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专业建设

2024-05-14

中职学校专业建设(精选8篇)

篇1:中职学校专业建设

浅议中职学校数控专业建设

王晓利

千阳职业中专

【内容提要】本文从当前中职学校数控专业的开课、教学以及实际效果等方面,以一个专业教师的视角阐述了中职学校数控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专业特点、数控专业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原因、教学改革的方向。并以自身的教学和管理经验提出了构建具有中职特色数控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新体系的初步措施,旨在引起专家关注以及同行间加强交流探讨,共同推进当前中职学校数控专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中职学校数控专业教学改革措施探讨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数控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机械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变化。数控技术已成为机械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技术。现代的CAD/CAM、FMC、FMS、CIMS和智能制造等都是建立在数控技术之上,所以数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从根本上决定着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制造业对数控技术和对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随着社会对数控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数控加工专业的教学现状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怎样围绕企业、人才市场的发展变化,搞好专业教学,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与专业特点

目前,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主要分为高职、中职学校的数控专业的职业学历教育和各种中、短期的数控技术培训班二种形式。根据对数控技术人才需求量大的汽车与模具企业、重大装备制造企业、制造业外资企业的调查发现,企业对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可分三个层次,其各层次对所需掌握的知识结构和在企业部门中承担的工作角色也各不同。

1.蓝领层:承担数控机床的加工操作、简单程序编制及日常简单维护工作的技术工人,目前企业的需求量最大。

2.领层:专门承担数控编程的工艺人员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

3.金领层:具备并精通数控操作、数控工艺、编程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所需要的综合知识,实践经验丰富,知识面广。

中职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应该是培养大量合格的数控技术蓝领,即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从事数控加工、编程、操作及设备管理维修的中级应用型技能人才。此类数控蓝领占企业数控技术岗位的70%,是企业数控人才需求最大的部分。

同时中等职业学校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应该突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严密结合,强化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培养,更加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理论基础够用、编程能力较强、操作技能较宽的专业特色。

二、数控专业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数控加工教学滞后于社会及市场需要,是专业教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数控教学现状是:一是专业师资严重短缺,相关课程开设不足;二是实习教学过程中所接触的数控机床及数控系统类型单一,而且落后于企业;三是相关教学软件少,没有适用的高质量教材,教学模式各异。数控加工技术伴随着信息技术而高速发展。企业生产中不断引进各种尖端数控设备,其数控加工工艺复杂,对操作者的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生产中种类繁多的操作系统和特定的数控编程方法,教学条件的滞后使数控加工专业教学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老师难教,学生难学。另外,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造价高,但技术周期寿命短,而学校教育经费有限,使职 1

业教育难以与新技术的发展保持同步。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1、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企业接受国际先进技术的步伐加快,以及加工制造业面临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企业生产中必须不断引进各种尖端数控设备。同时,机床数控系统在结构和规模上差别大,各厂家的软件互不兼容,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教育经费不足,教学设施更新慢,教学研究滞后。由于各职业学校在教学资源上并没有互相利用,力量分散,现有教学设备条件差异较大,设备类型单一,而且没有高质量的教材。

3、数控加工专业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模式有待改善。教学手段不先进,先进教学软件较少,培养方案整体优化性不好。

三、教学改革的方向与措施

中职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为学校周边地区的机械制造业培养中等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数控技术应用岗位必备的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构建课程的知识结构,重组课程体系;突出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实际能力的培养,以技能和能力培养为重点,坚持常规机械制造技术训练与数控技术训练相结合,坚持实验室模拟编程仿真教学和数控机床单机实操实训相结合,创建具有现代水平的数控技术训练教学及培训基地,尽快构建具有中职特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新体系。其主要措施有:

1、切实加强专业教学软、硬件的建设。

围绕培养实用型数控蓝领这一宗旨,加强教学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建立一整套较为完善的专业教学文件体系,加大数控教学资源与数控实验实训设施的投入,改善实验实习条件,但不要一味地求大求精,应本着“够用”与“实用”的原则,用有限的资金合理配置数控技术实验实训设备,包括数控模拟培训软件,这样才能使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接受数控加工技能基本训练的机会。利用计算机仿真教学系统,不仅降低了教学成本,而且给学生更多的模拟练习的机会,在各种仿真练习中熟练掌握数控生产技术。

2、改革课程体系,制定具有中职特色的教学计划。

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适用性”和“针对性”,不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在课程设置上坚持以文化课为基础、以专业课为主体、以实习操作为重点、以岗位合格为目标。教学计划应突出以实践为主,理论为实践服务的特点,侧重于基本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和应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机械制造技术、测量与公差、数控工艺与设备、数控原理、数控编程等。

3、重视传统金工实习。

与普通机械加工设备相比,使用数控机床能加工出精度更高,外形更复杂的零件,同时可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特别是在批量生产中)。但目前,在数控教学中存在着一种误区,认为随着数控机床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车、铣、钳的实习的教学要求可以随之降低,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数控专业的实习教学出现了“跨跃式”或“大跃进式”的教学模式,即忽视传统金工实习教学中的基本技能训练。比如在第一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中,就暴露出好多这方面的问题,相当部分选手切削用量选择不当,采用了低的切削速度,小的走刀量,较大的切削深度,导致加工时间不够(粗加工都难以完成),最后慌了手脚,突然加大走刀量,造成刀具损坏;还有的不会磨刀,大赛时,组委会只将刀具进行了粗磨,一再提醒参赛选手,必须磨刀,可是,有的选手一上场,装上刀就开始加工,导致刀具切削性能不好。因此,忽视金工实习而过分重视数控专业的实习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如果不把传统金工实习放到数控专业实习教学的重要位置上,那么,无论多么先进的数控加工设备,也只能培养出“纸老虎”式的数控专业学生。

4、加强和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加大实践环节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该专业的实践课时应占总课时的50%以上。在实验、实训车间解决“应会”的技能掌握,包括数控机床操作,数控加工工艺(如工艺路线、刀具、切削用量的选择)、CAD/CAM应用、数控机床的维护等专业技能训练。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如何去动手,突出实践技能是中职教育的特点,力争核心课程的实验、实训等动手能力教学与理论性教学学时比例达到2:1,这样才能使毕业生突出技能型的竞争优势。打破以往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脱离的模式,把专业教学的环境突破到课堂、校内实验实训室和企业生产车间三个场所。对数控机床的结构、数控系统的结构等内容,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并带领学生到实验室、车间实际参观,辅以现场教学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

5、切实加强校企合作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中职教育的特点,在最后一个学期(学年),原则上不安排课堂教学,主要安排学生进行岗位实训和到企业中进行数控岗位的顶岗实习,同时一方面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可为合作企业提供所需数控人才的储备和选择,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6、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而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保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中职学校数控加工专业教学质量的基础。数控技术近年来的广泛应用,引起数控人才大量需求的同时也造成数控专业师资、特别是同时具备相当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数控专业师资严重不足。学校应将专业教师有计划地送到企业进行数控技术岗位实践和见习,根据对数控技术的教学需求进行实战培训,重点放在工艺技术、解决问题等方面。同时也可以从企业中招聘有丰富的现场经验、组织能力强的数控工程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中职学校数控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邹贵平《职业教育研究》 2008年第7期

2、《关于数控实习教学的探讨》高志贤河北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3、《浅析数控实训基地的作用与发展方向》张敬;雷代明;《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年第5期

2009年7月

篇2:中职学校专业建设

专业部是学校落实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学业务水平的最基础组织。专业部应以学校管理为重心,围绕学校工作重点,开展教学教研和教学理论学习等工作。职责如下:

(一)、教学部分

1、严格遵守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保质保量完成学校职能部门下发的各项任务。

2、依据专业指导计划,结合社会和用人单位要求,及时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协助教务处进行教师分工、编排课表,配合实训处搞好实训室建设,落实本专业部上课、实训工作。

3、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组织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制定本学期实施性教学计划,对照计划落实教学及学期末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教师教学质量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4、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学科特点,申报专业部教研课题,教师围绕专业部课题申报子课题,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课题研究与教学经验交流,力争学年结束有成果。

5、每月至少开展2次教研活动,学习教学理论,研究职业教育教育对象的特点,改进教学方法,大力推行分组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

6、夯实教学环节,落实常规管理。

(1)每周进行一次教案检查,对备课情况做详实记录。要求教师备好每一节课,课前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分组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在教案中有体现有做法。

(2)专业部每天进行巡课检查,做到心中有数,发现问题及时与当事人沟通并解决,要求课堂教学容量适宜,教学方法得当,气氛活跃,力争所有的学生都能课有所得。

(3)每月进行一次作业批改检查。作业批改要求格次分明,对错标记明显,有激励性语言。

(4)协助教务处组织期末考试的命题、考试、阅卷等工作。

(5)配合教务处做好每月一次“满意率”、“收获率”的双率调查活动,对于双率较低的教师,认真反思,分析原因,及时整改。

7、学期初制定本专业教师听课计划,要求40岁以下教师每学期上好一节汇报课,课后及时点评,经推荐选一名代表参加校级赛教活动,择优参加省教学设计大赛,赛教结果纳入专业部当年量化考核。

8、建立省市技能大赛训练长效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专业部积极督促检查,强化过程管理,提高训练实效,力争国省市技能大师赛再创佳绩。

9、负责本专业学生的技能训练与竞赛的管理,积极组织、指导学生参加校内外专业技能比武及学期末专业技能考核测评。

10、负责师德师风的教育与管理。用职业道德标准规范教师言行,用教学管理制度约束教师教学行为,充分发挥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

(二)德育部分

1、组织专业部教师对入校新生进行深入的专业思想教育,帮助

学生树立个人理想和奋斗目标,提高对本专业的认识。

2、充分发挥学生会和班、团干部的作用,加强学生干部的引导培养工作,提高学生的管理和自我管理能力。

3、根据专业特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优生的帮带作用,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4、加强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注重养成教育,开展专项检查评比活动,完善班级量化评比制度。

(三)招生就业部分

1、在招生就业办指导下做好本专业的招生工作,根据学校的招生计划及专业设置,有效地组织实施。

2、配合招生就业处,做好本专业的需求预测,对专业设置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主动联系企业,获取企业用工信息,做好学生实习前的职业指导和就业推荐等。

篇3:中职学校化工专业建设探讨

一、培养目标及指导思想

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是办好化工专业的前提。中职学校许多专业都是因为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学生毕业时无法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 给学校的办学声誉带来了不良影响, 导致招生困难。在定位培养目标之前, 需要深入企业了解企业不同岗位、不同工种的用人要求, 征求企业单位的意见, 综合学校的办学条件来确定培养目标。现阶段比较合理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吃苦耐劳的职业素质, 能够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 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在生产一线从事化工生产的内操、外操、原料和产品储运等方面工作的中等技术实用人才。

明确化工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办好化工专业的基本要求。在化工专业建设中, 应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基础, 以能力为本位, 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使学生成为企业生产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职业教育应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 结合学校综合能力, 办成以就业为导向的实用性教育, 既增强针对性, 又兼顾适应性;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应适应当地企业技术发展;教学组织应以学生为主体, 改变传统的职业教育观念, 打破旧的办学模式, 给学生提供选择和创新的空间, 构建开放的课程体系, 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专业建设能起到支撑作用。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关键, 没有一流的师资队伍, 就没有一流的学科专业。为此, 我们制订了专业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方案, 利用假期组织教师参加一些岗位技能的校本培训, 还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专业教师下企业参加实习, 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 使专业教师掌握一些操作技能, 提高动手能力, 使教学更贴近市场, 更贴近企业的需求。

分批选派素质好的专业教师参加专业技能培训, 或到教育部批准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参加国家或省市级的专业培训, 为教师创造学习、进修、提高的机会, 拓宽了培养教师的渠道, 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提高自身的整体水平, 本专业专任教师80%具有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讨活动, 撰写省部级及校本教材, 修订《教科研奖励制度》对参与课题研究和教学改革取得成果的教师, 给予适当的奖励。目前有1名教师参加了辽宁省职业技能岗位培训教材的编写工作, 主编了《化学检验工》岗位培训教材;开发了《化工单元操作实训项目教程》《化工工艺实训项目教程》《化工分析实验项目教程》等多项项目教程校本教材;两项省市级教研课题:“以技能为本位的中职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校企合作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研究与实践”。专业教师有多篇论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

实施新老教师传帮带结对工作, 互相切磋技艺, 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并鼓励青年教师报考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三、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实训基地内涵建设是指在实训基地建设中, 注重营造企业氛围, 制定教学基本文件和管理制度, 建立真实企业环境, 创设实景教学氛围。为了保证教学实训的正常进行, 学校近几年投入300余万元, 建成了化工实验中心、化工仿真实训室、化工设备拆装实训室、流体输送实训室和化工单元操作实训中心。通过几年的努力, 建立了粗具规模的校内实训基地, 大大改善了学生的实训条件, 为课程项目实施及学生实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

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 与企业生产一线接轨, 学校相继与齐隆化工、同益石化、顺辉化工、佳化聚氨酯等企业签订协议, 保证了学生有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弥补了校内实训基地的不足, 更具有真实性和对口性, 是学生在迈入社会之前进一步认识企业运作、加深对工艺过程的了解、接触工业化生产实际、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和了解工厂管理模式的窗口, 也是学生操作能力训练的校外实践场所。学校向合作企业优先输送优秀中职毕业生, 充分体现了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依托企业的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指导力量, 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成熟的实用技术, 感受真实的职业环境, 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四、课程改革和教学管理

改进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 构建由基本技能训练到专项技能训练再到综合应用能力训练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教学管理, 实施教学督查。教研室通过对作业、实训报告、教案、课堂组织等过程检查, 掌握教学情况并及时整改, 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加大课程的整合力度, 积极推进课程模块化项目教学法。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 对各类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程进行科学的、合理的、有机的综合, 删繁就简, 合理归并, 尽量减少课程之间不必要的交叉和重复。经过整合和新开发的课程有6门。其中新开发的课程有3门:化工实验室安全、高分子材料、化工腐蚀与防护;整合的课程有3门:将化工制图和CAD两门课程整合为化工制图及CAD;将电工技术和化工仪表两门课程整合为化工仪表与自动化;将机械基础和化工设计基础两门课程整合为化工机械基础。经过开发和整合, 优化了课程结构。

加强技能实训, 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在教学教程中, 加大职业工种 (如中级化工总控工、高级化工总控工、中级化学检验工和高级化学检验工) 的培训力度。在内容设计上, 坚持将技能实训的内容与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资格标准相适应, 与国家推行的职业资格认证和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 实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制”制度, 以保证技能实训活动能落到实处。在培训过程中, 坚持将创业理念、创新方法贯穿其中, 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狠抓教学环节, 提高教学质量。要求教师严格执行“三个规范”的要求。所有课程的授课计划、教案、教学日志、班级日志、实验情况登记表、仪器使用记录表等教学档案齐全完备。化工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安排的实践、实训类课程开出率必须为100%, 并开设了综合性专业实践训练课程。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实际技能、综合训练等均有严格的考核标准, 考核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主要包括:笔试、实操考试、实训报告、毕业实习论文等。坚持革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把课堂搬到实训实习场所, 大力推广多媒体教学, 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项目教学法, 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校企合作共同制订教学计划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 拓展合作领域, 由浅层次合作到全方位合作, 通过校企合作, 实现校企双赢。定期聘请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兼职授课、培训教师, 促进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并充分发挥抚顺人力资源市场建在校内的优势, 实行教学、实训、培训、实习、招工的一体化管理, 实现学生就业与企业人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化工专业是学校的重点专业, 开设时间较长, 在校企合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 但我们仍会加大力量, 在实践中更加努力探索, 在探索中前行, 以百倍的信心和毅力, 努力铸造职业教育的辉煌。

优化专业设置, 不断提高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吻合度。并由企业、学院组成了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充分畅通了学校与企业之间在联合办学、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方面对接渠道。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和目标, 在专业理论课教学中, 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在技能训练和实践环节中, 以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为平台;在顶岗实习、就业安置过程中, 以合作企业为主体。韩国希杰 (沈阳) 生物有限公司设立了“希杰奖学金”, 奖励化工专业的优秀学生。

通过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 我校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受到当地企业欢迎的化工技术实用人才, 化工专业建设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是, 我校化工专业建设还处在发展起步阶段, 在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例如, 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还需完善, 教学硬件设施还需加大投入, 师资水平还有待提高, 等等, 还需要认真研究, 逐步解决。

中职化工专业建设改革是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需要, 且大有文章可做。只有不断探索, 不断总结, 提高教育质量, 实现内涵式发展, 力争让学生真正学有所长, 这才是中职化工专业建设走向市场的真正出路。

参考文献

[1]王守峰.论应用化工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J].中国化工贸易, 2011 (3) .

[2]易卫国.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J].广东化工, 2012 (12) .

[3]唐卫东, 李金忠, 郭晨等.特色专业建设中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J].井冈山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10) .

[4]孟飞, 梁建军, 肖陆飞等.基于工作过程的精细化工生产技术课程建设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13 (2) .

[5]肖龙阶.高校特色专业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J].职教通讯, 2010 (5) .

篇4:刍议中职学校焊接专业建设

关键词:中职学校 焊接技术 教学模式

中国分类号:P755.1

焊接技术既可以用于金属和金属之间的连接,也可以用于非金属之间的连接,可以在材质相同或不相同的物体之间进行工艺加工制作。我国中职院校中焊接专业的开设对于焊接人才的培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要培养全面复合型的焊接人才,合理应用焊接教学的方法模式是关键因素。

1.我国现阶段焊接专业的状况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职业教育趋向于多元化发展的态势,越来越多的民办院校进入职业教育中,使公办的职业院校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压力,其老旧的教学模式也越来越不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国内开设焊接专业的中职院校不在少数,但是,就目前的市场需求来看,焊接专业的毕业生在数量和质量的标准与市场的要求并不相符,出现需求脱钩现象,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对于企业需要方面并不是完全满足。另外,我国大部分中职院校在教学配置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教学规模不高、教学思维陈旧、教学环境欠好、师资力量不均等等问问已严重阻碍了焊接专业的教学发展,致使整体教学质量滞后。

2.中职院校焊接专业建设的建议

2.1发展一体化教学模式

中职院校的教学目的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对于焊接专业的日常课程制定应该按照理论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模式:“理论——学习——实践”。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理论知识后,随即进行课堂掌握测试,学生熟练掌握后开展实际训练,动手实践,确保让学生牢记并学会运用。学校在教学方针的制定上应随着形势的发展,把学生作为中心,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为根本。另外,学校要加强与用人企业的合作,把教学课程标准与社会需求标准相结合,建立职业标准与学校教学目标相衔接的课程体系,用工学结合思想指导教学。在加深校企合作的基础上,邀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企业人员进行校园专题讲座,开设研讨会等等方式,实现焊接专业学习的理论到实际的全面一体化教学。

2.2加大资金投入,与时俱进

经济的大力发展推动着科技的进步。焊接专业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比较独立,所涉及的领域也很广泛,对于设备和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学校应该在焊接专业的训练设备上加大资金投入,适时更新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像摩擦焊、激光焊接等等。在硬件设施达到标准的同时,也要及时更新在教学理论方面的知识,保持两者一致。焊接专业的特殊性,需要及时更新完善课堂理论知识,还要不断革新实训设备,保证学生在技术实施上的不落后。

2.3开设高质量、多样化的实训基地

焊接实训基地的质量关系到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和以后社会需求的适应。学校在焊接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引进相关企業的思想指导,以学生技能的提高为重点,也可以与合作企业共同建立。对于焊接实训基地,要构建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的个性化实训教学体系,包含焊接方法的操作、焊接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以及对焊接成品的检验等部分,要结合课堂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基本的动手操作,把“理论——实践”这一教学方针始终贯穿于整个焊接教学过程当中。另外,在提高学生在焊接专业方面的职业技能素质和综合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把焊接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有效互补、结合发展。

2.4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

中职院校在教师队伍中要树立专业、精炼、突出的概念意识,在焊接教学的体系中制定“双师型”标准,把“双师型”教师的形成、认定和管理作为长期的制度任务来抓。鼓励支持教师到外地深造、学习,定期组织师生到合作企业中做参观、实训交流,增强实际动手意识。聘请专业的焊接技术员走进课堂,与学生沟通,并在实践中修正学生在动手操作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点。此外,不断提高焊接教师的素质水平,努力建立一支技术高、专业强的“双师型”焊接教师队伍。

2.5立足现在,构建长期规划

纵观国内这些年的就业状况,市场需求与人才的不同步导致失业人数剧增。学校应该树立长远发展意识,加深校企合作,培养迎合市场需要的焊接人才。焊接技术在现代美国的工业中被称为“美国制造业的命脉,是美国未来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而对于美国工业的研究不难发现,大部分的工业领域都离不开焊接技术,而美国焊接学会很早就制定了未来美国焊接技术的发展战略。随着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职院校更应该明确自身对于学生培养的任务,树立长远观念。

3.结语:

综上所述,焊接专业作为当今社会需求性较大的专业之一,对于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中职院校要改变自身在焊接专业存在的不足,与时俱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适合学生发展、利于教学质量提高的教学模式,以学生技能的提高为中心,加强校企合作,树立长远规划,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进步做出有力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徐仁清.浅谈中职学校焊接专业建设[J].成功(教育版),2012,(10)

篇5:中职学校护理专业教师制度

为给老师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同时也为了学校的管理,特制定本规章制度,详尽如下:

第一,办公室是老师处理教育、教学业务的工厂所,每一位老师都有保持办公室文明、整洁、舒适的义务。

第二,办公室要注意整洁.办公桌(包括桌上的物品)要摆放整齐,物品摆放要有条理,保持墙壁整洁、不乱放衣服、不乱涂乱贴、不乱钉它物,做到布置合理;不乱扔纸屑、烟头、瓜果皮壳等杂物,废旧物品应及时恰当处理;确保办公室地面的卫生。

第三,工作期间不得大声喧哗、吵闹和影响他人工作。非办公室人员无联系不得随意进入。办公室全体成员要团结统一,同事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每一位老师要谈吐文明,注意坐姿,注意细节,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第四,办公室不开无人灯,无人扇,要控制空调的使用时间。办公室电脑为学校所有。如使用不当、子女随意操作等造成电脑损坏,由办公室负责人负责。电脑应正确使用,倍加爱护。办公室纸张为学校所有,请注意珍惜,勤俭节约。

第五,办公室负责人应根据各自情况安排教师值日表,并及时提醒督促值日老师干好份内工作。

第六,值日老师要做好当天份内工作,同时监督办公室老师保持办公室清洁卫生,下班离开前要自行将电脑、空调、电灯、电扇等关好,锁好门窗,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以上制度望全体教职工认真遵守,共同营造安静舒适的办公环境。该制度从制定之日起正式施行。

护理实训室制度

一、学生进入实训室应穿好工作衣,戴好工作帽, 必需时戴好口罩。

二、实训时不迟到、不早退,态度严肃认真,不得喧哗打闹,保持室内安静。

三、爱护公物,厉行节约,严禁浪费,具体做到:

1.实训室物品未经老师允许不得带出实训室;

2.爱护模型,严禁对模型人玩弄、捏扯、涂画;

一、学生进入实训室应穿好工作衣,戴好工作帽, 必需时戴好口罩。

3.实训室内病床、床旁椅等不可随便坐卧(实训项目必须坐卧除外);

4.实训前个小组按要求准备练习用物,实训后每位学生必须自觉

整理病床;清点所有物品并归原位,作好记录;损坏物品应及时

报告老师,如有遗失和故意损坏,要按制度赔偿。

四、保持室内整洁,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不准带任何食物进实训室。课后,班长负责安排并督促同学打扫卫生,关好水、电、门、窗后方可离去。

篇6:中职学校专业教师成长之路探索

随着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教师尤其是中职专业课教师的专业技能也随着社会的关注在不断的提高。近些年职业教育的发展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作为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一员的笔者这几年一直在探索着专业教师的成长之路。

中职学校的教育是面向社会的,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的是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既有熟练技能又懂操作原理的新一代知识型技能人才。要真正达到通过中职教育能培养出这类人才,也就要求中职教师队伍中要有能进行理论知识传授的基础上还具有较强实操示范能力的专业教师,通过能“说”会“练”来教育并引导学生成长为既有熟练技能又懂操作原理的新一代知识型技能人才。

这类专业教师除了具备普通教师应有的基本教学能力外还必须具有宽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过硬的技能水平及较强的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正是周济部长曾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职业教育必须加快建设一支“双师型”的专业教师队伍的原因。

一、何为“双师化”及“双师型”教师的作用

专业教师的“双师化”成长虽然在各职业学校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但到目前为止很多甚至连本身就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都对“双师化”的认识还有偏差,他们认为只要持有两个证(如教师资格证、行业技能等级证)即是“双师化”的专业老师。

其实“双师”教师的概念,是在以往职业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即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情况下提出的,是为了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促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有机结合,突出本质特色,以操作技能培养为主线的职业教育发展要求。而并非只从形式上强调持有两个证即为“双师型”教师。因为如果专业教师在成长的过程只是追求持有“教师资格证”和“行业技能等级证”而并非真正从思想上接受和执行“双师”教学的话,在教学中根本达不到理论、实践并重的教学效果,甚至可能会连普通专业教师的教学效果都达不到。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示范操作的同时对于必要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传授,让学生们在直接感受到理论对实操的指导作用,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在实践生活中的作用,真正体会到理论知识的必要性,从而逐步带领和引导学生把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起来,真正掌握专业学习的真谛。

二、专业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所面临的困境

虽然上级领导曾要求过各地各部门要努力办好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并指出要狠抓10年、20年,但直到目前为止职业教育仍然尚未真正进入主流教育体系,中职学校办学条件仍然很有限,实操设备还处于严重缺乏的情况,并且行业企业参与中职教育的机制也尚未真正形成,中职学校的办学机制还要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灵活性也不足,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另一方面在教师参与社会活动机会较少,社会溶入程度不高,时代感严重不足,再加上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识淡薄,仍沉浸于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职业教育模式中,而且还有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专业技能证书”加上“职业资格证书”就是“双师型”教师,认为拥有了这两张证书就已经达到了“双师型”教师的标准,便大力加以推广。从而使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思路出现偏差,在教学过程中并不能真正将专业操作技能与操作理论相结合,造成教学与实践相脱离的后果。

目前中职学校的“双师型”教师大部分是通过自身学习或短期培训获取相关专业证书的,并且在获取证书后往往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未能继续进行实操训练而真正能在教学中进行相关实践指导的就更是少之又少了,使得大部分已被称做是“双师型”教师只能是徒有“双师”之名并无法进行“双师”之实的教学。

三、专业教师成为名符相实的“双师型”教师方法

针对此种现状,笔者通过探访发现培养“双师型”的专业教师可采取促使学、走出去、请进来等途径来实现并加以巩固,使双师能得以名符其实。

首先是“促使学”,鼓励专业教师进行相关专业的学习并定期组织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与考试,取得与工作相关的高级或以上的专业技能,使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提高。

然后是采用“校企双元”方式:也就是派出去,请进来的校企合作模式。学校经常选派已具备一定技能的专业教师协助企业进行新产品研发、市场调查与分析,或是组织这些老师进行脱产或半脱产的学习,让这些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锻炼深入生产一线,使专业教师直接感受到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利于其在教学中及时调整教学思维及教学方向,准确把握现代专业技术发展脉搏的问题,使中职教育培养出的人才质量切实提高。另一方面,通过让教师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等活动,积极进行技术方面的开发与服务,积累教学中所需要的职业技能、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使专业教师在实践中专业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使专业教师的双师化成长的步伐更快,让专业教师自然而然的由单一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实践一体化的“一专多能”型人才转变。

再就是“请进来”。通过学校或上级主管单位积极引进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校进行培训,将新的专业技术内容和发展趋势等信息传递给有关的专业教师,使教师能即时了解本专业的发展情况,清楚社会对专业人才所需技能的需求,也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将其丰富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将生产实践中的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带进学校介绍给教师,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促进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到相关行业、企业参与社会实践、顶岗工作、行业研讨会等活动;各专业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专家、企业老总定期来校指导专业建设、师资培训帮助专业教师了解行业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和发展趋势,促进教学与行业、企业、生产的实际融合,使专业教师的时代感不断增强。针对中职学校实训设备不够完善的状况,可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在兄弟学校或企业实验室、实训室厂房进行专业实操的锻炼,或是安排相关专业教师参与校内教学设施建设及教学设施的设计安装工作,让校内教学设备也成为专业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的又一重要基地。

四、专业教师“双师化”成长之路的督促和检查

专业教师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也是要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有所成效的。如果没有督促检查可能很多专业教师的成长都会在某一初级阶段停滞不前。

对专业课进行明确的分工,使各专业教师明确一个相对清晰的专业方向,同时让专业课教师自己选定一个进行深入学习的方向;其次通过多渠道培训实践学习,使专业课教师能胜任2门或2门以上专业课和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工作;促使专业教师取得相应技能等级证书,并让该专业教师担任相匹配的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工作,使其双师的技能在教学中得以真正体现并发挥出来;最后要求具有“双师”技能的专业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改革、开发课程模块、编写教材,并且提供这些专业教师承担行业内员工培训、企业生产指导工作,使专业教学始终与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同步,也逐渐让专业教师成长专业建设的高端人才和核心人物。

篇7:中职学校社团建设的实践思考

——社团活动促进学生专业发展

学生社团是指由具有某方面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自发成立的、为实现成员共同愿望而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社团是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社团活动,对中职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丰富学习乐趣,更是一种发展特长、操练技能、培养沟通、增加见识、增强人际能力的综合实践活动。

中职学校学生社团正日益成为中职生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在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技能的日趋成熟、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专业社团对于中职学校专业教学发展以及中职生的成长成才具有较大的辅助作用,因其独特性、专业性、实用性而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和关注,本文着重思考中职学校社团建设实践对学生专业发展的成效。

一、中职学校专业社团建设的实践意义

参与学生社团是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开拓兴趣爱好、参与学校活动、扩大求知领域、增加交流范围、丰富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形式。专业性学生社团对促进专业课的学习和提升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社会活动能力、辅助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等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引导转变思想的作用。中职学生处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时期,思想不成熟,道德观念、是非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但是又极易反叛。专业性学生社团活动是非功利性的活动,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生 的兴趣爱好,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思想道德意识往往在社团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养成。因此,学校以专业性学生社团活动为依托,抓好学生平时的专业素质的养成教育,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把德育渗透到学生社团活动中去。

二)提供交流平台的作用。专业性学生社团活动既可以为拓展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创造条件,又可以为学生交流情感提供机会和方便;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为学生健身强体提供可能,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团结奋斗的精神等。学生社团越来越成为学生学习、实践和交流的重要组织平台:有特长的同学可以找到展示自我的舞台,有技艺的同学可以找到切磋比试的对手,想交流的同学可以找到互通心曲的朋友,想提高的同学可以找到相互请教的氛围。

三)激发学习动力的作用。在学生社团活动中,通过兴趣和爱好的纽带,逐渐凝聚成一股力量,形成一种精神,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渴望技能的攀升,并把这种精神带到课堂,带到实训场地,带到顶岗实习岗位,充分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四)增强就业能力的作用。专业社团是一个培养学生创新、团结协作能力的组织,这些社团和学生学习的专业紧密相连,既能提高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也能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其就业打开了新的一片天地,让学生在就业、创业的道路上更加有信心。

五)促进专业发展的作用。中职学生加入某一专业社团,在发展自身爱好的同时,不断使自己某一方面的技能得到锤炼,并在不断向 社会和他人展示的同时,获得较强的自我认同感,增强自信心,有利于专业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六)丰富课余生活的作用。学生社团是校园充满生机、活力和魅力的积极力量,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目前,我校有不少专业类的学生社团,它们组织了相当数量的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参加,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积极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一方面可以极大丰富校园文娱活动的形式,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可以鼓励有才能、有特长、有兴趣爱好的同学多多学习、掌握技能、提高自己。

二、学生社团建设可以促进专业的发展

我们学校社团千姿百态:有数控社、园艺插花社、电子制作社、电子竞技社、模型制作社、计算机绘图社等专业技能类的;也有文学社、读书社、记者站、朗诵协会等学术类的;还有艺术团、合唱队、街舞社、漫画社、书法协会等艺术类的;有篮球队、武术社、棋牌社、健美操队、乒乓球俱乐部、花式跳绳俱乐部等体育类的;有动漫社、科技社、摄影协会等技术类的;有爱心社、心理协会、志愿者服务队等综合类的等等,充分体现了广大中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充分的想象力。课堂学习之外,学生加入一个社团,可以对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善起重要作用。

学生可以在社团成员群体中自觉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陶冶自己的身心,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同时,社团的学生来自许多不同的专业,当他们加入到社团这样一个具有较强发散性的组织中,在平时的 活动和交往中会感受到不同专业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这种交叉影响使社团学生的知识结构不断完善。插花社的同学学会了如何欣赏花卉、表演插花技艺,在居室美化方面拥有一技之长,对提高生活品位和生活质量有很大帮助。计算机绘图社帮助学生提高计算机绘图技能,培养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成为专业素质高的技能型应用人才。数控、钳工、电子等技能社的同学,经过3~4个学期社团的学习活动,拓展了知识,延伸了专业,提升了技能,极大多数技能社的学生达到了高级或技师水准,为顶岗就业奠定了扎实的技能本领。

中职学校教给学生的是各种实际需要的技能,这些技能既需要不断的训练加以巩固并提升,还需要融入思想进行创新与改造。受到于统一教学的局限,一些资质较好有更多发展潜力的学生在课堂中没有可以单独进行进一步探索的机会。而一些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专业社团,则可以为这些学生提供广阔的创造空间。以电子类、车工、钳工 数控、园林、计算机应用等专业,课外组建的科技创新小组、电脑制作等社团,为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进一步探索的机会。在目标一致兴趣相投的团队活动中,学生的创造热望得到极大的激发,很多思想火花借此产生。在历届上海星光大赛或全国技能大赛中,一些获奖的学生作品都是在社团活动中获得灵感并得以诞生的。获上海市第五届星光大赛获数控一等奖的仇崇明同学感慨地说:“学校数控社成就了我们,它为我们的技能提升保驾护航,今天的成绩应该归功于这个社团,感谢社团的指导老师,让专业社团发扬光大”。可以说,是社团改变了他的素质,也改变了他的命运。我校的其他多个学生社团,各逞其能,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也收获丰硕。学生的潜能无穷无尽,给他们提供了腾飞的平台,他们便能张开翅膀飞出无尽的天空。而这些学生的成功又能刺激其他学生的探索欲望,对学校的专业发展也起到了无穷的推动作用。

三、学生社团建设可以为学生提供创业的摇篮

中职学校的学生注定要比普通学校的学生更早一步踏进社会,在学校学习的每一天都是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这就意味着职业学校要提前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活的草图,让学生感知到未来职业的实质。正常的课堂教学无法让学生自由发挥,构想未来的职业生活与实践,而社团建设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缺陷,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场所。如数控、车工、钳工、园林绿化专业的学生借用学校机器设备或场地,通过社团形式组建校内小工厂,在学校的领导与管理下,学生自主研发产品,自主联系售货途径。这种形式的社团活动可以锻炼学生专业技能及社会生存能力,让学生提前接触到创业的各种事项,在成功或失败的体验里实际体会到工作及生活的喜悦或不易,对他们的未来职业指导起到更为实际的方向性作用。

这种创业性质的社团建设还能为社团发展积累资金,解决学校在建设社团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经费不足的问题,让学生在自给自足的实践中学会统筹管理,学会合理安排,也能让学生感受到享受自己劳动成果的幸福感。例如学校组建的礼仪队,经常接到外出演出的任务,为一些开业盛典进行表演,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既形成了荣誉感,又 能得到邀请单位的感谢,让酒店服务专业的学生直接面向社会,体验所需的专业技能,极大地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提高技能的热望。

四、社团建设可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激发学生潜能 我校现有多个学生社团,多是根据学生实际和兴趣而创办,涉及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文体活动方面的足球社、篮球社、文学社、书画社等,还有结合学生专业特长而开设的计算机社、广播站等。这些社团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连,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目前,很多中职学生偏科、偏好专业现象占有一定的比例,不少学生从技术、技能培训和实践的需要出发而加入学生社团。在学生社团中,学生进行自治管理,通过各项活动的组织,校方的有力引导,可以使社团组织形成一种激励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模式,对发挥、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广大学生知识、技能、能力的塑造和思想道德的培养,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社团活动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在学生的互相交流中可培养学生民主、团结、协作的能力。让学生自主组织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保证了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重要的是在创建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潜能”,强化了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了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

五、专业社团建设与德育教育活动相辅相成

通过社团活动,能有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同时,社团作为原点,更有传播、发散良性思想观点的作用,有利于减轻学校思想教育的工作量,提高德育成功率。

一)充分利用德育课主渠道作用,辅助以学生社团活动增强教育实效。只要能拓宽思路,各门德育课程均可以在基于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展开实践活动。比如《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这两门课程可以合建一个名为“职场精英”的学生社团,组织学生学习办公软件的操作、训练职场礼仪、模拟面试、参观企业等活动。

二)抓重点德育教育活动,建设学生社团深化教育影响。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建设学生社团——国旗班,训练学生队列操练,培训国旗知识,完成升旗任务。一方面,可以提升升旗仪式活动水平,为普通同学提供榜样和精神向往;另一方面,可以塑造社团成员坚强的意志品格,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

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因此,在校园内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规范文明行为,提升礼仪素养,开展礼仪展示类活动,组织礼仪社团是必要而重要的。

“文明风采”竞赛是丰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内容,充分展示中职学生文明风采,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平台。因此,建设与竞赛项目对应的学生社团,如演讲类、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类、中华才艺类的学生社团是进一步做好“文明风采”作品选拔工作的有效手段。

六、中职学校专业社团建设的思考

在社团建设实践中我们发现,中职学校社团发展不很成熟,由于其学生特点及学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社团的发展相对滞后。学生社团尽管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它作为学生的自发组织,其强大的生命力不容忽视,学生社团注定会作为校园文化中一支活跃的力量得到重视和发展。

一)学校应加大对专业社团的物质支持。专业社团在教学过程、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耗费的原料较多,学校应尽量满足及时购买活动所需的各种材料,保证社团活动正常进行。

二)加强安全教育,消除安全隐患。专业社团活动一般都在车间等场地进行,学生将操作各种机器设施,电器设备,人员又比较杂,辅导教师必须巡回指导与检查,防止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课程资源校本化。努力实现学生社团活动校本课程化,使社团活动成为学校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加强指导。学校应利用各专业教师的特长,针对性地对各社团进行正确的指导,使活动有计划、有目的、有效果地开展。催生一支敬业奉献,有创新意识,熟悉学生社团工作的专业指导教师队伍。

五)完善管理制度。社团指导教师开展活动应做到“五定”,即定“活动目标、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指导教师”,同时注意做好活动内容校本课程化的相关工作,有关处室应加强常规指导和管理,避免社团活动随意化。

六)做好各社团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鼓励、支持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同时注意及时与家长沟通,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扩大社团活动的影响力。

七)有效开展活动,促进教育的延伸。社团活动使学生从中不仅 得到爱好兴趣的共鸣,还体会到活动对自己所起的积极作用,要把在社团活动中培养起来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迁移到主体教育学习中来,真正发挥社团组织在学校整体教育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八)丰富社团活动内容,加强与社会的联系。重视社团的各类实践活动,鼓励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下工厂企业,做社会调查,参加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在这些实践活动中了解社会,服务基层,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专业性学生社团活动是第一课堂活动的延伸,是学校第二课堂的主战场。中职学校应结合专业性学生社团活动,营造职业氛围,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

学生社团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也是展示校园文化特色的重要窗口。以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以学生为主、活动为主、渗透为主为原则,以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手段,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上海市工程技术管理学校

袁卫军

篇8:浅析中职学校汽修专业的建设

随着国家各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经济建设的稳步进行, 人民生活日益富足, 各种类型的汽车已经逐渐走入人民群众的生活中。人们对汽车的需求和购买能力增加, 使我国的汽车行业迅速发展, 带动了汽车维修和汽车保养等诸多行业的发展。我国是一个经济和人口大国, 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这里汇集着各式各样的汽车, 它们来自许多国家和地区。汽车数量和种类的不断增加, 自然汽车维修行业的高素质人才受到市场更多的青睐。中职学校汽修专业的建设, 对我国汽车生产、销售和维修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中职学校汽修专业的现状

中职汽修专业随着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而产生, 市场对汽修人才的需求也是日益增加, 造成了汽修专业高素质人才短缺的现状产生。国家也将中职汽修专业作为重点发展和扶植项目, 大力支持和发展中职汽修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但是目前我国中职汽修专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阻碍着我国中职学校汽修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1.学员自身方面的问题

中专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源起点, 大多是初中毕业的学生, 这些学生选择了中职, 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没有考上重点或者普通高中。这些学生在初中的学习往往是不尽理想的, 甚至是处于最差的行列之中。所以, 中职学校中学生自身方面都会有一些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中职学校汽修专业的学员也不例外。这些问题体现在一下几点:

(1) 学生的素质较低, 学习能力较弱, 在课堂学习方面没有积极性。

(2) 心理和心智不成熟, 没有清晰的目标或者是自身规划。

(3) 容易冲动, 容易感情用事, 缺乏责任感和承受挫败的能力。

(4) 沟通能力差, 抵抗诱惑能力差, 不能够专心学习专业知识, 提高自身的素质。

(5) 对专业的前景不明了, 应付了事, 为了毕业而学习, 不能学到真正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2.教师方面的问题

中职学校汽修专业的教师, 大多都是以前具有相当经验的从业人员或者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相关专业人员, 接受过汽修专业的专业学习和训练的教师只有极少数。中职汽修的教师有的有汽修经验, 没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基础;有的有较好的理论知识基础, 却没有实践能力或者经验。这对中职学校汽修专业培养高素质汽修人才影响非常大。

同时, 中职学校教师课堂讲授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照本宣科, 一切以课本或者资料为主, 不能让学生清晰明了的了解讲授内容和专业知识;汽车行业发展非常迅速, 各项高科技产品 (ABS, BBS, GPS等) 已经使用到汽车的生产中, 教师不能够结合时代的发展, 讲授最前沿的专业知识, 与汽修行业实际脱节。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影响着中职学校汽修专业发展和建设的重要部分。

3.教学方法方面的问题

中职汽修专业是培养汽修人才的专业, 是培养技术工种的专业。技术工种人员培养必须以理论为基础, 在不断实践中得到提高和充实。然而, 我国中职学校汽修专业的教学现状, 很显然不能满足高素质汽修人才培养的要求。

现在中职汽修专业教学, 大多以课本为主体, 围绕专业基础知识展开式教学, 以学员动手操作为辅助教学手段。这不能使学生真正的了解和明白课堂中讲授的内容, 也不能锻炼出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中职学校汽修专业的建设措施

针对上文中提到的我国现在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学生、教师和教学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文章提出以下三点点建设措施。

1.师资力量的加强

教师是知识的讲授者, 教学成果的好与坏与教师水平的高与低有着重要联系。中职学校汽修专业中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上文已经有所阐述。针对这些问题, 要加强中职学校汽修专业的师资力量, 聘请专业的教师进行讲授, 组建优秀的教师团队, 是教学所必需的。同时, 还要与汽车行业的发展情况接轨, 教师不断地深造学习, 把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设备讲授给同学们, 真正让学生学到与时俱进的汽修技术。

2.教学模式的改变

以往的中职汽修专业教学往往是课堂的讲授, 以教材为主, 实践为辅的模式进行。这种教学模式不能使学生真正适应时代的要求, 并且学生的操作能力, 分析能力, 应急能力都不能得到应有的锻炼。加强中职学校汽修专业的建设应该加重实验课的比重,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实地实践, 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的维修技能, 而不是只懂理论, 对于实际操作不能很好地掌握。

3.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提高

现在社会是一个信息时代, 电子产品已经逐渐被投入使用在汽车生产中, 而且更新换代速度很快。中职学校汽修专业的学生, 要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水平, 熟练使用本专业的各种电子仪器和检测设备。在今后的发展中, 计算机将会是汽车维修行业的宠儿, 汽车维修逐渐地会用计算机对汽车进行分析, 检测和诊断等。计算机会进入汽车维修领域, 并且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要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水平, 为汽车维修行业的大趋势做好准备, 跟上时代的步伐。

四、结束语

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是未来国家汽修行业人员的培训基地, 它能够为飞速发展的汽车行业提供高素质的维修人才。对中职学校汽修专业的建设加大投入, 合理地完善, 能够使学生的质量越来越高, 为群众及市场作出更多的服务, 才能真正对得起“汽车医生”的称号。做好中职学校汽修专业的建设工作, 汽修行业健康发展才能有所保障, 才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何克抗, 吴娟,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王以宁.教学媒体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3]万名高.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方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4]杨益明.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上一篇:动画分场景剧本范文下一篇:教学主线设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