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服务能力调查问卷

2024-05-1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服务能力调查问卷(精选9篇)

篇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服务能力调查问卷

附件6

问卷编码: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服务能力调查问卷

您好!

为了解我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居民,进行此次问卷调查。此问卷是甘肃省“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情况第三方评估”项目重要环节之一,采用无记名式,请您实事求是认真填写,将您认为合适的选项填入每题后括号内。感谢您的配合!

甘肃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第三方评估专家组

2014年8月

一、基本信息

工作单位:

岗位:岗位类别:(管理人员/技术人员)

职称:在岗时间:年(月)

二、问卷内容

1.单项选择题

1.组织管理

1.1.不属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是(D)

A.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

B.定期为3岁以下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

C.定期为孕产妇做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

D.免费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治疗服务

1.2.填写传染病疫情报告卡的人员是(A)

A.首诊医生B.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

C.病人D县级以上卫生机构

1.3.2012年,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经费为(C)

A.15B.20

C.25D.30

1.4.下列哪个机构不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主体单位(D)

A.乡镇卫生院B.村卫生室C.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D.疾控中心

2.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2.1.居民健康档案编码中最后5位编码为(D)

A.居民家庭序号编码B.乡镇(街道)编码

C.村委会或居委会编码D.居民个人序号编码

2.2.以下选项不属于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重点人群的是(B)

A.0~6岁儿童B.青年人C.孕产妇D.老年人

2.3.以下重点人群居民健康档案表单内容需要更新的是(B)

A.高血压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B.健康体检表

C.孕产妇健康管理记录表D.0~6岁儿童健康管理记录表

2.4.健康档案数据不一致的主要表现为(D)

A.数据表示不一致B.数据名称不一致

C.数据含义不一致D.以上均是

3.健康教育

3.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至少开展公共健康咨询活动的次数是(C)

A.4B.6C.9D.12

3.2.每个机构每年最少更换(B)次健康宣传栏的内容。

A、4B、6C、8D.12

3.3.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配备专(兼)职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每年接受

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少于(C)学时。

A、10B、8C、6D.4

4.预防接种

4.1.乡镇卫生院、服务中心要及时为辖区内所有居住满(A)的0~6岁儿童建立预防

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

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6个月

4.2.接种机构至少(D)对责任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进行1次检查和整理。

A、1年B、3个月C、半年D.1季度

4.3.新生儿出生后应接种的疫苗是(B

A.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糖丸B.卡介苗、乙肝疫苗

C.脊髓灰质炎糖丸、乙肝疫苗D.肺炎疫苗、脊髓灰质炎糖丸

4.4.乙型肝炎疫苗全程免疫的时间是(A

A.出生、1、6个月B.1、2、6个月

C.1、2、5个月D.2、3、6个月

5.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5.1.为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医疗废物必须做到(A

A.无害化处理B.集中存放 C.市场流通D.有偿处臵

5.2.《传染病报告卡》应至少保留(C)

A、1年B、2年C、3年D.4年

5.3.以下不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C

A.艾滋病B.鼠疫C.狂犬病D.麻疹

5.4.丙类传染病不包括(D

A.急性出血性结膜炎B.流行性腮腺炎C.风疹D.梅毒

5.5.甲肝的传播途径主要为(A

A.粪-口传播B.血液传播C.母婴传播D.空气飞沫传播

5.6.传染病人留观的隔离原则是(D

A.传染病人可多人同室

B.传染病人和非传染病人可同住一室

C.传染病人必须单间隔离

D.疑似患者和临床诊断患者收住在单独房间,确诊病例可同室安臵

5.7.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初次报告时,非必须报告的信息是(B

A.波及人群B.原因

C.发生地点D.潜在的威胁和影响

6.0~6岁儿童健康管理

6.1.0~6岁儿童总共进行的随访次数是(D

A.4次B.6次C.8次D.13次

6.2.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在时间上应于(C)相结合。

A、随访B、就诊C、预防接种程序时间D.诊断疾病

7.孕产妇健康管理

7.1.母亲是HIV感染患者时应(C))))))))))

A.提倡人工喂养B.提倡母乳喂养

C.避免母乳喂养D.避免人工喂养

8.老年人健康管理

8.1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是(B)

A.辖区内6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B.辖区内6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C.辖区内5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D.户籍区内6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8.2.对老年人健康管理管理服务要求描述错误的是(B)

A.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居民愿意接受服务

B.预约55岁及以上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接受健康管理

C.对行动不便、卧床居民可提供预约上门健康检查

D.每次健康检查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健康档案

9.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9.1.对辖区内(B)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

A、30岁B、35岁C、60岁D.65岁

9.2.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每年要提供(D)

A.至少1次面对面的随访B.至少2次面对面的随访

C.至少3次面对面的随访D.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

9.3.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

在(B)

A.1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B.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C.4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D.6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10.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10.1.糖尿病典型症状不包括(D)

A.多饮B.多尿C.多食D.眩晕

10.2.属于糖尿病患者独特且必须进行的检查是(D)

A.血糖B.血脂C.肝肾功能D.足背动脉搏动

10.3.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D)

A.建议其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

B.建议其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餐后2小时血糖

C.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和1次餐后2小时血糖

D.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

10.4.对于紧急转诊的慢性病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B)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A、1B、2C、3D、4

10.5.社区高血压及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A)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可与随

访结合。

A、1 次B、2次C、3次D.4次

11.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

11.1.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的服务对象是(C)

A.户籍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B.户籍区内诊断明确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C.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D.辖区内诊断明确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11.2.以下关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描述正确的是(A)

A.所有登记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辖区内15岁以上人口数×患病率)×100%

B.规范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辖区总人口数×患病率)×100%

C.所有登记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辖区内15岁以上人口数×100%

D.规范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辖区总人口数×100%

11.3.重性精神疾病危险性评估分级1级为(A)

A.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B.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

C.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D.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11.4.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病情稳定描述,错误的是(C)

A.精神症状基本消失B.自知力基本恢复

C.社会功能处于较差状态D.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12.卫生监督协管

12.1.发现或怀疑有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或可能造成危害的线索和事件,应当及时报告并协助调查的机构是(A)

A.卫生监督机构 B.卫生行政部门C.疾病预防控制机构D.上级医疗机构

2.多项选择题

1.2011年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较2009年版增加了哪些专项规范(BD)

A.电子健康档案管理规范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规范

C.预防接种服务规范D.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

2.以下属于非重点人群健康体检常规检查项目的是(AD)

A.身高B.体质指数(BMI)C.眼底D.皮肤

3.以下哪些是老年人健康体检的免费辅助检查项目(ABCD)

A.血常规 B.心电图C.空腹血糖D.肝功

4.哪些机构需要提供健康知识讲座(ABCD)

A.乡镇卫生院B.村卫生室C.社区卫生服务中心D.社区卫生服务站

5.健康教育的考核指标有哪些(ABCD)

A.印刷资料的种类和数量B.音像资料的种类、次数和时间

C.宣传栏设臵和更新情况D.举办健康教育讨论和咨询活动的次数和参加人数

6.以下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有(AD)

A.麻疹B.手足口C.流感D.乙肝

7.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有哪些?(ACD)

A、新生儿访视服务2次

B、1岁以内4次,第2年和第3年每年2次

C、获得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

D、开展心理行为发肓,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意外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8.以下属于孕产妇健康管理考核指标的有(BCD)

A.高危妊娠管理率B.早孕建册率C.孕妇健康管理率D.产后访视率

9.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的内容包括(ABC)

A.组织管理B.资金管理C.项目实施情况D.社会效益和综合情况

10.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内容除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还有(ABCD)

A.食品安全信息报告B.职业卫生咨询指导

C.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D.学校卫生服务

调查员签字:审核员签字:调查时间:

篇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服务能力调查问卷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调查问卷 您的姓名:性别:A、男B、女

您的现有文化程度是:A、不识字或识字很少B、小学C、初中D、高中/职高/中专E、大学及以上 您现在的职业是:A、机关单位 B、企事业单位 C、个体 D、农业 E、服务业G、交通运输H、学生

1、过去一年中,您及家人去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吗?

A、从未去过; B、去过(1-2次); C、去过(3-10次); D、去过(10次以上)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否为您及您的家人建立了健康档案?

A、有;B、没有;C、不知道有该项服务

3、社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时为您或您的家人进行过免费健康检查吗?

A、有;B、没有;C、不知道有该项服务

4、您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立健康档案的服务评价怎样?

A、满意;B、一般;C、不满意;D、无法评价

5、您获得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放的卫生知识宣传资料?

A、有;B、没有;C、不知道有该项服务

6、您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过健康知识讲座?

A、参加过;B没参加过;C、不知道有该项服务

7、您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健康教育服务评价怎样?

A、满意;B、一般;C、不满意;D、无法评价

8、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过流感、手足口病等防治健康教育活动

A、有;B、没有;C、不知道有该项服务

9、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的健康体检并进行自我保健指导吗?

A、有;B、没有;C、不知道有该项服务

10、您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65岁以上老年人保健服务评价怎样?

A、满意;B、一般;C、不满意;D、无法评价

1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本社区35岁以上第一次前来就诊的患者免费测量血压吗?

A、有;B、没有;C、不知道有该项服务

1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社区确诊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定期入户随访,并进行用药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吗?

A、有;B、没有;C、不知道有该项服务

1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社区确诊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免费体检(包括测量血压、血糖等)吗?

A、有;B、没有;C、不知道有该项服务

14、您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评价怎样?

A、满意;B、一般;C、不满意;D、无法评价

1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否对孕、产妇进行定期随访并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和健康指导

A、有;B、没有;C、不知道有该项服务

16、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的孕产妇保健工作评价怎样?

A、满意;B、一般;C、不满意;D、无法评价

17、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否为新生儿童提供进行随访并进行健康指导

A、有;B、没有;C、不知道有该项服务

18、据您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否为新生儿童建立了保健手册?

A、有;B、没有;C、不知道有该项服务

19、您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童保健工作评价怎样?

A、满意;B、一般;C、不满意;D、无法评价

20、你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社区提供上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总体评价

A、满意;B、一般;C、不满意;D、无法评价

篇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服务能力调查问卷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494名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在查阅文献与专家论证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包括:(1)基本信息(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称、专业、工作年限、工作情况、从业时间、收入等);(2)工作内容中涵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情况;(3)工作满意度量表(涉及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18个指标,涵盖工作主观满意情况、工作负荷、工作人际交往、工作能力认可、社会生活环境情况5个方面)。满意度评价的18个指标采用Likert态度量表评分记录方法,按负向到正向对应分值1~5分,研究结果3~5分为满意,小于3分为不满意。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对量表进行信度检验,因子分析法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

1.2.2 分析方法。

数据应用Epidata3.0录入,SPSS for windows17.0统计软件包分析。采用构成比,x珋±s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和方差分析方法对工作满意度总分进行单因素比较。满意度多因素比较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研究调查社区机构医务人员以女性为主(74.3%);在岗在编人员较多(85.2%),平均年龄(39.0±10.1)岁,文化程度以本科为主(56.7%);初级职称比例高(62.1%),公共卫生专业人数较少,仅占总数的8.1%。详见表1。

注:其他专业包括口腔、药学、检验、康复、放射等

2.2 满意度量表信度和效度分析

调查问卷的内在信度分析用克朗巴哈α系数反映,总体Cronbach’sα=0.883,逐一去掉每一个条目后再计算α系数,其值并没有因去掉某一条目而变小,调查问卷满意度量表内部一致性和可靠性较好[1]。因子分析要求变量之间具有相关性,运用KMO和Bartlett球度检验对社区医务人员满意度量表进行结构效度分析,Bartlett球度检验结果χ2=3763.321,P=0.001,量表的KMO值为0.891,接近1,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2.3 量表评价指标分析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多数因子共同度集中于60%~80%。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通过最大方差正交旋转得到因子载荷矩阵,提取的5个公因子使累计贡献率达到64.064%。原变量信息的5个公因子:因子1工作主观满意度(包括报酬、管理制度、目前总满意度、前景、工作量、休息时间和培训7个变量);因子2人际关系(包括同事间关系、领导关系、领导对工作认可及家人对工作支持4个变量);因子3工作负荷(包括压力、风险和业务提高帮助3个变量);因子4工作能力认可(包括患者尊重、社会认可);因子5社会生活环境(包括工作便捷、工作环境)。因子分析结果与量表设计维度基本一致。详见表2、表3。

2.4 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社区卫生工作人员满意度水平

386(78.1%)名被调查对象的工作内容涵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得分(59.5±9.3)低于不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医务人员(63.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819,P<0.05)。

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务人员在工作主观满意度、人际关系、工作负荷和工作能力认可四方面的工作满意度得分低于不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医务人员社会生活环境满意度得分虽低于不从事的医务人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2.5 工作满意度单因素分析

社区机构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与年龄、职称、工作时间、收入水平以及工作时间单元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时间所占比重不同有关(P<0.05)。见表5。

注:总满意度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其余各维度满意度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

注:其他包括口腔、药学、检验、康复、放射等

2.6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多元回归分析

以工作总体满意度得分为因变量,性别、年龄、职称、工作时间、在职情况、收入、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情况7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否、收入水平和工龄是与社区医务人员工作总体满意度独立相关因素。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务人员满意度较不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务人员满意度低;收入在2500~3000元之间的社区医务人员满意度得分比收入小于2000元的医务人员满意度低,而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社区医务人员满意度最高;从业时间小于5年的社区医务人员满意度最高,其工作满意度得分比工作15~30年的社区医务人员满意度高。见表6。

3 讨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在提供高质量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面起关键作用。卫生部妇社司秦耕在全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与慢性病控制经验交流会上指出,近年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虽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仍然面临许多新任务和要求,其中需首要加强的就是自身能力建设,即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满意度越高越有利于提高服务水平。

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医务人员满意度较低的主要原因:(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量大。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工作时间中30%~90%用来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时间中60%~90%用来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医务人员满意度最低。相关文献研究显示,从事慢病管理工作的医务人员实际管理的慢病患者数远超其认为最多能管理的人数[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自09年实施以来,服务规范内容不断补充和完善,较大的工作负荷影响从事基本卫生服务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2)人力资源不足,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缺乏,医疗专业医务人员工作量大。此次调查的滨海新区塘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主要以临床医生为主,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仅占总数的8.1%,相关文献也显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人员普遍紧缺,多为20%以下[3,4];本次研究重点调查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时间安排情况,工作时间小于30%和大于90%的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较高,工作时间在60%~90%之间的医务人员满意度最低,这类人员多数由临床医生组成,不仅要负责临床治疗还要兼顾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导致医疗专业的医务人员满意度较其他专业的低,相关研究同样显示公共卫生人员和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得分均较低,多数非公共卫生专业的全科医生在从事一些既与基本医疗相关又属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时常出现不知谁来承担的现象,工作内容分配不合理,既降低了工作效率又影响提供服务的质量[5,6]。(3)收入水平低,薪酬分配不合理。本次调查的滨海新区塘沽社区医务人员2013年平均月收入2500元,收入小于2000元和收入高于4000元的社区医务人员满意度都比较高。收入小于2000元的社区医务人员一般都是年龄处于30以下,工龄不满5年且一般为见习和无职称者,这类人员一般为入职新人,对工作环境保持新鲜感且暂时不存在还贷晋升等方面的压力,对收入的需求度不高;收入大于4000的社区医务人员工龄较长,大多已晋升为高级职称且各方面情况都比较稳定,没有过多的生活负担,因此对工作较满意。近年来虽然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员工绩效考核制度,但并未取得显著效果,工资水平与其市场价值背离现象依然存在,收入问题仍是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之一[7,8]。本研究调查对象为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务人员,而非区域或全国抽样调查结果,对于其他区域或相关机构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的借鉴作用需要综合考虑样本的代表性。

综上所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提高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同时注重全科医生的培养,进一步开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培训项目,提高卫生医务人员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认知。基本医疗服务是根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主导,探索依托信息化平台的“医卫结合”及“家庭医生责任制”模式,在进行日常诊疗的同时兼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情况,及时采取跟进措施,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能够增加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社会认可度,提高居民依从性,有利于慢性病患者病情的控制。社区医疗机构仍需进一步完善薪酬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通过对社区医务人员工作量的测算,按照以预测工作量衡量、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修正、实际工作量分配的原则进行绩效考核,同时重视工作环境、职业晋升、培训机会等长效激励机制建设,避免业务骨干人才的流失[8,9]。建议相关行政部门进一步探索建立专项补助与付费购买相结合、资金补偿与服务绩效相挂钩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新机制,有利于促进优劳优得,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协调分配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时间和改革任务单元设计,也必将有利于卫生服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提高。

摘要: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工作满意度得分相关因素。结果: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低于不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医务人员(t=3.819,P<0.05),工作单元中主要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或基本医疗服务的人员比两项服务都从事的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高(F=6.25,P<0.05)。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否、收入和工龄是与社区医务人员工作总体满意度独立相关因素。结论:探索社区卫生服务中基本医疗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协调机制,对于改善工作满意度,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工作满意度,医务人员,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参考文献

[1]李灿,辛玲.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的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08,25(5):541-544.

[2]张芹,李园,于浩,等.从事慢性病管理基层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31(2):105-108.

[3]张恩宇,陈娟.北京市某城区社区卫生服务医务人员满意度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1,4(8):44-47.

[4]苟锦博,王撷秀,安立群,等.天津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源调查[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3,21(2):243-244.

[5]金光辉,路孝琴,赵亚利,等.北京地区全科医生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提供现状及问题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7):1469-1473.

[6]买淑鹏,张建,符晓婷,等.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满意度因子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8):3301-3303.

[7]张富华,赵丽颖,周宇琼,等.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6):1841-1844.

[8]李永斌,王芳,刘利群,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对绩效工资制度实施的满意度和反应性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0(3):172-175.

篇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服务能力调查问卷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讲座服务 问卷调查 发展策略 主题策划

分类号 G252.13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the Public Library’s Lecture Service Based on the Reader Questionnaire Survey

Zeng Yuan

Abstract Aiming at the development of library lecture service and readers’ need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shows the main ways readers are informed of, the proper frequency of lecture activities, the most popular forms and subjects, and the universal purpose of readers’ participation. Based on the fact reflected by the questionnaire, some proposals including providing more information, paying close attention to he readers’ needs, digging the connotation of the lecture and enriching the form of lectures are offered by this paper.

Keywords Public Library. Lecture service. Questionnaire survey. Development proposals. Topics planning.

在社会教育资源日益丰富的今天,公共图书馆能否提供高效优质的讲座服务显得尤为重要。为进一步探讨公共图书馆讲座的发展现状,我们组织了“关于图书馆讲座服务的发展现状及其读者需求调查”,以期能了解读者对于图书馆讲座服务的真实需求,为今后讲座服务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1 问卷调查简介

1.1 问卷的设计内容

问卷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基本资料;第二部包括读者对讲座的了解、利用以及偏好情况;第三部分设计开放式问题来收集读者的意见和建议。

1.2 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开始时间为2013年10月15日至25日,共发放纸质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95份,回收率98%。其中,有效问卷289份,有效率为96%。读者样本的基本构成情况如下:男性149人,女性140人;18岁以下33人,18~45岁105人,45~60岁85人,60岁以上67人;初中学历12人,高中或中专45人,大专83人,本科125人,硕士及以上有23人;学生59人,公司职员73人,文化教育及科研人员62人,医疗及卫生服务人员12人,退休人员37人,其他46人。本次调查涵盖了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等人群,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2 调查结果与结论分析

2.1 读者获知讲座信息的途径

关于读者获知讲座信息的途径,问卷中有图书馆网站、海报、报纸/电台/电视台、朋辈推荐、其他等五个选项。此次调查发现,通过图书馆网站获知讲座信息的读者比例为39%,有33%的读者通过讲座海报获知讲座信息,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来获知讲座信息的读者占25%,通过朋辈推荐的读者占19%,另有8%的读者通过其他途径获知讲座信息。这反映出图书馆网站和海报在讲座信息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媒体宣传、人际传播的信息普及面稍显不足。

笔者将读者获知讲座信息的途径分别与读者年龄、学历做交叉分析发现,年龄越低,学历越高的读者对图书馆网站的依赖程度越高。同时,该项问卷调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本馆讲座信息传播方式被动化、受众面窄、时效性弱等特点。公共图书馆通过本馆网站、海报、媒体等传统方式进行宣传,只能得到经常来馆、时常关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现有读者的关注,而大量的潜在读者往往因未及时得知讲座信息而错过聆听讲座的机会。如果图书馆能够改变“坐等上门”的被动局面,增强工作主动性,拓宽讲座信息传播方式,让读者在第一时间有效地接收到讲座信息,那么,将提高读者对图书馆讲座服务的利用率[1]。

2.2 读者参与讲座活动的目的

关于参加讲座的目的,调查结果显示,有209人选择了“获取对工作、学习有用的知识或信息”,占71%,将讲座视为“城市周末休闲消遣的方式”的读者占38%,以“见见主讲的名人”和“来图书馆借书,顺便听一听讲座”为目的的读者,仅分别占19%、13%。这说明本次调查对象中以求知为主要目的读者占绝大多数,他们对于能够带来新的知识、信息的讲座活动有着强烈的参与意愿。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信息海量膨胀的背景下,人们必须加强知识和信息储备,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同时,从问卷可以看出,为了休闲娱乐目的而来的读者也不在少数,他们是对讲座产生边际利用的读者。因此,对于如何增强讲座自身的吸引力,不断培养忠实听众,充分挖掘潜在读者,公共图书馆任重而道远。

2.3 讲座举办的最佳频率

此次调查发现,15.6%的读者认为图书馆讲座应每月举办两次,21.5%的读者认为图书馆讲座应每周举办两次,28%的读者认为图书馆讲座应每月举办一次,而认为每周举办一次的读者比例名列第一,占34.9%。这说明读者倾向于选择每周聆听一次讲座。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目前本馆每月一次的讲座举办频率显然难以满足读者的需求。笔者对图书馆讲座举办的最佳频率与读者性别、年龄、职业、学历做交叉分析发现,受教育程度高、年龄大的读者选择每周聆听一次讲座的比例为92.4%,受教育程度低、年龄小的读者选择每月聆听一次讲座的比例为74.3%,这说明参与讲座的中小学生群体图书馆意识的淡薄以及课业负担的加大,导致他们无暇对除学校以外的教育资源——图书馆进行充分利用,而教育、科研等单位退休人员由于空余时间相对充裕,通过经常性参加图书馆讲座充实自己的意愿更为强烈。

nlc202309041221

2.4 读者偏好的讲座形式

关于读者偏好的讲座形式,问卷中有举办同主题系列讲座、多位讲师联袂演讲、讲座与图书馆其他活动互联互动、同一主讲人多次登台等四个选项。统计结果显示,读者对“举办同主题系列讲座”的需求最高,有63%的受调查者选择了该项。选择“讲座与其他活动互联互动”的读者比重紧随其后,占44%。选择“多位讲师联袂演讲”的读者比例为30%,而选择“同一主讲人多次登台”的读者占22%。

由此发现,近七成的读者选择“举办同主题系列讲座”,折射出图书馆讲座内容尚未完全满足听众的心理预期。目前,图书馆每场讲座相对独立,零散且不具系统化的讲座内容无法满足听众的求知需要,一些能够多角度阐发的主题有待于在纵深上进行发掘。讲座连续性、系列化缺失的问题若如不妥善解决,必将难以进一步提升讲座品质。因此,众多听众倾向于围绕某一主题适当高频化地开展系列讲座,增强讲座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影响力[2]。对于一些能够构成系列内容的讲座,在讲座举办时间和内容的安排上,可以适当地高频化,尽可能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将有助于讲座的良性发展。

2.5 读者感兴趣的讲座选题

对于读者感兴趣的讲座选题,问卷中有文学艺术、时政军事、家庭教育、健康养生、历史人文、地方文化、经济热点等七个选项。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喜欢文学艺术、历史人文类选题的听众分别占46%、44%,偏好时政军事、家庭教育、健康养生类讲座选题的听众人数分别占到39%、35%、30%,此外,地方文化、经济热点等主题,也是读者感兴趣的内容。笔者对读者感兴趣的讲座选题与读者的性别、职业、学历、年龄分别做交叉分析发现,读者对讲座选题的兴趣在职业和学历上并无显著区别,但在性别和年龄上有较为显著的区分。女性读者倾向于聆听趣味性、实用性较强的讲座,90.3%的女性听众选择了文学艺术、家庭教育、健康养生类讲座,男性听众倾向于聆听专业性、前瞻性较强的讲座,89.7%的男性听众选择了时政军事、历史人文、地方文化、经济热点类讲座。年龄越高的听众越倾向于聆听健康养生、历史人文、地方文化方面的讲座,有91.5%的60岁以上的读者选择此类讲座,有86.5%的45~60岁读者作了相同选择。

长期以来,囿于本馆讲座的定位,“东林文化讲坛”选题以文学、艺术方面为主,但是,听众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和喜好,有着不同的选择性心理,随着听众对于讲座内容的选择性注意与记忆,势必不利于讲座固定听众的培养,甚至导致听众的流失。要使讲座的内容适合更多的听众需求,就要求图书馆必须高度重视听众需求。在策划讲座主题之前,应考虑到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学历读者的不同需求,为其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讲座服务[3]。

3 对策建议

3.1 拓宽宣传推广路径,提升讲座影响力

3.1.1 积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新手段,扩大宣传对象覆盖面

公共图书馆讲座服务活动需要通过宣传推广迅速辐射和扩散,宣传推广是讲座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就目前而言,公共图书馆通常能够充分运用网站、海报、宣传栏、读者简报、电子显示屏、报纸、电视、广播等方式发布讲座预告及其他宣传资料。但是,随着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新技术运用已成为人们沟通交流、获取信息、学习生活的时尚方式,以上传统的宣传方式只能针对到馆读者或主动登陆图书馆网站、关注图书馆活动资讯的读者起到宣传作用,难以普及到馆外广大社会公众,导致信息受众面狭窄。长此以往,数量更为庞大的潜在听众群体势必在日新月异的眼球经济的冲击下悄然流失。因此,公共图书馆应尽快顺应信息社会发展的潮流,扭转讲座宣传中的被动局面,利用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限制的网络或多媒体设备,形成讲座信息发布的多元化途径。只有以最快的速度让听众获得讲座的第一手信息,才能赢得更多读者的关注和参与。以无锡市图书馆为例,在本馆已成功推出的移动图书馆的基础上,可充分利用短信、微博、微信、QQ群等新媒体、新技术,发挥其“短、平、快”的传播优势和形式丰富、互动性强、覆盖率高的优点,将最新的讲座信息、主讲人宣传资料、讲座最精彩的内容等用图片的方式生动、形象地主动传送到读者面前,在实现信息的即时传播和接收的同时,促使有限的平台资源发挥最大的宣传效用。

3.1.2 深化与新闻报纸等传统媒体的互动合作,改进宣传推广方式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新闻报纸等传统纸质媒介正遭遇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但其不容忽视的公信力、持久的影响力等优势,完全能成为图书馆宣传的助力器。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仍有25%的忠实听众通过报纸等媒体关注图书馆讲座。图书馆若能进一步深化与新闻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合作,大力推广图书馆讲座资源与服务,力求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更多读者对讲座的兴趣,往往能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以往无锡市图书馆通过本地报纸宣传,内容往往局限于及时发布讲座预告或简讯,缺乏对重点讲座的后续报道和专题报道。自2013年起,无锡市图书馆与无锡地区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强的纸媒江南晚报社开展合作,由此摸索出了一条与媒体互动合作的道路。后者作为“东林文化讲坛”的协办方,不仅全程参与讲座举办过程,还以专栏的形式,对讲座进行深度专题报道。曾做客“东林文化讲坛”的明史专家毛佩琦、“百家讲坛”名师蒙曼、著名作家格非、“跳水皇后”高敏等主讲人,先后接受《江南晚报》记者专访,并在专栏中予以报道,同版刊载的精彩讲座内容回顾、相关知识信息链接,既为未能如愿到现场听讲的读者以启迪和帮助,又可供已现场聆听的读者细品讲座精髓,引发众多读者的热切关注。讲座宣传思路的改变,通过深化图书馆与传统媒体的合作,也将很好地起到推动讲座品牌效应的作用。

3.2 重视受众需求,提供文化套餐

听众的需求决定图书馆讲座服务的方向,始终把受众需求放在第一位是提升图书馆讲座工作水平的突破口。图书馆策划讲座之前,应通过读者座谈会、读者意见箱、网上读者征询、读者问卷调查等各种途径,广泛收集读者的自身信息需求,根据读者不同的年龄、知识背景、兴趣等,进行不同的读者群体细分,对读者不同讲座取向进行细致而严谨的分析。在讲座举办后,应及时收集读者的反馈信息,倾听读者对讲座主题、讲座形式、主讲人演讲情况以及听众对讲座的特殊要求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就无锡市图书馆而言,读者意见反馈作为讲座工作流程中的组成部分,已经实现规范化、常态化。但不少读者的反馈意见篇幅较短,建设性的意见不太多,图书馆也缺乏对讲座的深入反思[4]。

nlc202309041221

选题与图书馆举办讲座的持续性密切相关,也是吸引听众、打造讲座品牌的关键因素[5]。多元化的社会结构产生了多元化的文化诉求,倾力为读者提供丰富的专题讲座,也不失为满足读者多样化需求的有效途径之一。除了本馆着力打造的讲座服务品牌“东林文化讲坛”之外,无锡市图书馆还根据讲座的不同群体,打造了为青少年举办的未成年人专题讲座、为吴文化爱好者举办的吴文化专题讲座等等。这些讲座经多年的发展,现已拥有比较固定的听众群,颇受他们的欢迎。比如吴文化专题讲座,广邀各领域的学者讲解文化无锡的风土人情、历史掌故与文化传承,其展现吴地文化特色以及人文传统的旨趣,既与“老无锡”的精神情怀相契合,又满足了无锡市民了解无锡历史文化的需求。同时,由于该类讲座规模较小、互动性强,气氛轻松,即便安排在非周末期间推出,仍会吸引众多关注和热爱乡梓文化的热心听众的参与。总之,多样化专题讲座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多元化选择,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多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学习空间。

3.3 挖掘讲座深层内涵,实现内容系列化

公共图书馆讲座面向普通市民发挥“城市教室”的作用,听众群庞大,讲座内容广泛,因此,公共图书馆往往选择举办及时反映社会重大事件或热点问题的讲座,此类专题讲座能迎合大众口味,易于形成热闹场面、轰动效应,但临时性、随意性较大,内容缺乏连贯性,不利于固定听众群的培养以及讲座品质的提升。挖掘讲座深层内涵,实现讲座内容系列化,是公共图书馆讲座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6]。

以2007至2010年无锡市图书馆曾举办过的“钱锺书与无锡乡土文化”“钱锺书的学术人生”“《围城》女性四说”三场专题讲座为例,这三场讲座内容皆与无锡籍名人钱锺书相关,但因举办时间跨度大,各场讲座彼此独立,听众通过讲座对钱锺书及其作品的理解和把握都较为零散化、碎片化,失去了讲座内容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如果图书馆能够制定长期的讲座规划,以“钱锺书及其作品”为讲座主题,将以上由不同专家主讲的讲座整合为一个系列,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内陆续推出系列讲座,先后从钱锺书生平事迹、学术思想、经典作品解读等方面从知识纵深上讲透彻,则能保证内容的延续性和系统性,有效提升讲座的品位,培养相对固定的听众群,赢得良好的听众效应。

3.4 丰富讲座形式,优化活动效果

成功的讲座品牌运作,离不开丰富灵活的活动形式。图书馆应在讲座形式多样化方面下功夫,吸引更多的听众参与其中。首先,融合多人互动、现场表演等多种方式,调动听众的多种感官参与,使讲座变得立体、综合与多元。如突破“一人堂”传统,采取讲师联袂互动的形式,推出众多别开生面的专题讲座。著名作家陈村与复旦大学教授严锋、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风言锋语”栏目主持人李蕾与复旦大学教授钟扬等,曾先后联袂做客“东林文化讲坛”,以同场对话互动的方式为听众带来“微博时代的阅读”“健康生活离我们有多远”等讲座。新颖活泼的讲座形式激扬智慧,使听众感受到来自不同视角的思维碰撞。在“当代美国文化中的本土音乐”讲座中,主讲人美国民谣歌手金姆·辛普森在对美国本土音乐渊源、发展历程的介绍过程中,穿插大量精彩的吉他伴奏演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美国民谣清新自然的格调,加深了听众对艺术的感性认知,因而受到热烈追捧。此类讲座不仅给听众以耳目一新之感,更能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二是注重讲座与活动互动,使二者相得益彰。无锡市图书馆在重大活动、纪念日期间,通过举办与讲座主题相关的各种活动,实现知识信息之间的互联、互动与互补,提升讲座活动的效果。如在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际,无锡市图书馆在举办“百年辛亥的启示:统一与分裂”专题讲座的同时,推出“百年锐于千载——纪念辛亥革命百年文献图片展”、“辛亥革命在无锡”吴文化专题讲座、“辛亥历史人物”故事会等活动,让读者通过一系列互动活动,多角度、多方面了解和铭记辛亥历史。讲座与活动相结合的形式为读者带来了远比单纯听讲丰富得多的感受和体验,收到的活动效果不言而喻。

4 结语

美国图书馆学家谢拉指出:“在图书馆里,用户不会被告知他们需要思考什么,什么时候思考,而是独立地发现他们的思想、观点,自主地理解这些思想和观点。”[7]公共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图书馆讲座则为人们发现和学习思想、观点打开了一扇扇窗。公共图书馆应积极承担自身的使命,努力认识不足,寻找突破,谋求创新,使讲座真正成为引领读者学习、促发读者思考、触动读者心灵的有效载体,走上科学、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 1 ] 张彦博.共享知识 提升素质 传播优秀中华文化,共同促进公共图书馆讲座水平的全面提升[C].//曹宁,张志清.全国公共图书馆讲座工作论文集.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220-223.

[ 2 ] 任罡.公共图书馆讲座工作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0(5):28-30.

[ 3 ] 王世伟.图书馆讲座工作引论[J].图书馆学研究,2005(10):86-88.

[ 4 ] 王晓青.把握图书馆公共讲坛的特征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6):17-19.

[ 5 ] 肖佐刚.对公共图书馆开展讲座活动的思考[C].//曹宁,张志清.全国公共图书馆讲座工作论文集.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271-274.

[ 6 ] 吴培华.优化公共图书馆讲座服务的若干要求[J].图书馆杂志,2010(5):45-46.

[ 7 ] [美]谢拉.图书馆学引论.张沙丽,译.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6:37.

曾 媛 无锡市图书馆馆员。江苏无锡,214021。

(收稿日期:2013-12-05 编校:刘勇定)

篇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服务能力调查问卷

单位:得分:为了解医务人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掌握情况,请您配合我们的此次调查并认真答题。

***卫生局

以下说法请根据您的判断在括号内打上“√”或“×”。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包括环境卫生协管和卫生监督协管。

(×)

2、项目要求健康档案的建档率和合格率分别要达到80%和85%。(×)

3、0-6岁儿童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为辖区居住的0-6岁儿童。(√)

4、早孕建册是指在孕12周前建立孕产妇保健册。(√)

5、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健康相关信息采集(询问生活方式等、体格

检查、辅助检查),健康状况评估和健康指导。(√)

6、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服务对象为辖区内35岁及以上的高血压患者。

(×)

7、高血压高危人群需每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

8、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的随访管理要求是指实施分级管理、随访评估和分类干预,其中每年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随访和1次较全面的健康体

检。(√)

9、抑郁症需纳入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

10、甲类传染病应按要求于2小时内报告。(√)

篇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服务能力调查问卷

目前,正在对全县乡镇卫生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绩效评价,我们将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有关情况向您做些了解,希望得到您的大力支持。请您根据自身的体验和感受,在您认为最符合的选项上打“√”。

1、乡镇卫生院的现有医疗条件,能满足您的基本医疗需要吗?

A 满足B基本满足C不能

2、您对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的医疗水平满意吗?

A 满意B 基本满意C 不满意

3、您对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满意吗?

A 满意B 基本满意C 不满意

4、您对乡镇卫生院开展的健康咨询活动满意吗?

A 满意B 基本满意C 不满意

5、您对乡镇卫生院提供的健康知识宣传的效果满意吗?

A 满意B 基本满意C 不满意

6、您对所在乡镇的预防接种工作评价怎样?

A满意B 基本满意C 不满意

7、您对乡镇卫生院为您家庭建立的健康档案满意吗?

A 满意B 基本满意C 不满意

8、您对所在乡镇的妇幼保健工作评价怎样?

A满意B 基本满意C 不满意

9、您对该乡镇开展的65岁以上老年人保健服务评价怎样?

A满意B 基本满意C 不满意

10、你对乡镇卫生院开展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总体评价是?

A 满意B 基本满意C 不满意

篇7: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服务能力调查问卷

服务机构基本情况调查问卷的通知》的通知

各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属有关单位:

现将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填报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基本情况调查问卷的通知》(陕人社办函[2011]23号)文件转发给你们,请你们按《通知》要求,认真遵照执行。

本次调查所用书面调查问卷(见附件)共2页,打印后由填报单位填写全部内容并加盖公章后上报。请各县区人社部门和市属有关单位,于5月13日前将本地区全部调查问卷通过邮寄或传真方式报送市局就业促进科。

联 系 人:韩谡

联系电话:0912-3893911(传真)

邮寄地址:榆林市榆阳区青山路市政府2号楼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512室

邮政编码:719000

收 件 人:韩谡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

省人社厅关于填报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基本情况调查问卷的通知 陕人社办函〔2011〕23号

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杨凌示范区人事劳动局,省级有关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

现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填报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基本情况调查问

卷的通知》(人社厅函〔2011〕186号)转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要求,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各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要统一组织部署,安排专门人员做好此次调查工作,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二、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要高度重视问卷调查工作,实事求是、认真填写调查

问卷项目,字迹清晰,表达准确,按时上报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相关资料,可通过省人力资

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进行下载(“通知通告”栏)。

三、各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级有关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务必请于

5月10日前将调查问卷一式两份收集后报送至省劳动就业服务局。

四、注意事项

1、填报机构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均应填报调查问卷。每个机构填报一份调查

问卷,合署办公统一运行的多个机构共同填报一份调查问卷。

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另外加挂牌子的,应按照合署办公统一运行机构的要求共同填报

一份调查问卷。

2、指标说明

(1)《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基本情况调查问卷》3.1 “全部实有工作人员数”为

本单位全部人员数,包含聘用人员、借调人员等。

3.1“全部实有工作人员数”等于3.2中的“在编人员”、“聘用人员”、“使用的劳

务派遣人员、“其他人员”等四类人员人数之和。

(2)6.2应选本机构所使用的信息系统最高状况,且只能选一项。

联 系 人:吴林谢青邮政编码:710006

联系电话:(029)87290060、87298310(传真)

邮寄地址:西安市新城区省政府新城大院物资楼二楼

陕西省劳动就业服务局

附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填报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基本情况调查

问卷的通知》(人社厅函〔2011〕186号)

篇8: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服务能力调查问卷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6年11月对西部某省10853所村卫生室和22956名村医进行了调查。

1.2 方法

采用问卷形式对村卫生室和村医进行普查。

1.3 统计分析

使用Epi data 2.1软件建立数据库,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村卫生室人员学历情况

在本次调查的22956名村医中, 中专以下学历占村医总数的52.1%。50岁以上的村医7122人, 占总数31.0%, 其中6075人 (85.3%) 的村医是中专以下学历;50岁以下的村医15834人, 其中中专以下学历5927人, 占37.4% (见表1) 。进行χ2检验后有统计学意义 (χ2=4517.445, P=0.000) 。说明不同年代出生的村医学历构成不同, 50岁以下的村医学历主要以中专为主, 而50岁以上村医大部分学历在中专以下。

(χ2=4517.445, P=0.000)

2.2 村卫生室人员获得执业资格证书情况

调查对象中获得国家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比例为19.3%。50岁以上的村医中, 有1204人 (16.9%) 获得了国家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 50岁以下的村医中有3236人 (20.4%) 获得国家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 (见表2) 。进行χ2检验后有统计学意义, 说明不同年代出生的村医获得执业资格证书的比例不同, 50岁以下村医获得执业资格证书的比例高于50岁以上的村医。

(χ2=39.275, P=0.000)

2.3 村卫生室房屋基本情况

在调查的10853所卫生室中, 有5474所村卫生室的房屋结构可以达到三室分开 (即诊断室、治疗室和药房三室分开) , 占50.4% (见表3) 。村卫生室的平均面积为44平方米, 房屋面积<40平方米的有3521所, 占32.4%。≥80平方米的村卫生室有857所, 占7.9% (见表4) 。

2.4 村卫生室产权情况

在调查的村卫生室中, 产权属于村医本人的有8959所, 占82.5%;属于村委会所有的村卫生室仅有959所, 占8.8% (见表5) 。

2.5 村卫生室拥有相关设备情况

调查发现, 大部分村卫生室都有出诊箱和血压计 (拥有出诊箱的村卫生室占86.6%, 拥有血压计的村卫生室占88.2%) , 但是仅有6028所村卫生室 (55.5%) 拥有检查床, 3810所村卫生室 (35.1%) 拥有高压消毒锅, 拥有儿童体重计的村卫生室只占到了10.1% (见表6) 。

3讨论

调查发现, 在村卫生室工作的村医中, 50岁以上的人占了近1/3, 而这些人基本上属于没有学历的;而50岁以下的村医中, 中专以上学历占了近3/5。说明学历的结构和年龄有密切的关系。同时, 50岁以下村医获得国家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也较50岁以上村医的比例高, 因此建议在以后的培训中, 如果资金短缺, 用有限的资金主要用于对50岁以下、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村医集中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 将更有助于改善村医的服务质量, 进一步提高村卫生的基本卫生服务能力。

调查中还发现, 村卫生室的房屋破旧、简陋, 规模小, 有近1/3的村卫生室面积和近一半村卫生室业务用房结构没有达到94年卫生部文件中对村卫生室建设标准的要求, 即村卫生室面积不小于40平方米且三室分开 (诊断室、治疗室和药房三室分开) 。大部分村卫生室的产权属村医个人所有, 政府出资以及属于乡镇卫生院设点的村卫生室仅占很小的比例。同时, 村卫生室缺少必要的医疗设备, 大部分村卫生室仍停留在使用过去的老三样 (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 为病人看病,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看病就医。因此建议政府尽快定位村卫生室的功能, 对村卫生室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的给予财政保障, 同时按照村卫生室承担的服务、职责和任务, 进行与其规模和技术服务相适应的基本设施的建设, 确保其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加便捷和及时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戴秀英, 郭忠琴, 等.宁夏农村村级卫生服务现状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 2006;10 (22) :1159~1160.

[2]徐杰.农村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4;5:7.

篇9: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服务能力调查问卷

四成受访者或其家人存在就业困难问题,农村高于城镇,其他市州高于成都市

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及受访者或其家人是否存在就业困难时,40.7%的受访者表示存在。分城乡来看,52.7%的农村受访者或其家人存在就业困难,较城镇受访者(32.8%)高出19.9个百分点。分区域来看,43.4%的其他市州受访者或其家人存在就业困难,较成都市受访者(29.3%)高出14.1个百分点。

受访者对目前当地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就业培训方面的满意率为70.8%,城乡及区域均差异不大。

进一步问及对就业培训哪方面不满意时,表示“开展就业培训少”和“劳动权益保护没有落实”的受访者最多,均为22.0%(详见图1)。

近九成受访者参加了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八成受访者认为办理养老、医保手续方便

调查结果显示,88.9%的受访者参加了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11.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什么保险都没有参加过。从没有参加保险的受访者职业分布来看,主要为下岗/待业人员、家庭主妇和自由职业者。

当问及在当地社保或者医保机构办理养老、医保相关手续的便利程度如何时,表示“非常方便”的受访者占16.0%,“比较方便”的占29.7%,“基本方便”的占34.0%。认为“不太方便”和“很不方便”的分别占14.0%和6.3%。

农村受访者表示不方便的占24.0%,比城镇受访者(17.7%)高出6.3个百分点;成都市受访者表示不方便的占21.5%,比其他市州受访者(20.0%)高出1.5个百分点。

超八成受访者认为在当地医疗机构就医看病方便,对当地医疗机构服务满意率为76.6%,城镇均高于农村

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及在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就医看病的便利程度如何时,表示“非常方便”的受访者占17.8%,“比较方便”的占31.8%,“基本方便”的占32.7%。认为“不太方便”和“很不方便”的分别占11.6%和6.1%。农村受访者表示不方便的占21.8%,比城镇受访者(15.0%)高出6.8个百分点;区域差别不大。

受访者对当地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满意率为76.6%。城镇受访者满意率为77.1%,比农村受访者(75.8%)高出1.3个百分点;成都市受访者满意率为78.7%,比其他市州受访者(76.2%)高出2.5个百分点。

进一步问及对当地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哪方面不满意时,表示“服务态度差”的受访者最多,为47.7%;其次是“药费高”,为46.8%;第三是“检查费高”,为31.0%;“过度检查和治疗”和“医疗技术差”并列第四,为20.1%。

半数以上受访者不清楚当地救助标准变动情况

当问及是否知道最近当地城乡低保、“五保”对象以及孤儿等救助标准变动情况时,50.9%的受访者表示不了解不清楚;7.1%的受访者表示有明显增加;19.6%的受访者表示“有一定增加”;22.4%的受访者表示“基本没变”。分城乡看,城镇受访者表示不了解的为53.4%,比农村受访者(47.0%)高出6.4个百分点;分区域看,成都市受访者表示不了解的为54.7%,比其他市州受访者(49.9%)高出4.8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受访者对当地救助标准变动情况表示“不了解不清楚”的比重均较大,建议相关部门应注重加强惠民政策信息的宣传力度。

对当地政府进行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满意率为67.0%

受访者对当地政府目前进行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满意率为67.0%。分城乡来看,农村受访者满意率为68.6%,比城镇受访者(66.0%)高出2.6个百分点;区域相差不大。

进一步问及对当地政府进行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哪方面不满意时,表示“申请保障房条件门槛过高,没有申请资格”的受访者最多,为27.0%(详见图2)。

受访者对小孩入园、上学方便程度,以及对当地幼儿园、中小学的管理和教学质量均较为认可,但乱收费现象仍不容忽视

78.3%的受访者认为当地目前小孩入托儿所、幼儿园方便,城镇高于农村,其他市州高于成都市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当地目前小孩入托儿所、幼儿园“非常方便”的受访者占20.9%,“比较方便”的占27.1%,“基本方便”的占30.3%。认为“不太方便”和“很不方便”的分别占14.1%和7.6%。

城镇受访者认为方便的占80.7%,比农村受访者(74.8%)高出5.9个百分点;其他市州受访者认为方便的占80.3%,比成都市受访者(70.8%)高出9.5个百分点。

81.1%的受访者认为当地目前小孩上小学初中方便,城镇高于农村,其他市州高于成都市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当地目前小孩上小学初中“非常方便”的受访者占21.5%,“比较方便”的占27.9%,“基本方便”的占31.7%。认为“不太方便”和“很不方便”的分别占12.2%和6.7%。

城镇受访者认为方便的为82.7%,比农村受访者(78.7%)高出4.0个百分点;其他市州受访者认为方便的占81.7%,比成都市受访者(78.8%)高出2.9个百分点。

67.5%的受访者表示目前当地小孩入园、上学存在乱收费现象,城镇较农村更为突出,成都市较其他市州更突出

当问及当地目前小孩入园、上学是否还存在收择校费、捐助费、培训费、课本费等乱收费现象时,仅有32.5%的受访者表示“基本上不存在”,其余67.5%的受访者均表示存在。其中,13.1%的受访者表示“普遍严重存在”;14.0%的受访者表示“多数有所存在”;40.4%的受访者表示“个别有所存在”。

分城乡来看,城镇受访者表示“基本上不存在”的占27.1%,比农村(41.0%)低13.9个百分点;分区域来看,成都市受访者表示“基本上不存在”的占20.2%,比其他市州受访者(35.7%)低15.5个百分点。

受访者对当地幼儿园及中小学的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满意率为84.9%,成都市高于其他市州,城乡相差不大

调查结果显示,对当地幼儿园及中小学的管理和教学质量表示“非常满意”的受访者占9.9%,“比较满意”的占27.8%,“基本满意”的占47.2%。表示“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分别占11.6%和3.5%。

分区域看,成都市受访者满意率为90.0%,比其他市州受访者(83.7%)高出6.3个百分点;城乡相差不大。

近七成受访者对当地政府及社区(村里)组织开展文化体育健身活动满意,城镇高于农村,成都市高于其他市州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对当地政府及社区(村里)组织开展文化体育健身活动的满意率为69.1%。城镇受访者的满意率为73.3%,比农村受访者(62.5%)高出10.8个百分点;成都市受访者的满意率为75.1%,比其他市州受访者(67.5%)高出7.6个百分点。

上一篇:预防眼睛近视说明文600字精选篇下一篇:工作报告学习心得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