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

2024-04-12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共8篇)

篇1: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

——任务驱动教学法

邢湾镇中 郭素青

首先弄清什么是“任务”。按一般的定义,任务就是需要通过某种活动完成的某件事。在信息技术课中,“任务”指的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完成的一些事。例如,任务可以是一篇文章、一幅图形、一张表格、一个数据库等,也可以是一个调查报告,一个信息展示作品,还可以是一个网站。

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是围绕如何完成这个具体的任务进行。教师教学思路清晰,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更容易掌握学习内容。我们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之后就把时间交给学生,自己则可以在教室里个别辅导,最后对各种解决方法进行总结。

“任务驱动”教学法,不仅学生对这种教学法很乐意接受,对一些抽象、枯燥的内容也能很好地了解,而且也能掌握得比较好。“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任务驱动”是指教学全过程中,以若干个具体任务为中心,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介绍和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例如Excel数据处理软件的教学,可通过输入考试成绩表,求出总分、排序、求平均分等任务,来学习数据处理的有关操作,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案例描述

在信息技术(1)中的表格处理----EXCEL电子表格软件。在讲解函数时,在初一(1)班上课时,我采用的是传统的讲授法,也就是打开学生的成绩表后,向学生演示如何求总分(SUM)、求平均分(AVERAGE)函数。然后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巡视,然后引入排序的操作,教师演示,学生练习,大多数学生能够完成任务。但在课程全部讲完要进行拓展延伸时,我让学生通过求总分、平均数函数的方法,求最大值(MAX)、最小值(MIN)函数时,却只有十几名同学完成,其他同学却不得其法。

在初一(2)班上这节内容时,因为上节课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我在接下去的一堂课中想到了任务驱动教学法。所以在上课的一开始我就提出一个情境:同学们,你们刚刚期中考试完,你们的班主任老师要为同学们排名次,那么你们就帮助老师把你们班同学的成绩排出来好不好?那么如何来完成呢?同学们就以组为单位,看书、讨论来完成任务。完成后,请每组派一名代表来进行汇报。接下去学生就自己操作。当有某位同学完成后,我就不止一遍的大声讲×××已经完成了,然后这样在我不断的刺激下,“驱使”还没有完成的学生去通过各种方法来完成这个“任务”。最后,一节课下来全班基本上都学会了数据的计算与排序,而且都能够触类旁通的完成其他函数的计算。[反思分析]

现在反思起来,采用任务驱动和不采用任务驱动的对比实验,结果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效果较好。从这个案例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任务驱动法使用的恰当与否是一堂信息技术课能否成功的关键。

(一)在采用“任务驱动”法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合适的任务 1.以生活中的情境和学生的需要为任务

任务必须吸引学生,否则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所以,要让学生自觉自主地学习,首先要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进入学习的境界。另外,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来看,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因此,在新课导入时,创设一个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具有吸引力的情境,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学习的兴趣是相当重要的。此外还要在驱动的过程中不断的给学生刺激。有时,教师精心设计了任务,却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学生反应平平,教师常抱怨学生不积极参与。若认真分析与反思,往往是任务本身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源于生活和符合个体需要的任务一般都能吸引学生。

2.任务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思想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具有个性化特征,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任务应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具有拓展性,做到因材施教。

3.任务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时不仅要关注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更要关注如何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中要注意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或融合,使信息技术成为支持学生终生学习的手段;还要教育学生负责地使用信息技术,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二)在采用“任务驱动”教学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面:创设情境、主题活动、自主学习、反馈评价。

1、创设情境是有效实施任务驱动的基础。

创设情境,指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开联想,发展能力。创设情境可以有多种形式,课件渲染式、谈话式、场景式等,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情境。

2、主题活动是有效实施任务驱动的核心。

主题活动,即把学习的内容蕴含在一系列的主题活动中,师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中获得探索新知、自主学习的体验,提高学生在获取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得到发展。

3、自主、合作、探究是有效实施任务驱动的关键。

好的主题活动需要通过好的学习方式来开展,自主、合作与探究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教师提供学习的资源,学生通过小组内的交流探讨,加深每个人对问题的理解,得出小组的学习心得与个人的见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四平八稳的精神。

4、学习效果评价是有效实施任务驱动的保证。

评价与反馈是教学过程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活动的收获,是对教学过程的总结,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探究成果,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与表扬。这样的评价能够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篇2: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

—以数字电路实验教学为例

陆静霞

(南京农业大学 工学院,南京

2100

31摘要:通过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介绍,具体讲述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数字电路实验教学中的实施步骤及 过程,并给出具体实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 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

关键词:教育学;任务驱动教学法;评论;数字电路实验;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

中图分类号:G6

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88X(200604—0218—02

0

引言

数字电路是电子信息类、通信类、计算机类等 专业的必修课,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每个 学校都会安排一定的实验学时计划。数字电路实验 课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效 果,大部分学校在数字电路实验的安排中主要以验 证性实验为主。在数字电路实验课程的建设中,南 京农业大学电气工程系尝试了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实施数字电路的实验教学,既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数 字电路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资源, 也使实验课集验证、综合、开发于一体,收到了很好的教 学效果。2003年,该课程通过了南京农业大学校级精品课程的立 项评审。

1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含义

任务驱动即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是围绕 着一个目标、基于几项任务来完成的,着重于培养 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尤其适合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的教学。任务驱动是 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说 也是一种学习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教师把教学任务设计成一 个或多个具体的、与实际相关联的技术支持点,从 而将枯燥的知识转变为生动的技术实现,有利于学 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 力和创新能力。

2实施方案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一般采用“分析-查阅-实施-评判-修改”5个过程。通过学生自学, 借助自身的创造力,发挥各自潜能,完成指定的任 务。教师一般只给任务书而不提供指导书,否则就 失去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意义。

(1 分析。通过学生对所接受的任务进行具体 分析,掌握任务所涉及的内容、所需知识要点和难 点、解决任务的大致步骤及方案等。这是学生对任 务进行了解的过程。

(2 查阅。学生根据所接受的任务广泛地查阅 资料。学生可以借助图书资料,也可以借助网络, 旨在借鉴其他人的思路和想法,为完成任务积累经 验,避免大的错误,同时也可以及时了解到与任务 相关的元器件发展的最新动态。这是学生完成任务 的前期重要过程。

(3 实施。学生对所接受的任务经过分析、查 阅,提出具体的方案并付之于实施。这是 5个过程 中最重要的过程, 是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过程。学生所学理论知识能否付诸实 践 , 其设计正确与否, 都只有通过任务的实施来最终加以验证。这个过程 也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认识、再学习、再提高和 开发创新意识培养的过程。

(4 评判。这是教师对学生所完成任务的评价 过程。学生将任务的完成情况展示给教师,教师针 对学生的成果给出细致的评判, 指出哪些方面可取, 哪些方面需

要改进, 同时提出合理的建议。学生通 过这一过程不但了解了自己的任务完成等级,而且 通过教师的评判讲解也感觉受益匪浅。

收 稿 日 期 :2005-07-19

作 者 简 介 :陆 静 霞(1969-, 女 , 江 苏 靖 江 人 , 讲 师 , 在 读 硕 士 ,(E-mail lujingxia@pk.njau.edu.cn。

(5 修改。经过教师的评判,学生对方案中出 现的问题进行修改和完善,使学生在总结修改中得 到提高,也使任务的完成达到最佳效果。

3数字电路实验教学的任务法举例

任务驱动法布置的实验任务应尽量包含多种设 计任务选择,并要求 具有典型性。这样既有助于学 生比较权衡, 在比较中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又 能 体 现 出 教 师 的 引 导 作 用 和 学 生 创 造 的 主 题 地 位。下面以具体实例 —智力竞赛抢答器逻辑电路设 计来介绍任务法的实施方法。

设计任务为智力竞赛抢答器。具体要求:智力 竞赛时分成若干组,主持人提出的问题分必答和抢 答两种,必答有时间限制,超时要警 告。回答问题 正确与否由主持人判别加分还是减分,成绩评定结 果要用电子装置显示。抢答时,要判定哪组优先, 并予以批示和鸣叫。

(1 分析。学生拿到任务题后,会积极踊跃思 考,充分发挥他们发散性思维能力,然后提出很多 种方案,并得出设计任务所涉及的知识和难点。知 识点为触发器、组合逻辑电路、定时、显示;难点 为抢答时要判定哪组优先,所以必须有差别选组控 制电路。

(2 查阅。分析了实验任务后,学生分头去查 阅资料,包括无抖动开关原理、十进制计分电路、数码管、译码显示、集成加/减计数器等,学生也可 上网查阅相关产品及其性能价格比,并能对设计任 务有一个大概的思路,画出设计流程图,列出所需 元器件的类别。

(3 实施。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开始具体 的制作,主要包括搭制电路、设计线路板、购买元

器件,借仪器仪表。当然,实验室应尽量给学生提

供所需设备,并培养学生用电安全意识。

(4 评判。对学生设计出的电路,教师应给予 启发性的提示及判断。例如,在选择 类别选组的实 现方法时,学生大都用触发器和组合电路完成,其 实也可用 MC14599来实现,或建议学生用计算机仿 真技术来实现一些电路。

(5 修改。实验线路设计完成后,学生会发现 实现不了设计要求,这时他们会反复琢磨电路、验 证理论知识、不断修改。当反复的思考过程结束后, 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得到了强化。

4结束语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点:从教的角度来看,改 变了原来单调的授课方式,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 积极性,激发了创新意识,电气工程系采用该方法 后,教学效果明显好于以前;从学的角度来看,通 过“分析-查阅-实施-评判-修改”5个过程,学 生经历了 “茫然-参考-实践-博闻-创新” 的训练 过程,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因材施教,注意任务的整体性、适当性、可操作性和真实性。

参考文献:

[1]

陆 静 霞.电 路 与 电 子 技 术 实 验 教 程 [M].北京 :中 国 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2]

旬,金正理.“任务驱动”在提高大学生主体 地 位 教 学 中 的 优 势 和 实 施 [J].杭 州 电 子 工 业 学 院 学报,2001,21(2:25-27.[3]

于 复 生, 张

篇3: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

现行的中职计算机信息教育, 是按照学科体系建立起来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很难将计算机应用基础和数学科学计算联系起来, 更不知道在工作和学习中实际运用这些好的工具。

2 任务驱动教学法及其指导思想

任务驱动教学, 通过讲解或操作实践使学生完成“任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种教学法, 特别适用于计算机课程的教学, 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相对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这里所说的“任务驱动”是建构主义理论中的一种教学模式, 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 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 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 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 哪些是新知识, 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事实上它并不是简单的给出任务就了事, 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

3 案例分析与具体实施

3.1 设计任务

如何分析、设计“任务”, 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一般说来, “任务”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 明确“任务”的目标。分析设计“任务”时, 其认知目标一般可以采用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的学习水平。了解主要指学生能够记住或复现已学过的知识和操作方法;理解指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及操作方法, 能用自己的语言或动作进行表述、判断和直接运用;掌握指学生能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去解决新情况下的简单问题。

其次, “任务”设计要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的余地。要注意培养学生用探索式学习方法去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在“任务”设计过程中, “任务”宜小不宜大, “任务”的提出要循序渐进。

3.2 分析完成任务

任务设计好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 而是应该启发学生分析讨论任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可按“安排任务→分析案例→介绍完成任务的方法→归纳结论→提高认识→巩固知识点并举一反三”的顺序引入相关概念、展开“任务驱动”。

例如, 在学习Excel过程中, 提出任务“创建本班同学期中考试的成绩表, 计算出每个学生的总分和每课平均分并排出学生名次, 最后写一个简短的分析报告”。任务提出后首先要求学生分析需要用到什么函数, 怎样设置单元格格式, 如何排序等。问题提出并设计好了执行的过程后, 学生就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法、各种手段去完成任务, 并围绕任务查阅资料, 尝试探索。当然, 在这一过程中, 更要鼓励互相合作, 共同来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3 任务总结

在任务完成后, 要注意引导学生交流、归纳。

学生完成一项任务后一定要注意及时交流、展示、点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而且有助于学生成就感的产生。学生完成考试成绩表的制作之后, 教师要选出若干幅作品, 由学生本人介绍制作思路, 重要操作步骤的完成方法和技巧, 其他学生可评论或提问要求制作者解答, 最后教师应给出总结, 指出可圈可点之处。

4 现存问题及探讨

通过改革教学管理模式和教师教学方法, 在中职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这些也仅仅是摸索和实践, 其中暴露出我们在教学过程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4.1 任务设计

任务的设计对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务”要更加结合本学科文化基础, 结合应用性和发展性功能定位, 分析学生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需求, 以及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 根据浅显性、广泛性和生活性的原则, 面向实际, 面向企业, 面向职业需求, 精心设计。因此, 教师不仅要不断更新本学科知识, 还要拓展自身知识体系, 否则是无法向学生提出好的“任务”的

4.2 道德心理影响

在任务驱动法教学实践中, 任务的完成与否, 很大程度上在影响着学生的后期学习与今后的成长道路。任务完成, 并不一定意味着充分的褒奖, 要培养学生自谦的本性, 指导学生到企业和岗位上去, 自己找出任务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 提高其自主意识;任务未完成, 更加要留意学生间的情绪和心理变化。

在此次实施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 “任务驱动”教学法为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 改革行动计划则为我们在新的教学改革中提供了指导思想。进一步完善德育课程体系的“十一五”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任务已经深入每一个参与教育课程改革的教育工作者心中。

参考文献

[1]《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江苏省教育厅, 2005年11月.

[2]《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教育部, 2000年11月.

篇4:“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反思

关键词:任务驱动;图片加工;实践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4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能够很好应用于以实验性、实践性与操作性较强的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它的含义是以富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好奇心的情景为基础,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任务为载体,使学习者在完成特定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信息技术课是一门讲究操作、实践与应用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以信息素养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能力。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引入信息技术课,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解还存在着偏差,学生的学习仍然以机械记忆和模仿操作为主,缺乏创造性、探索性。“任务驱动”往往变了味道,成为知识灌输的又一武器。

下面,笔者以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图片的加工》一课为例,具体谈谈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与反思。

1 任务的设计

任务的设计是开展“任务驱动”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教师在设计任务时,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其次,要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最后,确定任务的规模和类型。

1.1 学生学习特征分析

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明显的独立的意识和倾向,他们希望展示自我并得到认同,希望有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时间。对于《图片的加工》一课,学生普遍比较感兴趣。因此,在设计任务时尽量不要设计一些封闭性的任务,不要让学生低层次地模仿,至少应该在模仿的基础上要讲求一些变化和创新。因此,学生可以自由确定主题,素材也由自己选择。同学们有的选择了动漫主题、有的选择了信息技术的主题,还有的选择了介绍学校的主题。

1.2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分析

《图片的加工》属于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部分的一个内容,其主要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有:掌握打开图片的方法、设置图片大小的方法、工具箱中如选择工具的使用方法;理解图层的概念;掌握设置图层效果的方法以及输入文字的方法、保存图片的方法等;理解图像表达信息的独特魅力,并能知识迁移,举一反三。

1.3 制定具体的任务

根据以上的分析,笔者遵循了模仿—变化—创新、循序渐进的任务设计原则。在自定主题,设计制作一张海报的大任务基础上,按照图片加工的一般顺序,设计了六个具体任务。对于一些陌生或者复杂的操作,主要采用封闭性的任务和半开放性任务的形式,鼓励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有所变化。对于一些简单的操作或者相似的操作,采用开放性任务的形式,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同时在最后作品评价时作相应地加分。

(1)打开图片:使用Photoshop打开一张作为背景的图片,修改图片的宽度和高度为800*600像素。

(2)制作背景:使用“滤镜”菜单的相关命令修改图片的显示效果,样式自定。

(3)选框工具的使用:打开一张素材图片,在工具箱中选中“椭圆选框工具”,修改顶部属性栏中的羽化值为30像素,使用它选择图片的主要部分,使用快捷键“Ctrl+C”复制,然后到背景图片上使用快捷键“Ctrl+V”粘贴选区,再使用快捷键“Ctrl+T”(自由变换功能)将图片缩小旋转,并移动到合适的位置。

(4)选框工具的迁移:打开其它挑中的图片,尝试使用套索工具或者魔棒工具(注意羽化值的设置),将需要的图片区域也复制到背景图片上。

(5)文字工具的使用:在工具箱中选择“文字工具”,在顶部的属性栏中设置合适的字体、大小和颜色,在图片的合适位置单击并输入海报主题,并设置文字的效果。

(6)保存文件:选择“文件-存储为”菜单命令,将图片保存在桌面,格式选择“JPEG”,文件名自定。

2 任务的实施

任务的实施过程,就是任务的完成过程,也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过程。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要进行有效地组合,才能保证任务的顺利开展与完成。

在任务的实现过程中,根据任务的不同类型,教师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本课是在多媒体网络教室开展的,学生能够通过学习网站看到以上的任务。在上课之初,笔者首先交待任务的情景,展示了一些往届学生制作的优秀作品,分析了海报的特点和表现方式,然后让学生自己到图片素材库中挑选图片,并确定一个主题。其次,针对学生对于PhotoShop操作比较生疏的情况,笔者采用了手把手的讲解方法,甚至还用起了广播式教学的方法。比如在第3步中:要求学生使用“椭圆选框工具”并设置羽化值,并用该工具选择图片某块区域,然后复制、粘贴到背景图片上。学生可能第一次使用这个软件,椭圆工具都找不到,谈何接下来的操作。所以,在完成含有复杂或者陌生操作的任务时,还是提倡教师讲授,学生跟着做。但是,接下来到了第4步,让学生使用套索或魔棒工具时,教师可以放开手,可以采用引导的方式,不必面面俱到,可以带点启发、提示学生该如何操作,让学生自己去摸索,体会图层复制的一般过程。再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作出改变,进行创新。就像在第2步中使用“滤镜”时,鼓励学生尝试和老师不一样的效果;在第5步中,鼓励学生在海报合适的位置输入自己的主题,字体、形状和颜色自定等。当然,如果有完全开放的任务,还可以鼓励学生间互相合作,倾听他人意见,发现他人优点,集思广益,这样更能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

3 任务的评价

对于像图片加工的课,最后会提交一个电子作品,评价的依据主要是学生最后完成的海报作品。学生可以通过文件上传系统将自己的作品上传,上传成功后不光可以看到自己的作品,也能浏览其他同学已上传的作品,并能给予评价。同时,教师也能对每个学生的作品进行打分。教师在评价时,应该和设计任务的初衷保持一致,就是要鼓励学生创新。对于一些封闭性任务,如果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和技能,那么可以打一个基本分,如果,在一些半开放、开放性的任务,学生作出了变化和创新,那么在基本分的基础上还要加上创新分。这样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在评价海报作品时,如果跟着老师选择一样图片,完成相同的操作,那么最多能得3分,如果能选择其他主题和图片并完成相关任务,那么可以得4分,如果在图层属性设置、文字样式的设置以及色彩构图中具有创新的,那么可以得到满分5分。

当看着学生交上来的五花八门、形式各异的海报作品时,笔者惊叹学生的想象力是如此丰富,他们有的做到了教师想不到的东西,有时还自叹不如。如果教师强制学生制作出和自己一样的海报,虽然教学目标也能达成,要求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可能也掌握了,但同时也磨灭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也不能更好地评价一个学生。因此,在开展“任务驱动”教学的时候,应该讲究一个宗旨,那就是求变求新,并且让学生也明确这一点。

参考文献:

[1]郭绍青.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2006,7.

篇5: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

摘 要:针对传统教学中学生参与程度不够、学习积极性不高、反馈不及时等问题提出“任务驱动、实时评价”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将课程任务划分为课程大任务、阶段中任务和课堂小任务,用任务驱动学生,使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并通过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实时评价学习效果。以操作系统课程为例,具体阐述实施过程,近3年的实践结果表明,此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任务驱动;实时评价;网络教学综合平台;操作系统

0 引 言

当前,高等教育的教学效果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求知欲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等方面。经调研发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为:①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②学生的疑问和困惑得不到及时解答。

如何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W质量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邢晓敏[1]等提出“参与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李莉[2]、顾昊[3]等提出“虚实结合”教学法;黎志东[4]等提出启发式、案例式教学方法;梁中贤[5]等提出小组讨论方法;韩忠英[6]等提出微课教学;赵华绒[7]等提出探究教学。这些教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学生人数众多,往往只有一部分学生参与讨论或发言,教师无法及时评价每位学生的表现;对于过程性强的知识点,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设计虚拟软件、微课、案例,而对理论性强的知识却不太适用。“任务驱动、实时评价”的理论依据

任务驱动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积极主动地应用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8]。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学生的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更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通过新经验和原有知识的相互作用,充实和丰富自身的知识和能力[9]。

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存在一些问题:①教学进度不易把握;②课堂管理待改进;③评价有困难。

实时评价指教师和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对任务的完成情况给予一个客观的评价。实时评价有助于加强对学生和学习过程的关注,能有效弥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不足。“任务驱动、实时评价”在操作系统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涉及面广、内容复杂、概念抽象,不易理解、不好掌握。虽然教师下了很多功夫,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太理想。在操作系统课程中引入“任务驱动、实时评价”主要包括4个环节、3种任务和实时评价。

2.1 四个环节

“任务驱动、实时评价”需要网络环境的支持[10],分为4个主要环节: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建设、课堂教学、课后学习和教学评价,见图1。

1)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建设。

综合平台的建设采用优慕课在线教育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授课教案、参考文献、网络资源、电子教材、微课、实验指导、试题库等内容。教师需要在课前围绕教学内容收集、整理足够丰富的资源,以便学生自主学习。

2)课堂教学。

操作系统内容多且不易理解,学时也被压缩(目前理论课30学时,实验课10学时)。课堂时间主要用于课程内容、重点、难点的讲解,学生共性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布置任务、学生成果展示等。课堂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增加互动,吸引学生注意,提高教学效果。

3)课后学习。

操作系统课程学时较少,而大学生课余时间较多,因此课后学习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课后学习分为网络自主学习、讨论和协作学习。

网络自主学习指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学习资料,自主学习、网上讨论、交流和答疑,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参与答疑,这种方式灵活、便捷。

小任务讨论环节放在课后,解决了学时少的问题,使教师能有效地把握教学进度。

协作学习是学生自行组成学习小组,共同搜索、处理信息,资源共享,分工完成大任务,最后进行成果展示,成果主要在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上展示,优秀作品在课堂上展示。

学生是课后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辅导者、引导者,学生可以随时通过网络获取帮助,也可以成为“教师”。课后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讨能力和合作能力[11]。

4)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指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评价方法、标准等,根据考试、阅读课程教学材料、在线测试、课程作业、课程问卷、小组讨论记录、组内评价、参与答疑讨论等学习情况对教学进行定量评价,见图2。定量评价方法客观、全面,有效地解决了任务驱动教学法评价困难的问题。

“任务驱动,实时评价”的4个环节紧密相连,缺一不可,每个环节都要落实。图3为“任务驱动、实时评价”的实施过程。

2.2 任务的提出

根据任务的完成阶段和难易程度,可以将任务分为课程大任务、阶段中任务和课堂小任务。

1)课程大任务。

教师在总体学习目标的基础上,设计一些课程大任务让学生选做,一般在课程开始时布置,在课程结束前完成。学生可以自主组成学习小组,对任务进行细分,分工协作完成。在操作系统课程中,设计了多个大任务,如操作系统原理演示系统开发、增加新的设备驱动程序、Linux服务器的配置和应用、自制操作系统等。这些任务往往比较复杂,教师不向学生提供详细具体的指导书,需要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明确设计目的,确定设计内容,搭建实验开发环境,分析设计,提交完整的报告、程序清单、参考文献等。

2)阶段中任务。

完成若干章节的学习后,教师会向学生布置中任务。中任务主要对前一阶段的内容进行复习,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中的“在线测试”。学生可以自主决定学习时间和测试时间,该方式方便、灵活。“在线测试”的题目由“试题试卷库”自动随机产生,每位学生的题目都不同,避免了抄袭。“在线测试”结束后系统会自动评阅,学生可以查阅答案,实现“实时评价”。

3)课堂小任务。

课堂小任务简称“亮、考、帮”[12],分为3部分。

(1)亮闪闪:学生复习、总结课堂上学的内容,找出每次课的重点内容,抄下来。

(2)考考你:挑战自己的学习对手,将自己会做的题,拿来考同学。

(3)帮帮我:向能者求助,在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答疑讨论”板块发布自己不会的问题,与同学和教师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学习。

教??要求学生将“亮闪闪”和“考考你”抄在作业本上,隔堂检查,按完成认真程度分3个等级评分,计入平时成绩。

2.3 实时评价

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可以对“在线测试”客观题进行自动批改并给出参考解答,学生在测试完成后即可知道自己的答题情况,实现了实时评价,有利于学生查缺补漏。自测题按组卷策略随机产生,每次都不同,可以避免学生抄袭。

学生通过网络教学综合平台提交课程作业后,教师不用等待作业收齐,就可以批阅,学生也可以马上看到自己的评语和评分,省去了作业的收发过程。当作业有雷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交作业的时间分辨出来。网络提交的作业查询、整理、归档非常方便,且绿色环保。

大任务采取分阶段提交文档、教师实时评价的方法,如大任务操作系统原理演示系统开发,分需求分析阶段、概要设计阶段、详细设计阶段、编码测试阶段4个阶段提交文档,教师分别对文档给出评阅,实现对大任务完成的过程监督,有效地控制了大任务的完成质量。“任务驱动、实时评价”效果

2012年11月开始,笔者开始进行操作系统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建设,包括教学资源的收集、整理,试题的录入等;2013年开始逐渐将“任务驱动、实时评价”应用到操作系统课程教学中,先后在网络专业2011级到2014级进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1 学生考试成绩有所提升

笔者从2011年开始担任本科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任务,表1为各次考试的情况,考试都是闭卷考试,难度相近。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任务驱动、实时评价”后,学生考试平均分有所提高。

3.2 学生积极参与答疑讨论

由于性格等问题,部分学生不愿参与面对面的答疑讨论,但会很积极地参与网上答疑讨论。几年来,123人次参与讨论,365人次浏览了话题。

3.3 考核评价方法逐步完善

实施“任务驱动、实时评价”前,课程考核平时成绩主要是考勤和实验报告,评价方式比较单一,不够全面、合理。引入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实施“任务驱动、实时评价”后,课程逐步提高了在线测试和网络学习的占比,促使学生加强平时学习,减少考前突击,提高学习成效。在2016年春平时成绩中,考勤、在线测试、实验、网络学习分别占30%、25%、20%、25%。

3.4 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程度较高

自2014年起,笔者开展、收集了3次网上课程问卷调查,分别收到43、46、66份有效问卷,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见表2。学生对网络学习的效果比较满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得到了提高。结 语

笔者将“任务驱动、实时评价”引入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注重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建设、课堂教学、课后学习、教学评价4个环节,以任务驱动学习,并做到实时评价。实践表明,此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网络收集资料的能力和分析、判断、协作能力;改变了仅以考勤、考试评定成绩的单一评价方式,实现了定量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合理。当然,仍有部分学生平时不学习,考前突击,课后学习不够积极。笔者将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4个环节,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6: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

摘 要:职业任务驱动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实际教学的新尝试,将其引进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有利于促进职业院校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本文结合课堂实例,阐述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关键词: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 职业生涯规划 教学改革

当前,国家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突出的位置,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要求。技工教育应向社会输送具有“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可见,技工教育需紧扣学生专业和未来职业岗位的需要,才能培养出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

职业生涯规划在技工教育中属于文化基础课。在注重技能训练的技工院校,面对厌倦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学生,如何恰当运用教学方法,使职业生涯规划课更好地指导学生做好就业准备,成功地使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与未来的企业岗位接轨?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能活跃、丰富课堂。因此笔者主要探讨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一、立足教学现状,分析问题成因

职业生涯规划是技工教育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讲授学习,指导学生学会从自身及所学专业分析职业生涯发展的条件和机遇,学会正确认识就业,做好就业准备,为走向社会奠定良好基础。然而学生对这门课程却严重缺乏学习兴趣。据调查统计,有20%的学生反映课程无趣,有60%的学生认为学习与否都无所谓。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技校生多数是中考、高考的失败者,自控能力较弱、纪律涣散,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二是传统课堂教学通常采用“教师讲解―举例说明―学生作业”三步走的模式,流于书面习题、作业,导致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昏昏欲睡”的不良教学效果;三是课程体系学科化、教学内容理论化、训练项目盲目化,脱离企业岗位实际。这种教学模式枯燥乏味,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直接原因。如何使课堂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紧密相连?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上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使这门被学生视为“鸡肋”的课程真正发挥就业的指导作用?是一线教师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二、认识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寻找教学改革突破口

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以典型的职业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完成具体的职业任务为线索,驱动教学活动展开的教学方法。它倡导结合学生未来职业岗位,“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以学推做、以做促学,把“做”作为通向理解理论、掌握技能的途径。

这种教学模式分为“提供任务―探究任务―完成任务―拓展任务”四个步骤,教师根据一体化课程中的人才培养目标,以职业任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线,巧妙地设计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典型职业任务;以驱动作为形式,学生在疑问动机和成就动机的驱使下,主动思考,分析任务,将完成任务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完成任务,来达到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目的,给每一位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了开放的平台,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与人合作与沟通的能力,同时也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结合教学实例,实施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

以面试指导单元教学为例,针对学生特点,立足于教材和企业工作需求分析,引入职业岗位元素,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内容,具体阐述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的实施步骤。

1.创设情境,提出任务

现代职业教育研究表明,典型任务的创设是教师准备和实施职业任务驱动教学的着力点。教师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 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职业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更加直观形象。在求职面试中,任务的设计要结合专业特点,把学生学习和职场真实世界浓缩于任务中,使学生与任务交互就是学生与真实世界的交互,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联想,从而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构建。

例如,在2009级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播放优秀毕业生成功应聘的视频,创设了一个紧张求职应聘的场景,先声夺人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接着以一名人力资源管理者在职场中的一项工作任务作为情境,提出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我为企业选人才”,下发职业任务书,见表1。

表1

任务名称 我为企业选人才

任务描述 我叫陈凯怡,是壹加壹连锁超市的招聘主管,现需要为所在企业招聘一批销售员,该怎么做?请同学们帮助完成这个任务

任务要求 1.根据企业岗位要求,小组讨论制订企业招聘员工的方案,并分步进行展示

2.根据制订的方案,进行面试模拟训练

3.以小组合作、小组竞赛方式展开

任务分工 组名(4~6人):

组长(统筹全组工作):

发言代表(代表小组发言表演):

书记员(整理记录,形成文字):

智囊团(出谋划策,提供意见):

2.分析讨论,明确任务

教师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职业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并通过任务的完成来建构知识与技能,这正是职业任务驱动教学的主要特征。任务书下发给学生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而是帮助学生组建团队,选好组长,明确分工,引导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进行教学任务的解读与分析,制订切实可行的团队行动方案。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任务分解为四个子任务,引导学生分步实施。

步骤一:制订符合企业岗位的招聘标准。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得出企业在学历、技能、性格、形象等各方面对员工的要求。

步骤二:甄选企业所需人才的方式。在第一步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完成涉及的知识点的阅读学习和填写,组内讨论归纳出企业招聘员工时采取的选拔形式,并向全班展示完成情况。同时,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设计经验分享和视频欣赏活动,请有求职经历的学生介绍面试形式,并组织学生欣赏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面试场景。

步骤三:设计企业岗位招聘的面试内容。首先大量搜索面试问题,接着对面试问题进行归类,然后分析招聘意图,最后探讨应对方式,逐步化解学习任务的重点。

步骤四:面试模拟。学生在模拟的广州壹加壹超市销售员招聘现场,分组轮流扮演考官与面试者,实现学以致用,达到面试的目标,从而突破本次任务的难点。

每一个步骤就是一个子任务,具有相应的知识点。一个个小任务的完成,最终积累成整个大任务的完成。学生掌握的知识也由一个个知识点积累到整个单元的知识,最后完成整个课程知识的学习,并且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学到了相关的内容知识。

3.合作探究,完成任务

完成任务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提高面试应对能力的体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帮助者、促进者,只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是真正的主体,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任务。

学生在明确任务后,自主探索学习,确定完成每一个小任务的学习目标,规划学习进程,积极寻找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我监控自己的整个认知活动。学生可充分利用互联网、图书馆查找资料,进行多渠道的学习。如对企业招聘信息的搜集,结合企业特点分析信息中对招聘人员的要求,了解招聘流程与方式等。

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以团队为单位进行问题的探究,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寻找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共享集体思维的成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集体完成面试问题的设计、归纳面试应对技巧等。如果小组内部完成任务有困难,也可利用利用QQ、博客等方式,和他人进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团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团队成员间的互相协作,在不断的探究中解决问题。通过这种协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开拓了自己的思路。

4.评价交流,拓展任务

心理学研究指出:学习的成功是最能使学生感到满足,愿意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重视任务评价与考核是对教学效果的有力保证,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评价方式可灵活采用个人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要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的评价,实行鼓励性评价,要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提升与发展。

笔者通过模拟招聘现场,搭建学生表演平台,让各个小组向全体同学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还要求组内、组间学生相互分析表现优劣,然后教师做出适当点评,对知识点进行总结,查漏补缺,对部分难点进行示范,使学生能够看到他人的长处,同时也能注意到自己的不足,有利于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前进。通过师生交流,归纳出在面试提问环节中面试者要注意的应答策略与技巧,学生从而思考、获取面试规律及回答问题的思维方式,做到活学活用。接着,教师提出拓展性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自己面试经历成败的原因,并经历一次面试。最后,师生共同填写《任务完成评价表》(表2)。

表2

项目 评价内容 评价等级

(A优、B中、C差)

自评 互评 师评

专业能力 能否完整复述面试概念与正确理解面试意义

能否阐述面试基本环节流程

能否准确识别常见面试的类型及非常规面试类型

能否归纳各类型面试的两个以上关键特点

能否完整填写任务书等

能否参与求职应聘的模拟活动,展示个人风采

关键能力 重视求职就业问题,学习态度主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具有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语言流畅,能紧扣主题,有条理地组织自己的语言

具有团队合作意识,注重沟通,能自主学习及相互协作

有责任意识和工作计划执行力

自我反思 1.我觉得这次学习:□意义重大□比较重要□作用一般□无聊透顶

2.我新学了,还未弄懂的地方是。

3.我最感兴趣的地方是,我表现最棒的地方是。

4.我认为最不满意的地方是,我建议。

5.老师和同学给我的评语是,我今后要改进的地方是什么?

6.我们还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希望老师知道的是什么?

四、总结实践经验,提升教学质量

对《任务完成评价表》的数据进行统计,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后的职业任务学习,有12%的学生认为学习该门课程意义重大,有64%认为比较重要,有21%感觉作用一般,仍有3%认为无聊透顶。对比传统教学,这已经有了很大进展。实践证明,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学生特点,为学生提供了树立良好形象的机会和场所。为了不失体面,学生必须认真分析完成任务,充分挖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课堂上才能一展风采,不辜负小组同学的托付,从而得到同学们的尊重。然而在实践中,笔者也发现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有一定的要求,并不是每个内容都适用此模式,尤其是一些基本概念、基本操作的学习就不适宜;另外,只有当学生相关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这一模式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因此,在实施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任务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设置阶梯式难度,使学生都能拥有“跳一跳就够得着”的成就感,产生持久的学习热情。这一点,教师可以通过对同样的材料做出不同的要求,或对不同的材料做出共同的要求得以实现。

第二,要重视教师一职多能作用的发挥。教师在任务启动、展开、深入和结果等阶段均起灵魂作用,是保证教学的关键因素。需要教师通过学习与实践不断提升设计任务、组织活动、指导示范等方面的能力。

第三,要不断拓宽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领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除了面试指导,还有职业规划书撰写、择业指导、创业指南、法律常识与社交礼仪等内容,教师可以在这些单元中不断尝试与创新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同时可以延伸到其他课程中。

综上所述,基于职业任务驱动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改革,主要从职业岗位切入,以任务为桥梁,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任务,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完成任务,真正感受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作用,提升了学习兴趣,达到了学习内容与岗位能力对接的目标,实现了学有所用、学而会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7: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

四、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于程序设计语言教学,在教学上要把握几个原则。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于教学之中,不但要服从一般性的教学原则外,还要把握下列几个原则:

1、学会学习原则任务驱动教学法,将目标定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能力上。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掌握有序的学习途径,在教师的指导下去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学习。这一目标的定位,能使学生适应新世纪的需要。

2、任务适当原则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启动就是“任务”的建立和下达,建立难度适中的任务关系到该模式教学的成败.这个任务应该是学生通过适当努力能够完成的。所以任务设置要适当。

3、学用互促原则任务驱动教学法完成教学任务的途径是通过“用”来促进“学”的,用然后知不足,用然后学,学以致用,学用互动,相互促进.4、合作交往原则在教学中要注意个体探究能力的差异。把个体自学与群体讨论,合作探究结合起来。提供三个学习空间,把个体学习、小组学习、班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人人参与,鼓励提出不同见解,使教学方式变成更为生动、活泼的全员探究合作教学。

5、教师参与原则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不是袖手旁观,应参与学生的讨论。教师在其中的角色是:(1)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教师要制定好策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和求知欲。由于每个班的学生都存若干层次,尊重每一位学生,激励每一位学生。(2)善于归纳问题的指导者。教师一是参与讨论,在众多问题中能筛选提炼出最适合某个或某类学生探究、积极思维的问题。二是在学生的众争纷议中能恰当地梳理,进行必要的引导。(3)教学活动中调节与组织者。调节好三个学习空间的转换,控制好个别研究和集体讨论的步骤、节奏和深广度,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思维。

篇8: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思考和实践

一、加强合作学习, 是“任务驱动”成功的关键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教师既要随时解决一些软硬件故障, 又要直接地充分关注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这是相当困难的。同时单独完成任务对于一般学生肯定有难度。只有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充分体现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合作精神, “任务驱动”才能成功。

1. 小组合作分组原则

确定人数:既要考虑组员个体的参与, 又要考虑组员之间的合作, 一般一个小组的人数以4人左右为宜。

优势互补:按照“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的方法, 把班级成员进行合理的分配组合, 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 在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互补的前提下尽量合理组成在协作、竞争等能力方面水平均等的小组。

2. 小组合作学习流程

以制作一张新年贺卡为例。首先由小组长进行分工:小组根据各人的兴趣特长, 分别担当美工设计员、文学创作员、汉字录入员、编辑操作员。先由编辑操作员操作, 其他同学各司其职, 围着进行集体创作示范画, 制作好了进行反思和修改。然后再每人进行独立创作, 最后进行组内交流和全班交流。

不同基础水平、思维方式、学习风格的学生为了共同的目标, 自由讨论, 互相启发, 互相进行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 共同解决困难, 共同实现着认知与情感的发展。学生进行的是愉快和谐、富有成效的合作学习, 自然会产生快乐有趣的情绪气氛, 这种氛围一旦形成并保持下来, 必然给学生带来高涨的学习热情, 推动他们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地努力, 有利于知识技能的积累和智商、情商的发展。

二、组织课外活动, 是“任务驱动”必要的延伸

在课堂教学中, 任务的设计是服务于教学目标的, 同时又要考虑教学时间、学生个体差异等因素, 所以任务一般是细化的若干小任务, 知识点的覆盖面不是很全面, 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培养和提高。为了巩固课堂教学的学习成果, 我们必须要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紧密联系起来, 把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必要的延伸、拓展和提高, 才能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教学内容, 同时也让学生更加深入体会到所学的知识、技能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通过课外活动作品的竞赛和展示, 让学生更加有学习的成就感,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增强继续学习的内驱力。

1. 项目考级

我们学校在信息技术考核方面采用考级制, 分成汉字输入考级、Word编辑考级和网络应用考级三种项目类型, 对所有三至六年级的同学采用自愿的原则, 自选内容参加考级;考级时间为周五一天;考级内容和要求在网上公布。考级形式为上机操作;考级评价为发考级证书 (分A、B、C三级) , 考级证书作为综合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通过项目考级这个课外任务驱动,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取得学习的成功, 从而形成自主的学习内驱力, 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增强了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2. 作品展示

我们对学生制作的电脑绘画、电子小报等作品, 以班为单位, 进行全校展出。在作品制作准备阶段, 我们便向学生提出优秀作品展示的“任务”, 并说明每一个同学都有成功的机会, 让学生对自己作品充满信心。我们实际上也尽可能地将所有学生的作品都展示出来, 并进行适度的赏析。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满足感。

3. 竞赛活动

赛, 让学生在竞赛中发现学习上的优点和不足, 增强学生的参与竞争意识, 同时也加强了知识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

三、科学合理评价, 是“任务驱动”的价值导向

科学合理的评价决定了“任务驱动”的价值导向。所以我们一定要以新课程评价理念为指导, 才能让“任务驱动”在信息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 体现其先进性和优越性。

1. 评价要体现主体的互动性和差异性

在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时, 教师不能搞“专制”。要先让学生自己对自己的电子作品的构思、操作、效果、不足, 先进行自我的评价, 也可以让组内或组间的学生进行点评, 教师也要参与到评价的讨论中来, 跟学生共同进行赏析作品。对不同作品不能有明显的等级之分, 要从不同同学的个性角度来分析作品的风格和特点。

2. 评价要体现指标的多元性和综合性

评价指标不仅要包括结果 (作品的质量、目标的实现) , 更多要注重过程, 让学生谈学习的体会, 谈遇到的操作困难和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谈合作的效果和问题, 谈自己的兴趣和注意力的集中程度。

3. 评价要体现成效的激励性和发展性

在作品品评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 并及时给予鼓励,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同时还要发现并抓住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及时给予启发, 为以后的再学习打下伏笔, 让他们以“爱学”“乐学”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 从而不断培养自己获取信息的能力。对学生作品的缺点和错误不能一味责怪, 要进行认真的分析, 提出合理化建议, 让学生知道如何进行修改和改正才能做得更好, 充分体现评价的激励性和发展性。

上一篇:数学多媒体教学反思下一篇:劳务派遣转正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