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2023-01-14

第一篇: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中秋节传统习俗习惯

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渊源。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秋节传统习俗习惯,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秋节传统习俗习惯

中秋赏月,最盛是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族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天,东京的所有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扎绸彩的牌楼,出售新启封的好酒。铺子堆满新鲜佳果,夜市之热闹,一年之中少见。显官和豪门,都在自己的楼台亭榭中赏月,琴瑟铿锵,至晓不绝。一般市民则争先占住酒楼,以先睹月色为快,并且安排家宴,团圆子女。“此夕浙江放‘一点红’羊皮小冰灯数十万盏,浮满水面,灿如繁星”(见《武林旧事》)。而“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郡。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在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常娥,圆如浩月。”(见《新编醉翁谈录》)

明清以来,民间更重视中秋节。《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云:“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

中秋节,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古人的中秋节习俗

中秋节本来起源于赏月。唐朝是个特别爱好月亮的时代,而月色又是农历八月十五最好,于是从唐朝初年就形成了在这个夜晚赏月的风尚。这个风尚首先是在文人、富家、官员等上流社会兴起的。他们的生活优裕娴雅,赏月的兴致最为浓厚。但是寻常百姓也不像今天这样功利和缺少诗情,中古之前的布衣黔首也是相当洒脱和风雅的。要不我们古代的中国怎么会号称诗的国度呢?八月十五赏月之风很快蔓延到百姓之家,到了中晚唐,中秋节已经是一个以赏月为中心习俗的全社会的节日了。当然,赏月一般不是独赏,而是全家聚集在一起,或者跟好友同僚一起,这就附带着团聚的习惯了。如果月圆之夜离乡在外,就会有游子思乡之情,感慨月圆人不圆了,由此催生好多中秋思乡的诗词。但是团聚成为中秋节的第一主题是明清以后的事。宋代,中秋赏月的风气达到了高潮。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以回忆的方式记述北宋汴京(开封)的繁华景象:“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那时无论贵贱穷富,全社会的人们都在中秋之夜观赏月色。由此可以想象,那时的社会必定有一种普遍的娴雅风度和亲近自然的情怀。

中秋节赏月象征意义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元旦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中秋节粥饮食。”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第二篇:国旗下讲话稿:《中秋节传统习俗》

中秋节是我们中国人的团圆节,每到这一天,许多远离家乡的游子,纷纷赶回家中,与父母亲友欢聚一堂、把酒言欢。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几种民间流传的传统习俗:

吃月饼:传说,元朝初年,统治者惧怕民众起来反抗,采取每十家派一名士兵监视,十家只许用一把菜刀。人民忍无可忍,便乘八月十五中秋节互赠月饼之机,在月饼里放一个蜡丸,蜡丸中裹着纸,纸上写着誓言,饼底还贴一张纸做暗示,以此互相号召反元复国。这大概就是今天月饼外常贴上一张纸的由来。

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中秋一大盛事。

燃灯: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美景,然而对此人们并未满足,于是便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在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

玩月:玩月又称赏月,中秋赏月,这是古人雅俗同赏的一件快事。当然,古人玩月,并不仅仅是只玩赏中天朗月,而往往是把月和大自然中的其他景物连带在一起观赏,比如著名的景观--卢沟晓月、三潭印月等,都是人们中秋玩月的绝好所在。

在多民族的我国,有二十多个民族欢庆中秋节,虽然庆祝方式各异,但其寓意,都是祈求国泰民安,丰衣足食,团团圆圆,平平安安。

随着中秋节的到来,我们伟大的祖国建国六十四周年国庆节,也将接踵而来,更增添了节日喜庆的气氛,在我们欢庆这双节之时,我们也应该在学业上来个双赢,认真学习,努力成为有用之才。

第三篇:南京的各种传统习俗

南京结婚当天迎娶的基本风俗概述

——【上午】

1.xx点 到花店扎好婚车,扎好婚车回到新郎迎亲出发地点等待出发,婚车数量一定要是双数 ,副车贴好囍字,扎好丝带。

2.新郎把提前准备好送给新娘家的礼放在主车后备箱,数量要是双数的,例如8样礼,到时候新娘要回4样礼给新郎,表示两家都“44如意”。

3.单去双回,就是接亲的婚车人数里面除了驾驶员要是单数,从新娘家回来婚车里面总数要是双数,忌数字“7”和“8’(7不出8不归)!

4.xx点 选择吉时出发去新娘家,例如7点18,7点28等等,出发时放鞭炮,还需要天地响,新郎此时要西装革履,胸配鲜花,手捧大束鲜花前往新娘家!

5.新娘在婚车来之前就化好妆,穿好婚纱,新娘妈妈提前准备好给女儿的子孙桶,里面放好花生、枣子、大糕、苹果等,寓意早生贵子,平平安安!

5.婚车的路线是在接新娘回新房的路线要和新郎出发的路线不重复,所谓不走回头路。 6.xx点 到达新娘家,同样需要放鞭炮,天地响。

7.进新娘闺房需要进三道门,最里面的一道门是进新娘房间,每过一道门都要给红包,此时需要准备足够的红包,无论是堵门的红包还是给各个人员的红包,记住都要给双数噢 8.进入新娘闺房之后,要找新娘早就藏好的新娘鞋子,找到之后要给新娘红包。 9.新郎进茶给丈母夫妇改口,叫爸妈,新郎会得到一个改口费 10.新郎新娘吃甜汤,如桂圆红枣羹啦等等,寓意早生贵子!

11.新娘娘家兄弟背新娘出门,此时新娘脚上不穿鞋,并且不能落地。新娘坐进婚车里之后,新郎要给新娘穿好鞋子,寓意之后的人生路就跟着你一起走了!此时脚也不能落地,可以放在步步糕上面,步步糕可以由伴娘或伴郎提前准备着!把提前准备的红包给背新娘的兄弟。

12.回新房的路线要走吉祥的路线,比如富贵山,太平门,长乐路,海福巷等等。尽管有的新人两家距离很近,但是也会绕路走一下。富贵山太平门是南京人结婚最喜欢走的路线,寓意入太平,迎富贵。另外接新娘回到新房的时间不能超过中午12点。 13.新郎到达新家楼下,放鞭炮还有天地响。然后也要将新娘抱上去,或踩在步步糕上面,直到新娘进了新房之后脚才可以落地。 14.在新房里面吃甜汤

15.新娘进茶给公婆改口,叫爸妈,同样得到一个改口费! 16.全家人一起拍一张全家福! 17.吃午饭

——【下午】 18.补妆,拍外景 19.迎宾

——【晚宴】

——【回门】

次日回门:早上双方一起回娘家,中午女方亲朋好友一起回男方家吃饭

——【注意事项】

婚车方面:

1.婚车的数量:要是双数,摄像车子不包括在内。

2.婚车里面来去的人:要是单去双回,意思是去迎亲的婚车里总人数是单数,不包括司机,接新娘回来总人数要是双数,寓意成双成对。同时要避免数字7和8,7不出,8不归。 3.婚车的路线:婚车的路线是在接新娘回新房的路线要和新郎出发的路线不重复,所谓不走回头路。回新房的路线要走吉祥的路线,比如富贵山,太平门,长乐路,海福巷等等。尽管有的新人两家距离很近,但是也会绕路走一下。富贵山太平门是南京人结婚最喜欢走的路线,寓意入太平,迎富贵。

4.婚车出发时间:一般选择一个吉利的数字,比如7点18,7点28等,另外接新娘回到新房的时间不能超过中午12点。

人员方面:

1.背新娘出门的是新娘的兄弟

2.给新娘拿着步步糕的是伴郎或者伴娘 3.安排专门人员燃放鞭炮

物品方面:

1.红包:红包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堵门的红包还是给各个人员的红包,记住都要给双数。

开门红包(越往里面的门红包越大)、找到新娘鞋子给红包、背新娘出门的兄弟,改口费双方父母给新娘新郎的,

2.鞭炮:新郎出发,到新娘家前,接到新娘准备回新房,回到新房楼下,

3.甜汤:家里妈妈前一天准备就熬好,里面的材料就是意味着早生贵子,甜甜蜜蜜。 4.子孙桶:娘家的陪嫁,里面放一些花生、枣子、苹果之类的,寓意早生贵子,平平安安。

5.步步糕:新娘出门一直到到达新房之间脚都不能落地,若要站着就站在步步糕上篇二:南京婚礼习俗

引自互联网,仅供参考

南京婚礼习俗

【婚礼前一天】

婚礼前一天,新郎和新娘是不能够见面的,因为南京习俗是见面了就不吉利啦。男方家会摆几桌,俗称暖房酒,主要就是男方家里的亲戚朋友,一般4,5桌样子。之后晚上需要有个小男孩来压床,是要童男,一般是男方家的亲戚小宝宝。新房的床下面会放一些红枣,花生,桂圆和莲子,寓意早生贵子。新房的床当晚只可以由新郎和压床的宝宝睡,其他的人都是不能够睡的

【婚礼当天】

婚礼当天南京的讲究就比较多了啊 婚车篇:

1. 婚车的数量要是双数,摄像车不包括在内。主车加上副车要双数。主车如果是白色为最好,寓意白头偕老。

2. 婚车的路线是在接新娘回新房的路线要和新郎出发的路线不重复,所谓不走回头路。回新房的路线要走吉祥的路线,比如富贵山,太平门,长乐路,海福巷等等。尽管有的新人两家距离很近,但是也会绕路走一下。富贵山太平门是南京人结婚最喜欢走的路线,寓意入太平,迎富贵。大家都乐此不疲

3. 婚车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出发时间一般为吉利的数字,8点18,8点28等等。另外接新娘回到新房的时间不能超过中午12点 物品篇:

南京结婚当天讲究的物品是在比较多

1. 甜汤 新人双方和亲朋好友都是要喝甜汤的,男方女方都要喝。甜汤也是家里妈妈前一天就熬好,里面的材料无非也是寓意早生贵子,喝了甜汤寓意生活

甜甜蜜蜜。我也见过给新郎喝的甜汤里要加上一个煮鸡蛋的,也是寓意早生贵子的意思 2. 鞭炮 新郎出发,到新娘家前,接到新娘准备回新房以及回到新房楼下,都是需要放鞭炮的。除了一般的一串串的连起来的鞭炮,还需要天地响。数量都是双数 3. 红包 红包是必不可少的啦,无论是堵门的红包还是给各个人员的红包,记住都要给双数噢

4. 子孙桶 子孙桶可以算是娘家的陪嫁啦。现在都做成工艺品的样式咯 5.婚鞋 南京一般讲究新娘白天出门的时候穿的是红色的婚鞋噢 6. 婚纱 大婚当日第一套婚纱不可以穿粉红色 人员篇:

背新娘出门的是娘家的兄弟或者是舅舅 其他讲究:

娘家兄弟背新娘出门的时候,新娘脚上不穿鞋,而且不能落地。新郎到达新家楼下,也要将新娘抱上去,直到新娘进了新房之后脚才可以落地

敬茶改口 双方都必须经历的程序

回门 南京一般是当天中午12点之前回门或者3天之后回门

婚宴都是晚上举行,不像北方大多数是午宴 南京结婚习俗之结婚当天的流程

婚礼是见证新人对彼此爱的承诺的神圣仪式,也是对两人过去恋爱点滴的回顾,是亲情和友情交融的一场典礼。婚礼当天是新人最紧张、最繁杂、最容易出错的时候。有了结婚流程表,在婚礼中你就不会忙中出错了。 a. 中午婚宴类型

一、准备工作 5:30 起床

7:00 新郎发型做好后到达女方娘家附近等待 7:45 新娘妆完成,通知新郎

二、婚车

6:30 开始扎彩车 7:30 彩车完成

7:45 专车送新娘回娘家(8:30前到达) 8:00之前副车全部到位

8:05车队集结完毕。在新郎的婚礼主管的引导下排车队,给车辆贴喜字,给司机分发喜袋。15分钟内完成。

7:30之前,新郎的朋友到位。婚礼主管再次明确当天的分工,检查当天各个阶段所需要的物品及数量。

8:00新郎更衣。摄像师、摄影师到达。

三、接新娘

8:00~8:20之间,婚礼主管,安排好哪些人跟过去接亲,都做些什么事情,带哪些东西,上哪几辆车,并在新郎下楼前,全部在自己的车边等候,新郎下楼后即可出发。在出门前,摄像师多半会给新郎安排个小仪式的。

8:28或者8:38左右从新郎家(新房)出发接新娘。

在路上行进中,只需主要整个车队保持好队型即可,车队中的车辆不要随意超车。车队的行进速度和行进线路,由摄像车来控制。

9:00~9:20前后,车队可到达新娘家,随新郎前来的朋友,帮助新郎一块敲门。一般在20~40分钟之内能开门,均属正常。如果两家相距较远,新娘家人应该安排好,不要闹得太久,以免影响后面的程序。

新郎进门后,按照南京的惯例,都得向新娘子献花的,在朋友们的参与下,说些好听的,也可以当着众多朋友的面,来一段爱情宣言。然后,在给新郎子戴上胸花后,向岳父岳母敬茶,这时候,老人家可以给一对新人提些要求,新郎官也得表个态。

10:00前后,新娘出门,多半是由自己的哥哥弟弟(或者远方的哥哥弟弟也可以的)背下楼——新郎这会就得把最大的那个红包拿出来了啊。通常是新娘脚不沾地,直接上车,到了车上,由新郎给新娘换鞋。

在回来的路上,摄像师一般要多拍些镜头的,整个车队行进中的镜头、主车中一对新人的镜头等等。这时候,所有的副车只需跟好主车即可,主车看着摄像车的提示行车即可。一般有2个方法可选择,第一,由摄像师或其助手打手势、用手机指挥,第二,结合面包车车灯进行指挥。二者均可。

四、迎新娘

10:20前后,车队到男方家 新人下车,放4个小礼炮。新郎抱新娘进门,小孩子滚床,伴娘准备好茶,新娘给男方父母敬茶,新郎新娘出发至酒店。

五、酒店准备

10:00 将糖、烟、酒、茶、饮料等带至酒店 10:10 最后检查酒席安排、音响、签到处等细节 10:30 准备好新郎新娘迎宾香烟火柴糖 10:45 彩带师到位酒店门口,酒店迎宾 10:50 新郎新娘到酒店,彩带 11:00 签到处人员就位

11:00 引导人员门口就位,新郎新娘伴郎伴娘门口迎宾

六、婚礼仪式

11:10 主持人准备,音响准备

11:15 伴娘再次检查结婚证书、戒指。 气球、彩带到位

11:20 音乐前奏乐起,烘托气氛。新人花拱门底下等待仪式开始,开始入场 主持人介绍

主婚人致词

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

新人父母上台

新郎新娘交换戒指,三鞠躬

新人给父母敬茶

双方父母代表讲话

双方父母退场

第三者代表讲话

新人开香槟、切蛋糕、喝交杯酒 11:58 婚宴正式开始

12:10 新郎新娘退场、速食,新娘换礼服 12:18 新郎新娘逐桌敬酒 13:30宴席结束,宾客与新人合影

七、下午休息

14:00 宾客离开或到棋牌室娱乐 14:30 新郎新娘进餐、休息 14:30 清点所剩烟酒糖等 14:30 统计晚餐人数

八、晚餐

17:00 通知酒店晚餐准备数量 18:00 请宾客进晚餐 20:00 清点所有物品,离开酒店

九、闹洞房

21:00 开始闹洞房,节目自由发挥 22:30 宾客离开 b. 晚上婚宴类型篇三:南京春节习俗

南京春节习俗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 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 一直到正月十 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 祭神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 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先祖、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 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贴春联 春节前夕贴“福”字、贴春联几乎是每个家庭必做的事情。老南京人讲究见 红有庆。 大年初一清早一睁眼不作兴看到一处露“白”——指没有贴上红纸的门 窗或什物。红纸上一般写着对新年的期盼祝颂之词。人们写得最多的当然是斗方 “福”字, 任何物品如果讲不出具体的期盼祝颂, 就贴上个或大或小的“福”字。 其中的联语是多种多样:商家多讲财源、生意,居家则多为礼仪、诗书。家里各 道门的联语变化不多,房门上多用“喜见红梅多结子,笑看绿竹又生笋”;厨房 门上常见的是“一人巧做千人食,五味调和百味香”。最能渲染节日气氛的还是 镂空的门笺,它一般是由书本大小的红纸片,刀刻出的花纹、图画,以及“四季 平安”、“招财进宝”等吉祥语所组成。每道门楣上贴五张,随着人进人出,飘 荡起伏,显现节日的喜庆气氛。 写春联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 扫尘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 ,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搞卫 生,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室内屋外,房前屋后,彻底进行打扫,干干净 净迎新春。 大年三十 吃年夜饭 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夜饭(农历一年之中的最后一顿饭) ,年夜饭以后 有发压岁钱和熬年夜(守岁)的习俗。 看春节联欢晚会 守岁 吃过年夜饭,全家人围坐在一起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 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正月初一 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 。爆竹声后,碎红满地, 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 。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拜年 新年的初一,男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 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 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 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由于登门拜访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 大夫便使用名帖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后来的“贺

年片” 。 春节拜年,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 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以彩绳穿线作龙形, 置于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 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 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 民间有吃饺子的习惯,寓意着招财进宝。一民俗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 可破;又一民俗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财。 正月十五元宵节 除了传统习俗吃元宵外,南京人就喜欢到夫子庙逛逛花灯。 饮食习俗 屠苏酒:老南京人初一早上必饮屠苏酒。宋朝王安石三度以宰相之身知江宁 府,在诗中咏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此俗始于南朝,千百 年来,南京人一直饮用,而且形成一套规制:日升之时,面向东方“自少至长次 第饮之”。年少的先饮,年长的后饮,取旭日东升,蒸蒸日上之意。 元宝蛋:上午起,亲友至拜新年。在客人到来时,双手合揖,并以茶点相待。 还献二枚元宝蛋,称“进元宝”。现在人们过年相见,互祝“恭喜发财”,并敬 递茶烟,以时尚糕点相待。 年糕:年糕一般用来祭神、供祖以及馈赠亲友。如今过年时,商店里也有糖 年糕和猪油年糕卖,形状仍为方形,但已没有那么大了。 炒素菜:年糕大半在年三十前就蒸好了,年三十这天忙的是现做现吃的菜。 其中有一个必不可少的菜——“素什锦”,又叫“十香菜”。菜以镜冬腌咸菜为 基础,配以胡萝卜、金针、木耳、冬笋、白芹、黄豆芽、豆腐干、千张、面筋、 藕、红枣、花生米等十多种素菜,重油炒成,往往在以荤菜为主的年饭家宴中最 受欢迎。家家做素什锦时,一炒就是一大锅,光是配料、削皮、切丝的工作就忙 死人了。 大鲢鱼:一条大鲢鱼是不可少的年夜菜之一,三十晚上要烧两条鲫鱼两条鲢 子鱼。烧好的鱼放到家里的箱几上,等到过了小年(元宵节)才能吃。因为鱼余 同音,余下它,象征着在新的一年里,生活用度年年有余。此外,每家至少还要 买 8 条活鲫鱼养起来,以此寓意年年有鱼(余)。 福寿汤:大年夜,全家人要聚在一起共吃福寿汤。福寿汤是取“红枣、福建 莲子、荸荠、天生野菱,合而煮之”,取意“洪福齐天”。 汤圆:初一清晨,家家户户必食汤圆,寓意为高高兴兴、团团圆圆。

第四篇:大暑节气的传统习俗介绍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干支历未月的下半月;到达时间在公历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20时,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大暑节气的传统习俗介绍最新,欢迎阅读!

大暑节气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即便从字面上我们也能感受到炎炎烈日的灼热,总得来说不是一个很舒服的节气。这个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全国各地也有着丰富多彩的习俗和活动。

1、饮伏茶

从古至今,民间都有大暑三伏天喝伏茶的习俗。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这种由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如今,这样的凉亭很少见到了,不过在温州等地,这个几百年前的习俗却被一直保留了下来,而且服务更加周到。

2、晒伏姜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伏姜中的姜辣素能有效地治疗吃寒凉食物过多而引起的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喝过伏姜后,人会有身体发热的感觉,这是因为它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这样不但能把多余的热带走,同时还把体内的病菌、寒气一同带出。

3、烧伏香

大暑节气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因此百姓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还有一种说法接近于中医的灸,在伏天里用药香熏烤特定的穴位,可以治疗多种顽固的疾病。

4、喝暑羊

“喝暑羊”是流行在鲁中南革命老区沂蒙山区和鲁西南地区的大暑习俗。其中,以山东单县羊汤最为闻名。伏暑的羊汤汤质优美、营养丰富,具有健腺益气、温补肾阳的良好功效,成为农闲时期人们饭桌上的一道风味俱佳的滋补美味。

5、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6、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的这一民间习俗由来已久。传闻在清朝同治年间,椒江葭址一带常有病疫流行,尤以大暑节前后为甚。当地的居民认为是五圣(传说中的五位瘟神)所致,于是,便在葭沚江边建了一座五圣庙。由于葭芷处于椒江口附近,沿江渔民居多,为了祈求出海捕鱼平安,遂决定在大暑这一天集体供奉五圣,并将载有供品的船只送至椒江口外,为五圣享用。

7、吃凤梨

大暑期间,台湾有吃凤梨的习俗,民间百姓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凤梨与菠萝很像,可不要吃错了。

大暑养生保健小常识

1、防伤湿

三伏正值古称长夏季节,此时降雨不断,水分上腾,潮湿充斥,空气湿度之大乃全年之最。湿易伤脾,且易与暑热相兼为患。湿热交蒸,常使人感到头昏身重、胸中烦闷不适、四肢无力、食欲不振;湿热下注,可致肠炎、痢疾等。此时要格外注意饮食,不宜大量食用生冷及油腻食物,可在粥食中加入扁豆、薏苡仁等健脾利湿之品,并注意饮食卫生,严防“病从口入”。

2、防中暑

伏天乃四季中阳气鼎盛之际,一些体温调节功能较差的人,在高温环境中很容易中暑。因此,须注意不要在太阳下暴晒,烈日当顶时不宜出门,勿做剧烈的运动,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应少量、多次补充水分,可选择淡盐水、绿茶、绿豆汤及其他清凉饮料。如果有头晕、恶心、呕吐等先兆,说明你要中暑了,这是应速到通风阴凉处,解衣纳凉,或者饮用清凉水,并服用人丹。

3、防“火”

三伏天,外湿入内,使水湿困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而暑湿对脾非常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祛暑化湿健脾的食物为宜,如冬瓜、黄瓜、绿豆、赤小豆、薏米等。

4、防受凉

在酷暑难当的夏天,人体毛孔开放,汗出不断,阳气大泄,卫外不固,风寒之邪极易乘虚而入。因此,伏天既要防“阳暑”,也要防“阴暑”。古人讲,“夏不欲穷凉”,过度贪凉可致“热伤风”,而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受寒后常使病情加重。伏天不可贪凉饮冷和贪凉露宿以及过吹穿堂风。大暑时节淋雨后,应该及时的更衣。电风扇不可开得过大,空调也不能吹的太低,尤其是老年人不宜长时间生活在冷气环境中。夜晚睡眠时,应关上电风扇和冷气机,并盖好腹部。

小结:大暑的时候要注意防湿,这个季节是降雨量非常多,水分会上腾,容易伤到身体。大暑天气炎热要谨防中暑。大暑的时候容易上火,谨防身体上火。

大暑吃什么传统美食

1、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

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将其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2.吃荔枝、羊肉和米糟

在福建莆田的人喜欢在大暑的时候吃荔枝、羊肉和米糟,还有人说大暑时吃荔枝,营养价值跟人参一样高。

荔枝是莆田特产,其中如宋家香、状元红、十八娘红等是优良品种,古今驰名。在莆田,大暑前后,荔枝已是满树流丹、十里飘香的成熟时候了。按照习俗,大暑到了,亲友之间,常以荔枝作为互赠的礼品。

米糟是将米饭拌和白米曲让它发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划成一块块,加些红糖煮食,据说可以“大补元气”。在大暑到来那天,亲友之间,常以荔枝、羊肉互赠。

3、喝老冬瓜鲜荷叶汤

在广东尤其在珠三角一带每逢大暑当日或暑热天气,几乎家家户户都煲消暑汤。老冬瓜鲜荷叶解暑汤是广东民间传统的消暑饮食汤品。它主要是由老冬瓜、新鲜荷叶和赤小豆组成。

4、吃面条

大暑到,临沂城乡就有大暑“喝暑羊”(即喝羊肉汤)或者吃面条的传统习俗。这一天,家家户户嫁出去的闺女和结了婚的儿子都要回父母家,杀上一只羊,做上一锅凉面条,全家人一起喜气洋洋喝羊汤,吃面条,热热闹闹过大暑。

5、煎青草豆腐

温州大暑习俗要煎青草豆腐。青草豆腐指的是采用仙草、甘草、夏枯草与菊花、金银花等中草药煎制成豆腐形状、冷却后即可食之,清凉解毒,生津止渴。过去不少家庭都能自制食用。

6、吃姜汁调蛋

台州椒江人还有大暑节气吃姜汁调蛋的风俗,姜汁能去除体内湿气,姜汁调蛋“补人”,也有老年人喜欢吃鸡粥,谓能补阳。

7、喝姜茶

晒伏姜、喝姜茶、吃姜汁调蛋是台州人大暑当日的食俗,因为姜汁能够去除体内的湿气,因此历代传承了下来。

8、吃鸡

南方人在大暑天有吃鸡的习惯。民间有一传统的进补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鸡。童子鸡体内含有一定的生长激素,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以及激素水平下降的中老年人有补益作用。做鸡时加入适量生姜,调节人体在夏季内外温差,使得人体适应外界环境,起到去湿强身的作用。

9、喝暑羊

山东南部地区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在枣庄市,不少市民大暑这天到当地的羊肉汤馆“喝暑羊”。枣庄吃伏羊的习惯,与当地的农事、气候有关。营养学家对此进行过深入研究,认为羊肉在伏天吃营养程度最高。三伏天,人体内积热,此时喝羊汤,同时把辣椒油、醋、蒜喝进肚里,必然全身大汗淋漓,这汗可带走五脏积热,同时排出体内毒素,极有益健康。

10、吃凤梨

台湾:大暑节台湾周围的海域大多布满暖水鱼群,东北海域有鱿鱼,基隆外海有小卷、赤宗、彰化海域则有黄鳍鲷等。台湾民谚:大暑吃凤梨,说的是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另外六月十五日是“半年节”,由於农历六月十五日是全年的一半,所以在这一天拜完神明后全家会一起吃“半年圆”,半年圆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红面搓成的,大多会煮成甜食来品尝,象征意义是团圆与甜蜜。

11、饮伏茶

暑热入伏后,人们遣暑的习惯之一还有饮伏茶,尤其是在江西等地,人们在大暑天里有喝擂茶的习俗,许多人家还会将后院晒干的乌梅制作乌梅茶饮用。

12、老鸭汤

南北各地流传甚广的食方是——大暑老鸭赛补药,以老鸭慢炖后加入莲藕、冬瓜、芡实、薏苡仁来煲汤,消暑滋补。老鸭是暑天的清补佳品,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因其常年在水中生活,性偏凉,有滋五脏之阳、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的功效。

第五篇:2021小满节气的传统习俗

小满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每年公历5月20日至22日,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小满节气的传统习俗,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小满节气的传统习俗

1、祭三神

小满有“动三车”之说,这三车指的是叫水车、牛车、丝车。“祭三神”则指的是,在小满时节,祭祀掌管这三车的神灵,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

相传,“车神”为白龙。农家在车水前,要举行祭祀仪式。在车基上放置鱼肉、香烛等供品祭拜,而且还要特地准备白水一杯作为祭品,祭时将水泼入田中,祝水源涌旺。

2、抢水

旧时水车车水排灌为农村大事,谚云:“小满动三车(三车指的是丝车、油车、水车)。”水车在小满时启动,农户以村圩为单位举行“抢水”仪式,这一习俗流行于浙江海宁一带,有演习之意。

多由年长执事者约集各户,确定日期,安排准备。至是日黎明即群行出动,燃起火把于水车基上,吃麦糕、麦饼、麦团,待执事者以鼓锣为号,大家以击器相和,踏上小河岸上事先装好的水车,数十辆一齐踏动,把河水引灌入田,至河浜水光方止。

3、祭蚕

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因此江浙一带在小满节气期间有一个祈蚕节。我国农耕文化以“男耕女织”为典型。女织的原料北方以棉花为主,南方以蚕理为主。蚕丝需靠养蚕结茧抽丝而得,所以我国南方农村养蚕极为兴盛,尤其是江浙一带。

蚕是娇养的“宠物”,很难养活。气沮、湿度,桑叶的冷、熟、干、湿等均影响蚕的生存。由于蚕难养,古代把蚕视作“天物”。为了祈求“天物”的宽怒和养蚕有个好的收成,因此人们在四月放蚕时节举行祈蚕节。

4、苦菜端上桌

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小满前后也是吃苦菜的时节,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周书》:小满之日苦菜秀。《诗经》:采苦采苦,首阳之下。苦苦菜遍布全国,医学上叫它败酱草,宁夏人叫它“苦苦菜”,陕西人叫它“苦麻菜”,李时珍称它为“天香草”。

以前在小满时节,麦类、谷物等农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恰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而田间地头的野菜正蓬勃生长,于是人们靠采食野菜来度过饥荒。

5、面条加馒头

南京有句老谚语,“小满毒日头,面条加馒头”,就是说南京人的饮食习惯从小满开始转向减少米饭增加面食了。其实这个习俗挺有科学道理的。夏季暑热,肠胃功能受其影响而减弱,因此在饮食方面,细粮与粗粮要适当搭配吃。

大量出汗会损失不少B族维生素和钾、钠等矿物,和大米相比,面粉中的蛋白质更高一些,B族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也比精白大米约高出一倍,吃面更有利于补充营养,同时好消化吸收。南京的小满是一年里面食开始风行的季节。每天早晚用馒头、包子或盖浇面搭一下,一天忙下来暑气缓解,精力充沛。

小满的特点是什么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从气候来看,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相继进入夏季,南北温差缩小,降水增多。

小满的“满”释义有两种。其一为形容庄家作物的饱满程度,其二为形容雨水盈缺的情况。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

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

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在小满这天,南方地区一般会降雨多、雨量大。如果此时北方冷空气可以深入到我国较南的地区,南方暖湿气流也强盛的话,那么就很容易在华南一带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因此,小满节气的后期往往是这些地区防汛的紧张阶段。

长江中下游地区来说,如果这个阶段雨水偏少,可能是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位置偏南,意味着到了黄梅时节,降水可能就会偏少。如果不满,必是遇上干旱少雨年。

小满怎样养生

1、切记夏不坐木

小满之后,尽量少坐户外木椅。由于气温升高,雨水增多,久置露天的木质椅凳会因露打雨淋含较多水分,虽然表面干燥,但经太阳一晒,便会散发潮气。长久坐在上面,容易诱发皮肤病、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如果想晒晒太阳或稍作休息,坐时别忘加层垫子。

2、不要过量进食生冷食物

进入小满后,气温不断升高,人们往往喜爱用冷饮消暑降温,但冷饮过量会导致腹痛、腹泻等病症。此时进食生冷饮食易引起胃肠不适而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由于小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健全,老人脏腑机能逐渐衰退,故小孩及老人更易出现此种情况。因此,饮食方面要注意避免过量进食生冷食物。

3、慎洗冷水澡

小满之后,也是因为天气渐热的原因,许多人喜欢用洗冷水澡。对此,专家特别提醒说,冷水澡虽好,但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的,如体质弱者或患有高血压、关节炎者就不宜洗冷水澡,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4、穿衣有讲究

小满过后,气温逐渐升高,此时的着装宜宽松舒适,不仅活动方便,而且通风透凉,有利于散热。一般来说,服装覆盖身体面积越小,体温散失越快,但在炎热的夏季,不要误以为穿的越露就会越凉快,因为只有当外界气温低于皮肤温度时,暴露才会有凉快感。当外界气温高于皮肤温度时,暴露面积不宜超过人体总表面积的25%,否则热辐射就会侵入皮肤,反而更热。

5、不宜赤膊贪凉

闷热的夏天,有些人总喜欢光着脊梁,以为这样凉快,其实未必如此。从生理角度分析,人的体温调节不仅靠皮肤蒸发,而且还靠皮肤辐射等。据测定,在气温18-28摄氏度的环境里,人体体温的70%靠皮肤辐射、对流和传导散热;气温达到35摄氏度时,体温主要靠皮肤蒸发散热;当气温继续升高时,皮肤不但不能通过辐射方式散热,还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所以,如果这时赤膊,就容易吸收热量,非但不凉快,反而会感到更加闷热。

6、多吃素食

进入“小满”后,气温不断升高,饮食调养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可常吃具有清利湿热、养阴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鲫鱼、草鱼、鸭肉等,忌吃肥腻油煎等容易生湿助湿的食物。

7、多吃点“苦”

天热吃“苦”,胜似进补。一到夏天,因为炎热,很多人会食欲不振。而苦味菜胜在“入心经而降心火,去心火而神自安”,人的味蕾对苦味比较敏感,而且吃了苦食可以泻火解暑,健脾开胃,增加食欲,促进消化,正是一举多得。

8、阴雨天切忌光脚穿鞋

阴雨天的温度和湿度都适合真菌的繁殖,如果不注意的话,人就容易患上皮肤病或使原有的皮肤病发作。尽管阴雨天是容易患上皮肤病的天气,但如果做好准备工作,还是可以将患病几率降低的。

例如,在阴雨天时如果皮肤沾到了雨水,不论雨水是否干净,都要及时将雨水擦拭掉,有条件时要尽快用干净的清水冲洗皮肤。阴雨天不要光脚穿鞋子,也不要穿露脚趾的鞋子,尽量穿着透气性好的鞋子和袜子。尤其是脚部有皮肤病的人,要远离雨水的侵袭,晚上回家要用温热的水洗脚。

9、少吃辛辣肥腻、生湿助湿的食物

小满过后,雨水渐多,空气滋潮湿热,皮肤蕴湿生热,容易引起风疹、风湿疹、汗斑、湿疹、湿性皮肤病、足癣等,《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说:“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所以在饮食方面要少吃辛辣肥腻、生湿助湿的食物。

因此,诸如动物脂肪、海腥鱼类、酸涩辛辣、性属温热助火之品及油煎熏烤之物,如生葱、生蒜、生姜、芥末、胡椒、辣椒、茴香、桂皮、韭菜、茄子、蘑菇、海鱼、虾、蟹各种海鲜发物、牛、羊、狗、鹅肉此类的美味,要在小满节后适当节制摄取,避免诱发各种皮肤病,从源头做到“防热防湿”,“未病先防”。

上一篇:老公写给老婆的悔过书下一篇:洛丽塔英文读后感英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