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几个问题

2024-04-27

谈谈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几个问题(精选9篇)

篇1:谈谈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几个问题

谈谈初中数学课堂中如何渗透多媒体教学

汉江中学 曾波

[摘要]: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操作有机融合,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通过分析多媒体技术对于初中数学课堂的优势,并指出将多媒体与数学课堂结合的策略和应该注意的误区。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数学;数学课堂

传统的教学方式多以板书、图画等形式为主,学生往往会对枯燥乏味的传统初中数学课堂教和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会严重影响教学目的。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已经被引用到教学实践,并为初中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何充分高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并将它有机的融入到数学课堂中,成为新课改许多教师共同关注的课题。

一、多媒体教学应用于初中数学课堂的优势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扩大信息容量,提高教学质量

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数学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教学手段,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因此,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接受的信息量大,获得的知识多,并且能迅速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此外,由于多媒体技术具备大容量储存数学信息的优势,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运用多媒体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难点

多媒体课件教学进入课堂,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学生在中学阶段对数学的理解有两大难点:立体几何部分与概率统计部分。以往教师对这两部分知识较难做到实验模拟。教师在选择相关软件的基础上,设计有关课件用于计算机模拟实验,可多次出现,帮助学生复习掌握。对立体几何的理解可以借用中学立体几何画板中的范例,使各类几何体能在静态和动态的状况下展现给学生,既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大大加快他们的理解速度。对概率统计我选择各种相关的EXCEL等软件,重复多次实验,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统计。

二、将多媒体技术与数学课堂有效融合起来

(一)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兴趣就会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利用多媒体刨设教学情境,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感兴趣就会有巨大的动力。利用多媒体学习数学,教师要深挖教材,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丰富的数学情景。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中生对形象逼真、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的动态图画、卡片、实物等感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陶冶学生创新精神。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模拟大量的音频、视频、电影和电视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欲望,激发学生思维,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学习,勇于探索、自觉去发现。例如在教学《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一节时,教师可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动物小猫和小狗为了吃食而奔跑这个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背景,提出“难道它们也懂数学”这样一个疑问来引入教学。小猫和小狗生动形象町爱的活动画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中充分体会“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道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两点之间距离的含义。

(二)用多媒体引入知识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在知识点多、知识量大时使用多媒体多媒体呈现信息的速度快、容量大,因而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所以在一些知识点多、知识量大的教学课中就可以适时地使用CAI。如“三角形的认识”一课就涵盖了许多知识点:三角形的意义、特征、分类,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画三角形的高等等。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先演示一些三角形实物,然后隐去非本质的特征。只留下三条边围成的封闭图形,从而揭示三角形的意义;再出示较多的不同种类的三角形,让学生进行分类,学生经过讨论得出三角形可以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也可按边分类:一般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教师通过演示,把出示在屏幕上的三角形重新排列,并用相应的关系图表示出来。然后再通过闪烁等手段逐一演示三角形的底、高以及如何画高,从而利用多媒体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突出教学重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展示,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多媒体课件使初中数学教育的重心发生转移,学校的数学教学从重视培养学生的算术和代数计算技能转向侧重于培养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及其应用的掌握和理解,将用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与理解更本质、更需要智能的方面。如:在《数据的处理》这一章,用EXCEL制作统计表,利用EXCEL的强大功能再把它转化为条形图、折线统计图、扇形图

等表达方式,使学生能在实践生活中体验数据的存在,数据的快速处理对开阔学生视野,体现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有较大的帮助。又如教学《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时,从多媒体课件中调出茶叶罐(圆柱体)的展开图,让学生集中精神观看后,情绪高涨,思路开阔,紧接着让学生画出生活中许多漂亮的圆柱体包装

盒展开图。不仅如此,正方体、长方体的展开图也在一个程序几何画板绘制的图像中生动形象地演示出来。

三、多媒体在数学课堂使用时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防止摒弃板书

有的数学课件把教案搬上屏幕,以“电子板书”代替“黑板板书”,上课教师只需点击鼠标,对其它教学手段置之不理,使课堂由“入灌”变成“机灌”这些只是简单应用了计算机的演示功能,教师成了播放员,学生成了观众。从课堂教学效益角度讲,有些可以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讲得清清楚楚的知识点。

(二)盲目使用多媒体教学

为了使计算机而使用计算机。为了“公开课”、“评比课”而使用计算机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并不是排斥传统教学手段,应是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有时通过教师的语言、板演、手势及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提问等反馈手段,教师灵活掌握教学策略,因势利导反而会获得更好的效果。任何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只是教师开展数学活动的工具,它必须依靠教师科学地设计、精心地组织,才能发挥它的效能。

(三)忽视教学过程。

多媒体数学教学固然可以节省教师作图、板书时间,加快课堂节奏,增加课堂密度,但有时欲速则不达。在课堂上,教师把教案搬上屏幕,以“电子板书“代表“黑板板书”,讲课只需点击鼠标,配上讲解。当学生正在思考这一页的问题时,屏幕已经显示到下一页的内容。或者当学生正在解题过程中,屏幕上已经显示出标准答案——解题思路、步骤、结果,学生可能会放弃自己的思考,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

结语

作为教师,应当紧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引时代活水,使教材活起来,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准最佳的有效整合途径。

参考文献:

[1]浅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功效.教学月刊(中学),[2]初中数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科技文汇,[3]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科技咨询导报,

篇2:谈谈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几个问题

一、首先改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我国教育的观念、内容和方法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是,课堂环境仍存在着与素质教育不相符的现象。如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很好的体现,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素质教育落不到实处。主动参与,学会思考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质的基本素质。应努力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这种沟通就是指学科信息的接受、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师生之间的数学交流和信息的转换,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整个过程就难以畅通。

二、激发学生学习

学习兴趣是学生的内在,也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兴趣对人的活动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他们就会产生聚精会神的注意力,愉快紧张的情绪及坚强的意志等,从而提高活动的效果。从上课现状来看,常规的教学手段根深蒂固,课中活动内容枯燥单调,学生的练习兴趣无法调动,因而影响教学效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创设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优化师生、生生关系,激发学习兴创设竞争情境,引入竞争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组织学习小组,通过互帮互学,合作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创设动手操作的情境,满足学生需要,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语感,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成功体验的情境,实施激励评价,激发成就动机,诱发学习兴趣 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旧引新,以旧孕新,循序渐进,培养学习兴趣,营造活动育人的情境,注意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创设创造型教学情境,运用推想猜测法,激发学习兴趣,三、注意自主性,提高学习效率

篇3: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

1. 针对性原则

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重点、难点来进行设计, 设计的问题题意清楚, 条理分明, 语言精练, 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 辨析疑难, 纠正错误, 完善认知结构.切忌把问题设计得不着边际.

2. 基础性原则

基础性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设计的问题要体现学生发展的需要, 使学生学有所得;二是要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 让学生有能力解决.设计的问题不仅要让学生“努力跳一跳, 才能摸得到”, 有发展的空间;而且要让学生“只要跳一跳, 就能摸得到”, 有成功的可能.

3. 科学性原则

首先要求设计的问题从情境素材到具体内容都是真实可信的, 不违背科学规律, 并且具有设计的问题融入科学方法的要素, 使学生学习模型、理想化、假说等方法, 还要使设计的问题注重体现科学思想和科学价值观, 体现新形势对学生发展的要求.

4. 启发性原则

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 不用思考就能回答, 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简单的一问一答, 只会使学生懒惰, 长期如此还会对学生的思维品质造成损害.教师应抓住教学的内在矛盾, 把握时机, 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设计问题, 使学生达到心求通而不解, 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 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

5. 开放求异性原则

开放和发散的问题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 既要注意基本知识点的中心性, 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进行发散思维, 深刻领会那些与中心知识点有密切联系的知识.从而使学生对知识深化理解.

二、课堂教学问题设计常用的几种有效方式

1. 设计悬念型的问题

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机制, 它是由学生对所学对象感到疑惑不解而又想解决它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对大脑皮层有强烈而持续的作用, 使你一时既猜不透、想不通, 又丢不开、放不下.

例如, 在教学“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时, 先让学生在纸上画出几个任意的凸四边形, 然后要求大家把各边的中点顺次连接起来, 观察猜想构成什么图形.当学生看到不管是怎样的凸四边形, 都构成平行四边形时, 既兴奋又惊奇.为什么有这一规律呢?他们非常想知道其中的奥秘, 这时教师再提出三角形中位线的课题, 从而把学生的数学学习引入一个新的境界.

2. 设计实验型的问题

用动手操作促进大脑思维的发展, 是许多教育家的共识动手操作实验能直接刺激大脑进行积极思维, 它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概念, 还能让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真切感受到发现的快乐.因此,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我们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概念、定理的实际背景, 设计定理、公式的发现过程, 让学生的思维能够经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 从具体到抽象, 从直觉到逻辑的过程, 再由直观、粗糙向严格、精确的上升过程.学生在对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和总结论证中, 提高了主动参与的机会, 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启迪了思维.

3. 设计应用型的问题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 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现实生活是数学的源泉, 数学问题是现实生活数学化的结果.在新课程理念下,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 灵活利用教材, 并从现实生活中挖掘数学现象, 经过加工, 使它能为课堂服务, 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4. 设计诊断型的问题

上课一听就懂, 课后一做就错.每次考试后, 也常会听到老师们的抱怨:“某某题我已经讲过多少遍了, 可学生还是做错, 真是没办法.”如何防止学生出错是数学教学上的一大难题.由于初中生的年龄特征, 他们思考问题时常不够深刻, 不够全面.在新课程理念下, 学生的错误是一种动态的教学资源,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诊断性的问题, 让学生经历出错、知错、改错、防错的过程, 充分暴露其思维过程的缺陷, 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免疫”能力.

5. 设计类比型问题

类比是在两类不同事物之间进行对比找出若干相同或相似点之后, 推测在其他方面也可能存在相同或相似之处的一种思维方式.归纳是对某类事物中的若干特殊情形分析得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 其认识依据在于同类事物的各种特殊情形中蕴含的同一性和相似性.由于数学学科知识具有很强的外扩性, 而新扩知识总是与扩前知识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 利用设计的类比型问题, 引导学生开展各种类比、归纳等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 鼓励学生进行一般与特殊、无限与有限等的类比, 以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6. 设计开放型的问题

所谓开放性问题是相对于命题的结构而言的, 即已知条件比较隐蔽, 结论也不直接给出, 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联想、概括、推理、判断等一系列探究活动, 逐步得出结论.开放性问题具有多向性、变异性的特点, 在思维方面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课堂教学中设计这样的问题, 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课堂教学, 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要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必须先从我们教师学习新理念、转变旧观念开始, 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 在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处精心设计好问题, 力求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设疑、解疑、质疑, 自我浅探、合作深探, 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力, 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罗彦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情境设计[J].数学教学研究, 2008 (9) .

[2]黄健.数学情境设计的反思与改进[J].中学数学月刊, 2009 (11) .

篇4:谈谈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几个问题

后来,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学校开展了实施高效课堂、进行有效教学的课程改革。这使自己收获颇多。其中主要的改变我个人认为:是改变了老师和学生的精神面貌,使教和学变得融洽、和谐。其结果就是老师愿意教,会教。学生乐于学,擅学。我想,这种改变,来自于实施有效教学的几个方面。

对于教学,我的理解是这样的:一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展开的。二是要让学生知道学了什么、学到了什么程度。学生只有知道学了什么以及学到了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去主动参与;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对于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检验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标准。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能不能体会出学数学的价值。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效教学是有明确任务指向的教学

我们知道:一个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需要明确在教学实施前,教师和学生期待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否则所有的考察就没有意义。所以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有效的前提。例如: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刹车距离和二次函数》一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续写的:①经历探索二次函数y=ax2和y=ax2+c的图像的作法和性质的过程,获得将表格、表达式、图像三者联系起来的学习经验。②能做出二次函数y=ax2和y=ax2+c的图像,并能够比较它们与y=x2的图像的异同,理解a与c对二次函数图像的影响。③能说出y=ax2和y=ax2+c的图像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④体会二次函数是某些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由于目标指向明确,学生学习任务清晰可见,我的这节课上的得心应手,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的第一点感受就是认真续写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第一步。

二、有效教学是学生高度参与的教学

学习交往理论认为,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宽,有利于形成积极的、热烈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之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引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使师生、生生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相互评议,以达到训练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目地。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和谐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有效教学是有正确合理的课堂评价的教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更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效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针对教学目标所呈现的学习任务,在学生的完成过程中,课堂上要给出正确合理的评价。评价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是自评,小组内互评,教师的直接评价或是小组对不同小组之间的评价。评价主要是围绕着学生对每一个教学目标下的学习任务所达到的学习效果的评价。这能使学生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学了什么知识,学到了什么程度。教师的评价具有激励性,有助于学生欣赏自己的成功,发展积极进取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动机并形成成就感,可见,正确合理的课堂评价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催化剂。

四、有效教学是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教学

教师在续写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按照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内容来续写的。不要把不作要求的知识不舍得放弃就一股脑的都写进去,这样人为地扩大教学内容对学生是个伤害。这样作,由于时间紧张,该讨论的,该展示的老师都把时间给抢占了,这就会走到老师包办学生学习的老路上。每一节新内容学习后,教师布置作业应该着眼于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上,不要急于深化拔高。复习课后的作业要在强调巩固基础上的螺旋式提高。

篇5:谈谈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几个问题

钱阳勇

[ 导读 ]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有效途径。摘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论述了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问题情境;类型;新课标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 “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 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 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这段话含义丰富,解读可谓多角 度,作为一线教师,对这句话理解较为深刻,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综合数学素质发展的有效途径。

数学问题情境包含两层含义 : 首先是有 “ 问题 ”, 即数学问题,这里的数学问题是指学生个体与已有的认知产生矛盾冲突 , 还不能理解或者不能正确解答的状 态;其次是 “ 情境 ”, 即数学知识产生或应用的具体环境 , 这种环境可以是真实的生活环境、虚拟的社会环境、经验性的想象环境,也可以是抽象的数学环境等等。这样问题和情境的关系中,“ 问题 ” 是核心 ,“ 情境 ” 起辅助作

用。

创设 “ 问题情境 —— 建立模型 —— 解释、应用与拓展 ” 已成为新课程数学教学中一种基本模式,几乎在每一小节教学内容中都有体现。它对改变教师教学理念,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推动数学素质教育发挥了积极的影响。但是,现实教学中仍有教师不重视数学情境的创设,不结合学生实际照本宣科,不注重教材的 “ 二次 开发 ”,也有不少教师是为了情境而设置情境,陷入了对 “ 情境 ” 过分强调和追求 , 甚至牵强附会,认为离开了情境就不是新课改中的数学课的误区。

因此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值得现阶段每一位教师认真探究。笔者认为有效问题情境是指在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计应充分利用外在的物质材料,展示内 在的思维过程,揭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从而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创新能力、情感态 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作为新课程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认真研究,必要时要进行 “ 二次开发 ”,精心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创设有效问题情 境的关键是选准新知识的切入点,熟知学生认知的生长点。所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有一定梯度和连贯性,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良好的情感体验。

下面谈谈笔者在平时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一些具体做法,以寻求在教学中初步形成某种模式进行更有效的教学。

一、创设铺垫型问题情境

为学习新的课题内容而设计的铺垫型情境,以在学生认知结构范围内的富有启发性的常规问题或已知的数学事实为素材,创设铺垫型情境。这种情境可为学生提出问题提供有效的启发,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有重要作用,此种情境常用于新知识的引入。

例如在学习乘方的时候,可先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古印度有一个宰相治理国家有方,在他退休时国王为表彰他,要满足他一个要求。宰相提出的要求是国王在棋 盘格中上放稻谷 , 第一个放 1 粒,第二格放 2 粒,第三格放 4 粒,第四个放 8 粒,然后是 16 粒,32 粒,64 粒等等,一直到 64 格,它只要棋盘上的稻谷。国王 笑他傻,就要这一点稻谷。后来发现把全国的稻谷给他都不够。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即怀疑,又不知如何入手,那么在学习乘方时注意力自然集中。

新课标强调 “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在数学概念的引入上,尽可能地选取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注意选取事例不在于数量的多少,关键是要贴近学生的认识经历,能够反映概念的本质特征。既可以从已有生活经验正面出发,也可反其道而行之。

如在抛硬币研究随机现象时,掷的三次都是正面,问第四次是不是一定是反面?许多学生开始想当然认为一定是,或可能性非常大。经大量实验后,发现出现 正面的机会和反面的机会各占 1 / 2,和 “ 已有的生活经验 ” 造成冲突。实际上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对新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实现正迁移还是有大量实例存 在,教师应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二、创设认知冲突型问题情境

为深化学生认知结构而设计的认知冲突型情境,以富有挑战性、探究性且处于学生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为素材,可创设认知冲突型教学情境,使学生处于心 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 “ 愤悱 ” 状态,引起认知冲突,产生认知推敲,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动机。

三、创设操作型问题情境

为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设计操作型问题情境。在数学教学中,过于强调结论,只能促进学生单纯的模仿和记忆知识,但如果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并引导学生 积极参与其中,则能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物的态度、科学探索知识的能力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因此,可以说,体验过程比记忆结论更重要。

围绕教学内容创设实际操作情境,让学生人人动手操作或不同角色参与,在解决问题中获取直接经验,建构新知识。这种策略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实现了数学的 “ 再创造 ”,这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例如:在渗透空间观念时,可创设这样的情境:事先请同学们带了 6 根牙签,上课时,教师让大家用 6 根牙签搭三角形,试试你最多能搭几个正三角形?学生兴致很 高,有的学生只在平面内试,摆出了两个,但是还多了一根,教师启发道: “ 两个太少,有没有更多的摆法,再想想!” 学生感到疑惑,产生认知冲突和矛盾的 “ 心 理 ”,促使学生三三两两的讨论,尝试,很快,探索到在空间可搭成 4 个正三角形,然后教师向学生展示正四面体骨架模型。这样将学生思维由平面向空间拓展,轻 松帮助学生建立了空间观念。

又如:讲圆定义时,可以动手将一根绳子固定在一点上,然后拉紧绳的某一个点形成的轨迹就是圆。通过这个操作,学生形象生动的记住了圆的第一定义。

在现行课本中存在大量的此类实例,如研究图形的平移、旋转、中心对称,概率中的随机试验,函数图像的画法及性质得出等等,都给学生提供了通过操作掌握有关知识点的问题情境。

四、创设过程型问题情境 1.变式型问题情境

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而变式教学,使一题多用或多题重组,常给人以新鲜感,能够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也能够使学生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其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G.波利亚说过: “ 专心备课的老师能够拿出一个有意义但不太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挥问题的各个方面,使得通过这道题,就好像通过一扇窗户把学生引入一 个完整的理论领域。” 可见,教师根据知识点精心选择例题,然后改变某些条件,就能引出又一个新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得到新知识。这种方法让人容易 在不知不觉中轻松的接受新问题,并形成知识体系。创设变式情境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十分有效。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掌握知识,搞清问题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地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 认知结构;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能力;更可使学生时时处在一种愉快的探索知识的状态中,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 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探索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类比、猜想、归纳抽象型情境

3.创设开放型问题情境 , 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数学开放题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因其问题答案的不确定性,存在着多样的解答,从而能激起多数学生的好奇心,全体学生都可以参与解答过程,而不管他属于何种程度和水平。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仅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且要求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 方式而获得。数学教学中,问题是核心,承载了编者、教材、教者对学生的太多梦想。教无定法,更无确定模式,作为新课程教师,不能草率的就问题论问题,或者 简单地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处理,而是要潜下心来,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与数学有关的纷繁现实,研究将问题以何种情境类型呈现给学生最有效。

教师是引路人,在呈现问题情境时,既要注意其科学性、探究性,还要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注意其趣味性和发展性,努力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益和效率。

总之,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课程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探索有效问题呈现形式和类型,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应为每一个教师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6:谈谈初中古诗文有效教学

中华民族是具有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民族,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古代诗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语文教学义无反顾地肩负起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但在如今的教学实践中,却存在种种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一谈对初中古诗文有效教学的粗浅认识。

一、古诗文有效教学的必要性

(一)初中古诗文教学现状

首先,古诗文教学在学生心目中市场并不大,因为好多诗文距今年代久远,且语言晦涩,理解起来难度较大,一些诗文的主题思想和今天孩子们的意识相去甚远;而且考试时,古诗文题目丢分较多,所以学生中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

其次,中学语文教师对古诗文教学也有许多说不出的“痛”:学生兴趣不高,教材钻研费力,教学效率不高等等。因此,中学古诗文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些普遍现象:(1)教师上公开课尽力回避古诗文,(2)古诗文教学避重就轻,避繁就简。可见,古诗文教学在教师这一端也是不给力。

再次,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存在一些问题。如古诗文比例偏少,与台湾和香港等地区的国语教材古诗文占百分之五十相比,我们的教材在古诗文的选编比例上,仅近百分之三十;教材教学对文化传承要求不高等。

(二)初中古诗文教学的意义

1、传承文化

中华民族浩浩几千年的文明史,留下了无数的文化珍宝,这些都值得炎黄子孙世代相传。不论我们的社会如何进步,经济如何发展,文化如何创新,我们的七零后、八零后、九零后还是零零后,都正在或将要成为祖国的建设者,对于老祖宗的东西,我们不能忘本。

在中学阶段加强古诗文教学是十分必要的,朱自清先生曾指出:经典训练的价值 1

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我们的孩子们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古文化知识,这就有赖于我们中学古诗文的有效教学了。

“从历史发展看 ,现代化倾向本身就是人类传统文明的健康的继续与延伸。”英格尔斯这样阐释道,我们的国家进行改革开放已经三十余年了,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世界有目共睹,但在这三十余年里,我们的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要迎头赶上,除了各个文化领域的大繁荣、大发展外,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突出文化也至关重要。

李政道先生曾说过:“一个只依赖过去的民族是不会发展的 ,但是 ,一个抛弃祖先文化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今天,我们的国家正在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不断努力,我们的孩子们将成为一代又一代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为他们传授文化知识,我们的语文教学有责任传承中国古文化,我们的语文教师有责任做好古诗文有效教学。

2、文学熏陶

今天的孩子们对“文学”一词已经极不感冒了,对诗歌、散文还有点点兴趣的是凤毛麟角,对矛盾、鲁迅、莫泊桑有兴趣的少之又少。而充斥他们心灵的是暴力、血腥文学,穿越、玄幻文学,网络、游戏文学„„而这些,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有多大影响,那是不言而喻的。

而学习古代文学经典,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力,温润阅读者的情怀,借鉴其中的笔法和语言表达技巧,提升文学素养的纯度和热度。

3、提升语感

阅读古诗文有助于学生提升语感。培养语言感知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责任,途径多种多样,其中,引导学生阅读古诗文就是很好的方法。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则明确规定了古诗文阅读目标:学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学生在吟咏之中,能够被古诗文的语言所触动,能够被古诗文的意境所熏陶,能够被古代先贤的思想感情所感染。

二、如何做好初中古诗文有效教学

我在教学实践中,结合许多老师的成功经验和自己的教学工作,渐渐摸索出一套古诗文教学方法,我把它概括为“五读教学法”。

(一)一读——读通

读通文章是最基本的要求,这是教学任何一篇古诗文的第一步。要做到音准句顺,语气正确,也就是日常教学中都在强调的字音、句读和语气。

首先是字音。比如《陈涉世家》一文中,字音就有好几种情况,生僻字、多音字、异读字等。“罾(zēng)、柘(zhè)”这些字日常很少用到,“上使外将(jiàng)兵”和“陈胜少(shào)时”这些句中都有多音字,“阳夏(jiǎ)人也”和“陈胜王(wàng)”等句中存在异读字。这也是多数古诗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在“一读”中需要学生利用注释和工具书一一掌握。

其次是句读,也就是停顿断句。同样是《陈涉世家》,其中有“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和“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这样的长句,学生不仅读起来费劲,如果停顿不当,意思理解也会出现偏差。这就需要教师适当点拨,授予方法。常用的方法就是联系上下文,用“/”标注,即“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和“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第三,是正确把握语气。尤其是人物对话较多的文章,要根据语境揣摩语气。《陈涉世家》就是以语言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因此要仔细揣摩陈胜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的说话语气。与人佣耕时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同吴广一起谋划起义之事时的“等死,死国可乎”,召令徒属时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反复诵读,要指导学生读出那个味儿来。

(二)二读——读懂

这里的懂主要是懂字面意思,也就是疏通文意。利用好注释、工具书(指字典、词典,而非五花八门的参考书),指导学生同桌或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教师适当对难点加以点拨,从而读懂全文。学生对“苟富贵,无相忘”的理解通常会存在两种情况:

1、如果(我们中有人)富贵了,一定不要相互忘记;

2、如果(我)富贵了,一定不会忘了(你们)。前者这样理解主要是一个“相”字的问题,学生很容易理解为相互,自然想到古人常有的盟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而联系后文的“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其正确理解应该是第二种。像这种句子,就需要教师点拨分析,让学生都能正确理解。

(三)三读——读透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就该着眼于对整篇文章内容的理解了。有些语文教师在教读古诗文时,往往就止步于第二读,而未深入文章本身,就是浅尝辄止,以木代林了。

《陈涉世家》一文,作为经典之作,第三读至少要梳理起义这个事件的经过,分析陈胜这一人物形像。梳理事件经过要弄清起义的根源和导火线、时局分析、舆论制造、起义步骤等。对陈胜这一人物形像分析时,可以用说话训练“在我心中,陈胜是一个„„”来进行,如:陈胜是最牛的草根,是有远大理想的农夫,是知悉时局的戍卒,是精湛的演说家„„

再如《公输》,需要在理清墨子“止楚攻宋”的过程的基础上,分析文中的三个人物之形像——墨子、公输盘和楚王,反面人物公输盘和楚王虚伪、狡诈、顽固、阴险,正面角色墨子则心怀百姓、有勇有谋、机智镇定。

(四)四读——研读

研读是在理解文章内容、主题的基础上,上升到对文章写作特色、艺术价值的分析,对文学作品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从中汲取写作上的知识。

《陈涉世家》一文的研读就可对这三个问题进行探讨:

1、文章为什么详写起义前的准备而略写起义经过,了解《史记》精于裁剪的特点,并学会在作文中恰当处理详略。

2、文章是如何刻画陈胜这个人物形像的,学习传神地刻画人物的方法。

3、结合《史记·陈涉世家》末尾部分(人教版“研讨与练习”三)对陈胜的人物形像有全面而客观的了解,再探讨将陈胜归入“世家”的原因,把握《史记》的历史观。《唐雎不辱使命》的研读则可以让学生一起探讨故事的真实性,通过寻找“破绽”来审视文章。学生则会积极探讨,找出诸如故事情节不合情理、人物形像不符合历史真实、细节严重失实等证据,来证明这只是士人虚拟的故事罢了,让学生的思维和论证能力都得到训练。《公输》的研读则可放在探讨墨子的语言技巧上。

(五)五读——拓读

拓读就是拓展延伸,现学现用,阅读类似的文章。陶行知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目的是“授之以渔”,学以致用,拓读就是试金石,检验学生掌握的情况,能否用教师教的方法捕到“鱼”。

教学了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后,我指导学生对比阅读了另外一首《山坡羊·骊山怀古》。到了高年级,拓展阅读就可以适当加大难度,如在教学了《唐雎不辱使命》后,我指导学生阅读了《战国策》中的《冯谖客孟尝君》,让学生走近战国时期的“士”,进一步了解《战国策》的特点和语言风格。教学了《公输》一文后,可以指导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非攻》,对墨子的形像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区别《墨子》和《故事新编》各自的写作意图。

这样既巩固了阅读方法,又加大了阅读量,拓宽了知识面。

古诗文“五读” 教学法是一个系统,当然不同文章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其关键重在方法的归纳和训练的落实,我相信经过三年的训练,学生应该都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他们的高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都有长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7:谈谈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几个问题

陵水县椰林一小 陈小燕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往往受到学生主体性发展情况的制约,而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则是学生主体性的重要表现,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促使学生主动、全面地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这里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如何让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数学教学的点滴体会,提出来权当抛砖引玉。

一.给每一个孩子以同样的表现机会

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在小组合作中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参与讨论交流,在交流中取长补短,互相借鉴,共同提高。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孩子普遍不爱表现,课堂上不爱发言,久而久之对学习的兴趣就没了。课堂上教师就要特别重视调动性格内向的孩子发言。首先教师要鼓励每一位发言的学生,使性格内向的学生受到感染,感到安全、产生表现的欲望。其次,教师要随时随地关注这类学生,及时捕捉他想表现的瞬间,让他们表现。再次,教师对他们的表现要多给以表扬、肯定,不要讽刺、挖苦、打击,更不要表现出不耐烦,即使回答得不完整,或回答错了,也要鼓励他的勇敢,久而久之,他们也会走出封闭的世界,走入活跃的行列。

去年,我们班里有一个十分文静内向的小女孩叫朱小艳,平时的数学课上她不太动脑思考,也很少发言。我在教学“厘米和米的认识”时,当学生认识完厘米后,我叫同学们在小组内测量自己带来的各种物品,然后说说你是怎么量的。很多同学都抢着发言,但是答案都差不多,他们都是用‘0’作为起点开始量的,我鼓励说还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却没有学生回答。突然,我发现朱小艳同学怯生生的想举手又不敢举的样子,我马上用充满信任的目光激励她说:“小艳同学,你来说一说,老师相信你肯定有一个巧妙的与同学们不同的方法的。”这句话犹如一针“强心剂”给朱小艳百倍的信心和勇气。只见她慢慢地站起来说:“我是把后面的‘3’当作测量的起点的。这样再看终点到几,找出他们之间的差数,就是这个物体的长度了。”听她说完,我心中的喜悦无以言表,非常高兴地说:“你很有创意,从今天开始,就这样下去,你会非常出色的。”当大家听到她的特殊的测量方法和我的赞赏时,赞许的掌声也不由自主地响了起来。从那以后我发现她对数学学习又多了一份热爱和自信,很多数学活动她都能主动地参与,并能大胆地提出数学问题。所以,在教学中如果我们懂得尊重、欣赏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有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学生就会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存在的价值,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激励他们不断探索、创新。

二.让孩子们学得有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学习就变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情,学生就会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我们创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情境,特别是创设一些有趣味性的游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好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利用学生喜欢做游戏的心里,赋予枯燥乏味的数学以“生命”,让妙趣横生的“动感”数学进入课堂,能使学生以良好的情趣投入到学习中去。我在教学生认识11----20各数时就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游戏,让20名同学每人胸前都佩戴一张数字卡片,教师说要求学生活动。如: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比19大的数出列;分别介绍自己(说组成);两位数原动转两圈;找相邻的数做朋友;15后面第三个数教大家做动作等。这个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娱乐中学到了知识,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这一需求。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自己的参与实践中会产生诸多复杂的心理体验,从而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学生在有趣的、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对数学有了更加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母亲节快到了,小红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就把自己攒的1角硬币拿出来,一数有30个。拿着这么多硬币不方便,于是小红就找隔壁的老奶奶来帮忙想想办法。老奶奶说这好办,就收了小红的30个硬币,给了小红4张1元钱纸币。小红有点不高兴,觉得有点亏。这时,我提出问题:“小红拿30个1角硬币换3张1元纸币亏不亏?为什么?”问题一提出,学生就积极地展开了探索活动:从课本的附面中剪出假的硬币和纸币,然后将10个硬币放在一起换成1张1元,30个1角硬币刚好换3张1元,从而解决了问题,并得出元和角之间的关系,即1元=10角。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验到用数学解决身边实际问题的成功喜悦,找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思维。

四.精心设计学生的活动,搭建学生主动参与的舞台

在教学中,要解决好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必须充分利用我们生活中的数学,创设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内容,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尽情地感受新知,尽情地训练思维,尽情地构建新知。如我在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时,首先就是从学生身边最熟悉的事物(茶桶、魔方、鞋盒、小球等)入手,让学生用手摸等方式去感知这些物体的外部特征,再把相同形状的物体摆在一起,再通过组内摸一摸、推一推、滚一滚、搭一搭、拼一拼等形式,进一步去巩固和强化这些物体的特征。这样,从学生现实生活出发,通过他们自身操作感悟,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落实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五.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学生只有真正获得了时间和空间,才能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有可能是自主学习。那么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做到少讲,精讲。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索出来的决不包办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教师只是引导、启发。其次,提出一个探究性的问题,并要相信自己的学生,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学习、探索。我在教学实践中就有一次很深刻的体会,那是前个星期一,本来按教学进度应该教到时、分、秒这部分内容的,不过我觉得这些内容有点抽象,学生不易理解,需要安排很多活动让学生亲身去体验,而我那天感冒咳嗽很厉害,喉咙又哑,讲话非常困难,我只好跳到后面,先教6的乘法口诀。因为前面学生已经掌握了2、3、4、5的乘法口诀,对于6的口诀学生应该比较熟悉。让我想不到的是,这次喉咙哑得可真有意义,正由于那堂课我讲得极少,学生的表现却异常的活跃。一开始我就出示那个方格图让学生估算有多少个方格,学生估算出来的答案却不一致,他们就自己提出要一排一排地数,而又发现了每排的方格个数都同样多,学生就自然而然地列出乘法算式来,接着他们又想到还可以编口诀呢,于是他们就颇有兴趣地自己编出口诀,小组之间还进行互相检查,并懂得讨论、交流找出口诀里面所含的规律,指出每个口诀所表示的意义,最后他们还提出了很多生活中有关乘法的数学问题来,也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学习乐趣,这可真是个意外的收获,让我兴奋不已!仔细想想,就是因为在这一堂课里,学生不仅有听的时间,主要是我给足了学生观察的时间、思考的时间、动口的时间,甚至尝试错误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探索,最后找到解决的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让他们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也领悟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懂得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六.注重过程,注重体验

体验就是指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去感觉、去验证、去应用,从而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即多种感官协同作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思维形式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而这种形象思维是借助对客观事物的表象而产生的,如果离开了客观实际,表象岂不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体验”之法就是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的情境,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如:教学“一分能干什么”时,我让学生在1分内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如摸自己的脉搏,数数跳动多少次;可读多少个字;能写多少个字等去体验1分钟有多长。又如,教学“米、厘米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分别用手势、张开双臂等方式表示1厘米、1米的长度,进而让学生用手指、双臂作量器度量周围实物。最后让学生练习目侧,从而体验1厘米、1米的实际意义。

篇8:谈谈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几个问题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 是其他理科学科的基础, 在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数学知识枯燥、抽象、难学难懂, 导致很多同学课上容易分心、无法集中注意力, 课后厌学, 学习积极性不高, 而数学学习具有连贯性和循序渐进性, 任何一个章节的知识漏洞都可能影响到下一阶段的学习。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促使数学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课堂教学不断呈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确保学生课堂学习质量, 帮助学生切实掌握知识点, 我们在以问题式教学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研究, 提出了“板块三串”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并积极开展了实践。

“板块三串”教学就是用一条主线将课堂上的所有知识点串成一个完整的模式来贯穿整堂课。设计结构分两个层面“板块设计”和“三串设计”。三串设计是“板块三串”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部分, 包括有效问题串设计、学生有效活动串设计和目标达到反馈设计三个方面。

二、“板块式三串”中问题串设计的重要性

数学课堂是在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开的, 所以说问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和灵魂。“问题串”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撞击的重要的双边教学形式, 它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 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问题串”的形式可以让提问有的放矢, 促使学生思考,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强化教学效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问题串设计的核心就在于设计一系列的问题, 让这些问题可以成功地引出基础知识及数学概念等。这样学生就可以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 在自主探究式学习中解决问题串, 从而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教师如何有效地优化问题串设计, 在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新课程改革中显得更为重要。

三、“问题串”的设计原则

(一) 要有目的性。“问题串”的设计一定要目的明确, 难易适中。教师必须在准确理解并把握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设计好每一个问题, 不能违背课程标准的主旨和要求。为什么提出这样的问题?提出这样的问题对最终解决问题起什么作用?即教师必须有目的地设计问题, 并准确地加以表述, 这便要求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方面具备一定的水平, 首先要准确把握住核心目标, 再将核心目标逐步分层, 层层深入, 形成问题渐渐深入、不断递进的规律。然后针对每一个层次设置相应难度的分问题, 并准确地将问题加以表述, 只有具有鲜明目的性的问题串设计, 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更重大的作用。

(二) 要有科学性。首先, 必须保证组成“问题串”的每个问题的准确性;其次, 根据课堂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密度适当的问题, 超量的问题设计会使学生会产生厌烦排斥情绪, 对课堂教学质量造成消极影响;最后, 问题设置的难度要适宜, 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原则, 教师不仅要关注解答结果是否正确, 更应关注学生是否积极思考, 能否表述自己发现的规律及与同伴进行交流等。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使所设计的“问题串”发挥出最大功效。

(三) 要有精细性。“问题串”的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索, 最终达到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目标, 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 要做到精中有细,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差异把教学内容以“问题串”的形式巧妙设计出来, 组成“问题串”。结构链上的所有问题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这样由浅入深的精细设计, 使问题由浅入深, 将学生的思路引导到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轨道上。

四、如何设计问题串

如何设计有效的问题串, 怎样设计问题就成为广大数学教师探究的热点, 并总结出了众多的理论成果。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认识。

(一) 设计生活化的问题串,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提倡让学生在现实生活背景下接受新知识, 即为问题串提供生活背景,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能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二) 设计精细化的问题串, 逐步突破重点和难点。数学核心知识是设置问题串的出发点, 抓住课堂的重点难点就等于抓住了教学内容的精髓, 通过问题由浅入深地引导, 让学生掌握“数学化”的思考方式, 养成理性的思维习惯, 逐步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 设计梯度化的问题串,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难题时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出发, 从知识的构建上渗透“变化”的思想, 通过研究简单问题的解题思路分析高难度问题, 可缩短心理距离, 降低理解难度, 所以教师在进行问题串设计的时候, 应按照从“特殊到一般, 层层深入, 梯度递进”的思路进行设计, 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设计延展性的问题串,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完成教学内容的教授外, 教师还应该设置一些有延展性的问题串, 鼓励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 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这样不但可以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结语

“板块三串”教学法不仅能够提高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和问题设计的能力, 而且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创造性和创新思维能力等的发展。“问题串”的引入, 为课堂教学开拓了一个伟大前景,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提高学生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有助于辅助教师调控课堂教学进度, 帮助学生查缺补漏, 等等。设计具有价值意义的问题串, 是数学教学课堂的核心和灵魂, 因此, 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加强对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设计有效的问题串, 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 培养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9:谈谈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几个问题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必须对备课的有关问题进行再思考和再认识。为此,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谈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备课。

一、建构有效备课理念

新课程下,作为教师应该明确要角色转变意识。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独裁者和传授者,而是一个促进学生学习的设计者,通俗比喻为“教师搭台,让学生唱戏”。在备课时教师由“主角”退居“次主角”,要着重考虑如何做一名促进者、指导者、激励者、营造者、参与者。

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问题意识,新课程有效备课过程中要努力体现“三维”目标,要通过文本研究发现问题,重视学生们发现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对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评价等要做全面设计。教师要确立服务意识,教师要从心灵深处走下神圣的讲坛,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有效情境,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备课是教师提前与学生、与文本、与情境进行“无声”的对话的过程,备课也是一种具有十分教育意义的对话过程的设计。教学前备课并非是备课的结束和终结,而仅仅是一个阶段,要注重课堂教学中备课,教学结束后还要备课,学生的问题没有解决,课还没有真正备完。

二、创设有效课堂情境

在备课时,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具体学情,设计营造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创设情境,以激励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通过探索,解决问题,获得积极的心理满足,只有感受真切,才能入境;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渴望,充分感受数学,主动探究数学,主动运用数学。创设情境要小而具体、新颖而有趣、具有启发性,同时又有适当的难度,与课本内容保持相对一致,要贴近生活,要有新意,要有挑战性,要有针对性,要有系统性,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把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出发点,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

三、研究有效课程教材

无论个人备课还是集体备课,教师都必须认真钻研新教材课程、课标,明确本学科的教学目标、要求和教学原则、单元结构;熟悉教材,了解教材的体系、结构和内容,同时还要了解相应的小学、高中教材;明确全面、具体的教学目标,弄清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好符合课标和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开学前,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计划要反映任务、要求、进度安排,本学期教材各单元的重难点,并关注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做好相关课件、实验、教辅资料的准备,个人不能处理的问题教研组研究处理。

四、研究学生实际情况

新课标强调“教”服务于“学”,教师通过与学生合作,依靠学生自主动手活动、实践、合作与交流去实现教学任务。备课中应该能不断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励学生注重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索。

教师要从学生实际的情况、个性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及学习习惯、方法等,熟悉自己的每一个教学的对象,尤其是在课改的今天,我校实行分层次教学,实验班和平行班基础不同,应用不同的教法、不同的要求,尽量在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挖掘实际生活中与数学知识紧密相关的背景材料,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信心。

五、特别关注学生差异

新课程倡导打造教学基础,做好教学的前提工作,了解学生差异。备课时,我们应认真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差异,找准新知识学习的切入点;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情绪,设计课堂教学;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的差异,根据对象确定分层施教,为他们架什么样的桥梁,使基础较差的学生“吃得进,消得了”,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跳一跳,摘得到”。只有这样,在掌握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体需求的前提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使每个人都获得身心的愉悦和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发展。如《数量的变化(1)》一节,对一组数据的认识,往往是多方面的,因此学生在“根据数据,说出46年来贺奶奶家生活的变化”时,学生发表的见解会不尽一致,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在备课时,教师要有足够的认识。

六、强化教学反思意识

通过对教学行为的反思来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众多在教学上获得成功的教师都是十分重视写教学后记。有位学者指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才能扬长避短。写教学后记是教师反思自身教学行为的行之有效的办法。教师参加集体备课,将教学方案付诸课堂实践,并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评判性反思和分析,研究并总结出最基本的教学原始资料,可为积累教学经验奠定基础。

课堂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备课的停止。课后的反思,是一种经验的积累;是自身理论的提升;是下一堂课的基础;是下一次备课的借鉴之路。有了更好的理论基础、方法手段,我们就能更漂亮地备好下一堂课。如此良性循环,我们的教学水平将会大幅度地提高,教学工作也会越来越出色。

上一篇:雷锋的故事读后感下一篇:学会思念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