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部审计近30年发展:历程回顾与启示

2024-04-28

中国内部审计近30年发展:历程回顾与启示(精选6篇)

篇1:中国内部审计近30年发展:历程回顾与启示

中国内部审计近30年发展:历程回顾与启示

王 兵 刘 力云 张立民

(南京大学会计学系 210093 审计署审计科研所 100086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00044)【摘要】 本文回顾了我国内部审计制度建立30年以来内部审计发展的历程,文章认为,我国内部审计发展大致可分为建立起步、巩固提高和转型发展三个阶段。内部审计之所以取得快速发展,关键在于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审计署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有效指导和管理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吸收借鉴国外经验,不断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关键词】 内部审计 回顾 启示 30 年

一、引言

自从 1983 年我国建立内部审计制度,企业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以来,内部审计已经走过了 30 年的发展历程。30 年来,内部审计工作从无到有,内部审计队伍日益壮大,内部审计规范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30年来,在广大内部审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内部审计作用和成果日益彰显,内部审计影响力不断增强,内部审计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内部审计在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强化风险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改善公司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文目的在于对我国内部审计30年来的发展,做一个综合回顾和评价。尽管不同学者已围绕着不同时期我国内部审计发展或理论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评述(王志钧和庄恩岳,1987;王志钧,1990;刘世林,1992;何卫红和赵佳,2011)。但相比已有研究,本文的贡献在于:(1)从内部审计建立到现在这一更长的时间跨度,回顾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对我国内部审计 30 年发展作出了一个粗略的阶段划分,以更好地认识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特征。(2)基于内部审计发展的阶段,本文梳理过去 30 年内部审计发展所获得的启示,并对我国未来内部审计发展做出初步的展望。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目的不是提供文献评述,而是在这一框架中说明内部审计实务与理论的发展脉络。

二、近30 年中国内部审计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

内部审计的发展是伴随着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目标的演进而不断发展的。为此,我们将内部审计30年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分阶段考察环境因素变化与内部审计发展。

(一)内部审计建立起步阶段(1983 ~ 1992 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号角。为解决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出现的新问题,适应加强财政经济监督的需要,1982 年修订的宪法确立了在我国实行独立的审计监督制度。

在面对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庞大的国有资产,审计机关不可能对所有国家审计范围内的部门和单位都实施审计。因此,1983 年 9 月国家审计署成立前夕,国务院转发审计署《关于开展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请示》中指出,建立和健全部门、单位的内部审计,是搞好国家审计监督工作的基础。对下属单位实行集中统一领导或下属单位较多的主管部门,以及大中型企业事业组织,可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内部审计机构,或配备审计人员,实行内部审计监督。

1984 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要求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增强企业的活力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自此,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成为党和政府的重心工作,也成为这一时期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

这一阶段内部审计发展与创新主要体现在:(1)加快内部审计机构的组建;(2)不断完善内部审计规范,指导内部审计开展工作;(3)围绕内部审计任务,积极发挥内部审计在维护财经纪律和提高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4)成立中国内部审计学会,发挥学会在宣传内部审计,加强学术研究和交流方面的作用。

国务院转发审计署 《关于开展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请示 》,标志着我国内部审计监督的开始。1983 年9 月 15 日,在审计署成立大会上,田纪云副总理要求积极创造条件,把内部审计机构建立起来。随后,审计署开始落实内部审计机构的组建工作,要求各有关部门和各级审计机关要下大力量来抓,内部审计机构的组建在 1985 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于明涛等,1999)。

为了规范内部审计机构组建和指导内部审计开展工作,一系列内部审计规范相继出台。1985 年 8 月,国务院发布 《内部审计暂行规定 》,要求政府部门和大中型企业事业组织实行内部审计监督制度,这为内部审计提供了法律依据。1985 年 12 月,审计署发布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 》,这是审计署成立后第一个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法规文件,对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进行了规范。1988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 》 的颁布实施,推动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1989 年 12 月审计署根据形势发展,重新修订发布了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 》,界定了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体系而非国家审计体系的组成部分。在报告关系上,内部审计也不再向本单位负责人之外报告工作,职能回归到服务单位管理的需要。

创建阶段的内部审计机构贯彻边组建边工作的方针,积极进行试审,及时总结经验,交流推广。在这一时期,“一切经济工作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审计工作必须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因此,内部审计也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指导思想,结合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需要,积极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或者实行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其他审计。1987 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 《审计署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报告的通知 》,进一步明确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要求内部审计机构要围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和深化改革、搞活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开展工作。1992 年,审计署关于印发 《改进内部审计制度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的通知,要求大中型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要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围绕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因素,积极开展经营决策审计、成本费用审计、资金使用效果的审计、工程预决算审计、内部控制系统的评审、财务收支审计以及继续搞好承包经营责任审计。

除审计署指导和监督内部审计业务外,为适应我国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需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国际间的内部审计学术交流,1987 年我国成立了中国内部审计学会。学会从成立伊始便确定了加强内部审计宣传,开展内部审计学术活动,协助有关单位培训内部审计人员以及参加国际内部审计学术组织等任务,这些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

在内部审计理论研究方面,改革开放确立了我国学习西方先进理论和技术的时代特征。一方面,我国内部审计工作者通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实地考察或者利用在西方学习的机会,了解西方内部审计的理论研究现状和发展阶段,通过撰写年会综述,调查报告和体会,将这些理念在国内传播(如葛明,1984;文忠等,1985;苏锡嘉,1986)。另一方面,许多学者开始将西方的内部审计论文和内部审计著作翻译到国内。早期发表的翻译论文如 《内部审计 》(徐政旦,1983),《内部审计 ———昨天、今天、明天 》(徐玉棣,1986),《内部审计的发展 》(黄义潮,1986),《扩大政府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合作 》(孙宝厚,1988)等。著作方面如 1990 年劳伦斯 · 索耶的 《现代内部审计实务 》 等。另外,改革开放早期,国内学者对西方内部审计的研究也保持着高度关注和浓厚兴趣,发表了有关介绍西方内部审计发展、专业教育和国外内部审计准则的学术论文(如陈今池和沈小凤,1981 ;陈今池,1985;李爽,1985)。

在学习和借鉴西方内部审计理论的同时,我国内部审计工作者积极探索我国内部审计的理论特征和不同时期我国内部审计工作任务和重点。例如,管锦康(1984)分析了我国内 部审计的性质和对象,徐政旦(1986)论述了社会主义企业内部审计的特征,罗青育和刘正光(1986)探讨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的双重身份。也有学者对我国过分扩大内部审计作用,强制通过行政干预建立内部审计机构,以及内部审计双向服务等问题提出了批评(卢新国,1992;阎金锷和秦荣生,1993)。在著作方面,1988 年杨树滋和鲍国明合作完成 《内部审计概论 》,1989 年徐政旦出版了 《内部审计学 》,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最早发表的内部审计学方面的代表性著作(王光远,2006)。

中国内部审计学会在成立后,就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内部审计理论与方法的研讨活动,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为建立起步阶段的内 部审计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指导。例如 1987 年开始组织关于社会主义内部审计的职能、任务及其在部门、单位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开展效益审计,促进企业、事业单位增产节约、增收节支两个方面的研讨。1990 年,内部审计理论研究的 重点课题有: 内部审计的地位、职能、作用 ;内部审计如何实现 “三化”;内部控制系统的实施及评价;经济效益审计的理论与方法;企业单位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审计的实施与完善等。

(二)内部审计巩固提高阶段(1993 ~ 2002 年)从 1978 年到 1993 年,经过十多年改革,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正在转换,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 年 11 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决定指出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要求政府转变职能,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这些为这一时期内部审计发展提供了总的基调。

这一阶段内部审计的发展与创新主要体现在:(1)内部审计的行业管理发生重大转变;(2)随着政府机构改革,政府部门内部审计在发展中经历波折;(3)随着非国营经济组织发展,内部审计规定进一步修订;(4)内部审计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展开。

审计署成立初期,内部审计指导职能归属于工业交通审计局,随后,其职能依次由交通审计局、法规局、审计体系指导司和管理司负责1。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在 1998年审计署的 “三定方案” 中撤销了管理司。中国内部审计学会受审计署委托承担起对内部审计行业的指导工作。1998 年审计署向民政部申请将学会更名为协会。至此,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从组织上完成了性质转变,形成了以国家审计为指导,以内部审计协会为行业管理的内部审计运行机制。1998 年政府部门改革之后,部门所属企业被剥离,除少数部门外,大多数政府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被取消,政府部门的审计立法进入了调整阶段。据统计,1998 年底全国共有内部审计机构 10.2 万个,配备内部审计人员 27.6 万人;到 2000 年底,内部审计机构减少到 8.5 万个,内部审计人员减少到 21.7 万人(李金华,2005)。2000 年以来,随着政府职能的强化,经济责任审计的推行,内部审计机构在一些政府部门重新设置,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的立法工作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下,我国民营经济在 20 世纪 90 年代取得了巨大的发展,1992 年股份制试点不断推向深入。为此,在 1995 年审计署修订发布的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 中,指出非国有经济组织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可参照本规定的有关条款执行。这说明当时 1 1988 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审计署增设审计体系指导司,司内设有内部审计的指导处;1993 年政府机构改革时将审计体系指导司更名为审计管理司,司内设有内部审计管理处。各阶段具体时间为: 工交审计局(1983 - 1985)、交通审计局(1985 - 1987)、法规局(1987- 1988)、审计体系指导司(1988 - 1993)、管理司(1993 - 1998),作者感谢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吴晓军主任提供上述信息。非国有经济组织也开始注重进行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正逐渐成为各类组织对内部活动进行监督的需要。

这一阶段围绕着转换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内部审计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其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1993 年 10 月审计署召开全国内部审计工作经验交流及学术研讨会,提出各部门、各单位的内部审计应当开展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评审,对企业整个运行机制进行监督,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堵塞漏洞,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机制,提高经济效益,以保证企业领导履行经济责任。在接下来的几年中,随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和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的推行,内部审计的任务在于围绕企业改革,促进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直到 20 世纪初,随着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广泛推行,内部审计机构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经济责任审计任务。

在理论研究方面,内部审计研究继续围绕国外内部审计发展,将西方内部审计发展趋势和经验进行介绍和总结,如余玉苗(1993、1994)讨论西方内部审计观念与方式的转变以及西方内部审计的八大转变等,刘力云(1995)、王德河和刘力云(1997)编译了内部审计的理论与方法以及内部审计 21 世纪展望等内容。

同时,更多研究立足于我国企业改革和实践,探讨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话题主要有:(1)内部审计在企业改革中的作用,这方面既有企业立足自身实际,分析内部审计在企业实践中的做法,如上海石化公司审计室(1993)分析内部审计参与企业股份制改制的实践,东风汽车公司审计处(1995)探讨现代企业制度下如何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等;又有学者探讨股份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特征(如王文彬和林钟高,1994;杨树滋,1995;朱小平和余谦,2000)。(2)内部审计发展趋势,既包括内部审计参与管理职能探讨(如鲍国明,1997;刘实,1999),也包括对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回顾和展望(如鲍国明,1995;庄恩岳,1997)。(3)内部审计的理论研究,如蔡春(1996)对内部审计的功能、目标及其实现条件进行了分析,刘力云和王德河(1997)探讨了内部审计领域的风险基础审计,以及运用公司理论解释内部审计等研究(刘峰和刘海燕,2000;杜兴强,2000)。

(三)内部审计转型发展阶段(2003 ~ 今)2001 年中国加入了 WTO,这是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的重要契机,标志着我国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中国开始更多借鉴和采用国际内部审计发展新理念,例如 2001 年 IIA 对内部审计定义的修订,2002 年美国因会计丑闻事件而颁布的萨班斯法案,这一方案在公司治理、会计职业监管、证券市场监管等方面作出了许多新的规定,深刻影响了全球内部审计的发展。

2003 年 10 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作了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要求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继续改善宏观调控,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这些因素进一步推动我国内部审计的转型发展。

这一阶段内部审计的发展与创新主要体现在:(1)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在内部审计行业管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监管部门发布了一系列规范,强化了内部审计监督;(3)内部审计的重心逐步由财务合规性审计为主向以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为主转变,内部审计功能从审查评价财务、业务活动的合规性逐步转向评价和改善组织治理、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过程的效果转变;(4)内部审计在完善组织治理、加强风险管理、支持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自 2002 年民政部批准中国内部审计学会改协会后,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在第四届到第六届理事会的共同努力下2,内部审计协会组织体系基本建立和不断完善,协会开展了以内部审计职业化建设为主线,致力于内部审计准则体系的制定完善和推广实施,同时,积极探索开展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加强内部审计职业教育培训和对外及海峡两岸内部审计交流,通过举办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经验交流会形式,不断推广内部审计新理念和典型经验。2003 年随着政府机构改革,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国银监会相继成立。2004 年 8 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2005 年 12 月国务院国资委下发 《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通知 》,这些规定对中 央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做出了布置和提出了具体要求。2006 年 6 月银监会发布了 《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 》,2007 年 4月中国保监会 2 第四届理事会(2000 - 2005),第五届理事会(2005 - 2011),第六届理事会(2011 - 今)。发布了《保险公司内部审计指引(试行)》,中国证监会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发布了相关的规定。这些规范表明监管部门强化了内部审计在各自系统内的作用。

同时,为适应新的形势需要,2003 年审计署再次修订发布了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 》,这一规定相对以往有本质变化,表现在: 明确内部审计协会是内部审计行业的自律性组织。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的直接指导和监督,变为通过内部审计协会进行间接的指导、监督和管理,这表明我国的内部审计己从国家审计的辅助地位逐步走上独立行使监督职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内部审计。同时,内部审计机构的范围不再局限于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非国有经济组织,而是拓展到任何组织;内部审计职责进一步扩大到对风险管理的评审,涵盖了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对内部审计转型发展影响最大的在于内部审计定义的修改,即由过去单纯强调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改变为监督和评价两个方面,不断为提升组织的价值和改善组织的经营管理服务。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着力推进内部审计工作从以真实性、合规性为导向的财务审计为主向以真实性、合规性为导向的财务审计和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并重的全面转型与发展。

在此基础上,中国内部审计协会进一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内部审计在完善组织治理、加强风险管理、支持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这一时期内部审计理论研究不断发展,呈现繁荣景象,研究内容更加丰富,选题更加多样3。总结这一时期的理论研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更多研究关注内部审计治理特征、模式和理念,探讨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等(例如,时现,2003 ;陈艳利和刘英明,2004;叶陈刚和程新生,2006;王光远,2007;陈汉文和张志毅,2002);(2)研究的对象广泛,涉足非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以及政府部门内部审计发展等问题(如谭劲松等,2003 ;刘力云,2007);(3)研究方法开始向实证研究拓展,利用上市公司 数据、调查问卷和实际案例,立足于不同的数据视角和案例展开研究(例如,程新生和张宜,2005;韩晓梅和包汉良,2005;耿建新等,2006;刘国常和郭慧,3 何卫红和赵佳(2011)曾对 2003 ~ 2009 年内部审计研究做了回顾。2007;刘斌和石恒贵,2008;刘运国和胡丽艳,2005)。

除了学者的广泛研究外,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也积极组织进行内部审计理论研讨和课题研究。近些年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每年选定 1 项内部审计理论研讨题目,发动广大内部审计人员开展自下而上的群众性的理论研讨和经验交流活动,同时从 2007 年开始,受审计署委托,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对外发布内部审计科研招标课题,号召广大学者和内部审计实务工作者进行专题深入研究,通过这些理论研讨和课题研究,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内部审计理论研究。三、四点启示

通过对我国内部审计发展不同阶段实践和理论的回顾和总结,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启示:(一)经济体制改革决定了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内部审计发展服务于经济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围绕着我国波澜壮阔的经济体制改革,从十二届三中全会、十四届三中全会到十六届三中全会 30 年的发展变迁中,经济体制改革推动政府机构和经济组织改革。内部审计作为组织的重要部门,得益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内部审计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越发证明了经济越发展,审计越重要这一命题。同时,内部审计围绕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同时期的目标,在审计机关和内审协会的指导下,积极发挥监督的职能,服务于维护组织财经纪律、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完善组织管理的作用。(二)立足国情,吸收借鉴国外经验

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内部审计行业管理不断改革,有效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1983 年我国内部审计制度强制性建立以来,审计署和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发挥着对内部审计行业的指导和监督作用。但是随着非公经济组织的发展,审计署将内部审计的行业管理移交给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协会作为社会团体,既可以联系国有企事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又可以把集体、民营经济的内部审计纳入行业管理的范围,使内审工作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尤其从 2004 年开始,国资委、银监会、保监会等政府监管部门颁布了不同的内部审计规范,形成了目前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和政府监管部门相配合的内部审计行业管理架构。

伴随着内部审计行业发展,吸收借鉴国外经验是推动我国内部审计发展转型的重要方面。我国通过申请加入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参加 IIA 年会或地区性的国际内部审计组织会议,以及考察年会承办国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或者组织一些部门或系统的考察团到国外对口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增进了与其他国家间内部审计学术研究和经验交流;通过邀请国外内部审计学者、专家来华讲学,接待国外的内部审计代表团访问以及承办国际性的内部审计国际会议,不断吸收借鉴国外内部审计发展经验,这些都积极推动了我国内部审计的快速发展。

(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指导实践

内部审计理论必须通过大量的审计实践来加以总结,使之上升为理论,然后用于指导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工作者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围绕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同阶段的中心任务,在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内部审计理论和做法的基础上,不断创造立足于我国实际的内部审计理论,这些研究成果有力指导和推动了在我国内部审计实务工作的开展,共同服务于我国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四)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重要方面

人力是事业发展的最重要资本。审计人员胜任能力和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内部审计在组织中发挥作用和影响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内部审计能否持续健康发展。从成立中国内部审计学会开始,中国内部审计学会和地方协会就以组织推动的方式,通过理念、知识、技能、规范以及经验分享等方式,培训了大量内部审计人员,并将此作为一项经常系统性工作,常抓不懈。通过以培训为抓手,指导内部审计人员如何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这些对提高我国内部审计人员能力和素质,推进我国内部审计融入国际内部审计大潮,发挥了重要的智力支撑作用。

四、结论与展望

回顾内部审计 30 年发展,内部审计在探索中 前进,在前进中探索。我国内部审计在审计署的强制性推动下建立和起步,在审计署积极支持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行业管理下,不断发展提高、转型创新。

展望未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内部审计职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既为内部审计提供了舞台和先进技术,但又导致了未来充满着更多的不确定风险,企业利益相关者对内部审计的期望也将不断提高。因此,面对未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需要继续在审计署和协会会员的支持下,不断完善自身组织建设,进一步推动地方协会发展,充分发挥协会作为社会团体的服务、管理、宣传、交流的职能,推动我国内部审计的全面快速发展。同时,内部审计人员应加强职业培训和学习,重视组织战略和社会责任,关注第三方风险和信息安全,方式上更加注重合作,在更基础的道德价值观层面发挥作用,手段上更多地利用信息技术,不断发挥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作用和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鲍国明. 1995. 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审计研究,5: 19 ~ 22 程新生,张宜. 2005. 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实证研究. 审计研究,1 : 70 ~ 74 耿建新,续芹,李跃然. 2006. 内审部门设立的动机及其效果研究 ——来自中国沪市的研究证据. 审计研究,1 : 53 ~ 60 何卫红,赵佳. 2011. 内部审计研究述评: 2003 —2009. 审计研究,1 : 57 ~ 62 李金华. 2005. 中国审计史(第三卷). 北京: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刘国常,郭慧. 2008. 内部审计特征的影响因素及其效果研究 ———来自中国中小企业板块的证据. 审计研究,2: 86 ~ 91 刘力云. 2007. 论发展和完善我国政府部门内部审计. 审计研究,3: 30 ~ 34 刘世林. 1992.近期中国内部审计研究与发展评述. 财贸研究,4: 68 ~ 78 时现. 2003. 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治理功能透视. 审计研究,4: 61 ~ 64 王志钧,1990. 内部审计工作的回顾与瞻望. 审计研究,1 : 10 ~ 13 叶陈刚,程新生. 2006. 公司内部审计机制的比较与选择 —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分析. 审计研究,6: 79 ~ 85 于明涛,祁田,王宸生.1999. 社会主义中国审计制度的创建. 北京: 中国审计出版社

篇2:中国内部审计近30年发展:历程回顾与启示

时间:2009-2-20

来源: 农村网

作者:

进入百姓问答

资源圃、野外台站、科研协作网络等一大批科技创新平台。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农科院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开放30年为新的起点,加快发展步伐,为使我国农业科技到2020年走在世界前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而努力奋斗。

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要求,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加强作物科学、畜牧兽医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等九大学科群建设;从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战略前沿高新技术开发、重大应用基础研究三个层面统筹布局全院科技创新工作,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争取在种质资源收集挖掘利用与动植物新品种培育、农产品高效生产与质量安全、重大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等领域,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选题,创新一批关键技术,带动全国农业科技及农业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发挥中国农科院的综合优势,加快成果培育与推广;加强与地方、尤其是重点农产品主产区的科技合作,促进区域农业发展;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把科技成果产业化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内容抓实抓好、做大做强;

因地制宜,开展直接面向农民、基层推广单位、农业企业的科技推广服务工作;积极配合我国农业“走出去”战略,为跨出国门的农业企业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加快自主创新团队建设。坚持人才强院战略,围绕国家重点科研任务和学科建设,集聚和培养一批站在国际农业科技前沿、推动重大科技创新的战略科学家、学术领军人物和创新骨干力量;培养造就一批技术精湛、业务一流、兢兢业业的科研辅助人才;形成一批具有攻坚能力和较高水平的创新团队;搭建人才梯队,优化资源配置,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队伍。

加强科研条件平台建设。围绕中国农业科学院未来的发展战略目标,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重大科学设施和重点实验室,完善种质资源库圃、科学实验基地和野外观测台站,建设完善一批国际一流的农业科学数据库,形成完善的网络科技环境,为全院及全国农业科技工作者打造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

深入推动农业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巩固和拓展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渠道,加强与国际农业科研机构和国外农业大国、农业科技强国的科技合作,组织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参与国际重大合作计划,承担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发挥中国农科院国际农业科技合作交流中心的地位和作用。

积极开展全国农业科研大联合大协作。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建立的小麦水稻育种协作网、航天育种协作网、矮败小麦育种协作网、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等科研协作网络,创新合作机制,从联合攻关、人员交流、学科共建、平台建设等多个层次,充分发挥中央级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的优势,全面加强与全国各农业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协作,推进全国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整体提升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潜心科研的执着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倡导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劳动的良好风尚,营造鼓励创新、促进合作、诚实守信、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

万个基因。

农业资源调查和宏观战略研究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系统的和多学科的调查研究,对农业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时空分布及其变化规律作了科学评价。研究提出了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战略、中国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等。

30年来,农业科技的巨大进步使我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跃升发展中

国家前列,一些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领先水平,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由27%提高到48%,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38%;超级稻、杂交玉米、转基因抗虫棉、杂交油菜、地膜覆盖技术等一大批突破性科技成果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使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大大提高了粮棉油等大宗农作物的生产能力,粮食总产量从6000亿斤跃上了1万亿斤的台阶。畜禽品种改良和规模化养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技术的进步,使我国畜牧、水产养殖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肉类、禽蛋和水产品总产量跃居世界首位。

深刻启示

解放思想,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党中央、国务院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指导文件,为我国农业科技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证和政策支持。农业科技界合力攻关,实现了科技先行、科技引领、科技支撑。实践证明,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是解决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民增收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根本途径。

立足国情,坚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30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始终坚持立足国情,围绕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取

得了一大批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成果,为实现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解决不同时期的重大农业问题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实践证明,农业科技发展坚持立足国情、自主创新,是在农业发展中掌握主动,引领农业生产取得突破性进展,支撑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

服务“三农”,坚持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30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始终坚持面向农业农村经济主战场,围绕农业生产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加强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的研发和集成。在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展开大规模的科技下乡、科技入户和农民科技培训,促进多渠道、多形式的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实践证明,农业科技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是依靠科技解决农业发展的实际问题,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效率,实现科技与其他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基本要求。

联合协作,坚持科技体制与机制的改革创新。30年来,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为构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供制度保障。基本形成了“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造就了一支专业水平过硬、综合素质较高的农业科研队伍;调整和完善了农业学科体系,有力推动了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的建设与发展。实践证明,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是促进农业科技事业进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再创辉煌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为农业科研的国家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取得了4000多项科技成果,已形成一支有十多名院士,5000多名农业科研人才的科技队伍;建成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国家科学中心、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2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39个国家及部级质检中心,16个国家动植物改良中心(分中心),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种质库、资源圃、野外台站、科研协作网络等一大批科技创新平台。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农科院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开放30年为新的起点,加快发展步伐,为使我国农业科技到2020年走在世界前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而努力奋斗。

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要求,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加强作物科学、畜牧兽医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等九大学科群建设;从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战略前沿高新技术开发、重大应用基础研究三个层面统筹布局全院科技创新工作,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争取在种质资源收集挖掘利用与动植物新品种培育、农产品高效生产与质量安全、重大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等领域,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选题,创新一批关键技术,带动全国农业科技及农业产业 的跨越式发展。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发挥中国农科院的综合优势,加快成果培育与推广;加强与地方、尤其是重点农产品主产区的科技合作,促进区域农业发展;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把科技成果产业化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内容抓实抓好、做大做强;因地制宜,开展直接面向农民、基层推广单位、农业企业的科技推广服务工作;积极配合我国农业“走出去”战略,为跨出国门的农业企业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加快自主创新团队建设。坚持人才强院战略,围绕国家重点科研任务和学科建设,集聚和培养一批站在国际农业科技前沿、推动重大科技创新的战略科学家、学术领军人物和创新骨干力量;培养造就一批技术精湛、业务一流、兢兢业业的科研辅助人才;形成一批具有攻坚能力和较高水平的创新团队;搭建人才梯队,优化资源配置,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队伍。

加强科研条件平台建设。围绕中国农业科学院未来的发展战略目标,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重大科学设施和重点实验室,完善种质资源库圃、科学实验基地和野外观测台站,建设完善一批国际一流的农业科学数据库,形成完善的网络科技环境,为全院及全国农业科技工作者打造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

深入推动农业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巩固和拓展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渠道,加强与国际农业科研机构和国外农业大国、农业科技强国的科技合作,组织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参与国际重大合作计划,承担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发挥中国农科院国际农业科技合作交流中心的地位和作用。

积极开展全国农业科研大联合大协作。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建立的小麦水稻育种协作网、航天育种协作网、矮败小麦育种协作网、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等科研协作网络,创新合作机制,从联合攻关、人员交流、学科共建、平台建设等多个层次,充分发挥中央级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的优势,全面加强与全国各农业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协作,推进全国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整体提升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篇3:中国内部审计近30年发展:历程回顾与启示

1 30年发展历程

1.1 从推广喷灌技术起步,中国喷灌技术开发公司成立(1985-1987年)

从20世纪50年代我国灌溉排水事业起步开始,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全国灌溉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初的0.16 亿hm2发展到0.49亿hm2。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北方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进行打井抗旱,机井增加到229 万眼,发展井灌面积733万hm2,基本扭转了我国南粮北调的被动局面。

但由于当时农田灌溉大多采用粗放的地面灌溉方式和深水淹灌、串灌的方法,地下水水位下降、用水浪费现象突出,与此同时,输水渠道几乎都为土渠,渗漏严重,灌溉水的利用率极低。进入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水资源供不应求的矛盾日益凸显。

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立即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党中央、国务院将其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将喷灌技术列为“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课题。1985年,水电部成立了中国喷灌技术开发公司,重点解决喷灌成套设备与质量过关问题,建设若干推广示范区,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科技对国内有关喷灌设备制造厂进行技术改造。国家还划拨专项贴息贷款,支持农村集体兴办喷灌工程,扶持喷灌设备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引进国外先进的喷灌设备生产线,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喷灌工程项目1 200个,发展喷灌面积10.6万hm2。

中国喷灌技术开发公司利用贴息贷款支持河南省水利机械厂引进了奥地利保尔公司喷头生产技术和专用设备,生产出ZY1和ZY2两种规格的喷头,后成为我国喷灌工程的主要产品;支持山西太原铝厂和南京轧钢厂引进了保尔公司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线,生产喷灌用快速拆装薄壁铝管和镀锌薄壁钢管及管件,很快缩小了与国外同类产品的技术水平差距,薄壁铝管已成为我国半固定式喷灌管道的主导产品。

1.2 灌排技术蓬勃发展,中国灌排技术开发公司应运而生(1987-2000年)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喷灌技术飞速发展,此时北方同步兴起管道灌溉、滴灌技术的热潮。1987年,中国喷灌技术开发公司更名为中国灌排技术开发公司(以下简称灌排公司),进一步扩大了业务范围。

鉴于我国微灌技术发展长期受制于国外垄断,1989年,灌排公司与北京塑料制品厂合作,着手研发微灌设备,历经4年,1993年成功自行开发出我国第一条内镶式滴灌管生产线,并完成了微灌系统配套所需的PE管件200余种产品。当年年底,灌排公司与北京塑料制品厂合资组建了北京绿源塑料联合公司(以下简称绿源公司),成为我国较早专业从事微灌产品研发与生产的企业。此后,在原有产品和技术的基础上,以绿源公司为平台,微灌技术产品研发不断完善革新:1996年,从以色列PLASTO公司整体引进了国内第一条管上补偿式滴灌管生产线,从DAN公司引进成套微喷头生产设备,从瑞士引进了我国第一条高速内镶式滴灌带生产线。到1999年,我国微灌设备的制造工艺和水平基本接近国际同类水准,微灌系统的产品体系基本完善,为我国微灌技术的迅速应用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灌排公司还组建了北京通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专业研发与推广解决滴灌系统堵塞的过滤系统,产品达上百种,并可广泛应用于不同水源、不同地域、不同灌溉方式、不同水量、不同过滤精度要求等。

1997年,大田滴灌技术得到推广与应用,灌排公司结合新疆地区灌溉农业特点,与农八师水利局合作,开展大田棉花滴灌试验,当年1.67hm2地试验取得成功,次年试验扩大到66.67hm2,第三年新疆大田滴灌面积推广到几千公顷的规模。此后,大田滴灌技术推广达到几百万公顷,设备生产厂家多达几百家,滴灌技术发展成为新疆农业必不可少的种植手段。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因其减少渗漏与蒸发损失、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优势,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天津等北方地区日益受到欢迎。国家在“七五”计划重点攻关项目中,亦将其列为灌溉排水技术研究专题。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等有关部门,出台优惠政策进口聚乙烯塑料原料,满足各地发展喷滴灌和低压管道输水对塑料管材的需求。1993年,水利部成立了润华农水实业开发公司,负责承办农田灌溉管塑料原料的进口及向定点厂家供货。1994年,水利部成立了中国灌溉排水技术开发培训中心,并促进中日两国间在农田水利技术领域的合作,日方有5~7位专家常驻北京,与中方专家一起开展培训、技术开发和交流。1997年,水利部又批准成立水利部节水灌溉示范基地。

伴随着“九五”规划的到来,节水灌溉被列为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国家提出,把建设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作为重要任务。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更是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通过以点带面,推动全国节水灌溉的普及。国家每年安排15亿元贴息贷款,由灌排公司具体组织实施。

为此,润华农水实业开发公司和灌排技术开发培训中心成建制并入灌排公司,整合后公司力量明显增强,职能范围扩大,负责组织使用信贷资金和进口塑料指标,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培训技术人员,开展中日灌排技术交流,对灌排工程和乡镇供水工程进行评估、立项、规划设计、施工安装以及技术咨询工作;开展多种经营,研制、开发、生产灌排产品并经销灌排设备。至此,灌排公司逐步建立了以节水灌溉为中心,集农村乡镇供水、节水灌溉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项目咨询、技术培训、工程设计和施工于一体的产业化布局。

1.3 在治水新思路指导下,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改制而成(2000-2006年)

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1998年,水利部党组提出治水新思路,并划定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的5个层次需求:一是防洪安全,保障人的生命财产;二是饮水安全,维护人的生命健康;三是节水灌溉,保障粮食安全;四是经济发展用水,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安全;五是生态环境用水,保障生态安全。2000年,全国农村水利工作会明确要用3年时间,首先解决2 400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对节水灌溉工作提出了“两改一提高”,即对大型灌区进行以节水为中心的工程改造,改革灌区管理体制,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在此背景下,灌排公司和培训中心改制变更为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以下简称灌排中心),几家企业成为灌排中心所属企业,后又将水利部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成建制划转到灌排中心。灌排中心根据国内灌溉技术的发展态势,适时通过编制和发布各类灌排产品技术标准和工程建设标准,不断完善我国灌排技术的标准体系,保证灌排技术应用推广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同时,灌排中心和有关单位合作成立了节水产品认证公司、灌排设备检测站、国家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和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水机现场检测站(山西运城),全面加强灌排产品的质量监管,这些机构为保证入市灌溉产品的品质、灌排市场的培育和良性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4 民生水利新理念的提出,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加挂水利部农村饮水安全中心牌子(2006年-至今)

我国经济社会在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同时,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党中央及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水利部党组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积极践行和完善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提出民生水利的新理念。陈雷部长明确要求,民生水利是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为重点,努力形成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利发展格局,使人人共享水利发展与改革的成果。

“民生”与“水利”,概括为“涉及民生的水利建设”。其中饮水安全建设、提高灌排能力等为其主要内容。水利发展的薄弱环节在农村,因此,农村饮水安全、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高效节水灌溉、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农村水环境整治成为民生水利的重中之重。

在民生水利新理念的指导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成为水利部重点任务,投资规模是“十五”期间的8~10倍。正是在这样的形势和背景下,灌排中心加挂了水利部农村饮水安全中心牌子,职能增加,业务不断发展壮大,技术支撑和服务的工作量成倍增加。

2 30年发展成就

30年来,在水利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灌排中心始终把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农村饮水安全技术保障作为第一使命,不断推动中国农村水利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2.1 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多年来,灌排中心不断适应农村水利发展新形势,加强技术力量的整合。引进高学历人员,加大业务骨干培养力度,同时吸收一批老专家以及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技术人才,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技术精湛、作风扎实的专业队伍。灌排中心由创建初期的2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184人,其中事业编制59人,企业员工125人;高级以上职称占45%;博士12人,硕士40人。专业涵盖了农田水利、水利工程、给排水、农业机械、计算机、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等各个方面。目前中心设有7个职能处室,5个项目组。分别是办公室(人劳处)党办、计划财务处、节水灌溉处、工程咨询处、技术开发培训处、对外合作处、农业开发处7个职能处室;农村饮水安全中心综合管理组、咨询评估组、技术开发组,农村水利信息化组和技术研发组。有5个所属单位,分别是水利部节水灌溉示范基地、中冠供水开发有限公司、润华农水实业开发公司、农村水利设计研究所(北京淼鑫节水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和北京中灌绿源国际咨询有限公司。

2.2 科技创新取得丰硕成果

灌排中心完成的《全国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建设技术推广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合作完成的《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水利专题)》获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大流量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调控与节能关键技术及应用》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农村安全供水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获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若干重大技术问题研究》、《全国灌溉用水定额编制研究》、《中部四省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规划相关重大问题研究》、《大型潜水泵站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水利部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二、三等奖;《西部地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研究》获2007年度中国发展研究奖一等奖等等。研发的节水灌溉、饮水安全等产品取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2项。

2.3 重大战略课题研究、规划编制科学规范

灌排中心先后完成了《21世纪初中国农村水利发展战略》、《农村水利发展重点对策研究》、《农业节水发展战略研究》、《全国灌溉用水定额编制研究》、《全国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与评价 》、《国内外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对比研究》、《面向小康社会的农村水利建设标准与评价》等多项水利重大课题研究,为农村水利规划制定、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协助水利部主管司局完成了《全国节水灌溉规划》、《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十二五”规划》、《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全国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十二五”规划》、《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规划(水利专题)》、《全国现代灌溉发展规划》、《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汇编、《全国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十二五”规划》等多项行业专项规划的编制。

2.4 技术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灌排中心承担《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灌溉与排水工程技术管理规程》、《节水灌溉设备现场验收规程》等技术标准编制和修订63项,完善了农村水利标准体系建设。积极致力于节水灌溉技术推广,近年来,结合行业重点项目,依托财政部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专项经费,与国内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单位合作,集成不同类型区适宜节水灌溉技术模式,推广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探索与实践基于ET(耗水)控制的水资源管理先进理念,推进灌溉管理改革和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促进了节水灌溉的快速发展。平均每年举办培训班20余期,培训人员达到1 500余人次每年,编写培训教材60余册。定期印发“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水利技术论坛”参阅资料。主办《节水灌溉》及《中国农村水利水电》两刊和中国节水灌溉网。承办全国泵站运行工、渠道维护工技能竞赛等等。作为中国农业节水与农村供水技术协会和中国灌区协会挂靠中心,全国大中型灌区、灌溉排水技术研究单位和灌排企业会员达到400多个,在农田水利行业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2.5 技术服务水平极大提升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国402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技术改造、300个节水增效重点县建设、东北节水增粮、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大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等项目的实施,国家均给予了大量投入。灌排中心根据农村水利的性质和特点,积极配合农村水利司,提供人员和技术服务,严格规范管理,认真做好各个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评估、监督等管理工作。在管理体制上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推进信息化建设。确保了国家巨大投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提高了资金投入的使用效益。

2.6 对外交流与合作全面开展

灌排中心积极推进中外技术交流与合作,承担了农田水利中日合作、中英合作、世界银行“节水灌溉贷款项目”和全球环境基金等项目的具体管理与实施工作,水利部委托的“中日农田水利交流”和“中泰科技合作与交流”秘书处工作。开展了与世界银行、国际灌排委员会、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技术合作与双边交流活动,成为世行学院南南合作100个合作伙伴之一,同时是国际灌排委员会研究与培训计划中国研究与培训中心。与英国、日本、美国、巴西、伊朗、泰国、也门等20多个国家就灌溉排水、节水灌溉、用水户参与管理、农村供水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技术交流,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主要领导先后担任国家灌排委员会副主席等重要职务,为我国农业灌排技术在国际社会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和地位。

2.7 党建和精神文明硕果累累

灌排中心党委作为基层党组织,现有11个党支部100余名党员,在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服务水利中心任务为核心,以狠抓党员队伍建设为根本,培养和造就了一支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爱岗敬业、廉洁自律的具有坚强战斗力的党员干部队伍。多年来,面对日益繁重的农村水利工作,出色完成各项任务,为农村水利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11年荣获部直属机关先进党委称号,连续获国家机关精神文明和水利系统精神文明单位称号,《灌排之歌》在全国水利系统“水歌曲”演唱大赛中获原创节目演唱一等奖和原创作品金奖。组织开展“青年创新节水”实践活动活动被评为“水利部基层党组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优秀学习案例”。每年七一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开展了“走基层迎七一”主题党日活动。承担编写了《农村水利专业从业人员行为准则》。组织灌溉水文化调研活动,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领6个调研组对湖北长渠、山西智伯渠、云南元阳梯田、新疆坎儿井、陕西郑国渠、广西灵渠、四川都江堰等古代水利工程进行调研,形成7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在中国水利报上予以系列报道。开展了创建“七好”文明处室、争做优秀职工活动。共青团开展的“根在基层”调研活动获中央国家机关“根在基层”十大优秀调研实践活动表彰。同时注重凝练灌排中心文化,塑造共同价值,设计了 “灌排旗帜”“灌排徽标”“灌排之歌”等一系列灌排文化标志,鼓舞士气,凝聚人心,增强广大职工的归宿感和自豪感。

回顾过去的30年,我们欣喜地发现,这30年是灌排中心大发展的30年,也是中国灌排技术大进步的30年,更是成果丰硕的30年。今天的灌排中心,已经成为国内唯一拥有从项目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施工、工程咨询评估,到项目管理、农村水利培训、农村水利工程监理、对外国际合作,全面服务于新时期农村水利的事业单位。通过全体职工的不懈努力,已经奠定了灌排中心在国内农村水利技术服务领域领军者的地位。

经验弥足珍贵,启迪昭示未来。总结回顾30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认为应遵循并运用好以下基本经验:一是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是发展的根本保证;二是围绕部党组中心任务开展农村水利技术服务工作,配合有关司局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是发展的核心任务;三是立足农村水利主业,积极开展高新技术示范与推广,扩大与基层的技术合作,是所属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3 发展展望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部党组决策部署,以全方位技术服务支撑农村水利新发展为目标,以密切协作配合、服务农村水利重点任务为中心,以技术服务、推广、研发与国家重点课题研究为着力点,围绕农村饮水安全、高效节水灌溉等农村水利发展新目标新要求,进一步强化支撑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展望未来,灌排中心将在节水、节能和水处理新技术推广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为此,要扎扎实实做好以下技术服务和推广工作,保障农村水利又好又快发展。

3.1 在农村水利发展战略研究和规划编制上要有新思路

面对农村水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灌排中心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一是开展农田水利、农村饮水安全发展战略研究,提出灌区现代化升级改造的技术标准、建设标准和技术指南,灌排中心将成立农村水利发展战略研究部,积极主动开展相关工作。二是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三五”巩固提升规划、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全国节水灌溉“十三五”发展规划等农村水利专项规划工作。三是做好国际灌排技术与研究计划中国中心,开展国内外农田水利对比研究等工作,每年定期派技术人员参加国际灌排大会进行学习交流。

3.2 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上要有新举措

根据部领导的指示精神,结合高效节水灌溉区域推进工作计划,灌排中心选择东北、西北、华北、南方等典型地区,集成水利、栽培、农机、管理等先进技术,率先建设全国高效节水灌溉规模化发展示范区,推动节水灌溉技术在全国的普及和发展。一是建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工作站,由灌排中心牵头,与内蒙、新疆、甘肃、黑龙江、河北、广西和浙江等省区水利厅联合建立7个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工作站,制定工作方案,主要技术力量深入基层第一线,进行跟踪监测、提供技术支援,打造高效节水规模化精品工程,提高重点地区的节水灌溉技术水平。二是建立专家库,形成对口支援机制,吸纳水利、农业、农机等各方专家,定期召开专家和节水灌溉龙头企业座谈会。三是加大节水灌溉技术宣传和服务力度,办好《节水灌溉》、《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杂志和中国节水灌溉网。四是做好节水产品认证和信息年报工作,为基层提供先进技术、典型经验和质量可靠的节水产品。

3.3 在技术标准编制、业务培训上要有新成效

农村水利事业发展需要一系列标准、规范、定额作为技术支撑。灌排中心承担编写、修订的农村水利技术标准多达63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标准、规范需要定期修订,灌排中心将对标准修订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严格执行标准编制进度,确保标准能够及时颁布,并加大标准的宣传贯彻和培训力度,保障技术标准的修订能满足农村水利发展的实际要求。

3.4 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巩固提升上要有新进展

完成《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三五”巩固提升规划》的编制工作。重点开展以工程产权改革为核心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机制研究,抓好水质保障和水质监测工作,强化县级水质监测中心技术培训。开展全国农村居民点生活排水的前期研究工作。做好“农村安全供水技术集成与示范”等技术推广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发,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持续发挥效益提供技术支撑。

3.5 在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上要有新提高

一是根据《全国现代灌溉发展规划》,以转变灌溉发展方式和提高灌溉现代化水平为主线,提出灌区现代化升级改造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指南。做好前期技术服务工作。加强渠道防渗防冻胀、建筑物补强和更新改造、新材料应用、量测水管理、灌溉现代化等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相关技术研究推广工作。加强项目建设的检测和评估,引进推广全渠道控制系统等国际先进管理技术,实现对灌区水量的全局控制和调度。二是积极与财政部农发办沟通,研究加强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投资规模,进一步完善管理方式,力争每年改造180 个灌区,到2020年完成节水改造任务。每年在中型灌区开展3~4个现代化升级改造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结合试点工作。

3.6 在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技术服务上要有新提高

建立水利技术专家库,做好项目事中事后检查评估工作,编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参考图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概(估)预算编制技术要点》。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的宣传贯彻与培训,改进项目管理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为进一步加强小型农田水利项目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3.7 在大中型泵站节能技术改造上要有新亮点

对全国中型泵站现状及老化状况进行调研,编制《全国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规划》的思路和大纲,做好规划前期准备工作。加强泵站节能技术研究和推广,重点开展五项标准化节能技术:一是泵站综合节能技术和高效率水力模型的研究推广;二是高扬程多级提灌泵站系统调度技术;三是电机调频和水泵叶片调节技术;四是水泵抗磨蚀新技术;五是泵站自动化和信息化节能标准化设计方案推广。通过以上技术推广,使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节能效益大幅度提高(节能30%以上)。

3.8 在节水技术和产品研发上要有新突破

一是创新资源型节水和ET管理的新理念,在DEF海河流域项目中开发遥感ET系统,还将成立项目组(ET监测中心)开展ET监测工作,通过控制用水指标实现对ET的监测和管理,力争使节水灌溉宏观管理再上新台阶。二是做好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工作,以大中小型样点灌区为基础,构建全国灌溉水利用系数监测分析网络,完善量测水设施,跟踪监测分析灌溉用水量、灌溉水利用系数动态变化,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提供科学支撑。三是加强中心产品研发工作,以节水节能为重点,加快5个发明专利和12个实用新型专利成果转化,开展高效节水模式、灌溉现代化技术、喷微灌、灌区水计量、信息化等产品研发。

3.9 在农村水利信息化建设上要有新进步

一是做好节水灌溉网,为全行业和社会分享最新的节水灌溉技术和农村供水技术。二是配合农水司完善全国农村水利管理信息系统,做好基础数据采集和信息更新,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做好“十三五”农村水利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三是以水利部节水示范基地为依托,建立农村水利技术信息发布平台。

3.10 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要迈新台阶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培养一批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技术骨干,不断提升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建设,深入开展“三严三实”教育,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发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为实现农村水利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仰斌,张国华,谢崇宝.中国农村饮用水源现状及相关保护对策建议[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11):1-4

[2] 李仰斌,张国华,谢崇宝.我国农村生活排水现状及处理对策建议[J].中国水利,2008,(3):51-53.

篇4:地理教育近30年改革与发展回顾

近30个暑往寒来,经过几代地理教育工作者的精心培养与无私奉献,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对我国地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与学术贡献越来越大,社会影响与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历史证明,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对推动我国地理教育的发展、改革与创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学会得到了上级领导机构的支持与重视、教育界众多专家学者的肯定与好评,同时得到广大基础教育一线地理教师的信赖与拥护,成为推动我国地理教育不断前行历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社会学术团体。

一、学会初创,翻开地理教育新篇章

1981年9月,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在张予桢、褚亚平、褚绍唐、陈尔寿等人的倡议筹备下,于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举行代表大会,宣布正式成立。《研究会章程(草案)》对学会的性质、指导思想、研究目的等作出规定。《研究会章程(草案)》中提出,“地理教学研究会,是进行地理教学研究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受中国教育学会直接领导。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发扬学术民主,团结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以中等学校的地理教学为研究重点,兼顾小学地理教学研究,以地理教学法学科为研究系统,理论与应用并重,开展地理教学研究工作,促进地理教育事业的发展。”

此次学会成立大会还选举出首届共40名理事。理事会按照会章,协商选举常务理事11名,组成常务理事会,张子桢为理事长,褚绍唐、褚亚平、陈尔寿、徐建滨为副理事长,秘书长由褚亚平兼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理教学研究会也相继成立,我国地理教育事业从此翻开新的一页。

二、专家聚集,推动地理教育改革与发展

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汇集了众多地理教育界著名专业学者,如张子桢、褚绍唐、褚亚平、陈尔寿、徐建滨、曹琦、孙大文、王效乾、陈澄等地理教育专家。老一辈地理教育家与新一代地理教育工作者满怀理想,以地理教学研究会为纽带,深入地理教学一线开展广泛调查与研究,对我国地理教育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

褚姆唐我国第一位地理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于华东师范大学地理学系创办我国第一个地理教育硕士点,曾参与制订新中国第一个地理教学大纲,其著作《新中国地理》、《地理教学法》等影响深远,主编多部中学地理教材。

褚亚平首都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硕士生导师。褚亚平先生在地理教育学科建设方面做了积极和富有成效的探索,提出要把地理教学法学科向地理教育学方向发展。1992年,楮亚平先生编写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地理教育学》专著。除地理教育学研究外,褚亚平先生还涉足地名学的研究。

陈尔寿著名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学家,《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卷》副主编,多次参与全国高考地理命题、审题工作,全国一、二、三届中小学教材(地理)审定委员。

陈澄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地理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理事、国家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基础教育教材审查组组长、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继续教育教材审查委员、上海市地理教学研究会理事长、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高考命题专家组地理学科组组长、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青年教师课题评审委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义务教育地理教材主编。

另外,学会还聚集了一大批投身于全国地理教育改革浪潮之中的地理教育专家学者,他们参与教育部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全国中学地理教材的编写,主持国家级和部委级教育科学课题,出版各类地理教育的专著与教材,成为全国地理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支骨干力量。

三、学术研讨,开展全国地理教育广泛交流

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自成立以来,举办各种主题的专题研讨,以分析地理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并在地理教学实践活动中汇总新的课题,利用研讨会进行思想的碰撞,在学术研讨与教学实践的循环往复中推动地理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以下为不完全列举学会自成立以来的全国性地理教育学术活动。

1982年3月,在济南举办“地理教学手段研讨会”。同年8月。在兰婀举行“地理教育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研讨会”。

1983年10月,在洛阳举行“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智能的研讨会”。

1984年11月,在太原联合举行“中小学地理课程结构与教材体系研讨会”。

1985年8月,在昆明召开学术年会,澳门培正中学黄就顺先生应邀出席介绍了该校设计和建立地理专用教室的经验。

1986年11月,在上海举行“地理教学图学术会议”。

1988年11月,在厦门召开“地理教育为乡土建设服务研讨会”。

1991年10月,在西安举行“学会成立十周年纪念暨1991年综合学术年会”。

1993年8月,在山西忻州举行“地理国情教育经验交流会”。

1994年5月,在山东师范大学举行"1994年综合学术年会暨会员代表大会”。

1995年1月,在杭州市召开了秘书长工作会议。同年10月,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召开题为“突出素质教育、坚持课程改革、推动地理教育现代化进程”的1995年综合学术年会。

1997年7月,在重庆召开“地理素质教育与地理教育改革”为主题的学术年会。

1998年5月,在天津举办“第一届全国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制作研讨会”。同年,学会举办第三届全国中学地理教学论文评选。

1999年4月,在深圳举办“第二届全国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制作研讨会”;同年10月在四川成都召开“1999年综合学术年会暨理事会全会”。同年,学会举办第四届全国中学地理教学论文评选。

2000年10月,在浙江绍兴市召开学会五届二次常务理事会。

2001年,在浙江省桐乡市召开学术年会暨建会20周年庆祝会。

2002年9月,在哈尔滨举行“第三届全国信息技术地理教育应用研讨会”。

2003年11月,在青岛举行“新的地理教学理事会的改选和课程标准征求修改意见”两个议题的年会。

2004年10月,在北京召开第六届常务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2005年11月,在成都召开“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暨地理新课程改革成果学术交流会”。

2006年11月,在香港召开“2006年学术年会暨‘地理课程改革与有效教学两岸四地研讨会”。

2007年11月,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以“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为主题的学术年会暨第6届理事换届选举代表大会;同年,举办第六届全国中学地理教学论文评选。

2008年12月,在福建省南安市召开“2008年学术研讨年会暨第7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大会围绕“地理课程改革回顾与展望”主题,在改革开放30年之际,对地理课程改革进行了深入研讨和反思。

2009年8月,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召开“2009年全国高师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学术研讨会”。同年11月,将在云南玉溪召

开主题为“新课改视野下的地理优质课堂教学”的学术年会。

四、创办会刊,搭建地理教育交流与学习平台

为便于会员之间的交流、不断提高地理教育教学实践的理论水平,学会于1986年确定《地理教学》杂志为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会刊。《地理教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9年的《地理教学丛刊》。

新中国成立后,可供地理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发表的期刊,仅有《地理知识》一本,且仅设一个相关的“地理教学”栏目,广大的地理教育工作者尚无一个可以进行广泛交流教育教学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的园地。为了促进地理教育教学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活动的蓬勃兴起,加强地理教师彼此间教学经验的交流,切实解决地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有效推动地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1959年,褚绍唐先生会同当时上海教育学院的黄杰民等人,开始着手组稿,编辑面向广大基层地理教育工作者的《地理教学丛刊》。《地理教学》历经丛刊到期刊,不定期发行到定期发行,季刊、双月刊到月刊,尤其在被定为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会刊以后,内容不断扩充,充分发挥了地理教育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协作的中介与平台作用。《地理教学》由中国出版对外贸易公司上海分公司向海外发行,这也是我国与其它国家或地区的地理教育工作者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一个重要途径。

目前,会刊《地理教学》杂志已形成了“地理纵横”、“教学研究”、“高中地理”、“初中地理”、“教学经验”、“试卷交流”、“教研员园地”、“教学拾贝”、“资料集锦”和“地理视野”等固定栏目为主干、专题栏目为补充的结构框架。通过《地理教学》这个平台,地理教育工作者之间地理教学理论的探讨、教学方法与教学心得的交流得以高效共享与交流。

五、今日学会,努力承担地理教育发展时代重任

经过28年的发展,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内设组织机构进一步专业化、高效化、科学化,近几届的学会下设: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主要针对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在促进师生教与学的有效整合;中学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主要针对中学地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高师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主要针对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学论学科建设与发展、地理教师教育理论研究;出版编辑工作专业委员会,主要针对出版社、杂志社等平面媒体的地理教学研究。地理教学研究会的4个专业委员会及秘书处,与各省级地理教学研究会开展密切协作,已开展相关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2008年举办的全国优质课评比活动,得到了省级地理教学研究会的大力响应与积极参与。

如今的地理教学研究会会员行业部门构成广泛,年龄结构合理,在吸收从事地理教育理论研究的高等院校地理教学论教学与研究人员、中等学校地理教学的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的同时,也积极吸纳地理教材编制与研究、教学地图研制、地理教育书刊和电子出版物编辑工作者,以及有志于投身地理教育事业的在校大学生、研究生,还包括广大地理爱好者。地理教学研究会的活动也逐步走向有序化、规范化、实用化。

地理教学研究会认真贯彻落实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努力为地理教育工作者提供课程改革的相关教学信息与教学资源,解答教育工作者在课程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积极将地理新课程理念、经验与成果送入千千万万地理教育工作者的手中。地理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陈澄、夏志芳、袁孝亭、林培英、袁书琪、李家清、王民、段玉山等参与国家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与此同时,地理教学研究会的会员发表了多篇有关地理课程改革的论文,出版多部相关著作,对地理课程改革具有指导意义,有力地推动了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六、学会未来,继续完成地理教育的历史使命

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地理教学研究会将建立健全会员发展与管理制度,完善会员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确保高效及时地做好会员服务工作。地理教学研究会也在一如既往地策划开展一系列相关活动,如地理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赛、地理多媒体课件制作赛、地理教师理论进取论文赛、中学生地理知识大奖赛;公益性、学术性活动,如地理教学对口支援活动、中学地理教师学术论坛;运用计算机网络搭建新的沟通与教育平台,如“地球小主人”(面对小学生的地理普及型教育网站)、“地理教师之家”(针对地理教师专业成长、心理咨询等方面开设的主题网站)、中学地理名师培养行动等。以此切实履行地理教学研究会为地理教学事业服务、为地理教育工作者服务的宗旨。

篇5:中国教育哲学30年回顾与展望

自1979年教育部提出在高等院校重新开设教育哲学这一门学科以来,教育哲学在经过三十几年的冬眠期后又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有关教育哲学的著作如雨后春笋般出版,其中较有影响的如王坤庆的《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价值论视角的研究》、黄济的《教育哲学通论》、桑新民的《当代教育哲学》、陆有铨的《现代西方教育哲学》等。此外,成百上千的相关论文也先后在各类教育期刊上发表。这些都说明教育哲学这门学科正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回顾教育哲学近三十年的发展,让人悲喜交集。喜的是教育哲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不少成就——在理论上,主要研究了教育本质,教育观等方面的问题,并注重引进国外一些先进的理论,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在实践上,教育哲学对教育改革及教育政策的推行起了积极作用。悲的是,教育哲学并没有发挥其批判作用,尚不有很好地解释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没有表现出该门学科特有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跟教育学的其它学科有许多重叠交叉的部分,这些都需要教育哲学工作的继续努力。下面我将首先对教育哲学近三十年所研究的内容做一些总结,然后对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做一些预测,最后谈谈我对该学科的一些思考。

一、历史回顾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学科建立之初,学者们研究的焦点是该学科的学科界定以及其研究对象问题。学者们普遍认为教育哲学是哲学的应用学科,应该是用哲学的方法来研究教育中的问题。但是对于应研究教育中的什么问题,怎样去研究大家说法不一。黄济教授认为教育哲学的基本任务是“对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些根本问题,从哲学的角度,即从方法论的高度以理论上的阐明”,他一再强调教育哲学就研究教育中的“根本问题”,但对于教育中的“根本问题”到底是什么并没有予以解释说明;桑新民教授认为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应是教育领域中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他更加注重哲学的思辨在教育中的应用;王坤庆教授则认为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应是教育价值。虽然大家在研究对象上存在分歧,但是学者们却都肯定哲学在教育哲学中的地位,都注重哲学的方法论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作用。

学科一经确立后,便开始对教育领域中所谓的一些根本问题进行研究。

教育本质问题曾一度成为教育哲学中的热点话题,学者就教育本质是什么展开了激烈的论争。讨论起初是围绕教育的本质属性应是“上层建筑”还是“生产力”来展开的,到后来发展到讨论教育的“双重属性说”与“多重属性说”来缓和前面的矛盾冲突,于是讨论的话题从教育的本质属性转到了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应重点发挥其哪方面的功能——是发挥其对社会的作用还是发挥其对个人的作用,是发挥其对精神文化传递的作用还是发挥其对物质生产的作用。关于教育本质的研究,郑金洲在1996年第3期的《教育发展研究》期刊上发表的《教育本质研究十七年》中详细地总结了该论争的来龙去脉,体现了学者们在此问题上的研究成果。

被王坤庆教授认为应该成为教育哲学研究对象的教育价值问题也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兴趣。在关教育哲学的著作中常常能看到作者会花大量篇幅来研究教育价值问题。对于教育价值的研究,学者们一般采取先述后评的方法,即先对中外学者对待此问题所持的观点进行分类,一般是将教育价值分为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等。教育的社会价值表现在教育对政治、经济、文化的价值,而教育的个人价值在于教育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然后对各类价值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而大多数学者的观点都是中庸的,即主张既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又能忽视教育对个人的发展价值。

此外,教育哲学对教育观的研究也是很多的。因为教育研究者都认为教育观对教育工作者的影响是很大的。一个教师的教育观决定了其教学方法以及教育理论高度,因此,研究教育观,使教师的教育观时刻得到更新就成为了教育研究者的重大任务。而学者们研究教育观的角度和方法不尽相同。有的学者将教育观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从哲学的高度来对其进行

分析。如于伟在其2006年所作的《现代性与教育》一书中介绍了现代的一些教育观,如理性教育观、人类中心主义教育观、实用理性和科学理性教育观等,并就每种教育观的发展历程及对我国教育的启示展开了论述。书中还介绍了后现代主义的教育观,将其对现代教育观的批判做了详尽的阐述,其理论性程度较高,分析得较为透彻。而有的学者如刘庆昌则将教育观分为教育目的观、教育内容观、教育方式观、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认识这四方面来研究。这就将教育观细化了,使其具体涌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随着教育哲学不断向教育具体领域研究的深入,后一种对教育观的研究方法应该会越来越常用。对教育哲学的研究还涉及到对于道德教育和知识观等问题的研究,在这里就不作详细说明了。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中国教育哲学在教育领域中的理论研究主要是围绕以上几个方面展开的。当然,还有一些学者就教育哲学本身的一些理论建设问题及教育哲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反思,然后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在相关刊物上。

同时,教育哲学近年来注意关注教育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热点问题,注重其在教育实践中发挥的作用。这可从这几年来教育哲学年会的主题中看出来。如04年年会的主题是“变革时代教育哲学研究的新视域”,就教育改革与教育政策问题展开了讨论;06年年会的主题是“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教育哲学反思”;08年的是“教育中的民主问题”。这些主题都是教育在最近几年中新出现的较有争议的话题。

二、展望未来

对于方兴未艾的教育哲学,它的未来会是怎样的呢?在我看来,它的发展将会出现以下几个趋势:

1、教育哲学将会越来越关注教育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随着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中国教育的各个领域都深受其影响,教育哲学也不例外。在这个功利色彩浓厚的社会里,教育哲学要想谋求其生存空间就必须对社会有一定的作用,而对教育实践问题的研究将能给教育带来有效而明显的作用。此外,现今哲学的发展趋势也是从“大写的哲学”到“小写的哲学”,从“抽象的哲学”到“具体的哲学”,哲学本身也越来越注重其实用性,而教育哲学作为哲学的应用学科也不得不跟随哲学的潮流发展。

2、教育哲学将会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理论建设。教育哲学本身是一门应用学科,因此,要想对其它学科进行指导,它就必须本身具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拥有自身所特有的研究方法。而当今的教育哲学并没有这方面的扎实的理论基础。

3、教育哲学的发展将走向国际化。由于现今国际间的合作越来越频繁,教育哲学要想获得发展就不能闭门造车,而是多与国外学者交流,跟上时代的步伐。

三、我的思考

看了这么多的关于教育哲学的书和文章,感觉到这门学科所研究的内容很杂,对于教育中的各个方面似乎都有涉及,却又都研究得不够深入,没有自己特有视角,也没有自己对教育问题的独特的见解。我个人认为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可以缩小一点,就像王坤庆教授所说的那样就只研究教育价值也不是不可以。另外,很多学者在探讨某一问题时都是采取温和的态度,用折中的方法来解决矛盾,很少能看到一些“偏激”的观点,比如前面谈到的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取向问题,大家都是主张兼顾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没有只执一端的,好像都担心走极端。也正因为这样,在中国学术界很少会出现针锋相对的局面,大家都是各自为政,互不侵犯,我想这也是教育哲学的批判作用在中国缺失的原因吧。此外,我个人认为对教育的预测功能应该是教育哲学的一个重要功能,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教育现象的研究上,它应该基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因此,教育哲学应该要能够沉得住气,静下心来搞理论研究,不要一有风吹草动便跟着浮躁起来,否则,它就丧失了其存在的必要性了。

篇6:我国兔业发展30年回顾与展望

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兔业发展的变化及成就进行了回顾,并对我国兔业发展远景进行了展望.

作 者:朱满兴 潘雨来 宗俊贤 作者单位:朱满兴,宗俊贤(江苏省畜牧总站,南京,210036)

潘雨来(江苏省金陵种兔场,南京,211103)

上一篇:‘六·一’儿童节节目串词下一篇:谈阅读教学目标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