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神动力学角度看饮食与心理

2024-04-30

从精神动力学角度看饮食与心理(精选6篇)

篇1:从精神动力学角度看饮食与心理

从精神动力学角度看饮食与心理

饮食作为任何生物最基本的一种生存本能,也是人类生命早期最突出的主题,它包括食物和进食两个部分。因此它不仅具有基础性的生物学意义,同时也具有深刻的心理学的意义。

来源:精神分析佛洛依德

1、引言

精神动力学是由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学派的基础和核心概念,主要用以解释人类各种精神功能和精神活动之间发展、变化及相互作用的过程。例如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我、自我及超我之问冲突的产生,本能欲望的增强或减弱、滞留或释放,冲突及应对冲突而形成的各种心理防御机制等,因而精神动力学也被称为深层心理学。而且它认为越是在个体生命早期发展中突出的主题,围绕其形成的心理需求特征和精神地貌形态对个体的影响越是深远,因此精神动力学的决定论使其具有某种达尔文主义的色彩。

饮食作为任何生物最基本的一种生存本能,也是人类生命早期最突出的主题,它包括食物和进食两个部分。因此它不仅具有基础性的生物学意义,同时也具有深刻的心理学的意义。婴儿吸吮妈妈的乳房,是他与世界之间产生的最原始和最基本的一个联系,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婴儿不仅得到了食物的满足,而且获得了一种口腔快感。这个看似简单实则重大的联系,与人类一些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功能密切相关,如安全感、控制感、依恋关系及自尊感等。因此食物不仅是能量的来源,也是快乐的来源。同时饮食还具有社会文化的意义和功能,如提供文化认同和归属感等。本文拟从精神动力学的视角来谈谈饮食习惯、饮食行为、饮食文化等与个体的心理及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

2、饮食、情绪和性格

在精神动力学的视野和框架下,摄食行为不简单是一个物质能量流动的过程,它还具有丰富的心理学涵义。在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需求中,有许多与“象征性摄食”相关的主题如:攫取、占有、控制、吞并、吸纳、依赖等等。那么是否可以从一个人的饮食习惯和饮食行为的特征来预测一个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及特征呢?

2.1、饮食口味

从一个人饮食的口味偏好,可以推测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和情绪特征。如饮食偏重口味的人相较于偏清淡口味的人,情绪活跃程度较高,情感体验更强烈,情绪的平衡性更弱。生活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处于较高的应激水平时,他的口味会不自觉地加重,会更倾向于选择麻辣辛等重口味的饮食。对甜食的渴求在很多情况下,似乎是对性需求的一种象征性满足。有研究表明,食用甜品所引发的神经生化反应与女性性高潮时的神经反应具有很大的类似,这是否可以解释生活中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选择甜品来缓解焦虑和体验愉悦感?体形较胖的女性比纤瘦的女性也更倾向于喜食甜食,这也许和她们现实生活中更缺乏性需求的满足有关。另外,我们从一些具有地缘性饮食的口味特征,也可以看出饮食与个体情绪和性格特征之间关系的端倪。如在我国的川、湘、渝、赣等地区,人们喜好辛辣口味的食物,故多盛产“辣妹子”“川妹子”等“辣不怕”性格特征的人群。虽然个体的饮食习惯和性格特征之间的交互关系机制尚未得到科学的实证,但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是不言而喻的。

2.2、偏食行为

饮食习惯中的偏食行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测个体某种人格特质的倾向性。对某种或某类食物坚决地、不合常理地拒绝,往往提示个体人格中的强迫影像:行为方式的刻板、内心世界的僵化缺乏弹性、某些仪式性的观念和行为、对秩序偏执的追求及相对应的对失序的过分恐惧、严厉的“超我”下对人对己的苛刻等。当然对某一个特别事物的癖好或拒绝,也可能意味着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与偏食对象或者其象征物相关的特殊心理事件。因为食物的多重象征性,对食物的选择风格可以被高度看做是个体建立关系的模型。与偏食相反,有一类所谓“吃百家饭”“吃香喝辣”的人,这种人对食物的开放性态度往往也体现在他们生活的其他方面,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多表现得豪爽、开放和适应,在行为方面也具有更多的创新性,敢于突破自己,突破常规思维,生活态度也较积极。

2.3、进食速度

一个人的进食速度可以预测其焦虑水平。进食快速的人往往在行为的其他方面也表现出一致的特征,如:走路快、说话的语速快、工作的进度快等,而且这类人往往对等待缺乏耐心,对不确定和模糊的情境不能容忍。他们往往容易对别人的“慢”表达不满和愤怒,在人际交往中也表现出控制和支配的特征。从精神动力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特征,倾向于追溯至个体早期阶段的喂养方式和母亲的神经特征来解释。往往是因为母亲对孩子的需求没有及时地予以回应、互相矛盾或没有预期的情感表达以及母亲自身的强势和神经质等,都会使得孩子无法在安全依恋的抱持背景下建立其自身的安全感、自恋、信任等健康心理的基石,从而对其在以后的分离‐个体化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同理,一个吃饭时过于磨蹭、三心二意的人,也会在其他方面表现出这种拖沓、纠缠不清、被动的特征,这可能和其早期的喂养过程中被忽视或者重要抚养人的缺席有关。有意思的是,无论是进食速度过快或过慢的人,饮食的规律性都比较差,即使是有些人因为客观原因如工作要求等使得他们无法按时规律地进餐,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这是他们潜意识中对“无预期”事件的强迫性重复,或是对“偏执‐分裂”的固着。

2.4、不良饮食嗜好

特殊的饮食成瘾如吸烟和酗酒,可以预测个体的亲密关系质量。大量的研究表明,烟瘾和酒瘾等行为障碍和恶劣的家庭人际关系具有高度的相关。据此可以推测吸烟和饮酒行为是个体对无法充分满足的情感需求和亲密需求的病理性补偿。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对吸烟和饮酒过度依赖是个体心理发展中口唇期固着和停滞的表现,固着和停滞就意味着需求未被充分满足,或由于母亲缺乏帮助孩子升华的能力,使孩子无法顺利完成其在每个发展阶段特定的发展任务。而口唇期的发展任务就是建立安全感、信任感和良好的依恋关系。如果发展受阻,这个影响会迁延至后面的发展阶段,影响其后的心理能力和心理品质培养,如自我控制、自我认同、自尊感等。

3、进食障碍的精神动力学解释

进食障碍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AN)和神经性贪食(BN)两大综合征,好发于14-20岁的年轻女性[1]。对于进食障碍的病因,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看法。心理动力理论认为进食障碍是儿童早期未解决冲突的反映,认知行为理论认为进食障碍是关于体形与外表的错误观念的产物,家庭系统理论认为负性的家庭环境同进食障碍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已有的临床经验和研究表明进食障碍的病因,涉及到社会、家庭、个人以及生理等多个方面[2]。那从精神动力学的角度来看,进食障碍的病人试图解决的是什么冲突呢?进食障碍的病人在人格层面体现出哪些倾向性呢?这里分别从进食障碍病人的几个突出症状表现来谈谈。

3.1、体相障碍

无论神经性厌食或神经性贪食,都存在对自身体重和形体过分的病态的关注[3]。尤其是患有AN的病人,过分的节食行为已经使她们的体重远远低于正常体重,但她们仍然认为自己胖。这种体相障碍预示着她们对保持瘦小体形的一种偏执性的追求,这传递了她们拒绝长大的潜意识信息。

3.2、闭经

因为节食引起的内分泌系统紊乱,会导致许多AN女性病人产生闭经的症状。月经作为女性成熟的标志性事件,对女性的性身份认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AN病人的闭经症状则象是在宣示:“我讨厌那件事,我拒绝被当成一个真正的女人”,这是女性缺乏对自己性别身份认同的象征性表达。

3.3、拒食

AN病人对食物的敌视和拒绝,则更像是象征性地表达对家庭的忠诚和反叛。它能平稳家庭系统,它可能是向父母求助的一种方式,能够表达力量,能阻止自杀冲动,转化性压力,从关系中游离开来,延迟成长,减轻分离焦虑,能使人感到自己的独特性[4]。

3.4、暴食和呕吐

与AN病人不同,患有BN的病人则多表现出对食物的一种非常矛盾的需求和态度。她们会采取暴食后又诱导呕吐的方式来表达和处理她们的情绪问题,而且在临床治疗中她们比AN病人更多地报告无助、绝望等情绪[5],进食障碍的病人伴随有情感障碍的比率较高,一些研究者甚至认为进食障碍是情感障碍的一种变式[6]。这种对食物既需要又拒绝的矛盾态度,和鲍尔比的矛盾型依恋在其内部心理机制上有着一致的地方,而在其生物形态上更类似于一种饱和性抑制的反应过程。对食物的餍足行为下面压抑着强烈的愤怒和攻击,而暴摄和呕吐则更像是把病人内心深处这些无法处理的强烈情绪加以外化,以致于他们希望通过控制饮食来控制自己的愤怒和缺陷。

3.5、攻击性

有研究认为,进攻性特质是饮食障碍病人最重要的精神病理内核。进攻性特质大多来自于家庭关系和模式的扭曲和儿童时期的经历,表现为敌意、易激惹、易怒,不能自我保护,不能正常表达愤怒等等,这些都是AN和BN病人常见的精神症状。BN病人的易怒特质表现为对遭遇挫折忍耐力低,不能控制冲动,将敌意投向他人,而AN病人则表现为自我保护不良,常将敌意投向自己[7]。

3.6、共病人格障碍

有对饮食障碍的病因学研究认为进食障碍的人格总体特征为依赖,缺乏自主和对自身和以上外在个体领域的混淆。Anderluh在回顾性的研究中发现,强迫人格特质是影响进食障碍易感性的一个遗传因素,对进食障碍今后的发展有较高的预测值,两者间呈很强的剂量反应关系。以往的研究认为AN是强迫性的,而BN是冲动性的,并假设这两个症状是一个连续体的极,Anderluh 认为两者并没有在强迫特质上表现出体系上的不同。并且进食障碍恢复之后,强迫特质仍然存在[8],这主要体现在饮食障碍病人的完美主义倾向上。也有的研究者认为饮食障碍病人的人格一般是完整的,而且非常有韧性。对大多精神障碍来说,并发厌食症状是不多见的。

3.7、与饮食有关的躯体疾病

有一些心理障碍躯体化的症状如吞咽困难,还有直接的躯体疾病如食道癌,胃癌等,都直接和饮食相关。这些症状和疾病似乎都是一种隐喻,好像是在表达:“我实在是吃不消了。”“我受够了”这样的信息。

有一种人格类型的划分将这类人群称之为“癌症型人格”,即所谓“C型人格”。C型人格的病人多性格内向、敏感、压抑自己的情绪流露和表达、避免任何可能的冲突,他们往往看似无比随和实际内心充满压抑的冲突和愤怒。病人最后多把这种强烈的愤怒指向自身,企图用对进食这种生存本能的拒绝来杀死自己。

4、饮食文化中的心理意义

饮食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文化本身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功能,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身份认同的功能。同时文化也不断地塑造着个体和种族的未来面貌,饮食文化也是如此。

就像中西方文明的显著差异一样,中国的饮食文化也和西方具有很大的不同。相较于后者而言,中国的饮食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和复杂,不仅在烹饪方法上体现出繁复高超的技艺水平,在餐饮的器物制造和使用上也显示出农业文明高度发展的成熟特征。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曾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君子远庖厨”等有关饮食“兹事体大”的言论。同样的意味也体现在中国特色的招呼用语“你吃过饭了吗?”之中。这是饮食文化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渗透效应,一个人在饮食方面的表现直接体现了他的生活水平、道德修养和社会身份地位。因此另一方面人们也会用一些与饮食相关的话诸如 “脑满肠肥”、“酒囊饭袋”、“大腹便便”等来对一个人实施道德上的批判。

在一些宗教信仰比如佛教里,也通过对饮食的一些禁忌来革除和回避世俗欲望的诱惑,从而达到精神修行上的清明和升华。在佛教的某些教义中,有些食物如“五荤八素”被当做是人的欲望象征或是刺激人的欲望的“恶源”。这种欲望和精神的二元对立性从最初的修行方式选择逐渐演变成僵硬刻板的戒规戒条,饮食在其中也被逐渐地异化和歧化。同样在基督教中,人类的“原罪”也始于对食物欲望的屈服而致。这些禁忌和“原罪”感是否起源于人类早期恶劣的生存环境和资源匮乏之下,对食物和资源的分配实施的某种潜意识的制度设计?随着生存条件的改善,这些禁忌也逐渐松动,如后来佛教传播到中国后逐步分化,其中一支与中国本土的道家结合而形成禅宗,他们的教徒公开宣扬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论点,至此欲望与精神的对立性才逐渐消弭。

另外,饮食也是某些重要的社会礼仪的主题,如祭祀和约会。这两者在中西方文化之间似乎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中国古时在祭祀中讲究“钟鸣鼎食”,而中国的祭祀礼仪则直接源于中国的祖先崇拜文化,祭祀的心理学意义是通过食物的供奉表达身份的联结。而世俗生活中青年男女之间的第一次约会也往往以吃饭作为表达好感、亲近之意及缔结亲密关系的愿望。可见食物是人们之间传递和共享亲密需要、进行身份认同的第一载体和媒介,这也很好地解释了饮食在人类情感和精神活动中的根基性作用。

篇2:从精神动力学角度看饮食与心理

从存在心理学角度看死亡与意义

路易斯〃霍夫曼

(口译:Rob Bageant 整理:黄紫丹

译校:王学富)

我很高兴回到南京和你们在一起,最近连续几年都可以到这里来,我感到很荣幸。每年我都很期待来和大家在一起,这变成我生活中很有意义的、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也觉得我们在南京开始形成了一个存在主义心理学的群体,像一个大家庭一样。这是通过一些人的爱心和努力形成的,特别是王学富博士。还包括很多人,也包括在座的所有人。

我们今天的话题是比较难以面对的,我们谈的是死亡。我们谈的死亡除了我们身边人的死亡也包括面对我们自己的死亡。按存在主义的看法来说,这两者有着直接的关联。关联是这样的,当我们身边的人死亡,我们会想到我们自己的死亡,同时也会想到我们最爱的人的死亡。这代表一种很深刻的损失(loss)和过渡(transition)。但是这个损失也带给我们机会。虽然这个话题有些沉重,但这不只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也希望我们能有机会讲到死亡带来的积极的方面。

我先讲一个我个人的故事,这件事让我学到很多关于丧失的东西。有些人可能知道我是爱狗的人,我的狗是我的生活、家庭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展示图片)这是我的两只狗,你们可以看这些照片。上面的这只已经15岁了,它已经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可以明显看出它老了,它走路很痛苦,精神大不如以前。有时候走到阶梯前,它会停下来看着我,再走上去。我知道它走阶梯很痛苦,每次它这样看我,都让我伤心。因为我知道,它感到疼痛,而且这也提醒我,它的生命快要结束了。所以虽然它还没有死去,我已经开始有了哀伤。我用存在主义心理学的思想来面对这哀伤。我说这个故事是为了让你们了解一些如何面对死亡的方法。

我要念一首诗。这首诗有一个故事,是关于我和我的狗的关系中很重要的部分。我们住在山的旁边,我们喜欢到山里去散步。在它很小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去山里散步,那是它最喜欢的地方。它小的时候,我们还住在城里,到了山里,它就很兴奋,跑来跑去,很开心的样子。但是,差不多一年以前,有一次我带它去山里散步,情况就不一样了。我们走到水边,它很小心地在思考怎么踏进去,而以前,它都是跑着跳到水里去的。这次,我看它缓慢走过那条小溪,心里感到难过。当它走过那条小溪,我就跟它坐在一起,写了这首诗。这首诗现在还带给我很大的意义。杨吉膺博士(Mark Yang)很喜欢这首诗,但我不觉得这是一首写得多好的诗。但重点不是它写得好不好,重点是它有没有意义。对我来说,这首诗具有很大的意义。我很确定,即便在它死去很久以后,我还是会回想起这首诗。

这首诗帮我创造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意义,它会提醒我,Amaya(狗的名字)教给我哪些东西。我先念一念这首诗。

Aging Amaya,girl We walked paths today

We took so many times before Immersed in your joy, I watch

Your spirit still strong, yet

Aging…

Hampered, you limp through the same stream

You tromped through as a young pup Your zest now restrained By aging body

No longer knowing which season to shed Our walks shorter now

Me, sorrowfully content

With the last days of your presence 第四版

You, content to be in the nature

You soon will join 这是一首比较个人的诗。如果不认识Amaya,有些部分可能听不懂。诗里有一句“不知道哪个季节掉毛(No longer knowing which season to shed)”,这里需要说明一下:这种狗一般冬天毛很多,夏天会掉毛。但这种狗老了以后,掉毛的季节就会发生错乱。所以看到这个现象就知道它的生命快要结束了。Amaya的很多生活都包含在这首诗里,也包含着我的爱和哀伤。因为我跟它学到很多东西,它才对我那么重要,那么有意义。Amaya教给我很多关于做咨询的道理。我常常觉得很可惜我们不能跟这些动物学习咨询,它们做咨询都做得非常好,希望我们能跟上它们。

关于Amaya还有一个小故事。我是先有Amaya,后来才认识我太太的。Amaya跟我太太刚认识的时候,她们相处得不好。在我太太的文化里,是不允许大狗进房子里的,而我让Amaya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它有一种威风会让人害怕,所以她们的关系有段时间比较紧张。但是到后来,Amaya还是赢得了她的喜欢。我太太来自别的国家,她要有一种特别的签证才能留在美国。在我们还没结婚的时候,她的签证出了一点问题,这导致她不能在美国工作,而且有可能要离开美国。连续几天,她呆在家里不能工作,非常着急,郁郁寡欢。第一天她在家里呆着的时候,Amaya坐在她的旁边舔她的泪水。我太太就心软了,之后连续两天,Amaya一直跟在我太太身边,她去哪里,它就跟到哪里(生怕她会出事)。Amaya通常很独立,很少跟在别人身边。但是这次,它始终跟在我太太身边。这给我太太很大的安慰。Amaya不会讲话,但可以提供它的同在,可以提供关怀和爱。

我们人类常常接触有哀伤的人,却缺乏一些帮助他们的能力。我们一直不断找话题来说,我们想要解决他们的问题,想要做些什么„„我们越是用力要解决他们的问题,他们越是有一种孤独无依的感觉。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个人能和他们真的一起存在(presence)。我们必须学习怎么培养这种跟人同在的能力。我们大概不会跟在来访者身旁走来走去,也不会躺在他们脚边,但我们可以用象征的方式来做这些事情,让他们知道,我们在和他们一起存在,让他们知道,我们在跟随他们,在跟随他们情绪的转变。就像Amaya带给Heatherlyn(我太太)的温暖,这个比讲话和解决问题来得更重要,不用语言也可以更有力量地进行沟通。我希望这个小故事可以让大家看到,她们之间的沟通其实是很深刻的,特别是情绪方面的沟通,但是他们并不用语言。所以我从这件事上学到很多,我就试着学习像Amaya那样跟人一起存在。所以,当Amaya死去的时候,我会感觉好像失去了一位老师,一位咨询师,最重要的是,一位伙伴和朋友。这个简单的故事包含了很多关于咨询、关于哀丧的东西。

我常常利用诗来教学,因为这可以用很少的文字创造很大的意义。即便我不念这首诗,也是想用这个观念来让大家了解咨询的一些方法,我们在咨询里可以用很少的文字来传达很大的意义。有一位存在主义心理学领域里很重要的心理咨询师,叫布根塔尔,他在做督导时,对他督导的人说:你每次说话不要超过七个字。他自己做咨询也会按照这个规矩来做。这个技术很难学会。当然,他也不是死板地强调这个技术,这里传达的是一种精神。他发现,如果咨询师在咨询中说太多的话,用这个方法是很好的教导工具。所以我也建议我的学生用这个方法,来把握这个艺术——用很少的文字来传达很大的意义。不管是在咨询中,还是在个人的人际关系里,这个方法都有效果。而且,写诗最能够帮助你把握这个精神。因为写诗可以让你在表达你的想法的时候有一些转变,而这个转变会带到咨询室里来帮助你做咨询。

另一个方法是,用象征的语言。我们在咨询中也是这样,和来访者互相创造我们自己的语言。我发现,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象征,这些对他们个人有着特别的意义,有的时候,它们是从梦里出来的,有的时候,是从他们自己的写作中产生出来的,有的时候,是我们咨询中谈的话。我会把他们这些象征拿出来用。

这两种方法都会让我们用很少的文字来表达很多的东西,而且也会让来访者们知道我们在专注他们,在倾听他们。我们必须真正关注来访者才能发展出这种能力——用他们的语言和他们沟通。我们要培养这个技术,让它变得越来越自然,我们就可以自然地运用。刚开始,这两个技术要刻意去练,练熟了就能自然而然做出来了。你自然地做到用很少的文字去表达很大的意义,你自然而然开始感到他们的语言。所以写诗可以直接在心理咨询里产生效果,也可以帮助你把咨询做得更好。我猜,如果你每个礼拜写三首诗,写上几个月,你自然就会变成一个更好的咨询师。写诗的时候可能不是在练习做咨询,但是你学会的技术会直接帮助你做咨询。

我们回到原来的话题:面对死亡。我们要把健康和不健康的面对死亡的方法分开。今天上午我们会几次回到这个话题。但是,单纯把对待死亡的方法分成健康或不健康,比较容易导致局限,我们必须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判断某个方法是健康还是不健康的。有些东西有时是健康的,有时不是,在某种情况下是很健康的,在另外的情况下就不健康。这些都包括对个人情况和文化的考虑。有些面对死亡和哀丧的方法在我们的文化是健康的,在你们的文化里就是不健康的。还有一些方法来自你自己的文化,对你个人来说是有帮助的,但对他人可能不是这样。因此,我们面对哀丧要考虑我们的文化,对大部分人来说,我们的文化会提供很有力量的面对死亡的方法和资源。但是我们也必须勇敢地走到我们的文化之外,从另外的文化中找到我们

第五版

需要的资源。我们也很可能从自己身上找到我们需要的资源去面对死亡。但是,关键在于,我们需要辨别,哪些能真正有效地帮助自己,哪些不能。现在我们做一个小活动。

我要问你们两个问题,请你们写出几个答案。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不要去找对的答案。请你们写出两种答案,一个是文化通常提供的答案,一个是自己通常提供的答案。

当你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你通常听到和想到什么样的答案: My loved one just died.(我的亲人刚刚死去了。)I just found out I am dying.(我发现我快要死了。)

(互动环节:围绕问题探讨、提问、回应)

很多答案是共同的,不管是什么地方,什么文化。但是,虽然是共同的回应,还是有文化的差别。但总的来看,人类跨文化的反应总有很多共同点。

一个常见的反应是,面对他人的死亡,我们会想到自己的死亡和丧失。这是很普遍的反应,我们马上想到自己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也会想到自己也会死亡这个事情。你们听到最近的大地震和海啸的消息,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开始想,如果是我,我会有怎样的反应?如果我在那边有家人或朋友,我会怎么做?虽然有时候这种反应让我们痛苦,但常常会带来一些好处。这可以帮助我们看到自己生活的意义,帮助我们打开心门,对别人有更多的爱心和同理心。刚才你们中间有人说,想到自己家人死亡就不禁流泪,这就是很好的例子。这让我们知道,面对死亡可以帮助我们培养爱心和同理心。这是一种好的难过,这种难过可以用来让我们更会关心和爱别人。

我们接下来就从这些问题开始讲,还会讨论一些常见的答案。这些答案大致有三种,这三种答案在刚才的回应里我们都听到了。这三种答案,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是健康的也可以是不健康的。

有很多答案表达的是“否认”(denial)。比如说,有人说,这不是真的,不可能的。如果到最后一直使用否认,这是不健康的,但是在过程中或在某些情况下,却有可能是健康的现象。举个关于我儿子的例子。我儿子四岁,已经习惯我经常出差。我准备走的时候,他会问我“爸爸,我可以跟你去吗?”这次出来,我开始跟他谈话,说我要到中国去几个礼拜的事,我对他说:“我要离开几个礼拜。”我又说:“我会想你的。”在我离开的前两天,我跟他说:“我要离开,我会想你,你会想我吗?”他说:“爸爸,我不会想你,我只要爱你。”听了这话,我差一点都要拨电话给王老师(王学富)和杨老师(杨吉膺)说,那我不去了。这就是一种否认的表达,我跟他的这次谈话,明显听到他是在否认我要离开。对一个小孩来说,这可以说是一种健康的反应,特别是在一段时间之内。再过两天,他开始接受我离开家,我可以通过电脑和他谈话。但是刚开始的时候,他不愿意跟我讲话,说“你回家我才跟你说。”但是到最后,我们还是要面对这个事实。不管我们是面对哀丧还是死亡,否认在一段时间内可以是一个健康的反应。我们咨询师要对来访者有耐心,有些咨询师总想尽快把来访者推过否认阶段,让他赶快过去,不要再否认。有些咨询师就是要把这个否认打破,但是如果来访者心里还没准备好,这种急于打破“否认”的咨询就是不健康的。所以我们要让“否认”服务于过程,而不是强求过程立刻出现结果。

另一种反应是采取行动(Action)。行动常与否认连在一起,有些人会通过行动来否认,以为采取行动就可以越过死亡。这个也要看情况看时间而定,当一个人被告知他即将死亡,这种否认可以给他力量,帮助他对生活做一些改变,使生活变得更好一些。当我们的亲友死亡之后,采取行动也是一种方法,让我们可以熬过一段时间。比如说有些人不去面对自己的哀丧而去照顾别人的哀丧。在一段时间之内,这可以是一种对他有所帮助的方法。但是如果一个人一直在这里面不能出来,就会具有破坏性。

还有一种常见的应对方法,就是同理和同情(empathy & sympathy)。这通常是一种健康的反应,是面对事实的一个有效方法。但在有些时候,这方法也不是在面对死亡,而只是把事实摆在一边。有时我们对一个人说,“我可以看到你的痛苦。”但却不是和那个人呆在一起、一起存在的。你会想到,我最大的咨询师——我的Amaya,它的同理心就一直存在,它一直跟着我的太太。我们可以看到,某些回应会让你感到和那个人接近,你与他是一起存在的,而另外一些回应则会制造一些距离,使你和那个人变得遥远。在哀丧过程中,我们就是要与人接近。哀丧过程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让我们能够与也爱那个人的其他哀丧者更加接近,使我们和他人之间的关系有更深的意义。所以,死亡也带来一个机会,让我们与其他认识的人有更深、更新的关系和意义。

最健康的反应是真实地面对死亡,这是正常的反应方式,它让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变得更为接近。不大健康的反应是不接受事实,把它说成另外一件事情,因而产生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我这里要提供两个故事,它们代表两种不同的面对死亡的方式。故事里有两个人,都是我生活中的人物,他们都曾面对过即将死亡的情况。而现在,他们中间一个还活着,另一个已经不在了。过世的那位在面对死亡时,态度是尊重死亡,这也代表他生活的品质。另一位不管是面对生活还是面对死亡都产生了很多问题。过世的那一位叫罗伯特,是我的老师。活着的这一位,很想让我把他看作老师,他在介绍我时会说我是他的学生,但我却认为他没有教我真正的东西,甚至,我觉得他教的东西是不太对的,我对他所教

第五版

的东西着实有些担心。

我的老师罗伯特,过着充实的生活。他面对了生活中很多痛苦的事情,包括他第一个太太过世,他的一个孩子是残疾。在经历人生艰难的时候,他做的一些决定是要让他受苦的,却是有意义的。他面对的所有的一切,都让他觉得他的生活是很满足的,他和其他人的关系是很深刻的。他说:我已经到了某一个地方,死亡的过程对我来说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我还不想现在就死。他说,他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是没有焦虑的,但我怀疑这一点。因为我看到,他在一些方面让我觉得他还是在挣扎。但到最后我看清楚了,他真的不怕死亡,只是觉得要离开家人亲戚朋友,对他是很大很大的损失,所以他会感到悲伤。他关心他们,希望他们未来都过好的生活。他能把这些都处理好,他很清楚他会很想念他的太太和孩子,还有我们这些很接近他的人。慢慢地,我也清楚了,他真的不怕死亡,只是对失去这些关系而感到悲伤。他很慷慨地要把自己所学的东西传给别人,让他们对人生有更深切的了解。他的这种精神尤其表现在他和我们几个学生之间的关系上。他很慷慨,把他的智慧传给我们,好像我们是他的孩子一样。他最后几年的生活,以他面对死亡的态度和心态,很明显让我们知道,他是在面对自己所有的生活。

另一个人,在外界看来是很成功的,他赚了好多钱,有很多的权利,影响了很多人,不管这影响是好的还是不好的。他有很多的成就,写了很多文章和书,但是你跟他在一起的时候,你会发觉,他缺少什么东西。他跟我说过一个故事,这让我更了解他这一点。有一次,他给一个学校捐了很多钱,原本那个学校说会把他的名字刻在一个建筑物上,但结果是,这个学校很感激他捐钱,却没有让他的名字刻在学校建筑上,为此他颇生气。他一直在寻找一个方法作为他的象征,让大家知道他做了哪些事。他总是说他认识那些多么有影响、有权势的人,但我们能看出,那些关系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并不是深刻的关系。他的一生都在收集权利及其他一些他以为很有意义的东西,但是到最后,这些东西都是没有真正的意义。

我的那位老师(罗伯特),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准备了很多礼物给周围的人,但是另一个人,到了晚年却做了很多伤害别人的事情。他的生活方式是强迫生活有意义,而不是在生活中培养意义。他会把一些东西硬塞给你,如果你不接受,那是非常糟糕的。这种情况我曾经面对过好多次。他曾威胁我,说如果我不接受他是我的老师,那会有损于我的职业发展。当他身体不好的时候,他更会强迫生活接受他创造的意义,也就是在这个时段,他给别人造成了更多的伤害。

对我而言,这两个故事让我更加了解,在生活中意义是从哪里来的,是怎样创造出来的,让我更加了解,意义在生活中是多么重要。我的老师罗伯特很有名,那不是因为他有多高的成就,而是因为他的生命影响和感动了很多人。我所到之处,总会碰到他的同事、他的学生、他的来访者,他们都会异口同声讲述他的好。他没有得过大奖,他对这个也没有兴趣。更有趣的是,他老了之后,在同一个大学,那个建筑物上刻上了他的名字。我知道后,就去跟他说,他说,这个不重要,只是一堆垒起来的砖头而已。他不在乎他的名字刻在什么建筑物上面,他在乎我们这些学生到他那里去看望他,跟他谈话。我还记得,他临终前,我去看他,他的脸上流露的就是那种开心和兴奋。他周围的人都说,“他对你回来很兴奋,比那个建筑物刻他的名字要兴奋得多。”他这个人很了解深刻的、持久的意义是什么。而另一个人,一直追求大的成就,但一直没有找到他心里真正要的东西。他到错的地方去找他想要的,他只是关注自己的成就和地位,没有关注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我们作为咨询师,能从中学到什么呢?我们可以帮助来访者降低他们的痛苦,让他们在生活中变得更有效率、更有效果,让他们通过咨询在生活中取得成就。但是,这些成就能够帮助他们面对他们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死亡吗?这个成就能够帮助他们找到更为持久的、具有滋养的意义吗?如果不是这样,这种咨询到底有什么价值?我觉得难过的是,大部分的咨询师没有用心去帮助来访者真正面对生活和死亡。很多传统的心理咨询是有现实的价值和意义,但在人类存在方面却没有多大的价值。可能我这样说夸大了一些,但我觉得强调这点是很重要的。如果我用这些激烈的语言能够帮助一些咨询师真正开始思考,开始有意识地去帮助来访者真正面对生活和死亡这些人类存在的根本问题,那么这样的语言是值得的。

我这里做一些总结。我们怎样面对死亡,不管是我们自己的还是身边人的,它关涉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怎样活着,好好活着。我们不仅按照社会标准去生活,而是真正去生活,用一种接受所有生活的生活方式去生活。不管是生活还是死亡,我们都是真实的。如果我们对生活或死亡不真诚,骗自己或骗别人,都是没有用的。当我们真实地去生活,就能帮助我们面对死亡。我们需要建立而且保持真诚的关系,因为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最重要的面对生活和死亡的方式就是建立和保持这样的关系。到最后,没有任何东西比我们和他人的关系更重要。所以我们说,存在作为一种咨询方法,是以意义为根基的治疗方法,也是一种以关系为根基的治疗方法。如果没有关系,就谈不上治疗,也谈不上意义。因为关系本身就是意义的来源。如果我们很真实地生活,真诚地保持一些深刻而有意义的关系,我们就可以找到我们需要的意义,就可以安心地面对死亡。

篇3:从心理学角度看阿Q精神胜利法

阿Q 无名无姓无籍贯, 无家无亲无子孙, 无“行状”, 像一个新生的孤儿。“让一个普通孩子面临新的、陌生的、奇特的、无法应对的刺激或者情况, 常常会引起威胁或者恐惧的反应。在这种情况下, 孩子会发疯似的依赖父母。”外界对新生儿来说都是陌生的, 带有侵略性。当受到来自主体外界的伤害时, 孩子首先想到的是母亲, 因为他曾经是母亲的一部分, 母亲的怀抱会让他觉得安全舒适, 可以抚平所有的伤痛。阿Q无法回到母亲的怀抱, 而精神世界恰好提供了一个较为安全的心灵寄托环境。于是, 精神世界成为阿Q的“母亲的怀抱”。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人类价值体系的需要可分为五个层次, 以金字塔的结构形式如下图所示:

一般地, 较低层次的需要一经满足, 较高层次的需要就会出现, 但高级需要并不是在低级需要得到完全满足之后才出现的。

阿Q翻墙偷萝卜, 但他却死不承认:“这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你……”阿Q竟让老尼姑叫萝卜说话!我们读来甚觉荒唐。其实这不过是阿Q在满足自己生理需求过程中, 遭到外界的极大挫折, 而后投向了“母亲的怀抱”——精神世界, 寻求安慰, 从而保留骨子里仅存的一点自尊, 像孩子受到了委屈而投向母亲的怀抱, 以此抚平受到的“冤屈”。

阿Q因姓钱被打, 被闲人、王胡等毒打, 他像弱小的孩子, 无法抵抗。他需要排解委屈。于是他回归自己的精神世界, 像一个新生儿舒心地紧紧依偎在母亲的怀抱。他认为他是被儿子打了, 自己能够自轻自贱, 和状元都是“第一”联系了起来。这便使他的痛苦得到缓解, 安全的需要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尊重分为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阿Q 十分自信:“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你算什么东西。”但他从来没有得到别人的尊重——阿Q不能和显贵的赵太爷同姓, 未庄闲人取笑他头上长癞疮疤, 他要求革命却得不到许可。当尊重没有得到满足时, 人就会产生自卑、弱小无能的感觉。阿Q不允许这种感觉出现, 他回归虚幻的精神世界, 从而得到了尊重的满足。有位老头子曾颂扬阿Q能做;阿Q调戏小尼姑时, 周围的人大笑, 他以为自己的“勋业得到了赏识”;阿Q喊革命时被敬畏。这些“尊重”在我们看来, 显然不是真正的尊重。但阿Q不会辨别真假, 也不在乎真假, 觉得自己被尊重了。他在精神世界里满足了自己尊重的需要。

阿Q有爱与归属的需要。当阿Q想起小尼姑那句“断子绝孙的阿Q”时, 他意识到自己需要一个女人。他向吴妈求爱, 但失败了。阿Q想:“赵司晨的妹子真丑。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假洋鬼子的老婆会和没有辫子的男人睡觉, 吓, 不是好东西……”从精神层面来说, 阿Q的爱与归属的需要有了实现的“目标”。

阿Q一直想向未庄的人们证明自己的价值, 只是有些时候心态发生了扭曲——他与王胡比虱子多。他希望革命, 希望翻身做主子, 但最终并没有实现。

马斯洛认为, 无论人渴望的是什么, 无论是一种职业或是别的东西, 一旦得到了, 整个过程就会再重复一遍, 幸福、激烈满足的几天一过, 便不可避免地要以为一切都理所当然, 便会再次陷入不安、不满, 便会要求“更多”;人们在达到了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之后, 自然会以为能带来幸福感, 但随之而来的竟可能是病态的结果。阿Q赌博赢的钱因旁人打架不见了。“说是被儿子拿去了罢, 总还是忽忽不乐;说自己是虫豸罢, 也忽忽不乐:他这回才有些感到失败的苦痛了。”至此, 往常的精神胜利法已经无法让他缓解心中的痛苦。但他很快胜利了, 他打自己耳光, 认为是打了别人。这就是不断追求精神胜利的病态结果。如此下去, 阿Q很可能会划伤自己, 以缓解外界给他的挫折, 甚至有一天自我了结, 认为是了结了别人!

阿Q可能舍弃精神胜利法吗?新生儿对母体有极度的依赖, 没有母体的呵护, 他必然无法健康成长, 甚至夭折。再者, 新生儿会觉得母亲的怀抱不妥, 抛弃母亲的怀抱呢?只不过阿Q的母亲的怀抱是虚幻的精神世界罢了。

篇4:从精神动力学角度看饮食与心理

[关键词]癔症父亲缺位父亲的律

茨威格在他的自传《昨天的世界》中说“我写作最大的乐趣就是从心理的角度来展现人们的性格和人生”,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茨威格也采取了同样的方式。女主角从小就没有得到过父亲的细心照顾和关爱,表面上这似乎与她的个性形成无甚深关系,但如果我们深入分析她的心理构成就会发现“父性丧失”的经历已经在她的无意识中形成了极大的创伤。她的害羞,胆怯,自我封闭都体现了心理学上偏执狂和强迫症的症状,这些都与父亲心理上的缺位有着一定的关系。为了更好的阐释这个问题,我将主要讨论以下的两个问题:女性性格发展中父亲的功能以及女主角性格中父亲缺位是如何导致她的人生悲剧。

一、女性性格发展中父亲的功能

父亲在孩子的性格形成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性格构建和欲望引导上。对女孩而言,恋母情结在此处转化为恋父情结——希望自己能代替母亲的角色,而对父亲有一种性的欲望,更确切的说是一种渴求自己所没有的父亲石祖的欲望。根据雅克·拉康,著名的法国精神分析家的理论,随着后来父亲的介入,女孩们发现了性别的不同,并且怀疑是母亲剥夺了她们的石祖而不是事实上的父亲从而使她们进入了恋父情结中最重要的阶段:阉割情结,开始了她们寻求石祖的欲望和过程。通过阉割。女性有了选择正确的对象能力。拉康认为父亲在这里并不是作为一个真实的人而是~个能指即一种构建象征界的规则称之为“父亲的律”是进八象征界的必要条件。只有充分意识到“父亲的律”,女性才能认同自我去建立象征界——用语言很好的诠释自身,否则她们就无法战胜阉割的威胁以及恋父阶段的混乱,而这个阶段正好是形成性格的关键时刻。通过父亲的功能,女性能通过父亲的超我获得一种可以打破与母亲乱伦关系的能量从而帮助她们成功渡过恋父阶段,更顺利的去发展一个健全的人格和超我,即弗洛伊德说过的“意识的声音”。

父亲缺位极大的影响着女性发展自身性格的过程,有时甚至可能形成潜在的癔症。拉康曾指出在癔症患者的心理机制中,根本没有建立起“父亲的律”。大多数父亲缺位的女性就在心理体系中建立“父亲的律”这一概念上有很大的困难,她们沉溺在想象界中对父亲的欲望,尤其是对父亲石祖的欲望里面,希望以此来弥补打开潜伏期和压制超我形成的阉割焦虑。通常她们的恋父情结中包藏了一种隐忍的欲望,希望生一个父亲的孩子作为自己的礼物来弥补自己阉割不完全的遗憾。因此父亲缺位的女性都有个共同特征:她们易于爱上有成熟感和安全感的男人,这事实上可以看作是对缺少父亲参与早年生活的补偿。弗雷克,弗勒,马琳,米勒等人做的研究表明心理上父亲缺位的女性更容易早孕,在约会中产生焦虑,也有更多的倾向成为同性恋。所有这些都显示了父亲在女性形成健康性格中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二、父亲缺位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女主角性格之影响

茨威格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塑造了一个非常成功的女主角,由于父亲缺位的影响,她的性格里充满了矛盾,一方面她心甘情愿吞下了命运的苦果,坚信这是唯一的出路:同时她也诅咒并试图去改变命运,虽然最终仍是失败。她的性格在那些在恋父阶段中父亲缺位的女性中极有代表性,显出了妄想和强迫症的综合症状。

1因父亲缺位产生的强迫症如何影响她的命运

强迫症对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女主角来说是她坎坷命运的催化剂,正如弗洛伊德所言强迫症是脑中两种相反欲望的妥协物。强迫症有多种形式,此处主要表现为女主角性格上的强迫封闭。当她搬去因斯布鲁克与母亲和继父同住的两年中,她完全的封闭了自己过着一种囚犯和流放的生活。每个人对她都很好,但她却拒绝了所有的善意而选择关闭自己的心:

“我不愿过幸福的舒适生活,我把自己埋进一个自我折磨、寂寞孤独的阴暗世界。我拒绝参加音乐会或者快乐地结伴郊游。我差不多连门都不出。”

我们发现她的自我封闭并不是出于偶然而是一种欲望的妥协,对父亲替代品的渴求与现实的诱惑之间的妥协。这种强迫症同对父亲缺位的遗憾也有着极深的关系。为了填补这种遗憾,她把所有的爱投射在新邻居身上将其视为父亲的替代品。一旦她离开他,自我封闭就成了维护想象界中爱的对象的唯一武器。强迫性自我封闭让她更深的陷在想象界中,但她的强迫症中混有着妄想症的特品,二者共同决定着她的命运。

2、分析父亲缺位导致的妄想如何影响她的性格而产生的人生选择

妄想症影响了女主角人生选择,是她悲剧命运的开始,并最终导致毁灭。一般妄想分为两种,一是慢性的精神疾病,伴有一定的抑郁但无损智力。患有这种妄想的人在性格上多表现为害羞,紧张,冷漠且沉溺与幻想。另一种是偏执,坚定自己认同的东西尤其是爱的对象。妄想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恋父或恋母情结的衍生物,因为妄想主要多发于想象界阶段。针对父亲缺位的女性,拉康曾指出她们没有建立起“父亲的律”的概念,更不要说借此打破想象界的束缚而进入象征界最终达到实在界的范围。这里,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女主角身上有着这两种妄想的迹象。

沉溺于妄想也许是女主角性格中最基本的特征。正是在这种幻想之中她爱上了邻居作家开始了无尽的等待,在信中,她回忆:

“我在脑海里想象你的形象:你是位戴着眼睛、留着长长白胡子的老人,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当时就肯定你是漂亮的,应为我把你想象成为一位老人。”

可以看到这时她期待的是一位知识渊博,举止幽雅的老人。但是为什么她不由自主地想象他是位老人呢?其实她对老人的幻想从一定程度反映了她试图弥补早年丧父的遗憾。精神分析家现在已经注意到父亲缺位的女性有一种倾向去找一个就像父亲一样成熟肯定的男子做伴侣。在女主角的身上可以清晰的看到恋父情结的影子。因为这种父亲的丧失,她在无意识中有种强烈的欲望去抓住一切可以代替父亲以及他的石祖的东西。这样,从一开始她讲邻居当作了爱的对象,赋予其父亲的角色。尽管最后发现想象锚了——新邻居是位只有25岁的年轻人——但这种幻想可以满足她追寻像父亲那样的爱的对象的欲望,自然地她将爱转移到这个年轻邻居的身上,希望以此找回没有父亲的悲哀。

篇5:从心理学角度看新闻敏感

摘要: 新闻敏感是记者素质的核心。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新闻敏感至关重要,它是记者的基本素质之一,是其职业个性的集中体现。是否具备良好的新闻敏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记者的职业“命运”。对于新闻敏感这一概念,以往学术界大都是从新闻学角度进行阐释,不同作者在表述上也很接近。而本文主要从心理学角度对新闻敏感作分析,旨在丰富、补充新闻敏感的内涵,以使新闻从业者从理论上多角度地认识、把握这一概念,并在新闻实践中主动培养这种素质。

关键词: 新闻敏感 心理学 人格

目录

1.新闻敏感的基本定义.........................2.从心理学角度看新闻敏感..........................2.1新闻敏感的“直觉性”.......................2.2新闻敏感与认知、思维和人格..................3.如何培养记者的新闻敏感..........................3.1提高政治理论水平........................3.2 不断积累知识........................3.3 培养高尚的人格....................4.大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性.................4.1 学习新闻专业知识.......................4.2 要深入媒体实践....................5.参考文献..........................从心理学角度看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是记者素质的核心。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新闻敏感至关重要,它是记者的基本素质之一,是其职业个性的集中体现。是否具备良好的新闻敏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记者的职业“命运”。高度的新闻敏感是一个记者在政治上业务上成熟的标志。

一、新闻敏感的基本定义

在《新闻学大辞典》中新闻敏感又被称为新闻鼻,是新闻工作者迅速而准确地的捕捉客观世界的变动信息,并衡量其新闻价值大小的职业反应能力;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将新闻职业意识内化而成的本能反应。

二、从心理学角度看新闻敏感 记者作为新闻采写环节主体,新闻敏感的培养尤为重要。从心理学角度看,新闻敏感不应仅像新闻理论中的新闻敏感那样强调准确的发现新闻线索、判断新闻价值,而应强调“新闻敏感”的形成机制,即“人”这一主体怎样准确的发现新闻线索、判断新闻事实价值的大小,也就是关注“怎么样”而不是“是什么”。

1.新闻敏感的“直觉性”

虞达文说:“新闻敏感依赖于直觉,发端于直觉”,但是即便如此,“直觉性”也只是新闻敏感的开始和表象,并不代表其全部。而《心理咨询百科全书》对直觉的解释是这样的:“一种非逻辑形式或未经逻辑推理而洞察事物的特殊思维,可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也可在表象或内部言语的基础上产生„„其主要特点为

(1)以经验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产生(2)需要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想象;(3)产生迅速而突如其来,是一种瞬间的判断,是智力活动的飞跃。”而这种“顿悟”是“记者头脑中潜藏着的某种信息,突然与外界的有关信息发生联系和撞击之后,在极短的时间内所产生的一种思想认识上的突破和飞跃。” 2.新闻敏感与认知、思维和人格

在心理学视角下,新闻敏感涉及到认知、思维和人格三个层面。不论从哪个层面看,新闻敏感都是人脑思维活动的产物,是人的一种敏捷思维能力、综合判断能力,甚至是新闻从业者人格的体现。而人格是一种综合性衡量标准,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对于新闻记者来说,记者的人格是产生新闻敏感的“幕后一只看不见的手”。它影响着新闻敏感强弱的程度、持续的时间、正确与否的方向性以及应变的灵活性。如果将新闻敏感的产生比作一个化学反应的过

程,那么,感知、思维就相当于反应原料,人格便是促成反应最终发生的催化剂。如果没有催化剂的加入,化学反应就无法发生;如果催化剂变了质,那么,这次反应也无法收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与初衷背道而驰,走向反面。在一种健全人格的激发下,感知和思维才能相互作用,产生新闻敏感;如果没有这种人格背景,一切的感知和思维过程都是没有意义的,新闻敏感也自然无从说起。

在人格的诸多因素中,与新闻敏感联系最紧密的是动机。“动机是发动行为使其达到某种目的的内部心理动力,或曰内驱力。”动机对感知和思维等智力因素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目标导向上。动机的产生源于人的需要与某种具体目标的结合,因此,当人的需要很低级,并且目标也并不高远时,只能产生微弱的负面动机;反之,则会产生强烈的正面的动机,从而对社会产生积极作用。记者的新闻活动也是如此。如果记者只是抱着交差、应付的思想,对许多事情都无动于衷,缺乏强烈的发现、挖掘有价值新闻的动机,他的新闻敏感就无从产生;相反,记者怀着一股激情,抱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投入工作,那他不抓住好的新闻便心里不安,不把有价值的新闻报出来,便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记者就会不停地去思考、探求、创新。这样,记者培养新闻敏感便有了动力。

三、如何培养记者的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之于记者,犹如生命之于生物。它是记者独一无

二、不可替代的宝贵素质。缺乏这种素质,记者的职业角色将变得模糊不清。那么,该如何培养这种素质呢?

1.提高政治理论水平

新闻敏感首先是一种政治敏感,培养新闻敏感,必须倾注高昂的政治热情,很难设想,一个不读书不看报,对政治缺乏兴趣,对国际国内大事漠不关心的人会有什么新闻敏感。新闻记者首先必须是一个“政治家”。心中要装一把尺子,这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吃透,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你所了解的人和事分析透,这样,站得高了,看得远了,分辨能力就增强了,就会从一般事实看到未来,透过具体小事看到其重大的社会意义,这样稿子才能成为一篇好新闻。

2.不断积累知识

一个记者的成功,是与他的知识积累成正比的。如果没有对社会认真的长时间的观察和思考,一个记者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判断事物的价值。记者新闻敏感的形成依赖于了深入社会、解社会、熟悉社会而形成的良好的社会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从心理学认知的角度看,新闻敏感是记者对周围发生或即将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敏锐的洞察能力。这种洞察力通过观察、锻炼、思考等长时间的训练是可以培养的,最后形成一定的社会直觉,而直觉只有与丰富的知识以及从实践中积累来的经验相遇,才能擦出新闻敏感的“火花”。新闻发现与平时积累直接相关。对记者来说,积累的程度不同,外界的信息在头脑里引起的反响就不一样。如果记者不注意在实践中积累有关信息,那么,外界的信息再强烈、再珍贵也是枉然。而且,一个空洞的头脑是无法进行思维的。积累贫乏的记者,思维的空间也是狭隘的,不容易产生联想,更难以产生创造性思维。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经验积累,就算再有力度的新闻出现在身边,记者也只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3.培养高尚的人格

白岩松曾说过:做任何工作,拼到最后的是人格。记者新闻敏感的培养要以高尚的人格为支撑,这样内在的积累才会外显于行为上。一个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记者,其政治素养、政治预见力,对受众的认知力,新闻价值判断力都比较高。具备人格魅力的记者,其以抽象思维为核心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言语表达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只是时间过程而已。

四、大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性

那么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呢?

1.学习新闻专业知识

新闻专业知识最主要来自于课堂的学习。对于我们打学生来说,专业知识除了来自课堂,还可以通过阅读新闻优秀作品获得。优秀作品往往是新闻界优秀工作者心血和汗水的结晶,通过阅读作品,可以掌握成功的诀窍。新闻专业的课程包括新闻史、新闻理论、新闻实践、新闻采访写作专题等若干门类,这些门类的设置有它存在的合理性,能照顾到方方面面学生素质的培养,目前我们大学生专业学科普遍重视“新闻采访”、“新闻评论”、“报纸编辑”等这些更贴近新闻学本身、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学习,从已经毕业的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也可看出,新闻专业学生上手快,擅长写社会新闻,但能写好深度报道、时政新闻、经济新闻、文体新闻、专刊新闻的少。这就说明新闻专业的学生的知识储备的欠缺。

2.要深入媒体实践。

在课余时间我们大学生可以去当地报社或者电视台实习,在媒体实践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采访、写作、编辑等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去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但是采访的过程不是简单地搜罗情况的过程,而是凭借新闻敏感不断分析情况、逐步选择和提炼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和主题的过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只有多动脑筋,反复研究,才能从大量客观事物的现象中认清其本质,也才能正确地反映事物,报道才有思想性,有说服力。我们既要深入生活,还要正确地认识生活,这样才能更好地反映生活。新闻专业学生不能一般地深入生活、观察生活,而是要时时刻刻做一个“有心人”。

五、参考文献

[1] 欧东衢.也谈新闻敏感的“顿悟说”.新闻窗[J].2008第2期

[2] 许佃兵.浅议记者的社会认知与新闻敏感.军事记者[J].2002年第3期

篇6:从个人角度看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教师要建立和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而且心理健康应主要靠自己来维护。只有自己才能最好的帮助自己,一切外部的帮助都只能是起到“助人自助”的作用,都只能通过个人的吸收、内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具体而言,教师应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

首先,一个人要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必须清醒的看待自己,对自己有现实的知觉,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对自己有恰如其分的评价。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必须无条件的接受自己,心理上应独立自主,不只是用外在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价值,必须坦然面对自己的一切,深信自己的价值和无可替代的独特性,即使有无法弥补的缺陷也能泰然处之,而不是贬低自己,妄自菲薄。就教师而言,要维持自己的身心健康,就必须能正确对待自己,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保持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的个性的核心,在个性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个体若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则会发展成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其潜能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反之,则容易导致自卑、焦虑,其潜能就很难发挥出来。

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就要求个体能保持良好的情绪。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绪会影响到人的认知过程,影响到其对外界信息的选择、加工。积极乐观的情绪,良好的心境,会使人更多的关注自我积极的方面,从而易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消极的情绪、不良的心境会使人更多的关注自我消极的方面,从而易形成消极的自我意识。

要确立良好的自我意识,还必须使现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保持适当的距离。所谓现实的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现状的知觉与评价;而理想的自我则是个体希望自己要成为的样子。个体要能够接受真实的自我,改变对自我的不正确的认知,因为真实的自我蕴藏着创造的潜能和自我实现的潜能。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距离过大的人,凡事都要追求完美,总是会给自己设置过高的、力所不及的目标。因此,不论实际取得了多大的成绩,个体还是会体验到失败和挫折,因此总是陷于自卑和焦虑之中。现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距离适当的人,能够为自己确立适当的、力所能及的目标,故总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不断增强自尊和自信,从而使已有的良好的自我意识更为巩固,而良好的自我意识又能促使个体自我潜能的发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二)教师应强化自身的角色意识,认同自己的教师身份

教师的角色意识,是教师个人对社会、团体所规定与期望的教师典型行为系统的认识。它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提高自身的水准、更好的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教师对自己的角色认识的越清晰、客观、准确,其活动就越主动和自觉,越能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发展适应角色所需的心理素质,减少心理压力与冲突,提高与角色相适应的能力。社会期望角色与教师实际角色之间常常存在着矛盾。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角色水平总难跟上不断发展的形势要求,因而教师实际角色与社会期望之间总会有差距,于是教师在这方面始终存在内心冲突。另外一个突出的矛盾是教师角色劳动艰辛与待遇偏低的矛盾,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这一矛盾更加突出,虽然八十年代以后,教师的待遇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横向相比,教师的收入并没有什么增长,甚至反而显得更少了,于是导致冲突加剧。在日益现代化的社会中,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条件,较其他很多行业的职工更慢、更难,自然心理易处于不平衡的状态。教师本人应及时调整自己的这种不平衡的心理状态,正确认识教师角色,努力提高自己的角色意识。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加以弥补,同时也不能对自己有过高的期望。

(三)、教师应树立正确合理的价值信念

有时侯人内心的冲突是由于自身所持的观念不正确造成的。不正确的观念会导致不恰当的行为,进而造成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如有的教师认为“我在课堂上把知识教授给学生了,学生就应该学会”。持有这种观念的教师往往在学生没学会时非常气愤。而事实上,由于主客观原因,不可能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进度都是一样的。因此,教师如果了解了学生认知上的差异,就会持宽容的态度,并采取适当的方法,帮助每一个学生取得进步。

那么,有那些不合理的信念会使人产生不恰当的行为呢?艾里斯认为,有11种不合理的信念会使人产生困扰,甚至诱发神经症。它们是:(1)每一个人绝对要获得周围每一个人,尤其是生活中重要他人的喜爱;(2)个人是否有价值,在于他是否全能,是否在人生各个方面都有成就;(3)世上有些人很邪恶、可憎,故应对他们进行严厉的惩罚;(4)事情不如意是非常可怕的、悲惨的;(5)对人生中的责任和困难,逃避更省事些;(6)人的不快是由外在因素造成的,所以人是无法控制自己的痛苦和困扰的;(7)对于危险和可怕的事物,人应非常担心,要不断的去关注,随时注意它们会不会发生;(8)一个人的行为完全取决于过去的经历,这是不可变更的事实;(9)一个人总要依赖他人,同时也要依附于一个比自己强有力的人;(10)一个人应关心他人的问题,也应为他人的问题悲伤难过;(11)人生中的每一个问题,总会有一个精确的答案,若得不到合理的答案则会很痛苦。以上这11种不合理的观念是形成神经症的根源,应予剔除,这样才能为自己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保持心理健康。

(四)调节自身心理冲突和自身情绪。

佛洛伊德认为,无意识中的心理冲突是焦虑发生的心理根源,而为应付焦虑所发生的防御反应若过于严重则会导致神经症。生活中充满选择,人在面临多种选择的时候往往会陷于认知失调的冲突中,而且大多是多重趋避式冲突,即做出某种选择便意味着失去其他机会,有时由于无法权衡某种选择所带来的利弊得失,就会陷入严重的心理冲突之中。这种心理冲突如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使身心处于应激状态,危害心理健康。因此要及时化解心理冲突,这要求教师能够清晰认识到自己的心理冲突是什么,其原因何在,然后做出比较恰当的取舍,这时教师应有做出选择的勇气,虽然有时做出选择也会失去一些重要的东西,但既然是自己深思熟虑后做出的选择,也不应患得患失,瞻前顾后。

对于日常生活中种种小挫折所引起的不良情绪,也应及时加以疏导,否则,如果压抑在心中会造成极大的心理困扰,并使人无法找到其根源。疏导的方法可以是向亲朋、同事倾诉,缓解不良情绪所带来的心理压力,也可以是把心理压力

事件写出来等等。对于愤怒情绪,要控制自己,不能随意发泄,因为这样做可能伤害他人,带来诸多不良后果,事后又可能愧疚不安。如有的教师在工作中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一时性急打骂学生,甚至失手打伤学生,造成这些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教师震怒之中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以致失手,而并不是教师有意如此。这样做已被证明有损于心理健康。对愤怒情绪应做无害化处理,如脱离引起愤怒的情境,然后冷静思考,接受他人劝告,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等等。教师也要善于从生活和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生活的乐趣,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不能只是把工作看作谋生的手段,更要把工作看作是安身立命、发挥自己潜能的所在。

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既劳神又费力的工作,已有研究表明沉重的工作压力也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长期应激源,学校应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量,教师本人更要注意劳逸结合。在辛勤工作的同时,注意放松自己,适当的给自己减压。

(五)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学校人际关系是指学校中人与人之间在工作关系的基础上,由个体个性调节并伴随情感状态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心理关系,他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距离。心理相容则是指人与人之间能够相互吸引,和睦相处,相互尊重、信任和支持。心理相容是良好人际关系的条件。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具有心理相容的需求,希望与别人交往,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教师理想工作环境的重要条件,不仅有助于教师群体对学校教育目标和工作任务的认同,而且有助于教师归属感和荣誉感的产生,满足交往双方的各种需要。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很大的,如果一个单位人际关系紧张,个体就会缺乏心理上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并处于经常性的应激状态,导致焦虑的发生,一旦生活中遭到重大挫折,便会缺少来自他人的心理上的支持。即使事业有成,也易招致嫉妒,无人与之分享快乐与成功,人际关系紧张的个体也难于得到来自他人的积极的评价,因而他的自我意识也是消极的,不良的人际关系还是导致神经质的重要因素,人际关系不良常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存有敌意,但这种敌意并不总是能够随意表现出来,有时人们必须压抑这种敌意,而对敌意的压抑就会造成焦虑,个体为了应付焦虑,就会发展出种种神经症倾向。而如果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个体便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个体必然会得到更多的肯定性评价。在遭受挫折时,会得到朋友和同事的心理上的支持,进而克服由挫折感带来的消极情绪,由此可见,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在学校情景中,教师所具有的重要人际关系包括教师同学校领导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其中,前两种关系与教师的心理健康关系最大。要处理好这几对关系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要注意了解他人的需要,关心他人的各个层次上的需要的满足,工作上要积极配合,相互帮助,共同走向成功。要重情谊,轻名利,若过分看重名利,就容易视同事为对手,有时就会为争夺有限的机会,进行不适当的竞争,从而导致关系的紧张。要能容忍别人的过失,即便是批评他人的缺点,态度也一定要诚恳,要在了解事实真相的基础上,平心静气的进行,避免损伤他人的自尊,努力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善意,要能接受悦纳他人,善于发现和欣赏同事的优点、长处,并给予赞赏和肯定;对人不能求全责备,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善于同他人沟通思想、交流情感;要善于融入教师集体,自觉调整自己的行为目标,以同集体的行为目标相一致。对待领导,要服从其合理的工作安排,努力工作,及时完成领导所交给的教育教学任务,学校领导的最大需要就是使工作有起色,获得成就感。对待同事应相互尊重、利益协调。人际相互作用的形式分为合作与竞争两大基本类型。合作是互动的双方联合起来,为共同利益而协调一致的活动,活动的结果不仅有利于本人也有利于对方。竞争是互动的双方为了一个物质的或精神的目标而争夺的过程,争夺的结果是区分出优劣胜败的名次。竞争还是合作与能否满足各自的利益,即满足各自的物质、精神需要密切相关。如果利益相斥,一方需要的满足会阻碍另一方需要的满足,就会导致竞争。如果利益一致,相互合作有利于各方需要的满足,往往出现合作,合作导致亲密关系的形成。在实际生活中,教师彼此之间的利益有的是相互矛盾的,有的是相容的,大多数情况则是排斥、相容共存的。教师在协调人际关系应尽量不着眼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应把眼光放长远一些,着眼于长远的利益和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这样有利于建立融洽的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要在学校中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要求教师善于与人沟通,要能开放自己,表露自己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待人处事的原则。对他人开放也意味着信任他人,他人才有可能相应的开放自我,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志同道合者,才有交流沟通的可能。,若是一味的封闭自我,沟通和交流便不可能,要掌握沟通的技巧,在沟通过程中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应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了解他人的思想观点,要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

上一篇:“陪读”不利于孩子成长下一篇:共读共写,记录师生幸福的足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