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的养生保健

2024-05-07

心脑血管疾病的养生保健(精选11篇)

篇1:心脑血管疾病的养生保健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巴中山源健康文化管理中心

心脑血管疾病的养生保健

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医药费用高,是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疾病。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我们要应用养生保健的方法,做到未病先防,防止该疾病的发生。如若已经发生了心脑血管疾病,则加强病后调养,防止疾病复发,不引发严重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1、精神情志养生保健

研究发现,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改变与性格和情绪状态密切相关,因此精神养身至关重要。

1.1存善念、吐善言、行善事、结善缘

养生贵在养得,自古有“仁者寿,德者仁”的说法。生理学研究表明,人做善事后,大脑会分泌一种称为“内啡肽”的物质。在内啡肽的作用下,让人处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1.2 心情好,一天笑三笑

调动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的疾病观,消除紧张、恐惧、焦虑、郁闷等情绪引起的心理障碍,对于调治心脑血管疾病十分重要。一天笑三笑,活心又护肝。开怀大笑时,加速血液流动,增强心血管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血液供应,使大脑清晰,心脏跳动有力,还能降脂、减肥。开怀大笑时,使面肌运动,胸肌伸展,胸廓扩展,肺活量增大,腹肌收缩,身体得到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开怀大笑时,大脑释放内啡肽,内啡肽是天然镇痛剂,缓解关节、头、背、胸等部位的疼痛,并使人产生快感,全身舒畅,烦恼一扫空。

1.3性格平和

脾气暴躁、性格乖戾(li)、情绪激动是引起血压波动的重要诱因。因此要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理智的控制情感的发作,不动怒,不动恼,以淡散容人之心看待世事风云,远离是非尘嚣之境,即使遇有不平之事也要制心忍性,尽量克制忿恨,以免酿成意外之祸。

1.4娱乐适中

为了调畅情志,和悦精神,要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如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花鸟鱼虫,均可益人心智,怡神养性,有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调治。尤其是音乐、书法、绘画及养花养鸟养鱼等活动,动中有静,以静为主,最是陶冶性情,解郁制怒,大有裨益。

2、生活起居养生保健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所以生活方式的调整,起居饮食的调理,不良习惯的纠正是本病的基本保健。2.1生活规律

生活规律是保证血压在内的一切生理活动正常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因此再去起床、吃饭、锻炼、用脑、学习、午睡、休闲、大便、就寝等均应定时,形成准点的生物钟。

心脑血管病人必须养成晨起或早餐后排便的习惯,心脑血管病死亡总数中的1/2与排便有关,如厕时用力排便,导致心梗、脑梗突发。有便秘的病人要定时到马桶上坐一坐,但不能和排便较劲。排不出来千万不要勉强,以防意外。2.2居室静雅

居室内外栽花种树,环境整齐美观,可使人心情舒畅,消除紧张情绪,缓解疲劳而使血压趋于稳定。声学研究证明大于85dB的噪音能对人的神经和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噪声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因素之一。故居室环境以淡绿色为主,灯光以柔和的白炽光为宜,窗帘以淡蓝色为佳。2.3睡眠有度

研究发现高质量的睡眠有助于血压降低,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可采取下列措施:一是睡前走步,以略感疲劳为度;二是睡前热水泡脚,边洗边搓按压涌泉穴;三是愉快平静入睡;四是睡前喝牛奶等富含色氨酸的食物,提供合成对睡眠有利的五胫色胺的原料;五是睡前不喝咖啡、浓茶等兴奋中枢神经之物,不看惊险刺激的电视电影

小说等;六是晚饭宜少、宜食、宜消化的食物;七是养成定时就寝的好习惯,最好在22点左右上床,此时最易入睡;八是调适睡姿,最佳的睡眠体位是右侧卧位,因老年人舌根和咽喉部软组织松弛,不宜仰卧而眠,因此部位易堵塞呼吸道而致呼吸困难、机体缺氧;九是养成午睡的习惯,时间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以躺着睡为好,不能靠着沙发午睡或伏案而睡。2.4限制体重

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或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大于24者为肥胖症。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体重减少10%可使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血脂症和左心室肥厚得到改善。减轻体重可采取限制总热量摄入,增加运动量,戒酒、限盐等方式。2.5穿着宽松

心脑血管疾病病人穿着以“三松”为要:裤带宜松,研究表明因病人有动脉硬化,血管狭窄,过分勒紧裤带会增加相应部位血液流动阻力,间接引起心脏负荷加大,血压升高;衣领宜松,不宜穿高领服装和系领带,高领和领带容易刺激颈动脉,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而使血压和心率骤降,造成脑供血不足而晕厥;穿鞋宜松,多穿布鞋,鞋带过紧同样会使相应部位血流阻力增加,使血压升高。2.6注意生活细节 2.6.1季节

秋冬寒冷季节因血管收缩,血液粘稠,要格外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冬至等重要节气,以及农历每月十五前后,因为节气影响和月项运动的变化,容易致血管内外压强差变大,血压波动,使心脑血管发生意外,所以要特别注意。

清晨6—9时由于血压的晨将现象,是心脑血管患者的危险时刻,猝死多发生于此时,要注意不要急躁、紧张、生气、过度用力、急赶车、运动等。

餐后1小时血压下降,易致昏厥、心绞痛甚至死亡,故本病患者进餐应适可而止,避免暴饮暴食。2.6.2起床、沐浴等

心脑血管病人晨醒后不要急于起床,可赖床五分钟,待心率、血压、呼吸、内分泌 功能等较为平稳后再慢慢起床。起床要遵循三个“半分钟”,即坐起后停半分钟,双腿垂于床半分钟,站起后在床前站立半分钟。实践证明赖床5分钟和三个“半分钟”,有利于心脑血管病人的康复。

沐浴水温冷热适度以35度左右为宜;不宜饭后立即洗浴,洗浴动作不宜过快过猛;入浴时间不宜过长;酒后或过度疲劳时不宜入浴,不到公共浴室去洗浴。2.6.3戒烟限酒忌浓茶

心脑血管病人应戒烟,烟草中含尼古丁和微量元素镉较多,吸入过多会刺激心脏和肾上腺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研究发现吸一支烟可使收缩压升高10-25mmHg.长期大量吸烟引起动脉硬化,加重高血压。同时吸烟还可影响血糖血脂代谢,促使血栓现成加重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病人最好戒酒。我国的人群调查发现酒量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发病率成正比。可以适量饮用绿茶。忌用辛辣和兴奋神经系统的食物如浓茶、咖啡等。

3、食疗药膳养生保健

饮食调节在心脑血管疾病的综合防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生活习惯可减少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等危险因素,预防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减少并发症。本病的饮食要坚持合理结构,粗粮素食为主、饥饱适中、清淡饮食等原则。人均每日摄盐量不超过6克,老年人应该控制在4克。钾每日摄入量应在90毫摩尔,钙每日需摄入800毫克。膳食中尽量减少动物性脂肪,多选用植物油,植物油中的亚油酸对增加微血管的弹性,防止高血压有一

定作用。每天烹调油的用量不超过25克,减少糖和甜食的摄入。防止食物过甜、过咸、过腻。3.1“一、二、三、四、五、”和“红、黄、绿、白、黑”

中国营养协会建议,心脑血管疾病的合理饮食可概括为“一、二、三、四、五、”和“红、黄、绿、白、黑”两句话。一是每天1袋奶,二是每天250克碳水化合物;三是每日3份高蛋白食品(每份相当于50克瘦肉、100克豆腐、一个鸡蛋、25克黄豆、100克鱼虾或100克鸡鸭,有肾损害者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四是四句话,即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五是每日500克蔬菜水果(400克蔬菜,100克水果)。红指红葡萄酒每日饮用50-100毫升(红葡萄酒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黄指胡萝卜、红薯、南瓜、玉米、西红柿等富含胡萝卜素的黄色蔬菜;绿指绿茶(茶多酚有抗氧化自由基、抗动脉硬化和防癌作用);白指燕麦粉和燕麦片(有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的作用);黑指黑木耳(有显著的抗血凝、抗血小板聚集和降胆固醇的作用)。3.2药膳

中医在几千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众多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药膳食疗方,近几十年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又发展了针对性强的药膳方。

三红汤:枸杞子10克,山楂10克,红枣10枚煮水代茶饮。有降脂、抗凝作用。

芝麻核桃粉:黑芝麻2000克,核桃粉300克,红糖50克,研末,每日两次,每次10克,温开水送服,有滋补肾阴肾阳,润燥减压作用。

天麻橘皮饮:天麻10克,鲜橘皮20克,水煎代茶饮,有燥湿化痰,平肝熄风作用。

菊楂决明饮:菊花10克,生山楂、草决明各15克,三药同煎,去渣取汁,调入适量冰糖,代茶饮。有清肝熄风、活血化瘀,顺畅通便作用。

陈皮山楂钩藤茶:陈皮、山楂、钩藤各10克,乌龙茶5克,泡茶饮,有化痰降脂、降压减肥作用。

参七炖鸡:人参6克,三七粉3克,鸡肉25克,水200毫升,放入瓦盅,隔水炖熟,油

盐调味食用。适用于本病气虚血瘀病人。

白果核桃粥:白果12颗,核桃30克,大米40克,水适量,煲粥,油盐调味食用。有降脂作用。

4、按摩推拿养生保健

用拇指和中指握住腕关节,旋转搓动,按压腕关节处的太渊、大陵、神门穴,可每天做几次,每次5—6分钟,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作用。

当血压急剧升高时,可按摩降压沟,百会穴、曲池穴10-20分钟,可起到平肝熄风降低血压的作用。

冠心病急剧发作时,按摩内关、合谷、曲池、人中、璮中穴可作为急救手段,有打通心包经、疏通任督二脉的作用。按摩至阳穴,能迅速缓解心绞痛,起效时间多在5—10秒,有效作用时间能持续20分钟。预防按压3-6分钟可预防心绞痛发作。

推拿可使周围血管阻力下降,血管顺应性增强。增强心脏泵血功能,增加每博输出量,减少耗氧量,改善心脏功能。

5、运动气功养生保健

运动能舒筋活络、畅通气血、缓解紧张情绪,科学合理的运动:可以减轻体重,降低血压,改善自觉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改善血脂、血糖代谢,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各种危险因素,减少并发症,减少药物用量,巩固治疗效果。

本病的运动养生保健应遵循“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以静为主”的原则,一般以户外散步、慢跑、太极拳、保健操、气功锻炼等节奏慢、运动量小、竞争不激烈上网项目为宜,并以自己运动后不觉疲倦为度。每次运动要达到30分钟,每周运动5次以上。

在本病的运动养生中,慢速长跑和大步走锻炼可获得满意效果。5.1慢速跑

不同的跑速对心脑血管的刺激是不同的,慢速跑对心脏的刺激比较温和。在跑步中步幅要小,主要是主动降低肌肉在每跑一步的用力强度,目的是尽可能延长跑步时间。步幅小但动作要平衡。跑程要长一点,以便将身体中的血糖消耗掉,同时还能消耗掉身体内蓄积的多余能量。这钟主动的消耗是降低血糖、血脂、缓解血压的最好方法。慢速跑要循序渐进。可以先走一段,然后在慢条斯理的跑一段,这样交替进行,最后慢慢的缩短走的时间,加大跑步的时间,直至过渡到—跑30分钟。如果你一口气可坚持30-50分钟,你的心脏健康状况非常好。5.2大步走

大步走也是锻炼心脏功能非常好的有氧运动。大步走是在健步走的过程中,加大步幅的一种锻炼方法。旨在加大健步走的运动量,促进全身多部位参加活动。步幅在有氧健身健步走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步走的动作要求如下:(1)迈腿时要适当抬高腿的高度,把脚往远处放;(2)抬腿时加强后腿的蹬地力量;(3)注意双臂的摆动,双臂最好摆到与肩同高的位臵,而且不要甩,要有控制的摆动。5.3五禽戏

五禽戏是指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动作创制而成的一套锻炼身体的方法,相传是东汉华佗所创。现代研究认为五禽戏是中小强度的有氧运动,通过对人体形、意、气的调节,可改善人的精神状态,调节老年人的免疫平衡能力。五禽戏有良好的降压效果,而且对稳定血压,巩固远期疗效有独特作用。

篇2:心脑血管疾病的养生保健

前言:

心脑血管疾病历来都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每年都给社会和患者家庭带来极大的损失。如何能使广大群众更好地掌握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治疗和保健知识显得尤为重要。今天希望能通过这种通俗易懂,一问一答的方式,使患者及家属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科学地了解和掌握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些基本防治和保健方面知识。

1.什么是脑中风?得了脑中风怎么办?

脑中风又称脑卒中,它包括脑出血、脑梗死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一大类由脑部血管病变所导致的急性疾病。现代医学统称为急性脑血管疾病。它主要发生于老年人,但实际上任何种族、年龄、性别的人均可发生,它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对于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非常重要。为了及早就医,就要对脑中风的早期表现有一定的认识。发病急、起病突然往往是脑中风的特点之一。另外,还可以有其它表现:头痛是常见的症状,脑出血时头痛更加剧烈,还可以伴有呕吐;眩晕是一种对自身或外界物体旋转的感觉,活动时加重,常伴有呕吐、恶心症状,语言障碍,病人自己既不能说,也不能听懂他人的语言;或者是仅能听懂,但自己不能讲话。最常见的还是语言含混不清,肢体活动障碍,多为一侧肢体瘫痪,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半身不遂。它可以是完全不能活动,或者虽然可动,但却无力、不灵活,比如不能持物、走路向一侧偏斜等,有时也表现为单个肢体活动障碍;偏身感觉障碍,可表现为一侧躯体或肢体感觉消失,或对各种疼痛,冷热、刺激不敏感。有的病人甚至会因此而受到伤害,如烫伤、割伤等。

上述表现可以单独出现,但更多地是几种表现以不同的组合而出现。如果病后很快出现昏迷,呕吐和大小便失禁等,说明病情严重。一旦出现上述情况,不要惊慌,先将病人平卧,头稍微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被吸入肺中,同时还能防止舌、咽喉肌后坠堵塞咽喉,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条件时还可以测量病人血压、并保持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联系当地急救中心,尽快把病人送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救治。还应特别提到的是,有些发病初期的病人,由于症状较怪,加之对脑中风认识不足,未能及时就医,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而留下残疾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一旦怀疑患了脑中风,一定要尽快就医。

2.什么是腔隙性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是指发生在大脑深部脑组织和脑干的微小的梗死,一般病灶范围0.2-15立方毫米,至CT和MRI广泛应用于临床后,愈来愈多的腔隙性梗死被证实,近年来已成为发病率较高的脑梗死类型,大约占脑梗死的20%-30%。反复发作并产生多个腔隙梗死灶又称为腔隙状态。

3.为什么有些腔隙梗死的患者CT有病灶但临床却没有症状?

CT显示病灶而临床却没有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又称为无症状性脑梗死或静止性脑梗死。目前的研究表明并非无症状,只是症状轻微,短暂易被患者忽略。另外无症状原因还决定于:1)病变的部位和大小。当病变累及内束的前肢、膝部、放射冠、基底节,外束和丘脑,并且病灶较小可以不出现症状。2)皮质下梗死也会无症状。因这些区域多半位于脑功能的相对静区,又不是神经传导束相对集中通过的部位,病变并没有影响神经系统的运动和感觉传导功能,所以也不会出现肢体的偏瘫或偏身感觉障碍等神经系统体征。

4.为什么脑梗死患者会出现CT检查是阴性结果?

有时患者出现典型半身不遂的表现、临床医生考虑为脑卒中,但CT检查却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以下几点:

(1)尽管患者出现肢体无力或半身麻木现象,但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也就是说并没有真正形成梗死灶,仍属于TIA阶段,自然CT扫描不出阳性病灶。

(2)CT扫描显示阳性病灶决定于病灶出现的时间和大小。脑梗死发生后,最佳显示的时间为24小时后,只有少数患者可在发病6-12小时后,CT显示出病灶。大多数情况下患者在发病6-12小时后,CT显示出病灶。大多数情况下CT在这个时段病灶可能仅显示等密度改变,不易发现阳性结果。另外还与病灶大小有关,当病灶小于5毫米,CT也不易清楚显示出病灶。

(3)还与病灶的部位有关,当病变位于脑干和小脑时,由于受后颅窝颅骨的影响,CT也多为阴性结果。

(4)此外,还与CT设备的性能有关,机器分辨率低,也会使部分脑梗死病灶显示不出。

5.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肌血液的唯一的营养血管,由于血管结构和走向等原因,冠状动脉比人体其他的血管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当血液中的脂质在冠状动脉内膜沉积,并伴有平滑肌细胞和纤维组织增生时,就会形成局限性斑块,这些斑块外表呈黄色斑样,故称之为动脉粥样硬化。粥样硬化的动脉壁增厚、变硬、斑块内组织坏死、崩解、并与沉积的脂质结合,它可使血管腔变窄,甚至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这就是冠心病。

因为冠状动脉具有很强大的贮备,代偿功能,所以轻度狭窄一般不会引起心脏症状,因此,一旦出现冠心病临床表现,说明冠状动脉已有了较为严重的狭窄,甚至闭塞。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冠心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卫生部1989年公布的资料,全国冠心病,即每年约24万人死于冠心病,冠心病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中老年患者。

6.冠心病的类型:

(1)隐匿型冠心病;(2)心绞痛型冠心病;(3)心肌梗死型冠心病;(4)心肌硬化性冠心病;(5)猝死型冠心病等五种。

7.易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是哪些?

冠心病的发病原因是综合性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缺乏锻炼等。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非常复杂,在内外因素长期反复作用下,粥样斑块或形成血栓造成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造成心肌供血减少而引起心肌缺氧或坏死。

8.冠心病如何预防与如何控制病情发展?

一项历时3年,涉及全国11个省市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心血管发病率有两个显著特点:北方高于南方,男性高于女性,男性血压水平与心血管发病率成正比最为显著。调查还发现,不同危险因素发生在同一个体所产生的致病作用不是单一因素的简单相加,而呈发病危险的几何位数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危险因素水平不高的“正常”人群占总人群的70%-80%,但这部分人群中心血管病也达到了45%—55%,显示“正常”人群并不等于没有危险,因此,冠心病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控制冠心病的关键在于预防。虽然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但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却开始发于少儿期。这期间的几十年为预防工作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机会,防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消灭冠心病于萌芽状态。防止病变发展并争取其逆转,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寿命。百岁血肽是一种有效的预防冠心病的好产品。

例:纳豆让我免于手术之苦(日比夕未,女,73岁,日本静冈县)

日比夕未老太太是61岁那年诊断患有高血压的,一直没当回事。一天,正和邻居聊天,突然觉得头晕、胸闷、喘不过气,昏倒在沙发上。送到医院,医生诊断为心肌梗塞,可能是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

此后,没过多久,我又因冠状动脉狭窄二度住院!

冠状动脉狭窄,血栓容易阻塞血管,医生建议我最好切除狭窄血管,实施心脏搭桥手术。

但考虑到年纪大了,身体经不起折腾,手术一直没有做。这期间,我常用血管扩张剂和血栓溶解剂,收效甚微。

害怕病情恶化,我整日提心吊胆。后来,有朋友介绍说纳豆制品溶解血栓效果很好,于是我开始服用。耐心地服用2个月后,高压由180降到了140,吃药后胃也不难受了。又过了两个月,医生检查我的血管,结果血液变得清澈、堵塞情形大为改善,已经不需要做手术了。

9.冠心病患者的自我保健知识有哪些?

(1)注意饮食。平时要注意合理营养,控制体重,严格控制热量的摄入,少吃多餐,不宜过饱,不要吃太咸的食物,尽量食用植物油,饮酒可促进肝脏合成胆固醇,应加以控制。多进食含钾、磷和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和水果,此外,冠心病患者还应注意避免饮食,减少对心脏的压迫。冠心病患者每晚不妨喝一杯水,便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降低血粘稠度,增加血液流速,溶解血栓等作用。临睡前半小时喝上第一杯凉开水,深夜醒来时喝第二杯水,第三杯水应在清晨醒来后喝。坚持按周期服用百岁血肽,疏通冠状动脉。

(2)保持情绪稳定。不要勉强自己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平时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善解人意,听人劝告,回避不愉快的人和事,尽可能从不高兴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3)戒烟。吸烟诱发心绞痛发作,使心肌梗死发病率和冠心病猝死率明显增加。

(4)发作期病人要避免上楼和爬坡,上一层楼所消耗能量比平静时消耗的能量大7倍,应当尽量避免。

(5)避免向高处伸手拿东西,因为自高处取东西时,两上肢的血量回心,对心脏负担很大,不少患者在挂衣服或安装灯管后出现心绞痛或心律失常就是这个道理。

(6)避免过冷过热,过热使心率加快,过冷使血压升高,对心脏均不利。还要避免吃过热过冷的食物。

(7)防止发生便秘。大便干结,用力排便,常可致冠心病患者猝死。便秘是极常见的一个病症。

(8)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紧张和情绪波动,保证睡眠充足。

(9)坚持锻炼。可做轻微的运动,如打太极拳、做广播操、散步等。应当避免较为激烈的运动。

(10)夜间自我保健。冠心病的老年人,一般夜间不宜独居一室,以防发生意外。

(11)积极治疗相关疾病,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症和糖尿病。

(12)常备缓解心绞痛的药物,以便随时服用,如果发生持续疼痛或服药不能缓解时,应立即到附近的医院急诊。

10.冠心病发作时的急诊有哪些?

(1)心绞痛、疼痛一般多于清晨或下半夜发作,每次持续3-5分钟,偶有持续15分钟之久,很少超过30分钟;大多数患者呈压榨性、紧缩性、阻塞性活窒息性疼痛,有时伴有濒死样恐惧感。舌下含硝酸甘油片可迅速缓解疼痛,同时还可加服百岁血肽2-3粒,因其能扩张冠状动脉减少心肌耗氧量,除能加强硝酸甘油片缓解心绞痛外,并能预防心绞痛的再次发作及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和发展,如果发作已缓解还需要平卧1小时后可下床。

(2)如果患者病情险恶、胸痛不解,而且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这可能不是一般的心绞痛发作,可能是发生心肌梗死了。此时就要将亚硝酸异山梨酯用手帕包好,将其折断,移近鼻部2.5厘米左右,吸入氧气。如果患者情绪紧张,可给1片西泮片口服。另一方面要立即和急救中心联系,切不可随意背起搬动患者。

(3)如果患者在心绞痛时又有心动过速现象出现,可在含硝酸甘油的基础上加服1-2片乳酸心可定片。在家中按上述方法首先抢救,如果是心绞痛发作,经过以上处理可缓解,如果是心肌梗死则不缓解,需立即向急救中心求助。

11.早期溶栓要有哪些药物?

血液中有一种成分叫做纤维蛋白原,它可以转变成纤维蛋白,是脑梗死形成过程中堵塞血管的血凝块的主要成分。目前治疗脑梗死常用的溶栓药物是尿激酶(UK)和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溶解剂(t-PA),它们可以溶解纤维蛋白,使血管再通。UK是一种在人新鲜尿液中发现的天然蛋白水解酶,已经可以由培养的人组织细胞生产,现在还可以通过更先进的重组DNA技术生产。它能直接把一种叫做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的物质转变成纤维蛋白溶解酶,分解纤维蛋白,将含有纤维蛋白的血栓溶解,使血管再通,有一部分尿激酶还可以直接迅速进入血栓内部发挥溶解血栓的作用。UK的特点是对新鲜血栓溶解迅速有效,而对陈旧性的血栓治疗效果差。缺点是它可以消耗掉全身的纤维蛋白原,容易引起出血。另外它的作用时间只能维持4—24小时,过后还存在血栓再形成的可能。

t-PA原本是一种存在体内的蛋白酶,现在则可通DNA重组技术大量生产(rt-PA,重组人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PA在发挥溶解血栓作用时,专门作用于血凝块上的纤溶酶原,使它变成有生物活性的纤溶酶,对已形成的血栓进行溶解,使堵塞的血管再通,它的优点是仅在有血栓的部位局部溶栓,而很少造成全身血液抗凝,因此相对于尿激酶更安全。它的缺点是有效期维持时间很短,有的还可以发生再通后的再次血管堵塞,并且此药价格昂贵。

12.溶栓治疗后都可以有哪些常见的并发症?

所有溶栓药物应用中都有可能造成出血,包括颅脑内和颅脑外。由此造成的脑内出血分为脑出血和梗死性出血。前者是指在与脑梗死无关的脑区出现新的血肿,而且还伴随有相应的临床症状,如头痛、呕吐,新的肢体偏瘫,严重的还可以有神志不清,甚至危及生命。后者是指梗死区的脑血管在血流再通过后,产生的一种血液外渗的现象。任何出血并发症均可能造成病情加重,但也有的没有临床症状。溶栓后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还是相当高的。国外有的科学家研究发现有症状的出血率在6%-7%,还有的学者研究发现出血率甚至高达17%—65%,不过大部分都没有症状。出血的预案因可能是多方面的:(1)脑梗死后,梗死区的相应血管本身也受到损害,容易破裂出血;(2)个别患者发生纤维蛋白溶解过度,造成凝血功能不足;(3)被血栓堵塞的动脉再通后,由于血液冲击的压力较高,致使动脉破裂;(4)正常脑组织坏死,变软,对血栓的支撑作用减弱,也容易出血。此外,颅脑外的出血也可以发生,它们主要集中在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病人可出现血尿、呕血或便血。除此以外,有时还可以发生皮下出血等,溶栓剂一般都是大分子生物制剂,所以各种过敏症也是有可能发生的,严重的甚至有可能造成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13.那么目前有没有无毒副作用的新型溶栓制剂呢?

纳豆激酶——新型溶栓抗凝食品问世。

纳豆激酶是纳豆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也就是纳豆激酶,其商品名——百岁血肽。纳豆激酶是早年来源于中国,兴盛于日本的传统食品,纳豆激酶旋风般推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德国等地火爆畅销,受到了各国的中老年朋友的青睐和信赖。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经济水平的改善,饮食不当和营养过剩带来的种种问题——老年人的疾病趋向于年轻化,营养过剩和身体肥胖导致高血压、高血脂、血液粘稠等日趋严重。而这方面治疗的药物对肝肾不良的副作用,又使人们担心顾此失彼。在这种情况下,从食品中找寻了治疗的良方——纳豆激酶的问世,足以让人们为之惊喜、欣慰。在日本,纳豆被誉为“百岁食”、“长寿菓”、“健康至宝”等。纳豆激酶与特效溶解血栓剂——尿激酶比较:

(1)溶栓速度快:溶解同样大小的血栓,纳豆激酶两小时,尿激酶18小时,前者比后者快9倍。

(2)作用时间长:尿激酶在人体内作用20分钟后就不再有溶栓的效应,而纳豆激酶足足能起效8-12小时。换句话说,只要每天2-3次补充足量纳豆激酶就可以避免发生血栓的意外事件。

(3)安全无毒副作用:尿激酶有出血的隐患,只能作为急性溶栓抢救用,不能长期使用,难以达到预防血栓的目的,而用于预防血栓的纳豆激酶是一种食品,通过日常食用来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

纳豆激酶与特效抗凝剂——阿司匹林的比较:

阿司匹林只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影响凝血,不能溶解已经形成的血栓。

更值得提醒大家的是心脑血管梗塞复发率的问题:复发率、血栓堵塞血管后,会使心肌组织、脑组织缺血坏死,危及声明。即使抢救及时,活了下来,也会有75%的病人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力,40%重残,更令人担忧的是,数据表明,我国中风病人第一年复发率高达30%,五年内复发率59%,而一旦发生动脉血栓形成,60岁以上的老人预期寿命将缩短8-12年,以上说明了为什么脑中风的病人,要长时间,一般的来说要一年以上服用纳豆激酶的道理。

纳豆激酶与华佗再造丸等药物的比较:

华佗再造丸为纯中药制剂,含有川芎、吴茱萸、冰片等,作用是活血化瘀,化痰通络,行气止痛,用于脑中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属非急性期治疗和预防药物。

14.纳豆激酶的食疗作用:

(1)纳豆激酶功效之一:溶栓;(2)纳豆激酶功效之二:降血压;(3)纳豆激酶功效之三:降血脂、血粘;(4)纳豆激酶功效之四:抑制高血糖;(5)纳豆激酶功效之五:改善骨质疏松;(6)纳豆激酶功效之六:整理肠道;(7)纳豆激酶功效之七:抗菌消炎;(8)纳豆激酶功效之八:抗癌;(9)纳豆激酶功效之九:延缓衰老;(10)纳豆激酶功效之十:增强免疫力。

15.典型病例介绍:

(1)胸闷胸痛再没发作过(翟老先生,70岁,大学退休教授)

翟大爷从年轻的时候就检查患有高血压,一直吃药维持。40岁的时候,他第一次心梗,后来又复发过一次,结果落下了胸闷胸痛的毛病。冬天气候变冷,血压升高,头昏脑胀,加上胸闷胸痛,整个人异常难受。

听干休所的老人介绍百岁血肽后,07年11月,他也开始服用。1个月以后,他明显感觉到头不晕了,血压也由160降到了145,胸闷胸痛的次数也减轻了。3个月后,困扰他几十年的胸闷、胸痛彻底消失了,走路、爬楼梯也不上气不接下气了。半年后,大爷已经停了降压药,只吃百岁血肽了。

(2)上海金太太,49岁,患乳腺癌。2008年6月份,经手术化疗,疗程中间因为胃肠道反应加上白细胞总数减少,迫使化疗中断,经用电话咨询,建议她加用纳豆激酶——百岁血肽。一周后胃肠道反应消失,白细胞升至正常,化疗恢复治疗。患者和家属都说:“百岁血肽就是神奇!”

16.广告可信吗?

关于广告宣传的可信度问题,值得中老年朋友们注意筛选。

(1)见广告宣传就买产品,周大爷2-3千元/月。拿回家没有治疗作用,只好扔掉。

(2)延误治疗时机。胡老太服复明片,5月引起肾衰又服了一个月复肾胶囊,死亡。

(3)糖尿病是终身治疗性疾病,但许多广告宣传为了误导病人买其产品,说什么服用该产品可以不限制饮食,服1-2个疗程可以停药等。糖尿病的彻底治疗是“基因”治疗,目前还在研制中。

篇3:心脑血管疾病的养生保健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随机选择其中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选取的120例患者随机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35例,脑血管疾病患者25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患者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35例,脑血管疾病患者25例),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各种健康指导与预防干预[1]。这120例患者中年龄最小为28岁,最大为86岁,平均年龄为(67±5.89)岁;男性患者74例,女性患者4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所患疾病类型等方面均无较大差别,具有可比性(P>0.05)。病例纳入标准:经确诊为心血管疾病或脑血管疾病;其中心血管疾病患者7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为50例;1周内未进行重大手术治疗;病情尚在可控制阶段。病例排除标准:病情已十分危急的患者;患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1周内进行过重大手术治疗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办法对心脑血管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指导与预防保健工作。两组患者在出院前,我院医护人员对患者发放问卷调查表,问卷调查表的内容包括身体状况、心理状态、作息习惯、治疗成效、服药状态、饮食习惯、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情况,每项内容满分为10分,由患者进行打分评比,根据调查结果对两组治疗和护理效果进行综合评定。

1.2.1 对照组护理方法:

我院医护人员针对对照组60例心脑血管疾病的住院患者进行了常规的系统化的检查、诊断、治疗和护理。患者出院时经过专业检查,患者的病状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1.2.2 观察组护理方法:

对于观察组患者,我院医护人员在对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特性,为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了该病的预防和保健方法。患者出院时经过专业检查,患者的病状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一些患者已经痊愈。由于当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做好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保健、和健康指导工作十分重要.

2 结果

2.1 心血管患者调查结果:

两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身体状况上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心理状态、作息习惯、治疗成效、服药状态、对治疗满意度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见表1。

2.2 脑血管患者调查结果:

观察组脑血管患者在心理状态、作息习惯、治疗成效、服药状态以及对治疗整体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而两组患者对自身身体状况评分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质量,心脑血管疾病是可以互相进行影响的,心脏病可以引起心胸综合征,脑卒中可能引起脑心综合征,因此心脑血管疾病往往是共同发生的[6,7]。但若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的进行运动保持良好的情绪,在患病后进行合理用药,这样就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提高人们的生活、生命治疗。

从我院的调查结果来看,患者在接受相关的预防保健,健康指导之后,明显提升了患者对该病的科学认识,提升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及自我管理和控制的自觉性,对医院治疗和护理服务满意度也得到认可,让医患双管获得了双赢。观察组的60例患者在了解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机制、治疗法则、预防策略、保健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医师的建议,进行科学的自我控制和管理,有效地减轻了患者自身的临床症状,及时避免了疾病的进一步恶化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比较显著的改变了患者自身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从总体上看,提高了心脑血管的治愈率,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创造了比较良好的条件。并且,患者在接受预防保健,健康指导的同时对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效果也表示十分满意。因此在临床医护人员应该进一步强化对预防保健与健康指导工作的重视,合理地将其应用到对心血管疾病易发人群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服务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张新娟,刘霞,何青秀,等.刍议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保健及健康指导的临床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0):476-477.

[2]张啸飞,胡大一,丁荣晶,等.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现况及流行趋势[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40(3):179-187.

[3]曾力.老年心血管患者疗养期间的健康教育与用药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5):87-87.

[4]兰云霞,孙晓燕,张俊玲,等.出院后健康指导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2):30-32.

[5]谢家媛,杨贵芝.在心血管疾病病人康复过程中进行健康指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4(10):201-201.

[6]王建玉.中青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指导[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22(5):5-12.

篇4:心脑血管疾病的养生保健

保健原则

因为心是火脏,心与天之火气相应,火气通于心,火最恶水,因为水克火。冬天和夜晚属水、属阴、属寒,所以心病容易在这些时间发作。这就提示:心气虚者,尤应注意保暖防寒或益心扶阳。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活血化瘀、畅通血脉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保健原则。其具体方法是:第一,适量运动。通过运动,如:慢跑、快走、打球、游泳、爬山、气功、太极拳、跳舞……使人体产生热并释放能量,促使血脉通畅。

第二,每天服几个山楂果,有活血化瘀作用。有轻微冠心病的人要加服丹参片。症状明显的,请就医。

第三,保持心情舒畅。气滞易加重血瘀阻塞,最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的是暴怒。

第四,运动方式。对于高血压患者,我们不提倡竞技性无氧运动,而提倡适当的有氧运动。有心绞痛、心前区疼痛憋闷的,应避免剧烈运动,禁生气。气候变化剧烈时,应注意保暖,不到户外运动。

第五,控制脂肪及总热量。血脂高是有遗传因素的,要控制体重,不要吃得太饱,少吃动物油;胆固醇高的患者要少吃动物内脏及蛋黄,少吃猪肉,多吃鱼、蔬菜、老玉米等。

饮食养生

豆浆,具有天然降血脂的作用,是心脑血管病人养生食品的首选。

多用植物油(豆油、玉米油、菜籽油),最好少用猪油、牛油、羊油。

多吃鱼、鸡肉,少吃猪肉、牛肉、羊肉。

常吃红色食品及酸性水果。因为红色食品有活血化瘀作用。酸性水果,如 山楂、桃子(心红)、西红柿、红葡萄,红葡萄酒含维生素较多,有益于心脑血管等组织细胞本始环境的恢复。

经络养生

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原因是:心、脾、肝、肾功能失调,血液运行障碍,致使气血阴阳亏虚,痰饮瘀血阻滞,心脑失其所养,心脑经脉不畅,经脉闭阻,而使心脑功能异常,出现心悸、失眠、真心痛(心绞痛)等症状,甚者出现气血阻滞、血溢脉外等心脑血管症状。其病位在心(心主血脉),涉及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统血)肝(肝主疏泄,肝主藏血),所以,经络养生的核心是重点养护手少阴心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的脏腑及经络,调整、恢复、保持上述三条经络的阴阳气血平衡。

具体方法是:用 “君主顺安通”(清末名医陶然先生所传外用浴足温经的系列方药,主通手少阴心经)浴足温经7分钟或14分钟(心的洛数为7),打通心经后,用“灵子点穴”的手法,分别点按两腕心经的原穴神门穴,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三阴交穴和膀胱经的心俞穴各36次,调整、恢复、保持心、脾、肝三经的气血阴阳平衡,改善心脑血管的各种症状。

运动养生

心脑血管病人的运动养生要特别注意对心、脾、肝三条经络和脏腑功能的锻炼,保持心、脾、肝三条经络和脏腑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的通畅与润顺。平日可在心经主时(11-13时)做直接锻炼和提高脏腑功能的道家养生术——脏腑顺安十八法中的第7、8节静心气、小肠助,咬舌尖、火冒处(心与小肠相表里,开窍于舌);在脾经主时(9-11时)做第11、12节强脾土、胃相助,舌洗龈、津浇树(脾与胃相表里,开窍于口);在三焦经主时(21-23时)做第9、10节疏肝气、胆相助,搓眼轮、期明目(肝与胆相表里,开窍于目)。

注:(因个人体质差异,养生效果会有所不同,本文仅供参考。)编辑/王洪丽

篇5: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原因

1.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可使动脉血管壁增厚或变硬,管腔变细,进而影响心脏和脑部供血。高血压可使心脏负荷加重,易发生左心室肥大,进一步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当血压骤升时,脑血管容易破裂发生脑出血;或已硬化的脑部小动脉形成一种栗粒大小的微动脉瘤,当血液波动时微动脉流破裂而造成脑出血;或高血压加快动脉硬化过程,动脉内皮细胞受到损伤,血小板易在伤处聚集,又容易形成血栓,引发心肌梗死或脑梗死。

2.血液黏稠

现代生活节奏紧张,家庭、事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情绪也愈来愈不稳定;同时,过量饮酒、摄入太多食物脂肪、缺少必要的运动,加之生活环境的污染,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急剧下降,摄入体内的负离子也就不足,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减慢,血液流速会减慢,血黏度迅速升高,造成心脑供血不足,如果不及时预防、调理,将会引发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

3.吸烟

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发病率高得多,在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人中,冠心病的发病率为不吸烟者的3.5倍,冠心病、脑血管病的死亡率为不吸烟者的6倍,蛛网膜下腔出血多3~5.7倍。在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中,吸烟占第一位。烟碱可促使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含量增高,促使血小板聚集和内皮细胞收缩,引起血液黏滞因素的升高。

4.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

血管组织和人体的其他组织一样在一定周期内完成新陈代谢。在血管壁平滑肌细胞代谢的过程,若新的细胞组织不能正常的形成,使血管壁本身存在“缺陷”,就容易使血管舒缩不畅,就像是一条破烂不堪的旧管道,随时都有阻塞或破裂的可能。血管是血液流通的重要通道,同时也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因此神经系统不正常也能够导致供血的紊乱。所以心脑血管疾病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5.酗酒

酒精摄入量对于出血性卒中有直接的剂量相关性。每天酒精摄入大于50克者,发生心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长期大量饮酒可使血液中血小板增加,进而导致血流调节不良、心律失常、高血压、高血脂,使心脑血管病更容易发生。小量饮酒有益,大量饮酒有害。

6.糖尿病

糖尿病是心脏病或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糖尿病病情进展,会逐渐出现各类心脑血管并发症,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等。

7.其他

如肥胖、胰岛素抵抗、年龄增长、性别(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种族、遗传等都是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1.保持心态平衡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

2.适当运动心脑血管患者要适当运动,运动量减少也会造成血流缓慢,血脂升高。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冬季要等太阳升起来之后再去锻炼,此时,温度回升,可避免机体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

3.控制危险因素严格控制血压至理想水平,服用有效调脂药物,控制糖尿病,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异常代谢状态,戒烟。

4.药物治疗根据不同的心脑血管疾病,给予针对性的治疗药物,以缓解症状,改善预后,预防并发症。

5.外科治疗通过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对出血部位进行止血,消除血肿,或改善缺血部位的供血。

6.康复治疗患者病情平稳后,从简单的被动运动开始,逐步做主动运动,最终达到生活自理的目的。早期康复训练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功能恢复尤为重要。

如何预防:

1.防止栓塞

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要十分注意保暖。高危患者进行有效的抗栓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

2.患者晨练应注意的问题

睡眠时,人体各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活力不足,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冬季应该注意。

3.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疾病的康复与预后。控制饮食总量,调整饮食结构;坚持运动,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戒烟少酒,劳逸结合;减少钠盐摄入,每天食盐控制在5g以内;增加钾盐摄入,每天钾盐≥4.7g。

4.多吃富含精氨酸的食物

富含精氨酸的食物有助调节血管张力、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管损伤。这类食物有海参、泥鳅、鳝鱼及芝麻、山药、银杏、豆腐皮、葵花子等。

5.控制血压和血脂是关键

(1)血压控制 将血压控制在一个比较理想的范围内,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中之重。资料表明,坚持长期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仅为不坚持治疗者的1/10,也就是说,只要长期坚持控制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可下降90%。

(2)血脂控制 如果血脂过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就是人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常见的血脂控制是服用调脂药物:包括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等。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控制血脂也成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重中之重。

6.进补要适度

篇6: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讲稿(共)

你知道吗?调查表明,心血管病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最重要的疾病,高血压、冠心病、中风以及与之相关的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发病率高,而且危害大。其中特别是高血压,是引起脑中风、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三大并发症的罪魁祸首。

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高达18.8%,有患者1.6亿,但知晓率只30.2%,治疗率仅20%,控制率低至6.1%。通常所说的高血压的“三高”即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三低”即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高血压是引起各种心血管病和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平均动脉压每升高10mmHg,心血管危险性就升高30%。

而降血压治疗可以显著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收缩压下降10~12mmHg或舒张压下降5~6mmHg,即能减少42%的中风率和20~25%的冠心病发病率。肥胖、烟酒、摄盐过多、缺乏活动、心理紧张等是导致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

大量的研究表明,有效的生活方式调整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延缓其发展,而且生活方式的调整还是药物治疗的重要基础。防治心血管病的生活方式调整可概括为“均衡膳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心胸开朗,生活规律,正规用药”,也可称之为心血管保健措施的“六诀方针”。

一、戒烟限酒

1.限制饮酒:高血压应戒酒,因饮酒可降低降压药物的药效。男性如饮酒应20~30克酒精/天(40度白酒1两),女性10~15克/天(半两)。

2.彻底戒烟:大量的医学研究表明,吸烟与许多疾病的发生有关,如肺癌、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高血压和冠心病等等。简言之,吸烟百害无一益,因此应立即彻底戒烟。

二、适当运动

运动有助于保持理想体重,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抵抗力,还有助于降低血压。不过,应注意做有氧运动,不觉辛苦为度,如每天30~45分钟的慢跑,每周数天。从保健角度看,缺氧运动对身体有害。已患有心血管病者不要做竟技性运动。

三、心胸开朗

乐观能提高人群自我防病能力。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微妙而复杂,易使人们经常处于不良的心境状态,而导致心身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病的发生。因此,一定要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愉快健康的心境。人应奋斗,但不要太在意成败,最好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来对待成败。

四、正规用药

如果已经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等,均应专科正规治疗。千万不要盲目相信广告,千万不要只吃中成药就了事,千万不要乱投“游医”,否则吃亏的是自己!要相信科学!不相信科学是最可怜的“无知”,是最大的“可悲”。

服药应规律和坚持,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阿斯匹林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药物,应提倡广泛使用。患有冠心病者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以备心绞痛发作时含服。前胸压榨样疼痛20分钟不缓解者应立即到医院心血管科就诊,以防急性心肌梗死延误治疗。

五、生活规律

保持规律的生活是机体保持健康的基本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饮食规律和睡眠规律。吃饭有一餐没一餐,一餐饱一餐饿,经常熬夜熬通宵,接着连睡一两天,这样生活的人不患病才怪!工作和生活作息时间尽可能规律,有午睡习惯者如有条件最好适当午休。

六、均衡膳食

均衡膳食就是要求降低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量,控制总热量,增加体力活动,减少食盐摄入量。

1.减少钠盐:成人每天5~6克钠盐即可满足正常需要。注意减少烹调用盐,少用酱油,少吃咸菜及盐腌食品。也可用低钠盐、健康保健盐。“限盐”就是要求每日钠盐摄入量在6~8克以下。

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适度限制钠盐摄入(每日摄入钠盐由200mmol即4600mg减至100mmol即2300mg)能使收缩压降低约5mmHg,舒张压降低约2~3mmHg。即便在使用降压药物时,限制钠盐摄入通常也能加强药物的作用。

2.吃多少?一般吃七或八成饱为宜。每日三餐均衡,不可一餐过饱,一餐不足,尤其要注意早餐不可不吃,晚餐不可过饱。最好使体重指数(简称为BMI,即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体重和身高的单位分别为公斤和米)保持在20~24。

总热量要合理分配,大概脂肪占25%,蛋白质占20%,碳水化合物占55%。如果原来超重或肥胖,则应减重。减少热卡、膳食平衡、增加运动,都有助于减轻体重。减轻体重能降低血压,同时还能改善血糖和血脂。体重每减轻1kg,能使平均动脉压降低约1mmHg。依据当前的研究结果,控制体重对轻、中度的高血压有效。部分食欲抑制剂可能使血压升高,因此使用这些药物来“减肥”时必须特别小心。

3.吃什么?主食米面之外,适当搭配杂粮及豆类。

①多吃蔬菜和水果,少饮含糖饮料。

②注意补充钾和钙:含钾和钙较多的日常食品有绿叶菜、鲜奶、豆类制品、花生、核桃仁。③减少膳食脂肪,补充适量优质蛋白质:少吃或不吃肥肉,可吃瘦肉、禽类、鱼类;少吃动物内脏(肝、肾、脑等);奶制品不限,鸡蛋1天1个没问题,如果有高胆固醇血症,最好少吃蛋黄。“限脂”就是要求总脂<总热量的30%,饱和脂肪<10%。

总之,心血管保健措施有益于自己的身体,具体的方法是改变自己不良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方式最好从幼年就开始,长期保持。保健重在理解,贵在坚持,不是搞一阵子而是搞一辈子。

篇7:心脑血管疾病健康教育计划的实施

1)组织协调与管理

2)人员培训

3)制作传播材料、预试验与发放

4)健康教育的质量控制

篇8:心脑血管疾病早期监测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402例体检人群, 其中男214例, 女188例, 年龄26~87岁, 平均 (42.5±1.6) 岁, 分别对其血糖、血脂、血压水平, 心电图, 溶血磷脂酸, 体重指数, 纤维蛋白原及彩超结果进行连续3个月的监测, 观察分析检测结果。

1.2 方法

(1) 血糖:采用安妥超越型血糖仪 (雅培公司生产) , 对空腹、餐后2h血糖进行监测; (2) 血脂:使用自动分析仪 (日立公司生产, 型号:7600) 及LPL配套的试剂盒 (美国R&D公司提供) , 对血浆中的溶血磷脂酸、全血中的纤维蛋白原和采取ELISA法对血清中脂蛋白脂酶、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水平进行监测; (3) 血压:使用电子血压计分别对受检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进行测量, 并同时称重和计算体重指数; (4) 心电图:使用动态心电图机 (北京蓬阳丰业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对受检者做24导联心电图检查; (5) 彩超:采用彩超诊断仪 (GE Volvson 730Expen型) 对颈部血管进行检查。每2周检查1次, 持续监测6个月[1]。

1.3 统计学方法

本组早期监测结果的数据经卡方软件V1.61版本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02例人群中, 检出血糖升高有67例 (16.7%) , 血脂升高有48例 (11.9%) , 血压升高有102例 (25.4%) , 心电图异常有40例 (10.0%) , 溶血磷脂酸水平升高有37例 (9.2%) , 体重指数为肥胖有30例 (7.5%) , 纤维蛋白原升高有35例 (8.7%) , 彩超显示有等回声或低回声斑块形成有28例 (7.0%) 。年龄>45岁受检者的监测结果异常率明显高于年龄≤45岁受检者 (P<0.0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n (%) ]

3 讨论

本文统计中发现, 402例人群中, 检出血糖升高占16.7%, 血脂升高占11.9%, 血压升高占25.4%, 可见心脑血管的高危因素在人群中的发生率较高, 需要高度重视, 同时心电图异常、溶血磷脂酸水平升高、体重指数为肥胖、纤维蛋白原升高、彩超显示有等回声或低回声斑块形成等心脑血管高危因素的发生率也普遍在7%以上, 同时年龄>45岁受检者的监测结果异常率明显高于年龄≤45岁受检者, 可见中老年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除血糖、血压、血脂3项直接的心脑血管高危因素评估外, 上述其它的因素也是目前临床上用以评估和预测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参考指标。其中通过心电图检查能够间接反映出电生理的现象, 评价心脏的病变与异变的情况, 尤见于心律失常的患者, 前期甚至到中重度时也多无明显不适感, 应用心电图检查能够早期检测出心律失常;溶血磷脂酸水平是早期血栓形成所释放出的物质, 其检测值升高往往提示着人体内的血小板可能在活化的状态, 继续进展可能会引起血小板血栓;溶血磷脂酸升高, 还能导致血栓形成与动脉硬化, 临床上多将其作为血小板等细胞活化形成血栓的一种预警信号[2];体重指数为肥胖往往是脑卒中、心脏病、高血压的间接因素[3];纤维蛋白原有使红细胞与血小板聚集, 提高全血黏度的作用, 可以促进血液呈现高黏与高凝的状态, 使组织中的血液灌注减少, 形成血栓, 因此, 检测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是否升高, 可以作为衡量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指标之一;通过彩超对颈部的血管进行检查, 可以及早发现等回声或低回声斑块影, 提示脑栓塞的危险性, 能够早期预防脑梗的发生及发展。

综上所述, 心脑血管疾病早期监测, 有助于临床早期发现心脑血管病变或亚临床血管病变, 及早诊断, 尽早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防治, 阻碍病情的进一步加重, 尤其是中老年人, 早期监测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疾病早期监测的方法及结果, 并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2例体检人群, 分别对其血糖、血脂、血压水平, 心电图, 溶血磷脂酸, 体重指数, 纤维蛋白原及彩超结果进行连续3个月的监测, 观察分析检测结果。结果:402例人群中, 检出血糖升高有67例, 血脂升高有48例, 血压升高有102例, 心电图异常有40例, 溶血磷脂酸水平升高有37例, 体重指数为肥胖有30例, 纤维蛋白原升高有35例, 彩超显示有等回声或低回声斑块形成有28例。年龄>45岁受检者的监测结果异常率明显高于年龄≤45岁受检者 (P<0.0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早期监测, 有助于临床早期发现心脑血管病变或亚临床血管病变, 及早诊断, 尽早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防治, 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加重, 尤其是中老年人, 早期监测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早期监测,防治

参考文献

[1]王辉.心脑血管疾病早期监测的临床意义[J].蛇志, 2012, 24 (1) :80-82.

[2]潘颖, 苏作军.溶血磷脂酸研究进展[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06, 7 (21) :16-17.

篇9:心脑血管疾病的自我保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经常运用按摩推拿的自我保健方法,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扶正驱邪,祛病强身,改善微循环功能,使心脑血管疾病的各种症状都能好转及消失。

1、患者坐着,保持绝对安静,全身放松(心脏病患者舌根含硝酸甘油1片),在患者两肩反复推拿,能宣肺降所,发法解表。适合家庭、旅途就地抢救。

2、用双手十指在头上反复梳洗按揉,并按揉风池、完骨、翳风,以疏散风邪,益气升阳,平肝降压,通调气血。

3、抹前额,双手食指弯曲,用指尖从两眉间“印堂”沿眉外抹到“太阳”,反复按揉,能醒脑明目。

4、用大拇指按揉背部风门、心俞、肝俞、肾俞、关元俞,拇指滑向两侧,反复多次,有化滞镇痛的效果。

5、手从手臂部循手三阳、三阴沿经筋从上至下进行提拿,并对劳宫、内关、合谷、神门、少府进行按揉,以疏通经筋,通调气血,有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

6、患者仰卧,双手平掌轻按在两乳房处,掌心手指紧贴胸部,用鼻深吸一口气,用口呼出,双手顺势由一往下缓缓抚到小腹部,反复多次,有吐故纳新、宽脑理气之功效。

7、双手顺大腿内外侧循足之经筋顺序推拿,反复多次,并对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进行按揉,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能祛风散寒,止痛消肿,解除痉挛。

8、按足心反映区涌泉穴,能引血下行,清浊通络。

篇10:心脑血管疾病疗法有哪些

心血管治疗常用方法?有很多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对如何更好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很多,家可根据病人的情况处理。介绍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你。

外科手术治疗:仍然是最安全的,有效的治疗,能彻底矫正心脏畸形。心脑血管疾病根治性手术治疗,一般可在4~5年的运作,如严重的症状或细菌性心内膜炎难持久的控制应提前操作。

内科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术前内科的治疗主要是为了避免剧烈活动,感染的预防或治疗,如心脏衰竭,应积极治疗。

封堵法治疗:心血管治疗常用方法?封堵方法通过血管或胸壁小切口闭合缺损伞入心,闭合缺陷,以达到治疗目的。

介入治疗:就是在X线、超声波等指引下,将穿刺针和导管沿血管进入心脏及配件,做成像诊断,病变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治疗方法和使用特殊的设备来实现插件,扩展或栓塞病变。

篇11: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分析报告

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分析报告

背景

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今世界上威胁全球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头号杀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已超过恶性肿瘤而跃居世界第一。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世界卫生报告,世界心脑血管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口的30.3%。在我国,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各种疾病之首。据卫生部统计,目前我国城市人口死亡率最高的是心脑血管病(193/10万,其中脑血管病113/10万、心血管病80/10万)。

目的随着社会环境 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与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 为了解无锡崇安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 以便加强预防, 现对2011年心脑血管疾病资料进行分析。

工作简介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社会资源消耗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推动我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根据《XXXX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区卫生局组织专家技术组制定了《XX区心脑血管疾病登记报告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目前已在全区范围内实施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工作。辖区各医疗机构发现的心脑血管疾病病例每月报告一次,辖区内医疗机构报告覆盖率100%,心脑血管疾病事件发生报告发-1-

病率不低于死亡率。

方法

全区一级以上医疗机构统一使用报告卡进行报告,一级以上医疗机构负责病例收集、登记、核对、上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到疾控中心下发的报病卡后审核并确认;所属医院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所有新发门诊、急诊和住院病人的发病、死亡资料;人口资料来源于区统计局提供的20年常住人口数。

内容:

包括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出生日期、发病日期、诊断日期、诊断医院等。

质控与评价:

疾病诊断根据国际疾病诊断分类(ICD10)进行,报告病种为脑血栓形成 脑栓塞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 未分型卒中 急性心肌梗塞 冠心病。

统计方法:

XXNI年,区疾控中心收集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医保和新农合、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乡卫生院和村卫生所20年心脑血管病例信息,20年至月共收集心脑血管病例信息XXX条,经过筛查、剔重外市县区的报告卡,属我区心脑血管病例信息XXX例。

信息分析

1、发病率:

20年共收集辖区心脑血管病例信息XXXX例,发病率XXX.XXX/10万;其中冠心病425例,占36.80%;脑卒中731例,占

63.20%。

2、死亡率:

20年XXX区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898人,死亡率296.76 /10万。

发现与建议

我区心脑血管疾病报告起步较晚,但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20区卫生局印发了《XXX区心脑血管疾病登记报告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心脑血管报告工作。根据疾控中心督导情况发现在心脑血管报告工作中我区还存在以下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报告工作中加以改进。

1、报告病例信息的完整性有待加强,在报告病例信息中部分缺少出生日期、住址、联系电话、ICD编码等信息。

2、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吸烟、不合理膳食等,因此,要开展控制高血压的干预活动,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自己血压水平的知晓率与高血压的防治知识,正确治疗高血压病人,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今后的社区卫生服务中, 在控制高血压疾病的同时,对心脑血管病人要进行随访管理, 防治病情恶化,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

3、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开展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普及心脑血管疾病知识是关键,首先要让广大群众普遍掌握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核心知识。通过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宣传栏宣传、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辖区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

上一篇:车辆日常管理规定下一篇:健美操基本步法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