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回访制度

2024-04-22

院前急救回访制度(共11篇)

篇1:院前急救回访制度

一、目的

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院前急救设施齐全,人员配备管理,利于院前急救患者的救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二、适用范围

急诊科一般情况下的院前急救过程控制。

三、职责

1.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督促配置救护车上院前急救所需的设施及药品。

2.有医务科、护理部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配置救护工作所需的医生、护士。

3.由护士长、护理责任护士认真做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急救箱及常用急救器材完好率必须保证达到100%,并经常保持救护车箱内的卫生。

4.由出诊医护人员实施院前急救工作,并做好记录。5.救护车司机要熟悉本区交通情况,保持车况良好,做好车辆的维护、保养和年审。

四、工作程序:

(一).救护车设施策划及配置:

按《基本医疗管理制度》的救护车设施要求配置所需设施及通讯器材,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申请、领用。

(二).值班人员准时接班,熟悉了解上一班的救护情况,坚守岗位,认真做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

(三).值班人员接到派车单后,立即通知出诊医生、护士和司机在5分钟内出诊,不得拒绝出车。有关救护车的工作程序见《救护车的管理制度》。院前急救内容:出诊医生到达急救现场时,对患者应有高度负责精神,应立即检查患者,动作迅速,处理果断,根据病人情况可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送回医院进一步抢救,转送过程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有3个以上的重伤者,应迅速报告科主任是否增援。

1、现场急救:目的在于挽救和维持基本生命,减轻途中痛苦和并发症,强调对症治疗。

①维持呼吸系统功能(包括吸氧、吸除痰及分泌物,呼吸兴奋剂,人工呼吸,气管插管等)。

②维持循环系统功能(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心电监护、除颤,有生命危险的心率失常的药物治疗等)。

③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急性脑血管病的处理,预防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治疗、控制癫痫等)④急性中毒、意外处理事故。

⑤脑、胸、腹、脊柱、四肢以及其他部位外伤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⑥止痛、止吐、止喘、止血等对症处理。

2、途中救护:

①合理转运分流患者,但对转运伤病员要求快速安全。②为避免突然刹车时造成车内伤病员和医护人员受伤,患者的担架应该很好固定,医护人员和陪护人员应该使用安全带和抓牢扶手,患者在车内应根据病情采取坐位、平卧位或头低足高位。

③四肢骨折的患者,给予外固定防止颠簸;脊柱骨折的患者卧硬板,以防止脊髓损伤;昏迷呕吐病人,将头侧向一边,避免呕吐时窒息;疑有颈椎骨折的病人,以颈领固定之,避免加重或造成高位截瘫。

3、出诊医生到达急救现场后,如患者已死亡,应详细询问患者家属或在场人员,了解发病情况及既往病史,做好记录,并明确通知其家属或在场人员。死亡原因证明由司法部门出具。

4、医护人员实施院前急救时要听从急救指挥中心、交警、公安人员的调度安排,保护有法律纠纷的现场。

5、出诊医护人员详细填写院前急救病历及已完成急救处理的措施,送转医院急诊室后做详细交接,完成院前急救任务后向急救指挥中心报告,返回后及时检查、补充抢救药物和更换物品等工作。

篇2:院前急救回访制度

1、服从120指挥大厅的指挥调度,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2、急救站工作人员按分工严格执行各项交接班制度;

3、实行24小时值班制,急救站按要求安排充足的值班急救 人员和急救车辆,不得出现因人员、车辆、急救设备物品等空缺而影响院前出诊工作。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4、认真做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急救车辆、车载急救单元的急救设施、物品和药品完好率必须保证达到100%,急救用品必须实行“五定”,即定数量、定地点、定人员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经常保持急救车辆整洁、卫生,符合感染质控要求,时刻处于待命出发状态;

5、接到出诊指令后,出诊医生、护士、急救员和司机必须 在3分钟内出诊;

6、出诊途中必须与报诊方取得联系,进一步确定接车地址,急救医师给出进一步的现场自救、互救指导;

7、到达现场,以出诊医师为组长的急救医疗小组应立即展 开救治,动作迅速,处理果断。严格执行诊疗常规、技术操作规范。对病人及家属态度适度,文明礼貌,用语规范;

8、出诊医生到达现场后,对病人的生命指征立即进行检查并详细记录。如病人确已救治前死亡,应详细询问病人家属或在场人员,了解发病情况及既往病史,做好记录,并明确告知其家属或在场人员,留取证据。未经抢救者,不能出具死亡证明。疑似非正常死亡的经抢救患者,迅速报警110,由公安部门出具验尸证明后方能出具死亡证明;

9、医护人员要密切配合,口头医嘱下达要求准确、清楚,护士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重复无误方可执行,并及时记录。凡经抢救的病人,应有详细病案及抢救记录;

10、现场救治结束,急救人员必须将各种抢救药品及器材等认真检查核对,整理归位带回,将所有的医用废弃物(用过的注射器、输液器、用过药物空安瓿、液体空瓶、消毒用的敷料等)要集中带回进行处理,不得遗留救治现场;

10、病情紧急时应就地抢救,病情允许后方可搬运。若病情许可应尽快将病人安全转送院内进行救治,转送途中医护人员必须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随时采取救治措施;

11、对出诊不需要来院或拒绝来院的伤(病)者,要求有完 整的签字凭证,现场将院前急救病历患者持有联交付对方并有记录凭证;

12、出诊现场与出诊命令单内容有出入时(地址、伤病情、人数等),应及时向120指挥中心反馈,不得隐瞒或擅自处理;

13、急救出诊途中不准擅自改变救护对象,若有新出现的救护对象病情确实危急,须经120指挥中心同意后,方可改变。遇有交通堵塞、救护车辆损坏或交通事故不能行使时,应及时向120指挥中心汇报,请求另派救护车辆;

14、转送病人过程中,出诊人员应在病人身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遇危急情况时,应送就近医院抢救,任何医院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救治病人;

15、将病人转送本院或他院急诊科后应按照院前与院内病人交接班工作制度作详细交接,并认真填写院前急救交接记录单;

16、详细书写院前急救病历及已完成急救处理的措施,病历要完整、清楚、准确、扼要,签字完善;

17、返回后及时补充抢救药物、更换急救物品、清洁消毒车辆等。完成急救出车任务可站内待命时及时向120指挥中心报告,操作车载GPS或电话回馈;

18、院前工作严格执行感染控制管理制度,如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和标准预防措施、无菌技术操作流程、消毒隔离措施等;

19、遇突发性灾害事故(如集体食物中毒、重大交通事故、塌方、火灾等其他灾害时),及时将现场情况报告120指挥中心,听从统一指挥,不得擅自处理。接到通知的相关医院做好接诊准备,院、科领导应迅速组织足够力量并组织抢救或请求现场增援。与公安、消防和防疫等部门进行联动,保证完成院外救护任务;

篇3:院前急救回访制度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宜春市紧急救援中心2013 年接收的报警人或急救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721 例, 女1458 例;报警3221 例, 急救1958 例。

1.2 方法

1.2.1 出诊医生的回访院前出诊医生3d以内, 要对自己接诊的病情危重并下达病情告知单的入院患者一对一进行回访, 回访方式包括电话回访或床边回访, 其中床边回访率要大于85%。 回访内容主要是患者的院前与院内诊断、治疗、护理是否相符。 对不相符的, 一是要认真分析原因;二是学习接诊医院的诊断、治疗与护理方法;三是要认真总结, 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以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1.2.2 联络员的回访中心成立特勤联络科, 每天派联络员到各接诊医院对前一天所接诊急救中心的入院危重患者、院转院患者、未按就近原则分流的患者、需询问而告知的患者一对一进行回访。 回访方式包括床边回访、调查问卷。 床边回访的内容包括危重患者院前与院内诊断符合率、造成病人院转院的原因、未按就近原则分流的原因、需要询问而告知的原因、 群众满意度等。 回访中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必须在3个工作日内, 反馈给相关科室负责人, 由该科室负责人负责核实了解情况, 提出处理意见并及时反馈给回访对象。 对一般患者则发放调查问卷表进行满意度调查, 调查问卷表的内容见下表。 调查结束后, 在3 个工作日内上交秘书科, 便于秘书科收集资料并汇总通报。

1.2.3 秘书科的回访秘书科由专人负责对中心接诊的病人进行综合性回访, 回访人数为每位医生接诊病人数的40%以上。 回访方式主要是电话回访。 回访内容主要是服务态度、出诊速度、收费情况、医德医风、联络员回访的真实性、群众满意度等。 对回访中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 要及时反馈给相关科室负责人, 由科室进行核实了解, 并提出处理意见, 在5个工作日内必须反馈给回访对象和秘书科回访人员。 秘书科负责将回访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表扬及处理结果, 在每周一晨会交班时进行通报。

1.2.4 调度员的回访调度员3d之内要对本人接警的询问分流后出现院转院的患者进行回访, 调度员询问分流出现院转院的比率不得超过10%。 回访方式包括电话回访和床边回访。 回访内容包括患者病情、院内诊断、院转院的原因等。 对回访到的一些特殊病例, 调度科要利用晨会交班进行讨论, 不断规范工作, 减少院转院现象的发生。

1.2.5 考核机制 (1) 中心将回访工作纳入到业务工作绩效考核中, 每月组织考核小组对回访工作进行考核, 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 (2) 出诊医生未按中心要求进行回访的, 少回访一次扣0.2 分, 床边回访率每少一个百分点扣0.1 分。 (3) 联络员在3 个工作日内未将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反馈给相关科室或未将调查问卷上交秘书科的, 每次扣0.5 分;问卷调查表填写不规范每份扣0.1 分; 秘书科电话回访时发现联络员有未到床边回访而弄虚作假的, 每次扣0.5 分。 (4) 秘书科回访人员回访比例少于40%, 每少一个百分点扣0.2 分;未按中心要求做好回访和反馈工作的, 每次扣0.5 分。 (5) 接警调度员询问分流后出现院转院比率超过10%的, 每超过一个百分点扣0.2 分。

2 结果

2013 年询问分流比例达58.5%, 未按就近原则分流的比例仅为4.1%, 回车率为0%, 群众满意度达99.7%, 无一例医疗纠纷和交通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3 讨论

院前医疗急救工作性质比较特殊, 整个急救服务过程均由出诊小组在院前独立完成, 给管理上带来许多不便, 如不采取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 在服务过程中难免会因人为因素而影响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 为此, 中心在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岗前培训的同时, 加大了回访工作的力度, 通过回访, 不但能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能有效、全面地掌握每个出诊小组执实院前医疗急救诊疗常规、落实中心各项规章的情况, 及群众对院前医疗急救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水平、反应速度、规范收费等工作的满意度情况, 为规范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提升群众满意度等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摘要:出诊人员、联络员、秘书科专职人员和调度员采取电话、床边和调查问卷的方式, 对报警人或患者进行回访, 并将回访行为和结果纳入业务工作绩效考核, 与绩效工资挂钩。结果 2013年询问分流比例达58.5%, 未按就近原则分流的比例仅为4.1%, 回车率为0%, 群众满意度达99.7%。加强回访工作提高了院前急救服务质量, 有效预防了医疗纠纷和交通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篇4: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各种急症和意外伤害明显增多,因此院前急救是新的医疗行为。

急救中心应24小时应诊,迅速接听“120”呼救电话,用最简练的语言在短时间内问清病人的地址、人数、病情、电话,争取到的一分一秒都将对病人进行院内急救起决定作用。所以我科向全县人民承诺,接到电话后3分钟出车。

对车和车内的要求:保证急救车各种性能完好,保证不出任何故障。车内抢救物品柜内放灭菌敷料、气管插管、清创缝合包、血压计、手电筒、开口器、吸痰管、穿刺包。此外,心电图机、电除颤器、简易呼吸器、止血带、氧吸入器、输液用品、各种急救药品,做到四定:定位置、定数量、定人管理、定期维修,消毒、车内舒适、安全可靠的设备,满足患者需要。

急救与护理:院前救护的关键就是及时准确判断病人病情,果断采取抢救措施:护士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神志、瞳孔、面色、表情、皮肤黏膜、感觉末梢血管充盈程度。保持呼吸道通畅非常重要,应迅速给予清理鼻腔、口腔异物,头偏向一侧,对舌后坠病人应舌挟出,并及时给氧吸入,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维持正常呼吸功能。迅速建立静脉通道。①对于创伤性大出血、出血量大者,快速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建立2条静脉通道,维持有效循环。②有颅内高压者,给予20%甘露醇时加压给液,用9号软针头插入20%甘露醇瓶内,然后接入50ml针管,给瓶空气加压。③对于抽搐烦躁不安的病人,确保安定,慎用镇静剂,以免掩盖病情。④急性心梗的病人,做心电检查,给氧,注意安静平卧少搬运,给予扩冠、镇静,给于止痛药。⑤开放性气胸的患者,用无菌厚敷料严密封闭伤口,使之变为闭合性气胸。⑥活动性出血者,用止血带,或直接用血管钳止血,绷带加压包扎。⑦四肢骨折者给予夹板初步固定。脊柱受伤患者首先保持被动体位,防止再度损伤,颈椎损伤的患者严禁转动颈部,以免造成呼吸肌麻痹,加重呼吸功能障碍。⑧对于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立即给予心肺复苏,要密切配合医生,认真听取口头医嘱,执行前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后执行并做好护理记录。在急救现场条件差、病情程度各异、设备差的条件下,护理人员更应有高度的责任心、熟练的抢救技术和全面丰富的急救知识,并且沉着、冷静、细心、快、稳、准、灵活、果断地采取措施,体现了全体急救人员齐心协力、能力互补的战斗成果。

篇5:院前急救工作制度(汇总)

急救站管理制度

1.急救站实行站主任负责制,对急救医疗管理、人员管理、车辆管理等全面负责。

2.急救站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3.值班人员必须遵守各项劳动纪律,按时上班,不迟到,不早退,不出现脱岗现象。

4.上班要做好出车准备,待命期间坚守工作岗位,不离站外出。5.遵守电话、电台、车载系统的使用规定,使之时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6.值班人员负责随时接受并记录调度指令,严格服从调度安排,做到令行禁止,接到调度指令后按规定时间迅速出车。

7.值班人员在接受指令后出发,完成任务返回急救站,15分钟内由医师按规定内容向指挥中心报告急救情况。

8.救护车辆未经中心领导批准,一律不得挪作他用;行政用车必须经医院院长批准,上报中心领导同意并备案;社会保障用车由急救中心统一调度、安排。

9.出车人员对待患者及家属要文明礼貌,廉洁正派,热情服务。10.司机行车要坚持安全第一,安全与速度相统一的原则,遵守交通规则。

11.护士负责抢救药品、物品、仪器设备的应用、补充和维护,并遵守相关制度和操作规程,药品、物品、氧气等当班使用当班补充,仪器设备保持性能良好。

12.司机负责救护车的使用、维护和保洁、消毒。

13.各种物品的管理要负责到人,保持室内整洁,保持室外的环境卫生。

急救站工作制度

1.急救站实行站主任负责制度,对急救医疗管理、人员管理、救护车管理等全面负责。医护人员应及时配合指挥中心做好急救信息的收集、汇总和卜报工作。

2.值班人员要做好出车准备,应了解救护车的状态,做好交接班,以免出现接受任务后不能出车的情况。

3.确保受理终端电脑、对讲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遵守电话及电台的使用规定。非急救业务不得使用终端电脑及对讲机,以免病毒人侵及影响系统正常运行。

4.值班护士负责接受调度指令,严格服从调度安排,做到令行禁止。及时接收调度指令,接到调度指令后按规定时间内出车。

5.出车时立即打开对讲机,随时与120指挥中心联系。在使用对讲机时必须做到文明用语,与急救无关的事宜不准使用对讲机。

6出车时司机或医务人员必须按工作程序在GPS接收器上操作,及时报告急救车状态(如出车、到达现场、患者上车、到院、途中待命等)。

7.急救出车途中不得擅自改变救护对象若新出现的救护对象病情确实危急,须经120指挥中心同意后,方可改变。遇有救护车辆损坏或交通事故不能继续执行任务时,应及时向120指挥中心及急救站报告,请求另派救护车。

8.救护车在市内或离开市区运送患者,必须上报调度指挥中心。由调度指挥中心下发派车单转送,返回后立即向中心报告。

9.转送患者过程中出诊医护人员应在患者身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遇危急情况时,可送就近医院抢救。

10急救站若遇到区域内呼救电话执行急救任务时,应立即上报指挥调度中心,迅速出车,完成任务后及时补填中心下发的派车单。

11.急救站要安排好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医务人员随时调配,保证值班人员准时出车。

12.在出车过程中出现医疗或行车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时,应立即向指挥中心及分站汇报备案。

13.急救任务完成后,应及时认真填写院前急救简要病历及已完成急救处理的措施并发送至指挥中心,最晚不超过2小时完成,力求完整、清楚、准确、扼要。

14.若遇突发性灾害事故(如集体食物中毒、重大交通事故、塌力、火灾等),值班医师应及时向急救站主任报告,急救站主任应组织足够力量亲临组织抢救,并及时将现场情况报告急救中心指挥调度室,通知有关医院做好接诊准备,或要求现场增援。并与公安、消防等部门进行协调,尽力完成院前救护任务。

15.突发灾害事故有多家医院参与现场急救时、原则上由急救中心、卫生局领导负责指挥,现场指挥负责与市级现场指挥部联系、汇报工作、接受指令,协调与各救援部门之间的关系。16.患者转送到医院急诊科后应作详细交接,并作登记。

救护车管理制度

1.救护车原则上由指挥中心统一调度使用。非指挥中心调度执行任务时必须向指挥中心报告备案,“暂停调用”,回站后即时报告指挥中心消案以备调用。

2.从接到出车指令,至汽车发动时间为小于2分钟。3.救护车一律停放在指定位置,未经领导批准不得停放他处。4.上班时间司机必须坚守工作岗位,在休息室内待命。

5.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好交接班记录。接班时认真做好交接,检查车辆各部件是否正常,外观是否完好,特别是安全部分,并认真及时填写工作情况表(最好每日早交班安排当班司机和救护员一同查车)。

6.司机应定期做好车辆的维修、保养、清洁,保持车况良好,做好节油,安全行车。一般下班前加足油料,上班前例行检查油料及其他一切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解决。

7.救护车发生故障时,必须立即报告本单位医务科和急救指挥调度中心,同时应尽快排除故障。报告内容包括救护车故障名称、修理时间及可以使用的准确时间。

8.救护车在执行任务时,应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按规定使用警报器和任务灯。非执行任务时不得使用警报器和任务灯。

9.救护车必须专用,任何人不得他用,跟急救设备一样的对等。要建立修车登记本、加油登记本、途中事故登记本、维护保养登记本,救护车定点放、专车专人使用,还要建立救护车内物品登记交接本等。车管负责人应不定期抽查和每周固定时间检查救护车情况。

急救及特殊事件报告处理制度

1.驾驶员日常出车报告制出车时间报告,到达接车地点报告,到达现场报告,返站时间报告,患者到达医院报告。

2.重大灾害事故报告遇有交通事故、火灾、爆炸、空难、地震等重大灾害事故,及时向上级报告。

3.院前急救重要患者的报告凡有知名人士、司局级以上干部、在执行公务时受伤的执法人员、外籍人员、人大代表、政协代表、全国或地方的劳模、群死群伤<3死6伤以上)和非正常死亡的人员进行了院前急救,要及时向上级报告。

4.出车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时报告。

篇6:院前急救信息上报工作制度

院前医疗急救是医疗救治工作的首要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卫生系统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重要信息来源和救援工作开始,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报告对于进一步做好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统筹急救资源利用、加强急救工作管理、完善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为规范我院院前医疗急救信息报告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一、突发事件信息报告

(一)报告范围

1、突发事件死亡1人或伤3人以上。

2、局级以上级别领导、老干部突发疾病或发生意外;外宾、知名人士突发疾病或发生意外。

3、在重点地区或敏感时期发生的突发事件。

4、其他特殊情况:如集体上访、突发传染病等。

5、上级部门规定的需要上报的其他情况。

(二)报告时限

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分为初报、追报、终报。

1、初报: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在接到突发事件呼救信息并实时处理后应迅速进行初报;

2、追报:事件处置过程中,及时跟踪事件进展,收集现场信息,根据情况进行追报;

3、终报:救援工作结束后,及时进行终报并于2小时内完成书面报告。

(三)报告内容

1、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估计伤亡人数;

2、目前采取的救援措施及投入的急救资源;

3、现场救治情况及伤病员去向;

4、伤病员主要伤病情,重要人员还应报告姓名(涉及个人隐私此项可空缺)、性别、年龄、国籍、职务、诊断、病情、去向。

5、还需进一步投入的急救资源(人员、车辆、设备、物资和资金)。

(四)报告要求

1、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应随时追踪了解事件的发生、发展状况,按要求上报信息,并做好记录。

篇7: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交接工作制度

为保障我院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之间的“绿色通道”有效衔接,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并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订本规定。

院前急救

1:120救护车出诊快捷(白天3分钟,晚上5分钟),院前急救规范执行一系列必要的尽力,合理救治处理措施。

2:从急救现场到急救车途中的搬运过程中的监护,急救,处理,急危重症病人,途中向家属进行必要的告知谈话。

3:转运过程中应事先将病情电话告知急诊科值班医生,院前院内紧密联系与交接,协同抢救

二:院前院内在急救功能上的密切配合,形成紧密的链式连接

1:保证院前院内信息互通:急救病人病情通报;120中心救中心/救护车一--医院的“三方通话”

2:病人转送与安置:危重病人病情及时向院内急诊科通报尽快转运回医院,在转运过程中告知医院要求会诊的医生,仪器设备,药物的准备。接诊护士,有关医生等在救护车到达时立即接诊。救护车返回院内。做到抢救室的抢救设备已开启,需要会诊的相关医生已到位。医院各相关部门做好必要准备,基层医疗机构向我院转运急危重症患者时,应提前与急诊科联系并通过120急救中心转运患者,急诊科在初步了解患者病情,相关专业床位情况确定允许接收后,立即通知120急救中心进行患者转运工作。急诊科在接受此类患者时应与转运者进行当面交接,如目前病情与转运患者途中的车内监护,急救,处理措施等情况,同时做好登记。

3:院内通道的通畅保证:包括急诊科的急救绿色通道,必要的备用特别通道,电梯等设备通畅。以便在救护车到达时立即用于病人的院内转送

流程为:救护车--急诊科/室一-抢救室-(ICU/手术室)留观室住院病房。

三:病人的院前院内交接

急救病人交接:指急危重症病人经院前急救送达医院后,院前医生将病人病情病史等与医院接收人员交接。按院前与院内不同情况和要求分为如下两方面: 1:院内工作要求:接到急救信息/得知急救车到达准备推床并接诊,(按信息)进行相应的院内抢救准备。

2:院前工作抢救:确定生命体征,按院前急救规范进行必要处理,并作出“拟诊”,做好到院内交接准备-到急诊科一正确,迅速的将病人转移至院内(推)床上--与院内医护人员进行病人和病情交接。

四:完善院前院内急救链的有关因素

1:急诊科设有24小时导诊(分诊)人员,随时到急诊科大门前迎接急危重病人入急诊抢救室抢救。当值班医、护人员接到急、危重病人入院通知时,应立即做好抢救准备,检查好所需抢救设备和备用抢救药品。

2:为了保证、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及时、准确、有效地进行,对“急救绿色通道”急、危重病人一律实行优先抢救、优先检查和优先住院原则,再补办医疗相关手续。

3:遇重大抢救必须报告科主任,白天同时报告医务科,夜间报告行政总值班组织医院抢救小组成员进行抢救会诊,也可以有急诊科主任直接请相关专业的抢救组成员会诊抢救。急诊科主任和护士长随叫随到,组织协调抢救工作。急诊抢救呼叫院内抢救会诊10分钟内到达。4:进入绿色通道及其他急危重病人的检查、取药、住院应优先处理。

5:对绿色通道抢救的病人,值班医师必须尊重家属的知情权,根据病情告知病重或病危,并签字:如没有家属和委托人的急危重病人,按《急救绿色通道管理规程》处理。

6:为保证抢救及时,遵循生命权高于知情同意权原则,对绿色通道抢救病人的各类有创操作,值班医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可以先操作后补谈话、签名,并及时将当时情况记录于病程记录中。

7:抢救病历应有相关医护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完整并妥善保管。

篇8:院前急救回访制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急诊科2009年5月-2011年12月院前急诊的脑卒中患者44例, 其中男30例, 女14例;年龄53~81岁, 平均 (69.7±7.7) 岁。临床症状为猝然昏扑、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塞。电话出诊及急救后追踪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29例, 出血性脑卒中25例。患者中糖尿病史24例, 高血压病史30例, 冠心病史28例,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史12例,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史10例。院前鼻导管吸氧39例次, 口咽呼吸插管3例次, 心电图检查25例次, 建立静脉通路30例次;浅昏迷20例, 重度昏迷3例, 定向力障碍、意识朦胧8例, 神志清醒13例。

1.2 院前病情评估

急救人员在接听派车电话后, 立即出车, 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 最早6 min, 最晚20 min, 平均13 min。医务人员到达现场, 立即进行生命体征测定、神经系统查体, 初步判断患者的神志, 根据年龄、血压、发病缓急, 初步判断出血性疾病、缺血性疾病, 即采用GCS评分评估病情、确定抢救措施和转运策略。如果患者GCS≥8分, 应该立即转运;如果患者GCS<8分, 陷入昏迷, 生命体征不稳定, 立即采取以下阐述的院前急救护

1.3 院前急救护理

1.3.1 呼吸道保持通畅

使患者保持平卧, 若患者疑似患有脑出血, 则将头抬高15°。解开患者衣领、裤袋, 减少对呼吸道阻力;迅速清除口腔、气道中呕吐物及分泌物, 防止吸入性窒息;使舌根后坠、鼾声大作患者头部偏向一侧, 放置口-咽通气管;抽搐患者放入开口器, 放置舌头被咬伤。若有患者昏迷、呼吸心跳停止, 则立即进行气管内插管, 连接呼吸器辅助患者呼吸, 同时行胸外心肺复苏术然后给予吸氧。

1.3.2 建立静脉通道, 维持有效循环

迅速建立1~2条静脉通道, 保证抢救药物及时应用。采用静脉留置针, 为避免患者自身的晃动而导致针头脱出及液体外渗, 保持输液管道通畅, 最好不要在活动关节处进行针头穿刺;另外对于肢瘫患者, 则需选择健侧肢体部位进行穿刺。

1.3.3 对症急救

(1) 降低颅内压:通常情况下, 发生脑疝很容易造成患者的死亡, 因此快速有效地降低患者颅内压, 减轻患者脑水肿, 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抢救至关重要。应用静脉快速滴注20%甘露醇250 ml, 120滴/min, 静脉注射速尿40 mg, 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颅内高压症状。 (2) 颈动脉降温:急性脑组中患者头部的局部降温也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使脑内出血被止住, 脑部血肿缩小, 脑基础代谢率降低, 从而保护脑细胞, 进而减少死亡率。将冰湿毛巾或冰袋放置于昏迷脑卒中患者两侧颈动脉处进行降温, 并且持续应用。 (3) 控制血压血糖:对于高血压患者, 快速静脉滴注加入25 mg硝普钠的5%葡萄糖;对于糖尿病患者, 以20μg/min速度避光静滴加入胰岛素的生理盐水 (胰岛素的量则视血糖水平而定) , 同时密切观察血压及血糖, 随时调整输液速度或者滴数。 (4) 稳定患者:一般急性脑卒中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与恐惧心理状态, 而这些不良情绪对于病情的控制非常不利, 并且使患者的呼吸及心率均增快, 使脑出血加重, 使机体抵抗力和应激能力均下降。此时, 急救人员应首先保持头脑沉着冷静, 动作有条不紊, 以和蔼的态度、熟练的操作、高超的技能取得患者的信任, 稳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 使他们共同积极配合急救措施。对于抽搐或者极度焦躁不安的患者, 缓慢静注安定10 mg或肌注鲁米那100 mg。

1.3.4 安全转运与途中监护

经以上初步急救处理, 一般患者的生命体征取得相对平稳, 此时应立即将患者转运至医院。途中将患者头用软垫固定, 防止头部晃动并且可以保护头部, 尽可能使患者采取舒适的卧位。给患者系好安全带, 并且保持担架平稳、固定, 避免途中的颠簸使患者卧位发生变化以及带来不适。途中用生命监护仪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呼吸、瞳孔、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仔细看护好输液管、吸氧管等管道, 保证输液、吸氧通畅, 防止扭曲、受压、移位和脱出。倘若患者出现呼吸、血压、心率等病情变化时, 随时对症处理。

1.3.5 医院及时完善的准备与接收

及时与医院急救中心取得联系, 简明告之患者病情, 需在患者到达前预先准备的抢救措施方案包括抢救的场地、材料、医护人员 (如及时联系好CT、MRI室, 及时邀请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医生联合会诊等) , 到达急诊科后, 急救人员详细向急救中心人员交代病情, 如详述简要病史、所用药物等, 保持救护的连续有效性, 以便患者到达后急救中心立即接收、分诊、实施抢救, 缩短急救时间。

2 结果

44例急性脑卒中, 有2例在抢救过程中继发脑疝, 出现呼吸循环衰竭, 现场抢救无效当场死亡。另外42例经现场急救后病情相对平稳, 立即安全送至医院进一步确诊治疗, 抢救成功率为95.5%。42例入院时病情均保持稳定或有所好转, 无因转送而致病情加重或死亡者。

3 讨论

现代社会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脑卒中是威胁老人生命的三大疾病之一, 致残率高达70%~80%[4]。脑卒中发病急, 进展快, 常常于较短时间内达到较为严重的程度, 甚至危及生命[5]。由于脑卒中患者具有有效治疗时间窗 (3~6 h) , 而且院前救护对脑卒中患者 (尤其是脑出血患者) 的预后至关重要, 该病预后较差, 易造成终身感觉、运动功能障碍以及不同程度的劳动力丧失, 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负担[6]。因此建立一套合理的院前急救护理、转运、治疗路径, 进而提高脑卒中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减少致残率及死亡率, 是当前急救工作者对于脑卒中患者急需研究的问题[7]。

院前急救护理是指急危重患者进入医院以前的医疗急救, 目的是使患者得到最有效及时的救治, 再安全转送至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从而抢救并维持患者生命[8]。首要原则是“高效”[9], 即快速出诊, 从接到求救电话就开始指导抢救, 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 保持救护车时刻处于应急备用状态。本院急救人员在接到电话后立即出车, 以最快速度, 即平均13 min到达现场, 其中最早6 min, 最晚20 min。另外缩短急救所用时间, 尽量减少等待医生检查、指示的时间, 本院急救人员及时与医院急救中心取得联系, 患者到达医院后急救中心立即接收、分诊、实施抢救。其次是“高效”原则[10], 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脑卒中患者具有突发性且易出现不可预见的并发症, 医护人员应具备强大地心理素质, 临危不乱, 具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及其敏锐的观察力, 同时具有熟练的急救技术及其扎实的医学知识, 从而能够作出最准确的病情评估以及最有效的急救措施[11]。另外医护人员应具备仁心仁德, 关爱病患, 安慰鼓励患者, 使其情绪稳定, 有效配合急救。本院建立的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包括: (1) 采用GCS进行院前病情准确评估; (2) 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 首先保持脑卒中患者呼吸道通畅, 然后建立静脉通道, 维持有效循环, 最后采取药物对症急救, 待病情稳定后, 安全转运至急救工作准备就绪的医院, 并且途中随时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 最后44名患者中, 有42例急救成功, 抢救成功率高达95.5%,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值得临床做进一步的推广。

篇9:院前急救护理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创伤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321例创伤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和护理,分析护理在院前急救中的重要作用。结果抢救321例创伤患者,成功抢救308例,死亡13例,抢救成功率为96%。结论创伤的院前急救是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能否急救成功与良好的护理密不可分,急诊科护士应该掌握院前急救的各种措施,熟练院前急救各项操作,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为提高医院成功抢救患者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院前急救;创伤;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2-0146-01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的首要环节,是社会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映医院管理及诊疗水平的重要标记[1]。院前急救作为院内急诊科的外延,肩负着争分夺秒挽救病人生命的责任,它是急诊医疗服务的最前沿,是伤病员未到达医院前实施的现场就治和途中监护的医疗活动[2]。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科学知识和法制观念的普及,人们的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院前急救过程中紧急、复杂,不可预知,医务人员稍有不慎,可导致病人不满,引发医疗纠纷。同时,院前急救及时和护理到位也是患者抢救成功和后期康复奠定基础。为了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医患纠纷发生,作者总结和分析我院2003年到2007年对321例患者进行院前急救与护理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321例患者全部是我院急诊科出诊接诊的病例,时间为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其中男性258例,女性63例,年龄为9~66岁,平均年龄为36.5岁。

创伤情况:交通事故创伤245例,占76.3%;坠落伤21例,占6.5%;塌方创伤10例,占3.1%;刀伤15例,占4.8%;爆炸创伤30例,占9.3%。

1.2院前急救措施与方法

1.2.1出诊前的准备急诊科每天由出诊班护士负责检查急救车上的各种设备、抢救物资、急救药品,用完的急救药品要及时补充,急救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各种抢救物资是否齐全等,做好充分准备,提高工作效率。当急诊护士接到急诊电话后,要问清楚患者的发病症状、或已明确诊断的疾病、发病时间、病情等,并做好记录。特别要问清楚患者的详细地址及所在附近的标志性建筑、联系电话;并转告对方要注意接车,避免急救车走错路而延误抢救最佳时间。

1.2.2接诊及时急诊科要成立抢救预案,接到急诊电话后,在短时间内问清楚伤员详细的所在位置,伤员数量,受伤情况及联系方式,及时出诊,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事故现场。

1.2.3判断伤情迅速对交通事故患者的伤情进行评估,全面了解神志、呼吸、血压及脉搏等生命体征[3]。快速就治。对事故现场初步评估,配合医生迅速对患者伤情做出初步评估,对患者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重要脏器的功能状况有一个初步判断,然后根据各部位伤情的轻重缓急安排抢救顺序。多名伤员时,要根据病情轻重安排好抢救计划。对危重伤员应当实施就地抢救,立即实施紧急医疗处置,给予基本生命支持,保持呼吸到畅通,给予呼吸循环支持,呼吸心跳骤停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休克创伤者快速补液扩容,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有活动性出血者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骨折患者给于固定包扎。重症患者经处理后及时转运。

1.2.4建立静脉通道,纠正休克迅速建立2~3支静脉通道,尽量选择上肢静脉、颈前静脉等较粗大的血管,确保有效扩容,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达到纠正休克的目的[4]。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瞳孔、血压、脉搏、呼吸、皮肤颜色、感觉、末梢血管充盈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2.5转运及途中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个体条件及环境限制,搬运恰当的方式和手段进行搬运,以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搬运体位不当可造成严重后果。如严重呼吸衰竭、心竭、哮喘、肺水肿等不能平卧的患者,可让其做到有靠背的椅子上,两边各站一人倒着将其抬下楼;搬运脊柱受伤、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时,要保持脊柱轴线水平稳定,搬运时动作要轻柔,并随时注意观察病情,一旦发现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应就地心肺复出。在转运途中,既要迅速又要注意安全,尽量避免急救车剧烈颠簸。密切关注车上的监护设备,随时观察心电监测、吸氧和机械通气等。昏迷或重症患者头要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畅通,防止窒息。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变化,并做好抢救、观察、监护记录。用药时要注意听清、问清、看清,并认真复合药物浓度、剂量、浓度和用法,用完后要保留空瓶。以便记录和再次核查。救护车准备到医院时要电话通知急诊室做好接诊及抢救准备工作,到达医院后向急诊接诊护士交代患者病史,病情及治疗护理等,以保证患者救治工作的连续性。并及时检查抢救设备和清点出诊箱的药品,并补充药品以备再次出诊。

2结果

本次抢救结果:抢救321例创伤患者,成功抢救308例,死亡13例,抢救成功率为96%。

3讨论

院前急救是一门新兴学科,正处于发展阶段。院前急救需要知识全面,急救技术娴熟,并能准确判断危险场景[5]。院前急救护士都要经过内、外、妇、儿科等科室的轮转,并在心电图、麻醉科和产房进行短期培训。开展急救技术综合应用操作培训,定期进行急救知识操作技术考核,使急诊科全体护士基本熟悉气管插管、电除颤、股静脉穿刺、止血、固定、转运等操作技术,熟练心电图机、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心肺复出机等抢救仪器的使用。同时加强常见急症的模拟演练及医护配合训练,提高护士现场执行口头医嘱的能力。实践证明在实际工作中,在争分夺秒的抢救现场,最需要的是急救护士的快速应对及抢救人员的默契配合与协调[6]。院前急救及途中护送,充分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医护人员必须急患者所急,需患者所需,争分夺秒,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用最快的速度对伤者进行评估、判断,采取有效及时的救护措施及途中安全护送。要求医护人员要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及灵活的措施,才能完成急救和护送任务。

参考文献

[1]闫凤华,段惠玲.523例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8,3(6):408.

[2]郭晓焕.舒适护理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40-41.

[3]曹秀丽,唐秀生.海上急救中的护理工作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1):835-836.

篇10:院前急救驾驶员工作流程及制度

1、坚守岗位,每日早上对救护车进行检查,确保出诊任务。发现需维修必须汇报调度人员及主管院长。做好出车前的一切准备工作,接到任务迅速出车。

2、服从120调度指挥,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接到出诊指令后,驾驶员应在2分钟内出车。以最近的行车路线到达调度员指定的接诊地点。

3、到达接诊现场后,根据现场情况将车辆摆放在最佳行车位置,打开急救车辆后门,方便病人上车。

4、病人上车后,安全快速地将病人送达医院。

5、在出车出诊途中,如遇堵车及意外情况发生不能及时到达急救现场的,要及时向调度室护士报告,并随时保持联系。

6、到达接诊地点后未发现病人或病人家属等候接诊时,应立即告知调度人员,由调度人员与病人家属取得联系,进行接诊。

7、任务完成后立即返回,不得私自出车。

8、爱护车辆,做好救护车的检查、保养和清洁消毒工作,保证车况良好。

9、上班期间严禁饮酒,不开赌气车、霸王车和乱用警报器。

10、下班时锁好车辆门窗,严防随车物品丢失。

11、负责警灯、警报器年检。

12、节约用油,严防浪费。院前急救驾驶员工作职责

l、在主管院长及科主任的领导下,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配合医务人员完成院前急救工作和任务。

2、坚守工作岗位、遵守劳动纪律、服从120调度指挥,必须在2分钟之内出诊。

3、出诊后,核实出车地点,如地点不符应及时与指挥调度员联系。

4、熟练掌握驾驶技术,熟悉辖区地图与交通情况,确保安全、迅速地完成急救任务。

5、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和警灯、警报器的使用规定,认真执行操作规程,确保行车安全,任务完成后立即返回,不准私自出车或出诊途中偏离出诊路线办私事。

6、负责与医生、护士搬运伤病人上下车;病人上车后,根据病人病情及医护人员意见,经病人或其家属同意后确定行驶路线和行驶速度,不得私自绕道和改变目的地。

7、做好车辆内外观的清洁,定期进行车辆检修、保养和清洗,保持车况良好,节约油料;爱护车辆及车载设备,发现故障及时按规定报修。如因车辆故障不能执行急救任务,应及时上报调度员及主管院长,停止调度该车。故障排除后,应及时告知调度员对该车恢复调度。

8、积极参加救护车驾驶技术、车辆与交通事故安全及急救知识等方面学习,熟悉特殊情况下的急救运输任务,掌握本区域内路线、居民小区标志特征;认真学习并执行交通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及时排除不安全隐患,严防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篇11:院前急救精选心得

急性脑血管病与冠心病并列为危害当代人健康和生命的两大杀手,并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治愈率低,“四高一低”的特点。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我国脑血管病的发生率正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比美国高出一倍。中国脑血管病的死亡率是心肌梗死的4-6倍,3/4的病人不同程度的丧失了生活和劳动能力,带来的经济负担是心肌梗死的10倍,给我国每年带来的社会经济负担达400多亿。【3】

癫痫病是一种慢性病,可迁延数年、甚至数十年之久,对患者的身体、精神、婚姻及经济、社会地位等方面造成巨大影响。

原始点疗法是从根本上调节身体,调动人的自愈能力,使得身体回归健康状态。原始点急救法处理的不是传统医学常常处理的患处,而处理的是他处,即病因所在之处——原始点【4】。比如心肺复苏术按压的是心脏,原始点疗法按推的是心脏对应的原始点,即是上背部原始点;急性脑血管病特别是出血性脑血管疾病,通常要绝对静卧,头部更不许移动或摇动,理论上是避免更大的出血或加重脑部症状等。原始点对所有的急性脑血管病,不管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都是按推头部原始点,就会有所移动头部。事实证明这种按推所引起的头部移动的影响,相对于按推头部原始点,修复体伤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上述所有案例用原始点院前急救苏醒后,及时补充热能,一般很快恢复如常人,用原始点急救苏醒后送到医院的少数几个患者,查体状况良好,也都证明原始点的急救,没有后遗症。但遗憾的是,本研究中突发心脏病、意识丧失的一组案例,在施救前未探测其心跳呼吸是否停止,虽然从原始点医学角度,按推上背部后随即苏醒可判断其为突发心脏病,但尚不足以断定其心脏是否停跳。

上一篇:闭上眼怀念那些从熟悉到陌生的人随笔下一篇:读孝经有感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