。 老师和学生的不重视表现在其他科目的老师占用体育课的时间进行教学, 有时学生也会迫于学业压力而放弃体育课进行其他科目的学习。

1.2体育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

“前滚翻”、“推铅球”和 “ 立定跳远” 是初中体育课程中教会学生的基本技能, 但是简单地教会学生几个动作根本无法达到我国体育教学内容中引向深入的要求, 更满足不了学生参加体育课认识的最终目的。 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并不是单纯地教会学生几个动作, 而是让学生通过对体育动作的学习影响学生的审美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使学生在提高体育技能和素质的同时也达到更深层次的目的。

其次, 初中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地点的单一性是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原因之一。 许多县级甚至市级的初中学校的体育课堂场所仅仅是学校的体育场, 而教学的内容是男生占主导的篮球和足球, 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女生在体育课时就是在操场边休息, 很少参加活动。 这种放羊式、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各种各样的体育需求。

在体育教育中还存在一种错误的现象是过于重视室外教育, 而基本没有理论上的课业教授。 实践的学习都是要考理论支撑的, 没有理论的支持, 过多的实践而没有复习和消化的话并不一定起到积极的作用。

最后要提到的是体育课程的教学评价, 要得到比较全面的评价结果必须使用比较全面的评价标准方法, 而不是简单地选择几个动作作为指标。

2.对初中体育教育的改革构思

2.1明确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

体育教育指导思想的改革不能仅仅抓住体育的本身研究, 而应该与时俱进, 用哲学的眼光放眼整个教育界或者整个世界的发展, 要紧跟科技与时代的发展, 充分把握世界对于人才和民族素质的要求。 教育的创新首先应该打破“应试教育”这个枷锁, 学校应该从长远效益出发,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点。 初中体育教育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起点, 学校必须明确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在体育方面“活到老, 学到老”的意识, 教授学生基本的、 正确的动作和运动方法, 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并且为将来体育活动打好基础, 使学生的身体体质和心理素质健康平衡发展, 最终实现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体育素质的提高。

初中体育教育理论方面应该本着指导体育实践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的目的, 在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 指引学生发现体育的乐趣, 在体育活动中达到劳逸结合, 提高逻辑思辨能力和认识世界的能力的目的。

2.2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就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学校如果匮乏体育设施, 再先进的教学模式, 再积极的学习态度也无法发挥其作用。 许多落后的县城和地区的学校缺乏器材设施, 甚至没有所谓的操场, 学生和老师根本无法开展体育运动。 而且近年来, 学生数量的爆发, 学校一再扩大招生数量, 原本就非常拥挤的校园现在要容纳更多的学生, 甚至比原来多几倍, 原来的操场面积却没有增加, 唯一的办法是所见体育课的开课数量, 才让学生出来透透气。 大多数学校都没有体育教学计划中所需要的器材, 这种缺乏场地、缺乏器材设施的现象, 必然会阻碍学生体质的增强。

2.3提高体育教师团队的教学水平

初中体育教育的不受重视导致初中学校体育老师的师资水平力量严重不足, 所以要彻底体育教育改革, 提高教师素质是最重要的环节。 首先要做好教师职业道德的工作, 孔子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体育老师要说服学生, 感染学生, 做学生的榜样, 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其次是老师对教育现状的认识, 对学生身心的了解, 体育教师应该以学校的体育教学目的、方法和学生的自身为基础, 辅以教科书的知识, 最终实现预定的学业目标。 然后是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升。 现如今的体育老师基本都具备各种户外体育技能, 需要提升的是老师体育理论知识的教授能力。 所以体育老师应该与学生一同学习体育教材中的理论知识, 以便更好地结合实践来教育学生。 最后体育老师还要具备电子化教学的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 电教化的教学制度愈来愈多地应用在初中学生教育中, 而且多媒体的应用可以弥补许多体育教学中的不足, 网络上大量知识和信息还能够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2.4及时更新体育教学模式

目前国家非常重视我国体育教育的改革问题, 所以传统体育教学落后观念和教学方法必须抛弃。 发挥政府领导、学校领导和国家政策改革和观念改变的力量, 是全社会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 首先, 体育教学观念要改变, 体育课不同于其他的课程, 所以不能使用其他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 而应该丰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合理地设置体育课程, 为将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性、主动性思维打下基础。 其次, 要向国外的体育教学模式学习,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以老师为辅助和引导, 提高学生自我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 在教授体育理论的时候要注意理论与趣味和多样的室外活动相结合, 避免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 使初中体育教育与现代体育教育的发展目标相符合, 推动我国的体育教育模式积极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树怡.21世纪我国体育教学目标研究[J].体育教学, 1999 (01) :8.

上一篇:与孤儿学生座谈发言下一篇:安徽省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