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强校战略的思考

2022-09-10

教育部部长周济认为, 要把培育和用好人才作为高校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头等大事, 以建设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为重点, 提高教师和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真正做到人才兴校, 人才强校[1]。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面性作用, 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人才跨国流动日益频繁的大形势下, 高校应建立起以学术为纽带, 立足于科学前沿, 开展科学研究的创新团队。2003年底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的人才工作会议, 进一步落实了国家人才工作的精神。对高校来说, 落实国家人才工作精神的具体措施, 就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通过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 吸引和培养一批学术大师和学术骨干, 为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2]。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关键是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规律, 建立适应高校特点的新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为吸引、稳定和培养人才搭建制度上的平台, 为人才强校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制度上的保障[3]。高校教师是培养人才的人才, 关系到国家全局利益。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 它不仅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头等大事, 而且也是提高国家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水平的决定性因素。

1 高校人才强校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通过教育部调研, 不仅对近些年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 而且特别是对人才强校建设取得了进展[4]。总的看, 这些年来, 高校人才强校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主要表现在:

1.1 高校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整体素质稳步提高

到2003年, 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总数已达到72.5万人。年龄结构结构上呈现年轻化趋势, 普通高校45岁以下教师占79.4%;学历结构有明显改善, 1998年到2003年, 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由12.1万人增至23.7万人, 增长95.9%, 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由1.9万人增至5.4万人, 增长183.3%;目前全国53所设有研究生院的大学, 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已达65.3%,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已达25.8%。高校教师队伍已经成为我国规模较大、素质较高、学科领域涵盖最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1.2 校集聚高层次人才能力进一步增强, 已经成为我国集聚高层次优秀拔尖人才的战略高地

在“985工程”和“211工程”的支持下, 高校重点建设了200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 965个国家重点学科、10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8个国家工程 (技术) 研究中心、44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04个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及一大批省部级重点基地, 明显改善了高校集聚和吸引人才的条件, 为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提供了良好的事业发展平台。

2003年, 全国普通高校教授7万人、副教授21.66万人, 分别占高校教师总数的9.7%和29.8%, 分别占全国同层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才的58.8%和12.9%;有两院院士523人, 占全国院士总数的38.7%;同时还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集聚了相当数量的高层次优秀拔尖人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前五批直接从海外引进200人。2003年首批实施“985工程”的9所重点大学直接从海外引进优秀人才数量比1998年增长了1.7倍。

1.3 高校教师队伍已经成为我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科技创新的重要方面军和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强大生力军

目前国家“863计划”新一届专家组176名成员中, 有高校专家82名, 占46.6%;2003年国家启动“973计划”项目25项, 高校作为第一承担单位并任首席科学家的有18项, 占72%。2003年高校共获得科研经费253.3亿元, 比1998年增加了2.1倍。2003年全国高校教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1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87项, 分别占授奖总数的68.42%、78.57%和56.49%。全国高校教师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数, 占全国发表论文总量的60%。据统计, 经过“985工程”的重点建设,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SCIE (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 论文数量增长迅速, 1999年到2003年分别增长了56.7%和181.8%, 已经到达世界50-100名一流大学的水平。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获奖数占全国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授奖总数的60%以上。

1.4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取得重要突破, 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初步形成

在国家关于深化事业单位和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政策以及“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推动下, 高校积极引入竞争机制, 探索实行“按需设岗、公开竞争、择优聘任、合同管理”的用人制度和“按岗定薪、优劳优酬”的岗位津贴分配制度, 吸引和稳定了一大批优秀拔尖人才, 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基本解决了高校人才断层问题, 有效地遏制了优秀人才流失。

2 高校人才强校队伍建设的进展

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北京大学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5]。1999年启动985工程一期时, 北大明确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关键是建设一支世界一流的教师队伍”的指导原则;2004年启动985工程二期计划, 北大进一步提出“以队伍建设为核心, 以机制创新为动力, 以交叉学科为重点的”指导方针。通过持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不断改革创新, 北大的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清华大学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6]。多年来, 清华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 切实实施“人才强校”, 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在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正在形成, 拔尖人才和学术带头人增长迅速, 教师学缘结构等也有较大程度的改善, 为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清华现有3000余名教师中, 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约占2/3, 其中非清华本科毕业的占到60%以上, 12.5%的青年教师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全校共有中科院院士34名、工程院院士28名, 5名教授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 还有不少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45人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武汉大学在制度上落实“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 形成了良好的用人环境和竞争机制, 促进了人才队伍建设, 推动了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6]。中南大学构筑学科创新大平台承担大项目, 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该校坚持“人才队伍建设服从和服务于创新能力建设, 创新能力建设支撑和带动人才队伍发展”的基本理念, 着力培育和提升人才队伍的自主创新能力, 取得了较明显成效[8]。中南大学集17个国家重点学科、1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优质资源, 构筑了“2+5+1”交叉学科创新大平台, 组织大队伍, 开展原创性研究, 显著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 该校以14位两院院士为核心, 形成优秀创新团队, 积极承揽国家重大研究项目, 新增千万元以上的国家重大研究项目11项, 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项, 9973计划首席项目4项。正是在这些重大研究项目的引领下, 一个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交叉学科创新团队迅速成长起来, 在解决国家建设急需解决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同时, 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哈尔滨工业大学在科研实践中打造创新团队, 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展[6]。哈工大通过创新团队建设, 打造出一批像国防科技工业战线的楷模和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 哈尔滨工业大学激光专业创始人, 中科院院士马祖光教授带领的可调谐激光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团队的众多科研创新团队;涌现出一批像马祖光、秦裕琨、蔡鹤皋院士等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创新团队的领军人物;形成了一个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有利于人才聚集的“人才小高地”, 促进了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快速发展, 提升学校在国际、国内的学术地位和竞争能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中心, 以建设创新团队和支持高层次创造性人才为重点, 以留住并加快培养专业技术骨干和青年后备人才为基础, 以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为补充, 采取多项得力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人才和教师队伍建设上, 近年来, 该校启动了创新团队、拔尖人才、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和推广专家支持计划, 实施了青年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国内进修项目和学历提升工程, 设立了主要用于青年人才培养的校长基金、科研专项和人文社科专项, 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3 推进人才强校战略面临的机遇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 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必须从全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自觉增强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 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的紧迫任务抓紧抓好。”[10]因此, 高校“人才强校战略”十分重要和紧迫。应该看到, 当前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具有许多有利条件。第一, 当今世界处于知识经济时代, 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2003年12月, 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 明确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建设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的任务。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把教育和人才问题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社会各界对高校人才队伍的关注度不断提升, 这无疑为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提供了最有利的外部条件。第二,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我国同世界各国的科技文化交流更加广泛, 这为我们吸收和借鉴世界名校的人才建设和管理经验提供了有利条件, 同时, 为我们扩展引进先进人才的视野, 吸引更多世界优秀人才参与学校和国家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第三, 近年来,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国家经济实力稳步提升, 经济建设领域不断扩展, 一方面为我们加大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力度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持和物质保证;另一方面为我们在更大领域开发人才提供了契机。第四, 高校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通过长期实践, 尤其是上世纪末以来, 高校纷纷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 在人才培养、人才管理、人才使用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创造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 许多高校逐步形成了富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建设机制, 这些都是我们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的宝贵财富。

4 进一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举措

更新人才观念, 是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前提。高校应根据人才发展规律和人才建设的实际, 积极创新人才观念, 树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科学人才观, 为全面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11]。坚持科学人才观, 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 围绕国家创新体系的科技和智力支撑要求, 围绕科教兴国主战略, 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确立了人才强校战略[12]。高校把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 加强工作机制研究, 切实做好人才队伍规划, 精心落实各项措施。在集聚、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 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的良好氛围, 实现学校事业的持续发展。

4.1 坚持以人为本, 创建灵活的用人机制

要坚持以人为本, 创造有利于人才安心工作、迅速成长、施展才华和脱颖而出的软、硬环境, 为学术带头人、优秀技术人才和学术精英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13]。要动员学校各方面的力量, 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对教学、科研人员尤其是中青年骨干教师的价值要予以充分肯定, 不断优化人才成长环境。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就要确立“师本位”思想。确立“师本位”思想, 就是要强化“教师是办学主体力量”的理念, 强调教师在学校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广开渠道,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 “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不拘一格, 广纳贤才, 采取合同管理等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资源共享。人才关键在用, 用之则愈出, 置之则愈匮。要树立人才重在使用的理念, 着力构建人才能施展才华、充分发挥作用的事业平台, 通过更新人才观念, 转变工作方法, 进一步理清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工作思路, 围绕党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构建人才创业的事业平台, 努力优化各类人才能干事、干成事的环境, 真正把“人才强校”战略落到实处[14]。

4.2 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树立人才资源开发的新理念

当前, 不加快观念的转变和更新, 不走出对人才认识上的“误区”, 要构建“人才资源加事业平台”的人才开发模式, 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 加快党校人才资源开发的步伐是困难的, 甚至是不可能的[15]。事业需要人才, 人才需要事业。真正的人才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是要在事业平台上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 这是一条人才成长规律。实施“名师筑峰计划”, 造就学科领军人才。名师出高徒, 名师出名校, 创建高水平大学, 需要有高水平的大师, 实施“优秀教师支持计划”, 造就学科骨干人才。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创新能力突出和发展潜力的优秀教师, 学校给予重点支持和资助。实施“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造就学科后备人才。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 是事业的希望, 做好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意义重大。要搭建人才创业工作平台, 鼓励人才参与社会经济建设, 强化人才服务社会的观念;要积极创建人才创业机制, 增强人才创业能力, 充分发挥人才在创造社会就业岗位方面的作用, 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要紧紧围绕创业人才的素质要求加强人才创业教育, 不仅要重视人才的知识掌握和能力训练, 还要重视人才的创造潜能的发挥, 使人才的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不断提高。要把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和部署, 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规划, 使人才参与国民经济建设的能力不断提高。

4.3 构筑人才干事业的平台, 注重人才整体效应的充分发挥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高度综合化, 许多重大的科学研究成果都是多学科协同攻关完成的, 以学科群的方式进行学科建设是20世纪学科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16]。因此, 在人才建设中, 要转变过去片面追求人才个体效应的做法, 注重人才整体效应的发挥。 (1) 营造利于人才成长的人文环境。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 努力创造一个个平台, 让每位教师都有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 创造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采取打破教学、科研之间界限的措施, 工作量相互间可换算, 使无论是教学型教师、科研型教师, 还是教学科研型教师, 都可以发挥所长, 而且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 (2) 营造利于人才发挥作用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完善人才管理办法, 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制度和规定, 保障人才在为学校教学科研做出贡献的同时能够获得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不断推进人事改革力度, 加大对在职人员的考核、聘任力度, 形成能上能下、能高能低、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 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3) 营造利于人才干事业的和谐环境。事业是引进和留住人才的根本, 优秀专业人才最关心的是发展事业的基础和空间。学校要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 为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要切实转变机关职能, 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尊重人才, 关心人才, 为人才出成果提供便利的条件, 营造一种规范有序、温馨和谐的良好环境, 提高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第一, 要制定符合学科群发展要求的人才引进培养规划, 以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 促进各类人才协调发展。第二, 加强创新团队建设, 形成人才群体合力。要按任务和项目组织各类攻关团队;对优秀团队, 要保护与教育并重, 培植与引导相结合;要注重团队文化建设, 以形成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调动人才群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确保人才群体合力的形成, 实现人才整体效应的最大化。

4.4 转变培养和引进人才的工作方法, 加大积聚人才、开发人才的力度

筑巢引凤, 刚柔并蓄, 建立灵活多样的人才引进机制。为了着力构建人才资源事业平台的人才模式, 有效地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的落实, 在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人才的工作方法上要实现八个转变:一是从“眼睛向外, 重点引进”人才开发模式转变为“强内引外, 内外结合”的人才开发模式;二是从“守株待兔”式引进人才模式转变为“主动出击, 上门吸引”的吸引人才模式;三是从“吃现成饭, 拿来就用”的吸纳人才模式转变为“雪中送炭, 助人成才”的吸纳人才模式;四是从“吃大锅饭”平均奖励方式转变为以实绩论奖的激励方式;五是从“近亲繁衍”的吸纳人才转变为面向社会的全方位吸纳人才;六是从人才资源开发的弹性管理转变为纳入严格考核的刚性管理;七是从重人才个体的投入方式转变为构建事业平台和培养人才个体相匹配的投入方式;八是从硬件建设、软件建设“一手硬、一手软”转变为两种建设都要硬, 两种建设同步发展。

4.5 尊重创造, 尊重劳动, 建立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标准, 积极创新并完善有利于尊重和保护创新思想的学术评价制度, 由重视过程管理向重视目标管理转变, 由重视年度考核向重视聘期考核转变, 由单纯的数量评价考核向更加注重质量评价考核转变。

摘要:人才资源是高校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 构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第一需要。要实现学校办学规模、办学水平和层次质量上的跨越式发展, 造就一批优秀人才,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至关重要。本文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 阐述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的意义, 论述具备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 指出推进高校人才强校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提出专业教师要当好学科领路人, 为教育创新默默耕耘。

关键词:高校,人才强校,创新团队,强校战略,科教兴国

参考文献

[1] 周济.高校人才工作:人才兴校人才强校[DB/O L].http://edu.qq.com/a/20040112/000052.htm, 2004, 01, 12.

[2] 建言, 孙仁帅.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大力推进向研究型大学目标迈进[DB/O L].http://ygb.njau.edu.cn/y anhui/sh owArticle.asp?id=59, 2004, 12, 9.

[3] 吕东伟.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需要辩证思维[J].中国高等教育, 2006 (1) :21-23.

[4] 吕玉刚.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DB/O L].http://www.hainnu.edu.cn/rcpyang/szpxun/ldjh/20050618/233603.sh tml, 2004, 12, 15.

[5] 北京大学.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设世界一流的教师队伍[DB/O L].http://www.ch si.com.cn/jy zx/200512/20051214/273846.h tm l, 2005, 12, 14.

[6] [7][9]中国教育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快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N].中国教育报, 2005, 12, 9 (6) .

[8] 黄伯云.以提升创新能力为主线建设坚强人才队伍[J].教育快讯, 2006 (14) :11-12.

[10] 钟惠国.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求是, 2003 (20) :17-19.

[11] 杨毅, 毕宇晓.以科学的创新团队带动人才强校战略[J].山东农业教育, 2006 (4) :31-33.

[12] 徐晨光.以科学的人才观推进人才强校战略[DB/O L].h ttp://www.g m w.cn/03pindao/2004, 04/29/content-19379.h tm, 2004, 4, 29.

[13] 刘小丹, 黄思翔“.人才强校”战略的实践与思考[J].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5 (4) :23-34.

[14] 李锡炎.理清“人才强校‘的工作思路[N].学习时报, 2004, 1, 12 (2) .

[15] 同济大学.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实施人才强校战略[DB/O L].h ttp://www.steh r.sh.cn/h tm l/20051211180006.h tm, 2005, 12, 11.

上一篇:推理内容对个体生活推理的影响下一篇:实用性医疗服务统计指标评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