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024-05-09

教师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精选15篇)

篇1:教师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注重生活应用,让学生乐于在生活中实践数学

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的应用价值。 在教学活动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能够用数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联系实际,帮助学生能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强学生的生活实践,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实际生活出发,在数学和生活之间架起桥梁,教师提取生活中一些题材,让学生联系实际,学会解决问题,例如:在引入圆、正多边形等概念时,举出了大量的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在介绍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也是注意从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入;利用垂径定理解决赵州桥的主桥拱半径问题;利用正多边形的有关性质求亭子的地基等。通过学生生活方面的数学问题,如身高、体重、视力等;保护动物、收集废电池等环保问题;经济问题;净胜球问题;社会问题;三农问题等等。引导学生亲近数学,感受数学与我的联系,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总之,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同时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我们应该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认真处理好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这一对辨证统一的矛盾,努力营造宽松愉快的教育氛围,积极寻求开放、生动、变化的课堂教育模式,认真实施诱导、鼓励、尝识的教育策略,使学生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全身心投入到自主学习的最高境界中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篇2:教师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重视训练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和方法。受应试教育影响,测量、画图、制作等技能过去被一些教师严重忽视。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我在低年级教学中,重点指导学生掌握量线段的长度、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画直角、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等方法。在中年级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运用测量工具在地面上测定直线、用量角器按指定的角度画角等。在高年级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画图、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等。通常情况下,这种训练分为两步。第一步,我边做边教方法,使学生清晰地获得操作过程中每一个具体动作的视觉形象。第二步,在这个基础上再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实践,让学生强化和巩固自己掌握的操作方法,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从小养成,在数学方面,学习习惯大致包括:

仔细观察,增强感知力。低年级教材里直观的东西较多,高年级教材中线段图较多。从低年级开始注意教给学生学会比较、观察,从而进行正确的判断、推理。如:在教9加几与8加几时,我让学生说一说9加几与8加几有什么相同与不同……指导学生观察、比较,找区别,抓联系,养成仔细观察、善于比较、发现异同的好习惯。

及时检查,调节思路。小学生多数没有养成仔细检查作业的好习惯,甚至不会检查。我在数学课上训练学生:一看是否抄错题或数;二看运用公式是否准确,计算过程是否出错;三看答题书写是否完整。

篇3:教师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改革教学方法, 巩固学习兴趣。鼓励教师的个性化教学, 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做一些相对夸张的动作, 打破和学生的距离感。在教学中挖掘学生不同的兴趣点来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融入到和谐的课堂气氛环境中,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谐的氛围, 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和谐的语气, 亲切的笑容, 鼓励的话语, 会使学生感到无比关怀, 那么他们就会用爱和尊重回报教师, 努力学好英语。

帮助学生建立英语学习的目标体系, 指导他们寻求达成一个个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鼓励他们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克服困难, 磨炼意志, 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喜欢学英语, 由被动变成主动。另外, 通过面批学生作业和课外辅导以及和学生谈心, 使他开始对学习英语产生兴趣, 主动投入学习。

二、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是首要途径

学会预习, 是为了在课上创设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在课前, 学生要自主预习。在课堂中, 让学生开展合作预习, 同时教师布置预习任务一定要有针对性和层次性, 目标要具体, 便于学生操作。通过课前检查, 对预习好的同学加分, 同时教师在课堂中采用一些促进学生自觉预习的教学方法。

三、直观教学, 加深孩子理解, 让学生“会学习”

新课程学习开始前, 教师将对学习内容有一个整体把握, 把握的对象不是抽象、笼统呆板的语言, 而是有趣的、形象的、可视的、具体的物体。比如它可以是一幅卡通画或彩色招贴画, 或是一个或一组能反映整体内容的玩具。如果是组织一些或一系列充满人情味的且诱导性、启发性特强的问题, 通过语言描述来促成学生对新内容的初步理解。

专家表示, 所谓“能力英语”不是片面强调口语或者听力, 虽然英语表音密码阶段的课程以破译表音文字的语音规律为基础解决了语音问题, 但是学生仍然需要通过“词义识记”和“九九句法”课程的专业训练和大量阅读练习培养英语的语言思维方式, 建立英语交流和使用的能力。从而使得初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以文化的积累为主, 学习高效而轻松。同时教学中应经常组织洋节洋味儿、中外文化交流等亲子课外活动, 仅靠几次活动课并不能实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建立独立思考和广泛兴趣的目的, 但是活动无疑增强了学生学习的意识, 教会了他们方式方法和学习的方向, 好的学习方法是学以致用的利器。

四、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 为其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每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 在课堂中, 教师应该让更多的学生有充分表现与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凡是能够通过活动掌握的内容就不靠讲解去掌握, 凡是能够经过努力表达的就不去直接给予帮助,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自由人, 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 并让更多的学生参加小组讨论, 配对对话, 角色扮演等, 让他们有话想说, 有话敢说。根据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 通过自制的游戏、比赛、表演等教学活动来使学生乐于学习英语, 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五、使自主学习延伸到课外

教师布置作业, 必须具有开放性与创造性, 结合学生生活, 学以致用。教师可以提供适合初中学生阅读的英语课外读物。提倡准备摘抄本, 摘抄课外所学的知识, 与教师进行定期交流。

六、学生自信, 需要称赞

“没有教不好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其实学生都有能力去把英语学好, 就看教师如何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很有天赋的孩子因为兴趣的原因而学不好英语, 是很让人痛心的。应对不同基础的孩子, 特别是后进生, 发现他们的每处微小的进步, 用放大镜放大优点, 给予信心和鼓励, 使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勇气和力量, 从而树立自信心。

篇4:教师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举一反三;充满好奇;自主学习

一、要对基本的定义、概念理解好,做到举一反三

有的学生认为老师讲完的题,我都会了,可是,当自己做题的时候,却不知道怎么做了,即使做出来,老师一讲,这个题还是做错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没有真正地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地理解。没有做到举一反三。当我们能够对物理题自己做出来的时候,心情会豁然开朗。不要急于求成,先从简单的题入手,做几道老师讲的类型题、常规题,对自己充满信心,做出来了,心情自然很好。对物理就产生了兴趣,能够克服困难,持之以恒学下去。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

二、对物理要充满好奇

物理是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许多现象都是物理知识来解决的。例如,下雨的时候,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呢?通过对物理的学习就会知道了,是由于光速比声速快的原因。所以,我们要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与冲动,多思考问题,这样我们就打开了科学的大门。可见,学好物理这门学科要从点点滴滴做起,从生活经验当中去积累,增加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好奇,还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培養他们的意志和品质,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要充分地利用好课前、课中、课后这三个环节

所谓的课前就是要在老师讲新课之前,做好预习,对哪些知识自己一看就会,哪些知识自己看了也不会、不理解。要做到心中有数,对于不会的,不理解的,在老师讲的时候必须全盘吸收、消化理解。课中,就是老师上课的时候我们要高效的听课,不能三心二意,无论外面发生什么事情,或者班级有的学生传纸条什么的,都不要溜号,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有效地利用好课堂的45分钟,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灵活运用。课后,就是老师讲完课了,我们怎么办呢?要总结、反思,总结老师在本节课当中所讲的知识点,积累到笔记本上,对老师重点讲的知识点要反思,挖掘其中内涵,通过做一些习题来巩固、理解、消化、吸收。

总之,通过不断地学习,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增加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的思路开宽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就会提高了许多。

篇5:教师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主学习能力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性质和地位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从中可以看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就要实施自主性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我在五年级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有趣情境,激发自主学习动机;设定目标培养学生目标意识;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主动学习;分层作业,自主选择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让学生有“我要学”、“我要知道”的强烈求知欲,让学生在“为什么”的中去探索。培养学生健康的自学心理、树立自学信心,激发自学兴趣。与此同时,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体验,在学习过程中找出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最终在最佳的学习状态中,亲自实践,学会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品味自己劳动成果所带给的快乐。

教师要勤于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多表扬学生的点滴进步和点滴发现,不断激励学生自学。

2.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愉快的口语交际氛围 在轻松、愉快、民主的氛围中进行口语交际,学生能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小学生的记忆力,思维能力及潜力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应该平等亲密,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由、和谐、相互尊重的环境和气氛。让学生在这一个环境中体现“自我”角色。使学生在交际中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提出问题,有勇气去质疑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都有权力保留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在宽松、民主的交际氛围中不仅调动了学生的激情、启动了学生的联想、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教师可以用如下方法来实现:

2.1教师在课堂上应放下架子,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时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他们的观点给予尊重和肯定。教师应是学生忠实的听众,应适时地提出自己的看法、评价,做到师生互动。教师要培养学生听的习惯,在学生交流时,要提高说话人的积极性和听话人的素养。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对好的观点和方法给予表扬,表扬立意新颖、思维敏捷的同学也应大加赞赏。鼓励其他学生拓宽说话人的说话领域,让融洽与合作的阳光

普照每个学生的心灵,从而形成一种敢于交流,乐于辩论的口语交际氛围。

2.2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教师通过身边的事、物创设情境,让学生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让学生在辩论中感到口语交际的乐趣。此外,教师可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安排一些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活动,既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又能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能丰富学生的语感,能增长学生的见识,极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和表达能力的增强,是学生走入社会前的必修课。

3.重视学生课内外阅读,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在新大纲的基础上明确了阅读总量和各学段的阅读数量。因为: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分析、概括、思维集一体。阅读能力的提高,对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起到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可用以下方法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3.1强化中年级的读文教学,改变以往的“落后阅读”教育向“尽早阅读”方向发展。如:给五年级学生推荐六年级的语文课本,给六年级学生推荐七、八、九年级的语文课本和优秀作文,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好字、词、句,增强他们驾驭高一级课文的能力。

3.2强化学生的阅读时间和阅读效率,让学生在教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多信息,学到最多知识。让学生精读为主,以略读、快读为辅。让学生在阅读中常常遵循“快读-略读-精读”这样的次序:先用快读法,迅速选择阅读材料:再用略读法,迅速抓住阅读材料中的主要内容,确定阅读重点;后用精读法,正确而有创见地理解阅读材料,做好读书笔记,写好学习心得,整理好读书笔记。久而久之,小学生的分析能力提高了,综合能力提高了,解决语文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收集和整理语文信息的能力也增强了。在训练中既启迪了小学生的心智,磨炼了意志,又滴沥了品格。

4.“问”是开启学生心智的一把钥匙

在教学过程中,巧“问”能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有时会收到化石点金的效果。那么,教师的“问”要注意些什么呢?

4.1提问必须有价值。“是不是,好不好,会不会”等不利于调动思考积极性的问题不必提。

4.2提问必须及时,由浅入深,循序渐渐。4.3提问必须因人而异。针对不同深度的教材,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如:可用直接提问、间接提问、选择式提问、扩展式提问等。

5.培养好学生的习作能力

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也是提高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作文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能检验学生的书

面表达能力,又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应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作文知识和作文技能外,应着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个性品质。因为学生的创新能力越强,学习语文的能力就越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后劲越大。

5.1挖掘生活作文的审美性。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深挖生活作文的审美性。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捕捉如诗如画的生活美,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教师要强调:作文源于生活,要写好一篇文章,离开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观察是不可能的。鼓励学生多观察,善观察,在实写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理性思考。

5.2让作文评价充满人文关怀。学生的作文,充满了他们的智慧,表现了对所选素材的建构能力,影射他们的生活空间。因此,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应充满人文关怀,应多鼓励,少指责。评价时可采用如下方法:

(1)延时评价,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学生在教师“延时”的这段时间里,可以做充分的修改。

(2)多元评价。对不同的学生评价的方向不应相同。如:有的同学字写得好,有的同学作文内容写得好,评价时教师应抓住学生的闪光点。

作文训练不能局限于课堂内、校内,教师应拓宽学生训练的空间,从课内走向课外,从校内走向校外,克服为文而

篇6: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

合理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的方法,使学生愿学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相遇问题”的教学,一是要求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形成两个物体运动的观点;二是要求学生学会分析、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并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以前学的是一个物体的运动,而现在是有两个物体在运动,有些学生对题中的术语,如两地、同时、相向、相遇等的意义不明白,就会对题意理解不清,造成学习困难。本人在教学时,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了一幅动态画面:首先是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接着两车相向而行,直至相遇的全过程,并适时通过闪烁、发声等手段,让运动过程由“静”变“动”,使学生充分理解“两地、同时、相向、相遇”的含义,为后面计算方法的学习,扫清了障碍。这种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生动、形象、直观、科学地虚拟了“相遇问题”的现实情境,化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的思维开始活跃,充分做好了全身心投入新课学习活动中去的准备,从心里愿意和老师及同学一道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知识。

篇7: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改强调的是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而最能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就是自学的过程,自学不是简单地自己学习,自学是由独学、对学、群学构成的。只有经过这几个方面的学习,学生对教材的掌握能力,自主能力的培养才能过有所提高。

首先是独学,何为独学呢?说的深奥点,就是不依赖教辅书的参考答案和学习伙伴的独立思维、独立观点、独家学习成果。这就是所谓的独学。在独学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对教材的掌握不透,对知识点的不了解等问题,独学的目的就是要找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在小组中群学做准备。没有个体的真正独立,就没有群体讨论的价值基础和思维的发展,因此,独学在自学中充当着奠基石的作用,为下一步的对学,群学做好充足的准备。只有独学的深入,才有群学的高效。

其次是对学和群学,对学是在独学的基础上在对子进行探究式学习,发挥学生的互相帮助的精神。简单的来说就是两个孩子把要解决的问题先自己进行交流和探讨,互相解决难题,在在小组内集中讨论,接住集体力量加大解决力度。实现“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的效果。美国教师罗杰约翰逊说:“小组的规模越小,学生越不容易偷懒,越不容易产生搭便车的心理。”所以,对学在教学中是必要的。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讲的就是人多,人心齐,力量大的道理。如果人多了反而是“三个和尚没水喝”,那就适得其反了。所以群学就有一个组织、分工、协调的问题。

篇8:教师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自主学习”的定义

自主学习是指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 是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方式。其核心在于“自主”, 强调个体独立、主动、自觉、自我负责地学习, 强调对学习的自我定向、自我监控、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 是教学条件下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自主学习概括地说, 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

大学英语教学单靠教师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掌握英语知识技能的比重, 必须随着学段的提高而增加。这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 (高等学校本科用) 》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 这里其实就是指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种能力可以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英语学习能力。

2“自主学习”方式的实践途径与策略

2.1 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

大学英语教师要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 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学”为重心, 并不是排斥“教”, 也不是不要教师的系统讲授。以“学”为重心, 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学生爱学习, 学会学习, 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充分体现他们是学习的主体, 而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培养。

大学英语教师在发挥导引作用的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下几个环节:

a.在备课中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既备教师如何教又备学生如何学;既考虑教材、“课标”要求, 又考虑学生的知识现状和能力水平, 并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b.在课堂中走出“演讲的角色”, 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情境, 开动脑筋, 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c.在课后不使学生进入大量的“题海”, 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d.将语言背景及相关英美文化等知识介绍给学生, 使学生带着兴趣进入英语学习的角色。e.上课时应多涉及四、六级词汇及考题, 使学生多接触考试方面的知识, 以减少学生学习及考试的压力。

2.2 教学要归还学生的主动权, 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

大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此学习的主动权应掌握在他们手中。然而, 受高中英语教学模式的影响, 教师成了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宰, 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落实, 即老师讲什么, 学生听什么, 这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师生关系最突出的问题。要优化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必须坚持活化教师主导作用和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辩证统一, 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a.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要彻底改变教师“问”、学生“答”的现状, 把课堂变成学生“问”的天堂。b.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课堂50分钟, 教师讲得多, 无疑就挤占了学生的时间, 把时间还给学生就是让学生多读, 在读中发现问题, 学到知识。c.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教师的精讲是必要的, 但学生表达自己的认识、情感的交流更重要。要更多地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d.把练的安排纳入课堂。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自觉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探究创新的能力。

2.3 精心设计主体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 是通过活动表现的。活动是更新教学观念, 开创大学生英语教学新局面的一个重要支撑点。活动是转变学习方式的关键。课堂教学中主体作用的发挥更是通过学生参与的主体活动实现的, 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主体活动。

组织活动要了解主体、客体、环境等方面的情况。主体情况指学生的认知水平、英语基础;客体情况指英语特征、教学的目的和内容;环境指英语输入和输出的外部条件。精心设计主体活动就是要根据阶段性教学要求, 把主体、客体、环境等方面情况联系起来, 并寻找出三者间相互作用的最佳联结点, 使学生能够参与, 乐于参与并在参与中得到听说读写方面的有效训练,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体验成功。成功的体验会给学生带来愉悦, 带来自信, 带来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总之, 大学生的发展是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核心理念。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掌握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大学英语教师不只是知识的载体、知识的来源, 也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 教学不能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要相信学生自己能构建知识, 成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引路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应利用英语自身的魅力着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宽敞的学习空间, 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 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让大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参考文献

[1]夏晓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新探[J].大学英语, 2000, 2.

[2]许孟雄.学英语教英语[J].英语世界, 1991, 1.

[3]莫智文.大一学生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M].2008.

[4]胡正辉.英语学习策略[M].2006.

[5]扬淑梅.调动学生自主性是加快输入到输出过程的关键[J].外语教学, 2003, 2.

[6]刘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 3.

篇9:教师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012年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我校全面铺开。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在新课改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大的触动,切实体会到自身很多传统教学方法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不符合教学的基本规律,因而导致学生完全依赖老师,不会主动探究,学习效率低下。习惯了硬性灌输的英语教师如何结合学科特点引导已习惯了接受式学习的学生尽快走上自主学习的道路,已经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自主学习的概念和内涵

首先将“自主性”(autonomy)这一概念引入外语教学的是Henry Holec,他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①确立学习目标;②定义学习内容;③运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④监控学习过程,如节奏、时间、地点等;⑤评估学习效果。

三、我校英语学科关于自主学习现状调查及分析

1.我校学生英语学科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

根据Henry Holec对自主学习含义的解读,我们拟定了12个问题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如下:高达83%以上的学生很少或没有制订学习计划、主动问问题或主动与他人合作。近一半以上的学生很少或没有在课堂上做笔记、积极发言、使用词典等辅助工具。更值得我们引起注意和思考的是,在最基本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制订学习计划方面,学生显得更加被动,均有近2/3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复习及有规律制订自己学习计划的习惯。这种现象表明:现在的中学生对学英语的意义和目的不够明确,缺乏基本的科学学英语的能力和方法,他们除了机械地按要求完成作业外,大多没有主动积极学英语的习惯。

2.我校英语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状况

为了了解我校英语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状况,我们特别对英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包括9项内容,每道题的选项按照教师的赞同情况赋分(最高5分)。从调查结果可看出我校英语教师在问卷调查中的各项分值严重偏低,除了“有意培养学生预习复习及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平均分超过3分,其他项均低于三分,尤其“布置课外任务,让学生利用图书馆或网络获取有用信息”及“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这两项平均分仅为0.12和0.13。对于调查的结果,我校英语教师并没有感到十分的意外。通过访谈,不少老师承认他们长期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也习惯了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假如教师教学方法改变了,而学生不适应导致成绩变差了,谁能担得了此责任?另一方面他们认为绝大多数学生基础差,没有能力进行自主学习,放手让他们自行去探索研究等于浪费时间。

四、英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对老师和学生的调查和访谈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我校传统的英语教学导致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扼杀了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能力,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成绩总体偏差。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英语教师要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至少应着眼于两方面:一要转变观念,二要付诸切实的行动。

1.转变思想观念,形成以下认识

(1)学生是具有巨大学习潜能的人

我校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差,我们老师在教学上往往不敢放手,认为他们没能力自主学习,脱离了老师他们就不知如何学习了。而我们的学生也在老师的大包大揽中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事实上不是我们的学生没能力,而是我们老师低估了学生的能力,乃至束缚了他们能力的发展。英语教师应学会将学生的潜能挖掘出来:首先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次是该放手时就放手,给学生时间,给予其恰当的引导,假以时日我们就会发现他们有能力做到我们认为做不到的事情。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现代教育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学”的主动性,教师的作用体现在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最有效地进行学习,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在很多方面体现自主学习方式。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艰巨性

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新课改在我校刚刚起步,我们学习别人先进的经验,但不能生搬硬套,必须结合本校乃至本班學生的实际情况,因此教师必须积极合作,发挥集体智慧,探索出切合实际的行动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这个探索的过程是一个师生受益的过程,却也是一项费时费力的过程,因此需要每位英语教师积极参与,乐于奉献。

2.付诸行动,做好以下工作

(1)划分学习小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根据某一次大型考试的成绩,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小组。在成绩相当的情况下,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微调。所谓“组内异质”就是学习小组在构成上应体现班级的缩影,以保证组内各成员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保证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组内各成员的主动参与和互助合作;“组间同质”是各小组的总体水平要基本一致,从而保证各小组之间公平竞赛的展开。班级学习小组的建立为课堂实施小组交流提供了条件。

(2)介绍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予学生学习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外语学习的能力至关重要。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及学习策略,学会灵活恰当地运用这些学习方法及学习策略,不仅可以促使自己在英语学习方面发挥最大的潜力,而且可以增强自身的英语学习责任感、自主性、独立性、自我导向性和自我效能感,从而激发自己的内在学习动机,产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3)利用导学案,让自主学习有章可循

自主学习是在师生双方统一的教学活动中的学习,因此,要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就需要在师与生、教与学之间搭建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平台,我校教师经过多方的学习和探索,认为“导学案”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把传统的教师的“教案”改革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案”,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使用“导学案”的过程包括:学生在课前自学“导学案”;在课堂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研讨“导学案”;学生利用“导学案”练习巩固知识;教师依靠“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复习,等等。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导学案”这一平台,实现了教与学的统一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3.形成科学评价体系,让评价真正发挥作用

篇10:如何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指出:“中小学教育应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轨道,全面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在21世纪,科学技术将会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对英语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英语教学应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各种创造性复合型人才。为此,我们应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科学理论,教学研究和学法指导,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时期。但长期以来英语教学处于滞后状态,面临严峻挑战,“费时过多,效益较底”的境况困扰着每一位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只注重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得到体现,老师教学方法单一,缺少启发引导和自主创新形式,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索结合自身实际的教学方法及教育科研与课程改革相配合,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英语教学效果。我认为目前英语教学应把握好以下几点,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应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以人为本,重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学生的个性特征,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和情绪。改变教师让学生消极被动的接受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师应转变观念,使学生成为朋友和伙伴,强化教师自身的亲和力。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除娴熟的教学技能,渊博的学科知识外,还应有对待学生的热情、民主和宽容的心态。(2)创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提倡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或提出建议,与学生坦诚相待。多沟通,勤交往,重视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实事求是地评价学生的优缺点,对学生的错误要宽容,十分注重情感交流,始终处于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中。(3)加强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有针对地将学生分组,分听力训练,阅读理解,背诵与写作等不同层次的教学方式。遵循为尖子生点拔,中等生引路,给有困难学习的学生以帮助和鼓励。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创造能力。 其次,我们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应努力优化课堂教学构思和设计,因为无论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是教学过程中都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展开,推进和深化。从以前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转变为使用多种形式、多种手法的讲学教学模式。设计课堂教学,设计中还应多方面构思:从课时计划出发,应体现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每一单元进行合理地、科学地、有效地、系统地安排,实行合理的课时计划、合理分配教学内容的教案。精心设计,细致安排,将学生的知识穿插起来,有利于思考及领会;从作业布置来看,应体现课堂教学的延续性,以便学生能独立思考所学语言知识,消化和巩固课堂所学内容,应具有针对性和概括性;从教学手段出发,应体现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发今的教学手段有启发式、情景式、听说式等,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励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对学生的`引导、演示、绘图、投影等方式进行教学实践,使学生发现他们用英语能表达的东西,将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变为师生多向交流,开放的教学形式。 再次,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十发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积极培养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不断提高听、说、读、写四会技能,培养良好的习惯。因为英语教学中任何科学的方法都必须经学习主体在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去认识、体验,从而创造适合自己更好、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在词汇汇教学中,我曾经运用字母组合的音及拼读记忆词汇,以“拼读入门”模式,“集中新词”模式教识新词及识记大量单词,进行有效的词汇教学,循环往复达到记忆词汇和运用的目的;在语法教学中,采取适当集中的原则,让学生在训练中品尝成功,激发兴趣。另一方面,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养成以下几种习惯:(1)敢于随时大声说英语,与同学进行日常对话的习惯。(2)大声进行朗读及上学间相互交流。(3)课前预习单词、课文。(4)背诵课文及对话。(5)积极思维参与课堂教学活动。(6)课后及时复习巩固,多听、多读及多写英语的习惯。为此将使学生终生受益。学法指导的另一重要任务是思维方法的培养,启发学生在学习和思考时,敢于的破常规,从多侧面、多角度去探索,去创新。 最后,在实施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但要改变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教学方式,而且还要大力提倡运用IT技术,积极进行教研教改,走科研兴教的道路,破“生源决定论”立“科研兴教”的观念。我自己也尝试过学法指导,张思中教学法――阅读劳动听说读写,拼读入门集中识词的教学模式和北京外国语大学韩宝诚教授主持的语感阅读法课题实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课堂充分成为活力和创意的场所,使学生主动学习,因材施教,鼓励个性发展;我感觉效果都非常明显,学生背诵课文,阅读理解,写作能力,词汇记忆及使用工具书的能力为断提高,当然英语学习效果也明显。因此,运用现代IT技术,大力进行教研教改是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必经之路。 综上所述,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根据学生的实际大力加强课堂教学改革,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大力进行教学科研,推动英语教学的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不断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篇11: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所谓“强扭的瓜不甜”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在讲多媒体工具软件“POWERPOINT”这一章时,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各种不同风格的幻灯片作品。作品中精美的文字设计、形象生动的图像、悦耳的声音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使学生们情不自禁想动手设计幻灯片,这就促使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

(二)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篇12:教师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堂情景就是在上新课时,教师通过创设与新课内容相关情景,调动学生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驱动学生内在潜力,激发他们对新课内容迫切学习的心理,激发他们旺盛的求知欲望,驱动对新知识探索动机,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通过教学实践我采取了以下方法:

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因为多媒体可以数学内容直观、形象、立体化地展示学生面前,学生通过观其形、思其术、算其数,做到数形结合,很容易从感性的数学素材提炼成数学概念,推出数学公式,将抽象的是数学概念形象化,降低学生理解难度,例如在教学圆柱体、圆锥体时,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绎圆锥体、圆柱体形成,不同颜色线条运行轨迹十分清晰,学生顿悟,圆柱体就是矩形以一边为轴旋转360度形成的,圆锥就是直角三角形以一条直角边为轴旋转360度形成的,不仅如此,圆锥圆柱关系一目了然,还自主探索它们体积公式,兴趣盎然。

数学教学中,渗透美学知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数学里有很多美学知识,我们设计窗子,左右对称,窗子给人一种对称美感,如果我们设计成左右窗大小面积不一样,看起来窗子不稳,有种倾斜感,学生看到生活的例子,感悟到数学给人美感,十分渴望学习数学对称图形。

篇13: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1.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并不是被动地接受新知识的过程,而是在自身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完成的。所以创设情景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选取素材,以便于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地同化新知识。因此,在开展素质教育时,在历史教学渗透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中,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在课堂上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创设趣味性、开放性、自主探究性的学习情景。在这种氛围中学习,学生心情愉悦,乐于接受新知,能主动探索未知,敢想、敢问、敢做,思维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这样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才能充分表现出来,进而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一旦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经过探索有所发现,则巨大的成就感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科学钻研精神。

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学习文法指导,引导学生精读教材。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但却不加以指导,仅作为一种教学程序要求,所以效果并不好。我认为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同时,教师加强“学法指导”特别重要。教师只有通过授予学生治学之道、求知之法,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去钻研、去思考、去实践,使学生开动脑筋充分认识已知、可知和待知的内容,主动获取知识,才能使学生逐步改变消极接受和被动学习的状态,才能使学生逐步达到以自主学习为主,进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全过程。在这一全过程中,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但是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之初,由于学生没有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更多的是先需要教师的扶和引,为此,在精读教材之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2. 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对深层问题的认识。

在学生精读教材的基础上,对于教材的重点或是难点内容,需要一定的、有层次性的问题来加以巩固和深化,所以教师应根据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一系列的问题,问题的提出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

二、真正贯彻教学民主

在实施学科素质的培养中,我们十分注重学生个性、创造性、创意思维的发展,而个性、创意思维和创造才能必须在自由氛围、自由空间中才能得到迅速的发展。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时才能获得充分表现和发展,所以要创造自由的教学环境,提倡充分的教学民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相信学生,还学生自由想象、自由探索的空间。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张扬个性,逐渐培育出探索未知的情感、意志、信念、动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与日常学习中,选择和确定与历史相关的研究专题。而后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充分地“学”,给予学生充分的观察、操作、猜想等自学探究的机会与体验过程,学生即使有时出现错误的判断也是很正常的,因为这样能使学生加快形成一种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

在开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欢迎他们有独特的想法,积极引导他们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首先,教师既要展示教学激情又要态度和蔼,教学激情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态度和蔼显示出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关注和尊重。其次,善于沟通和区别对待,真正实现教学民主。教师必须和学生随时沟通,并注重区别对待学习风格、个性和学习速率各异的学生。再次,创造活跃气氛,“主导”和“主体”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致的,具有双向互控的性质。只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只有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才能真正落实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积极挖掘学生的自学潜能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而中学阶段是学生由依赖学习转向独立学习,由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一直注重挖掘学生的自学潜力,激发其自学积极性,并通过质疑来了解和深化学生自学的效果。针对学生自学中的各个过程,教师的导向应是不同的。

首先,自学质疑,提出问题。学生应充分利用网络、图书、报刊等资料,对教材内容分阶段、分层次进行自学,发现并记录问题,且能利用已有知识对新知识进行积极探索。此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体现为能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指导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等。

其次,相互交流,合作释疑。由于学生有许多疑问,故此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指出重点,解答难点,体现师生合作。此外,还应引导学生讨论、争论问题、相互交流看法、发表不同见解、共同提高,体现学生之间的合作。课堂内气氛融洽,充分体现教学民主。教师在此过程中起到引导启发学生学会“学习”、“发现”的作用。

最后,学习报告,集体总结。在整个自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及时记录自己的新思想、新感受,并在教师指导下要写出完整的学习报告,包括知识总结、专题分析、争论热点、方法归纳、解决问题等。然后,以分组或集体答辩的方式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间深化交流。教师的主导作用则体现为充分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将科学内容和思想内容有机结合,渗透哲学指导,努力使学生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领会、掌握科学方法,形成科学世界观。

篇14: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培养儿童创造性的过程中,教育者的第一个作用就是设定“开发创造性的条件”,营造培养“创造性所需要的生理心理及知识环境”。

首先,要创造氛围,改进师生关系。在教育过程中,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将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给他们自由,鼓励他们拥有批判精神,大胆猜测,勇于发表不同见解;要求教师对学生采取宽容的态度,允许学生“节外生枝”——提出不同的问题,甚至是看起来荒谬的问题;教师不能讽刺、挖苦、埋怨学生,要保护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对学生的宽容,可以使学生产生安全感,而学生的安全感越强,就越有助于他们创造性的发挥。课堂上,教师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为学生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不应随意批评学生。

其次,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 “教师讲、学生听” 这种单一的填鸭式教學,扼杀学生的自学能力,窒息学生的创造才能。语文教学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课堂教学的过程应当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探索、获取知识并形成能力的过程。因而,教学时教师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因此,必须以学定教。

二、教给自学方法,掌握创造技巧

传统的语文教学存在着这样的现象:重知识灌输,轻技能训练;重考试,轻发展;重高分,轻素质;重死记硬背,轻实践能力;重照本宣科,轻发明创造。这些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养成。

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学生才能够独立思考,灵活应变,果断决策,不断创新,从而获得飞跃性的发展。

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运用查字(词)典的方法理解字词,还要教会学生联系上下文以及联系生活实际等来理解词语的含义;学会联系写作背景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运用抓主干、抓关键词等方法把握句意;学会利用抓中心句、归纳自然段段意及提问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改进学习方式,形成创造习惯

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的意识,要让学生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等。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创造习惯。

1.探究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探究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发现新的东西,学会用与别人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一组人员通过小组活动,对某一固定问题出谋划策,群策群力,解决问题。这种活动不应过于严肃,要让参加的人畅所欲言。

总之,老师要想方设法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分析,去思考,去寻找答案。让他们在自己的天地里感受学习的快乐,收获的快乐,成功的快乐。

篇15:教师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试谈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滩头中学

丁小云

随着教育的飞速发展,各种教育理念层出不穷,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成为了当前教育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是现代以来国际上诸多心理学派和教育学派所共同认识并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它同时也对许多教学模式产生过巨大影响并成为其理论内核。在国内,随着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但是,在各种研究中,人们对其理论研究比较多,而对其与学科特点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研究还太少。如果我们不把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理论迁移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去,那么再先进的理念也只能是一种空话。因此,研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具体操作方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针对这点,我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有:

一、重视自主行为的培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主体性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主体性具体表现在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自主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个人对于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力和能力。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自主性,首先表现在他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积吸的学习态度,能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独立地感知教材、学习教材深入地理解教材,把书本上的科学知识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并能够运用于实践;其次,学生还能够把自己看作是教育对象,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积吸向老师质疑、请教,以达到自己所预期的学习目标。

从这一点出发,我先从道理上帮助学生转变观念,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参与的过程”,更注重的是为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中给学生自学的机会,把课堂还给学生。注重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让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允许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允许保留意见,对学生多给与鼓励和肯定。给学生看的条件,给学生想的时间,给学生说的机会,给学生创的空间,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学习。只要学生能够读懂的就不再去讲,只要学生能够领悟的就不再去分析,培养学生自己动脑解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例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程度确定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可以利用课本上的单元提示、预习提示、课后练习等理解课文,甚至有权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学习《紫藤萝瀑布》一文时,学生根据提示确定了学习目标,并选择了每己喜欢的段落作重点学习、赏析,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畅所欲言,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效果比老师讲给他们要好许多倍。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注重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其才能的机会。例如,每节课坚持课前五分钟演讲制度,利用课前五分钟,以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为主要素材,提高学生的素养,设置了“海阔天空”“课文质疑”“开心一刻”“佳作赏析”“心灵寄语”等内容,学生轮流来讲。

二、开展以小组合作学习为特色的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过程。集体教学虽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但小组活动作为一种补充,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具有显著的优势。每个学生由于发展水平、个人家庭背景及兴趣爱好不同,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可以彼此取长补短。同时,小组交流与合作也为学生提供了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惧怕说错的心理压力大大减轻,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在教学过程中,将全班学生按照学业水平、能力、性别、个性特征等分成学习小组,每组四人。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交往、合作学习、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小组合作学习的一般程序为:首先是任务定向,教师设计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作业内容,学生加以选择、接纳;其次是组内交往,先个体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再小组内发言交往,教师对小组学习作必要的指导和调控;最后全班交流,小组代表综合汇报学习结果,教师小结评价。为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特别注意以下几点: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有一定的难度,问题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小组学习活动的激情,处理好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分配,一般情况下,一节课中有一定难度任务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宜过多:小组合作学习要有民主性,要充分尊重与众不同的思路和独到的见解,吸纳不同的观点:适时引进竞争机制及激励性评价,通过竞争得到共同提高,分享成功快乐。

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学生利用手中不同版本的参考资料,结合提示、注释、练习展开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如有疑难问题,还可以全班交流,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有时,也开展小组之间的竞赛活动,如在学习《中国石拱桥》一文时,以小组为单位比赛收集”桥“的资料,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分工合作,收集的资料大大增加了,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对于一个问题的不同理解,还可以开展小组之间的辩论赛活动,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三、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著名教育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要记住教师和教科书上所讲的内容,而是要学生参与建立该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所以,布鲁纳强调的是,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究者。心理学家也研究表明,人生来具有一种好奇的倾向,这种本能的倾向会使人们在面对陌生的现象时尽力找出其发生的原因。当他遇到困惑或矛盾的情况时,这种心理倾向会更强烈。少年儿童具有自然而又旺盛的探索精神和强烈的求知欲,会本能的对一切新奇事物感兴趣,他们会想方设法弄清楚这些新奇事物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是一种进行科学研究的可贵的动力和心理资源。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指导他们如何提问、如何收集资料、教给他们发现事物变化规律的一般思维方式,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和形成善于听取各种不

同建议以及随时发现新事物的习惯。

结合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探究式学习。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宽松的提问氛围,让学生把自己对课文的感受、疑难和设想提出来。要知道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如果没有参与意识,没有积极的思考,很难想象能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当然,对于初中的孩子来说,自己去探究文章并提出问题还有难度,这就需要教师的帮助。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到示范性,给学生以“方法的示范”“思维的示范”设问注意环环相扣,先后有序,体现教学环节。如教学《背影》一课,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1)文中几处写到背影?(2)其中写得最详细的是哪一次?找出这一段,并体会其语言表达。(3)文中没提到背影的段落写了什么?(4)如果把2、3、4节去掉如何?这样,运用这些问题体现出了本文响教学环节,教师由一个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学习的示范者。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组织自主式的创新学习时,也可以引寻学生对教材进行以下探索:欣赏课文的一个最佳处,提出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引入与此文写法相同(或相反)的文章进行比较,看看文章中有哪些空白是可以展开想象的,此文所用材料可否增一个或减一个、换一个等等。我们还可以结合传统教法,自己设计一些问题和环节让学生多想、多说、多交流,这也是很好的探究。如《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阿长为“我”买书的过程文中没有提及,给学生留下了更多想像空间。我让学生分组交流对买书过程的看法,并推荐学生表演“阿长买书”的过程。于是不识字的阿长在学生的想象中活了起来,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买书的艰辛过程,更加深了对阿长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

上一篇: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研究报告下一篇: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