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共写,记录师生幸福的足迹成果

2024-04-30

共读共写,记录师生幸福的足迹成果(通用5篇)

篇1:共读共写,记录师生幸福的足迹成果

共读共写,记录师生幸福的足迹

皇城二中小学部练凤娟

反思:

我曾经在一篇博客上读到这样一段话:“工资一年年在加,社会地位一年年在提高,人们都说,当教师真好!然而,我却似乎记不起自己何时真实地开心过。”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认为,没有教师的成长永远也不可能有学生的成长,没有教师的快乐永远也不可能有学生的快乐。而作为学生来说,厌学情绪越来越浓,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前的教育现状是,我们的教师教得不幸福,我们的学生学得不快乐。对于祖国的文字,许多教师不愿意读书,许多学生畏惧作文。

基于此,我们皇城二中小学部的老师一直有这样一个梦想:通过师生共读共写,让师生们记录生活,反思人生的笔端如清泉一般流淌,让师生的心灵得以最大限度地沟通,让幸福快乐的感觉真正充盈在我们师生的身边。

一、思想,在共读中丰厚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代诗人杜甫的一句妙语,道出了读书与写作关系密切的真谛。在当今的信息时代,阅读依然是一种最不浮躁、最个人、最平心静气地获取信息和进行思考的方式。因此,我们认为开展师生共写随笔的实验研究,首要任务就是进行师生共读活动。

1、推荐师生共读书目,浓化整体读书氛围

“想有好读的学生,须有好读的先生。”在新的教育理念形势下,必须建构校园的书香绿洲,引领教师走进一片新的领地,并带动学生在读书中成长。读书实践中,我们对教师提出“四勤”,“勤读、勤做、勤思、勤写”,建议教师每年认真阅读推荐书目,并结合自身教育生活实际,撰写读书笔记,鼓励大

家发经常交流,通过交流促进提高。名著是人类文化中的精华。

学生阅读名著,和大师对话,是一个最好的学习语言、提升精神的途径,因此我们鼓励学生积淀经典文化,储备一生有用的东西。

2、开展“年度精读一本书”活动,举写读书交流会

我们认为,在学生成长的每一个时刻,一定有着这一时刻最适宜的一本书。这本精心挑选的书,将在娓娓动听的故事中,告诉他们宽容、合作、自律、感恩、执着……它们将编织出一张美丽的网,呵护学生在漫长的旅途中保持着纯真、快乐与勇气。翻阅众多图书,我们将视线锁定在《夏洛的网》。它是一个关于蜘蛛和小猪的故事,夏洛为蜘蛛丝编织了一张爱的大网,这网挽救了小猪威尔伯的命运,夏洛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这本书无论是从语言、内容还是情节方面都非常适合四、五年级师生共读并精读。为让思维撞击出灿烂的光芒,我们以读写交流会来深化师生的感性阅读。

3、举行诵背名篇系列活动,夯实人文素养

传统文化积累可以传承中华文化之本,奠定我们的语言根基。而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我们通过调查发现,语文教材中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数量太少。而读书除了博览,更在于让经典之作烂熟于胸。7岁到12岁,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是背诵的最佳年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能少一些对课文的肢解分析,相信教师在课堂上一定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悟、背诵名篇名句的时间。正因为上述原因,我们首先发放家长书信以赢得家长的信赖和支持,然后精选并印发诵背名篇,在学生中开展了“名篇伴我行”诵背比赛的活动。

二、智慧,在共写中升华

朱永新教授说过,“如果没有教师自身的榜样激励,很难让孩子真正热爱读书、热爱写作。” 所以,我们同样以教师的随笔撰写引领学生爱上文字,喜

欢写作。

(一)教师随笔

1、引领教师撰写名著阅读书评,让读书成为持久的价值追求

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成立了读书俱乐部,开展“共读、共评一本书”的集体文化研修活动,让读书内化为成长的精神食粮。

2、引领教师撰写生活随笔,以成功激发成功

生活随笔大多是抒写性灵之作,它可以释放自我,减缓压力并令写者享受到心灵的舒展与激励,大凡一草一木,寻常小事都可以成为抒写的对象。老师们开设有自己的教育博客,生活随笔的成功撰写带动的不仅仅是自我的肯定和赏识,更有灵魂深处的愉悦和幸福。

(二)学生随笔

我们以四、五年级为实验年级开展随笔写作实验研究,指导学生敞开童真的心灵,睁开童趣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点滴快乐,用稚嫩而真实的笔触记录成长的足迹,体会写随笔的自由和快乐。

1、指导学生撰写随笔的方法,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结合课堂教学,我们开展了系列随想之笔写作指导活动,让学生真正写之有道,行之有法。我们先后进行了下列随笔专题训练:景物描写,人物的描写,细节描写,文章的拟题、选材与立意等。

2、开展随想之笔多元评价活动,发挥榜样带动作用

(1)“激励+指导”的教师批语评价

在评价中教师尽力发现文章亮点,尊重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受到激励和鼓舞。此外评语要求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对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提出修改的建议。无论怎样写都体现激励性和指导性。

(2)“交流+互动”的同伴评价

每半个学期结束,请同学们从自己的练笔本中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一篇,修改并誊抄下来,以班级为单位装订成册。为督促同学关注并用心阅读,我们请每位同学评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陈述喜欢的理由,入围的优秀作品将成为入选学校优秀作文的重要依据之一。

因为师生共读,我们不仅思考着教育,也思考着人生;因为师生共写,我们不仅增长着知识和能力,也增长着智慧和美德。因为师生共读共写,学校、教师、学生的生命变得更充实也更精彩,因为共读共写,教学相长,幸福着教育的幸福,也不再仅仅是海市蜃楼般的梦想。让我们一起在做中思考,在做中提升,在做中成长。相信一个个普通的日子与教育的岁月,将从此变得灿烂辉煌!

篇2:共读共写,记录师生幸福的足迹成果

书籍,是人类传承文明与文化的载体。我们很多的知识都是通过书籍获取的,是最便捷的“精神财富”来源。

当学校与书籍的碰撞在一起,那会是怎么样的火花呢?那必定是绚丽多姿,五彩缤纷的。校园是传承文明和文化的主阵地,那一群群欢快活泼的幼童最是需要书籍的滋润与熏陶,也唯有书籍才能除去他们与生俱来的各种弊端,在书籍的恩泽下他们必定会学会感恩,学会善良,学会诚信,学会一切人类美好的情操!远离了自私,抛弃了好勇斗狠,拒绝了冷漠,不断自我净化的下一代必将是国家的栋梁!

书香的文明是智慧的文明,书香的校园是充满活力与才气的校园!

我认为书之所以有那么多的益处,关键在于她是否被有效的阅读了。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之显。书是需要用来被阅读的,而且读得越多越显其价值,好比千里马只有被伯乐发现了之后,才会被人赏识,也就成了真正的千里马。一本书放在书架上,不去阅读她,她的价值也许也就是几张纸的组合的价值,何谈书的文化价值啊。要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是一种良好生活态度的体现,更是一种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的进取精神。不断超越自我的方式固然有很多种,但是阅读书籍会是自己少走许多弯路,为取得成绩做好充分的准备,至少不至于使我们盲目不知所措。

然而阅读的过程并不像打扑克,玩网游,打麻将等那样的通俗性和娱乐性,要使一个人喜欢上阅读,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啊。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有着贪玩本性的学生呢。要让人对阅读产生自觉行为是不容易,但却是相当有必要的,因为不容易的事情往往会有很大的好处,所以在校园里就营造一种读书的氛围就显的尤为必要与难能可贵了啊!要想火车跑得快全靠火车头来拉,要想书籍的芬芳弥漫在校园里每一个角落里,离不开领导的阅读榜样,除此之外离不开全体老师的阅读示范,离不开每一位学生的阅读行为。

篇3:共读共写,记录师生幸福的足迹成果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读写教学 齐读共写

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一书中提出的“十大行动”中第二项内容就是希望老师们能做到师生“共写随笔”,其主要目的是让教师通过写教学日记、教学故事和教育学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师生日常的教学和学习生活情况,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自主成长。写作和阅读是分不开的,针对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如何带好这个头,怎样在教学中寻觅一种与众不同的感受,享受语文教学给师生带来的快乐呢?其实只有将读写结合起来,才能更完美地实现教学目标,当然由于目前一些乡村小学办学条件不像城市那样优越,这给新实验教育带来许多问题和思考。平时无论进行哪一学科教学,或举行教研活动,目的都是追求实效,为教研而教研。要做好师生“齐读共写”,真正享受教育的幸福,体验教育的快乐。我认为一切还应结合实际、从源头做起,这样才能逐步见到效果,时间久了,自然就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如何让师生养成“齐读共写”的良好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一切成功的开始。要让师生养成“齐读共写”的良好习惯,教师首先要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较融洽、和谐的关系,这样学生才会感受到教师就是自己的朋友,愿意和老师一起做喜欢的事情。其次,教师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学生作出榜样,并长久地坚持下去,这样才会有所收获,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更重要,因为只要这样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为他们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怎样让师生们探寻出具体适宜的读写路径

在语文课标中,对初学写作的小学生要求是学会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内容,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写作要求同样也在升高。但在指导学生寻找写作方法时,其实最简单的方式是让老师和学生一起学写日记。教师写教学笔记不一定是追求发表,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教师通过记录对教学的点滴思考,这对于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是大有好处的。著名的教育家如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主要的作品是教育随笔。对于学生来说,只要教师为学生做出榜样,就会激发他们学习写作的欲望,只要学生善于观察,就会从生活中寻找到素材,自然会促进他们进行自我反省,磨炼他们的意志,许多优美的记录就会像流水一样顺其自然。

我的儿子今年正好上五年级,在我的影响下,他每天都坚持写日记。上次他在日记中记录这样一段内容:“上个星期天,天气特别热,中午我就去找以前的一些夏装来换,结果翻遍整个柜子怎么也没有找到。后来我问妈妈,妈妈说她把这些衣服送给离咱家不远的康康了。当知道后,我非常生气,接着妈妈耐心地对我说,康康家的家庭生活不太好,他的爸爸老生病了,他的年龄又小,你的这些衣服送给他穿正合适,这样不好吗?因为我不想让康康知道,我偷偷地把衣服送给她的妈妈,让她妈妈告诉康康这是一位远方亲戚送的,你看这样做不好吗?听了妈妈的话,我明白了原来妈妈是不想让我直接告诉康康,否则这可能让康康感到自卑。我想妈妈做事真周到……”为了激发儿子写日记的热情,我特意在新浪网站上建立了博客,并告诉了他密码,让他每天看看我的日记,以此促进母子共同写作。

师生一同学写日记,简单易行,只要长期坚持下去,双方就一定会有所收获,希望这一点能为老师们所接纳,并亲自实践。

三、让师生在坚持和行动中感悟教育的幸福和快乐

有坚持,就有希望,其实成功就在追求的脚下。特别是作为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师在社会功利化的影响下,给大家的思想造成巨大的冲击,在家长的心目中“学校的教育就应该是万能的,孩子的成功与否就是老师的责任”。教师要落实新课标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句话。小学语文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下,更要从容、淡定地做好本职工作,这样才会不辜负社会、学校和家长们的期望。

其实,在现在的学校里负责任的老师还是不少的,家长要辩证地对待老师的言行;孩子有了问题可以与任教老师交流。对于不太认真的老师,尽量通过多种渠道感化老师。不要因为老师的不完美而否定他们的一切,从而放弃对老师的信任。教师不应因为社会点滴的影响和家长的指责,对教育抱着逆反的心理。在我们的心目中始终应抱着这样的理想:教育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与众不同的交流与幸福,有了这样的思想和希望,语文教师就会能主动拼搏、学习、研讨,从而探索出适合本校的实际教学之路。

实践证明,师生“齐读共写”是一项辛苦的工作,但是通过师生“齐读共写”可以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并让他们亲自参与学习,这不仅使老师与学生深切感悟到教育的真谛和无穷的魅力,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还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这其实就是教育的真谛,教师的快乐和幸福就会从心里油然而生。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2]高效能语文教学5项修炼,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12.

篇4:共读共写共同生活

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必由之路。

共读,是一个班级、一个家庭、一所学校、一个社区、一个国家乃至于整个人类通过阅读继承共同的文化遗产,拥有共同的语言和密码,从而能够共同生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共写,是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乃至整个社会通过反复交互的书写,彼此理解,并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加深认同,体认存在的过程。

共同生活,是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社区成员之间乃至东西部之间以及所有公民之间,通过共读共写共做(行动)等途径彼此沟通,相互认同,在保持差异性的同时不断地消除隔阂,并逐渐拥有共同的愿景,共同的未来。共同生活的努力,也是整个社会逐渐民主化的过程。

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意味着这样一种文化上的努力,即恢复书香传统以及书写传统,在现代生活背景下,通过对传统文明以及人类文明的反思继承,逐渐形成新的价值观,将班级、学校、家庭、社区、国家重新凝聚起来,冲破个人主义屏障,打破人与人之间相互隔离的状态,恢复生活的整体性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从而不断地创造新的更加美好的未来。

新教育实验在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方面,将作出以下努力:

我们将努力打破教科书和教辅资料一统天下的格局,恢复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的共读传统,为每一位孩子寻找此时此刻最适合他的书籍,让师生、亲子沉浸在民族乃至人类最伟大的作品之中,恢复与传统的血脉联系,恢复师生之间被应试教育异化的密切联系。我们同时期待从书香校园的建设走向一个真正的书香社会。

我们将努力倡导真正意义上的写作,将写作与生活联为一体,并成为反思交流的重要手段。在此意义上,通过师生、亲子之间的相互书写,通过师生、亲子之间的言语沟通与交流,将彼此的生命编织在一起,从而尽可能地消除隔阂,避免相互隔膜、相互对立甚至相互伤害,使人类生活的真正经验能够通过共写(沟通与交流)在彼此之间传递流动。

通过共读共写共做,以及课堂等场合的平等自由的交流,我们希望师生之间乃至于亲子之间,能够拥有真正的共同生活。不但生活在共同的空间里,而且也生活在共同的精神背景下,逐渐治疗被畸形竞争隔开的孤独的心灵,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和谐。同时,我们也将致力于推动在共读共写背景下的共同体建设,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班级之间、学校之间……应该建设更多的基于理解的共同体,从而恢复教育生活的完整性。我们还将通过新教育“每月一事”等实实在在的共同行动,帮助教师与学生拥有完整的生活。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更加致力于推进各种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并使之成为真正的学习型社会的坚实基础。

我们曾经有过伟大的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传统,千百年来,四书五经这些儒家经典曾经把我们的祖先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他们拥有完全相同的语言,而这些语言也有着相似的解释:礼、仁、智、义、勇、孝……在对于这些共同经典的解读中,逐步形成了共同的价值体系与思想基础。

我们提起这些,并不是提倡大家把四书五经或者某部哲学经典当成是我们这个时代共同语言的唯一来源。只是从历史身上我们不得不看到事实本身:只有拥有共同语言、共同经典的民族才是一个民族共同体,而不是聚集在一起的人群;只有拥有共同基本立场与价值观的社会才是一个真正的社会共同体,而不是一盘散沙。

是的,许多迹象表明一切并不令人乐观,正如安·兰德所言:“一个人如果不知道人性的伟大为何物,心中也没有具体的形象,那么要保留对生活美好的幻想是很困难的。每天,当你阅读当天的报纸标题时,你会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猥琐,距离希望越来越遥远。如果你转向现代文学,想从中找到一些人性美好的东西,却往往发现那里面尽是些从三十岁到六十岁不等的罪犯。”(安·兰德《通往明天的唯一道路》)

但是我们仍然坚信我们大有可为。我们仍然有力量从过去的岁月里,从人类的文明史上,从民族的发展史上找到我们共同的神话、共同的英雄,进而形成共同价值与标准,并用那些高尚的标准来使未来的人们从平庸的偶像崇拜中挣脱出来。

现在,和世界上其他民族相比,我们整个民族的阅读水平都令人忧虑。有调查表明,我国国民阅读率呈持久下降态势。目前,中国人有读书习惯的大概只占到5%左右。

在所有阅读匮乏的重灾区中,西部儿童的阅读状况相对是最为恶劣的,引发的问题也更为严重。许多原本善良天真的孩子,在应该大量阅读的时期没有得到阅读的滋养,又过早地步入社会,面对着社会的一些残酷或阴暗,善良的天性很快地被扭曲,这其实也是“马加爵”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与此同时,许多西部老师至今还认为读课外书是不务正业,这使本来就贫瘠的西部儿童阅读雪上加霜。

我们想象一下三种未来:

一种乐观的前景,是今天通过父母和当地政府、学校的努力,东部发达地区的儿童顺利地在他们的童年晨诵了许多美妙的诗歌,阅读了许多美妙的童书,写下了他们美丽的童年生活,开展了丰富的艺术、体育、公益活动,在《小王子》《彼得潘》们的保护和陪伴下,他们成长为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但与此同时,西部的儿童却因为历史的原因,因为经济的原因,因为人们的冷漠与短视的原因,他们的童年没有这些最能够丰富心灵的营养品,没有与同伴或者老师、父母分享与交流的快乐,没有能够愉悦他们身心的活动。当这两股潮流在未来的某一处汇合的时候,我们能够想象一个怎样的明天?

还有一种悲观的可能,是应试教育最终战胜了我们的一切努力,在应试教育摧残身心之后,在拜金主义大潮扫荡文化过后,虚无的一代将像互不相关的沙粒一样,漠然立于地球的每个角落。

当然,我们还可以拥有第三种未来,那就是通过新教育人——以及所有和我们有相同志向的教育者们——的卓绝努力,让所有的孩子们共同沐浴于美妙的诗歌里,共同陶醉于神奇的童话里,共同生活在伟大的历史与神奇的科学世界里,沿着彩色的阶梯健康成长。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生长在西部农村,但阅读过《小王子》的男孩长大成人之后;一个生长在乡下偏僻的角落,但阅读过《一百条裙子》的女孩长大成人之后,当他们来到繁华的大城市的时候,他们和城市孩子之间不仅没有隔阂,反而会因为在童年时读过相同的书籍而拥有共同的梦想,拥有共同的语言密码,可以无障碍地沟通,可以真正地生活在同一个社会,同一个时代,同一个世界,从而可以真正地拥有同一个梦想。

是的,未来孩子——无论是东部的孩子还是西部的孩子,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他们共同的偶像不应该是由小报制造并传播绯闻的明星们,而应该是一个民族以及人类文明史上那些最激动人心的真实英雄与文学形象。他们象征着那种高于金钱的核心价值与目标,而这些,只能通过今天的共读共写,以及今天就开始的共同生活来实现。

然而,在今天,不要说整个社会的共同语言已经有丧失的前兆,即使是在同一个家庭里,在某些夫妻之间,在父母与孩子之间,也一样存在着共同语言沦丧的危险。

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过,许多父母全神贯注于他们自己的问题中,“于是把使孩子幸福的责任推给教师”。的确,许多父母因为生存的压力、工作的压力、住房的压力,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为生计而奔波上,他们对“家”的理解,已经仅仅是宽敞一点的房子和宽裕一点的经济,而把教育子女的任务,大部分推卸了出去,交给了学校和家教,甚至听任孩子在社会上、在网吧里不知不觉地接受一种低俗文化。而那些重视对孩子进行教育的父母,也仅仅把教育视为提供学业成绩,或者用参加兴趣班、艺体班来提高用来相互竞争的“综合素质”,并没有多少家庭在进行真正的全人的教育。最好的家庭教育,本也应该从“亲子共读”开始,从父母与孩子的分享开始,从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活动开始。据调查,能够经常和孩子一起读书的家庭,即使在北京这样文化教育最发达的城市,其比例也不足20%。没有父母与孩子们的亲子共读,孩子们就处于一种人生的盲目之中,他们敏感的小心灵,就非常容易被另外的不良的声音所捕获。

事实上,浇花要浇根,教人要教心,从小培养儿童注意周遭的人、事物,要有所感觉、感触、感动或感恩,这是教育的真正本质。阅读对于儿童来说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因为阅读使他对事物的看法更精确,因为阅读使他对生活事件更敏锐,因为阅读使他对人与自然产生感情,而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儿童阅读“读好书”比“读多书”更重要,“如何读”比“大量读”更重要,“读适合的书”比“读好书”更重要,每一个学习的关键期都要有适合他们的图书可阅读。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父母与老师的任务就是选择和导读,而且和孩子们一起来共读,就像哲学大师卡缪所言:

请不要走在我的前面,因为我不喜欢去跟随;

请不要走在我的后面,因为我不爱充领导;

我只期望请你与我同行。

曾经读过一首最受美国人喜爱的诗歌: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

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

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

——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现在,当我们新教育人明确提出“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方法的时候,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美国人喜爱这首诗的原因。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亲子共读是一个孩子未来的智力发展和人格获得充分发展的必要保证。国外的许多研究也可以看出,有早期亲子共读经验的家庭,儿童的发展与终身的成就,远远超过没有早期阅读经验的家庭。亲子共读,从科学上来说,就是用最温暖的方法,用最不着痕迹的方法,让孩子掌握“阅读”这种人生最重要的学习武器。而且,因为学会了阅读,他会爱上阅读;因为爱上了阅读,他会更懂人生。

而比这个更重要的是,通过亲子共读,通过父母亲口向孩子们传递那些最重要的语言密码,父母与孩子们就真正实现成为一家人,而不仅仅是生活在同一个房间里的陌生人。

我们一直认为,与孩子一起成长,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理念。克里希那穆提说:“正确地教育我们自己,非常重要。关切我们自己的再教育,远比为了孩子的未来幸福和安全焦忧来得更迫切。”(《一生的学习》)而恢复亲子共读传统,在家庭中实现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是实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生活的可靠途径。我们应该提倡从“亲子共读”开始,从每一个家庭开始,来真正实现一个民族复兴的希望,一个拥有共同价值与理想的未来社会的希望。而亲子共读的父母们,他们本身又需要我们教师——教育的专业人士——去加以引导。学校应该成为社区的文化中心,学校应该领导父母亲一起来实现对青少年的教育。

我们如何让学校重现魅力?如何让学校再次成为社会的文化中心、文明中心、创造中心?如何让在其中生活,并度过青春甚至一生的师生们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而不是成为一手交钱一手交给答案与分数的知识贸易市场,更不是恩格斯曾经抨击的智慧与心灵的屠宰场?

答案很显然,通过建造高楼,通过张贴广告,我们无法让学校成为我们想要的文化策源地、文明的焦点;甚至通过高价引进名师也不一定能够实现此目的。而即使因为极高的升学率成为令世人瞩目的“高分名校”,我们也依然无法认可这是一个为实现我们上述的理想而努力着的理想之地。

学校,应该“相信教师所从事的事业不单纯是对个人进行训练,而是形成正常的社会生活”(杜威《我的教育信条》)。学校,应该认识到工业化的发展和城市中心的扩展破坏了人们的集体感,使人与人之间相互疏远,而抗拒这股潮流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职责。

而要实现这个目的,其中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共读共写共同生活”。通过师—生(子女)—父母的共同阅读,对社会重大问题的共同关注与探讨,来制造相互依赖感和建立合作的精神。正像新教育实验“毛虫与蝴蝶”项目中所呈现的故事,尤其是常丽华老师的故事中所呈现的那样,通过与更多的家庭共读一本书,共同思考一个社会问题,父母的视野会逐渐地从自己的子女身上,扩展到整个共同体的命运上。这样,原本单纯地相互竞争的家庭,就成了一个大共同体中一道学习与生活的合作者,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家人”。

教育在线的老网友看云(薛瑞萍)老师有一本书非常有名,书名叫《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这是一个令人遐想的好书名,在这句话里有着相当的气度,只有既像一个古老的农民那样朴素地对待教育,又像一个现代的艺术家那样充满创造性地对待自己的职业,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而只有与自己的学生一道晨诵美妙的诗歌,一道阅读经典——中国的经典和世界的经典,一道编织有意义的生活,一道经历生命中的悲喜,才能够真正地拥有一个班,就像拥有一块辽阔的土地,一个永恒的历史。

不像许多抱怨社会环境,抱怨学校环境的老师,我们欣喜地在“毛虫与蝴蝶”儿童阶梯阅读实验项目中看到了许多像常丽华和看云这样的老师,他们把自己生活的乐趣和孩子们一生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上,视为自己的职责。我相信,他们才是教育的希望所在——因为他们坚持用朴素的岁月来进行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因为他们的共读,已经将书本与自己的生命,与孩子的生命,并进而将那么多家庭的命运紧紧地凝聚为一个共同体。

孩子们今天的幸福,明天的命运,整个社会未来的可能性,全掌握在老师们的手中。让知识焕发出它无穷的魅力,让课堂焕发出自主、对话的生命力,让诗歌和书籍成为我们共同的语言与密码,要相信,在这样的努力下,我们正在开创一个真正令人向往的未来。

虽然“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理念在全社会的应试喧嚣中显得单薄,但是如果我们不积极、审慎地采取行动,那么教育的美好愿望将永远不会实现,而社会的不公平与冷漠也将无法消解。

我们应该牢记一个事实:没有共同英雄与准则的社会只是一个生物的角斗场,它不可能为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没有共同的语言与密码的学校、教室以及家庭,只是一间冷冰冰的房间,生活的丰富性将在这里丧失殆尽;没有共同体背景的学习只是一个机械的训练过程,它不可能真正实现生命中的无穷可能性。

篇5:共读共写,打造教育共同体

“举全村之力,育一个孩子”一语的智慧在于:我们所生存的世界复杂多样、相互依存,孩子的发展与成功与其所处的环境密不可分,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区一起努力,需要全社会携手互助,共同肩负起责任。教育问题是每个民族和国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希拉里之所以借用这句谚语为自己的著作命名,根本目的就在于动员全民的力量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作为“社会之子”,教育无可避免地与其社会背景联系在一起。实际上,不论儿童,还是成年人,都会在特定的家庭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直接地、现成地吸取经验,并获得有别于学校课程的“隐性发展”。正如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第一条中所说:“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这个过程几乎是在出生时就在无意识中开始了。它不断地发展个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并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由于这种不知不觉的教育,个人便渐渐分享人类曾经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道德的财富。他就成为一个固有文化资本的继承者。世界上最形式的、最专门的教育确是不能离开这个普遍的过程。”

正是在这样的语境下,我们认为,家庭教育(作为基础)、学校教育(作为主体)与社会教育(作为主导)构成了现代教育的三大支柱。同时,基于人、财、物等资源共享的“学校与社区互动”理应成为现代教育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或者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合作,与社会教育兼容,必然成为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在这方面,美国走在了前头。1997年,美国教育部提出的《21世纪社区学习中心计划》明确要求公立学校延长开放时间,让社区的儿童和民众在放学后、周末和假期可以在其中学习和活动(包括利用图书馆和参加体育、文化等娱乐活动)。2000年,克林顿在其“学校改革之旅”中则提出《学校为社区中心:规划与设计公民抉择指南》,设想将学校建设成社区的学习中心,为社会提供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在小布什政府颁布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中,也专门列出了关于建设“21世纪社区学习中心”的条款。至于奥巴马政府,虽然执政还不久,却已经在种族、信仰尤其是社区教育和文化融合等方面设计了多套方案。

教育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开放性、生态性的复杂系统。关于环境对于儿童的深刻影响,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中的表述非常生动:“每一个人,从他诞生的那刻起,他所面临的那些风俗便塑造了他的经验和行为。到了孩子能说话的时候,他已成了他所属的那种文化的小小造物了。等待孩子长大成人,能参与各种活动时,该社会的习惯就成了他的习惯,该社会的信仰就成了他的信仰,该社会的禁忌就成了他的禁忌。”今天,不仅仅大学,中小学也不可能再是高墙深院中的“文化孤岛”。在传播能力方面,学校正遭遇各种文化传播主体日益强劲的挑战,除家庭之外,日益发达的大众传媒,诸如报纸、杂志、广播、录像、电视、电影等,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在文化影响力上表现出硬是要“消解”学校的汹涌之势。在这种背景下,学校不仅要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更要重视多元文化的融会和再生,构建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支撑和谐社会的精神力量。

由此可见,人的一生,无可避免地会受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和诸多偶发事件的影响。孩子是社会的孩子,孩子是家庭和国家的未来。教育孩子,人人有责。但是,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社会各界往往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我看来,“举全村之力,育一个孩子”,不仅表达了一种教育理想,彰显了一种教育激情,更传递着一种教育智慧。仔细考察会发现,这句谚语与“新教育实验”所倡导的“交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尤其与“共读共写共同生活”这一理念不谋而合,具有基本相同的立场和愿景。其中最根本也最凸显的特点就是,它们都具有一种清醒的“共同体”意识,都积极倡导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合作性。

关于“共同体”这一概念,现代社会学大师斐迪南·滕尼斯最早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进行过学理分析。在这本书中,“共同体”主要用来描述一种基于协作关系的有机组织形式,一种特别的、理想的社会关系类型,一种相对于“人为状态”的“天然状态”的社群组织形态。在区别“共同体”与“社会”这两个概念时,滕尼斯认为,“共同体”的主要特征是它强调人与人之间有着强烈的休戚与共的关系,而“社会”的特征则是以多元文化为基础的松散的人际关系。本质上,“共同体”一词旨在表达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共同的精神意识以及对特定社群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尤其需要留意的是,滕尼斯提出“共同体”这一概念时,所描绘的是一种理想生活,所强调的是本质意志,所揭示的是特定礼俗社区的精髓和实质。

在教育研究领域,“共同体”概念的使用可追溯到杜威的学校发展观。在《民主主义与教育》这本书中,他反复强调,学校并不是专门去学习知识或技能的一个场所,而是一个社会组织;学校教育是一种人与人交往、合作的社会生活,这种社会生活应该依“学习共同体”的形式展开。后来,在《基础学校:一个学习化的社区大家庭》这一报告中,厄内斯特·博耶尔更为细致地讨论了“学习共同体”概念。在他看来,一所行之有效的学校,最为重要的是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共同体”即所谓的“学习化的社区大家庭”。此外,在《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一书中,日本学者佐藤学也援用了“共同体”概念,用以探讨学习的本质以及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学校理念。他认为,以“学习共同体”为范型的学校,是一种学生们共同学习的场所,是一种教师们作为专家共同发展的场所,是家长们和广大市民参与学校活动而相互学习的场所。在这种以“学习共同体”为蓝图的学校里,对于学生而言,以实现“活动性、合作性、表现性的学习”为课题;对于教师而言,以彼此观摩教学,建构作为专家一起成长的“同事性”为课题;对于家长而言,以协助教师、参与教学,实践“参与学习”作为课题。佐藤学曾经预言,作为这种“学习共同体”的学校的构想,是展望21世纪学校未来的产物,基于这种构想的学校改革作为一种“静悄悄的革命”,将会形成本世纪教育改革的一大潮流。

反观当代教育改革实践,人们有时会将课堂、班级视为师生学习、交往的重要场所,有时也会将学校的使命定位在培养儿童的自主、合作与探究精神。但是,人们一直缺乏一种明确的“共同体”意识,一直没有能够真正将学校作为一个学习型组织来建设,一直没有能够在课堂和学校内外构筑起一种共同体文化。另外,学校里一直缺乏以多样个性为精神特质的合作性学习,作为同事的教职工往往难以形成一种坦诚布公、客观批评、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至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机构之间的真诚交往和有效合作,往往只是空谈和形式。更糟糕的是,教师与学生、学校与社会、家长与教师常常会陷入一种疏离、漠视乃至对立的紧张关系之中。实际上,人的教育与成长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一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个方面,而这些因素组合的理想模式就是“学习共同体”“教育共同体”。从实体构成上来看,这里的共同体不但包括与受教育者有直接接触的人,诸如父母、教师、同学、朋友等,而且包括受教育者阅读或想像中的人,诸如英雄、伟人、先哲、科学家等。因此,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意识到,其个人或单一群体的影响力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任何个人或组织只能是“教育共同体”中的一员,只有与其他成员积极配合才能真正承担起教育的伟大使命,才能真正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与教育的幸福。

毋庸置疑,教育是一项改进人生、创造幸福生活的集体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自主的个人,为个人营造一个理想的社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我们都希望孩子们能比我们过得更好,能拥有一个理想的“地球村”。但遗憾的是,放眼望去,进入视野的不仅是全球回暖、水源稀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不断遭受破坏,还有金融危机、恐怖主义、战争、核武器以及充斥着性和暴力的网络犯罪。人类的生存基础正面临着日益劣变的危险,人类的精神生活正被以物质攫取为主导价值的社会洪流所吞没。不得不承认,轻慢精神、拒绝崇高、放弃信仰,已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早在2006年,《环球时报》曾经刊文预言,到2010年时,全世界的十大购物中心会有七家在中国。环顾身边,放眼全球,我们已身陷于一个过度消费而理想稀缺的时代。正如艾伦·布鲁姆在《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一书中所描述的那样:“现代人正在失去或者已经失去了价值抉择和权衡的能力,因而也就失去了他自身的根基和人性。由此可见,自我满足,顺应现实的愿望,寻求对问题的安逸解决,一整套福利国家的规划,这些恰恰表现了人在期望达到完美至善和自我超越的理想方面能力不足。”在这样一个因追求“经济馅饼”而文化贬值的时代,不得不反思:我们如何才能保证所有的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我们该如何改造这个世界又能给孩子们留下一个怎样的世界?不仅如此,在全球化、信息化、后现代的浪潮面前,教育该如何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又该如何让我们的孩子获得安身立命的文化信念和精神支柱?

历史证明,一个民族或国家,如果忽视社会生活秩序及个体生命中精神的价值以及自由的重要性,就不可能指望在这种社会中成长起来的人去创造性地接受文化。我们相信,在一个社会中,如果没有共同的、具有广泛影响的精神信仰的话,这个社会的文化必然是外在的,死气沉沉的。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的21世纪,“举全村之力”这一教育理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意义,“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行动价值。因为孩子们今天的幸福,明天的命运,直至人类社会的美好未来,都需要良好的教育来完成。我们一直期待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各个国家的繁荣稳定,我们也一直怀有一个伟大的梦想:让全世界每个地方的孩子获得全面发展的希望和机会!

上一篇:从精神动力学角度看饮食与心理下一篇:企业展会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