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国古代礼仪

2024-04-29

了解中国古代礼仪(共6篇)

篇1:了解中国古代礼仪

了解中国古代礼仪

前言

我身为中国人,一个在校大学生,却对中国传统礼仪知之甚少,对此感到很惭愧,故而想对中国传统礼仪有一个浅显的了解,于是上网查找了些资料,写了这篇论文。古代,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因此,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三礼”(《仪礼》、《礼记》、《周礼》)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中国古代有五礼,分别为祭祀——吉礼,冠婚——喜礼,宾客——宾礼,军旅——军礼,丧葬——凶礼。也可将中国礼仪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生活类包括五祀、高禖之祀、傩仪、诞生礼、冠礼、饮食礼仪、馈赠礼仪等。本文就这两大部类,做一个浅显的解说。

1.中国的政治礼仪

1.1 祭天

祭天是华夏民族最隆重、最庄严的祭祀仪式,起源与上古时期。是人与天的“交流”形式。祭天仪式通常由“天子”主持。通过祭天来表达人们对于天滋润、哺育万物的感恩之情,并祈求皇天上帝保佑华夏子民。

周代祭天的正祭是每年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圜丘祀天”与“方丘祭地”,都在郊外,所以也称为“郊祀”。圜丘是一座圆形的祭坛,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圆形正是天的形象,圜同圆。祭祀之前,天子与百官都要斋戒并省视献神的牺牲和祭器。祭祀之日,天子率百官清早来到郊外。天子身穿大裘,内着衮服(饰有日月星辰及山、龙等纹饰图案的礼服),头戴前后垂有十二旒的冕,腰间插大圭,手持镇圭,面向西方立于圜丘东南侧。这时鼓乐齐鸣,报知天帝降临享祭。接着天子牵着献给天帝的牺牲,把它宰杀。这些牺牲随同玉璧、玉圭、缯帛等祭品被放在柴垛上,由天子点燃积柴,让烟火高高地升腾于天,使天帝嗅到气味。这就是燔燎,也叫“禋(yīn)祀”。随后在乐声中迎接“尸”登上圜丘。尸由活人扮饰,作为天帝化身,代表天帝接受祭享。尸就坐,面前陈放着玉璧、鼎、簋等各种盛放祭品的礼器。这时先向尸献牺牲的鲜血,再依次进献五种不同质量的酒,称作五齐。前两次献酒后要进献全牲、大羹(肉汁)、铏羹(加盐的菜汁)等。第四次献酒后,进献黍稷饮食。荐献后,尸用三种酒答谢祭献者,称为酢。饮毕,天子与舞队同舞《云门》之舞,相传那是黄帝时的乐舞。最后,祭祀者还要分享祭祀所用的酒醴,由尸赐福于天子等,称为“嘏”,后世也叫“饮福”。天子还把祭祀用的牲肉赠给宗室臣下,称“赐胙”。

后代的祭天礼多依周礼制定,但以神主或神位牌代替了尸。周朝之后,特别是汉代起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后,历代王朝皆尊崇周礼,因此祭天仪式也基本按照周代的方式进行。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流程、器物等方面仍有增减。但是,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1913年冬至,时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在北京天坛举行祭天仪式,这是中国最后一次祭天仪式。此后随着袁世凯称帝失败,祭天被视为“封建帝制”的产物而被终止。

1.2 祭地

远古时已有对土地的崇拜,大地生长五谷,养育万物,犹如慈爱的母亲,因此,古代有“父天而母地”的说法。古文献记载土地神是“社”,祭礼叫“宜”。在殷商甲骨文里已有对社土的祭祀,还有大量的祭祀山岳河流的记录,主要目的是祈求农作物的丰收。地神,称为“地圻(qí)”,又作“地祗”,但古籍中常常讹作“祗”字。“社”,通常是主某一片土地之神。所以,《礼记·王制》有“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的说法。祭地礼仪还有四望山川(望祭天下名山大川之神。同一山川,至其地而祭之,直呼为祭,远望而祭之,则名曰“望”。)、祭土神、谷神、社稷等。

1.3 宗庙之祭

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帝王的宗庙制是天

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右寝。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祭祀时还要卜筮选尸庙中的神主是木制的长方体,祭祀时才摆放,祭品不能直呼其名。祭祀时行九拜礼:“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稽首是跪下后,两手着地,拜头至地,停留一段时间,是拜礼中最重者。顿首是引头至地,稍顿即起,是拜礼中次重者。空首是两手拱地,引头至手而不着地,是拜礼中较轻者。这三拜是正拜。振动,是两手相击,振动其身而拜。吉拜,是先拜而后稽颡,即将额头触地。凶拜,是先稽颡而后再拜,头触地时表情严肃。奇拜,先屈一膝而拜,又称“雅拜”。褒拜,是行拜礼后为回报他人行礼的再拜,也称“报拜”。肃拜,是拱手礼,并不下跪,俯身拱身行礼。推手为揖,引手为肃。其实也就是揖。宗庙祭祀还有对先代帝王的祭祀,据《礼记·曲礼》记述,凡于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喾、尧、舜、禹、黄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自汉代起始修陵园立祠祭祀先代帝王。明太祖则始创在京都总立历代帝王庙。嘉靖时在北京阜成门内建立历代帝王庙,祭祀先王三十六帝。

1.4 对先师先圣的祭祀

汉魏以后,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唐代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唐宋以后一直沿用“释奠”礼(设荐俎馔酌而祭,有音乐没有尸),作为学礼,也作为祭孔礼。南北朝时,每年春秋两次行释奠礼,各地郡学也设孔、颜之庙。明代称孔子为“至圣先师”。清代,盛京(辽宁沈阳)设有孔庙,定都北京后,以京师国子监为太学,立文庙,孔子称“大成至圣文宣先师”。曲阜的庙制、祭器、乐器及礼仪以北京太学为准式。乡饮酒礼是祭祀先师先圣的产物。

1.5 相见礼

下级向上级拜见时要行拜见礼,官员之间行揖拜礼,公、侯、驸马相见行两拜礼,下级居西先行拜礼,上级居东答拜。平民相见,依长幼行礼,幼者施礼。外别行四拜礼,近别行揖礼。

军礼

西周五礼之一,是用于征伐,是军事活动方面的礼节仪式。包括征伐、征税、狩猎、营建等。

2.古代生活礼仪

2.1 诞生礼

从妇女未孕时的求子到婴儿周岁,一切礼仪都围绕着长命的主题。高禖之祭即是乞子礼仪。此时,设坛于南郊,后妃九嫔都参加。汉魏时皆有高禖之祭,唐宋时制定了高禖之祀的礼仪,金代高禖祭青帝,在皇城东永安门北建木制方台,台下设高禖神位。清代无高禖之祭,却有与之意义相同的“换索”仪式。诞生礼自古就有重男轻女的倾向。诞生礼还包括“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等。

三朝礼指婴儿出生第三天接受外婆家的赠礼。旧时凡产妇生头胎,娘家要送婴儿一年四季所用的衣裤、兜蓬、尿布、座车、摇篮等。而三朝,是指婴儿出生到第三天,请产婆到家替婴儿洗澡,所以又称“三朝洗儿”。婴儿出生后三天没有发生意外,产妇也平安度过三天,全家人便得以安心,向亲友报喜跟祭拜神明跟祖先。三朝洗儿用的“洗身躯水”需要用桂花心、柑仔叶、龙眼叶、石头仔及12枚铜钱煮成,洗澡时,用石头在新生儿胸前“搭三下”,是希望小孩头好身体壮,此动作叫“做胆”,如果是女生则不用,因为古时认为女命低贱,不需做胆也很好养活,另外石头需选较圆的,表性情才会圆满有变通,用柑仔叶及龙眼叶是希望小孩长大后向柑仔跟龙眼那样甘甜,事业也像果树一样繁茂。洗完澡在穿上“红婴仔衫”,因为以前刚出声的婴儿没有穿衣服,要等到三朝祖母做好“红婴仔衫”才穿的。穿好了新衣,就抱到大厅去拜神祭祖,告知祖先家中多添一位成员,并且向婴儿有关的神明致祭,如注生娘娘、送生娘娘、床母、妈祖、观音等,祈求庇祐,拜神祭祖的祭品是三牲酒醴、鸡酒油饭,注意的是,这时的牲醴的鸡脚需直伸不可以内折,取婴儿脚腿发达健壮之兆,另外酒也要一次倒满就好,不需要分三次,如此婴儿才不会时常到处洒尿而且有规矩,拜完神后,并“号名”,以前人在三朝时大多

取的只是乳名。

这天还要带著油饭跟鸡酒前往外家(娘家)报喜,外家得报后,便回送各种食物补品,并且可以到男方家中,替女儿“做月内(坐月子)”,此日也要做油饭分赠亲邻,亲邻要以白米作为回礼(碛盘),另外在回宴亲友时,一定会有面,称为喜面或喜三面,表长寿之意,期望新生儿能长寿。

“满月”在婴儿满一个月时剃胎发。“百日”时行认舅礼,命名礼。“周岁”时行抓周礼,以预测小儿一生命运、事业吉凶。

2.2 成年礼

也叫冠礼,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参加的成丁礼演变而来。汉代沿袭周代冠礼制度。魏晋时,加冠开始用音乐伴奏。唐宋元明都实行冠礼,清代废止。中国少数民族不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成年礼,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裤、盘发髻等仪式。

2.3 飨燕饮食礼仪

飨在太庙举行,烹太牢以饮宾客,重点在礼仪往来而不在饮食,燕即宴,燕礼在寝宫举行,主宾可以开怀畅饮。燕礼对中国饮食文化形成有深远的影响。节日设宴在中国民间食俗上形成节日饮食礼仪。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节吃冷饭寒食,五月端阳的粽子和雄黄酒,中秋月饼,腊八粥,辞岁饺子等都是节日仪礼的饮食。在特定的节日吃特定的食物,这也是一种饮食礼仪。宴席上的座次,上菜的顺序,劝酒、敬酒的礼节,也都有社会往来习俗中男女、尊卑、长幼关系和祈福避讳上的要求。

2.4 宾礼

主要是对客人的接待之礼。与客人往来的馈赠礼仪有等级差别。士相见,宾见主人要以雉为贽;下大夫相见,以雁为贽;上大夫相见,以羔为贽。贽,古代初次拜见尊长所送的礼物。

2.5 五祀

指祭门、户、井、灶、中(中室)。周代是春祀户,夏祀灶,六月祀中溜,秋祀门,冬祭井。汉魏时按季节行五祀,孟冬三月“腊五祀”,总祭一次。唐、宋、元时采用“天子七祀”之说,祀司命(宫中小神)、中、国门、国行、泰厉(野鬼)、户、灶。明清两代仍祭五祀,清康熙之后,罢去门、户、中、井的专祀,只在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与民间传说的灶王爷腊月二十四朝天言事的故事相合,国家祀典采用了民间形式。

2.6 傩仪

滥觞于史前,盛行于商周。周代的傩仪是四季驱邪逐疫。周人认为自然的运转与人事的吉凶息息相通。四季转换,寒暑变异,瘟疫流行,鬼魂乘势作祟,所以必须适时行傩以逐邪恶。傩仪中的主神是方相氏。两汉,傩仪中出现了与方相氏相配的十二兽。魏晋南北朝隋唐沿袭汉制,傩仪中加入了娱乐成份,方相氏和十二神兽角色,由乐人扮演。至今仍有遗存的贵州土家族傩堂仪最为完整典型。

3.对古代礼仪现代传承的思考

现代中国人对中国古代礼仪知之甚少,更不用说实行了。这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中国的古代礼仪繁复,不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习惯,就连一个小小的三朝礼都十分繁琐,更不用说什么祭天祭地这类大的礼仪了。二,中国的古代礼仪大多为封建统治,封建礼仪服务,与现代人的认识相冲突,如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是为现代人所不能接受的。三,现代教育西方化,对传统文化的忽视。大多关于礼仪的书籍介绍都是西装怎么穿,刀叉怎么拿等等西式礼仪,很少介绍如中餐礼仪的中国传统礼仪,现在很多中国人连正确的拿筷子的方式都不懂。

中国传统礼仪中的精华,我们是要传承的,毕竟我们是中国人;而对于中国传统礼仪中的糟粕,我们也不该遗忘,应该以恰当的形式保存,原因是:一,引以为鉴;二,纪念那些为除去这糟粕而为之奋斗的前辈们;三,糟粕也是一种文化,了解它才能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否

则就像现在,我们难以理解《老残游记》这类文学巨作的深刻含义。

记得前几天看的一则新闻,一香港同胞看完祭孔的仪式后,感叹道,没想到中国的传统仪式是那么震撼人心。但现在有多少中国人体会得到这种古代礼仪给人的震撼呢?!

篇2:了解中国古代礼仪

中国古代的见面礼仪:跪拜

拜:古代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古之拜,只是拱手弯腰而已,两手在胸前合抱,头向前俯,额触双手,如同揖。后来亦指将屈膝顿首、两手着地或叩头及地称为“拜”。

拜手: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行礼时,跪下,两手拱合到地,头靠在手上。《周礼》中作“空首”;也作“拜首”。

再拜:拜两次为再拜,表示礼节之隆重。过去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顿首:跪而头叩地为顿首。“顿”是稍停的意思。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

篇3:了解中国古代礼仪

人的一生要经过种种礼俗, 其中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等构成了人生礼俗的全部内容。在中国, 婚礼被称为“红事”, 葬礼被称为“白事”, 一喜一悲, 但同样是大操大持, 明明是两相对立, 却有着很多相似之处。甚至在民间, 丧葬与婚姻一样被称为喜事, 叫“白喜事”。故, 以葬礼和婚礼入手, 来探讨一下古代礼仪的作用和意义。

红事——昏礼

昏礼是非常重要的古代礼仪, 中国人重视血缘、家庭, 而其正是由婚姻形成。昏礼不仅跻身于吉凶宾军嘉五礼之中, 成为中国传统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传统的社会观念还将昏礼视为所有礼仪的根本。这是因为, 昏礼的举行标志着社会认可的一对男女将行使婚媾的权利, 组成一个新的家庭, 共同担负起繁衍后代、发展家庭的义务, 履行正式社会成员的责任。

《礼记》“夫昏礼, 万物之始也”;“昏礼者, 将合二姓之好, 上以事宗庙, 而下以继后世也, 故君子重之……。故曰:昏礼者, 礼之本也”。《列女传》“夫妇之道, 固人伦之始, 王教之端。”从中可见一斑。

正因为婚姻和家庭被认为是所有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起点, 是全部伦理规范和礼仪制度的基础, 所以, 中国古代婚姻礼仪非常的繁复, 隆重。传统婚姻有所谓“六礼”, 一曰纳采, 男方派媒人向女方提亲。然后, 男方派人正式向女方求亲;二曰问名, 问女方之姓名、生辰, 回去占卜;三曰纳吉, 男方卜得吉兆, 告知女方;四曰纳征, 男方给女方送聘礼。五曰请期, 男方选定结婚的日期, 告知女方;六曰亲迎, 新郎亲自去迎娶新娘。

如此繁杂的过程, 其目的大致是为了表达对婚姻的“敬慎重正”。但是, 我们能看到, 婚礼的全过程, “六礼”的前五礼都是“父母之命”, 直到诸事已定, 最后到“亲迎”才轮到新人出场。自始至终遵循“礼”的规范, 虽体现了对婚姻的重视, 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男女之间的个人情愫。

在此影响下, 长期以来, 无论是婚姻的缔结还是解除, 起主导作用的往往是家族意志, 考虑的往往是社会地位, 政治影响, 经济利益, 传宗接代等, 较少考虑到婚姻当事人的意愿。就算到了今天, “门当户对、父母之命”也是很普遍的想法, 父母不同意儿女自主选择的结婚对象而横加阻挠, 导致一些婚姻的失败, 当然, 我们不能忽略父母的经验, 毕竟他们也是出于对孩子的爱, 但是, 这种做法往往忽视了孩子独立的人格和感情。

从这些礼仪过程中, 我们可以看出很重要的一点, 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种家长决定, 媒人沟通, 以财相聘的聘娶婚制有着很深刻的影响。

首先, 以财务作为凭信, 是为了增加婚姻的可信度和约束力, 毕竟如果仅仅以“传言、换帖”的方式约定婚姻, 缺乏可靠性。到了今天, 我们仍可以看到, 结婚条件是至少有房, 这也算是一种凭证。而且, 女子出嫁从夫, 也意味着一个劳动力的转移, 聘礼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经济补偿。

其次, 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 聘礼对普通家庭来说也是一笔经济负担, 一般不会轻易休妻再娶, 有利于婚姻的稳定。反观今天, 排除铺张的婚礼和婚后财产分配等问题, 结婚和离婚的成本大大降低, 故离婚率也与日俱增, 婚姻的严肃性降低。而这笔不小的支出, 往往由父母承担, 这也为“父母之命”提供了物质基础。

“六礼”自从在周朝形成之后, 传统的婚姻关系和仪式较为完整的承袭着, 在现在的婚姻礼俗中仍占有重要的位置, 虽然程序较之前有所简化, 但基本仍不出“六礼”的范围。有的保持古俗的本色, 有的改换情节内容, 构成新的形式, 比如把花轿改为轿车, 把新娘红袍、红袄裤改为西式婚纱, 用彩色纸屑取代五谷粮豆抛向新人, 使整个婚姻文化呈现出新旧并存、中西杂糅、丰富多彩的新局面。

在传统社会中, 昏礼是缔结婚姻关系, 组成一个新家庭的重要环节, 更是传统社会中民众生活最为重要的信仰仪式, 它凝聚着深远的文化价值理念, 也是民众生活意义的体现。传统昏礼可以形成并且在社会剧烈变迁的今天仍继续存在, 可见其重要的社会功能, 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个体品德的重要载体, 更对促进个体品德升华产生重要影响。

1.借助于昏礼进一步确立成人意识。

古代男子20岁加冠, 女子15岁及笄, 表示他们已经成人, 但我们可以看到, 加冠和及笄都意味着他们可以成婚, 而借助于昏礼, 个人拥有了更多的社会角色, 就自然而然地获得了成人所具有的各种权利, 同时也要承担起成人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从而进一步确立成人意识, 可见昏礼的成人教育职责。

2.借助于仪式来实现参与者角色的再次转换。

对于昏礼的主要表演者——新郎和新娘而言, 婚姻礼仪的诸种程序实际上是其亲身参与表演的过渡仪式, 这些过渡仪式使得他们能顺利实现角色的再次转换, 跨越昏礼这个过渡性阶段, 新郎和新娘的行为、观念恢复到稳定状态, 从而接受了新的角色规范。

3.借助于仪式来确认婚姻的稳固性与合法性。

昏礼是社会设置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昏礼仪式, 新人获得社会权威和公众认可, 并建立社会的细胞——家庭。通过复杂隆重的婚姻仪式, 男女双方向社会宣布婚姻的缔结, 把婚姻置于社会承认和监督之下, 使婚姻得到社会的保护, 从而确认婚姻的稳固性和合法性。

4.借助于仪式来组建新的社会关系。

传统昏礼仪式不仅仅只是一项典礼, 更是一种文化, 一种蕴涵着丰富民间文化的仪式展演, 是对民间信仰、价值观、生活伦理的展示与教化, 其中凝聚着深远的文化价值理念。这种文化价值理念有助于组建新的社会关系, 使仪式的参与者在新的社会关系中进一步培育个体品德。

总言之, 人伦始于夫妇, 有夫妇然后才有其它各种伦理关系与等级差异, “齐家”在封建时代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凡是经历了礼仪程序的婚姻, 便被公认为合法的婚姻。正是借助这种婚俗, 人类确立了稳定的婚姻关系, 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家庭。

白事——葬礼

葬礼是人生礼仪仪式的终结。按照中国古代“五礼”的分类, 葬礼属于凶礼。在传统社会里, 人们普遍认为, 死亡并非是人的消失, 而是他从一个世界进入另一个世界。活着时在人世间, 死后则去了阴间。怎样处理死尸, 则是活着的人的事。做这件事, 即表达了活着的人与死人的感情纠葛:哀悼、思念、依恋、评价;同时也表达出活着的人对生与死这样一个严重问题的思考。正因为如此, 葬礼一向受到重视。

当然,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转变, 葬礼仪式已经逐渐西化简化, 只有一些农村地区还比较完好地继承了古代的丧葬礼仪。

简述一下丧葬礼仪的过程:先是初丧礼仪。一般有复 (招魂) ;讣告;沐浴;饭含几个程序。其次是治丧礼仪。有设铭旌、魂帛;吊丧、賵赙 (賵:送给丧家送葬之物;赙:以财务助人办丧事) ;入殓;成服;朝夕哭祭。再次是出丧礼仪。卜兆宅葬日;启殡、朝祖;陈明器;送丧;反哭。最后是终丧礼仪。如此繁复的丧葬仪式, 仅仅是为死去的人所作, 其意义何在呢?

死亡对于人们来说是不可避免的, 几千年来人们形成的丧葬礼仪, 既要让死去的人满意, 也要让活着的人安宁。整个丧葬礼仪, 是生者与死者的对话, 是以血缘为轴心的宗族成员之间的交流, 也是一定区域和范围内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其中体现出浓厚的孝道观念、亲情意识、等级观念与和谐观念。这些观念与意识, 不仅表现在生者和逝者之间的实体联系中, 也表现在两者之间的精神联系之中, 而这就揭示了中国人生死观的深层文化内涵, 这也就是为什么丧葬仪式能够一直存在于今天, 并影响人们生活。

1.葬礼可以满足社会心理的需求。丧葬仪式是人类自我意识达到高度清晰的产物, 因而也是人类走向“文明”的标志。

2.保护自然环境的需要。如若把尸体随意丢弃, 任其腐烂, 不仅会破坏环境, 而且极易引发传染病, 所以丧葬仪式从一开始就具有保护自然环境, 以有利于生者生存的目的。

3.是社会联系的需要。丧葬礼仪及其一系列仪式性活动中深深地包含着一种社会联系, 既有同代人之间的的人际联系, 也有上下代之间的人际联系。

4.是社会教化的需要。丧葬礼仪仪式中包含着对人的教化。

“生, 事之以礼;死, 丧之以礼, 祭之以礼”, 中国人的孝, 是从侍奉父母一直到父母死去以后要一以贯之的, 而对“死人”的孝, 本质上表现为重视丧葬。中国人将治丧提高到“孝道”的高度, 形成了以“孝道”为核心的丧葬文化。

丧葬礼仪对所有人来说是不可避免的, 站在生的反面立场, 来强调生的意义, 对生者来进行历史教育和生存教育, 从而波及民族性格的形成。人最先开始意识到死才开始认真思考该如何生存。在经历突如其来的丧事时, 无论谁都会感到悲伤, 作为人来说, 这是极自然的感情。吊唁死者的仪式, 是给活着的人们提供释放他们悲痛的场合, 同时也是在社会上正式公开死者的死亡。因此, 活着的人为死者建构了另一个世界, 一个由生者设计、体味, 由死者无言感受的世界, 其目的大致应该为以下几点:

首先, 丧葬的隆重、热闹, 根本上改变哀伤的现象, 使生者看到自己今后面对的生活虽艰难, 但归宿将风光而绝不寂寞。中国人讲究“盖棺定论”, 人死后很多是非都不会再加以评述。

其次, 丧礼在某种程度上看, 可以说是表演给活人看的抚慰性仪式, 一方面是为了表示自己与死者之间深厚的感情, 并使这种悲伤之情得以抒发, 另一方面, 也是把死者的死公诸于众, 有很强的社会性意义。甚至在有些地区, 还有“闹丧”的传统, 这真的像是“娱尸而娱人”了。

但是, 我们必须看到, 丧葬礼仪制度中体现出来的等级观念。在丧葬过程中, 不同等级的人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以及仪式繁简的差别。而且, 按照《仪礼·丧服》的规定, 丧服分五个等级, 包括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等。从表面上看, 守丧是一个纯血缘亲情问题, 其实五个不同的等级都表现出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差异。墓葬制度和随葬品也反映出社会等级的差别, 陵墓的大小、高低、形制以及随葬品的丰俭也反映出死者生前的地位、权力和财富。

礼之作用和意义

由上观之, 具体来说, 古代礼仪的作用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古代礼仪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建立。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和权威, 要求确立一种尊卑有别, 长幼有序的社会秩序。而昏礼和葬礼的制定和实施, 其实很好地维护了作为社会最基本单位的家庭的内部秩序, 夫妻关系、父 (母) 子关系等等都有了很好的界定。与这种界定相对应, 是具体的行为规范: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妇和谐等, 进而逐渐形成一种社会大众的普遍心理, 即使在今天, 这些礼仪也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其次, 古代礼仪也是为了实施教化。通过对人们的品德施行教育, 从而达到对人的行为的规范和调整。孔子教导人们把“仁”和“礼”结合起来, 主张“仁者爱人”, 通过较为强制性的礼的规范, 使“仁”强化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其中葬礼的制定, 对于孝道的巩固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再次, 是人伦关系的维护。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很强的家庭观念, 十分看重血缘。儒家强调“孝悌”, 孔子说:“入则孝, 出则悌”。有这样的道德修养的人, 才能以礼规范自己。而家庭往往是以夫妻, 父 (母) 子组成, 那么, 在此昏礼和葬礼的作用就可见一斑。

最后, 正统的礼制按封建秩序的建构与强化而不断系统化、制度化。非正统的礼俗则按人民生活习惯的变革不断扩大化和世俗化, 它是正统礼制的衍化, 是以人民大众生活方式为基础的。昏礼和葬礼虽然有所简化, 但是主体的仪式仍然延续至今, 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故, 中国古代礼仪有其极为重要的社会意义。

第一, 在礼的思想指导下, 人们约束自己的行为, 逐渐由自然走向社会, 在此基础上, 渐渐形成国家管理制度、生活礼仪规范等, 中国在这一点上比同时期其他国家较为先进, 显示出泱泱大国的礼仪风范, 对其他国家也有很大的影响, 今天的日本、韩国还能看出汉文化的痕迹, 可见, 古代礼仪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

第二, 古代礼仪的设立, 确立和巩固了一整套的国家制度。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的强化, 虽存在弊端, 但从另一方面看, 它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比起同时期分裂的欧洲, 中国社会虽也有分裂割据之时, 但传统礼制作用下, 因为社会普遍心理“大一统”的文化内核, 有着分久必合的趋势。历史上多个外族入侵的朝代, 最后无一例外的走向了汉化、儒化、礼化。

第三, 古代礼仪的实施形成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儒家强调“孝悌”, 虽然“孝悌”观念主要是统治阶级为了以“忠孝”来维护其统治, 但是, 这种美德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甚至进一步发展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现如今, 虽很多对老人不孝顺的事时有发生, 但是, 随即会受到社会的谴责, 可见, 总体的社会观念还是有极强的“孝悌”根植在内。

第四, 与西方人不同, 中国人十分看重家庭和婚姻, 虽然当代中国在一个开放的物质化环境中, 逐渐淡化家庭和婚姻, 但其本质上还是比较传统和保守的。西方的离婚率很高, 而且很多国家都面临人口负增长的问题。但中国人基本上不会选择轻易结婚或者离婚, 这种家庭婚姻关系的稳定性, 其实一定程度上是来源于昏礼的影响, 因为中国人的观念里, 婚姻更多的是社会行为, 而非个人行为。

当然, 中国古代礼仪也存在很多消极意义, 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不断地对其“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但是, 还是有一部分根深蒂固地留在了中国人身上。

第一, 古代礼仪的设立其实一开始是为了维护封建阶级的统治, 带有虚伪性和欺骗性。这一点, 如今已不太明显, 但是, 我们可以发觉, 国家机器和国家权力一直是存在的, 只是不断地更换外壳, 大多数中国人对国家最高权力仍抱有敬畏。

第二, 中国古代礼制是以尊卑等级观念为基础的, 从根本上缺乏平等意识。在当今社会, 这种观念虽然已被平等自由的先进思想所取代, 但它依然残存在人们的深层意识中, 仍有很多的现实表现。

第三, 封建礼教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 尤其是发展到后来的宋明理学, 采用教化、规约等方式, 要求人们在礼仪的规定下亦步亦趋, 唯礼是从, 往往对人们正常的感情需求漠然置之, 横加干涉, 这尤其体现在对待女性的态度上。“三纲五常”、“贞节牌坊”等都是对人性的禁镏和扼杀。

第四, 中国古代礼制的完备和丰富, 使古人以自己为文化的中心, 形成固步自封的保守心理。同时, 又认为礼制为先王所定, 至善至美, 不可妄加改变。如果出现对礼制的改革, 就视为对祖宗的背叛, 群起而攻之。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历代的改革遇到重重阻碍的原因, 这才导致了曾经屹立于民族之巅的中国在后来成为无力反击的“睡狮”。

综上所述, 中国古代的礼有其积极的精华, 亦有其反动的糟粕。我们应当摒弃糟粕, 借鉴吸取其精华, 以创造出更新更高的中国文化。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 应对包括礼在内的中国文化传统有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总结和继承我们祖先创造的珍贵文化遗产, 这对于我们建设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 发展中国文化, 无疑是一件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事情。

参考文献

[1]陈江.百年好合:中国古代婚姻文化.广陵书社, 2004.

[2]陈文华.丧葬史.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7.

[3]岳淑茗.现代婚礼对传统婚礼的继承与变革.2009.

[4]高飞卫, 李亚梅.礼仪与中国传统文化.延安大学学报, 2001, (04) .

[5]韩凤鸣.“礼”的产生和文明的起源.河海大学学报, 2005, (03) .

篇4:我所了解的古代镖局

一、镖局原来是标行

在中国古代,驿站是唯一成系统的邮发运输机构,但驿站是专门为朝廷押送一些来往信件物品的,民间的一些商业往来却没有一个安全的保障机构。所以到了明末清初,镖局就因日常生活的需要应运而生。

镖局最早的时候叫“标行”,是“受人钱财,替人消灾”的古老行当,是凭借过人的武功专门为别人保护财物或人身安全的机构。清人吴炽昌在《客窗闲话难女》中记载:“余舅金氏,以大海之洋行为业,自置洋船五,在东西洋贸易。每船必有标客,以御盗贼。”《清稗类钞技勇类洪峻与三等羯斗》亦称:“时有巨商贸贩外国,苦海盗,聘洪护镖。”

以前镖局的镖是“标”,如明代的《金瓶梅》第五十五回,说西门庆“家里开着两个绫缎铺,如今又要开个标行”,足见明代的镖行称标行。到了清朝末年,随着票号的出现,标行的“标”才改为“金”字旁的“镖”。镖前面的“金”字旁代表十八般兵器,后面的“票”代表票号的银两,所谓的“镖”就是用武力来保证钱财的安全,而镖局就是这么一个专门机构,相当于现在的保安公司。镖局的人员组成包括镖局主人、总镖头、从事保镖工作的镖头和镖师、大掌柜、管理杂务的伙计和杂役。

二、古代的保安公司——镖局

镖局主人讲究的是人面广、关系好,有钱有势,打出旗号能使黑门槛的(黑道人物或是绿林好汉)不敢招惹,万一出了事能够摆平,镖被劫了赔得起银两。大掌柜讲究的是眼明心细算盘精,看货不走眼,估价不离谱,上下里外该打点的绝少不了,该开销的绝不浪费。至于总镖头,通常是赫赫有名的江湖人物,不是本身艺业惊人,就是退休的名捕之流。

镖局的买卖叫做“出镖”或“走镖”,按脚程远近、货物的价值收取不同的“镖利”,双方商定后签订“镖单”,在镖单上注明起运地点,商号,货物名称、数量,镖利多寡等,双方各盖图书(即印章),护送到指定地点后商号取得镖利。走镖通常由总镖头或是经验老到、能够独当一面的镖头“押镖”,带着几个有功夫底子的镖师和一群手脚利落的伙计。银货锁在“镖车”里,车子上插着“镖旗”,伙计嘴里吆喝着“镖号”,拿着接收镖物的清单,再带上官府开的通行证——遇到关口的时候,拿出通行证给官兵看一下,为了避免纠缠镖师有时便顺手塞给他们一些银两。

镖局开始只是送信之类的,称为信镖。到了清朝中叶,随着金融业的兴起(票号的产生),镖局的主要业务就是为票号押送银镖、票镖,这就又形成了镖局走镖的两大镖系:银镖和票镖。到了清朝末期,随着票号的逐渐衰败,镖局的主要业务转化为保护一些有钱的客人的人身安全以及押送粮食及一些衣物、首饰,这就形成了人身镖、粮镖、物镖。综合上面三种情况,这也就是镖局走的六大镖系,即信镖、票镖、银镖、人身镖、粮镖、物镖。

随着清朝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镖局承担的工作也越来越广泛,不但将一般私家财物承接保送,地方官上缴的饷银亦靠镖局运送。由于镖局同各地都有联系或在各地设有分号,一些汇款业务也由镖局承担。到了后来,甚至连看家护院、保护银行等等也来找镖局。据说当年北洋政府大臣李鸿章的家宅,就是由中国十大镖局之一的会友镖局派人保护的。

三、镖不喊沧州

镖局走镖有三种方式,一是威武镖,二是仁义镖,三是偷镖。

威武镖是在行李上长插一杆大旗,旗上写明镖师的名字,旗子是活动的,下面安了轱辘,走镖时将镖旗拉至顶上,叫做拉贯顶旗,长槌打起锣声“哐!哐!”镖手们或亮起噪门喊号子,或者喊出本镖局江湖名号,这叫亮镖威。

走仁义镖,那就得下半旗,打十三太保长槌锣、五星锣或七星锣。

如果某个关卡十分厉害,既不让押镖的队伍经过,镖局的人马又斗不赢他,那就只有悄悄不做声,马摘铃,车轱辘打油,旗子收起,偷偷摸摸过去,这便是偷镖。

走南闯北的镖车到了沧州时,都会扯下镖旗悄然而过,不得喊镖号,否则就得吃不了兜着走。清末,“镖不喊沧州”已成为南北镖行共同遵守的常规。

为什么唯独在沧州不可喊镖呢?《武术汇宗》言:“实则沧州一带最出镖师,高人尽多也。”京杭大运河纵穿沧州境内,京济、京大要道贯通南北,沧州、泊头、鄚州、河间、献县均为南北水旱交通要冲,为京、津、冀、鲁、豫商品流通必经之地或商品集散中心,也是官府巨富的走镖要道,所以沧州镖行、旅店、装运等行业兴盛。面临各业相争,镖行必须具备高强的武技才可立足。当时河北沧州为武术之乡,各地镖局为表示对沧州武界的尊重,所以一进入沧州地面都不再喊镖,若在沧州喊镖则有逞强之嫌。

四、三会一不

走镖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且不说需要日夜兼程,就连风餐露宿也都是常有的事情,有时甚至得面临各种各样的险境。因此,镖师们在带徒弟时,会教给徒弟“三会一不”的技能,这也慢慢地变成了规矩。

一是要会搭炉灶。走镖多会在荒山野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为了不至于饿肚子,镖师们就不得不自立更生,搭炉灶做饭菜以饱腹。

二是要会修鞋。鞋在镖师的旅途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行走,没有一双合脚的鞋将会是件很痛苦的事。虽然可提前备好鞋子或是在沿途买新鞋,但新鞋不一定合脚,因此镖师们都得会修鞋,以保证不影响行走。

三是要会理发。走镖有时一走就是数月,而且极有可能是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所以镖师们常常是风尘仆仆,一副狼狈相。偶尔路过城镇村屯,又免不了要去拜访地方势力,中国向来注重礼仪,因此拜访他人一般都要把自己修整干净、收拾体面再去。这时镖师就得会理发、打扮自己,这样一来,不仅自己不丢面子,而且还可以显示镖局的实力。

除了“三会”,就是“一不”了,这“一不”就是不洗脸。在走镖的过程中,“洗脸”和“到家”是同义语,用镖师们的行话说“该洗脸了”,也就是该到家了的意思。

但是深究其原因,不洗脸其实是为了保护皮肤。有过极限探险运动经验的人都明白:在户外,冬季寒风凛冽,春秋风沙扑面,夏季骄阳似火,用土碱洗完脸之后风一吹,脸反倒很容易受到伤害,如同被刀子割了一般生疼。

五、保镖六戒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各行各业都有着自己的生存之道和行规,保镖行业的江湖文化色彩也就决定了它的行规的特殊性。

1?郾戒住新开张的店。新开设的店因摸不透人心,保镖之人便不去随意冒险。只要门上写有开业大吉的店,他们就都不住。

2?郾戒住易主之店。换了老板的店,保不准人心叵测会有贼店,保镖之人也不住。

3?郾戒住娼妇之店。有些店内的娼妇会苦苦纠缠,使镖师中计丢镖,所以保镖之人一般也不会去冒险。

4?郾戒武器离身。无论是走在路上还是住店休息,武器都必须带在身上以防万一。

5?郾戒镖物离人。无论是旱路上的镖车,还是水路上的镖船或是受保护的官员、商人,镖师都不得随意离开。

篇5:中国古代礼仪知识

古人有多种多样表示尊敬的方法,大概有如下数种。

1、用“道德高尚”的说法称呼对方,如称人为“子、夫子、先生”等等。

2、从辈份上尊称对方,如称人为“父老、父、丈人、母、媪、老伯”等。

3、称对方的字、号。

4、称对方的身份时加上“贤、尊、高”等字眼。如“贤侄”、“贤婿”等。

5、用对方的部下来代称对方,表示由于尊敬的缘故,不敢直接指呼对方。

古代第一人称代词除了“我”以外,还有“余、吾、予、朕、台、卯”等。但古人对长辈或平辈说话时,也不用他们而是毫无例外地用谦称。例如:

1、用“道德不高尚”或“不聪明”的说法来称呼自己。如自称“鄙人、小人、愚、愚弟”等。

2、“用辈份低”的说法来称自己。例如自称“小弟、小侄”等。

3、用“地位卑微”的说法来称呼。例如自称“臣、仆、在下、牛马、自己下走”等等。

4、称自己的身份、职务,有时还加上“卑、小、贫”等字眼。例如自称“弟子、学生、小生、贫僧、卑吏、卑职”等。

5、直呼自己的名。例如孔子自称“丘”。

古人的礼貌语言还表现在:凡是说到与对方有关的行为、人物、事情、物品时,大都要使用尊敬、委婉的说法,例如:

称别人的姓、名和字为“贵姓、大名、尊讳、尊字”等。

称别人年龄为“贵庚、尊庚、芳龄、高寿”等。

称别人的住处为“尊府、府上、尊寓、华居”等。

称别人的神态、相貌为“风采”等。

称别人的亲属去世为“作故人、谢宾客、仙游”等。

同样地,说到与自己有关的人和事物时,也一律采用谦虚的说法。例如:

称自己的孩子为“犬子”。

称自己的朋友为“敝友”。

称自己的意见为“愚见、愚计”。

向别人询问叫“拜问”。

二、交友称谓

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自古以来,我们对交什么性质的朋友,都有明确的称谓。

杵臼之交:交友不分贵贱;(《聊斋》) 布衣之交:普通百姓间的交往;(《廉蔺列传》)

莫逆之交:彼此情投意合;(《北史》) 刎颈之交:即使掉脑袋也不变心;(《廉蔺列传》)

再世之交:与人父子两代都结成朋友; 忘年之交:不计年岁长幼以才能德行为主的交往;

竹马之交:幼年男女之间的交往; 君子之交:看似平淡重在道义的朋友;

车笠之交:不以贵贱而异的朋友; 忘形之交:彼此以心相许不分形迹;

金石之交:交谊深厚、如金石般坚固; 金兰之交:友情契合,如同兄弟;

平昔之交:往日结交的朋友; 肺腑之交:无话不谈,推心置腹的朋友;

贫贱之交:贫困时结交的朋友; 诗文之交:以诗文往来结交的朋友。

三、对人尊称

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

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

令郎(令子、令郎君、令嗣):尊称对方的儿子。

令爱(令媛):尊称对方的女儿。

令婿(令坦、令倩):尊称对方的女婿。

令媳:尊称对方的儿媳。

令正(令阃、贤阁,尊夫人):尊称对方的妻子。

乔梓:称人父子。

昆玉(昆仲):称人兄弟。

令侄:称人侄儿。

贤契:称自己的学生。

高足:称别人的学生。

四、自己谦称

家父(家严、家君):称自己的父亲。

家母(家慈):称自己的母亲。

家兄、家姐:称自己的.兄姐。

舍北、舍妹:称自己的弟妹。

舍侄:称自己的侄儿。

内人(内子、内助、拙荆):称自己的妻子。

外子:称自己的丈夫。

犬子(豚子、犬儿、小子):称自己的儿子。

小女:称自己的女儿。

敝友:称自己的朋友。

五、常用敬词

请:有求于对方。

请问:请求对方解答问题。

赐教:请人给予指教。

高见(高论):称对方的看法,见解。

贵姓(尊姓)大名:询问对方姓中。

贵庚(芳龄):询问对方年龄。

高寿(高龄)用于问老年人的年龄。

尊府(府上、尊寓、华居):称对方的住处。

拜望:探望。

拜访:访问。

拜托:托人办事。

拜辞:告别。

敬请:恭敬地请求。

恭候:恭敬地等候。

光临:客人到来。

光顾(惠顾):商店欢迎顾客前来。

晚安:晚上道别。

奉陪:陪伴。(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的用“奉字”)

奉送:赠送。

奉还:归还。

奉告:告诉。

奉劝:劝告。

奉养:侍奉和赡养(尊亲)。

恭喜:祝贺对方已经取得成功。

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作品赠人时用此辞,表示请对方指教。

斧正(指正):请人对自己的诗文、书画、作品加以修改、指教。

六、常用客气语

恕:请求别人谅解,不要计较。

有劳:用于拜托或答谢对方帮助做事。

相扰:打扰。

难为:感谢对方的帮助。

久仰:敬仰思慕已久。

久违:很久未见。

劳驾:用于请对方做某事。

劳神:耗费精神。

借光:请人给予方便。

包涵:请人宽容或原谅。

指教:敬请指教。

多谢:很感谢。

失敬:责备自己礼貌不周。

失礼:自己感到礼貌不周。

失陪:表示因故而不能陪伴别人。

留步:请等一等或不必再送行。

七、年龄的代称

古人对于不同的年龄,都有不同的代称。如:

总角:幼年的儿童,头发上绾成小髻髻。《礼记·内则》“拂髻,总角。”郑玄注:“总角,收发结之。”后来就称儿童的幼年时代为“总角”。陶潜《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者无成。”这里的“白首”代称老年。

垂髻:也指儿童幼年。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所以“垂髻”代称儿童的幼年。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这里的“黄发”也代称老年。

束发:古代男子成童时把头发束成髻,盘在头顶,后来就把“束发”代称成童的年龄。归有光《项脊轩志》:“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成童:古时称男子达十五岁为“成童”。《礼心·内侧》:“成童,舞象,学射御。”郑玄注:“成童,十五以上。”

及笄:古时称女子年在十五为“及笄”,也称“笄年”。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仪礼·土昏礼》:“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

破瓜:旧时文人把“瓜”字拆开,成为两个“八”字,称16岁为“破瓜”,在诗文中多用于女子。又因八乘八为六十四,也称64岁为“破瓜”。

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所以主以“弱冠”代称20岁,弱是年少,冠是戴成年人的帽子,还要举行大礼。左思《咏友》诗:“弱冠弄柔翰,旧荦观群书。”

而立:《论语·为政》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之语,后来就以“而立”代称30岁。

不惑:《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成笃,年仅而立”,因此以“不惑”代称40岁。

知命:以“知命”为50岁的代称,潘岳《闲居赋》序:“自弱冠涉乎知命之年,八徒官而一进阶。”

耳顺:以“耳顺”为60岁的代称,庾信《伯母李氏墓南铭》:“夫人年逾耳顺,视听不衰。”

古稀: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来就拿“古稀”为70岁的代称。

耋:《诗·秦风·车邻》:“逝者其耋。”毛传:“耋,老也。八十曰耋。”,是以80岁为“耋”。

八、先生、小姐、女士的来历

“先生”:始见于春秋《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注解曰:“先生指父兄而言也。”到了战国,“先生”泛指有德行有学问的长辈。历史上第一次用“先生”称呼老师,始见于《曲礼》。唐、宋以来,多称道士、医生、占卦者、卖草药的、测字的为先生。清朝以来,“先生”的称呼在人们的脑海里已开始淡薄,至辛亥革命之后,“先生”的称呼才又广为流传。

“小姐”:最实是宋代王宫中对地位低下的宫婢、姬、艺人等的称谓。到了元代,“小姐”逐渐上升为大家贵族未婚女子的称谓,如《西厢记》中:“只生得个小姐,字莺莺。” 至明、清两代,“小姐”一词终于发展成为贵族大家未婚女子的尊称,并逐渐传到了民间。

“女士”:始见于《诗经·大雅·既醉》:“厘尔女士。”这儿的“女士”指有德行的女子,和后来说的“千金”一样,用以对妇女和未婚女子的敬称。

九、妻子的种种称呼

小君、细君:最早是称诸侯的妻子,后来作为妻子的通称。

内子:从前丈夫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其根源出于旧观念,认为男子主外,女子主内。

室人:多数是对别人妻子的称呼。

拙荆、山荆:源出“荆钗布裙”,本是指东汉梁鸿妻子孟光相素的服饰,后人用作妻之谦词。

荆妻、刑室:表示自谦,贫寒之意。

发室:原配妻子。

继室、续弦:因古人常以琴瑟比喻夫妻关系,故将妻殁再取称为“续弦”。

十、书信常用词语

(一)启始

惠书敬悉,甚以为慰。

顷接大示,如见故人。

久不通函,至以为念。

前上一函,谅已入鉴。

近屡奉笺,至感厚谊深情。

接获手书,情意拳拳,至不欢愉。

数奉手书,热情诚挚之情,溢于言表。

日前曾奉尺牍,意其已抵左右。

捧读知已惠书,音容笑颜,历历在目。

昨得书笺,反复读之,深情厚意,感莫能言。

(二)思念

篇6:中国古代礼仪资料

到西汉前期《礼记》共有一百三十一篇。相传戴德选编其中八十五篇,称为《大戴礼记》;戴圣选编其中四十九篇,称为《小戴礼记》。东汉后期大戴本不流行,以小戴本专称《礼记》而且和《周礼》《仪礼》合称“三礼”,郑玄作了注,于是地位上升为经。

《礼记》不仅是一部描写规章制度的书,也是一部关于仁义道德的教科书。其中最有名篇章,有《大学》、《中庸》、《礼运》(首段)等。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大道的流行,是以天下为世人所共有。选举贤能之人共同治理,大家讲信用,和睦相处,彼此合作,所以人们不只是亲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施慈于自己的儿女,更能推延仁爱,使所有老人都得以安享天年,壮年人都能贡献才力,儿童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成长,鳏寡孤独以及残废疾病的人都能得到丰厚的供养。男的各尽其职务,女的各有其家庭。货物资源恐怕其放在那里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不必私藏在自己这里。力气唯恐没有全部从身体中使出来,而不必计较是不是为自己做事。因此,人人都能诚实相待,和睦相处,故不会有阴谋诡计发生,也没有劫夺偷窃杀人越货的事情出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样美好的世界就算是真正的大同世界了。

〇从西汉到明清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为什么《礼记》越来越受重视,而《仪礼》越来越被漠视呢?因为《仪礼》记的是一大堆礼节单子,枯燥乏味,难读难懂,又离现实生活较远,社会的发展使它日益憔悴而丧失了吸引力。而《礼记》呢?它不仅记载了许多生活中实用性较大的细仪末节,而且详尽地论述了各种典扎的意义和制礼的精神,相当透彻地宣扬了儒家的礼治主义。历史和现实的经验使封建统治阶级越来超深切地认识到,在强化国家机器的同时,利用以礼治主义为中心的儒家思想,吸引广大知识阶层,规范世人的思想和行动,是维护统治联序从而获得“长治久安”的不容忽视的大政方针。这就是《礼记》受到历代王朝的青睐,以至被推上经典地位的根本原因。几千年来,对中华民族意识形态影响最大的书是儒家的书。从所起作用的大小来估计,《礼记》仅次于《论语》,比肩于《孟子》,而远远超过《荀子》。西汉以后,《礼记》由一部儒学短篇杂编上升为泱泱大国的一部重要经典,这史实本身,就值得注意。

儒家十三经

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1.礼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译:礼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呢?回答说:人生本来就有欲望;如果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就不能没有追求;如果一味追求而没有个标准限度,就不能不发生争夺;一发生争夺就会有祸乱,一有祸乱就会陷入困境。古代的圣王厌恶那祸乱,所以制定了礼义来确定人们的名分,以此来调养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的要求,使人们的欲望决不会由于物资的原因而得不到满足,物资决不 会因为人们的欲望而枯竭,使物资和欲望两者在互相制约中增长。这就是礼 的起源。所以礼这种东西,是调养人们欲望的。

(《礼论》,是荀子著作中最重要的一篇,系统论述“礼”的起源、内容和作用。以“性恶论”为基础,认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就会产生争夺和混乱。制定礼义调节人的欲望,避免纷争,保持安定。礼有“养”和“别”,“养”即“养人之欲,给人之求”,满足人的物质欲望和需求,“别”即“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两者相互依存。文章详细分析礼的内容,重点论述丧祭之礼,提出“隆礼”的观点,指出礼是治国的根本,是“人道之极”,“天下从之者治,不从者乱,从之者安,不从者危,从之者存,不从者亡”。)

2.“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义之文也。”

译:礼,是严谨地处理生与死的。生,是人生的开始;死,是人生的终结。这终结和开始都处理得好,那么为人之道也就完备了。所以君子严肃地对待人生的开始而慎重地对待人生的终结。对待这终结与开始就像对待同一件事一样,这是君子的原则,是礼义的具体规定。

3.成年礼(也称成丁礼)由氏族长辈依据传统为青年人举行一定的仪式,才能获得承认。华夏族的成年礼,为男子冠礼,女子笄礼。经书记载,实行于周代。按周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然天子诸侯为早日执掌国政,多提早行礼。传说周文王十二岁而冠,成王十五岁而冠。古代冠礼在宗庙内举行,日期为二月,冠前十天内,受冠者要先卜筮吉日,十日内无吉日,则筮选下一旬的吉日。然后将吉日告知亲友。及冠礼前三日,又用筮法选择主持冠礼的大宾,并选一位“赞冠”者协助冠礼仪式。行礼时,主人(一般是受冠者之父)、大宾及受冠者都穿礼服。先加缁布冠,次授以皮弁,最后授以爵弁。

4.冠礼

衍生名词

冠岁:男子二十岁 弱冠:刚成年 冠者:成年人

冠字:男子二十而冠,并赐以字 冠士:已行过冠礼的成年之士

冠子:已行过冠礼的男子,指二十岁成年男子

“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将责四者之行于人,其礼可不重与?

上一篇:老货款应收账款清欠工作管理规定(6页详细版)下一篇:颂师恩诵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