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法

2024-04-27

谈谈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法(通用9篇)

篇1:谈谈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法

谈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法

瑞昌市白杨中学周连发

体育教学是一门专业理论与形体实践紧密相联的学科,要搞好体育教学,单靠肢体示范是不够的,还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渗入从“怎样做”到“为什么”的理论铺陈。经过十几年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工作的探索和实践,我逐步掌握了一些适合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方法,下面是我对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法的一些见解,希望与广大农村初中体育教育工作者共勉。

一、讲解法教学

讲解法是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体育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说明训练动作的名称、要领和方法等的一种教学方法。体育教师带有启发性地讲解,不仅能使农村学生获得知识,了解动作的要领,而且还能进一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这就要求农村初中体育教师必须具有语言教学能力、指挥能力和正确运用口令的能力。

农村初中体育讲解法教学时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讲解目的明确、内容正确。在教学中讲什么,怎样讲,什么时间讲,体育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研究。一般说,教授新动作时可多讲一些,复习旧动作时就要有针对性地少讲一点。对新入学的七年级新生,由于在小学时缺乏训练,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差,要少讲;

八、九年级由于七年级的训练积累,抽象思维能力已有所沉淀,则可多讲些;气候炎热可增加一些讲

解示范的时间,天气寒冷就应少讲多练;场地狭窄应多讲少练,场地开阔应少讲多练,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讲解方法,做到因地施教、因材施教,但总之,讲解的内容和语言表述应该准确无误。

其次,要抓住训练动作的关键,简明扼要地进行讲解。针对农村初中生运动理论缺乏的现实,讲解时,要抓住动作的关键,突出要领、强化重点。如“跑”的重点是途中跑,而途中跑的重点是后蹬,教学中体育教师就应运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出动作的要领,着重讲解后蹬技术。又如篮球教学中的三步上篮,可概括为:“一大二小三高跳”。语言简明扼要,生动形象,条理清楚,学生喜欢听,容易懂,记得住。

再次,讲解要符合学生实际,启发学生思维,体育教师讲解深浅、语言的运用都要符合农村学生的实际。对八、九年级的农村学生,可以运用他们已有的知识进行讲解。如讲解“弯道跑”为什么要求身体向内倾斜时,可以联系“离心力”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对七年级的农村学生就要联系生活常识进行讲解,如利用班车在拐弯处行驶时乘客的身体向外甩的道理来说明人在跑弯道时也应向内倾斜已达到重心平衡。

讲解法要由浅入深逐步进行,体育教师可以用提问的形式来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如在教“前滚翻”时,可以问学生:怎样才能向前滚动?怎样才能滚得好?身体怎样才能成圆形?这样做不仅能使学生理解得深、记得快,还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示范法教学,示范法教学是指体育教师通过具体动作范例,使学生直接感知所要学习的动作的结构、顺序和要领的一种体育教学方法。

体育教师的正确示范不仅能使学生直观的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而且也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运用示范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体育教师每一次示范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在备课时,要根据课程的任务、教材的特点、学生的情况来安排什么时间示范、示范多少次、重点示范什么。在教新动作时,为了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一般可先做一次完整动作的示范,然后根据动作特点做重点示范。在进行复习教材时,则应根据学生对教材掌握的具体情况,做有针对性的示范。对七年级的农村学生,由于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差,模仿能力强,应多示范,少讲解。对八、九年级学生,由于他们的认识已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可适当加强对动作的技术分析。为了达到示范的目的,要向学生明确地讲清楚看什么、怎样看、使学生边看边想。必要时,还可以用正误对比的方法进行示范,加深学生对动作的理解,防止和纠正错误动作。

第三就是注意示范的位置和方向。示范的位置和方向如何,会影响示范的效果。示范位置的选择要根据班级学生的队形、动作结构的特点和安全要求而定。一般示范者要站在学生的正面,与学生视线垂直,使全部学生都能看清楚。

示范的方向,应根据动作的结构、要求学生观察的动作环节等要素而定。为了示范左右两个方向的动作,如篮球防守时的左右移动,示范者应正面对着学生,称正面示范。为了示范前后两个方向的动作,如弓箭步动作,示范者应侧面对着学生,称侧面示范。如广播体操等练习,教师的示范采取面对学生与学生动作相反的做法,称镜面示范,目的是使学生动作方向正

确、整齐。如武术等练习,由于动作技术复杂,教师难以做镜面示范,而采取背对学生的方法进行,称为背面示范。

第四是示范、讲解与学生的练习相结合。示范与讲解相结合,能将学生的观察和思维结合起来,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体育教师领着学生练习,把教师的示范与学生的练习结合起来,使学生把看到的立即与肌肉活动联系起来,能提高学生掌握动作的速度。但是,有些动作,如器械体操,在学生练习时,教师不宜进行示范,否则会引起伤害事故。

三、完整教学法

完整法是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段落,完整地进行教学的一种体育教学方法。完整法的优点是一般不会破坏动作结构,不会割裂动作与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成套动作;缺点是不易使学生较快地掌握整套动作中比较关键和较难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完整法多用于动作比较简单,适宜农村初中生容易掌握的训练内容。

运用完整法教学,一般要求:

1、在进行动作简单、学生容易掌握的教材时,体育教师在讲解、示范之后,就可以立即组织学生练习,在练习中教师发现错误,应及时指导纠正。

2、在进行动作复杂的训练内容时,可以首先选择突破训练的重点,解决技术基础动作的基本环节,然后再去解决每一环节中的细节技术。例如教“原地推铅球”时,可先教学生掌握蹬地、转体和推手这三个基本环节,再要求学生蹬地有力、最后用力、快速推手。

四、分解教学法

分解法是把完整教材合理地分成几个部分,逐次地进行教学,最后使学生掌握完整教材的一种教学方法。分解法的优点是便于集中精力和时间突破教材中的重点或难点,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教材。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分解法教学时,一般要做到:

第一,分解训练内容时要考虑到各部分或段落之间的有机联系,不要破坏动作本身的结构,例如教跳远时,一般都把助跑和起跳两个环节连在一起进行。

第二、在进行分解后的各个部分的教学时,体育教师要向学生讲清楚每个部分、段落在成套动作中的位置,让学生明确该部分与上、下部分,特别是与下部分的关系。

第三、分解法要与完整法结合运用,最后达到掌握成套动作的目的。分解法是达到掌握完整教材的手段, 使用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学生对成套动作的掌握,一般在学生对重点部分基本掌握时,就应该立即转入完整法教学。在使用分解法为主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从分到合的过程;在使用完整法为主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会出现有选择地把动作中的某些细节分开加以掌握的教学过程。所以,在使用完整法与分解法教学时,往往需要体育教师拿捏得当、因材因时、适度交叉。

综上所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农村初中生的特点,适当运用课堂教学方法,以达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身体素质的目的。愿所有的农村初中体育教师一起努力,共同借鉴,将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推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农村教育教学的发展,从青少年的身体保障方面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篇2:谈谈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法

长武县洪家中学范俊海

经过十五年的体育教学工作,我逐步加深了对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法的理解。在工作中,我不断地进行了各种教学方法的尝试,下面就对几种体育课堂教学方法简单写一点自己的探索研究。

(1)讲解法

讲解法是体育教学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教师用语言向学生说明动作名称、要领和方法等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带有启发性地讲解,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了解动作的要领和方法,而且还能促使学生进行思维,培养学生认识事物、分折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具有运用语言进行教学的能力,并逐步提高语言的艺术水平。体育教师还必须具有指挥能力,能正确运用口令。

运用讲解法教学时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讲解目的明确、内容正确。在教学中讲什么,怎样讲,什么时间讲,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研究。切不可灵机一动,想起什么讲什么,愿讲多少讲多少。讲解要根据课的任务、教材、气候和学生情况的不同来安排。一般说,教授新教材时可多讲一些,复习旧教材时就要有针对性地少讲一点。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差要少讲,高年级则可多讲些。气候炎热可增加一些讲解示范的时间,天气寒冷就应少讲多练,讲解的内容应该正确无误。

2.要抓住教材的关键,简明扼要地进行讲解。讲解时,要抓住教材的关键,突出重点。如跑的教材重点是途中跑,而途中跑的重点是后蹬,教学中教师就应着重讲解后蹬技术。讲解时应运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出动作的要领。现在很多教师运用教学口诀,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教起跑,用抬(臀)、移(身)、压(起跑器)、听(发令声)几个字概括了动作的要领,又如篮球教学中的三步上篮,可概括为:一大二小三高跳。语言简明扼要,生动形象,条理清楚,学生喜欢听,容易懂,记得住。但是一个好的教学口诀,要经过长期认真地总结、提炼才能形成。离开教学实践,离开对教材的刻苦钻研,单纯追求口诀形式,是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的。讲解还要根据对象的具体情况,运用术语,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

3.讲解要符合学生实际,启发学生思维,教师讲解深浅、语言的运用都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对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运用他们已经有的知识进行讲解,如讲解弯道跑为什么要求身体向内倾斜时,可以联系“离心力”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对低年级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常识进行讲解,如利用火车轨道在拐弯处外侧高于内侧的道理来说明人在跑弯道时也应向内倾斜。

讲解要由浅入深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可以用提问的形式来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如在教“前滚翻”时,可以问学生:怎样才能向前滚动?怎样才能滚得好?身体怎样才能成圆形?这样做不仅能使学生理解得深、记得快,还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讲解要注意时机和形式。体育教学当中,大部分时间是让学生练习,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具体情况,随时提出要求,给予指导。如在做支撑跳跃练习时,应提醒学生快推手;在跑的时候,要提醒学生放松肩部,用力后蹬。但是,在学生做静止用力动作或者做危险性较大的动作时,如单双杠,头肘倒立,教师不要做过多的讲解,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伤害事故。课上的讲解除集中进行外,要加强个别讲解。

(2)示范法

示范法是指教师通过具体动作范例,使学生直接感知所要学习的动作的结构、顺序和要领的一种教学方法。

由于体育教学是教师向学生教动作技术,发展学生身体的过程,所以示范法是体育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的正确示范不仅能使学生直观的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而且也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运用示范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有明确的目的。教师每一次示范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在备课时,要根据课的任务、教材特点、学生情况来安排什么时间示范、示范多少次、重点示范什么。在教新教材时,为了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一般可先做一次完整动作的示范,然后根据教材情况做重点示范。动作的关键环节还应尽量放慢示范的速度,边示范边讲解。在进行复习教材时,则应根据学生对教材掌握的具体情况,做有针对性的示范。对低年级学生,由于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差,模仿能力强,应多示范,少讲解。对高年级学生,由于他们的认识已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可适当减少示范的比重,加强对动作的技术分析。为了达到示范的目的,要向学生明确地讲清楚看什么、怎样看、使学生边看边想。必要时,还可以用正误对比的方法进行示范,加深学生对动作的理解,防止和纠正错误动作。

2.示范要正确,力争每次示范成功。学生掌握动作的过程,从生理学角度讲,其本质都是条件反射的建立与巩固的过程,是条件刺激物(示范、讲解等)和无条件刺激物(肌肉感觉)相结合的结果。教师示范不正确,就会使学生对动作概念理解不清楚,就会出现错误动作,错误动作经过多次重复,就会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所以教师必须认真地做好每一次示范时,每次示范力争做到正确、熟练、轻快、优美。由于学生对新事物感兴趣,在教师第一次示范时,他们的注意力特别集中,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所以教师应特别注意做好第一次示范。

3.注意示范的位置和方向。示范的位置和方向如何,会影响示范的效果。示范位置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队形(为了使学生看得清楚,调动队形也是必要的,但应尽量减少调动)、动作结构的特点和安全要求而定。一般示范者要站在学生的正面,与学生视线垂直,使全部学生都能看清楚。

示范的方向,应根据动作的结构、要求学生观察的动作环节和要素(速度、方向、路线等)而定。为了示范左右两个方向的动作(如篮球防守时的左右移动),示范者应正面对着学生,称正面示范。为了示范前后两个方向的动作(如弓箭步动作),示范者应侧面对着学生,称侧面示范,有些练习(如广播体操),教师的示范采取面对学生与学生动作相反的做法,称镜面示范,目的是使学生动作方向正确、整齐。有些练习(如武术等)由于动作的技术复杂,教师难以做镜面示范,而采取背对学生的方法进行,称为背面示范。

示范位置与方向的选择,还应考虑到阳光、风向、周围环境等情况,不要使学生面向阳光或迎风,尽量避开繁华和有特殊物的方向,以便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4.示范与讲解相结合,与学生练习相结合。示范与讲解相结合,能使学生的直观(看到的)和思维(通过示范和讲解使学生思考动作的技术要求)结合起来,收到更好的效果。

教师领着学生练习(如武术),把教师的示范与学生的练习结合起来,使学生把看到的(条件刺激)立即与肌肉活动联系起来,能提高学生掌握动作的速度。但是,有些动作(如器械体操)在学生练习时,教师不宜进行示范,否则会引起伤害事故。

5.除了教师亲自做示范之外,也可由动作掌握较好的学生做示范,这样不仅可以起到与教师示范的相同作用,还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如果有条件,还应利用直观教具(如照片、画片等)进行教学。但使用时要防止学生注意力的转移,或流于形式。

(3)体育课怎样运用完整教学法和分解教学法

完整教学法和分解教学法是体育教学中根据课的任务、教材特点和学生接受能力,处理教材的两种教学方法。

完整法是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段落,完整地进行教学的方法。完整法的优点是一般不会破坏动作结构,不会割裂动作与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教材;缺点是不易使学生较快地掌握教材中比较关键和较难的要素和环节(即重点、难点)。完整法多用于动作比较简单,学生容易掌握的教材。有些教材虽然比较复杂,但是用分解法会明显地破坏动作结构,这样的教材一般也用完整法进行教学。

运用完整法教学,一般要求:

1.在进行动作简单、学生容易掌握的教材时,教师在讲解、示范之后,就可以立即组织学生练习,在练习中教师发现错误,应及时指导纠正。

2.在进行动作复杂的教材时,可以着重突破教材的重点。先解决技术基础(动作的基本环节),然后再去解决技术细节(每一环节中的细节技术)。例如教原地推铅球时,可先教学生掌握蹬地、转体和推手这三个基本环节,再要求学生蹬地有力、“最后用力”快速推手。对动作要素的处理,一般是先解决关系到动作成败的方向、路线等要素,再对动作的幅度节奏等要素提出要求。

3.对有一定难度的教材使用完整法教学时,可先简化动作的要求,再按照教材技术规格的要求进行教学。例如赶跑的技术,可以先缩短跑的距离;教支撑跳跃,可以先降低器材(山羊或跳箱)的高度;投掷项目,可以先减轻器械的重量等。在教技术复杂、难度高的项目时,还可以先原地或慢速做些模仿性练习(即诱导性练习),让学生体会动作的要求,然后再按动作技术规格进行练习。如进行有空中动作的教材时,可先让学生在垫子上体会在空中一刹那身体的姿势,然后再完整地练习。

分解法是把完整教材合理地分成几个部分,逐次地进行教学,最后使学生掌握完整教材的一种教学方法。分解法的优点是便于集中精力和时间突破教材中的重点或难点,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教材。但是如果运用得不合理,教材的几个部分或段落分解得不科学,将会破坏教材的结构,割裂动作与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影响学生掌握完整动作。分解法多用于那些动作复杂、动作较多(如成套练习)、或者用完整法教学学生不易掌握的教材,如跨栏跑、体操中的成套练习、武术等。

运用分解法教学,一般要求:

1.分解教材时要考虑到各部分或段落之间的有机联系,不要破坏动作本身的结构例如教跳远时,一般都把助跑和起跳两个环节连在一起进行。

2.在进行分解后的各个部分的教学时,教师要向学生讲清楚每个部分、段落在完整教材当中的位置,让学生明确该部分与上、下部分,特别是与下部分的关系。

3.分解法要与完整法结合运用,最后达到掌握完整教材的目的。分解法是达到掌握完整教材的手段,使用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学生对完整教材的掌握;一般在学生对重点部分基本掌握时,就应该立即转入完整法教学。

在中学体育教学实践中采用完整法和分解法教学,是指在教学的某段时间里采用似哪种方法为主而言的,在使用分解法为主的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从分到合的过程;在使用完整法为主的教学过程中,会出现有选择地把动作中的某些细节分开加以掌握的教学过程。所以在使用完整法与分解法教学时,往往是交叉进行。

(4)体育课中练习法的应用

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尝一尝,要想学会游泳就得下水,要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增强学生的体质就必须通过学生的亲身练习才能实现。所以根据教学任务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练习,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方面。

在体育教学中,常采用固定条件、变化条件、竞赛等几种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

1.固定条件:是指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组织学生反复地练习某一个动作。这种形式的练习,对于掌握、巩固动作技术和发展学生的身体有着重要意义。在固定条件下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应注意到:

(1)对固定条件下的重复练习,不能理解为简单的、机械不变的重复,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做练习时细心地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对他们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

(2)教师在备课时对每项教材都要认真地安排,根据课的任务、每项教材所用的时间、学生实际情况、教材特点,以及场地器材等因素,对学生练习的次数、距离、重量、时间、时间

间隔,作出具体规定,以保证每项教材的重复次数。在班级人数多、场地器材少的情况下,还可选用动作结构和教材基本相同的辅助练习,以便取得增强学生体质的实效。

(3)固定条件进行练习时,因为条件基本固定不变,学生可能感到枯燥无味,而且当学生对动作已经基本上掌握时,还可能产生厌烦情绪,要求学习新动作。这时教师除了对学生不断地指明新的努力方向之外,还要对学生进行练习目的的教育,也可以在固定条件下利用竞赛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变化条件:指的是在变化条件下组织学生练习某一内容,这种练习形式对于改进、提高动作有重要意义。

变化条件包括:变化动作的要素(力量、速度、幅度等),变化练习的环境(如到田间、沙滩做越野跑等),变化练习的要求(如升高或降低跳箱的高度,加长或缩短跑的距离等),以及增加练习的条件(如教学生跳远时,教师在沙坑边举一定高度的横杆,让学生从横杆上越过,用以解决起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采用变化条件方式组织学生练习时应注意到: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所采用的任何变化手段,必须从达到一定的目的出发,而不要为变化而变化,追求形式。

(2)变化条件要做到循序渐进,尤其是在加大练习难度时,不要变化得太大,太突然。

例如跳箱的加高,跑的速度加快,单个练习的增多等应逐渐提高。这一点对体弱学生尤其应该注意。

(3)由于变化条件,会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一因素提高教学质量。但是,有时学生的注意力不是集中在改进动作上,而是被吸引到附加的条件上去了,这就需要教师特别注意正确引导。

(4)在利用变化条件的练习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时,时间不宜过长。当学生的错误动作基本得到纠正时,恢复到按动作规格去完成练习。

篇3: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法初探

示范法是指教师通过具体的动作范例,使学生直接感知所要学习的动作的结构、顺序和要领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教师向学生教动作技术、发展学生身体的过程。所以它是体育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的正确示范不仅能使学生直观地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而且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运用示范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有明确的目的。

教师的每一次示范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在备课时,要根据课的任务、教材特点、学生情况来安排什么时间示范、示范多少次、重点示范什么。在教新教材时,为了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一般可先做一次完整动作的示范,然后根据教材情况做重点示范。动作的关键环节还应尽量放慢示范的速度,边示范边讲解。在进行复习教材时,则应根据学生对教材掌握的具体情况,做有针对性的示范。对低年级学生,由于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差,模仿能力强,应多示范,少讲解。

2. 示范要正确,力争每次示范成功。

学生掌握动作的过程,从生理学角度讲,其本质都是条件反射的建立与巩固的过程,是条件刺激物(示范、讲解等)和无条件刺激物(肌肉感觉)相结合的结果。教师示范不正确,就会使学生对动作概念理解不清楚,就会出现错误动作,错误动作经过多次重复,就会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所以教师必须认真地做好每一次示范,每次示范力争做到正确、熟练、轻快、优美。由于学生对新事物感兴趣,在教师第一次示范时,他们的注意力特别集中,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因此教师应特别注意做好第一次示范。

3. 注意示范的位置和方向。

示范的位置和方向如何,会影响示范的效果。示范位置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队形(为了使学生看得清楚,调动队形也是必要的,但应尽量减少调动)、动作结构的特点和安全要求而定。一般示范者要站在学生的正面,与学生视线垂直,使全部学生都能看清楚。示范位置与方向的选择,还应考虑到阳光、风向、周围环境等情况,不要使学生面向阳光或迎风,尽量避开繁华和有特殊物的方向,以便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4. 示范与讲解相结合,与学生练习相结合。

示范与讲解相结合,能使学生的直观(看到的)和思维(通过示范和讲解使学生思考动作的技术要求)结合起来,收到更好的效果。

5. 除了教师亲自做示范之外,也可由动作掌握较好的学生做示范。

这样不仅可以起到与教师示范的相同作用,而且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如果有条件,还应利用直观教具(如照片、画片等)进行教学,但使用时要防止学生注意力的转移,或流于形式。

二、完整教学法和分解教学法

完整教学法和分解教学法是体育教学中根据课的任务、教材特点和学生接受能力,处理教材的两种教学方法。

1. 运用完整法教学的一般要求。

(1)在进行动作简单、学生容易掌握的教材时,教师在讲解、示范之后,就可以立即组织学生练习,在练习中教师发现错误,应及时指导纠正。

(2)在进行动作复杂的教材时,可以着重突破教材的重点。先解决技术基础(动作的基本环节),再解决技术细节(每一环节中的细节技术)。

(3)对有一定难度的教材使用完整法教学时,可先简化动作的要求,再按照教材技术规格的要求进行教学。

2. 运用分解法教学的一般要求。

(1)分解教材时要考虑到各部分或段落之间的有机联系,不要破坏动作本身的结构,例如教跳远时,一般都把助跑和起跳两个环节连在一起进行。

(2)在进行分解后的各个部分的教学时,教师要向学生讲清楚每个部分、段落在完整教材当中的位置,让学生明确该部分与上、下部分,特别是与下部分的关系。

(3)分解法要与完整法结合运用,最后达到掌握完整教材的目的。分解法是达到掌握完整教材的手段,使用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学生对完整教材的掌握;一般在学生对重点部分基本掌握时,就应该立即转入完整法教学。

(4)体育课中练习法的应用。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尝一尝,要想学会游泳就得下水,要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增强学生的体质就必须通过学生的亲身练习才能实现。所以根据教学任务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练习,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方面。

三、固定条件和变化条件

1. 固定条件。

是指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组织学生反复地练习某一个动作。这种形式的练习,对于掌握、巩固动作技术和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在固定条件下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时应注意到:

(1)对固定条件下的重复练习,不能理解为简单的、机械不变的重复,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做练习时细心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对他们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2)教师在备课时对每项教材都要认真地安排,根据课的任务、每项教材所用的时间、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特点和场地器材等因素,对学生练习的次数、距离、重量、时间、时间间隔,作出具体规定,以保证每项教材的重复次数。在班级人数多、场地器材少的情况下,还可选用动作结构和教材基本相同的辅助练习,以便取得增强学生体质的实效。

(3)固定条件进行练习时,因为条件基本固定不变,学生可能感到枯燥无味,而且当学生对动作已经基本上掌握时,还可能产生厌烦情绪,要求学习新动作。这时教师除了对学生不断地指明新的努力方向之外,还要对学生进行练习目的的教育,也可以在固定条件下利用竞赛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变化条件。

是指在变化条件下组织学生练习某一内容,这种练习形式对于改进、提高动作有重要意义。

用变化条件方式组织学生练习时应注意: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所采用的任何变化手段,必须从达到一定的目的出发,而不要为变化而变化,追求形式。

(2)变化条件要做到循序渐进,尤其是在加大练习难度时,不要变化得太大,太突然。

(3)由于变化条件,会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一因素提高教学质量。但是,有时学生的注意力不是集中在改进动作上,而是被吸引到附加的条件上去了,这就需要教师特别注意正确引导。

(4)在利用变化条件的练习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时,时间不宜过长。当学生的错误动作基本得到纠正时,恢复到按动作规格去完成练习。

篇4:谈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法

关键词 体育课堂教学法讲 解法 示范法完整教学法 分解教学法 练习法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2-0058-02

经过十几年的体育教学工作,我逐步加深了对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法的理解。在工作中,我不断地进行各种教学方法的尝试,下面就对几种体育课堂教学方法简单写一点自己的探索研究。

讲解法、示范法等是体育教学普遍运用的方法,在此笔者不再缀述。下面我重点谈谈如下两种体育课堂教学方法,以期与同仁们共同探讨。

一、体育课怎样运用完整教学法和分解教学法

完整教学法和分解教学法是体育教学中根据课的任务、教材特点和学生接受能力,处理教材的两种教学方法。

完整法是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段落,完整地进行教学的方法。完整法的优点是一般不会破坏动作结构,不会割裂动作与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教材;缺点是不易使学生较快地掌握教材中比较关键和较难的要素和环节(即重点、难点)。完整法多用于动作比较简单,学生容易掌握的教材。有些教材虽然比较复杂,但是用分解法会明显地破坏动作结构,这样的教材一般也用完整法进行教学。

运用完整法教学,一般要求:

1.在进行动作简单、学生容易掌握的教材时,教师在讲解、示范之后,就可以立即组织学生练习,在练习中教师发现错误,应及时指导纠正。

2.在进行动作复杂的教材时,可以着重突破教材的重点。先解决技术基础(动作的基本环节),然后再去解决技术细节(每一环节中的细节技术)。例如教原地推铅球时,可先教学生掌握蹬地、转体和推手这三个基本环节,再要求学生蹬地有力、“最后用力”快速推手。对动作要素的处理,一般是先解决关系到动作成败的方向、路线等要素,再对动作的幅度节奏等要素提出要求。

3.对有一定难度的教材使用完整法教学时,可先简化动作的要求,再按照教材技术规格的要求进行教学。例如赶跑的技术,可以先缩短跑的距离;教支撑跳跃,可以先降低器材(山羊或跳箱)的高度;投掷项目,可以先减轻器械的重量等。在教技术复杂、难度高的项目时,还可以先原地或慢速做些模仿性练习(即诱导性练习),让学生体会动作的要求,然后再按动作技术规格进行练习。如进行有空中动作的教材时,可先让学生在垫子上体会在空中一刹那身体的姿势,然后再完整地练习。

分解法是把完整教材合理地分成几个部分,逐次地进行教学,最后使学生掌握完整教材的一种教学方法。分解法的优点是便于集中精力和时间突破教材中的重点或难点,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教材。但是如果运用得不合理,教材的几个部分或段落分解得不科学,将会破坏教材的结构,割裂动作与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影响学生掌握完整动作。分解法多用于那些动作复杂、动作较多(如成套练习)、或者用完整法教学学生不易掌握的教材,如跨栏跑、体操中的成套练习、武术等。

运用分解法教学,一般要求:

1.分解教材时要考虑到各部分或段落之间的有机联系,不要破坏动作本身的结构例如教跳远时,一般都把助跑和起跳两个环节连在一起进行。

2.在进行分解后的各个部分的教学时,教师要向学生讲清楚每个部分、段落在完整教材当中的位置,让学生明确该部分与上、下部分,特别是与下部分的关系。

3.分解法要与完整法结合运用,最后达到掌握完整教材的目的。分解法是达到掌握完整教材的手段。

使用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学生对完整教材的掌握;一般在学生对重点部分基本掌握时,就应该立即转入完整法教学。

在中学体育教学实践中采用完整法和分解法教学,是指在教学的某段时间里采用似哪种方法为主而言的,在使用分解法为主的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从分到合的过程;在使用完整法为主的教学过程中,会出现有选择地把动作中的某些细节分开加以掌握的教学过程。所以在使用完整法与分解法教学时,往往是交叉进行。

二、体育课中练习法的应用

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尝一尝,要想学会游泳就得下水,要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增强学生的体质就必须通过学生的亲身练习才能实现。所以根据教学任务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练习,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方面。

在体育教学中,常采用固定条件、变化条件、竞赛等几种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

1.固定条件:是指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组织学生反复地练习某一个动作。这种形式的练习,对于掌握、巩固动作技术和发展学生的身体有着重要意义。在固定条件下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应注意到:

(1)对固定条件下的重复练习,不能理解为简单的、机械不变的重复,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做练习时细心地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对他们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

(2)教师在备课时对每项教材都要认真地安排,根据课的任务、每项教材所用的时间、学生实际情况、教材特点,以及场地器材等因素,对学生练习的次数、距离、重量、时间、时间间隔,作出具体规定,以保证每项教材的重复次数。在班级人数多、场地器材少的情况下,还可选用动作结构和教材基本相同的辅助练习,以便取得增强学生体质的实效。

(3)固定条件进行练习时,因为条件基本固定不变,学生可能感到枯燥无味,而且当学生对动作已经基本上掌握时,还可能产生厌烦情绪,要求学习新动作。这时教师除了对学生不断地指明新的努力方向之外,还要对学生进行练习目的的教育,也可以在固定条件下利用竞赛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变化条件:指的是在变化条件下组织学生练习某一内容,这种练习形式对于改进、提高动作有重要意义。

变化条件包括:变化动作的要素(力量、速度、幅度等),变化练习的环境(如到田间、沙滩做越野跑等),变化练习的要求(如升高或降低跳箱的高度,加长或缩短跑的距离等),以及增加练习的条件(如教学生跳远时,教师在沙坑边举一定高度的横杆,让学生从横杆上越过,用以解决起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采用变化条件方式组织学生练习时应注意到: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所采用的任何变化手段,必须从达到一定的目的出发,而不要为变化而变化,追求形式。

(2)变化条件要做到循序渐进,尤其是在加大练习难度时,不要变化得太大,太突然。

例如跳箱的加高,跑的速度加快,单个练习的增多等应逐渐提高。这一点对体弱学生尤其应该注意。

(3)由于变化条件,会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一因素提高教学质量。但是,有时学生的注意力不是集中在改进动作上,而是被吸引到附加的条件上去了,这就需要教师特别注意正确引导。

(4)在利用变化条件的练习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时,时间不宜过长。当学生的错误动作基本得到纠正时,恢复到按动作规格去完成练习。

综上所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农村初中学生的特点,适当运用以上几种方法,以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提高学生综合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劉景裕,王元华,樊新.普通高校体育教师"KAQ"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3,(03).

[2]何劲鹏,杨霆,宛祝平.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材建设现状与改革对策的研究[J].体育学刊,2000,(01).

篇5:谈谈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法

单位:青海省互助县林川乡保家中学

赵永芳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教学资源的不断优化,多媒体教学对体育教学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其表现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体育知识的直观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有利于突出教材重点难点。

关键词:

多媒体 体育 课堂教学

教学活动就是学生与教师之间以一定的媒体为中介的信息交流与互换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教学资源的不断优化,一种新的教学媒体技术—— 多媒体,参与到体育课堂教学中来了,它改变了体育课教学的传统模式,使体育教学面貌一新,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应用,对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扩知识领域,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突破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际谈谈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我国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和艺术魅力,而运用多媒体软件进行教学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达到 “寓教于乐”的目的。以往的体育课教学由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已经对这种教学模式感到乏味,而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教学就截然不同,学生面对的是一台电脑,在这里边有一个神奇的世界,教学课件中教学画面的变换,声音效果的叠加,动画效果的处理,远远超出了教师的讲解示范。授课时学生顿时会精神百倍,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大家都知道,在体育教材中有很多跳(腾空)、投的技术动作。学生很难把这些瞬间完成的动作看清楚,也就很难快速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表象。传统教学教师只能反复示范,重复讲解,结果学生对其了解不够,那样不但影响了教学进程,而且,过多的讲解和示范还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认识。而利用信息技术,以鲜明的图像,生动的画面,灵活多变的动画优化了教学过程,以此激发学生更加浓厚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可见,多媒体教学软件在培养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是一般教学手段很

难比拟的。

二、有利于体育知识的直观化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的体育课件在体育课上运用起来更方便、更直观,体育课是以身体运动或身体使用器械运动为主和教师利用示范,讲解,口令提示等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身体教育的课程。它的内容决定了它的特殊性,而正因为它特殊性的特点恰好适合运用信息技术来弥补,比如向学生示范排球扣球的技术动作,示范是为了更清楚地让学生了解动作,但通常教师示范只是一瞬间的过程,大多情况下,学生还没来得及看清各个部位的运作,整个过程就结束了,给学生的印象也很模糊,难免会出现各种错误动作,如果老师的示范动作能够慢动作完成,且可以反复的观看,甚至配上详细的讲解,效果比单纯的示范就要强多了。运用信息技术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就可以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先将标准的扣球动作通过摄影机拍摄下来,制成多媒体课件,对动作的关键处配上解说和文字说明,在给学生讲解排球扣球要领时,可向学生重复展示,直到他们掌握要领。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有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各种不同的运动技术,技术难点、重点,常见错

误动作制作成课件,在学生上课时让学生观看,并与学生一起分析比较,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可以促进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可以给出几组跨跃式跳高的模拟镜头,让学生开展协作学习:首先分小组观察、比较、分析、交流、讨论,最后得出跨跃式跳高的助跑、起跳、腾空、过竿落地等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然后分小组汇报各组讨论结果;最后由教师总结出跨跃式跳高的动作技术要领。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有关知识和技能,并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又如:在教学“鱼跃前滚翻”的时候,学生很难把握“跃”的感觉。同时,滚翻时容易塌身,而教师在示范时也只能一气呵成,一放慢,动作就容易失误,所以,如果运用多媒体制作就简单多了,能化动为静,化抽象为形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我利用“鱼跃前滚翻”的课件,把整个动作分成跃起、手撑低头、团身翻、蹲立四个连贯的动作,并在每一步中都加入了失败的动作动画,并加入了一些特别的音乐,一听就知道动作行不行。于是,当教学时先请学生们观看课件,并逐步演示成功与失败的对比动作,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在脑子中形成动作的概念。同时产生在实践中一试的欲望。当在实践时,教师只需稍加示范或讲解,较之传统教学相对而言,便有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学生对一个新的动作的形成,必须通过听、看来感知技术动作过程。而且看是学生的主要信息来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快速的建立正确的视动表象,能够有效提高运动技能。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有着显著的效果,对学生快速建立正确的感性认识起着积极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有许多运动技术不仅结构复杂,而且需在一瞬间完成一连串复杂的技术动作。例如:田径跳跃项目的空中动作,体操支撑跳跃的连续动作,技巧的滚翻等。而且还是一些非常态动作。如投掷项目中,最后用力顺序,跳跃项目中,挺身式跳远的展体等这些动作,对学生来讲要想掌握都有一定的难度。一方面教师的示范动作受多方面的限制,随意性往往较大,如教师对动作要领的领会程度、教师年龄、身体状况、心理等因素。如果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对一些高难度的动作进行分解,甚至反复放,让学生去细细体会每一个动作要领,从而内化成自己的运动技能。

五、有利于突出教材重点难点

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授课,教师准确合理的处理教材,安排教法,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中重要一点,便是如何将教材重点、难点突破,以达到让学生理解、掌握动作的目的。在以往的体育课教学中,动作的重点、难点都要由教师反复示范,着重指出,一堂体育课中要重复多次。遇到复杂、迅速的动作,不利于学生观察和仔细了解每一个动作细节。例如:在前滚翻的教学中,学生初学时,教师的讲解,学生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对动作的了解多数依赖于观察,但是此项动作迅速连贯,不容易让学生看清楚,分解教学又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误认识,形成分解做动作的习惯,忽视了迅速连贯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授课,就会避免上述存在的问题。教学时教师的动作讲解、示范,直接播放给学生观看,学会的同学可以进行练习,不会的同学可使用控制按钮重复播放动作的讲解、示范。并且教学的重点难点的体现也十分明显,用特定的声音、图标显示,提醒学生注意,反复演示,结合教师的行间指导,形象地解决重点难点,让学生直观、主动、立体、的掌握动作,提高教学实效。可见,多媒体教学软件在体育课中的适时应用,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加深了对所学动作的理解、记忆和掌握,而且培养了他们主动思维、观察学习的能力,提高了体育课的教学效率。

总之,多媒体技术与体育教学相结合,是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有效的教学手段。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已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开发、应用软件到教学之中,也已成为当今发展主流。重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开发了高水平的多媒

篇6:谈谈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法

南康市横寨中学

袁华林

在上级部门提倡的“轻负高质”的精神下,各个学校都努力做好既要减轻学生负担,又要提高教学质量工作,想方设法,出谋划策。我们学校本着取百家之长,补己之短的思想方针,结合学校实际,采取一些措施,在中考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下面是我们学校结合本校实际,所采取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学校的高度重视:

首先,学校把数学科目定位成所有学科的首位,课时,自习的数量安排都偏向于数学。同时对学生做好思想工作,让他们认清中考形势,认清数学学科的重要性,使学生在形成以每科都是主科,但以数学为首的思想意识,从而使学生形成主动学习数学的习惯。学校会在每周五组织抽查各班数学学科的练习,作业,试卷等完成情况,对未及时完成的同学在下周一校会上作出通报批评。这一措施,很好的促进了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一讲完新课,马上完成相关练习的习惯。

其次,学校注重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本着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原则,我们数学组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即组织两位教师,对同一节课的内容,上好各自的公开课。对同一教材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教学策略,而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然后数学组再对这两节公开课作出点评。这一活动的组织,打破了以前这种听一节课评一节课的传统,也为同事之间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的互动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同事们可以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方法,交流彼此的经验。这一活动的组织,很好的提高了我们数学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级教学水平。

再次,我们数学组年轻教师较多,为了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健康成长,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学校开展了“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师徒结对,共同提高”的“青蓝结对”工程,通过指导老师的传、帮、带、手把手地传授给新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凡青蓝结对的教师,都要定期互相听对方的课。这一活动的组织,使新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从面全面提高了我们学校的教学质量。

二、教师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首先:纠错本的建立

在日常学习中,学生的练习、考试难免出现做错的题目,为此,我们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准备好一本纠象错本,把错题抄写在纠错本上,注明出错的原因,附上正确的解答过程。并且在学习、复习的过程中,经常要求学生多看纠错本,以加深对错题的印象。同时,学校也会定期检查纠错本,对未建立好,未按时做好的学生作出通报批评。时间一长,学生的纠错本,就形成了一份良好的资料,学生也积累了相当的经验。

其次,出好,用好,改好,讲好周练试卷

学校要求我们数学科,针对学生现状,每周出好一份试卷,试卷的内容以基础题和中档题为重,不出难题,偏题,怪题。还要求用好一份试试卷:就是利用晚自习时间进行测试,并及时上交。老师作出批改并对出现错误较多的题目进行讲解。这一活动的组织,很好的促进学生了学生对当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再次,总复习阶段的每天一题

在总复习阶段,每天都挑好一道中考题,抄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练习,学生做完后,老师作出批改讲解。让学生贴近中考题,体会中考题,并且对中考题进行感悟。所出的题目,都是侧重于基础题和中档题,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也让学生熟悉中考说明,让他们明白,中考题的难易比例。我们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只练习基础题和中档题,较难的题目不主张大部分同学做,只要求一些特别优秀的学生练习。从而使学生形成一种只争优秀,不争满分,争做更好,不做最好的意识。

篇7: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2015年05月20日

近日,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广陈中学举行,来自嘉兴市五县两区的教研员及各初中体育骨干教师代表近6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此次活动由嘉兴市体育教研员王虹霞老师主持。活动共分三大流程:全体与会人员观摩大课间活动,两位青年教师的教学展示及互动研讨活动。

上午,广陈中学的学生在跑操音乐的配合下组成了一个个整齐的方队进行跑步展示,当每个班级到达司令台时都会喊出各班级的口号,学生的口号喊出了气势、喊出了班级精神;随后在《中国功夫》的伴奏下,七、八年级的学生演示了校本教材--武术,学生的长拳动作干净利落,口号响亮,太极拳练习柔中带刚,观看课间操的老师都不由自主的点头喝彩,这是对学生的赞许也是对广中教师的肯定。

体育组范长春和张健老师分别展示了《足球:脚内侧传接球》和《障碍跑-跨》,两位老师从教材的分析、教法和学法上的创新以及课堂实践的操作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同时两节课将“参悟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体育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体现了“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自主参与、探究领悟”的教学特色,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也能体会到“参悟”的成果。

下午,所有体育教师在论坛室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活动,首先是由广陈中学体育教研组长周庆东老师介绍了体育组建设及近年来广陈中学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情况。主要从教学常规特色:抓常规、重方法、巧合作;教科研:勤思考、常写作;团队建设和训练方面:发挥师生特长、融合教师力量、体现团队精神。随后平湖市教育研训中心体育教研员姚玉良老师针对两位教师的课堂做了精彩点评,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其中就“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跨栏跑中首先要教的是什么?重点教什么?”与上课教师进行了互动交流。最后,嘉兴市体育教研员王虹霞老师做了总结性发言。王老师首先充分肯定了广陈中学体育组这些年来的工作成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希望。同时,就今天的所见所闻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叮嘱我们每位体育教师:第一,在工作中要发挥体育教师的特色;第二,发扬体育教师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品质。

篇8:谈谈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法

一、讲解法

讲解法是体育教学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教师用语言向学生说明动作名称、要领和方法等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带有启发性地讲解,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了解动作的要领和方法,而且能促使学生进行思维,培养学生认识事物、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具有运用语言进行教学的能力,并逐步提高语言的艺术水平。体育教师必须具有指挥能力,正确运用口令。

在运用讲解法教学时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讲解目的明确、内容正确。

在教学中讲什么,怎样讲,什么时间讲,在备课时要认真研究。切不可灵机一动,想起什么讲什么,愿讲多少讲多少。讲解要根据课的任务、教材、气候和学生情况来安排。一般说,教授新教材时可多讲一些,复习旧教材时就要有针对性地少讲一点。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差要少讲,高年级则可多讲些。气候炎热可增加一些讲解示范的时间,天气寒冷就应少讲多练,讲解的内容应该正确无误。

2. 抓住教材的关键,简明扼要地进行讲解。

讲解时要抓住教材的关键,突出重点。如跑的教材重点是途中跑,而途中跑的重点是后蹬,教师就应着重讲解后蹬技术。讲解时应运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出动作的要领。现在很多教师运用教学口诀,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教起跑,用抬(臀)、移(身)、压(起跑器)、听(发令声)几个字概括动作的要领,又如篮球教学中的三步上篮,可概括为:一大二小三高跳。语言简明扼要,生动形象,条理清楚,学生喜欢听,容易懂,记得住。但是一个好的教学口诀要经过长期认真的总结、提炼才能形成。离开教学实践,离开对教材的刻苦钻研,单纯追求口诀形式,是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的。讲解还要根据对象的具体情况,运用术语,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

3. 讲解要符合学生实际,启发学生思维,教师讲解深浅、语言的运用都要符合学生的实际。

对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运用他们已有的知识进行讲解,如讲解弯道跑为什么要求身体向内倾斜时,可以联系“离心力”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对低年级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常识进行讲解,如利用火车轨道在拐弯处外侧高于内侧的道理来说明人在跑弯道时也应向内倾斜。

讲解要由浅入深,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可以用提问的形式来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如在教“前滚翻”时,可以问学生:怎样才能向前滚动?怎样才能滚得好?身体怎样才能成圆形?这样做不仅能使学生理解得深、记得快,而且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讲解要注意时机和形式。

在体育教学当中,大部分时间是让学生练习。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具体情况,随时提出要求,给予指导。如在做支撑跳跃练习时,应提醒学生快推手;在跑的时候,要提醒学生放松肩部,用力后蹬。但是,在学生做静止用力动作或者做危险性较大的动作时,如单双杠,头肘倒立,教师不要作过多的讲解,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伤害事故。课上的讲解除集中进行外,还要加强个别讲解。

二、示范法

示范法是指教师通过具体动作范例,使学生直接感知所要学习的动作的结构、顺序和要领的一种教学方法。由于体育教学是教师向学生教动作技术、发展学生身体的过程,因此示范法是体育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的正确示范不仅能使学生直观地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而且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运用示范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有明确的目的。

教师每一次示范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在备课时,要根据课的任务、教材特点、学生情况来安排什么时间示范、示范多少次、重点示范什么。在教新教材时,为了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一般可先做一次完整动作的示范,然后根据教材情况做重点示范。动作的关键环节还应尽量放慢示范的速度,边示范边讲解。在进行复习教材时,则应根据学生对教材掌握的具体情况,做有针对性的示范。对低年级学生,由于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差,模仿能力强,应多示范,少讲解。对高年级学生,由于他们的认识已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可适当减少示范的比重,加强对动作的技术分析。为了达到示范的目的,要向学生明确地讲清楚看什么、怎样看,使学生边看边想。必要时还可以用正误对比的方法进行示范,加深学生对动作的理解,防止和纠正错误动作。

2. 示范要正确,力争每次示范成功。

学生掌握动作的过程,从生理学角度讲,其本质都是条件反射的建立与巩固的过程,是条件刺激物(示范、讲解等)和无条件刺激物(肌肉感觉)相结合的结果。教师示范不正确,就会使学生对动作概念理解不清楚,就会出现错误动作,错误动作经过多次重复,就会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所以教师必须认真地做好每一次示范,每次示范力争做到正确、熟练、轻快、优美。由于学生对新事物感兴趣,在教师第一次示范时,他们的注意力特别集中,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因此教师应特别注意做好第一次示范。

3. 注意示范的位置和方向。

示范的位置和方向,会影响示范的效果。示范位置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队形(为了使学生看得清楚,调动队形是必要的,但应尽量减少调动)、动作结构的特点和安全要求而定。一般示范者要站在学生的正面,与学生视线垂直,使全部学生都能看清楚。

示范的方向应根据动作的结构、要求学生观察的动作环节和要素(速度、方向、路线等)而定。为了示范左右两个方向的动作(如篮球防守时的左右移动),示范者应正面对着学生,称正面示范。为了示范前后两个方向的动作(如弓箭步动作),示范者应侧面对着学生,称侧面示范,有些练习 (如广播体操) ,教师的示范采取面对学生与学生动作相反的做法,称镜面示范,目的是使学生动作方向正确、整齐。有些练习 (如武术等) 由于动作的技术复杂,教师难以做镜面示范,而采取背对学生的方法进行,称背面示范。

示范位置与方向的选择,还应考虑到阳光、风向、周围环境等情况,不要使学生面向阳光或迎风,尽量避开繁华和有特殊物的方向,以便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4. 示范与讲解相结合,与学生练习相结合。

示范与讲解相结合,能使学生的直观 (看到的) 和思维 (通过示范和讲解使学生思考动作的技术要求) 结合起来,收到更好的效果。教师领着学生练习 (如武术) ,把教师的示范与学生的练习结合起来,使学生把看到的立即与肌肉活动联系起来,提高掌握动作的速度。但是,在学生练习有些动作 (如器械体操) 时,教师不宜进行示范,否则会引起伤害事故。

5.

除了教师亲自做示范之外,也可由动作掌握较好的学生做示范,这样不仅仅可以起到与教师示范的相同作用,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如果有条件,还应利用直观教具 (如照片、画片等) 进行教学,但使用时要防止学生注意力的转移,或流于形式。

三、体育课怎样运用完整教学法和分解教学法

1. 完整法教学的运用要求。

完整教学法和分解教学法是体育教学中根据课的任务、教材特点和学生接受能力,处理教材的两种教学方法。完整法是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段落,完整地进行教学的方法。完整法的优点是一般不会破坏动作结构,不会割裂动作与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教材;缺点是不易使学生较快地掌握教材中比较关键和较难的要素和环节 (即重点、难点) 。完整法多用于动作比较简单,学生容易掌握的教材。有些教材虽然比较复杂,但是用分解法会明显地破坏动作结构,这样的教材一般也用完整法进行教学。

(1)在进行动作简单、学生容易掌握的教材时,教师在讲解、示范之后,就可以立即组织学生练习。在练习中教师发现错误,应及时指导纠正。

(2)在进行动作复杂的教材时,可以着重突破教材的重点。先解决动作的基本环节,再解决每一环节中的细节技术。例如教原地推铅球时,可先教学生掌握蹬地、转体和推手这三个基本环节,再要求学生蹬地有力、“最后用力”快速推手。对动作要素的处理,一般是先解决关系到动作成败的方向、路线等要素,再对动作的幅度节奏等要素提出要求。

(3)对有一定难度的教材使用完整法教学时,可先简化动作的要求,再按照教材技术规格的要求进行教学。例如赶跑的技术,可以先缩短跑的距离;教支撑跳跃,可以先降低器材(山羊或跳箱)的高度;投掷项目,可以先减轻器械的重量等。在教技术复杂、难度高的项目时,还可以先原地或慢速做些模仿性练习,让学生体会动作的要求,再按动作技术规格进行练习。如进行有空中动作的教材时,可先让学生在垫子上体会在空中一刹那身体的姿势,再完整地练习。

2. 分解法教学的运用要求。

分解法是把完整教材合理地分成几个部分,逐次地进行教学,最后使学生掌握完整教材的一种教学方法。分解法的优点是便于集中精力和时间,突破教材中的重点或难点,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教材。但是如果运用得不合理,教材的几个部分或段落分解得不科学,将会破坏教材的结构,割裂动作与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影响学生掌握完整动作。分解法多用于那些动作复杂、动作较多(如成套练习),或者用完整法教学学生不易掌握的教材,如跨栏跑、体操中的成套练习、武术等。

(1)分解教材时要考虑到各部分或段落之间的有机联系,不要破坏动作本身的结构,例如教跳远时,一般都把助跑和起跳两个环节连在一起进行。

(2)在进行分解后的各个部分的教学时,教师要向学生讲清楚每个部分、段落在完整教材当中的位置,让学生明确该部分与上、下部分,特别是与下部分的关系。

(3)分解法要与完整法结合运用,最后达到掌握完整教材的目的。分解法是达到掌握完整教材的手段,使用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学生对完整教材的掌握;一般在学生对重点部分基本掌握时,就应该立即转入完整法教学。

在中学体育教学实践中采用完整法和分解法教学,是指在教学的某段时间里采用哪种方法为主而言的,在使用分解法为主的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从分到合的过程;在使用完整法为主的教学过程中,会出现有选择地把动作中的某些细节分开加以掌握的教学过程。所以在使用完整法与分解法教学时,往往是交叉进行的。

四、分小组自主练习法

例如,在广播操的教学中,教师在讲解示范以后,把队伍分为若干小组,让每个同学轮流做小组长带领大家学习。首先,学生投入,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在练习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能力,使学生的直观感觉与思维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了良好效果,提高了体育教学质量。

篇9:谈谈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法

【关键词】农村 体育课堂教学 方法

十几年的体育教学工作,我逐步加深了对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法的理解。在工作中,我不断地进行各种教学方法的尝试,下面就对几种体育课堂教学方法简单写一点自己探索研究的结果。

一、讲解法

讲解法是体育教学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教师用语言向学生说明动作名称、要领和方法等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带有启发性地讲解,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了解动作的要领和方法,而且还能促使学生开动思维,培养学生认识事物、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具有运用语言进行教学的能力,并逐步提高语言的艺术水平。体育教师还必须具有指挥能力,能正确运用口令。

运用讲解法教学时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讲解目的明确、内容正确。在教学中讲什么,怎样讲,什么时间讲,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研究。切不可灵机一动,想起什么讲什么,愿讲多少讲多少。讲解要根据课的任务、教材、气候和学生情况的不同来安排。一般说,教授新教材时可多讲一些,复习旧教材时就要有针对性地少讲一点。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差要少讲,高年级则可多讲些。气候炎热可增加一些讲解、示范的时间,天气寒冷就应少讲多练,讲解的内容应该正确无误。

2.要抓住教材的关键,简明扼要地进行讲解。讲解时,要抓住教材的关键,突出重点。如跑的教材重点是途中跑,而途中跑的重点是后蹬,教学中教师就应着重讲解后蹬技术。讲解时应运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出动作的要领。现在很多教师运用教学口诀,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教起跑,用抬(臀)、移(身)、压(起跑器)、听(发令声)几个字概括了动作的要领,又如篮球教学中的三步上篮,可概括为:一大二小三高跳。语言简明扼要,生动形象,条理清楚,学生喜欢听,容易懂,记得住。但是一个好的教学口诀,要经过长期认真地总结、提炼才能形成。离开教学实践,离开对教材的刻苦钻研,单纯追求口诀形式,是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的。讲解还要根据对象的具体情况,运用术语,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

3.讲解要符合学生实际,启发学生思维,教师讲解的深浅、语言的运用都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对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运用他们已经有的知识进行讲解,如讲解弯道跑为什么要求身体向内倾斜时,可以联系“离心力”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对低年级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常识进行讲解,如利用火车轨道在拐弯处外侧高于内侧的道理来说明人在跑弯道时也应向内倾斜。

讲解要由浅入深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可以用提问的形式来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如在教“前滚翻”时,可以问学生:怎样才能向前滚动?怎样才能滚得好?身体怎样才能成圆形?这样做不仅能使学生理解得深、记得快,还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讲解要注意时机和形式。体育教学当中,大部分时间是让学生练习,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具体情况,随时提出要求,给予指导。如在做支撑跳跃练习时,应提醒学生快推手;在跑的时候,要提醒学生放松肩部,用力后蹬。但是,在学生做静止用力动作或者做危险性较大的动作时,如单双杠,头肘倒立,教师不要做过多的讲解,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伤害事故。课上的讲解除集中进行外,还要加强个别讲解。

二、示范法

示范法是指教师通过具体动作范例,使学生直接感知所要学习的动作的结构、顺序和要领的一种教学方法。

由于体育教学是教师向学生教动作技术,发展学生身体的过程,所以示范法是体育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的正确示范不仅能使学生直观的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而且也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运用示范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有明确的目的。教师每一次示范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在备课时,要根据课的任务、教材特点、学生情况来安排什么时间示范、示范多少次、重点示范什么。在教新教材时,为了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一般可先做一次完整动作的示范,然后根据教材情况做重点示范。动作的关键环节还应尽量放慢示范的速度,边示范边讲解。在进行复习教材时,则应根据学生对教材掌握的具体情况,做有针对性的示范。对低年级学生,由于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差,模仿能力强,应多示范,少讲解。对高年级学生,由于他们的认识已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可适当减少示范的比重,加强对动作的技术分析。为了达到示范的目的,要向学生明确地讲清楚看什么、怎样看、使学生边看边想。必要时,还可以用正误对比的方法进行示范,加深学生对动作的理解,防止和纠正错误动作。

2.示范要正确,力争每次示范成功。学生掌握动作的过程,从生理学角度讲,其本质都是条件反射的建立与巩固的过程,是条件刺激物(示范、讲解等)和无条件刺激物(肌肉感觉)相结合的结果。教师示范不正确,就会使学生对动作概念理解不清楚,就会出现错误动作,错误动作经过多次重复,就会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所以教师必须认真地做好每一次示范时,每次示范力争做到正确、熟练、轻快、优美。由于学生对新事物感兴趣,在教师第一次示范时,他们的注意力特别集中,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所以教师应特别注意做好第一次示范。

3.注意示范的位置和方向。示范的位置和方向如何,会影响示范的效果。示范位置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队形(为了使学生看得清楚,调动队形也是必要的,但应尽量减少调动)、动作结构的特点和安全要求而定。一般示范者要站在学生的正面,与学生视线垂直,使全部学生都能看清楚。

示范的方向,应根据动作的结构、要求学生观察的动作环节和要素(速度、方向、路线等)而定。为了示范左右两个方向的动作(如篮球防守时的左右移动),示范者应正面对着学生,称正面示范。为了示范前后两个方向的动作(如弓箭步动作),示范者应侧面对着学生,称侧面示范。有些练习(如广播体操),教师的示范采取面对学生与学生动作相反的做法,称镜面示范,目的是使学生动作方向正确、整齐。有些练习(如武术等)由于动作的技术复杂,教师难以做镜面示范,而采取背对学生的方法进行,称为背面示范。

示范位置与方向的选择,还应考虑到阳光、风向、周围环境等情况,不要使学生面向阳光或迎风,尽量避开繁华和有特殊物的方向,以便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4.示范与讲解相结合,与学生练习相结合。示范与讲解相结合,能使学生的直观(看到的)和思维(通过示范和讲解使学生思考动作的技术要求)结合起来,收到更好的效果。

教师领着学生练习(如武术),把教师的示范与学生的练习结合起来,使学生把看到的(条件刺激)立即与肌肉活动联系起来,能提高学生掌握动作的速度。但是,有些动作(如器械体操)在学生练习时,教师不宜进行示范,否则会引起伤害事故。

5.除了教师亲自做示范之外,也可由动作掌握较好的学生做示范,这样不仅可以起到与教师示范的相同作用,还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如果有条件,还应利用直观教具(如照片、画片等)进行教学。但使用时要防止学生注意力的转移,或流于形式。

三、体育课怎样运用完整教学法和分解教学法

完整教学法和分解教学法是体育教学中根据课的任务、教材特点和学生接受能力,处理教材的两种教学方法。

完整法是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段落,完整地进行教学的方法。完整法的优点是一般不会破坏动作结构,不会割裂动作与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教材;缺点是不易使学生较快地掌握教材中比较关键和较难的要素和环节(即重点、难点)。完整法多用于动作比较简单,学生容易掌握的教材。有些教材虽然比较复杂,但是用分解法会明显地破坏动作结构,这样的教材一般也用完整法进行教学。

运用完整法教学,一般要求:

1.在進行动作简单、学生容易掌握的教材时,教师在讲解、示范之后,就可以立即组织学生练习,在练习中教师发现错误,应及时指导纠正。

2.在进行动作复杂的教材时,可以着重突破教材的重点。先解决技术基础(动作的基本环节),然后再去解决技术细节(每一环节中的细节技术)。例如教原地推铅球时,可先教学生掌握蹬地、转体和推手这三个基本环节,再要求学生蹬地有力、“最后用力”快速推手。对动作要素的处理,一般是先解决关系到动作成败的方向、路线等要素,再对动作的幅度节奏等要素提出要求。

3.对有一定难度的教材使用完整法教学时,可先简化动作的要求,再按照教材技术规格的要求进行教学。例如赶跑的技术,可以先缩短跑的距离;教支撑跳跃,可以先降低器材(山羊或跳箱)的高度;投掷项目,可以先减轻器械的重量等。在教技术复杂、难度高的项目时,还可以先原地或慢速做些模仿性练习(即诱导性练习),让学生体会动作的要求,然后再按动作技术规格进行练习。如进行有空中动作的教材时,可先让学生在垫子上体会在空中一刹那身体的姿势,然后再完整地练习。

分解法是把完整教材合理地分成几个部分,逐次地进行教学,最后使学生掌握完整教材的一种教学方法。分解法的优点是便于集中精力和时间突破教材中的重点或难点,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教材。但是如果运用得不合理,教材的几个部分或段落分解得不科学,将会破坏教材的结构,割裂动作与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影响学生掌握完整动作。分解法多用于那些动作复杂、动作较多(如成套练习)、或者用完整法教学学生不易掌握的教材,如跨栏跑、体操中的成套练习、武术等。

运用分解法教学,一般要求:

1.分解教材时要考虑到各部分或段落之间的有机联系,不要破坏动作本身的结构例如教跳远时,一般都把助跑和起跳两个环节连在一起进行。

2.在进行分解后的各个部分的教学时,教师要向学生讲清楚每个部分、段落在完整教材当中的位置,让学生明确该部分与上、下部分,特别是与下部分的关系。

3.分解法要与完整法结合运用,最后达到掌握完整教材的目的。分解法是达到掌握完整教材的手段,

总之,对农村初中教学场地不规范,教学设备陈旧,学生身体素质不齐的条件下,体育教师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潘绍伟,于可红. 学校体育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

[2] 体育教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

[3] 李翔. 学校体育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

[4] 季浏.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上一篇:学校量化考核方案下一篇:攻丝中常见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