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角中的东西部差距问题思考

2024-05-10

文化视角中的东西部差距问题思考(通用5篇)

篇1:文化视角中的东西部差距问题思考

试析西部开发中的民族文化多元与一体问题

在我国多民族的国度里,多样性的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经济发展怎样接轨或融合?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在努力缩小地区经济差别的同时,如何在“多元”与“一体”的动态发展中既保持民族特色又融入全球化发展?我认为,认识多元一体文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要特别注意不同历史阶段中多元一体文化的特质与发展,以及与之是否相适应的民族体制、社会组织、生产方式、经济形态、习俗观念等等及其发展演化;在经济发展的催动下,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应在保持其民族特性的前提下整合创新.

作 者:胡艳江 Hu Yanjiang 作者单位:满洲里市民政民族宗教局,内蒙古,满洲里,021400刊 名:呼伦贝尔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LUNBEIER COLLEGE年,卷(期):15(1)分类号:G03关键词:民族文化 “多元”与“一体” 西部开发

篇2:文化视角中的东西部差距问题思考

从经济-文化角度讲,西部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应在严格控制该地区现有人口规模的前提下,选择以下方法和途径:产业结构的调整应该做到绿色化、生态化、环保化;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搞巨型水利工程建设,以恢复和改善西部生态环境;提倡克制欲望节制需求的.财富观和消费观;抛弃滥垦无度的小农思想,保护文化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

作 者:包玉山 陈佳志 BAOYUSHAN Chen Jiazhi  作者单位:包玉山,BAOYUSHAN(内蒙古师范大学,政治经济系,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陈佳志,Chen Jiazhi(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

篇3:文化视角中的东西部差距问题思考

关键词:国有文化企业;培育壮大;对策

2003年,一场旨在突破旧体制旧机制束缚、全面解放文化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体制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强力推动下拉开序幕。党的十八大召开前,文化体制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前后仅用了十年时间,创造了中国改革史上的新奇迹。西部省区的文化体制改革发端于2006年中央扩大试点范围、由点向面拓展的决策部署。贵州省于2006年正式启动文化体制改革,经过2008年加速推进、2010年全面铺开,到2012年完成了改革阶段性任务。

1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国有文化企业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

文化体制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既有事业的、又有产业的,既有宏观的、又有微观的,不仅文化单位自身要改革发展,而且承载着助推经济社会其他领域改革发展的使命,涵盖多个方面,涉及各个领域。其中,推动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则是整个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文化体制改革难度最大的任务。近年来,贵州省牢牢把握这一中心环节,按照“可核查、不可逆”的原则,大力推动全省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实施转企改制,注销事业单位法人299家,核销事业编制近9000个。尤其是在省直层面,积极探索推动转企改制与资源整合有机结合,组建成立了六大省管国有文化企业集团,形成广电、报业、出版、期刊、网络、演艺产业并存、竞相发展的格局,着力打造引领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改革催生了一大批国有文化企业脱胎换骨,从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试水市场的过程中,不断转变观念、创新机制,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为企业业绩的大幅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然而,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尤其是在经济发展原本就相对落后的西部省区,面对长期以来的投入不足、理念不新、机制不活、合作不多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新体制下的国有文化企业如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走出困境驶入发展快车道,是必须面对和思考的现实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文化体制改革继续阔步前行,国有文化企业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积极融入改革大潮,克服困难、抢抓机遇,谋求长远发展。

2 国有文化企业在改革中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近年来改革发展的不断探索和深入实践,多数转制国有文化企业逐步适应新的体制机制和发展环境,改革的引擎作用不断显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但是,以贵州为例,从总体看,国有文化企业无论是规模还是实力,都还处在一个“散、小、弱”的状态,核心竞争力不突出,尤其是缺乏像上海、江苏、安徽、湖南等省市有“航母型”的国有文化企业集团作强力支撑和示范引领。诚然,一个新生事物从诞生到成长,客观上都须经历一个过程,西部省区基础相对较弱,更需要攻坚克难,以超常规的勇气和举措奋力赶超、跨越发展。审视当前贵州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发展现状,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存在问题,影响制约着企业健康发展:

一是转变观念问题。

观念是先导。国有文化企业虽然经历了若干年体制改革,但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深,客观上对市场经济体制下全新的管理理念和运作模式还未能完全跟上。从企业管理层看,一些管理者习惯了过去用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方式和思维管理企业,不善于用现代企业的理念和市场手段来经营企业,管得过多、统得过死,导致“不事不企”、“事企难分”,同时依赖政府“等靠要”的思想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从企业职工看,对原有事业身份的迷恋在一些企业职工身上还较多存在,适应市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不够,习惯于吃“大锅饭”的分配制度,对企业的发展不冷不热甚至事不关己、漠不关心,对按经营业绩实行绩效配合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

二是发展定位问题。

部分国有转制文化企业对于近期和中长期的发展战略缺乏深入调研和科学谋划,前瞻性、长远性不够。对国家支持西部发展的政策缺乏深入研读和准确把握,导致在抢抓机遇上一步落后、步步落后。特别是个别企业只盯着眼前的局部利益,眼界过窄,缺乏全局观念,不能较好地将自己置身于整个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大盘子中来找准自己位置、谋划发展前景。

三是开放合作问题。

资源整合也是企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改革方式。企业要有发展,就必须要有开放的胸襟和合作的意识。但从现实看,一些国有文化企业在一个领域长期“一家独大”,对资源垄断权的欲望较强烈,不能在一个平台上以一种完全平等的心态来谈合作交流,特别是对一些民营资本的进入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同时,也存在另外一个极端,当一种热门的新业态比如新媒体产业进入视野,只要与之有关联的企业都一拥而上,积极性、主动性、敏锐力是有了,但缺乏通盘考虑,各自为阵,导致同质竞争、资源浪费。

四是科技提升问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然而,西部省区的文化产业在这一方面恰恰是一个薄弱环节。一方面体现在新闻出版、广电、演艺等传统文化产业领域,运用科技手段,提升速度和品质、扩大产能与传播的能力不够,在市场竞争上往往陷于被动状态;另一方面,对于遍布于市、县的一些民族民间手工艺品、非遗产品、农特产品等,由于缺乏科技元素的注入,处于一种比较初级的手工作坊式的加工生产模式,而具备一定资源优势的国有文化企业又缺乏与之有机衔接,在彰显特色、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科技含量上未能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五是平台搭建问题。

从孵化、研发到生产、营销,企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撑。近年来在文化建设的大潮中,一些地区和企业谋划建设了一批重大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吸引了不少企业包括国有文化企业入驻。但是,由于一些园区和基地在具体运营过程中,后续的公共服务,比如展示交易、投融资、营销、技术等层面的平台未能跟上,导致企业进来了却没有很好的发展起来。同时,企业产品业态与业态之间的流动交融,也缺乏一种合理机制,同在一个园区一个基地,但未能形成优势互补的共赢格局。

六是人才储备问题。

人才是文化企业发展的关键。西部省区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在培养和引进人才方面的投入不足,省内培养人才较多外流,省外引进人才不能长留,导致企业人才储备不足、结构断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需求的高层次领军人才更是欠缺,不利于公司做大做强和长远发展。同时,原有体制机制对人才的流动也有一定的束缚,尤其是在广电、报业、期刊等剥离转制组建的集团公司较为普遍存在事业身份人员在企业兼职问题,人才流动存在体制性障碍。

3 培育壮大国有文化企业的对策建议

结合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相关政策和西部省区(主要是贵州)的实际,就培育壮大国有文化企业提出以下对策思考:

一是尽快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

这是中央关于深化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的明确要求。开弓没有“回头箭”,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按照《公司法》要求,加快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打造合格的市场主体。长期纠缠于角色转换、社保衔接、职务变动等具体事宜,不能以一种合格的市场主体和崭新的精神面貌轻松上阵,谋划前景、开创事业,必将失去发展的大好机遇。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快深化完善改革同样是“早改早主动”,而且是与长远发展有着直接关联的更深层次的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强调意识形态的属性,要确保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使之内化为企业精神和发展理念。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既是国有文化企业深化改革的方向,也是做大做强做优国有文化企业的基础。要在这个基础上,强化市场意识,使国有文化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提高市场运作能力,充分运用市场的手段发展壮大企业。

二是大力实施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合作。

实施“三跨”,是国有文化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要进一步打破行业壁垒和地区封锁,构建大文化格局,促进关联资源之间合理有效地流动,发挥集聚效应。在跨区域上,要淡化行政区划概念,针对相近相通的文化资源,实施省地合作、地地合作,甚至跨省合作,谋求发展共同点,打造片区文化产品和品牌;在跨行业上,要大力推动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等相关行业进行深度融合,探索组建综合性的大型企业集团,实现优势互补;在跨所有制上,要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开辟绿色通道,吸引更多民营资本以参股甚至控股形式参与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发展,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企业,凡是能让民间资本进入的领域,都要放手使之充分发展。要通过实施“三跨”,推进并购重组,优化资产布局,为产业的融合发展和转型升级整合资源,实施资本运作。

三是积极推动股改上市。

推动上市融资是国有文化企业迅速做大规模、做强实力的有效路径,也是西部省区打造百亿元级国有文化企业的现实选择。要在推动相关国有文化企业上市融资上作积极探索,加快推动国有文化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造,进一步理顺企业内部人事、资产等各种关系,为筹备上市做好积极准备。牢牢把握国家为西部省区国有企业上市开辟绿色通道的大好机遇,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的对接,加强与相关上市工作机构的衔接,确保在上市筹备工作上不断取得实质性突破,早日实现上市融资。

四是谋划项目做大规模。

西部省区往往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但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仍然是国有文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能把文化资源有效地聚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集聚效应。文化企业也只有依托重大文化项目,才能做大规模、做出影响、提升实力。企业是实施项目的直接主体,多数国有文化企业才从计划经济体制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对于谋划实施项目尤其是与市场有效嫁接还缺乏经验,特别需要从项目的最初谋划策划到后期管理运营的整个过程加强调查研究,在不断提升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同时,更进一步利用资源禀赋,突出优势,彰显特色,形成规模效应。

五是打造精品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

文化企业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其中重要的标志是打造推出一批群众喜爱、市场欢迎的文化产品,而其核心竞争力是形成品牌。品牌是一个产品区别于其他产品的标识和特色,只有拥有自己的核心品牌,企业才能具有生命力,代代相传、经久不衰,历经十年的磨砺,贵州已经有了“多彩贵州”这一省内外乃至国内外知晓的文化品牌,探索积累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品牌建设体系和方法,為国有文化企业打造形成企业品牌提供了范本。要结合行业特点,突出文化资源优势,通过分门别类的挖掘和研究,抓好选题规划;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创新创意,抓好制作生产;通过搭建平台拓展渠道,抓好传播推广;更要通过总结探索品牌打造规律,抓好品牌创建。

六是切实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发展文化生产力最基础、最重要、最活跃的力量,国有文化企业人才资源匮乏,必须在培养、引进和使用上下深功夫。在培养上,要立足企业需求,依托省内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等,加快创意人才的专业化培养,在重点领域培养一批创意领军人物,千方百计为培养既懂文化、又懂经营的经营管理人才创造发展环境;在引进上,要创新人才引进理念,以重大项目吸引人才,把招才与引智结合起来,将人才资源落在省内,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在使用上,要健全用人机制,注重公平,任人唯贤,不拘一格用人才。要积极探索以智力入股参与分红,为其创造良好条件。

当前,随着“四个全面”工作战略的深入推进,西部地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机遇期。国有文化企业一定要在苦练内功的基础上,以更加宽阔的视野和开放的胸襟,创新进取、奋发作为,在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勇立潮头,加快发展壮大,成为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高书生.《感悟文化 改革发展》[M].中信出版社,2014年8月.

[2]陈少峰.《文化产业读本》[M].金城出版社,2009年9月.

[3]《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05〕14号).

[4]龙怒.《做大做强做优国有文化企业》,2015-04-09,http://www.

yunnan.cn.

作者简介:

篇4:对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思考调查报告

学院:法学院 班级:10法四班 姓名:覃保长 学号:110563010445 据调查得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是在人们整体收入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两极分化趋势和中等收入者比重相对过低(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只占全国人口的18%左右)的情况,形成了一种“马太效应”:富裕的更加富裕,贫困的更加贫困,社会公平日渐突出的问题已充分体现在收入分配上。中等收入者比重过低以及大量的低收入者存在的结果导致了消费倾向降低、有效需求不足、消费结构断层、持续发展受阻,同时还会造成社会的畸形分层,致使的不稳定因素增加,当前出现的仇官、仇警、仇富等诸多问题就是明显的反映。现在,对收入分配问题中央高度重视,十六大报告就已正式提出,“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这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改变目前的金字塔型分配格局,努力建立起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分配格局,从近期来看,它有缓和矛盾、稳定社会的作用;从长远来看,则可以为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与之相配套的社会结构。

收入差距过大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是包括政策层面、市场层面、地域层面、人的层面等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从政策性因素来看,市场经济中的政策性缺陷是收入分配差距形成的主要因素。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经济增长成为政府的主要目标,收入差距开始产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快速

增长,相应的收入分配制度却没有建立起来,社会中存在着很多暴富的机会,政府一直没有采取有效方法改善这种局面,导致人们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在肯定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同时,应该看到,部分地区和行业竞争的初始机会是不均等的,如电力、通信、邮政等垄断行业的存在导致宏观、中观层面收入分配差距拉开。收入分配问题实际上包括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差距过大两个问题。收入分配不公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并使这个差距不断加大。所以,收入分配不公是现阶段收入分配的首要问题,是收入分配中各种问题的综合表现。人们对收入分配的不满情绪更多地集中在收入分配不公。他们往往把收入分配的问题归结为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垄断行业的垄断利润、获得收入的机会不均等这些方面,人们更加关注收入分配过程和机会的不平等,把现有收入分配问题的矛头都指向分配制度政策性的缺陷。因此,真正地解决好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就必须以解决收入分配问题为突破口,必须解决政策层面中存在的不平等问题,否则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一、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相关问题

只要是市场经济,收入分配的差异化与收入途径的多元化就是必然发生的现象。市场经济仍然有由不完全竞争与要素和物品差异带来的收入分配的社会不公,如:产品与要素的非同质化带来的不公正等。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要完善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自由流通机制,生产经营中的公平竞争机制和合理的价格机制。保证要素贡献与要素分配相符合的分配机制的正常

运行,使各个行业和劳动者的应有收益得到体现。应完善人力资本培育的合理制度,建立中等收入者比重扩大的稳定机制。现在,技术、管理等要素成为影响收入的主要因素。要使低收入者收入持续而有保证的增加,必须增加其人力资本的竞争力,必须对现有的人力资本培育制度进行变革,促进各项制度的完善,为所有人提供平等的机会。政府应协调资源,给每个人提供一个平等发展的机会。改变因获得资源的机会不均等造成收入分配不公的情况,这种不公状况与市场化的分配制度也是背道而驰的。这就要规范教育的平等机制,保证所有新生劳动力都能接受平等有效的培育,加大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多种形式的物质支持。还要逐步取消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为农民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建立失业人员的人力资本转型和升级机制。要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通过对市场的运作从内因和源头上调节收入分配。如在宏观财政和货币等政策方面,加大对中小城镇建设的投资;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选择上,倾斜于经济薄弱地区和西部地区,形成多个发展极。另外,还要重视市场法制化建设,加强对非法收入的监控打击力度。

二、加强对垄断行业的监督和管理

行政垄断的存在,造成了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平等。这些行业中的员工,不用担心企业的亏损,无论工作的努力程度如何,都可以享受垄断利润,通过行政垄断获得垄断利润,然后再将利润转化为个人收入。而其他企业无论付出多大努力,都只能获得市场竞争后的正常利润,员工也只能得到正常的收入水平。这就导致行政垄断行业的员工和其他企业的员工,在收入分配之

初就处在不平等的地位,非市场化的因素是其收入差异的主导。针对行政垄断带来的收入分配不公,政府只有不断消除对非自然垄断性行业的行政垄断,引入竞争,积极推进市场化进程,才能打破垄断,使所有人处在相同的收入分配起点。我国现阶段正处于产业结构的剧烈变动时期,优势产业的交替变化极为频繁。虽然行业间的收入差距最终要靠市场机制来完成,但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的责任就是制定反垄断法并对垄断行业进行监管。一是制定工资指导线,加大对工资福利过高、增长过快行业的职工收入调控力度;二是加强垄断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通过企业内部机制规范收入分配行为;三是制定消除垄断引入竞争的法律法规,监督和约束企业行为,确保良好的外部竞争环境;四是加强对特殊行业的监管,审计企业利润,完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五是按国际惯例提高某些行业的市场准入程度;六是创造同等条件促进符合这些行业要求的劳动力合理流入。

三、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

通过制定适宜的产业政策,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使中等收入阶层在这些产业中发展壮大,让多数人进入中等收入阶层。推进产业结构优化,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这样就会出现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下降,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数上升现象。而这种从业人数的重新整合,就会出现具有不同的经济地位和利益特点的社会阶层,从而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一个以中等收入者阶层为主的社会,必然是一个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50%的社会。这样就实现了社会职

业结构的转换,即由以蓝领为主体的职业结构变成以白领为主体的职业结构。产业政策要做到城乡有别:在城市,大力发展包括商业、饮食、服务、旅游、社区服务等第三产业;在农村,大力发展非农产业。要进一步推动非公有经济的发展,拓宽普通劳动者就业门路。通过非公有经济的发展吸纳大量人员就业,避免就业机会不平等带来收入不平等。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要放宽市场准入,改变歧视政策,实现公平竞争。实践证明,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生产力,是改变地方面貌、增强地方实力的重要依托,也是藏富于民、扩展就业途径的有效选择。

四、税收调节

税收制度对做大中等收入群体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作用原理是“限高、促中、提低”。处理好高收入者、中等收入者和低收入者三者之间的关系,既维护高收入者的正当利益,又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也会增加起来,在整体收入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收入差距的调节主要是通过税收来实现的,通过对高收入者征收高额的个人所得税,进行二次分配,缩小高低收入者之间的收入差距,这是调节贫富差距的一种有效方法。在个人税收方面,应提高个人所得税门槛,完善个人所得税法并加强征缴,将过高收入调下来。它主要表现在对以个人所得税为主体,遗产赠予税、物业税、存款利息税、特别消费税等为补充的个人收入税收调节体系的运用上。政府要完善以税收为主的收入再分配制度,建立公平合理 的税负机制,保证纳税比率与人们的实际收入挂钩。目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仍是我国税收的主要来源,占税收总额的三分之二左右,这不利于收入差距的合理调节。今后应注重个人所得税和消费税等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在总体上要提高个人所得税和消费税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通过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来增加中低收入阶层的福利水平,通过拓宽对奢侈消费品等项目的税基、制定合理的税率和建立有效的征管机制来调低过高的收入。还要加强审计和监督力度,严肃税收法制,防止各种方式的偷税漏税,保证税收调节可以真正的改善低收入者现状,增大对偷税漏税者的惩罚力度,充分发挥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五、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高收入者可以将收入转化为各种享受型消费,而低收入者甚至连生活都难以维持。因而社会保障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促进社会公平,缓解收入差距过大带来的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注弱势群体,要强化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弱势群体的收入水平。社会保障对个人收入差距也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可以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对低收入者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最低教育保障、最低医疗保障等社会保障可以促使人们互助互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貌,促进实现公平目标。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起步建立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都很不完善,资金的筹集方法也十分单一,发放的范围也不尽合理,对劳动者的覆盖率比较低,相当数量的低收入者得不到基本的社会保障。现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日益增多以及农

村贫困人口还大量存在,针对这种现状,政府应该不断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完善“低保”制度,使所有低收入者都可以得到必要的社会保障,只有这样,才可以防止收入差距过大引起这些人生活情况恶化。还要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维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社会群体的合法权益,鼓励通过社会集资或其他途径,建立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和救助机构。

篇5:哲学视角下思考企业文化建设问题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问题;指导思想;方法

一、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理论与实践没有统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就是哲学理论和中国发展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企业文化建设同样要注重这种结合。

2.考察和分析没有结合。企业文化建设不仅要联系企业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还要结合企业发展的历史,分析中西差异。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一)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地位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就是把哲学理论和中国的具体实践情况相结合起来,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坚持以它来指导,尤其是指导当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活动。只有把握好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才能在理论的指导下去正确的认识企业,去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律,去更好的发展企业。

(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最重要的成分,它能反映出社会生产力的先不先进,文化的进不进步,社会的制度好不好,它包含了很高的追求,先进的追求,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是把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起来的,是有价值的理论。

在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只有用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去引领企业文化的建设,才能牢固共同的观念,才能树立共同的理想,不但要打破传统的思想,还要不断地去突破创新,但这一切都是以实际情况为前提的,以实际情况为依据的,不是凭空捏造的,是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的,既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企业的传统文化,借鉴西方优秀企业的优秀文化,也就是先进的文化,特别是要去引导员工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握好先进的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和进步方向。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

(一)调查与研究相结合

调查和研究是很科学和很实际的方法,企业文化建设就是需要这种很科学的方法,如果离开和脱离了实际发展情况,所得出的调查的结果,总结出的实践经验,就没有意义了。因此,要用科学的手段,有计划地去调查和研究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内容,总结经验,解决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新经验和新办法要适应当下的发展情况,必须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去完成很多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要建设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怎样去建设,怎样去解决这种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和实践是统一起来的,是不可分离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就是把哲学理论和中国发展的具体实践情况是相结合起来,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没有脱离现实的,是很有理论依据的,很有说服力的理论。在当代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必须要坚持让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指导企业文化的建设,这是由当代企业文化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得到的理论经验需要认真的去总结,去发现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律,并在理论指导的基础上打破传统,得出新的结论,提出新的观点,做出新的发现,进行新的创造。

(三)比较和综合相结合

企业要在比较中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以它来指导,尤其是指导当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活动,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要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出发,进行多方面的比较。通过比较总结出规律,有助于吸收和借鉴企业文化建设的精华之处,有助于更深一步地揭示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律,有助于开阔员工的视野,启发员工的思想,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去研究。

四、结语

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是具有现实意义和有价值的,它的目的在于建设非常优秀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是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当中,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的,既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企业的传统文化,借鉴西方优秀企业的优秀文化,也就是先进的文化,特别是要去引导员工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握好先进的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和进步方向。

参考文献

[1]章仁彪.企业文化建设问题[J].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7)

[2]张彭辉.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

上一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论文下一篇:初中关于暑假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