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视角看华应龙《圆的认识》——从教学智慧角度分析华应龙《圆的认识》一课

2023-03-03

华应龙老师是优秀的小学数学特级教师, 很多教育教学专家都对他的课有过评析。但鲜见从教学智慧这个角度来分析的。教学智慧是一种实践智慧。实践智慧是个体在具体情境中应对不确定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素养。这个素养由个体的专业知识, 敏锐的辨别力与良好的判断力, 伦理意识和行动能力等方面构成。

本文试图从这个角度对华老师的这节《圆的认识》作一些分析。《圆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的内容。教材上要求学生掌握这样几个知识点:认识圆心、圆的半径、直径;了解圆的半径和直径间的关系;知道圆有无数条直径和半径;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现将华老师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概括介绍给大家:

《圆的认识》一课, 用华老师自己的板书概括, 就是这样几个环节构成的: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

“是什么”即出示图片:宝物在距离一个小朋友左脚3米处, 让学生寻找宝物。学生通过画图, 思考, 得出了“宝物在一个圆上”的结论;

在引出圆这个概念后, 又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宝物可能在一个圆上呢?”这就是“为什么”的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 老师通过与学生一系列的对话, 采用对比其他图形的方法, 阐明了圆的特征。引导学生认识了圆心、半径、直径, 以及半径和直径的关系等, 并且用古人的“一中同长”来加深学生对于圆的认识;

接下来, 就是怎样用圆规画圆的环节了, 即“怎样做”。让学生先画一个圆, 然后再点评, 引导学生用圆规画圆的正确方法。接着,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做”, 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可以用圆规画出圆呢?”在这个过程中, 又加深了对圆的特征的认识;

然后, 华老师利用篮球场中间的那个大圆,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篮球场中心要是个圆呢?怎么样才能画出这个大圆呢?最后, 带领学生突破自己的思维, 宝物一定在圆上吗?经过一番提示, 学生体会到宝物应该是在球上的。最后老师出示一组生活中圆的画面, 提醒学生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看完华老师上的这节《圆的认识》, 笔者有几点很深的感触, 这几点都是教学智慧非常强调的东西:

1 注重对教学的反思

在“课前慎思”中, 华老师在思考中提出这样几个问题:一是以往这个内容的教学不重视通过推理、想象、思辨等思维活动来概括圆的特征。针对这个问题, 课堂上华老师就没有像很多老师上课时那样组织学生折叠、测量, 而是在导出一个圆之后, 通过与学生的对话, 引导学生自己说出这个圆中, 什么是直径、半径, 什么是圆心。在初步认识圆的时候, 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圆具有哪些特征, 学生说出了很多答案: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圆没有棱角……为了体现圆的独特之处, 华老师又将圆与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进行对比, 一点一点的完善圆的特征“一中同长”。然后再带着学生深入理解“一中同长”的特点。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积极的思考, 跟老师进行有意义的对话, 投入到课堂中来。整个教学过程显得非常流畅。老师的引导具有实效性, 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再抛出与学生既有思维的矛盾点, 让学生积极思考的同时, 领会数学的严谨。这契合华老师想要培养学生推理、想象、思辨能力的目的。

第二个问题是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用圆规能画好一个圆?”一般老师在教学时注重让学生掌握用圆规画好圆这个技能。华老师却思考小学数学是否不仅应该关注“是什么”和“怎样做”, 还应该引导学生去探究“为什么”和“为何这样做。”在实际教学时, 华老师就体现了这个观点。在“画圆”的教学环节中, 华老师同样和学生展开一系列对话, 积极的思考“为什么用圆规能画好一个圆”, 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 必然会将用圆规画圆的过程与圆的特征联系起来, 锻炼了学生的推理、想象能力。

第三个问题是“重视数学史料文化功能的挖掘”, 而不仅仅是“注重数学史料的文化点缀”。这点主要体现在, 老师给学生讲解古人的“一周同长”, 老子的“大方无隅”, 带学生体验古代先人的智慧。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都会思考这节课要让学生学到什么, 但一般老师仅仅停留在依照教材教, 更多地去考虑教学方法上的问题。华老师对教学目的这个最基本的问题, 却不断思考。教学智慧强调教者应该具有想象力、判断力、执行力。从他写的这节课的课后反思中, 能了解到华老师在教学设计时想到了很多需要说明的知识点以及教授这些知识点的方式。这是他想象力的一种体现, 通过想象能大致预测到这些设计可能引起学生怎样的反应, 怎样的发展。但是最后, 华老师通过自己的思考判断, 舍弃了很多, 最后形成了现在的教学。并且华老师能够将自己的思考设计都实施到实际教学中, 教材中的知识点都恰当地融入课堂中, 努力让学生经历有效地学习体验。这一点正是他教学执行力的体现。

2 努力追求课堂上的独特性

这里的独特性是指老师在思考教学问题时, 不能囿于传统的观念。要坚持自己的教学理念, 把教学理念跟实际课堂结合起来。

这节课中, 华老师有好几个不同于一般教学的地方:一是, 不让学生通过量半径的长度来得出半径都相等的结论, 而是通过思考、理解得出半径都相等的特征;二是, 跟学生一起探讨“为什么圆规可以画出圆?”这也是对圆的特征的进一步理解;三是, 当研究完圆的特征, 也画过圆后。华老师又抛出一个问题, “宝物一定在以左脚为圆心、半径为3米的圆上吗?”通过老师“半个西瓜”的提示, 很多学生想到了“可能在地下”、“可能在树枝上”……六年级的学生没学过球的知识, 但是知道平面跟立体的区别。这样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多思考、多质疑的科学品质。让学生多提出问题, 然后努力解决。

很多老师会觉得一节很多人上过的课注定上不出什么新意, 但是华老师通过自己的思考, 却想出了很多人不曾想到的问题, 并积极地将它在实际教学中体现出来。这是对自己主观性的坚持。坚持自己思考, 而不是一味的接受别人的东西。教学中需要这种反思精神。

3 对教育伦理性的追求

整体上看, 华老师跟学生交流时, 是把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经常在学生间走动, 有时说话时自然的弯下身子, 有时拍拍学生的肩膀, 不高高的站在讲台上等, 这些小细节可以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在学习知识时, 心里更轻松、更快乐。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课堂上, 华老师的一些话语, 也彰显着他的教育伦理品性。在画圆的时候, 华老师找了一个没举手的学生, 在黑板上画直径, 学生画好后, 老师感慨地说“学习也不难, 学习就是猜想、尝试, 敢于试, 不就行了吗?”这对那些自信心不强的学生无疑是一种激励。老师说“要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不要迁就老师”。在整个课堂中, 华老师还注意教学生做人的道理。当有学生直接反驳别人观点时, 老师说“首先应该看到别人好的地方, 然后再说但是……”当一个学生想到很独特的画大圆的方法时, 老师衷心的表达出佩服, 很肯定这种创造性的想法。让学生增强信心, 相信自己的能力。在学习画圆的规矩时, 顺势说“圆有圆的规矩, 方有方的规矩, 做人有做人的规矩, 研究问题有研究问题的规矩。”渗透做人的道理。最后根据自己的道具说出“问号是开启智慧的钥匙”, 鼓励学生勇于提问。

这里, 我们不能回避一个问题, 就是教学过程中, 总是仅有一部分学生参与热情高, 而有部分学生还是不能积极参与进来, 即使有时课堂上满是学生举起的手, 但老师又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 学习上热情高的总是那么一部分学生, 这是教育伦理性竭力避免的一个现象。这个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 需要加紧建设小班化教学等一系列措施。这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4 结语

教学实践应该是一种反思性实践, 基于反思性实践的实践智慧是每一个老师都应该追求的。有的老师安于现状, 面对不同的学生, 不同的时代背景, 不同的情境, 却想要用同一种教学设计来应对。这显然是错误的。华老师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每堂课, 他都会在课前思考怎样上好这堂课, 在课后反思这节课上的怎么样, 有问题的话怎么解决, 在下一次教学中如何改进。这是一个有教学智慧的老师必然要做的事情。思想上有这种意识后, 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与实践素养。努力让自己从“教书匠”成长为“智慧的老师”。

看华老师的一些文章, 经常能读到哲学、心理学以及古文化的一些东西, 想必华老师经常看书, 经常思考。而在课堂上与学生的自如交流, 掌控课堂的能力, 对具体事件的感知、判断、应对等, 以及作为教师应该掌握的方法、知识层面上的问题。经过二十多年的积淀, 华老师已经将自己对教学的理解转化为自己的教学智慧。

摘要:教学智慧是一种实践智慧。实践智慧是个体在具体情境中应对不确定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素养。华应龙老师《圆的认识》一课有许多精彩之处, 许多教育专家都对这节课加以评析。本文试从教学智慧这个角度分析这堂课, 试以一个不同的视点, 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学习华老师不断实践、不断反思的可贵品质。从而让教学智慧走进更多人的视野, 成为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教学智慧,教学实践,教学反思

参考文献

[1] 邓友超, 教师实践智慧与智慧型教师的养成[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4:41.

[2] 华应龙, 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M].华东师范大学.2009.10:190.

[3] 程广文, 宋乃庆.论教学智慧[J].教育研究, 2006 (9) :30, 31.

[4] 杜萍, 田慧生.论教学智慧的内涵特征及生成要素[J].教育研究, 2007 (6) .

[5] 赵建军.教学智慧内涵解说[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9 (4) .

[6] 徐继存.论教学智慧及其养成[J].西北师大学报, 2001 (1) .

[7] 闫艳.对教学智慧的再认识[J].教育发展研究, 2008 (10) .

[8] 刘爱.教学智慧之生成过程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 2009 (1) .

[9] 李建军.课堂想象:通向教学智慧的必由之路[J].教育科学研究, 2011 (6) .

[10] 程亮.“实践智慧”视野中的教育实践[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8 (9) .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另一种视角看华应龙《圆的认识》——从教学智慧角度分析华应龙《圆的认识》一课】相关文章:

华应龙教学措施心得04-25

华应龙--找次品04-29

华应龙有感05-03

华应龙 听课体会04-26

读华应龙教育随笔04-12

华应龙的数学课04-07

华应龙语录(值得品读收藏)04-19

听华应龙之化错体会04-29

华应龙我就是数学读后感05-01

圆的认识教学案例04-20

上一篇:分数阶微积分在图像处理中的研究综述下一篇:双语教学模式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