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系统观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及其新学科在哲学中的吸纳

2024-05-02

论系统观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及其新学科在哲学中的吸纳(共6篇)

篇1:论系统观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及其新学科在哲学中的吸纳

论系统观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及其新学科在哲学中的吸纳

一、系统科学及其新学科的发展为哲学提出了新课题 系统科学是一门古老而新兴学科。言其古老,是因系统观点和系统思想自古有之;说其新兴,是指作为一个独立的科学门类,它是在当代不久才创立与兴起的`,而且至今体系还不够成熟,正处于研究和发展之中。 二十世纪中叶,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贝塔朗菲创立了系统论;维纳创立了控制论;……

作 者:张治安 作者单位:渭南市委党校哲学副教授,陕西渭南 714000刊 名:理论导刊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GUIDE年,卷(期):“”(4)分类号:关键词:

篇2:论系统观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及其新学科在哲学中的吸纳

江苏的经济发展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属于比较发达的省份,但是最近几年农村集体工业经济在不断萎缩,导致贫富距离加大,给政府财政方面带来一定的压力,使新农村建设发展遇到了瓶颈时期。改善目前的集体工业经济的困境,就应该加大改革力度,让农民成为真正的企业所有者,企业与政治互不干涉,自负盈亏、自主管理。振兴苏南农村集体工业经济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配套体制改革,实现多样化形式的农村集体工业经济。

1 苏南农村集体工业经济的发展与历史作用

1.1 苏南农村集体工业经济的发展

苏南农村集体工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步发展,也是顺应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为市场经济演变的结果。它的发展变化根据时代背景和当时的国家政策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飞跃阶段。

起步阶段是从1958年的大跃进开始,到1978年这个时间段。在农业合作化之前,苏南农村已经有很多兼营手工业经营的农民,在进入70年代,我国还是以生产粮食为主作为主要经济动脉,苏南区域人多地少,农民生活水平非常困难,维持温饱都已经成为一个问题。当时的国家政策是在十年内实现农业机械现代化,当地的农民先后经营起有关农机装配的小型企业,这是苏南农村集体工业经济的初期起步阶段,实现农村集体工业经济为主的转型,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发展阶段是从1979年到1984年这个时期。这个时期全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进一步加快了集体工业经济的发展。在政府的支持下,农民企业家快速办起了大批的乡镇企业,改变传统的统购统销体制,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凭借改革开放的政策,进一步扩大了农村集体工业经济的发展空间[1]。

飞跃阶段是1985年到1996年。在这个时期国家实行对外开放,促使苏南农村集体经济迈向了一个质的飞跃。由之前的国内经营增加到向国外销售,企业之间相互合作、互利互惠,合资企业也在不断发展,生产出自己的品牌或专利产品。到1985年,解决了苏南地区百分之四十的劳动力问题,到了90年代,苏南农村集体工业经济总产值在苏南经济总量中已经占据百分之八十的比重,可以看出集体工业经济的发展速度之快。

1.2 苏南农村集体工业经济的历史作用

首先,农村集体工业经济在苏南建设新农村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农村集体工业经济的发展,解决了人多地少,人口剩余就业困难的问题,并且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对企业的建设发展、技术运用和管理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改变了传统的农民形象,成为优秀的农民企业管理者,加快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集体工业经济的发展还为社会建设方面、科教方面、公共福利事业方面也积累了大量的资金,完善了苏南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集体工业经济的发展为苏南地区的农村创造了丰厚的资金来源与储备。

其次,苏南农村集体工业经济推动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体系是逐步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调整,苏南农村集体工业经济的发展,使市场经济形成了公平竞争的观念,企业之间可以进行公开竞争,由于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促使企业不断扩大经营与发展空间。由此可见,苏南农村集体工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苏南农村整体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原有的农业生产经营为主的结构,转向以工业生产经济为主,为苏南农村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2 苏南农村集体工业经济的管理体制

2.1 管理体制存在不足

苏南农村集体工业经济是在乡村行政部门的扶持与鼓励下发展起来的,在当时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实现了对生产要素市场的替代,对其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管理体制上同时也存在了弊端,乡镇政府成为农村集体工业经济企业集体资本的所有者,出现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的现象,导致出现公有资本所有者人格化机构缺位。政府一面追求政绩,一面追求利益,缩小了公有资本,使公有资本所有者和政府管理者的经济价值目标存在着明显的矛盾。

2.2 体制改革中的两种思路

一种思路是放弃集体所有制的私有化改革。农村集体工业经济发展中,在产权方面农民只占很小的份额,所以带动不起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集体经济发展缓慢,出现萎缩的现象。放弃集体所有制私有化改革,施行产权集中化,明晰产权、责任与利益。提高经营者和经营层的持股比例、非集体股比例与股权的集中度,进一步把产权明确化。

另一种思路是坚持集体所有制性质不变的改革。苏南农村集体工业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产物,虽然目前在发展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其特有的主体形式非常接近于当前的市场经济结构。改变政企不分的情况,就应当明晰产权归属,真正落实苏南农民集体工业经济的主体地位,防止集体资产流失,保证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2.3 体制演变的总结

苏南农村集体工业经济所遇到的挫折,不是集体经济不适应市场经济,而是混淆了经济机制和经济管理体制的含义。经济机制具有历史规定性与客观性,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资源配置相结合的产物,而经济管理体制具有主观性,是根据对经济机制的理解而制定出的规范经济活动的各方面制度。明确了经济机制和经济管理体制的概念,可以从根本上理解,苏南农村集体工业经济并不存在产权不清的问题,农民就是产权的所有者,施行民主制度让农民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管理体制不断创新,真正做到政企与政资分开,使苏南农村集体工业经济再现辉煌的成绩[2]。

3 振兴苏南农村集体工业经济的需要

3.1 振兴集体工业经济创造社会财富

虽然现阶段集体工业经济面临着社会需求结构的改变,从必需品消费为主转向以非必需品消费为主,但是通过对集体工业经济的改革,选择适合的经营方式,改变原有的生产方式,重视公平分配,劳动者之间处于平等的社会地位,缓解贫富之间的差距,实现共同致富的目标。农民积极主动发展生产,集体工业经济依然会发挥创造社会财富的价值与能力,为政府提供大量的财政资金收入,并且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3.2 振兴集体工业经济增加就业渠道

苏南地区处于人多地少的状态,剩余的劳动力与就业结构出现了矛盾,振兴集体工业经济可以解决剩余劳动力的问题。随着集体企业的不断兴起和发展,其资本有机构成比较低,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相同的资本投入却能够提供更多的劳动就业机会。而对于农民来说,劳动就业是维持生活的根本,所以,提倡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增加农民就业渠道,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使农民通过劳动创造财富,改善生活水平与质量,同时也保障了社会的稳定。

3.3 振兴集体工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增加农民的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在传统的经济生产方式里,农业收入是农民的主要生活来源,但是在集体工业经济兴起后,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非农产业,它增加了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并且增加了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所以,振兴苏南集体工业经济,不断深化改革,激发集体企业的活力,调动农民的生产生活积极性,使农民不断创收、增加财富。

3.4 振兴集体工业经济实现农业产业化

农村集体工业经济属于一个独特的生产体系,它的发展基础是依赖于自身的农业,以自身的农业资源为基础,不断扩大经营市场规模,把农业生产的全部链条整合成为一个完整的经济产业体系,进一步提高农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能力。而集体工业经济企业则是加快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力量,集体工业经济企业的发展,增加了农产品的生产方式和销售渠道,加快了工农同步建设的步伐,农村集体工业经济在实现农业产化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 振兴苏南农村集体工业经济的探讨

4.1 大力发展农村集体工业经济的重要性

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集体工业经济,依靠集体的力量与帮助,缩短贫富差距。由于农村的生产力相对落后,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带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再带动全村人共同致富。发展集体工业经济是集体经济的主要内容,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中,集体工业经济利用自身特有的组织形式、协调能力与服务范围,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力量,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所面对的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2 振兴集体产业的资本

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集体所有制就是集体所有者利用自身的生产条件进行经济活动而获取利益,它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影响,使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增值。苏南地区在私有化的同时,很多地方采用出租厂房的形式来保护集体经济利益,用借贷资本来代替产业资本,资本的贷出与借入形成了一种买卖关系,也就是买卖商品的使用权或支配权,在签订了借贷合同之后,资本的使用权或支配权就发生了转变,资本的最终所有权决定企业对借贷资本的使用与支配,所以,振兴集体产业资本,掌握资本所有权,才能保障资本发挥职能作用。

4.3 农村集体工业经济实现多样化

苏南农村集体工业经济现阶段的所有制形式已经摆脱了原有的框架结构,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从苏南的现状主要包括合作制、基金所有制、混合所有制和股份合作制。

合作制。合作化经营是农民共同从事生产活动的一种经营形式,能够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降低农民的交易成本与风险,并且为农民提供了大量的经济信息,调动了农民参与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基金所有制。基金所有制是把多个企业或散户的资金集中在一起运作的组织形式,基金所有制可以把个体不能进行运作的资本连为一体,它的股权比较分散平均,在基金内部分配利润时是共同享有,实现了共同致富的目的。

混合所有制。混合所有制可以实现集体经济企业的产权结构多元化,实现资本与经济相结合,增加了资金运转,迅速扩大企业发展规模,并且激发了企业的发展潜力,成为苏南农村集体工业经济增加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股份合作制。股份合作制是把合作制和股份制相结合,在农村股份合作制中,农民是生产者又是所有者,把劳动者的劳动与资本结合起来,体现出中国特色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5 结语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时期,振兴苏南农村集体工业经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提升苏南农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地位,改变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的现状,实行完善的财政体制改革,乡镇政府在政策与法规上给予支持空间,促进农村集体业经济健康、顺利、快速地发展。

摘要:我国当前处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阶段,振兴农村集体工业经济,加快农村集体工业经济发展,是苏南模式的核心内容,有着重要的地位。从各个角度都可以看出集体工业经济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不但可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还可以增加就业渠道,解决失业问题,达到共同致富的效果。本篇论文从苏南农村集体工业经济的发展与历史作用展开分析,研究现有的管理体制并进行总结,对振兴苏南农村集体工业经济的需要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探讨振兴集体工业经济的各项措施,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发展性的参考,促进集体工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苏南,集体工业经济,经济地位

参考文献

[1]许秀川.重庆市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目标差距与推进路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篇3:跨学科研究及其在哲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交叉学科 哲学 方法论 发展趋势

人类进行跨学科性的研究已有较长时间的历史,但真正称得上是跨学科的,还是在近代有了分门别类的学科建制以后才逐渐成形的。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笛卡儿将代数学与几何学交叉而发明的解析几何,它不仅一改两千年来这两门学科彼此分离的局面,而且为微积分的发明创造了條件。此后,随着科学的发展相继出现了多种形式和领域间的学科交叉,使交叉学科研究成为科学中的一种常见现象。那么,究竟什么事跨学科呢?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解读跨学科研究。

一、跨学科研究的内涵

对于什么是学科,最为简明的解释是:学科即特定的研究领域。跨学科的定义与学科相对应。它涉及跨越学科界限,开辟新的领域,处理现实世界的问题。跨学科的基本立场是:世界及其所有问题既不是也不能根据历史演进的以及人类创造的学科结构来进行限定。它主张动态、灵活性,推翻旧的假设和思想倾向。

随着科学的发展,相继出现了多种形式和领域间的学科交叉,使交叉学科研究成为科学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早期,人们对交叉科学和跨学科基本上市不加区分的。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有学者开始用“跨学科”一词取代了“交叉科学”。今天看来,交叉学科或科学研究还属于跨学科研究的初始阶段,因为这样一种研究仅限于已有的学科之间,而学科是人为设置的,这样的学科划分形成限制人们走向更大范围更高境界的跨学科性的研究

二、跨学科研究方法的特点

跨学科研究方法可根据视角的不同,由低到高,概要地分为方法交叉、理论借鉴、问题拉动、文化交融四个大的层次。方法交叉有方法比较、辐射、移植、聚合等,这些通常发生在各学科之间,其中每一方面和环节都包含着非常丰富和细致的内容。这些是在跨学科研究中最基本,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如计算机科学中著名的模拟退火算法,是根据材料学中固体物质的退火过程与一般组合优化问题之间的相似性发展起来的。

理论借鉴主要指知识层次的互动,通常表现为新兴学科向已经成熟学科的求借和靠近,或成熟学科向新兴学科的渗透与扩张。某些边缘学科的创建基础是成熟的学科,比如新兴的分子生物学,其进展依靠成熟的物理学和生物学基础。

问题拉动是以较大的问题为中心所展开的多元综合过程,有纯粹为研究客观现象而实现的多领域综合,也有探讨重大理论问题而实现的多学科综合,更有为解决重大现实疑难而实现的各个方面的综合。比如如何解决人类在太空生存的问题便是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问题,需要在物理学、生物生理学、环境学等以及它们衍生的边缘学科寻求解决之道。

文化交融是不同学科所依托的文化背景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这种融合并不是一个单独的过程,因为学科间的任何互动都有文化的因素参与,但真正的文化交融又是一个更深更广的过程,是跨学科研究的终极目标。典型的例子如一些社会科学课题,如果不深入理解相应的文化背景,就很难到达预定研究结果。

所以说,跨学科研究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知识和技术的复用和创新。

三、哲学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研究

从人文科学的角度看,跨学科研究有着久远的历史。例如,有学者认为哲学即应被看做是跨学科的,因为它跨越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哲学与其他学科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下面只从几个方面来概要的说明哲学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研究。

哲学与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对于文学与哲学关系的研究,一定要考虑到各种复杂性以及文学与哲学的双向互渗。哲学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眼睛与大脑,没有这双眼睛的探路并且经过大脑的思考,一个民族就会走弯路;文学则是一个民族之感觉与直觉的表现,是一个民族最敏感的神经。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学与哲学的一般关系,应该是哲学指导文学,文学表现哲学。

无论是中国的孔子、孟子、老子和庄子,还是古希腊的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都对后来的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除了产生于勾栏瓦舍之中的话本小说颇受佛学影响之外,中国正宗的诗文,不是接受孔孟哲学的指导,就是接受老庄哲学的启示,很少文本能够例外。中国的所谓“文以载道”、“文以明道”,就是要求文学以哲学为灵魂并且表现哲学。文学绝不是被动表现哲学的工具,单纯“文以载道”的文本向来也没有多少艺术价值。伟大的文学往往不是单一哲学的传声筒,更不是那些干巴巴的哲学教条的形象图解。

哲学与自然科学的跨学科研究。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是具体和一般,实践和理论的关系。从自然科学的某个具体研究,例如做一个实验,推导一个公式等等,也许与哲学的关系并不是很大,对研究者哲学素养的要求也是不很高,但如果要探索自然科学中的普遍及深层次规律,则与研究者的哲学思想就有很大的关系了。例如,牛顿力学在低速宏观的体系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说明了牛顿力学中的绝对时空观以及形而上学的哲学观的适用范围和精确度。

另一方面,自然科学实践也为哲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例证。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优越的哲学思想会导致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伴随着哲学思想的升华。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这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跨学科研究就是坚持联系观点的发展结果,是科学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跨学科领域的研究是对单一学科研究的挑战与革命,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质性突破,必将对未来科学与技术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霓.跨学科研究的发展与实践[N].国外社会科学,2008:51.

[2]唐磊.理解跨学科研究:从概念到进路[N].国外社会科学,2011:515.

篇4:论系统观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及其新学科在哲学中的吸纳

欧洲中世纪大概由公元5世纪至15世纪, (Medieval) 通常公认的时间上下限是公元479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 至1453年 (君士坦丁堡失陷) 。[1]

自古希腊原始宗教, 到耶稣传播博爱的、后被尊为国教的新宗教, 欧洲的政治与社会生活, 开始了一个一切为神圣上帝服务的时代。因为统治意识的神学理解因素, 这样一个严格控制思想与精神的时代, 也被后来的人们看做为一个“黑暗时代”。

岁月无痕。在科学技术与经济力量不断发展的推动下, 伴随着十字军东征的不断失败及罗马帝国的日渐末落, 欧洲社会已经开始酝酿着有关神学与科学关系的思考。

随着欧洲领属疆域的再次分解, 以宗教为统治手段的上层意识更加强化。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 在此时代的后半程, 于欧洲展现出欲与罗马分庭抗礼的多元气象。

当传统的信条被打破与解放, 在宗教与世俗之间似乎就开启了一道方便之门。为谋求统治力的功利主义思想, 让更加广泛的世俗道理融入宗教领域。而此时的宗教, 也从内部, 最终告别了原先纯粹神学的面貌。

从这一时期的音乐生活来看, 虽然宗教音乐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 但世俗因素正不断地进行渗透, 对音乐的美的认识也开始得到趋于理性的关照。这最终使音乐由为神服务而转变到为人服务上来。

这样, 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方面, 多声部音乐的出现, 已经具有了摆脱社会契约限制的条件。例如, 只能存在的定旋律声部, 男高音或是男童音色, 在格里高利圣咏改革的前后 (这里仅讨论现象, 不讨论时间) 就有所动摇, 新的声部及音色开始进入到颂神领域。

二、中世纪多声部音乐的基本审美需要

张前、王次炤著的《音乐美学基础》提到过对音乐美的认识和思考的历史:“仅就有著述可考的……在西方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到3世纪的古希腊时期, 距今都有二千几百年的历史了。”[2]另外, 针对音乐美学引用了一些权威看法:“‘音乐美学, 是一般美学的一个分科, 是特别把对音乐的内容和形式的探讨, 以及关于音乐的表现力和表现方法的问题作为自己的课题的。’——德国《大赫尔德辞典》1931年版……‘音乐, 和其他艺术作品一样, 可能是审美地满足而未必是‘美’的。因此下列定义对研究这个问题提供一个更好的基础:音乐的美学是研究音乐与人类的感官和理智的关系的学科。这个定义符合希腊字äisthesis的原始意义, 即:知觉·感觉。’——美国《哈佛音乐辞典》1972年版。”[3]

这些观点旁证了两个问题: (1) 对美的思考早在中世纪以前就已存在于欧洲; (2) 对美的认识, 存在宗教传统体系所排斥的因素, 即“表现”的欲望, 以及“音乐与人类的感官和理智的关系”而非音乐与神的关系这样的矛盾。

显然, 世俗的审美意愿, 对于音乐——无论是海德格尔所说的初始性的社交音乐还是纯粹音乐, 它的发展必将突破神秘主义的愚昧和强权统治的残酷这样两重枷锁。音乐作为人类内部关系的连接体, 在人与人之间的音乐行为过程中, 其存在的多声部和谐的可能, 也一定会让更富于表现性的同步形式重新登上公众舞台。因此, 多声部音乐的产生, 在中世纪来说, 正是由于受到了极大的禁锢而变得更加为人们所需要、所迫切。也正是这样的审美需要, 宗教的和谐与音乐音响的和谐就逐渐回避了所谓世俗欲望的话题, 开始一步步融合、统一起来。

三、中世纪多声部音乐在思想意识方面的基本体现

中世纪时期, 宗教对思想意识的控制可以说是达到了人类社会的极致, 却也恰恰因此, 人们的自由意志也正逐渐空前的高涨起来, 最终带来了欧洲社会的巨大转变。如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博伊伦神父诗稿的发现、科学主义反神学思想的出现等等现象, 不正说明了这样一种思想意识的发展与转变吗。

科学与神学不见得一定是对立的、矛盾的, 恰恰, 科学与神学可以互为弥补, 用不同的方式和角度, 帮助人类认识自我内在与外在的关系。但是, 统治意愿的功利心, 对科学与神学的不同解读和诠释, 让二者走向了对立, 宗教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于中世纪的欧洲逐渐强盛起来。

音乐对于人类来说, 存在着不同的审美层次。也许西方神学还没有最终解决音乐之大美的疑惑, 但至少在精神领域, 也已和东方的释道之美观有了极为相近的认识了。以无美为大美的终极境界, 在西方的神学体系里面, 仅仅停留在了固守于人声单声部的认识层面。

然而, 意识形态及功利主义的排他对立因素, 也终于让科学观与神学观在宗教的问题上越发尖锐起来。对于音乐的思考, 引入多声部的因素, 却好似成为了是否反对宗教或者改革宗教的标志了——其实完全是两回事, 那么, 多声部音乐的出现为什么却是格里高利圣咏改革的一个主要内容呢?

那么, 世俗因素的渗入, 也是这样一种对立的思想意识的体现吗?科学与经济的发展, 让社会更加的丰富多彩, 人类外部环境的刺激迷惑着自身内在的觉察。对美的认识也开始趋向于形式化、法则化、概念化、表情化了。不仅仅是多声部音乐的出现, 后来歌剧音乐、舞剧音乐、标题化音乐的出现, 还有今天联觉艺术中的音乐、以及更具观赏性的商业音乐等等, 它们的出现既是人类外在获取欲望的必然, 也是人类内在音乐大美追求丧失的悲哀 (为此, 笔者在思考本文期间, 又另写了一篇文章《音乐原型初探》, 专作音乐内在本源的思考) 。

四、中世纪多声部音乐在西方音乐发展中的历史地位与意义

首先, 在音乐的社会活动存在状况中, 多声部音乐的感受与认识不可能仅在西方中世纪开始。至少, 早在中国汉代就有了“一人唱, 三人和”的“但歌”形式的多声部音乐。[4]而在西方古希腊时期, 虽然常认为当时的音乐是“单音音乐”, 哪怕仅是一种同音拌和, 其存在的合唱与伴奏等音乐形式仍是证明了多声部音乐存在的可能。[5]在公元前5世纪的毕达哥拉斯“还通过对数与音程协和之间的联系进行思辨……”, [6]这也证明了多声部音乐早于中世纪存在的可能。

中世纪多声部音乐的出现和发展, 在整个多声部音乐发展乃至整个西方音乐发展来看, 仍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1. 宗教体系单音音乐向多声部音乐的转变, 从思想上体现了由神向人的转变。

虽然, 多声部音乐本身不能最终证明神学的音乐终极美观, 但是, 这种在思想上结束狭隘的宗教神学的现象仍是具有进步意义的。自此, 欧洲音乐逐渐告别迷信、愚昧的时期, 音乐艺术思维愈加清晰、理性。

2. 中世纪多声部音乐的出现, 为音乐审美思考的继续向前打开了又一条现实道路。

毕竟, 多声部音乐直接启发了和声学的到来。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中, 符合自然法则的、更加丰富的音乐音响, 预示了音乐家们的、普遍的人本关怀。这种内容、形式的融合, 也为后世音乐美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3. 多声部音乐在中世纪的公开化与合法化, 整体改变了音乐的审美准则及社会生活, 音乐由此开始, 从神走向人。

音乐文化也开始逐步由少数群体的精英文化, 走向更为广泛的普及文化。如果说, 音乐可以改变一个时代, 那么在中世纪, 多声部音乐的出现做到了这一点。

五、关于中世纪多声部音乐在中国的研究及其局限

千余年的历史是那样遥远、漫长, 中世纪的西方音乐是如此的神秘, 众多学者为之痴迷, 国内研究成果也很多, 如:有武汉音乐学院杨峻峰的《《诗篇》与早期的基督教音乐》;有《乐府新声》所录张丽娜的《格里高利圣咏早期传播的历史条件》;有宜宾学院曾庆红的《基督教对欧洲音乐的影响》;有西安音乐学院崔兵的《解析中世纪经文歌的文化内涵》;有湖北孝感学院刘鸿飞的《略论西方音乐的世俗化进程》;有《上海师范学院学报》所录曾丽明的《论中世纪伪乐对调式发展的作用》;有黔东南民族师专蒋宪瑜的《欧洲音乐史上的里程碑——中世纪的教堂复调音乐》;有西南师范大学曹昆等所写的《浅谈中世纪教会对欧洲合唱艺术发展的影响》;有《聊城大学学报》何丽丽的《中世纪欧洲世俗音乐兴起和发展的原因》;有南开大学杨旭的《中世纪基督教音乐审美之维》;有山东大学吕小凤的《中世纪基督教与西方音乐文化的发展》;有《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所录司杨的《中世纪美学理论与其音乐成就》;有西安音乐学院张国强的《中世纪音乐及“新艺术”音乐传承浅析》;有南京师范大学朱艳红的《中世纪音乐审美心理浅探》;有西北师范大学陈瑜的《中世纪宗教与西方音乐》;有《宗教艺术》所录蒋燮的《欧洲中世纪单声部宗教歌曲与世俗歌曲》;有湛江师范学院张彬的《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运动对宗教合唱音乐的影响》……

关于中世纪多声部音乐, 以及它在西方音乐发展的历史地位与意义, 是一个非常深刻而又博大的课题。这里需要讨论的地方有很多, 应该尝试的思维角度也需要丰富些, 要综合来研究。但是, 由于受到资源的限制——特别是第一手资料的不足, 对这一课题进行全面的研究还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多数问题还常停留在观点诠释和辩解的层面之上, 使得这一课题变得抽象而又遥远。因此, 对此类课题甚至于整个西方音乐文化领域的研究, 应首先着眼于西方的音乐历史遗存, 力求得出直接的判断, 努力发掘第一手资料。

总之, 从社会学、美学、哲学角度, 对于中世纪多声部音乐在西方音乐发展中的历史地位与意义进行探索, 在国内是此类研究的有益途径。在当前中国现代社会文化的发展背景下, 这启发了音乐教育工作者和艺术家们, 更深刻地揭示音乐附带的文化表象问题, 从而将音乐价值跨越历史和民族, 直达人类心灵的本源。

摘要:本文以中世纪多声部音乐为对象, 从社会学、美学、哲学角度思考, 运用了诠释法, 浅谈了中世纪多声部音乐的形成与发展, 并简单分析了它在西方音乐发展中的历史地位与意义。文章更多地侧重于内在分析与判断, 对音乐外在遗存的援引有很大的不足。因此, 结语针对这一问题也提出了一些意见, 力图以此文作为启发并求继往开来。

关键词:中世纪,多声部音乐

参考文献

[1]《中西方音乐通史提要》第156页, 田可文编著,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0年9月第一版;

[2]《音乐美学基础》第1页, 张前、王次炤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2年5月第一版;

[3]《音乐美学基础》第3页, 张前、王次炤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2年5月第一版;

[4]《中国古代音乐史简编》第43页, 夏野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89年2月第一版;

[5]《西方音乐史略》第3页, 李应华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8年10月第一版;

篇5:论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最主要、最鲜明特点, 是将实践范畴从认识论中提升出来, 将其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之一。对于这个问题的把握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唯物主义。虽然原有的教科书将实践范畴放在认识论中, 似乎它仅仅是作为与认识相对应的一个范畴出现的, 似乎实践的作用也仅仅限于认识产生的基础和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的范围, 但是, 实践本身所蕴涵的意义并不仅局限于此,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通过对物质生产发展的动力、作用、规律的分析和研究, 形成了科学的实践观, 并据此揭示了物质生产与意识、人与自然、人与物质生产、物质生产与需要、生产与交往、人与社会的关系, 划清了与旧哲学的界限。马克思批评费尔巴哈等旧哲学家不懂得“实践”, 不懂得“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告知人们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也就是说, 离开了实践的观点和基础, 就不可能科学地说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 离开了实践的观点和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不可能产生, 更谈不上发挥指导作用。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在 实际学习中还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明确“自然的历史”和“历史的自然”的区别。列宁曾经指出: 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是承认外部世界承认物质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并且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亦不例外。 但是, 对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说, 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只是起点, 而不是终点, 更不是全部。人们所要把握的物质世界, 正是包含了人、人的实践和人类社会历史在内的物质世界, 人的实践亦是现存感性世界的一个要素, 正是在人的实践中, 现存的世界才呈现出客观的样式。我们“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 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 是历史的产物, 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 其中每一代都立足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 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 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甚至连最简单的‘感性确定性’的对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 由于工业和商业交往才提供给他的”。在工业中向来就有那个很著名的“人和自然的统一”, 而且这种统一在每一个时代都随着工业或慢或快的发展而不断改变。自然界不是一成不变的, 存在自然的历史, 也存在历史的自然。人对自然界的改造, 并不改变自然界的客观性。“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保存着”。只不过由于历史时代的不同, 人们的物质生产水平不同, 人与自然就有着不同的统一。第二, 要明确实践范畴本身所蕴涵的世界观意义的同时, 亦要明确实践范畴所体现的人与现存的世界的矛盾关系。也就是说, 要明确实践辩证法, 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的直观的自然唯物主义区别开来, 懂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第三, 明确劳动是贯穿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主线。劳动不仅创造了人, 而且创造了人类社会, 离开了劳动, 我们就无法理解现存的一切。因此, 劳动是揭开人类历史之谜的一把钥匙。劳动特别是生产劳动是实践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实践范畴在不同领域中的不同表述。正因为如此, 马克思说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树立科学的实践观。第四, 在人类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上, 注意阐明实践的批判性和革命性。马克思曾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 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 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现存世界并非是理想的、合目的性的世界, 只有通过实践的批判才能使现存世界实现革命化, 从而为无产阶级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实现人类的崇高目标。

人类社会实践的步伐飞速向前, 使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浪潮浪高过一浪, 特别是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程的加速, 我国也进入了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春天。怎样面对和概括人类实践的伟大成果, 特别是我国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硕果,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也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新时代大学生更应面对现实, 树立科学的实践观。所以, 我们应该把握好以下方面:

第一, 树立科学的实践观, 准确把握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唯物主义, 它坚持物质本体论、一元论, 认为实践只能改变物质的存在形式, 并不能创造一切, 它反对实践一元论或实践本体论, 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绝不是实践哲学或实践主义, 但是, 实践又是人和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 离开实践, 就没有社会生活本身。第二, 树立科学的实践观, 划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界限。要了解旧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 还要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分歧之所在, 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完成哲学革命的理论贡献, 划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界限, 为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做好铺垫。第三, 树立科学的实践观, 将唯物主义的路线贯彻到底。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才能摆脱一切教条主义、迷信的束缚, 贯彻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原则, 克服唯心主义的干扰, 驳倒一切形式的不可知论, 将人类社会推向不断进步的轨道。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的旧哲学的显著区别之一就是将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对于实践问题的认识和把握,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文章对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及把握实践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认识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

篇6:论系统观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及其新学科在哲学中的吸纳

现行的人教版教材虽然每个框题也有不少的例子, 但是所选的例子大多是英雄伟人、名人名家。学生对他们的事迹早有耳闻, 但感觉离自己非常的遥远, 只能仰视, 难以引起共鸣。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在充分利用好教材中事例的同时, 更加要注重挖掘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资源:用好学生身边的事例、趣例。任何哲学理论都能在平凡的事例中见到它的踪影, 大道理往往就蕴含在通俗的小事例之中, 而不在于事例本身中的人或事是否伟大。何况, 学习哲学知识本来的目的就是在于指导实践, 帮助人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 笔者认为在高中阶段的哲学教学过程中, 要善于运用好学生现实生活的小事例去分析说明哲理道理。由浅到深, 由此及彼,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大道理。

在讲“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时, 笔者向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人在树林里过夜, 早上, 突然从树林里跑出一头大黑熊, 其中一人忙着穿球鞋。另一人对他说:“你穿上球鞋有什么用?我们反正跑不过熊啊!”忙着穿球鞋的人说:“我不是要跑得比熊快, 我是要跑得比你快。”学生听后大笑, 笔者引导他们联系我们课本上的知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在人们的活动中表现为客观实际和主观认识的关系。正确的思想意识和行动, 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主观和客观相统一;错误的思想意识和行动, 是主观和客观相背离, 主观和客观相脱节。笔者问这个故事中什么是物质, 什么是意识, 什么是正确的意识, 什么是错误的意识。学生回答说, 故事中“从树林里跑出一头大黑熊”“我们反正跑不过熊”是客观实际, “我是要跑得比你快”就发挥了意识的反作用, 是积极主动的行动, 而不是消极等待。同样的问题就看你怎样想, 怎样行动了。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否定事物的联系, 也不能把人们的一些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笔者给学生举了一个这样的例子:一个女大学生在校表现很优秀, 大学毕业后去一家企业应聘。主管领导一看简历, 就把她打发走了。原因是这位女大学生姓裴 (与“赔”谐音) 。如此看来, 姓裴的人要找一份工作可就难了。学生都为这位女大学生抱不平。笔者趁机引导:这位主管领导的看法主要违背了联系中的哪一个观点?答案自然就出来了。然后再让学生自己举类似的例子:“乌鸦报丧, 喜鹊报喜”;“8”与“发”;“棺材”与“官、财”……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在讲授“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原理和方法论”时, 笔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甲一年前借了乙一万元钱, 到期后毫无还款的意思。乙没法子就直接上甲家并说明来意。甲厚颜无耻地说:“哦, 是有这么一回事, 不过你得向一年前的我讨还这一笔钱, 现在的我已经不是一年前的我了。”两人久争不下。乙就把甲给痛打了一顿。甲扬言要去法院告乙。乙说:“我什么时候打过你?”“就刚才, 你还想抵赖?”甲愤愤不平地说。“是吗?不过现在的我没有打你啊, 你要告就去告刚才打你的那个我吧。”学生听后情绪高涨。此时笔者适时引出课本的观点:“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我们不仅要看到事物绝对运动的一面, 也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一面。”这样一来, 知识的传授水到渠成。

分析和综合是认识事物过程中两种重要的思维方法, 在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过程中, 如果伴随着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 人的认识能力会得到进一步发挥, 认识和实践成果往往是惊人的。美国一牙膏企业销售业绩一直不错, 但这几年销售额停滞不前且有下滑的趋势。老板为此很是忧心。于是, 召集各部门找原因、商讨对策。商讨结果是:产品的质量、广告、营销渠道、员工素质等都没问题。问题出在哪?大家久思不得其果。此时, 一部门经理果断提议:“将牙膏的开口处扩大1毫米。”就是这1毫米, 当年这家企业的牙膏销售量增加32%。这例子和德国的万宝路公司将每盒香烟由传统的20支装改为19支装, 从而赢得消费者和市场, 挽救了万宝路公司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学生佩服这两个企业的时候, 笔者指出:在现在这个创新的时代, 我国现在各行、各业、各领域最缺乏的就是这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爱国情、报国志。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 规律是客观的, 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 承认不承认, 喜欢不喜欢, 它都客观地存在着, 并以一定的方式起作用。当人们还未认识规律的时候, 人们的行动往往是盲目的。但人有主观能动性, 人们一旦认识了规律, 就可以利用规律, 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例如笔者在讲授“发挥主观能动性时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时就引用了这样几个事例:“对牛弹琴”这个成语我们常用来讽刺生活中那些做事不看对象、最后白费劲的人或事。但科学研究发现, 定时给奶牛放音乐, 可以让奶牛多产奶。法国科学家给番茄戴上耳机, 让它们每天欣赏3个小时的音乐, 番茄每个可以长到2公斤重。原因是音乐本身也是一种能量, 可以转化为生物能。这就是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认识和自觉利用能量守恒规律的结果。而“揠苗助长”、企图发明“永动机”, 则是人们违背规律, 错误发挥能动性的表现。然后, 笔者再联系学生的实际, 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也应遵循学习的规律, 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尽快提高学习成绩。

上一篇:高校团员评价考核下一篇:张完一中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