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连云港市宜居城市建设的调研报告

2024-05-02

关于推进连云港市宜居城市建设的调研报告(精选6篇)

篇1:关于推进连云港市宜居城市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推进连云港市宜居城市建设的调研报告

建设宜居城市,是中央对城市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目标。当前,我市正处于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迫切需要打造与重要战略定位相匹配的城市形象以广泛汇聚发展要素,推进宜居城市建设应摆上我市“十三五”时期重要议事日程。根据2016市政协主席会议议题安排,由副主席曹佳鸣牵头组织政协研究室,就我市推进宜居城市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经调研视察和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及专家意见,并经市政协十二届二十四次主席会议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建设宜居城市的主要优势

1、依山傍海、四季分明的地理环境。我市依山傍海、山海相依,既有旖旎的滨海风光,又有清幽的云台圣境,是江苏唯一也是沿海中部少有的具有优美山海风貌的城市。我市处于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由于受海洋调节,气候类型为湿润的季风气候,略有海洋性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气候宜人。

2、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良好的植被条件。我市自然生态条件极为优越,海洋、森林、湿地三大生态系统俱全,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链的完整性。南北过渡的气候条件和地貌类型的多样性,有利于发育兼具南北特性的植物种群体系,植被资源较为丰富,全市森林覆盖面积达19522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6.03%,市区绿地面积达5992公顷,绿地率达37.45%,获评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3、城市组团发展的特殊格局。我市市区呈东西带状分布,结构比较分散,特殊的地形特点和历史原因造就了城市组团发展的特殊格局。经过多年的发展,各城区、各功能组团既空间相对独立、基本服务功能完善,又与中心城区分工合理、联系密切,避免了“摊大饼”等大城市病的发生。

4、产业园区发展空间及容量较大。临港产业园区远离中心城市,产城之间的矛盾相对于其他城市来说更容易得到解决。临近市区的园区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特别适合布局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相关联的新兴产业,容易与城市融为一体。

5、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禀赋。我市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将军崖岩画、孔望山佛教摩崖造像、藤花落史前人类古城址等古迹遗存众多,山海文化、西游文化、镜花缘文化、水晶文化、陆桥文化、徐福文化、淮盐文化等特色文化相生相融、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连云港独特的文化基因和厚重的文化积淀。

二、我市建设宜居城市的短板

1、港产城的矛盾较为突出。港与城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传统港区占据着城市的主要岸线,对城市框架的构建、海滨特色的打造及城市环境的提升形成较大制约;产与城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传统的产业布局不合理,新海电厂、德邦化工、碱厂、大浦化工区等均布局在人口密集的城区,对城市环境提升也造成较大影响。许多厂区还处在城市的上风口,更是影响了城市的空气质量。

2、山海生态与城市匹配度不高。我市的好山好水好风光没有纳入城市的整体框架中。海与城融合度不高,缺乏海滨城市应有的临海街区风貌,贯穿整个市区的云台山脉与城市也没有融为一体,整个生态系统与城市呈现分离状态。云台山风景区周边违章建房、建坟现象严重,严重破坏城市形象。

3、城市功能区缺乏科学合理的划分。城市功能区较为杂乱,行政区、居住区、生活服务区、商业区、工业区等功能区边际模糊、交错混杂,城市规划和建设没有很好地体现功能分区的要求。居住区布局杂乱、分散,增大了公共基础设施配套的难度,市民生活不够便利。

4、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铁路网、航空网、海上航线等交通网络不够健全,城市毛细血管没有完全打通。城市规划对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预留空间不足,建设水平不高,配套程度不够,公共停车场、公交场站等公共服务设施较为薄弱,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没有得到较好体现。

5、城市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在城市管理体制机制上,一定程度上存在统筹协调不够、政出多门、职能交叉、相互扯皮等现象,城市管理合力没有真正形成,对城市管理中的综合性问题缺乏职责分明、疏堵结合、管理有序的管理机制。城市社区从规划、建设到管理都较为薄弱。如规划理念滞后,包括新建小区在内的大多数小区院落周边商铺林立;内部公共设施缺位;建设上把关不严导致后遗症高发、频发;管理方式粗放单一,社区、物业、业主之间关系尚未理顺。城市管理盲区、盲点较多,城郊结合部、城中村、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等区域的城市管理工作相对滞后,脏乱差现象颇为突出,乡村环境更为堪忧。

6、市民文明素养整体水平不高。由于历史等诸多因素影响,连云港城区长期以来缺乏主流文化,人心较散,没有形成性格鲜明、认同广泛的城市精神。市区城乡融合度较高,不讲卫生、不懂礼仪、不守秩序、不遵法规、不爱护环境、人为破坏公共设施等不文明现象在城市中依然存在。

三、主要建议

(一)完善顶层设计

1、实施规划引领。建议以城市总规修编为契机,从规划层面为宜居城市建设预留充分空间,以科学的规划引领宜居城市建设。坚持“多规合一”,做到“十三五”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城市安全规划等多规划相互融合,建立统一衔接、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空间规划体系,实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解决不同规划自成体系、内容交叉重复、缺乏衔接协调甚至存在相互矛盾冲突等问题。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和公众的力量,加强规划实施的社会监督。

2、抓好资源整合。当前,我市正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健康连云港建设、干净方便顺畅连云港建设以及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城市等创建活动,这些创建活动与宜居城市建设息息相关,在内容和评价指标体系上也存在很多交叉之处。建议以宜居城市建设为统领,对各类创建活动进行深入研究和周密部署,在宜居城市建设的总体框架下,整合创建资源、凝聚创建合力,系统推进各类创建活动,避免因多头管理、各自为政而造成的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3、完善体制机制。以城市管理现代化为指向,坚持以人为本、源头治理、权责一致、协调创新原则,理顺管理体制,提高执法水平,完善城市管理,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切实强化对城市工作的领导,建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市四套班子相关领导和规划、建设、国土、城管等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共同参与,构建高水准、高效能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一体化大格局,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统筹协调、强势推进宜居城市建设。

(二)转变城市发展方式

1、坚持集约发展。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立足现有框架,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不再向外开展大规模的新城开发,切实把城市工作重心从“拉框架、拓空间”转移到“填格子、提功能”上来,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合理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围绕港产城融合发展,调整优化城市布局,科学确定港口、产业、城市、生态和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促进产业集聚、资源集约、功能集成,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2、坚持绿色发展。守住空间、总量、准入三条红线,防止出现结构性和规模性问题,确定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上限和阶段性目标,根据生态环境状况提出差别化的环境准入条件,制定重点区域产业发展的负面清单。稳步推进德邦化工、大浦化工园区等污染企业搬迁工作,高度重视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采取工程技术、生物修复等措施对土壤、水体污染进行专项治理,并吸取外地土壤污染事件的教训,企业搬迁后的土地可作为城市绿地来处置,最大限度降低环境污染造成的伤害。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按照“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突出建筑使用功能以及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保。提升城市绿化水平,推广立体式绿化模式,有意识地打造一批林荫大道,大面积撒播宿根花卉,扮靓城市形象。

3、坚持共享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不断配套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中有更多获得感。老城区拆迁改造做“减法”,按照“减少容积率、减少建筑总量”的总体要求建设老城区,有效降低老城区的建设密度,拓展老城区的公共绿地,平常时期为市民提供休闲场所,特殊时期也可作为避难场所。新城区建设做“加法”,新建和改扩建居民区时,配套建设中小学、幼儿园、超市、菜场及社区养老、医疗卫生、文化服务等设施,做到社区服务设施与居民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打造方便快捷生活圈。合理规划建设广场、公园、绿地、步行道等公共活动空间,方便居民文体活动。大力提升社区规划建设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不在小区四周搞门面房,不断提高小区通透度;在有条件的小区做循环水设计,以解决绿化用水和小区道路冲洗;以“互联网+”为载体建设智慧社区,为满足市民衣食住行等生活需求提供便利;加强和改进物业管理,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学习借鉴海南打造养生天堂的经验,充分发挥我市独特的山海地理环境、健康文化的深厚积淀以及医药产业的高度发达等优势,大力发展医养融合型养老服务产业,在为市民提供优质养生保健服务的同时,提升我市对外地游客的吸引力,在打造国内外知名的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上率先破题。

(三)提高城市治理能力

1、建设智慧城市。打破城市管理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现象,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智能化建设,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融合,建设综合型城市管理数据库,推动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城市管理新方式。

2、保障城市安全。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城市发展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编织“上下贯通、条块结合、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城市安全网。高度重视城市秩序和安全维护,抓好房屋建筑、城市桥梁、建筑幕墙、隧道等工程建设和运行使用的安全监管,保持供水、供电、供热、供气、交通、救援线路等城市生命线系统的畅通,健全城市抗震、防洪、排涝、消防等综合防灾体系和应急设施建设,加强公共消防设施、人防设施及防灾避险场所等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形成全天候、系统性、现代化的城市运行安全保障体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特别要重视化工园区的安全监管和企业危险固体废弃物处置工作,切实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天津港、靖江爆炸事件等类似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3、完善治理机制。转变城市管理理念,形成政府、社会、市民等多方主体参与、良性互动的现代城市管理格局,使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在解决城市建设资金方面,除了财政继续加大投入外,可积极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坚持“重心下移、属地管理、权责一致”原则,建立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大城管体制,按照城市管理长效化目标任务,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城市管理职责。

(四)提升环境质量

1、整治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棚户区等重点地段。坚持规划引导,科学推进建设与整治。对已纳入近期改造计划的,加快推进;对规划为绿地的,加快绿化建设;对未纳入近期建设计划的,集中清理脏乱死角,全面清理垃圾渣土、露天粪坑、黑臭沟塘、残墙断壁和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拉乱挂、乱涂乱画,整治乱设废品收购、加工维修等经营站点,规范广告设置,消除消防、危房等安全隐患,增添必要的路灯、公厕、垃圾箱等基本设施,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做到干净整洁、规范有序。

2、整治城市河道环境。重点整治城市黑臭河道,清理河道与河岸垃圾杂物,加强日常保洁,做到垃圾不入河、河岸无暴露垃圾。推进河道清淤疏浚,加快水系沟通和调水引流。完善雨污分流规划,加快建设污水收集管网,纳入整治的河道沿岸污水全收集,消除河道黑臭异味,提高水环境质量。改善河岸环境,重视驳岸生态化建设,预留河道疏浚空间,建设滨水步道,塑造亲水空间,努力实现河道清洁、河水清澈、河岸美丽。

3、加强垃圾综合治理。强化城市保洁工作,加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垃圾处理处置,大力解决垃圾围城问题。推进垃圾收运处理企业化、市场化,促进垃圾清运体系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对接。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建立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的长效运行、监督管理体系。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逐步推行城市环卫服务外包。

(五)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完善城市道路网络。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强化城市支路网、街巷微循环系统和疏堵工程建设,打通城市断头路。加快城乡结合部和城市出入口道路的统一规划、统筹建设和改造,打通城市外环,搞好城市干支路网、快速路网和干线公路的衔接,形成完整路网,提高道路通达性。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在新建的小区逐步推广街区制,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打通城市道路毛细血管。合理配置停车设施,加快公共停车场建设进程,鼓励社会参与,放宽市场准入,逐步缓解停车难问题。加强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系统建设,加密公共自行车配备网点,倡导绿色出行。

2、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以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为突破口,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加快智能调度中心、停车场、保养场、首末站、中心站及港湾式停靠站的规划建设;增加公交运力,加密公交线网,提高公交运效,延长服务时间,研究建立规范的成本费用评价制度和政策性亏损补贴制度,全面提升城市公共交通保障能力、分担率和服务水平;加快绿色能源在公共交通中的运用,推进充电桩、充电站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并将其纳入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规划同步实施。加快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促进不同运输方式和城市内外交通之间的顺畅衔接、便捷换乘。

3、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和管理。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公共优先、综合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充分考虑改善民生、应急防灾和人民防空等需要,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和管理。加快编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将地下空间资源利用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合理确定开发强度,优化立体空间结构,增强城市综合功能。对地下交通、人防、公共服务、市政管网设施和文物保护等进行统筹安排,并与地面功能布局、土地利用和相关设施衔接。

(六)提升城市品质

1、把连云港的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按照“自然融于城市,城市归于自然”的原则,高水准搞好景观设计,处理好山、海、港、城的关系,把城市建筑有机融入到独特的山海景观中,充分体现山海相拥的城市个性。通过城市布局的科学设计和逐步调整,使城市内部的水系、湿地与城市外围的河湖、森林、耕地湿地等形成完整的生态网络。鉴于老港区对城市总体框架的制约,建议市委、市政府加快推动老港区转方式调结构,逐步将老港区传统运输业的功能向两翼港区转移。可借鉴青岛等地经验,围绕邮轮母港和旅游目的地两大主体功能,打造具有现代旅游、免税商业、船舶服务、特色娱乐、餐饮购物等功能的商业、旅游综合体,推动老港区转型升级。

2、彰显文化特色。建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设计工作,把西游文化、徐福文化等独特文化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通过渗透传统文化增添城市历史厚重感,形成独特的城市风貌。在城市标志性建筑、广场、街景、雕塑、喷泉、道路命名、绿化、亮化等各个方面融入港城的文化元素,注重建筑造型、色彩、风格的协调一致,体现历史文化风貌和现代气息的完美结合。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保护古遗址、古建筑、近现代历史建筑,更好地延续历史文脉。借鉴国内外宜居城市通行做法,建立完善人行指示牌,在城市主次干道、背街小巷设置人行标识,准确标识公厕、古迹、急诊、避难场所等,充分体现城市的人文关怀。

3、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建议市委、市政府把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启动实施市民素质提升专项行动计划,由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配套。充分发挥“雷锋车组”等全国重大道德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实施道德典型礼敬工程,制定出台《连云港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管理办法》,成立“道德风尚建设基金会”,探索关爱道德示范群体的优抚政策,运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全社会崇德向善的行动自觉。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扶持连云港孝文化研究会等一批社会影响力较大的社团组织,通过深入开展“连云港·中华孝文化节”、“中华传统文化公益大讲堂”等社会公益活动、建设慈孝公园等实践活动,让孝善文化根植连云港的城市精神家园。

篇2:关于推进连云港市宜居城市建设的调研报告

[字体:] [发表评论] [时间:2009-04-19 10:20:00]

生态宜居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的城市理想。在新的历史机遇期,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市委、市政府提出将怀化建设成为“生态宜居城市”的战略目标,是符合怀化发展要求、现实可能和人民愿望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实践。当前,推进怀化生态城市建设应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优化城市总体规划,严格执行规划要求。规划的质量,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的未来。要立足长远,以发展的眼光,借鉴其它先进城市的典型经验,对已有的城市总体规划予以重新审视,进行必要的调整、修改和补充,使之更加优化,更具可行性和前瞻性。要从怀化城市的现状出发,树立“生态为本、环境优先”的指导思想,突出城市绿化、美化的内容和措施要求,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和绿化质量标准,增加园林式公园等市民休闲场所。对新开发的住宅庭院,要规定绿化面,限定验收时间,通过加强庭院绿化促进城市园林化。要引入和强调建筑物色彩规划,避免五颜六色,各行其是,进而形成有怀化城市自身特色的建筑主色调。

二、巩固和深化“创省卫”成果,进一步加强环境卫生和交通秩序治理。相对于生态宜居城市的全方位高标准要求而言,“创省卫”的验收通过,仅仅只是一项阶段性成果,是在“脏、乱、差”的底子上脱胎迈出的第一步。虽然这一步至关重要,也耗费了大量的心力,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自满,止步不前,而应看到差距,正视不足,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向更高的水准和层次迈进。必须继续深化综合整治,加强宣传引导,加大执法力度,提高管理效能。一要推行“区域联动、网格化管理”。即每一条路段、每一个网格都有明确的责任人,各自负责区段内环境卫生管理和交通秩序维护,严明工作责任。二要对破坏环境卫生、扰乱交通秩序者实行严罚重管,通过行政强制力促其转变。三要合理增设划定停车场位。四要对主干道“斑马线”来车一侧的减速(停车)线扩大间隔。五要推进道路“林荫化”。

三、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完善城市公交网络。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一要在抓好太平溪综合治理二期工程的基础上,绿化、美化太平溪和城区氵舞水河两岸,建设绿色风光带或河滨公园,加强河、溪水质保护,禁止挖沙采金,疏通河道;二要通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切实抓好城区及周边企业的降污减排工作,保证良好的空气质量;三要对城南老湖天桥至井坪一带的低洼区进行填埋改造和开发。在公共交通方面,随着城市骨架的拉开和道路的四通八达,现有的公交线路体系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给市民出行带来了不便。为此,公交部门应顺应城市的发展,从市民出行方便快捷出发,相应地增设和调整公交线路,把新修的环城路等主次干道均纳入公交计划,尽量不留空档和死角。

四、加强文化产业建设,营造和提升城市文化氛围。每一个地方、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而一座城市文化气息的浓厚程度,往往决定和标志着

该城市的品位与“软实力”。按照怀化城市“东文西商”的布局,应统筹兼顾,齐头并举,特别是对文化产业建设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关注,加强投入。具体来说:一要充分彰显和展示“五溪文化”。二要着眼于构筑商贸物流中心,大力倡导并弘扬“诚信经营、优质服务、童叟无欺”的商业文化。三要建立市级图书馆,扩建或改建市博物馆,搭建城市文化载体,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和精神需求。稿源:怀化新闻网

作者:张平聪

编辑:邓志义

篇3:关于推进连云港市宜居城市建设的调研报告

为改善老年人生活环境,提升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提出了关于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下面是意见的详细内容。

关于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

全国老龄办发〔〕7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老龄办、发展改革委、教育厅(委、局)、科技厅(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公安厅(局)、民政厅(局)、司法厅(局)、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国土资源厅(局)、住房城乡建设厅(局)、交通运输厅(局、委)、商务主管部门、文化厅(局)、卫生计生委(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闻出版广电局、体育局、旅游委(局)、保监局、总工会、团委、妇联、残联:

为改善老年人生活环境,提升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增强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现就加强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重要意义

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在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改善老年人居住、生活和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老年人居住、出行、就医、养老以及社会参与等方面依然存在着不适老、不宜居的问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公共基础设施与老龄社会要求之间不适应的矛盾将日益凸显。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有利于增进老年民生福祉,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增进社会和谐,有利于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是开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的重要举措,也是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对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基本原则

——理念引领,规划先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综合考虑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树立适老宜居新理念。将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加强前瞻性规划和安排,以规划带动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

——城乡统筹,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全面推进,促进城乡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协调发展。树立问题导向,聚焦城乡社区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集合运用保障民生的各方面资源,创新供给方式,提升资源使用效率,优先解决老年人生活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多元参与,共建共享。引导市场、社会、家庭、个人多元参与,形成合力,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功能,创新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弘扬孝亲美德,塑造敬老风尚,促进代际和谐,使人人既是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工作的参与者,又是建设成果的受益者。

——改革创新,注重实效。既要加强顶层设计,又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积极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鼓励各地立足实际,创新实现方式,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地方特色。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安全、便利、舒适的老年宜居环境体系基本建立,“住、行、医、养”等环境更加优化,敬老养老助老社会风尚更加浓厚。

——老年宜居环境理念普遍树立,老年群体的特性和需求得到充分考虑,形成人人关注、全民参与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老年人保持健康、活力、独立的软硬件环境不断优化,适宜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安全保障、社区支持、家庭氛围、人文环境持续改善。

——老年人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的障碍不断消除,老年人信息交流、尊重与包容、自我价值实现的有利环境逐渐形成。

——各地普遍开展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工作,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老年友好城市、老年宜居社区。

三、重点任务

根据现阶段老年人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等方面存在的不适老、不宜居的问题,今后一个时期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重点任务是建设适老居住、出行、就医、养老等的物质环境和包容、支持老年人融入社会的文化环境。

(一)适老居住环境

1、推进老年人住宅适老化改造。建立社区防火和紧急救援网络,完善老年人住宅防火和紧急救援救助功能,鼓励发展老年人紧急呼叫产品与服务,鼓励安装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等设施设备。对老年人住宅室内设施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改造,有条件的地方可对于特困老年人家庭的改造给予适当补助。引导老年人家庭对日常生活设施进行适老化改造。

2、支持适老住宅建设。在城镇住房供应政策中,对开发老年公寓、老少同居的新社区和有适老功能的新型住宅提供相应政策扶持。鼓励发展通用住宅,注重住宅的通用性,满足各年龄段家庭成员,尤其是老年人对居住环境的必要需求。在推进老(旧)居住(小)区、棚户区、农村危房改造中,将符合条件的老年人优先纳入住房保障范围。加大对住宅小区消防安全保障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二)适老出行环境

3、强化住区无障碍通行。加强老年人住宅公共设施无障碍改造,重点对坡道、楼梯、电梯、扶手等公共建筑节点进行改造,满足老年人基本的安全通行需求。加强对《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的执法监督检查,新建住宅应严格执行无障碍设施建设相关标准,规范建设无障碍设施。

4、构建社区步行路网。遵循安全便利原则,加强社区路网设施规划与建设,加强对社区道路系统、休憩设施、标识系统的综合性无障碍改造。清除步行道路障碍物,保持小区步行道路平整安全,严禁非法占用小区步行道。

5、发展适老公共交通。加强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建筑、公共交通工具的无障碍建设与改造。继续落实老年人乘车优惠政策,不断扩大优惠覆盖范围和优惠力度,改善老年人乘车环境,按规定设置“老幼病残孕”专座,鼓励老年人错峰出行。完善公共交通标志标线,强化对老年人的安全提醒,重点对大型交叉路口的安全岛、隔离带及信号灯进行适老化改造。

6、完善老年友好交通服务。有条件的地区,要在机场、火车站、汽车站、港口码头、旅游景区等人流密集场所为老年人设立等候区域和绿色通道,加大对老年人的服务力度,提供志愿服务,方便老年人出行。乘务和服务人员应为老年人提供礼貌友好服务。

(三)适老健康支持环境

7、优化老年人就医环境。加强老年病医院、护理院、老年康复医院和综合医院老年科建设,推进基层老年医疗卫生服务网点建设,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为老年人提供便利的就医环境。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与社区、居家养老结合,与老年人家庭建立签约服务关系,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的社区健康支持环境。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开展对口支援、合作共建,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为入住老年人提供无缝对接的医疗服务环境。

8、提升老年健康服务科技水平。开展智慧家庭健康养老示范应用,鼓励发挥地方积极性开展试点,调动各级医疗资源、基层组织以及相关养老服务机构、产业企业等方面力量,开展健康养老服务。研究制定鼓励性政策引导产业发展,鼓励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搭建社区、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提供实时监测、长期跟踪、健康指导、评估咨询等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发展血糖、心率、脉搏监测等生物医学传感类可穿戴设备,开发适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社区家庭的各类诊疗终端和康复治疗设备。

(四)适老生活服务环境

9、加快配套设施规划建设。在市政建设中,统筹考虑,统一规划,同步建设涉老公共服务设施,增强老年人生活的便利性。鼓励综合利用城乡社区中存量房产、设施、土地服务老年人,优化老年人居家养老的社区支持环境,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就餐点、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各类生活服务设施与社区相关配套设施集约建设、资源共享。

10、加强公共设施无障碍改造。按照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相关标准和规范,加强对银行、商场、超市、便民网点、图书馆、影剧院、博物馆、公园、景区等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的无障碍设计与改造。鼓励公共场所提供老花镜、放大镜等方便老年人阅读的物品,有条件的可配备大字触屏读报系统,使公共设施更适合老年人使用。

11、健全社区生活服务网络。扶持专业化居家养老服务组织,不断开发服务产品、提高服务质量。广泛发展睦邻互助养老服务。依托社区自治组织,发挥物业管理企业及驻区单位的积极作用,向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等多种服务。发挥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的积极作用,引导社会各界开展多种形式的助老惠老志愿服务活动。

12、构建适老信息交流环境。进行信息无障碍改造,提升互联网网站等通信设施服务老年群体的能力和水平, 全面促进和改善信息无障碍服务环境,消除老年人获取信息的障碍,缩小“数字鸿沟”。

13、加强老年用品供给。着力开发老年用品市场,重点设计和研发老年人迫切需求的食品、医药用品、日用品、康复护理、服饰、辅助生活器具、老年科技文化产品。推进适宜老年人特点的通用产品及实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严格老年用品规范标准,加强监督管理。

14、大力发展老年教育。结合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基层社区老年人的学习环境,完善老年人社区学习网络。建设一批在本区域发挥示范作用的.乡镇(街道)老年人学习场所和老年大学,努力提高老年教育的参与率和满意度。

(五)敬老社会文化环境

15、营造老年社会参与支持环境。树立积极老龄观,倡导老年人自尊自立自强,鼓励老年人自愿量力、依法依规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改善自身生活,实现自我价值。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老年人,破解制约老年人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法规政策束缚和思想观念障碍,积极拓展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渠道,为广大老年人在更大程度、更宽领域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搭建平台、提供便利。

16、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社会风尚。全社会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社会风尚。开展“敬老养老助老”主题教育,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传统美德。开展老龄法律法规普法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依法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意识,反对和打击对老年人采取任何形式的歧视、侮辱、虐待、遗弃和家庭暴力,引导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所和法律援助机构深入开展老年人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

17、倡导代际和谐社会文化。巩固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家庭养老功能,完善家庭支持政策。加强家庭美德教育,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和“好家风好家训”宣传展示活动。引导全社会增强接纳、尊重、帮助老年人的关爱意识,增强不同代际间的文化融合和社会认同,统筹解决各年龄群体的责任分担、利益调处、资源共享等问题,实现家庭和睦、代际和顺、社会和谐,为老年人创造良好的生活氛围。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是一项跨领域、跨部门的战略性系统工程。加强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既关乎当前,又关乎长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同,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确立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明确责任,切实抓好落实。

(二)加强规划统筹。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发展因素,根据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老年人口分布和老年人的特点,在制定城乡规划中综合考虑适合老年人的公共基础、公共安全、生活服务、养老服务、医疗卫生、教育服务、文化体育等设施建设,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前瞻性、适老性。

(三)加强政策支持。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运用更加灵活务实的财政政策,依法落实税收政策,统筹政府资金、社会资本、集体收入及产业基金等,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老年宜居环境建设。鼓励金融机构面向老年宜居环境重点工程开发相关金融产品和服务。对免费或优惠向老年人开放的公共服务设施,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财政补贴。加大养老用地政策落实力度,支持老年宜居环境建设。

(四)加强示范引导。组织开展老年友好城市、老年宜居社区示范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本地实际,选择不同类型的城市(社区),积极稳妥地开展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示范工作。示范地区要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合理配置资源,加大财力保障,营造良好政策环境,积极推进建设工作的落实。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地方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示范工作的指导,及时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条件成熟的示范城市,可纳入全球老年友好型城市网络平台。

(五)加强宣传推广。要组织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宣传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宣传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新理念,宣传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优秀典型和先进经验,使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理念深入人心。积极利用全球老年友好型城市网络等平台,拓展与其他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的交流,开展老年友好型城市、老年宜居社区建设等多领域、多形式的交流合作。

全国老龄办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科技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土资源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商务部 文化部 卫生计生委 国家税务总局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旅游局 中国保监会 全国总工会 共青团中央 全国妇联 中国残联

篇4:关于推进连云港市宜居城市建设的调研报告

打造生态宜居环境两篇

篇一

围绕“一中心、两试点、三条线”,坚持“四个到位”,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环境整洁、设施完善的美丽乡村,实现环境美好、生态优良的宜居环境。

一、依据现有特色科学规划美丽乡村。

坚持规划先行,按照一村一景、一户一策原则,依据村庄现有布局和特色,科学谋划。以青龙岗村为例,根据村庄现有“一村一园和一路,两水围绕五条街”的特色布局,规划“一心一带压三轴,五区遍布多节点”空间结构。依据村民现有风貌进行规划改造提升,打造“L”型、“一”字形、“围合式”等院落,实现美观与实用的融合。

二、依托已有基础探索新型发展模式。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统筹产业规划和发展,依托产业基础,形成一村一品,探索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不断夯实产业发展之基。一是依托青龙岗木制品加工园区,充分发挥木材加工产业优势,推进村产业整体发展。二是完善村庄基础配套设施,做好产业的支撑。将村庄污水管网同园区污水管网统筹规划施工,实现生产生活双服务。三是进行村庄环境整治,延伸村庄发展脉络,打造宜居环境,并同步推进企业“三化”提升。

三、结合多种举措打开乡村建设新局面。

一方面,美丽乡村建设同宅基地改革相结合,以宅基地改革为突破口,整治空心院、空闲地,利用收回的空心院、空闲地打造微地形。另一方面,美丽乡村建设同乡风文明建设相结合,积极开展“三捐”活动,利用活动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目前,村已收回征收半亩以上宅基地42家,腾挪土地21.6亩。筹集三捐资金14.5万余。已拆除门楼、破旧房屋256间,拓宽主次干道22条共8600米。在青龙岗木制品工业园区已加铺柏油路面5000平方米,改造外立面1.8万平方米,厂区外建设生态停车场1.2万平方米,并新种乔木、灌木及草坪等绿植,园区生态环境极大改善。

篇二

绿水青山不仅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而且也是自然资本。我镇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目标,推动生态与农业、工业、文旅、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稳妥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构建保障群众稳定收益的长效机制。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让环境成为未来生态经济增长的资源。生态与经济共赢,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干驿绿色画卷正徐徐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一、以科学规划为引领,提升精品指数

我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镇域乡村建设规划、中心村布点规划;科学编制了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和乡村自然肌理,因地制宜,突出村庄特色,打造出了一批个性彰显、特色各异、宜居宜业宜游的精品美丽乡村。

二、以植绿见绿为平台,提升绿色指数

xx镇历史悠久,地处平原,土地肥沃,沟渠纵横,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加快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我镇坚持规划引领,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着力打造特色村,推进美丽乡村的品牌化和特色化建设,同时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将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建设环境优美、乡风文明、村民安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是加强领导,认真规划。

为保证植树绿化工作顺利进行,xx镇建立起“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村分头实施”的工作格局,多次深入到各村田间地头,实地考察,对植树造林工作进行了详细规划。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实地规划晴滩、八团、蒋三台等村村庄绿化;其次因地制宜确定植树任务,加大各村荒沟、荒坑的植树绿化工作,确保植树造林工作圆满完成。

二是突出重点、应绿尽绿。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按照标准和要求开展植树造林,做到应绿尽绿。大力开展“绿满干驿行动”,全年植树造林1114亩,栽植景观树80000余株,栽植果树500余株,确保植树造林工作高质量、高标准完成。

三是加强管护、保证质量。

认真把好“管理关”,严格落实管护责任,切实做好栽植苗木的后期管护工作,组织护林员从树苗筛选、树坑规格、树干涮白、树木浇水等一系列环节抓起,把好“树苗关”、“栽植关”、“管理关”,与林业部门加强衔接,加强技术指导,保证成活率,努力实现栽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成一片。

四是广泛宣传、积极发动。

在做好任务分配、扎实推进植树造林进度的同时,注重宣传发动工作,多渠道宣传植树护林的重要性,充分调动群众力量,干群携手植绿美化家园,营造“镇村联动、全民参与”,“人人都植树,村村都造林”的氛围。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经济林及林下种植、养殖,绿化、美化生态环境;大力鼓励、支持村民建设“小五园”,在房前屋后的空白地种植蔬菜、果树、花草等,植绿见绿,见缝插绿,提升乡村绿化覆盖率,让乡村真正绿起来、美起来。

三、以乡村建设为支撑,提升富民指数

一是组建工作专班,推进项目落地建设。

全年签约并建设项目3个、投产项目2个。盘活干驿天东工业园存量厂房和土地,湖北天顺干驿风电项目进展顺利,光伏项目积极推进。

二是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完善城镇服务功能。

投资40万元消灭镇区泥巴路、投资15万元完成农民街和白马路的路灯延伸、投资18万元完成中转站扩建工程和相关配套设施、投资377万元完成五处空闲地绿化及老风景河拆迁、排水、绿化等工程。三是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新建全民健身中心、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活动广场1600㎡,安装体育器材18台套,为居民提供了一个高标准的休闲运动场所。美化村级道路25.2公里。全年共疏浚渠道15条,总长度达45.256公里,完成市布小农水建设任务的150%。刷新房屋立面300余户,绘制文化墙近5000平方米,改造小三园500余户。同时积极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投入,着力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品位,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

四、以环境整治为载体,提升健康指数

xx镇按照市委市政府美丽乡村建设“十宜十不宜”要求,明确了美丽乡村建设方向,3个整治村、2个示范村。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工作专班赴多地参观学习,大力开展环境整治。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

由镇党政一把手牵头成立领导小组,对镇环境治理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并调整精干力量,全力以赴持续开展环境整治工作。

二是广泛宣传发动。

要求镇村干部全员上阵,党员干部先行一步,带头干、亲自干、主动干,以点带面,率先垂范,发挥积极的示范带头作用。同时,号召全民参与整治活动,强化宣传,统一思想,增进共识,广泛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形成了全员出动、合力攻坚治理环境的浓厚氛围。

三是综合治理,消除死角。

以清理生活垃圾、整治杂物乱堆乱放为重点工作,把房前屋后、沟渠全部、村里村外和河道沿岸等纳入管理范围,对积存垃圾进行及时集中清运,着力清理村内、村外的柴草堆、垃圾堆,清除河道、沟塘内积聚的垃圾渣土,彻底清除卫生死角,确保垃圾有处放,清理及时。

2020年共拆除老旧废弃房屋140栋,拆除旱厕300余座,安装路灯200余盏,清理房前屋后积存垃圾、杂草杂物200余吨,启动建设桥梁2座,新建及改造、加宽道路20.2公里,建设村级小游园9座。顺利通过省级卫生乡镇复核,镇区环境得到提升,城乡垃圾统筹治理深入推进,积极开展“十户联创”,提升村民环境卫生意识。配备村级保洁员106名,合理分配保洁区域,扎实开展积存垃圾治理。厕所革命进展顺利,已完成农村改厕6767户,新建农村公厕21座,实现23个村(居)公厕全覆盖。不断改善镇村居民环境,提升群众居民的生活品质。

五、以文化传承为导向,提升文明指数

干驿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化之乡”。勤劳、勇敢、智慧的干驿人民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具有深厚底蕴、绵延千年史册的历史文化。如何适应时代,开辟新途径,切实加强文化建设,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干驿的发展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社会事业的发展不仅要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社会主义文化。

一是以建设镇文化中心、文化广场为重点,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先后投入700多万元,建成集文化传播、图书阅览、教育培训、健身娱乐多功能、多用途于一体的干驿全民健身文化服务中心,为居民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了便利,极大提升了文化服务的能力,激发了群众开展健康文化活动的热情。

二是以村级文化活动中心为载体,带动农村文化发展一盘棋。

按照“一村一舞台、一村一图书室、一村一文化广场、一村一广场舞队”的基本要求,推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组织农民和居民开展多姿多彩的健身娱乐活动。通过“一盘棋”的带动,既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又提高了群众文化素质。

三是以建设文化美食名镇为重点,激发餐饮文化促消费。

我们通过“小龙虾美食文化节”活动,评选“干驿蒸菜名馆”12家,授“干驿锅盔”名点6处,在各个媒体上广泛宣传,极大的提升了干驿美食知名度,推动了干驿餐饮业的发展,促进了消费水平的提升。

篇5:关于推进连云港市宜居城市建设的调研报告

——环潭镇柏树湾村创建“宜居村庄”情况汇报

我村位于环潭镇东北部,是一个三村合一、四镇交汇的黄土岗村,全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295户,1270人。耕地面积2616亩,其中水田2324亩,版图面积16.7平方公里,山场面积2万亩。农业生产以旱地286亩,80%以上为丘陵山场。2009年我村农民人平纯收入5800元。2010年人均收入8800元,2011年人均收入有望突破10000元。农业生产以水稻为主,并发展意杨、金银花、油菜、牡丹、芍药等其他经济产业。目前,柏树湾村已种植意杨50万株,户平1500株,种植药用金银花2000亩,油菜4000亩,户平种植袋料香菇2000袋,2010年全村人均收入8800元,有190户农户存款在5万元以上,有80户农户存款在20万元以上。柏树湾村2009年被授予“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随州市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先进村”,2010年被授予全省“十佳”平安村,连年被评为环潭镇“红旗单位”。

自被市定为省宜居村庄创建示范点以来,我村根据发展实际,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以设施齐全、居住舒适、村容整洁、生态良好、管理科学、群众满意为目标,抓住契机,广泛宣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加强村容村貌建设,不断发送村民居住环境,提升村民生活质量。经过前阶段的努力,我村“宜居村庄”创建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具体工作情况和做法汇报如下:

一、积极完善规划体系,加快村庄创建步伐

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柏树湾村于2008年由原曾都区规划勘测院编制完成柏树湾村新农村建设规划,规划分区合理,设施齐全,功能完善,节能抗震,突出特色,便于农村的生产生活,坚持“高起点、记标准、高要求”,科学规划发展蓝图。

柏树湾村坚持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定期召开党员代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通报“宜居村庄”建设的进展及未来规划,并在本村人口较为集中的地方以固定宣传牌展示该规划,保证决策程序的民主化、公开化、透明化。

2、村庄选址合理,各个居住点均选在地势较为平坦的漫山坡,本着不破坏环境,不挖山建设,房屋依山就势,阶梯式建设,村庄周边原生态环境不变,左右两侧山坡分别是金银花和牡丹基地,环境十分协调。每到春暖花开之时,村庄宛如置在花的海洋之中。

3、住房由规划勘测院设计,村委会统一安排布置,农民购置材料,村委会安排施工队伍,统一施工,统一管理。

4、住房设施合理,每户占地面积200平方米,分两个部分建设,前半部分为三间二层住宅楼,占地面积104平方米,建筑面积208平方米,后半部分为伙房、卫生间、畜栏房和杂物间,做到了生活起居既方便又隔离。

5、村委会建有一幢十间三层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的办公楼,办公楼分区合理,一楼为“一站式”办公服务点;二楼为村支两委会办公点;三楼为会议室,属村民议事场所。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村庄宜居水平

1、公共设施建设。

柏树湾村以创建“宜居村庄”为重点,落实村庄规划,深入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目前新村已实现路通、水通、电通、网络通“四通”。

2、道路建设。

柏树湾村通过完善路网建设,缓解了村庄目前的交通压力,也满足了村民对宜居的要求以及农民生产生活物质的集散需要,截至2011年底投入道路建设资金750万元,对村主干道及支干道进行了全面混凝土路面硬化,硬化里程达36公里。其中主干道28.5公里,支干道7.5地。同时,通村公路比以往增宽0.5米,增厚4公分,为村民的出行及农副产品集散提供安全保障。

主道路配套设施齐全,道路两侧安装新型路灯32盏,栽置常青行道树800余棵,排水管网提前安装。

通过集中供水,实现全部村民用水清洁卫生,今年年初,村两委会经多方筹资,投资120余万元,兴建了一座日供水能力500吨的自来水水塔,新铺设供水管网4000余米。

污水做到有序排放,雨水由房前屋后明沟排入两侧下水道,生活用水经化粪池沉淀,净化后排入下水道。

村庄中心地段建有一座占地面积7000余平方米、绿化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的休闲广场,广场内安装高杆灯两盏,景观灯12盏,建有一个标准化蓝球场,铺设安装一套12件的健身路径,广场内植有桂花树、广玉兰、樟树80余株,绿篱带平方米,树下有供休闲人们休息的石桌、石椅,广场周边建有两个水冲式公厕。

为推广再生节能,90%的住户做到了人畜粪便集中无害化处理,用于建沼气池,95%的农户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

村庄建设有5个垃圾池及一个填埋式垃圾处理场,村委会长年聘请一名环卫工人管理村庄内环境卫生及通村公路卫生,村庄内做到日清日运,通村公路做到一周一清扫。

本村建有一个村级卫生室,占地面积140平方米,有镇卫生院安排一名医师及一名护士常年坐诊,卫生室有病床五张,配有常备医疗器材及常规药品,做到小病不出村。

三、强化村庄管理,创建优美人居环境

一是支持文明新村建设。通过设立卫生文明示范家庭,充分发挥村民共同参与的热情,搞好自己住宅及周边环境卫生,使村庄环境卫生的长效管理落到实处。

二是整治环境卫生。我村根据本村实际,加大环境整治力度,规范村民倾倒垃圾时间,严禁乱倒垃圾。

篇6:关于推进连云港市宜居城市建设的调研报告

各县、区教育局,社会事业局,各直属学校:

为贯彻落实《连云港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形成“校校有特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全市各中小学从2011年新学期起,全面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2+1项目”是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在学校期间能够掌握体育、艺术各两项基本技能和一项个人特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推进“2+1项目”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2项可终身锻炼的体育技能、培养学生2项艺术(美术、音乐)兴趣,养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陶冶情操、开启心智、塑造健全人格。同时,对于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推进“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学校社团活动的开展,推动体育、艺术课程的改革将起到积极的作用。现将具体实施办法通知如下:

一、“体育、艺术2+1项目” 全面推进的具体要求

1.全市中小学、托幼机构必须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要把“体育、艺术2+1项目”的普及,作为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精神和《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推动学校体育艺术工作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手段来抓。

2.全市各中小学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的实施工作的通知》的具体内容,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制定适合本校的实施方案,组织学生有序有效地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

3.采取县、区级培训和学校培训相结合的形式,转变教师的理念、提高教师的素质、提升教师的能力,满足“体育、艺术2+1项目”对教师业务素养和操作技能的要求。

4.各中小学要改善体育艺术活动的条件,加强场地建设、合理配置资源、拓宽活动空间,使“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所需的硬件设施,在最大范围内符合活动的要求、满足学生的需要。

5.各中小学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的时间要予以保证,学生的活动时间每天不少于一小时,并列入学校的课程表。

6.各中小学要充分认识到“体育、艺术2+1项目”开展的意义,认真组织方案的实施。要加强活动的过程管理,真正将方案的内容落实到位。每一次活动,各校都应有相应的过程记载和效果简评。

7.各地、各校在“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要不断总结,深入研究做好“体育、艺术2+1项目”课程建设工作,进一步丰富活动课程内涵。形成特色项目、创办特色学校,培养特色人才。

8.从本学期起,各中小学的“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方案须在3月30日前上报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各县、区教育局、市直属学校将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布局规划(具体落实到每所学校)情况于4月30日前报送市教育局体卫艺处。

二、“体育、艺术2+1项目”全面实施的措施保障

1.加强领导,重视督查。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对各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

2+1项目”的情况进行指导和督查,并将督查的结果作为考核学校领导绩效的依据。

2.评优评先,模范引领。市教育局将在全市开展“体育、艺术2+1特色学校”评选,引领活动的全面实施。并将适时召开“体育、艺术2+1项目”工作经验交流会,表彰在“体育、艺术2+1项目”工作中作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3.规范办学,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要把实施“2+1项目”融入艺体课改之中,要以保证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有效教学为核心,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要严格执行国家颁发的教学计划,开齐开足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要联系学校的实际情况,联系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意愿,选择学习内容,对课程目标进行整合,把课程目标改造成为具有操作意义的学习目标,使“2+1项目”的各项指标落到实处。

4.切实保障学生的活动时间。切实保证学生每天要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特别要保证学生的课间体育活动时间。各学校坚持每年举办一次全校体育运动会(或体育节)和文化艺术节,开展全校性的学生智能才艺大展示活动。

三、“2+1项目”的实施原则

(一)实施“2+1项目”要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为指导思想,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健身体育、快乐体育、生活体育、高兴体育” 要求和学校现有硬件条件,系统规划能切实提高学生健身和运动技能的有效项目体系。

(二)实施“2+1项目”要以深化学校体育、艺术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为核心。积极贯彻新的教育理念,推进课程标准的实验和相关的教学改革,设立适当的体育、艺术选修项目,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和艺术活动的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艺术技能水平。

(三)实施“2+1项目”要以建设体育、艺术特色学校为基础,结合构建“中小学体育、艺术特长生3-2-1培养输送体系”,规划3所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三级训练基地。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体育、艺术活动内容体系,形成学校的体育、艺术项目传统。

(四)实施“2+1项目”要以提高体育、艺术教育师资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先导。要通过转变观念的教育和各种业务培训,提高广大体育、艺术教师的教学能力,以满足“2+1项目”对教师教学技能的较高要求。

(五)实施“2+1项目”要以大力改善体育锻炼和艺术活动环境为必要条件。要根据推进“2+1项目”的需要,加强各校体育、艺术场馆的建设和体育,艺术器材的配备,要在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合理地配置体育,艺术教育资源,以满足“2+1项目”对体育运动和艺术活动条件的新的要求。

四、“2+1项目”的设置

(一)体育类项目

1.体操类项目:艺术体操(形体练习)、健美操、体育舞蹈、技巧、轻器械体操(跳绳)、双杠、单杠、跳跃;

2.田径类项目:耐久跑(800米跑、1000米跑)、100米跑、跳高、跳远、铅球、200米跑、400米跑、三级跳远、标枪、铁饼;

3.定向越野类项目:个人定向越野跑、自行车定向赛;

4.球类项目: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毽球、网球、手球、垒球;

5.武术类项目: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青年拳单练、健身拳、剑术、对练、短棍、形意、八卦、太极、南拳、八极、翻子、象形,少林拳等各式传统拳术及刀、枪、剑、棍等传统器械;

6.游泳类项目:50米蛙泳、50米自由泳、踩水、100米蛙泳、100米自由泳、反蛙泳、50米仰泳、200米蛙泳、潜水(潜远);

7.科技模型类项目:航空模型、车辆模型、航海模型、建筑模型、无线电侧向、无线电制作、机器人制作;

8.棋类项目:围棋、象棋、国际象棋、国际跳棋。

(二)艺术类项目

1.音乐表演类:钢琴、手风琴、电子琴、课堂乐器、中华民族乐器、西洋管弦乐器、声乐、戏曲、曲艺、中国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芭蕾舞;

2.美术类项目:素描、中国画、版画、水彩(水粉)画、漫画卡通、雕刻、工艺、设计、书法、篆刻、摄影、民间美术类。

项目标准见附件。

五、“2+1项目”的工作要求

(一)合理选择项目

各地要从现有师资条件以及体育、音乐、美术教育教学设施、器材、场地等实际出发,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合理选择确定每个学生的“2+1项目”,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体育、艺术活动内容体系,形成学校的体育、艺术项目传统。

(二)科学把握认定标准

“2+1项目”技能达标认定工作由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指导,各学校具体负责。学校要科学把握“2+1项目”技能认定标准(见附件),认定办法力求简明易行,体现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全员参与“2+1项目”,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和艺术活动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健身和运动技能、艺术欣赏和技能水平,并努力达标。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自2011年新学期开始把“2+1项目”作为专项内容列入小学、初中起始年级学生学籍档案,并在学年末对学生“2+1项目”的技能加以考评认定。技能认定可采取现场表演、创作、测试等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获得县、区级各单项比赛奖项的可直接获得技能认定。

(三)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各地要根据“2+1项目”实验工作的需要,大力改善体育锻炼和艺术教育活动的条件,加大体育、艺术场馆的建设和器材配备的力度,合理配置体育、艺术教育资源,努力挖掘社会资源,设法拓展学生体育、艺术活动空间,不断满足“2+1项目”推进对体育运动和艺术活动条件的要求,以保证“2+1项目”实施工作落到实处。

(四)狠抓师资队伍建设

各地要把提高体育、艺术教育师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作为“2+1项目”的先导条件,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内引外联等多种渠道储备“2+1项目”所需教师,积极开展各种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体育、艺术教师的教学能力,以满足“2+1项目”对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师数量的要求,确保高质量地实施“2+1项目”。

(五)强化组织领导

上一篇:大学生学习西迁精神心得体会5则范文下一篇:趣话电视散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