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2024-04-07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精选6篇)

篇1: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马克·吐温的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通过白人孩子哈克帮助黑奴吉姆摆脱被奴役、被出卖的命运的故事,塑造了哈克这样一个与文明社会呆板的社会规范格格不入,保持了正直、善良、纯朴的天性,头脑清醒、聪明,天真可爱、追求自由的艺术形象,表现了哈克蔑视文明世界的法律和世俗观念、厌恶种族歧视、同情黑奴命运的叛逆性格.揭示了美国社会种族歧视道德观念和蓄奴制度在哈克幼小心灵里的积淀与他天性的正直、善良性格发生的激烈冲突,哈克的叛逆性格正是在这种激烈的思想冲突中形成并走向成熟的.小说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具有杰出的成就.哈克是一个被所谓的“文明社会”称作“叛逆”的家伙,然而他的天性却是友好而诚实的.他的双重性格是他骨子里的传统思想与天真无邪的天性进行斗争的结果.哈克同时也是一个逃避现实主义者.马克吐温被称为美国文学史上最知名人士之一,被推崇为“美国文坛巨子”,擅长写具有讽刺意义的小说。其交友甚是广泛,迪士尼、魏伟德、尼古拉·特斯拉、海伦·凯勒、亨利·罗杰诸君,皆为其友。他被誉为文学史上的林肯。海伦·凯勒曾言:“我喜欢马克·吐温——谁会不喜欢他呢?即使是上帝,亦会钟爱他,赋予其智慧,并于其心灵里绘画出一道爱与信仰的彩虹。”威廉·福克纳称他为“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继承他而来”。他是美国乡土文学的集大成者,海明威曾经说过“一切当代美国文学都起源于马克·吐温一本叫《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的书”。他于1910年4月21日去世,享年七十五岁,安葬于纽约州艾玛拉。[1]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本书出版以后,令他成为更著名的伟大美国作家。《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续集,严肃的气氛比后者更为浓厚。这书成为了美国大部分学校的必修书,因为哈克放弃服从规矩,而很多这样年龄的人正是这样想(哈克的故事背景为还有奴隶制的1850年代)。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又名《哈克贝利·芬历险记》、《顽童流浪记》)是马克·吐温一部重要的作品,故事的主人公是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就跟大家见面的哈克贝利·费恩。

哈克贝利是一个聪明、善良、勇敢的白人少年。他为了追求自由的生活,逃亡到密西西比河上。在逃亡途中,他遇到了黑奴吉姆。吉姆是一个勤劳朴实、热情诚实、忠心耿耿的黑奴,他为了逃脱被主人再次卖掉的命运,从主人家中出逃。

他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一部美国名著,无论从社会内容、思想意义,还是从艺术风格、语言技巧方面考虑,都是一部伟大的小说,永远散发出“非常清新”的“青春气息”。他被称作美国文学界的林肯。

一位伟大的作家,一位优秀的演说家。

代表美国文学的世界一流作家。

他是怀有赤子之心的勇士,亦是仗义执剑的骑士。

篇2: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关键词:成长小说;哈克;成长;成熟

一、小说背景的简介

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文学的里程碑,普遍被认为是美国成长小说中的经典之作。成长小说最初源于十八世纪的德国,以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1796)为代表。这类小说是指从儿童时期到青少年时期再到成年时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主人公所经历的一系列复杂的对其自身身份的探寻,并且在此过程中主人公最终从思想到心理都成长、成熟的经历。在美国文学史上,许多著名的小说都属于这类文学体裁,例如,斯蒂芬·克莱恩的《红色英雄勋章》(1895)、詹姆斯·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1916)、托妮·莫里森的《宠儿》等等。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部小说中,主人公哈克的成长经历主要是:为了逃脱社会的约束,他从寡妇和他亲爹那里逃离出来;为了帮助杰姆成为一个自由人,他们开始了冒险的旅程。同时,在他们逃跑的过程中,杰姆经常保护和教育哈克。他们一起战胜了所有的困难,哈克逐渐认识了自己和世界,并且通过这些认识走入成人世界。最终,哈克成为了一名成熟而有理性的男孩。另外,哈克在冒险历程中表现出的勇敢和智慧,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美利坚民族的精神:拒绝被“教化”、不满足于现在的生活环境、经常渴望逃离约束等等。最重要的是主人公哈克能够根据兴趣原则来处理各种问题。他知道什么是值得做的,什么是不值得做的。哈克所有这些特点都符合一个成功美国人的性格特点。所以,《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成为了美国乃至全世界近百年来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

二、小说人物的分析

通常来说,成长小说中的主人公在其道德的成长过程中通常会受到一些人的影响。他们从多方面教育和指导他或她的成长。毫无疑问,在本部小说中,哈克也得到了一些人的指引,这些人在哈克的成长过程中充当着“父亲”、“母亲”的角色作用。因此,如果想要深入了解哈克的道德成长过程,就应该对主人公哈克及哈克成长过程中影响其成长的人物进行分析。

(一)主人公:哈克的分析

在美国成长小说中,哈克贝利·费恩被认为是一个经典的人物。他不守寡妇的规矩,厌恶所谓“正确”的事情,拒绝寡妇的“教化”。但他渴望自由,想要拥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于是他从陶格拉斯寡妇和他醉醺醺的“爹”处逃离出来,遇到了一个逃跑的黑奴———杰姆。在他们共同逃跑的过程中,哈克帮助杰姆摆脱白人的追捕,渐渐地改变了对黑人的偏见,最终接受杰姆并把他作为自己的朋友和“父亲”。对于哈克这样一个来自白人世界的男孩来说,他的道德成长经历了巨大的飞跃。而后,在哈克的成长旅途中,他又遇到了一个又一个对他成长产生影响的人物,他们不断地帮助哈克成长和成熟起来。在某种意义上说,哈克是美利坚民族的经典代表人物,他的成长过程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父亲角色的分析

1.爹

“爹”是哈克生理上的父亲也是本部小说中唯一与哈克有血缘关系的人。在哈克的逃跑旅程中,哈克几次提到“爹”,都是为了支撑他“偷”的家庭哲学。可以说,爹在哈克整个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尽管有限但对于哈克的成长只具有消极作用。

2.杰姆

在小说中杰姆是哈克的朋友,但他更像是哈克真正的“父亲”。他不仅照顾和保护哈克,而且在如何成长为一个成熟的成人方面,他更教授了哈克许多规矩。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杰

姆在哈克的成长历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一,杰姆是哈克的朋友。在小说第十四章中,作者提到“整个下午,我们在树林子里聊天,我念书给杰姆听,过了半天通常说的好时光。我把破船里头、渡船上发生的事讲给杰姆听;…… 他讲起我进了德克萨斯以后,他怎样爬回去,想上木排,却发现木排漂走了,他差点儿死了过去。”(成时81)通过哈克所说的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哈克没有把杰姆当成一个大人。尽管他们有年龄的距离,但哈克始终认为杰姆是他的一个好朋友,哈克喜欢和杰姆聊天,愿意和他待在一起。对于哈克来说,杰姆是他最亲密的朋友甚至超过了汤姆。

第二,杰姆又是哈克的保护者。在小说第九章的结尾,哈克和杰姆发现了“一所木头房子从西边流下来。”杰姆在房子里面看到了一个死人,他对哈克说“:布过别去看他的脸———那脸太帕(怕)人了。”然后“杰姆拿了些破旧衣服罩住了他。”(成时54-55)我们可以看出为了保护哈克,不让他伤心,杰姆告诉哈克别看那个人,因为他认出那个死人是哈克的爹。

第三,杰姆通过一些例子而不是规则去感动和教育哈克思想道德的成长和成熟。在小说第十五章中,哈克作弄杰姆,但杰姆只说在大雾中的分离是一场梦。杰姆庄重而令人感动的训斥,这更加增进了他与哈克之间关系。使哈克感到羞愧而向杰姆道歉。同时,这也是杰姆帮助哈克道德成长的突出证据。因此,尽管杰姆不是哈克真正的父亲,但他却深深地影响着哈克的成长,对哈克的成长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公爵”与“国王”

在小说中,“公爵”与“国王”的出现把哈克和杰姆的逃跑方式从竹筏带到了岸上。起初“公爵”与“国王”来到竹筏上时,哈克只是充当一个观察者,后来哈克也参与到了他们之中去欺骗别人。渐渐地,哈克对他的行为有了罪恶感,他把“公爵”与“国王”欺骗来的钱巧妙地还给了曼丽姐妹,并且揭露了“公爵”与“国王”的罪行。因此,尽管“公爵”与“国王”是两个骗子,但他们却以一种反面的方式教育了哈克,他们的行为让哈克更加清楚地认识了一些社会现象。

(三)母亲角色的分析

1.华珍小姐与陶格拉斯寡妇

在小说中哈克认为华珍小姐是一个严格且严厉的“母亲”。尽管她出于好心,但是方法不对。她总是说:“„别把你的一双脚放在那上头,哈克贝利‟;或者„别那样弓着背——哈克贝利——坐直了‟过不了一会,她又说„,别这样四棱八叉的,哈克贝利——为什么不学的规矩些?‟”(成时6)因此,哈克拒绝华珍小姐的教导,他认为华珍小姐的行为和教导是令人难以想象的、粗鲁的、虚伪的。以至,在加入“汤姆索亚帮”时,男孩们提出必须杀死一个“家庭”成员才能加入时,毫不犹豫地说,杀死华珍小姐。总之,尽管华珍小姐“母亲”的形象是清晰的,但是由于她教导严格,哈克最终还是选择逃离她的管束,去寻找自由。在哈克的成长过程中华珍小姐所起的作用是消极的。陶格拉斯寡妇——一个有代表性的“母亲”角色,她被认为是哈克的好“母亲”。在小说第一章中,哈克就已经认为寡妇是一个好心的母亲。例如,“寡妇冲着我哭,说我是一只可怜的迷途的羔羊,还叫我好多别的名称,不过她对我没有一丁点儿恶意”。(成时5)当哈克和其他男孩在外面整夜未归时“寡妇没有责骂我,只是把衣服上的油渍和土刷干净。我看她一脸难过的样子,不由得想:只要我做得到,我要安分一阵子才对。”(成时17)在小说中,哈克对寡妇因感到惭愧而想安分一阵,说明寡妇通过表扬和博得同情心来教化哈克成为一名绅士的教育方法对哈克的成长是积极的,事实也证明寡妇的行为和言语成功地教导了哈克。因此,她在哈克的成长过程中起的是积极的指导作用。

2.赛莉姨妈

赛莉姨妈是小说中的第三位“母亲”角色,她热情、爱交际、经常唠唠叨叨但没有恶意。当哈克第一次遇到她时,哈克假扮成汤姆索亚,但是赛莉姨妈并不知道,她对哈克的到来感到非常的高兴和激动,并且热情地招待了他。在小说的结尾包莉姨妈告诉了她事实——哈克假扮汤姆,然而她并没有为哈克的欺骗而感到生气,她说:“嗐,还叫我赛莉姨妈好啦,我现在已经听惯啦,用不着改口。”(成时290)这反映出赛莉姨妈更能理解孩子们的作弄把戏。因此,她是一位善良的“母亲”。之后,为了从小屋里营救杰姆,汤姆和哈克在赛莉姨妈的家里偷了一些勺子,她虽然训斥了他们,但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可以说她的管束对男孩们来说是松散的。因此,赛莉姨妈这一“母亲”角色,在哈克的成长历程中,并没有产生深远的影响。

3.洛夫提斯太太

洛夫提斯太太这一角色是在小说第十一章中出现的,当哈克和杰姆正在竹筏上前行的时候,哈克想要了解一些关于他们的消息,所以哈克上了划子,逆水向伊利诺伊州划去,在那儿他遇到了洛夫提斯太太——一个精明、善谈、好心的太太,她从哈克的一系列动作中,看出哈克是假扮的女孩。她及时地指出了哈克在假扮女孩中的错误动作,并告诉他男孩应该怎样去做。洛夫提斯太太的建议对哈克在成年之初确认自己的男性身份具有重要意义。从那以后,哈克再也没有假扮过女孩,甚至他刚一离开洛夫提斯太太家就摘下了遮阳帽。因此,在哈克的成长过程中,洛夫提斯太太起的是积极的“母亲“作用,她帮助哈克尽早地确认了自己男孩的身份。

综上所述,本文把《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放在成长小说这一领域来研究,从哈克在和杰姆逃亡旅途中不断成熟长大的角度出发,对哈克成长过程中对其成长产生影响的人物分析,可以看出哈克在和杰姆逃跑的旅途中,这些人物帮助和影响了哈克的成熟和成长,对哈克思想道德的成熟和人格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3: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关键词:第一人称叙事视角,插曲式叙事结构,艺术形式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众多作品中唯一的一部称得上杰出的作品”,T·S艾略特曾如此评价道,“我不是指这是他唯一具有持久魅力的书,但它的确是唯一能淋漓尽致展现他天才,并开创了自己风格的作品。”事实也证明了自从这部小说问世以后,美国文学才真正摆脱了欧洲文学的束缚,赢得了自己民族文学的独立。

这部作品的艺术形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方面:首先,它独特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通过哈克的童眼看世界向读者展示了一副美国内战前的丰富生活画卷;其二,作品虽采用了插曲式的叙事结构,但因作家运用了一些艺术技巧使得作品取得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另外,马克·吐温幽默生动的口语化语言风格同样是这部作品艺术风格的一个闪光点。

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中,马克·吐温尝试了一种新的叙事方法。他将叙述人和主人公哈克融为一体,目的就是要将读者领巾进叙事者所讲的故事里并与主人公以其分享其内心世界。如此一来,小说的真实性就被大大加强了。哈克─一个十二三岁的万通用一双纯真的眼睛去看他所处的世界。他对周遭的事未作过多判断,只是还世界以本真。他也发出了自己的一些评价,但那完全是出于他自己的嘴而非从作者的嘴里冒出。试想,如果马克·吐温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里未采用这一独特的叙述视角,其艺术地位或许就与姊妹篇《汤姆·索亚历险记》相差无几。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作者的另一部儿童文学作品,该故事同样发生在密西西比河岸的一个小村庄里, 但不同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的是,《汤姆·索亚历险记》完全是以作者自己的口吻来写的。在《汤姆·索亚历险记》里有许多生动逼真、险象环生的情节,如孩子们迷失在山洞里,汤姆突然看见黑暗里伸出一只探光的手(后来证明是死敌印第安人乔的手)等。许多批评家就认为这一情节是冒险记里自鲁滨逊(《鲁滨逊漂流记》里的人物)第一次在海滩上发现人类脚印以来最为精彩的情节。但随着《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问世,读者普遍认为《汤姆·索亚历险记》没有《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那样真实、贴切、更接近儿童心理, 这当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叙述视角的不同。在《汤姆·索亚历险记》里读者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是从马克·吐温的视角出发,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却让读者单纯从一个孩子天真无邪的视角出发去看这个虚伪、腐朽的“文明社会”。难怪T·S艾略特曾评价道:“对我而言,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很不错的儿童小说, 小说里出现了河流、男孩;叙事也不错,很好地展现了一百年前中西部一个河边小镇的社会风貌。但小说的视角却是通过一个成年人来观察一个男孩子……我想,汤姆就恰似马克·吐温孩提时的样子:汤姆是被他的长者回忆、勾勒出来而非被创造出来。哈克呢,他却似乎还是马克·吐温写这部作品时藏于心中的那个男孩。我们像微笑的长者一般看待汤姆;而哈克则不然,因为我们是通过他的眼在看世界。”

正是有了哈克这个小男孩作忠实的记录者,我们看待诸如无赖、恶棍的那些闹剧时也不觉得那么荒谬了。 我们甚至可以很乐意地去相信那帮无赖们就是那样“与众不同”,毕竟哈克这个小孩子就是这样看待这些闹剧的。他的成长经历促成了他看待事物的方式,对这些闹剧早已见怪不惊。 哈克是如此真实地对待生活,以至于我们不但同情这个怀着自由梦想离家出走的流浪儿,同时我们对那一群恶棍无赖们也寄予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人性深处的情感。哈克只讲诉他看到的事实,不多不少,不增不减。至于该如何对他描述的真相作道德上的评价似乎就应是读者自己的事了。对此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格兰杰福特家族与谢弗德森家族的世仇和伯格斯的血腥被杀。这两个事件都被反映了19世纪中叶密西西比河谷西南各州古老、 粗暴、残酷的社会现实。但在哈克的叙述中我们可看到两个家族的人莫名其妙的家族荣誉而相互杀戮的简单情节,只留下舍奔上校开枪打死伯格斯后在人群中肆意张狂的几声喊叫和恐吓的记忆。一切都在哈克冷静的轻描淡写中结束,但作品留给读者的却是对那个时代不平静的思考。

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中,马克·吐温还采用了插曲式的叙事结构。所谓插曲式叙事结构指的就是许多个相对独立的故事平行于主人公的经历被松散地串联在一起的叙事结构。表面上看这些事件似乎没有多大相关性,但它们却能向读者展现一幅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叙事结构就是典型的插曲式结构。小说的题目已表明这是一部描写哈克冒险故事的流浪汉小说。围绕哈克和逃跑的黑奴吉姆在密西西比河上所建立的友谊这一中心故事,许多生动的插曲被串在一起: 哈克的醉鬼父亲、格兰杰福特家族与谢弗德森家族的世仇、伯格斯被杀以及公爵和国王的诈骗等。可以说,作者正是借这一宏大的叙事结构向读者侧面展示了作品所反映的那个时代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正是这样一种插曲式结构,给予了作家极大的自由度去尽情描写他想要倾诉的东西。

插曲式结构的一个最大弊端就是容易给人造成形散神也散的印象。为了避免这种结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马克·吐温采用了相似情节的重复、 变体以及将主人公哈克的道德发展历程作为贯穿小说的主线等艺术技巧, 从而使这部插曲式小说最终达到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

1 . 相似情节 的重复和 变体 。 E.M.弗罗斯特曾在《小说面面观》的第八章里称赞法国作家马歇尔·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里关于情节重复的用法。弗罗斯特说:“这部小说显得有些杂乱,似乎没有一个很好的外部构型,但整个故事内部却因一种‘韵脚’而被很好地组合在一起。”这种被弗罗斯特称为韵脚的东西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里也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即相似情节的重复和变体的运用。在小说的开头,哈克在父亲的小木屋后面挖了一个洞, 通过这个洞哈克开始了自己的自由之路。在小说的末尾,吉姆的逃离同样设置有一个挖洞的情节。吉姆真实通过汤姆和哈克在木屋前挖的那个洞逃离了菲尔普斯加,不幸的是他未能逃掉,后来又被抓了回去。情节重复和情节变体的运用更多地是集中在哈克遇到那帮无赖之后。在哈克和吉姆踏上那只被暗礁撞毁的破船这一章里, 如果盗贼比尔和帕卡不是为了得到特纳的那份贼赃而返回轮船的话,他俩完全可以逃离本来留给特纳的厄运; 这种贪得无厌地想把最后一分钱收入囊中而久久逗留在犯罪现场不愿离去的情节在小说里被重复运用了两次, 只不过略有一些变体。一次是公爵和国王不满足于已得到的遗产,还想将威尔克斯家的家当全部变卖,收刮尽最后一分钱而滞留在威尔克斯的情节;另一个更隐蔽的情节变体在小说的末尾:汤姆为了完成他英雄主义的梦想,拒绝轻松地释放吉姆,并把解救吉姆的计划久久框于那些书本上的英雄模式里。汤姆最终因他的“贪图荣誉”而光荣地挨了一颗子弹。

相似情节的重复和变体的运用, 小说中海油很多例子。但仅从这些例子里我们已看到弗罗斯特所说的“韵脚”的神奇功效,它将形式散漫的众多插曲连在一起,使小说内部就有了一种连贯性、一种脉搏的跳动。

2.主人公道德发展历程的运用。 除了相似情节的重复和变体以外,马克·吐温还将哈克的道德发展历程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小说始终:通过三次重复主人公哈克的“道德抉择”以克服插曲式结构形散的弊端,从而进一步达到小说“神”的统一性。

哈克第一次帮助吉姆逃跑的决定是在他逃离“文明社会”和父亲控制的过程中不经意作出的。当小哈克在杰克逊岛上巧遇逃奴吉姆时, 他甭提有多高兴了,这意味着以后他将有个伴儿,不用再为寂寞的事而发愁。“但人们也许会叫我卑鄙的奴隶制废止论者,会瞧不起我。”哈克向吉姆坦白道,“不过那也没什么差别,反正我不会告诉别人,也不会再回到那地方了。”从哈克的话里,我们看到即便是第一个最简单的决定也与他心中白人要比黑人优越的道德观相冲突。但哈克仍选择了背弃这样的道德观,因为从一开始他就反感和厌恶道格拉斯寡妇那些循规蹈矩的“教化”;他从一开始就毫不犹豫地选择逃跑的决定。第一个决定表明哈克潜意识里已开始对他所身处的社会道德价值有所醒悟。

哈克的第二个决定是在他和吉姆这对“难兄难弟”快要靠近卡罗镇 ─他俩向往的自由之州时作出的。 吉姆和哈克都坚信吉姆很快将获得自由,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哈克再一次面临艰难的抉择。到了卡罗镇哈克如果放了吉姆,他就会背上偷到沃森小结奴隶的罪名。要知道吉姆在市场上可值八百块啊。这还不算,让哈克更头疼的是吉姆还想将他的孩子一起偷出来。要是答应了吉姆的要求,他就又侵犯了另一个人的财产权。哈克的内心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斗争。奇怪的是,最后他竟发现不能拒绝吉姆: 既然已经不能完全按规则办事了,就选择顺手的事做─继续帮帮吉姆吧。 哈克童气十足地喃喃自语:“要是你知道做正确的事太麻烦,做错事却不费工夫,而这两件事对自己的好处都一样的话,那就挑顺手的做吧。”哈克天真无邪的话敲好深刻地反映了当个人道德价值观与社会所认可的价值观背道而驰时个人道德何去何从的问 题。通常情况下个人道德认知都受制于社会道德规范,但我们看到哈克在这时又迈出了自己道德意识完善的关键性一步。

在第二次危机过后不久,哈克和吉姆突然意识到他们已在雾里错过了卡罗镇,而此时他们的木筏又被一直轮船撞坏,哈克和吉姆也被迫分开。 哈克上岸后开始了他新的流浪生活并一直持续到他进入菲尔普斯农庄及逃回密西西比河为止。然而正是这段经历使他对各种上层贵族阶级的虚伪、 腐朽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对格兰杰福特家族与谢弗德森家族的世仇忐忑不安;他亲眼目睹伯格斯残酷被杀;他为自己被卷入公爵和国王对威尔克斯姑娘的戏弄而深深地感到羞愧。所有这一切使他真正明白了这个 “文明社会”的贪婪、虚伪、荒诞和残酷的现实。这也使他更坚定了摆脱拜仁社会虚伪、残酷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决心,这样他最后作出的第三次帮吉姆逃跑的决定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但哈克的第三次觉得似乎比前两次都更困难,因为他将要违抗的是战前南方奴隶制度所规定的宗教处罚。他的良知在内心挣扎,他甚至想写信告诉沃森小姐吉姆的下落。但一想到吉姆平日里对他的号,对他的忠诚以及他俩在一起的互助爱,他还是做出了帮吉姆逃跑的最后决定,“我浑身哆嗦,我知道我得做个决定。我想了想,屏住呼吸,然后对自己说: 好吧,我就下地狱吧。”哈克把纸撕了,意味着他彻底与这个“文明社会”决裂并开始真正追随自己的道德归宿。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小说的插曲式结构并未因形式的散漫而造成主题、中心的散漫,而是通过“韵脚”和主线的作用使整本小说达到形散神不散的效果。

马克·吐温堪称一代语言大师, 他的作品总是不乏幽默生动的语言。 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里,作家一方面通过各种方言的应用使得作品语言更加生动而富有口语色彩,另一方面他还总将一些幽默元素放进故事里。

小说一开始,作家便展现了他的幽默天赋。他以一个简短的启事作为序言,发出警告说那些企图在这本书里寻找小说叙述动机、道义以及清洁的人都会被起诉、放逐甚至枪毙。一读到这让人忍俊不禁的开场白,读者会情不自禁就往下搜索那些让人捧腹一笑的东西。哈克在描述他那“可敬的”喝醉了酒的父亲时颇具童趣和幽默,“爸爸正发疯似地到处乱 跳 , 他说蛇正往他腿上爬,随后他又跳又喊, 说有条蛇咬了他的脸。”读到这儿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这一章生动的描写特别适合在一个雨后的下午逗逗小孩子们开心。在接近小说末尾处,汤姆和哈克为了救吉姆而做了一系列搞笑的准备工作。特别有趣的情节是他俩将以小块蜡烛台塞进吉姆盘中的面包里,当吉姆咬到面包中间时差点把牙全都咬碎了,汤姆还自言自语地说再成功不过了,而吉姆却假装吃到了一块石头。但打那以后,吉姆不管吃什么,总是要先用叉子扎两三下,然后再用牙咬。

小说里像这样幽默生动的情节甚多,这里仅举一两例说明小说语言的风格。另外,作品因各种方言的运用而形成的极富个性的口语化语言也是作品的一大特色。马克·吐温在这部小说中大量使用黑人方言土语,准确地再现了密苏里黑人的方言,略加夸张地再现了西南丛林方言以及派克乡方言的四种变体。为了让人物更接近真实生活,马克·吐温让作品中的人物说自己的话而不是刻板的叙述人的话。哈克说的话似乎有些粗俗但却符合这个未受太多教化孩子的身份;黑人吉姆的话也难免晦涩但却真实再现了黑人自己的文化。《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语言为当时及后来的小说家提供了新的典范,那种朴实无华、生动形象的人民大众的语言使得马克吐温摆脱了枯燥的文学语言的束缚,使最富有生命力的民间日常口语成为了为学作品的合法表现形式。马克吐温的不朽功绩是他使文学语言民族化了。

篇4: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摘 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开创了美国本土文学的先河。该书出版至今,一直受到文学评论家的关注和评论。在这本书中,马克·吐温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哈克在密西西比河上的旅程和见闻,同时又巧妙地融入了许多原型。本文尝试采用原型批评的文学理论来分析和反映小说的主人公哈克以及蕴涵其中的深刻社会问题——种族歧视、自由和束缚、文明和野蛮等。

关键词:美国文学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原型批评

一、引言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虽然该书刚出版时,备受争议,但是时间证明,这是一部经典的批判美国现实之作。长期以来,许多批评家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理论对这部作品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和研究。王庆勇认为哈克孤独不能见容于主流社会,把它归入“遁世文学”;王晓莉的观点是它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存在着的各种问题,尤其是它的种族冲突和融合;张德明、张淑玲等人则从哈克的反叛与追求、矛盾与痛苦、对吉姆的认识和态度的变化等方面,认为它是一部真正的成长小说等等。

实际上,这部作品包含了更为深刻的内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大致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这部小说反映了19世纪美国社会现实生活中的种族歧视、恐怖、暴力、虚伪等丑恶现象。马克·吐温在作品中将真实的生活与神话原型、传奇的故事情节等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本文将尝试运用原型批评理论,挖掘这部作品中的原型。原型既来自于神话、传说,也来自于现实生活,甚至于来自于自然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这些原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马克·吐温表达了哈克(或者美国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对自由的向往等思想。

加拿大著名学者诺思洛普·弗莱(Northrop Frye),在吸取了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arl G. Jung)的原型理论和英国学者詹姆斯·弗雷泽(James G. Frazer)的人类学观点后,提出了神话原型理论。“原型批评家认为,最基本的文学原型是神话,各种不同的文类只不过是神话的延续和演变。”原型和神话的关系密切,因此,有的批评家也称其为“神话原型批评”。弗莱从神话、仪式这些被视为积淀人类祖先的原始经验和原始意象的形式出发,认为文学是神话仪式的表现,是神话的再生与复活。弗莱原型批评理论的核心是“文学原型”。他在构建其文学理论时对原型进行了移位,把心理学或人类学意义上的原型移到了文学领域,原型就成了文学意象,一个原型就是一个象征、一个意象,它常常在文学中出现,并可被认为是一个人的整个文学经验的一个组成部分。原型是神话中反复出现并扩展到其它题材的文学作品的成分,最主要的是形象和结构。

二、美国文学作品中出现的神话原型

在美国文学作品中,许多作家的作品中都蕴涵着神话原型。华盛顿·欧文在他的代表作《瑞普·凡·温克尔》中,创造了一个美国人原型,瑞普·凡·温克尔(Rip Van Winkle),他代表着美国的狄厄尼索斯。其他美国文学作品中的神话原型,如霍桑的《红字》中的海丝特·普恩,母亲原型和成长原型;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白鲸》所表现的追寻原型;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传说、迷信等原型。《愤怒的葡萄》、《汤姆叔叔的小屋》、《喧哗与骚动》等作品中都可以找到神话原型。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马克·吐温更是巧妙地把现实、浪漫和神话原型编织在一起。

三、《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原型分析

(一)复活原型

该书生动地描绘了哈克和吉姆的密西西比河之旅以及两岸的真实画卷,同时将神话寓意穿插于其中。复活原型在小说中反复出现。哈克的每次“死而复生”标志着他的成长和思想的成熟。为了摆脱好心的道格拉斯寡妇的管教和父亲的纠缠,哈克精心安排自己被“谋杀”,然后和吉姆登上竹筏,踏上了他的河上历险,预示着他将要告别过去,开始新的生活;从落水到被救、和吉姆失散后再重逢,二次“复活”后的哈克对吉姆的认识和态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的种族意识也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在营救吉姆的前后过程中,哈克经历了第三次“复活”。三次“生死”经历使哈克逐步从一个天真无知、顽劣不羁的流浪儿童变成了一个有勇气、具有强烈正义感与责任心的小伙子。马克·吐温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美国人心中的英雄成长形象。

(二)“诺亚方舟”原型

《圣经·旧约》中记载的诺亚方舟的故事在西方可谓妇孺皆知。诺亚方舟,装载着全部未来人类与动物的生命,完成了人类万物从死亡到重生的轮回。这个轮回的实现,预示着旧的混乱秩序结束,新的理想秩序到来。人、上帝以及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又重归和谐统一。打破不公正的、充满种族歧视、暴力的旧世界,建立一个公正的、种族平等的、和谐的新世界是马克·吐温在小说中的理想和追求。在小说中,他把“诺亚方舟”变成了哈克的竹筏,来借以寄托他的理想。在河上,在竹筏中,哈克和吉姆是安全的,一切都是那么平静和温馨;而一旦离开竹筏,哈克经历的和目睹的却是一个充满了暴力、歧视、凶杀和欺骗的世界。为了躲避这些,他只有在逃回到竹筏上。在小说的结尾,哈克的选择还是离开。作者或许在暗示,密西西比河的水无法像《圣经》里的洪水那样荡涤一切罪恶,这个竹筏也只能帮助哈克暂时远离岸上的社会,不受伤害而已。

(三)漂流原型

在众多的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中,都有大量的关于古希腊人在海上和陆地漂流的描写,其中最著名的是奥德修斯的故事。特洛伊战争后,奥德修斯在海上漂流了整整十年后才回到家乡。然而,他不甘愿在家太平度日,又再次出游。奥德修斯的漂流,表现了古代西方人的个体意识、冒险精神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它开创了西方文学的旅程文学传统。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哈克为了不受道格拉斯寡妇的管束、逃避父亲,毅然到密西西比河上漂流;在故事的最后,哈克又拒绝了萨利姨妈的认养,决心再次踏上漂流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奥德修斯的漂流原型的再现。

(四)上帝和魔鬼原型

“天堂和地狱这种二元对立的模式是神话中的基本模式。”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马克吐温大量运用了二元对立。比如,自由和束缚,白人哈克和黑人吉姆,不断成长的哈克和永远天真的汤姆,安全的河流和凶险的陆地等等。马克·吐温还在小说中创造了替代“神(上帝)”的形象——神父,试图让苦难中的人们向他们求助。但神父只是表述“上帝”旨意的工具,在邪恶的“魔鬼”——“国王”和“公爵”面前显得无能为力,不能当众揭穿假公爵、假国王的骗“钱”伎俩。值得一提的是,“国王”并不是马克·吐温杜撰的,而是来自一个美国生活中的真实形象,一个自称是“美国皇帝”的旧金山人——约书亚·诺顿。

(五)美国神话

哈克身上处处体现着美国神话的影子。为了逃离腐败、混乱、罪恶蔓延的国度,进行彻底的宗教改革,那些受到迫害的清教徒从英国逃到了美洲,期盼着能创造一个“伊甸园”,建立一个全新的秩序,人间的天堂。这一带有“伊甸园”神话色彩的理念催生了美国神话以及美国人的英雄模式。哈克不甘受到传统的束缚,敢于冒险,向往自由,机警务实,奋发向上,正是这样一个具有原型意义的美国英雄,体现了美国人的性格特点。

四、结语

在小说中,通过对这些原型的再现,马克·吐温塑造了哈克贝利·费恩这一不朽的形象。“诺亚方舟”的神话原型,一方面表达了人类对和谐社会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建立没有种族歧视、重建完美世界的愿望;另一方面,小说也通过它反衬现实世界(陆地)中的缺陷和不足,并暗示拯救罪恶世界的艰难。这部作品所反映了的深刻的社会问题、成长主题、文明和原始的冲突,表明了作者思想的连续性。这一切都毫无疑问地说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远非一般人认为的那样是浅显的儿童读物。

(本文为江苏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名称为:神话批评与美国梦:论《哈克贝利·芬历险记》,项目编号:1251150004。)

参考文献:

[1]王庆勇.《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遁世主义[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3).

[2]王晓莉.《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种族冲突与融合[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

[3]张德明.《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与成人仪式[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4).

[4]张淑玲.一部不朽的少年成长小说——试析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芬历险记》[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6).

[5]韩静.原型批评理论与美国文学作品的互融[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7,(2).

篇5:《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

这本书主要讲了:“国王”和“公爵”冒充遗产的继承人,骗取了彼得生前留下的财产,彼得的三个侄女--玛丽·简三姐妹对即将要被洗劫一空却浑然不知,在相处的日子里,玛丽·简三姐妹的有教养唤醒了哈克的良心,他不忍心三姐妹收到骗子的欺负,于是决定出手帮助三姐妹。他悄悄地溜进了“国王”和“公爵”的房间,千方百计的偷出了金币,并将金币放到彼得的棺材里,尽管哈克知道这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情,但是,哈克觉得,这总比说谎话要好得多,所以,他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诉了玛丽·简,并想出彻底摆脱两个大骗子的办法,帮助玛丽·简三姐妹夺回了遗产。

以善良对待别人,别人也会以善良对待你,本书的主人公哈克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以善良对待玛丽·简三姐妹!最终,也得到了别人的回报。虽然哈克和两个大骗子在一起,但他也没有因此失去自己的判断力,没有和他们同流合污,能做到刚正不阿,明辨是非,这才是一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明辨是非的青少年。

和两个老奸巨猾的骗子在一起,哈克没有屈服,没有向邪恶低头,在困难来临时,仍然坚持自己的主见,值得我们去学习。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2

我在寒假期间读了《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本书让我学到了很多好词语、好句子,光是好的成语就有二百一十六条;除了这些,我还学到了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

哈克贝利·费恩是一个善良、聪明、勇敢的白人少年,他喜欢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他的几次逃离历险给我的印象深刻。他有一个酒鬼的爸爸,只要一有钱就去买酒,把自己喝得烂醉如泥,灌得酩酊大醉,哈克讨厌这种生活,就采取“东躲西藏”和“脚底抹油”的策略,四处流浪。后来,因为他曾经救过陶格拉斯寡妇,哈克被陶格拉斯寡妇收养,在寡妇家里有一套古板的清规戒律,要上学、要做作业,不自由,像一只小鸟被关进笼子里一样,后来他又逃了出来,跑到了杰克逊岛,岛上遇到了黑奴吉姆,吉姆是一个善良、忠厚、老实大个子的黑奴。有一次,有两个骗子来到吉姆和哈克的木排上,神气活现的说:“我们俩是英国的国王和公爵,你们跟我说话时必须先叫一声“陛下”,吃饭时也要说“陛下,请慢用”。”吉姆和哈克很真诚地对待他们,可他们还是不满意。所以吉姆和哈克决定甩掉他们,吉姆和哈克在逃离的过程中两人也走散了,当时哈克来到一个农庄,这农庄空气清新,人也非常热情,哈克就进去打听一下吉姆的消息,听到吉姆的消息后,哈克的眼泪顿时流了下来,原来吉姆被抓了。哈克离开了这个农庄去找吉姆了,在路上巧遇了汤姆,汤姆是一个聪明、热心肠、会出谋划策的男孩,两人商量一起去救吉姆……。

通过阅读《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使我深受教育和启发:我要学习哈克的善良、聪明、勇敢;我要学习吉姆的善良、忠厚、老实;我要学习汤姆的聪明、热心肠;我要学习华森小姐的爱心……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3

寒假里我读了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哈克贝利是一个聪明、善良、勇敢的白人少年。他为了追求自由的生活,逃亡到密西西比河上。在逃亡途中,他遇到了黑奴吉姆。吉姆为了逃脱被主人再次卖掉的命运,从主人家中出逃。他们一起漂流在密西西比河上,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两人成了好朋友。哈克贝利为了吉姆的自由,历尽千辛万苦。

文中第十四章后一部分写了哈克与汤姆讨论所罗门王的才智。吉姆因为一个关于所罗门王的事情——两个妇女抢夺一个孩子,所罗门王把孩子砍成了两半,一人一半,这件事情觉得所罗门很傻。但我觉得这个事情也许不像他所想的那么糟糕,所罗门王说不定是想,切开孩子后,妇女中是孩子妈妈的一定会率先边哭边叫:“我可怜的孩子啊!”而不是孩子妈妈的妇女则会愣在那儿,这样就可以分辨出谁不是孩子的妈妈了,再给她应得的惩罚,给真正孩子妈妈的妇女补偿。

从这件话中,我觉得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考虑一件事情,会有很多种答案,必定有一种答案会让人理解支持,如果只是死板地从一个方面思考的话,那很可能就大错特错了。

苏轼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角度去观看庐山,会看到不同的风景,从不同方面去思考一件事情也会得到不同的结论。生活也一样,也许你很健康但生活并不富裕,可换个角度想,大自然赋予你鲜活的生命,多彩的世界给予你生机勃勃地活力,你拥有生命与活力,这不也是一种财富吗?你是幸运的,你应该这么想。

我深深地被故事里的人物哈克的正义感和敢想敢做的精神所吸引,更被富有同情心和牺牲精神的黑人吉姆的人格所打动。使我认识到人一定要有信念,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只要坚定信念,敢想敢做、不逃避、不退缩,那么任何困难都会被迎刃而解。通过这本书我还懂得了人与人之间是互相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关心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只有这样才能和谐,才能共创美好的未来!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4

在这个假期里,我有幸拜读了马克·吐温先生的著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本书,我深深地被故事里的人物——哈克的正义感和敢做敢想的精神所吸引。更被富有同情心和牺牲精神的黑人吉姆所打动。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本书主要讲述了白人男孩哈克为了摆脱文明的教化和酒鬼父亲的纠缠弃家而走,遇上想摆脱贩卖命运的黑人奴隶吉姆,两人结伴乘木排一路漂流,经过了种种历险和奇遇,在这样的千锤百炼中,悟出一些道理,并健康快乐地成长起来。

看了这本书,我心潮澎湃。在哈克的内心深处,一直与人们公认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观念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起初还对规定必须把吉姆还给他的主人的法律是否合乎正义而百思不得其解。但他不断认识着自己,坚定着自己,善良的天性战胜了社会的偏见。我不禁想为哈克喝彩。

哈克时刻把正义和善良放在第一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这也让我联想到了现在的社会。现在的社会上虽然有爱与善良,但更多的还是猜忌与怀疑。我在很多报纸上都看到过:某某老人摔倒了,某某好心人将老人扶起来,老人却说是那人将他推倒并乘机讹了那个好心人一笔钱。这样的新闻多得数不清。也有一些人可能想伸出援手,可看到周围的人纷纷议论着碰瓷之类的话题,也就会跟随着大众,硬下心不去扶他们。可万一有些人是真的需要帮助呢?这时却没有人坚持心中的正义与善良去帮助那些可能需要帮助的人。

不仅是大人,我们现代的孩子也是一样。哈克这种善良的天性和正义的力量是他与众不同的一面。而我们都缺乏这种观念。看到小朋友被其他不良少年欺负,玩弄,嘲笑,同学们却不敢去伸张正义,那些不良少年恃强凌弱,我们却不敢帮助弱势群体,有的甚至还和他们同流合污。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这样鲜活的例子。

而我们却是那样的无动于衷。以前我也是一个善良的女生,可看到社会上这些负面的例子,我心中的善良在不知不觉中渐渐消失了。我没有坚持并坚定心中的那一份光明。

自从跟着哈克一路冒险后,我心中的那一点亮光开始闪烁起来。哈克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我,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他能勇敢地抛开世俗对黑人的偏见,坚持自己的原则为吉姆说话,主持公道。而我为什么不行呢?

我是一名少先队员,胸前的红领巾也代表着一种责任。我决心向哈克学习,学会在一片反对声中坚持自己心中的那个声音,那份信念。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挫折,只要坚定信念,敢做敢想,不逃避,不退缩,那么任何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坚定心中的光明,让生命的船只在光辉的照耀下在人生的洋海中迎风起航,越行越远。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5

对于我们读者来说,如果没读过《汤姆·索亚历险记》,就一定看不懂马克吐温的另一部冒险作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两位主人公在两本书中均有出现,分别扮演主配两角。但今天,我们主要介绍哈克费恩,这位没什么文化的小家伙。

接着《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结尾说,被寡妇收养的哈克,过着还不错的日子,知道他不负责任的酒鬼爸爸找到了他,他父亲把他带到一个荒岛上,把它看管起来,不让他自由,还经常拿他出气,哈克每天都会受到一顿毒打。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它运用自己的`聪明,从父亲的手中逃脱,在躲避风头的几天里,他碰到了从寡妇家逃跑的黑奴杰姆。他俩相依为命,乘坐着木筏远离了这个小镇。

一路上,他们遇见了两个骗子不幸的杰姆被骗子出卖,被汤姆的塞莉姨妈买下,囚禁起来,正巧汤姆来看塞莉姨妈,哈克为了帮助杰姆,和汤姆串通好一起救出杰姆。谁知汤姆这个文化人总搞出些多余的事情,让老杰姆逃出来后又被抓住,说要被处死。而且汤姆自己还中了一枪,生命危在旦夕。在这危急时刻,正好包莉姨妈赶到,让汤姆澄清了一切,杰姆才获得自由。

汤姆的性格就是很自大的,所以在汤姆和哈克配合的时候,他从来不把哈克说的或提议的当回事,说明他不把哈克这个文盲放在眼里,或者他对自己太自负了。但说实在的,看过《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人都知道,汤姆的确很有本事,从这里又引出了一个问题,这本书是以哈克为主人公的,但却把汤姆仔细描写的很勇敢,我只能说马克·吐温这本书写的比较散,没有突出哈克贝利的特点,但描写的手法和情节的叙述还比较清晰,值得一看。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6

在寒假里,是让人静下心来阅读的好时光,所以我有幸拜读了马克吐温的作品——《哈克贝利费恩险记》,从书中让我明白做一个善良的人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这本书主要写了白人男孩哈克贝利芬为了摆脱酒鬼父亲的纠缠,制造死的假象离家出走,又遇上不想被卖掉出走的黑奴吉姆,两人结伴乘木排漂流,历尽艰险的经历。

到最后,他和汤姆帮助家奴吉姆得到自由。我最难忘的地方是:他们为了救出吉姆自找了很多麻烦,也想了很多办法。在这本书中,哈克让我看到内心的正义和善良,使我为之感动。

我觉得我们都要做善良的人,虽然有时候做的善事很小,但因为你的善良可以给别人带去帮助,就会感到很快乐!可谓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就在这个寒假里,我就和同学们做了善良而有意义的事情。

正月初六上午,我们在萧山区志愿者协会义工阿姨的带领下怀着激动的心情去看望志愿兵——楼爷爷。我和同学们拿了几桶油和一些米去爷爷家慰问,爷爷的家在半山上,要经过一个很陡的斜坡,大家铆足了劲,拎着慰问品向爷爷家冲去。我们很快就来到了爷爷的家里,眼前出现的是一幢矮矮的两层楼平房,外面看起来有些陈旧,走进一看,里面的基本上没有装修,卫生情况也是非常的糟糕,我们把慰问品放在了桌子上。爷爷看见我们进去,吃力地从床上爬了起来,可是他自己已经不能下床了,是一个妈妈把她搀扶到轮椅上的。

我们的到来让爷爷欣喜不已。开口第一句话就是和我们说新年好,在场的同学们都被逗乐了。爷爷还和分享了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经历,讲述了自己在异国他乡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等保家卫国的从军经历,说着说着,爷爷的眼睛已经湿润了,俞哲瀚马上为爷爷递上餐巾纸,在场的人都被爷爷感动了!爷爷还教育我们要热爱和平,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要为建设祖国多做贡献。

最后,我们争先恐后地为爷爷打扫了房间,使得老人的房间焕然一新,还打来热水给爷爷洗脸,喂爷爷吃面包。爷爷的脸上一直挂着微笑,我们的心里也好满足!

今天我们为爷爷做了这么一件小事,让爷爷高兴了,其实我们的心里更加高兴,这种善良有爱的种子在我们心里生根发芽,在回家的路上,我暗暗地想,下次有机会一定还要来看爷爷!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7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作者马克·吐温(1835---1910),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这是继《汤姆·索耶历险记》之后的又一部描写儿童历险的小说。这两部姐妹篇堪称马克·吐温的顶峰时期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耗时八年,写的都是真实发生的故事,当然没有任何著作是完全真实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也虚构了情节、夸大了事实。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汉尼伯镇和密西西比河沿岸,那是马克·吐温生活了14年的地方,那里富有生命气息的河流、岸边的自然景色、童年的伙伴、镇里各种的人以及发生的事,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所以我认为这是一本带有很强自传性的小说。这部小说耗时八年,由此可见作者马克·吐温这本书的执着,对写作的执着。所以这本书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艺术方面都相当成熟,可以说是马克·吐温的最优秀作品。

马克·吐温不仅是美国的著作家,还是有名的幽默家,这点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也有体现。书中在哈克逃亡的路上遇到了自称“国王”、“公爵”的两个骗子,虽然两人的骗术并不高明,但是黑人吉姆还是上当了,可是哈克确心知肚明,一路上通过几人夸张的表演骗了不少的钱。我没有像马克·吐温那样的文笔,所以并不能很好的表达出来。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在上初中,也曾经被书中所描绘的生活深深吸引过,那种自由放荡的生活仿佛成了我心目中的“人间仙境”,可那是不可能的,那只是像书中哈克和汤姆那样的孩童的幻想罢了。在看到书中导读时我才知道,原来我们在市面上读的都并不是原稿,都只是马克·吐温手稿的后五分之三,这使我相当惊讶,因为当你读书的时候并不觉得少了什么,这也使我相当好奇那五分之二的内容是什么,希望什么时候有幸能读一读那五分之二的内容。

说句老实话,我看了哈克的种种历险却并不觉得有多么的精彩,感觉比《鲁宾逊漂流记》差远了。《鲁宾逊漂流记》故事发生的地点和环境都要离我们的生活更远的多,作者能够更加天马行空的构思很多有趣的东西,反正我看的是很有趣的。也许因为我并不了解哈克所处的环境,对美国的历史和文化并不了解得很深入,难以领略作者隐含在文字之下的东西,也许还要再读几遍?

有人认为该小说是一部杰出的儿童文学作品,但马克·吐温本人并不承认,他在前言中提到“这本书根本不是写给孩子看的,只有成年人才能看得懂它,它是专门未成年人写的。”这多么具有讽刺意味啊!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的马克·吐温,一个带领着大家在文学上打了一场南北战争的伟人,他的作品竟然被评为儿童文学作品。我自认文学水平不是很高,但是《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主旨还是稍有领悟:反种族歧视、批判罪恶的蓄奴制是小说的基本思想。

当然这部小说也存在明显的局限。如将一个反蓄制的英雄放在一个14岁的孩子身上,将以叶扁舟作为避风港,将吉姆的解放寄托在沃森小姐的一纸赦免令……凡此种种,表现了马克·吐温不满现实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一部可读之书,你不仅可以领略书中朴实的修辞,还可以领略美国蓄奴制给黑人同胞带来的疾苦,还有一个正直孩子的心。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8

近日,我看了一本书是马克吐温写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本书可以算得上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了。

这本书主要讲了《汤姆·索亚历险记》里的哈克贝利·费恩在被寡妇收养后,发现自己并不适应这样的生活方式便开始了他的冒险旅程。冒险之后,他便在印第安人生活的地方定居了下来。

这本书的关键词就一个词“漂泊”。哈克一直都在漂泊,一直都在。他漂泊了那么久,他为的难道是金钱吗?并不是,他为的是自由自在的生活呀!可见自由对他而言有多么的重要,同样,自由对于我们也有深刻的意义。匈牙利的诗人斐多菲曾经说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意思就是说生命虽然很珍贵,但爱情更宝贵,但是如果这两者和自由之间要我做出一个选择,那么我会抛弃掉这两个东西,因为自由更为之贵重。

正因为自由的贵重之处,所以历史上人们不敢做出什么不算太坏,也不好的事,因为那样就会被关进监狱,被剥夺几年,几十年,甚至是终生的自由。没有自由谁也不会好受的,但历史上还是有一些人慢慢的失去了属于自己的自由,那些人就是我们现在的小学生,中学生,高中生们,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逐渐被补习班夺取了属于他们的自由时光。失去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梦想。我希望所有的家长可以尊重孩子们的自由时光,孩子们的梦想,不要只在乎成绩单上的数字。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9

当我合上这本书后,嘴角流出了一丝会心的微笑。这样一本书我还是第一次读到,我想,它写出了对奴隶制的不满、对社民的讽刺、对时代不公正现象的悲哀、还有对人格内心的剖析。对于主角―――哈克贝利。费恩也赋予了很多特点:对大人世界的叛逆、对黑人的同情。以上这些,是所有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能感受到的,但在这本书中,有另外一种味道,一种哈克贝利。费恩和那群小男孩散发出的味道,这是这种味道塑造出哈克贝利。费恩独特的个性,这种味道,只有真正的孩子,才能真正读懂。

这种味道,让哈克和那一群小孩老是幻想干一些大事:做强盗、做英雄。说一些“如果本帮哥们泄露秘密,必须割断他的喉管,并把他的尸体烧掉,骨灰撒掉,把名字用血从名单中抹掉”之类一些听上去“像那么一会事”的话。而实际上“连一辆装满萝卜的车子都对付不了。”我小时候也常认为自己是传说中神的女儿,是拯救世界的天使,而实际上连一个人呆在一个较黑的屋子里就会觉得背后有什么东西。这,是一个孩子最天真的梦想。(.)

这种味道,让哈克和汤姆想“用一把小刀化37年时间挖一个地洞救出黑奴吉姆”,但发现行不通时,他们便打算“事实上是用铁铲马上挖,在这之后,我们不妨只当用小刀挖了37年”,我小时候经常用我认为“公主的睡姿”睡觉,可睡一会就不舒服了,于是我就横七竖八地躺在床上,只当是用公主的睡姿睡。这,是一个孩子几乎无所不能的想象力。

这种味道,让汤姆和哈克往吉姆那小小的“监狱”里放水蛇、老鼠等“宠物”,让吉姆用泪水浇灌一株花,而实际上吉姆已经自由了,只要汤姆说句话就可以被放出来。这,是一个孩子奇特的幻想。

而这种味道,叫“童真”。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10

马克吐温曾说过,那些有好书却不读的人不比无法读到这些书的人拥有任何优势。我也有很多好书,比如:四大名着、冰心散文集、巴金散文集。我也爱读书,但,我还是最爱读这本冒险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这本书主要讲了哈克的爸爸是个酒鬼,他受不了爸爸的打骂,逃到一个小岛上,和也在逃的黑奴吉姆相遇,他们开始了水上历险:遇到两个冒充国王和公爵的人,到处诈骗,最后,国王和公爵又为了挣钱,把吉姆卖了,哈克独自去寻救吉姆,路上碰到了他的好朋友汤姆,一起救出了吉姆,还让吉姆恢复了自由。

我欣赏哈克的善良,他逃到杰克逊岛上,发现了黑人吉姆并没有因为镇上正在搜捕吉姆而通风报信。但在当时美国正实行农奴制时,白人把黑人当作财产时,是多么难得可贵啊!虽然他只是个孩子,却知道黑人也是人,人人平等,和谐相处。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1.《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4篇

2.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范文

3.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英语读后感

4.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范文400字

5.《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读后感

6.《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读后感

7.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读后感三篇

8.费恩的名人名言精选

篇6: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新批评对一部文学作品进行批评,主要的一个策略便是对文本作精细的阅读。当然,任何的文学批评,都要以细读作品为前提。但新批评却有所不同,而是异乎寻常地细,可谓精细入微。阅读时,批评者需认真关注作品的内在构成与本质特征,从诸如反讽、语调、语义含混、象征、神话、张力等一些重要的批评范畴着手,对作品进行把握、理解与描述,揭示作品的意义。本文拟就这几个方面逐一讨论,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诠释。

“反讽”原为一种修辞术,也就是指我们说话时真正的意思与我们所说的话正好相反,也指事情的发展结果与我们原先的期望和预料截然不同。主要有两种:词语反讽与情境反讽。在《哈》中,我们首先强烈地感到作品的反讽并惊异于作者对此手法娴熟的使用。不仅是词语反讽,亦有情境反讽。它们对表现、强化小说的主题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哈克独具特色的言辞常常是反讽的,例子比比皆是,一开篇就扑面而来。如“道格拉斯寡妇收我做她的干儿子,说是要教我怎样做个文明人。”联想到主人公在她家所受到的种种约束、限制与训诫,我们知道这所谓的“文明”实在值得怀疑(不外乎站要直,坐要正,吃饭要准时,饭前祷告,饭后读经等);哈克想抽烟,寡妇不允许,说是坏习惯,但“她自己就吸鼻烟;当然,那不要紧,因为那是她自己吸”;在同吉姆谈到什么“国王”、“公爵”等统治阶级、贵族阶层人物时,哈克最后议论说“, 皇帝到底还是皇帝,对他们得尽量包涵”,但实际上他真正要说的是,“他们是一群非常混帐的东西”;而在谈到所谓的绅士时,他评论道,“格兰吉弗德是个绅士,你知道。他浑身上下都是个绅士;他的全家也是。正像俗话说的那样,他的出身很好⋯⋯”。所有这些反讽,把当时南方社会那虚假的文明,束缚人的规矩礼数,可笑的社会等级制度等轻轻松松地揭了老底。值得指出的是,作者在提到文明时,还有意把“civilization”以及它的动词形式“civilize”拼写成“sivilization”与“sivilize”。尽管这样做的目的表面上是为了表明主人公的文化程度低,对这个单词不熟悉,但这恐怕并不是唯一的目的。作者似乎还要表明主人公与他所在的那个社会的文明的隔膜与陌生,或者说对其所代表的价值观以及它的实质表示质疑甚至鄙弃。

主人公与吉姆的整个逃亡具有情境反讽的意味。两个人,一老一少,一个黑人,一个白人,年龄不同,肤色各异,为了同一个目标走到一起——寻找自由,但却出于不同的原因。吉姆为的是要逃离万恶的蓄奴制,改变被奴役的命运,哈克则是为了要摆脱那制约他、禁锢他的“文明”。然而,在逃亡的过程中,他们并没有得到所要找的自由,相反,却失去了原有的自由。他们不得不躲躲藏藏,昼伏夜出,惟恐撞上任何人,但后来还是被迫和两个骗子搅合在一起。有时,吉姆实际上彻底地失去了自由:遇上人群时,为了遮人眼目,他们把他实实在在地捆绑起来,声称他是逃跑后被抓住的黑奴,他们正把他带回原地,予以惩罚。就连哈克也好不了多少,有时甚至失去了自我——不得不扮成个小姑娘出去打探情况。最后,哈克不过是兜了个圈子又回到从前的状况,而吉姆则被骗子们出卖,关押在菲尔普斯农庄。这一切,似乎是要表明,南方的那个社会,旧势力是强大的,个人的反抗与各种努力是徒劳的,或者至少说是很难的。吉姆最后的自由还是得益于沃森小姐的一纸遗书,归功于她的恩赐,是她在遗嘱中写明她去世后她的所有奴隶将获得解放。同样,哈克所走过的心路历程亦具有反讽的味道。他是一个十来岁的流浪儿,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也承认自己没有教养。对于他所生活的那个文明社会,他常常觉得它是对的。它的规矩、礼数、道德准则、法律等都是那个社会所应该有的。违背这个社会的礼数、道德是错的,而帮助黑奴逃跑则更是犯法的事。然而,经过几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还是决心帮助吉姆,承认自

己甘愿堕落成坏孩子,甘愿死后“去那坏地方”(下地狱)。可是实际上,我们明明在这里看到主人公所做的一切都完完全全是对的,错了的是那个所谓的文明社会。

小说的第一人称叙述角度给予作品独特的语调。这是一个十三四岁顽童的语调,它给作品至少带来了如下几样好处,从而使之比作者的前一部姐妹作品《汤姆·索耶历险记》要远胜一筹。首先是故事的客观性与真实性。孩子虽然顽皮,缺乏“教养”,但同时却又是那么活泼可爱,不谙世故,让人明白无误地感受到他的天真与诚实。他虽然有时骗人,撒谎,甚至偷窃,但我们知道那是为环境所迫以及出于他处境的需要,也是他作为一个不懂世事的孩子行为莽撞不加考虑的表现。他对此也从不避讳,从不掩饰,并且不原谅自己。他对自己是客观的,真实的,而正是这种对自己客观真实的态度,让我们感受到他这个人的真实以及他的叙述的可信。

瞧瞧他的讲述,充满了自信与真实:你要是没有读过一本名叫《汤姆·索耶历险记》的书,肯定会对我一无所知,但这没关系。那本书是马克·吐温先生写的,他说的大部分都是真的。有些事情他夸大了,但他说的大部分都是真的。进一步来看,这一独特语调的使用以及它所赋予叙述者的真实的形象,又突出了叙述者感到与之格格不入的那个文明社会的虚伪与罪恶,从而加深了主题以及小说的批判意义。另外,它不知不觉地拉近了读者与人物的距离,让我们深入到这个十几岁孩子的内心,用他的目光看待他周围的世界,根据他的诚实的叙述对这个社会作出自己的判断。马克·吐温是位语言大师,擅幽默、讽刺,言语间蕴涵丰富,意味深长。新批评派所倡导的“含混理论”,亦即他们所关注的语义含混,表达模糊,多义等,如果拿来用之于分析《哈》这部作品,同样很适用,而且会给我们带来意外的发现与启发。仅举两例,便见一斑。一例是在主人公谈到寡妇家规矩的时候,寡妇要求家人准时上桌吃饭,“可是当大家都坐上饭桌时,你又不能马上就吃,得等寡妇把头埋下去,对着食物咕哝些什么,尽管那些食物并没有出什么问题⋯⋯。”这里的画线部分自然是指祷告,但作者并不明说,而是故意造成表达模糊。其意何在? 并非我们的主人公不知道这个词(实际上他后来就多次用到),而是作者有意要通过如此表达来表明哈克对这种沉闷规矩与虚伪礼教的不屑与鄙视。另一个例子是在木筏的航行结束的时候。“国王”和“公爵”最后趁哈克不在,将吉姆以四十美元的价钱卖给了赛拉斯·菲尔普斯,使之重又陷入奴役。哈克非常气愤,欲帮吉姆再获自由,而又顾忌重重,为此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这里,文中这样写道:突然,我感到像是上帝的手在我脸上打了一巴掌,让我知道上天一直在监视着我,看我怎样做坏事;我是在从一个老妇女那里偷走一个黑奴,而此人从没有做过什么对不起我的事;上天一直在看着我,这可悲的事只能到此为止,不允许再继续下去了⋯⋯)显然,这里的画线部分便有一个语义含混的问题。“此人”指谁? 指老妇还是吉姆? 原文是这样的:“whilst I was stealing a poor old woman’s nigger that hadn’t ever done me no harm...”这里的定语从句修饰哪个词? 是“nigger”,还是“poor old woman”? 从句法上看,严格地说来,它修饰的是“nigger”,而不是“poor old woman”,就是说,是吉姆从没有做过什么对不起哈克的事,但哈克这里也许是在想这老妇人从没有做过什么对不起他的事。两种可能都有,两种解释都有道理。作者所以采用这样一个句法,造成这样的语义含混,也不是没有用意。潜台词应该是要表明:吉姆没有做过什么对不起别人的事,黑人没有做过什么对不起别人(白人)的事,为什么白人要欺压、奴役黑人,蓄奴制何来的道理?象征作为文学创作中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段在文学作品中并不鲜见,但我们不得不承认《, 哈》这部小说中的象征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那样的强烈、深刻。滔滔的密西西比河上一只木筏顺流而下,载着两个逃亡人奔向自由。那河,那竹筏,就是自由的象征,它们贯穿着整部小说,构成了小说的一个主要画面,也暗示着小说的主题。河是两个逃亡者的避难所,只有在河上,两人才脱离压迫,不受压抑;木筏是他们自由的家,只有在木筏上漂流时,他们才感到轻松自在。正如哈克所说的那样:“ ⋯⋯从没有哪个家能像木筏一样。其它地方就是又逼仄又压抑,但木筏上不是。在木筏上,你感到自由自在,舒心爽快。”(P.132)河流与陆地(农场,村庄),木筏与家,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与反差。然而,可以想见的是,正如江河会有暗流与漩涡,木筏也易被冲垮一样,对自由的追求也必定会伴随着艰险,甚至有时会危险重

重——吉姆与哈克在河上的遭遇便是如此。神话原型批评者认为,文学创作与文学传统以及人类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部作品,既是独一无二的,又是与之相似的众多作品中的一部,批评家的任务就是发现它与其它作品的联系,找出其中带普遍性的原型因素与潜在的神话模式。神话原型批评强调从大处着眼,这似乎与新批评着重琐碎的细读有些矛盾,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新批评在细读时同样关注作品的这些因素。那么《, 哈》作为一部久享盛誉的文学作品,又表现了哪些神话方面的内涵,体现出哪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形态呢?

神话原型批评理论提出了“春、夏、秋、冬”四个类型的神话原型,分别关乎神或英雄的诞生和复活、成长、胜利和结婚以及死亡与毁灭。其中前两个模式应该说我们可以从《哈》中看到。哈克经过一系列的历险与痛苦的遭遇,逐步从一个天真无知、顽梗不羁的少年变得成熟起来,成为一个充满爱心、具有强烈正义感与是非感的可爱小伙,昭示着“英雄的诞生”。他对父亲的专横、道格拉斯寡妇和瓦森小姐那令人厌烦的训教与约束的反抗和逃避,以及他帮助吉姆摆脱奴役的作为,实际上意味着英雄对恶势力的战斗。吉姆被出卖后,为了解救吉姆,哈克在良心上经受了难忍的煎熬,最后决心宁下地狱也要解救吉姆于危难,这无疑标志着英雄的成长以及正义对邪恶的胜利。另外,在哈克身上,我们还可以看到美国神话的影子。当年的清教徒在腐败、混乱、罪恶蔓延的国度里感到窒息,热衷宗教的改革。遭到迫害,被迫逃离英国,远赴大洋尽头陌生的大陆时,他们期盼着能创造一个“伊甸园”般的新世界,建立一个全新的新秩序,那里没有贫穷,没有堕落,没有邪恶,民风淳朴,人人诚实勤勉,好学上进,敬仰上帝;那里平等自由,人人都有发展的机会。这是一个梦想中的理想国,人间的天堂。从这一带有伊甸园神话色彩的理念派生出美国的神话以及美国人的英雄模式,他们不受传统的束缚,富于冒险精神,自力更生,奋发向上,白手起家,靠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哈克正是这样一个具有原型意义的美国英雄,他诚实坦率,敢于冒险,向往自由,机敏务实,体现了美国人的性格特点。同时,他的故事又可看作是美国历史发展的寓言,他的成长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象征着美国这个年轻、充满活力的国家成长的过程。“张力”是新批评派那里通常用于诗歌分析与批评的一个术语,具体地说,指诗歌的“内涵”与“外延”两者之间的对立与相互作用。假如我们将此概念稍作修正,泛指文学作品的容量与蕴涵,可以说《, 哈》这部作品具有极大的“张力”。它表现了多重主题,可以有多层面的理解,如,它不仅仅是反映了反蓄奴制的主题,也抨击了宗教、文明的虚伪,可鄙的社会等级制,讴歌了自由追求等。其艺术含量之高,人们甚至可以用各种批评理论对其进行解剖:社会学的,道德学的,心理分析,新批评,神话原型,阐释学,结构主义等等。无怪乎人们普遍认为它是作者最优秀的作品。用海明威的话说:“它是我们至今所有的书中最好的作品。现代所有的美国文学作品都起源于这部书。以前没有一部作品,今后也不会有任何作品会像它一样优秀。”

参考文献

上一篇:石马镇中心小学2012年度教学教研工作总结下一篇:亚专科建设目标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