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审计市场结构分析

2024-05-16

中国审计市场结构分析(精选6篇)

篇1:中国审计市场结构分析

中国上市公司2000审计市场结构的初步分析

时间:2008-4-28 10:34:00

作者:余玉苗

来源:经济评论

本文以沪深两地A股上市公司1999年报审计为例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市场呈现出低集中度、强地域性的特点。这种审计市场型态导致会计师事务所无法形成规模经济性,没有足够的动力和压力去培育质量、风险和品牌意识,难以在会计服务业进一步开放后与实力雄厚的国际会计公司进行竞争,更严重的是危害了审计的独立性。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我们认为有必要在我国构造“寡占型”的上市公司审计市场结构。而在促使此型态审计市场结构的形成过程中,则应遵循借助政府权威和坚持市场选择相结合的原则。

一、引言

研究产业组织的经济学家一般将产品(包括服务类产品)的市场结构划分为四种类型,即垄断、寡头、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然后按照S-C-P(结构-行为-绩效)的分析原则加以考察。股票上市公司审计是注册会计师向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的一种特殊的“产品”,同时也是其一项稳定而利润可观的业务,取得此项业务的执业资格是我国许多会计师事务所追求的重要目标。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市场结构呈现出何种型态,它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和可信性、对财务报表的决策价值和审计信息的风险预警功能,乃至对注册会计师职业界自身的长期发展具有什么样的影响?根据现实需要和其他国家的审计市场发展规律,我国应培育何种合理的上市公司审计市场结构?又如何培育?这些问题都急需进行认真研究。

需要说明的是,股票上市公司审计业务有许多种类,既包括法定审计业务,如招股说明书和上市公告书中所附的财务报表审计、验资、盈利预测审核、年报审计、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的专项审核等,又包括非法定审计业务,如管理审计、职员舞弊审计等。鉴于其中年报审计是一种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法定审计业务,具有较强的可比性,故本文仅以此项业务为研究对象。而由于审计某家上市公司年报的会计师事务所时常发生变更,同时事务所之间也会发生合并现象,故本文研究的又只是审计沪深两地A股上市公司1999年年报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市场占有情况。概而言之,本文拟对我国上市公司审计业务的市场结构进行初步分析研究,目的在于提供一个认识并改进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制度和注册会计师职业发展模式的新思路。

二、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市场结构的现状

我们对审计沪深两地截至2000年4月份总共944家A股上市公司1999年报的会计师事务所情况进行了统计(详见表1),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市场集中度很低。上市公司客户最多的前10家事务所(“十大”)的市场占有率只有31.8%,前20家事务所的市场占有率也不到51%(50.8%)。鉴于上市公司年报审计业务都是按照独立审计准则进行的,在“产品”的性质和功能上无本质区别,即属于无差别性产品,能够提供这类“产品”的“厂商”又有100余家,因此单从统计数字上看,我们可以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市场是一种倾向于完全竞争型结构。但事实上,我们并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因为同时我们还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市场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100余家有证券审计执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本地客户所占的比重平均达79.6%,非“十大”事务所的客户本地化比例更是高达82.0%。这就是说,市场并不是充分竞争的,而是在地方保护主义的作用下被严重地分割着。

三、现行上市公司审计市场结构的缺陷及其影响

我们认为,目前这种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市场结构存在着很多缺陷,现实中业已暴露出很多问题,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

1.阻碍了会计师事务所实现规模经营。会计师事务所上市公司审计客户数量过少,市场占有率过低,无法形成业务的规模经济性。事务所的经营成本难以降低,其盈利能力自然难以提高。同时,过小规模的事务所也没有抗拒审计风险的实力。

2.制约了会计师事务所培养良好的风险、质量和品牌意识,不利于今后与国际会计公司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在现行审计市场结构型态下,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精力放于如何搞好与有关政府部门和上市公司经营者的关系上,而不是努力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树立职业信誉、塑造优良品牌上。这样,无疑阻碍了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整体执业水平的尽快提高,无力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进一步开放会计服务市场后与具有先进技术、科学管理机制、熟练市场开发技巧和雄厚人力与物质资本的国际知名会计公司在国内市场上进行有效的竞争,求得生存和发展。

3.加重了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间审计关系的失衡,危害了审计的独立性。在我国,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间的审计关系本来就是严重失衡的。这是因为,来自于发起人或控股股东的经营者集公司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于一身,股东大会形同虚设,“内部人控制”问题突出,经营者由被审计人变成了审计委托人,并决定着审计人的聘用、收费等事项,完全成了会计师事务所的“衣食父母”。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交易”的契约中明显处于被动地位,出于经济利益考虑,他们往往迁就上市公司,甚至与上市公司共谋,损害中小投资者的权益。这方面的事件层出不穷。在这种审计关系格局下,审计市场再过于分散,必然导致会计师事务所为维持客户,更加屈从于上市公司经营者的操纵,严重危害审计的独立性和社会可信度。理由很显然,上市公司具有很大的选择空间,“东方不亮西方亮”,总可以找到愿满足其不当意愿的事务所提供审计“服务”。与当地政府和企业存在千丝万缕利害关系的注册会计师也往往很难抵制来自于当地政府的干预和当地企业的压力。这可以从注册会计师发表的审计意见类型得到初步验证。1997年以前,我国未出现过否定意见和拒绝发表意见两种类型审计报告,1997—1999年年报审计中上市公司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均只有1家,拒绝表示意见的也分别只有1、9和11家。注册会计师对很多弄虚作假或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很不规范的上市公司仍出具标准的无保留意见或折衷的附加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而不出具否定意见和拒绝发表意见的审计报告不仅直接降低了审计的独立性,而且更严重的是丧失了审计信息应发挥的风险预警机制作用。低质量的、甚至虚假的审计报告没有将公司虚计资产和利润、低估负债和损失的行为、内部控制存在的弱点和缺陷、不能持续经营的迹象等揭示出来,掩盖了企业的各种经营风险,使企业的风险得不到及时预警,将危害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秩序。

四、应形成何种合理的上市公司审计市场结构?

基于上市公司审计这种“服务产品”的特殊性(质量至关众多利害关系人的权益)和无差别性,我们认为形成寡占型的审计市场结构、大大提高上市公司审计业务的集中度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第一,可以消除审计活动的地域性,避免来自当地政府的行政干预和当地企业的种种牵制。同时,也有利于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垄断,形成全国统一、公平竞争的审计市场。第二,可以大大缩小上市公司的选择空间,使其难以再采用威胁变更事务所逼其就范的不正当手段,从而提高上市公司审计的可靠性。第三,有利于造就若干家规模巨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增强保持审计独立性的实力。美国审计学家迪安基洛(DeAngelo)曾指出:大型审计事务所具有更强的担保能力,即更有能力抵制客户不许披露欺诈行为的压力;大型事务所有更多的客户,由于某个客户更换审计师而引起的“准租金”(quasi-rents)损失很可能小于未能报告欺诈行为对事务所声誉和审计收入造成的影响。第四,有利于保持审计业务的连续性,从而有利于通过更好地评估和控制客户的审计风险来提高以后审计质量,通过利用以前审计工作底稿、简化重复性的首次审计时已实施的审计程序、提高搜集和鉴别审计证据的效率来降低以后审计成本(并使首次审计的固定成本得到分摊),增加事务所的利润。这样,就避免了规模过小的事务所因审计命运的不确定性易出现的短期化行为及对审计质量的损害问题(不愿意投入必要的审计人力和财力)。当然,大型事务所能够在内部建立健全的人才培训机制和质量控制系统,自然也有利于保证审计质量。从这一角度看,构造寡占型的审计市场结构为事务所培育对其业务拓展至关重要的良好声誉和品牌创造了条件。第五,可以形成人才、网络、抗拒高风险等优势,从而能够顺利有效地满足集团式或跨国经营的上市公司对审计服务的需求。最后,形成若干“寡头”论会计师事务所,无疑有利于在扩大开放会计服务市场后,增强与国际会计公司在国内外市场上进行激烈竞争、求得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事实上,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德国等几乎所有证券市场和注册会计师职业发达国家,上市公司,乃至其他大型企业的审计业务都是由极少数几家巨型会计师事务所控制。这可以说是各国审计市场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如早在1932年,纽约股票交易所聘请注册会计师审计财务报表的701家上市公司中,492家就是由当时的“八大”审计的,占70.2%。到1978年,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的全部公司中由“八大”审计的比例已高达95%。而据统计,对《幸福》杂志500家美国最大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的审计业务,1984年“八大”更是分别占有了96.6%和97.4%的市场份额。尽管美国国会1970年代末就曾对“八大”会计公司瓜分上市公司审计业务的现象提出批评,希望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干预,但直到现在政府并没有采取任何所谓的反垄断措施,相反原来的“八大”进一步合并为“五大”,市场结构依然如故。而且,美国许多会计师事务所致力于合并的一个重要动因就是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竞争能量。应该指出的是,寡占不是完全垄断,并没有扼杀必要的竞争只是提升了竞争的层次和水平,即几家“寡头”式事务所之间在审计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服务深度上进行竞争。美国审计学家斯缪尼克(Simunic)等人进行的实证分析也已表明,高度“寡占”性的美国审计市场仍具有充分的竞争性。

五、造就寡占型上市公司审计市场结构的原则

要在我国造就寡占型的上市公司审计市场结构,我们认为,必须遵循借助政府部门权威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由于目前审计市场因行政干预已被人为的分割,加之人们“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传统观念很强,故象欧美国家那样仅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来实现审计市场结构的寡占化是难以奏效的,至少需要漫长的过程。为加快审计市场的结构调整,必须借助政府规制的效力,提高上市公司审计市场的准入标准。如财政部和中国证监会2000年6月颁布的《注册会计师执行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管理规定》指出:会计师事务所申请证券许可证,要至少具有20名取得证券相关业务资格、年龄不超过60周岁的注册会计师,上业务收入不低于800万元,有限责任事务所实收资本不低于200万元、合伙会计师事务所净资产不低于100万元。这一资质要求迫使事务所通过合并和重组,以便达到设定的标准。据统计,截至2000年底,全国具有证券业务执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已由原来的106家减少到78家,78家中有52家是通过165家事务所之间的合并与联合达到新的准入标准的。通过以证券业会计师事务所为龙头、甚至于跨地区的合并(如沈阳华伦、北京中伦信、山西高新、吉林华伦、长春恒信、鞍山禹华六家事务所合并为华伦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天津津源、天津华夏、海口齐盛、新疆华西四家事务所组建成五洲联合合伙会计师事务所),许多事务所走上了规模经营道路,迅速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并形成了人力资源和客户资源的综合优势,为今后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

实际上,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日本,审计市场格局与目前我国一样,一批小所分散全国各地,影响了审计、特别是证券上市公司审计的质量,投资者和公众对此反应强烈。同时,在与打进日本审计市场的美国“八大”会计公司竞争时,势单力薄。为从根本上扭转此局面,大藏省于1974年对《公认会计士法》进行了修订,规定设立审计法人并赋予其审计证券上市公司的资格。此举促使众多事务所合并,很快形成了十几家大型事务所,现在已发展为“四大”控制证券上市公司审计业务的市场型态。可见,即使在西方国家,政府行为在该领域的作用有时也是必不可少的。

另一方面,在促使和推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走规模化发展道路时,又必须坚决按市场机制操作,即确保会计师在平等、自愿、协商的基础上,自主选择适宜的合并、重组对象,而决不能实行政府强制,摘“拉郎配”。否则,将会严重影响事务所以后的和谐运作与进一步扩展,因为注册会计师行业毕竟是人力资本高度密集型的服务业,从业人员的亲合力、积极性和责任感是决定事务所兴衰存亡的关键因素。此外,还应允许事务所根据自身条件和当事方的意愿,选择实现规模化经营的具体途径,如实行集团制、进行创立式或吸收式合并、发展成员所等。

篇2:中国审计市场结构分析

摘要:文章从市场分析前提、市场结构决定因素、SCP三者因果关系的判定、市场结构类型划分标准、市场结构测度指标、市场绩效衡量指标、市场结构研究方法以及市场结构政策含义八个方面阐述了西方市场结构分析的内涵,并论述了其在中国的发展。

关键词:市场结构 结构测度 绩效衡量 分析范式

市场结构是由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又称产业经济学)定义的,其主要指不同产业内部的不同要素的比例结构,主要包括规模、集中率和产品差别化三个方面的因素(Hay和Morris,1991),进而由这些因素所决定的市场垄断性(或竞争性),经济学研究市场结构的意义在于试图找出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之间的某种稳定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内在的传导机制,以便根据这种关系和传导机制制定相应的市场结构政策,提升市场结构的合理性,使其更切合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达到提高经济绩效的目的。

事实上,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经济现实上存在着诸多差异,包括单一制与双轨制、市场机制完善与不完善、市场主导与行政主导,这些差异必然导致两者市场结构的分析前提和决定因素存在差异,进而导致两者市场结构理论基础存在差异,最终导致西方市场结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不适用性,中国亟需构建一个符合自身经济现实与特性的市场结构分析框架,亦即市场结构分析范式。

一、市场结构分析范式的内涵

市场结构分析范式,是指市场结构分析框架,亦即市场结构分析逻辑,一般来讲,一个完整的市场结构分析范式应该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市场结构的分析前提。市场结构的分析前提是指市场机制的完善程度。市场机制完善程度的不同,决定市场结构分析的逻辑起点也会随之不同。例如,因为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市场机制的完善程度上存在差异,所以中西方市场结构的分析前提也一定存在相应的差异。

第二,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是与市场进入壁垒的性质相关的,不同性质的进入壁垒将形成不同性质的垄断,经济性进入壁垒形成经济垄断,行政性进入壁垒形成行政垄断。市场结构既可能由经济垄断决定,也可能由行政垄断决定,最终由谁决定取决于何种性质的市场进入壁垒居于主导地位。

第三,市场结构、行为、绩效三者因果关系的判定。判定市场结构(S)、市场行为(C)、市场绩效(P)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任何一个市场结构分析范式的理论基石和根本逻辑,其涉及到不同分析范式研究方法、研究重点、模型设计以及政策含义上的差异。

第四,市场结构类型的划分标准。市场结构类型的划分是指将不同进入壁垒和不同垄断程度的市场进行分类,基本原则是将具有基本一致市场属性的市场归属同一种类型。市场结构类型的划分标准取决于市场属性,而市场属性取决于市场进入壁垒,当市场进入壁垒不同时,市场结构类型的划分标准也会相应不同,经济性进入壁垒对应经济垄断程度的划分标准,行政性进入壁垒则对应行政垄断程度的划分标准。

第五,市场结构测度指标。市场结构测度的本质是对市场垄断性(或竞争性)的测度。选取客观准确的市场结构测度指标,是构建一个市场结构分析范式的核心内容之一。

第六,市场绩效衡量指标。市场结构分析的核心内容是寻找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之间内在的、客观的经济联系,以期通过合理的市场结构政策来改善市场绩效水平。在这个意义上,如何准确衡量市场绩效水平,是建立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

第七,市场结构研究方法。市场结构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逻辑推理、计量分析、博弈论以及其他一些主要研究方法,由于不同市场结构分析范式的理论基础不同,导致其研究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第八,市场结构政策含义。市场结构分析的最终目的是要明确市场结构政策的指向和含义,对于不同的市场结构分范式,其政策含义也会相应不同。

综上所述,一个完整的市场结构分析范式,应该是对以上八个方面内容的规定,其中第一、二两个方面的内容是分析前提,其对第三、四、五、六方面的内容起决定性作用,当市场结构的分析前提和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不同时,SCP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也会相应不同,进而使市场结构类型的划分标准、市场结构的测度指标以及市场绩效的衡量指标等也都会有所不同。第七个方面的内容是市场结构的分析工具,第八个方面是最终目的,如表1所示。

二、西方市场结构分析范式的内涵

西方市场结构理论的研究是在西方完善的市场机制前提下完成的,并形成了哈佛学派结构主义、芝加哥学派效率主义和新产业组织理论行为主义三种主流市场结构分析范式。

哈佛学派认为市场结构(S)-市场行为(C)-市场绩效(P)三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单向的因果关系,强调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决定作用,在学术界被称为结构主义。哈佛学派的理论思想具有经验主义性质,主要采用案例分析和截面回归分析方法,强调实证性的产业研究,正因为如此,哈佛学派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缺乏完整的理论框架和系统的理论分析。在公共政策上,哈佛学派认为市场集中将妨碍市场竞争,为了获得良好的市场绩效,必须采取积极的反托拉斯和政府管制政策,以合理化市场结构,规范企业市场行为。

芝加哥学派对哈佛学派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认为SCP三者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单向因果关系,而是复杂的双向因果关系,芝加哥学派在哈佛学派SCP分析范式的基础上,特别注重市场绩效的分析,强调市场绩效对市场结构合理性的决定意义。芝加哥学派的理论更多地是建立在对哈佛学派的批评上的,最后也并没有形成一个具有完整体系的分析范式,即便如此,鉴于对市场结构分析范式内容的界定,本文将芝加哥学派的理论思想称为效率主义,在对SCP三者因果关系的判定上,其与结构主义存在实质性差别。芝加哥学派认为仅凭哈佛学派统计研究的.结论不足以用来指导政府如何干预市场,统计的显著性不代表事实上的因果关系,必须找到真正的理论逻辑,并且不能拘泥于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等结构指标,而应该用新古典经济学的价格理论,以经济效率为标准对市场支配力和企业行为进行考察。在公共政策上,芝加哥学派信奉经济自由主义理念,主张自由放任政策,发挥自由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相信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反对政府干预和反垄断法,认为应该将反托拉斯政策仅限于禁止瓜分市场和企业横向的价格协调行为,主张对企业兼并、主导企业的行为和垂直限制等少加干预。

新产业组织理论将博弈论引入到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当中,其特别注重市场行为的分析,强调市场行为对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决定作用,并最终在SCP范式的基础上自成体系,形成了行为主义分析范式。在公共政策上,新产业组织理论反对将反托拉斯政策仅仅局限于禁止水平价格的协调,提倡加强对大企业行为的反托拉斯管制。

篇3:中国审计市场结构分析

审计市场结构就是指构成审计市场卖方主体的会计师事务所与买方主体的被审计客户各主体内部以及两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特征。目前国内学者大多从事务所角度对审计市场结构进行研究, 很少从事务所和被审计客户两个层面分析审计市场结构。本文认为, 要了解审计市场结构, 不仅要从事务所层面, 还要从被审客户角度进行分析, 特别要对事务所和客户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特征市场分别进行分析, 这样才能对整个审计市场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才能探索当前审计市场竞争状况以及判断市场是否有效。

二、卖方、买方审计市场结构分析

(一) 卖方审计市场结构分析

卖方审计市场结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会计师事务所的分类。目前在我国审计市场中执业的会计师事务所一般可以分为:强势会计师事务所, 由国际“四大”在我国执业的会计师事务所组成 (在下面的描述分析中简称“四大”) 。这类事务所规模大, 竞争力强;优势会计师事务所, 由证券执业资格的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构。都是本土事务所, 一般规模都比较大, 共同的特征就是具备证券、期货市场执业资格;劣势事务所, 由不具备证券执业资格的本土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构成, 由于受到市场准入条件的限制, 它们执业范围小, 竞争力最弱。 (2) 审计市场集中度。审计市场集中度是从特大型事务所在整个市场的重要性角度来反映市场结构。目前国内外测量集中度的指标非常多, 如集中率 (Concentration Radio CRn) 、赫芬达尔指数 (Herfindahl Index, HHI) 等。本文选用集中率 (CRn) 来计算测量卖方审计市场集中度, 以年收入作为市场份额衡量指标, 选取了从2002年至2006年年间的前100家会计师事务所作为样本。虽然每年进入前100强的会计师事务所不一致, 但由于排在前4位的会计师事务所在2002年至2006年年间始终居前4名, 分别是普华永道中天、安永华明、德勤华永、毕马威华振“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这4家会计师事务所总收入占前一百强总收入的比重在50%以上。 (3) 卖方审计市场策略集群的概念及竞争特征比较。为了便于研究卖方审计市场中不同类别事务所的竞争状况, 本文引用“策略族群 (Strategic group) ”概念。策略族群概念最早由Hunt于1972年提出, 后来在Porter那里得到了推广。Porter发现, 同一产业内部, 有些企业的表现类似, 有些企业的表现却大相径庭。于是, 把整个产业细分为一些不同的族群。这些族群在某一战略方面采用同样或者类似的行为, 所以把它们称为策略族群或者战略集团。在卖方审计市场, 策略族群倾向比较明显。上文提到的强势类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优势类的拥有证券执业资格的本土会计师事务所, 还有处于劣势的无证券执业资格的本土中小会计师事务所, 这三类会计事务所中强势类与优、劣势类在市场竞争策略和竞争行为方面差异明显。优、劣势类虽然在竞争行为等方面有差异, 但总的竞争策略还是相似的, 为了便于分析, 这里将它们归为一类, 即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类。这样就形成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和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两个策略族群, 其竞争策略特征如下:一是市场的主体会计师事务所载体层面的比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它们所占的市场份额高, 具有良好的品牌声誉, 同时还拥有良好的人才资储备和强大的市场开拓能力。本土会计师事务所, 虽然它们也占据一定市场, 但由于会计师事务所数量很多, 因此单个会计师事务所的市场份额比较低。它们成立时间短, 合并和变更名称的情况又时有发生, 有些甚至没有固定的经营地点, 因此这些会计师事务所几乎没有品牌声誉。二是竞争目标层面的比较。会计师事务所既然是企业组织, 必然是以最求利润最大化为最高目标。“四大”长期以来依靠技术革新、声誉的维持、行业专长参与审计市场竞争。在人才培养方面, 四大的理念即是找到最有潜质的人, 然后把其培养成最优秀的人。从这些做法来看, “四大”把追求长期利润最大化作为它们的目标。相比之下,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并不注重审计能力的培养, 没有声誉培养意识, 追求短期利益。在人才培养方面,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不愿意自己培养, 而倾向于“挖墙脚”, 总想找到有经验的人才, 认为审计经验与个人身价成正比, 最有执业经验的人就是最优秀的人。因此,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几乎都把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作为它们的目标。三是竞争手段层面的比较。有研究证明“四大”也存在竞争, 这种类型的事务所之间的竞争是柔性竞争。其主要表现为:通过声誉维护、技术革新、培养审计特长来增强竞争力, 很少通过价格手段来提高其竞争力。相反,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中的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一般采取刚性竞争手段。主要原因在于它们处在竞争激烈的低端市场, 它们之间一般通过价格等刚性手段来招揽客户, 有的甚至不惜用牺牲独立性手段留住客户。从而可以看出, 它们的在竞争方式上也是截然不同的。四是竞争对象的范围方面比较。在竞争对象的范围方面来讲, “四大”之间主要争夺的是特大客户市场和在海外上市的或正准备海外上市的客户, 其次是与具有证券审计资格的国内优势会计师事务所互相竞争在国内上市的规模大的优质客户。而本土事务所中的大型事务所的审计对象主要是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的客户, 本土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争夺的非上市的中小型客户。由于进入壁垒、自身条件等因素限制, “四大”和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各自有自己的竞争领域。

(二) 买方审计市场结构

买方审计市场即为被审计客户市场。按审计客户自身规模、融资场所等因素划分, 把买方审计市场细分为三种类型子市场:一是高端市场, 这个市场中的客户主要是在美国、香港和新加坡上市的公司, 以及那些国家控股的特大公司, 如中石油、中国工商银行、中铁建等。整个高端市场被“四大”所垄断;二是中端市场包括国内大型企业、沪深上市公司和优质的高科技企业, 这是“四大”和国内具有证券审计资格事务所争夺的市场;三是低端市场是指民营中小企业、审计风险大的大型企业, 这种市场被国内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控制。在前文中, 为了分析卖方审计市场结构, 我们引用了“策略族群”概念。在买方审计市场结构中, 三种不同类型的的客户群市场仍可以被看作三个策略族群。因为, 每个族群在选择会计师事务所时采用了不同的策略, 而在每个族群内部, 采用的策略趋向一致。首先, 高端客户策略族群的行为特征。在高端市场, 被审计客户几乎都是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的优势企业。要想吸收国际资本市场的游资, 就必须向投资者提供它们所需要的会计信息, 且这些会计信息应具有可靠性、充分性。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几乎没有国际资本市场的审计经验, 不能担当此重任。况且即使本土事务所具备这种能力, 由于规模小, 没有“四大”所拥有的国际声誉, 不为国际资本市场投资者所知, 必然影响融资效果。因此, 被审计市场的高端客户在海外融资或计划在海外融资时, 都不约而同的抛弃本土会计师事务所, 改为具有国际经验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来审计。其次, 中端客户策略族群的行为特征。中端客户审计市场是由一些国内大型企业、优质的高科技企业组成, 它们都为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这些公司所面对的是国内投资者, 必须为它们提供充分可靠的会计信息。由于“四大”和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收费方面有很大差别, 提供同样的审计服务, “四大”比本土会计师事务所收费要高得多 (张立民、丁朝霞等, 2006) 。因此, 中端客户没有必要非雇佣“四大”来对其进行审计。现在, 由于“四大”采取有差别的审计收费政策来吸引中端被审计客户, 且部分客户是上市公司, 它们需雇佣具有证券市场审计资格的本土会计师事务所来审计, 没有证券执业资格的被排除在这个市场之外。因此, 这个市场是“四大”和具有证券审计资格的本土会计师事务所激烈争夺的市场。最后, 低端客户策略族群的行为特征。低端市场由民营中小企业、审计风险大的大型企业构成。其行为动机是既要满足审计要求, 同时又要节约审计费用。从审计费用角度来看, “四大”审计收费远比本土事务所高, 因此它们一般不会选择“四大”。由于它们的许多客户为非上市企业, 无须雇佣具有证券资格事务所进行审计。

三、“三元”制审计市场的形成及其特征分析

(一) “三元”制市场的形成

以上是从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客户角度分别对审计市场结构进行分析, 从中可以看出, 不论是在卖方审计市场, 还是在买方审计市场中, 都存在不同的策略族群。由于不同的策略族群所实施的策略行为是截然不同的, 每一个体不会在不同的族群之间随机游走, 每个族群都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 买方市场中的策略族群和卖方市场中策略族群相互结合便产生了三类不同特征的审计子市场:一是寡头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是由“四大”和高端客户结合形成的市场。在以海外融资为目标的高端客户市场中, 只存在四大间的竞争, 是一片本土寡头垄断市场事务所无力攫取的市场。由于国际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对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不太了解, 加上本土寡头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事务所没有国际审计经验, 在海外上市或准备海外上市的公司纷纷换掉本土寡头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事务所改为“四大”来审计。二是垄断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是具有证券执业资格的事务所与中端客户形成的市场。近年来, “四大”的审计业务向下延伸, 在中端客户市场经常看到“四大”的身影。中端客户市场中的客户都是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市的企业, 证券从业资格是一道制度性壁垒, 不具备证券资格的事务所被排除在外。因此, 该市场存在激烈竞争但同时又具有垄断色彩。三是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是由本土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与低端客户市场构成, 由于“四大”竞争目标是大客户市场, 追求的是高额利润, 且执业成本较高, 因此很少涉猎低端市场。在这个市场执业的会计师事务所主要是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由于各子市场是由不同的策略族群结合形成的, 策略族群又比较稳定, 因此, 形成的各个子市场也具有相对稳定性。不同的市场之间的构成要素不会随意游走, 其主要原因是各个子市场都存在市场进入壁垒。从 (图1) 中可以看出, 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是完全割裂开的, 只有垄断竞争市场市场要素与之相联系。

(二) 审计市场各子市场特征分析

其各自的市场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寡头垄断市场特征。由“四大”和高端客户构成的市场, 被认为具备典型的垄断或者寡头垄断的特征。寡头垄断市场形成实际上是一个寡头博弈各方形成“Nash均衡”的博弈过程, 其市场特征是:“四大”几乎完全垄断了整个高端市场。该市场存在非常高的进入壁垒, 本土会计事务所短时间内很难进入;目前虽然“四大”垄断了高端市场, 但在整个审计市场只是轻度垄断, 应该尚未达到“共谋”。因此, 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四大”长期中可以获得可观的垄断高收益。在寡头垄断竞争的环境中, 审计市场环境是相对稳定的且存在高额利润。在这个稳定环境中, 由于会计师事务所对损失的敏感往往大于对获得的敏感。所以保持良好的执业质量和降低风险往往成为寡头会计师事务所的自愿选择。 (2) 垄断竞争市场特征。市场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 (表1) 给出2002年至2006年年间年收入排在5-10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年收入排名, 它们都具备证券执业资格。从 (表1) 中可以看出除了上海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以外, 其余5家会计师事务所位次不断变化, 换位率比较高, 本土率比较高, 本土事务所的竞争比较激烈。由于“四大”审计争夺目标下移, 使得这个市场的竞争变得更为激烈。“四大”的市场份额2002年至2006年逐年攀升。本文认为, 主要原因是“四大”挤占了中间市场的缘故。不存在垄断超额利润。由于本市场竞争激烈, 不会形成垄断超额利润。不少学者发现, 在这个市场中“四大”采用有差别收费政策。会计师事务所有寻求审计品质倾向, 很少采用低价揽客 (Box-lowing) 竞争策略。会计师事务所极力寻求规模扩张。会计师事务所合并频繁就是很好的证明。 (3) 完全竞争市场特征。会计师事务所竞争异常激烈。由于完全竞争市场的客户市场是低端市场, 市场进入壁垒非常低, 各类事务所可以轻松进入该市场, 加上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数量较多, 因此竞争非常激烈。单个会计师事务所可获得利润, 更多的会计师事务所加入到审计行业, 会使得事务所的利润趋于零。对风险的态度被降低到所能容忍的最低限度。事务所没有提高审计品质的内在市场驱动或规避风险的空间选择, 单个事务所提高审计品质或规避风险态度, 可能存在被逐出审计市场的危机, 即所谓“劣币驱逐良币”。因此, 在该市场出现审计失败的概率要比前两种类型的市场高很多, 经常出现事务所违规受罚的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

四、结论与建议

(一) 研究结论

通过对寡头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的市场特征分析, 可以看出, 尽管目前审计市场整体结构比20世纪90年代有了较大改观, 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在寡头垄断市场中存在垄断高额利润。目前“四大”与高端被审计客户形成的寡头垄断市场存在垄断高额审计利润, 且没有相关的证明说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市场上的审计质量高于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研究也没有发现“四大”提供了更高质量审计服务的证据 (刘峰等, 2004) 。在同样的法律环境下,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是没有动力去提高审计质量意愿的。因此, 这种高额的审计利润将会带来社会福利的损失。 (2) 存在较高市场壁垒。在本文阐述的三类不同的审计市场中, 存在着市场进入壁垒。而且不同的市场审计市场进入壁垒的高度不同。完全竞争市场的市场进入壁垒最低, 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进入这个市场非常容易。由于存在证券审计资格等制度型壁垒, 因此不具备证券审计资格的被拒之“门”外, 因此, 垄断竞争市场的进入壁垒稍高。寡头垄断市场的壁垒最高, 既有制度方面的还有技术专长等非制度方面的。特别是在国际审计经验方面的壁垒是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短时间不能逾越的。由于审计市场壁垒的存在, 从而各审计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不同, 因此也也就形成不同层次利润率。 (3) 完全竞争市场的竞争无序。在完全竞争市场, 由于所在市场的市场进入壁垒很低, 进入此市场比较容易, 况且在这个市场中的事务所的数量很多, 因此竞争非常激烈。本土中小事务所为了争夺被审计客户, 采用低价揽客的办法, 进一步降低审计利润率。为了招揽客户, 有的事务所不惜丧失其审计独立性, 使得整个市场处在竞争无序的状态。

(二) 政策建议

由于审计市场存在这些缺陷, 致使整个市场结构还有待完善。本文认为, 缺乏政府政策引导、制度环境不完善以及监督部门监管不利是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 应该采取必要措施改进当前审计市场结构中存在的缺陷, 完善审计市场结构。完善审计市场结构所采取的措施如 (图1) 所示。首先, 政府应要采取鼓励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政策, 积极引导有能力的会计师事务所走出去, 参与国际资本市场审计业务的竞争。目前,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普遍存在会计师事务所偏小的特点, 整体上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处在规模不经济状态, 这阻碍了其向高端审计市场进军的步伐。由于“四的”在各个方面都具备竞争优势, 现在的高端市场已经被完全垄断 (高端市场是指到美国、香港地区和新加坡上市的公司) , 因此会产生高额垄断利润, 高额垄断利润即为高额审计收费与普通审计收费之差。鼓励有实力的会计师事务所参与高端市场竞争, 让有实力的“非四大”能够进入这个市场必然会稀释利润, 从而给整个社会带来福利。其次, 鼓励本土会计师事务所走品牌化道路。由于我国审计市场产生时间较短,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的快速发展也是本世纪初才开始的, 基本没有形成“四大”所拥有的声誉。前文中提到,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目标与“四大”显著不同, 一般以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为主, 不太注重声誉的提高。然而审计声誉又是“四大”与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形成审计收费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只有采取品牌化战略, 培养审计市场声誉, 才能有效的缩小与“四大”的差距, 才能具备竞争力并参与国际审计市场业务的竞争。再次, 应降低市场进入壁垒。目前, 各子审计市场中都存在市场进入壁垒, 且壁垒比较高, 有政府机构政策形成的, 有自身条件形成的。对于自身条件形成的壁垒一时难以改变, 但可以先消除政策性壁垒, 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鼓励事务所有效展开竞争。如要尽快对不具备证券执业资格的本土中小会计师事务所执业水平进行评估, 对执业能力强, 胜任上市公司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 尽快授予证券执业资格, 使之参与中高端审计市场竞争。最后, 加强对完全竞争市场的市场监督, 促使事务所良性竞争。在目前完全审计市场存在大量无序竞争和出卖审计意见现象现象, 加强政府对完全竞争市场的监督, 维护审计市场有序竞争是十分必要的。由于会计师事务所也是“经济人”, 必然最求利润最大化。经济学的展望理论 (Prospect Theory) 认为, 经济人并总是非风险规避者。在完全竞争市场, 市场竞争激烈, 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着争取客户损失的压力, 往往会选择风险追求。同时, 展望理论还认为, 对大概率事件, 人们往往会赋予过小的权重, 会计师事务所又往往低估检查力度铤而走险。因此, 因此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才能有效的维护市场秩序, 才能保证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公仆、夏大慰:《现代产业经济学》,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2005年版。

[2]张立民、丁朝霞、钱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我国价格差异策略的经济学诠释》, 《审计研究》2006年第5期。

[3]夏冬林、林震昃:《我国审计市场的竞争状况分析》, 《会计研究》2003年第3期。

[4]周红:《法、英、美会计审计市场结构和集中度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借鉴》, 《会计研究》2002年第10期。

[5]龙小海等:《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的经济学分析:制度和机制设计》, 《会计研究》2005年第6期。

篇4:中国快递市场结构分析

关键词 快递市场 市场结构 市场集中度

一、引言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市场竞争瞬息万变,企业在商务活动中对快速递送商业文件及样品的需求愈来愈高,一般邮政服务和一般货运服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这种需求,于是从传统的货物运输服务中逐渐产生一个新的分支即快递服务(Express Service)。近年来电子商务带动网络迅速发展与普及,其配送及相关服务对快递业提出了许多新的需要,这些为快递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契机。但随着快递市场的对外开放,跨国快递公司纷纷涌进我国市场,对我国本土的快递企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目前,在中国的快递市场主要体现为四股力量的竞争与博弈:中国邮政EMS,非邮政国有快递(以中外运、中铁快运、中国民航快递等为代表),跨国快递企业(UPS,FedEx,DHL),以及国内民营快递企业(申通,顺丰等)。

二、快递的概念

快递服务是指承运方将托运方指定在特定时间内运达目的地的物品,以最快的运输方式,运输和配送到指定的目的地或目标客户手中。快递的市场基础是对时间比较敏感的运输需求。

三、中国快递市场结构分析

主要从快递市场集中度层面分析了快递市场,集中度通常可以分为一般集中度和市场集中度。由于市场集中度是反映特定市场的集中程度的指标,因此本文主要以市场集中度来衡量市场中垄断力形成的关系。

衡量市场集中度的指标有绝对市场集中度指标、相对市场集中度指标、H.I指数等,由于最基本的市场集中度指标是绝对集中度,因此本文主要以绝对集中度指标对快递市场进行集中度分析。

绝对市场集中度指标通常用在规模上处于前几位企业的生产、销售、资产或职工累计数量(或数额)占整个市场的生产、销售、资产、职工总量的比重来表示。

最早运用绝对集中度指标对产业的垄断和竞争程度进行分类研究的是贝恩教授,并将集中类型分成6个等级,以各快递企业所占市场份额来计算快递市场的绝对集中度指标,本文分别按国际快递市场份额、国内城际快递市场份额、同城快递市场份额对其进行分析。

(1)国际快递市场

国际快递业务一般是由规模较大的快递公司来经营和运作的。尽管中国目前有大通快递、民航快递、中铁快运、中远物流等130家快递公司声称具备经营国际快递业务的能力,但是,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的仍然是EMS、FedEx、UPS、TNT。中国国际快递市场的集中度程度一直都相当高,四大国际快递公司占有中国国际快递市场主要份额,目前占据90%的市场份额。中国邮政快递服务公司,在国际快递业务市场份额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90%下降到现在的10%。

根据贝恩对产业垄断和竞争类型的划分所示,国际快递业务领域中四大国际快递公司占据80%的市场份额,中国邮政快递服务公司占据10%的市场份额,前四位的市场占有率达到80%,前五位的市场占有率达到90%,因此,在国际快递业务领域中,快递市场属于极高寡占型,即属于寡头垄断市场。

(2)国内城际快递市场

中国邮政快递服务公司(EMS)是国内快递市场的主导者。中国邮政快递服务公司80%以上的业务是国内异地快递业务,2004年该公司业务量占国内快递市场份额的70%左右,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

非邮政的国有运输企业和众多的民营企业,也是国内快递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国有运输企业的代表着有中国民航快递有限责任公司、中铁快运有限公司和扬子江快运航空公司等。这些企业与中国邮政快递服务公司一样,业务并不只局限于某一特定的经济区域或区域之间,而是遍及全国。

民营中小型企业受技术装备和网络的局限,一般专做区域内的业务。尽管如此,民营快递企业仍在迅速成长壮大。如上海申通快递公司,在江、浙,沪地区,上海申通的小件市场份额已达30%。

根据贝恩对产业垄断和竞争类型的划分所示,国内城际快递业务领域中中国邮政快递服务公司占70%左右,国内较大的民营快递企业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前四位的市场占有率超过75%,因此,在国际快递业务领域中,快递市场属于极高寡占型,即属于寡头垄断市场。

(3)同城快递市场

同城快递是今年快递业务中增长最快的业务。它依赖的是一套能够充分调动业务员积极性的灵活的管理体制和分配机制。较低的技术含量导致较低的行业进入门槛,较低的进入门槛导致高度分散、高度竞争的市场结构。

目前,民营快递企业占同城快递市场份额的75%以上。随着进入该市场的企业增加,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结果刺激了市场需求的扩大,导致企业业务量成倍的增长,但市场集中程度并未提高。然而,在国内同城快递市场迅速扩张过程中,国际快递企业甚至国内大型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很难在这个市场立足。

虽然民营快递企业占同城快递市场份额的75%以上,但是民营快递企业数目很多,高度分散,根据贝恩对产业垄断和竞争类型的划分,在同城快递业务领域中,快递市场属于原子型,即属于完全竞争市场。

四、结论

在研究过程中,文章主要基于管理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理论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中国快递业的市场结构,在参考大量参考文献的基础之上,对快递市场各个业务领域的结构做了详细的阐述。

参考文献:

[1]郭赟芳,段满珍,刘颖娇.新形势下我国快递业发展思考[J].交通与运输,2010,7:128-130.

[2]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36-185.

[3]杨公仆,夏大慰,龚仰军.产业经济学教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48-96.

[4]徐希燕.中国快递产业发展研究报告[R].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

[5]曹杰 李严锋 许湘津,基于多寡头模型分析跨国快递公司对我国市场的扩张[J],物流技术,2011.11:106-108.

篇5:中国审计市场结构分析

试论中国审计文化的结构及其作用机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尤其是在加入WTO以后,中国审计面临着日益增大的挑战.在全社会重视文化的氛围中,审计文化的研究因之而成为当前审计理论研究的热点和创新点.在这一研究领域中,我国审计文化的结构及其作用机制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作 者:张莉  作者单位:白城市行政学院,吉林,白城,137000 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9 “”(36) 分类号: 关键词:审计   审计文化   结构  

篇6:中国审计市场结构分析

中国通信市场的基本结构及未来变化

通信产业是国家的`战略产业,也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分析通信产业结构,对于相关企业和政府政策的制定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通信市场正处于结构调整和发展之中.但是,人们对于通信产业的认识,往往停留在技术性的分析上,很少从产业中各部分利益关系上进行完整的分析.本文将从通信产业价值链构成角度,分析中国通信产业的市场结构,并根据中国通信市场的改革与调整、WTO以及通信技术变化等冲击预期其未来变化.

作 者:贾建国 蔡雨阳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33 刊 名:科技导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REVIEW 年,卷(期): “”(9) 分类号:F6 关键词: 

上一篇:销售转正报告3000字下一篇:乡镇防溺水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