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后有感

2024-04-17

读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后有感(精选11篇)

篇1:读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后有感

孩子的无声反抗——读《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有感

摘要:儿童形象在文学形象中属于较为特殊的形象,人们往往以成人世界的眼光来看待儿童的思想和行为。通过对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阅读,可以让我们通过儿童的声音来听取儿童真实的内心,看到一个鲜明的真实的儿童形象------探索、反抗、逃避、绝望。

关键词:无声反抗探索逃避绝望儿童形象

Abstract: The image of childrenbelongs to be the comparatively special image among the image in literature.People usually treat children’s thought and behavior with themsleves eyes.Pass to read the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which can let us pass the voice of the children’s heart to hear the children’s reality, see a fresh and clear reality of children’s image-----exploration, resistance, escapeism, desperate.Key words: silentresistance, escapeism ,desperate, the image of children

在美国19世纪中期,霍桑的《红字》就具有了儿童形象作品的雏形,但到了二三十年后,在马克·吐温的两本历险记《汤姆·伊索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儿童才第一次在美国文学中以主人公的形象出现。它以儿童冒险经历为线索,透过一个十三四岁孩子的眼睛,描写了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腐朽和奴隶制度的罪恶。小说中生动真实的社会生活场景和诙谐幽默的言语风格赢得了读者的喜爱。不同凡响的思想性和独特的艺术创造性使小说成为一部杰作。因此,海明威说:“一切现代美国文学来自一本书,即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是我们所有书中最好的。一切美国文学都来自这本书,在它之前,或在它以后,都不曾有过能与之媲美的作品。”

综观整部作品,发现其中的儿童形象有很突兀的特点。在文本的宣读过程中,不难发现,那就是作为小说主人公的哈克,有异于以外传统文学中成人形象的特殊文学形象,有着成人的眼光无法诠释的特性---就是他的童性。他用他那双童话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当他睁开清澈的双眼看到的世界和他从幼儿时代就深烙的童话世界相差如此大时,他会用他童话里的心去分辨是是非非,去思考„„直到他发现世界是如此的混沌不堪,于是他的探索逐渐的转变为逃避,通常他会以拒绝成人世界的文明、向往没有开发的自然来作为逃避的方向,他的这种反抗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一条界线,就很微妙的转变成他对于成人世界的反抗,他也很希望能通过他的反抗来改变这个世界的混沌和黑暗,这种试图常常在成人世界的重重压力之下,瓦解,要么被同化,要么被吞噬。但是这种探索和反抗从来没有断过,在一代又一代的儿童身上重续,也许有一天,他会改变这个世界的色彩,让世界折射出属于太阳的光彩„„文章中哈克正处于青春期结束(1~21),这一年龄段的特殊的社会群体.按照传统,人们并不把儿童看成社会群体的正式成员,认为他们是一类没有个人身份的雏形成人,是父母的私有财产.其实在呀呀学语时他们就喜欢用不同的表情和音调来表达他们心中的想法。在每一处、每一刻,儿童都有他们的声音。

(一)童话里的声音

首先一直伴随着儿童的是童话里的声音,那是一种追崇真善,向往自然的生声音,直到儿童被成人世界同化,那么童话才将被同化,成为现实的演绎。清脆的童声才将被糟哑的声音掩盖„„哈克也不例外,他崇尚自然,他觉得在树林里听这自然的声音,睡得才是最安稳的,“穿上我原来的破衣烂衫,重新躲到我那只装糖的大木桶里,自在逍遥、心满意足。”这就是他潜在意识里喜欢的声音,这才是童话里的声音,这才是真实与自然的声音。

(二)、内心的声音

其次,在执着的童话声音的内心又是怎么样一个心境,又发出怎样的一个声音,这个内心的声音就是儿童本身面对社会的一个理解态度和对于社会的渴望。哈克是个酒鬼的儿子,经常遭受酒鬼父亲的毒打,他习惯在自然中睡觉,“天气不太冷的时候,我经常溜出去睡在林子里,那样我才睡得轻松些。”喜欢吃泔水桶里的饭,“在泔水桶里就不一样了,所有的东西都混在一起,汤汤水水一搅和,那味道才会更好。”在寡妇收养了他后,虽然他开始接受正常生活的一些方式,但是他接受的很勉强,那种处处讲规矩的生活,对于他而言就是一种受罪,在哈克的眼里“一举一动都要讲规矩,那日子叫人没发过。”等他实在受不了那份罪的时候,他就溜走,换上原先的那件破衣服,又钻回到那个盛糖用的大木桶去住了。哈克向往自然的生活方式,喜欢探险。在哈克设置了自己被杀的假象之后,他开始寻找自己的空间,在路途间遇见黑人杰姆,在当时的法律和正统教育下发现逃跑的黑人不举报主人家是一种罪过,哈克在不断的受着内心的煎熬的过程中,几次几乎举报杰姆逃跑的事,但是在历险的过程中他发现杰姆的善良和友好,同时发现所谓文明世界和上流世界的肮脏、虚伪、罪恶。在这个过程中,哈克逐渐走向成熟。哈克的冒险历程权势一种无意识的探

索,也是他内心的声音指引所向。他的探险其实就是一种在内心声音指引下追求自由,接近自然,摆脱文明的束缚的一种探索过程。

(三)、试图发出声音

然后,当内心的声音积压到一定程度,总想能发这个内心的声音发出声来,这就是从探索走向反抗的一个过程。哈克在历险的过程中看到两岸形形色色的所谓文明人的生活,大河上经常漂浮着尸体;到处是“公爵”“国王”式的骗子;贵族出身的南方旧派格蓝奇福德家族与谢泼德森家族因一件小事就大打出手,两家几乎全部死在野蛮的相互厮杀中„„这一切都是哈克在游历中亲身经历的。他看着人类社会的种种罪恶,对比黑人逃奴杰姆的忠厚、善良与真诚的关心。杰姆在和哈克走散后,焦急的寻找哈克,以为哈克被水冲走了而嚎啕大哭;为了三百美金试图抓住杰姆的女人,虽然因为那笔金钱的诱人而试图抓住节目,但是她还带着温柔的光芒,对于哈克男扮女装的包容;这些都让哈克感觉到了人类社会“善”的微光。他的试图帮助黑人杰姆逃跑的想法正是他通过对社会的一种思索得出一个决定,也是由探索走向反抗的一个决定的过程。这正是哈克试图发出他内心的真实的声音的一个表现。

(四)、无声的抗议

最后,儿童的无意识的逃避行为,在某一个层面上来讲,其实是他们反抗的一种方式。在他们试图去发出内心的声音的情况下,面对着周围世界到处遍布着嘈杂的成人声音,他们的声音显得十分的微弱,他们在潜意识里就会以逃避这样的无声的抗议作为他们反抗的一种表现方式。他们在无声的过程中,希冀可以走出这个嘈杂的成人世界,到一个属于他们,没有干扰的世界去发出属于他们本身的声音,那个地方就是没有成人世界存在的自然。在这个反抗的途中,儿童往往采用各式各样的逃避方式来以示他们的抗议,无论他们的方式是怎么样的,由于他们在社会中的姿势太微弱,都只能是无声的抗议。

哈克在寡妇的教导下,也能每天都读圣经,虽然他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他甚至弄不清为什么要去天堂,只要能和好朋友汤姆在一起就好;也在餐前餐后都祷告,虽然他不相信上帝真的能实现人们的愿望,起码上帝就没有实现他一直想要有杆钓鱼杆的愿望;也能读懂华盛顿将军和战争的故事;也能去学校上学,认识几个字,并因为学习好而得了一张用蓝黄两色画着个牧童赶着几头牛的图片。但是哈克觉得穿着新衣服他象是被绑住手脚一样,在他那个酒鬼父亲把他带走,住到一个岛上以后,他反倒很快的适应了那个地方,喜欢上了那里的生活,除了鞭子那部分。“每天舒服地躺在那儿抽烟、钓鱼、不必读书,不用做功课,就那么懒懒地、痛痛快快地过日子。两个多月过去了,我的衣服已经烂得不成样子,„„我再也不想回去了。„„总的说来,在林子里过的真是一段美好时光。”哈克的这种意识其实就是逃避成人社会的文明教育,逃避教育,虽然是在他那个酒鬼老爸的逼迫下逃学的,但是他却怡然自得。哈克对于文明的教育是简单的逃避了,但是他依然没能逃脱成人的喧杂,他那酒鬼老爸的叫骂声、鞭打声也是成人声音的一类,仍然掩盖着哈克内心真实的声音,所以他在周密的计划后,不引发正面的冲突,诈死逃离了那个小木屋。这也是哈克无声的抗议的一面。哈克想通过拯救来实现自己的个人英雄主义理想,哈克要拯救的黑奴杰姆,是和文明世界所不同的纯真的人,是当时所谓文明的白人世界所坚决否认的阶层;这是他对于所谓的文明的成人世界的一种反抗表现。但是最终,哈克拯救杰姆之后才发现,杰姆已经不是逃跑黑奴,是个自由人了。

小说结尾哈克又回到了这个“文明”社会,但却一心向往美国西部的生活,但想象中的西部并不存在了,无形中这个西部相当于“绝望”,那个连孩子幻想的自然的地方都被成人开化了。

儿童对于成人世界也就是定义中的文明世界的理解,是用他们儿童的眼光来分析得出的。他们试图以自己微弱的力量来表达些什么,改变些什么,但是最终都只是无声的抗议,导致他们的绝望。儿童也将走过他们儿童的那一年龄段,成为下一个时期压制儿童的成人,历史在反复,这其实是整个人类文明造成的。这种探索、逃避本身就伴随着反抗,这种反抗在绝望的同时往往又留有一线再探索、逃避的希望,因为这个世界永远都会有儿童存在!

篇2:读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后有感

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方面。通过哈克贝利·费恩离家出走一事,表现他决心反叛社会规矩、回归大自然、向往自由的行为;通过哈克贝利·费恩帮助吉姆逃跑的行为,表现哈克贝利·费恩天然的同情心、吉姆讨要正当自由权益及他们同生死、共患难的可贵品格,进而谴责美国蓄奴制的罪恶;通过哈克贝利·费恩在杰克逊岛发现冒烟的灰烬并伺机找出答案、心里知道国王与公爵是骗子但不说出、偷走国王骗来的钱、营救吉姆等事件,表现哈克贝利·费恩的机警、聪明、稳重;通过船上的杀人案、沉船上的格斗、格兰纪福和谢伯逊两个家庭野蛮的械斗、舍本杀人等事件,揭露盛行的投机主义、掠夺横行及荒.唐的私刑会;通过哈克贝利·费恩和吉姆次次历险后的相见、木排上吉姆的轮班守夜、吉姆照料受伤的哈克贝利·费恩等事件,表现吉姆的忠诚善良、关爱哈克,赞扬黑奴所具有的良好品质;通过哈克贝利·费恩给华森小姐写信并将信撕掉、回想他和吉姆的大河漂流生活情形,表现他内心矛盾的斗争与良心发现;通过国王与公爵俩人在村镇戏台的表演、卖掉吉姆、参加彼得威尔克斯葬礼的做作等行径,表现他们俩人的虚伪、贪婪、阴险、无耻的嘴脸,盛行的投机之风,映射歪曲的美国价值观;通过哈克贝利·费恩和汤姆·索亚在莎莉阿姨家用秘密巧妙办法帮吉姆逃跑一事,表现哈克贝利·费恩和汤姆·索亚的聪明、勇敢、幽默。鞭挞可恶的蓄奴制,赞扬人们追求自由、幸福的权利。

环境方面。作者浓墨重彩的利用自然环境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进行烘托。譬如:在月光里仰起身子躺着看天空,天色就老是显得非常深远;树林里太阳光透过树叶照得满地斑斑点点;有一对松鼠坐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冲着我挺亲热;暴风把叶子底下发白的那一面都吹得翻过来;我们在一条静静的大河上往下漂,躺在木排上仰着看星星,倒是有一股神妙的味道;作品对河中冲积洲边白杨树和柳树、河上大雾、河中大溜的细致描写;大河边的房屋都是用短柱子支起的,离地三四英尺高,这是为了河里涨水的时候不被水淹。密西西比河畔原始、优美的自然风光,对小说情节发展起到铺垫、渲染作用,进而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作者利用社会环境对故事情节进行衬托,对美国社会进行批判。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日趋尖锐,财富集中到少数垄断资本家手中,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虚伪的教堂祷告、聚众讲道,普遍存在的的蓄奴制、私刑会,人们膨胀的私欲等。特别是对白人和黑人住所的不同描述,白人住的是一幢两合的大木头房子,黑人住的是小木头棚子。赤裸裸的阶级分化现象,触目惊心。

篇3:读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后有感

关键词:第一人称叙事视角,插曲式叙事结构,艺术形式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众多作品中唯一的一部称得上杰出的作品”,T·S艾略特曾如此评价道,“我不是指这是他唯一具有持久魅力的书,但它的确是唯一能淋漓尽致展现他天才,并开创了自己风格的作品。”事实也证明了自从这部小说问世以后,美国文学才真正摆脱了欧洲文学的束缚,赢得了自己民族文学的独立。

这部作品的艺术形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方面:首先,它独特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通过哈克的童眼看世界向读者展示了一副美国内战前的丰富生活画卷;其二,作品虽采用了插曲式的叙事结构,但因作家运用了一些艺术技巧使得作品取得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另外,马克·吐温幽默生动的口语化语言风格同样是这部作品艺术风格的一个闪光点。

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中,马克·吐温尝试了一种新的叙事方法。他将叙述人和主人公哈克融为一体,目的就是要将读者领巾进叙事者所讲的故事里并与主人公以其分享其内心世界。如此一来,小说的真实性就被大大加强了。哈克─一个十二三岁的万通用一双纯真的眼睛去看他所处的世界。他对周遭的事未作过多判断,只是还世界以本真。他也发出了自己的一些评价,但那完全是出于他自己的嘴而非从作者的嘴里冒出。试想,如果马克·吐温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里未采用这一独特的叙述视角,其艺术地位或许就与姊妹篇《汤姆·索亚历险记》相差无几。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作者的另一部儿童文学作品,该故事同样发生在密西西比河岸的一个小村庄里, 但不同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的是,《汤姆·索亚历险记》完全是以作者自己的口吻来写的。在《汤姆·索亚历险记》里有许多生动逼真、险象环生的情节,如孩子们迷失在山洞里,汤姆突然看见黑暗里伸出一只探光的手(后来证明是死敌印第安人乔的手)等。许多批评家就认为这一情节是冒险记里自鲁滨逊(《鲁滨逊漂流记》里的人物)第一次在海滩上发现人类脚印以来最为精彩的情节。但随着《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问世,读者普遍认为《汤姆·索亚历险记》没有《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那样真实、贴切、更接近儿童心理, 这当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叙述视角的不同。在《汤姆·索亚历险记》里读者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是从马克·吐温的视角出发,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却让读者单纯从一个孩子天真无邪的视角出发去看这个虚伪、腐朽的“文明社会”。难怪T·S艾略特曾评价道:“对我而言,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很不错的儿童小说, 小说里出现了河流、男孩;叙事也不错,很好地展现了一百年前中西部一个河边小镇的社会风貌。但小说的视角却是通过一个成年人来观察一个男孩子……我想,汤姆就恰似马克·吐温孩提时的样子:汤姆是被他的长者回忆、勾勒出来而非被创造出来。哈克呢,他却似乎还是马克·吐温写这部作品时藏于心中的那个男孩。我们像微笑的长者一般看待汤姆;而哈克则不然,因为我们是通过他的眼在看世界。”

正是有了哈克这个小男孩作忠实的记录者,我们看待诸如无赖、恶棍的那些闹剧时也不觉得那么荒谬了。 我们甚至可以很乐意地去相信那帮无赖们就是那样“与众不同”,毕竟哈克这个小孩子就是这样看待这些闹剧的。他的成长经历促成了他看待事物的方式,对这些闹剧早已见怪不惊。 哈克是如此真实地对待生活,以至于我们不但同情这个怀着自由梦想离家出走的流浪儿,同时我们对那一群恶棍无赖们也寄予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人性深处的情感。哈克只讲诉他看到的事实,不多不少,不增不减。至于该如何对他描述的真相作道德上的评价似乎就应是读者自己的事了。对此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格兰杰福特家族与谢弗德森家族的世仇和伯格斯的血腥被杀。这两个事件都被反映了19世纪中叶密西西比河谷西南各州古老、 粗暴、残酷的社会现实。但在哈克的叙述中我们可看到两个家族的人莫名其妙的家族荣誉而相互杀戮的简单情节,只留下舍奔上校开枪打死伯格斯后在人群中肆意张狂的几声喊叫和恐吓的记忆。一切都在哈克冷静的轻描淡写中结束,但作品留给读者的却是对那个时代不平静的思考。

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中,马克·吐温还采用了插曲式的叙事结构。所谓插曲式叙事结构指的就是许多个相对独立的故事平行于主人公的经历被松散地串联在一起的叙事结构。表面上看这些事件似乎没有多大相关性,但它们却能向读者展现一幅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叙事结构就是典型的插曲式结构。小说的题目已表明这是一部描写哈克冒险故事的流浪汉小说。围绕哈克和逃跑的黑奴吉姆在密西西比河上所建立的友谊这一中心故事,许多生动的插曲被串在一起: 哈克的醉鬼父亲、格兰杰福特家族与谢弗德森家族的世仇、伯格斯被杀以及公爵和国王的诈骗等。可以说,作者正是借这一宏大的叙事结构向读者侧面展示了作品所反映的那个时代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正是这样一种插曲式结构,给予了作家极大的自由度去尽情描写他想要倾诉的东西。

插曲式结构的一个最大弊端就是容易给人造成形散神也散的印象。为了避免这种结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马克·吐温采用了相似情节的重复、 变体以及将主人公哈克的道德发展历程作为贯穿小说的主线等艺术技巧, 从而使这部插曲式小说最终达到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

1 . 相似情节 的重复和 变体 。 E.M.弗罗斯特曾在《小说面面观》的第八章里称赞法国作家马歇尔·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里关于情节重复的用法。弗罗斯特说:“这部小说显得有些杂乱,似乎没有一个很好的外部构型,但整个故事内部却因一种‘韵脚’而被很好地组合在一起。”这种被弗罗斯特称为韵脚的东西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里也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即相似情节的重复和变体的运用。在小说的开头,哈克在父亲的小木屋后面挖了一个洞, 通过这个洞哈克开始了自己的自由之路。在小说的末尾,吉姆的逃离同样设置有一个挖洞的情节。吉姆真实通过汤姆和哈克在木屋前挖的那个洞逃离了菲尔普斯加,不幸的是他未能逃掉,后来又被抓了回去。情节重复和情节变体的运用更多地是集中在哈克遇到那帮无赖之后。在哈克和吉姆踏上那只被暗礁撞毁的破船这一章里, 如果盗贼比尔和帕卡不是为了得到特纳的那份贼赃而返回轮船的话,他俩完全可以逃离本来留给特纳的厄运; 这种贪得无厌地想把最后一分钱收入囊中而久久逗留在犯罪现场不愿离去的情节在小说里被重复运用了两次, 只不过略有一些变体。一次是公爵和国王不满足于已得到的遗产,还想将威尔克斯家的家当全部变卖,收刮尽最后一分钱而滞留在威尔克斯的情节;另一个更隐蔽的情节变体在小说的末尾:汤姆为了完成他英雄主义的梦想,拒绝轻松地释放吉姆,并把解救吉姆的计划久久框于那些书本上的英雄模式里。汤姆最终因他的“贪图荣誉”而光荣地挨了一颗子弹。

相似情节的重复和变体的运用, 小说中海油很多例子。但仅从这些例子里我们已看到弗罗斯特所说的“韵脚”的神奇功效,它将形式散漫的众多插曲连在一起,使小说内部就有了一种连贯性、一种脉搏的跳动。

2.主人公道德发展历程的运用。 除了相似情节的重复和变体以外,马克·吐温还将哈克的道德发展历程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小说始终:通过三次重复主人公哈克的“道德抉择”以克服插曲式结构形散的弊端,从而进一步达到小说“神”的统一性。

哈克第一次帮助吉姆逃跑的决定是在他逃离“文明社会”和父亲控制的过程中不经意作出的。当小哈克在杰克逊岛上巧遇逃奴吉姆时, 他甭提有多高兴了,这意味着以后他将有个伴儿,不用再为寂寞的事而发愁。“但人们也许会叫我卑鄙的奴隶制废止论者,会瞧不起我。”哈克向吉姆坦白道,“不过那也没什么差别,反正我不会告诉别人,也不会再回到那地方了。”从哈克的话里,我们看到即便是第一个最简单的决定也与他心中白人要比黑人优越的道德观相冲突。但哈克仍选择了背弃这样的道德观,因为从一开始他就反感和厌恶道格拉斯寡妇那些循规蹈矩的“教化”;他从一开始就毫不犹豫地选择逃跑的决定。第一个决定表明哈克潜意识里已开始对他所身处的社会道德价值有所醒悟。

哈克的第二个决定是在他和吉姆这对“难兄难弟”快要靠近卡罗镇 ─他俩向往的自由之州时作出的。 吉姆和哈克都坚信吉姆很快将获得自由,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哈克再一次面临艰难的抉择。到了卡罗镇哈克如果放了吉姆,他就会背上偷到沃森小结奴隶的罪名。要知道吉姆在市场上可值八百块啊。这还不算,让哈克更头疼的是吉姆还想将他的孩子一起偷出来。要是答应了吉姆的要求,他就又侵犯了另一个人的财产权。哈克的内心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斗争。奇怪的是,最后他竟发现不能拒绝吉姆: 既然已经不能完全按规则办事了,就选择顺手的事做─继续帮帮吉姆吧。 哈克童气十足地喃喃自语:“要是你知道做正确的事太麻烦,做错事却不费工夫,而这两件事对自己的好处都一样的话,那就挑顺手的做吧。”哈克天真无邪的话敲好深刻地反映了当个人道德价值观与社会所认可的价值观背道而驰时个人道德何去何从的问 题。通常情况下个人道德认知都受制于社会道德规范,但我们看到哈克在这时又迈出了自己道德意识完善的关键性一步。

在第二次危机过后不久,哈克和吉姆突然意识到他们已在雾里错过了卡罗镇,而此时他们的木筏又被一直轮船撞坏,哈克和吉姆也被迫分开。 哈克上岸后开始了他新的流浪生活并一直持续到他进入菲尔普斯农庄及逃回密西西比河为止。然而正是这段经历使他对各种上层贵族阶级的虚伪、 腐朽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对格兰杰福特家族与谢弗德森家族的世仇忐忑不安;他亲眼目睹伯格斯残酷被杀;他为自己被卷入公爵和国王对威尔克斯姑娘的戏弄而深深地感到羞愧。所有这一切使他真正明白了这个 “文明社会”的贪婪、虚伪、荒诞和残酷的现实。这也使他更坚定了摆脱拜仁社会虚伪、残酷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决心,这样他最后作出的第三次帮吉姆逃跑的决定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但哈克的第三次觉得似乎比前两次都更困难,因为他将要违抗的是战前南方奴隶制度所规定的宗教处罚。他的良知在内心挣扎,他甚至想写信告诉沃森小姐吉姆的下落。但一想到吉姆平日里对他的号,对他的忠诚以及他俩在一起的互助爱,他还是做出了帮吉姆逃跑的最后决定,“我浑身哆嗦,我知道我得做个决定。我想了想,屏住呼吸,然后对自己说: 好吧,我就下地狱吧。”哈克把纸撕了,意味着他彻底与这个“文明社会”决裂并开始真正追随自己的道德归宿。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小说的插曲式结构并未因形式的散漫而造成主题、中心的散漫,而是通过“韵脚”和主线的作用使整本小说达到形散神不散的效果。

马克·吐温堪称一代语言大师, 他的作品总是不乏幽默生动的语言。 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里,作家一方面通过各种方言的应用使得作品语言更加生动而富有口语色彩,另一方面他还总将一些幽默元素放进故事里。

小说一开始,作家便展现了他的幽默天赋。他以一个简短的启事作为序言,发出警告说那些企图在这本书里寻找小说叙述动机、道义以及清洁的人都会被起诉、放逐甚至枪毙。一读到这让人忍俊不禁的开场白,读者会情不自禁就往下搜索那些让人捧腹一笑的东西。哈克在描述他那“可敬的”喝醉了酒的父亲时颇具童趣和幽默,“爸爸正发疯似地到处乱 跳 , 他说蛇正往他腿上爬,随后他又跳又喊, 说有条蛇咬了他的脸。”读到这儿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这一章生动的描写特别适合在一个雨后的下午逗逗小孩子们开心。在接近小说末尾处,汤姆和哈克为了救吉姆而做了一系列搞笑的准备工作。特别有趣的情节是他俩将以小块蜡烛台塞进吉姆盘中的面包里,当吉姆咬到面包中间时差点把牙全都咬碎了,汤姆还自言自语地说再成功不过了,而吉姆却假装吃到了一块石头。但打那以后,吉姆不管吃什么,总是要先用叉子扎两三下,然后再用牙咬。

小说里像这样幽默生动的情节甚多,这里仅举一两例说明小说语言的风格。另外,作品因各种方言的运用而形成的极富个性的口语化语言也是作品的一大特色。马克·吐温在这部小说中大量使用黑人方言土语,准确地再现了密苏里黑人的方言,略加夸张地再现了西南丛林方言以及派克乡方言的四种变体。为了让人物更接近真实生活,马克·吐温让作品中的人物说自己的话而不是刻板的叙述人的话。哈克说的话似乎有些粗俗但却符合这个未受太多教化孩子的身份;黑人吉姆的话也难免晦涩但却真实再现了黑人自己的文化。《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语言为当时及后来的小说家提供了新的典范,那种朴实无华、生动形象的人民大众的语言使得马克吐温摆脱了枯燥的文学语言的束缚,使最富有生命力的民间日常口语成为了为学作品的合法表现形式。马克吐温的不朽功绩是他使文学语言民族化了。

篇4:读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后有感

摘 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开创了美国本土文学的先河。该书出版至今,一直受到文学评论家的关注和评论。在这本书中,马克·吐温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哈克在密西西比河上的旅程和见闻,同时又巧妙地融入了许多原型。本文尝试采用原型批评的文学理论来分析和反映小说的主人公哈克以及蕴涵其中的深刻社会问题——种族歧视、自由和束缚、文明和野蛮等。

关键词:美国文学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原型批评

一、引言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虽然该书刚出版时,备受争议,但是时间证明,这是一部经典的批判美国现实之作。长期以来,许多批评家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理论对这部作品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和研究。王庆勇认为哈克孤独不能见容于主流社会,把它归入“遁世文学”;王晓莉的观点是它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存在着的各种问题,尤其是它的种族冲突和融合;张德明、张淑玲等人则从哈克的反叛与追求、矛盾与痛苦、对吉姆的认识和态度的变化等方面,认为它是一部真正的成长小说等等。

实际上,这部作品包含了更为深刻的内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大致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这部小说反映了19世纪美国社会现实生活中的种族歧视、恐怖、暴力、虚伪等丑恶现象。马克·吐温在作品中将真实的生活与神话原型、传奇的故事情节等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本文将尝试运用原型批评理论,挖掘这部作品中的原型。原型既来自于神话、传说,也来自于现实生活,甚至于来自于自然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这些原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马克·吐温表达了哈克(或者美国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对自由的向往等思想。

加拿大著名学者诺思洛普·弗莱(Northrop Frye),在吸取了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arl G. Jung)的原型理论和英国学者詹姆斯·弗雷泽(James G. Frazer)的人类学观点后,提出了神话原型理论。“原型批评家认为,最基本的文学原型是神话,各种不同的文类只不过是神话的延续和演变。”原型和神话的关系密切,因此,有的批评家也称其为“神话原型批评”。弗莱从神话、仪式这些被视为积淀人类祖先的原始经验和原始意象的形式出发,认为文学是神话仪式的表现,是神话的再生与复活。弗莱原型批评理论的核心是“文学原型”。他在构建其文学理论时对原型进行了移位,把心理学或人类学意义上的原型移到了文学领域,原型就成了文学意象,一个原型就是一个象征、一个意象,它常常在文学中出现,并可被认为是一个人的整个文学经验的一个组成部分。原型是神话中反复出现并扩展到其它题材的文学作品的成分,最主要的是形象和结构。

二、美国文学作品中出现的神话原型

在美国文学作品中,许多作家的作品中都蕴涵着神话原型。华盛顿·欧文在他的代表作《瑞普·凡·温克尔》中,创造了一个美国人原型,瑞普·凡·温克尔(Rip Van Winkle),他代表着美国的狄厄尼索斯。其他美国文学作品中的神话原型,如霍桑的《红字》中的海丝特·普恩,母亲原型和成长原型;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白鲸》所表现的追寻原型;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传说、迷信等原型。《愤怒的葡萄》、《汤姆叔叔的小屋》、《喧哗与骚动》等作品中都可以找到神话原型。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马克·吐温更是巧妙地把现实、浪漫和神话原型编织在一起。

三、《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原型分析

(一)复活原型

该书生动地描绘了哈克和吉姆的密西西比河之旅以及两岸的真实画卷,同时将神话寓意穿插于其中。复活原型在小说中反复出现。哈克的每次“死而复生”标志着他的成长和思想的成熟。为了摆脱好心的道格拉斯寡妇的管教和父亲的纠缠,哈克精心安排自己被“谋杀”,然后和吉姆登上竹筏,踏上了他的河上历险,预示着他将要告别过去,开始新的生活;从落水到被救、和吉姆失散后再重逢,二次“复活”后的哈克对吉姆的认识和态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的种族意识也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在营救吉姆的前后过程中,哈克经历了第三次“复活”。三次“生死”经历使哈克逐步从一个天真无知、顽劣不羁的流浪儿童变成了一个有勇气、具有强烈正义感与责任心的小伙子。马克·吐温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美国人心中的英雄成长形象。

(二)“诺亚方舟”原型

《圣经·旧约》中记载的诺亚方舟的故事在西方可谓妇孺皆知。诺亚方舟,装载着全部未来人类与动物的生命,完成了人类万物从死亡到重生的轮回。这个轮回的实现,预示着旧的混乱秩序结束,新的理想秩序到来。人、上帝以及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又重归和谐统一。打破不公正的、充满种族歧视、暴力的旧世界,建立一个公正的、种族平等的、和谐的新世界是马克·吐温在小说中的理想和追求。在小说中,他把“诺亚方舟”变成了哈克的竹筏,来借以寄托他的理想。在河上,在竹筏中,哈克和吉姆是安全的,一切都是那么平静和温馨;而一旦离开竹筏,哈克经历的和目睹的却是一个充满了暴力、歧视、凶杀和欺骗的世界。为了躲避这些,他只有在逃回到竹筏上。在小说的结尾,哈克的选择还是离开。作者或许在暗示,密西西比河的水无法像《圣经》里的洪水那样荡涤一切罪恶,这个竹筏也只能帮助哈克暂时远离岸上的社会,不受伤害而已。

(三)漂流原型

在众多的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中,都有大量的关于古希腊人在海上和陆地漂流的描写,其中最著名的是奥德修斯的故事。特洛伊战争后,奥德修斯在海上漂流了整整十年后才回到家乡。然而,他不甘愿在家太平度日,又再次出游。奥德修斯的漂流,表现了古代西方人的个体意识、冒险精神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它开创了西方文学的旅程文学传统。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哈克为了不受道格拉斯寡妇的管束、逃避父亲,毅然到密西西比河上漂流;在故事的最后,哈克又拒绝了萨利姨妈的认养,决心再次踏上漂流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奥德修斯的漂流原型的再现。

(四)上帝和魔鬼原型

“天堂和地狱这种二元对立的模式是神话中的基本模式。”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马克吐温大量运用了二元对立。比如,自由和束缚,白人哈克和黑人吉姆,不断成长的哈克和永远天真的汤姆,安全的河流和凶险的陆地等等。马克·吐温还在小说中创造了替代“神(上帝)”的形象——神父,试图让苦难中的人们向他们求助。但神父只是表述“上帝”旨意的工具,在邪恶的“魔鬼”——“国王”和“公爵”面前显得无能为力,不能当众揭穿假公爵、假国王的骗“钱”伎俩。值得一提的是,“国王”并不是马克·吐温杜撰的,而是来自一个美国生活中的真实形象,一个自称是“美国皇帝”的旧金山人——约书亚·诺顿。

(五)美国神话

哈克身上处处体现着美国神话的影子。为了逃离腐败、混乱、罪恶蔓延的国度,进行彻底的宗教改革,那些受到迫害的清教徒从英国逃到了美洲,期盼着能创造一个“伊甸园”,建立一个全新的秩序,人间的天堂。这一带有“伊甸园”神话色彩的理念催生了美国神话以及美国人的英雄模式。哈克不甘受到传统的束缚,敢于冒险,向往自由,机警务实,奋发向上,正是这样一个具有原型意义的美国英雄,体现了美国人的性格特点。

四、结语

在小说中,通过对这些原型的再现,马克·吐温塑造了哈克贝利·费恩这一不朽的形象。“诺亚方舟”的神话原型,一方面表达了人类对和谐社会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建立没有种族歧视、重建完美世界的愿望;另一方面,小说也通过它反衬现实世界(陆地)中的缺陷和不足,并暗示拯救罪恶世界的艰难。这部作品所反映了的深刻的社会问题、成长主题、文明和原始的冲突,表明了作者思想的连续性。这一切都毫无疑问地说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远非一般人认为的那样是浅显的儿童读物。

(本文为江苏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名称为:神话批评与美国梦:论《哈克贝利·芬历险记》,项目编号:1251150004。)

参考文献:

[1]王庆勇.《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遁世主义[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3).

[2]王晓莉.《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种族冲突与融合[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

[3]张德明.《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与成人仪式[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4).

[4]张淑玲.一部不朽的少年成长小说——试析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芬历险记》[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6).

[5]韩静.原型批评理论与美国文学作品的互融[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7,(2).

篇5:读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后有感

夜晚,我坐在窗前,在繁星满布的夜空下看了《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这本书,心灵上获得了滋润,在瞬间成熟了许多,许多……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主要内容是:白人男孩哈克为了摆脱文明的教化和酒鬼父亲的纠缠弃家而走,遇上想摆脱被贩卖的命运而出逃的黑人奴隶吉姆,两人结伴乘木排一路漂流,经过了种种历险与奇遇,在这样的千锤百炼中,悟出一些道理,并健康地成长起来。

看了这本书后,我心潮澎湃,获得了真正心灵上的自由。在哈克的内心深处,一直与人们公认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观念进行激烈的思维斗争,他起初还对规定必须把吉姆送还给他的主人的法律是否合乎正义百思不得其解,在社会的准则与自己良心的冲突中,激发了哈克这个阳光少年蕴含在心中的善良的天性和正义的力量,他不断认识着、坚定着自己,善良的天性和良知战胜了社会的偏见和冷血无情的法律,我由此看到阳光少年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

我反复地阅读第15节大雾弥漫这段文字,因为哈克那种难能可贵的行为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灵!哈克宁死也要帮黑人奴隶吉姆争取自由,他勇敢地抛开了世俗偏见,坚持着自己的原则,他迸发出惊人的勇气,勇敢地站出来伸张正义!在他的心灵上,善良和正义永远都是占着至高无上的位置,他做的每一件事之前都会经过深思熟虑,思考是否合乎于正义和善良。他时刻把正义和善良放在第一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铭记在心!

哈克这种善良的天性和正义的力量是他与众不同的一面,我们现代的孩子们都缺乏这种观念。看到小朋友被玩弄、嘲笑,同学们却不敢去伸张正义;一些不良少年恃强凌弱,我们却不敢帮助这些弱势群体,有的居然跟他同流合污。身边这些例子无不体现出现代孩子们缺乏这种观念。

在这本书中,哈克让我看到了他内心的正义和善良,让我知道了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善良小天使,让我瞬间长大了许多、许多……

篇6: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习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填空题。

1.《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 国 著。

2.马克·吐温是幽默大师、小说家,也是著名。主要作品有:、等。3.《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主要描写主人公 和 的流浪故事。

4.德克萨斯大学英文教授雪莉·费舍尔·费什金撰文指出,马克·吐温曾被誉为“美国的塞万提斯”、、、、“美国的拉伯雷”。

5.2006年,英、美、澳文学界、出版界及著名媒体,通过不同方式评选出最受作家、文学家与广大读者喜爱的“世界十大名著”,美国仅有一本入选,即,理由是这本书是“ ”。

6.这部书里使用了好几种方言:密苏里州的 ;西南部边缘地区极端 ;派克郡的 ;还有最末这一种方言的四个变种。7.汤姆把强盗团伙定名为。

8.哈克贝利逃到杰克逊岛避难,在岛上他无意中遇见了。9.哈克贝利和吉姆掉到河里后,哈克被 救起。

10.哈克贝利收留了狡猾的骗子 和。

二、选择题。

1.马克·吐温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塑造了一个追求自由的黑奴形象,他的名字是()。

A 汤姆 B 吉姆 C 哈克 D 安娜 2.在强盗团伙中()当了队长。

A 汤姆·索耶 B裘·哈泼 C本·罗杰斯 D小托米·巴恩斯 3.哈克贝利·费恩被()收养做儿子。

A沃森 B玛丽 C道格拉斯

4.汤姆和“我”把盗贼藏在洞里的钱财寻摸到了,我们各得()块钱。A 3000 B 4000 C 6000 D 5000 5.汤姆·索耶管那些猪仔叫做“大块头”,管萝卜青菜叫做()。A珠宝疙瘩 B萝卜青菜 C蔬菜大王

6.有一回,汤姆派一个孩子举着熊熊燃烧的火棍,在城里到处转悠,他管这火棍叫做()。

A火炬 B广而告之 C燃烧的火棍 7.哈克贝利冒充()设计救出吉姆。

A国王 B公爵 C汤姆

8.哈克贝利决定要到()(地方)去过漂泊不定的生活。

A蓄奴区 B印第安人居住的地方 C费尔普斯农场 9.()热情的提出要收养哈克贝利,但被拒绝。

A华森小姐 B道格拉斯 C费尔普斯太太 10.《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本书所描写的时代,最迫切最严重的问题是()。A蓄奴制和种族歧视 B逃难 C反抗压迫

11.本书是最优秀的“世界儿童惊险小说”之一,它曾被美国电影界()次搬上银幕,达到了马克·吐温现实主义艺术技巧的高峰。

A 三 B 五 C 六 D七 12.这本书采用第()人称的叙述方式去刻画人物形象的。

A 一 B 二 C 三

13.本书以儿童冒险经历为线索,透过()的眼睛描写资产阶级生活方式。A汤姆 B吉姆 C哈克贝利 D华森小姐

14.美国小说家()称颂《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我们所有书中最好的一本书。

A堂吉诃德 B浮士德 C哈姆雷特 D海明威 15.哈克要逃离()社会的虚伪与腐败,获得精神上的自由。A文明 B黑暗 C上流

三、简答题。

1.《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他出身寒微,心系下层民众,受到敬重,被称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请说说你喜欢的故事情节,并说说理由。

2.说说哈克贝利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件事可以看出?

3.《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本书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美国 马克·吐温

2.演说家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傻瓜威尔逊》《汤姆索亚·历险记》《王子与贫儿》

3.哈克 吉姆

4.美国的荷马 美国的托尔斯泰 美国的莎士比亚 5.《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美国最伟大的小说 6.黑人方言 俚俗方言 普通方言 7.汤姆索耶帮 8.黑人吉姆 9.商人

10.国王 公爵

二、选择题

1-5 B A C C A 6-10 B C B B A 11-15 D A C D A

三、简答题

篇7: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was a great work published in 1885 and it was written by Mark Twain.As it known to all Mark Twain is a world-renowned literary giant and a gifted humorist.As a prolific writer, he makes great achievements in novels and short stories.However, what makes him popular are mainly his novels, in particular this book.The story happens along the Mississippi River.Huckleberry Finn, a little uneducated white boy of about 13 years old.He comes from the lowest level of society.His father is a poor town drunkard.The other boy Jim is an ignorant, uneducated black slave named Jim.The book tells the story of Jim’s escape from slavery, and, how Huckleberry Finn tries his best to help Jim.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at I read this book, when I finished it, was lost in contemplation.It takes me back to a children’s world.Finn’s unique personality, only the children can really understand.One the one hand, it’s a description of children’s world, they are naughty, innocent, and they have their own dreams.Huckleberry Finn and the group of children always want to do something big.Even though he is only a small boy, he can do something that adults dare not to do.Huck is a kid who naturally loves freedom.He grew up homeless and had no chance to receive family, school and church education.He liked independent life, hated life around the stagnant and hypocritical courtesy.He did not go to church to pray,not wear decent clothes, and not learn from these “civilized” and the “gentle manner”.In the beginning, kindhearted widow Douglas, adopted the poor little Huck, and attempted to teach him and transformed him into a “civilized boy”.However, Huck soon tired of this decent, and felt that the days of “too sulk” is simply all day long, “a pain”.So “I put on my body worn clothes and drill down to my empty sugar barrel by myself.Then I feel free and satisfied”.Huck distained the “civilized” society’s enlightenment, and even questioned the sacred religious tenets: If a person can pray to get what he wants, then why still the loss of Wayne’s by selling pork do not come back? Why the widow’s galactic disk which was stolen do not come back......”So he constantly played hooky, and ran into the forest to have some “fresh air”.Even together with the “noble” person, he felt “itch”.Huck finally could not stand the stagnant life and the enlightenment of civilization, and he escaped to seek for his ideal free life.On the other hand, Mark Twain’s three years’ life on the Mississippi left such a fond memory with him that he returned to the theme more than once in his writing career.Mark Twain------The half savage, tender, god-worshipping, believing boy, playing with rivers and man, ending on the Mississippi on the broad river that is the great artery flowing out of the heart of the land.It’s the miniature of real Mark Twain.

篇8: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作品,中学的时候曾经学过《竞选州长》的课文,他的语言特点幽默、诙谐和滑稽,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这次读到是《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的全译本,不是儿童读物的节选本,更能全面的领略全书的风采。

这本书描写的背景是1850年前后的美国,哈克是十三四岁的儿童,他被寡妇收养去学校学习,他的爸爸是个酒鬼,只知道喝醉后打哈克,还不允许他去上学,哈克不能忍受这样的生活,就制造了自己被杀害的假象,偷了小划子逃去了杰克逊岛。在岛上遇到了黑人吉姆,他不想被人卖做黑奴,同样也是逃出来的。两个同病相怜的人想逃出蓄奴区,他们乘木筏漂流,在河上和陆地之间生活,遇到了骗子“国王”和“公爵”,他们骗了很多钱,骗子甚至卖掉了黑人吉姆,哈克揭穿了骗子,并去营救吉姆,遇到了同样喜欢冒险的汤姆,根据吉姆原主人华岑小姐的遗嘱,其实吉姆早已获得自由。()费尔普斯太太热情地提出要收养哈克,但是哈克已经决定要到印第安人居住的地方去过漂泊不定的`自由生活。哈克是个聪明、善良、勇敢、有正义感的少年,也曾有告发黑人吉姆的想法,但是后来决定帮助他获得自由。

篇9: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

马克吐温曾说过,那些有好书却不读的人不比无法读到这些书的人拥有任何优势,我也有很多书,比如《秘密花园》、《走出麦田》、凡尔纳的《梦幻三部曲》我也爱读,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哈里贝利·费恩历险记》。

这本书讲的内容是哈克贝利为了追求自由的生活,逃亡到密西西比河上,在逃亡途中他遇到了黑奴吉姆,于是他们开始了冒险的旅途。途中他们遇到了两个人,一个冒充国王,一个冒充公爵,他们两人四处诈骗,最后国王还为了钱狠心的把吉姆卖掉。哈利贝利在寻救吉姆的路上,遇到了他的好朋友汤姆,汤姆用在书上学到的方法救出吉姆,恢复了自由。

通过这本书,我深深地被哈克贝利的正义感和敢想敢做的精神所吸引,更被吉姆有同情心勇于牺牲精神所打动。他们让我知道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勇敢去面对。即使他很困难,我们也要敢于面对,不逃避、不退缩,所有困难才会迎刃而解。这本书还让我懂得了人与人之间应该是相互平等、相互尊重、互相关心,不应分高低贵贱,只有这样,世界才能和谐,才能共创美好的未来。

篇10: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

哈克是整部历险记的主人公,虽然他离传统概念中的好孩子相去甚远,但我还是不由自主地喜欢他。如果你问我马克·吐温在《哈克·费恩》中塑造的精妙之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哈克!哈克的形象让我为之动容,尤其是哈克对待黑人吉姆的方式。

哈克撒谎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或者说是一种生存方式。他通过撒谎保护自己、保护朋友。因为他随机应变的撒谎本领,他一次又一次化险为夷。例如,当哈克遇到搜寻黑奴的白人时,他从容地编造了一个谎言,把吉姆说成是患了天花病的他的父亲,结果让搜寻者退避三舍。看到这里,我不得不说哈克真是巧舌如簧,而在他伶俐的口齿背后,我看到的是哈克的善良、机智、勇敢。

作为白人,哈克深受种族观念的影响,他认为“你想教会一个黑人讲道理,那可真没办法”。(P77)(书中还有多处体现出哈克对于黑人的偏见)。然而哈克对吉姆这个黑人却有着深切的同情和理解,哈克“相信他惦记着家里人,也是跟白种人一样的。”(P153)在哈克眼中,吉姆是一个勤劳、无私的好人,他把吉姆当朋友看待。当他捉弄了吉姆后,他鼓起勇气向吉姆低头认罪,而且他“一辈子也没有为这件事情后悔过。”(P84)他是这样在乎吉姆的感受。当哈克准备写信给吉姆的主人华森小姐,告知黑奴吉姆逃亡的下落时,他犹豫了,他想起与吉姆同欢笑、共患难的情景,最终友谊战胜了偏见,哈克撕掉了举报信,对自己说:“好吧,那么,下地狱就下地狱吧。”(P212)在哈克以及他同时代白人的思想观念中,帮助黑奴逃跑是要“下地狱”的事情,但他仍旧义无反顾地这样做了。

哈克是一个不羁的少年,他无法忍受循规蹈矩的生活,不愿接受枯燥虚伪的教化,毅然给自己制造被人谋杀身亡的假象,去追寻自由的生活,即使遇到各种艰难险阻,他也从未退缩和放弃。这样一种追梦的勇气应该也是哈克成为全书之精妙的原因吧。

如果要说《哈克·费恩》中的败笔,我认为是最后十章中对汤姆·索亚营救黑奴吉姆荒唐行为的描写。汤姆营救吉姆不是出于对吉姆的同情和理解,而是把吉姆当成他“伟大”冒险游戏中的一个道具;汤姆营救吉姆不需要承受种族观念的内心煎熬,他早就知道自己放走吉姆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和风险。在这最后十章的故事中,汤姆·索亚的形象喧宾夺主了,吉姆沦为了逆来顺受的玩偶,哈克成为了言听计从的同谋。吉姆和哈克强大的自我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果敢的主见都被汤姆·索亚这个顽童所导演的“了不起”的营救计划所淹没了!

最终,吉姆没有被绞死,原因是他的主人华森小姐出于慈悲和怜悯,在遗嘱中恢复了他的自由。而吉姆在逃亡过程中之所以能够逢凶化吉,也是因为哈克等少数几个白人的友爱和保护。吉姆作为反抗种族歧视的代表,在争取自由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他的勇气,但他的胜利却几乎是凭了运气!在那样种族歧视盛行的时代,其它黑奴能像吉姆一样好运吗?单凭少数白人的善良能彻底改变黑人的处境吗?虽然吉姆最终自由了,但这只是他一个人的胜利,而不是所有黑人的胜利。

从吉姆获得自由的情节设置来看,马克·吐温的确对种族歧视进行了有力的控诉,但遗憾的是,他把解放黑奴的希望寄托在人道主义上,而不是健全的法制建设和黑人自强不息的斗争精神。这样的思想局限性无疑是《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本书最大的败笔。不过至少——马克·吐温是敢于挑战世俗的,能够在那样的时代写出这种惊世骇俗的故事,就足见马克·吐温的高尚和不凡了。

篇11:读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后有感

关键词:成长;小说原型;引路人;伙伴;自然;神灵

成长作为一种文学主题,在西方文学史上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有悠久的创作传统。

一、成长的定义

成长小说来源于德国,英文中指教育小说。韦伯词典这样定义成长小说:它是针对主人公受教育和自身发展变化的小说。成长这一文学主题,在西方文学史上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也具有身份悠久的创作传统。作为西方文学传统来源之一的《圣经》中就有着成长文学的渊源。

成长小说限制在主人公对成人世界从无知到知之的叙事,是叙述人物成长过程为主题的小说,常通过其中人物成长经历的叙述,反映出人物在经历过程中思想和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成长小说的主人公是动态人物,具有亲历性,一般有一个基本模式,也就是“天真—诱惑—出走—迷惘—考验—失去天真—顿悟—认识人生和自我”的过程,主人公在经历了人生的磨难之后,对社会,对人生,对自我有了重新的认识。

二、美国的成长小说:

成长是美国文学一个不可或缺的主题,它重视的是美国这个民族的集体经验和国民性。由于每个时代都有困扰年轻人成长的不同主题,成长小说在美国经久不衰。在美国,第一位关注青年人成长问题,并通过小说成功予以表现的作家是霍桑,他的《年轻的布朗先生》,《红字》都是优秀的成长小说。另外一位重要作家赫曼.麦尔维尔的《白鲸》也对美国成长小说贡献很大。世纪下半叶,美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迅势发展,给青少年成长带来很多新问题,这又为美国成长小说提供了新鲜而又生动的素材,促进了美国成长小说的繁荣。清教主义和西进运动后,乡村生活的枯燥和黑奴问题又成为美国成长小说不可回避的问题。马克吐温举世闻名的两部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出现标志着美国成长小说的成熟。从南北战争以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社会处于上升时期。这一时期成长小说的主流是乐观和自信的。天真,真是美国成长小说繁荣时代的基本特征。二战后,年轻的一代失去了生活的坐标,由于社会道德的缺失和混乱,青少年成长遭遇了普遍困境,年轻人对现实社会和文明开始质疑,悲观。

三、《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哈克的成长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也是美国文学史上一部影响深远的作品。哈克是小说中的中心人物,也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富于正义感和叛逆精神的儿童形象。他和黑人吉姆在密西西比河上漂流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哈克善良的天性和自然的正义感使他对吉姆产生同情和友爱,一路上,他们经历了种种考验和危险,在经历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帮助吉姆获得自由。

成长小说中的主人公原型,最早可以追溯到《圣经》中的人类祖先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中,亚当和夏娃过着无忧无虑,天真无知的生活。他们代表了人类的童年。后来撒旦诱惑夏娃偷吃禁果,夏娃听从了。夏娃的心理反映了青少年成长的共同心理,希望更多地了解世界,希望变得更加聪明。他们对未知领域充满好奇,会经不住诱惑,敢于违背上帝的禁令,冒险偷吃禁果。违背上帝就是反叛权威和长者。偷吃禁果后的亚当和夏娃获得了智慧,但也受到了惩罚,需要独立生存,经历磨难。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几乎都有做过父母不赞同,禁止的事情。这意味着他们在尝试自己的独立能力,体验自主行为的刺激和冒险。夏娃亚当的故事还反映了人类注定要追求知识,不会因为知识的后果和知识的烦恼而放弃求知的努力。哈克也是一个反抗权威,即可爱又淘气的孩子。但他内心善良,质朴。他渴望自由自在,不

受约束,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描述:寡妇道格拉斯认我做干儿子,她说要教我学学规矩,可是只要想想这寡妇为人处事有多古板,多正经,就能明白一天到晚呆在她屋里是多么受罪,所以到了我再也受不了的时候,我就溜啦。在第四章中,哈克一晃眼混了三四个月过去,几乎天天上学,也会识字,念书和写字了。

但他仍然看不上数学。刚开始恨学校,后来慢慢习惯,烦了就逃学。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哈克具有典型的“美国男孩”特征;首先是对“文明”的拒绝,渴望自由自在,不受规矩的约束,二是不满足现时的生活和环境,渴望某种形式的逃离和探险;三是实用主义原则,按照自然的正义法则和利益原则,怎么实用怎么方便就怎么做。他的举止都是本身本能反应和享乐原则,对周围的人和事都充满了好奇。这种好奇也更激发他对探险的兴趣,也正是之后的密西西比河的游历促进了他的成长。

在成长小说中,成长的引路人也是美国成长小说的一个重要构件。人们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受到一些人的影响,这些人从正反两方面影响丰富着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和对社会的认识。在小说中,成为哈克的旅途伙伴和引路人的是黑人吉姆。成年黑人的特殊身份使得他们能够成为白人少年最佳的伙伴。由于黑人和儿童都是等级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和边缘人物,受到某些相同的待遇,能产生相似的感受。因此他们能以平等的身份与儿童相处。其次,黑人一方面是能干的成年人,可以帮助儿童学会生存,另一方面他们受到的教育有限,容易与少年儿童产生一定程度的认同感,之间能够互相同情和理解。吉姆为人忠厚,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虽然不如哈克聪明机灵,但他对哈克诚心诚意的关怀,使哈克懂得了什么叫友情和忠诚。而且在哈克与吉姆的相处过程中,哈克的自我矛盾,从想揭发吉姆到最后助他逃亡,完成了成长的过程。

哈克和吉姆在密西西比河上漂流,中间遇上了大雾,他们两个各自经历了一番凶险。当哈克重新找到吉姆的时候,他向吉姆开玩笑说一切都是梦,并没有发生什么。当吉姆把事情都想清楚的时候,生了气,说“我因为拼命地划木排,又拼命地大声喊你,差点都要累死了。在我困得打瞌睡的时候,谁想把你给丢了,心都要碎了,所以也就顾不得自己和木排会不会出事,就那么睡着了。等我醒来的时候,看到你平平安安地回来了,我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我心里说不出的感激,恨不得跪下来亲你的脚。可是啊,你心里想的只是怎样编一个谎来糊弄老吉姆那边一堆残枝败叶是垃圾……哈克认识到自己的错,恨不得去亲亲他的脚求他收回他说的那些话,后来还是鼓起勇气向一个黑人低头了,而且从来没有后悔过。

调皮的哈克喜欢捉弄吉姆,这次的捉弄却伤害了吉姆的自尊心。黑人吉姆用自己的真诚,善良热情和对哈克的牵挂和担心感动了哈克,使哈克认识到自己戏弄朋友是卑鄙的行为,并向吉姆认了错。一个白人向黑人认错,这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它不仅反映了哈克的道德成长,也反映了哈克对世俗观念的挑战。学会独立生活只是成长的部分意义,学会和人共同生活和发展,才是人成为社会人的重要标志。平等的心态是建立互相学习的基础,也有利于他们真心欣赏对方的优点,从对方身上学习自己缺乏的素质。

在第16 章中,在吉姆觉得自己即将获得自由的时候,哈克的内心矛盾十分激烈。吉姆说他如果到了自由州就要攒钱买回妻子和孩子,如果买不回来就偷回来。哈克觉得很难过,他觉得黑人就是给一寸,进一尺。他开始自责,觉得是自己帮助吉姆逃走的。他决定一看到灯光就划到岸上去告发他。但看到吉姆高兴并认为他的自由都是哈克的功劳,都是哈克做的好事,并说哈克是吉姆最要好的朋友也是唯一的朋友时,他就整个泄气了。他的良心告诉他不能出卖朋友,于是决定不再为这个问题劳神,怎么方便怎么做。

后来哈克和吉姆遇到了“年轻的公爵”和“老国王”两个骗子,他们教哈克和吉姆到各城市去传教骗钱,或是耍宝,愚弄乡民以骗取他们的金钱,或是遇到有人死亡便到他家中诈骗钱财,这两个骗子对哈克和吉姆无所不用其极。哈克在经历和磨难中不断了解社会,不断成长。在经过与吉姆同行的日日夜夜,哈克终于认同了吉姆,决心帮助他获得自由,并且拿起了告

发信说下地狱就下地狱吧,随后一下子把信扯掉了。吉姆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人,他采取了出逃的对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算是力所能及的反抗了。吉姆还是一个富有同情心和牺牲精神的人,在大河上漂流时,他处处照顾哈克,尽可能不让孩子受惊受苦,当汤姆中弹受伤时他不顾自己的安危,留在危险区域协助医生救护孩子。通过吉姆一系列高尚热诚行为的描绘,我们看出,黑人在人格上不仅不比白人差,甚至在许多方面还超过了白人。而哈克在与吉姆的共处中终于悟出了这个道理,健全的心灵即民主理想与畸形的意识即种族偏见发生了冲突,畸形的意识吃了败仗,哈克也由此获得了成长。

美国成长小说的一个重要传统,也是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大自然中寻求自然神灵的引导。没有玷污的大自然---这是神圣的男性必不可少的环境。影响哈克成长的是密西西比河---这条象征自然和原始淳朴的圣河,哈克在它的怀抱里沐浴着自然神灵的洗礼。哈克和吉姆畅游在静静流淌的密西西比河上---在这里,水的流动完善了整个意象,使孤独的美国之梦得以漂浮。《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部伟大的作品是被公认的美国经典成长小说,为我们研究成长小说在美国文学中的地位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参考文献:

上一篇:秉承课改理念展示自我风采下一篇:幼儿园中班谁咬了我的大饼教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