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案例管理学

2024-05-15

pbl教学案例管理学(共9篇)

篇1:pbl教学案例管理学

儿科护理学PBL教学案例—小儿腹泻

(2015年3月23日)

男孩,10个月,主诉:“腹泻3天,加重伴呕吐1天”。3天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每天约5-8次,每次量较多,为黄色蛋花样便,无明显黏液脓血。纳差,爱哭闹。伴有轻微咳嗽、流涕等上感症状。在家母亲自行给予黄连素、思密达、妈咪爱等药物口服,见腹泻频繁就予以少食处理。1天前,患儿腹泻加重,约12次/天,为黄色水样便。进食后易吐,均为胃内容物,无咖啡样物质,4-5次/日,非喷射性。患儿精神状态渐差,小便量少,随即到我院就诊。既往史:既往体健,偶有上感。

喂养史:患儿系G2P1,足月顺产,3月前混合喂养,其后均为人工喂养,4月开始添加辅食,现目前常吃辅食有稀粥、鸡蛋、肝、鱼肉等。

入院查体:精神稍差,呼吸略深,30次/分,P、T、BP正常。前囟凹陷,眼眶凹陷,哭泪少,口唇干燥稍樱红,皮肤弹性较差,心音有力,心律齐,两肺(-),腹部平软,未扪及异常包块,肠鸣音活跃。四肢肌张力正常,末端偏凉。辅助检查结果:

 血常规:WBC 8.9×109/L N45% L52%  大便常规:WBC 1-2/HP  大便乳糖:(-) 大便细菌培养:(-)

 大便病毒检测:轮状病毒(+) 肝肾功能正常

 血气分析:pH 7.32, PaO2 98mmHg PaCO2 38mmHg, BE-6 mmol/L  电解质测定:Na135mmol/L,k3.5mmol/L,Ca++ 2.3 mmol/L, HCO3-18mmol/L 问题: 诊断组:

1、什么是腹泻?怎样区分小儿异常大便和正常大便?

2、小儿腹泻的病因有哪些,分析该患儿的可能病因。

3、腹泻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分类怎样,试分析该患儿的疾病诊断(疾病名称、分型、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治疗组:(提示:在诊断明确下才可正确实施治疗)

4、腹泻治疗时可以使用哪些药物,使用注意与药理是什么,病毒感染性肠炎与细菌感染性肠炎在治疗上有什么区别,分析该患儿腹泻的治疗方案。

5、该患儿需要补液吗?需要的话怎样补,补什么、补多少,请列出输液方案。护理组:

6、情景表演:该患儿的护理措施(体现主要护理要点,设置护患矛盾,健康教育)

7、补液过程中出现出现全身乏力,心率快,心音低钝,腹胀,应该怎样处理?(请医护配合)

建议:第3、5题难度较大,同学均可提前查找资料。

篇2:pbl教学案例管理学

案例中的张某,感到疲惫无力。第一次是在得了急性肠胃炎后,由于肠胃炎引起的较频繁呕吐腹泻,进食少,使得张某血钾大量丢失,而同时又无法得到很好的补充。由此引发张某的低钾血症。从张某第一次去医院就诊时所作的常规检查也可辅助判断。张某白细胞数偏高,中性粒细胞数明显增加,这应该是急性肠胃炎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而血钾浓度偏低,则提示张某有低血钾症。心电图的表现,更可以证明这一点。

而后,由于积极地治疗,胃肠炎得到控制,四肢无力得到改善。但让存在食欲不振,常出现恶心,腹胀甚至呕吐。胃肠炎的情况既然已经得到控制,那张某存在的胃肠道不适的表现,就存在其他原因。由第二次入院检查,可以提示张某仍存在低钾血症,且情况较为严重。

从医生的问话,及张某父母的临床表现,我们可以猜测。张某,及其父母是由于长期大量食用棉籽油,导致的低钾血症。

据一些资料表示,近二三十年来,在我国某些棉产区出现一种低血钾麻痹症,在一些省内又被称为“软病”。其临床主要特征是四肢肌肉极度软弱或发生弛缓性麻痹,严重者常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血清钾浓度明显降低。往往在同一地区有许多人发病。病因与食用粗制生棉籽油有密切关系。粗制生棉油是农村一些小型油厂和榨坊生产的。这些厂的生产工艺不合规格。棉籽未经充分蒸炒甚至未曾脱壳就用来榨油,榨出的油又未按规定进行加碱精炼。因此棉籽中的许多毒性物质存于油中。与“软病”的发生和随后的一系列研究,都是棉酚导致的。

篇3:药理学教学中PBL教学法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校2008级护理专业9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 每班各45名, 2班学生年龄、性别和入学成绩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90名学生均已修完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等医学基础课程, 具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和自学能力, 为开展PBL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 教材及教学大纲

2班所用教材均为张丹参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专科统编教材《药理学》 (第五版) 。选择传出神经系统章节进行课堂教学, 共8学时。

1.3 调查方法

实验班以PBL教学法进行授课[1,2], 对照班采用LBL教学法进行授课。2班均于课后发放调查问卷, 并召集部分学生进行座谈, 收集学生对采用PBL教学法的感受与建议。调查内容包含3方面 (态度、能力、知识) , 共l8个项目。每种教学法、每个项目分4个等级 (好、较好、一般、差) 。学生在2种教学法的4个等级中, 各选一项, 用“V”表示[3]。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以SPSS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 然后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调查以问卷为主, 共发放问卷90份, 收回有效问卷90份, 有效回收率100%。笔者对2班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显示, 实验班学生在学习态度、能力与素质、专业知识学习3方面与对照班比较, 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 表明PBL教学法明显优于LBL教学法, 同时也不同程度地肯定了PBL教学法, 结果见表1。

3 讨论

结果表明, 在药理学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明显优于LBL教学法。PBL教学法无论从培养学生学习态度、能力与素质方面, 还是在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方面都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 此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使学生学会思考, 学会学习, 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更重要的是, PBL教学法改变了传统药理学教学方法, 促使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体现了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也使学生能有效地运用护理程序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 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实践表明, PBL教学法对提高药理学教学效果是行之有效的,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是: (1) 部分护生习惯于传统教学法, 不适应PBL教学法; (2) 查阅资料文献的途径有限, 大多局限于教科书; (3) 教学效果主要靠护生反映和教师观察, 缺乏行之有效的评估手段[4]。

另外, 笔者在药理学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督促学生多思考, 以“问题”为线索展开教学活动, 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尝试、敢于提问、学会探究、学会质疑, 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了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

目前, 虽然PBL教学法有传统教学法难以比拟的优势, 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PBL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且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因此, 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摸索并完善。

摘要:目的 观察PBL教学法在护理专业药理学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90名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 实验班采用PBL教学法进行授课, 对照班采用LBL教学法进行授课, 2班均于课后发放调查问卷, 并统计调查问卷。结果 实验班学生在学习态度、能力与素质、专业知识学习3方面与对照班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表明PBL教学法明显优于LBL教学法。结论 PBL教学法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了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 PBL教学法非常适合药理学教学。

关键词:药理学,PBL,LBL,教学法

参考文献

[1]蓝星莲, 于龙顺, 潘龙瑞, 等.问题式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 2007, 15 (6) :1136~1138.

[2]蓝星莲, 潘龙瑞, 龚新荣, 等.PBL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 2007, 6 (12) :1133~1135.

[3]蓝星莲, 潘龙瑞, 于龙顺, 等.药理学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应用与比较等[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 (2) :28~29.

篇4:PBL教学在生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PBL 教学模式;生理学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574-01

生理学作为医学及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学生普遍认为本课程比较困难。如何使学生更有兴致、更有效地學习,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已是迫在眉睫。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创造条件,我们在生理学教学实践中尝试引入PBL教学法。

1 方法

1.1 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是PBL 教学的重要环节,选择合理的病例是PBL 教学的重点,病例首先要具有客观真实性,我们一般在临床中寻找症状比较典型的病例,在原始病例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修改,使用不违反医学规律的语言代替专业性比较强的术语[1]。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学科。一切生理学的理论都来自于实验。作为医学生和护士,只有在学习和掌握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发生过程和机制等方面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对以后医学课程的知识进行深刻的理解和正确的应用,才能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以便准确地诊断、治疗疾病和护理好病人。病例既要综合体现学生所学的知识, 又要照顾学生当时的水平, 使学生努力后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让学生体会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的伊始, 我们选择的案例多与刚刚所学的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一个好的案例是开展一个好的PBL教学的前提。例如糖尿病的病人会出现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的临床症状。

1.2 提出问题

学生阅读病例后,教师提出肾小管溶质浓度对尿生成的调节,使其理解渗透性利尿的概念及原理;通过此问题的解决,可以提出为什么颅内肿瘤、出血的病人在出现进行性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时,可以选用甘露醇治疗纠正脑水肿?此问题在帮助学生加深对渗透性利尿概念的理解同时,有助于密切联系临床,学以致用。

1.3 收集材料

教师要求同学之间互相协助,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查找问题

的相关答案,分配同学通过图书馆、教科书、网络等途径搜索的问题答案,进行课堂交流[2],同时可以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在课堂有针对性的各抒己见,展开讨轮。

1.4 课堂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要求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提出学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适当评价学生的表现[3]。同时,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理论基础知识去分析所遇到的问题,将讨论引向深入。也给学生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教学评价

采用自测题的考核方式考查学生对本节重点难点内容的掌握情况,来了解学生对PBL 教学模式的掌握及收获,大多数学生用本法对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掌握的比传统的讲授理解的透彻。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学习的机会,调动其学习的主体性,发挥其主动参与性,积极投身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表达的能力,提高了查阅文献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团队精神。但仅有少数学生变化不明显。

3 讨论

3.1 角色的变换

教师从单一的知识讲授者变成了知识的引领者。学生也从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知识的探索者。同时,这个变换也要求教师谙熟教材,选择适合应用PBL 教学法的章节内容,能熟练掌握该章节内容的重点、难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同时问题设计要具有针对性和可引导性,真正做到“精”和“巧”。

3.2 案例的选择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具有代表性、针对性并贴近生活的临床病例,将各知识点贯穿于真实的病例中,将趣味性、启发性融入问题,有针对性、有重点地提出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3.3 课堂的掌握

PBL 教学法对课堂要求比较宽松,这要求教师要把握好课堂讨论的时间、方法、范围。保证45分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要求教师有较强的组织与驾驭课堂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建伟. 中医妇科学PBL 教学模拟病例设计原则浅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2: 13 - 4

[2] 李冬妹,黄瑾,潘泽民,等. 在PBL 教学模式中如何转变教师的角色[J]. 农垦医学,2008,30( 6) : 526 - 8.

篇5:PBL教学法与生理学论文

准备进行PBL教学的是“影响尿生成的因素”这次实验,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完成本次实验课的内容,观察各种因素对家兔尿生成的影响,然后将关于本次实验课内容的题目布置给同学,5人一组,共10组,共5题,其中2组同学内容一致,每组的题目由抽签决定,如: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后观察到家兔尿量有何变化,机制是什么?……指导老师提供一些查找资料的方法,如登陆校园图书馆网络数据库等,积极引导学生针对问题钻研教材、搜集资料、查阅文献,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特别是丰富的网络资源)查找资料。

2PBL教学过程

在布置题目一周后,请各组同学派一名代表进行PPT汇报,阐述本组的观点,汇报时间为十分钟,在汇报过程中有不足的地方,本组其他同学可以随时补充,其他组同学积极发言的可为其所在组适当加分,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3教师归纳总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总结与该内容相关的理论知识,找出不足之处,进行详细的讲解,以加深学生对该部分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对学生的整个PBL学习情况作出评价,对学习情况优秀的组进行表扬,希望其他组向其学习,以调动各组学习的`积极性。

4PBL课后要求

学生在课后除了以PPT的形式回答主要问题外,还要记录自己以及本组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详细纪录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反思,巩固所学知识,评估自己的学习方法。

5教学效果评价

为客观评价生理学应用PBL教学的效果,本次课内容结束后,我们对本次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教学效果的评价。我们向每人发放了一份调查问卷。问卷是对PBL教学法的看法,其中89.2%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法提高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80.7%认为提高了自学能力;91.2%认为能拓宽知识面,培养创新思维能力;85.4%认为增加了相互合作和沟通能力。讨论:生理学的特点是知识抽象,学生难理解,难掌握。而传统教学中又是“以教师为主体,以讲课为中心”,采用满堂灌的教学形式,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越来越不适应医学知识的更新,如何提高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将来走上临床打下坚固的知识基础是目前国内医学院院校面临的严峻问题,而PBL教学法则弥补了传统医学教育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不足,它具有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当然,PBL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我国学生在高中阶段已经养成了“老师讲,学生听”的这种被动学习的习惯,因此有些学生很难适应这种全新的教学方法,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这样就达不到主动学习的目的;另外PBL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要求比较高,教师除了需要具有较为扎实的相关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外,还要掌握实施PBL所必需的知识、技巧和经验,所以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并且能把新知识熟练应用于PBL教学中;目前国内还尚未设计出适合各医学院校学生的病例;还有经费投入、教学场地、图书馆资源的完善等等,这些都是在PBL教学中需要考虑到的问题。尽管PBL教学法还存在一定的限制,但它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效果良好,不仅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全新教学理念,还能提高生理学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希望以后随着PBL教学法的逐渐完善,这种新的教学法可以用于生理学的理论教学中。

6结语

篇6:pbl教学案例管理学

摘要:目的: 为适应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性学校建设的要求,加快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步伐,提高教育改革成效,探索职业教育新方法,现将PBL教学法应用于药理学教学中,并与传统教学法对比,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方法: 选取92名2012级五年一贯制护理专业学生,平均分成两组,分别采用PBL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对同一内容进行教授,课程结束采用统一试卷进行考查,以评价教学效果,并以问卷调查形式,评价两种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动力和学习态度的影响。结论: 接受PBL教学方法的学生与接受传统教学法学生虽然成绩无明显差异,但从分析问题、论述问题能力方面明显优于接受传统教学法的学生,且接受PBL教学方法的学生在学习动力和学习态度上明显趋于积极,因此,可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推广PBL教学法。

关键词:PBL教学法;传统教学法;药理学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2-0112-01

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ning,简称PBL)也称为问题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药理学是医学职业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学习临床课程至关重要,并对今后从事医学工作起到指导性作用。因此,将PBL教学法应用于药理学教学中,并与传统教学法进行对比,是探索药理学教学新方法的重要途径。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本校92名2012级五年一贯制护理专业学生,平均分为两组。46人为PBL教学组,46人为传统教学组。

1.2方法

1.2.1 PBL教学法具体实施方案:采用教师课前提出问题-学生查找资料-分组讨论-教师总结的教学步骤。具体过程:(1)选取人卫出版社徐红主编的《护理药理学》中“镇静催眠药”为教学内容。由代课老师提出问题、选出案例,提前两周布置给学生。(2)将46人分为8组,每组5-6人,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预习相关内容,查阅相关资料或请教相关临床教师,讨论教师布置的问题、分析案例,制作知识点卡片。(3)在课堂上,以所布置的问题为讨论内容,各组推选代表阐述问题,并对涉及案例作出分析。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启发和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控制讨论节奏,维持讨论秩序。(4)学生讨论结束,由教师针对共同性问题、争议较大的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归纳总结本节内容重点难点,并对讨论进行点评。最后,收集各组制作的知识点卡片,统计各组有效知识点数量,选出优秀小组,予以奖励。

1.2.2传统教学组采用传统讲授法。由实施上述教学法的教师,对相同内容进行精讲,明确教学目标,突出重点难点,最后再进行案例分析。

1.3教学效果评价

1.3.1试卷考查 以考题形式对上述教学内容进行测试,针对重点难点内容以问答、论述两种题型进行考查,总分50分。最终PBL教学组平均成绩为44.8分;传统教学组平均成绩为40.6分,成绩虽无明显差异,但在论述题型解答中,PBL教学组学生体现出明显优势。

1.3.2问卷调查 针对92名学生此次学习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态度进行问卷调查,以选择题型进行调查。PBL教学组有89.1%的学生认为学习动力来源于问题驱动,有8.7%的学生认为学习动力来源于考试,认为其他因素的有2.2%。传统教学组仅有10.9%的学生认为学习动力来源于问题驱动,而认为学习动力来源于考试的占总人数的84.8%,认为其他因素的占4.3%。由此看出,在学习态度上PBL教学组的学生较传统教学组的学生更为积极。

2结果

通过试卷考查和问卷调查两种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虽然两组试卷成绩无明显差异,但从“学习动力和学习态度”角度来讲,PBL教学组学习动力和学习态度更为积极,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

3讨论

基于药理学的学科特点,探索适合药理学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

传统教学法,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被动式的接受知识“输入”,不能够培养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PBL教学法则以现实世界的学生为中心,把被动的学习过程转变为主动的知识探索者,以今后从事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基础,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为培养适应于社会事业的优秀人才起到推动作用。

PBL教学法虽有一定优势,但并非所有药理学内容都适合采用PBL教学法。对于内容较为复杂,临床案例不易进行鉴别诊断的,采用此种方法很可能误导学生,给学生留下错误知识印象。因此,针对不同教学内容,教师应选用不同教学方法,以保证教学的实效性,知识掌握的准确性。

PBL教学法作为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对教师自身的素质要求较高,教师不仅要对本专业知识掌握扎实,并且要具有相关的临床实践经验,这样才能选取有价值和适用的临床案例。另外,教师要有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引导调动学生积极性,控制课堂节奏,使学习更有效。

PBL教学法对学生自学能力要求较高,而我校的该层次学生普遍基础薄弱,素质偏低,获取信息途径单一,学习主动性较差。加之在校课业较重,而PBL教学法整个过程时间较长,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因此,能否整体推动教学效果还有待验证。

篇7:pbl教学案例管理学

【摘 要】目的:在药理学教学中,对PBL教学法应用进行探索。方法:在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进行传统教学法和PBL教学法对比研究,并通过成绩分析和调查问卷对教学效果进行初步分析。结论:PBL教学法在学生成绩、提升学习兴趣、提升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习记忆和综合分析能力、加强师生互动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

【关键词】PBL教学法;药理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R9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172-02

药理学是一门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介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药理学课程教学对学生未来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化、程式化,且药理学覆盖面广,知识点较为零碎,涉及学科广。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学习过程枯燥无味,重点难点多且难以掌握和巩固,因此学习积极性不高。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药理学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由美国南伊利诺大学神经病学教授霍华德?巴罗斯(Howard 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1,2],PBL教学法作为一种先进的现代的教育模式和教学理念,在我国医学教育中也得到广泛应用。笔者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以2012级护理专业为受试对象,分别采用PBL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然后对两个班学生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现总结如下。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院2012级护理专科学生1班和2班99名学生为实验班,3班和4班102名学生为对照班。前期均学完基础课程,任课教师相同,两班学生性别、年龄、开课时基础课成绩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班课时数和学习内容均相同。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班采用PBL教学方法,首先对学生进行PBL教学法的理论知识培训,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5人,在课前一周将结合课程内容的问题(思考题或临床病例)提供给学生,学生通过教材、文献、网络等查找资源,获取相关知识。课堂上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问题展开讨论,每组各推荐一名学生讲台发言,其他同学补充,最后老师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

1.2.1 评价方法 学习结束用难度系数相同的试卷进行闭卷考试,考试后分别对两班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学生对各自教学方法的认同程度。调查问卷统一发放,当场收回,发出问卷进201份。回收201份,有效回收率100%。

1.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2.1 两班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比较,见表1。

2.2 两班学生对各自教学方法的认同情况比较,见表2

讨论

通过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成绩分析和调查表明,使用PBL教学法在学生成绩、学习兴趣提升、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综合分析能力、师生专业知识交流都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

3.1 P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开展PBL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3]。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知识,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到站上讲台为其他同学讲解,都能使他们获得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所提出的问题都是学生在未来专业领域可能遇到的真实世界而非结构化的问题,学习兴趣明显增加。

3.2 P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学生参与太少,服从太多。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往往是被动的。而在PBL教学中,通过设置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查找和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和信息,并对已有的资料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寻求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参与意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4]。

3.3 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综合分析能力

PBL教学中,学生为了解决问题,会通过查阅、分析、总结等多种手段来反复学习知识,相较传统填鸭式学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明显增强。同时通过投入问题的学习,能够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文献检索、查阅资料的能力;归纳总结、综合理解的能力;逻辑推理、口头表达的能力等。拓宽了知识面,并建立三维知识结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4增加了师生交流,活跃了课堂氛围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模式,教师授课劳累,然而学生在课堂上却表现不活跃,课堂氛围沉闷,师生双方都显得被动与压抑。PBL教学法围绕“真实世界”的问题的解决,使师生双方进行更多的沟通与交流,课堂氛围活跃,学习环境轻松而又有序。

3.5 PBL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在PBL教学模式中,教师面临着角色的转变,由单纯课程讲授的主体地位转变为课程的协作者和催化剂,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牢固掌握药理学的基础理论,还要紧跟科研前沿,要有创造性的思维,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注意引导讨论方向,同时还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处理好问题和系统课程之问的关系,要对问题进行良好的设计,要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指导和帮助,这就需要更多的技能和花费更多的精力。

PBL教学模式是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一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等创新能力的培养[5],无论从学习态度、能力与素质,还是专业知识学习方面,PBL教学都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因此,PBL教学对于推动高校的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实用型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易华,易小云,彭易.基于PBL的创意人才培育制:度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17(1):35-38.[2] 陈丽虹,周莉,吴清泉,等.PBL教学模式效果评价及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13(1):70-73

[3] 蓝星莲,等.PBL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7,12: 1133

[4] 蒋红艳.在药理学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08,9(18): 5-6

篇8:病理学实习课PBL教学初探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 1969年在加拿大的McMaster大学首创。据WHO报告,当今全球大约有1,700余所医学院采用PBL模式,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PBL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1]。该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提倡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它与传统教学中强调以教师讲授为主有很大的不同,更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目前国内一些高等医科院校已经开始尝试PBL教学,但较多见于临床教学[2,3],基础医学课程实施PBL教学尚处于摸索阶段,这当中也包括病理学。

1 我国病理学教学现状

病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主干学科,其学科特点是以形态学为基础,同时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其内容不仅涉及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等基础学科,还涵盖临床各学科。长期以来,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两多两难”,即学习内容多,概念抽象及形态描述多;理论知识记忆难,显微病理形态复杂多样、掌握难[4]。学生在理论课学习中,常常感到形态学改变抽象难懂,不同病变之间的病理变化易混淆,不利于记忆;此外,由于病理学知识量大,也常常使学生对理论课内容缺少深入的理解,加重了学生课后消化吸收的负担。因此实习课的设置就显得尤为必要:一方面,病理学实习课可以使学生对病变形态的理解更加形象化,有利于深化对理论课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实习课能给学生提供一个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相联系的平台,有利于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及自学能力。可是,传统的病理学实习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被动客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未能充分发挥。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信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顺应教学改革的潮流。因此将PBL教学法引入病理学教学的尝试应运而生,呼声也日益高涨,这符合当今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2 PBL教学法的优势

PBL教学法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较明显的优势[4]:①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得到了加强。由于PBL教学所选的问题往往贴近生活,因而能激励学生去思考,去努力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运用自己在学科中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和理解;②学生的学习更积极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也使课堂氛围更为热烈,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③围绕问题将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④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提高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能力;⑤促进教师更新知识结构,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本专业的内容,还要了解相关学科知识,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做到教学相长。

3 PBL教学过程及实施效果

美国Southern Illinois大学的Howard Barrows和Ann Kelson博士给PBL下了一个定义:PBL 既是一种课程又是一种学习方式。作为课程,它包括精心选择和设计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要求学习者能够获取关键的知识,具备熟练的问题解决技能、自主学习的策略以及参与小组活动的技能;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学习者要使用系统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以及处理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难题[5]。PBL教学法强调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多种学习途径相结合,强调团队精神,强调教师的支持与引导作用等。概括起来,PBL就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以PBL为载体,围绕每一个PBL中包含的核心知识展开主动学习,经过“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自学解疑→论证假设”获取医学知识的过程。

PBL典型教学过程是[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往往需要获得一些必要的专业知识,即所谓的学习议题,学生分头查找资料获取知识,然后相互交流所获得的知识,并讨论如何用所获得的知识来促进问题的解决;如果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发现还需要研究另外一些新的学习议题,学生们就需要反复循环地提出学习议题、分头查找资料;小组交流并讨论,直到问题得到解决;问题解决后,学生们还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总结所获得的知识和思维技能。

我们在病理学的临床病理讨论课(clinical pathological conference, CPC)中就采取了PBL教学。首先将学生分为5人一组,每组安排一个小组长,提前将选择好的病例资料发给他们,并且在课堂上提供相关的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比如在病理学各论学完后,提供一病例:老年男性患者,因上腹部疼痛一年余,上腹部包块和腹胀半年,腹水一月余入院。后出现消化道出血、呕血和柏油样便,抢救无效而死亡。临床诊断:胃癌,不能排除胰腺癌。尸检发现:极度消瘦,巩膜黄染,两下肢有凹陷性水肿;腹部明显隆起,腹腔内有草黄色半透明液体约4,000ml,腹膜广泛粘连,散在大小不等的灰白色结节;腹腔大多数脏器互相粘连;肝表面及切面见多个散在的灰白色结节;胰体积明显增大,质较硬,灰白色,表面呈结节状;胃大弯侧浆膜面及肠浆膜面散在分布着一些灰白色结节;脾切面有一不规则的楔形灰白色区;两肺前缘圆钝,指压后遗留压痕。

首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①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尸检所见,患者所患何病?为何死亡?②原发部位在哪儿?依据是什么?病变之间有什么因果关系? ③患者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临床表现? 和病理改变间有何联系?④脾有何病变?可能有哪些原因?⑤双肺有什么病变,有何依据?然后让他们回去通过复习或查阅文献写成书面报告。学生首先会去复习病理学相关章节的内容,并且还需要复习有关生理学、组织学和解剖学内容。第二次上课时,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同学们可以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相互提问,竞相回答,这时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仅担当引导者或催化剂的角色,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氛围,帮助学生联系问题、构建学习框架,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鼓励学生自我评价等。最后综合讨论的内容,先由学生代表对该次讨论课做出总结,然后教师补充并提出重点掌握的概念、内容及注意问题等。

通过课后信息反馈,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普遍持欢迎态度,认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开动脑筋,变被动为主动,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病例分析,不仅能将所学的病理知识融会贯通,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总论与各论、局部与整体、静态与动态相联系,而且能将所学过的相关基础医学知识(如生理学、解剖学和组织学等)、病理知识以及临床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病例分析,做到早期接触临床,不仅锻炼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实践能力、表达能力、利用信息资源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也得到明显提高。这样的讨论课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病理知识的理解,联系了组织学、解剖学、内外科及诊断学内容,而且使用了文献检索和网络知识,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一定基础。

4 PBL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我国某些医科院校已在进行PBL教学的尝试,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有许多所谓的PBL教学只是形式上的PBL,并未领会其真正内涵。我校于2007年启动了PBL教学改革计划,并邀请了国内知名的PBL教学专家来校讲学和交流,极大地促进了PBL教学的健康发展。但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亟待解决。①在我国,由于病理学课时压缩,加之病理学内容多,因此难以全面开展PBL教学。我们可以尝试一些PBL实习课程,特别在病理学讨论课中加以应用,或采取PBL与传统模式并行的双轨制;毕竟传统教学法具有其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曾经也必将继续发挥其独特作用;②从目前客观条件看,我国还不能达到十多个学生一个教师的水平,场地小,限制了PBL教学的开展。我们可以安排10-20个学生为一组,采取组间讨论的方式,组织得当,也可以收到较满意的效果;③部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差,对于突然改变的需要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不能很快适应,需要教师积极引导;④教师负担加重,较传统教学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需要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并提供有力的后勤支持和保障;⑤师资的匮乏和对PBL教学法认识的不足。举办PBL学习班,对实施PBL教学的教师进行培训,组织教师观摩PBL教学,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和完善PBL教学法;⑥进一步完善公用计算机检索系统和教学环境设备是实施PBL教学的保障。

总之,PBL教学改变了过去简单的以教师、课堂和课本为中心的教学,代之以讲授与自学、讨论与交流、指导与研究等密切结合的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将课堂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不仅可以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活化了所学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PBL教学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但受对PBL认识和场地等的限制,及长期传统教育思维的束缚,如何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下更好地开展PBL教学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沈建新,王海燕,王海江.PBL: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1,22(2):36-38.

[2]冯国和,陈移,梁素珍.PBL教学法在教学查房中的实践[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12):1332-1333.

[3]刘江华,段世芳,韦兵,等.PBL教学法在跨临床多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比较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22):151-152.

[4]张文敏,黄爱民,晋雯,等.病理学实验课中PBL教学模式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7(3):296-298.

[5]Ioan D.How-to-do guide to Problem-Based Learning[M].UK:U-niversity of Manchester,2004:5.

篇9:药理学课程PBL教学模式

【关键词】药理学课程 PBL教学模式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256-01

目前,我国的一些药理学课程仍然是采用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是这些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是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进一步研究理解。随着药理学学科的快速发展,药理学所涉及的知识面更加广泛,而在课堂上进行问题式教学,又受到了许多学生的欢迎,而且随着PBL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引用,也取得了非常有效的成果。

1.PBL教学模式的特点

PBL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在PBL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自由发言,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与意见,也可以自由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且该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从而不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则是由老师单方面地向学生进行传授知识,此方法虽然容易可行,但是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很难让学生接受,教学过程比较陈旧死板,师生之间的互动也不是特别频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采用PBL教学方法,则是向学生传授药理学知识的最佳方法,不仅可以启发学生不断地进行思考问题,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PBL教学方法将学生心中的“要我学”转化为了“我要学”的思想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当然,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仅对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对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要求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也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不然很难控制意想不到的局面,同时,老师也要有很强的耐心与细心,不断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不断地解答学生内心的疑惑。

2.药理学PBL教学运行过程

2.1 PBL准备

PBL准备就是老师提前准备问题式教学过程,在上课之前,教师要提前进行问题准备,主要是根据一些教学大纲进行问题编排,或者是根据一些具体的基础知识进行针对性讲解,然后,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些问题具体进行讲解,并且重点介绍PBL的特点和运行状况,并且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情况来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

2.2 PBL实施

在老师做完课前准备之后,教师就可以根据提前想好的问题来对学生进行提问。首先,教师需要先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最好在8个人左右,分4组,然后老师在课堂上将提前准备好的问题分发给每一个小组,再由每一个小组进行搜集资料,不断讨论,或者可以去学校图书馆等查阅资料,最终每一个小组都要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可以规定学生做成PPT的形式,在下节课上课的时候各个小组都要派出一个代表,为我们分享有关PPT的具体内容,也可以派出两三个人进行分享交流PPT内容,由一个人主讲,另外一两个人进行补充和记录。教师就可以在台下根据学生的PPT具体内容或者讲解过程进行打分评价,同时也可以针对一些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相信同学们经过老师的讲解与提问,一定会对药理学课程的相关内容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与思考。

总而言之,在PBL进行实施的过程中,一定会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参与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勤学好问习惯,该过程每个组总共占有15分钟左右的时间。

2.3 PBL教学效果评价

由于目前PBL教学正在推进过程中,具体的教学效果还需要学生或者是一些教师进行反馈,校方可以采用调查问卷、学生座谈的方法来进行具体的教学意见的反馈,只有充分地了解了这种教学模式的不足和存在的有待解决的问题,才能进一步改正这种方法,并不断使之完善和改进。在进行PBL教学模式的评价过程中,必须要公平公正,采用一种客观的态度,来进行评比,也可以将进行PBL班级的和不进行PBL班级的教学成绩进行评比,从而更加有效地反应出教学成果。

3.PBL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在药理学课程中引入PBL教学模式,不仅使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而且促进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差距。但是,如果想在校区大面积地实行PBL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很大的问题有待学校解决。

3.1 PBL教学模式需要的教学条件高

教师如果想在课堂上大面积地实行PBL教学模式,首先就需要老师投入大量的精力与人力,老师不仅要有足够扎实的基础知识,也要有足够强的课堂控制能力,而且在上课之前也需要老师先针对课本进行基本编排,再根据具体知识提出相关问题,从而才能使PBL教学过程进行的更加顺畅,也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魅力与活力。

3.2 PBL教学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

PBL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区别,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只需要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并积极发言就可以,而在PBL教学模式下,不仅对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很大的要求,也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有很大的要求,因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需要学生小组先对问题进行交流思考,然后总结归类并做成ppt的形式来向大家进行展示,教师在根据他们的具体表现来对学生打分评定,从而可以不断地督促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交流,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PBL教学模式并不是适合所有的药理学课程,对于课本上的一些总论、难点等部分就不是特别需要适用于采用PBL教学方法,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可以让学生更能力地学习,从而理解相关知识章节。总而言之,在药理学课堂上,教师最好采用PBL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统一的方法,再由老师进行分析、总结、评分。

4.小结

PBL教学方法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在许多课堂上,目前还都处于适用阶段,鉴于其局限性与不可未知性,还不适合大规模地采用,还需要老师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与了解。但是,PBL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了深远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陶小军,杨静娴,徐志立等.药理学课程PBL教学模式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1):13-15.

[2]汪建云,魏群利,吴云明等.PBL教学模式在临床药学专业临床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3):96-97.

上一篇:26个全国助残日活动主持词051下一篇:餐厅收银社会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