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浅议

2024-05-06

中职学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浅议(精选8篇)

篇1:中职学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浅议

中职学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浅议

平面设计广泛应用于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海报招贴设计、名片设计、画册设计等领域。随着近几年新媒体的广泛应用,网页设计、CI设计在平面设计中应用也很广泛。相对来说,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机会也越来越多。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不经过系统的造型和色彩训练,通过掌握相关的平面设计软件就可以进入到平面设计行业中,因此学生入行比较容易。但目前中职学校所开设的平面设计专业,由于受到课时和学生素质的制约,专业发展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一、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电脑软件课程多而基础课课时不够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计算机设计软件的学习还是比较积极认真的,接受能力也很强。但是,问题也显现出来,那就是学生会使用软件,但做出来的作品没有设计感,简言之就是没有美感,例如:色彩搭配不够合理,画面的构图混乱,主题不明确,等等。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就是因为学生没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

设计基础课是平面设计专业的必修课,包括素描、色彩、图案、色彩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等。这些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思维、审美能力的课程,也能培养学生的耐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课程打下的基础往往是决定学生就业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即使是计算机普及的今天,这些基础课程也是不应该忽略的。而现在有些学校急于求成,普遍对基础课不够重视,安排的课时较少,有些学校甚至没有。这样发展下去,培养出的学生只是一名软件操作人员,而不是创作设计人员。

2.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平面设计专业是十分陌生的,专业课程对他们来说是全新的,需要从头学起。有些中职生自身学习能力较弱,对他们来说,接受一门新的知识,是有难度的。而大部分学生由于没有升学压力,对于将来步入社会缺乏明确的目标,普遍存在学习无动力、事事无所谓的现象。再加上他们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社会上不良现象的影响、家庭环境的作用、网络上负面消息的传播,都会成为影响他们成长进步的因素。

3.教学方法陈旧,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仍以一班一师讲授为主,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边听,偶尔在讲解重点难点时,教师会简单地提问一下学生,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这样讲的结果仍然是难以完成教学计划,因为学生既听不懂,又没兴趣,更不会主动探究。

二、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从中职学校的情况来看,由于学生年龄、知识层面、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因素,在接受新知识方面更偏向于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注意力停留的时间也非常有限。针对这些特点,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理论教学要形象化、具体化

教师可根据专业知识体系针对具体学习内容编写实用性教材,制作教具和教学课件,将理论性强的知识点转化为具体、形象的图片或实物。课前准备好工艺品样本或模型拿到课堂上让学生模仿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对整个流程有了直观的认识,无形中就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方法上的实用能体现出教学成果的实用,这种实用比起刻板的照本宣科,更能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2.加强实践性项目教学

传统的教学在每门课程上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专业的主方向不明确,应重点掌握的技能没有得到突出。因此实践性项目教学的引入非常必要,教师可以把社会上一些成功的项目设计制作过程展示、分析给学生看,然后引入新的项目,让学生亲身体会真正的设计是怎样一步步实现的,经济效益是怎样一点点产生的,让学生既学到了技能又提高了兴趣。平面设计教学还要把握“少而精”的原则,开设实践教学固然重要,但要根据专业方向来考虑,该保留、该强调的一定要重点突出,该弱化甚至要删减的,不要勉强保留,实用永远是第一位的。

3.创新专业教学模式

教师要善于汲取国内外中职艺术类院校的先进教学理念,运用现代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呈现国内外一些优秀作品、创意设计等,有利于学生专业设计创意的形成、发展和应用。教师要与学生加强互动、沟通,利用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潜意识中的创意和灵感,及时赞美并放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激发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掌握一定技能之后产生成就感,从而不断积累经验,走上自主创作的道路。

4.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满足现代课堂需求

在知识快速更新的今天,新事物层出不穷,学生可以从多渠道接触更多的知识,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教师的教学课堂也要变成与时俱进、汇聚设计信息的集结地,教师的综合素质要不断提高,知识面要不断拓宽,要善于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营造活泼互动的课堂氛围,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更易接受教师所讲的内容,并迫切地想将其运用在实践操作中去,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当然是老师高兴、学生满意。

总之,中职学校只有令平面设计专业教学顺应时代潮流,根据市场需要和就业形势及时转变观念,调整教育目标定位,使教学内容贴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才能够将这一专业办活、办好。

(责编 张红延)

篇2:中职学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浅议

王晓利

千阳职业中专

【内容提要】本文从当前中职学校数控专业的开课、教学以及实际效果等方面,以一个专业教师的视角阐述了中职学校数控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专业特点、数控专业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原因、教学改革的方向。并以自身的教学和管理经验提出了构建具有中职特色数控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新体系的初步措施,旨在引起专家关注以及同行间加强交流探讨,共同推进当前中职学校数控专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中职学校数控专业教学改革措施探讨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数控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机械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变化。数控技术已成为机械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技术。现代的CAD/CAM、FMC、FMS、CIMS和智能制造等都是建立在数控技术之上,所以数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从根本上决定着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制造业对数控技术和对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随着社会对数控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数控加工专业的教学现状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怎样围绕企业、人才市场的发展变化,搞好专业教学,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与专业特点

目前,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主要分为高职、中职学校的数控专业的职业学历教育和各种中、短期的数控技术培训班二种形式。根据对数控技术人才需求量大的汽车与模具企业、重大装备制造企业、制造业外资企业的调查发现,企业对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可分三个层次,其各层次对所需掌握的知识结构和在企业部门中承担的工作角色也各不同。

1.蓝领层:承担数控机床的加工操作、简单程序编制及日常简单维护工作的技术工人,目前企业的需求量最大。

2.领层:专门承担数控编程的工艺人员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

3.金领层:具备并精通数控操作、数控工艺、编程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所需要的综合知识,实践经验丰富,知识面广。

中职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应该是培养大量合格的数控技术蓝领,即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从事数控加工、编程、操作及设备管理维修的中级应用型技能人才。此类数控蓝领占企业数控技术岗位的70%,是企业数控人才需求最大的部分。

同时中等职业学校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应该突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严密结合,强化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培养,更加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理论基础够用、编程能力较强、操作技能较宽的专业特色。

二、数控专业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数控加工教学滞后于社会及市场需要,是专业教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数控教学现状是:一是专业师资严重短缺,相关课程开设不足;二是实习教学过程中所接触的数控机床及数控系统类型单一,而且落后于企业;三是相关教学软件少,没有适用的高质量教材,教学模式各异。数控加工技术伴随着信息技术而高速发展。企业生产中不断引进各种尖端数控设备,其数控加工工艺复杂,对操作者的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生产中种类繁多的操作系统和特定的数控编程方法,教学条件的滞后使数控加工专业教学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老师难教,学生难学。另外,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造价高,但技术周期寿命短,而学校教育经费有限,使职 1

业教育难以与新技术的发展保持同步。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1、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企业接受国际先进技术的步伐加快,以及加工制造业面临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企业生产中必须不断引进各种尖端数控设备。同时,机床数控系统在结构和规模上差别大,各厂家的软件互不兼容,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教育经费不足,教学设施更新慢,教学研究滞后。由于各职业学校在教学资源上并没有互相利用,力量分散,现有教学设备条件差异较大,设备类型单一,而且没有高质量的教材。

3、数控加工专业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模式有待改善。教学手段不先进,先进教学软件较少,培养方案整体优化性不好。

三、教学改革的方向与措施

中职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为学校周边地区的机械制造业培养中等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数控技术应用岗位必备的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构建课程的知识结构,重组课程体系;突出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实际能力的培养,以技能和能力培养为重点,坚持常规机械制造技术训练与数控技术训练相结合,坚持实验室模拟编程仿真教学和数控机床单机实操实训相结合,创建具有现代水平的数控技术训练教学及培训基地,尽快构建具有中职特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新体系。其主要措施有:

1、切实加强专业教学软、硬件的建设。

围绕培养实用型数控蓝领这一宗旨,加强教学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建立一整套较为完善的专业教学文件体系,加大数控教学资源与数控实验实训设施的投入,改善实验实习条件,但不要一味地求大求精,应本着“够用”与“实用”的原则,用有限的资金合理配置数控技术实验实训设备,包括数控模拟培训软件,这样才能使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接受数控加工技能基本训练的机会。利用计算机仿真教学系统,不仅降低了教学成本,而且给学生更多的模拟练习的机会,在各种仿真练习中熟练掌握数控生产技术。

2、改革课程体系,制定具有中职特色的教学计划。

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适用性”和“针对性”,不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在课程设置上坚持以文化课为基础、以专业课为主体、以实习操作为重点、以岗位合格为目标。教学计划应突出以实践为主,理论为实践服务的特点,侧重于基本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和应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机械制造技术、测量与公差、数控工艺与设备、数控原理、数控编程等。

3、重视传统金工实习。

与普通机械加工设备相比,使用数控机床能加工出精度更高,外形更复杂的零件,同时可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特别是在批量生产中)。但目前,在数控教学中存在着一种误区,认为随着数控机床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车、铣、钳的实习的教学要求可以随之降低,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数控专业的实习教学出现了“跨跃式”或“大跃进式”的教学模式,即忽视传统金工实习教学中的基本技能训练。比如在第一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中,就暴露出好多这方面的问题,相当部分选手切削用量选择不当,采用了低的切削速度,小的走刀量,较大的切削深度,导致加工时间不够(粗加工都难以完成),最后慌了手脚,突然加大走刀量,造成刀具损坏;还有的不会磨刀,大赛时,组委会只将刀具进行了粗磨,一再提醒参赛选手,必须磨刀,可是,有的选手一上场,装上刀就开始加工,导致刀具切削性能不好。因此,忽视金工实习而过分重视数控专业的实习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如果不把传统金工实习放到数控专业实习教学的重要位置上,那么,无论多么先进的数控加工设备,也只能培养出“纸老虎”式的数控专业学生。

4、加强和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加大实践环节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该专业的实践课时应占总课时的50%以上。在实验、实训车间解决“应会”的技能掌握,包括数控机床操作,数控加工工艺(如工艺路线、刀具、切削用量的选择)、CAD/CAM应用、数控机床的维护等专业技能训练。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如何去动手,突出实践技能是中职教育的特点,力争核心课程的实验、实训等动手能力教学与理论性教学学时比例达到2:1,这样才能使毕业生突出技能型的竞争优势。打破以往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脱离的模式,把专业教学的环境突破到课堂、校内实验实训室和企业生产车间三个场所。对数控机床的结构、数控系统的结构等内容,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并带领学生到实验室、车间实际参观,辅以现场教学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

5、切实加强校企合作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中职教育的特点,在最后一个学期(学年),原则上不安排课堂教学,主要安排学生进行岗位实训和到企业中进行数控岗位的顶岗实习,同时一方面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可为合作企业提供所需数控人才的储备和选择,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6、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而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保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中职学校数控加工专业教学质量的基础。数控技术近年来的广泛应用,引起数控人才大量需求的同时也造成数控专业师资、特别是同时具备相当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数控专业师资严重不足。学校应将专业教师有计划地送到企业进行数控技术岗位实践和见习,根据对数控技术的教学需求进行实战培训,重点放在工艺技术、解决问题等方面。同时也可以从企业中招聘有丰富的现场经验、组织能力强的数控工程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中职学校数控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邹贵平《职业教育研究》 2008年第7期

2、《关于数控实习教学的探讨》高志贤河北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3、《浅析数控实训基地的作用与发展方向》张敬;雷代明;《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年第5期

篇3:浅议中职学校《语文》教学

一、以学生为本,把握正确的教学思路

许多中职学生中学阶段没有打好良好的学习基础,长期在班级中处于中下游水平,极少受到关注和鼓励,对学习都存有较为严重的抵触情绪。基于此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奉献自己的爱心,树立以学生为根本的原则,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教学的教学思路。

首先,要明确学生虽然学习成绩较差,但他们年龄较小还有较好的可塑性,如果有好的引导假以时日他们会和别的学生一样成为社会的栋梁。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去发掘每个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讲解课文的时机,让学生理解生活、学会生活,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其次,语文教学要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快乐,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既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乐趣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语文课的意义和目的,能够认真对待语文课的学习。围绕中职生的心理需求,积极开展趣味课堂教学活动,提出“我青春,我快乐,我担当”的上课宗旨,这样既可以实现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掌握语文课知识的目的,与此同时又可以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和责任。

再次,要充分意识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要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以获取语文教学的最佳效果。

在学生调查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都比较强,除沉溺于手机游戏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痴迷不太健康的网络小说。如何改变这种情况?我们语文课教师有责无旁贷的责任,在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多推荐一些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文学作品,教会学生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让学生学会阅读,在阅读中收获乐趣和正能量。

二、以应用为主,注重学生基本应用能力的提升

经调研发现,中职学校的很多专业对学生的应用文写作都有较高的要求,如机电专业的学生在日常工作中,对专业的工艺方案制定需要编写说明,商贸专业的学生会牵涉到文案的编写等等。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学生实习需要编写实习报告等相关有利时机,强化学生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可利用校刊征稿和班级办黑板报的机会,指导学生写出精美的文章积极投稿,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文章得以发表时,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会得到很大提高。

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由于长期游离于自我放弃的边缘,在与人沟通交流时尤其是与陌生人交流时存在一定的障碍,更有学生“出口成脏”。而中职学生在进入职场后多因沟通能力不够阻碍了自我发展,甚或放弃自己的专业影响了就业稳定性。在语文教学中,我首先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然后通过朗诵、提问、组织学生辩论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沟通交流的兴趣,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为学生在未来的职场中展翅高飞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

中职学校的学生对于字体的书写能力普遍较弱,很多学生所写的文字犹如天书让人无法辨认。现在多数企业在招聘时要求学生用笔填写应聘表等文件,可以说一笔好字对学生在未来职场的发展亦有很大的帮助。在语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的硬笔书法练习,通过书法比赛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书写兴趣,使学生能够利用在校学习的时间提高自己的书法技能。

三、以专业为根本,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兴趣

中职学校有其独有的教学特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多以技能教学为主,基础文化课的教学得不到学生的足够重视。这就要求文化基础课的教师除做好教学的同时,要对学生所学的专业课进行调研,积极挖掘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联,根据专业课的特点做好语文等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将语文等文化基础课的教学融入专业课的教学中,这样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文化基础课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的渗透,让学生明确学好语文课对学习专业课的帮助。例如,我在讲授洛克菲勒的《天堂与地狱比邻》一文时,力求使学生了解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是如何看待劳动、看待职业,又是如何对待自己工作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在《信客》一文的教学过程中,努力使学生体会两代信客所体现出的职业品质,要求学生注重培养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学会自我管理,以适应未来职场对自己的要求。

积极组织学生就“语文课与专业课的联系”、“如何将语文知识运用到专业中”等课题,进行专题演讲讨论。同时,与专业课教师紧密配合,结合学生专业课学习将语文知识渗透进去,如指导学生写出一份高质量的实习报告或专业市场调研报告等,使学生明确语文知识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在旅游专业学生语文教学中,就结合他们的实习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如何收集资料写出好的导游词,并在同学中进行交流,请同学互相点评,选出他们认为好的作品。实践证明,将语文教学有效地融入专业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够较好地使学生明确学习语文课的意义,对语文课的学习也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虽然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课较差,如能在语文课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专业学习情况,将语文课的教学有效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去,注重学生的基础能力培养。本着“一切为了专业、一切为了就业”的理念,在教学内容上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按照实用、够用、好用的原则及时进行调整,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等多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语文教学一定能获得成功。

摘要: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要本着“一切为了专业、一切为了就业”的理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方案,搞好语文教学。

篇4:中职学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浅议

一、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电脑软件课程多而基础课课时不够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计算机设计软件的学习还是比较积极认真的,接受能力也很强。但是,问题也显现出来,那就是学生会使用软件,但做出来的作品没有设计感,简言之就是没有美感,例如:色彩搭配不够合理,画面的构图混乱,主题不明确,等等。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就是因为学生没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

设计基础课是平面设计专业的必修课,包括素描、色彩、图案、色彩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等。这些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思维、审美能力的课程,也能培养学生的耐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课程打下的基础往往是决定学生就业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即使是计算机普及的今天,这些基础课程也是不应该忽略的。而现在有些学校急于求成,普遍对基础课不够重视,安排的课时较少,有些学校甚至没有。这样发展下去,培养出的学生只是一名软件操作人员,而不是创作设计人员。

2.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平面设计专业是十分陌生的,专业课程对他们来说是全新的,需要从头学起。有些中职生自身学习能力较弱,对他们来说,接受一门新的知识,是有难度的。而大部分学生由于没有升学压力,对于将来步入社会缺乏明确的目标,普遍存在学习无动力、事事无所谓的现象。再加上他们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社会上不良现象的影响、家庭环境的作用、网络上负面消息的传播,都会成为影响他们成长进步的因素。

3.教学方法陈旧,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仍以一班一师讲授为主,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边听,偶尔在讲解重点难点时,教师会简单地提问一下学生,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这样讲的结果仍然是难以完成教学计划,因为学生既听不懂,又没兴趣,更不会主动探究。

二、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从中职学校的情况来看,由于学生年龄、知识层面、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因素,在接受新知识方面更偏向于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注意力停留的时间也非常有限。针对这些特点,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理论教学要形象化、具体化

教师可根据专业知识体系针对具体学习内容编写实用性教材,制作教具和教学课件,将理论性强的知识点转化为具体、形象的图片或实物。课前准备好工艺品样本或模型拿到课堂上让学生模仿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对整个流程有了直观的认识,无形中就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方法上的实用能体现出教学成果的实用,这种实用比起刻板的照本宣科,更能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2.加强实践性项目教学

传统的教学在每门课程上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专业的主方向不明确,应重点掌握的技能没有得到突出。因此实践性项目教学的引入非常必要,教师可以把社会上一些成功的项目设计制作过程展示、分析给学生看,然后引入新的项目,让学生亲身体会真正的设计是怎样一步步实现的,经济效益是怎样一点点产生的,让学生既学到了技能又提高了兴趣。平面设计教学还要把握“少而精”的原则,开设实践教学固然重要,但要根据专业方向来考虑,该保留、该强调的一定要重点突出,该弱化甚至要删减的,不要勉强保留,实用永远是第一位的。

3.创新专业教学模式

教师要善于汲取国内外中职艺术类院校的先进教学理念,运用现代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呈现国内外一些优秀作品、创意设计等,有利于学生专业设计创意的形成、发展和应用。教师要与学生加强互动、沟通,利用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潜意识中的创意和灵感,及时赞美并放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激发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掌握一定技能之后产生成就感,从而不断积累经验,走上自主创作的道路。

4.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满足现代课堂需求

在知识快速更新的今天,新事物层出不穷,学生可以从多渠道接触更多的知识,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教师的教学课堂也要变成与时俱进、汇聚设计信息的集结地,教师的综合素质要不断提高,知识面要不断拓宽,要善于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营造活泼互动的课堂氛围,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更易接受教师所讲的内容,并迫切地想将其运用在实践操作中去,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当然是老师高兴、学生满意。

总之,中职学校只有令平面设计专业教学顺应时代潮流,根据市场需要和就业形势及时转变观念,调整教育目标定位,使教学内容贴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才能够将这一专业办活、办好。

篇5:中职学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浅议

摘要:当前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着教学观念滞后,缺乏合理的目标定位,课堂教学随意性强,教学两相厌,语文教学有效性低等问题。其中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归纳当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合理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语文有效性课堂教学目标目标设计

我们常常说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赋予了课堂教学目标重要的地位,并且在理论上也给足了课堂目标重要性的理由,但在中职语文的具体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制定呈现出非常凌乱的现状,存在着诸多争议和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现分述如下:

一、课堂教学目标的空缺型

在中职的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目标空缺情况是屡见不鲜的。其一,中职课程中,语文课程要求为学生专业发展服务,在这种发展趋向下,语文课被边缘化,因此在实际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成为可有可无的摆设。其二,课改以来,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于是相应产生了一种极端的观点,认为不需预设课堂教学目标,课堂上由学生掌握主动权,把课堂交给学生。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目标空缺:

课堂上文字梳理完毕,教师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提问:邹忌怎

么可以娶两个老婆呢?妻是喜欢邹忌说他比徐公漂亮,那妾怎么是害怕才说他漂亮呢?

教师说:对于这位同学提出的这个话题,不是一两句话讲得清楚的,我们先要对中国古代的妻妾制度来作一个了解。

接下来时间里,教师侃侃而谈,讲述中国古代的妻妾制度,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

上述案例中这种目标空缺的教学形态,随意性很强,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目标,有的观点认为这就是重视学生主体性的表现,这就是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行为。然而这类目标空置的课堂教学看起来气氛很热闹,学生积极性很高,并且也着眼于解决学生提出来的问题,但实际上这样的教学行为没有集中去解决需要落实的内容,而只是在呈现出学生积极参与的样子,讨论争论不断的一堂课后,学生收获的只是热闹的兴致。教育本身应是一种目的明确的行为,有一个总目标和整体的教学理念需要逐步去达成。而无课堂教学目标的教学又怎么可能成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呢?所以无论语文教学怎么改革,也都不可能脱离整体的教育目标,而课堂正是落实总目标的具体执行单位,所以预设目标也好,课堂生成也好,课堂目标的设定仍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公式化

在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中还存在着不少套用固定格式的现象,许多课堂教学目标既适用于这篇文章也适用于另一篇文章,比如课文是小说,课堂目标就是培养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是诗歌,就是培养

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是散文,目标则是培养学生散文赏析能力;换成是文言文,目标也依然按公式套述出来,就是培养学生阅读文言的能力。这样的课堂教学目标类似于公式一样,可以套用在任何一篇课文,只需要改变课文类型即可,虽然理论上也都不偏离整体的教学意图,但忽略了每篇课文的闪光点和其特有的教学价值,目标近乎形同虚设,对教学行为很难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三、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笼统化 1.课堂教学目标的过程化

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上还有一种现象是混淆了目标与过程,仔细辨别设计内容,发现目标设计其实就是授课过程的内容安排,缺乏目标意识。

例如《哦,香雪》第一课时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1)让学生自主阅读,理清小说情节结构,概述小说内容。(2)进行分析性阅读,重点把握引起山村变化的原因以及香雪的人物形象。

上述课例中目标理解错误,目标行为的达成条件和程度缺失,这更符合教学内容的安排,而通过这种教学内容的安排进而要达到何种程度的目标,才应该是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的设计。2.课堂教学目标表述的抽象化

观察学习诸多教案,有不少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为“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通过主人公的形象分析,学习其高尚的人格”,“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等等,这些课堂目标最突出的问题就在于内容设计过于宽泛笼统,是一种理念上 的表述,没有具体性和可操作性,致使课堂目标的功能得不到发挥。列举两则课堂目标案例进行比较:

a:《好雪片片》教学目标:①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哲理深意。②把握流浪老人的形象,学习流浪老人无论境况如何都保持善良的优良品质。③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阅读能力。b:《荷塘月色》教学目标:①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描写生动的语句,应有重叠词与通感句,陈述其生动之处,其中应有对叠词与通感的解说。②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依据课文的顺序列出作者抒发的感情,并进行概述,其中要有“‘幻想超脱现实’与‘无法超脱现实’的矛盾心理”的描述。③在理清文章情感脉络的基础上,选取几段文字,陈述文中景色能够表达心中之情的理由(要有4-6段),其中应有“抑郁苦闷,朦胧之间的协调美”。

上述两则案例中,a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宽泛,运用了“感受”“把握”“学习”“培养”等行为动词,模糊了目标的如何操作以及可测程度,在课堂中缺乏实践作用,这类空洞抽象的目标也容易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而b的目标设计就有着明确具体的教学结果,在课堂上就有着可操作的内容和可衡量的学习结果。

3.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错位化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长期影响下,在目标的设计上仍然还是保持着以教师为主体的思维模式,这种错位的目标只注重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

例如《走进秋天》——语文实践活动教学目标:①让学生回到大自然的怀抱,沉浸于大自然之中,使学生获得对大自然的亲近而美好的感情。②让学生将关爱自然、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潜移默化地浸润在心灵深处。③引导学生在观察时善于抓住特征,并通过联想和想象对观察对象进行多方面的对比、类比,从而加深对观察对象的感知、理解和领悟。

这则案例中的目标以教师的教为主体,主要表现在“使学生„„”,“让学生„„”,还有更常见的表述是“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等句式,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只是表述的问题而已,但是这种传统的目标制定方式正说明了观念性的问题,在教学中学生作为被动体而存在。而事实上,教学目标设计的对象是学生,在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课堂教学目标最终的达成与否,是看学生的学习结果如何,因此课堂教学目标从本质意义上说应该是学生学习目标和结果。

四、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偏题化 1.专业服务倾向

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语文要求为专业服务,为此开展了许多尝试,但有很多做法却偏离了语文课的本真。

例如,有教师将《萝卜》一文处理成专业训练课,课中语文教师成为一家外贸公司的总经理,四组学生分别是四个业务营销部门的员工。四个业务部按春夏秋冬区分,要求每个组选定一个部门负责,负责组织协调等工作并且安排好组内成员的分工任务。接着接到公

司的订单任务:美国向我公司订购2吨萝卜,品种由我方挑选,但萝卜品种需通过email、flash或mv等表现形式上传图片,介绍萝卜的品种特点、营养价值和吃法等,可以让美方满意并签下合同。四个营销部门各自出台一套营销策略,最后选出一个表现优秀的部门去完成这次的订单任务。

很明显,这堂课教学目标的设计着眼点是为学生职业能力发展服务,努力在语文课堂中植入专业教育,为此撇开文本内容,设计成职业训练课,诸如此类的做法在当今比较盛行,比如:职高语文中的《卖白菜》要针对营销商贸专业的学生,讲商务来往中的诚信;《古代服装及其他》就要针对服装设计专业,用大量图片展示中国古代服装的变化;《我的空中楼阁》让美术专业学生用半节课绘画自己心中的空中楼阁,后半节课进行作品展示点评。

这样的课堂教学目标已经偏离了语文的教学目的,尽管中职语文课程定位是为专业发展服务,但这种服务是从语文能力培养的角度而言的,而并非狭隘地把语文课变成专业课。2.大杂烩倾向

例如《绝版的周庄》的教学目标:①训练学生查找、搜寻、整理信息的能力。②整合学生收集的图片等资料,带领欣赏江南古镇周庄的神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③组织学生讨论,周庄在现代社会中要保持古韵还是跟上时代的脚步进行现代化建设。这类课以课文内容为依托,把课文泛化,天文地理、历史文化、政治哲学无所不包,语文课被精心制作成大杂烩,并且认为这就是人文性的发挥。文化内容适当地述及能很好地引起学生对文化的关注,但是语文课都只是从这条线出发,语文成了快餐式文化,对学生其实并没有好处。

朱自清先生在《文心·序》中有一段话很值得我们去回味:“(语文教学)往往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语汇的扩展,字词的修饰,篇章的组织,声调的变化等„„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于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中学生读书而只取其思想,那便只将书里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重记下来,一定是相去甚远的变形。这种变形必失去原来思想的精彩而只存其轮廓,没有什么用处。”

语文教学应遵循语文学科的特性,从语文的基础能力出发,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具备一定素养基础上引领学生获取感受、体验情感、分析现象、形成见解、提升智慧、积淀文化,并逐渐累积形成丰富的精神世界,失去语言基础的思想是没有根基的,漂浮着的,达不到深远宽阔的程度。

只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好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历,反思当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所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目标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参考文献:

[1]张维鹏.谈职业中专的课堂教学目标[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2,(1):56—58.

[2]黎桃.中职语文教学应考虑的问题[j].职业教育研究,2006,(8):85—86.[3]张贵玲.制定语文教学目标中的几个问题[j].小学语文教学,1994,(12):11—12.

[4]陈少青.谈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职高语文教学目标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05,(7):163.

[5]江赛霞.中职语文课改专业化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导刊,2005,(5):53—55.

[6]谭文旗.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置的问题与对策研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108—110.

[7]王勤.新课标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上的误区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5.

篇6:中职学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浅议

邮编:415700 单 位:桃源县职业中专

姓名:冯泽民 职 务:英语教师

职称:讲 师 联系电话:1387361039

2地址:桃源县职业中专

【摘 要】职业学校肩负的任务是直接向社会输送技术人才,中职学生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学困生”,对英语学习有着较强的恐惧感,同时随着语法教学的淡化,使得他们更加没有语法概念。如何使枯燥乏味的中职英语语法教学变得生动起来,提高英语语法教学的实效,一直是我们中职一线英语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本文笔者从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注重语法概念的贯通;充分利用学习者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经历,注重语言认识的深化;充分利用虚拟的社会生活场景进行角色表演,注重表达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创设教学语境,开展了英语语法情景化教学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英语语法 教学情境 设计运用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高素质中等职业人才的需求正在日益扩大,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已越来越得到重视。语法教学过程是一个发现规则与应用规则的往复过程,没有较好的语法基础的学生,在言语交际中张口、动笔常出错,语言不规范,给培养学生进行交际能力带来阻碍。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能力与知识的关系,在抓好听、说读写训练的同时,也能抓好语法知识的传授,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正确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结合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通过多年的探讨,我们以学习者的实际生活体验和经历以及想象力为基础,把知识的传授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积极创设实际活动情景,让学生在贴近真实的语境中正确理解、掌握和运用语法,使学生达到语法概念清楚,口、笔头练习熟练、准确的要求。最终达到了“教学用”的统一。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造情境,注重语法概念的贯通。

多媒体技术的推广和使用为英语课堂教学开辟了新天地,其音像效果更是将枯燥的语法知识讲解转化为生动的生活情景,使课堂活动栩栩如生,让学生在逼真的生活空间中领悟英语语言的魅力和语法知识的内涵,极大地提高在课堂上教学语法的效率。

例如我在教学学习分词时,分词的用法一直是中职生的难点,特别是有关Verb-ing与Verb-ed的区别总是教学中的重点。其实,在学生了解了分词的基本用法和特点之后,教师用Flash 动画创设了如下的情境:

情景1:(表时间)Flash 动画歌曲 ——Autumn Leaves Are A-falling,播放Flash 动画;一阵秋风拂过,树上的黄叶纷纷落下。不一会儿,地上一片金黄。树叶即将冬眠。当学生都被画面情节深深吸引时,教师可以提问:Q1.What can we see in our campus in autumn? 学生回答:S1: We can see falling leaves whirling around our campus.教师接着问:Q2.What is on the ground? 学生又答:S2: The ground is covered with fallen leaves.由于动画效果形象地展示了树叶在不同阶段的形态特征,学生很自然地从中领悟falling与fallen的语用差异。从而推导出:从时间的维度上看,Verb-ing通常表示正在发生的事,具有动态特征,相反,Verb-ed一般用来陈述业已发生的事,具有静态特征。

情景2(表主动与被动):播放一段美国新当选总统奥巴马正面对选民在芝加哥作获胜感言的录像。

同学们根据画面提供的信息,用简短的语句描述一下奥巴马的演讲和观众的情绪。

S1: Obama’s speech is very exiting and the audience are very excited.S2:Obama’s speech is very inspiring and the audience are very inspired.然后,请同学们通过比较上述两句话,总结出V-ing及V-ed 与主语之间的关系:V-ing 表示主动意义,V-ed 表示被动意义。

在激起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后,学生们热情高涨,教师趁热打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梯度的练习。中职学生很容易有畏难情绪,所以一下子不能有太大的跨度。于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选择性练习。如:The film was so ____ that everybody was _____to tears.(moving/ moved)How _____ Tom was to hear of his failure in the examination.(disappointing / disappointed)China is a ______country, while the U.S.A is a _______ one.(developing /developed)There are some students _______ on the playground.(playing /played)We should drink ________water.(boiling /boiled)Most of the teachers ______ to our party are from our school.(inviting /invited)

学生们平时以为很难的练习,在今天看起来有趣了,学生们都做得很快很认真。于是教师让学生们根据身边的环境,自己编造句子。句子中虽然有时有错,但同学们却能正确区别两种分词的运用了。

因此,我们通过以上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创造了情境,学生语法概念的掌握效果较好。

二、充分利用学习者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经历,创设情景,注重语言认识的深化。

根据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人脑中只有一个语义中心,这一语义中心的存在是以母语知识为手段的,外语学习过程主要不是建立新的语义信息中心,而是建立一种新的语言形式与语义之间的联系。如在教学定语从句时,我们创设了如下的情境:出示一张有三位美女的照片,让一位男生来描绘他所喜欢的美女,让另一位同学来猜一猜他所描述的是谁。

Jack: Wow!Look at the picture, how beautiful the girl is!

Do you like her?

Lucy: Where’s the picture?

Sam: In the teacher’s hand.Lucy: But there are three beautiful girls in the picture.Jack: The girl who is sitting on the chair.Lucy: Oh, I know.You’d say: Look at the girl who is sitting on the chair.Jack: All right.Look at the girl who is sitting on the chair.Do you like her?

Lucy: No, I don’t.I don’t like girls at all.Jack: Then why did you ask me so much?

Lucy: But you asked me first!

请大家分析刚才Lucy为什么要不断追问Jack,其实是因为Jack对他要Lucy看的girl指示不够清楚。There are three girls in the picture.他说In the picture,那到底指的是哪一个girl呢?所以in the picture说不清楚,Jack就不得不说Look at the girl who is sitting on the chair.这样信息就非常清楚、准确了。那么,我们就知道了,我们可以用in the picture来说明girl的位置,但有时为了信息更准确,还需要用the girl who is sitting on the chair来说明我们究竟说的是哪一个girl。而不是用in the picture这样的短语,因为这个时候短语已经说不清楚是哪一个girl了。

现在我们来练习练习如何运用语句准确说明信息.Examples:

He is a great Chinese basketball player who plays for Houston Rocket in NBA.(Yao Ming)

He is the Chinese man that can run fastest.(Liu Xiang)

She is the first Chinese who won the first gold medal in 2008 Olympic Games.(Chen Xie xia).He is a famous film director who made the movie ET.(Steven Spielberg).在学生们顺利完成猜测任务后,教师组织学生们再进行物品竞猜。先四人小组活动,再全班活动。

(1)It is a flower which is often given to the person you love.(A rose)

(2)It is something that you can use to talk to others, listen to music or even surf the Internet.(A cellphone)…

因此,通过让学生们对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经历的充分利用来创设情景,不断地观察与发现,获得自我肯定,学生增强了学习的信心,也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愿望,学生们对英语语言认识进一步深化。

三、充分利用虚拟的社会生活场景进行角色表演,创设语境,注重表达能力的提高。

在语言教学中,语言是一系列技能,如何促使学生将所学的语法知识内化成一种语言技能是中职教师教学的重点所在。因此,中职学校的英语语法教学更要引导学在语言应用中自觉学习语法,改变为学习语法而学习语法的方式,使语法学习与能力提高相互促进。例如在学习间接引语时,笔者再创设了如下的二个情境:

情景一:将全班学生按好、中、差为一组的方式分成几个小组(小组的多少取决于班级人数的多少,一般六人为一个小组)。然后选取每个小组中成绩优秀、有责任心的同学为记者。座次安排,如下图所示:

讲台

/B B B B /B B B B

C A /A C C A/ A C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A /A C C A /A C

B B B B/ B B B B/

注:A为优秀生,任记者,B为中等生,C为学困生。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让记者处于六个同学的中间,有利于讨论问题。同时两个小组的记者相邻,便于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活动安排如下:记者向组员采访:

What’s your hobby?

How long have you been interested in it?

Will you keep this hobby in the future?

然后,记者把采访到的资料整理好,利用He/She said that … 向全班同学作口头汇报,其他同学注意聆听,并判断记者们汇报中的句法与语法和他们直接回答的原句有什么不同。

通过创设此情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了小组合作性。同时让学生在情景中练习间接引语,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又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也使得学生有信心进行本节课下面部分间接引语的讲解和训练,以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情景二:再让三位同学进行表演(教师也可参与其中)。

Dialogue 1:

Student A(talking to Student B): Will you come here to attend Christina’s wedding next Saturday?

Student C(asking Student B): What did she say to you?

Student B(answering Student C): She asked me if / whether I would go there to attend Christina’s wedding the next Saturday?

Dialogue 2:

Student A: I am staying here today.Student B: Sorry? I could not hear you clearly.Student A: I said that I was staying here today.Dialogue 3: Teacher: We must not fall for that kind of trick.Student A(asking Student B): What did the teacher say just now?

Student A: He warned us not to fall for that kind of trick.对话1中的变化:come→ go, here→ there, next Saturday→ the next Saturday;而对话2中的时间、地点状语都未发生变化。而这种差异正是由于学生扮演的角色不同导致了情境发生变化造成的。学生只有身处此情此景中才能领悟语法规则在特殊语境中使用的适当性,处理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对话3创设的情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To-infinitive在间接引语中的运用。

还如在进行动词时态的学习时,笔者通过师生的角色表演创设情境,在课堂上让学生表演自己编排的小品。学生在准备、参与的过程中会充分体现教学目标,以亲历亲为的感受去领悟语言语法知识。例如:在教授动词时态课上,我让一组学生表演某同学上学迟到并且在公交车上又坐过站的经历,其他同学根据他们的表演遣词造句,并提示学生注意正确使用动词时态。下面列出一段较好的描述:He got up at 7:15 this morning.Being late for school, he hurried downstairs and rushed into a bus without having breakfast.On the bus, two women were talking happily in a loud voice.While he was wondering how to explain to the teacher, the two women continued their talk, which made him a little upset.When he was about to stop them, one of the women stood up from the seat which he had been expecting to take since he got on the bus.The speaker’s voice informed the passengers of the next stop “the people’s Square” and the woman got off immediately.He seated himself on it as quickly as he could and the bus started again in a minute.As he was enjoying the feeling of having a seat, the words “the people’s Square” occurred to him.All of a sudden, he jumped up from the seat, looking so worried and regretful, because “the people’s Square” is also his destination stop.学生随着故事的发展,顺利地完成情节介绍,并多次用到动词的不同形式。在完成了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让其他同学在真实环境下对动词的变化形式有了全新的认识。

实践证明,语法教学情境化使学习者处于肯定的情绪体验中,有机会感受和流露有利于学习活动的情感,展现了自己的学习成果,从而对学习内容产生积极的响应,符合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从口头练习和思维练习的侧面提高了笔头语法练习成绩;通过创设情境,使语法练习形式多样化,增加了语法学习的趣味性,是整个语言学习听、说、读、写综合技能训练的有益补充;语法规则是相对稳定不变的,语法教学情境的创设却是可以千变万化、不断创新。教材可能因时代变换,但是科学有效的语法教学情境设计和运用对每一位有创造力的外语教师而言,却是一门永恒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8年第6期,第7期

(2)沈瑛,“新课程中语法教学的定位及其策略”,《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 年;

篇7:中职学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浅议

【摘 要】分析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探索中职学校教学资源信息共享系统的开发,以实现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信息化和落实教育资源的共享。

【关键词】中职学校 信息化教学 资源信息 共享系统 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B-0036-02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

过去的十多年来,我国中职教育信息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软硬件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现有政策和体制机制尚未形成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良好环境,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零散,基础设施水平有待提高,数字化校园尚未普及,教育信息化对于教育变革的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1.基础网络设施的现状。目前,我国普遍采用10Mbps-30Mbps的电信宽带接入互联网,少量应用需求比较高的部门采用50Mbps-100Mbps的电信带宽接入。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校园城域网,区域内校际之间的网站互访、优质资源互访均需要公网进行。

现在的网络架构不足以支撑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日常运行,网络线路方面还需要与运营商合作改建和优化,如果不能形成包含市、区两级主要管理部门学校的高速专用网络,会极大制约教育基础信息整合的作用与效果。

2.基础数据的现状。调查发现,中职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用户分户涉及面大且分散,由于基础数据不统一、各系统彼此独立,信息相对封闭,共享机制尚未建立,各系统之间缺乏协调,导致信息相对封闭,基本上处于“信息孤岛”状态。

3.数字化校园平台应用现状。目前,仅少部分学校较好地使用了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但由于系统多是购买于不同的企业,所采用的标准、功能、窗口等都各不相同,难以做到将分散在系统之间的数据集中到一起。

4.教育资源库建设现状。以广西为例,广西的自治区级资源库有广西教育期刊、博硕论文库、学科多媒体教育工具包、动画课堂、名师课堂等。由于缺少一定的推介与培训,教师对这些资源知之甚少,总体使用效率不够理想。教师个人拥有的部分优质资源大多以文件形式存在于个人电脑中。资源传播方式主要有电子邮件、QQ或文件共享等。由于共享性比较差,资源制作方面存在大量的重复劳动,尚未形成完整的网络教育资源体系。

部分学校购买过一些商品资源库,使用效果不太理想。原因如下:(1)专业性不强,不能满足教师日常教学的需要。(2)资源库目录结构不合理,没有和大纲、知识点、教材目录关联,教师很难快速搜索到有效的教学资源,用起来很不方便。(3)批量采购的资源与个性化需求存在差异,一体化封闭的资源包难以满足教师对资源二次加工利用的需求。(4)学校之间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极不平衡,所以区域资源的共建共享无法实现,教师资源贡献积极性不高。(5)教育资源分散,局限于小范围,标准不统一,建设各自为阵,教学资源重复建设。

5.网络校本教研情况。各种教科研活动的开展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极大的帮助,但受制于形式和场地,能够受益的教师数量偏少,能直接得到名师指点和帮助的一线教师数量不多,名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经验难以共享给其他的教师,不利于全体教师的个人成长和专业发展。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团队教研的协同工作受地域限制,开展的难度比较大,参加高层次培训的可能性小,自我提升的空间受到一定的制约。而调研发现,各职业学校之间尚未采用信息化的手段辅助教科研活动的开展,尚未采用网络化的手段辅助跨校的教研互动交流。

6.网络教学系统的应用。当前大部分职业学校正在有序地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化学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对移动终端设施和适用的教学资源进行论证,逐步开展基于移动学习模式的教学资源建设工作。少部分学校进行了移动学习的实验,使用过学校新干线等个性化学习的平台。总体上,尚未有优质的网络教学系统可供使用。

7.学校之间的沟通。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大多是通过短信、电话、微信、QQ等联系。家长非常期待能够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学业水平、在校表现、个性发展、心理发展等情况,所以迫切希望拥有一个互动和了解平台。

二、系统开发思路

中职学校教学资源信息共享系统定位于开放的、可扩展的、可长期有效运营的教学资源信息化平台,并通过市场机制获得合理的回报。

1.云服务体系。中职学校教学资源信息共享系统将利用云计算模式为广大用户提供云提供,做到有效节约教学资源信息化硬件、资金等的投入,减少重复浪费。

中职学校教学资源信息共享系统面向各类用户提供以下三类应用:

第一,网络资源体系。(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建立覆盖全区职业教育富有广西特色的优质系列教育资源体系。(2)教育资源中心:通过制作、征集、购买三种途径汇聚各类教学资源,支持各类教学资源的传递、整合和分享,多方共建共享;在更为广阔的时空内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功能,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育均衡发展。(3)教师教研空间:建立网络资源库、精品课等方式,重点推动教师教研空间建设。(4)学生学习空间:让中职学生利用网络空间探索的学习方式与模式。

第二,电子政务系统。面向学校各部门建设各种业务应用系统,实现网络化办公协同,教育数据采集分析,使教校级管理部门能更加及时准确地获取教育基础信息和数据,实现全局的监管,全面实现教育管理信息化。

第三,数字化校园平台。为学校提供普适性的数字化校园平台,并提供独立的数字化校园环境,并基于该环境实现教育管理信息化,以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2.云服务门户。云服务门户面向不同用户提供的统一服务窗口,门户是各类信息化服务的载体,门户为各类注册用户提供不同的应用环境,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云服务门户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支持各类智能移动终端的访问,在时空上延展了资源有效应用,教研活动开展,移动办公、移动学习等应用。

3.信息标准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将建立涵盖信息编码标准、技术标准、应用标准、用户规范、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全市统一的信息标准体系。

4.运维服务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将建立涵盖系统监控与故障处理流程、资源调度流程、系统巡检流程、客户服务流程等一系列运维管理与服务的流程化作业规范体系。

三、系统开发总体目标

1.基础数据整合,统一身份认证。

2.积极推进校网域的对接,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互通网。

3.建设学校OA系统,实现管理部门、校校之间的流程审批和信息传递,让政务办公安全高效。

4.建设普适性的数字化校园平台,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和办学水平。

5.建设教育资源中心,提升优质资源利用价值,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6.建设校本研修平台,创新教研模式,提高师资业务水平。

7.建设社区化的学习互动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8.建设家校互通平台,以达到对学生的全面监管与安全管理。

9.利用社区化、移动化、服务化的技术手段,探索网络环境下的移动办公、移动学习应用。

四、系统开发愿景

根据市场、教育管理以及学校的需求,有效配置硬件软件设备,建立高效的中职学校教学资源信息共享系统和管理体系,实现中职学校和师生使用不同权限实名登录,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及精准化。以云服务的形式,满足中职学校对数字化管理的需求,建立和完善教育资源的建设、应用、管理、培训、指导与服务的公共体系,从不同渠道吸收接纳有益的教育资源。设立网络化“行政管理”功能,创建全市共享的数字化校园普适化管理平台。

1.对于教育管理者而言,经过统一身份认证后,可以进入相关的管理平台,根据管理权限了解学校管理的状况、教师发展的基本情况、学生学业质量的相关情况。例如,校领导经过身份认证以后,可以进入相关学籍管理系统,了解招人状况、招生计划的落实情况。再如,学校管理者经过身份认证以后,可以进入学业质量检测管理系统,了解本校学生在学业质量检测后的基本情况,有利于指导学校的教学工作。

2.对于教师而言,教师通过统一身份认证后,可以建立自己的个人业务发展档案,对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数字化有效管理,并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绩效考核提供依据。教师业务档案的完善将会为职称评定等工作提供有效信息。

分享教育资源中心的教育资源,也可以将自己的教学资源共享到平台,参与到全区动态教学资源的建设中。教学资源的形式市多样的,主要有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学件、课堂教学视频、微视频、教学素材、课堂反馈检测题等。

实现“上”与国家资源、省资源对接,“横”与兄弟省市资源的共建共享,“下”整合区县、学校资源和公众资源。

3.对于学生而言,基于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网络化教学质量监测系统和招生考试服务系统,做到动态更新、实时监控,有助于相关部门和领导层的准确分析、科学评论和有效调控。根据“基于课标、基于问题、基于评论”原则来设计学生互动学习的平台,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可能,从知识点出发,从学生的问题出发,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业、就业辅导,在教师的引导下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系统推送相应的课外拓展资源。

4.对于学生家长而言,学生家长通过身份认证登录后,可以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在校表现及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表现,为学生的家庭教育提供一定的指导。同时倡导我们的指导更专业,我们的服务更优质,给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指导提供更好和更专业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司平.浅谈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6)

[2]叶宝根.加强信息化校园建设 创建现代化教育学校[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15(2)

【基金项目】广西教科所课题“中等职业教学资源信息共享系统开发研究”

【作者简介】王佳红(1982―),广西水产畜牧学校讲师。

篇8:浅议中职学校教学改革

中职学校培养对象 (学生) 决定了学校的办学方针和方向。学校培养对象 (学生) 的综合素质如何, 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加强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以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技术工人, 是当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和重点。在当前中职技术学校竞争日益激烈、招生越发困难的情况之下, 加强教育质量, 以质求生存, 在竞争中求发展, 成为当务之急。学校要生存发展, 必须改革教育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 让教育促进就业, 使其培养出的学生能较快地适应企业的工作。

1 教学改革的方向

1.1 更新观念, 改革创新, 推行一体化教学方法

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是职业能力提升, 提高就业率, 因此, 教学改革应以就业为导向, 根据技能人才培养自身特点, 结合企业客观实际情况, 建立学校培养人才与企业用工需求相适应的培训目标, 根据市场需求优化课程设置, 把知识与技能分为若干单元, 改变现有的学科式的传统教学模式, 建立与原有学科体系不同的模块化统合课体系, 即“一体化”教学模式。该体系不强调各门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 而突出专业知识的职业性、应用性与针对性。使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 避免知识的重复。让学生有足够的机会将专业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 获得隐性经验, 从而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性, 使学生在学校期间逐步具备企业员工所应有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和技能要求, 主动适应现代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传统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 通过语言的讲授来完成教学任务, 这对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同时对学生的逻辑思维也有较高的要求。而一体化教学则构建一个以就业为导向, 可以达到以下几个转变:教学从“知识的传递”向“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转变;教师从“单一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室内外专业教室、实习车间”转变;教学手段由“口授、黑板”向“多媒体、网络化、现代化教育技术”转变, 它既包括老师的“教”, 也包括学生思维上的“学”, 同时还包括学生动手方面的“练”;由传授知识和技能到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由以老师教为主, 学生被动学习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由“教师挖掘学生的不足点以补充授课内容”到“教师利用学生优点开展活动”等, 一体化教学模式体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实用性。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使学生在学校期间逐步具备企业员工所应有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和实作技能。

1.2 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并重, 强调校企合作

理论教学坚持以“实用、够用”为原则, 实训教学应与企业生产紧密联系, 注重实习实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实训可分为基础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生产技能及安全教育几大部分。以电工专业来说, 基础训练包括:电工工具、仪表的正确使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手工焊接及电气安全知识。这些课程应该与理论教学课程结合, 减少理论与实训的脱节。而专业技能训练包括电气设备安装维护;电子电路组装调试;电气传动及自动控制基础知识, 变频调速、PLC可编程序控制器等实际操作技能训练。专业技能就得加强教学同企业生产的协调一致。积极开发同企业生产紧密结合的课题, 实行模块式教学, 将理论课与实习课结合在一起。比如开发某一项实训课题, 教研组进行课题立项→相关理论知识学习→从课题讨论→企业调查→工具、仪表、材料准备→实践操作→课题验收, 让学生全程参与学习和组织管理, 既掌握了本课题的系统理论知识, 同时又开阔学生视野, 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改变学生灌输式的被动学习为探求式的主动学习实习模式。

1.3 理论联系实际, 精选实习课题, 提倡技能竞赛

以松藻技工校为例, 电工专业课程开设了《电工仪表》、《照明工程》、《矿井电气》、《登高作业》、《电子技术》、《煤矿井下电气设备拆装》、《电力拖动》及《综合实训》等课题。要在短短的两学期的时间内学完这些课程绝非易事。针对这种现状, 学校可对不同的班级有选择性的进行教学。但不能将电工相关课程的难度和深度降低, 如降低则跟不上企业的发展, 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达到企业机电维修工的技能要求, 得不得用人单位的认可。笔者认为解决的办法是, 可根据生源质量及学习兴趣来选择专业, 如学生对机械课程感兴趣, 让其侧重于机械安装修理;学生对电工电子课程感兴趣, 侧重于电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开展相应的技能大赛, 以赛促学, 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有效的时间内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技能。

1.4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促进职业素养的养成

针对当前中职学生上课时很多“低头族”, 偷偷爱玩手机, 分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学生生源差, 文化基础薄弱, 课程跟不上是一大原因, 但其中不乏学习兴趣不浓, 对学习的内容不感兴趣。缺乏学习的兴趣, 学生能学好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如让学生多深入生产现场, 引进企业班组管理模式, 按照企业模式管理学生, 教师在做中教, 学生在做中学, 增强互动性。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知晓自己将来工作环境及所从事工作的性质, 明白学得会, 用得着, 能发展的道理。知道现在的专业基础知识学习, 对将来发展有很大帮助, 在学校学好本领, 将来大有作为。只有在学习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才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求式学习。还有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注意因材施教, 有针对性教学, 管好中间大多数, 又要兼顾两小头 (差等生和优秀生) 。

总之, 在中职教育过程中, 我们就是要改变的教学思维、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多管齐下, 变被动为主动, 从一体化教学的推行、校企合作、教学课题研究等入手, 以就业市场为导向, 提高培训质量, 走以质取胜, 创新思变之路。相信中职学校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一定会迎来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

摘要: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 职业技术变化的速率已经远远超过了职业教育训练的发展速率, 使职业学校不能及时、快速地培养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是职业教育的教学思维、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仍未完全脱离传统的教学窠臼, 学校对学生的培养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为改变这一现状, 因而必须深入地进行教学改革。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靳玉乐, 李森, 主编.现代教育学[M].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

上一篇:九年级寒假生活答案下一篇:歌颂老师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