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才强市战略的思考与调查报告

2024-04-21

关于人才强市战略的思考与调查报告(通用6篇)

篇1:关于人才强市战略的思考与调查报告

一、我市人才队伍和人才工作的现状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及其组织人事等部门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认真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不断更新人才工作观念,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用好人才工作政策,改善人才成长环境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三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智力支持。

(一)我市人才队伍的现状 1、人才总量情况。到2002年末,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12.58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9.22万人,其中:高级2883人中级19032人。全市共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7人,省优秀专家5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7人,市管拔尖人才74人。2、人才分布情况。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按行业分:教学人员33015人,占35.8%;工程技术人员9026人,占9.79%;卫生技术人员5702人,占6.18%;农业1592人,占1.73%;科研人员167人,占0.18%;作为我市“十五”期间四大主导产业的机械、化工、林产、旅游的专业技术人员分别为2182人、1873人、2853人、196人,分别占2.37%、2.03%、3.09%、0.21%;(上述数据不含中央、省属在明单位)。按区域分:位于铁路沿线的三明市区、永安市、沙县拥有人才达6.45万人,占全市人才总量的51.27%,其中三明市区人才3.56万人,占人才总量28.30%。

(二)人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人才队伍总量不足。我市2001年人才拥有量仅有12万,每万人拥有人才449人,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数量缺额较大,与三明新世纪新阶段加快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差距很大。二是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偏少。全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省优秀专家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7人,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17人;市管拔尖人才已评选7批74人,其中退休或调离三明28人,目前在职46人;公派留学回国人员9人(上述数据不含中央、省属在明单位)。特别是市级党群机关工作者和国家公务员队伍年龄老化、文化层次不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近几年因机构改革和编制限制,我市党政机关招收大专以上毕业生数量较少,30岁以下、政治素质强、文化程度高的优秀年轻干部更少。目前市直党群机关工作者和国家公务员为1528人(未含公安部门),30周岁以下人员为130人,仅占8.5%。在职干部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偏低(仅占13.3%),相当一部分人是经过各类电业大、党校、函授等自学的学历,而且专业分布以农林、师范类为主,紧缺专业的人才比较少,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三是人才培养能力不强。根据2002年末的统计表明我市市区有普高4所,其中公办中学3所,民办中学1所;中等职业教育16所,高等专科学校1所。但是,我市的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仅为70%,居全省九市的第7位,且师资力量薄弱、校舍面积较小,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办学模式和教育质量无法满足广大群众对优质普高的要求。中等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较低,办学条件落后,专业设置老化、重复,经费投入不足,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实验实习场所不足或设施缺乏,推荐就业难度较大。高等教育发展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四是人才成长环境不尽人意。一些单位领导们存在“武大郎开店”等压制人才的现象,陈旧的人才工作观念还没有有效消除,人才工作机制缺少创新,人才成长的人文环境和居住环境不佳,人才工作的服务体系滞后,由此导致相当一部分优秀人才外流。

二、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构想、目标和原则

(一)人才强市战略的构想 根据三明经济社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我市人才强市战略的构想是坚持以邓小平人才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管人才”要求,认真贯彻《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紧紧围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保证这个目标,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抓住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三个环节,着力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努力造就一支适应三明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门类齐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加快三明发展的各项事业中来。

(二)人才强市战略的主要目标 1、人才综合实力强形成与加快三明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人才总量较快增长人才占人口和劳动力的比率逐步提高高层次、高学历人才比率逐步提高。三明人才密度进入省内先进行列。2、人才培养能力强形成以提高人才综合素质为核心的社会化终身教育网络体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努力提高市民素质。抓好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地方高等教的领导班子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使之发挥全市龙头普高的作用,向周边地区辐射。而三明二中迁址新建以后,可以利用二中现有的条件,以“名校”带“民校”的形式,吸纳民间资金,实行公助办学,在原址上创建三明二中初中部分,以解决今后一个时期市区招生规模扩大的需要。2、组建三明职业技术学院,提升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办学层次。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改变当前职业教育条块分割、重复建设、布局不合理、教育资源浪费的状况,三明市政府可以考虑成立三明职业技术学院筹备小组,把三明轻纺工业学校、技工学校、三明电大合并成为三明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现有的办学规模、专业设施和师资,进行优势互补:解决了三明电大占地不足的问题和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层次低的状况;减少政府的多头投资,确保骨干重点专业的建设;有利于终身学习、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我市培养高层次的建设者和劳动者。三校合并后总部可设在三明电大现校址,骨干教学区设在重新规划整理后的轻纺工业学校、技工学校,同时,市区的三明职业中专学校、三明财经学校、三明卫生学校、三明机电技校、三化技校等都要归并整合,成为三明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教学点。市区的成人中专学校改为培训中心。3、深化三明高等教育改革,支持我市新一轮创业人才需求。2003年2月,国家教育部批准筹办“三明学院”。三明学院拟建成一所地方多科性大学,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立足三明,面向全省,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服务。为此,社会各界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以完成三明学院的创办工作: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三明学院评估达标和发展后劲;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启动“高层次人才工程”,通过内培、外引、外聘等有效手段,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三是在五年之内拟投入2000万元用于添置实验设备和实验室建设,以建设一批符合教育部对本科教学要求的基础和专业实验室;四是加强科研工作,加快研究成果产业化,提供科技服务,为三明市经济建设服务;五是加快校园建设步伐,把未来三明学院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富有地方特色和现代化气息的新型校园。

(三)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促进人才的合理使用。一是健全完善公务员制度。完善公务员竞争上岗制度,做好竞争上岗的管理、监督和指导工作,提高竞争上岗考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完善公务员选拔录用制度,在坚持凡进必考原则的基础上,扩大公务员的选拔录用视野,进一步打破身份、地域限制,扩大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比例,吸收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对财税、金融、信息技术等部门特需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可以采取更加宽松的政策;规范完善公务员考核制度,建立以工作实绩为核心的考核指标体系,分类分级考核,把考核结果与任用、培训、晋级增资、年终奖金等紧密挂钩。二是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以推行聘用制为突破口,以建立竞争机制、激励机制为重点,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突出抓好科学设置岗位、严格聘用程序、依法签订聘用合同等环节,规范聘用操作程序,把推行聘用制与岗位管理结合起来,切实转变用人机制。同时,深化职称改革,积极推行执业资格制度;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强化竞争激励机制。三是加强对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增强企业人事工作活力,更好地吸引和使用优秀人才;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竞聘上岗、考核、培训的指导意见,促进企业人事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积极培育并管理好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市场,提高国有企业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关心企业需要,总结推广企业人事人才工作经验,主动为企业提供人事人才服务。

(四)大力推动人才市场建设,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一是健全人才市场机制。进一步打破人才部门、单位壁垒,促进用人单位和人才两个主体进入市场;要变政府办市场为政府管市场,创造公平竞争的人才市场环境;完善人才市场的供求、价格和信息机制,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提高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探索建设与其他要素市场相贯通的人才市场的有效形式,建立人才配置与资金、项目、技术等多种要素配置相结合的贯通机制;努力发展高层次人才市场,把高级人才的市场配置与各项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做好人事部门所属人才市场的整合联手,引导他们走“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的经营发展道路;要健全完善包括人才评价、咨询服务、开发培训等内容的中介服务体系,完善服务功能,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二是提高人才市场信息化水平。建立人才市场信息定期发布制度是提升人才市场功能的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完善信息定期发布工作,使之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提高人才市场信息利用与开发程度,盘活人才信息资源,促进统一的人才市场信息网络的形成。

[1]

篇2:关于人才强市战略的思考与调查报告

我市地处全国沿海经济带与沿江经济带接合部,北依幅员广阔的苏北平原,南与经济发达的苏南一江相隔,拥有24.2公里优质长江岸线,具备发展港口经济的区位和资源优势。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实施沿江开发战略,通过区划调整、资源整合、基础配套等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沿江经济和临港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我市沿江地区已成为推动和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优势在沿江,潜力在沿江,希望在沿江”,“以港立市,以港兴市,以港强市”,不仅为沿江省、市一个又一个经济发展“奇迹”所证明,也已成为“调结构、转方式”新形势下全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识。近期,我们围绕积极实施“以港强市”战略,加快**港口发展,先后赴靖江、如皋、江都、大丰等地考察学习,并结合我市实际,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思考。

一、我市实施“以港强市”战略是大势所趋

“以港强市”,顾名思义就是以港口的发展促进和提升城市综合实力。我市作为沿江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是“长三角”经济圈中沟通南北、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在全省沿江、沿海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必须进一步加快港口建设,提升**港区综合竞争力,融入苏南、融入长三角,实现“领先苏中,再创辉煌”的奋斗目标。

1、**港区发展为我市实施“以港强市”提供了有力支撑。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确立“沿江一体化开发”和“以港兴市”的发展战略,在大力发展化工、船舶、物流等临港产业的同时,不断加快港口码头基础设施和集疏运通道建设,**港区吞吐能力和综合实力逐年提升。一是港口建设初具规模。现有建成投运码头11座、泊位1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码头7座、泊位8个;对外开放码头5座、泊位6个;外贸货物监管场所13处。2011年还有4座码头和5处库区正在申报对外开放。2010年,**港区完成货物吞吐量750万吨,同比增长35%。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220万吨,同比增加83%,实现进出口贸易总值12.5亿美元。2011年预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000万吨以上。目前,港区在建、拟建生产性码头近20座,港池项目3个,总投资30亿元以上。二是港口对重大项目的集聚作用凸显。得益于港口码头建设和港口经济发展,新浦化学、联成化学、振华油脂等骨干企业不断扩大投资规模,沙桐化学、裕廊化工、新扬子鑫福造船、港湾石化、阿尔贝尔、展新实业、盛泰日化等重大项目陆续落户。三是港口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沿江地区软硬环境日益改善,基础设施建设迅猛,沿江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沿江大道等区域干线公路即将建成,沿江一体化发展更为便利。2011年初我市长江岸线水域实现全面对外开放,9月,我市与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建设**天星洲和经济开发区、虹桥工业园区相关基础设施,为促进港口开发开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应当说,港区良好的发展态势为我市实施“以港强市战略”,建设大港口、引进大项目、打造大产业、实现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内河水运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市实施“以港强市”提供了良好机遇。2010年5月,《长江干线航道总体规划纲要》获国务院同意。8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推进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工作,提出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2011年2月,国务院以国发〔2011〕2号文件的形式,发布《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标志着内河水运业发展已被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7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十二五”长江方案》,明确到2015年,将长江航道打造成为“黄金水道”。11月7日,交通运输部召开全国水运工作座谈会,提出“十二五”期以“兴内河、优港口、强海运”为着力点,加快基础设施、运输装备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现代物流发展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提升水运发展的质量、效益、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水运安全绿色发展,为2020年总体实现水路交通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兴内河,就是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充分发挥内河水运运量大、能耗小、污染轻、占地少、成本低、投资省的比较优势,把加快内河水运发展作为完善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内容,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加大资金投入,加快航道建设和专业化、规模化内河港区建设,积极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全面提升内河水运发展水平。优港口,就是要以调整优化为主题,进一步优化港口布局,积极稳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港口资源利用效率,拓展服务功能,增强港口在现代物流中的枢纽作用,加快推进“两型”港口建设,形成布局合理、服务高效、保障有力、安全环保、管理先进的现代化港口体系。在内河港口建设方面,要求加快内河主要港口和部分地区重要港口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港区建设,建成一批集装箱、汽车滚装、大宗散货等专业化泊位,增强港口对临港工业和腹地经济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为我市加快推进“以港强市”步伐提供了良好机遇。

3、周边港口竞相发展态势使我市实施“以港强市”变得更为紧迫。当前,伴随着我国内外贸运输事业的发展,国内港口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我省沿江、沿海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沿江、沿海城市纷纷掀起新一轮港口开发建设热潮。目前,我省颇具规模的沿江港口10余个,对外开放的万吨级以上泊位200余个。从周边城市港口发展态势看,靖江、扬中、海门、如皋、江都等地港口建设势头强劲,高港正在全力打造核心港区,靖江更是提出冲刺亿吨大港的目标。应当说,各地都把港口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港口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区域竞争的重要手段,竞争发展和竞争的压力巨大,我市如不迎头赶上,奋起直追,极有可能错失发展时机,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二、我市实施“以港强市”战略面临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重视下,**港口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是,与周边港口发展的实绩相比,我市港口发展与所处的区位不相适应,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1、岸线资源开发较为粗放。我市24.2公里的长江岸线,宜港深水岸线仅有8公里(不包括天星洲),可成片开发的深水岸线资源相对较少。经过多年开发,目前仅剩过船作业区有2公里深水岸线和天星洲外侧约6公里深水岸线可成片建设港口公用码头。如何科学高效地利用这一宝贵资源,成为加快港口建设的首要问题。目前,我市港口开发的模式还较为粗放,长江岸线利用率较低,缺乏港口规划的有效指导,沿江码头布置散乱,临江企业挤占了绝大部分沿江岸线和土地资源,港口开发所必须的岸线和公共仓储用地极其缺乏,尚未形成规划化、集约化港区。深水浅用、多占少用、乱占乱用等现象还较突出,比如如泰运河上下游通用码头、化工码头交叉布置,如泰运河至新段港近2公里岸线只建有千吨级生产性泊位,新段港至洋思港段岸线腹地被小化工企业占用,洋思港下游部分小型船厂占用深水岸线,沿江滩涂大量被养殖企业非法圈占等,都浪费了稀缺的深水岸线资源。

2、港口货物吞吐量总量不高。虽然近年来**港区货物吞吐量发展迅猛,但与周边港区相比,总量仍然不高。2010年,港区完成货物吞吐量750万吨,只占泰州港9970万吨的7.5%,今年前三季度完成货物吞吐量720万吨,但与靖江港区5600万吨、高港港区3400万吨相比,明显不是同一量级。究其原因,一是临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现有企业对水运需求不足;二是码头通过能力不足,全港区投入运营的生产性泊位仅有11个,设计通过能力仅530万吨,远低于实际吞吐规模。

3、港区辐射能力有待加强。港区现有码头均为临港企业投资兴建,以企业自用为主,唯一专门提供公用服务的过船港务公司码头,其性质仍为货主码头。2010年全港区输送的货物中,约70%是为码头业主企业自己服务,约95%是为经济开发区内企业服务。缺乏提供公共运输服务的公用码头,很大程度上减弱了**港区对腹地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

4、口岸建设相对滞后。作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我市的口岸工作起步较早,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防等四家查验机构均已进驻,查验基础设施基本完备。但与周边港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硬件设施陈旧、工作经费缺乏、人员编制不足等方面。

三、我市加快实施“以港强市”战略的对策建议

通过调查与思考,我们认为,加快实施“以港强市”战略,必须充分发挥我市沿江区位优势,以天星洲开发为核心,以沿江港口群建设为基础,着力打造港口布局合理、服务功能完善、辐射带动作用较强的现代化港口,推进港区园区联动,努力把**港区建设成为引领**对外开放的龙头和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引擎。综合考察学习情况并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1、确立“以港强市”战略。建议市委市政府尽快出台“以港强市”战略实施意见,作为“以港兴市”战略的延续和提升。把“以港强市”确立为我市经济建设长期的发展方略,进一步突出港口在区域经济中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地位,把港口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对内凝聚人、财、物,对外吸引投资,举全市之力,强力推进我市港口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发挥“一港带全局”的“放大效应”,借势沿江地区产业集聚特点,加强港口资源整合和功能调整,加大工业港和物流港建设,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实现港园联动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2、加强岸线资源管理。港口岸线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港口要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必须科学合理布局,走规划先行之路。建议进一步完善修编全市《沿江一体化开发总体规划》和《**港区总体规划》,加快天星洲及临港产业发展区控制性详规的编制工作,全力推进沿江港口岸线的深度开发利用。加大沿江岸线整治、整合力度,加快实施天星洲综合整治工程,推动东夹江整体开发建设,积极推进沿江小化工厂和小船厂整合搬迁工作。据初步测算,通过整治、整合,我市可新增沿江岸线近20公里(天星洲周边18公里,东夹江近2公里),沿江岸线总长达44公里,其中,沿长江主航道有10公里深水岸线可开发利用,夹江有15公里左右的二级岸线可开发利用,这些岸线将成为我市沿江经济腾飞的重要资源。

3、建立以港口为依托的临港物流基地。建议围绕“港口依存性、先进性、集群性”的要求,优化空间布局,形成集聚机制,加快构筑物流网络配送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发展专业物流市场,打造资源集合、产业集群、服务集成的区域性港口物流商贸集聚区。以苏中化工物流园区为基地,推进东夹江港池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沿江化工物流业,采用“物流+产业”、“物流+贸易”和“保税物流”三大发展模式,积极培育港口物流企业和临港服务企业,将过船作业区打造为与精细化工园区相匹配,集产业、市场、信息为一体的专业化工物流基地。以油脂加工、仓储为基础产业,加大开发区南片2公里岸线整合开发力度,加快建设万吨级以上通用泊位,努力打造以食用油为主的粮油物流基地。以船舶制造业为基础产业,加快推进宏锦物流、六圩港内港池等重点项目建设,将七圩作业区打造为金属材料加工物流基地。

4、着力加大天星洲开发力度。根据长江水利委员会确定的“固滩、切滩、疏浚、增高”的整治方案和“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加快推进天星洲综合整治工程,将近7.5平方公里的天星洲体分两部分开发,一是利用切滩、疏浚产生的弃土将天星洲洲头约6公里长的滩面垫高,形成5.5平方公里的港口作业和仓储物流区,沿长江主航道可形成6公里长的深水岸线,可规划建设25个5万吨级以上泊位;二是将夹江疏浚到-8米,形成5000吨级的双向航道,夹江两岸也可形成10公里左右的二级岸线,可规划建设50-80个5000吨级以下泊位;三是将洲尾2平方公里的洲体作为生态旅游区进行保护,待条件符合后再进行旅游开发。同时,在天星洲后侧沿江腹地规划建设居住规模10-15万人的临港新城(虹桥新城)和20平方公里的临港产业发展区。2011年9月28日,我市与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签订了框架投资协议,共同投资建设天星洲,我们希望通过与中交集团等战略投资者的共同合作,借助央企强大的资金、技术、施工和管理平台,经过10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将天星洲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港口物流基地、沿江生态旅游区、宜居亲水城市副中心和临港产业集聚区。

5、加大公共泊位建设力度。优先规划建设高标准、大吨位公用码头,促进港口为广大腹地经济发展服务,提高码头、岸线的利用率。同时在夹江较深水域段规划建设集散码头集中区,引导夹江内现有码头业主规范经营。建议市政府出台激励政策,鼓励、督促自有码头的企业优化规划、加大投入、提高生产能力,对岸线、泊位使用能力超出企业本身要求的,鼓励其通过对外合作,进一步挖掘潜力,充分发挥岸线资源效益。

篇3:关于人才强市战略的思考与调查报告

一、更新观念, 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一) 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 充分发挥各种人才的聪明才智

在选拔、使用人才时, 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 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 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 要不拘一格选人才。

(二)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把人才开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量

要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 正确处理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做到人才开发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从本地区、本部门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出发, 把人才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同步思考, 一起谋划, 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重大建设项目, 吸引、培养、使用好人才。实现人才与资金、人才与项目、人才与技术的最佳结合、最佳配置, 达到人才开发与经济发展统筹安排, 协调发展。

(三) 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 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要充分尊重人才的特殊禀赋和个性, 加强沟通、增进理解, 做到相互信任、彼此尊重, 特别是在人才遇到挫折时, 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既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鼓励业务学习, 提高专业水平, 又要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引导各类人才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自觉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努力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一) 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就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为做好人才工作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更好地统筹人才工作, 更好地组织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浩浩荡荡的人才大军。通过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 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舆论氛围。

(二) 管好宏观、政策、协调和服务

党管人才绝不是党委包揽人才工作的一切方面, 也不能简单照搬党管干部的方式方法。党管人才, 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在管好宏观上, 各级党委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好人才队伍建设的大事上。当前, 各级党委要认真学习领会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 根据会议精神, 进一步筹划好人才队伍建设, 着力研究解决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重点做好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提供服务的工作, 努力做到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 为一切有志成才的人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在管好政策上, 就是要在准确把握人才情况和认真总结人才工作规律的基础上, 把握人才工作的正确方向, 完善人才工作的大政方针, 明确发展目标, 坚持分类指导, 研究制定人才工作的发展规划, 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在管好协调上, 就是要整合力量, 充分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职能和优势,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 充分发挥人才工作各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 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形成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在管好服务上, 要把人才视为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 以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 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真正从思想上重视人才, 从感情上贴近人才, 主动想人才所想、急人才所急、办人才所需, 积极主动地为各类人才提供服务, 真正使他们有创业的机会、干事的舞台和发展的空间。

(三) 健全和完善党管人才的领导机制

各级党委要把人才工作放到重要的战略位置, 把人才工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工作责任制, 定期进行考核。各级党委在组织领导人才工作的过程中, 要注意处理好党管人才和尊重人才成长规律的关系、党管人才和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关系、党管人才和依法管理人才的关系, 切实把人才管好用活。要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 不断加大人才工作投入, 完善人才工作政策, 创造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环境。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 以爱才之心、识才之智、容才之量、用才之艺, 千方百计做好发现、培养、凝聚人才的工作。各级组织部门要开阔视野、拓宽领域、创新机制、改进方法, 切实履行好职能, 真正形成党委 (党组) 统一领导, 组织部门牵头抓总, 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 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努力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三、创新机制, 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 积极优化人才环境, 创新人才汇集机制

一是建立吸引人才的“绿色通道”。要抓紧研究制定有效的、配套的、完善的人才引进政策。可以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等形式, 大力引进人才。对引进的人才, 在工资、待遇、住房、职称、户口、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照顾, 打开人才来周口创业的“绿色通道”。坚持用事业吸引人才,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吸引相关领域的人才来周口干事创业, 实现自身价值。坚持用项目吸引人才, 实行重大工程、科技攻关项目招标制, 逐步形成项目、人才有机结合、相互推进的人才引进机制。坚持招商与引才相结合, 在招商引资、扩大合作、对外交流中招才引智。坚持用研发基地吸引人才, 目前, 周口市已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 还要计划建立2-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工程 (技术) 研究中心。要充分利用这些研发基地, 为高层次科研人员提供一展身手的空间。二是拓展人才发展空间。吸引人才要讲待遇, 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但不能把待遇当做吸引人才的唯一条件。拴心留人, 最根本的是要用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共同的事业去团结人、凝聚人。对各类人才, 要充分信任、放手使用, 从各个方面为他们施展才能、实现抱负提供舞台。要建设服务型政府, 减少人才引进、流动、创业中的人为阻力, 从创业融资到社会保障, 从经费支持到市场开拓, 从学术交流到能力提升, 积极为各类人才提供无障碍、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要采取有效措施, 努力改善工作条件, 为人才创业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鼓励开拓、支持创新、鼓励探索、宽容失败, 为人才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人才学习提高、更新知识的需求, 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要使各类人才切实感到, 在周口这块土地上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把根深深扎在周口, 把智慧和才华奉献在周口。三是完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要树立“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的人才理念, 坚持引才引智并举, 重在引智, 使其超越空间局限发挥智力资本的作用。要以淮阳中国姓氏文化节和鹿邑老子文化国际研讨会在周口市定期举行为契机, 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 建立周口籍在外人才库, 广纳国内外各类优秀人才。要鼓励周口市内外各类优秀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 通过兼职、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技术承包、合作研究、培训讲学、学术休假、网络咨询等多种方式为周口市服务。要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为周口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 指导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或聘其为经济顾问。四是盘活用好现有本地人才。从周口市经济长远发展看, 引进人才只是必要的人才补充, 而盘活和用好本地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才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也只有用好了现有人才, 才能有效地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外地人才。要通过进一步改革用人机制, 打破部门、地域和所有制限制, 实现人才身份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积极促进现有本地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使用, 进行人才整合和优化配置。对现有的党政、专业技术、企业经营管理等人才, 应根据实际进行人才评价考核, 按干部管理权限研究使用, 以此达到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五是加快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办好综合性人才市场, 建立专业人才市场, 完善区域性人才市场, 发展农村人才市场, 培育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新技术人才市场。要拓展服务领域, 定期举办人才交流活动, 搞好人事代理, 开展人才测评、人才派遣、人才选聘等服务。要加强人才市场信息化建设, 健全完善周口市人才网站, 及时发布人才供求信息, 实现全国性人才供求信息资源共享。

(二) 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一是大力加强基础教育。要提高基础教育水平, 为中小学生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突出抓好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 加强农村学校师资力量, 加强对贫困生资助, 减少辍学率;加快高中教育, 提高入学率。二是加快发展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重任, 要实现周口市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的新突破, 把周口师范学院和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建成在全省有一定影响的高等学校, 努力培养更多更好的高层次人才。三是积极推进职业教育。要着力建设一批富有特色的示范性中高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 大力加强与企业、科研院所和技术推广单位的合作, 积极推广“订单式”培养模式, 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输送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和实用人才。四是强化继续教育。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 大力发展人才就业后的继续教育, 对关键人才实行重点培养, 对紧缺人才实行优先培养。开展党政人才培训, 重点抓好县处级干部和科级干部培训;开展经营管理人才培训, 重点抓好各类企业中层以上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开展专业技术人才培训, 重点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相关的新科技知识和技能素质培训;开展城乡技能人才培训, 重点依托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院、学校、技校有计划地开展城乡技能人才培训, 多渠道、多形式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要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 继续办好领导干部涉外培养班, 选派一定数量的县处级领导干部、规模以上企业负责同志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到国内外发达地区进行培训;选派一定数量的县、乡党政干部到中央、国家和省级机关及沿海发达地区挂职锻炼。要创新教育培训方式, 采取培训与实践相结合、在职自学与脱产培训相结合、项目培训与高新技术研修相结合、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等方式, 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开展人才培训。要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实行人才继续教育登记制度, 督促各类人才自觉接受培训教育;实行学习情况检查通报制度, 督促各单位把人才培训的任务落到实处;完善在职学习制度, 鼓励参加在职学历教育, 提高学历教育质量;健全带薪学习制度, 安排有潜力、有培养前途的人才带薪学习, 并保证带薪学习者按规定享受相关待遇;推行党政领导干部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制度, 在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行业或部门推行计算机、英语、法律等技能知识任职资格考试, 帮助在职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 提高新本领, 掌握新技能。

(三) 深化改革, 创新人才使用机制

篇4: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实践探讨

一、玉林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取得初步成效,为人才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经过近年来抓认识、强基础、建制度,玉林市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一是抓认识,逐步对新的人才观形成了共识。主要体现在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不断根据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和人才发展的特点,树立“人才優先、以用为本”的新理念,牢固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做到人才规划优先制定、高端人才优先引进、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入优先保证,加快集聚科学发展新资源、打造人才竞争新优势,不断开创人才工作的新局面。

二是建载体,逐步形成了对人才吸纳的“高地”效应。主要是突出三个重点进行三级人才小高地的建设,以吸纳各方面的高层次人才。“三个重点”:即重点产业、重点学科、重点项目;“三级人才小高地”:即区、市、县(市、区)人才小高地。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建立了16个人才小高地,其中自治区级2个,市级5个,县(市、区)级9个。同时,市财政预算每年对市级人才小高地划拨专项资金100万元以上。目前,人才小高地效应开始显现,形成了培养、吸引和聚集高层次人才的“特区”,共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3333人;科研项目硕果累累,完成和在研项目770项。在人才小高地建设过程中,各载体单位探索出了许多人才开发和使用的成功经验,其中包括以项目为载体,快速聚集高层次人才方式;“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人才柔性引进方式;以领军人才为龙头,引进人才团队为玉林服务的方式等。

三是立制度,初步形成了选才用才的公开公平公正的人事生态环境。近年来,玉林市委、市政府着重抓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处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规范、科级干部的竞争上岗、干部激励机制的完善和制度的建构以及工作的落实等。特别是2010年先后举行了面向全市公开推荐10名副处级干部,公开选拔10名副处级领导干部,公开推荐100名年轻干部、30名优秀女干部、20名优秀党外干部,同时开展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之间党员干部交流锻炼活动,在全市营造了一个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人事生态环境。

四是抓重点,初步形成了具有玉林特色的人才开发新模式。全市突出人才为经济发展服务的作用,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创建“非公经济示范市、现代农业示范市、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市”和促进“机械制造、水泥陶瓷、健康食品、服装皮革、电子信息”五大产业,开展大规模的人才培训,为非公经济和东部转移企业提供技术熟练工人,初步解决了“技工荒”的瓶颈。与此同时,大规模开展农村党员创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助推现代农业示范市的创建。

五是抓创新,初步摸索了一些有利于调动和激发人才积极性、创造性的新举措。从2008年起,连续三年开展问计博士专家活动,建立和完善借脑引智与服务高层次人才的长效机制。2008年,召开了题为“迎北部湾开放开发问计博士、专家座谈会”;2009年,召开了题为“应对新挑战、把握新机遇,推进科学发展问计博士、专家座谈会”;2010年围绕工业发展,邀请了国内知名的工业专家,召开了题为“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工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问计博士、专家座谈会”,为全市的工业发展把脉诊断,建言献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玉林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务必着重解决的六大问题

近年来,玉林市人才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仍然存在六大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缺乏,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截至2009年底,全市人才资源总量约为26.5万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2人,博士30人,硕士研究生559人,高级技术职称2928人,高级技师112人。虽然玉林市人才总量及高层次人才数量在不断增长,但人才密度与经济起飞点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玉林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二)人才结构不合理,“ 四多四少”现象制约人才均衡发展。“四多四少”现象为:传统专业人才多,熟悉高新技术的开放型经济人才少,人才专业结构矛盾突出;熟悉计划经济的人才多,熟悉市场经济的人才少,人才知识结构矛盾突出;继承型人才多,创新型人才少,人才能力结构矛盾突出;公有制经济单位人才多,非公有制组织人才少,体制内外人才结构矛盾突出。此外,人才行业分布不合理,专业技术人才主要分布在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这些事业单位的高级职称人员占86.9%,中级职称人员占87.7%。

(三)人才短缺与人才闲置的结构性矛盾并存。一方面,相当部分长线专业和低学历人才过剩闲置,许多大、中专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应届毕业生合同签约率低,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特别是部分企业盈利困难,使一些人才的选择范围被压缩,加上高校专业设置与玉林市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不协调,使人才短缺与人才闲置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不断增长,从而造成全市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高新技术人才,涉外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人才短缺的问题不断加剧。

(四)人才准入的“绿色通道”不够畅通,影响人才的有效引进和合理使用。尽管玉林市近年来围绕人才强市战略出台了一些加快促进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但是力度还不够强,广度还不够宽,需要配套出台的措施办法也没有真正到位,因此,高端人才、急需紧缺和特殊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还不够畅通。在初、中层次人才考录方面,有些用人单位想要的人才要不到,要到的又不大适用,人才选用机制尚有一些不足之处。

(五)非公企业、中小企业、农村新型实用人才培养与“三个示范市”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相比还有差距。玉林市非公经济、农业产业经济在全市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中小企业数量众多,需要人才的数量不断增长。但部分企业经营者对人才队伍建设重视不够,有的甚至不愿意引进人才;有些企业眼光不够开阔,没有人才储备的意识,舍不得花大本钱投入人才队伍建设;有些企业对人才重引进,轻培养,少激励;对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的培训相对较少,影响了人才的进取心。

(六)人才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人才信息收集和发布机制还有待健全完善。尽管去年市委、市政府已出台了《玉林市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人才引进与培养的若干规定》,但配套的人才激励机制尚未推出,因此激励高端人才和杰出人才的示范效应还未完全形成。此外,虽然在全市建立了体制内的人才信息数据库,但对体制外的人才统计仍不完整、不全面、不准确,尤其是按行业区分的人才统计,供需信息不够清楚,分布状况不够明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工作的管理和决策。

三、围绕统筹城乡发展,推动人才的科学发展

篇5:关于人才强市战略的思考与调查报告

中共余姚市委 余姚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 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办事处,市直各部门: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大各类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力度,积极构筑区域人才高地,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人才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服务于建设富裕和谐新余姚目标,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抓住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创新人才工作手段,不断优化各类人才的创业环境、生活环境、人文环境和制度环境,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人才队伍,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浙东地区精英人才集聚高地、专业人才培育基地和优秀人才创业乐地,确保在新一轮人才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2、发展目标。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现有人才队伍的状况,今后三年,即到2012年底,重点抓好“113”精英人才引进计划和“1235”紧缺实用人才培养工程。具体为:

(1)“113”精英人才引进计划。即重点引进10名左右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创新型领军人才及其创新团队;重点引进100名左右优秀海外创业创新人才,争取其中30名左右进入宁波市级以上“千人计划”;重点引进300名左右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副高以上职称或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各类高层次管理人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2)“1235”紧缺实用人才培养工程。即重点培养100名左右优秀中青年人才;重点培养2000名左右复合型中高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重点培养3000名左右具有精湛专业技能、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高技能人才;重点培养5000名左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及创新转型急需的具有本科学历和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紧缺类专门人才。

二、大力引进创新型人才和紧缺人才

3、明确创新型人才的范围和对象。主要包括以下11类对象:

(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2)国家级重点人才(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专家、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3)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前两位完成人;

(4)省部级重点人才(浙江省特级专家、钱江学者或甬江学者特聘教授及条件相当的高级专家);

(5)获得中华技能大奖的高技能创新人才;

(6)具有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引进后承担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高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宁波市级以上重点学科或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领军人才,或携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来姚实施成果转化的海内外创新型科技研发人才;

(7)各行业国内外知名拔尖专家;

(8)具有全日制博士学位或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9)具有全日制硕士学位或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高级技师;

(10)符合宁波市级以上引进计划基本条件的海外高层次人才;

(11)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紧缺专业人才。

4、实行创新型人才引进补助政策。由我市各级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正式引进、落户,并签订5年服务期协议的第3条第(1)类至第(7)类对象,市财政给予引进补助,主要用于购买自住房,补助标准为:第(1)类对象补助150万元,第(2)至(5)类对象补助75万元,第(6)、(7)类对象补助50万元。由我市企业单位正式引进、落户,并签订5年服务期协议的第(8)、(9)、(11)类对象,市财政分别给予30万元、15万元、10万元的引进补助,其中第(11)类对象必须经组织人事部门认定,且符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紧缺专业人才标准。教育、文化、卫生系统正式引进正、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的,市财政分别给予30万元、15万元引进补助;文化系统正式引进近5年内获得过省部级以上文艺类综合性大奖但无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市财政给予15万元引进补助。对已列入宁波市级以上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第(10)类对象,在享受上级安置补助的基础上,市财政给予20%的配套补助,若已享受我市引进补助的,视作配套补助,不足部分另行补足;对未列入宁波市级以上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第(10)类对象,以宁波市对列入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人员的补助标准进行补助。夫妻双方同属引进补助享受对象的,按一方全额、一方半额的补助标准实施。企业应不低于市财政1/3的补助标准给予配套。对引进的总部企业正副职等高级经营管理人才,5年内根据个人的收入状况,给予生活补助。

补助资金发放程序:上述引进人才在姚工作满1年且业绩较为明显的,发放补助总额的50%,5年服务期满后,经考核认定为服务期内作用发挥较好的,再发放50%。若在我市实际服务期限不足5年的,以每不足1年减补助总额五分之一的额度扣还(不满1年的按月计算)。引进人才在享受引进补助期间,应于每年年底向组织人事部门报告本工作情况,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做好相应的跟踪考核工作。

5、实行创新型人才政府津贴制度。对与用人单位签约5年及以上的创新型人才实行政府津贴制度,政府津贴享受期限2年,每人每月标准为:第3条第(1)类对象1万元,第(2)至(5)类对象5000元,第(6)、(7)类对象3000元,企业引进具有全日制博士学位的对象2000元。

6、完善柔性引才(引智)奖励机制。在不改变原户籍、国籍和身份,不改变人事关系的前提下,依托其所在地区、单位的科研、技术、设施、资金、培训等资源及优势,与企业进行合作研究并帮助培养人才;接受委托,承担项目或课题研究,提供智力服务;开展专利、专有技术、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和转化工作;以技术、资金、实物等方式投资创办企业或承包企业的外地高层次人才,合作期限在5年以上,且每年在我市企业工作时间1/2以上、业绩明显的,实施合作2年后市财政给予奖励。奖励标准为:全日制博士或正高职称者10万元;全日制硕士或副高职称者6万元。鼓励企业在人才密集地区和大城市设立研发机构,在国内人才密集城市设立研发机构且有3人以上研发人员、运行时间1年以上的,一次性补助10万元;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的,一次性补助25万元。

7、开拓海外引才新渠道。以我市需求为导向,组织海外人才招聘活动,举办海外留学人员网上交流大会,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在海外留学人员高集聚地区探索建立“联络点”。着重引进在海外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人员,在国内获得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或者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到国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或知名企业研读、进修或工作1年以上的人员。启动留学生创业园运作,海外留学人员入园创业的,可享受创业种子资金扶持、贷款全额贴息补助、贷款担保、贡献补助等相关政策,并对获得上级创业创新项目资金资助的,视项目进展情况和实际资金缺口,市财政视情给予配套资助。海外留学人员来姚创业、工作的,凭用人单位证明或工商营业执照,可由人事部门帮其办理《浙江省海外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工作证》,并同等享受我市引进人才相关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引进国外智力,对引进国外智力的,在宁波市外专局给予补助的基础上,根据项目实施情况,由市财政再给予每项一次性1-3万元的补助。对企业引进“海外工程师”实行年薪资助,给予企业每人10-30万元奖励。

8、推动院士工作站建设。为切实推动我市企业引进院士高端智力,引导院士领衔的创新团队向我市优势产业集聚,帮助解决我市产业战略发展和技术创新中的实际问题,决定建立院士工作站制度,对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和较高科技含量的合作项目、具备项目研发所需的软硬件设施并建有一套科学运行机制的院士工作站,批准建站满1年后,经考核符合条件并初显工作成效的,市财政给予20万元一次性经费补助,被批准为宁波市级以上院士工作站的,再以宁波市财政资助经费的一半标准给予配套资助。同时,对院士工作站实行动态管理制度,按照建设目标,每3年进行绩效评估,对评估优秀的,市财政继续按建站时资助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对评估合格的,继续列为市级院士工作站;对评估不合格的,不再列为市级院士工作站。

9、加快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积极鼓励和帮助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特色鲜明、与本市产业导向密切相关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不断壮大我市博士后研究人员队伍。对新批准设立并有进站博士后的国家级和省级工作站,分别给予一次性15万元和10万元的资助,并根据甬政发〔2007〕81号文件规定,第二年开始给予有在站博士后的工作站每年资助10万元科研经费;工作站每招收一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在两年研究期内市财政给予4万元经费补助,用于进站博士后的生活补贴。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在企业设立博士后流动站(余姚)工作基地,每设立一处,给予国家级8万元、省级5万元的一次性建站资助,并对每位进站博士后2万元的生活补助。

三、切实加大各类人才的培养力度

10、实施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工程。以培养创新型领军和拔尖人才为目的,实施我市“百名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工程”,3年为一个周期,分期分批选拔100名在专业领域具有领先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优秀专业技术骨干进行培养。在培养期内,对培养人选开展的科研课题给予最高3万元的经费资助,组织赴国内外著名院校进行短期培训,并优先推荐为省“151人才工程”和宁波市“4321人才工程”培养人选。培养人选在培养期内自行参加专业领域各类高层次学术研讨会或科技交流活动的,市财政给予每年不超过5000元的补助。

11、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任务,突出重点行业、领域,组织实施人社部等有关部委确定的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653”工程。各行业主管部门制订培训计划,用人单位确保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时间的落实,通过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高级研修班、专题培训班,大力培养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人才和实用科技人才等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急需人才。

12、抓好优秀中青年人才学历学位教育。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学历、学位教育,经单位推荐,组织人事部门会同市财政局审核备案,参加在职学习,毕业后获得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的,市财政给予2万元学费资助,其余学费由所在单位报销;企业出资培养员工在职学习的,每新培养1名国民教育序列博士、硕士,市财政分别给予2万元、1万元的补助。继续做好我市研究生学位班的教学工作,固定办班期限,每轮间隔一年,使其成为我市中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

13、积极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工程。以培养具有科学发展意识、现代管理理念、战略开拓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企业家为目标,大力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321”培训工程,即在三年内,通过专题研修、专家讲座、在线学习、送学上门等途径,对300名重点骨干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2000名规模以上企业主要经营管理者以及10000名其他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培训,其中,对重点骨干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每年由市相关部门集中组织培训,所需培训经费原则上由市财政承担。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培训,经审核同意的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自主培训项目,市财政给予20%的经费补助,每家企业三年内累计不超过5万元补助,切实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能力,逐步形成一支与我市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14、进一步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紧密结合我市传统主导产业和块状特色产业,针对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大力引进和培养高技能人才,并建立相关产业的专家服务组,帮助指导企业开展关键技术、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工作。坚持“重在培养、适度引进”原则,加快建立以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为主体的高技能人才开发机制,进一步拓宽高技能人才引进渠道,着力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通过校企培训合作、企业名师带徒、培训经费补助、优秀人才奖励等措施,切实推动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工作。积极创造条件,支持现有职业学校与省内外高职院校等在姚联合建立分校,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充分发挥其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5、大力培养新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和实现农村全面小康,进一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建立健全农村实用技术职称评审体系,不断扩大职业资格证书、职称资格证书在农村的覆盖面,着力培养致富带头人、科技带头人、经营带头人等新农村建设实用人才。为鼓励高素质新型农民在我市开展农业创业,对获得中级职称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在本市范围内优先获得土地流转承包权、农业技术信息和参加技术培训,优先参与农技推广、获得贷款和农业项目开发经费资助,在各类先进评选奖励时适当倾斜。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现代农业,对涉农类全日制大专及以上毕业生自主创办一定规模种养业实体的,市财政2年内给予不高于50万元生产性贷款的全额贴息补助;对从事种养业且具有较大规模的农业法人单位聘用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应届毕业生的,市财政2年内给予农业法人单位每人

每年3000元的资助。

16、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在认真落实高校毕业生村(社区)干部各项报酬待遇、抓好日常教育管理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培养一批优秀高校毕业生村(社区)干部,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村(社区)干部按法定程序进入村(社区)班子;对特别优秀、各方面条件成熟的,推荐为村(社区)主要干部人选,甚至提任为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对选聘到村(社区)工作3年以上、考核均为称职以上的高校毕业生报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施政策倾斜,市里每年切出乡镇、街道机关事业人员一半以上的招聘名额,面向高校毕业生村(社区)干部招考;报考其他事业单位岗位的,给予笔试成绩加5分的优惠。建立高校毕业生村(社区)干部自主创业辅导中心,每年安排50万元专项资金,对高校毕业生村(社区)干部实施的自主创业项目择优给予1-5万元扶持。

四、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17、鼓励企业外出招聘人才。鼓励企业积极参与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进程,逐步实现跨区域人才智力开放共享局面。在高校和人才比较集中的城市设立人才联络处,不定期组团赴外招聘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鼓励企业积极参加人事部门组织的全市人才外出招聘活动,除交通费、住宿费外,其他费用由市财政给予补助。

18、鼓励企业储备人才。为帮助企业储备人才,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对企业招纳的后备人才提供资助。经双向选择,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就业、人事关系正式迁入我市的全日制本科应届毕业生或中级职称人员,并与用人单位签定3年以上劳动合同且按规定缴纳社保费的,经用人单位上报,人事部门审核后,确定一定数量的对象(列入紧缺人才开发导向目录的优先考虑),对企业给予资助,资助周期2年,资助标准为每人次每年3000元,每年8月份一次性发放。

19、鼓励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培育人才。鼓励企业根据自身生产和发展需求,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确定培养目标,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研发机构及重点科研项目,选派科研人员进行培养;在学校和科研院所创办员工培训基地,提升企业员工的技术、技能水平;建立对口学校的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努力吸纳、留用人才。

20、鼓励企业建立实践基地。鼓励有条件的单位申报建立大中专毕业生实践基地,对组建并正常运作的,每年给予1万元工作经费补助。由人事部门组织安排到实践基地的紧缺专业高校学生和本市生源未就业毕业生,实习期间由市财政给予每人每月500元的生活补贴。对设立宁波市级以上大中专毕业生实践基地的,在上级给予资金补助的基础上,市财政按1:1的标准配套。每年对各基地进行考核评估,对接收实习生较多且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2万元奖励(被奖励基地数不超过基地总数的20%);对管理不善或开展实习工作不积极的,给予警告,直至取消基地资格。充分发挥浙大研究生实践基地和教育部华东地区直属高校研究生创业(余姚)基地作用,对来姚实习的研究生,市财政给予每天50元的补贴,并对接受单位给予1000元/人的工作经费补助。同时,积极鼓励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金融机构应按规定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由市财政给予贴息。

五、积极营造人才工作的良好环境

21、加大对现有人才的开发使用力度。积极探索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完善人才评价标准,改进人才评价方式,把评价人才和发现人才结合起来,坚持在实践和群众中识别人才、发现人才。着力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引导用人单位逐步建立秩序规范、激发活力、注重公平的薪酬制度,对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和业绩明显的优秀专业人才,事业单位可通过直接考核或适当简化程序的方式招录,着力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22、拓展引进人才住房保障途径。把人才公寓作为人事关系正式迁入我市、与用人单位签约3年以上的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职称以上引进人才的政策性周转租赁用房,《人才公寓租赁协议》一年一签,最长不超过4年。在人才公寓不能满足引进人才需求时,鼓励用人单位安排临时住房,并由市财政和用人单位给予租房补贴。市财政租房补贴最长不超过2年,每人每月标准为:符合第3条第(1)类人才2000元,第(2)至(5)类人才1500元,第(6)至(7)类人才1000元,第(8)、(9)类人才(到企业工作)500元。全日制大学本科或中级职称人才(到企业工作)补贴1500元/年,其中列入紧缺人才开发导向目录的2000元/年。用人单位应不低于上述标准1:1配套补贴,租房补贴自引进人

才签约使用之日起享受,由用人单位审核后报人事部门备案,租房补贴每年8月份一次性发放(已入住人才公寓或已享受引进补助的人员不再享受租房补贴)。逐步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住房保障力度,探索建立优秀引进人才享受限价房(经济适用房)制度,切实营造良好的留才环境。

23、加快人才市场建设。不断强化人才市场的公共服务职能,加快人才开发服务中心建设,改进服务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在场地、资金等方面提供支持。加快培育人才中介市场,鼓励民间资本投资举办人才中介服务组织,积极吸引在国内外信誉度高、高端服务能力强的人才猎头公司和人才培训中介机构落户我市。消除人才市场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的联网贯通,探索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大市场。

24、完善人才评优制度。继续做好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151人才工程”第一、二、三层次,宁波市“432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才的推荐工作,对列入上述人才工程的,培养期内,市财政分别给予8万、6万、4万、2万、3万、2万元的科研经费资助。每2年开展一次有突出贡献专家、优秀专业人才、优秀高技能人才、尊知重才先进单位评选活动。当选的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由市委、市政府一次性奖励每人10万元;市优秀专业人才和市优秀高技能人才,每人一次性奖励1万元;市尊知重才先进单位,由市委、市政府授予奖牌。同时,对获得省级以上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的,市里再给予一次性5万元的奖励;对获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或宁波市杰出人才、宁波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的,市里再给予一次性2万元的奖励。

25、关心人才的政治生活待遇。继续实行市领导联系专家制度和各级党组织每年对高层次人才、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的座谈、慰问、走访制度,定期组织余姚市博士(高层次人才)联谊会开展联谊活动。进一步提高高层次人才在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候选人中的比例,充分发挥他们的参政议政作用。健全人才保障体系,完善人才流动中养老保险的衔接办法,引进人才由用人单位按规定参加各项社会保障,对全市中、高级职称人才每两年组织一次健康体检。实行高层次人才书报费补贴制度,建议用人单位给予高层次人才书报费补贴,标准为:硕士、副高职称和高级技师每人每年500元,博士、正高和市级以上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每人每年800元。对引进创新型和拔尖人才带配偶来我市工作的,由市人事劳动部门优先安置或推荐就业,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引进的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或高级职称人才,其子女义务教育段可参照本人意愿,由教育部门安排就学;对其他引进人才的子女,按就近属地的原则,由教育部门予以安排。

26、建立专家学术性交流和疗休养制度。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151人才工程”、宁波市“4321人才工程”、获得宁波市创新特别奖和余姚市级以上“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的人员,有计划地组织安排赴外考察、学习、研修,拓宽视野,提高学术和技术水平;对自行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的,每年给予不超过1万元的经费补助,并每年安排一次高标准体检,每两年组织一次专家疗休养。

27、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实行评聘分离,允许各类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评审或考试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单位聘任要在批准的结构比例方案内进行。结构比例岗位数空缺的,可由单位行政领导直接聘任;具有任职资格人数多于结构比例岗位数时,采取竞争上岗的办法,择优聘任;结构比例岗位数已满的,不得聘任。对入选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宁波市“4321人才工程”培养人选或被授予市级以上有突出贡献专家等称号的,聘任专业技术职务不占本单位结构比例指标。

28、编制紧缺人才开发导向目录。积极实施紧缺人才开发导向目录研究与发布制度,每3年发布一次。通过建立各行业各专业岗位紧缺状况动态调查、定期研究、周期发布、政策响应等机制,全面了解我市主导产业、主要行业、重点企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分析研究应对措施,加大对紧缺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力度。

六、进一步形成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

29、完善人才工作领导机制。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发挥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政策研究、宏观指导、统筹协调职能,把握工作大局,突出工作重点,健全工作制度,及时研究和统筹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支持和保证市直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协调一致开展工作,切实抓好市委、市政府对人才工作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市委组织部门要进一步找准定位,强化职责,在建立健全人才政策体系、协调整合人才工作力量、改善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强人才工作的指导督查等方面切实履行牵头抓总职责,统筹抓好各方面工作任务的落实。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各自职能,根据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的职责分工,明确阶段性工作重点,落实具体工作措施,并

积极参与抓好重大工作部署和重大活动的组织实施,加强相互间的协作与配合,切实形成整体合力。各地要建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单独设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人才工作服务站)机构,由乡镇(街道)党委组织委员、余姚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分管政工工作的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服务站站长),配备1名人才工作服务站专职副站长,并落实相应工作人员,深入抓好本地人才工作,切实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30、健全人才工作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重大工作统一决策、统一部署、统一协调机制,建立完善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交流通报情况,商议协调工作中的重要事项,加强经常性的工作联系和沟通。强化督促检查,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机制,采取定期和专项督促检查的方式,重点对各地各部门贯彻执行上级和市委、市政府人才工作方针、政策、制度情况,落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重点工作部署、推进本地人才队伍建设等情况进行考核检查,在政绩考核中增加人才工作分值,把人才工作考核结果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定档挂钩,与人才工作专职人员的职务晋升挂钩,切实推动各地人才工作的深入开展。建立健全政府、用人单位和社会合理分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市财政要加大投入力度,集中安排人才工作专项资金,并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工作的实际需要,逐年增加经费投入。各地也要设立人才工作专项资金,并在每年财政预算中予以重点保证。

31、营造尊知重才良好氛围。充分借助各类新闻媒体,广泛运用多种宣传方式,大力宣传市委、市政府的人才工作方针、政策,加快人才工作示范基地建设,不定期组织召开人才工作座谈会、现场会,积极推广一些用人单位在人才评价、激励、培育、使用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宣传介绍优秀人才在我市创业的先进典型和事迹,促使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气,努力营造重才爱才、关心支持人才工作的浓厚氛围。

七、其他

本意见由市委人才办负责解释,自发文之日起执行。《关于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构建区域人才高地的若干意见》(余党〔2004〕6号)和《补充意见》(余党发〔2006〕111号)同时废止。

中共余姚市委

余姚市人民政府

2010年3月22日

主题词:人才工作 意

中共余姚市委办公室2010年1月13日印发

篇6:关于人才强市战略的思考与调查报告

人才紧缺仍是突出问题到2003年底,宁波市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职称的人才数量为38万人,每万人口中拥有的人才数为696人,而同为计划单列市的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在2002年每万人口中拥有的人才数已分别达3628、1522、787、1312人,宁波与之相差甚多。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稀缺的资源,宁波不能在人才的竞争中失去主动。为此,市委、市政府首次召开的全市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构筑区域人才高地的目标:到2010年,每万人口中人才数提高到1300人以上,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各类实用人才也要年均增长15%,达到80万人,从而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的人才队伍。不可否认,我市实施“一号工程”以来,人才数量大为增加,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数量剧增。但由于我市原来的人才基础相对较差,高层次人才还相当紧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人才数居各计划单列市末位,只有深圳的十分之一,高级职称人才数只占青岛的四分之一。人才的分布也不尽合理,其中占我市国内生产总值一半以上的工业,其拥有的人才数还不到全市人才数的四分之一。而200余个紧缺专业岗位人才缺口巨大,缺口率达42.1%,尤其缺乏国际贸易、涉外法律等具有国际资格论证的专业人才,缺乏一批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通晓国际经营管理模式的现代职业经理人,缺乏综合经济管理、城市现代管理等一批高素质党政人才,缺乏一批高新技术领域的高素质科研开发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以及缺乏一批技术精良、业务熟练的石化、电子、机械、家电等产业的高技能人才。人才结构的不合理,专业人才的大量紧缺,无疑对宁波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较大的制约。引才优势亟待重新培育宁波这几年通过“本科生先落户后就业”、“引进高层次人才不受编制限制”等“无门槛”就业政策和为高层次人才来甬洽谈发放路费补贴等一些在全国创先的举措,以及搭建“高洽会”等引才平台,建设各级各类开发区、创业基地等引才载体,引进了一大批人才。但随着我市推出的一些创新举措被其他城市所引用和完善,各地更多引才新举措的推出,以及宁波城市地位与上海、杭州、深圳、广州等地所存在的差距,我市对人才的吸引力已不具有优势。相反,由于在人才机制、环境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使宁波在人才竞争中还处于劣势。宁波大企业少、国际跨国集团投资少、高水平研发机构少,导致宁波能够容纳高层次人才施展才华的载体不足,制约了高层次人才的大量引进。一些人才政策不够落实,如引进人员的安家补助费尚未开始实施、配偶安置缺乏渠道、子女择校难以兑现等,对我市引进人才带来了负面影响。此外,我市的人才政策法规不够完善,人才开发机制、人才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创业平台和创新氛围还不多不浓,一些地方和单位对人才工作重视不够等,对我市构筑区域人才高地带来了较大困难。全面推进人才高地建设“必须坚决破除一切不利于人才自由成长的观念,坚决革除一切不利于人才施展才华的体制,坚决调整一切不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开创海纳百川、千帆竞发的生动局面。”市委书记巴音朝鲁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那么宁波将如何再造优势来构筑海内外人才向往的区域人才高地,形成具有“强磁场”效应的人才“蓄水池”?坚持政策创新,完善引才机制,为再创引才优势打下基础。人往高处走,在全国人才流动和海外人才回归的大背景下,构筑区域人才高地,必须在落实现行有效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加紧制订出台体现宁波开放特色和国际化要求的人才政策法规制度框架。比如为保证引进人才享受与本地居民相同待遇,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我市将推出工作居住证制度,以此吸引海外人才来甬工作、创业。加大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为加快三支队伍建设提供保障。宁波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从过去主要依靠物力资本向主要依靠人力资本转变。政府将加大对人才资本的投入力度,提高发展性投入中用于人才开发的比重,市财政将安排留学人员科技创业资金、设立宁波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等,用于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的引进、培养及重点基地建设。鼓励用人单位加大对人才开发投入,企业用于人才引进、培养和奖励等方面的工作经费,将可按规定在税前扣除等,为我市加快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提供保障。加快建设引才载体,优化人才社会环境,这是再创优势的重点。要进一步加快开发区、保税区、科技园区等各类园区建设,突出抓好科技创业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基地建设,努力建成10个投资上亿元的创新研究机构,积极创立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等,以增强人才承载吸附能力。同时,优化人居环境和服务环境,采取建设人才公寓、享受购买商品房补贴政策等办法,解决引进人才的住房问题,增强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加快国际学校和医院、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人才环境国际化水平。推进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强化人才资源的市场配置作用。要有序实现市场开放,建立健全社会人才中介机构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市外和境外社会人才中介机构来我市的准入规定等,以此为通过市场配置这一健康有序的方式实现我市区域人才高地的筑就,打下良好基础。

上一篇:1Z21建设工程项目策划的基本概念下一篇:情人节英文版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