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拓展训练到案例分析

2024-04-24

从拓展训练到案例分析(精选7篇)

篇1:从拓展训练到案例分析

从拓展训练到案例分析

从拓展训练到案例分析

假定,这篇文章的读者,99%都是在中国接受基础教育的(请自觉对号入座,自认属于另1%的读者可以关闭本浏览器窗口)。我想问这99%的读者一个问题,从小学到大学,当你碰到难题时,自己做不出来,你会怎么办?

如果你是个天才学生,做起习题来罕逢对手,那么恭喜你,你也可以直接关闭本浏览器。

但如果你象我一样,不属于那少数的天才,经常会捧着难题向老师请教,那你十有八九也受过老师这样的教诲:要有独立思考精神!

事实上,老师是为你好。你想想,中国的大小考试,都是一人一桌,一人一卷,考试时绝对禁止交头接耳(违者以作弊论处,不但成绩记零分,还可能给你个处分什么的),遇到难题怎么办?还不是得独立思考!因此,不会独立思考的人,在中国教育体系下还真很难脱颖而出。

多数中国学生就是带着这样的习惯,开始西方MBA课程的。但是请注意了,这种“独”在中国是优点,在西方商学院里,却很可能起反作用。

这是因为,MBA课程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从拓展训练到案例分析,从小组演示到公司实习,除了一些最基础的核心课程外,MBA多数课程的作业都以小组为单位,就是为了向学生强化灌输合作精神。对许多中国学生来说,这很痛苦,为什么呢?因为中国学生大多习惯了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但小组作业却意味着同学们之间必须交流、沟通、分工、协作,才能把作业完成。考虑到MBA课业本身已经够繁重了,现在又凭空增加了这么多沟通协调任务,而多数中国学生的英语又不能象中文那样挥洒自如,简直是雪上加霜。

我自己也一样,虽然在大多数课程选择作业伙伴时,我都会逼迫自己选择外国同学,但在一门与IT有关的课程上,我犹豫再三,还是选择了与几位中国同学搭档。倒不是我不愿与外国同学合作,实在是因为当时课业负担太重,IT课程的各类专业名词又比较多,如果与外国同学一起做,很可能会在沟通交流上花费更多时间,可我已经花不起这个时间了!

我的几位中国同学也有同样的问题。有一位曾向我抱怨:“我和那个印度同学一组。我英语本来就不好,他的英语口音又很重,我根本听不懂。我们讨论了整整一天,才互相闹明白对方在说什么。如果这个作业是我自己做,早就做完了!”没错,如果很多作业都是中国学生自己做,没准确实能完成得更快,但仔细想一想,要真是这样,你来念这个MBA干嘛?你完全可以在中国待着,找两本MBA英文教材,自己完成一定数量的课后习题,效果不是也差不多?

交流、沟通、团队合作等“软”技巧在现代管理中的作用,已经在国际上得到公认。一个不懂得发挥团队力量,只会自己埋头苦干的人,一定

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这就是为什么MBA课程要煞费苦心“逼迫”学生们合作的道理。中国学生一个个单打独斗都很优秀,但限于各种客观原因,团队合作精神确实还有欠缺。如果你已拿到MBA的录取通知书,最好能在打包行李时顺便想一想,到了学校后,怎样才能“扬短避长”?

最后,多一句嘴。经验显示,那些“独立思考”精神比较强、擅长单枪匹马过五关、斩六将的人,出身理工科背景、从事科研、工程相关工作的概率更大。这是学科特点决定的,不能怪他们。但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又有志借助MBA向管理人员转型,就需要在这方面特别注意。有的时候,多年的工作习惯会让你不自觉地露出“独狼”的马脚

篇2: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训练例谈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我认为加强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两个方面的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一.加强语感实践训练

语感实践就是让学生接触和使用具体的语言材料, 通过听、读、抄、背、讲和写, 对学生的感官反复进行言语刺激, 使学生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逐渐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这种联系系统的熟练化、技能化、自动化, 就形成了敏锐、准确、丰富的语言感受能力。加强语感实践训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诵读吟咏

叶圣陶先生说过, 学习语文“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必须在心与眼之外, 加用口与耳才好。吟咏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 它具有直觉性的特征。这种直觉感受能力的获得最有效的途径是大量反复的诵读吟咏。譬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前三句全是景观景物的排列, 我们不必急于分析, 先让学生投入地诵读几遍, 就会感受到诗歌中所渲染出的秋天萧瑟、悲凉的意境。这是主观感受, 是认知上的感性直觉, 是获得语感的前提。因为读本身就是一种琢磨和体验的过程, 通过吟咏诵读感受语言的优美, 领略文章的韵味, 得到语言上的形象感受, 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熟读才能精思, 在反复的诵读中逐步达到理解和掌握的目的。课本中有不少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 我们在教学中应减少一些繁琐的讲解, 删除一些重复的练习, 淡化一些知识的传授, 适当地引导学生吟咏诵读, 以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具体方法有:

(1) 示范美读:重在以情感人, 读出情趣。叶老认为“美读得其法, 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 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 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他又特别指出, 教师在范读的时候, “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 在声调里传达出来, 让学生耳与心谋, 得到深切的了解”。像《春》《紫藤萝瀑布》等课文, 教学时我们完全可以由老师范读, 或播放配乐诗朗诵, 来引导学生进入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境界。

(2) 理解朗读:重在体会。我们要引导学生理解语言对象的内容。如苏轼的《水调歌头》, 我们在教读时, 引导学生反复的朗读, 借助丰富的想象, 学生能体会到作者内心的失意落寞、孤独郁闷的感受, “欲乘风归去”的奇想, 最终理解他“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的豁达与乐观的胸怀。事实证明, 学生认真参与, 积极投入朗读了, 教师在紧要处稍加点拨, 学生往往体会得更快, 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 指导诵读:诵读时要做到眼到、口到、目到、心到, 调动全身心多种感官功能, 这样对语言材料的感受就会准确、细腻、真切, 从而获得审美感受。在诵读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有感情, 有语调, 有节奏地投入诵读。

(二) 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

叶老认为:“凡是技能, 惟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 只有不断强化, 持之以恒, 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 所以必须以学生为训练主体, 着力“口语交际”, 尤其要突出的是“读写”。当然为了提高阅读的效率, 我们有必要在读物的选择、阅读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写”, 是为了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 因此, 我们应经常督促学生写日记、周记、读书心得, 还应当重视语文的综合性学习, 使学生在不断运用语言的过程中, 进一步实践与积累, 逐步培养语感能力。

二.加强语感分析训练

语感分析就是让学生在语感实践中, 就语言材料的内容、形式和感受过程本身, “分析语言的语境意义 (或隐含意义) , 分析语言的使用” (叶圣陶) , 加强语感分析能力的训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揣摩, 品味语言

叶老曾说:“一篇作品只读一两遍, 未必理解得透, 必须多揣摩。”同时, 他还说“读者必须把握住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 才能有辨出真滋味来———也就是接近作者的旨趣的希望”。这些话都点出了揣摩、品位的重要性。我们要理解作者的用意, 就必须引导学生细细揣摩。具体做法有:

1、依据语境, 解读语意。

如《紫藤萝瀑布》中的“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 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这里先将香气与浅紫色联系起来, 赋予香气以色彩, 再将那香气氤氲、紫气弥漫的景象喻作梦幻, 最后用“笼罩”将“梦幻”与“我”联结起来构成一种意境。这种意境也只有细细品味揣摩, 才能对“梦幻”的使用之妙了然于心。

2、调动生活经验, 体会意蕴。

语言是表达思想情感的, 要获得真切的语感, 就要切身体察, 把眼前耳边的语言文字同自己生活中已有的情感联系起来。这正如叶老所说:“要求语感的敏锐, 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 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叶老还认为“把生活所得的一点点积累起来。积累得越多, 了解得就越见真切”。这生活体验将帮助学生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生命的意义。如朱自清笔下的“春”只有他才“真正感受过”。如朱自清的《背影》中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过程的那段, 在教学时我们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 才能让学生更真切地理解文中所传达出来的父对子深沉的爱, 子对父浓烈的情。一个初中学生如果深知自己的父亲赡养老人、养育子女的身心负担之重而又恪守孝养的人伦, 就更易于体味《散步》所表达的人性美。

3、驱遣想象, 意会言语。

语感是基于生活经验, 通过联想和想象产生的。因而在教学中对联想和想象应予以足够重视。叶圣陶先生曾以读王维的“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为例, 他分析说, “给‘孤烟’加上个‘直’字, 见得没有一丝的风, 当然也没有风声, 于是更来了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 并不是说唯有‘落日’才‘圆’, 而是说‘落日’挂在地平线上的时候, 才见得‘圆’。圆圆的一轮‘落日’, 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 这又是多么静寂的世界啊!”“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 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联想和想象是语感腾飞的翅膀, 因此我们必须创设情境, 引发学生想象。

(二) 整体感知

语感的整体性特征决定了语感养成需要对语感材料从整体上进行感知, 既要入乎其内, 又要出乎其外, 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 深刻体会作家情感和语言风格, 从而获得强烈的语感。

1、总体把握语言。如范仲淹《渔家傲》一词。上片用“异”字来统领下文, 并从三个方面分别描绘:大雁南飞, 边声四起, 孤城落日。在这样的背景中, 下片着重写边关将士生活的艰苦以及思乡报国之情。他们离家万里只好借酒浇愁, 但功业未建, 怎么能回家呢?悠悠的羌笛声使他们胸中涌起强烈的思乡之情, 难以入睡, 再加上朝廷的对外政策, 使他们不禁发出壮志难酬的感慨。把这些内容联系起来结合写作背景来看, 学生就会理解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决心守边御敌的英雄气概, 也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报国的情怀。这就从整体上感知了语言, 既挖掘了意境, 更透过语言把握了词的主旨, 如果缺乏总体把握语言的观念, 就可能“一叶障木, 不见森林”, 不能真正理解作品, 也难以培养较强的语感能力。

2、品味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章的开头犹如一幕戏剧刚刚开幕的一刹那的情景”, “足以奠定全幕的基调, 笼罩全幕的空气、使人家立刻把纷乱的杂念放下, 专心一致看那下文的发展”, “结尾有回顾开头的一式, 往往使读者生起一种快感”, 好的结尾是要“文字虽完了而意义还没有尽, 使读者好像嚼橄榄, 已经咽了下去而嘴里还有余味, 又好像听音乐, 已经到了末拍而耳朵里还有余音”细细品味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对提高语感分析能力大有裨益。把握了文章的开头, 就能感悟出全文的基调;领悟了结尾的点睛之笔, 则能把握全文的中心。

3、了解作品中事件的背景, 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如《孔乙己》中, 孔乙己的故事是从“只有孔乙己到店, 才可以笑几声”说起的, 以下一连串写到笑。特别是两次写到“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整篇小说简直是用“笑”贯穿着的, 这样写用意何在呢?当时社会里人跟人的关系为什么会冷漠无情到这样的地步, 小说里并没有点明, 可是我们从这一点想开去, 就会明白:这无非是要我们从“笑声”中去把握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就是罪恶的封建社会以及吃人的并使人毫不觉悟的封建科举制度。

篇3:从名师课例中看“有效拓展阅读”

所谓“务本”,一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二是以课文为本。语文教育应当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本。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我们还要使学生拓宽知识面,增加文化底蕴与内涵,为其未来的发展打好人生的底色。

【课例】《钱学森》教学实录节选(执教者:潘文斌)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自由地读一读这段文字。

生:(读)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为重,名利为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师:这是2007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一段颁奖词。你能想到这里的“他”是指谁吗?

生:他是钱学森。

师:钱学森,大家了解吗?把你的了解说给大家听听。

课堂拓展是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服务的,拓展延伸应该围绕课文的主题、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本课的开篇,潘老师就以“2007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一段颁奖词”导入,这段内容就是对教材内容的拓展和课文资料的链接。这段文字,既集中展示了课文主人公钱学森的一生功绩和成就,具有权威性、公正性,又一下子调动了学生对“钱学森”的敬佩、仰慕的情感,激发了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这段文字,是对课文内容的有效补充,又是整篇课文教学的一条主线。在课的结尾,潘老师再一次让大家朗读颁奖词,让学生领悟课文主要内容和表达方法,他说:“这篇课文主要写的就是颁奖词中的‘五年归国路’的内容,对于‘十年两弹成’,只是一笔带过。写文章就要这样有详有略。”这样,潘老师在整节课的教学中,以颁奖词为重要抓手,带领学生在课文中走了一个来回,首尾呼应。于是,课文就成了“颁奖词”的有效注解,“颁奖词”成了课文的有效提升。

二、 拓展阅读的形式要“灵动”

语文课堂,既要关注内容,又要关注形式,这是由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的。儿童是用音乐、色彩思维的。拓展阅读,好比记叙文中的“插叙”,好比电视剧中的“插曲”,要充分尊重和考虑学生的兴趣、习惯,还要抓住他们的兴奋点,选择生动活泼的形式才会给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唤醒学生的无意注意,起到“无心插柳柳成阴”的教学效果。

【课例】《清平乐·村居》教学实录节选(执教者:薛法根)

师:词人到底喜不喜?是真喜,还是假喜呢?刚才那位同学说辛弃疾就应该作诗写词。那么,辛弃疾是不是一个专业的词人?(课件映示辛弃疾生平简介)

师:自己看,自己读。辛弃疾本该作诗填词的吗?

生:不是。他本来是一个打仗的将军。

师:一个抗金的将领!他应该在什么地方?

生:他应该在战场,在战斗的前线。

师:应该是在保家卫国。

生:我觉得他应该在军营里。

师:但是,他现在却在哪里?乡村,无事可干!就像这首词中的小儿,无所事事。小儿无事可干高不高兴?(生:高兴)但是辛弃疾无事可干,他不是“喜”,而是——

生:(齐)忧!

生:而是悲。

生:而是愁。

师:是愁,是悲啊!同学们,他人是“喜”,而自己却是“愁”的。

笔者非常欣赏薛老师的这个教学片段。于平静处见波澜,于平常中见非凡,入乎其内又出乎意外,这样一波三折的课堂,才是最具有生命活力的,才能真正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和炽烈的学习热情。学生渴望课堂充满波澜、挑战,甚至风险,经历这样的过程,他们的收获才是最真实的、深刻的、经久的。

薛老师独具慧眼地挖掘了《清平乐·村居》中的“喜”“醉”这些字面情感背后,深藏着辛弃疾报国无门的忧愁、无奈、愤怒、悲伤……如何让学生真正感悟到这些?薛老师精心选取了拓展的形式。他没有在课的开始就抛出这个有深度的问题,而是“欲擒故纵”,先引发学生充分地、自由地讨论,谈谈自己对“喜”“醉”情感的理解,此时的教师、学生、文本、编者展开了有效的对话。然后,教师用了一个反问句,相机引入了词人的生平和词作的背景资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让他们自己看一看、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从而准确地把握作品中的情感,把问题引向纵深。

篇4:从拓展训练到案例分析

一、校园足球活动概况

所谓校园足球,即是指以在校青少年为主体,在校园范围内建立足球训练场地进行的各种方式的、有关足球运动的教学、训练、以及竞赛等的足球运动。虽说足球运动最早起源于我国古代,但现代足球在亚洲的起步较晚,由于各方面原因,我国足球运动事业发展速度较慢。二零零九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会议在首都召开。校园足球活动概念正式进入大众视野。二零一三年,《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意见》正式发表。当然,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加之足球的训练周期长,需要学生进行长时间的系统性学习,而目前国内尚未出现较为完备的针对小学生训练周期的计划安排教程。

因此,校园足球活动开展仍需进一步抓紧力度。以张掖市为例,在足球活动开展初期,大多数的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一味地强调学习效果,忽略了学生的身体承受能力。但随着小学足球训练活动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学校更加注重劳逸结合,能综合考虑学生的身体适应能力,进行合理适度的足球训练。同时,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更多的培训机构加入到少儿足球的训练队伍中来,张掖市已经有专业的足球培训学校产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和普及。

二、张掖市城区小学足球活动现状

二零一五年,张掖市政府相关单位对目前张掖市小学足球训练普及程度和训练效率进行了一次普查。结果表明,约有五分之三的学校对校园足球训练活动的重视程度并不尽如人意。特别是部分农村小学和偏远地区,学校管理人员表示,一是因为资金的缺乏,学校和当地政府难以支持专业足球训练场地的建设和维护;二是许多学生家长并不支持学校开展校园足球训练活动,认为影响学生学习,甚至有些学校因为开展校园足球日常训练活动而失去部分生源。但在已经积极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学校里面,训练成果已初步显现,学生对足球运动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近几年,不少学校培养出了优秀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甚至有部分已经进入职业足球训练和后备人员。针对目前的具体情况,我国各地区都将继续大力支持小学校园足球活动,特别是对于普及程度较差的农村学校和偏远地区的学校。

三、张掖市城区小学足球训练场建设近况及影响

建设面积较小是一个主要的问题。一般来说,小学的校区面积都较小,包括张掖市城区小学,都难以达到标准的足球场训练场地要求。足球运动需要的训练场地面积较大,专业的足球运动对训练场地的要求都比较高。在国家大力倡导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初期,由于部分学校管理人士认为开展足球活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加之建设足球训练场地所耗费的人力和财力都比较大,超过了学校的经济承受能力。

因此,许多学校的积极响应只是停留在喊口号的阶段,而并没有针对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具体去实施。截至目前,张掖市内小学的足球训练场地仍没有达到使用的需求。学生的体育足球活动仍然大多是在体育场上开展。

四、针对训练场地的不足提出的改进措施

(一)建设标准训练场地

据不完全统计,张掖市约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和足球训练教师对于目前学校的训练场地感到并不满意,因此,在针对足球训练场地建设方面,学校可以做得更加完善。

例如,可铺设软硬适中的草皮,而不再是自然草皮或直接就是水泥地,以保障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并尽量建成更为专业的足球训练场地,学校管理人员可向政府提出申请增加校区等。由于张掖市周边许多农村小学并没有经济实力选择人工草皮,或者部分市区小学由于校区面积不够大,建设的训练场地没有达到专业训练场地的长宽高的要求等。针对此类问题,政府可另外单独建立专业的足球训练场地,配以专业的足球训练教师,周边校区较小的学校都可以使用。

(二)完善配套设施

研究表明,大多数小学生还处在兴趣爱好逐步建立的时期。因此,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小学足球训练场地的建设程度好坏,以及其配套设施是否完善,将直接影响学生对足球运动感兴趣的程度。若学校拥有专业的场地和完善的配套设施,毋庸置疑,学生对足球活动的兴趣会较高,参与度也会较高。根据对张掖市及其周边各小学的统计情况来看,两者的比例关系大约在7:3左右。也就是说,训练场地配套设施的完善将直接影响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情况。因此,完善足球训练场地的配套设施是极为重要的环节。目前,张掖市政府也发布文件,将大力支持和鼓励各小学继续开展足球活动,并予以财政支持和技术支持。

目前,许多小学足球训练场地仍存在着较多问题,这既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给予足够的资金投入,保证场地配套设施的完善,还需要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改变思想观念。少年是国家的未来,足球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强身健体,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而中国足球的崛起仍将依靠优秀的下一代。同时,需完善张掖市城区小学校园足球活动的运行和管理机制,吸收更多优秀的足球训练员,使小学校园足球活动协调发展,提高足球训练气氛,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拼搏进取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刘闯.徐州市中小学足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J].搏击:体育论坛,2012,

篇5:“到案经过”的缺陷及其弥补

一、“到案经过”的性质及地位

(一)对“到案经过”性质及地位的部门规章规定

“到案经过”第一次[1]明确出现在部门规章中,是在2006年《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该《规定》第44条的内容是:“需要传唤违法嫌疑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派出所或者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现场发现的违法嫌疑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并在询问笔录中注明违法嫌疑人到案经过、到案时间和离开时间。”根据这一规定,“到案经过”既非独立的证据,也非独立的证据类型,而是公安机关办理行政违法案件中询问笔录的附属材料。

该《规定》第48条的内容是:“对于投案自首或者群众扭送的违法嫌疑人,公安机关应当立即进行询问查证,并在询问笔录中记明违法嫌疑人到案经过、到案时间和离开时间。”这进一步证实“到案经过”不是独立证据类型,也不是独立的证据,而是嫌疑人陈述的组成部分。

(二)“到案经过”的司法解释及解释性文件涉及规定

我国刑事司法解释及解释性文件中也没有关于到案经过的明文规定。对“到案经过”有实质涉及的是《规定》第31条,该条的内容是“对公安机关出具的破案经过等材料,应当审查是否有出具该说明材料的办案人、办案机关的签字或者盖章。对破案经过有疑问,或者对确定被告人有重大嫌疑的根据有疑问的,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补充说明。”该规定实际上将“到案经过”定位为公安机关出具的材料。但值得注意的是:该《规定》的权威解读也没有将“到案经过”规定为一种与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等并列的独立证据类型,只将其视为“其他证明材料”。[2]

(三)“到案经过”的实际地位

在刑事案件庭审过程中,“到案经过”事实上被单独当作证据使用,有以下三点可以证明:第一,“到案经过”被单独出示,其一般都在七种法定证据出示完毕之后,单独进行出示,并未作为询问笔录或讯问笔录的附属部分;第二,允许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就“到案经过”的内容发表同意或异议的意见;第三,允许在控辩双方在辩论阶段对“到案经过”的完整性、真实性就行辩论。就此点而言,“到案经过”与证人证言具有较多共同之处。但值得注意的是:除非补充侦查,其他证据不允许在庭审后进行补充,但“到案经过”却经常进行补充,具体有三种方式:公安机关重新出具;公安机关出具补充材料;公安人员出具书面证言,这又和证人证言的特点不同。更加值得令人注意的是:经补充后的“到案经过”,有的法庭重新进行了出示、质证和辩论,有的法庭未经这些程序即直接予以采信,这就和其他证据明显不同了,这实际上又使“到案经过”具有了单独证据类型、单独证据的实际地位。

(四)本人观点

笔者认为,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采取法定证据形式的客观现实,对“到案经过”不予认定为证据种类或单独证据,是合法的做法,也较为适宜。原因在于:这种做法,虽然与“到案经过”的实际地位不相称,但它维护了刑事诉讼法的权威性,有利于证据的合法取得和正确认定;有利于避免证据的非法取得与不依法认定;更为主要的是,还有利于避免因“到案经过”的看法不一而引发的司法机关内部的巨大争议。

但“到案经过”的实际地位也不容忽视,因为它说明:案件的最终处理离不开对“到案经过”的采信,更要充分重视“到案经过”在对认定犯罪嫌疑人的自首等量刑情节上的决定性作用。再结合司法解释、解释性文件以及行政规章对“到案经过”又有所规定或涉及的现实,短期内宜继续将“到案经过”定位为“其他证明材料”,作为七大法定证据类型的必要补充。

与此同时,笔者也建议立法机关宜通过适当方式明确“到案经过”的性质与地位,如修改刑事诉讼法或做出立法解释,以避免理论纷争,并统一司法适用。

二、“到案经过”的形式缺陷及弥补

(一)从一份到案经过谈起

笔者选取的是刘某某故意伤害案。在该案中,公安机关最初出具的“到案经过”的内容为:“到案人员:刘某某,男,×年×月×日出生……。到案方式:刑事传唤。线索来源:事主报案。到案过程:2010年4月24日14时许,我所接×镇村民袁某称:其于2010年4月24日14时,在×地与刘某某发生口角,后其被刘某某打伤。我所接警后立即进行调查取证工作。2010年5月13日,经某县公安局物证鉴定室鉴定:袁某身体所受损伤为轻伤。我所民警于2010年5月16日9时,将刘某某传唤到某派出所接受讯问。到案过程中,刘某某予以配合,没有拒绝、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行为。涉案物品:无。接受到案人员:某镇派出所民警王某某、田某。”落款为“出具人:王某某(派出所章) 2010年5月16日”。另一份内容完全一致的到案经過的出具人为田某。从表面看,这两份“到案经过”都符合公安机关的内部要求:采用了统一格式,对到案人员、到案方式、线索来源、涉案物品以及接受到案人员均有所记载;并且这两份“到案经过”还具有办案人员签名、办案机关签章以及详细日期。但根据这两份“到案经过”的内容,却很难判断犯罪嫌疑人具体是如何到案的,以及是否具有主动投案的情节,更难以认定自首。

但后期公安机关对前两份“到案经过”出具了补充材料暨“工作说明”,内容为:“2010年4月24日14时许,在×镇,袁某与刘某某发生口角,后刘某某将袁某打伤。2010年5月15日下午,刘某某给民警王某某打电话称,希望民警能够在当日将案件送到预审科。民警王某某当日在家休息,遂告知其与明日(5月16日)到所内等民警依法进行处理,刘某某于次日到达派出所。特此说明”。落款为:“某镇派出所工作人员:王某某、田某某2010年7月9日”。从这份工作说明看,刘某某主动要求公安机关对自己进行刑事处理,并非是由于公安机关的刑事传唤而被动归案,认定“主动投案”没有任何问题,又根据其如实交代情况,依法认定自首并给予了从轻处罚。

通过对比前述“到案经过”及补充材料,可知:前两份“到案经过”符合公安机关关于“到案经过”的统一格式要求,但实际上却过于简单并且模糊,没有交代清楚犯罪嫌疑人到案的详细经过,更无从知晓犯罪嫌疑人是否是主动接受公安机关的刑事处理,对认定自动投案并依法认定自首没有太大帮助。但补充材料虽文字不多,却真实反映了犯罪嫌疑人到案的详细情况,并将犯罪嫌疑人主动接受公安机关的刑事处理的客观事实表述得十分清楚,很容易判断出犯罪嫌疑人系主动投案并予以认定。

(二)“到案经过”的形式缺陷表现

“到案经过”在形式上具有很多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名称不统一。有的称为“到案经过”,有的称为“归案经过”,还有的称为“工作说明”,有的甚至连个名称都没有,可谓五花八门,缺乏统一的称谓。

第二,过于统一格式。几乎所有的“到案经过”都不管案件、犯罪嫌疑人、到案的具体情况如何,都只是关于到案时间、地点、犯罪嫌疑人,以及办案人员内容的统一格式的填空,过于统一的格式很难反映犯罪嫌疑人到案经过的全貌。

第三,过于简单。几乎所有的“到案经过”都没有对到案的详细情况加以描述,都采用了诸如“办案人员出示证件,将犯罪嫌疑人××带回×派出所询问”的统一文字表述,过于简略,是典型的详略不当。

第四,过于模糊。几乎所有的“到案经过”都未对公安机关在犯罪嫌疑人到案前是否已经掌握案件事实和嫌疑人,以及犯罪嫌疑人到案过程中是否有逃跑行为等进行详细表述,这导致犯罪嫌疑人到底是因为治安传唤到案还是刑事传唤到案不清,是口头传唤还是书面传唤不明,是询问还是讯问无法判断,是主动到案还是被动到案更难以区分。

第五,内容不客观。有的“到案经过”对同案犯是否已经到案或者如何到案只字不提,无从知晓是否另有犯罪嫌疑人,也无从判断本案犯罪嫌疑人是否有协助抓获同案犯的行为。有的案件对同案犯采用内容完全统一的到案经过,看不出哪个犯罪嫌疑人先到案,哪个犯罪嫌疑人后到案。

第六,缺乏说明性文字。有的案件存在犯罪嫌疑人多次到案的情况,应当出具多个“到案经过”,或在最后一个“到案经过”中加以文字说明,但公安机关一般只出具最后一个“到案经过”且不做任何说明。以由打架引起的刑事案件为例,在伤情鉴定没有作出之前,有的犯罪嫌疑人已经主动到公安机关交代完事情经过,且明确表示接受司法机关处理(第一次到案),但公安机关因未刑事立案无法采取羁押措施,而等伤情鉴定作出之后,公安机关就直接去犯罪嫌疑人家中将其抓获(第二次到案),而在出具的“到案经过”中,很少有到对第一次到案情况加以说明的,这就导致犯罪嫌疑人到案的详细经过不明,无法判定犯罪嫌疑人是否主动投案,无法认定是否主动接受司法机关的刑事处理。

第七,询问、讯问笔录的记录对应不上。鉴于“到案经过”与传唤、询问、讯问之间的前后关系,到案时间与传唤、询问、讯问时间应该是前后对应的关系,但在很多案件中,到案时间却与传唤证、询问笔录、讯问笔录的记载不一致,其中具体原因,不外以下几种:对口头传唤不予记录、传唤到案后不立即询问或讯问、传唤证系后补、一次传唤证多次询问或讯问等等。

(三)对“到案经过”形式缺陷的弥补

对“到案经过”形式缺陷进行弥补,主要有以下几条途径:

首先,统一名称,虽然“到案经过”尚不能作为单独的证据,但也要根据相关规定统一名称的使用,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五花八门、各地不一了,也要避免采用“工作说明”这样没有法律依据的名称,宜统一称谓,采用现在普遍使用的“到案经过”即可;

其次,不拘泥于统一格式的限制,更不以格式限制内容,宜根据内容调整具体的格式,宜根据犯罪嫌疑人到案的情况灵活设置格式;

第三,全面客观记录,要将同案犯情况等全面客观真实记录,避免只记录单一归案人,以客观全面反应“到案情况”的全貌;

第四,适当补充说明,如在存在多次归案的情况下加以适当补充说明文字等;

最后,将到案记录与传唤证、询问笔录、讯问笔录的时间严格对应,真正发挥“到案经过”对其他证据的补充的作用。

三、“到案经过”缺陷的实质及弥补——自首判断规则的新构建

(一)“到案经过”缺陷的实质

以上各種形式弥补措施,虽然可以在较大程度上解决目前到案经过的使用问题,但毕竟最多只是治标办法,没有触及缺陷存在的根本原因。笔者认为,细致探究起来就会发现司法机关内部对自首的理解是相当不统一的,这才是“到案经过”存在如此多的缺陷的根本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在前述第一种“自动投案”的情况下,若犯罪嫌疑人主动到案,则认定“主动投案”毫无争议。而在前述第二种“自动投案”的情况下,犯罪嫌疑人是否受到“讯问”或“强制措施”则至关重要:已经受到讯问或已经被采取强制措施,则不能认定“自动投案”;没有受到讯问或已经被采取强制措施,则应当认定“自动投案”。对“讯问”的含义,无需说明。对“强制措施”的含义,虽然学术上争议不大,但司法机关内部对“强制措施”范围的看法却大相径庭:有人认为仅指刑事强制措施(狭义),有人认为不仅包括指刑事强制措施,还包括《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暨传唤、拘留等(广义),还有人甚至认为《警察法》规定的“盘问”也属于“强制措施”(更广义)。由于看法不同,对是否已经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认识不一:有人认为只有在对“强制措施”作狭义理解的情况下,才可不予认定“自动投案”;有人认为在广义理解的情况下,就可不予认定“自动投案”;还有人认为在更广义理解的情况下,就可以不予认定“自动投案”。由于存在争议,导致公安机关对是否认定自首没有把握,做出的偷懒解决办法就是在“到案经过”中进行模糊记录,如只记载被害人的报案而不记载被告人的主动报案;将询问当作讯问处理;在询问或讯问的开始结束时间上不如实记录;把行政强制措施当作刑事强制措施等。这就导致很难从“到案经过”判断犯罪嫌疑人是否是主动投案,这也导致公诉机关审判机关在“主动投案”问题上的分野:有的只根据公安机关在“到案经过”中明文写明的“自动投案”认定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但有的结合其他材料认定;有的对行政传唤的犯罪嫌疑人不认定自首,有的认为因行政传唤而到案的认定自首;有的对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不认定自首,有的认定自首,等等。这充分说明,司法机关内部对自动投案的理解是很不一致的,也正是这种认识的不一致才最终导致公安机关在“到案经过”的内容上作简单化处理。

(二)解决到案经过缺陷的根本办法——自首判断标准的新构建

笔者认为,为了解开司法机关内部对自首理解不一致这个死结,最为根本的解决办法是重新构建自首认定中“主动投案”判断规则。为此笔者尝试提出一个判断自首的新规则,那就是“能逃跑而不逃跑”即为“自动投案”。

这一新标准与现行标准的区别在于:不再强调犯罪嫌疑人到案的“主动”即不再从投案行为的正面去规定,而是强调犯罪嫌疑人能逃跑而不逃跑暨从反面规定到案的“主动”。

这一新标准包括了现行标准所能容纳的七种情形:(一)自行主动到案的;(二)接公安机关直接或间接口头、书面、电话等通知而到案的;(三)预备到案被抓获的;(四)自行到案途中被抓获的;(五)通缉、追捕过程中自行到案的;(六)亲友规劝、陪同到案的;(七)犯罪嫌疑人报案后并留在犯罪现场、等候公安人员到来的。

这一新标准也包括现行标准不能容纳的五种情形:(八)犯罪嫌疑人在被害人报案(注:或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双方同时报案)后留在犯罪现场、等候公安人员到来的;(九)在居住地、工作场所等经常出现地等候公安机关作处理决定的;(十)主动救护被害人未离开而被抓获到案的;(十一)盘问、传唤(行政或刑事)、询问前到案的;(十二)非羁押强制措施期间脱逃后又投案的。第八种情形现在大多被认为不是主动投案,第九种情形主要适用于故意伤害案件中被公安机关询问后等待伤情鉴定的情况,第10种情形主要适用于犯罪嫌疑人为救护被害人而来不及投案的情况,第11种实际上将强制措施严格限制为“刑事强制措施”,第12种主要是对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期间脱逃又投案的情况,这几种情形,共同特点都是犯罪嫌疑人有时间逃跑(第12种属于继续逃跑),但未逃跑,且无需公安人员强制抓获到案。

(三)新标准的几点依据

新标准显然扩大了“自动投案”的范围,使犯罪嫌疑人在认定“主动投案”上占据着相当有利的地位。但这一标准也并未完全只是从犯罪嫌疑人的利益出发,它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第一,采用新的標准,扩大“自动投案”的范围,符合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要求。第二,采用新的标准,扩大“自动投案”的范围,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符合经济原则。扩大“自动投案”的认定范围,有利于鼓励犯罪嫌疑人主动到案,减少公安机关在抓捕犯罪嫌疑人方面的投入和牺牲,这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将有限的司法资源用于应对严重刑事犯罪分子,而非那些能逃跑而不逃跑的轻微刑事犯罪分子,是一种十分讲究资源配置的经济做法。第三,采用新的标准,扩大“自动投案”的范围,有利于降低公安机关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对立。第四,采用新的标准,扩大“自动投案”的范围,有利于形成违法接受处理、有罪接受刑罚的良好氛围,更利于司法机关工作的开展。第五,采用新的标准,扩大“自动投案”的范围,并不会对量刑制度造成破坏,相反却有利于量刑制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注释:

[1]这也是我们经多方查找,找到的唯一一份规定到案经过的文件。

篇6:从拓展训练到案例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2月18日~2008年3月31日笔者所在部驻广西柳州参加基础训练的新兵350人,均为男性,年龄16~21岁,平均19.2岁。统计率达到100%。

1.2 调查方法

新战士受伤后在团卫生队就诊时,由军医仔细询问伤史,查体、分类诊断,并做好记录。新训结束后依据卫生队保存的病史记录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1.3 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伤诊断分类标准》及有关文献制定统一诊断标准。明确规定:凡在参加军事训练中所发生的骨、软组织或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影响正常训练1 d以上者诊断为军事训练伤[1]。

2 结果

纳入统计的新兵共350人,无因非训练损伤或其他意外情况终止训练者。经统计,参加该年度基础训练的新兵中,共发生165人次训练损伤,发生率为47.1%(165/350)。以训练周为单位,本组共计训练13周,总门诊量共373例次(见表1)。1~5周的发生人数处于低水平,4~5周出现1个小高峰后开始下降,至第6周后又开始上升,至第9~10周达最高峰,时间分布曲线呈双峰型(图1)。

本组165例发生部位以双下肢发生的例次数最多为138例,发生率为83.6%。其次为双上肢、躯干和其它部位(详见表2)。下肢的损伤中,以踝关节损伤最为多见,其次为小腿、足、膝关节和大腿,分别占下肢损伤的比例是29.7%、28.9%、19.6%、15.9%和5.8%。

本组关节扭伤发生例次数最多为70例,发生率为42.4%,其次为软组织挫伤37.6%、跟腱肌肉拉伤9%、疲劳性骨折6%和腰扭伤3%及其他1.8%(详见表3)。

疲劳性骨折本组10例,均经外送地方医院摄X片证实,其中胫骨7例、跖骨1例,均为Ⅰ型骨折;股骨干1例、尺桡骨双骨折1例,为Ⅲ型骨折,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无Ⅱ型疲劳性骨折发生。

本组多发伤共68例,发生率为19.4%(68/350),包含同一部位多次损伤或一次多部位损伤情况,两部位伤发生做多为44例,发生率为64.7%。其次为三、四部位伤,分别为18例、6例,其发生率分别为26.5%、8.8%(详见表4)。

3 讨论

武警水电部队是一支担负着国家重点水利水电施工和灾害应急救援部队,施工生产和军事训练是部队中心任务的重要部分。随着部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不断加强,军事训练的科目、技巧及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训练伤的发生逐年增多。对新兵而言,军事训练伤增多,既影响参训率,又损害官兵健康,甚至出现非战斗性减员,降低部队战斗力,所以必须重视军事训练伤的调查研究并积极开展有效防护。

新兵基础训练期间,按我军训练共同科目的计划安排,初期以简单步伐训练为主(如停止间转法、齐步、正步基本要领等),强度一般很小,在1~5周期间发生率处于一个较低水平,但仍有一个小高峰。从第6周开始,占主要训练内容的体能、战术和心理行为训练强度大幅度增加,如正步行进、3~5 km中长跑、跨越障碍跑、负重跑、单双杠等。训练强度加大后,军训伤发生率逐步升高,于第9~10周再次出现第二高峰。本组资料显示其训练伤的发生率随军训时间进程与训练强度密切相关。

从军训伤的类型上看,以急性损伤多见,主要表现为踝关节扭伤。踝关节为屈戍关节,是牵拉应力集中区,训练过程中,踝部易疲劳,致使关节稳定性降低,容易发生急性或慢性损伤;从训练伤的发生部位来看,下肢损伤占绝大多数,训练中,下肢承受的负荷最重。据测定,行走、跑步和跳跃时,下肢承受的负荷分别是体重的2.75倍、5倍和10倍。应力长期作用于下肢,增加了下肢的受伤机会;从多发伤的情况看,多发伤发生率19.4%,以两部位伤为最高,其主要原因是带伤训练、疲劳和重复受伤所致。

本组疲劳性损伤以疲劳性骨折10例,以胫骨I型骨折为主。其原因是由于负荷过重及肌肉的疲劳使骨骼受到很大的压力和应力作用,使骨质发生细微损伤并逐渐积累而形成的。长时间相同节奏的活动也会使肌肉收缩,超过骨骼承受能力的牵拉,引起疲劳性骨折。

本组显示笔者所在部新兵训练伤发生率发生率为47.1%,高于我军训练伤发生率7.9~43.3%[2],其原因如下:(1)新战士年龄偏小,个别人员身体素质较差,来部队以前体育锻炼少,肌肉韧带薄弱,弹性差;(2)军事训练计划、科目安排欠科学,训练组织准备活动不充分,会操、考核前突击训练,加大训练量和强度,超负荷训练;(3)部分新兵适应部队生活能力差,思想不稳定,膳食营养及睡眠不足,带伤带病参训现象时常发生;(4)医务人员对训练伤知识宣传教育不够,仅仅满足于门诊诊治,没有及时深入到训练场地进行监督指导;(5)训练场地、器械维护保养不及时,各种安全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消除,保护措施不得力;(6)紧张、恐惧、怯场和厌倦等的心理因素导致训练时注意力不集中、犹豫不决、反应迟钝,军事训练动作容易出现偏差而发生意外损伤。

防护建议:军训伤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军训伤的防护上要采取多种措施。(1)严格按照训练大纲,合理安排训练科目。训练要做到精心策划,严密组织,按照先简后繁、先易后难、先弱后强的渐进方式安排进度和强度,要克服不讲科学的超时、超负荷和超难度训练;(2)带兵干部、骨干要和医务人员共同对训练伤发生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全面掌握新兵的思想状况、身体素质及训练场地、设施保障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工作;(3)对全体新兵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对心理素质做出一个综合的评定,做好相应的心理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加强心理适应性训练,克服训练中的恐惧感和紧张感,减轻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和主观能动性;(4)加强对运动生理学、卫生常识的宣传教育,普及军事训练伤的预防诊断知识,使官兵真正掌握预防训练伤的基本常识;(5)每次训练前要严格检查场地和器械,清除场地中的金属、石块等障碍物,保持训练器材的完好率达到100%,确保训练安全;(6)要保证充足睡眠。睡眠不足和过度疲劳往往会增加训练伤的发生率。据报道,多数军事训练伤与此有关[3]。充足的睡眠,充沛的精力是减少训练伤必不可少的方面。

参考文献

[1]黄昌林,张莉,薛刚.制定《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的说明.人民军医,2002,45(10):559.

[2]王心,王兴,田庚友,等.军事训练伤研究进展.武警医学,2001, 12:624.

篇7:从拓展训练到案例分析

【摘要】在拓展训练中包含着巨大的教学价值,有利于教师借鉴其中的教学理念改变自己的不足之处,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老师要开展拓展训练,科学设计拓展训练项目,创新教学模式,让体育教学工作不断得到创新,提高教学效率。本研究主要从拓展训练视角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拓展训练 高校 体育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208-01

1.拓展训练角度下的高校体育教学要求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学生个体的积极性,多加关注学生个人素质的发展。不管是课堂训练,还是其他的课外体验,都是学生学习进步的体现,老师应该给与引导和自主发展的机会,教学工作就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个性能力和自身素养。其次,应充实教学内容,不要把教学观念过分倚重传统教材和学校标准,多加重视学生的个人心理素质的培养,强化学生学习的意志精神、对人对事情感表达以及他们的人格品质等。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思想,不断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基本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教学中需注重改善师生关系,老师不仅仅是为学生传授知识的长者,他们也可以做朋友知己,同时老师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指导者[1]。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他们自己理解事物的过程,并不是老师言传身教的结果。

2.拓展训练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策略

2.1合理科学开展拓展训练活动

现阶段多数高校尚未开展拓展训练课,高校老师在训练方式和训练内容上都是缺乏拓展训练经验的。因此,高校在对学生开展体育拓展训练时,应综合考虑多方面的条件。如训练内容设计、训练师资分配、硬件要求等,围绕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目标,合理制定拓展训练活动,以确保拓展训练健康有效的开展。同时,老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资源。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公共资源,都是开展拓展训练的方法。

在高校体育中开展拓展训练课,是对学生基本素质培训和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通过基本素质训练,学生可以不断挑战自我与自身极限,能力得到加强。在团队协作精神上也得到了锻炼。而综合素质训练,是为了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学生的协调与沟通能力,是對他们自身素质的锻炼。根据拓展训练课的目的,拓展训练活动的开展不仅要有身体素质的训练,如力量、速度、柔韧等,还应融入心理素质的训练,如自我情绪控制、合作精神、自信心、竞争力等[2]。

2.2多元化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首先,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变说教为实践,将体育单一技能培养变为多方位的培养,让学生在拓展训练过程中自我挑战,体验体育运动给他们带来的乐趣,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其次,根据拓展训练的理念,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老师要学会创新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思维模式,让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学习体育知识,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自主解决,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3创新教学模式

在高校拓展训练中,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积极创新、灵活利用教学模式,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学习氛围和锻炼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高校体育拓展训练教学实践中可运用的教学模式有多种,其中小组模式、分层次教学和自由授课是较为流行的模式。小组模式教育,即学生人数有所限制的教学组织方式。当减少一定的学生人数后,则可加强教师与学生的联系,有利于促进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有利于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以及学生个性化发展;分层次教学,即根据学生知识、能力等因素,将学生合理地分为不同小组,运用不同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在实施分层教学时,教师需要注意目标分层、备课授课分层、训练辅导分层、评价分层;自由氛围授课,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恰当地自选课程与教师,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形式。

2.4综合评价,提高学生学习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评价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实现学生自我反思的重要途径。在拓展训练过程中,教师应实施综合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传统体育教学的评价方式进行改进。如可由横向评价转为纵向评价。通过纵向对比学生前后学习效果,突显学生自身的进步,增强学生信心;引导学生自评。通过学生自评,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及时改进不足。在传统教学中,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与片面,往往侧重学习效果,没有包含学生的参与态度、心理发展与社会适应状况等要素。

3.总结

在拓展训练中包含着巨大的教学价值,有利于教师借鉴其中的教学理念改变自己的不足之处,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老师要开展拓展训练,科学设计拓展训练项目,创新教学模式,让体育教学工作不断得到创新,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丹生.基于拓展训练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3, 3(28):90-91.

上一篇:烧结工试题判断299道下一篇:四班数学教学整体情况分析及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