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护理会议通知

2024-05-09

院前急救护理会议通知(精选10篇)

篇1:院前急救护理会议通知

关于组织开展院前急救培训的通知

各县直医疗机构、各乡镇卫生院:

根据《修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修水县院前急救体系

建设方案的通知》(修府办发【2013】21号)精神,我县于10月

12日举办了一期全县院前急救培训班,为确保培训效果,达到全

员培训的目的,现要求全县各级医疗机构积极组织开展院前急救

培训,具体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培训时间

2013年11月1日以前。

二、培训对象

本单位、本辖区内(包括村级卫生所)全体医务人员及救护

车司机。

三、培训内容

(一)实践操作部分

1、徒手心肺复苏术;

2、气管插管术;

(二)理论知识部分

1、院前急救规范化管理(见附件);

2、常见意外的院前急救(见附件);

3、突发创伤院前急救基本常识(见附件);

4、心脑血管意外的急诊处理及心肺复苏新亮点(见附件)。

四、工作要求

1、请各单位务必高度重视此次培训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

制,积极组织全体人员参加培训和考核,做好签到考勤。

2、此次培训工作将纳入年终综合考核,要求有签到考勤、图

片、试卷等资料备查。

3、各单位将院前急救培训小结的电子版于2013年11月5日

前发至局医政股邮箱sxj1387921@163.com。

联系人:冷星华联系电话:7625621

附件:院前急救理论知识部分培训课件。

修水县卫生局

2013年10月16日

篇2:院前急救护理会议通知

院前急救( p re - hosp ital emergency medicalcare)以救治各种急性发作的疾病及各种突发事件为主,内容包括现场救护和转运工作,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首要环节和重要的基础部分,可以为院内救治争取抢救时机。院前急救的主要特点是突发性、紧迫性、艰难性、复杂性等,工作随机性强, 病情危重,病种复杂,预后凶险,死亡率高,易发生医疗纠纷。因此做好院前急救的护理配合,对于降低急危重症病人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防范医疗纠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篇3:院前急救护理会议通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急诊科2009年5月-2011年12月院前急诊的脑卒中患者44例, 其中男30例, 女14例;年龄53~81岁, 平均 (69.7±7.7) 岁。临床症状为猝然昏扑、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塞。电话出诊及急救后追踪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29例, 出血性脑卒中25例。患者中糖尿病史24例, 高血压病史30例, 冠心病史28例,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史12例,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史10例。院前鼻导管吸氧39例次, 口咽呼吸插管3例次, 心电图检查25例次, 建立静脉通路30例次;浅昏迷20例, 重度昏迷3例, 定向力障碍、意识朦胧8例, 神志清醒13例。

1.2 院前病情评估

急救人员在接听派车电话后, 立即出车, 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 最早6 min, 最晚20 min, 平均13 min。医务人员到达现场, 立即进行生命体征测定、神经系统查体, 初步判断患者的神志, 根据年龄、血压、发病缓急, 初步判断出血性疾病、缺血性疾病, 即采用GCS评分评估病情、确定抢救措施和转运策略。如果患者GCS≥8分, 应该立即转运;如果患者GCS<8分, 陷入昏迷, 生命体征不稳定, 立即采取以下阐述的院前急救护

1.3 院前急救护理

1.3.1 呼吸道保持通畅

使患者保持平卧, 若患者疑似患有脑出血, 则将头抬高15°。解开患者衣领、裤袋, 减少对呼吸道阻力;迅速清除口腔、气道中呕吐物及分泌物, 防止吸入性窒息;使舌根后坠、鼾声大作患者头部偏向一侧, 放置口-咽通气管;抽搐患者放入开口器, 放置舌头被咬伤。若有患者昏迷、呼吸心跳停止, 则立即进行气管内插管, 连接呼吸器辅助患者呼吸, 同时行胸外心肺复苏术然后给予吸氧。

1.3.2 建立静脉通道, 维持有效循环

迅速建立1~2条静脉通道, 保证抢救药物及时应用。采用静脉留置针, 为避免患者自身的晃动而导致针头脱出及液体外渗, 保持输液管道通畅, 最好不要在活动关节处进行针头穿刺;另外对于肢瘫患者, 则需选择健侧肢体部位进行穿刺。

1.3.3 对症急救

(1) 降低颅内压:通常情况下, 发生脑疝很容易造成患者的死亡, 因此快速有效地降低患者颅内压, 减轻患者脑水肿, 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抢救至关重要。应用静脉快速滴注20%甘露醇250 ml, 120滴/min, 静脉注射速尿40 mg, 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颅内高压症状。 (2) 颈动脉降温:急性脑组中患者头部的局部降温也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使脑内出血被止住, 脑部血肿缩小, 脑基础代谢率降低, 从而保护脑细胞, 进而减少死亡率。将冰湿毛巾或冰袋放置于昏迷脑卒中患者两侧颈动脉处进行降温, 并且持续应用。 (3) 控制血压血糖:对于高血压患者, 快速静脉滴注加入25 mg硝普钠的5%葡萄糖;对于糖尿病患者, 以20μg/min速度避光静滴加入胰岛素的生理盐水 (胰岛素的量则视血糖水平而定) , 同时密切观察血压及血糖, 随时调整输液速度或者滴数。 (4) 稳定患者:一般急性脑卒中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与恐惧心理状态, 而这些不良情绪对于病情的控制非常不利, 并且使患者的呼吸及心率均增快, 使脑出血加重, 使机体抵抗力和应激能力均下降。此时, 急救人员应首先保持头脑沉着冷静, 动作有条不紊, 以和蔼的态度、熟练的操作、高超的技能取得患者的信任, 稳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 使他们共同积极配合急救措施。对于抽搐或者极度焦躁不安的患者, 缓慢静注安定10 mg或肌注鲁米那100 mg。

1.3.4 安全转运与途中监护

经以上初步急救处理, 一般患者的生命体征取得相对平稳, 此时应立即将患者转运至医院。途中将患者头用软垫固定, 防止头部晃动并且可以保护头部, 尽可能使患者采取舒适的卧位。给患者系好安全带, 并且保持担架平稳、固定, 避免途中的颠簸使患者卧位发生变化以及带来不适。途中用生命监护仪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呼吸、瞳孔、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仔细看护好输液管、吸氧管等管道, 保证输液、吸氧通畅, 防止扭曲、受压、移位和脱出。倘若患者出现呼吸、血压、心率等病情变化时, 随时对症处理。

1.3.5 医院及时完善的准备与接收

及时与医院急救中心取得联系, 简明告之患者病情, 需在患者到达前预先准备的抢救措施方案包括抢救的场地、材料、医护人员 (如及时联系好CT、MRI室, 及时邀请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医生联合会诊等) , 到达急诊科后, 急救人员详细向急救中心人员交代病情, 如详述简要病史、所用药物等, 保持救护的连续有效性, 以便患者到达后急救中心立即接收、分诊、实施抢救, 缩短急救时间。

2 结果

44例急性脑卒中, 有2例在抢救过程中继发脑疝, 出现呼吸循环衰竭, 现场抢救无效当场死亡。另外42例经现场急救后病情相对平稳, 立即安全送至医院进一步确诊治疗, 抢救成功率为95.5%。42例入院时病情均保持稳定或有所好转, 无因转送而致病情加重或死亡者。

3 讨论

现代社会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脑卒中是威胁老人生命的三大疾病之一, 致残率高达70%~80%[4]。脑卒中发病急, 进展快, 常常于较短时间内达到较为严重的程度, 甚至危及生命[5]。由于脑卒中患者具有有效治疗时间窗 (3~6 h) , 而且院前救护对脑卒中患者 (尤其是脑出血患者) 的预后至关重要, 该病预后较差, 易造成终身感觉、运动功能障碍以及不同程度的劳动力丧失, 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负担[6]。因此建立一套合理的院前急救护理、转运、治疗路径, 进而提高脑卒中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减少致残率及死亡率, 是当前急救工作者对于脑卒中患者急需研究的问题[7]。

院前急救护理是指急危重患者进入医院以前的医疗急救, 目的是使患者得到最有效及时的救治, 再安全转送至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从而抢救并维持患者生命[8]。首要原则是“高效”[9], 即快速出诊, 从接到求救电话就开始指导抢救, 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 保持救护车时刻处于应急备用状态。本院急救人员在接到电话后立即出车, 以最快速度, 即平均13 min到达现场, 其中最早6 min, 最晚20 min。另外缩短急救所用时间, 尽量减少等待医生检查、指示的时间, 本院急救人员及时与医院急救中心取得联系, 患者到达医院后急救中心立即接收、分诊、实施抢救。其次是“高效”原则[10], 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脑卒中患者具有突发性且易出现不可预见的并发症, 医护人员应具备强大地心理素质, 临危不乱, 具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及其敏锐的观察力, 同时具有熟练的急救技术及其扎实的医学知识, 从而能够作出最准确的病情评估以及最有效的急救措施[11]。另外医护人员应具备仁心仁德, 关爱病患, 安慰鼓励患者, 使其情绪稳定, 有效配合急救。本院建立的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包括: (1) 采用GCS进行院前病情准确评估; (2) 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 首先保持脑卒中患者呼吸道通畅, 然后建立静脉通道, 维持有效循环, 最后采取药物对症急救, 待病情稳定后, 安全转运至急救工作准备就绪的医院, 并且途中随时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 最后44名患者中, 有42例急救成功, 抢救成功率高达95.5%,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值得临床做进一步的推广。

篇4: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各种急症和意外伤害明显增多,因此院前急救是新的医疗行为。

急救中心应24小时应诊,迅速接听“120”呼救电话,用最简练的语言在短时间内问清病人的地址、人数、病情、电话,争取到的一分一秒都将对病人进行院内急救起决定作用。所以我科向全县人民承诺,接到电话后3分钟出车。

对车和车内的要求:保证急救车各种性能完好,保证不出任何故障。车内抢救物品柜内放灭菌敷料、气管插管、清创缝合包、血压计、手电筒、开口器、吸痰管、穿刺包。此外,心电图机、电除颤器、简易呼吸器、止血带、氧吸入器、输液用品、各种急救药品,做到四定:定位置、定数量、定人管理、定期维修,消毒、车内舒适、安全可靠的设备,满足患者需要。

急救与护理:院前救护的关键就是及时准确判断病人病情,果断采取抢救措施:护士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神志、瞳孔、面色、表情、皮肤黏膜、感觉末梢血管充盈程度。保持呼吸道通畅非常重要,应迅速给予清理鼻腔、口腔异物,头偏向一侧,对舌后坠病人应舌挟出,并及时给氧吸入,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维持正常呼吸功能。迅速建立静脉通道。①对于创伤性大出血、出血量大者,快速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建立2条静脉通道,维持有效循环。②有颅内高压者,给予20%甘露醇时加压给液,用9号软针头插入20%甘露醇瓶内,然后接入50ml针管,给瓶空气加压。③对于抽搐烦躁不安的病人,确保安定,慎用镇静剂,以免掩盖病情。④急性心梗的病人,做心电检查,给氧,注意安静平卧少搬运,给予扩冠、镇静,给于止痛药。⑤开放性气胸的患者,用无菌厚敷料严密封闭伤口,使之变为闭合性气胸。⑥活动性出血者,用止血带,或直接用血管钳止血,绷带加压包扎。⑦四肢骨折者给予夹板初步固定。脊柱受伤患者首先保持被动体位,防止再度损伤,颈椎损伤的患者严禁转动颈部,以免造成呼吸肌麻痹,加重呼吸功能障碍。⑧对于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立即给予心肺复苏,要密切配合医生,认真听取口头医嘱,执行前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后执行并做好护理记录。在急救现场条件差、病情程度各异、设备差的条件下,护理人员更应有高度的责任心、熟练的抢救技术和全面丰富的急救知识,并且沉着、冷静、细心、快、稳、准、灵活、果断地采取措施,体现了全体急救人员齐心协力、能力互补的战斗成果。

篇5:院前急救的特点与护理

作者:作者:关若珊

作者单位:淄博矿业集团公司中心医院急诊科,山东 淄博 255120 来源:医学期

刊 / 护理学与医疗保健收藏本文章

【关键词】

院前急救 特点 护理

院前急救是指遭受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患者进入医院前的急救,包括现场紧急处理和转运途中的监护。院前急救的主要任务是抢救生命、减少伤员痛苦、减少及预防加重伤情和并发症,正确而迅速地把伤病员转送到医院,须分秒必争,使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专业人员的帮助,尽可能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作为施救者应熟练掌握它的基本特点,从思想上到工作上都要有充分的准备,以利于圆满地完成抢救任务。

院前急救的特点

1.1 突发性

需院前急救的病员往往是突发的,时间、地点、人员不定,涉及的学科不定。因此,就增加了院前急救的难度。

1.2 紧迫性

突发急症和突发性灾害事故发生后,病员病情复杂、危重,需紧急抢救、就地抢救的人数多。有资料统计,心跳、呼吸骤停4分钟内开始心肺复苏者可能有50%存活;6分钟脑细胞即发生不可逆的损害;10分钟开始复苏者100%不能存活。因此,时间就是生命,必须分秒必争,就地抢救与加强运转途中抢救并重。

1.3 艰难性

艰难性是指灾害发生的病员涉及的学科种类多、伤情重,有时成批出现,一个人身上可能有多个系统、多个器官同时受累,而院前急救条件简陋,急救物品不很齐全。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具有丰富的医学知识、过硬的技术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才能完成急救任务。

1.4 灵活性

院前急救常常是在道路、家庭等环境下进行的,而救护车所备的抢救器材和药品有限。因此,在抢救工作中应灵活机动、统筹兼顾。先救命、救急,其他可缓一步的治疗措施,待转运至医院内再进行。否则,就会失去最佳抢救时机,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1.5 关键性

医学急救包括院前急救及院内急救。而院前急救是第一现场的急救,是非常关键的抢救,如果院前急救工作不到位,会直接影响到院内的抢救成功率。如对猝死患者及创伤大出血患者的抢救等。因此,只有院前急救做好了,院内更进一步的抢救才有保障。

院前急救的护理体会

2.1 院前急救对护士素质的要求

院前急救要求护士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过硬的技术操作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院前急救患者大多是危重病人,首先,如果技术操作不过硬、不熟练,会延误抢救时机或无法实施急救;再者,护士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意外伤害、交通事故的现场有时是很可怕的,如果护士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么,连自己都被吓坏了的人,何谈救人呢?最后,护士要有很好的身体素质,如果身体条件较差,搬运病人就成为困难,也会造成治疗不及时的后果。

2.2 出诊前的准备工作

2.1.1 准确定位患者的地理位置、所患疾病或外伤情况

以便准确、迅速到达现场,又能备齐所需物品。不知道患者情况而盲目出诊,会因为延迟到达而失去抢救时机,或物品准备不全而无法实施抢救。例如,仅知道患者的地理位置而不知其病情,只带常用抢救药品,到达现场才知道患者是从高空坠落,因不备有夹板、颈托等物品,就无法保证将患者安全转运。所以,出诊前要尽可能地了解患者的情况。

2.2.2 配备必要的通讯设备

以便在途中与患者联系,发现意外情况与医院联系,或者接到比较特殊的病人可通知医院相关科室预先做好准备工作,以便尽快抢救。

2.3 院前急救护理工作要程序化、规范化

到达现场首先要了解环境及患者情况,先确定患者最需要什么样的急救措施,再进行有序的急救护理措施。

2.3.1 体位

在不影响急救处理的情况下,要协助患者将其放置成舒适的体位: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屈膝侧卧位,这种体位可以使患者最大程度地放松,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的发生,尤其在处理成批伤员,对轻症或重症患者不能照顾周全时,这种体位具有最大的安全性。放置好患者体位后,要注意给予保暖,如无必要,不要对清醒患者反复提问,要尽量使患者安静休息,并减轻心理压力。

2.3.2 开放气道

当患者意识丧失后,舌根或会厌部肌肉松弛阻塞气道,应立即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使患者头向后仰,抬起下颌,清除口内异物(包括义齿)。如患者呼吸暂停,应立即行气管插管,连接简易呼吸器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2.3.3 心肺复苏

遇心跳、呼吸停止患者,应立即行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必须与人工呼吸同时进行,1人急救按压与呼吸之比为15∶2,2人急救为5∶1。同时,建立并维护有效的通气和血液循环,继续进一步的生命抢救。

2.3.4 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

对于所有需要建立静脉通路的院前急救患者,如有可能,均选用静脉留置针,可保障快速而通畅的液体流速,对抢救创伤出血、休克等危重患者在短时间内扩充血容量极为有利,并且在患者躁动、体位改变和转运中均不易脱出血管外或刺破血管。

2.3.5 院前急救用药的护理

医生只下达口头医嘱,护士必须执行三清一核对的用药原则,即听清、问清、看清,药物的名称、剂量、浓度要与医生核对。切忌出现用药差错,用过的安瓿应暂保留,以便核对。

2.3.6 松解或去除患者衣服

需要在院前现场中处理的猝死、创伤、烧伤等患者,为便于抢救和治疗,均需适当地去除患者的某些衣物,尤其是创伤、烧伤等患者,衣服不仅可以掩盖真实的创口或出血,且有直接的污染作用。

2.3.7 保全患者生命,防止病情恶化

预防后期感染或并发症,迅速为患者做好初步处理,如给药、清创、加压包扎和止血等。一旦病情允许,应迅速将患者抬上救护车,送往就近的医院接受继续治疗。

2.3.8 心理护理

大多数院前急救,病情复杂,症状严重,发展迅速,患者及家属的心态和求医心理复杂多样,最突出和常见的心理反应是焦虑和恐慌,此时患者及家属视医护人员为救星。因此,医护人员要有良好的应急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既要沉着冷静又要迅速敏捷、忙而不乱。首先,稳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同时快速实施抢救,避免慌乱给患者以不良刺激,对极度恐慌患者可以给予适当安抚及语言安慰,以缓解其紧张。同时,要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克服场地、设备以及各种不利于抢救的困难,使患者尽快安全到达院内实施急救。

2.3.9 在转运途中的护理

根据不同的转运方式及患者的具体情况,护理人员要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在转运过程中,要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随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注意搬运时患者的体位,搬运体位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例如,颈椎骨折的患者搬运体位不当会导致意外的发生。

2.3.10 转送患者后的交班

要对院前采取的急救措施、患者所用药物、各种管道以及目前状况等做好详细交班,以便院内医护人员有的放矢,争取时间进行处理。

2.4 保证院前急救护理文件的质量

院前急救的护理文件是非常重要的文书,要本着对患者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准确、及时地记录治疗所用的药物、采取的护理措施及详细的病情发展过程,不出现遗漏、涂改现象,保证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完整的护理文件记录会给下一步抢救治疗提供一些必要的数据和信息。例如,在院前急救中用过的药物,当患者入院后再次使用时要考虑使用的剂量问题等。护理记录会给医生提供参考的数据信息,护理文件也会成为医疗纠纷的第一手资料。

篇6:急症病例的院前急救与护理

摘要:对于现代急诊医疗体系来讲主要包括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以及危重急症监护等等这些科室,其中,院前急救已经成为了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当中最核心的一个部分。本文旨在对院前急救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特点以及预后情况和院前急救护理的主要关系,选取了某医院2009至2011年的院前急救患者来进行具体的研究,从而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急症;病例;急救;护理

一、资料和方法

(一)资料

选取了某医院2009年至2011年的院前急救患者1000例,其中有577例患者为男性,另外423例患者为女性;其年龄分布为12至83岁,其中,年龄范围属于60至80岁的患者有309例,所占的比例为30.9%,年龄范围属于40至59岁的患者有355例,所占的比例为35.5%,年龄范围属于20至39岁的患者有237例,所占的比例为23.7%,年龄范围属于12至19岁的患者99例,作战的比例为9.9%。

(二)所属病科的类型

有500例患者的病科是内科,所占的比例为50%,在这500例患者当中,有160例患者为心血管内科,在内科患者当中所占的比例是32%,有105例患者为消化内科,在内科患者当中所占的比例是21%,有88例患者是呼吸内科,在内科患者中所占的比例是17.6%,有70例患者为中毒内科,在内科患者中所占的比例为14%,另外的77例患者为其他内科,在内科患者中所占的比例为15.4%。有447例患者的病科是外科,所占的比例为44.7%,在这447例患者当中,有159例患者为车祸,在外科患者当中所占的比例为35.57%,有113例患者为急腹症,在外科患者中所占的比例为25.28%,另外的175例患者为其他外科,在外科患者中所占的比例为39.15%。

(三)院前急救的措施

首先,就是要确保伤病员的呼吸道是通畅的,必须要把伤病员的鼻内的一些分泌物以及血凝块等等清除干净,对于呼吸存在困难的伤病员来讲,要让他们保持着半卧位的姿势,这样做的目的是要使回心血量减少,从而使患者能够比较轻松的呼吸;对于昏迷的伤员来讲,要让他的头侧向一边,一旦出现舌根后坠这样的情况的话,应该立刻要用舌头钳把舌头拉出来,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患者的咽喉部不至于阻塞;对于为重的患者来讲,要立即让其戴上面罩,让其吸氧,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应该对其实行环甲膜切开术,并进行气管插管,来尽可能地使患者的气道能够保持畅通。

其次,对于心跳和呼吸骤停的患者来讲,必须要立即对其进行徒手心肺复苏,并用面罩让其吸氧,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对其进行电除颤。

第三,对于创伤员的止血、包扎以及骨折患者的固定来讲,应该要选择正确且和合理的搬运方式,并尽早把伤员送至医院接受治疗。另外,对于一些大型的灾害事故来讲,首先需要由现场的比较有经验的医师来对其伤者按照创伤的严重程度来将其分成危重、重、轻以及死亡这四类,并分别用红、黄、绿以及黑这四种颜色的布带来进行标记。那么,在具体的抢救过程当中,就应该先对危重的伤员进行抢救,之后再是严重的,再之后就是轻的,最后是对尸体进行处理,当然在这一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的是要尽可能的用最短的时间来完成这一系列的任务,要做到又快又准确。

最后,对于伤员的转送来讲,在对伤病员进行了现场的处理之后,需要做的就是尽快的将其送至医院进行治疗,那么,需要注意的是,在运送的途中,要对患者的神智、瞳孔、呼吸以及血压等等的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一旦患者出现病情加重的现象的时候,必须要立刻停转急救。

二、讨论

首先,从本质上来讲,院前急救就是要把抢救的工作从医院延伸至发病或者是手上现场,有利于及时抢救危重患者的生命,有利于抢救成功率的提升,有利于使患者的伤残率以及病死率得到减少等等。那么,独异于院前急救来讲,最主要的就是救急,就是要把患者的.病情稳定下来,并将患者迅速转至医院进行救治。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抓紧时间,尽可能不要耽误太久,要快速的处理,尽可能早的把患者转送至医院。

其次,在把各种危重的患者进行转送的这一过程当中,要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以及各项生命体征的稳定与否进行密切的观察,一旦患者的病情出现变化,必须要立刻停车进行相应的处理。那么,与此同时需要做的就是和即将将患者转送至的医院进行联系,让相关的医院做好接诊准备,尽可能早的使危重患者得到救治,进而把急救的成功率提升。

第三,对于急救当中的那些三无人员来讲,急救人员应该要始终把救死扶伤牢记在心,快速的对患者实行诊断和治疗,并向相关的主管部门以及110等等部门进行报告,让其协助患者找到自己的亲人,并对患者的各种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

第四,要成立社区大众的自救互教网,我们知道社区急救是抢救猝死患者的一个关键所在,而急救的唯一目标就是好的脑功能,脑组织在常温缺血以及缺氧的情况之下,通常都只能够忍受4分钟,但是在心肺复苏的情况之下可以使时间延长至12分钟,甚至可以是20分钟,在10分钟之内对失血严重、窒息严重以及气道梗阻严重的患者进行正确的救治。能够把患者的死亡率降低40%。

结语:

总之,院前急救是十分关键的,院前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急救,能够使得危重患者的存活率得到提升,另外,社区急救的开展能够最大限度的对社区门诊和急救中心的卫生资源进行利用,进而使得患者的无治疗期得到减少。

参考文献:

[1] 张雅新,吴丽雅.38例急诊心肺复苏的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09.

篇7:院前急救人性化护理探讨论文

院前急救是医院急救的前沿阵线,面对的是急、危、重病人,具有随机性强、时间紧、流动性大、急救环境条件差、病种复杂等特点[1]。人性化护理是由美国人华生(Watson)首先提出的“人性照护”护理模式发展而来,所谓“人性照护”即护士必须有人性科学的认知,给予病人人性化照护[2]。随着急救医学的不断发展,院前急救的人性化护理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1 院前急救的目的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EMSS)的首要环节,主要目的是对突发性、急发性伤病员,在第一现场及转送中途实施尽快、准确、有效、连续的医疗救治和护理,最大限度的控制、稳定病情,赢得救治时机,达到“救死扶伤”的目的。

篇8:院前急救护理会议通知

关键词:脑卒中,院前急救,护理路径

脑卒中属临床常见急性脑血管疾病, 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 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其中, 前者因血管堵塞引发脑缺血所致, 约占脑卒中总数的65%[1], 而后者则是由脑血管突然破裂所引起的, 发病率较缺血性脑卒中略低。有数据调查显示, 脑卒中是现阶段造成我国成年人死亡和残疾的首要原因[2], 及时判断病情并送诊救治是提高脑卒中患者生存率, 降低脑卒中致残程度的关键。院前急救是指在患者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所实施监护、抢救等医疗活动。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给予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取得良好临床急救效果, 为于临床救治脑卒中患者争取了宝贵时间, 文章现以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和探讨,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4年1月-2015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经120收治的68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 全部患者入院前均出现严重头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困难等症状, 部分患者猝然昏扑。经影像学诊断证实, 病症均符合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相关诊断标准[3]。病例排除标准: (1) 非首次脑卒中发病者; (2) 合并肿瘤等其他脑部疾病者; (3) 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 (4) 急性期溶栓患者; (5) 严重血液系统疾病者[4]。随机将入选患者均分为两组。试验组34例, 男19例, 女15例;年龄42~83岁, 平均 (60.32±5.31) 岁;缺血性脑卒中23例, 出血性脑卒中11例;发病到呼救时间2~50 min, 平均 (26.36±5.21) min;GCS评分3~12分, 平均 (7.10±1.95) 分。对照组34例, 男20例, 女14例;年龄40~81岁, 平均 (59.75±4.62) 岁;缺血性脑卒中21例, 出血性脑卒中13例;发病到呼救时间3~45 min, 平均 (25.08±5.33) min;GCS评分2~14分, 平均 (7.17±2.04) 分。笔者所在医院120电话接诊2 min内出车,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院前平均急救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后均行针对性治疗, 围术期两组采用相同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入院前行常规急救护理措施。120到达现场以后, 接诊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简单判断和评估, 建立静脉通道, 实施呼吸道护理, 对患者病情进行对症处理至患者安全转运回院。

试验组患者入院前以急救护理路径进行院前急救。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 接到急救电话出车以后, 急救人员于车上联系家属, 详细询问患者病症情况及既往疾病史、用药史等, 对患者脑血管疾病进行初步判定。同时, 电话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清除口腔异物、头部垫高及冰敷等家庭急救, 叮嘱患者不要随意搬动患者。 (2) 急救车到达现场以后, 急救人员即刻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检测, 通过查看瞳孔、观察神智等评估患者身体状况, 及时准确制定抢救策略, 确定转运方法。例如:中、轻度昏迷者 (GCS≤9分) 即刻转运;重度昏迷者 (GCS<8分) 迅速予以控制血压、开通气道、吸氧、降低颅内压等现场抢救, 待患者状态平稳后再行转运。 (3) 转运回院途中, 患者恢复体位, 严防呕吐物误吸。期间, 急救人员持续予以患者生命体征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呼吸等, 病情变化者予以应急处理。例如:以冰袋对颈动脉进行降温, 以降低脑基础代谢率, 缓解血肿, 从而保护脑细胞, 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建立静脉通道, 快速滴注甘露醇, 以降低颅内压, 避免脑疝;稳定控制患者血压、血糖等。 (4) 转运途中, 软垫固定患者头部, 系好安全带, 急救车尽量避免颠簸。针对尚未昏迷患者, 予以心理安慰, 帮助患者消除紧张感和恐惧感, 避免患者因负性情绪心理增加心率和呼吸频率, 加重病情。同时, 及时联络急救中心, 简明告知患者病情等相关信息, 方便急诊科准备救治, 待患者入院后, 急救人员详细告知患者转运途中治疗及用药情况, 急诊科迅速实施抢救, 尽一切可能缩短救治时间, 为患者生存争分夺秒。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 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 (中国) 和Barthel量表对存活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估[5],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脑卒中致残情况。其中,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最高45分, 患者得分越高, 神经功能越差;Barthel量表最高100分, 患者得分越高, 自理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19.0系统软件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比较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抢救成功率比较

试验组2例患者死亡, 抢救成功率94.12% (32/34) 。据家属描述, 这2例患者发病时均为猝然昏扑, 急诊车到达现场时, 患者GCS评分均为3分, 经现场抢救无效, 患者出现呼吸衰竭死亡。其余患者经院前急救护理, 均于病情稳定状态下入院紧急救治。对照组6例患者死亡, 抢救成功率82.35% (28/34) 。其中, 4例患者转运回院途中死亡, 2例患者入院抢救无效死亡。试验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6) 。

2.2 两组神经功能和自理能力比较

经针对性治疗及护理, 试验组存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3 讨论

脑卒中又称中风, 是临床常见多发于中老年群体中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 近年来随着不良生活方式的多见, 其发病日趋年轻化。脑缺血或出血会不同程度的损伤颅脑细胞组织, 因此脑卒中不仅致死率高, 导致患者出现瘫痪等残疾情况的现象也十分常见, 文献[6]报道显示, 脑卒中致残率最高可达80%, 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临床研究发现, 脑卒中早期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患者致残率而言具有重要意义[7]。以出血性脑卒中为例, 越早给予患者甘露醇等针对性治疗药物, 越有利于控制患者颅内血肿的早期形成, 这是缓解或避免患者颅内组织受压迫的有效途径。

院前急救是入院以前对患者进行医疗急救以抢救并维持患者生命的有效方法, 能够为患者安全转院进行针对性救治提供宝贵时机, 因此, “高效”是给予患者院前急救需坚持的首要原则[8]。这不仅要求急救车需做到出诊快速, 也要求急救车转运患者回院过程中, 急救人员能针对患者实际病症情况采取有效抢救方法, 为挽救患者生命创造可能。本次临床研究选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对脑卒中患者进行院前急救。该急救模式在传统入院急救模式基础上加用了现场抢救, 且与常规急救模式相比, 该护理模式下的院前急救和入院抢救衔接更为紧密, 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急救时间, 为患者的成功救治奠定了初级保障。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 试验组抢救成功率94.12%,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提示院前急救护理路径能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术后, 试验组患者存活病例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16.74±3.11) 分、Barthel指数评分 (86.42±7.25) 分, 两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0.05) , 提示试验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更佳, 生活自理能力更强, 残疾程度轻于对照组。表明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 能有效缩短急救时间, 对降低患者死亡率、减轻患者致残程度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吴荣.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 2011, 10 (8) :41-43.

[2]马骏.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研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 5 (5) :106-108.

[3]陈峥嵘.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 (34) :249-250.

[4]蒋大琼.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 2015, 28 (50) :103.

[5]白滋.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连续型电子期刊) , 2015, 15 (76) :182.

[6]杨香.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健康必读 (中旬刊) , 2013, 12 (12) :355.

[7]李培丽, 郗哲, 姚菁波, 等.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 2015, 25 (8) :157-158.

篇9:院前急救护理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创伤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321例创伤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和护理,分析护理在院前急救中的重要作用。结果抢救321例创伤患者,成功抢救308例,死亡13例,抢救成功率为96%。结论创伤的院前急救是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能否急救成功与良好的护理密不可分,急诊科护士应该掌握院前急救的各种措施,熟练院前急救各项操作,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为提高医院成功抢救患者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院前急救;创伤;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2-0146-01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的首要环节,是社会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映医院管理及诊疗水平的重要标记[1]。院前急救作为院内急诊科的外延,肩负着争分夺秒挽救病人生命的责任,它是急诊医疗服务的最前沿,是伤病员未到达医院前实施的现场就治和途中监护的医疗活动[2]。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科学知识和法制观念的普及,人们的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院前急救过程中紧急、复杂,不可预知,医务人员稍有不慎,可导致病人不满,引发医疗纠纷。同时,院前急救及时和护理到位也是患者抢救成功和后期康复奠定基础。为了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医患纠纷发生,作者总结和分析我院2003年到2007年对321例患者进行院前急救与护理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321例患者全部是我院急诊科出诊接诊的病例,时间为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其中男性258例,女性63例,年龄为9~66岁,平均年龄为36.5岁。

创伤情况:交通事故创伤245例,占76.3%;坠落伤21例,占6.5%;塌方创伤10例,占3.1%;刀伤15例,占4.8%;爆炸创伤30例,占9.3%。

1.2院前急救措施与方法

1.2.1出诊前的准备急诊科每天由出诊班护士负责检查急救车上的各种设备、抢救物资、急救药品,用完的急救药品要及时补充,急救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各种抢救物资是否齐全等,做好充分准备,提高工作效率。当急诊护士接到急诊电话后,要问清楚患者的发病症状、或已明确诊断的疾病、发病时间、病情等,并做好记录。特别要问清楚患者的详细地址及所在附近的标志性建筑、联系电话;并转告对方要注意接车,避免急救车走错路而延误抢救最佳时间。

1.2.2接诊及时急诊科要成立抢救预案,接到急诊电话后,在短时间内问清楚伤员详细的所在位置,伤员数量,受伤情况及联系方式,及时出诊,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事故现场。

1.2.3判断伤情迅速对交通事故患者的伤情进行评估,全面了解神志、呼吸、血压及脉搏等生命体征[3]。快速就治。对事故现场初步评估,配合医生迅速对患者伤情做出初步评估,对患者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重要脏器的功能状况有一个初步判断,然后根据各部位伤情的轻重缓急安排抢救顺序。多名伤员时,要根据病情轻重安排好抢救计划。对危重伤员应当实施就地抢救,立即实施紧急医疗处置,给予基本生命支持,保持呼吸到畅通,给予呼吸循环支持,呼吸心跳骤停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休克创伤者快速补液扩容,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有活动性出血者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骨折患者给于固定包扎。重症患者经处理后及时转运。

1.2.4建立静脉通道,纠正休克迅速建立2~3支静脉通道,尽量选择上肢静脉、颈前静脉等较粗大的血管,确保有效扩容,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达到纠正休克的目的[4]。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瞳孔、血压、脉搏、呼吸、皮肤颜色、感觉、末梢血管充盈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2.5转运及途中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个体条件及环境限制,搬运恰当的方式和手段进行搬运,以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搬运体位不当可造成严重后果。如严重呼吸衰竭、心竭、哮喘、肺水肿等不能平卧的患者,可让其做到有靠背的椅子上,两边各站一人倒着将其抬下楼;搬运脊柱受伤、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时,要保持脊柱轴线水平稳定,搬运时动作要轻柔,并随时注意观察病情,一旦发现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应就地心肺复出。在转运途中,既要迅速又要注意安全,尽量避免急救车剧烈颠簸。密切关注车上的监护设备,随时观察心电监测、吸氧和机械通气等。昏迷或重症患者头要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畅通,防止窒息。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变化,并做好抢救、观察、监护记录。用药时要注意听清、问清、看清,并认真复合药物浓度、剂量、浓度和用法,用完后要保留空瓶。以便记录和再次核查。救护车准备到医院时要电话通知急诊室做好接诊及抢救准备工作,到达医院后向急诊接诊护士交代患者病史,病情及治疗护理等,以保证患者救治工作的连续性。并及时检查抢救设备和清点出诊箱的药品,并补充药品以备再次出诊。

2结果

本次抢救结果:抢救321例创伤患者,成功抢救308例,死亡13例,抢救成功率为96%。

3讨论

院前急救是一门新兴学科,正处于发展阶段。院前急救需要知识全面,急救技术娴熟,并能准确判断危险场景[5]。院前急救护士都要经过内、外、妇、儿科等科室的轮转,并在心电图、麻醉科和产房进行短期培训。开展急救技术综合应用操作培训,定期进行急救知识操作技术考核,使急诊科全体护士基本熟悉气管插管、电除颤、股静脉穿刺、止血、固定、转运等操作技术,熟练心电图机、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心肺复出机等抢救仪器的使用。同时加强常见急症的模拟演练及医护配合训练,提高护士现场执行口头医嘱的能力。实践证明在实际工作中,在争分夺秒的抢救现场,最需要的是急救护士的快速应对及抢救人员的默契配合与协调[6]。院前急救及途中护送,充分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医护人员必须急患者所急,需患者所需,争分夺秒,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用最快的速度对伤者进行评估、判断,采取有效及时的救护措施及途中安全护送。要求医护人员要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及灵活的措施,才能完成急救和护送任务。

参考文献

[1]闫凤华,段惠玲.523例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8,3(6):408.

[2]郭晓焕.舒适护理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40-41.

[3]曹秀丽,唐秀生.海上急救中的护理工作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1):835-836.

篇10:院前急救人性化护理探讨论文

3.2严格的操作规程 完善的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是保障院前急救质量的重要基础。首先应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院前急救呼叫紧急,无时间界限,护理人员必须随时处于应急待命状态,接到指令后,迅速限备急救物品,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第二应建立“知识技能考核机制”。护理人员要能护理、急救内、儿、妇、外、五官等各种病种的病人,因而要有较全面的护理知识与病情观察能力。第三应建立“护理效果考核机制”论文格式模板。急救工作要求果断、迅速,分秒必争,必须有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现场工作环境大多复杂,可能导致感染,因此,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第四,应建立“护理档案记录机制”。在抢救中,所有用药及治疗均依据医生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保存用药后空瓶,以备查询。如果情况许可,应该做好抢救记录等。

3.3熟练的护理技能 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临床医学知识和精深的医学技能,如不加强学习和训练,就很难完成院前急救护理任务。第二要掌握熟练的复苏操作能力。这不仅是医生应具有的能力,也是急救护理人员所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可能为伤病员带来更大的希望。第三要掌握抢救设备的使用。现在的急救设备绝非单纯的一个急救箱,全自动心肺复苏器、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器、供氧装置等现代医疗设备已逐步配备进救护车。这就要求医生护士都要掌握这些现代抢救设备的使用。

3.4积极的团结协作 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医务人员既要有明确分工,又需要积极地整体参与,尤其在突发事件中有大批伤病员的情况下护理论文,就更要求统一指挥、团结协作。护理人员一定要主动参与、主动协助。首先要能独立操作,根据现场紧急情况进行初步判断,完成基础性的护理操作和医疗操作。其次,要积极协助医生,使护理过程与诊疗过程相辅相成,配合默契,使患者及时得到有效的医治和护理。

3.5人性的护理服务 院前急救病人多为突然发病或病情加重,病人或家属心理上焦虑、恐惧、求救心情迫切,对医务人员期望值高,容易产生误解和冲突。因此要在现场即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首先是尊重患者。人性化护理的核心是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还有尊重患者的隐私权与面子,不使患者感到窘迫、尴尬或难堪等。第二要诚实守信。对患者的承诺就一定要兑现,而且一定要做好。护理人员必须要能够被患者所信赖[5]。第三要善解人意。护士能主动察觉患者的需要并及时伸出援手。例如,注意到患者在转运途中情绪有异样,甚至十分激动。护理人员就必须学会察言观色,揣摩人心,切身了解患者所面对的恐惧和困境,与患者建立温馨、和谐的护患关系,以“朋友”“亲人”的角色真诚而无私地帮助患者及家属。

院前急救医疗是一条绿色生命通道,它维系着病患者的生命和家属的期待。因此,院前急救护理要重视病人及家属的需要,将人性化护理理念应用于院前急救护理体系之中,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使病人在就医全过程中感到更放心、更安心、更称心、更舒心,整体提高院前急救的护理质量,促进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亚卓.应用行为科学方法提高急诊护士职业素质[J].中华护士杂志,,32(8):462-463.

[2]顾海杰.现代护理艺术性简论.实用护理杂志,,16(3):1-2.

[3]梁俊莲.反应水准与急救效果的关系[J].中华护士杂志,,34(11):696.

[4]缪春平.以人为本开展人性化服务[J].实用医技杂志,,6:656.

上一篇:如何写质量分析下一篇:第一场雪课堂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