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标签标准

2024-05-07

食品标签标准(通用8篇)

篇1:食品标签标准

摘要:日前,卫生部对《预包装食品标签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现在两个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进入报批前的最后调整阶段。食品伙伴网网友“小英子”在食品论坛分享了这两项标准修订的最新进展。以下为具体内容:

之前,卫生部网站对《预包装食品标签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目前,两个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进入报批前的最后调整阶段。7月份,中国疾控中心分别在北京、宁夏召集了由行业协会、企业代表参与的标准定稿研讨会。

以下就我所知道的信息分享给大家:

•坚持将该标准定为强制性食品安全标准

会中再次论证了将《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修订为《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安全标准》的可行性、必要性;尽管行业协会、企业代表们从多方面提出质疑,但会议主持方坚持了该标准作为强制性食安标准的定位。

•如何规避监管与企业执行的矛盾?

对于将该标准修订为强制标准,食品企业方最担心的是监管部门直接以营养成分的标示量来执法抽查,并按不符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执法。对此,会议主持方表示理解,并认为标准本意并非要达到此效果。为此,初步拟将标示值规定部分改为资料性附录,试图规避监管与企业执行的矛盾点;此修改方式是否可行仍需确认。

•营养标签标准与特殊膳食标准的衔接与区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不涉及食品营养标签的规定;标示营养标签要符合《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规定;《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仅适用于特殊膳食用食品。•明确添加剂“通用名称”所指

会议讨论结果:添加剂通用名称,包括GB2760中添加剂的具体名称、功能及代码。•推动添加剂标注方式向国际规范看齐

国际规范CODEX对标签中添加剂的标注方式,要求同时标注具体名称和在产品中的功能类别。会议主持方也认为,单纯标注具体名称并不利于消费者对添加剂的理解,希望能借此次标准修订能直接向国际看齐。对此,行业协会和企业代表们列举了中国标准体系和企业现实仍存在的难度,会议主持方最后初步认同,在标准中写入添加剂三种标注方式:①添加剂具体名称;

②添加剂具体名称+功能类别;

③添加剂功能类别+添加剂代码。

•将过敏源标示列为推荐性条款。

•生产者、经销者标注原则:实际生产的企业方要标出来,承担法律责任的企业也要标出来。

•标准公布与过渡期:依卫生部任务安排,该标准须于年底公布;对过渡期将视修订内容对各方的影响程度而定,会给企业留有足够长过渡期,如两年。

该会议讨论结果也没有敲定最终结果,以上仅供各位对标准修订方向的了解。

篇2:食品标签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标签的基本原则、标注内容和标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在国内销售的预包装食品的标签。引用标准

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13432特殊营养食品标签术语

3.1 食品标签

预包装食品容器上的文字、图形、符号,以及一切说明物。

3.2 预包装食品

预先包装于容器中,以备交付给消费者的食品。

3.3 容器

将食品完全或部分包装,以作为交货单元的任何包装形式,也包括包装纸。

3.4 食品添加剂

为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和天然物质。

3.5 配料

在制造或加工食品时使用的并存在(包括以改性形式存在)于最终产品中的任何物质。包括水和食品添加剂。

3.6 保质期(最佳食用期)

指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保持食品质量(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食品完全适于销售,并符合标签上或产品标准中所规定的质量(品质);超过此期限,在一定时间内食品仍然是可以食用的。

3.7 保存期(推荐的最终食用期)

指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食品可以食用的最终日期;超过此期限,产品质量(品质)可能发生变化,因此食品不再适于销售。

3.8 固形物

含有固、液两相物质的食品中的固体部分,不包括可溶性固形物。基本原则

4.1 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不得以错误的、引起误解的或欺骗性的方式描述或介绍食品。

4.2 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不得以直接或间接暗示性的语言、图形、符号导致消费者将食品或食品的某一性质与另一产品混淆。

4.3 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并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

4.4 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必须通俗易懂、准确、科学。必须标注内容

5.1 食品名称

5.1.1 必须采用表明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

5.1.1.1 当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已规定了某食品的一个或几个名称时,应选用其中的一个。

5.1.1.2 无上述规定的名称时,必须使用不使消费者误解或混淆的常用名称或俗名。

5.1.2 在使用“新创名称”、“奇特名称”、“牌号名称”或“商标名称”时,必须同时使用5.1.1条中规定的任意一个名称。

5.1.3 为避免消费者误解或混淆食品的真实属性、物理状态和制作方法,可以在食品名称前附加或在食品名称后注明要应的词或短语。

5.2 配料表

5.2.1 除单一配料的食品外,食品标签上必须标明配料表。

5.2.1.1 配料表的标题为“配料”或“配料表”。

5.2.1.2 各种配料必须按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

5.2.1.3 如果某种配料本身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其他配料构成的复合配料,必须在配料表中标明复合配料的名称,再在其后加括号,按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列出原始配料。当复合配料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已有规定名称,其加入量小于食品总量的25%时,则不必将原始配料标出,但其中的食品添加剂必须标出。

5.2.2 各种配料必须按5.1条的规定使用具体名称,食品添加剂必须使用GB2760规定的产品名称或种类名称。

5.2.3 当加工过程中所用的原料已改变为其他成分时(指发酵产品,如酒、酱油、醋等),为了表明产品的本质属性,可用“原料”或“原料与配料”代替“配料”,并按5.2.1.2条的规定标注。

5.3 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

5.3.1 必须标明容器中食品的净含量。按以下方式标明:

a.液态食品,用体积;

b.固态食品,用质量;

c.半固态食品,用质量或体积。

5.3.2 容器中含有固、液两相物质的食品,除标明净含量外,还必须标明该食品的固形物含量,用质量或百分数表示。

5.3.3 同一容器中如果含有互相独立且品质相同、形态相近的几件食品时,在标明净含量的同时还必须标明食品的数量。

5.4 制造者、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

必须标明食品制造、包装、分装或销售销售任一单位经依法登记注册的名称和地址。进口食品必须标明原产国名及总经销者在国内依法登记注册的名称和地址。

5.5 日期标志和贮藏掼

5.5.1 必须标明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或/和保存期

5.5.1.1 日期的标注顺序为年、月、日。

5.5.1.2 可以采用下列方式之一标明保质期或保存期:

a.“最好在„„之前食用”,或“最好在„„之前饮用”(用于保质期);

“„„之前食用最佳”,或“„„之前饮用最佳”(用于保质期);

“„„之前食用”,或“„„之前饮用”(用于保存期);

b.“保质期至„„”;

“保存期至„„”;

c.“保质期„„个月”;

“保存期„„个月”;

5.5.2 如果食品的保质期或保存期与贮藏条件有关,必须标明食品的贮藏方法。

5.6 质量(品质)等级

产品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已明确规定质量(品质)等级的食品,必须标明食品的质量等级。

5.7 产品标准号

必须标明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的代号和顺序号。

5.8 特殊标注内容

5.8.1 经电离辐射线或电离能量处理过的食品,必须在食品名称附近标明“辐照食品”。

5.8.2 经电离辐射线或电离能量处理过的任何配料,必须在配料表中加以说明。6 允许免除标注内容

6.1 当容器的最大表面的面积小于10cm2时,除香辛料和食品添加剂外,可免除5.2和5.5-5.7条的内容。

6.2 产品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已明确规定保质期或保存期在18个月以上的食品,可以免除保质期和保存期。

6.3 进口食品可以免除原制造者的名称、地址和产品标准号。推荐标注内容

7.1 批号

由食品的生产或分装单位自行确定方法,标明食品的生产(分装)批号。

7.2 食用方法

为保证食品的正确食用,可以在标签上标明容器的开启方法、食用方法、每日推荐摄入量、烹调再制方法等对消费者有帮助的说明。必要时可以在标签之外单独附加说明。

7.3 热量和营养素

可以按GB13432的规定,标明热量和营养素的含量。基本要求

8.1 食品标签不得与包装容器分开。

8.2 食品标签的一切内容,不得在流通环节中变得模糊甚至脱落;必须保证消费者购买和食用时醒目、易于辨认和识读。

8.3 食品标签的一切内容,必须清晰、简要、醒目。文字、符号、图形应直观、易懂,背景和底色应采用对比色。

8.4 食品名称必须在标签的醒目位置。食品名称和净含量应排在同一视野内。

8.5 食品标签所用文字必须是规范的汉字。

8.5.1 可以同时使用汉语拼音,但必须拼写正确,不得大于相应的汉字。

8.5.2 可以同时使用少数民族文字或外文,但必须与汉字有严密的对应关系,外文不得大于相应的汉字。

8.6 食品标签所用的计量单位必须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如:

质量单位:g或克,kg或千克;

体积单位:mL/ml或者毫升,L或升。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食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的起草工作组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朋、裴山、李志强、李家瑞、陈瑶君、郝煜、李红兵。

本标准参照采用FAO/WHO食品法规委员会(CAC)CODEXSTAN 1-1991《预包装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篇3:食品标签新标准强化真实性

所适范围有区别

《通则》是针对经预先定量包装好的、或已装入 (灌入) 容器中、向消费者直接提供的食品标签做出的规定, 而《规定》则是对所有粘贴、印刷、标记在食品或其包装上的标识, 即所适用的范围不仅仅是已有包装的食品, 还包括没有包装的裸体食品。

标准号和质量等级要明示

《规定》强调了“食品执行的标准明确要求标注食品的质量等级、加工工艺的, 应当相应的予以标明”, 比如, 《糕点通则》中规定了对冷加工和热加工糕点的不同要求, 执行该标准的食品除了标示执行标准号, 还应标示食品加工工艺是“冷加工”或“热加工”。又如, 国家标准《绿茶》规定绿茶分成烘青、炒青、珍眉等类别, 且每个类别还需分等级, 企业应同时标示产品的类别和等级。企业必须按照所执行标准的要求对产品进行分等分级, 不能想当然标注“特级”、“优级”。

名称必须体现产品真实属性

《通则》和《规定》都强调了食品名称必须体现食品的真实属性, 应使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已有规定的名称。在此基础上, 《规定》对混合食品和“仿制品”的食品名称提出了专门要求。例如, 以大豆粉、淀粉为原料生产的食品, 不能只称为“大豆粉”, 而应将大豆粉和淀粉都体现在产品名称中。又如, 以大豆或魔芋为原料生产的仿肉类食品, 不能称为“火腿”、“串烧肉”等, 而应称为“仿 (或素) 火腿大豆制品”、“串烧素肉大豆制品”。

产品生产者标识要明确

《规定》要求必须将食品产地按照行政区划分标注到地市级地域, 《规定》还补充完善了《通则》中未明确的“标识制造者或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 强调必须标识“生产者”的名称和地址, 针对分装、经销、委托加工的情况, 企业应当标注分装者的名称及地址, 并注明“分装”字样。

七类内容不得标注

《规定》要求食品标识不得标注下列内容:明示或者暗示具有预防、治疗疾病作用的;非保健食品明示或者暗示具有保健作用的;以欺骗或者误导的方式描述或者介绍食品的;附加的产品说明无法证实其依据的;文字或者图案不尊重民族习俗, 带有歧视性描述的;使用国旗、国徽或者人民币等进行标注的;其他法律、法规和标准禁止标注的内容。

法律责任被明确

《规定》对违反食品相关标识规定的责任处罚做出了明确规定, 并增加了法律责任的规定。法律责任由原规定的六大类9条扩展为14条, 增加了《质量法》、《计量法》、《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三个法规的相关要求, 并制定了相应的罚则。

小标签, 大学问。企业在设计标签时可以咨询当地主管部门, 在其指导下完成标签设计。笔者特别提醒企业:不论是食品标签还是标识, 不仅要执行《通则》和《规定》, 还必须符合该食品所执行的标准以及相关法律的规定。

篇4:我国食品标签法律法规及标准现状

【关键词】食品标签;法规;标准

食品标签是指食品包装上的文字、图形、符号及一切说明物[1] 。食品标签是向消费者表明食品特征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人们了解该食品安全程度的基本途径,可以作为消费者购买食品的重要参考。其主要功能作为食品综合信息的载体,能够向消费者传递该产品的基本信息,能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所以通过对我国食品标签法律法规标准基本情况概述,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食品标签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严格法制监管,规范食品标签标识,能够帮助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1. 我国现行的主要食品标签法律法规和标准

我国现行的食品标签法律法规和标准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食品标识管理规定》(质检总局令第123号)、《保健食品标识规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GB 13432—2013)等。

2 .主要食品标签法律法规

2.1食品安全法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食品安全法》,并于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进行修订。《食品安全法》对食品标签做出总体要求: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产品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成分或者配料表、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保质期、产品标准代号、贮存条件、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生产许可证编号、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应当标明的其他事项。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还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标签标注事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以及生产经营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应当按照规定显著标示。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得含有虚假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品标签、说明书应当清楚、明显,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事项应当显著标注,容易辨识[2]。以《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要求为宗旨,我国对食品标签相关法规和标准相继进行了修订和发布。《食品安全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食品生产和食品经营的活动。

2.2 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为了加强对食品标识的监督管理,规范食品标识的标注,防止质量欺诈,保护企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食品标识管理规定》,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并于2009年進行修订完善。

《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主要从标识内容和标识形式两方面对食品标识进行了规范。与以前的规定相比,增加了对食品产地、分装者、警示说明、最小销售单元等标识标注要求。该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含分装)、销售的食品的标识标注和管理。

2.3保健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并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3] 。保健食品标签是产品属性和内在质量的表述, 是消费者了解产品保健功能、指导消费者合理选购和科学食用的重要载体。

为了加强对保健食品标识和产品说明书的监督管理,1996 年卫生部发布《保健食品标识规定》, 对保健食品标识和产品说明书的内容作了详细的说明,这是中国关于保健食品标签标识的重要法规。此后,卫生部又陆续发布过一些文件, 对保健食品的标签标识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保健食品标识规定》适用于在国内销售的一切国产和进口保健食品。

我国《保健食品标识规定》制定于1996 年, 距离现在已有12年时间。随着保健食品市场的发展, 有些标签已经超出了《 保健食品标识规定》 的解释范围,为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许可司组织起草《保健食品说明书标签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于2010年11月15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根据社会各界反馈意见和有关专题研究的结果,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并于2013年9月30日再次发函食药监食监三便函〔2013〕98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3. 主要食品标签标准介绍

3.1 预包装食品标签

食品标签是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的载体。做好预包装食品标签管理,既是维护消费者权益,保障行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食品安全科学管理的需求。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卫生部组织修订预包装食品标签标准。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充分考虑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04)实施情况,细化了《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对食品标签的具体要求,增强了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适用于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标签和非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标签。

3.2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

食品营养标签是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信息和特性的说明,也是消费者直观了解食品营养组分、特征的有效方式。根据《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为指导和规范我国食品营养标签标示,引导消费者合理选择预包装食品,促进公众膳食营养平衡和身体健康,保护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原卫生部在参考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和国内外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以下简称“营养标签标准”),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通过实施营养标签标准,要求预包装食品必须标示营养标签内容,既有利于宣传普及食品营养知识,指导公众科学选择膳食;又能促进消费者合理平衡膳食和身体健康;同时又能规范企业正确标示营养标签,科学宣传有关营养知识,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适用于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上营养信息的描述和说明,不适用于保健食品及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的营养标签标示。

3.3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

特殊膳食用食品是指为满足特殊的身体或生理状况和(或)满足疾病、紊乱等状态下的特殊膳食需求,专门加工或配方的食品,主要包括婴幼儿配方食品、婴幼儿辅助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以及其他特殊膳食用食品。这类食品的适宜人群、营养素和(或)其他营养成分的含量要求等有一定特殊性,对其标签内容如能量和营养成分、食用方法、适宜人群的标示等有特殊要求。

《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我国对食品标签相关标准进行了发布实施,为确保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标准与现行特殊膳食用食品产品标准和相关标准相衔接,根据《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卫生部组织对原《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GB13432-2004)进行修订,新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GB13432-2013)于2015年7月1日起施行。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GB13432-2013)规定了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中具有特殊性的标识要求。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应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GB13432-2013)执行。对于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GB13432-2013)含量声称要求的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如果对能量和(或)营养成分进行功能声称,其功能声称用语应选择《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中规定的功能声称标准用语。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GB13432-2013)适用于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的标签(含营养标签)。

4. 结论

食品标签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方面,其展示不同食品的特征及功能,对于合理引导消费者选择食品、维护消费者的正当权利、保护消费者的健康、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近几年在食品标签法规标准方面的发展非常迅速,但同其它发达国家的食品标签管理相比,依然有待加强。为此,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应当重视食品标签的重要性,积极关注国内外食品标签标准法规的更新和发展,进一步完善我国食品标签法规标准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 7718—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Z].2011-04-20.

[2]中国法制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Z].2015-10-0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 1674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保健食品[Z].2015-05-24.

篇5:食品营养标签知识

1、标注营养标签有什么意义?

根据国家营养调查结果,我国居民既有营养不足,也有营养过剩的问题,特别是脂肪和钠(食盐)的摄入较高,是引发慢性病的主要因素。通过实施营养标签标准,要求预包装食品必须标示营养标签内容,一是有利于宣传普及食品营养知识,指导公众科学选择膳食;二是有利于促进消费者合理平衡膳食和身体健康;三是有利于规范企业正确标示营养标签,科学宣传有关营养知识,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2、什么是营养标签?

所谓食品营养标签,是指在肉类、水果、蔬菜以及其它各种加工食品上描述其热能和营养素含量的标志。就是在食品的外包装上标注营养成分并显示营养信息,以及适当的营养声称和健康声明。一般来说,食品营养标签包括营养成分(营养信息)、营养声称和健康声明三大部分。只标明营养成分的为一般性食品标签,而食品营养标签必须标明营养成分的含量及其占日摄入量的百分比,也就是营养信息。

3、营养标签主要内容有哪些? 营养标签包括下列内容:

(一)营养成分;

(二)营养声称;

(三)营养成分功能声称。

4、营养标签标示哪些营养成分? 营养标签必须标示下列营养成分:

(一)能量

(二)蛋白质

(三)脂肪(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

(四)碳水化合物

(五)钠

5、何为核心营养素?

核心营养素是食品中存在的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的营养素,摄入缺乏可引起营养不良,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和健康,摄入过量则可导致肥胖和慢性病发生。本标准中的核心营养素是在充分考虑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和慢性病发病状况的基础上,结合国际贸易需要与我国社会发展需求等多种因素而确定的,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四种。

6、什么是营养成分功能声称?

《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凡是能量和营养成分物质符合营养声称要求的食品,可以根据自身的营养特性,在食品营养标签上标注《规范》中功能声称的标准用语。

营养声称包括:

(一)营养素含量声称:指能量或者某营养素含量“高”、“富含”、“低”“无”等的声称;

(二)含量比较声称:指能量或者某营养素与基准食物或者参考数值相比“减少”或“增多”的声称。

根据《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预包装食品和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均可以在食品标签上声称(标示)营养素对人体的生理作用。但是只能声称某种营养素对人体的生理作用,不得声称或暗示有治愈、治疗或防止疾病的作用,“不得声称所示产品本身具有某种营养素的功能”,这是为与保健食品划清界限。经过批准的保健食品已经证实产品本身可以调节人体机能,而营养素本身具有的功能取决于人体摄人量,因此不能声称产品本身具有某种营养素的功能。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是指某营养成分可以为之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正常生理功能等作用的声称。

7、豁免强制标示营养标签的预包装食品有哪些?

根据《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豁免强制标示营养标签的预包装食品包括:生鲜食品;现制现售食品;包装总表面积≤100cm2或最大表面面积≤20cm2的预包装食品;包装饮用水;每日食用量≤10g或10mL的食品;乙醇含量≥0.5%的饮料酒类。

8、如何识别食品营养标签、选择安全食品?

如何识别营养标签:营养标签上有“1+4”的强制标识,也就是能量加4个核心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的含量。

食品营养标签上“营养素参考值%”表示食品中所合营养成分占全天应摄入量的百分比。

看营养标签选食品第一步:看看营养标签。

篇6:预包装食品标签须知

有关单位: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标签检验监督管理规定》(2012年第27号公告,以下简称“公告”),为进一步规范上海口岸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管理,通知如下:

一、进口食品企业应认真学习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标签相关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职责,规范进口预包装食品报检工作、以及标签资料的整理和提交事项。

二、进口预包装食品报检时,应当按照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上标注的产品名称逐一进行申报,同一名称不同规格的产品,应当分别申报。“预包装食品”适用《食品安全法》及《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的定义,包括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和非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

三、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进口预包装食品经检验合格后,在国家质检总局“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管理系统”(以下简称“标签管理系统”)中完成标签备案工作。

㈠首次进口时,应提交的标签备案资料包括:

1、原标签样张和翻译件及其电子文档(如产品抵达入境口岸时,已加施中文标签且不带有外文标签的,可免于此项要求),如原文标签上未完整标注产品配料成分和食品添加剂通用名称的,需另行提供中英文对照的完整配料表;

2、中文标签纸质样张及说明信息(标签的说明信息中应该包括:生产商名称、商品品牌中文名称、与实物的对应比例等内容);

3、中文标签电子样张(用于上传标签系统的标签电子样张要求:格式必须是bmp、gif、jpg、或 jpeg格式;文件大小须小于500K;注明与实物的对应比例;应确保图片中文字信息能够被清晰辨识),如果属于在原标签上加贴中文标签的形式的,还需在电子样张中清楚标注原文标签上加贴位置的;单一报检批包括5个以上产品品种的,要求使用“标签管理系统辅助录入工具”将需备案的产品信息和标签信息按报检批生成中文标签数据文件,工具软件和使用说明见下载附件1和附件2;

4、中文标签中所列进口商、经销商或代理商的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5、当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中特别强调某一内容,如获奖、获证、法定产区、地理标识、有机食品等内容时,应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及翻译件;

6、标注营养成分含量的,应提供符合性证明资料及其电子文档,证明资料以产品中营养成分的全项目检测报告为主(如为外文原件请随附中文翻译件),国家质检总局有相关规定的,即按规定执行;营养标签相关要求按照下文第四条执行;

7、按照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部门规定须办理保健食品(包括营养素补充剂)审批、新资源食品审批、益生菌的审批,以及进口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审批的,应提供有关审批证明;

8、标签上标注获得的国外奖项、荣誉、认证标志等内容,应当提供经外交途径确认的有关证明文件。外交途径确认是指经我国驻外使领馆或外国驻中国使领馆确认。

9、应当随附的其他证书或者证明文件。

㈡上述资料中的中文标签电子样张、相关电子文档由进口企业指定专人提交给进口口岸施检部门进行录入。其他资料在报检时随附提交,所有纸质文件均须加盖进口食品企业的公章。

㈢进口食品企业应对所提供的资料与进口食品的实际状况的符合性负责,并确保进口时食品标签的版面(包括包装上的文字、图形、符号及一切说明物)与已备案的标签样张一致。

㈣首次进口时,进口食品经检验合格的,相关标签信息通过标签管理系统取得标签备案号,进口食品企业凭产品报检号,从进口口岸施检部门领取标签管理系统备案凭证。

㈤已取得标签备案号的进口预包装食品,如标签不符合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进口企业应提交更新的标签备案电子样张,进口口岸施检部门审核合格后更新原标签备案号下的标签样张,并重新打印、发放备案凭证。

㈥对于再次进口的已取得标签备案号的进口食品,报检人或代理报检人仍应当按照标签上标注的产品名称逐一进行申报,同一名称不同规格的产品,应当分别申报。报检时,仅需提供首次进口时标签备案号与中外文标签纸质样张。获得标签备案号的进口食品合格与否,仍以每次进口时的入境检验检疫结果为准。

四、营养标签相关要求

㈠对首次进口的食品,进口食品企业在报检时应提交符合营养标签标准要求的营养成分表,以及营养成分直接检测或间接计算的证明材料,外文资料应随附中文翻译件,上述资料应加盖企业公章。进口食品企业应保证资料的真实、准确。

㈡鉴于中外文营养标签无法完全对应,对于在原文标签上以加贴方式标注中文标签的,中文标签应完全覆盖原文标签上的营养成分表。

㈢2013年1月1日前已经完成标签备案的进口食品(保健食品和婴幼儿食品除外)再次进口时,标签上营养标签相关内容应符合标准规定。如发现缺少营养标签、或营养标签相关内容不符合标准规定的,进口食品企业应按第㈠条要求提供营养成分直接检测或间接计算的证明材料。

㈣营养标签已经备案的进口食品,原料、配方、加工工艺等有变化的,进口食品企业在报检时,应重新提交符合标准要求的营养成分表,以及营养成分直接检测或间接计算的证明材料,并保证资料的真实、准确,重新接受版面检验和符合性检验。

㈤进口食品企业提交的营养成分表经检验检疫部门符合性检验发现有不合格的,该企业应提交同一报检批中未取得营养标签备案的所有食品的营养成分检测报告,检测机构应取得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即CMA)合格证书。

五、非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上应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规范标示食品名称、原产国国名或地区区名、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和贮存条件,以及在中国依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进口商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其他内容如配料表信息未在标签上标注的,则应同时提供符合标准标注要求的说明书或合同,产品说明书不得与食品包装分离。

六、不合格标签整改要求

㈠进口预包装食品未加贴中文标签或标签检验不合格但可以进行标签技术整改处理的,在重新检验合格之前,应当暂扣在检验检疫机构指定或者认可的监管场所,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动用。

㈡经检验不符合标签标准的进口预包装食品,如通过加贴方式进行整改的,必须确保所加贴标签信息内容与原标签内容(包括被覆盖的原标签信息)相符,原标签上有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相关信息的,不得加贴、补印或篡改。

篇7: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

“高钙”“低糖”“脱脂”……不少食品包装上宣传字眼醒目但营养含量模糊。卫生部2日公布第一个食品营养标签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将指导和规范营养标签标示,让消费者买得清楚吃得健康。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包括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其中,营养成分表是指标有食品营养成分名称、含量和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百分比的规范性表格,强制标示内容包括能量以及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4种核心营养素的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通则规定,食品配料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在营养成分表中应当标示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对能量和营养成分的高低、有无、增减等描述,通则都规定了具体的含量要求和限制条件。

针对当前一些食品企业存在的营养标签夸大宣传、弄虚作假欺骗消费者等问题,通则规定,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示的任何营养信息,应真实、客观,不得标示虚假信息,不得夸大产品的营养作用或其他作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物营养评价室主任杨月欣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都与膳食密切相关。这个国家标准的实施,有利于规范食品企业正确标注营养信息,有利于实现消费者对食品营养信息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有利于提高公众对食品营养的关注,促进膳食营养平衡,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营养相关疾病的目的。对食品工业和食品贸易业也将起到促进作用。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是卫生部根据食品安全法要求,在组织实施卫生部《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规范》的基础上制定发布的。在制定过程中,借鉴了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科学分析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食品营养特性、人群消费特点和消费者现有营养知识,严格遵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程序。该标准公开征求了社会各界意见,听取了各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和专家的意见。

篇8:食品标签标准

距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实施日期 (2012年4月20日) 越来越近了, 食品企业是否做好了准备?

食品标签要求的改变或者更准确的说是“改进”, 对于食品企业来说, 却又是一次不小的“考验”。企业将面临监督检验机构和消费者的双重审核。食品质量的“透明度”越来越高, 不言而喻, 某些企业可钻的“空子”自然越来越少。

本刊记者收集、整理了卫生部和食品检测专业人员对新标准文本中重要内容的解答, 希望对食品企业有所提示和帮助, 对广大消费者有所裨益。

1 什么是预包装食品?

解读:本标准将“预包装食品”定义为:预先定量包装以及预先定量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并且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或体积标示的食品。

2“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和“非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示的区别?

解读:“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 所有事项均在标签上标示。“非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预包装食品”标签上必须标示食品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和贮存条件, 其他内容如未在标签上标注, 则应在说明书或合同中注明。

本刊有话说:两个概念看似有些复杂, 举个简单例子就很明了。比如蛋糕店里出售的糕点, 其本身是“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 而糕点里的果酱、蜜饯等材料在制作之前也是应该有包装的, 这就是“非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 通常其包装不会像超市里直接提供给消费者食用的果酱和蜜饯包装一样正规, 相对简单, 但也必须标示食品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和贮存条件等。

3 不属于本标准管理的标示标签情形?

解读:一是散装食品标签;二是在储藏运输过程中以提供保护和方便搬运为目的的食品储运包装标签;三是现制现售食品标签。以上情形也可以参照本标准执行。

4 本标准对生产日期是如何定义的?

解读:本标准规定的“生产日期”是指预包装食品形成最终销售单元的日期。原《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7718-2004) 中“包装日期”、“灌装日期”等术语在本标准中统一为“生产日期”。

本刊有话说:这一规定对许多液体食品生产企业来说, 一致拍手叫好!因为这从根本上解决了标签上究竟该标“生产日期”还是“灌装日期”的问题。

5 如何避免商品名称产生的误解?

解读:当使用的商品名称含有易使人误解食品属性的文字或术语 (词语) 时, 应在所示名称的同一展示版面邻近部位使用同一字号标示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如果因字号或字体颜色不同而易使人误解时, 应使用同一字号及同一字体颜色标示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

本刊有话说:像商家把“酸牛奶”3个字写得大大的, 把“饮品”写在一个不起眼角落的情形, 消费者经常会遇到。希望这样的“误会”今后能越来越少。

6 如果产品中没有添加某种食品配料, 仅添加了相关风味的香精香料, 是否允许在标签上标示该种食品实物图案?

解读:标签标示内容应真实准确, 不得使用易使消费者误解或具有欺骗性的文字、图形等方式介绍食品。当使用的图形或文字可能使消费者误解时, 应用清晰醒目的文字加以说明。

本刊有话说:比如说黄桃味的酸奶, 里面只是添加了黄桃的香料, 并没有加入黄桃果肉, 所以就不允许在标签上画有黄桃的图案。消费者自然就不会被误导。

7 销售单元包含若干标示了生产日期及保质期的独立包装食品时, 外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如何标示?

解读:可以选择以下3种方式之一标示:一是生产日期标示最早生产的单件食品的生产日期, 保质期按最早到期的单件食品的保质期标示;二是生产日期标示外包装形成销售单元的日期, 保质期按最早到期的单件食品的保质期标示;三是在外包装上分别标示各单件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本刊有话说:这一规定源于对月饼礼盒外包装的要求。由于月饼礼盒中的每种月饼生产日期不尽相同, 所以礼盒的外包装就要标注最早到期的单件月饼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或者分别标注每个月饼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这样就能保证整个礼盒在最佳食用日期之内的品质和口味了。

8 可食用包装物的含义及标示要求是怎样的?

解读:可食用包装物是指由食品制成的, 既可以食用又承担一定包装功能的物质。这些包装物容易和被包装的食品一起被食用, 因此应在食品配料表中标示其原料。

9 确定食品配料表中配料标示顺序时, 配料的加入量以何种单位计算?

解读:按照食品配料加入的质量或重量计, 按递减顺序一一排列。加入的质量百分数 (m/m) 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按递减顺序排列。

本刊有话说:“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按递减顺序排列”是为了不暴露企业的配方, 对企业是一种保护。

1 0 复合配料在配料表中应如何标示?

解读:复合配料在配料表中的标示分以下两种情况:

(1) 如果直接加入食品中的复合配料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 并且其加入量小于食品总量的25%, 则不需要标示复合配料的原始配料。加入量小于食品总量25%的复合配料中含有的食品添加剂, 若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0) 规定的带入原则且在最终产品中不起工艺作用的, 不需要标示, 但复合配料中在终产品起工艺作用的食品添加剂应当标示。推荐的标示方式为:在复合配料名称后加括号, 并在括号内标示该食品添加剂的通用名称, 如“酱油 (含焦糖色) ”。

(2) 如果直接加入食品中的复合配料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 或者该复合配料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且加入量大于食品总量的25%, 则应在配料表中标示复合配料的名称, 并在其后加括号, 按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标示复合配料的原始配料, 其中加入量不超过食品总量2%的配料可以不按递减顺序排列。

1 1 食品添加剂通用名称的标示方式?

解读:应标示其在 (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的通用名称。在同一预包装食品的标签上, 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可以选择以下3种形式之一标示:一是全部标示食品添加剂的具体名称;二是全部标示食品添加剂的功能类别名称以及国际编码 (INS号) , 如果某种食品添加剂尚不存在相应的国际编码, 或因致敏物质标示需要, 可以标示其具体名称;三是全部标示食品添加剂的功能类别名称, 同时标示具体名称。

举例:食品添加剂“丙二醇”可以选择标示为:1.丙二醇;2.增稠剂 (1520) ;3.增稠剂 (丙二醇) 。

1 2 食品添加剂通用名称标示有什么注意事项?

解读:

(1) 食品添加剂可能具有1种或多种功能,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0) 列出了食品添加剂的主要功能, 供使用参考。生产经营企业应当按照食品添加剂在产品中的实际功能在标签上标示功能类别名称。

(2) 如果《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对1个食品添加剂规定了2个及以上的名称, 每个名称均是等效的通用名称。以“环己基氨基磺酸钠 (又名甜蜜素) ”为例, “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和“甜蜜素”均为通用名称。

(3) “单, 双甘油脂肪酸酯 (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棕榈酸、山嵛酸、硬脂酸、月桂酸) ”可以根据使用情况标示为“单双甘油脂肪酸酯”或“单双硬脂酸甘油酯”或“单硬脂酸甘油酯”等。

(4) 根据食物致敏物质标示需要, 可以在《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的通用名称前增加来源描述。如“磷脂”可以标示为“大豆磷脂”。

(5) 根据《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 阿斯巴甜应标示为“阿斯巴甜 (含苯丙氨酸) ”。

1 3 添加两种或两种以上同一功能食品添加剂, 可否一并标示?

解读:食品中添加了两种或两种以上同一功能的食品添加剂, 可选择分别标示各自的具体名称;或者选择先标示功能类别名称, 再在其后加括号标示各自的具体名称或国际编码 (INS号) 。举例:可以标示为“卡拉胶, 瓜尔胶”、“增稠剂 (卡拉胶, 瓜尔胶) ”或“增稠剂 (407, 412) ”。如果某一种食品添加剂没有INS号, 可同时标示其具体名称。举例:“增稠剂 (卡拉胶, 聚丙烯酸钠) ”或“增稠剂 (407, 聚丙烯酸钠) ”。

本刊有话说:提起食品添加剂, 人们大多会十分警觉。的确, 这些年, 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负面报道实在太多了。事实上它并非什么“洪水猛兽”, 它是用于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只要不非法添加或过量添加就没有问题。

1 4 配料表中是否必须要建立“食品添加剂”项?

解读:配料表应当如实标示产品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但不强制要求建立“食品添加剂”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选择附录B中的任意一种形式标示。

本刊有话说:有些企业担心标签上只标明食品添加剂的内容而不写上“食品添加剂”这5个字就不能“过关”, 从这一条规定来看, 这种担心显然是没有必要的。

1 5 要求定量标示配料或成分的情形?

解读:一是如果在食品标签或说明书上强调含有某种或多种有价值、有特性的配料或成分, 应同时标示其添加量或在成品中的含量;二是如果在食品标签上强调某种或多种配料或成分含量较低或无时, 应同时标示其在最终产品中的含量。

本刊有话说:这就是说, 今后食品包装上要想标示如“高蛋白”、“低脂肪”等字眼, 必须在标签上注明其具体含量, 宣称什么东西高, 什么东西低, 必须与实际含量相符。这样就将虚假宣传从标准中加以扼制了。

16不要求定量标示配料或成分的情形?

解读:只在食品名称中出于反映食品真实属性需要, 提及某种配料或成分而未在标签上特别强调时, 不需要标示该种配料或成分的添加量或在成品中的含量。只强调食品的口味时也不需要定量标示。

17果脯蜜饯类水果在配料表中如何标示?

解读:

(1) 如果加入的各种果脯或蜜饯总量不超过10%, 可以在配料表中标示加入的各种蜜饯果脯的具体名称, 或者统一标示为“蜜饯”、“果脯”。

(2) 如果加入的各种果脯或蜜饯总量超过10%, 则应标示加入的各种蜜饯果脯的具体名称。

18标准中对“产地”是如何规定的?

解读:“产地”指食品的实际生产地址, 是特定情况下对生产者地址的补充。如果生产者的地址就是产品的实际产地, 或者生产者与承担法律责任者在同一地市级地域, 则不强制要求标示“产地”项。以下情况应同时标示“产地”项:一是由集团公司的分公司或生产基地生产的产品, 仅标示承担法律责任的集团公司的名称、地址时, 应同时用“产地”项标示实际生产该产品的分公司或生产基地所在地域;二是委托其他企业生产的产品, 仅标示委托企业的名称和地址时, 应用“产地”项标示受委托企业所在地域。

19在何情况下豁免标示?

解读:本标准豁免标示内容有两种情形:一是规定了可以免除标示保质期的食品种类;二是规定了当食品包装物或包装容器的最大表面面积小于10 cm2时可以免除的标示内容。两种情形分别考虑了食品本身的特性和在小标签上标示大量内容存在困难。豁免意味着不强制要求标示, 企业可以选择是否标示。

本标准豁免条款中的“固体食糖”为白砂糖、绵白糖、红糖和冰糖等, 不包括糖果。

20标示日期时使用“见包装”字样, 是否需要指明包装的具体位置?

解读:应当区分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包装体积较大, 应指明日期在包装物上的具体部位;二是小包装食品, 可采用“生产日期见包装”、“生产日期见喷码”等形式。以上要求是为了方便消费者找到日期信息。

本刊有话说:买东西经常拿在手里翻来覆去找不到生产日期, 这样的经历或许大家都有过。其实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 企业若能指明生产日期在包装的哪个位置该有多好!

21关于日期标示不得另外加贴、补印或篡改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解读:本标准规定“日期标示不得另外加贴、补印或篡改”是指在已有的标签上通过加贴、补印等手段单独对日期进行篡改的行为。如果整个食品标签以不干胶形式制作, 包括“生产日期”或“保质期”等日期内容, 整个不干胶加贴在食品包装上符合本标准规定。

本刊有话说:看到这条规定, 企业一定又吃了颗“定心丸”。说实话, 老百姓买吃的, 不就最关心“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么, 如果硬要在这上面做手脚, 恐怕最后受伤的还是企业自己。

22致敏物质如何标示?

解读:食品中的某些原料或成分, 被特定人群食用后会诱发过敏反应, 有效的预防手段之一就是在食品标签中标示所含有或可能含有的食品致敏物质, 以便提示有过敏史的消费者选择适合自己的食品。本标准参照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列出了8类致敏物质, 鼓励企业自愿标示以提示消费者, 有效履行社会责任。8类致敏物质以外的其他致敏物质, 生产者也可自行选择是否标示。具体标示形式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参照以下自主选择。

致敏物质可以选择在配料表中用易识别的配料名称直接标示, 如:牛奶、鸡蛋粉、大豆磷脂等;也可以选择在邻近配料表的位置加以提示, 如:“含有……”等;对于配料中不含某种致敏物质, 但同一车间或同一生产线上还生产含有该致敏物质的其他食品, 使得致敏物质可能被带入该食品的情况, 则可在邻近配料表的位置使用“可能含有……”、“可能含有微量……”、“本生产设备还加工含有……的食品”、“此生产线也加工含有……的食品”等方式标示致敏物质信息。

本刊有话说:这一推荐性要求对于消费者来说当然初衷是好的, 但事实上企业执行的难度恐怕是比较大的。道理很简单, 有哪家企业愿意把自己食品中的致敏物质标得一清二楚?那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么?

23新标准将如何实施?

解读:在本标准实施日期之前, 允许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执行本标准。为节约资源、避免浪费, 在实施日期前可继续使用符合原《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要求的食品标签。在本标准实施日期之后, 食品生产企业必须执行本标准, 但在实施日期前使用旧版标签的食品可在产品保质期内继续销售。

上一篇:基本能力音乐试题下一篇: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