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初中美术特长生教学的几点体会

2024-05-08

谈谈初中美术特长生教学的几点体会(通用12篇)

篇1:谈谈初中美术特长生教学的几点体会

谈谈初中美术特长生教学的几点体会

作为一位在边远山区从教九年的美术教师,在这里体会到了很多辛酸苦辣的事。很多事情也许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到的,其中最深刻的莫过于这几年所带的美术特长生教学中一些心酸事。

每年的美术特长生人数少又少,最多那年的也只有7个学生,其他这几年也就是1个、2个,虽然学生人数很少,但有一点是这么多年值得我欣慰的事,就是这些年来美术特长生都能自觉地在规定时间里上课,而且绘画基础入门都比较好,能很好的理解到老师的意思,从零基础的都能快速的上手到最后考出高分,被高中录取。这些年来学生的懂事是最值得我放心的,也是我教学上的动力。

一个美术特长生的真正成长,是一个漫长岁月。在这些年来,我简单总结了如下几点心得:可以从资质、功力和修养来讲。资质的好坏事学生自身固有的,而技能功力和艺术修养却是靠长期正确地勤习苦练和理论指导作支撑的。前一个条件是能否成才的先天因素,后面两个则是考察一个任教教师教学质量好坏的所在。因此,美术教师辅导的得法与否,就成了关系到能否激活学生的个人性情、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所在。

篇2:谈谈初中美术特长生教学的几点体会

时下,报考音乐、美术类院校已成为中等生继续求学的一个重要途径。一些普通高中在这方面的升学率甚至压倒了重点班。尝到甜头的普通高中在做好普招的同时,大力招收音乐、美术类初中毕业生,甚至出现了抢夺生源的现象。对于初中美术教师来讲,如何提高初中特长生的质量,为高中输送高质量的艺术人才,成为长期摸索的一个问题。下面就初中美术特长生绘画水平的提高,谈一下我之拙见。

十几年的辅导工作使我总结出,初中美术特长生绘画水平的提高不外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结合。外部因素是绘画水平提高的基础,内部因素是提高的动力

一、美术特长生的选取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认为在美术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很重要,如果学生都不喜欢美术的时候,你再怎么要求他,练习的效果也肯定不大。所以在选取特长生时,我完全根据学生意愿跟班主任推荐相结合。在整个培训过程中人员流动比较大,往往从开始的几十人,到后来的20多人、10多人,大浪淘沙,比较好素质的同学和真正爱好美术同学都还是能坚持下来,并能在升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二、美术特长生教学活动的组织

1、要求学生应清楚我们在这个美术特长班学习的目的。初中的学生正是求知欲望很强的年龄,各种不同的美术资讯让他们又产生了疑惑,他们不能适应为了参加专业考试的针对训练,很多时候会分心,画些漫画,彩绘之类。

像这种情况,我首先给一定的时间他们进行“休闲”,毕竟这个也是他们的兴趣,但在评讲或者美术基础理论课的时候强调我们来这个美术特长班的目标,是为了参加考试而训练,不能让其他事情浪费了本

来宝贵的时间。

其次,我会很耐心的让他们完成他们认为很满意的“杰作”。先表扬一番,然后很热心的帮他们“发现”问题:等着学生大受打击了,问我怎么改正的时候,我才语重心长的绕着强调我们基础训练的重要性。

2、上课时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要求,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教学内容。进度的安排要恰当,要循序渐进,每一课都要有新的内容,新的要求,而又必须让学生够理解和接受的。如果太难或太容易都会使学生失去信心或失去兴趣。

不管如何去安排课堂内容,但我觉得有一个原则很重要,我们的美术基础训练,素描跟色彩,都是造型艺术,它跟起一座大厦一样,根基很重要,马虎不得,在训练的早期,我们的内容不能是任务性,今天画石膏,明天画苹果,一定要完成多少张作业。我们只能是目标性的,今天解决了三个块面的理解,明天掌握了五调子。

3、对学生要采取多鼓励、要求严、态度亲的方法,千万不要扼杀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往往胆子比较小、自信心不强。因此美术训练中,一些学生在进行大胆的修改与反复尝试时,要多加指导,并且鼓励和肯定。只要发现了一点闪光点就应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这点至关重要。

成功的体验能增强人的自信;成功的体验是学生成长的动力和催化剂。训练过程中,每位学生的素质不太一样,他们的进度也很不相同,我把这些学生进行一定的分组或组合。分成2、3个小组,侧重不同的训练目标,解决他们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缺点,强弱结合,以好带差。让一部分学生成为老师的好帮手的同时又巩固了理论知识。

4、美术教学中的“旁通”教学。学生在对一些美术理论知识并不能很快去理解,理解不了,掌握起来也比较难,不牢固。

不同的专业老师对理论的理解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在教学实践过

程中“教”的方法也是相当的多。

例如,我在明暗调子的教学时,我就跟学生比喻,这些调子深浅,就跟音符一样,深颜色的是“7”,浅一点是“6”,到了浅颜色就是“1”,组织的好,画面就有了层次,有了节奏。另外一个老师在讲解主次关系的时候,就把影视上的主角、配角、群众演员、道具布景联系上了我们学生的画面。通过这些各种各样的启发,“旁通”教学,基本上都能让学生有效地理解掌握所学内容。

篇3:高中美术特长班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改善教学方式, 保障教学目的的实施

1. 通过基础教学发现兴趣, 通过专业课教学培养特长, 以课外活动辅导实现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和谐发展, 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改革中, 不以应试教育为最终目的, 可以利用外出写生、开展讲座、教师工作室制组织学生学习, 并作为高中学生的选修课计入学分, 而课程的开设则可以在多方面弥补现有课堂教学的不足, 通过一些课题的开发和研究, 通过网络访问, 使美术教育与人文学科与时代内容相融合。

2. 实施“合格加特长”的培养策略,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实行分类教学。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我们让绘画技能掌握得比较好的学生集中学习, 使平时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坚定“人无全才, 扬长避短, 人人成才”的信念, 允许学生在某些方面落后, 更鼓励学生某一方面冒尖带动和谐发展。

二、实施目标教育, 转变教育观念

总结近年来全国艺术院校美术专业招生入学试题的基本特点和总体要求, 我们为美术高中特长班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制定了严格的教学计划。

1. 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与发展规律, 对学生采取分类教学, 实现全面发展, 走出“一刀切”的认识误区, 重点抓文化课基础较好、绘画比较有天赋的学生, 以此为我校美术高考的突破口, 带动特长班学生的全面提高。另外, 还要客观地认识学生群体的现实水平及个体差异性, 分类分层次教学, 根据学生的潜能倾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以达到学生接受、教师期待的目标。

2. 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要让学生完成一定的课业量, 以摸清学生的美术表现水平。对后进生实行个别辅导, 做到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明确, 重视做好教学质量的反馈和课后的教学小结, 加强基础教学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使这种兴趣和主动意识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3. 在对新课改精神的理解上, 不断强调学生深入生活, 多画, 多记, 多观察, 在头脑中积累素材, 平时对生活景物的观察积累如同观察社会同样重要, 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与发展现状, 特别注重导向性和选择性。如:外出写生采取讲解、示范、逐一辅导、集中评价等方法, 还要采取电教手段进行教学, 将录像、电脑动画等多种媒体交替使用, 尽量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美术活动, 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旨在提高学生的兴趣, 从根源上防止流生。

另外, 教育学生勤于实践, 除让他们熟练掌握色彩、素描的结构、重组, 以及写生创作的技能外, 还要配合创作、设计、文字表达、欣赏等作一些辅助综合训练练习, 重点培养学生的素质, 在基本功、创造力和应变能力上下功夫。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强化训练, 通过教学设计的实施让学生不断地总结得失, 表达自己对绘画艺术的感受, 从而获得收获与感悟, 陶冶情感, 提高审美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

三、艺术知识的教育

抓艺术教育, 不等于不抓艺术知识的教育。艺术教育是方向, 是目标, 而艺术知识的教育则是措施和手段。要通过良好的措施和手段来实现艺术教育的目标, 这个措施和手段就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我认为, 较好的美术知识教学课堂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少讲多练, 讲练结合, 适当示范, 随堂评讲, 有的放矢, 注意启发。内容的安排要厚纵向, 薄横向, 且有系统性, 做到一课一突破, 一课一收获, 按循序渐进的规律实施教学。

在学习绘画技能技巧方面, 初步阶段不可能就懂得协调的构图, 画出很准确的轮廓, 表现出很生动形象的明暗色彩调子。只有先分解练习, 单项突破, 才能一步一步深入。这是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是综合性练习的开始阶段, 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地整体观察方法。这个阶段的过渡是一个难关。在这一阶段的开端, 学生往往体现出单从物体的外轮廓线出发, 从表面的明暗光影, 固有颜色出发, 一点一点地将对象连缀起来, “如实”照抄, 但却越抄越走形, 其原因是对描绘对象的结构、色调等不理解, 不懂或不注意各种关系的研究, 自以为是地准确地描绘对象, 其实是犯了东鳞西爪地孤立表现, 或无主次之分、无强弱之别, 平均对待一切局部与细节的毛病。

面对此问题我是这样来解决的, 先做实验, 将一个像排球这样大的地球仪摆在讲台上, 叫一部分学生走近地球仪来观察, 当你目不转睛地盯住“中华人民共和国”位置时, 周围各个国家的位置便无法看清楚;当你将视线移动和盯住到“澳大利亚”位置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位置便看不清楚, 当然, 周围其他的国家的位置也是看不清楚的。原因在于我们的眼球是按照“焦点成像”的原理构成的。在一个人的视域范围内, 各个物象乃至各个物象的各部分, 并不都是一样清晰的, 当视觉中心的焦点对准物体的某一部分时, 这一部分看起来就是最清楚、最实在的, 其它部分相对便变得模糊。

第三阶段是提高表现技法训练, 学会运用正确的观察方法, 这是很可贵的一点, 是造型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一般来说, 有什么样的观察方法就有什么样的表现方法。有了这一方面的基础之后, 再研究作画的具体过程、开始、中间、结束各个阶段的互相联系, 以及各阶段的基本任务和方法。比如画一幅素描, 当我们面对要画的对象时, 构图与落幅、结构与形态、局部与整体、体积与空间、质感与重量感等呈现在面前时, 怎样应对呢?先得提供一个简单而可靠的基础, 即将确立对象的位置、比例因素凸显出来。不论对象怎样纷繁、杂乱, 都要大胆地用直线概括成具有基本比例的基本形, 以解决物体在空间的位置和比例, 为素描的进展奠定基础。接着在这个基础上, 运用主体的观念着重从结构上把对象的形体转折部分分析出来, 用大体色调塑造大的形体, 解决基本关系, 抓整体色调, 全局互相照应, 不能一开始就盯住局部, 而要先将留恋的部位画得很细腻后再转向其它部分的刻画。军事上有一个术语是“恋战”, 在歼灭敌人的阵地上如果有“恋战”的兵马, 大局将失控。我们若将军事的某些知识用在绘画方面, 定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作画应该全面铺开, 统治整体, 抓住细节, 在抓素描结构、形体和色调这几项主要因素完整联结的同时, 还要注意到主次、强弱、轻重甚至主观与客观等问题的处理, 简练、明确而生动地表现对象。

篇4:对高考美术特长生教学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美术高考 合理规划 因材施教

一、合理进行规划、科学有序实施

学校应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并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教学方案,使教学能够有序的进行。针对高考美术特长生既要学习文化课程,又要兼顾专业课程的特点,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打破这两种课程各自独立,两不相干的教学管理模式,从美术特长生进入高一开始就把文化课程、专业课程进行统一调整规划。在文化课程的规划中把各科课程中繁、难等不适合的内容进行删减,从而节省授课时间,抓住重点,夯实基础。而在专业课程的规划上,重视理论基础课程,将授课内容系统规范化。

二、加强基础训练、树立学习信心

在美术学习中最重要的是基础理论课程和基础学习课程,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学生学习就会走上歧途上,最终难以获得成功,这也是很多学生学画多年结果并没有考上理想大学的原因。而素描和速写则是美术学习中的基础学习课程,通过培养写实的能力,充分夯实基础造型能力,才能在以后的艺术道路上站稳脚跟。学生除了在课堂上进行素描的训练以外,进行大量的速写训练是非常必要的。把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做是移动的画室,将老师和学生当作写生的模特,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持之以恒,速写能力就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速写能力的提高,就会对素描能力的提升产生极大推动和补充,对美术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在美术学习中还要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很多平時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在考试中名落孙山,其根本原因并不是输在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是失败缺乏自信心上。教师应指导学生对自己有清晰明确的目标定位,定位应该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等因素制定,不能好高骛远,否则目标无法完成,反而使学生心理受到打击,丧失信心。高考美术生通常在文化课的成绩上都不是很理想,这就使他们很少受到教师或家长的表扬,但随着他们绘画水平的提高,创作出了优秀的作品,教师就要及时的给予表扬和肯定,让他们在美术绘画中重拾自信心,这样在考试中他们就能发挥出自己正常的水平。

三、熟悉考试科目,做到因材施教

美术教师应根据历年的美术考试科目和试题,对考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训练,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每年美术类的考试方式和题目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动,所以教师对重点的把握比较容易。比如素描考试,侧重考头像写生,考试的基本要求是要结构正确,这就要求考生在看构图、虚实的处理等等基础上要扎实牢固。对于人物的头部骨骼和肌肉,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使学生熟记头骨及面部各处的骨骼和肌肉,并进行准确的描绘。另外要为学生讲解透视的知识,每一个侧面的透视关系都要准确无误,才能很好地体现人物的立体感。同时要训练学生熟练地写出头部的各个不同侧面的肖像。俗话说:“熟能生巧”,只有大量的练习,才能掌握技巧,考试才能胸有成竹。

四、提高教师能力,建立新型关系

教师应提高自己对美术教学的认识,转变授课理念,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与学生建立起一种互助、互信的合作关系。在工作和生活上,体现美术教师的与众不同风范,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关心帮助和爱护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使自己成为学生愿意亲近、乐于仿效的老师和朋友,对学生进行感染,使学生对美术这一学科产生兴趣。

教师要努力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科研水平。作为一个专业美术教师,其文化底蕴、专业知识都应该是非常丰富的,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美术教师的学历、教学观念等方面还有着很多的不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开展,教师只有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深入的进行课程研究,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才能适应目前的教学要求。

教师还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仅只是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还可以是朋友或伙伴的关系,这样可以加深师生间的了解,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向朋友一样与教师交流问题,可以避免出现不懂装懂,一知半解的情况,而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性格、特点有更深入的了解,针对这些情况给学生制定学习方向、目标。新型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具备积极的心态和学习的动力,让学生以主动研究学习者的身份活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综上所述,实行了多年的美术专业高考已经形成了其特有的模式,美术课程所具有的创

造性思维以及综合能力与机械、僵化的应试模式之间的矛盾,是需要长期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对美术的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才能够提高专业技能和技巧。而教师是引导学生、教育学生的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优势,挖掘教师的潜力,改进教学方法,是高考美术教育的迫切要求。因此,作为美术教师应做好本职工作,构建有利于学生专业长远发展的科学的教学模式与目标, 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艺术素质,这才是美术专业教学的核心。

参考文献:

[1]安孙鹏.浅谈高中美术特长生的培养[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

[2]莫冷梅.培养美术特长生的有效方法[J].中学教学参考,2010.

篇5:谈谈初中美术特长生教学的几点体会

近几年来,我校普通高中美术特长教学在领导的重视和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高考成绩不断攀升;美术特长教育教学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初见成效;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我校美术特长教育与教学进入了特色鲜明的持续发展时期。面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对美术特长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我们还须积极主动的寻求教学的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继续保持我校美术特长高考的整体优势。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前些年,我校针对美术特长生办学模式是高一结束或高二开始时从文化课中分流。但往往专业开课很少。一般都是高

一、高二以文化科为主,高三时突击专业学习,实行填鸭式教学,致使部分学生专业“消化不良”,往往基础打不牢就仓促考试。加上大部分学生都来自个班级上文化基础极差的那一部分。导致大多学生只能考一些一般院校,很难考上名牌甚至与大学无缘。教学依然沿用多年的老路子、老模式,高三时学生学习压力大、负担重,个性特点难以发挥。在这种环境下,到高考时学生专业水平很难达到一定高度,因此这种模式很难培养出优秀生群体。

根据近几年高校艺术招生情况,未来全省乃至全国艺术高考逐渐由数量向优秀生群体过渡。而尖子生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做好艺术专业尖子生的培养是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根据学校工作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我校美术特长教学工作在保持整体优势的基础上,从内涵上做文章,落实教学规范,在学生群体培养方面争取再有大的突破和提高,以此成为我校美术特长教学质量提升的一个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本人在现阶段高一学生的一学年教育教学过程中做了以下工作:

1、充分利用好每两周一堂的美术鉴赏课,利用本人的课外资源(如各地艺术活动、书画展览等)引领学生带着兴趣走入艺术世界。

2、做好美术高考的宣传和动员工作以及美术特长学生的引导和挖掘工作。

3、坚持“文”、“美”并重原则,组织部分兴趣学生进行专业辅导、教学,有意识训练学生的绘画感觉和学习意志。

4、校领导的重视和全体教师的努力,我校被批准为丽水艺术特色学校。给艺术科教师带来了更大的发展动力和契机。

到现在为止,高一年级的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和美术特长学生的发动工作是卓有成效的。

二、美术特长教学措施与想法

1、坚持学习效率首位的原则。美术高考培训一般都是在短时间内让美术基础差和文化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经过专业训练达到考试的高要求。所以我的思路是坚持学习效率摆在首位,将美术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法浓缩在精心设计的几个研究性课题上,结合学生特点,在前期就加以实施。这样既能让学生在短时间里掌握必备的基本功,又能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认识个体个性特征,因材施教。由于学生的学画时间长短不一,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学生个体存在感觉差异、学习潜力差异、接受能力差异、兴趣差异、自觉想差异。教师要为每一位学生制定针对学生个体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3、注重评价,主张以鼓励为主。在美术特长学生的培养及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学生专业记录》,及时表扬和总结。积极鼓励学生克服美术学习中的“曲线”困境。建立学生优秀作品图库。

4长等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经常会使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今天在这个老师处学到的,明天又被另一个老师否定。所以在教学上要重视任教和教学管理不善所以带来的不良后果。在基础训练阶段一定注意避免发生。

5、借鉴发达地区美术特色学校经验,打造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强美术特色教育。注重“请进来,走出去”。

6学习规律存在较大差异,所以要求教师要多研究考试要求,同时在次基础上重视学生个体感觉差异。力争在专业上有新的突破。

篇6:谈谈传感器教学的几点体会

提出了传感器的教学的.不足,并且给出了教学改革的一些方法建议.

作 者:卢林菊 杜丽君 作者单位:卢林菊(乐山师范学院物电学院,四川乐山,610000)

杜丽君(乐山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四川乐山,614000)

篇7:幼儿美术教学的几点体会

城西幼儿园 吴伟卿

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已经二十多年,由于自己有较好美术基础,所以自然而然每教一个班,班里的美术工作就成了我的任务。我对美术教学平时比较注意研究和探讨,发现一些规律性的方法并不断加以总结,现在我把多年来在美术教育活动中的心得体会作如下小结。

一、我认为幼儿要想学好绘画,调动起幼儿的学习兴趣非常关键。幼儿年龄越小,注意力越差,对不感兴趣的事很难调动起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如何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呢?《幼儿园纲要》中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各种活动之中”,游戏法就是运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的方法,就是说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和气氛中无拘无束地进行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在娱乐中获得美术知识和技能,在愉快的气氛中求得学习进步。好动、好玩是幼儿的天性,陈鹤琴老先生说:“孩子生来就是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幼儿美术活动也可以说是一种游戏活动,美术活动一般都在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玩玩的过程中进行。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运用游戏的方式,如:一段故事情节、一首儿歌、一段有趣的情境表演或谈话,一曲优美动听的音乐,一件有趣的玩具、一段录像等等,都可以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游戏法运用在幼儿美术教育中 具有广阔的天地。

美术的教学游戏形式是多样的,下面就我在教学实践中所采用的一些形式和大家一起探讨。如:记得有一次,我教孩子们画母鸡和小鸡宝宝,有的小朋友注意力不够集中,在一旁低头说着悄悄话,我灵机一动唱起了歌:“鸡妈妈呀数小鸡,一、二、三、四,五、六、七,少了一只小黑鸡,鸡妈妈呀真着急……”,他们一听,顿时来了精神也跟着唱了起来,随后,我又利用故事的形式,一边讲故事一边带领他们进行绘画创作,大家的积极性被激发了,很快发挥了幼儿很高的绘画水平,圆满的完成了绘画教学任务,幼儿自己也从中得到了绘画带来的乐趣。还有一次,画我自己,他们说:老师我们不会画我自己的身体,我就照了下镜子,他们看着我一个个兴致勃勃,然后我又做适当的引导,大家很快就画出了各种姿势的我自己,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我真是太高兴了。当然,调动大家积极性的办法还有许多,这要细心的老师用心来设计才行。

二、我认为幼儿要想学好绘画,注意由浅入深、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也非常重要。幼儿有了学习的兴趣,接下来就要实际操作,如果幼儿一试很难,久而久之也又会失去兴趣。所以,我认为第二步就是要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适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幼儿感觉容易掌握,学起来就会有兴趣。例如:我在中班的时候教幼儿画人物他们就感觉比较难,而喜欢让我教画小白兔或小花猫,而到了大班孩子们就愿意画人物或比较难的动物了,所以绘画的难易程 2 度要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最近发展区,这样孩子们就会比较愿意学也更加容易掌握了。

三、我认为幼儿要想学好绘画,还必需让幼儿掌握一些绘画技能。幼儿美术教育的游戏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不同年龄班的游戏形式应有所区别,小班可以把玩和学结合起来,以游戏为主,中大班可复杂一些、丰富一些,从而使美术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轮廓画游戏、印画游戏、吹画游戏、对印游戏、实物粘贴画游戏、折纸游戏、积木游戏、实物拓印等。我们在以往的绘画活动中,总是习惯让幼儿跟随我们一起画,而从来不单独拿出一定的时间来讲一讲绘画的技能、重点和难点,如果我们每次在进行绘画活动时,都先研究一下,把重点和难掌握的绘画技能先教一教幼儿,这样他们学起来就会更容易、更得心应手了。例如: 在一次绘画教学活动,我教幼儿画鱼,他们对画鱼感到并不难,但难的是画不出起伏的海水与鱼的身体连接的部分,总是把他们分开,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就先在课前教他们画海水,各种个样的海水,并把实际的东西放进水里让幼儿观察,他们学会了海水的画法之后在添画鱼、帆船、海豚等等就都不成问题了。还有各种各样的树枝、树叶等等也都是这样完成的。

四、我认为要想学好绘画,还可以让幼儿互相欣赏作品,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幼儿通过互相欣赏、评价别人的作品,发现别人优点或不足,从而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我经常让幼儿看网上收集的作品、老师的作品以及各种展览时的绘画作品来提高孩子们的鉴 赏能力、审美能力。说出这幅画好,它为什么好,哪里好;这幅画不好,它为什么不好,哪里不好。并让幼儿互相欣赏、评比,从而共同提高绘画水平。

五、我认为幼儿要想学好绘画,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也非常必要。我常常发现一些孩子画完了画,把美工材料在桌子上不管了,等下一次用的时候就找不到或少了几样,所以我要求他们每次用完之后,一定要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把地上的纸拣干净后再出去玩,这样久而久之幼儿再也没有丢美工材料、满地扔纸的事情发生了,所以幼儿小时候的习惯养成非常重要。

总之,我认为美术教育活动不单只是教幼儿画几幅画,它对幼儿的生长发育等许多方面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养;同时也可以培养幼儿对生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作用。

篇8:辅导美术特长生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自信心,授人一渔,临摹

在几年的辅导中, 有着许许多多的感触, 但其中感触最深、收益最大的是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对教学方法的更新, 对临摹作用的正确认识。在此就把几点体会谈一谈, 与广大同行共同商榷。

一、自信是通向成功的桥梁

可以说来辅导班的大多数美术特长生的文化课成绩都是不太好的, 对文化课学习信心不足, 对自己的未来更是一片茫然。面对这种状况, 如不克服学生的自卑心理, 那文化课学不好, 专业课学习也不可能有所提高, 甚至遇到挫折还会退缩。因为艺术专业需要学生感悟能力强, 且有持之以恒的信念, 而且只有以丰厚的文化知识为底蕴, 才能在艺术上有所造诣。

我在美术教室里以简单醒目的方式制作了居里夫人的名言“人必须要有耐心, 特别是要有自信心”作为座右铭来启示学生, 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在辅导中, 我尽量多的从专业的长进上, 从其它活动中发现学生的优点, 肯定他们的成绩, 在鼓励中给予他们希望, 增强他们走向成功的信心, 逐步地很多同学专业长进很大, 在专业课的长进中看到了希望, 他们的信心也逐渐的强烈起来, 加之我经常给他们讲文化课学习的重要性, 他们文化课学习兴趣也日渐浓厚, 这样, 渐渐的各方面进入了良性轨道。

如去年毕业升学的一男生, 家境好, 父母忙于生意而放松对他的管理初中毕业考高中, 成绩不是很理想, 父母送他到美术教室中找到我时, 交谈中并不奢求儿子将来有多大出息, 只巴望老师严厉管束, 促其成为一个规矩之人。对此我并没有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差而带着有色眼镜看待这位同学, 而是尽量多地从他的言谈中, 从他的画面长进中去寻找他的优点, 并时时鼓励他看到自己的希望。此外, 还用一些名人的坎坷及奋发作为例子, 用前几届校友从差到好的转变作例子激励他, 并将其初中阶段的调皮尽量淡化, 很快, 这位同学走出差生的阴影, 专业上不仅是刻苦训练, 且善动脑筋, 常常将范画, 理论与作业训练对比着, 冥思苦想, 刻苦训练, 专业得到飞速长进。在美术教室里, 他的学习方法常常得到全体同学的争相效仿, 这更使他得到鼓舞, 增强了他的自信心, 越看到希望, 就越充满信心, 文化课学习也日渐刻苦, 终于, 功夫不负有心人, 去年高考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美, 这是一个明显的从成绩差到成功的例子。中学生的心理是不成熟的, 中学阶段成长过程的诸方面难免会有些不随人愿, 特别是当今, 我们教育工作面对着在物质条件很好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 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稍遇挫折, 便灰心失望, 只要我们老师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 善于鼓励, 使学生充满自信心, 就有可能使他们走向成功。

二、受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教师要在教学中放开手脚, 要以学生为主体, 不要看不惯学生这, 看不惯学生那, 一见学生画的不对, 就亲自动手帮学生改画, 这是一种很不好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也曾误入这样的歧途, 总是觉得学生的水平差, 总是很“负责”的帮学生改了这又改了那, 两三笔也就帮学生改好了, 但是学生作业完成后, 齐刷刷的往墙边一靠, 作业都很完整, 但老觉得这些画好像都是一个人画的一样, 没有各自的特色, 后来又发现学生在习作练习中胆子也越来越小了, 放不开, 甚至有些学生不敢画了, 没画几笔就喊老师帮他修改一下, 仿佛是老师改一下, 学生画一点, 老师再改一点, 学生再画一点。

开始我还抱怨学生不动脑子, 不认真观察, 总依赖老师, 后来我经过分析, 觉得问题可能在我这一边,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于是决定不再给学生动手改画, 而是教给他们寻找问题的方法, 让他们自己去感知问题的所在, 自己动手改正过来, 结果发现这个方法很不错, 大多学生都能感知到自己画面中的问题, 自己再将它修改过来, 我最多只是在最后的时间里帮他们修改几笔, 调整一下画面, 学生不再依赖老师了, 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 用自己的大脑去分析, 观察力明显提高了, 现在他们的作业摆成一行, 虽然没有老师帮他们改得那么漂亮, 但那都是他们自己的作品, 而且都有自己的特点, 各自的表现方法。现在我动手少了, 动嘴多了, 也没有那么累了, 学生的进步却大大提高, 这是我深深体会到“受之一鱼, 不如授之一渔”。

三、临摹带来的效果

刚开始担任美术特长生辅导任务时, 在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学生的写生能力培养, 不管是素描头像, 石膏头像, 色彩静物, 都是从写生开始入手, 在写生中总是很认真的给他们讲结构、讲画法、讲步骤、做示范结过费了很大的劲, 学生收效很小, 对一些问题不理解, 叫苦连天, 说美术真难学, 甚至有中途退缩的现象, 我感到非常头痛, 还怪学生悟性太差, 没有艺术天赋。

偶有一次, 在与一位书法爱好的老师闲聊中, 谈到书法中的临摹, 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想到临摹也是美术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 对初学者来说, 好多东西还不甚理解, 直接接触写生, 在写生时是盲无目的的, 但借助临摹就比较容易从中了解和理解好多东西, 并能借鉴一些好的绘画技法。

我很快就把临摹这一学习方法引用到教学中来, 在教学中让学生把写生练习和临摹交叉进行, 让他们在写生中发现问题, 在临摹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吸取范画中的养份, 再运用到自己的写生中来, 并常常在学生耳边提示临摹的要领, 如:先读范画, 理解范画, 再临范画。临要临其精神, 学其方法, 不可死临, 不可充当复印机等。结果发现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叫苦连天, 个个也显得领悟能力强, 进步速度快, 直到现在我一直把临摹作为教学中学生的重要学习方法之一。

篇9:初中美术教学的几点体会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处于潜能完善阶段,学习目的、方法、性质、内容和途径与小学相比有了很大变化,学习动机更加复杂,学习方法上灵活性增强,学习兴趣更为强烈和广泛。一般来说,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那一门学科,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师长,还是他们心目中的朋友。因此,教师要尊重和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不断地进行交流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让学生在平等、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鼓励,得到指导和建议。同时注重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这样一来,就连带爱上教师所教的那门课。反之,学生则会对这门课产生厌恶的情绪。教师在教学时要了解学生及其爱好、才能、精神世界,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美术时获得情感交流。例如,在学习《我们的奥运》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结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设置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奥运会标要用中国印?当你看到它时,有什么感受?让学生在讨论中表达了自己见解与感情,这样就达到了情感交流的目的。另外,丰富的知识和精到的授课艺术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从这两方面提升自己,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以满足学生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要,使他们对学习材料充满浓厚的兴趣,教师还要深入挖掘教材和研究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以贴切形象的语言进行教学,使所教内容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兴趣中心,同时还要引导他们去鉴赏、品味、思索,并从中获得启迪,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二、美术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应强化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无处不在,只是思维模式的固定使学生失去了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培养敏锐的洞察力。例如,在上静物写生课时,就必须要先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一件物体它的高度和宽度比例大约是多少,这件物体与相邻物体之间的比例关系是怎样的,这组静物基本呈一种怎样的构图形式和色彩关系等等。只有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才能保证学生在绘画时得心应手。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培养学生獨立思考,积极探索的精神。例如一直以来人们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学生在欣赏这幅画时,应说出自己的见解,教师也要兼容并包,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而不止局限于神秘的微笑。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在美术实践中敢于标新立异。

三、美术与其他学科的结合

在教学途径上,注重美术与其它学科之间的比较、渗透与综合。

美术与诗词:在欣赏中国美术时,如中国画教学可以结合中国诗画的传统习惯,与诗词配合教学来抒发感情,这样更能体现中国画诗情画意的情趣。如《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依曹植的《洛神赋图》而作。这是一幅长卷,画面伸延全依《洛神赋图》情节而展开。画中洛神,独立画卷左侧,曹植及随从群居于画面右端,以繁饰简,生动地画出曹植对洛神痴心眷念的神态,又现出洛神孤高静洁的格调,表现了文学作品中想象的境界。这幅画也显示了东晋时代人物画成熟的技巧。在欣赏此画时,可先吟诵曹植的赋,让学生感受文章中丰富的想象,缠绵悱恻的感情,以及洛神之美,对画中的故事有初步的了解。

美术与历史:艺术是历史的产物,带着时代的烙印,美术作品也不例外。如宋徽宗赵佶,在中国画史上是位杰出的画家,他的艺术成就最高的是花鸟画。靖康之变,宋室偏安东南,他的画作也已经从气势恢宏的大好河山转为小幅的花鸟画。在欣赏他的《芙蓉锦鸡图》时,了解了时代背景,就能更好地把握它的风格。艺术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应注重于其他方面的结合,完善教学体系,丰富教学内容。

四、采用新的教学手段

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电影录像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观看后,他们能够理解电影中所要表达的深层次含义。通过电影他们能够更快的感受到主人公的情感历程,从而加深对其作品的理解,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同时,网络为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不同历史条件下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提供了方便。如,在美术教材中只展示了北宋末年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名画的一个小局部,学生却很想了解这一长卷的全部。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网上的搜索引擎,进入相关网站。学生在这里就可以欣赏到完整的《清明上河图》,更加直观地了解北宋都城汴梁繁盛的景象。还可以搜索上海世博会上具有动感的《清明上河图》。在欣赏不同流派的画作时,由于书本的篇幅有限,仅选取代表作品,想要更多地了解,则可通过网络查找相关信息,对作品进行鉴赏与比较,在学习的同时,提高了鉴赏能力。在讲解古代的名胜古迹时,可从网络上下载相关的近景图片,使学生看得清晰、真实。教师还可以尝试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在网络上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的作品。

篇10:谈谈初中美术特长生教学的几点体会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应该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基础。艺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而美术教育又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艺术教育中,教师的首要目标就是帮助幼儿顺利地把自己的想法、情感借助于美术这一载体有效的表达出来。美术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幼儿的绘画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和创作热情。因此我认为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美术活动的本质任务是丰富幼儿的精神生活,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体现和发展幼儿健全的心理个性。幼儿参与美术活动应该是他们意愿的主动表现,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技法的训练。因此,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始终是教师的工作之最重点。

我们在美术活动中往往会遇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幼儿不知道如何下手;幼儿画不出比较理想的图形;幼儿对作品的制作没有兴趣等等。这时,我们就不能强求他们按教师的意愿去画线涂色,不能让单调乏味的训练模式扼杀了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损害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可以为幼儿准备一些较为新奇的特别的材料,比如树叶、瓶盖、蔬菜、布片、挂历、彩色图形纸等等,鼓励幼儿采取或剪,或贴,或拼接等方法,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去创作,去实践。例如:教师让幼儿在画纸上摆放并粘贴各种几何图形,然后进行添画。如果添加一个圆,它既可以在画上表现为一个气球,也可以表现为一个太阳,还可以变化为一朵花。当然,幼儿也可以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去添加其它的任何图形。这样就给予了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的极大空间,激发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中国教师》《中小学教育》杂志先发表、后付费!

专著、论著!可挂名主编、副主编!出书快,收费低!

代写代发核心、国家级、省级期刊,新闻出版总署备案,权威网站可查!!课题课件均可操作

咨询企鹅:1624575606

此外,教师还可以改变那种惯用的缺乏交流的单独作画形式,让幼儿进行二人或多人一组的合作作画活动,以增强幼儿的合作与交流意识,并在创作中亲历体验他人的感受与经验。这样,幼儿就会对自己亲手创作出来的作品感到愉悦。这就大大地激发了幼儿的表现欲望,提高了幼儿的创作兴趣。

教师还可以在活动中选择一些便于幼儿讲故事编儿歌的题材,在画某一件物品或者某一动物时,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物品或动物的形状特征,让他们用语言描绘一下对该物品或动物的感受和联想,创编出形象生动的故事或儿歌,然后再去绘画。这也是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感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如:在画老鼠时,教师先让幼儿想象一下老鼠的形状,再引导他们编创出儿歌“远看一座圆顶山/坡上两个蘑菇圆/青草长在山脚下/山后小溪绕山前”,最后再进行绘画活动。在这种语言与绘画相结合的轻松愉快的美术活动中,既增强了活动的生动性,又培养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2.培育幼儿美的心境

幼儿处在受教育长智慧的时期,对美的感知还很贫乏。对他们而言,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的亲身体验的知觉材料远比间接的知觉刺激更有效。以往的美术活动程式化过于明显,目的单一。幼儿基本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要真正进行个性化的有创造性的表现是很困难的。丰富幼儿美术活动的组织形式和表现形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让幼儿走出教室,走出幼儿园,走进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和生活中的美。幼儿通过快乐而兴奋的感知活动,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在快乐中学习,丰富感知,陶冶美的心境。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宽松式、游戏式的美术活动。比如到户外观察花园、草坪、荷塘、树林等,让幼儿自己去亲近小花小草;闻一闻春天的气息,在和绚的春风中嘻戏;听一听燕子的呢喃;看一看彩蝶的纷飞。这样,在幼儿的心里,春天就是这般的绚丽多彩!如果要画秋天的果实,教师可带幼儿参观果园或水果市场,看着鲜艳的果实,嗅着水果的芳香,感受着秒天收获的喜悦,幼儿心目中的秋天该是多么美的一幅幅丰收画啊!教师还可以在户外活动中,让幼儿用小树枝、小木棍、粉笔、小砖块等做画笔,以松软的土地、沙滩、瓷砖等做画纸,把自己所看到的、感兴趣的事物,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教师通过这样的组织形式,让幼儿在美的大自然中,尽情地发挥他们的创作热情。这样,幼儿的思维会更活跃,学习就变得更轻松,更自由。幼儿的心灵就会被大自然的美所陶冶。

3.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适当地讲授一些美术欣赏的基本术语和原理,以进一步加深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情感体验。

幼儿的审美教育成功与否,不能简单地用幼儿的作品漂亮不漂亮,好看不好看来衡量。幼儿的审美情感是丰富多彩的,给予他们多方位多元化感知空间,激发他们积极探索的兴趣,是帮助他们获得审美体验的最好途径。

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好的美术作品,对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是一种值得提倡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欣赏的内容可以选择绘画、照片、雕塑、工艺美术品、自然景物、建筑艺术图片等等;欣赏的材料可以是不同风格的,也可以是相似风格的。这些来自于生活又经过艺术提炼的作品,蕴藏着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美。当教师和幼儿们一起分享这些优美的美术作品时,幼儿会在视觉上心理上产生愉悦感,并从感知表面形式过渡到理解作品的内在美,从而受到美的熏陶。4.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绘画并不是单纯的技巧训练,也不是孤立的艺术活动,这是一个塑造幼儿美好心灵的活动。美术教育最富意义的就是发掘幼儿的创造潜能,它既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特征与规律,又与其他领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在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先出示范画,然后用较长的时间讲解范画的内容、布局、色块和画法,最后地让幼儿模仿范画绘画。幼儿开始绘画后,教师就算完成任务了。有的教师巡回地看看幼儿作画,有的教师则干脆坐着看幼儿作画。在这种只重视知识技能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美术活动中,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发挥。教师以范画极大地限制了儿童的艺术创造性,对于儿童的艺术创造性而言,这样的范画是不可取的。幼儿在这一活动中并没有主动地参与,而是按照教师设计的式样、颜色和构图进行机械模仿,幼儿既没有被激发对绘画的欲望,也没有全身心的投入体验。如果一味地让幼儿照着模仿,那么就不可能在画里找到幼儿的个性差异,也就看不出幼儿的创造性。幼儿画得好不好,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绘画这一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教幼儿绘画并不是教师组织幼儿美术活动的最终目的。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把美术活动作为一种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手段。让幼儿模仿的消极后果就是幼儿作品的模式化、概念化,容易使幼儿在学画时陷入消极、被动、乏味的情绪之中,阻碍他们的思维和想象,扼杀他们潜在的创造意识。在美术活动过程中,为了避免对范例的机械化模仿,教师可以多准备几幅范画,以适合不同幼儿不同需要。范画的精心准备是美术活动是否出现预期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给予范画,不要强求幼儿对颜色、布局等进行模仿。幼儿们画出来的太阳不一定是红色的,画出来的树叶也不一定是绿色的。可以允许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别出心裁地画,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在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方式中,意愿画也是一种有效的形式,它既不是以教师的意志规范儿童作画的压制方式,也不是一种教师不加指导的放式教育。在美术活动中,教师给予一定范围,在幼儿绘画的过程中加以适当的指导,使幼儿提高创作兴趣,打开思路;也可采取讲故事的方法,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同时又不会限制幼儿的思维。在幼儿的心里,故事的答案不只一个,孩子们可以自由描绘他们想象中的精彩世界。如,在组织幼儿画《小蝌蚪找妈妈》的活动时,教师可以先给幼儿讲这个故事,然后与幼儿一起讨论“小蝌蚪把谁当成了妈妈呢?”,最后由幼儿在绘画时按他们自己心里的想法自由发挥。此时,教师指导的重点应该放在帮助幼儿打开思路,充分发挥想象,保证他们形象思维的流畅。幼儿所描绘的事物,既有赖于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也得益于他们自由的想象和大胆的无拘束的表达。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应更多的鼓励和肯定幼儿的想象力和创作热情,这样就会给幼儿提供一个能自由表达的广阔平台,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创造意识。

5.以欣赏的态度肯定和鼓励幼儿的创作热情 幼儿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他们的认知能力、绘画水平等参差不齐,每个幼儿的作品都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教师要以欣赏的态度对他们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避免用整齐划一的标准去评价不同幼儿的创作作品。要重视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情感表现;注重发掘幼儿的探索与创造精神;尊重幼儿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接纳幼儿不同的创作成果;帮助幼儿建立自信;赞赏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克服困难大胆表现的勇气,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活动更能符合美术教育的规律,更能适合幼儿发展的需要。

幼儿的美术活动,不是培养画家,它的质量并不在于幼儿的绘画画得是否漂亮或者像不像。它应该是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和高尚情操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教师要抛开旧的“教学成就”观念,一切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都要切合幼儿的实际,面向幼儿的未来,注重幼儿终生发展的需要。

篇11:谈谈初中美术特长生教学的几点体会

赤壁一中/廖友梅

摘自:《赤壁一中》

多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教学体系中高中的美术课一直是空白。1991年国家教育部首次将艺术类课程作为选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并组织编写了高中美术欣赏课本。事实说明,在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下,高中艺术课作为选修课是很难达到完成素质教育目的的。1994年,在李岚清副总理的亲自关注和督促下,国家教育部开始考虑在高中开设艺术欣赏课,并于当年下发了《高中开设艺术欣赏课的通知》。从1994年秋季起,在我国的教育历史上高中终于也有了艺术必修课。1996年我国有了第一册高中美术欣赏教材。尽管国家教育部十分重视高中艺术课的发展,但是,在“应试教育”的模式里,高中真正落实教育大纲和教材的要求,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在高中开设美术课真的很不容易,可毕竟还是有很多高中开了美术课。作为一名高中美术老师,我们感到欣慰,我们应该珍惜,同时更觉得任重而道远。开了美术课不等于上好了美术课。让学生真正在美术课中有所获有所悟,这样的美术课开得才有价值和有意义。这也是每一位美术老师的使命和责任所在。关于如何上好高中美术课,根据我这些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首先要让学生有正确的学习动机,明白为什么要上美术课,增强理性认识

学习的过程,第一层是学习动机,第二层是学习兴趣,再向上依次是爱好、习惯、对事物价值的判断,最后一层是世界观。如果没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就不会有良好的学习态度,更不能达到预期效果。高中生比初中和小学生更具有理性思维,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因势利导,把美术与世界发展、与个体发展、与历史发展、与科学发展等的关系进行分析,深深打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同时,要告诉学生,学习美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要虚心和耐心;美无处不在,要随时随地注意感受和分析,以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二、上好美术课,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关键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我国教育学家程颐提出,“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这就是说,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其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状态,浓厚的兴趣可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自强不息,努力学习。学生对所学科目或所从事的活动产生兴趣时,积极性就会高涨,效果好;反之,则无精打采,效果也差。

任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都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美术课尤为重要。在我国现阶段,高考压力是每一位高中生都不可避免的,繁重的学习任务、严格的学校管理,使得大部分学生把美术课作为放松课、休闲课。我们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组织教学。如果教师不注重学生的实际愿望,不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美术知识,那么对学生再有用的东西学生未必会接受,那么美术课将会在枯燥的说教中失去意义。所以,我认为上好美术课,兴趣是关键。

如何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方法很多,我很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的开篇很重要。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新课引入能充分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课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讲述印象主义绘画时,如果课一开始,教师就说: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欣赏印象主义美术,那么,学生的兴趣马上受到打击。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我设计了引入:我问同学们暗部有没有色彩,有的学生说有,有的学生说没有,只有黑色。我评论道:说没有色彩的同学适合做古典派画家,说有色彩的同学适合做印象派画家,学生很开心。这个细节一下子把印象主义与学生拉得很近了,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我再因势利导:你知道印象派吗?学生就此各有说法。教师加以总结推出课题。

2、课堂中要时时关注学生情绪,注意兴趣激发,学生注意力才不会转移。这种兴趣激发在教学设计时就要考虑到,并进行精心设计。另外,依据实际情况课堂发挥也很有效。例如:在讲艺术语言一课中,由于是理论课,学生多半很厌倦,觉得这些知识离自己太远了,又不是搞美术的,没多大用处。于是凭直觉就没兴趣。这种课哪怕再好的开端,如果课中不注意兴趣激发,直接讲解理论,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会转移。经过寻找适合本节课知识的学生兴趣点,我把激发点放在实用这个角度。我把色彩、构图、形的搭配与同学们穿的衣服的颜色、款式、上下比例等结合起来讲解,并要求一些穿着有代表性的学生到讲台上实例分析,另外我还把学生周围的、学生极熟悉的事物如校舍、食堂等进行分析,学生的认识一下子改变了,觉得这个知识很有用,增强了学习主动性,再加上课的活泼,学习兴趣也调动起来了,教学效果自然不错。

3、课的小结不能不做,而且还要做好。这个部分主要是总结课的主要知识点,并进行考核,考核的方法灵活多样。我多半是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如设计填空题或选择题,让学生抢答;或者,让学生就身边的一些事物进行分析;或者,出一些设计题,让学生试着用所学的美术知识进行设计,并口头表达出来,既巩固知识,又开发思维,提升兴趣,提高素质,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三、以教材为根本,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课程。

高中美术教材以欣赏课为主,学生实践课较少,这在基础教育较好的城市学校实施起来要顺利一些,但在一些基础教育较弱的地区实施起来要困难一些,因为有些农村小学、初中没有开设美术课或没有开足美术课,开了美术课的学校课也上得很敷衍,这使得很多学生没有美术基础。没有作画体验,进行欣赏就有一定难度。所以我认为有必要从实际出发,安排一些实践课,如静物写生、风景写生、人物头像写生、人物速写、简笔画及创意课等,让学生体会空间、平面、用笔、用色、观察、创意等,这样有了体验再来进行高层次的欣赏,学生感受要深刻一些,也轻松一些,也感兴趣一些,教学效果也好一些。

四、升华美术课,育人很重要。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最佳动力,兴趣激发为美术教学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但如果只强调兴趣,会使学习停留在浅层次上,就不能把兴趣上升为爱好和习惯,不会形成他对事物正确的价值判断,更不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从而影响他将来的发展。所以兴趣需要加以正确引导和提升。美术是一门感性艺术,在育人方面有着很大的可开发性。高中生对于未来有着比初中、小学更多的思考,他们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一时期的思想影响对他们的终身发展很重要。通过对一些优秀美术作品的分析及对一些优秀美术家的了解,教师可以因势利导教育他们,即便将来当不上博士生,成不了爱因斯坦,也要做一个“下岗不哭的工人”、“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科学致富的农民、重质量守信用的商贩、见义勇为的公民、焦裕禄式的公仆、雷锋式的战士,成为自立于社会、奉献于人民的高素质人材。

育人功能还表现在一些细节方面。如在实践课中,一些文化课成绩不好的学生,在班上很少受老师关注的学生,以及一些调皮捣乱的学生,我特别关注他们,鼓励他们,每取得一点点进步,我都会表扬他们。让他们得到肯定,找回了自信,事实证明,慢慢地,他们克服了自身的许多缺点和弱点,在学习、思想、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有进步。对他们成人成才都有意义。

篇12:谈谈高中班级管理的几点体会

四川省大英县育才中学何瑞志

【关键词】:班级管理奖与惩严与宽班干部管理关爱每个学生

【提纲】:每个班主任在担任不同的班的班主任工作中都有不同的体会。作为班主任,我们首先应做到用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要求来要求自己。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班级体。所以一个班级体的形成与班主任有直接的关系。班主任该做些什么我们都知道,但就是真正做起来又不是那么容易了。班主任应善于总结,不断学习更新观念,提高个人修养,以适应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需要。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每个班主任都有“自己的一套”,膏药一张,各有各的熬炼。但班主任工作也需我们班主任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因时、因地、因人而选用不同的方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技巧”。下面我就谈谈我在做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一、班主任要“正人先正已”,率先垂范

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体是班主任和全班同学共同建设的结果。班主任是学生的表率,是学生模仿的榜样,是学生的楷模,所以在班级建设中,班主任应十分重视自身的人格修养,不断提高人格品质和专业素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应尽量首先做到。如有一次,一位学生家长发给我一支烟并给我点上了,这时有俩我班学生看见了说:“班主任,我们终于逮到你抽烟了”。

同时,班主任也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使你真正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英雄”,他们才会从心底里对你敬重。学生敬重你了,他们才会听你的话,你才会有凝聚力。

二、适度合理的奖惩

现代教育理念中的“激励教育”,“赏识教育”,确实对大部分学生的优秀品质的形成,自信心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经常使用“这一招”,未免会灵验。有奖就应有惩,奖和惩是和谐统一的。作为学生,他们会在不经意间犯点小毛病。这虽说是正常的,我们班主任、老师都能包容理解。但这就会让学生误认为那没什么,你看我那样、那样了,老师也没把我怎么样。这样就是对学生错误的一种纵容。所以,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就是奖励与处罚的统一体。表扬、奖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能使他们有成功的体验,也能在群体中树立先进的榜样。但处罚与批评却能让学生明白对与错,美与丑,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只有通过适度的惩罚,才能让所犯的错误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接受处罚的过程中明白,违反班规校纪是要付了代价的,从中吸取教训,不再犯相同的错误。但惩罚不能简单地用“体罚”取而代之。我一般都是先订“游戏规则”-----班规,谁犯了处理谁,绝不偏袒。

三、严中有松,严中有爱

班级的管理一定要严中有松,严中有爱,宽严结合。一味的严,学生心理随时都处于一种紧张状态、戒备状态,这样不利于学习。怎样做到宽严结合呢?我个人认为:对“调皮”生要严,对“乖”学生可宽;对学生的“顽习”要宽,对“新病”要严。比如有一次,一个一直表现非常好的女生下课后哭着跑到办公室,我还以为出什么事了。我一问她才说是今天早晨因事迟到了。我拍拍她的头说:“没事,老师知道你一直很乖,你一定有特殊的原因才迟到的,别放在心上,啊!”对学生的“顽习”也要多些宽容。有一个男生,从上初一就开始抽烟,上高中后,更加厉害,且非常隐蔽。我也是偶然间才发现的。首先,我给他讲清吸烟的危害以及为什么中学生不能抽烟,然后给他一段时间调整,并要他每天汇报,安排专人监督,直至完全戒掉。对于某些新出现的问题,一定要消灭在萌芽准确状态。如:女生背时装包、男生戴鸭舌帽等。当然,班主任要本着关心爱护学生出发,严而不失爱。要让学生明白老师的严厉,也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

四、“该放手时就放手”,学会自我解脱

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教育教学、思想工作、心理辅导、生活锻炼等方方面面工作的、一个多职能的教师。但一个人的精力必然有限,并且也不可能时时处处都跟在学生身后,因此,要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好一个班集体,还得充分调动、利用好班干部。-----该放手时就放手。让班干部加入到班级管理中来,既锻炼了班干部的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又加强了班级的管理,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放手”,就是要放手让班干部去工作,给他们一定的权力,让他们自己去作决定。学生能做的,就大胆地让他们去做,班主任决不插手。“放手”,还要会用人,班主任要当好“百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特长,选用班

干部不能全用成绩来衡量,应看学生的特长、能力而定。每个学生分管

一、两个方面,不能太多,多了管不了。我班上的班费管理就是采取班长管帐,团支书管钱,每周报账。需收多少、什么时候收,需要作什么支出,全由班委会讨论决定,购物时必须由团支书和分管干部一起去。另外,要定期不定期地召开干部会,及时了解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完善。

五、关爱每一个学生,当好他们的“编外父母”

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但要做到这一点还不是一件易事。因为“学困生”往往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时不时地还会给你生点是非。这些都会影响到人而不是神的老师的心态,这也就让老师自然不自然地产生了“偏心”,或是看着“学困生”不顺眼。班主任就更应该学会调整心态。如果他们都做好了,就不叫“学困生”了。特别是“留守学生”,班主任老师应给他们父母般的关怀、爱护,让他们吐出心声,帮他们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相信他们能做好,给他们时间,给他们信心。这也要求我们班主任平时注意让“学困生”从老师的每一个眼神中都能体会到平等、关爱;同时,当他们犯错误时,一定要保持冷静,特别注意不能用歧视的目光和语言,要就事论事,不能“算总账”。还要多和他们接触、交流,让他们体会到老师父母般的爱护、朋友般的真诚。

六、联系任课教师,统一尺度

班主任应不定期召开任课教师联系会,告诉他们你的管理理念、方式、目 标,请他们统一认识,形成合力,齐抓共管。班主任必须在班级中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支持他们的工作。班主任也必须注意激发学生各科的兴趣,鼓励他们去喜欢每一个老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协调好科与科的平衡。

上一篇:救灾款物发放使用程序规定下一篇:中秋月圆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