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学生会体育部简介

2024-05-11

人文学院学生会体育部简介(精选14篇)

篇1:人文学院学生会体育部简介

人文学院学生会体育部简介

——充满拼搏与激情的团体

体育部隶属于学生会,是学院开展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部门。体育部是个锻炼人、培养人的部门,体育部以对工作负责的态度服务同学。体育部一届又一届干部在学院领导下一如既往,用情同兄妹的感情来开展工作,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工作热潮。体育部因此成功参与举办了多届校运会,多次组织了各种球类比赛,并且院代表队在校运会、校蓝球赛中都取得了佳绩。体育部有效的组织体育活动,给同学们更大的课余活动时间,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同学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展示凝聚力的窗口。

体育部部门理念

Innovation创新Self-confidence自信,Passion激情Optimism乐观Struggle hard拼搏Trying尝试

体育部选拔人才的要求:对体育有一定的了解,热爱体育,有负责心,团结奋进对工作要认真负责。

新的学年开始,体育部全体干部将在实际工作中,尽职尽责,为人文争光,谱写人文更加绚丽的一页!

人文学院体育部

篇2:人文学院学生会体育部简介

吉林体育学院学生会是由学生自发组织,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宗旨,在学院党委领导下、团委指导下,依据我学院规章制度和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各项活动。院学生会共设有五部一处,暨:秘书处、宣传部、学研部、文体部、外联部、生活部。

一、秘书处职责:

1.负责完成办公室事务,进行会议策划组织、文件起草、人员档案管理。

2.完成学生会日常事务,安排学生会成员定期值班。

3.落实学生会内部制度的执行情况,保证学生会工作的正规与系统化。

4.扶着学生会活动的文字、图片编辑,并进行图文资料保存管理。

5.报道制作学生会的活动信息。

6.发布学生会校园内外活动新闻信息。

二、宣传部职责:

1.学生会活动的海报制作、景观制作、舞美设计。

2.负责学生会整体形象包装与推广。

3.收集、展示、推广校园平面、视频作品。

三、学研部职责:

1.组织学风建设活动

2.举办文化交流活动

3.组织学术科技活动

四、文体部职责:

1.负责策划组织校园文艺活动

2.负责学生会活动中礼仪活动

3.负责组织和协作开展各项体育活动

4.负责承担各项会议的会务、会场布置工作

五、外联部职责:

1.负责学生会各项大型活动的赞助支持联系、邀请嘉宾、联系媒体等相关工作。

2.协助主席团加强与兄弟院校、上级团学组织的联络沟通,促进彼此了解和交流。

六、生活部职责:

1.举办相关生活的文化活动。

2.负责学生会大型活动的后勤保障工作,履行服务职责。

3.加强与各部门的联系,及时反映同学们在生活中存在的意见以及要求。院学生会以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为宗旨,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积极配合学院开展各项工作,同时院学生会还积极加强内部建设,设立例会制度、考勤考核制度及工作周汇报制度,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充分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不短提高成员自身素质,积极营造一支有活力、有思想、有能力、务实奋进的干部队伍。

篇3:广州体育学院武术系简介

武术系现设办公室和三个教研室, 有两个本科专业, 即: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武术套路、散打、南狮、健身气功等) 和运动训练专业 (跆拳道、摔跤、柔道、拳击等对抗类项目)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华南地区最早的体育专业设置、更是广东省具备系统学历教育 (本科—研究生) 的唯一专业。一直秉承“扬岭南体育文化, 育南国体育人才”的校训, 专业教育特色明显。

1.方向分类的内容清晰, 培养目标的定位明确, 课程设置的地域优势明显。

武术与民体专业分为三个方向, 即武术、民族民间体育和传统体育养生, 各方向的内容均凝炼了学校本专业和学科的传统与现存优势。例如, 武术方向立足岭南武术文化, 服务大众健身, 突出表演技能, 填补市场真空, 推进竞技、教学、训练结合;传统体育养生方向老中青结合, 传帮带一体, 弘扬以瑜伽和健身气功为特色的传统优势;民族民间体育方向把握南狮和龙舟项目源于岭南, 辐射全国乃至东南亚地区, 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力, 实现了技术层面上升到文化层面, 形成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

2.师资结构合理, 专业和课程建设所取得的成绩成效显著。

现有教职员工34 人 (学科、专业教师30 人) , 在校本科学生487 人。师资队伍中, 硕士以上学历达60.0% (博士2 人) , 教授4 人 (13.3%) , 副教授9 人 (26.7%) , 研究生导师7 人;国际级裁判3 人, 国家级裁判4 人。他们中有广东省政府授予的“南粤优秀教师”1 名, 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和院级培养对象3 名, 校级教学名师1 人。另兼任有国家武术院青年学者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委员、中国武术协会委员、中国龙狮协会委员、国家裁判委员会委员等多人。此外, 还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常务理事1 人,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会委员2 人 (其中1 人兼任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组组长) 。武术系作为中国武术协会一级专业性单位会员、国家体育总局武术功力项目训练基地、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等, 在本地域和本专业领域, 体育与文化接轨, 从点到面, 占据了一定的先机和主动权。2008 年《武术》成为了广东省省级精品课程, 2010 年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成为“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近五年, 主持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 项, 省部级课题16 项;参编或著著作、教材28 部;在体育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 余篇, 获省市厅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 项 (省部级1 项) , 全国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一、二等奖多项等。这些成绩的取得, 为本专业的下一步发展,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形成了以竞技为杠杆, 培养南国武术人才;服务社会, 发挥地域优势, 传承岭南武术文化。

武术系现有武术套路、散打、跆拳道、武术功力、健身气功、龙狮龙舟和脚斗士七支代表队, 各代表队特色明显, 社会认可度高, 特别是武术套路、健身气功和龙狮代表队多次代表广东乃至中国参加各种国内国际赛事。据不完全统计, 近五年来, 武术系有46 人、73人次获得省级比赛冠军, 14 人、22 次获得全国比赛和世锦赛、世界杯前三名的优异成绩。特别是2011 级魏红同学获得了2013 年辽宁全运会女子南拳全能亚军, 2013 年世界武术锦标赛女子南拳冠军。现在的广州体育学院武术套路队是经国家体育总局注册, 是华南地区唯一一支有资格单独组队参加全国武术套路高水平系列赛 (锦标赛、冠军赛, 全运会除外) 的高校代表队。

4.互换交流, 培养以武术、南狮和健身气功为主项的跨国传统体育特色人才。

篇4:人文学院学生会体育部简介

(一)招收对象

在体育领域从事体育教学,训练和管理工作的在职人员,从事专业运动训练(包括中小学和大学)的运动训练人员,各级运动竞赛的管理人员、中高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等,是体育硕士专业培养的群体。

(二)报名条件

2007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学历证书(一般应有学士学位),具有体育运动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或2004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毕业并取得学历证书、具有“运动健将”以上运动技术等级的在职人员。

(三)对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的招收办法

针对优秀运动员,教练员的培养,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从2006年开始对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实行单独招生,录取规模不超过本院当年招生名额的20%。

(四)报名时间及招生名额

网上报名时间为7月上、中旬。

招生名额:50人

(五)其他

1学制:一般为2年。

2学位:课程考试合格并通过硕士论文答辩者授予体育硕士专业学位。

3授课形式与时间:一般采取寒暑假或阶段性集中授课。

篇5:市政与测绘工程学院体育部简介

湖南城市学院市政与测绘工程学院体育部在团学会中是一个较为大型的部门,成员包括部长一名,副部长一名,其余干事5至7名。主要负责本院学生的体育锻炼活动以及保卫工作,体育部一直以服务同学为宗旨,用积极的态度干好工作,深受院系同学的喜爱与支持。工作职责:

体育部主要负责本院学生的体育活动的开展,组建本院系的体育队伍,配合校体育部以及体育老师所开展的体育活动,还有负责本院系的保卫工作,义务:

体育部的义务主要是策划各种体育活动,组建各种体育队伍参加校里的比赛,以及安排人员进行校舍的巡逻保卫,体育部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创造了积极多彩,安全快乐的校园环境。让每个同学都能享受其中,这就是体育部的义务。

权利:

体育部可以组织各种班级比赛,可以在院系内选择任何学生参加校级比赛,并且在校舍保卫中,体育部可以对任何有可疑动向的人进行询问以及登记。

工作细则:

体育部作为团学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部门内每个人都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平时严格要求自己,不做有损团学会形象的事。

2.积极主动的配合老师搞好同学们的体育活动。

3.文明待人,公正办事,开展活动时都统一要求佩戴工作证。

4.不徇私舞弊,不滥请公假。

评分标准:

1.体育部每次开展完活动,都会评出几名工作先进分子,以及若干奖项。

2.每周一早上升旗仪式,迟到扣综合测评分0.5分一人,缺席扣1分一人。

3.保卫队队员迟到者第一次口头警告,第二次扣综合测评分0.2分一人,缺席者扣0.5

分一人。

部门活动:

体育部活动较为多,主要的几个大型活动有:

1.每年的迎新杯篮球赛,组建系篮球队,组织大一新生的班级篮球赛。

2.每年的校级田径运动会,组建系的运动代表团。

3.每年组建宿舍保卫队。

4.组织晨练,升国旗。

5.组建各种体育活动的参赛队伍,如:羽毛球队,排球队,乒乓球队等

6.配合校体育组进行学生的身体素质检查

篇6:聊城大学体育学院简介

聊城大学体育学院简介

体育学院的前身是1974年成立的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体育教研组,1986年组建体育系,2000年成立体育学院。内设体育系、公共体育系、公共体育教研部、学校体育研究所、体育文化服务中心。体育学院现有教师84人,教师中教授11人、副教授31人、讲师27人、助教15人,学生1190人,其中研究生71名,本科学生1119名。学院现有3个本科专业即体育教育、社会体育和运动训练;有两个校级重点学科,即运动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有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并招收体育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的硕士研究生。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现有田径、水上运动等八个项目的高水平运动员200余人。

学院不断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教学条件不断改善。现有体育专用场地144008平方米,其中室内体育馆总面积7077平方米,包括球类馆、体操、武术馆等,室外体育场地总面积136991平方米,包括田径场、游泳池等。建有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实验中心下设人体解剖学实验室、人体生理学实验室、人体保健学实验室、人体测量评价实验室等。学院图书资料室藏书近2.5万册,国内各类期刊120种,能保证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的需要,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篇7:人文学院学生会体育部简介

2011-12-15 16:04:0

5成都体育学院是西南地区唯一的高等体育学府。其前身系始建于1942年的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1950年更名为成都体育专科学校,1953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西南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成都体育学院,1961年重庆体育学院并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积淀更新,形成了“以体为主,体医渗透、体文结合,培养‘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成为在西南地区享有盛誉,在全国广有影响的体育院校。

我校运动训练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经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批准实行单独招生的本科专业,其文化和体育考试是国家统一组织进行的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录取的学生具有普通高考录取学生的同等待遇。

一、专业介绍

运动训练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专业简介

现有专职教师近70余名,其中教授、副教授32人,该专业教师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国家体育总局奥运攻关课题,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教学成果奖等,参加编写学术专著30余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此外,本专业还聘请了国外专家前来执教,并派出专业教师出国任教和担任裁判工作。运动训练专业2007年被批准为省级特色专业,2009年“运动训练教学团队”为四川省级教学团队,“高水平竞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为四川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竞技体育实验教学中心”为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0年运动训练专业被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乒乓球》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田径》、《足球》、《排球》、《篮球》、《游泳》、《体操》、《网球》、《举重》8门专业课程被评为四川省精品课程。该专业设有科学选材和心理监督组,能科学的指导和保证运动训练的过程。

运动训练专业的训练水平不断提高,已培养出国家级健将、国际级健将、运动健将60余名,他们在全国性比赛中多次获奖,其中,乒乓球、艺术体操、举重、水球、跆拳道和网球水平目前在全国名列前茅。

该专业面向全国实行单独招生。

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能掌握运动训练科学理论与专门技能,能胜任中高级运动队、体育俱乐部训练,并能从事体育教学、竞赛组织管理及其它相关领域工作的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

课程设置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学、运动训练管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实用运动选材学、运动营养与恢复、教育学、学校体育学、科研设计与方法、主修运动项目及副修运动项目理论与技术。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 教育学学士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各类体育运动学校、运动队和普通院校的运动训练及多种专项教学、训练指导和管理等工作。咨询电话(028)850905

54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专业简介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原武术专业)为全国首批开办,现有专任教师5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0余人,国际裁判和国家级裁判10余人。他们中既有在武术界享有名望的中、老年教师,又有近年来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获得金牌的一代新秀,形成了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该专业教师在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武术及开展武术科学研究方面颇有成绩,近年来已编著出版武术专著20余种,撰写的论文多篇在国际和国内武术科讨会上获奖。该专业教师参加编写的全国体育学院武术统编教材,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特等奖”。

该专业已培养了60余名研究生,武英级运动员80余人。武术套路、散手代表队居全国一流水平,多次在国际、国内武术比赛中获得金牌。

该专业国际交往频繁,先后接收了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武术爱好者前来进修学习。同时,该专业师生也多次应邀到美国、英国、奥地利、日本、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讲学、执教、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承担裁判工作,为促进国际武术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该专业面向全国实行单独招生。

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能熟练掌握武术基本理论及专业技能,能从事武术教学、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和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

课程设置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民族传统体育概论、武术基础理论、传统体育养生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心理学、伤科与按摩、郑氏伤科推拿学、体育概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技术与理论、武术专项理论与技术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 教育学学士

就业方向 毕业学生主要去向为大中专学校、业余体校、公安、部

队、各级体育局及武术院(馆)、武术运动队等。

咨询电话(028)8509560

3二、报名考试及办法

招生对象符合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条件,运动成绩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或二级武士以上水平者。

运动训练专业招收项目 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水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跆拳道、举重、体操、艺术体操。棒球、垒球、跳水、花样游泳仅限一级以上运动员报考。其它项目的一级以上运动员报考,只能在我校所招收的项目中选择一项作为考试项目。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收项目 武术套路、散打。

报名办法1.考生必须参加本省组织的相对应的高考报名并获取高考报名号。2.考生在2012年3月1日至4月1日登录我校网站(网址:http://)(免试考生报名时间为2012年3月1日至3月10日),点击“招生信息”、“网上报名”,按照提示进行网上报名并获取网报号;3.网上报名成功者,将打印的《2012年成都体育学院单独招生网上报名基础信息确认表》、学历证明(毕业证复印件或由学校出具学历证明)、身份证复印件、户籍证明(户口复印件)、运动员等级证书原件、成绩证明(考生必须提供与等级证书相关的成绩册、秩序册原件或复印件加盖发证单位公章)、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考生资格审查表(此表格在我校网站招生主页下载)于2012年4月1日前以特快专递方式一并邮寄我校招生工作处(以邮戳为准);(注:所有报名材料统一使用A4纸,然后将报考登记表及各种复印件按以上顺序装订好,连同等级证书原件、成绩证明原件及学历证明原件一起交于我处。)4.由我校按规定审查报名材料,合格考生名单将于2012年4月20日左右在网上公布。5.免试考生于2012年3月10日前将免试材料直接送到我校招生工作处(所需免试材料及报名注意事项详见我校招生主页“免试学生入学须知”)。6.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请于2012年5月4日至6日持本人身份证及《2012年成都体育学院单独招生网上报名基础信息确认表》到我校现场数码照片采集。7.已采集照片的考生于2012年5月4日至7日到我校附属体育医院参加体检。8.2012年5月9日在我校球类馆报到领取《准考证》并缴纳报名费、考试费220元。考生报到具体事宜我校将在公布考生名单时一并在网上公布。考试科目与内容政治、语文、数学、英语和运动技术专项。政治、语文、数学、英语按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纲》命题。

考试时间、地点2012年5月10日至13日,在成都体育学院内。

通讯地址成都体育学院招生工作处(成都市武侯区体院路2

号,邮编:610041)。

校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体院路2号邮编:610041 电话:(028)85090713传真:(028)85090713

网址:http://E-

篇8:人文学院学生会体育部简介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曾经一度被全校师生贴上“体育弱院”的标签, 人文学院的学子给外人的感觉都是文文气气、弱不禁风的。在校级各项学生体育赛事上, 人文学院也鲜有佳绩。人文学院的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在一年一度的校学生田径运动会上, 团体总分排名一度处在倒数位置。学生士气普遍低落, 主动报名参加运动会的学生非常少, 个别项目甚至存在凑不齐参赛选手的现象。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的学生体育工作亟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 学院通过立足群众体育, 大力倡导运动风尚, 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和体育比赛的积极性, 争取在校级学生体育赛事中有所斩获。

二、解决方案

为了摘掉人文学院“体育弱院”的标签, 人文学院学工组从实际出发, 专门制定了一个改变人文学院学生体育状况的长期计划, 以培养体育人口、建设体育强院为目标, 并从各方面予以大力支持。自笔者来到人文学院担任辅导员起, 就一直负责学院的学生体育工作, 亲自参与了此项计划的制定与执行, 并见证了人文学院体育的崛起。经过数年的努力, 人文学院的学子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体育成绩, “体育强院”的目标也基本实现。笔者分析、总结人文学院的学生体育工作, 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 深入调研, 找准着力点

要想实现改变人文学院学子被动参与体育运动的状况的目标, 我们就要找准着力点,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 我们一方面与学院的体育骨干和学生干部座谈, 了解学院的体育现状和开展、组织体育活动的难点, 听取各方的工作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 指导学院体育部开展了人文学子参与体育锻炼情况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大部分学生 (约74%) 有参加体育运动的需求和兴趣, 但缺乏引导, 与学院培养体育人口的标准差距很大。经过深入的调研、分析, 我们决定立足群众体育活动, 以此为着力点, 逐步引导、培养学生养成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 群众体育, 打造品牌活动

2012年起, 人文学院以“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学院有体育特色”的健康人文理念, 全方位推进学院学生体育工作, 打造富有人文特色的“运动文化”。为响应团中央“三走”活动的号召, 学院鼓励学生离开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 常态化地参加体育锻炼, 并为此搭建了各类群众体育的活动平台。院学生会牵头成立了横跨系别、年级、本硕博的各类体育兴趣小组, 包括跳绳、长跑、爬山、排球、台球等11个项目。研究生在每年11月举办秋季活动月, 活动月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 每年都吸引数百名学生积极参与。本科生方面, 2012年学院首次开展了“班班总动员、人人强体魄”的班级体育对抗赛, 全院本科生以班级为单位, 进行了接力跑和跳绳的团体比赛, 在激发学生运动热情的同时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2013年, 学院开展全校本科生首创的“人文吉尼斯”活动, 寓乐于动, 用“创造你的人文吉尼斯纪录”的方式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体育嘉年华”中来。至今, “人文吉尼斯”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 深受学生的喜爱。2015年, 我们还启动了“晨跑叫醒梦想活动”, 争取让每一名人文学子养成一个让自己终身受益的运动习惯, 叫醒自己、叫醒未来、叫醒梦想。学院积极申报校学生公寓文化“开放式”项目, 并给予相关配套资金, 在学生宿舍园区内设立了全校第一家健身房。

(三) 科学训练, 提高竞技水平

学院不仅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感受体育活动的魅力和带来的乐趣, 也要鼓励他们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 提高竞技水平, 在赛场上取得佳绩, 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才能实现“体育强院”的目标。我们在体育兴趣小组的基础上, 发掘、选拔人才, 组建学院的体育运动队, 制订科学的训练计划, 邀请专业人士指导, 这种方式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体育竞技水平, 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运动热情, 而且能教授他们运动安全知识, 使他们健康运动, 避免运动伤害, 更好地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每年的校运会备战, 我们都会组建专门的科学训练小组, 聘请国家级运动员作为学院的校运会教练, 这不仅有利于提高运动成绩, 而且大大增强了学生参与日常训练的积极性, 鼓舞了大家备战校运会的士气。

(四) 榜样力量, 激发健身热潮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 学院探索出了树学生典型、发挥榜样力量, 由点带面, 营造全院健身氛围的工作模式。历届校运会, 我们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的运动员, 他们不是体育特长生或特招生, 并没有过人的运动天赋, 但凭着对体育运动的喜爱, 靠着科学的训练, 追求更快、更高、更强, 成为学院的体育达人。这些优秀的学生运动员, 被同学们称为“黄金一代”。他们一方面彰显榜样的力量, 在赛场上勇拔头筹, 为学院赢得荣誉;另一方面, 将实战经验传授给每一位参赛者, 认真做好学院体育事业的“传帮带”工作。在他们的带动下, 体育兴趣小组和运动队活动频繁, 参赛运动员热情高涨, 体育运动风气日渐浓厚, 越来越多的新生投入到体育运动中, 纷纷表示要传承人文体育的光荣传统。

(五) 跟踪反馈, 持之以恒, 形成传统

做好学生体育工作, 不能光靠一时的热情, 取得了一点成绩便止步不前, 学院必须有一个长期的规划和目标, 必须注重活动开展的效果反馈, 跟踪调研, 不断改进, 才能最终取得满意的结果。每届校运会结束后, 我们都会认真做好总结与表彰工作, 承上启下, 为下一届校运会积累经验、储备人才。从2012年起, 笔者每年都对学院的校运会情况进行数据分析, 了解我们的优势和不足, 扬长补短。四年下来, 人文学院学生体育的综合实力稳步提高, 男生和女生的得分比例日趋平衡, 径赛和田赛的得分比例也进入到一个较合理的区间, 学院牢牢占据着校运会本研团体总分前八的位置。学院下属的各支运动队, 专门安排了一名经理人, 负责以项目方式争取经费, 协助队长安排训练和比赛等, 并加强对运动队的管理和活动反馈。学院体育部还自主设计了人文体育的LOGO, 强化学院的运动文化氛围。如今, 学院的学生体育活动贯穿了整个学年, 让运动融入人文学子的日常学习生活。

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 人文学院已是学校体育竞技场上一支重要的力量。自2012年起, 学院本科生实现了校运会团体总分从第九、第七、第五到第四的三连跳, 研究生稳居前五, 两度跃居前三, 学院本研团体总分也领跑第二集团军。在其他校级体育竞赛上, 如排球、足球、羽毛球、武术等, 人文学院学子也是八强的常客。学院连续三年获评校学生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多名学生入选校级运动队, 代表学校出战各项体育竞赛。在2016年的学校体育工作大会上, 学院获评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1名教师和2名学生获评体育先进个人。近年, 人文学院学子的体质也有了显著提高, 在2016年的环校跑比赛中, 学院共有160多名学生参加, 有4名男生和1名女生进入了校前20名。此外, 学院本科生还曾于2013年圆满地完成了教育部对厦门大学学生的体质测试任务。

三、案例思考与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提高国民身体素质, 加强体育锻炼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同时, 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运动, 还是一种教育手段、一种精神载体。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大学, 重视学生体育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厦门大学不仅在2016年1月召开了校体育工作大会, 而且随后印发了《厦门大学关于加强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明确提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是促进学校回归育人本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自觉地、经常地参加体育锻炼, 既能够有效地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 又能起到排解压力、抵抗抑郁的作用, 有利于学生保持身心健康。通过对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学生体育工作案例的分析与思考, 我们从中可以归纳出对于做好学生体育工作具有借鉴意义的四个方面。

(一) 促使学生转变观念, 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和积极性

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和积极性, 要求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 做好调研与摸底工作, 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化选择, 而不是一味地组织人数众多的大规模体育活动。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兴趣, 分类组建小型化、自主化的体育运动团队, 并加以引导和支持, 使学生自发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在潜移默化中促使他们完成观念的转变, 把“要我运动”变为“我要运动”。

(二) 建立完善的奖励与表彰制度, 树立先进典型

对于在体育活动中表现积极、成绩优异的团队和个人, 必须从学院层面予以肯定和表彰, 不仅要有精神上的激励, 还要有物质上的奖励, 比如, 提供一些运动器材、划拨一些活动经费等, 用真金白银来支持和鼓励为学院体育事业做出贡献的先进团队与个人。同时, 学院要运用网络新媒体对先进团队与个人的事迹进行广泛宣传, 树立先进典型, 扩大影响力, 起到引导和示范的作用, 比如,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曾在学院官方微信上推出“黄金一代”专访栏目, 讲述他们与人文体育结缘的故事, 反响热烈。

(三) 创新升级品牌体育活动, 增强吸引力和趣味性

我们在整合资源、打造品牌体育活动的同时, 也应做到与时俱进, 在保留一些传统项目的前提下, 根据当前社会的流行趋势, 适时地对品牌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调整与改进, 做到不断创新、不断升级, 确保其拥有强大的吸引力, 寓乐于动, 让参与其中的学生体会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的“人文吉尼斯”活动和研究生的秋季活动月, 每年都会有所创新, 比如, 学院增加了目前较为流行的撕名牌游戏, 受到了众多学生的喜爱。

(四) 长抓不懈, 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

做好学生体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不能急于一时, 要制定符合实际的长期规划和目标, 要立足群众体育, 夯实基础, 在工作中不断改进方式方法, 加强创新, 提高效率, 最终经过数年持之以恒的辛勤耕耘, 才有了现在的收获。与此同时, 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 也是坚持不懈地做好学生体育工作的关键。除常规性的组织群众体育活动、报道先进事迹、举办表彰大会外, 我们还应大力宣传、倡导体育文化, 比如, 举办体育诗歌节、体育电影赏析、体育摄影展等, 引导学生将体育看作一种文化, 在体育运动中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 增进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杨丽华.高校学生体育健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 2012, (7) .

篇9:人文学院学生会体育部简介

【关键字】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影响

面对我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的窘境,近二十年的体育课教不会孩子一项体育技术的落魄,中国青少年身高不比韩日的讽刺,不得不对作为学校体育主导性人物的体育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和标准,以满足社会发展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要求,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奠定“强国强种”的基石。在我国,各大体育院校均设有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以中小学体育教师为主。

1 开展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的意义

为提高体育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1997年教育部体卫艺司和高校指导委员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举办“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必须全面发展,必须掌握学校体育所需的扎实的基本功”为主题的全国首届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3]。此次比赛包括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球类、体操、田径、武术4项),至2014年7月在首都体育学院举行的基本功大赛共举办了6届[2]。虽然针对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的内容和组织形式等,各路专家学者褒贬不一,但是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这种将体育竞赛机制引入教学领域的教学检查评估新机制[2]却成为各大体育院校争相效仿的长效机制,以省、市、区、校、院等为单位举办的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层出不穷,开展的内容虽是有所差异,但却万变不离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的核心内容,多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删繁就简的改变。

2 对重庆市体育院校的影响

2.1 对学生的影响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学校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受区域社会经济和专业就业形势的影响,重庆各体育院校的专业设置均以体育教育专业为主,个别院校甚至只开设体育教育专业,如重庆大学体育学院。即便有开设其他专业的院校,也只是衬托红花的绿叶而已。因此,在重庆体育院校开展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基本上是全员参与,更甚者还有研究生。全面覆盖式的基本功大赛,不仅能让其成果惠及到每位学生,而且还提供了一个对学生专业技能进行查漏补缺的机会,为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 对教师的影响

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学生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与其说是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考察与检验,不如说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与教学成果的验收。所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基本功大赛中所表现出来的专业素养和精神风貌,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所属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5]。因此,此项评定可以作为教师评优评奖,升职升级的参考标准之一,是解决评选方法过于主观性的有效途径,也丰富了纯粹的以论文数量和质量为指标的评选标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一味的教是盲目的,没有方向性的。

2.3 对体育院校的影响

重庆市体育院校开展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不仅惠及了学生和老师,更有助于体育院校的发展和进步。首先,对于学生表现优异的体育项目,可以继续加大发展和培养,成为该院校的传统优势项目,打造“一校一品或一院一品”,成为宣传学院(校)形象最真实的名牌;其次,对于学生不擅长或表现不佳的体育项目,是院校应该引起重视的地方。不断地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才能不断进步。院校针对基本功大赛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作出改革,更能够促进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保持院校勃勃的生命力;再次,院校可以根据基本功大赛中学生的表现问责所属教师或相关管理者,做到奖赏分明,一定程度上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教学责任感。

3 重庆市体育教育专业开展基本功大赛应注意的事项

3.1 内容设置均衡化

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的内容设置一直是专家学者探讨的重点内容。从第一届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开始,每一届的举办在内容上都有所调整,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文武皆能的复合型人才。现今体育院校所举办的基本功大赛的内容多以技术技能为主,理论与实践分配极不均匀[4],存在严重的重实践轻理论的问题。但是,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的要求已不再是单纯的体育技术传授,更是体育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因此重庆体育院校在基本功大赛内容的设置上要均衡化,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

3.2 组织形式多样化

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的组织形式历来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组织形式是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既要达到基本功大赛的教育实践目的,又要全面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鉴于此两点,基本功大赛的组织形式应该多样化。如在理论考试中,可以效仿综艺节目《一站到底》的组织形式,根据考核内容设置不同的题库,参与学生组队参与,采用车轮战的形式轮流答题,以此排名,确定胜者。

3.3 奖赏分明公平化

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既是以赛事的形式进行组织,那么对于胜负必定要有一个明确的赏罚标准,这样才能鞭策表现不佳的同学继续努力,表现优异的同学勇创新高。对于下一次比赛的开展,学生才会有所期待。任何事情一旦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就要有承担学生追根究底的心理准备,因此必须保证比赛环境的单纯性。相关措施可以采取无伤大雅的恶搞行径,如每个人都设置一个目标对手,输者要答应胜者一个要求。当然,这个要求是在情理范围之内的,但却能够让输者获得一定的惩罚,激发他对胜利的渴望。如此,学生才能在下一次的基本功大赛中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1]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631.

[2]姚健.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改革架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10):96 ~100.

篇10:西安培华学院学生会简介

西安培华学院学生委员会(以下简称学生会),成立于1996年,是在校党委的领导、团委具体指导和帮助下开展工作的全校学生群众组织。它受全体学生的监督,依靠全校学生独立开展工作。学生会本着“从同学中来,到同学中去”的工作方针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工作原则,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

本届学生会是西安培华学院第十六届学生会,十几年的风雨兼程,学生会从蹒跚学步逐渐走向成熟,从当初的几十人发展成为如今拥有三百多人的全校性大型学生组织,在发展中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自我管理体系。学生会以学校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为依托,及时安排、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培华杯”辩论赛、“培华之星”风采大赛、“启航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平均每年开展大中小型活动共计40余场次,参与师生人数逾万人次。学生会以强化学生思想文化和校风建设为中心,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引导广大学生爱党、爱校、勤奋学习、成长成才方面,在“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方面,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的作用。

学生会主席团现由一名主席,两名副主席组成,下设办公室、学习部、宣传部、体育部、文艺部、生活部、外联部、编辑部、网络信息技术部九个直属部门。

篇11:艺术与设计学院学生会简介

艺术与设计学院学生会团总支机构,是现在学院中的组织结构之一,是属于学生自己的群众性组织,是学院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学生自觉接受学生会团总支的领导、督促和检查,积极支持学生会的各项工作。

团总支学生会是一个锻炼的平台,它团结和带领广大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成长、成才,同时让同学们能够具有更多的锻炼机会。为将来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

一、机构设置

艺术与设计学院学生工作有学生会和团总支两大机构构成,在学团办领导下开展一切学生工作。

学生会(学院学生管理办公室)由4个办公室组成,分别为预备干部办、纪律检查与档案管理办、网站编辑办、测评办。学院办公室是学生会、团总支两大机构的日常管理、保障学院学生工作正常进行的常设机构,直接下属于学院学团办,由学生会主席直接管理。团总支由组织部、实践部、科技部、设计部、生活部、文艺部、体育部组成。

二、干部待遇

学生会团总支干部享有以下待遇:

1、所有干事以上学生干部和班级班干部享有优先获得各种学生奖项的资格。

2、参与学院管理工作的部门可获得一定的工资。

3、定期组织聚餐、旅游等活动。

4、优先推荐工作、优先发展党员。

5、社会实践学分较其他学院高。

6、较其他学生多一份干部档案。

7、大四时赠与一份大学四年的成长影视记录。

三、干部培养

学生干部的培养有几个过程:大一学生(新生、志愿者)参加学生会后将建立专门档案,大一下学期根据表现由部门推荐进入预备干部科,进入预备干部科的同学将在学院学团办工作一年,有学团办老师负责培训,同时这些预备干部也要在本部门负责一些本部门的工作,大二第一学期后根据老师和本部门的推荐加入学生会干部的行列。

篇12:人文学院学生会体育部简介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专任教师简介

(信息截止2014年12月)

张红兵,女,副教授,1989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思政教育专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现为学院骨干教师、院级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负责人、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会理事,职业指导师。长期从事一线教学活动,主要担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职业规划》、《职业素养》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近年来,主持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项、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校级教科研课题2项,在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十篇。曾多次在学院多媒体课件比赛中获奖,2013年获全省党的十八大精神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个一百”评选活动“优秀论文”优秀奖。

翁连金,男,中共党员,副教授,2004年毕业于福州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现任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副主任、校法律顾问,学院骨干教师,律师。主要担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体育法》、《经济法》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近年来,主持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项、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项、校级教科研课题2项,在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参编《社会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等教材3部。曾获校优秀教师、校优秀共产党员、福建省“法律进学校”先进个人、福建省体育局“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论文曾获全国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研究百题征文优秀奖(2012年)、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二等奖(2012年)、福建省直机关工会课题调研论文一等奖(2013年)、福建省直机关工会课题调研论文二等奖(2014年)。

许吉团,男,中共党员,讲师,2007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获哲学硕士学位。现任体育管理系党总支副书记,学院骨干教师,律师。主要担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近来年,主持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项、校级教科研课题2项。曾获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三等奖(2009年)、学院首届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论文一等奖(2011年)、学院“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研究论文征文比赛”二等奖。

夏 鹏,男,讲师,200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国际政治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现任运动系副主任,高级职业指导师。主要担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职业规划》、《职业素养》、《就业指导》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近年来,主持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校级教科研课题3项,在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十篇。曾获福建省第六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优秀成果奖(2012年)、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论文优秀奖(2012年)、福建省高校第二届职业指导课程教学比赛二等奖(2013年)、学院首届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论文一等奖(2011年)、学院“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研究论文征文比赛”一等奖(2013年)。

黄莉敏,女,中共党员,讲师,2007年毕业于福州大学环境法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职业指导师。主要担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哲学基础》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近年来,主持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校级教科研课题1项。曾多次在学院多媒体课件比赛中获奖,2013年获学院“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研究论文征文比赛”二等奖,获全省党的十八大精神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个一百”评选活动“优秀课件”三等奖和“优秀教案”优秀奖。

篇13:人文学院学生会体育部简介

关键词:体育消费,消费观念,体育消费意识,体育

前言

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地更新, 体育消费已经从一开始崭露头角到现在的较为普及的大众消费之一。并且体育消费也已经正悄无声息地变成了一种经济支柱。体育消费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体育消费价值观、体育消费意识和体育消费能力都有了显著提升。它将不断影响, 而且还会继续影响体育市场的发展和变化。在中国高校相对比较多, 所以存在着巨大的消费群体, 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以在体育消费领域中大学生占据了一定的份额, 是学校体育消费客源中的主角。另外针对大学生来说, 他们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脑力劳动比较繁重和兴趣爱好广泛并存, 无论是从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的角度还是从充实他们的兴趣喜好的角度来看, 他们都有可能诉诸于体育消费。许昌学院作为许昌市唯一的一个本科院校, 它代表着许昌市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现状的发展最新动态, 并且该校的学生还不断的影响着许昌市大学生对各种体育消费价值观的认识和形成。对许昌学院非体育专业全日制大学生体育消费现象给予研究和分析, 使之成为指引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体育消费观念和还带动许昌市体育消费与刺激该地区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进一步腾飞。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许昌学院非体育专业的在校全日制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现状。

1.2、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Inter网搜索获得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它是该研究的前提与条件, 并为本文提供了第一手可靠的资料。并且通过阅读和浏览与本文相关的资料和网页通过认真分析, 力求了解到最新的研究状态。资料成为我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材料基础。

(2) 访谈法。

此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真对许昌学院非体育专业在校全日制大学生做出的访谈, 使我获得了大学生体育消费观念的心声, 使我能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和对消费现状的了解。并且能为我获得第一手研究资料, 为我的研究打下一个良好的开端。

(3) 问卷调查法。

根据所要研究的对象和体育消费内容, 现制定一份《许昌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消费调查问卷》。此外, 问卷的设计还广泛听取老师们的意见。对所设计的问卷通过检验之后, 在进行问卷调查和问卷回收。在问卷发放和回收之中, 其中发放问卷210份, 回收205份, 其中有效问卷200份, 男生110人, 女生90人, 问卷总有效率为95.2%。

(4) 逻辑分析法。

通过逻辑分析对上述方法所得出的数据和内容进行综合与整理后得出研究的结论并对许昌学院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提出建议。

(5) 数理统计法。

利用Microsoft Excel对问卷所得数据进行整合, 以获得许昌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消费现状。

2、结论与建议

2.1、结论

(1) 对体育感兴趣影响着体育消费。

对体育运动感兴趣的人, 他们会时常参加体育锻炼。进而这些参加体育锻炼的人, 就会对体育产品或者别的体育用品有一定的需求。这就会对体育消费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的人, 他们参加健身锻炼的机会就少。对体育事业的促进和体育产业的支出就会相应的很少, 他们以冷淡的态度对待体育消费。因此, 对体育消费的发展带动不大。

(2) 每学期可用支出也影响体育消费的发展。

调查得知每学期可支出费用越高他们的体育消费就向应的高一点, 而且在体育消费占每学期消费支出的比例关系中, 在占同样的比例的情况下, 每学期消费支出多的, 它的体育消费就越多。所以每学期消费支出影响体育消费的发展。

(3) 校园体育设施、场馆和健身俱乐部阻碍着体育消费的提升。

由于许昌学院东区离许昌市中心比较远, 大部分学生都愿意在校内进行健身和体育锻炼。通过访谈大多数人认为学校的体育设施不够齐全, 有兴趣的体育项目在学校找不到与之相关的俱乐部或组织, 而且有时候想从事某项体育项目却因为场馆的有限而无法进行。另外, 有一部分女生认为学校健身场馆较少, 找不到适合自己喜爱项目的健身场所。特别像有氧健身操备受女生喜欢, 她们认为有氧健身操能健身并且还能塑造女性的体型, 在这方面她们要明显高于男生。但是它的开展却不是很顺畅, 因为这些有氧健身操大都需要场馆和体育设备、体育器材等。

(4) 城乡经济差距与是独生子女对体育消费的影响也很大。

即使我国改革开放在继续推进, 经济的不断发展, 但城乡经济差距还是存在的。城市的学生生活支出和体育消费方面多高于乡镇学生。另外, 经过调查还能看出独生子女生活支出和体育消费方面也高于非独生子女的学生。由此可见城乡经济差距和是否独生子女也影响着体育消费。

(5) 学习工作压力也深深的影响着体育消费水平的提高。

有的学生面对这学习的任务的繁多和考研的压力;还有一部分学生将要毕业, 面对着就业的压力。这将导致他们很难有心情和过多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进而也影响着体育消费的水平。

(6) 体育项目制约了体育消费的发展。

通过统计、调查与分析得出许昌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消费主要方面集中在体育服饰, 体育器材和体育健身, 但是体育门票和体育医疗方面都比较少。导致体育消费发展不均衡。

2.2、建议

(1)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1) 学校应该减少一些使用费用或者免费开放一些体育场馆, 以满足学生的运动需要。别再让同学们感到想参加自己喜欢的运动因为价钱过高而忍疼割爱放弃锻炼机会。因为学生们都有“花一分钱享受一块钱的待遇”、“钱应该花在有用的地方”的想法。

(2) 校领导应该加以重视学校体育的重要性, 多开展一些体育课程让我们对多种体育项目都了解一些, 让那些还没找到适合自己运动项目的同学有更多的选择, 以便他们能更好的找到并形成运动的习惯。

(3) 学校或社团应该多举办一些体育活动, 用来增添增加学生运动的激情。让他们感受一下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快乐和激情。

(2) 从社会角度出发。

(1) 应与学生接轨营造一些针对学生群体消费项目, 使学生能够消费的起, 而且还能起到让学生达到身心满意。例如:台球厅使用费降低点, 健身俱乐部门票降低点等等

(2) 另外也应该开发一些针对我们这些学生低手入群体的一些产品, 例如:体育服饰、体育器材等等

(3)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体育消费的内容应加大一些对体育消费知识的宣传力度, 以便使学生能及时的掌握体育消费的最新动向。

(3) 从学校角度出发。

(1) 适量增添一些体育器材和俱乐部、体育设施等建设和服务把这些内容纳入到学校的建设规划中。

(2) 应该加大对体育消费意识宣传力度和进一步引导学生的正确消费观, 使更多的大学生参加到身体锻炼中来, 并且能正确引导他们对体育消费的认识。

(3) 提高消费观念, 促进学生合理消费, 面对学生体育消费水平低下, 都比较喜欢体育实物消费。应该激励和引导他们由单一消费到多种消费形式转变, 使消费形式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程云峰.我国南北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比较研究[J].浙江体育科技, 2006, 28.

[2]郭蓉蓉.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陕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研究生论文专刊, 2010, 6.

[3]陈秋丽.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 2007, 22.

[4]夏洪涛.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发展现状[J].商场现代化, 2006, 1.

[5]张立光.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力[J].经济论坛, 2004, 23.

篇14:人文学院学生会体育部简介

【关键词】高职学院 学生 体育意识 培养

高职学生体育教育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要搞好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要加大体育课教学改革的力度,不断提高学生对体育教育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在加大理论指导的同时,要加大实践性环节对终身体育开展的作用。还应充分发挥教师在终身体育中的重要作用。使"应试教育"向"健康教育"转变、使"终结体育"向"终身体育"转变,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进终身体育的开展。

一、要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对终身体育意识的影响

学校体育对实施终身体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在此阶段,施以科学的体育方法,就能促进学生的身体朝着正常健康的方向良好的发展,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一环,使学生在学校的体育锻炼中在意识层次上得到提高,最终成为自我锻炼者或指导者,从而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特别是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方法和终身体育意识,能为一生的生活和即将面临的工作打下良好的体质和体形基础,。

二、体育教师在高职学院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1)体育教师要以自己丰富的知识、熟练的运动技术技能,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学生产生一种羡慕感和积极的学习欲望。体育教师不但要重视仪表美,而且要以积极进取的精神,端庄朴实的仪表,热情活泼的性格,沉稳大方的举止,以能热爱生活、追求真理、渴求知识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去感染和影响学生,使学生懂得真、善、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向榜样靠拢。

(2)体育教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启蒙人、宣传员。通过专题讲座、宣传橱窗、新闻传媒、介绍杰出人物的体育锻炼事迹和竞赛活动等各种形式和方法,广泛宣传党和政府制订的一系列关于体育运动和学校体育的政策法规,宣传体育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宣传终身体育思想和实施终身体育的深远意义。争取家庭、社会、学校各部门、班主任、任课教师对体育的理解和支持,使体育教学正规化,体育锻炼制度化、生活化,使学生们思想上重视,行动上主动,动有时间,练有氛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生们将无意识变为有意识锻炼,从而培养了终身体育意识。

(3)体育教师教学方法要多元化,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在体育教学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很多。如:发现法、探究法、范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等。但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逐渐渗透到各学科里,多媒体也引进到体育教学的课堂,体育方法的改革也随着教学教育现代发展而紧跟时代不断推陈出新,它的科技含金量不断增加。现代多媒体的体育教学方法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它是用光、声、音像等多种手段取代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如:教师在太极拳教学中使用讲解示范,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切到多媒体平台进行讲评,容易出现的错误的演示,甚至可以用录像的方法把学生练习的动作录下来进行讲评。这样,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交叉使用结合,呈现出多样性。因此,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培养、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采取的手段,使学生为被动锻炼变为主动锻炼,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使他们更加喜欢体育,乐于体育。在教学方法上还要勇于创新,大胆让高职学生自练、自娱、自己组织竞赛、自己担任裁判,在各项活动中自己管理自己,教师在旁指点。如足球赛、排球赛、篮球赛、接力赛、乒乓球赛等等,各项比赛中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裁判,自己总结。还可采用激励性教育法,如:当学习某一新教材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大脑皮层初步建立动作表象后,可让其进行尝试练习,教师及时予以评价、指点,纠正错误动作,尽快使学生建立初步的动力定型。这时总会有几个较早地掌握动作的学生,对这些学生可安排其进行与本次课教材无关的一些新颖的练习。如篮球、排球、羽毛球、游戏及足球等练习,留下的学生应想去“尝新”,会更加认真体会动作,刻苦练习。这样可解决“吃不饱”或“吃不了”的问题,可满足学生的好胜心理,也可活跃课堂气氛,可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区别对待,重点辅导。通过这些手段与措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他们掌握科学的自我锻炼方法和独立参与体育锻炼的能力。每次体育活动,都能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和尝到“成功”的喜悦,那么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将有“要我练”转化为“我要练”。

三、严格管理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手段

现在高职学生独生子女多,从小娇生惯养多,又加上缺乏艰苦生活的磨练,因而在学习中表现怕苦、怕累。在教学中必须严格要求学生,上课必须穿运动鞋,不准迟到早退,无故旷课、有事、有病必须请假;做练习或教学比赛时必须按照要求与规则进行,不准弄虚作假,投机取巧;要互相鼓励,同心协力争取胜利,天气不好,起风、小雪、小雨也坚持室外上课。冬天不准戴帽、手套、围巾上课,夏天有意识,适当地在太阳下上课,更不允许学生随意躲在树下乘凉和闲聊。课外活动更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多举行各种体育竞赛,每年定期举办体育节,体育运动会,有意识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持久性。

四、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我在多年体育课堂中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的锻炼,从而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对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所提倡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拥有健康的体魄。

总之,高职学院培养和发展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学习的主体积极性,是让学生在学生时代的最后时期学会有"一技之长",必须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价值,工作和生活中离不开体育,体育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所以,我们要认识到高职学院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中体育教育的关键作用,它不仅是为学生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岗位提供健康的身体打好体质基础,更重要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口阜倪.韦斌斌 试论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 教育研究 2007

[2]孟宪洪、郑大明 浅谈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5

[3]王慧丽、赵静等. 高校学生健康教育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研究 广州体院学报 2004

[4]张锡春 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 考试周刊 2007

上一篇:描写**的句子下一篇:维修人员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