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能力音乐试题

2024-05-07

基本能力音乐试题(精选8篇)

篇1:基本能力音乐试题

学音乐教师基本功考试试题

(一)课程标准部分(30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

1、(音乐课)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2、音乐学科的内容不仅包含“知识与技能”,还包含了“文化素养”,即包括四个方面:_.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基本技能、音乐创作与历史背景、音乐与相关文化

3、音乐课程标准的“课堂目标”分三个维度(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过程与方法

(3)知识与技能。同时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设为课程目标之一,在过程中体现在方法上,即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

4、音乐基本表表现要素包括哪些:力度 速度 音色

旋律 节奏 和声 5、5~6年级学生应能够创作2~4小节 的节奏活旋律。

二、简答题(共10分)

2、音乐课程评价的方式与方法有几种?(3分)

答:(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2)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3)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

3、节奏与节拍的关系?(4分)

答:节奏与节拍是构成音乐的重要因素。它们在音乐中永远是并存的,不可分离的。节奏是总的时间组织,节拍是强弱拍的有规律地重复,节奏包含节拍的特点,但节拍却不能体现出节奏的全部意义,它是在某种节拍基础上的音的时值长短方面千变万化的组织形态。

三、问答题(共10分)

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3面向全体学生 4注重个性发展 5重视音乐实践 6 鼓励音乐创造 7 提高学科综合8弘扬民族音乐

9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

(二)教材知识部分(60分)

四、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音乐中音色大致分成两大类:声乐、器乐

2、声乐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表演唱、合唱、轮唱、重唱。等演唱形式。

3、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是“交响乐之父” 奥地利(国家)著名作曲家海顿于1781年创作的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又名义勇军进行曲;由聂耳作曲田汉作词。

5、京剧四大行当是指-生,旦,净,丑。四大名旦是指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6、旋律的进行方向可分为平行、上行、下行他们的交替进行,就形成了波浪式的旋律。

7、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旋律是音乐的灵魂。

8、我国民歌一般分为山歌,号子,小调三种基本体裁。

五、选择题(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人声的分类:(c)

A、男高音、女高音、男低音、女低音、童声

B、男高音、女高音、男低音、女低音、C、男声、女声、童声

2、音色由什么决定的:(A)

A、发音体的性质、形状

B、发音体的性质、颜色 C、发音体的性质、形式

3、《黄河大合唱》是光未然和冼星海的作品。下列作品中,属于《黄河大合唱》的是(C)

A、《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怨》《黄河几十几道弯》

B、《黄河船夫曲》《黄河源》《黄河颂》 C、《黄水谣》《保卫黄河》《河边对口曲》

4、《欢乐颂》是(B)的作品。A、肖邦

B、贝多芬

C、施特劳斯

5、现代声乐作品有几种表现形式:(C)A、美声、民族、通俗

B、美声、民族、原声态 C、美声、民族、原声态和通俗

6、学过的教材中《二泉映月》《命运》《梁祝》《茉莉花》四曲分别是(B)器乐曲: A、二胡、钢琴、民乐合奏、笛子

B、二胡、交响乐、小提琴、萨克司 C、二胡、管乐队、江南丝竹、萨克司

7、力度记号“mf”表示的意思是(C)A强

B弱

C中强

D中弱

8、管弦乐曲《红旗颂》的引子中采用了哪一首歌曲的音调为素材?(D)A、《国际歌》 B、《东方红》 C、《太阳出来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9、下列哪一组力度记号是按照由弱到强排列的。(D)

A、p—mf—mp B、mp—p—mf C、mf—mp—p D、p—mp—mf

10、原曲程云,彭修文改编的曲《阿细跳月》,是一首反映云南(B)族人民幸福生活的乐曲。

A、苗族 B、彝族 C、土家族 D、侗族

八、简答题

1、解释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变换拍子,并举例。(写出曲名)(8分)

答:(1)单拍子:每小节只有两拍或三拍的拍子叫单拍子。其特点是只有强拍和弱拍。如四二拍、四三拍、八三拍、八二拍、二二拍等。如歌曲《四季歌》是四二拍、《绿化祖国多美好》是四三拍。(3)混合拍子:由单位拍相同的二拍和三拍的单拍子,按不同次序组成的拍子叫混合拍子。如五拍子(四五拍:四二拍+四三拍或四三拍+四二拍)、七拍子(四七拍:四三拍+四二拍+四二拍或四二拍+四三拍+四二拍)等。如歌曲《毛主席派来访问团》是四五拍的混合拍子。(4)变换拍子:在同一首歌曲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拍子交替出现的叫变换拍子。如《情深谊长》是变八九拍和八六拍的换拍子

2、请写出几种课堂教学中常用打击乐器的名字(至少五种)(2分)、答:响板、串铃、三角铁、双响筒、沙锤、碰钟等。

3、请写出三种京剧脸谱的名称及其代表的人物性格特点(3分)

红脸:表示忠勇正直,白脸:表示奸诈狠毒,黑脸:表示刚正不阿

蓝脸和绿脸:中性,表示草莽英雄,金脸和银脸:表示神秘,代表神妖一类者

(三)教材教法部分(30分)

九、思考题

1、歌曲学会之后,对歌曲处理的方法有哪些,重点应该在哪?(7分)

2、请你谈谈音乐课中如何合理地使用多媒体(8分)

答: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丰富想像力、创造力、表现力,使学生加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新课

兴趣是调动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在导入新课时,用流动的画面来体现教学意图,创设出绚丽多彩、声情并茂的环境,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及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2)入情入理,解决教学难点

音乐知识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体系中的一个基本内容,也是丰富学生的音乐内涵,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内容,是学好新歌的前提和基础。任何教学、任何课堂如果脱离了本质,科学的知识的传授,无论怎样创新将会像水上的浮萍。只有将音乐知识的落实和歌曲情绪表达两者和谐统一,才能使歌曲更完美。根据儿童的认识特点,运用多媒体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使虚拟音乐形象变得直观具体。乐理知识的教学一直是音乐教学的难点,使重点突出,难点化易,既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又可起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作用。

(3)以情带声,感受理解歌曲 在解决了重难点之后,进入到歌曲的演唱这一环节,演唱歌曲是学生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歌曲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利用电教手段,创设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歌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4)设境表情,感受表现歌曲 教师创设特定的情景,使学生在学会歌曲后充分宣泄情感,“歌咏不足,则手舞之,足蹈之”。总之,现代化教学手段课件的应用,使传统课堂教学不便或无法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扩大了信息,充实了容量,加快了节奏,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课堂改革50条(30分)

十一、填空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1.爱_是教育教学的本源。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关心爱护学生的成长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

2.小学教育以愉快教育为主。以爱为前提,以愉快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以发展为目标。

3.教学方法关键在一个活字,乐_是活的前提,情_是活的关键,美是活的目标。

4.要保护儿童的天性,好问是智慧的摇篮,好奇_是求知欲的标记,想象是创造的翅膀。5.教学评价要坚持:(1)方法与目的的相结合原则、(2)全面与重点相结合原则、(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4)导向与激励原则

十二、简答题共12分(1题2分、2题3分、3题5分、4题2分)1.课堂教学必须处理好哪几种关系?(2分)

答:(1)教和学的关系

(2)讲和练的关系

(3)知识和能力的关系(4)智力因素和非智力的关系

(5)课内与课内的关系

2新课改课的基本标准是什么?(3分)

答(1)确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位置

(2)着眼提高素质,坚持教书育人

(3)减轻负担,提高效率

(4)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5)注重“双基” 培

养能力

(6)培养兴趣,启发思维

3.课堂教学几种新教法是什么?(5分)答:(1)把我心里教法(2)激发兴趣教法(3)分类施教教法(4)交给法方法教法(5)强化训练教法

(6)启迪思维教法

(7)自学辅导教法(8)多向交流教法(9)探求规律教法

(10)扩展创新教法

4.培养学生记忆的方法有几种?(2分)

答:(1)重复记忆法(2)分类记忆法(3)对比记忆法(4)规律记忆法(5)歌词记忆法(6)图表记忆法法

十三、问答题(共8分)学习方法要求体现八原则是什么?

(1)有深入浅,循序渐进的目标计划原则(2)温故知新,熟能生巧的发展迁移原则(3)专心致志,锲而不舍的持之以恒原则(4)博学多闻,只是在于积累的原则(5)独立思考,刻苦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原则(6)不耻下问,学而不厌的虚心交流原则(7)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8)系统掌握,探求规律的提高效率原则

篇2:基本能力音乐试题

1、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可分为五大类,分别是 民歌民间歌舞、民族器乐曲艺戏曲

2、音乐的曲式主要有:一部曲式、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复三部曲式、变奏曲式等。

3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古典乐派杰出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其中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第九交响曲《合唱》最为著名。

4、民歌体裁主要可分为 号子、山歌小调三类。

5《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请你写出其中的第一、第三、第五乐章的名称:

(1)《黄河船夫曲》(3)《黄河之水天上来》(5)《河边对口曲》

6、每空0.5分,共2分

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出现了许多的流派,德彪西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斯特拉文 斯基是原始主义、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格什文是 的代表人物;勋伯格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

7.我国《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音乐课程的价值主要有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

8、我国《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音乐教育内容一是感受与鉴赏、二是 表现、三是创造、四是音乐与相关文化。

五、简答题:请任选一题作答。

1、根据我国《音乐课程标准》,结合你的教学实际,简要谈谈你对音乐教育基本理念中 "以审美为核心这一理念的认识与理解。

(1)应贯穿与音乐教学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2)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

(3)音乐教学应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4)音乐教学中,应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以后月表现中的作用。2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音乐教育的三维目标,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请你

就其中一个纬度的目标简要谈谈你的认识与理解。

3、贯彻《音乐课程标准》,在音乐教学实践中,你对学生的音乐能力发展评价采用了哪些效的方法?

六、阐述题在以下两题自选一题)20分

1.请就音乐教师基本功竞赛与音乐教师专业化发展谈谈你的看法。

篇3:摭谈小学生音乐基本能力的培养

一、学会聆听,让音乐触动心灵

古人云:“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只有培养学生静心聆听的好习惯,才能使孩子们逐渐拥有音乐的耳朵。聆听的习惯不是一日所能养成,需要在音乐教师精巧的设计之下,悉心培养才能完成。例如,管弦乐《乘雪橇》,教师先在初听前给学生抽马鞭的音响,学生一下安静了,马儿开始奔跑,教师设计了提问,请学生带着问题初听(乐曲中有些什么特别的音响,仿佛看到了什么场景),学生有了目的后,仔细地在音乐中捕捉,于是他们听到了马蹄,听到了铃铛,听到了马鞭,听到了欢笑等等,然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出示图片引入乐曲名称进行更深层次的听赏。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首作品,不同的人的感受必定是不同的,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里对同一首作品的感受也可能是不同的。所以,要让学生学会在聆听的同时随着音乐展开想象。这需要教师在音乐听赏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鼓励学生自由想象,努力使音乐促动学生的心灵,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通过“音乐的耳朵”感受不同情境的音乐作品。例如,在欣赏陈纲编曲的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时,笔者启发学生注意聆听乐曲中模仿鸟鸣的声音和力度的变化,引导他们自然地联想到这是描写早晨的音乐,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出不同的早晨的景象,再通过分析乐曲的旋律素材运用苗族音乐的特点,最终联想到这是苗岭的早晨,学生的想象随着音乐似乎“飞”到了苗岭。

学生的情感表达多数时间是比较外在的,对于音乐的感受,他们更愿意用肢体语言表达出来,所以在听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各个器官的作用,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音乐之中,如拍手、点头、跺脚、晃身、演唱、舞蹈等与听觉相结合,让“音乐的耳朵”和运动的身体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尽情地表现,发挥各个感官之间的通感作用,促进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发展他们的艺术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再现美妙的音乐。例如一年级的《口哨与小狗》,曲中的小男孩和小狗都贴近生活,教师采用模拟手法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走进音乐,凭着对音乐的直观听觉感受,很多学生和着那诙谐、活泼的音乐旋律,随心所欲地摇晃着脑袋、扭动着身体,一副顽皮、神气的样子,自己仿佛就是音乐中的小主人,吹着欢快的口哨,心爱的小狗在其身边摇着尾巴、蹦来跳去。谁看了都会为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所激动,更为音乐听赏的魅力而折服。

二、学会演唱,让歌声插上翅膀

歌唱,很多教师会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演唱的音准节奏和声音的表达上。其实良好的歌唱姿势对于歌唱者来说非常重要,就像小鸟插上翅膀才能飞翔一样。因此,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歌唱姿势给予正确的指导。

其次,教师应教会学生正确运用呼吸。应让学生逐步掌握缓吸缓呼、缓吸快呼、快吸缓呼、快吸快呼的基本歌唱呼吸练习法。教师可以结合实际例子进行歌唱呼吸功能的训练,例如:教唱内蒙民歌《银杯》时,教师就应当按歌曲乐句要求,指导学生练习和掌握比较平稳深沉的缓吸缓呼的歌唱呼吸方法。又如教唱《我是少年阿凡提》,就可以按歌曲的要求,指导学生练习快吸缓呼的歌唱呼吸方法。

再次,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发声。发声练习的重要性不能忽视,它除了可以指导学生发声位置及方法外,还可以在第一时间调动学生的状态,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并为接下来的歌唱教学做好“情”与“声”上的铺垫。例如:《如今家乡山连山》一课,根据其欢快的情绪及断音与连音相结合的演唱方法,选择学生熟悉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旋律配以“噜、哈、啦”衬词,作为发声曲,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仅掌握了断、连音相结合的演唱方法,还为歌曲的演唱处理打下很好的基础。同时,咬字吐字的发音规范也非常重要,要按字的字头、字腹、字尾的发音方法去咬字、吐字,这样才能把歌词唱得清清楚楚,一点不能含混。

三、学会创造,让灵感无尽绽放

音乐是创造的艺术,教师要合理结合学生的认知活动与创造活动,巧妙设计教学活动,通过形象地激发,抓住学生瞬间的灵感,培养即兴创造,鼓励学生在广阔的想象天地中感受、表现和创造音乐美。

创设学生即兴创造的机会。即兴创造是人在一定的情景和环境下受某种气氛或情绪感染、触动、启发而产生的音乐创造活动。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内涵,分析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上下工夫,有的放矢地设计创作环节。如在欣赏《三个和尚》时,学生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聆听,让学生自行合作设计音乐剧。大家通过讨论后认为:音乐中的不同情绪应该用不同的乐器和旋律表现,和尚念经时,可用有规律的,木鱼的节奏声来表现安详的意境,所有的挑水、抬水的情节,可用不同的乐器、不同的速度、不同的力度和不同的节奏来表现。通过音乐剧的表演(有的打坐,有的挑水,有的二人合作抬水,有的急于救火),促使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明白了“不能像三个和尚那样懒惰,要团结一心才能幸福快乐”的道理。

其次,鼓励学生增编歌词。让学生给熟悉的歌曲增编新的歌词或改变部分歌词,也会提高学生的演唱兴趣,使他们体验创作成功之感,学生的创造能力又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如歌曲《动物说话》一课中,学生把歌曲中各种小动物说话的歌词学完后,开始自由创编新词。如:“小猫说话喵喵喵,小狗说话汪汪汪,小羊说话……”等等,学生唱着自己新编的歌词,边学边表演,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创造力顿时被激发出来。创编歌词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信心,对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很大的作用。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编成小故事,是他们能做到的。如在欣赏《龟兔赛跑》的教学中,因这个故事太长,学生的注意力很难持久集中,因此,可采用“初听全曲—分段欣赏—熟唱主题—参与表演”的过程。可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扮演乌龟和小兔进行音乐剧表演。同时,通过让学生观看龟兔赛跑的画面,帮助学生熟悉两个音乐主题(兔子:高音、快速;乌龟:低音、慢速)。用母音模唱音乐旋律,创编龟兔赛跑的故事,这样就将音乐具体化、形象化了。并从中体验到快乐,懂得“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以上几种教学手段,不失良机地进行创造性教育,使学生不仅在音乐课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而且为培养具有创造力的音乐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发挥自制乐器的作用。自制乐器也是培养兴趣、激发创意的好途径。比如有的同学用枣木制作梆子,有的用竹子制成双响筒,有的用茶叶盒制成沙筒,有的用细钢筋制成三角铁等“土”乐器,这样既为学校节约了资金,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们用自己亲手制作的乐器即兴敲击不同的节奏,使音响探索变得更加兴趣盎然。

篇4:浅谈基本能力之音乐教学

“基本能力”测试以高中新课程的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人文与社会、科学六个学习领域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主要考查高中毕业生应具备的适应社会生活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技能与素养。在科目设置、考试时间和分值安排中都能体现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防止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命题思想。以往被视为小学科、可有可无的音乐学科作为考试内容也获得前所未有的广泛重视,一方面这对于提高高中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增加学生的音乐基本素养无疑是一件好事,但是另一方面因需要应对考试,又容易将音乐课上成音乐理论课。那么,怎样才能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真正喜爱上音乐课呢?以下说说我的看法。

一、教师要做好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上好一节课,教师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要想保持并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教师自身的个人魅力尤为重要,它甚至能决定一节课的成功与否。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我们李校长的一句话:“我们的老师上课时要有激情。”对这句话,我是很赞同的。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他的个人魅力应来源于他本身的音乐修养、文化素养、专业技能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等多方面。在课堂上能够通过自己有感染力的音乐技能的表演和丰富渊博的知识吸引住学生,这样学生才会崇拜你,才会喜欢听你的课,也才能随着教师的引导关注音乐及音乐理论知识。

二、重视音乐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基本能力命题指导性思想中的基础性原则和时代性原则是注重考查考生应具备的适应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内容应贴近考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生活,反映时代变化,体现时代精神。

现代社会生活中,伴随着大量的音乐,诸如,礼仪音乐(节日、庆典、队列、迎送、婚丧等)、实用音乐(广告、健身、舞蹈、医疗等)、背景音乐(休闲、餐饮、影视等)同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可以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进而让音乐伴随终生,提高生活质量。在设计具体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人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及音乐现象,主动去探索、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使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

三、加强学科综合性

基本能力中的整合性原则是试题均采用综合题的形式,打破学习领域与学科界限,以研究主题的形式借助一定情境对各相关学习领域与学科知识进行适度的整合,不机械地划分各学科所占分值的比例。

高中音乐学科的内容可说是纵横古今几千年,横贯东西几万里,包含了各类音乐作品(民歌、艺术歌曲、群众歌曲、戏曲音乐、说唱音乐、歌剧舞剧音乐、民族器乐、管弦乐、室内乐、交响乐和协奏曲等),中外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古代、中国近现代和西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民族乐派、现代音乐等)的音乐作品,可谓是琳琅满目,丰富多彩,仿佛艺术百花园中的鲜艳花朵。在音乐教学中,要注意把音乐与有关的学科综合起来,这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教师应对教材灵活运用

现在高中所用的音乐欣赏教材并不是单一的,各个地区所使用的教材各不相同,基本能力测试中考试也打破了教材的范围,这就需要老师在讲课时灵活运用教材,有时还要选择一些课本之外的作品,结合课本要求让学生欣赏,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作品,扩展学生的欣赏视野。又如,教材中的有些作品比较长,而在课堂中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完整欣赏,或者是学生实际情况不允许如此操作,那么可以先让学生欣赏作品的片段或者是各个主题,而鼓励学生课后欣赏完整的作品。

总之,未来基本能力试题的广泛度只会更灵活而不会刻板。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音乐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高中音乐课应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体现时代性的特色。让我们努力学习、掌握新的教育要求及专业技能,在3+X+1这个高考形势下,精心设计好每一堂音乐课,奏响新课改的主旋律。为教好、学好、考好基本能力这一学科做出一定的贡献。

篇5:基本能力期末考试题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一、1—5 CCCAA6—10 CBACA11—15 BCDAC 16—20CBAAD

21—25 CBCBA 26—30 BCCAC31—35CCDBC36-40BDDBB 41—45 CDCCC46—50 DDBDB51—55CABAD56—60CDCBC 61—65 AAABD66—70 BDDCB 第Ⅱ卷(共30分)

二、(共9分)71、+2(1分)

72、(1)完全变态(2)食性杂、食量大,繁殖力强,传播途径广(3)遗传(4)生物防治(生物方法防治)(4分)

73、(1)①④(2)参与社会生活(3)吃肉多,人们就会养殖大量动物如鸡、鸭、牛、羊等,这些动物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等,尤其现在人们圈养动物,粪便污染环境。甲烷(或CH4)(4分)

三、(共10.5分)74、(1)选题具有科学性和实用价值(2)选题过大,内容过于宽泛,学生的知识基础、人力、财力、物力无法胜任,不具有可行性(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2分)75、①②④⑤(答不全不得分1.5分)76、B(1分)77、参考答案(简便可行,合理即可给分)

①协商解决的办法:可以和这种化肥的经营者磋商,互相交换意见,通过友好协商,自行解决争议。②请求消协调解:可以向当地的消费者协会投诉。③如果和这种化肥的经营者协商不成,向有关行政部门或者农资经营单位的上级部门投诉,请求对自己进行赔偿。(2分)78、实验法调查法(1分)

79、①搜集、整理资料④设计演讲(注意:步骤设计合理,具有一定逻辑性,表述清楚即可)(1分)

80、参考答案(符合题意,其它答案合理也可给分)

不妥之处:经常大量使用化学性肥料,会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土壤贫瘠化,而且多余的肥料养分(如氮、磷等)会进入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危害水生生物,而且化学性肥料的生产还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料和能源,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1分

合理化的建议:倡导科学种植,要依据土壤养分测定情况,针对不同的农作物,依据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需要,适时、适量施肥,而且要多使用农家肥等生物有机肥。1分

四、(共10.5分)81.(1分)DNA;突变;(答对2处得1分)82.(3分)(1)(1分)闭环系统(2)(1分)水龙头;碗内实际水位(答对2处得1分)(3)(1分)D83.(3分)(1)(1分)A;临近自然山水和森林,远离工业区,处于上风向,空气清新。(2)(1分)借景 ;(3)(1分)供游人休息、欣赏,丰富园景。84.(3.5分)(1)2根细竹条(或木条)、细绳(细线)、木锯(1.5分)(2)图①: 用木锯在每根木条的端口处锯一个缺口(为固定细线)图③:在重合处用绳子捆绑固定。(每空1分)

高三年级基本能力期末考试题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一、1—5 CCCAA6—10 CBACA11—15 BCDAC 16—20CBAAD

21—25 CBCBA 26—30 BCCAC31—35CCDBC36-40BDDBB 41—45 CDCCC46—50 DDBDB51—55CABAD56—60CDCBC 61—65 AAABD66—70 BDDCB 第Ⅱ卷(共30分)

二、(共9分)71、+2(1分)

72、(1)完全变态(2)食性杂、食量大,繁殖力强,传播途径广(3)遗传(4)生物防治(生物方法防治)(4分)

73、(1)①④(2)参与社会生活(3)吃肉多,人们就会养殖大量动物如鸡、鸭、牛、羊等,这些动物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等,尤其现在人们圈养动物,粪便污染环境。甲烷(或CH4)(4分)

三、(共10.5分)74、(1)选题具有科学性和实用价值(2)选题过大,内容过于宽泛,学生的知识基础、人力、财力、物力无法胜任,不具有可行性(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2分)75、①②④⑤(答不全不得分1.5分)76、B(1分)77、参考答案(简便可行,合理即可给分)

①协商解决的办法:可以和这种化肥的经营者磋商,互相交换意见,通过友好协商,自行解决争议。②请求消协调解:可以向当地的消费者协会投诉。③如果和这种化肥的经营者协商不成,向有关行政部门或者农资经营单位的上级部门投诉,请求对自己进行赔偿。(2分)78、实验法调查法(1分)

79、①搜集、整理资料④设计演讲(注意:步骤设计合理,具有一定逻辑性,表述清楚即可)(1分)

80、参考答案(符合题意,其它答案合理也可给分)

不妥之处:经常大量使用化学性肥料,会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土壤贫瘠化,而且多余的肥料养分(如氮、磷等)会进入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危害水生生物,而且化学性肥料的生产还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料和能源,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1分

合理化的建议:倡导科学种植,要依据土壤养分测定情况,针对不同的农作物,依据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需要,适时、适量施肥,而且要多使用农家肥等生物有机肥。1分

篇6:基本能力音乐试题

一、教学常规(20分)

1.《烟台市初中教学工作常规(2012年版)》共有—六--大项、--70--个条目,其中“教学常规”包括-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反思-、六部分。(8分)

2.初中学生每天的作业时间(指家庭作业)不得超过—1.5----小时。(2分)

3.教学常规的制定与实施要坚持德育为先,通过科学严谨规范的教学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德育贯穿到育人的各个环节,不断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试举一例谈谈学科教学如何落实或渗透“德育为先”这一原则的。(10分)

二、课程标准(20分)

(一)填空(10分)

1.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安排了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分别是数与代数,.2.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3.“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次,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内外相结合.(二)简答(10分)

数学课程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何做到学生学与教师教的和谐统一,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课程标准是如何体现的?

三、教学设计(共60分)

篇7:高考基本能力音乐知识点1

音的基本要素: 高低(由频率决定)长短(发音体振动时间)强弱(振幅决定)音色:(发音体的质地、形状、振动方式,发音方法、泛音多少强弱决定)

音符 如:6— — —(全音符)6—(二分音符)6(四分音符)6(八分音符)6(十六分音符)6(三十二分音符)•符点,是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

(1)判断旋律的节拍方法:看一下旋律中有没有八分音符上面三个音的情况,如果是八分音符上面三个音的情况(必须符合的条件)就在旁边先写上 /8,然后数数一个小节之内有几个这样的八分音符写在上面就可以了。如果没有,就在旁边写上一个 /4,然后在找一下一个小节内有几个这样的四分音符,写在上面就可以了。

具体公式:一个小节之内共有几个这样的音符/以四分音符或者八分音符为一拍

二、京剧知识:、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中国的戏曲。、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全国的重要剧种之一、京剧四大行当: 生(老生、小生、武生等)、旦(青衣【饰演大家闺秀和有身份的妇女称正旦,俗称青衣】、正旦、花旦【天真活泼、泼辣放荡的青衣妇女】、刀马旦等)、净(花脸)、丑(文丑武丑)。、京剧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分为二黄和西皮两种,简称皮黄腔。二黄的旋律平稳、节奏舒缓,唱腔较为凝重、浑厚稳健,适合于表现沉郁肃穆、悲愤激昂的情绪。西皮的旋律起伏变化较大,节奏紧凑,唱腔较为流畅轻快食欲表现欢乐坚毅的情绪。京剧的表演讲究唱、念、做、打、古典京剧代表曲目:《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京剧《霸王别姬》选段)《海岛冰轮初转腾》(《贵妃醉酒》选段)现代京剧代表曲目:梅兰芳《孽海波澜》《邓霞姑》《抗金兵》;程砚秋的《荒山泪》《青霜剑》;、传统京剧中伴奏乐器称“三大件:京胡、京二胡,月琴。京剧的伴奏称为“场面”。分为“文场”和“武场”两部分。京剧的乐队是由打击乐器和管、弦乐器组成的,打击乐器称武场,管、弦乐器称文场。、京剧的脸谱:①红色:忠勇义烈,如关羽、常遇春。②黑色:刚烈、正直、勇猛甚至鲁莽,如包拯、张飞、李逵。③黄色:凶狠残暴,如宇文成都、典韦。④蓝色粗豪暴躁、窦尔敦、马武。⑤白色:奸臣、坏人,如曹操、赵高

三、乐器、古曲、古琴又称七弦,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代表作:《流水》《广陵散》《阳春白雪》、中国的十大古曲:古琴曲:《流水》《广陵散》《阳春白雪》《平沙落雁》《梅花三弄》《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琵琶曲:《十面埋伏》《夕阳萧鼓》(又名春江花月夜)《汉宫秋月》、目前所知的最古老的的琴谱是唐初的《碣石调幽兰》,即为文字谱,这也是唯一仅存的文字谱。《神奇秘谱》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琴谱集。

4、埙:中国古老的吹奏乐器

中国古代乐器按照制作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八类。即“金—钟、铙;石—磬;土—埙、缶;革—鼓、鼗;丝—琴、瑟;木—柷、敔;匏—笙、竽;竹—箫、篪。”,称作“八音”。民族乐器:吹管乐器:笛、管、笙、唢呐 弹拨乐器:琵琶、三弦、阮、扬琴 拉弦乐器:板胡、高胡、二胡、中胡、大提琴、低音提琴 打击乐器:镲、锣、鼓、木鱼、梆子

地方剧种:①山东:吕剧、柳子戏、茂腔、五音戏、柳琴戏、两夹弦

②江苏:昆曲、锡剧③安徽:黄梅戏、凤阳花鼓

④上海:沪剧⑤ 广东:粤剧、潮剧⑥山西:晋剧⑦陕西:秦腔 ⑧浙江:越剧⑨河南:豫剧⑩河北:评剧、中国明代律学家朱载堉首创“新法密律”并计算出十二平均律,比西方早一百年。

四、各 民 族 舞 蹈、木卡姆:维吾尔族(民歌、歌舞、器乐)一体。、嚢玛:藏族传统歌舞、筷子舞:蒙古、锅庄:藏族民间歌舞

5、芦笙舞:贵州、湖南、广西、云南的苗族、侗族、纳西族、长鼓舞:朝鲜族、广东、广西湖南的瑶族、孔雀舞:傣族

 1

六:民歌:、山歌的分类及代表性民歌:一根丝线牵过河(江苏江都)、脚夫调(陕北)、蓝花花(陕北)、我的哥哥当了红军(陕西绥德)、上去这高山望平川(青海)、爬山歌(西蒙)对鸟(浙江乐清)、大河行涨水沙浪沙(云南)、太阳出来喜洋洋(四川)、槐花几时开(川南)、放马山歌(云南)、弥渡山歌(云南)《赶牲灵》,、小调:。一般不是即兴创作,经过艺术加工,歌词比较固定。小调的音乐特点:词曲比较明丽婉转、优美流畅、节奏规整,结构严谨,感情表达细腻、委婉。小调代表性民歌:孟姜女(江苏)、摇篮曲(东北)、茉莉花(江苏)绣荷包(山西晋中)、码头调(江苏苏州)、采花(四川南坪)、小白菜(河北)、打酸枣(山西)、三十里铺(陕西)、瞧情郎(东北)五哥放羊(陕西)、月芽五更(辽宁)、杜鹃花开(江西)、黄杨扁担(四川)、跑旱船(陕北)。

3、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 ①蒙古歌曲按体裁分类:长调和短调  长调:是典型的蒙古族音乐风格的代表,通常指旋律舒展悠长,气息宽广,感情深沉,具有浓厚的抒咏特色和草原气息。如赞歌、牧歌、思乡歌多属此类。

 短调:是指结构较规整,节奏整齐,句幅较窄,字多腔少,具有叙述性特征的民歌。叙事歌、歌舞性宴歌等。

 蒙古族歌手:宝音德力格尔 德德玛、腾格尔等  蒙古民歌代表体裁:长调 《牧歌》《辽阔的草原》,短调《嘎达梅林》《森洁德玛》  常用乐器:马头琴、四胡、胡毕斯、火不思等  ②藏族音乐藏族音乐分为: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  歌舞音乐的体裁:果谐、堆谐、弦子、囊玛、谐钦、热巴谐  常用乐器:扎木聂、竹笛、扬琴、藏京胡等  藏族民歌代表曲目: 《唱支山歌给党听》、《翻身农奴把歌唱》《北京有个金太阳》《北京的金山上》《宗巴朗松》《天上飘着彩虹》

 代表人物:才旦卓玛、泽娜卓玛、宗庸卓玛 等  著名歌手韩红演唱的(《天路》),形象的表达了藏族儿女对铁路建成通车的喜悦心情。

 “我的家乡在日喀则,哪里有条美丽的河„„.”、“清晨我站在高高的牧场,看见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 这是青年歌手韩红的两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宗巴朗松》是流行于西藏的一首歌舞曲,它是著名的藏族歌手---------演唱的。

 ③维吾尔族音乐民间歌曲、歌舞音乐、器乐曲、说唱音乐、木卡姆  代表曲目:《半个月亮爬上来》《阿拉木汗》《送我一枝玫瑰花》  《掀起你的盖头来》《牡丹汗》《《新疆好》《达坂城的姑娘》等  常用的乐器:弹拨乐器:弹拨尔、热瓦甫、独它尔、卡龙。拉弦乐器:萨它尔、艾捷克、胡西他尔。

 吹奏乐器:笛、巴拉曼、唢呐、大铜角。 打击乐器:手鼓、铃鼓、那格拉、萨巴依、它石。

 ④西北民歌以花儿和信天游最具代表性,花儿流行在青海、甘肃、宁夏一带的山歌,信天游是流行在陕西、甘肃、宁夏一带的山歌。

 ⑤南方民歌流行着楚声和吴声之类的民歌,楚声流行在长江中下游两湖一带的民歌,吴声流行在长江中下游江浙一带的民歌,南方民歌歌词都比较含蓄、内在善用比兴,旋律表现婉转、流畅、细腻、抒情。

 ⑥南方民歌代表曲目:云南民歌《弥渡山歌》《小河淌水》,浙江民歌《对花》《对鸟》,湖北民歌《幸福歌》

七、新中国的音乐家及其作品

1、陆祖龙合唱《祖国永远是春天》《一束山茶花》独唱曲《娄山关》《心中的玫瑰》《长城永在我心上》

2、吕其明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

3、秦咏诚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我为祖国献石油》 

4、施光南歌曲《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歌剧《伤逝》

5、彭修文民族管弦乐曲《彩云追月》《花好月圆》《丰收锣鼓》《瑶族舞曲》《乱云飞》

6、郭文景交响序曲《御风万里;》歌剧《狂人日记》《夜宴》;交响合唱《蜀道难》;交响诗《川崖悬葬》;

7、协奏曲《愁空山》;室内乐《戏》《甲骨文》《社火》 

8、谷建芬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歌声与微笑》《烛光里的妈妈》《那就是我》 

9、赵季平歌曲《好汉歌》。为电视连续剧《大宅门》《笑傲江湖》电影《大话西游》《霸王别姬》等配乐。

10、印青歌曲《走进新时代》《凝聚》《西部放歌》《永远跟你走》音乐剧《迷人的港湾》舞剧《妈祖》

11、三宝歌曲《你是这样的人》电影乐《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 

12、刘炽歌曲《祖国颂》《我的祖国》《让我们荡起双桨》《英雄赞歌》 

13、乔羽(词作家,被称为“词坛泰斗”)作品有《思念》《让我们荡起双桨》《难忘今宵》《爱我中华》《我的祖国》《祖国颂》

14、四位音乐家的作品风格比较 

15、中国新歌剧代表作:(六部)1马可《小二黑结婚》《白毛女》 2梁寒光《赤叶河》 3 羊鸣《江姐》

 4罗宗贤《刘胡兰》 5 张敬安《洪湖赤卫队》 石夫《阿依古丽》

 16.聂耳:作曲家,云南人。民乐合奏:《金蛇狂舞》《翠湖春晓》歌曲:《卖报歌》《新女性》

 《码头工人》《铁蹄下的歌女》《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梅娘曲》  17.冼星海::歌曲:《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生产大合唱》  《黄河大合唱》:第一乐章 《黄河船夫曲》,第二乐章 《黄河颂》,第三乐章 《黄河之水天上来》, 第四乐章 《黄水谣》,第五乐章 《河边对口曲》,第六乐章《 黄河怨》,(第七乐章 《保卫黄河》齐唱、轮唱)。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

八、1、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

2、被称为“五世同堂”的是: 《快花六板》《花六板》《中花六板》《老六板》,五曲同出一宗,多在喜庆之日成套演奏。

九、各 大 洲 音 乐 专 题:

 亚洲音乐亚洲可分为五个音乐文化区:东亚、南亚、西亚、东南亚、中亚 

1、东亚:中国、日本、韩国、朝鲜 蒙古《四岁的红鬃马》(呼麦) 呼麦,是一种一个人同时唱两个声部的歌唱艺术。是蒙古族人民中特有的一种民间唱法。

 总体特点:旋律丰富,多采用五声音阶,乐器种类繁多,并有多种多样的民歌、戏曲、说唱和舞蹈等。

2、东南亚:印度尼西亚、《梭罗河》、《星星索》这是一首印度尼西亚克隆宗歌曲。曲调缓慢悠扬,带有哀伤色彩,每句前紧后松,唱法柔和松弛。总体特点:受中国和印度文化的影响,泰国和印尼的古典音乐部分多采用七声音阶,大型的敲击乐队是东南亚的音乐特点之一。

3、南亚:印度、孟加拉(音乐之邦)《欢迎》萨朗吉(被称为印度的小提琴)演奏

 印度音乐的特点:有很多滑音和装饰音,波浪形和曲线式的旋律,多变的即兴演唱、演奏,器乐曲中多持续音,歌声中略带有鼻音色彩。

4、中亚、西亚:阿拉伯、《巴雅提木卡姆》卡曼贾演奏  亚洲特色乐器:印度的萨朗吉,阿塞拜疆的卡曼贾,蒙古的马头琴,新疆维吾尔的冬不拉、热瓦甫、弹布尔、手鼓,中国的二胡,古筝,唢呐等。

二、非洲音乐

1、非洲音乐的特点: 节奏具有特殊的重要性。高度发展的节奏是非洲音乐的主要特点,复杂多变、强烈奔放的节奏是非洲音乐的灵魂,非洲人偏爱敲击乐器,尤其是鼓。多采用七声音阶,也有采用五声音阶。绝大多数情况下的音乐都是与舞蹈紧密结合。

 2.代表作品:加纳民歌《非洲赞歌》(歌唱与马林巴演奏),布隆迪圣鼓《鼓舞》, 坦桑尼亚民间乐曲《门库尔雅》(马林巴琴演奏),塞内加尔《男孩之舞》(舞蹈鼓乐)。

 3.特色乐器:马林巴琴、拇指钢琴姆比拉、鼓及各种敲击乐器。

三、欧洲民间音乐

1、特点:音阶呈多样化,主要是七声音阶,除东欧的节奏比较复杂外,其他地区大多采用均分拍,歌曲多采用分节歌结构。

2、欧洲民间音乐代表曲目:保加利亚民歌《鸟儿在歌唱》苏格兰风笛演奏《优雅》  罗马尼亚排箫演奏《森林的多伊那和妇女的舞蹈》  3.特色乐器:苏格兰风笛、爱尔兰风笛;罗马尼亚排箫、意大利曼陀林 

四、拉丁美洲音乐(具有欧洲音乐、印第安音乐、非洲音乐的特点) 1.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海和南美洲。 2.代表曲目: 秘鲁民间乐曲《告别》(演奏乐器:排箫、盖那笛、恰朗戈)墨西哥歌曲《美丽的小天使》(体裁“松”)探戈舞曲《小伙伴》(阿根廷最著名的探戈舞曲。音乐特点是运用多种多样的切分音)

3、特点:旋律美妙、节奏独特、和声浓郁、色彩丰富,旋律大都以七声音阶为基础,歌舞音乐是拉丁美洲音乐的灵魂、是非洲黑人音乐相融合的产物

十、音乐概念

1、进行曲:节奏清晰,结构方整,为使队列行进时步伐一致的乐曲,常用偶数拍子。

           

形式。234567891111、船歌:威尼斯船工所唱的歌曲以及模仿这种歌曲的声乐曲和器乐曲。、摇篮曲:抒情声乐曲或器乐曲。描写摇篮摆动的节奏,近似船歌。、即兴曲:偶发创作的抒情特性曲,19世纪成为器乐短曲曲名,形式类似歌曲、舞曲:根据舞蹈节奏写成的器乐曲或声乐曲。、小步舞曲:起源于法国民间的三拍子舞曲,因舞步极小而得名。、波尔卡:起源于捷克的速度较快的二拍子舞曲。、华尔兹:即圆舞曲。一种起源于奥地利民间的三拍子舞曲。、马祖卡:起源于波兰民间的情绪活泼热烈的三拍子双人舞曲。

0、波罗乃兹:波兰舞曲。起源于波兰民间的庄重,缓慢的三拍子舞曲。

1、哈巴涅拉:即阿伐奈拉。由非洲黑人传入古巴的中速二拍子舞曲。

2、探戈:起源非洲后传入阿根廷的中速、二拍子或四拍子的舞曲。

3、齐唱:两人以上的歌唱者,按同度或八度音程关系同时演唱同一旋律的演唱

14、重唱:每个声部均由一人演唱的多声部声乐曲及演唱形式。按声部或人数分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

15、合唱:两组以上的演唱者,各按本组所担任的声部演唱同一乐曲的演唱形式。

16、弦乐四重奏:由两个小提琴,一个中提琴、一个大提琴演奏的室内乐。

17、协奏曲:指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相互竞奏,并显示其个性与技巧的一种大型声乐套曲。

 18.艺术歌曲:由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现的目的,根据文学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多为独唱曲,有精心编配的钢琴正谱伴奏,对演唱技术有较高的要求。

 19.练习曲: 是为练习某种乐器演奏和嗓音演唱技术而创作的乐曲。 20.标题音乐:浪漫主义作曲家将音乐与文学、戏剧、绘画等其他艺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综合性音乐形式,是一种用文字来说明作曲家创作意图和作品思想内容的器乐曲。“标题音乐”往往与“纯音乐”相对应。例:《图画展览会》《荒山之夜》

 21.交响诗:按照文学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作成的大型管弦乐曲。是标

 题音乐的主要体裁之一。例如:西贝柳斯《芬兰颂》;斯美塔那《我的祖国》 

22、奏鸣曲:是一种由三个或者四个互相对比的乐章组成的器乐套曲。

23、奏鸣曲式:是乐曲的结构形式之一。它是欧洲18世纪以来,各种大型器乐题材中最常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曲式,包括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外国音乐家的称号:

 1巴赫(音乐之父、复调大师。)2海顿(交响乐之父、弦乐四重奏之父)3(乐圣)贝多芬4.莫扎特(音乐神童)5舒伯特(艺术歌曲之王)6李斯特(钢琴之王)7.肖邦(钢琴诗人)8帕格尼尼(小提琴之王)9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之王)10.格林卡(俄罗斯民族乐派之父)11。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爵士乐之父)12。老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之父)13.德国“三B作曲家”是指(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

 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孟加拉被称为“音乐之邦”。

2、爵士乐(JAZZ)1.起源:美国南部新奥尔良的黑人舞蹈音乐,源自美国的黑人歌曲和“拉格泰姆”。

篇8:化学基本理论试题分类精编

1.重水(D2O)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氘(D)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

B.1H与D互称同位素

C.H2O与D2O互称同素异形体

D.1H218O与D216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2.下列关于35Cl的说法正确的是( )

A.35Cl2与37Cl2互为同位素

C.35Cl与37Cl的得电子能力相同

D.35Cl-和与它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相同

3.若氧元素只有16O、18O两种核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6O、18O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和不同的质子数

B.16O、18O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C.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实现16O与18O的相互转化

D.等质量的16O2和18O2,所含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不同

4.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内分别充满14N16O和13C16O气体,下列对两容器中气体判断正确的是( )

A. 质量相同B. 分子数不同

C. 中子数相同D. 质子数相同

5.假如第117号元素符号暂时被IUPAC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定为Up,下列关于117293Up和117294U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17293Up和291117Up是两种元素

B.293117Up和294117Up互为同位素

C.293117Up和294117Up质子数不同 、 中子数相同

D.117293Up和117294Up质量数相同、电子数不同6.YBa2Cu8Ox(Y为元素钇)是磁悬浮列车中的重要超导材料,下列关于3989Y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B.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差为50

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39

D.3989Y和3990Y是两种不同的核素

二、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1.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 : 甲 < 乙

B. 非金属性 : 乙 < 丁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丙<丁

D.最外层电子数:丙>丁>戊

2.某同学设计如下元素周期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X、Y、Z元素分别为N、P、O

B.白格中都是主族元素,灰格中都是副族元素

C.原子半径:Z>X>Y

D.X、Y、Z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X的氢化物

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Y的氢化物中,常温下,Z的单质能溶于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其浓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W>Q>Z>X >Y

B.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与Q的单质可发生置换反应

C.元素X与Y可以形成5种以上的化合物

D.元素Q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W的强

4.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性:Y>Z>M

B.离子半径:M->Z2->Y-

C.ZM2分子中各原子的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四种元素中,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

5.短周期元素X、Y、Z、W、U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与W位于同一主族,Z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Z、W、U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Y元素的单质在X的某种氧化物中可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W、U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U>W>X

B.Y、Z元素的单质作电极,在NaOH溶液中构成原电池,Z电极上产生大量气泡

C.室温下,0.05mol·L-1U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pH>1

D.Y、Z、U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Y>Z>U

6.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X、Z的质子数之和是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Z>W>Y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W

C.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Z

D.X的氢化物与Y的氢化物能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

三、化学键

1.氯化氢和氯化钠是两种重要的含氯化合物。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二者都是共价化合物

B. 二者的电子式均可表示为

C.二者溶于水均破坏化学键

D.氯化氢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2.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其中X原子的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Z为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Y与X、Y与Z均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和1∶2的两种化合物,Y和W同主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与Z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B.化合物X2W比化合物X2Y稳定

C.Y、Z、W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呈中性

D.原子半径:r(Z)>r(W)>r(Y)>r(X)

3.X、Y、Z、R是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两倍,Y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最多,Z元素的化合物的焰色反应呈黄色,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X原子与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X与Y能形成两种常见的气态化合物

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Z)>r(R)> r(X)>r(Y)

C.X、Z分别与R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不同

D.含有Y、Z、R三种元素的化合物最多只有2种

4.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 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元素X与氢形成的原子比为1∶1的化合物有很多种

B.元素W、X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

C.元素Y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

D.元素Z可与元素X形成共价化合物XZ2

5.元素周期表的形式多种多样,下图是扇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36号元素),对比中学常见元素周期表,思考扇形元素周期表的填充规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689对应原子的半径依次减小

B.27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C.元素10为Fe元素,处于常见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ⅧB族

D.1可分别与3 4 5均可形成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化合物

6.有关粒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F溶于水时,H—F键会断裂

B.H2O2分子中只有极性键

C.NH3是以非极性键结合的分子

D.MgCl2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四、化学能与热能

2. 已知 :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

3.一定条件下,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放出热量为QkJ(Q>0),用100mL 5mol·L-1的KOH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恰好生成正盐 。 则此条件下反应的 ΔH 为 ( )

5.1,3-丁二烯(CH2=CH-CH=CH2) 和2-丁炔(CH3-CC-CH3)是有机合成工业中常用的不饱和烃原材料,分别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由此不能判断( )

A.1,3-丁二烯和2-丁炔相互转化的焓变 ΔH

B.1,3-丁二烯和2-丁炔分子的稳定性

C.1,3-丁二烯和2-丁炔的燃烧热热值的相对大小

D.2-丁炔中一个碳碳三键的键能与1,3-丁二烯中两个碳碳双键键能之和的大小

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 ΔH,其中正确的是( )

五、化学能与电能

1.下列关于电化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两极均有气泡产生,滴加酚酞溶液时石墨附近溶液变红

B.图2装置可以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C.图3可以模拟钢铁的吸氧腐蚀,碳棒一极的电极反应式:O2+2H2O+4e-=4OH-

D.图4可以比较Fe、Zn的活泼性强弱,铁棒一极产生大量黄绿色气体

2.某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设计原电池:2KMnO4+10FeSO4+ 8H2SO4=2MnSO4+5Fe2(SO4)3+K2SO4+8H2O,盐桥中装有饱和K2SO4溶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乙烧杯中发生还原反应

B.甲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

C.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SO42-移向甲烧杯

D. 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从a到b

3.用Na2SO3溶液吸收硫酸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将所得的混合液进行电解循环再生, 这种新工艺叫再生循环脱硫法。其中阴、阳离子交换膜组合循环再生机理如下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为直流电源的负极,Y为直流电源的正极

B.阳极区的pH增大

C.图中的b>a

D.该过程中的产品主要为H2SO4和H2

4. 液体燃料电池相比于气体燃料电池具有体积小等优点。 一种以液态肼(N2H4)为燃料的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该电池用空气中的O2作为氧化剂,KOH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极发生氧化反应

B.a极的反应式:N2H4+4OH--4e- N2↑+4H2O

C. 放电时 , 电流从a极经过负载流向b极

D. 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阳离子交换膜

5.电化学降解NO3-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铅蓄电池的A极为正极,电极材料为PbO2

B.铅蓄电池工作过程中负极质量增加

C.该电解池的阴极反应为2NO3-+6H2O +10e-=N2↑+12OH-

D.若电解过程中转移2mol电子,则交换膜两侧电解液的质量变化差(Δm左-Δm右) 为10.4g

6.用测量压强的仪器测定生铁在90% 醋酸溶液中发生腐蚀的装置及容器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0~t1间可能发生了析氢腐蚀,压强增大

B.0~t1,可能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压强增大

C.t2时压强小于起始压强,可能是发生了吸氧腐蚀

D.整个过程中铁粉发生了氧化反应生成Fe3+

六、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在恒温恒压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 SO2和2mol O2,发生如下反应:ΔH <0 。2min后 , 反应达到平衡 , 生成1.4mol SO3, 同时放出热量QkJ , 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在该条件下,反应前后的压强之比为6∶5.3

B.若反应开始时容器体积为2 L,则有v(SO3)=0.35mol/(L·min)

C.若把“恒温恒压下”改为“恒压绝热条件下”反应,平衡后n(SO3)<1.4mol

D.若把“恒温恒压下”改为“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放出热量大于QkJ

2.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减半,当达到新的平衡时,A的浓度增大为原来的1.8倍,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物质A的转化率增大

C.恒温恒压时再充入物质A,达到新的平衡时A的质量分数增加

D.a>b

3. 为了探索 外界条件 对反应的影响 , 以X和Y物质的量之比为a∶b开始反应 , 通过实验得到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分数 , 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4.密闭容器中充有10 mol CO与20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A、B、C三点均表示在某时刻达到的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点时容器中,n(A)总<n(B)总

B.设A、B两点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A、 KB,则KA<KB

C.自反应开始到达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tA>tC

D.A、C两点H2的转化率不相等

5.在25 ℃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B.反应可表示为,其平衡常数值为1 600

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 平衡常数增大

D. 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6.T ℃时,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气体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反应过程中X、Y、Z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 和T2℃时,Y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容器中发 生的反应 可表示为

B.反应进行的前3 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X) =0.3mol/(L·min)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

D.若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使用了催化剂

七、电离平衡和溶液的酸碱性

1.25 ℃时将10 mL pH=11的氨水加水稀释至100m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稀释后溶液的pH=7

B.氨水的电离度增大,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减小

D. pH = 11的氨水的浓度为0.001mol·L-1

2.常温下,将浓度均为0.1mol·L-1的一元酸HA溶液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混合溶液1,该混合溶液的pH=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常温下,0.1 mol· L-1HA溶液的pH=1

D.0.1 mol· L-1HA溶液中:c(HA) >c(A-)

3.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A、B、D三点处Kw的大小关系:B>A>D

B.25 ℃时,向pH=1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pH=8的稀氨水 , 溶液中的值逐渐减小

C.在25 ℃时,保持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适量NH4Cl固体,体系可从A点变化到C点

D.A点所对应的溶液中,可同时大量存在Na+、Fe3+、Cl-、SO42-

4.在不同温度下,水达到电离平衡时c(H+)与c(O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00 ℃时,等体积pH=12的NaOH和pH=2的H2SO4溶液恰好中和,所得溶液的pH等于7

B.25 ℃ 时,0.2 mol·L-1Ba(OH)2和0.2mol·L-1HCl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等于7

C.25 ℃ 时,0.2 mol· L-1NaOH与0.2mol·L-1乙酸溶液恰好中和,所得溶液的pH等于7

D.25 ℃ 时,pH=12的氨水和pH=2的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大于7

5.常温时,0.01mol·L-1某一元弱酸HX的电离常数Ka=1.0×10-6,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HX溶液的pH≈4

B.加入NaOH溶液后,弱酸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Ka值增大

C.加水稀释后,溶液中所有分子、离子浓度都减小

D.加入等体积0.01 mol·L-1NaOH溶液后,所得溶液的pH<7

6.对于常温下的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某氨水溶液的pH=a,将此溶液稀释10倍后,溶液的pH=b,则有a<b

B.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盐酸至恰好呈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7

C. 若1 mL pH =1的盐酸与100 mL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的pH=11

D.1.0×10-6mol·L-1盐酸的pH=6,则1.0×10-8mol·L-1盐酸的pH=8

八、盐类的水解

1.下列关于0.1mol·L-1NH4Cl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溶液中加滴加几滴浓盐酸 , c ( NH+4) 减少

B.向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 c(NH4+)减少

C.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Cl-)> c(NH4+)>c(OH-)>c(H+)

D.向溶液中加适量氨水使混合液的pH= 7,混合液中c(NH4+)>c(Cl-)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值保持增大2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2CO3、NaHCO3混合溶液:2c(Na+)= 3[c(CO32-)+c(HCO3-)] 3在0.1mol·L-1氨水中滴加0.1mol·L-1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a,则由水电离产生的c(OH-)= 10-amol·L-14向0.1 mol · L-1(NH4)2SO3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 c(Na+)、c(SO32-)均增大5在Na2S稀溶液中,c(H+)=c(OH-)+2 c(H2S)+c(HS-)

A.14 B.24 C.13 D.25

3.常温下,下列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pH=4的CH3COOH溶液中:c(H+) =c(CH3COO-)=4.0mol·L-1

B.pH=5的CH3COOH和CH3COONa混合溶液中:c(CH3COO-)>c(Na+)

C.0.1 mol· L-1CH3COONa溶液中:

c(Na+)>c(OH-)>c(CH3COO-)>c(H+)

D.0.1 mol· L-1CH3COONa溶液中:

c(Na+)=c(CH3COO-)+c(OH-)

4.25 ℃ 时,浓度均为0.1 mol·L-1的溶液,其pH如下表所示。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酸性强弱:H2CO3>HF B.1和2中溶质均未水解C.离子的总浓度:1>3

D. 4中:c(HCO3-) + 2c(CO32-) + c(H2CO3)=0.1mol·L-1

5.室温时,向20 mL 0.1 mol· L-1NH4HSO4溶液中滴入0.1mol·L-1NaOH溶液至恰好反应完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整个反应过程中:c(H+)+c(Na+)+ c(NH4+)=c(OH-)+2c(SO42-)

B.当滴入30mL NaOH溶液时(pH>7): c(NH4+)>c(NH3·H2O)>c(H+)>c(OH-)

C.当滴入20 mL NaOH溶液时:

2c(SO42-)=c(NH3·H2O)+c(NH4+)

D.当溶液呈中性时:c(NH4+)>c(SO42-) >c(Na+)>c(H+)=c(OH-)

6.有关下列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中:c(CH3COO-)+ c(OH-)= c(Na+) +c(H+)

B.常温下,0.1 mol·L-1CH3COONa溶液和0.1 mol· L-1NaHCO3溶液相比, NaHCO3溶液的pH大

C.0.1 mol·L-1的(NH4)2SO4溶液中:c(SO42-)>c(NH4+)>c(H+)>c(OH-)

D.将1mol KCl、1mol NaHS溶于水配成的混合溶液中:n(K+)=n(S2-)+n(HS-) +n(H2S)

九、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1.已知:25 ℃ 时,Mg(OH)2的Ksp为5.61×10-12,MgF2的Ksp为7.42×10-1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25 ℃ 时,饱和Mg(OH)2溶液和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的c(Mg2+)大

B.25 ℃时,在Mg(OH)2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增大

C.25 ℃ 时,Mg(OH)2固体在20mL 0.01mol·L-1氨水中的Ksp比在20mL 0.01mol·L-1NH4Cl溶液中的Ksp小

D.25 ℃ 时,在Mg(OH)2悬浊液中加入NaF溶液后,Mg(OH)2不可能转化为MgF2

2.难溶化合物的溶解能力可以用溶度积Ksp来表示,当溶液中相应离子浓度幂之积大于该值时,会形成沉淀。 已知常温下AgCl的Ksp为1.8×10-10,AgI的Ksp为8.5×10-17。 若在常温下,向5mL含有KCl和KI各为0.01mol·L-1的溶液中加入8mL 0.01mol·L-1AgNO3溶液,此时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c(K+)>c(NO3-)>c(Cl-)>c(Ag+) >c(I-)

B.c(K+)>c(NO3-)>c(Ag+)>c(Cl-)> c(I-)

C.c(NO3-)>c(K+)>c(Ag+)>c(Cl-) >c(I-)

D.c(K+)>c(NO3-)>c(Ag+)=c(Cl-) +c(I-)

3.工业上常用还原沉淀法处理含铬废水(Cr2O72-和CrO42-),其流程如下:

已知:步骤3生成的Cr(OH)3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B.若向K2Cr2O7溶液中加NaOH浓溶液, 溶液可由橙色变黄色

C.步骤2中,若要还原1 mol Cr2O72-离子,需要12mol(NH4)2Fe(SO4)2

D.步骤3中,当将溶液的pH调节至5时,可认为废水中的铬元素已基本除尽[当溶液中c(Cr3+)≤10-5mol·L-1时,可视作该离子沉淀完全]

4.25 ℃ 时 , 用Na2S沉淀Cu2+、 Mn 2+ 、Fe2+、Zn2+四种金属离子(M2+),所需S2-最低浓度的对数值lgc(S2-)与lgc(M2+)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sp(CuS)约为l×10-20

B.向Cu2+浓度为10-5mol·L-1的废水中加入ZnS粉末,会有CuS沉淀析出

C.向100 mL浓度均为10-5mol·L-1Zn2+、Fe2+、Mn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4mol·L-1Na2S溶液,Zn2+先沉淀

D.Na2S溶液中:c(S2-)+c(HS-)+ c(H2S)=c(Na+)

5.硫酸锶(SrS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温度一定时,Ksp(SrSO4)随c(SO42-)的增大而减小2三个不同温度中,313 K时Ksp(SrSO4)最大3283K时,图中a点对应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4283K下的SrSO4饱和溶液升温到363K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A.12 B.13 C.34 D.23

6.实验:10.1 mol·L-1AgNO3溶液和0.1mol·L-1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过滤得到滤液b和白色沉淀c;2向滤液b中滴加0.1mol·L-1KI溶液,出现浑浊;3向沉淀c中滴加0.1mol·L-1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浊液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B.滤液b中不含有Ag+

C.3中颜色变化说明AgCl转化为AgI

D. 实验可以证明AgI比AgCl更难溶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元素、核素与同位素

1.C 【解析】A项,氘(D)是H元素形成的一种核素,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B项,1H与D是H元素形成的两种不同核素,二者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互为同位素;C项,同种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而H2O与D2O是两种化合物;D项, 1 H218O与D216O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20。

2.C 【解析】A项,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35Cl2与37Cl2是Cl元素形成的单质;B项,二者是同一种有机物,不互为同分异构体;C项,35Cl与37Cl互为同位素,二者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得电子能力相同;D项,35Cl-与K+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但35Cl-具有还原性,K+具有氧化性,二者的化学性质不同。

3.D 【解析】A项,16O、18O互为同位素, 二者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B项,16O、18O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C项,16O与18O的相互转化是同位素之间的转化,不是化学反应;D项,16O2和18O2的摩尔质量分别为32g·mol-1、36g·mol-1,等质量的两种物质,其物质的量不同,所含质子数、中子数均不同。

4.C 【解析】14N16O和13C16O的比较如下表: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种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即14N16O和13C16O的数目相同,则二者所含中子数相同,质子数不同。由于14N16O和13C16O的摩尔质量不同,则其质量不同。

5.B 【解析】117293Up和117294Up是Up元素形成的两种不同核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二者互为同位素。

6.B 【解析】3989Y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均为39,中子数为50,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差为11。3989Y和3990Y是Y元素形成的两种不同核素, 二者互为同位素。

二、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1.C 【解析】A项,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甲的原子半径大于乙;B项,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乙的非金属性强于丁;C项,丙的非金属性比丁弱,则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丁弱;D项,同周期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逐渐增大。

2.A 【解析】A项,分析题给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可知,每一周期的前两种元素左右对称分布,其余元素按原子序数的大小顺序先排满左侧表格,再排布右侧表格,由此可知, X、Y、Z元素分别为N、P、O;B项,白格中所含元素除主族元素外,还有2He、10Ne、18Ar等0族元素,灰格中都是副族元素;C项,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有N原子半径大于O,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有P的原子半径大于N,故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关系为P>N>O;D项,一般来说,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O>N>P,则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关系为H2O>NH3>PH3,故最稳定的是H2O。

3.A 【解析】据“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Y的氢化物中”可知,X为N元素,Y为O元素。据“常温下,Z的单质能溶于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其浓溶液”可知,Z为Al元素,W为S或N元素,又知“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 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W为S元素,Q为Cl元素。A项,五种元素形成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S2->Cl->N3->O2->Al3+;B项, NH3具有还原性,Cl2具有强还原性,二者可发生置换反应生成N2和NH4Cl;C项,N元素有多种化合价,可与O元素形成N2O、NO、NO2、 N2O4、N2O3、N2O5等多种化合物;D项,Cl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S元素,则HClO4的酸性强于H2SO4。

4.C 【解析】据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X、Y、Z、M依次为He、F、S、Cl元素。A项,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关系为F>Cl>S;B项,离子半径的大小关系为S2->Cl->F-;C项,SCl2的电子式为, 各原子的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项,四种元素中,F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但F元素没有最高价氧化物。

5.C 【解析】由题意可知,X、Y、Z、W、U分别为C、Mg、Al、Si、Cl元素。A项,C、Si、Cl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Cl>C>Si,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弱顺序为HClO4> H2CO3> H2SiO3;B项,Mg、Al、 NaOH溶液形成原电池,Al失去电子被氧化, 作原电池的负极,Mg作正极;C项,HCl为强电解质,0.05mol·L-1HCl溶液中c(H+)=0.05mol·L-1,则室温下该溶液的pH>1;D项,三种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l-> Mg2+>Al3+。

6.B 【解析】由X、Y、Z、W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X和Y位于第二周期,Z和W位于第三周期。设X的质子数为x,则Z的质子数为x+7,又知“X、Z的质子数之和是21”,那么x+x+7=21,解得x=7,从而可得X、Y、Z、W分别为N、F、Si、S元素。A项,原子半径大小关系为Si>S>F;B项,Si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弱,则H2SiO3的酸性比H2SO4弱;C项,N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Si元素,则NH3的稳定性强于SiH4;D项,NH3和HF可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NH4F。

三、化学键

1.C 【解析】A项,HCl是共价化合物, NaCl则为离子化合物;B项,HCl、NaCl的电子式分别表示为子; C项,HCl溶于水电离出Cl-和H+,破坏共价键,NaCl溶于水电离出Na+和Cl-,破坏离子键;D项,HCl中H原子未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2.D 【解析】由题意可知,X、Y、Z、W分别为H、O、Na、S元素。A项,O和Na元素形成Na2O和Na2O2两种化合物,前者只含有离子键,后者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B项,O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强,则H2O的稳定性强于H2S;C项,O、S、Na元素可形成Na2SO4、 Na2SO3,前者水溶液呈中性,后者水溶液由于SO32-发生水解而显碱性;D项,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关系为r(Na)>r(S)>r(O)>r(H)。

3.D 【解析】由题意知,X为C元素,Y为O元素,Z为Na元素,R为Cl元素。A项,C和O元素能形成CO2和CO两种常见的气态化合物;B项,四种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Na)>r(Cl)>r(C)>r(O);C项,C和Cl元素形成CCl4,含有极性共价键,Na和Cl元素形成NaCl,含有离子键;D项,Cl元素有+1、 +3、+5、+7价等,与O、Na元素可形成NaClO、NaClO2、NaClO3、NaClO4等化合物。

4.B 【解析】由题意知,W为Li元素,X为C元素,Y为Al元素,Z为S元素。A项,C与H元素形成原子比为1∶1的化合物有C2H2(乙炔)、C6H6、C8H8(苯乙烯)等;B项, CCl4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LiCl中Li原子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C项,Al与NaOH溶液、盐酸分别发生反应2Al+2NaOH +2H2O =2NaAlO2+3H2↑ 和2Al+6HCl= 2AlCl3+3H2↑,均有氢气生成;D项,C和S元素形成共价化合物CS2,结构式为S =C =S 。

5.C 【解析】A项,6 8 9对应元素分别为Mg、S、Cl,均处于第三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原子半径依次减小;B项,27对应元素分别为Na、Al,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NaOH和Al(OH)3,二者能发生反应NaOH+Al(OH)3=NaAlO2+2H2O;C项, 元素10为Fe元素,处于常见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8列,为第Ⅷ族;D项,元素1345分别代表H、C、N、O元素,H与C、N、O元素分别可形成CH2=CH2、NH2-NH2、H2O2等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化合物。

6.A 【解析】A项,HF是共价化合物,溶于水时,H—F键断裂电离产生H+和F-;B项,H2O2分子中含有极性键(H—O键)和非极性键(O—O键);C项,NH3分子中只存在极性键(N—H键),不含非极性键;D项,MgCl2由Mg2+和Cl-离子构成,只含离子键,不含共价键。

四、化学能与热能

1.D 【 解析 】 A项 , 1mol H 2 ( g ) 完全燃烧生成H 2 O ( l ) 放出的热量比生成H 2 O ( g ) 多 , 则有的 ΔH <-241.8kJ·mol-1;B项,反应2中生成物H2O为气态,因此H2(g)的燃烧热 ΔH ≠ -241.8kJ·mol-1;C项,根据盖斯定律,由2-1可得H2(g)+CO2(g)=H2O(g)+ CO (g) ΔH = (-241.8kJ·mol-1)- (-283.0kJ·mol-1)= +41.2kJ·mol-1,则H2(g)转变成H2O(g)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放出能量;D项,根据盖斯定律,由1 - 2可得H2O(g)+CO(g)=H2(g)+CO2(g) ΔH =-41.2kJ·mol-1。

2.D 【解析】A项,反应1为放热反应, ΔH1<0,反应2为放热反应,ΔH2<0;B项,反应4为放热反应,ΔH4<0;C项,根据盖斯定律,由1 (4 + 5)可得H2(g)+Cl2(g)=2HCl ( g ), 则有; D 项 ,根据盖斯定律,由1-2×2可得4HCl(g)+ O2(g)=2Cl2(g)+2H2O(g),则有 ΔH3= ΔH1-2ΔH2。

3.D 【解析】100mL 5mol·L-1的KOH溶液中n(KOH)= 0.1L × 5mol·L-1= 0.5mol,与CO2反应恰好生成正盐(K2CO3), 据原子守恒可得,即生成0.25mol CO2放出的热量为QkJ,则消耗1mol C4H10(g)生成4mol CO2(g)放出的热量为16Q kJ,故反应的 ΔH为-16QkJ·mol-1。

4.B 【解析】根据盖斯定律,由1 (3 ×2 2-1-2 ) 可得

5.C 【解析】A项,根据盖斯定律,由1- 2可得;B项,1,3-丁二烯转变为2-丁炔是吸热反应,则1,3-丁二烯具有的能量低于2-丁炔具有的能量,说明1,3-丁二烯比2-丁炔稳定;C项,题中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分别表示1,3-丁二烯、2-丁炔与H2(g)的反应,据此无法比较二者燃烧热的大小;D项,根据反应热与键能的关系,及1,3-丁二烯转变为2-丁炔的反应热,可比较2-丁炔中一个碳碳三键的键能与1,3-丁二烯中两个碳碳双键键能之和的大小。

6.A 【解析】白磷与氧气可发生反应,即P4+5O2=P4O10,断裂P—P键和O =O键, 而形成P -O键和P=O键。分析图中P4和P4O10的分子结构可知,该反应中有6mol P-P键和5mol O=O键断裂,同时生成4mol P=O键和12mol P—O键,因此反应热 ΔH=(6a+5d-4c-12b)kJ·mol-1。

五、化学能与电能

1.C 【解析】A项,图1为电解NaCl溶液装置,石墨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铁棒作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 2e-=2OH-+H2↑,两极均有气泡产生,滴加酚酞溶液时,铁棒一极(负极)溶液变红;B项,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为原电池装置,图2为电解NaCl溶液装置,其中Zn作阳极,Fe作阴极,可验证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C项,图3为原电池装置,碳棒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Fe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可以模拟钢铁的吸氧腐蚀;D项,图4为原电池装置,其中Zn的活泼性比Fe强,则Zn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Fe作正极,由于NaCl溶液呈中性,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不能产生黄绿色气体(Cl2)。

2.D 【解析】A项,由原电池总反应及原电池装置图可知,甲烧杯中KMnO4被还原为MnSO4,乙烧杯中FeSO4被氧化生成Fe2(SO4)3,故甲烧杯形成原电池的正极,乙烧杯形成原电池的负极;B项,甲烧杯中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4-+16H++10e-=2Mn2++ 8H2O,反应过程中消耗H+,溶液的pH不断增大;C项,该电池工作时,甲烧杯中发生还原反应,乙烧杯中发生氧化反应,盐桥中的SO42-移向乙烧杯,K+移向甲烧杯,以保持甲、乙烧杯中溶液呈电中性;D项,外电路中,电流总是由原电池的正极经导线流向负极,即电流:a→导线→b。

3.B 【解析】A项,由图可知,Pt(Ⅰ)电极上H+被还原生成H2,SO32-(HSO3-)在Pt(Ⅱ) 电极上被氧化生成SO42-,故Pt(Ⅰ)为阴极, Pt(Ⅱ)为阳极,从而可知X为直流电源的负极,Y为正极;B项,由图可知,阳极区发生的反应为SO32-+ H2O -2e-=SO42-+2H+, HSO3-+H2O-2e-=SO42-+3H+,电解过程中产生H+,则阳极区溶液的pH不断减小; C项,电解过程中,由于阳极区不断产生SO42-和H+,因此从阳极区流出溶液中H2SO4的质量分数增大,即b>a;D项,电解混合液发生的总反应为, 故该电解过程的产品是H 2 SO4和H2。

4.B 【解析】A项,由图可知,N2H4在a极被氧化生成N2,则a电极为燃料电池的负极,空气通入b电极,O2在b极发生还原反应,则b电极为正极;B项,N2H4在a极被氧化生成N2,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结合电荷守恒和元素守恒写出电极反应式:N2H4+ 4OH--4e-N2↑+4H2O;C项,该电池放电时,a极为负极,b极为正极,因此电流从正极(b极)经负载流向负极(a极);D项,b电极发生的反应为O2+2H2O+4e-4OH-,离子交换膜左侧反应中消耗OH-,右侧反应中产生OH-,显然该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使OH-由交换膜右侧进入左侧。

5.D 【解析】A项,NO3-在Ag-Pt电极上被还原生成N2,则Ag-Pt电极为电解池的阴极,从而推知B为铅蓄电池的负极,电极材料为Pb,A为正极,电极材料为PbO2;B项,铅蓄电池工作过程中,Pb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PbSO4,电极反应式为Pb+SO42--2e-=PbSO4,电极质量增加;C项,电解过程中,NO3-在阴极得到电子被还原为N2,结合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写出电极反应式:2NO3-+6H2O+ 10e-=N2↑ +12OH-;D项,Pt电极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 + 4H+,因此交换膜左侧溶液中析出O2,右侧溶液中析出N2,若电解过程中转移2mol电子,阳极上析出16g O2,阴极上析出5.6g N2,同时有2mol H+透过质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则左侧溶液质量减少18g,右侧溶液质量减少3.6g, 故两侧电解液的质量变化差(Δm左-Δm右)为14.4g。

6.D 【解析】生铁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析氢腐蚀,正极反应为2H++2e-=H2↑,负极反应为Fe-2e-=Fe2+;生铁在极弱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发生吸氧腐蚀,正极反应为O2+ 2H2O+4e-=4OH-,负极反应为Fe-2e-=Fe2+,且铁与酸反应过程中还放出热量。 A项,由图可知,0~t1时间段内,气体压强增大,其可能原因是生铁发生了析氢腐蚀产生了H2,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增大;B项,0~t1,生铁被腐蚀时,反应放出热量,使体系温度升高,气体受热膨胀,气体压强增大;C项,t1~t2时间段气体压强减小,且t2时压强小于起始压强, 其可能原因是生铁发生了吸氧腐蚀,消耗了O2,气体的压强减小;D项,生铁无论是发生析氢腐蚀还是吸氧腐蚀,负极反应均为Fe-2e-= Fe2+,Fe被氧化生成Fe2+。

六、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C 【解析】A项,由于该反应是在恒温恒压下进行,因此反应前后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则反应前后的压强之比为1∶1;B项,达到平衡时生成1.4mol SO3,则反应消耗1.4mol SO2和0.7mol O2,平衡时气体的物质的量分别是SO2为2.6mol,O2为1.3mol,SO3为1.4mol,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5.3mol, 而开始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为6mol,容器的容积为2L,则平衡时容器的容积为; C项 ,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在恒压绝热条件下进行反应 , 反应气体的温度升高 ,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 , 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故达到平衡时生成SO3的物质的量必然小于1.4mol ; D项 , 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 , 随着反应的进行 , 容器内的气体压强减小 , 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进行该反应 , 则反应后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 , 平衡逆向移动 , 达平衡时放出热量小于QkJ 。

2.C 【 解析 】 将容器体积减半 , 压强增大为原来的2倍 , 假设平衡不移动 , 则A的浓度应增大为原来的2倍 , 而实际A的浓度增大为原来的1.8倍 , 说明该过程平衡正向移动 , 而增大压强 , 平衡向气体总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 , 则有a>b , A的转化率增大 , 故A 、 B 、 D三项说法均正确 ; 恒温恒压时 , 再充入A物质 , 相当于保持容器内A的物质的量不变 , 增大压强 , 平衡正向移动 , A的质量分数减小 , 故C项说法错误 。

3.C 【 解析 】 由图可知 , 压强一定时 , 温度升高 , Z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 , 说明升高温度 , 平衡逆向移动 ,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 则有 ΔH<0 , 可排除A 、 D选项 ; 温度一定时 , 增大压强 , Z的物质的 量分数增 大 , 说明增大 压强 , 平衡正向移动 , 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总数减少的 反应 , 则有a+b>c , 据此可排 除B项 。

4.C 【 解析 】 A项 , 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总分子数减小的反应 , 反应正向进行 , 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 , A 、 B两点反应物的起始量相等 , B点CO的转化率高于A点 , 则B点反应正向进行的程 度比A点大 , 因此有n ( A ) 总 > n ( B ) 总 ; B项 , 由图可知 , A 、 B两点的温度相同 , 而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 温度相同 , 则平衡常数相同 , 即K A =K B ; C项 , 由图可知 , C点的温度 、 压强均大于A点 , 而温度越高 , 压强越大 , 反应速率越快 , 达到平衡的时间越短 , 因此有t A >t C ; D项 , 反应开始时CO 、 H 2的物质的量均相等 , 而A 、 C两点CO的转化率均为0.5 , 显然反应过程消耗CO的物质的量也相等 , 结合方程式可知 , A 、 C两点消耗H2的物质的量相等 , 故A 、 C点H2的转化率相等 。

5.C 【 解析 】 由表中数据可知 , 反应过程中X 、 Y的浓度减小 , Z的浓度增加 , 显然X 、 Y是反应物 , Z是生成物 。 达到平衡 时 , X 、 Y 、 Z的物质的 量浓度变 化值分别 为0.05mol · L-1、 0.15mol · L-1和0.1mol · L-1, 其比值为1∶3∶2 , 从而可知该反应可表示为, 利用 “ 三段式 ” 法进行计算如下 :

则X的转化率为, 平衡常数, A 、 B两项说法都正确 ; 增大压强 , 平衡正向移动 , 但由于反应体系的温度不变 , 则平衡常数不变 , C项说法错误 ; 改变温度 , 平衡将发生移动 , 若正向移动 , 则平衡常数增大 , 若逆向移动 , 则平衡常数减小 , D项说法正确 。

6.B 【 解析 】 A项 , 前3min内 , X 、 Y 、 Z的物质的量 变化值分 别为0.6mol 、 0.2mol和0.4mol , 其比值为3∶1∶2 , 则反应方程式为; B 项 , 前 3min 内 , 用X表示的反 应速率为); C项 , 由图2可知 , T2>T1, 温度越高 , Y的百分含量越低 , 说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 升高温度时 , 平衡正向移动 , 平衡常数K增大 ; D项 , 图3和图1相比较 , 只是缩短了达到平衡的时间 , 而其他没变化 , 说明是使用了催化剂 。

七、电离平衡和溶液的酸碱性

2.D 【解析】浓度均为0.1mol·L-1的一元酸HA溶液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A,混合溶液的pH=9, 说明A-发生水解反应,HA为弱酸。A项,溶液呈碱性,则有c(OH-)>c(H+),据电荷守恒有c(A-)+c(OH-)=c(H+)+c(Na+),从而可得c(A-)<c(Na+);B项,混合溶液1的体积是原HA溶液体积的2倍,据A原子守恒, 则有c(HA)+c(A-)=0.05mol·L-1;C项, HA为弱酸,部分发生电离,常温下, 0.1mol·L-1HA溶液的pH>1;D项,HA是弱电解质,电离程度较小,则HA溶液中: c(HA)>c(A-)。

3.B 【 解析 】 A项 , K w只与温度有关 , A 、 D两点处K w相等 ; B项 ,, 向pH =1的稀硫酸 中逐滴加 入pH=8的稀氨水 , 溶液中的c ( OH ) 增大 , 则的值逐渐减小 ; C项 , 在水中加入NH4Cl固体,NH4+发生水解反应,即NH4++H2ONH3·H2O+H+,溶液的酸性增强,溶液中c(H+)增大,由于温度保持25 ℃不变,则溶液中c(OH-)减小,不能实现从A点变化到C点;D项,由图可知,A点溶液中c(OH-)=c(H+),溶液呈中性,而Fe3+水解使溶液显酸性,故不可能大量存在Fe3+。

4.D 【解析】A项,由图可知,100 ℃ 时Kw=10-6×10-6=1×10-12,pH =12的NaOH溶液中c(NaOH)=1mol·L-1,pH=2的H2SO4溶液中c(H2SO4) = 0.005mol·L-1,等体积的两种溶液混合后, NaOH溶液剩余;B项,Ba(OH)2为二元碱, HCl为一元酸,二者等浓度、等体积混合后, Ba(OH)2有剩余,所得溶液显碱性,溶液的pH >7;C项,25℃时,等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和乙酸溶液混合,二者恰好反应生成乙酸钠, 由于CH3COO-发生水解反应而使溶液显碱性,溶液的pH>7;D项,NH3·H2O是弱电解质,25 ℃ 时,pH =12的氨水和pH =2的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氨水有剩余,所得溶液呈碱性,溶液的pH大于7。

5.A 【 解析 】 A项 , HX的电离平衡常数为, 而, 则有c ( H + ) ≈1.0×则有c(H+)≈1.0× 10-4mol·L-1,该弱酸溶液的pH≈4;B项,加入NaOH溶液,OH-与H+结合生成H2O,弱酸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而Ka只与温度有关, 温度不变,Ka的值不变;C项,加水稀释时, HX、X-、H+的浓度均减小,由于温度不变,Kw不变,则c(OH-)增大;D项,加入等体积0.01mol·L-1NaOH溶液,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X,由于X-发生水解反应而使溶液显碱性,溶液的pH>7。

6.C 【解析】A项,氨水稀释后,溶液的pH变小,则有a>b;B项,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盐酸至恰好呈无色,此时溶液的pH不一定等于7,酚酞试液在pH<8.2的溶液中即为无色;C项,pH =1的盐酸中c(H+)= 0.1mol·L-1,1mL pH=1的盐酸与100mL 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7,则有c(OH-)=10-2×c(H+)= 0.001mol·L-1, 则NaOH溶液的pH = 11;D项,1.0 × 10-6mol·L-1盐酸的pH=6,稀释100倍后, 溶液中c(HCl)= 1.0×10-8mol·L-1,但酸溶液稀释后仍呈酸性,其pH接近7。

八、盐类的水解

1.B 【解析】NH4Cl溶液中存在的水解平衡为NH4++ H2O幑幐NH3·H2O+ H+。A项,滴加几滴浓盐酸,溶液中c(H+)增大,水解平衡逆向移动,溶液中c(NH4+)增大;B项,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CH3COO-与NH4+的水解反应相互促进,NH4+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溶液中c(NH4+)减少;C项,由于NH4+发生水解反应而使NH4Cl溶液显酸性,则有c(OH-)<c(H+),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Cl-) +c(OH-)=c(NH4+)+c(H+),则有c(Cl-)> c(NH4+);D项,加适量氨水使混合液的pH= 7,则有c(OH-)=c(H+),据电荷守恒有c(NH4+)=c(Cl-)。

3.B 【解析】A项,pH=4的CH3COOH溶液中,c(H+)=1×10-4mol·L-1;B项, pH=5的CH3COOH和CH3COONa混合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程度大于CH3COO-的水解程度,则有c(CH3COO-)>c(Na+);C项, CH3COONa溶液中CH3COO-发生水解反应而显碱性,但CH3COO-的水解程度较小,则有c(CH3COO-)>c(OH-);D项,据电荷守恒可得c(Na+) + c(H+) = c(CH3COO-) +c(OH-)。

4.C 【解析】A项,相同浓度的NaF和NaHCO3溶液相比,前者的pH小于后者,说明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F-,从而可知HF的酸性比H2CO3强;B项,NaCl为强酸强碱盐, 不发生水解反应,而CH3COONH4为弱酸弱碱盐,CH3COO-和NH4+的水解程度相当,其溶液呈中性;D项,据C原子守恒可得c(HCO3-) +c(CO32-) +c(H2CO3) =0.1mol·L-1。

5.A 【解析】A项,整个反应过程中所得溶液都呈电中性,据电荷守恒可得2c(H+)+ c(Na+)+c(NH4+)=c(OH-)+2c(SO42-);B项,当V(NaOH)=30mL时,溶液的pH>7,此时溶液显碱性,溶液中c(H+)<c(OH-);C项,V(NaOH)=20mL时,二者反应生成等量的(NH4)2SO4和Na2SO4,据物料守恒可得2c(SO42-) = c(Na+) + c(NH3·H2O) + c(NH4+);D项,据电荷守恒可得c(H+)+ c(Na+)+c(NH4+)=c(OH-)+2c(SO42-),溶液呈中性时,则有c(H+)=c(OH-),从而可得c(Na+)+c(NH4+)=2c(SO42-),由C项分析可知,二者等体积混合时,由于NH4+的水解而使溶液呈酸性,若使溶液呈中性,应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综合上式可得c(Na+)>c(SO42-) >c(NH4+)。

6.C 【解析 】A项,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呈电中性,据电荷守恒可得c(CH3COO-)+c(OH-)=c(Na+)+ c(H+);B项,由于CH3COOH的酸性强于H2CO3,因此浓度均为0.1mol·L-1的CH3COONa溶液和NaHCO3溶液相比,后者的水解程度大于前者,故NaHCO3溶液的pH大;C项,(NH4)2SO4溶液由于其中少量的NH4+发生水解而显酸性,则有c(H+)> c(OH-),且c(NH4+)>c(SO42-);D项,KCl和NaHS混合溶液中,据物料守恒可得n(K+)= n(Cl-),n(Na+) = n(S2-) + n(HS-) + n(H2S),而n(K+)= n(Na+)=1mol,从而可得n(K+)=n(S2-)+n(HS-)+n(H2S)。

九、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1.B 【解析】A项,Mg(OH)2、MgF2的Ksp表达形式相似,因此其Ksp越大,溶解产生离子的浓度越大, 由于Ksp(MgF2) > Ksp[Mg(OH)2],故饱和MgF2溶液中c(Mg2+)大;B项,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 NH4+与OH-反应生成NH3·H2O,溶液中c(OH-)减小,Mg(OH)2的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因此溶液中c(Mg2+)增大;C项,Ksp只与温度有关,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D项, Mg(OH)2悬浊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当加入较浓的NaF溶液,若c2(F-)·c(Mg2+)> Ksp(MgF2),可生成MgF2沉淀,从而实现Mg(OH)2转化为MgF2。

2.A 【解析 】 由于Ksp(AgI) < Ksp(AgCl),因此向5mL含有KCl和KI各为0.01mol·L-1的溶液中加入8mL 0.01mol·L-1AgNO3溶液,先生成溶解度更小的AgI沉淀,I-沉淀完全后,部分Cl-再与Ag+反应生成AgCl沉淀,而K+、NO3-不发生离子反应,则有c(K+)>c(NO3-)>c(Cl-)。由于AgCl、AgI均存在溶解平衡,且都产生Ag+,则有c(Ag+)>c(I-)。

3.C 【解析 】A项,步骤1中,当v正(CrO42-)= 2v逆(Cr2O72-)时,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则反应2CrO42-+2H+幑幐Cr2O72-+H2O达到平衡状态;B项,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2CrO42-+2H+幑幐Cr2O72-+H2O,加入NaOH浓溶液,OH-与H+结合生成H2O, 溶液中c(H+)减小,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由橙色变黄色;C项,步骤2中,Cr元素由+6价降低为+3价,而Fe元素由+2价升高为+3价,还原1mol Cr2O72-离子时,转移电子为6mol,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 需要6mol (NH4)2Fe(SO4)2;D项,Cr(OH)3在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即当溶液的pH=5时,溶液中, 可认为废水中的铬元素已基本除尽 。

4.B 【解析】A项,由图可知,当lg c(S2-) = -25时,lgc(Cu2+)= -10,据此可得Ksp(CuS)= 1 × 10-35;B项,由图可得Ksp(ZnS)>Ksp(CuS),因此向Cu2+浓度为10-5mol·L-1废水中加入ZnS粉末,会有CuS沉淀析出;C项,由图知,CuS的Ksp最小,故CuS最难溶,则首先出现的沉淀是CuS;D项, Na2S溶液中,据物料守恒可得2c(S2-)+ 2c(HS-)+2c(H2S)=c(Na+)。

5.D 【解析】Ksp只与温度有关,与离子浓度大小无关,1错误;依据图像所示曲线知, 313K时,Ksp(SrSO4)最大,2正确;据Ksp= c(Sr2+)· c(SO42-),lgKsp= lgc(Sr2+)+ lgc(SO42-),lgKsp越大则Ksp越大,结合图像可知,313K时,Ksp(SrSO4)最大,283K时,a点对应溶液Qc<Ksp,是不饱和溶液,3正确; 283K下的SrSO4饱和溶液升温到363 K时, 因363K时的Ksp小于283K时的Ksp,故溶液变为过饱和溶液,4错误。

上一篇:厉行节约公益方案下一篇:食品标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