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中国现代化历程

2024-04-21

七中国现代化历程(通用8篇)

篇1:七中国现代化历程

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百年奋斗历程

一百年前 ,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产生了共产党 , 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

一百年来冲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中 , 历尽了苦难又创造了辉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系统总结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意义重大而深远。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穿境越世,既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无论形势发生怎样的变化,都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其指导地位。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指出:“我们的党从它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为基础的党 ”新中国成立后,他强调:“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强调“老祖宗不能丢”,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强调: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 “如果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指导思想上搞多元化 , 势必导致人心大乱、天下大乱 ,给党和国家带来灾难。这是绝不允许的。”在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要始终做到“坚定不移、不能含糊 ”;在发展马克思主义问题上,要坚持 “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提出:“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申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 , 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一项 “根本制度”明确提出并全面部署。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旗帜.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一百年来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超越各种社会政治力量,完成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历史任务 , 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辉煌成就,就在于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实践充分证明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篇2:七中国现代化历程

从西化到现代化--百年中国思想历程反思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化论争中就已经明确提出了“中国现代化问题”.从“西化”到“现代化”是中国思想界适应世界潮流的一种新认识,是思想上迈出的重要一步.“现代化”概念不是舶来品,甚至比西方流行的.现代化理论早二十年.对百年中国思想历程所作系统反思、对传统和现代化关系作出深刻的阐释,有益于今日的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实践.

作 者:张小平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100732刊 名: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NYANG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2(2)分类号:B03 B023.3关键词:西化 现代化 中体西用 中西互补 中国本位 全盘西化

篇3:七中国现代化历程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职业教育法制

1.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职业教育法制方针。

1949年9月, 全国政协一届一次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简称《共同纲领》) 确立了新中国初期中国整体教育方针和指导思想, 即“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注重技术教育, 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以适应革命工作和国家建设工作的广泛需要。”[1]1950年1月, 新中国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具体教育方针和政策, “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 吸收旧教育有用的经验, 借助苏联经验, 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2]71。在整个时代的大背景下, 以“俄”为师, 参照苏联模式, 走社会主义职业教育发展的道路成为新中国发展职业教育的指导方针。

2.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职业教育法制概况。

(1) 整顿中等专业技术教育。1951年6月, 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新中国第一次中等技术教育会议, 针对当时技术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在会议报告中提出了“积极整顿与发展中等技术教育”的工作方针, 明确了中等技术学校的方针、任务;理清中等技术学校领导关系和经费问题;解决课程教材问题;规划全国中等技术学校的设置;鼓励私立技术补习学校的发展等。1949—1952年间关于中等专业技术教育的法规、规章主要有:《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政务院关于整顿和发展中等技术教育的指示》、《中等技术学校暂行实施办法》、《教育部关于加强领导私立技术补习教育的指示》、《各级中等技术教育委员会暂行组织条例》等。这一时期内中等专业技术教育规章主要围绕着对原有旧中国技术学校的改造、调整和整顿, 建立新中国中等专业学校教育而进行的。通过对旧中国技术学校的改造和建立新的中等专业技术学校, 逐步效仿苏联职业技术教育的模式, 建立起新中国自己的中等专业技术教育体系。在这个历史阶段, 以整顿和发展中等专业技术教育为工作的核心, 初步建立起中等专业技术教育管理的法规、规章体系。这个时期中等专业教育法制体系包括了中等技术教育的宗旨和任务;分类;招生;学制;学校设置与领导;教材与教学计划;课程、学时、成绩考核;组织、编制、会议;教师与学生;经费与设备;学生实验与实习等方面的制度。 (2) 工农业余教育的展开。为了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培养大批社会建设急需的各类建设人才和较高素质的一线建设者, 1950年9月, 新中国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从1949年冬开始的工农群众和工农干部教育活动的经验。会议提出了工农教育的实施方针和工农教育领导等问题。会议修订和通过了一系列工农业余教育的法规, 将各种工农教育组织的任务、方针、制度、教学计划、师资、经费、领导关系等问题, 以法令的形式规定下来, 以保障工农教育的开展, 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1949—1952年间工农业余教育的主要法规、规章有:《政务院关于开展职工业余教育的指示》、《各级职工业余教育委员会组织条例》、《教育部关于开展农民业余教育的指示》、《职工业余教育暂行实施办法》、《关于冬学转为常年农民业余学校的指示》等。

3.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职业教育法制的基本结构。

按照《共同纲领》和《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的有关规定, 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国职业教育法制结构, 由上到下可以划分几个层次: (1) 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体纲领》; (2) 政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如《政务院关于开展工农业余教育的指示》、《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政务院关于整顿和发展中等技术教育的指示》; (3) 政务院行政部门制定的规章:如《各级职工业余委员会组织条例》、《教育部关于开展农民业余教育的指示》、《职工业余教育暂行实施办法》、《教育部关于冬学转为常年农民业余学校的指示》等。

从这一时期颁布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的立法层级来看, 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的职业教育法制建设还没有条件形成充分的法律法规体系, 立法的层次不高、规模不大。在还没有正式召开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制定《宪法》的条件下, 只能根据当时已有的政治协商会议决议和行政会议制定的行政命令、指示来规范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一五”计划时期职业教育法制

1.“一五”计划时期职业教育法制概况。

(1) 中等专业技术学校规章的制定。1953—1957年间中等专业技术教育法制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这一阶段制定的中等专业技术教育法规、规章主要有:《高等教育部关于中等技术学校 (中等专业学校) 设置专业的原则的通知》、《政务院关于加强高等学校与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生产实习工作的决定》、《政务院关于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指示》、《高等学校与中等技术学校生产实习暂行规程》、《政务院关于改进中等专业教育的决定》、《中等专业学校章程》、《中等专业学校学科委员会工作规程》、《中等技术学校课程设计规程》、《中等专业学校行政和教学辅助人员标准编制》、《中等专业学校 (不包括中等师范学校) 校长副校长任免办法》、《高等教育部关于中等专业学校毕业设计工作的指示》等。“一五”计划时期, 中等专业技术教育法制的发展主要集中在: (1) 整顿调整中等专业技术教育。伴随着1952—1953年前后的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技术教育的大调整, 先后出台的中等专业技术教育调整政策, 逐步整顿中等专业技术教育的招生、办学、专业设置, 合并和撤销了一批教学质量差和专业设置不合理的中专技术学校。 (2) 完善中等专业技术教育的管理。先后通过制定一系列中等专业技术教育规章, 完善了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的专业设置、毕业生分配、毕业生待遇、学生实习、毕业生毕业设计、学校教学和管理、国家考试等制度。 (2) 技工学校规章的制定。新中国成立初期, 为了解决大批失业工人的就业和工业生产对技术工人的需要, 各级政府和各级工会组织开办了一批技术培训班, 为技工学校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953年5月, 中央劳动就业委员会、内务部和劳动部召开了全国劳动就业座谈会, 会上明确提出了建立技工学校、大量培养技术工人, 会议还确定了劳动部门对技工学校的对口管理的原则。1955年4月, 为了加强全国技工学校工作, 劳动部和工业交通运输各部联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工人技术学校校长会议, 会议讨论了改进技工学校工作、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从1955年开始, 劳动行政部门陆续出台了一批规章, 完善技工学校的教育管理。这一时期制定的技工学校管理规章主要有:《全国劳动会议关于提高技工学校教学质量的决议》、《劳动部关于目前技工学校工作的报告》、《技工学校标准章程 (草案) (试行) 》、《技术学校编制标准定额暂行规定 (草案) (试行) 》、《劳动部关于加强省、市党委对技工学校领导的建议》等。 (3) 工农业余教育制度。这一时期一系列新工农业余教育规章制度的进一步推出, 积极推动了工农业余教育活动的深入。1953—1957年工农业余教育法规、规章主要有:《教育部、扫盲工作委员会关于城市劳动人民业余文化教育工作的通知》、《中共中央对教育部党组〈关于第一次全国农民业余教育会议的报告〉的指示》、《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民业余文化教育的指示》、《教育部等单位关于开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业余文化教育的联合通知》、《教育部关于调整、充实职工业余学校领导骨干和专职教师的意见》等。

2.“一五”计划时期职业教育法制结构的变化。

随着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法制建设的逐步开展, 中国职业教育法制体系和结构也发生了变化。1954年《宪法》的制定和《国务院组织法》的颁布, 为中国职业教育法制体系和结构带来了新变化。按照1954年《宪法》的规定和新的《国务院组织法》对国家行政机关的重新划分, 这一时期中国职业教育法制体系按照立法效力层级从上而下划分为以下几个层级: (1) 1954年《宪法》。1954年9月召开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1954年《宪法》。1954年《宪法》关于教育和科学文化的规定成为当时中国职业教育法制建设的根本法律文本, 为中国职业教育法制建设提供了直接的宪法来源和根本的法制保障。 (2) 国务院行政法规。根据1954年《宪法》和《国务院组织法》的规定,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政务院过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作为中国最高行政机关, 成为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在立法效力层级上, 国务院行政法规成为继宪法和法律之下的一级法制构成层面。这一时期国务院制定的职业教育行政法规主要有:《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民业余文化教育的指示》等。 (3) 国务院行政部门规章。根据《宪法》和《国务院组织法》的规定以及中国行政管理制度的特点, 作为中央政府下辖的行政主管部门拥有制定本行业或本部门规章的权限。作为国务院下属的教育和劳动行政部门, 在这一时期制定了大量的职业教育规章, 主要集中在中等专业技术教育、技工学校教育、工农业余教育等方面。

这一时期随着中国法制建设和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中国职业教育法制结构已经从简单依靠行政命令和会议决定等形式逐步完善和发展为较为系统的法规、规章体系建设, 特别是中等专业技术教育和技工学校教育已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管理规范, 涉及两类职业教育学校的办学和管理的各个方面, 积极推动了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中国职业教育法制现代化出现了前进的趋势。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EB/OL].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12/07/content_2304465.htm, 2011-12-15.

篇4:中国现代化:艰难的历程

从社会情况看,中国的起点也是很高的。中国的人力资源丰富,阶级相对开放,科举制为社会阶层的垂直流动敞开了大门。农村小块土地占有方式盛行,小地主所有制连同租佃制形成一种没有鲜明等级差别的乡村环境,与欧洲过渡性的小农土地占有出现以前的贵族或农奴主的大庄园制形成鲜明对照。此外,中国地方社会还存在其他许多明显的现代特征。

最后,前现代中国的突出发展在教育上表现得也很明显。“除日本之外,就技术和社会价值对民众的渗透程度而言,没有任何一个前现代社会可与之相比拟。官档和私录的记载以及通讯联系皆依赖书面文字。教育在组织和内容两方面对成就、普及和理性的取向,受到普遍的重视。世俗化的学校教育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规范化的。”(242页)

然而,有着上述诸多现代化因素的中国,却迟迟未能踏上现代发展之路。答案究竟何在?这本书指出五个方面。

先说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数千年中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由此而滋生了一种中国文化优越感和自视为万邦来朝的中央之国的世界秩序观。中国人长期以“无邻邦帝国”自居,对外关系不是多边的而是双边的,即册封与被册封、朝贡与受朝贡、天朝与蛮夷之间的等级秩序关系。这种世界观使中国人在面对强大的西方挑战之际缺乏应变的灵活性,加之政治结构等方面的原因,中国终于在一个世界历史巨变的关头,在短短时间内从文明强盛的巅峰一下子跌入落后挨打的深渊。

这里有必要提及一点,这就是:西方殖民者用强力打开中国的门户,迫使其放弃以老大帝国自居的世界秩序以后所建立的无非是一种民族压迫和剥削的秩序,而不是所谓传播国际平等观念。

在政治方面,虽然中国很早就具备了政治现代化的某些最“现代”的因素,但是

“从一种重要意义上来说,可能正是中国政治理想本身的丰富性和完善性构成了它走向现代化的障碍,像扩大政府责任范围,或者为民众积极参与政治建立正规机制这样一些根本性的政治变革,在娘胎里就被旧政治秩序那种窒息一切的稳定性和伦理上的正当性给扼杀了。……谁能想象出并证明一定要进行改革呢?这个社会能产生哪些会呼吁进行深刻的制度变革的社会势力呢?在中国领导人不准备对中国政治进行彻底的改造,而仅仅小修小补之前,要设想历史自己能够走上缔造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康庄大道,而又不吸取西方演进的政治体系和观念所扩散出的特定因素和业已显示出来的优越之处,实在是匪夷所思。”(62页)

对政治结构和政治观念方面的障碍可以从中央到地方各个层面的政治行为来分析,本书第三、九两章正是做了这样的分析。其中最使我感兴趣的,是作者对十八至十九世纪中国武装力量变化的描述。

从平定三藩之乱到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其间将近两百年里清朝政府没有遇到严重的挑战。在国家安全、稳定的另一面是军队的惊人腐败和变得毫无作用。十九世纪上半叶,持续不断的少数民族反抗和农民起义导致地方采取防卫措施,凭借地方士绅威望及资财武装起来的军事力量取代了无能的正规军和过去乡丁的作用,此即所谓“团练”。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曾国藩组建了他的湘军,各省则纷纷效法。这些地方军队采用西式组织和技术,并以其所控制的口岸和商业为自己筹饷,形成一种新型的军事政治机器,从此开创了中国近百年地方主义、军阀主义横行的历史,本书作者称之为“中国政治的军事化演变”,它影响到所有参与政治活动的人。(91页)军阀统治破坏了国家的统一,从“洋务运动”开始的学习西方现代知识与技术的运动最终都成了地方军阀势力之间相互竞争的工具。作为后起现代化载体的国家及其统一的、长期的目标被远远置于一边了。国家分裂,军阀混战,国民日穷,国力日弱,帝国主义乘隙长驱直入。直到一九四九年,中国现代化的课题似乎只剩一个,即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具有现代化导向的中央权威,其它任务几乎全部搁置,一九四九年以后还要围绕这一课题付出高昂的代价。上述这种以地方主义、军阀主义为特征的“中国政治的军事化”实在是迟滞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经济方面,中国以农为本的传统经济结构拥有充裕的劳动力,却没有足够的生产资料——土地,中国前现代经济主要依靠广泛可用的劳力而缓慢地增长,经济生活中专注于劳动力的密集使用而不是创新技术、发明机器。在经济相对稳定的环境下,中国社会缺少一种类似西方新教伦理的文化精神,官僚士大夫皓首穷经、因循守旧,普遍卑视工商业活动,直到西方的坚船利炮和廉价商品打上门来时,统治集团中的许多顽固分子仍然一味反对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害怕采用现代技术会引起经济和社会失序。帝国主义打破了中国以自然经济为主的旧经济格局,取而代之的是外受列强掠夺、内部四分五裂、沿海与内陆严重脱节的另一种破败格局。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经济除去短时期曾经在夹缝中有所增长以外,长时期陷于停滞甚至倒退。

从社会来看,前现代中国人口增长居高不下,不多的一点剩余被急剧增加的人口消耗殆尽。中国社会分层的总体模式是包括官僚士大夫和商人在内的各阶层纷纷向地主靠拢,范围狭小的地方市场所造成的分工完全服从于农业的需要,中国社会的这种“农村导向”与一些成功的后来者如日本和俄国的日益加强的城市导向明显区别。从社会组织状况看,中国社会中占压倒优势的是以家庭为中心的组织,在国家和家庭、宗族之间的公开组织极少。社会只看重家庭和宗教的联系,偌大一个中国看上去更像一个千千万万独立王国式的家族的堆积,缺少社会整合、社会动员的因素。前现代中国的这种社会状况至今在许多农村地区留有清楚的痕迹。

最后来看教育。前现代中国教育的目的是用儒家的伦理道德教化民众,价值取向是尊孔读经以求取功名。这种教育禁锢了受教育者的思想,也窒息了曾经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数学、医学、天文、地理诸领域的研究,甚至政治、经济、军事等学科的研究,使之不能成为系统的科学。“结果,留给二十世纪的,就谈不上有什么科学知识和方法论,只有一个‘实事求是’的态度,这个口号是汉学在反对所谓宋儒空洞玄学的斗争中形成起来的。这也就是说,科学价值来自人类思想上的冲突,而不是来自自然科学,中国人的学问恰巧就集中在人的思想冲突领域内。”(260页)

需要指出的是,在早熟的“现代”因素与阻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因素之间并没有截然区分的界限,有些因素兼具积极与消极双重作用,有些早熟的现代因素发展到后来反而成为现代化的障碍。中国的现代化是在西方的冲击和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影响下被动展开的,在这种环境下,有一些很好的历史传统因素被破坏了。资本主义向全球扩张的狂潮席卷了一切,使“中国本来可以怎样怎样”之类的命题成了无稽之谈。为了说明中国现代化的模式和特点,除了横向地考察五个方面的因素,还需纵向地观察中国现代化的具体历史进程。在本书的架构中,这两种考察是揉合在一起的。

本书第二部分标题为“二十世纪的转变”,这个转变以一九O五年为标志,“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因为一九○五年被废除的科举制度“曾充当过传统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动力的枢纽。”(335页)但是,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启动以后却走了相当长时间的弯路,帝国主义侵略和地方主义、军阀主义的泛滥造成国家四分五裂,转移了对现代化的注意力,反对外来入侵和寻求统一与稳定成为中国在本世纪上半叶的主题。二十世纪前半期的中国不仅没有取得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增长,而且社会日趋分裂,教育的变革亦支离破碎。正是基于此,作者对一九四九年中国在共产党人领导下的重新统一给予了肯定的评价。

本书开宗明义指出了自己的研究方法,是把现代知识的空前增长视为历史的原动力。从这里又引申出两条原则:第一,认为现代化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国内转变;第二,认为一国的发展水平不能用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或其他体制上的规范来衡量。作者称这两条原则使现代化研究和马克思主义方法划清了界限。(见本书17页)但我以为,马克思主义并不排斥这两条原则。两原则之一强调内部因素的决定作用,之二反对单纯以生产关系为标准衡量发展水平,应当说是两条非常重要的原则。本书的缺点在于,由于内容太多,要交代的历史事件太多,五个方面齐头并进,线头太多,容易使人摸不着头脑。亨廷顿在其《发展的目标》(载于《理解政治发展》一九八七英文版)中批评了西方现代化研究诸流派中的“相容理论”,认为这种理论把现代化的各个分进程联为一体、“所有好事情会一齐来”,或者视某一特定目标为带动其它目标的“火车头”,而未看到现代化诸目标如经济增长与政治现代化之间的矛盾冲突,不了解必须在诸目标中做出选择并采取缓和矛盾冲突的政策,因而没有真实描绘出五十年代以来第三世界的发展变化。这个批评对于本书恐怕也是适用的。中国的现代化不能摆脱现代化的诸目标和分进程之间矛盾冲突的痛苦,如何选择最稳妥、最少弯路的发展模式,解决经济增长(效益)与公平分配、增长与自由、政治民主与社会稳定等等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是亟待研究探讨的重大理论课题。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于燕园

篇5:《现代中国的历程》读书心得文档

我选读的是黄仁宇的《现代中国的历程》,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以其宏阔的视野,独到的见解来解析中国历史。

本书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不是从道德的角度检讨历史,它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黄仁宇先生在历史学中展示出来的眼光无疑是值得钦佩的。在本书中他以地理条件来发展历史,尤其不同于传统历史书写方法,将历史事件以宏观的角度、综合条理,使读者随之眼界开阔,纵横千年。他是以一种全新的手法,从长远的社会、经济、财政、社会思想、官僚制度、地理环境等多种视角来观察中国历史的脉动。在历史的图景中为我们描绘出了历朝历代的大政治,大财政,大文化,大军事,大法令,而这些都是我们历朝历代兴衰的根本所在。在著作的意图上,作者先确立起一个大意向,利用归纳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的压缩,构成一个简明而又前后连贯的纲领。在文字中,他还加了很多与欧美历史的比较,然后去做进一步的研究。可见这种大历史的著述方式,注重的是对历史宏观线条的勾画,注重的是历史本身相沿成型的状态描述,并且是在区域历史的相互比较中凸现其历史特质。因此,我们不必要将历史读作资治通鉴,不必要将历史认作弘扬某种道德理念的工具。跳出历史的价值旋流,满足今天人们对历史的好奇心。同时也能够在其中给我们更多的借鉴。

其次,作者是有趣的,之所以说他有趣?是因为在这本书中,有很多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他认为明朝是内向的;整个华夏古代史,就像是一部完整的农业文明;16世纪末的中国就像玉制的装饰品,表面光鲜但内在异常脆弱。纷繁错综的社会现实,经他这么一说,就清晰而简单了。

第三,作者是相当理性的。他没有落于俗套,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在一般的历史评价中,显得更有新意和见解。他认为国家的法纪堪为根本,法纪废弛,则变乱陡生。所以,在他写的这本大历史中,他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文字中穿插了政治经济学的知识做深入分析,是可以为我们提供治国的借鉴的。历史是不断前进的,但变乱,分裂乃至亡国的原因往往都是一样的。这些道理对当今企业管理也同样适用。企业若想生存,就必须要有一套严格的财务管理体系,不能糊涂;规章制度的健全与执行力的好坏更是关系到企业能否持续健康的展和在发展中能否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现代中国的历程》仍然保持着黄仁宇先生一贯的“大历史”观点;从小件看大道理,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查历史的脉动;从中西的比较提示中国历史的特殊问题;注重人物与时势的交互作用、理念与制度的差距、行政技术与经济组织的冲突,以及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的分合。看了黄仁宇先生的书,就再接受一次历史的教育,他的书不同于我在以往教科书上学到的,令人受益非浅,他不会以一种民族狭隘的心理去看待中国历史上所发生的事件,而是将中国的历史放在一个庞大的历史背景下来探讨,或者放在西方观点下来评价。作者一直在西方研究我们自己,因此它能更用接近西方的方式和观点来思考我们自己的问题,这也许就是这本书不同于传统历史书籍的原因所在。

这种方式对于我们读者来说是新颖的,这当然与作者的人生阅历有着很大的关系,作者早期就读于南开,然后随“国军”入缅作战,抗战胜利后曾在东北参与过短时“内战”,而后就读于美国的一个陆军参谋大学,最终选择了他终生的事业:历史。作为处于具体历史情境的治史者,所面对的毕竟不是冷冰冰的科学模型,而是还在续写着某种历史主题的真实生活。他直接牵扯着我们的神经,连接着我们的血肉。所以,黄仁宇先生的文字里不但有着很浓厚的传统气息,而且散发出很多西方的味道。除了能够学习历史知识之外,黄仁宇先生以另一种角度解读历史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深入细致的研究方式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历史不是偶然的,每一次历史转向的背后,都是政治、社会等诸多因素相互交融的结果。历史是需要客观评价的,这点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尤难做到,因为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添加自己的主观成分,但是当你读了这篇书以后你就会有一种异样的感觉。生动,形象,打破了以往教科书式的罗列,将历史又一次展现在我们面前,对今日的现实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相对于今,当代的许多重要事件,在宏观历史来看都显得微不足道。如果将视野拉开,许多历史上经历之事在今日仍然存在或发生。尤其是中国人的政治、官僚体然依然存在,读古验今、令人惊诧。

篇6:中国近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近现代 学徒制 发展历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7.006

2015年是中国经济增速换挡、转型升级、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一年,是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开展新阶段、掀开新篇章的一年。国家教育部办公厅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5]),加强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引导和推动,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政策解读及培训。

中国学徒制的历史悠久,从封建社会艺徒制的师徒关系逐渐演变成现代企业组织的雇佣关系,几经沉浮变迁,在新时代以新的形势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得到世界的关注。

中国近代学徒制的发展历程

学徒制萌芽于原始社会,发展于封建社会,在中国古代手工技艺、知识的传承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虽然一直没有受到正统教育的认同,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学徒制非但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而是跟随社会的进步而不断革新。近代社会各行各业都有众多学徒群体的存在,并且学徒教育在职业技术教育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1.1近代学徒制发展的社会背景

1856年清政府在英国人的大炮中被迫打开了国门,传承了几千年封闭锁国的小农经济也趋向解体,中国的经济发展被拉入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农业社会逐渐向工业社会过渡,生产方式也由家庭本位过渡到社会本位,在这个过渡过程中就需要大批量高素质的产业技术工人。

清政府在1866年创办了福州船政学堂即中国第一所近代高等实业学堂,这是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开端。政府开始介入学徒教育,具体表现为增加设场授徒的场所和学徒数量。晚清时期,学徒制得到了清政府的大力支持,原有的学徒制也得了改造,学徒制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飞速发展。

政府的重视不仅表现在大力推行这一制度,而且在法律方面也得到了支持。1929年12月南京国民政府正式颁布《工厂法》,其中第11章(共12条)就涉及了学徒制的立法问题。同时对学徒教育的一般规定和具体培养环节都做了相关规定:对学徒的年龄、地域、文化背景等都做出了规定。这些变化也反映了传统的学徒制正在逐渐现代化。

1.2近代学徒制的一般规定

(1)年龄、地域的规定。包括招收学徒的年龄、地域、文化素质等。首先,学徒的入学年龄比较灵活,“近代学徒年龄,小则十二、三岁,大不过十七八岁,是为最佳学艺年龄”。①其次,招收的学徒一般为本地域的学生,一般由保荐人推荐,这样做是为了对招收学徒的家庭有所了解,避免招收品德不合格的人。最后,对学徒的个人素质有着简单的要求,一般行业没有特殊的背景要求,只要学徒勤奋好学、行为端正即可。但也有一些特殊行业需要一定的文化背景,如刻字店招收会基本的读书识字的学徒,这样也是为了避免因为不懂文字而胡乱刻画的人。②

(2)招收人数、修业年限的规定。随着行会制度的发展,招收学徒不再是师傅的私人事情,招收学徒的同时不仅仅是培养行业的继承者,还是同行的竞争者。如果招收学徒过多,可能带来市场的失衡。一方面徒弟多,则生产的产品多,会导致本行业的市场失衡,因为商品供大于求;另一方面,学徒不可能一直是学徒,总会有出师的一天,到那个时候,市场上会出现过多的竞争者,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所以各行各业对学徒的招收人数都有着自己的规定,一般要求“一出一入”或者“二出二入”,即一个师傅一次招收一个学徒或者两个,大部分行业修业年限为三年,三年期满学徒出师以后,师傅才能招收新的学徒。”③

(3)学徒出师的规定。学徒学习期满,意味着可以出师,具备从业资格了。学徒出师之后一般会在所学的场所以较低的薪资帮工一段时间(一至二年),帮工期结束之后,由师傅推荐到同行的其他地方或者自谋出路。学徒出师不仅要考核基本业务技能,还要进行实践和道德的考核。黄鉴辉《山西票号史料》曾记录:“练习成熟再测验其做事能力与道德,如远则易欺,远使以观其志;近则易狎,近使以观其敬;烦则难理,烦使以观其能;卒则难办,卒间以观其智;急则易爽,急期以观其信;财则易贪,委财以观其仁;危则易变,告危以观其节;久则易情,班期二年以观其则;杂处易淫,派往繁华,以观其色。”④ 2近代学徒制的特点

(1)学习模式。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育,学徒制强调“做中学”,即学徒在实践过程中边看、边做、边学。具体的教学模式是,师傅在工作的时候,学徒在一旁观看,经过一段时间基本熟悉以后,给师傅做一下辅助工作,之后不断练习以达到熟练。民国财政部长王云五曾说过,我国旧日的工人培训的办法都是采用的学徒制,学徒们在实践过程中掌握的技能不容易遗忘,又很切实际。⑤

(2)教学模式。传统的学徒制一般由师傅进行一对一的教学,到了近代特教学模式由一对一转变为一对多教学,教学方法则转变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例如福建工艺局的学徒们每日上午在学堂内学习数学等科目,下午则在工场实际操作漆器、皮器等制作方法。这种半学习理论知识半实践的教学模式标志着学徒制由传统走向现代。

(3)教学内容。学徒除了学习本行业的基本知识、技能以外,还要接受职业道德的培训。要求学徒做人真诚、恪守信誉,张正明的《晋商兴衰史》中有记载“培养学徒要中信义、除虚伪、节情欲、敦品行、贵忠诚、鄙利己、奉博爱、薄嫉妒、幸辛苦、戒奢华、并派往繁华商埠、以观其色”。

(4)师资组成。这一时期的学徒制在师资组成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师资由两部分人员组成,一部分专门在课堂上讲习教理,另一部分则是专门进行技术训练的匠人。⑥其次,出现了洋教习,这是学徒教育不同于传统学徒制的另一大特征,教授学徒新式的工艺。

近代学徒制对中国整个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培养了一批民族经济发展急需的职业人才。中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一方面社会上有多之400万的人口待业在家,另一方面国家也需要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来建设新中国。

3.1 旧社会学徒制的改造时期(1949.10-1958.01)

旧社会的学徒制已经不再担负着传授知识技能的教育功能,而是沦为剥削学徒的工具,所以在新中国建立以后政府对旧社会的学徒制进行了全面的改造。1950年6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关于开展职工业余教育的指示》,其中有规定如下:“第一、动员工厂内有技术的工人树立培养下一代技术工人的义务;第二,对不同的岗位的学徒制定不同的技术培训方案并且签订师徒合同;第三,制定学徒考核办法,如定期举行考试,成绩合格的学徒,一方面提升他本社的技术等级,另一方面给予他师傅一定数额的奖金。”⑦这一文件使得我国传统的学徒制在保留和继承的基础上得以改造。据1959年统计,建国10年工建交12个相关产业部门共培训新技术工人837万人,其中90%以上是通过学徒方式培训的。⑧

3.2 传统学徒制的改革时期(1958.02-1976.10)

1958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国营、公私合营、合作社营、个体经营的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学徒学习期限和生活补贴的暂行规定》,文件对学徒的学习年限、学习内容、学习期间生活待遇以及双方的义务和权利方面都有着规定:对于学习技术含量不高工种的学徒的学习年限一般是2~3年;学徒在学曾期限内,由所在单位按月费抬生活补贴;学徒在学习期限不足以前,不得转为正式的员工;在学徒学习期限内,师傅应当履行认真教学的义务,学徒则要履行尊师重教、遵纪守法的义务;各单位同学徒以及师学徒之间,都应该订立合同。这一文件的颁布也标志着我国学徒制的建设进入了制度化阶段。

在企业大规模的培养学徒的同时,半工半读的教育制度也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1958年1月,中央明确指出:“一切中等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凡是可能的,一律试办工厂或者农场,进行生产,做到自给或者半自给。学生实行半工半读。”⑨同年5月30日,刘少奇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出了《我国应有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讲话》。他指出,在中国除了全日制的学校制度和八小时的劳动制度以外,还应该存在一种与之平行的制度就是半工半读的学校制度和半工半读的劳动制度。1958年7月,刘少奇在天津召开半工半读的座谈会,在会上他指出除了在工厂中进行半工半读以外,还可以在青年学生中举办半工半读,即工厂招收初中毕业的学生为学徒,四小时工作,四小时学习。学校工厂合一的半工半读的教育制度不难看出已经初具现代学徒制的模型。但可惜的是,半工半读在文革期间被批为资本主义形式的职业教育而遭到中断,学徒制也受到了严重的打击。⑩

3.3 传统学徒制的终结时期(1976.11-1989.03)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代,面对技术工人的大量缺失,学徒制又被重新提上日程。1979年9月28日,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劳动总局联合颁布《关于进一步搞好技工培训工作的通知》,文件指出:学徒制仍然是我国培养技术工人的主要来源;同时重申50年代建设的学徒制。对学徒制做了如下规定:首先,要明确确定学徒制的学习年限,不断革新培训方法;其次,学徒工作以后在抽出一定的时间对其进行基础知识的教育;再次,学徒在学习期限内,学习技术理论知识的时间不能低于整个学习学习时间的1/3;最后,师徒之间要签订合同,实现包教包学包会制度,保障教学质量,学徒在上岗之前必须经过考核。

198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指出“搞好青壮年职工的文化、技术补课是最近两三年内职工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z同年5月21日,原国家劳动总局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学徒培训工作的意见》,文件指出学徒制在一定时期以内仍然是培养适合我国国情发展的技术工人的重要手段,并且对招收学徒条件、学徒学习年限、学习内容、考核制度等方面都做出了严格的规定。?[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相应的劳动就业制度也发生了变化。1983年劳动部召开全国培训工作会议,会议指出:全面系统的改革培训制度,从实际出发,今后企业招收的工人将从职前培训转向在职培训,将招工转向招生。与此同时,20世纪80年我国中等职业院校的数量不断上升,毕业生的数量也随之增加,企业也由过去的招收学徒工转变为招收中等、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为技术工人,劳动者的素质也得到了有效改善。1989年3月3日劳动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印发〈学徒培训制度改革座谈会纪要〉的通知》,一方面肯定了学徒制的作用:建国以来,学徒制为新中国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技术工人,为保证社会主义生产和推动社会主义进步作出了自己的巨大的贡献;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企业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发展,而大多数的企业仍然采取传统的学徒制的培训方法,不再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社会需要和技术支持,所以应该逐步改革学徒制的培养办法。这一文件的颁布标志着以企业为主体的传统学徒制走向了终结,此后的十年政府也鲜少出台与学徒制相关的政策。

3.4 现代学徒制的试点时期(1998.03-今)

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增强我国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必须培养一大批能够适应国际现代化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改革学徒制再一次被提上日程。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以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技能传授方式;而现代学徒制则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的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式的职业教育制度”。?2011年教育部颁布《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到了现代学徒制的概念:鼓励职业学校和企业联合开展先招工、后入学的现代学徒制试点。?]直到今天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已经进入了全面推动的阶段。

篇7:七中国现代化历程

1、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失败结果的认识:

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国家的尊严要靠实力来维护。

2、中国近代化的主题线索

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及历程的感悟: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心理,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感悟: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近代化所经历的的艰辛探索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和结论?

①实现近代化的首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民主。

②实现近代化的首要条件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真正实现现代化,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因为清朝的闭关锁国给中国带来了长期的贫穷落后,因此只有对外开放才能使中国吸取和借鉴欧美等先进国家的生产技术、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

③社会进步是近代化的核心和源泉,科学和教育是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基本内容,欧美近代化过程贯穿了三次科技革命,科技的进步为工业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科技兴国是实现国家真正强大的、正确的科学决策。

3、近代史上国共关系变化的启示: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4、抗日战争的胜利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5、劝戒日本“历史不容忘却”、“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一个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的民族会得到全人类的谅解;违背民意,逆潮流而上,必将遭到世界人民的唾弃;正视历史,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

6、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日本政府应教育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经济、军事、文化和人员间的交流、对话和协商等。

7、重庆谈判体现中共的精神:为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顾个人安危,深入虎穴,勇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重庆谈判中中共的努力让人们从中感悟到的基本认识:表明中共是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者,是中华民族复兴事业的领导者。

8、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结论: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艰辛的、曲折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符合国情,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规律,要警惕错误思想倾向。

9、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的原则:

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有利于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制定政策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

10、对台湾问题的看法: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的;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统一大业必将实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发展两岸关系和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符合当前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台独”势力逆历史潮流而动,是不会得逞的;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任重道远,需要我们长期奋斗。

12、日本学习中国和西方进行改革给我们的启示: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13、面对战争的悲惨和血腥的启示及人类该如何制止战争:

维护和平:人类应当避免战争,维护和平,加强多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殖民主义;用和平的方法解决各国的争端;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

14、斯大林模式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启示:

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中,直到改革开放前,也一直实行计划经济的运行机制,这是受到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就是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也是斯大林模式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15、对历史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竞争并存的局面认识:

两种社会制度是可以合作共存的,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和斗争是长期的,我们应防止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建设应注意借鉴资本主义发展经济的有益经验。

16、罗斯福新政的启示:“新政”是一次创新。它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为当今的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借鉴。

17、罗斯福新政对当今经济的启示:

国家应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以保证经济的均衡发展。

18、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给我们带来的启迪:(1)结合国情,实事求是地进行改革,就能促进经济发展。(2)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就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3)政通人和,经济发展。(4)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19、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取得反法西斯斗争胜利的经验启迪联合国应如何去应对现今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各国应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或: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加强合作与交流,实现共同发展,构建和谐世界。

20、欧盟成立的启示:国家之间的合作将促进和平与发展,实现“双赢”和“多赢”。

21、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1)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2)国家要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2、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感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树立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树立崇尚科学为荣的思想;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各种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与破坏,我们应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等等。

二、中国工业化进程

(一)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1、起步(1840-1895)

19世纪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化近代化的正式开始。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于近代企业。

2、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为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治活动提供了条件,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进一步发展:一战期间出现短暂春天,主要原因:一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实业救国”成为与民主共和并存的两大进步社会思潮,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二是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板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后者是主要原因。

4、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推动下缓慢、艰难地向前发展。

5、进行改造(1953---1956):到1956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此民族工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二)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成就 1、1953—1956(一五计划期间)一五计划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成就表现:工业、鞍钢、沈阳机械、长春汽车、东北工业基地形成,初步形成了我国工业化的合理布局。2、1956—1966(十年建设时期)成就:大庆油田建成,结束了靠“洋油”的时代;新兴工业,如电子、航天、原子能工业从无到有。但急于求成,期间出现了全民大炼钢铁的“大跃进”运动,给工业建设造成了不必要的灾难。3、1978年以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主要成就:乡镇企业迅猛发展(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工业方面,基本建设和技术革新取得重大发展,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当前,我国正稳步迈向工业化的进程中。

4、工业化取得成就的共同原因:和平、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党的正确领导;科技人员的创新;广大劳动者的不懈努力等。

5、出现挫折的原因及其教训

建国后工业化失误的原因:对国情认识不清,缺乏经验且急于求成;理论根源是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否定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违背了实事求是原则;没有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

经验教训:应该把工作重心放到经济建设上来;只有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成功;要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实事求是,注意综合平衡,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改善人民生活。

二、中国工业化进程

(一)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1、起步(1840-1895)

19世纪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化近代化的正式开始。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于近代企业。

2、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为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治活动提供了条件,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进一步发展:一战期间出现短暂春天,主要原因:一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实业救国”成为与民主共和并存的两大进步社会思潮,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二是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板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后者是主要原因。

4、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推动下缓慢、艰难地向前发展。

5、进行改造(1953---1956):到1956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此民族工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二)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成就 1、1953—1956(一五计划期间)一五计划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成就表现:工业、鞍钢、沈阳机械、长春汽车、东北工业基地形成,初步形成了我国工业化的合理布局。2、1956—1966(十年建设时期)成就:大庆油田建成,结束了靠“洋油”的时代;新兴工业,如电子、航天、原子能工业从无到有。但急于求成,期间出现了全民大炼钢铁的“大跃进”运动,给工业建设造成了不必要的灾难。3、1978年以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主要成就:乡镇企业迅猛发展(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工业方面,基本建设和技术革新取得重大发展,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当前,我国正稳步迈向工业化的进程中。

4、工业化取得成就的共同原因:和平、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党的正确领导;科技人员的创新;广大劳动者的不懈努力等。

5、出现挫折的原因及其教训

建国后工业化失误的原因:对国情认识不清,缺乏经验且急于求成;理论根源是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否定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违背了实事求是原则;没有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

篇8:七中国现代化历程

关键词:中国女子教育,近代化,封建社会

1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女子教育情况概述

在中国古代, 夏朝便出现了学校, 当时称为“序”、“校”和“学”。到了商朝, 学校称为“庠”、“序”等。西周的学校分两类:一类是国学, 一类是乡学。最早的女性教育, 不是在正规学校里进行的, 而是在家中进行教育和在民间进行礼仪教育。女子没有同男子一样在学校里接受教育, 她们没有在学校上学的权利。而孔子儒家思想的确立为维护父权制社会, 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父权制社会里, 女子的地位十分低下, 女子成为男子的附属品。男尊女卑、男主女从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道德规范。作为儒家的创始人, 孔子曾提出了“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 远之则怨。”就是说, 女子天生就是愚蠢的, 她们和小人一样是难以教养的。这是对妇女的轻视, 这种伦理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儒家还提出了“三从四德”, “三从”指妇女要“未嫁从父, 即嫁从夫, 夫死从子”。指出女子在未出嫁之前, 要受到父亲的支配;出嫁后, 要听从丈夫的支配;丈夫死后, 要服从儿子的支配。“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和妇工。就是说女子在行为、举止和家务方面应做到说话细声细气, 仪表不能花哨, 要精通各种家务。

西汉的董仲舒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纲五常”这一人际关系的道德规范和伦理要求。“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董仲舒认为“三纲五常”是出自天理, 天不变, 三纲五常也不能改变。他们的理论进一步发展了儒家的等级观念, 使原本森严的等级更加分明, 对妇女在社会中角色的扮演要求更加具体了。

封建社会要求女子要从一而终, 流传着“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的观念, 女子出嫁后要守节, 丈夫死后不能改嫁, 宁可饿死也不能失掉贞洁。在父权制的社会里, 女性的任务就是“相夫教子”, 这是女子存在的唯一目的。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对整个社会有很大的误导作用。这种思想在明朝之前就有了, 现在仍有人把它挂在嘴边。明朝的冯梦龙在其所著的《智慧全书》中就写道, “语有之:‘男子有德便是才, 妇人无才便是德’。”同时期的陈继儒在他的《安得长者言》中, 也收录有“男子有德便是才, 女子无才便是德”一语。这种说法为维持女子的愚昧, 反对女子有知识, 反对她们读书。女子要做的就是服侍好家人, 料理好家务就行了。

这些言论和书籍是向女子宣传封建礼教及儒家伦理观念的主要途径。封建社会这些旧观念、旧礼教严重束缚了妇女的手脚, 禁锢了所有人的思想, 使妇女一直以来都处在社会的边缘, 女子教育也就没有一席之地。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 中国女子受教育的形式主要以家庭教育为主, 女子10岁左右, 就要求在闺房中接受家庭教育, 在家庭中开始操持家务。还要学习“妇德、妇言、妇容和妇工”四德。女子在家庭教育中, 还有一些必读书目。最著名的有:刘向的《烈女传》、班昭写的《女诫》、唐太宗长孙皇后的《女则》30卷、陈邈妻郑氏写的《女孝经》、宋若华的《女论语》、司马光的《家范》、吕坤的《闺范》、蓝鼎元的《女学》、陈宏谟的《女教》、陈晚芳的《行言行录》等。 (1)

以班昭的《女诫》为标志, 东汉是封建社会女子教育内容定型期的重要时期。《女诫》成为中国女子教科书编写的典范。班昭将女子教育内容分为七大块:“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淑妹”。这七大块成为后世女子教育著作内容的主要范式。《女诫》首次提出的“四德”成为后世女子的德行标准。女子教育内容局限于简单的识字、记数及浅易经书, 其深度和范围远不及男子。而古代的大才女, 如李清照, 蔡文姬等, 接受的恰恰不是这种传统女子教育。

明末清初, 封建社会进入晚期, 内部开始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一些启蒙思想家开始对几千年来形成的封建礼教和伦理规范进行了批判, 同时对妇女发出了同情之声。李贽在当时对提高妇女的地位的呼唤, 起着振聋发聩的作用。李贽在《夫妇论》中指出:“夫妇, 人之始也。有夫妇然后有父子, 有父子然后有兄弟, 有兄弟然后有上下。夫妇正, 然后万事无不于正。夫妇之为物始也如此。……”这实际上是对“君君、臣臣、夫夫、子子”的正名思想和董仲舒提出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种主从关系不能颠倒的伦理关系以及封建等级制度的一种批判。此外, 他还对“妇人见短, 不堪学道”的说法提出了质疑。他指出, “谓妇人见短, 不堪其学。诚然哉!夫妇人不出城, 而男子则桑弧蓬矢以射四方, 见有长短不待言也。……余窃谓欲论见之长短当如此, 不可止夫妇之见为短也。故谓人有男女则可, 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短长则可, 谓男子之见尽长, 女子之见尽短, 又岂可乎?”李贽认为男女在智商上没什么差别, 是妇女行动受到限制, 不能像男人那样具有参与社会活动和受教育的机会才造成了她们与男人间的差别。他也反对“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的说法。赞成寡妇改嫁, 反对封建礼教的“贞洁”观。 (2)

俞正燮也反对女子单方面守节, 同时他也极为反对女子缠足。

明末清初的这些思想家对封建伦理纲常提出了质疑, 反对歧视妇女, 反对在肉体上摧残妇女, 在当时是非常可贵的, 他们的理论是先声, 为后人更彻底、更深入地批判封建的伦理纲常关系奠定了基础。

2 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

女子社会地位的提高、女子教育价值的认识, 是与列强的侵略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相联系的。1840年, 鸦片战争轰开了中国封闭已久的大门, 清朝与列强签订了不平等合约, 被迫开放五个通商口岸, 允许外国传教士来中国传教。古老的中华帝国被无情地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性扩张中去, 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着不可抗拒的变化。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传承和嬗变, 可以从女子教育价值观、女子教育内容和女子教育形式三方面来显现和考察。 (3)

2.1 女子教育价值观的变化

鸦片战争使中国人痛定思痛, 一些放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在寻找自强的道路上, 注意到了占人口一半的女性, 女子教育的落后是中国的一大弊病, 他们认识到女子是富国强兵的有力支持。于是就有了中国第一所国人自办的女学堂——经正女学, 学校创立者经元善非常重视女子教育, 面对社会上反对开办女学的言论, 他反驳说:“弟所以发愤而欲急兴学堂者, 本为移风易俗之助云耳。夫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 以其有学能识事理也。使君不识一字, 有何能明辨今日之事哉, 必囿于妇人而已矣。”他又说:“妇女因不读书, 不能明天下事, 凡言论事功, 皆依靠男人, 则中国人去其一半矣, 西人谓五为半教之国, 乍闻之必愤惊, 然细思之, 非半教而何耶?”可见, 经元善将女子教育的价值提高到改造国民的高度。

清末思想家梁启超在考察欧美列强之后, 得出了“欲强国必由女学”的结论:“女学最盛者, 其国最强, 不战而屈人之兵……;女学次盛者, 其国次强……;女学衰, 母教失, 无业众, 智民少, 国之所存者幸矣。”梁启超认为女学与国家之强弱成正比关系。

1905年, 丹忧撰文主张恢复女权, 认为恢复女权必以开展女子教育为预备, 其关系有六: (1) 先兴教育, 而后女子之能力强; (2) 先兴教育, 而后女子之见解深; (3) 先兴教育, 而后女子善于交际; (4) 先兴教育, 而后女子富于公德; (5) 先兴教育, 而后女子明于大义; (6) 先兴教育, 而后女子善于抉择。女子六方面的变化, 皆取决于女子教育。所以, “惟兴教育, 而此女权堕落之病根可以洗处净尽病根去而元气复, 以言女权, 庶几近之。”他一言断决之曰:“中国女子不患无权, 患无驭权之资格;不患无驭权之资格, 患无驭权之预备。预备维何?曰教育而已。——吾不暇哀中国女子之无权, 吾先惧中国女子无女权之预备。” (4) 堪称将女子教育价值强调到了极致。正是有一批开社会风气之先河的人, 为女子教育奔走呼号, 才使国人认识到女子教育的重要性, 开创了女子教育大发展的新时代。

2.2 女子教育内容的发展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 女子教育内容局限于“三从四德”, “三纲五常”和少数几部女子教育著作。女子教育内容的近代化, 是在鸦片战争之后, 1844年, 传教士阿尔德赛在宁波创办女塾, 这是中国最早的女子学校, 宁波女塾的课程内容有圣经、国文、算术、缝纫、刺绣等。这是中国女子教育内容近代化之先声,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女塾在教育内容方面做了探索性试验, 为以后中国人创办自己的女学提供了教育内容的模式。

中国自创的第一所女学——经正女学, 教育内容已与传统的女子教育内容完全不同。经正女学的创办者认为应教授西学, 包括算术、格致、光学、电气学、化学、重学、声学, 以及测量、图绘、医理、蚕织, 同时认为百家经史、考据之学可完全抛弃。以后, 纷纷开办的女学, 教育内容均以西学为主, 可见女子教育内容的近代化已成为不可逆转之势。

2.3 女子教育形式的更异

中国古代女子教育形式千年不变, 近代之前一直是由家庭承担的, 家庭为女子毕生的学校。传统单一的教育形式的打破是以教会学校宁波女塾为标志的。通过教育, 女子产生了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她们积极投身社会, 对人们传统观念的改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据统计, 1844年至1860年期间, 教会在五个通商口岸共设立了八所女子学校。此后, 女校逐渐向全国蔓延, 至1907年, 仅天主教会在我国江南地区就设立了697所女校, 在校学生多达15300人。 (5)

经正女学虽然存在时间很短, 招生亦不多, 但起到了中国人自办女学的开风气之先的作用。此后, 民间办女学的舆论日趋活跃, 一批女子学校相续开办, 如上海的爱国女学、无锡的竞志女学、南京的旅宁第一女学。到1903年, 国人自办女校增至17所。到1907年, 清政府正式承认女子教育, 当时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 此举更鼓舞了女校的创立, 此后, 女校广泛建立。辛亥革命后, 形成了女子教育较完整的学制系统。

女子学校的单独设立, 相比于传统单一的女子家庭教育, 有了质的飞跃, 但女子学校的师资、教学设备、经费远逊于男子学校。有识之士便有意撮合男女合校。此论一出在教育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经过多次激烈的唇枪舌剑, 教育界才勉强同意在小学试行男女同校。1920年春, 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开女禁”, 公开招收女生入校, 以后各大学纷纷效仿。到了1922年, 大学女生共有887人, 占总人数的2.54%。

女子教育发展的道路蜿蜒曲折, 荆棘丛生, 但从此开始了文明教育的历程, 告别了蒙昧的昨天。

3 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意义

马克思曾说过:“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衡量。”中国女子教育的近代化历程在妇女解放的历史上, 还是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 甚至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巨大的意义和影响。

3.1 中国近代女子教育为近代中国教育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中国女子在近代以前基本上是在家庭中接受教育, 女子被拒之于学校大门之外。鸦片战争后, 中国有了女子学堂, 但一直未被清政府纳入钦定范围, 直到1907年, 清政府迫于各方压力, 通过《女学堂章程》, 它是在男子教育之外, 另设一条教育轨, 男女教育形成不同的两轨, 男女接受的教育不一样, 就享受不到同等教育权利。终于在1922年, 政府颁布了“壬戌学制”, 这是我国第一个不分男女性别的单轨学制, 彻底抛弃了以前的双轨制教育, 规定了男女享有同等教育权利, 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创举。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制度的变革是中国近代教育制度变革的重要部分, 同时对中国近代教育制度变革做出了重要贡献。

3.2 中国女子教育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变革, 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程

十九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 是中国社会急剧动荡的时期, 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发展是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产物, 同时它的兴起和发展反过来又冲击着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许多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 她们有着开阔的视野、远大的抱负, 心系民族与国家的危亡, 她们积极投身到社会活动中去, 成为革命力量的重要部分。如陈颉芬创办《女报》、秋瑾创办《中国女报》, 广大妇女还组织起来, 为实现自己的政治要求和社会要求而奋斗, 如成立女子国民会、女学研究会、留日女学生会等。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时, 就有包括秋瑾、何香凝等232名女盟员。辛亥革命期间, 许多女性以大无畏的精神参加各种武装斗争, 如组织女子北伐队攻打南京, 还积极为革命募款, 慰问伤员。正是由于这样一些受过高层次教育的女性的存在和努力, 逐步改变了人们对传统女性的看法, 开始以新的目光审视她们作为“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 这些变革中国社会观念, 推动社会的文明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 这些女性用她们的知识、勇气和行动打击着中国社会的保守势力, 促进了中国革命的成功。

3.3 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唤醒了女性自我意识, 为近代妇女解放运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女子学校教育的兴起,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女性的生活方式, 拓展了女性的视野, 她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份和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她们的意识经历了从“贤妻良母”到“男女平等”的转换。通过接受教育, 她们获得了全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起了健全独立的人格, 提高了自身的生存能力。在各行各业发挥自己的才干, 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女性。

随着受教育女性的增多, 逐渐形成了一个数量可观的知识女性群体, 她们出于对自身命运的关注和国家兴亡的责任, 开始自己创办报刊, 组织团体, 参加革命。女性以崭新的面貌活跃在中国近代历史舞台上, 开创了妇女解放运动的新局面, 为中国妇女运动史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参考文献

[1]阎文芳.中国女子教育的近代化历程、特点及启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1996 (2) .

[2]杜学元.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女子高等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 2004 (4) .

[3]王珺.中国近代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价值述略[J].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2) .

上一篇:大学生管理学论文范文下一篇:描写书让我着迷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