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2024-05-03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精选十篇)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篇1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不仅是作者成熟期的一个划时代的杰作,而且代表着其批判现实主义写作的顶峰。美国内战后,马克·吐温认为会有一个全新的黑人与白人共同的社会,政治民主,言论自由。然而美国的现实令这位伟大的作家深感失望,《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就诞生在这样的美国社会和作者的这一心理时期,追求自由以及觉醒的主题就自然显现出来。

一、主题一:追求自由

对自由的追求是《哈》的重要的主题之一。哈克想逃脱“文明”社会的限制,逃离虚伪和腐败,以及虐待他的醉酒父亲,以获得精神自由。吉姆则想逃离奴隶制国家到一个自由的地方,成为一个自由人。

在他们逃离的过程中,哈克和吉姆越来越深刻地认识美国社会。在作者的笔下,美国不再是一个民主、平等和幸福的国家。哈克看到的是大封建家庭之间的残酷和血腥的战斗;狡猾和相互欺骗的雇佣兵“国王”和“公爵”;无论他们想要什么,毫不顾忌无辜的人的生命,没有任何法律和规则可言。所有这些,无疑将导致哈克对“上层阶级”和奴隶制度的恶习的鄙弃厌恶,也反映了作者的“美国梦”幻想的打破。作者对社会的虚伪进行了最无情讽刺和最彻底的批判。

同样,吉姆也想通过“逃离”追求个人价值和精神的自由。虽是一个黑人奴隶,他也有独立的思想,从来不认为黑人不如白人。当他得知他将以一个大的价格被卖到奥尔良,将被迫远离他的妻子和孩子,他奋起抵抗,毅然逃跑。他很清楚逃跑的奴隶会得到怎样的惩罚,但是对自由的渴望使他获得追求他的理想的勇气。他的逃脱不仅仅是为了他自己的存在,更有他的生命目标。在他身上,黑人对自由的追求和对真正的人生的渴望被生动揭示出来。我们可以说,吉姆,一个仁慈,诚实和诚实的实体,是哈克可以做的小说中唯一的成年模型。

二、主题二:觉醒

小说的核心部分是哈克拯救吉姆的过程和哈克内心世界的冲突,这将是另一个重要的主题:觉醒。对于哈克,与吉姆的旅程是一个道德成长、觉醒和学习的旅程。

在一个有着普遍奴隶制的社会环境中,一个白人男孩哈克接受过传统思想的教育,认为黑人出生次于白人。因此白人可以完全控制黑奴的命运。他被教导奴役制度才是正确的。然而在他和吉姆的逃跑过程中,哈克终于意识到了传统观念的错误,他在由腐败的奴隶制社会造成的道德困境中挣扎着,而最终抛弃了这一错误的偏见。最终他抛弃了“文明”社会教给他的一切。他宁愿去地狱,但也要做他认为是正确的。通过深入自省,他得出了他自己的结论,不再受南方文化那些虚伪的规则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他的精神斗争反映了他打破了社会约会的极限,变得成熟起来。在小说的结尾,哈克学会了“阅读”他周围的世界,区分好与坏,对与错,敌人和朋友,等等。作品强烈谴责社会中的虚伪和腐败。

三、总结

追求自由和觉醒是小说的两个主题。通过深刻阐述这两个主题,作者揭露出奴隶制度的邪恶,对种族偏见和歧视提出强烈的控诉,对宗教的虚伪予以尖锐的讽刺。

小说的主题正是作者想传达和表达的最重要的东西。通过分析《哈克贝利芬兰历险记》的主题,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马克·吐温对人性探索,对美国南方常规道德的挑战。虽然吐温是在奴隶制被废除后写的这部小说,但是几十年前,奴隶制仍然是社会的真实存在。即使是在吐温所处的年代,南方黑人地位依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我们还可以深刻地意识到美国资本主义的恶习和资产阶级的虚伪。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种族冲突和种族融合的艰难进展,这也恰恰体现了马克·吐温的自由、平等和民主的理想。

参考文献

[1]Pizer,Donald.American Realism and Naturali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2]Twain,Mark.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Shanghai:Shanghai World Library Press,2009.

[3]Wu Weiren.History&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Research Press,2008.

[4]田玉霞。“通向自由之旅----试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身心自由”[J]。《新闻爱好者》。2008.6(下半月),第72页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读书笔记 篇2

这本书讲的是白人男孩哈克为摆脱文明的教化和酒鬼父亲的纠缠弃家出走,遇上为摆脱被贩卖的命运出逃在外的黑人奴隶吉姆,于是,两人结伴乘坐木排一路漂流所经过的种种历险与奇遇。

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中期美国内战之前。当时,黑奴处境悲惨,可随意买卖。同时,北方废奴呼声很大,南方奴隶制度根深蒂固,所以,黑奴逃跑都是由南到北。这是阅读这本书的应该了解的背景知识。书中的哈克和吉姆由于乘坐木排,只能身不由己顺水南漂。通过哈克对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的叙述,小说由此向读者展示了广阔生动的社会现实画面和形形色色的人物长廊:杀人越货的强盗,挑动族斗仇杀的地方贵族,自称国王与公爵到处招摇的骗子,以及小镇醉鬼、轮船水手等等,无不栩栩如生。小说是美国现实主义的杰作及19世纪中期美国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我也非常喜欢哈克贝利·芬这个人,它曾在《汤姆·索亚》中出现过,这本小说的开头也是接着往下写,但小说的主人公由汤姆变成了哈克,叙述自始至终都是他的内心独白。哈克贝利·芬是个几乎目不识丁的顽童,对长者的虔诚教诲无动于衷,对文明教化感到拘谨和约束,他向往自由,说话直截了当,做事讲究实效。他对经历和看到的任何事情,都要发表见解,给人以童心无忌的感觉。

我非常钦佩哈克贝利·芬勇于冒险的精神和胆量,以及他处事不慌的判断能力,就像鲁宾逊那样,都有一双勤劳的双手。他渴望自由、具有抗争精神,无不令人敬畏钦佩。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篇3

【关键词】《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汉译 译本 特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110-02

翻译作为文化传播的手段,虽然为各国文化交流做出了一定贡献,但是译者翻译内容是失真还是尽可能还原,与作者本身水平、学科知识、侧重角度等方面也有很大关系。《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中大量的口语化或者方言化的语言同样使得翻译异常困难。本文以《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为例,从对其汉译本现状研究出发,讨论这部小说的译本特色并探讨其具有此类特色的成因,分析译者是否尽可能地注重了原文的特色。

一、《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汉译的现状

目前,中国所出版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汉译本有十几种之多,总体来说,大致分为以下两类。

首先是全译本。这种译本里,作者的写作风格、创作意图、小说整体结构、各类景物等的描写以及语言特色等都作为翻译内容是译者需要关注的重点,译者所要考虑的主要是目的语与源语的沟通以及文化的差异性等内容,主要有1954年出版的张万里的翻译版本,20世纪80年代之后成时的翻译版本,还有贾文浩、贾文渊两人共同完成的翻译版本。就全译本来说,张万里所做的翻译版本更注重写实性,他在进行翻译时主要致力于对于文本内容的再现,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给这部作品在中国的引进和传播提供一定的空间,因此其所使用的翻译语言都比较庄重,符合当时的时代特征,翻译内容也大都与中国读者对于文化的理解水平相契合。成时的翻译版本则已经开始注意原作的语言特点,与原作者相同的是,成时在翻译过程中也采用了大量的口语化和通俗化的翻译语言。而贾译本则更加注重对原文的还原,即译者在翻译时,尽可能地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贴近原作的创作风格,对原文再现程度也较大。

其次是简译本。这里的简译本主要指的是某些译者根据原文的内容与作者的目的相互结合所进行的翻译版本。在进行这类版本的翻译时,译者大都会在选择某些与自身目的相互契合的内容的基础上,以读者为主要目标进行相关作品的精简或者内容的截取。在进行这类版本的翻译时,译者主要考虑的内容是截取内容的连贯性、截取内容与本国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读者的层次、读者的阅读需求,等等。大多数简译本采用的是归化的翻译策略,将作品尽可能地靠近读者的需求和理解水平,以求提高原作的影响力,或者说提升自身再创作的作品展现力。主要有苗广华的翻译版本、田庆轩的翻译版本、海浪的翻译版本,等等。

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汉译本的特色

因为简译本大都注重目的语的语言特色和读者需求,因此其主要翻译策略为归化的翻译策略,对原文的再现程度较低,译文也不符合原文的框架结构、语言特色。本文主要以张万里译本、成时译本为主要范本进行分析研究,从各个译本叙事风格的再现、语体风格的展示等为主要方向,探究不同译本的主要特色以及今后译本的发展方向。

(一)注重叙事风格的再现。叙事风格主要是指作者以何种视角进行故事的讲述。叙事风格作为故事得以进行的基础,对整部作品的内容起到规范性作用,是译者进行情感揣摩、语言风格模仿的主要参照内容。通过研读张万里和成时所做的译本我们可以发现,两者在翻译过程中,叙事的视角都是第一人称,方便了读者更直接地感受主人公对于他所经历的事情的感受。而这种翻译方法同样也就决定了译者所采用的翻译大都是忠实于原文的,旨在尽可能地再现作者的叙事风格,展现作者奇巧的构思等。

比如在翻译哈克介绍《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段内容时,从原文来说,作者使用了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运用大量的口语化语言,从故事开头就把我们带入了哈克的境界当中。哈克认为《汤姆·索亚历险记》讲述的汤姆的流浪生活就是真实的生活,虽然汤姆所经历的内容他也没有见到过,虽然有些地方的讲述他也觉得十分不现实。在张译本当中,其将“stretch”和“stretcher”分别翻译成了“瞎话”、“胡扯”,成时则翻译成了“假话”和“添油加醋”。

这两种翻译方法都采用了忠实于原文的翻译方法,尽可能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有效地再现了原文的风貌。就原文整体来看,哈克本身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作者所采用的又是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所以原文在叙述上尽可能地贴近了孩子的表达口吻,将十几岁孩子那种未经世事又想要装作大人的天真、幼稚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哈克本身受的教育不多,他又想要成为一个流浪人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译者在翻译时不仅要翻译出哈克那种向往自由、不想受别人约束的口吻,而且要从一个孩子的视角讲述他对世界、对社会和对他人的看法。这也就决定了哈克所使用的语言必定是口语化和通俗化的内容。这两种翻译方法都是作者对于原文的再现,能够很好地传达出哈克那种想要装作大人的幼稚的表达语气,同时也符合哈克那个年龄阶段的口语化的表达特点,因此两种译文都符合原文的叙事风格,切实地传达出了原文想要的表现效果。其次,在一些句末语气词的介绍当中,笔者认为成译本更符合原文的表达特点。因为儿童常常会将所要表达的内容赋予他们自身的感情色彩,而这些色彩的体现主要就在句末语气词的使用当中。对比张译本和成译本来看,成译本当中采用的“吗”、“哩”、“吧”等语气词明显要多于张译本,而且大量使用了儿化词语,比如“鸟儿”、“老头儿”等,集中表现了哈克叙事语言的儿童化,因此成译本更符合原文的表达特点。

(二)注重语体风格的展示。语体风格作为一种必要的修辞手段,是小说作者思想的重要表达手段,同时也是小说本身能否赢得读者青睐的必要内容。在张译本和成译本当中,译者都注意到了原文语体风格的差异,对于不同人物的不同语言做到了最大化的还原,尽可能地保证了译作与原作在语体风格上的类似。比如对于在说吸鼻咽属于自作自受这类事时,张译本中认为这种事是合情合理的,成译本中也表达出这种事是个人自个儿想要犯的。两种翻译都尽可能地表达了原文的意图。但是,两种译本还是有很大差异。

首先,就哈克的语言翻译来说,原文中所表现的哈克本身属于一个小孩,并没有受过多长时间的教育,语言表现效果相对较差,前后使用的词语也大都是相同的。但是张译本中所使用的词语变化相对较多,口语化色彩不够明显。相对的,成译本则对哈克的身份把握得较好,尽可能地展现了哈克的语言色彩。比如在翻译哈克描述自身流浪生活的词语时,对于“canoe”一词,张译本分别采用了“独木舟”和“小船”的翻译,成译本则前后采用的都是“小划子”的翻译,对比来说,“小划子”更具口语化色彩,前后一致的特点也很好地再现了原文主人公的语言风格和语言局限。

其次,因为原文中有黑奴这一角色出现,所以作者也采用了一些俚语化或者不太规范的黑人英语进行小说的叙述。而就某些黑人英语的翻译来说,张译本所采用的都是比较正规的汉语,虽然有效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但是原文的语体风格已经完全被重造;成译本则采用了一些错别的谐音字,虽然这一手法过于表面化,某些内容的翻译上造成了中文的理解困难,一些中国人对于这种翻译手法也难以接受,但是其有效地将方言和普通语言做了区分,保证了原文语言色彩的有效传达。比如在翻译“Is dat you?”这句话时,张译本采用的就是“是你吗”的正规化翻译,成译本则运用了一个谐音字,即“史(是)你吗?”这样的翻译。虽然成译本看起来夸张了一些,但是原文中的“dat”本身就不是正规化的英语内容,张译本的普通话翻译模式显然更不合适。因此相对来说,成译本更能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展现原文的语言效果。

三、《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汉译本特色成因分析

由上可见,不同的译本在叙事风格、语体风格等的表现中都存在诸多的不同,译者都尽可能地注重了原文的特色。造成这部小说的译本特色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

(一)时代特征影响。张万里先生和成时先生都是中国著名的翻译学者,翻译作品众多。而就两者作《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译本的时代来看,当时正处于新中国成立且中国百废俱兴的时期,文学本身获得了广大的发展空间。而在这一时期,严复先生曾就自身的翻译经验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严谨的工作作风更使得两位学者在进行翻译时,在严格遵守了“信”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自我发挥,尽可能地还原了原文的表达效果和叙事风格,保证了翻译的水准。

(二)译者翻译风格影响。张万里先生和成时先生都是资深的翻译家,为中国的翻译做出了巨大贡献。两位译者一生著作无数。而就成时先生所翻译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来看,其在翻译的过程中除了普通话翻译,还采用了众多土话式翻译。正如马克·吐温一般,在原文标准美式英语的基础上加入了大量的美式俚语。一方面,增强了原文的表达效果,让原文更贴近人民现实生活,读来更加亲切;另一方面,扩大了读者群,便于群众理解原作内容和风格。而张万里先生在翻译时,更是注重原文的特点,尽可能贴近原文每个人物的表达口吻,尤其从这部小说的翻译更可以看出成时先生在翻译过程中更注重不同人物的表达色彩和表达效果。

(三)翻译策略要求。马克·吐温本身的语言特色和修辞风格决定了这部小说不能单纯的遵循“信”的翻译标准,而是需要译者在研究美国语言特色、中国语言特点的基础上解析两者的共通点并使用一些更符合表达要求的翻译策略。就这两个翻译版本也可以看出,译者虽然都尽可能地还原了原文语言特色和语体风格等内容,但是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发挥,比如成时先生采用别字翻译法让译文更通俗化。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由于其自身语言风格的独创性、构思的艺术性等内容受到中国译者的广泛欢迎,在中国也有很多翻译版本。但是由于不同译者的不同翻译目的和文化背景等,各类翻译版本都呈现不同的特点。尤其在全译本的翻译过程中,不同译本在叙事风格、语体风格等的表现中都存在诸多的不同。因此读者在观看不同版本的翻译时需要结合具体的版本进行理解。

【参考文献】

[1]姚钦,胡翔.《哈克贝利·芬恩历险记》两译本比较赏析[J].海外英语,2013(5)

[2]宋平锋,罗国太.《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两个中译本的修辞效果对比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25)

[3]傅玲娟.《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两种译本的比较[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6(24)

[4]哈克贝里·芬历险记[M].张万里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50-55

[5]刘永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口语化风格浅析[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4)

[6]刘荣,周江林.文学作品中人物非标准言语的翻译手法初探[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篇4

儿童文学因其特殊的语言特征、特殊的读者对象有别于普通的文学, 因而儿童文学翻译自然具备不同于一般文学翻译的显著特点:它既要遵循普通文学翻译的特点和规律, 又要时刻在文体, 文字上体现其特殊性。笔者从《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两部著名儿童文学作品的不同中译本着手, 对如何把握儿童文学翻译的特点进行说明。要正确认识儿童文学翻译, 我们先要了解什么是儿童文学, 以及其特有的文体文学特点。

二、儿童文学及其特点

关于儿童文学, 历史上有过不同的解释, 且有其各自的侧重点。“五四”前后, 叶圣陶、茅盾等人侧重“儿童本位”, 后有人认为儿童文学的首要目的是教育儿童。儿童性和教育性显然被认为是儿童文学的重要特征。然而, 还有这样一些问题有待回答, 如:多大的孩子是儿童?儿童文学成年人看不看?教育性和文学的审美性孰轻孰重?等等。

笔者认为儿童文学不应仅从它的读者群体, 更应从其语言文体特点为出发点加以解释。它的主要读者是儿童 (儿童又可依年龄高低分为幼儿、童年、少年, 其中以小学阶段处在童年时代的孩子为儿童文学的核心读者) , 其文字浅显易懂、形象生动, 直接与具体的形象、动作、声音、味道、颜色等联系, 易让孩子发挥想象, 产生相应的联想。它须符合儿童的文学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 语言既要充满艺术之美感, 又不能凌驾于儿童之上, 超越其理解和欣赏能力;既要朗朗上口, 符合儿童口语的特点, 又要讲究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儿童文学的译者必须考虑儿童这一特殊读者群, 将自己置身于作品中, 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用心良苦, 同时还要把小读者时刻放在心中, 把自己想象成目的语读者。换句话说, 译者须同时具备双重身份:作为译者的读者和作为儿童的读者。

三、关于翻译的意义

所谓翻译, 翻译界各门各派众说纷纭。对翻译的定义, 许钧在《翻译论》一书中给了我们很明确的说法: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 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许钧, 2003:75) 。从中可看出, 翻译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表达原作之意义, 达到交流之目的。对于意义的把握直接影响到译文对原作的忠实程度, 进而影响到译文的最终质量及其目的:交流。那么意义又是什么呢?莫里斯提出了“意义三分法”, 即指称意义、语用意义和言内意义, 对于具体的翻译实践颇有启发。将这三者和儿童文学翻译实践结合, 同时还需要凸显儿童文学的语言上的特点, 这对于译者来说要求高、难度大。

1. 指称意义

指称意义是“指语言符号和它所描绘或叙述的主观世界或客观世界的实体和事件之间的关系” (柯平, 1993:23) 。它区别于字面意义, 柯平进一步指出:“指称意义和字面意义 (literal meaning) 虽然在大部分情况下是重合的, 却是从两个不同角度去看的两个概念。指称意义是词语同它之外的某个实体之间的关系, 而字面意义则是单个词语最先在语言使用者脑中唤起的概念或现象。”在此以对《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一句话的翻译为例:

Dog my cats ef I didn’t hear sumf’n.

译文1:怎么就没声了。

译文2:我要是没听见什么, 那才叫活见鬼呢。

“Dog my cat”在“维基百科”上的解释是:a mild oath, or an expression of astonishment。如果从字面上理解, 这一短语或许应该翻译为“跟踪我的猫”。但这样就和上下文没有任何关系, 也反映不出该短语的指称意义:表达震惊的含义, 另外还是一种轻度的诅咒。译文1完全没有译出这两层含义。而译文2不仅表达了两层含义, 而且注意照顾到儿童语言的特点, 借助助词“呢”, 读起来也颇具童趣。

2. 语用意义

柯平认为, 语用意义“包括表征意义, 表达意义 (主要同发讯人有关) 、社交意义 (主要与沟通发讯人和收讯人的渠道有关) 、祈使意义 (主要与收讯人有关) 和联想意义 (同时与发讯人和收讯人有关) ” (柯平, 1993:27) 。语用意义中存在一个动态系统, 包括收讯人和发讯人, 他们通过语言符号发生互动。把握了这个动态的语用意义, 人物的形象甚至人物之间的关系, 就能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 哈克贝利是一个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的“野孩子”, 他的语言不规范, 时有错误发生, 也有一些黑人语言的特点。下面用一例说明:

例1:So then I didn’t care no more about him;because I don’t take no stock in dead people. (Mark Twain:50)

译文1:听到这儿, 我可就再也不关心他了, 因为我对死人根本没兴趣。 (贾文浩、贾文渊:2)

译文2:于是我再也不管他的闲事了, 因为我对死人根本不感兴趣。 (张万里:2)

例2:She jis’stood de same way, kiner smilin’up.I was abilin’!I says:“I lay I make you mine!” (Mark Twain:219)

译文1:她还是那么站着不动, 抬着头望着我, 朝我微笑。我气得要命, 说:“你敢不听我的话!” (贾文浩、贾文渊:140)

译文2:她还是照样地站着, 仍旧笑眯眯地对着我。我可真是火了!我说:“我他妈的有法子让你听我的话!” (张万里:194)

例1中典型的特点就是双重否定, 但是在美国黑人英语中这并非意味着肯定。例2中的用语有很多的不规范之处, 如音节的省略, 主谓不一致, 粗俗的表达。虽然两个译本都注意到这些现象, 但是却似乎还少了一点“味”。原文特殊的结构正是表达了说话人的特殊身份, 他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 用语十分口语化, 较之标准英语非常不规范, 也十分粗鲁。这也正是作者借此结构所要向读者传递的语用信息。然而如果译成中文却无奈于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差异, 找不到一个地位和美国黑人英语地位相同的方言或是语种, 无法将这一语用意义完整表达出来。同时如果要保留所有的源语特征, 势必和儿童文学中语言要规范这一特点相冲突。因此只能从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既能反映源语特征, 又要讲究语言的规范性。极其口语化的表达也许是出路之一。就例2来说, 若能将两个译文重组, 将得到较为理想的译文:

译文3:她还那么站着不动, 笑嘻嘻地看着我。我可真来火了, 说:“我他妈的有法子让你听我的!”

这种重组, 口语化更强, 比原译文的“味”更浓了一些, 似乎在一定程度上传达了作者想要表达的语用信息, 同时也是小读者能接受的较为规范的语言。

3. 言内意义

不同于语用意义, 言内意义是相对封闭的系统, 并不涉及收讯人和发讯人, 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而纯粹是通过语言本身的“游戏”来传达丰富的意义。“是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

例1:“Curiouser and curiouser!”cried Alice (she was so much surprised, that for the moment she quite forgot how to speak good English) ; (Alice’s Adventure in Wonderland)

译文1:“太希 (奇) 怪了, 太希 (奇) 怪了!”艾丽丝惊叫起来。 (因为她这会儿实在太诧异, 连怎么说好英语也忘记了。) (朱洪国:14)

译文2:“真奇怪啊, 太奇怪啦!”爱丽丝喊起来, 她惊讶得一时简直连话也说不上来了。 (贾文浩/贾文渊:10)

例1中的curiouser是作者杜撰的一个词, 以此表达爱丽丝的惊讶程度:连怎么说好英语都忘了。若翻译的时候视而不见, 如译文2的翻译, 就无法向小读者传递前后一致的信息。译文1用“希 (奇) 怪”一词, 和原文一样生造了一个词, 其发音与“奇怪”相近 (正如curiouser和curious相近一样) 。为方便读者理解, 译者还用括号注明了“希”与“奇”相通, 以免读者造成意义的误读。这很好地与原文对应。但是笔者认为后半句的处理大可译成:“连怎么好好说话都不会了”。毕竟在译文中读者看不出爱丽丝讲的是英语。

译者在翻译儿童文学时, 尤其是像《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这样充满童话色彩的作品时, 言内意义有时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信息, 若译不出来, 将丢失大量信息, 语言中的美与趣也就丧失殆尽。可以说译文2扼杀了原句的灵魂, 不仅仅是小读者, 即使是成年读者, 也无法体味原文的乐趣。

4. 意义与语言特点

鉴于儿童语言的特殊文体, 翻译需将普遍意义上的意义论和儿童语言的特点有机结合。

例1:While the lowing of the cattle in the distance would take the place of the Mock Turtle’s heavy sobs.

译文1:远处的牛吼取代了那只仿龟沉重的啜泣。

译文2:而远方牛群的哞哞就会取代假海龟的呜咽了。

两个译文虽然都准确地表达了原文的意义, 但是译文2显然在以下两个方面优于译文:第一, “哞哞”一词用得形象生动, 一下子就能激发小读者的形象思维, 使他们脑海中立即浮现牛的哞哞叫声, 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第二, 译文1中的“仿龟”实在是令读者摸不着头脑, 虽然“仿”也有“假”之意, 但是造成差异细微之处就在于“仿”字在人头脑的中的映像不像“假”那么清晰可见, 不容易让人见字揣意。这对于一个成年读者来说尚且如此, 更不用说儿童读者了。此外, “仿”总有人造、人为之嫌, 而在mock一词中, 似乎并没有包含这层含义。因此我们可以看出, 在把握了意义之后, 指称也罢, 语用也罢, 言内也罢, 译者仍然要将自己置身于小读者的位置, 体会更能让他们接受, 更能激发他们兴趣的语言。

例2:Lastly, she pictured to herself how this same little sister of hers would, in the after-time, be herself a grown woman;and how she would keep, through all her riper years, the simple and loving heart of her childhood.

译文1:最后, 她想象着自己的小妹妹将来长大成人, 却终身保持着纯真的爱心。 (贾文浩/贾文渊:85)

译文2:最后, 她想象出这样的情景:她这位小妹妹今后将会成为一个妇人。在成长中, 她将毕生保持童年的单纯和善良。 (朱洪国:138)

该例句的两种译文和上一个例句一样, 都将原文的意义表达出来了。但是孰优孰劣还是很清楚的。“儿童文学当具有秋空霁月一样的澄明, 然而绝不能像一张白纸, 儿童文学当具有晶球宝玉一样的莹澈, 然而决不像一片玻璃” (方卫平、王昆建, 2004:7) 。儿童文学要给孩子带来美感, 其中的语言就要美, 充满动感, 带有节奏音乐之美, 且不能拖泥带水, 要讲究简洁。译文1很好地表现了这些特点, 小读者读起来想必也是一种享受。

五、结语

把握意义是翻译的难题之一, 把握儿童文学语言特点则是儿童文学翻译的难点之一。译者将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的概念贯穿于儿童文学翻译的全过程, 是把握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的第一步。译者在注意儿童文学语言的形象性、简洁性和音乐性的同时, 把握原文中最突出的一个或几个意义, 这样才能将精美的文学作品完好地呈现给广大的小读者。

摘要:本文分别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两个中文译本为参照, 阐释了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应该关注意义的三个方面, 即指称意义、语用意义和言内意义, 并指出, 译者在关注意义的同时, 要时刻记住自己的双重身份:作为译者的读者和作为儿童的读者, 注意把握儿童文学语言的形象性、简洁性和美感。

关键词:儿童文学翻译,意义,语言特点

参考文献

[1]方堃.从功能对等角度浅谈儿童文学翻译[J].牡丹江: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8, (2) .

[2]方卫平, 王昆建.儿童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贾文浩, 贾文渊译.爱丽丝漫游奇境记[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2.

[4]贾文浩, 贾文渊.哈克贝利·芬利历险记[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1.

[5]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6]许钧.翻译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3.

[7]杨实诚.论儿童文学语言[J].中国文学研究, 1999, (2) .

[8]袁毅.浅论儿童文学的翻译[J].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6, (10) .

[9]张万里译.哈克贝利·芬历险记[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4.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读书心得 篇5

它是美国举世闻名的大作家马克・吐温写的。据说,这本书是马克・吐温写的最好的一本书。

它主要讲了汤姆・索亚和主人公哈克贝利・芬(以下简称“哈克”),这两个善良、可爱、顽皮的孩子怎么样帮助家奴吉姆得到自由。

我最感动的`地方是:当吉姆被汤姆・索亚(以下简称“汤姆”)不顾一切,要救出吉姆想了很多办法,不过,他们很调皮,非要“自找”很多麻烦来救吉姆。

为了救吉姆,汤姆和哈克竟偷了赛拉姨妈六支牛脂腊烛、勺子、铁锅。好多东西。终于把吉姆在夜深人静、神不知鬼不觉的时候成功救出。但汤姆复出了代价:小腿被挨了几枪。吉姆也不是忘恩负义的我,他冒着再次被捉,并绞死的风险,带着哈克,让汤姆去诊所养伤,幸运的汤姆几天后恢复了,又变得生龙活虎。

但吉姆同时被赛拉姨妈捉到。正想处置他时,汤姆的家人――波莉姨妈赶来,为吉姆证时,他已经自由了!赛拉姨妈得知汤姆和哈克了事,又听说哈克一无所有,便说:“哈克,你们真是小英雄,我收养你,让你得到最好的教育!”他们几个都笑了。

你知道马克・吐温为什么写得如此生动、有趣吗?原来,马克・吐温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实事儿!看来,写文章也要“实话实说”呀!

我读完这本书后,想:“马克・吐温先生的作品真好!当然,《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一定深受人们的喜爱。马克・吐温把人生动的描写下来,并用许多精巧、细致的美妙语言,使文章锦上添花,写得惟妙惟肖!作者把人物写得到位,并且都头头是道,而不是胡编乱造。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篇6

关键词:《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马克·吐温现实主义

引言

马克·吐温,美国著名作家、演说家,其小说风趣幽默中饱含着对客观现实的批判与讽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现实主义儿童文学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一部作品。马克·吐温在小说中生动地刻画了少年哈克和吉姆的形象,并在传统的写作套路中实现突破,通过第一人称视角的移动,让读者跟随小说主人公开启一场虚拟而又真实的冒险之旅,并且经由主人公的各种感官上的描写让读者站在作者构建的小说世界中,真正地去体味作者所要表达的对扭曲现实的控诉。作者大量地运用地方性语言来进行小说整体的构架,使得小说更富有生活性,也更贴近群众。可以说这种口语化的写作风格使得《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充满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一、喜剧外衣下的小说特点

马克·吐温的生活与小说特点密不可分,他在生活中就是一个风趣幽默的人,所以在其作品中我们也经常能够感受到语言的诙谐幽默,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就是如此。马克·吐温对于人物刻画和语言行为的描写采用的都是一种十分轻松活泼的节奏,并运用了大量的夸张、反话、俏皮话等写作手法为小说营造了一个诙谐幽默的氛围,但是在他风趣的语言下却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的阴暗面以及人性的缺陷。

马克·吐温并没有非常直白地通过人物的语言来揭示社会上的诸多不良现象,也没有直接运用讽刺手法,而是借用孩子天真的想法,通过孩子的视野将那些污浊的社会现象反衬出来。通过这种对比,映射出现实社会的那种扭曲的价值观和荒谬的社会伦理。而作者就是通过小说主人公哈克来达到对比的目的的。哈克违背了礼数道德的约束,放走了杰姆,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尽管他做的是一件好事,但是他嘴里却始终觉得自己是在干坏事。作者通过这样的对比实现了对社会的影射,突出了整个环境风气颠倒黑白的荒谬情况。这样让读者在感到好笑的同时对当时社会歧视的劣根性和顽固性能够进行深刻的思考,并且作者通过哈克的语言表达了对这种是非不分的现状的无情嘲讽。马克·吐温用他看似漫不经心的笔触,通过哈克纯真的视角揭露了当时社会的教条与僵化一系列问题,让小说充满了深刻底蕴。

二、独特的第一人称视角

作者采用了独特的第一人称视角,并且成功地塑造了哈克真实可信的形象。在小说的开篇,哈克就如此说道:“你要是没有看过《汤姆·索亚历险记》那本书,就不知道我是什么人;不过那也不要紧。那本书是马克·吐温先生作的,他基本上说的都是真事也有些事情是他胡扯的,可是基本上他说的还是真事。”不仅引出了哈克这个主人公的角色,并且对其出处和背景也作了介绍,最主要的是,马克·吐温先生通过这种手法成功地将读者引入到小说的情节中去,并为读者换上了13岁小男孩的视角,用天真中略带稚嫩的、诚实中却又饱含深意的行为和语言,带领我们一起漂流在密西西比河上,通过遭遇强盗、卷入家族宿怨、遭受欺骗等一系列的经历,见证那个社会的真实生活和社会风气。感受着那个刻板的社会对儿童天性的压迫以及马克·吐温先生对于社会的讽刺与厌恶。

从文学艺术效果上来说,作者采用的第一视角不仅能够有效地增强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并且有利于塑造人物的具体形象。而且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对“我”都有独特的审视,这种视角的运用更容易将作者带入到小说的氛围中去,让小说角色、作者、读者三者有机结合,完成文学作品创造出来的故事经过的再现,让作者完美地通过小说角色表达出自己的喜恶,而读者也通过小说中的角色演绎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效应。

事实上,第一人称的使用是作者在文学创作中的一种突破,它很巧妙地在作者勾勒的世界中架起了一道通向读者的桥,无论读者身处哪个年代,都能够通过这座桥走入小说的世界,与小哈克一起感受那个世界的纷繁,并站在一个更合适的角度去认识和判断那个社会的是非曲直。对于作者来说,第一视角的选取能够很大程度上更直接地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怀,无论传统观念如何束缚,在一个年轻的、叛逆的孩子身上作者是可以寄托那些约束之下的对社会的愤慨的。

三、口语化语言风格

小哈克自始至终使用的都是美国南部的地方性语言。可以说这种方言性质的口语化风格在传统的小说中是受到约束的。但是在这部小说中,我们却看到了一个打破常规的马克·吐温,也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的小哈克。笔者认为这种入木三分的口语化手法运用,使得整部小说更像是一部传记而不是小说,它恰如其分地让整个小说有了动力和生命力,让文本在读者的脑海中映出景象。

而且我们在对小说中的方言进行探究时会发现,马克·吐温不愧是世界文坛的领军人物,他对方言土语的运用可谓是举重若轻。各种地方的土语方言不仅亲切随意,最主要的是不会让人感到突兀,连贯而又自然。尽管会有许多不合乎语法规则的语句出现,但是读者不会觉得这是排版上出了错误,而是会让读者有一种就应该这样的感觉。而且在小说的开篇,作者就对这种方言式的口语化语言风格进行了简单的阐述,他并不是凭主观臆测去进行语言的搭配,而是充分考虑到小说的节奏,充分地将各种地方粗野方言、土话巧妙地拼凑,可谓是煞费苦心。特别是在吉姆的身上,作者運用了大量现实生活中的土话,让吉姆这个角色瞬间鲜活了起来,更具生活特质。笔者认为,马克·吐温这种口语化的语言风格是与第一人称的视角相契合的,两者交相呼应使得小说的内容更具真实性和说服力。并且我们能够在这样的土话中感受到作者对当时陈旧的观念持有很深的抵触情绪,他渴望通过小说这样一种形式,唤醒人们最初的善良天性。

四、流浪少年哈克贝利·费恩

哈克贝利·费恩,是马克·吐温塑造的一个典型的美国少年形象,自然而又率真。在小哈克的身上我们能够找到人类许多优秀的品质:正直、勇敢、善良、机智。但是作为一个孩子,他又同时有着许多缺陷:谎话连篇、缺乏教养、语言粗鄙。这些缺点让哈克的形象更加具体,也更加真实。

哈克有着和作者一样的对于刻板社会的厌恶,但是由于年龄的限制,又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一方面渴望以自己的价值观去判断善恶,另一方面受到传统价值观的束缚,而这种矛盾的形成正是作者在哈克这个形象塑造上最成功的地方。特别是在遇到吉姆的时候,开始哈克是在以传统强势者的身份对吉姆进行戏弄的,但是在后来的经历中,发现吉姆有着别人没有的勇敢和善良,进而转变了态度。这种孩子观念的转变,与社会的观念形成强烈的反差,表达了作者对这种人与人之间冷漠的批判与厌恶。当哈克突破观念限制要去向吉姆道歉的时候,正是作者批判達到极致的时候。

当读者借由小哈克的眼去看世界的时候,当作者通过哈克的嘴去陈述观点的时候,我们能够体会到小说中那份沉甸甸的内涵。那是作者对社会的批判与渴望,也是作者对吉姆的怜悯与同情。正是因为这样饱满丰富的流浪少年的形象,才让人们对这部小说念念不忘。

五、主人公吉姆塑造

吉姆作为作者第二个着重刻画的人物形象,具有着鲜明的象征意义。吉姆是一个单纯善良的、无私奉献的人。他从来都没有对自己的身份感到羞愧,而且作者在这个角色上给予的定位是自主与独立。通读全篇我们发现,作者通过这个角色表达了他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批判态度,特别是在小说后半段,当哈克中枪的时候,吉姆冒着会被抓回去的危险留在哈克的身边照顾哈克。可以说两人之间这种打破界限的限制、突破社会地位的友情正是整部小说的核心思想。马克·吐温给吉姆的定位并不是一个英雄,但是吉姆的形象却表现出了英雄主义。

结语

马克·吐温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写作手法,为我们塑造了非常典型的哈克与吉姆两个人物形象,使得小说内容更加丰满多彩。在小说中,作者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讽刺包裹在其幽默风趣的语言之中,并通过哈克这个年幼叛逆的主人公的行为与语言表达出作者的价值观。而我们在对小说人物进行探索的时候会发现,作者的语言从来都没有对某个人某件事情表达出直接的评断,更多的是通过对比、互照的形式,通过哈克、吉姆等形象呈现巨大的反差,进而达到反讽的效果。或许在表面上小说只是描写了小哈克的一次非常巧合的充满危机的旅程,但是巧合之中涵盖着必然,可以说,马克·吐温通过哈克的冒险,在深度地挖掘当时社会最敏感的社会问题,并且让许多读者在作者营造的轻松的阅读气氛中对历史、人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和思考。

参考文献

[1]石兰华.汤姆·索亚与哈克贝利的形象[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2).

[2]汪静.浅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叙事手法[J].语文建设,2014(5).

[3]张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之原型批评分析[J].现代语文,2009(5).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篇7

关键词:语言变异,地位差异,运用

所谓的语言变异, 指的是语言形式发生的变化。众所周知, 因为人们处于不同的地域环境、接受的是不同程度的教育, 甚至是不同的种族, 其语言肯定会受到这些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所运用的语言相对规范, 而如果受到的教育程度比较低、处在社会底层的人所运用的语言形式不太规范, 所以我们一般将这样的语言形式称之为语言的变异。

通常而言, 变异只是一种手段, 突出的是最终的目的。“突出”在绘画中是用来解释一幅画中通常会有一个人或者是物处在前景或者突出的地方, 而其余的人或者物作为背景。同样对于文学语言来说, 正常的语言犹如背景, 而变异的语言则为突出的那一部分。当阅读者读到那些比较独特的语言现象的时候, 是很容易被它所吸引的, 对其会有特别的关注, 从而对它涵义进行仔细琢磨, 这就说明变异产生了十分突出的效果了。

语言形式的变异是文学写作方面的一个重大创举。进入19世纪之后, 这种形式开始大量的出现于文学作品中, 作家常常利用语言变异以及变异的程度不一样, 对人物的社会地位、性格进行深入刻画, 从而让文学作品可以更好地彰显其社会意义、让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变得更加生动、形象、真实。欣赏过《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美国的马克·吐温所创作) 原著的, 肯定会发现该作品就是非常成功地利用了语言变异以及变异的程度不一样将费恩和吉姆这两个不同社会地位的人物及其其余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故事梗概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讲述的是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经历了南北战争之后发生在密西西比河沿岸的故事, 当中的主人公白人孩子费恩是怎样与黑人奴隶吉姆结下了十分深厚的友谊。故事始终围绕冒险经历作为线索, 描写反抗束缚, 渴望自由的费恩和为了挣脱奴隶买卖的吉姆一同沿着密西西比河流浪, 经历了艰难险阻, 克服了种种困难, 追求心中所向往的自由之地。这部作品不管是在主体、结构还是在刻画人物的语言等各个方面都展现了马克·吐温的独具特色的文学风格, 体现了他那无拘无束, 向往自由的思想境界。他十分善于运用讽刺和幽默, 讽刺社会丑恶现象入木三分、毫不手软, 他的作品把刻画现实主义与描写浪漫主义情怀有机结合。这部长篇小说十分全面地展现了作者超强的艺术创作魅力。

二、费恩语言变异特征分析

小说是站在费恩的角度开展叙述的。他从小就没有母亲, 而他的父亲是一个无赖、酒鬼。所以, 他自幼缺乏管教, 讨厌各种礼教, 是一个抽烟、叛逆、成天游手好闲的孩子, 然而他本性善良、为人正直。从他的叙述 (包括引语) 当中, 读者能够知道费恩的家庭的经济状况、所受到的教育水平。由于他的家庭十分贫穷, 费思不可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作者并未在此耗费过多的笔墨, 而是借助“我”的叙述来进行说明。在这篇小说当中, 费恩的很多语言都是方言俚语, 而且带有的十分不规范。作者利用这种变异的语言形式对于费恩的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刻画。其语言的不规范性主要反映在语法的层面。

三、吉姆语言变异特征分析

在阅读这篇作品的时候, 假如不认真思考, 可能会觉得吉姆“想要说相同意思的话, 却没能说好”。实际上不是如此。虽然吉姆和费恩的关系, 伴随实践推移而变得更加亲密友好, 然而吉姆是一个黑人奴隶, 他脱离了主人, 所以他和费恩的出生背景以及杜会地位等各个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费思处在一种指挥吉姆的位置, 而吉姆却只能是听从费恩的指挥。因而他们的语言肯定会有非常大的差别。吉姆的不规范的语言和费恩相比要多得多。小说正是利用变异的语言形式以及不一样的变异程度来讲述费恩和吉姆不一样的社会地位。在描写吉姆的语言当中, 除了存在描写费恩语言当中不规范性以外, 词音中读偏的, 吞音与省音的及语法等各个方面的变异非常多。

如书中描写费恩的语言都是来源于他自己的叙述和引语。Pooty soon I’ll be a-shout’n for joy, en I’ll say, it’s all on accounts o’Huck;I’s a free man, en I couldn’t ever ben free ef it hadn’ben for Huck;Huck done it.Jim won’t ever forgit you, Huck;you’s de bes fren’Jim’s ever had;en you’s de only fren’ole Jim’s got now.

上述例句中, 多次出现了词汇、语法和语音方面的变异。比如, 在发某个词语音时故意吞去词中的个别章节或音素, 并用“’”表示, 如:shout’n=shouting;o’=of;en=and;hadn’=hadn’t;bes=best;fren’=friend;ole=old。/i/和/e/的混同:ef=if;forgit=forget。/e/音的转化:de=the。

作者一方面利用语音和语法等发生变异的黑人方言英语充分体现了吉姆所受到的教育程度非常低、所处的社会地位以及生活环境十分低下而恶劣的现实;另外, 通过这段很短的说白还反映了处于恶境的吉姆自信、乐观、相信朋友等的十分可贵的品质。对于吉姆这种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反映了作者对于黑人奴隶优良品质的表扬与肯定, 进而体现了作者倡导平等、自由、反抗种族压迫和歧视的民主思想。

参考文献

[1]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伊犁人民出版社, 2001年。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篇8

1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辛辣的反讽

反讽作为一种最为有效的修辞手法, 被广泛的应用文学作品中。通过反讽手法, 使得文章的词句表达远非其表层所包含的含义。正如伟大的评价家克林斯·布鲁克斯对反讽的理解一样, 其认为所谓反讽则是在上下文当中对相关词语、语句等意义的一种故意“扭曲”, 而其效果也可以从文章的布局得到。另外布鲁克斯还认为所谓的反讽其不仅仅是简单的语境压力。因此, 要达到反讽的效果, 必须要达到上下文贯通, 以此才能实现文章内在的一种平衡。

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 马克·吐温展现了其惯用的幽默+讽刺的方法。其中辛辣的讽刺在文章更多比比皆是。如在文章一开篇的时候, 反讽的语句则出现, “道格拉斯寡妇收我做她的干儿子, 说是要教我怎样做个文明人。”而通过对文章现实的分析, 联想到文章当中主人公对其作出的种种约束, 在该句子当真的所谓的“文明”其实是很值得广大的读者所怀疑的。因为吃饭文明来讲, 其无外乎包括吃饭准备, 坐姿要正, 饭前要祷告等;又如在其中哈克想抽一下烟, 但是寡妇却不准吉姆抽烟, 说抽烟是一种坏习惯, 但是对寡妇来讲, 他自己就抽烟, 并且抽的是鼻烟;又如哈克在和吉姆聊天的过程中, 谈到“国王”、“公爵”之类统治和贵族人物的时候, 其在最后说了一句话:“皇帝到底还是皇帝, 对他们得尽量包涵”。通过这句话, 表面上看是哈克表达皇帝的宽容, 但是实际上来讲, 则是哈克想表达这群所谓的贵族为一群混账东西;而当哈克在谈到绅士的时候, 他则说道“格兰吉弗德是个绅士, 你知道。他浑身上下都是个绅士;他的全家也是。正像俗话说的那样, 他的出身很好……”。正式通过这些反讽的方式, 从而暴露除了当时在美国南方的那种社会假虚伪的文明, 同时其所谓的等级制度揭露了其可笑, 值得广大的读者进行深入的回味。而在其中值得回味的是, 在作者谈到文明的时候, 还有意将其中的单词“civilization”和其动词“civilize”错误的拼写为“sivilization”、“sivilize”。这种看似表面上的错误, 显示出文章当中的主人公在文化方面递交低, 但是该研究者认为这仅仅是表象, 更为深层次的目的是想表达作者与这个文明社会之间造成的隔膜, 或者是是主人公对文明社会那些公爵的讽刺和鄙视。

通过这种描写的方式, 其似乎是在说明南方黑奴社会的强大, 其中任何的个人如果想要反抗这种制度, 对其来讲可能都是徒劳的, 甚至是可以说为非常困难的。而吉姆最后的自由还是归咎到了沃特逊小姐所写的一封遗书, 那就是在她死后, 所有的奴隶要全部的解放。

另外, 针对哈克来讲, 其所经历的心理历程也可以说是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对于哈克来讲, 最开始其为一个流浪的儿童, 在这其中没有经历过什么好的教育, 哈克自己也承认自己没有任何的教养。对他来讲什么所谓的规矩、礼数、法律等等, 他都觉得是对的, 没有自己的主观的判断。而如果违背了这个社会的礼数或者是道德的话, 就意味着其是犯罪。然而, 在这种观念的意识之下, 经过自己激烈的思想斗争, 最终其还是帮助了吉姆这个孩子, 并承认自己为坏孩子, 愿意在自己死后去那个“去那坏地方” (下地狱) 。可从我们的生活中来讲, 哈克所作的事情是对的, 错的是那个被称作文明的社会。

马克·吐温先生正式通过这种幽默加讽刺的方式, 使得对主人公或对整个故事情景所体现出的意味却深长。

2 构思精妙的悖论

在布鲁克林看来, 一篇文章的魅力是看似不经意间或毫不相干的语句组合起来, 从而通过这种所谓的冲突或者是不一致来进行体现。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 该研究者认为有几处非常美妙的悖论技法, 如所谓的孤独并不是孤单;自由人获得了自由等。

众所周知, 当一个人形影相吊时, 孤独感便会油然而生。但是在马克·吐温所写的小说当中, 主人公哈克身上所具有的孤独是因为自己身边人所产生的。而要探讨这种孤独, 保罗·斯卡奇先生则说道:“如果我们要探讨小哈克的孤独, 那就要从他的言语中去理解。”如在小说中, 哈克则曾经这样描述到自己的孤独:“华森小姐老是挑我的毛病, 这让我感到异常的厌烦和孤独。”、“我等啊等, 好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周围的一切是那么的安静和孤独……”。而根据常理来讲, 寡妇在收养了哈克之后, 他的身边应该有很多的人, 按照常理讲, 哈克不应该感受到孤独, 但是从哈克的这些话语中, 其体现出了一种非常强烈的孤独意味。通过这种悖论的方式, 马克·吐温先生成功的塑造了一个非常成功的主人公形象。在哈克被寡妇收养的过程中, 他想尽所有的办法让哈克去接受基督教的伦理道德, 从而使其得到驯服。但是, 正式这种方式背离了哈克自身所需要的, 也背离了其对自由向往的天性。使其在寡妇的阴影哎感受到了一种焦躁和不安。对哈克来讲, 他是小孩子, 充满着对生活的好奇, 也充满着对自由的向往。因此, 从某个层面来讲, 哈克其实不属于寡妇之类圈子。在寡妇眼中, 向往的是礼数、道德, 在哈克的眼中向往的是自由, 为了自由他可以冒险。所以, 哈克的身边尽管有着很多愿意帮助他的人, 但是却没有人能够帮助他逃脱礼数的教诲, 逃脱道德的驯化。由此使得其在内心感到空虚、孤独。没有人能真正的了解哈克的需求, 以至于其对生活感到了绝望。

另外采用悖论的地方还在故事的高潮部分。那就是哈克和tom两者都在想办法到农场去营救奴隶吉姆。在将吉姆解救后, 其对吉姆说:“老吉姆, 现在你又是个自由人啦, 我敢打赌你再也不会成为奴隶了。”对于这样的观念, 哈克可以说是错误的, 因为在当时的条件下, 不可能从法律上去承认奴隶为一个自由人。只要在当时的黑奴制度存在, 吉姆则根本无法摆脱被奴隶主买卖的命运。而当他们逃跑后被抓住之后, 在华森小姐的遗言中让吉姆成为了自由人。在经历过这个磨难之后, 原本以为自由的人, 在华森小姐的遗嘱中再次得到了自由, 那就是自由人再次获得了自由。这种悖论体现出两个方面, 以为孩子的天真, 另一方面则是揭示出一个事实, 那就是美国黑奴的缩影。对吉姆来讲, 其命运是由像华森小姐这样的白人奴隶主所操控。哈克只能帮吉姆摆脱眼前的奴役, 但却无法根除他被奴役的根源, 从而使得整个文章达到了高潮。通过这种方式, 让我们清晰的看到了作者对黑奴制度对人自由的限制, 同时也是对因为黑奴所产生的社会环境的一种批判, 让广大的读者对其有着更多的思考。

3 结语

该文通过从悖论和反讽的角度, 对作品当中的主题等进行分析, 从而让我们看到了一部跌宕起伏、幽默风趣, 同时又让人深思的作品。总之, 马克·吐温先生通过这种反讽和悖论的方式, 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部作品充满着韵味, 值得我们对其价值进行深挖。

参考文献

[1]陈厚诚, 王宁.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0.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篇9

一、评论家眼中的《哈克贝利·弗恩历险记》

《哈克贝利·弗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最具代表性的一部文学作品,马克·吐温是美国的文学作家,其在文学写作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写作手法,他的文学作品以幽默、反讽居多。[2]在马克·吐温的作品中, 能够通过其独特的视角看到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虚假嘴脸。《哈克贝利·弗恩历险记》这部经典长篇小说的主人公为一个白人孩子,名字是哈克。哈克的父亲具有暴力倾向,给他的童年带来了很多痛苦,同时哈克对于道格拉斯寡妇家的文化也有较强的抵触情绪。终于有一天, 哈克从家里逃了出来,逃到了一个叫杰克逊的荒岛上。 在这个荒岛上,哈克还遇见了一个伙伴叫吉姆。吉姆是一个黑人孩子,他一直在主人家做奴仆,后来两个人相遇在荒岛上。他们在一起逃亡的过程中遇见了很多人和有趣的事情,两个人在荒岛上生存、相依为命。虽然哈克和吉姆逃离了原来的生活,但是两个人并没有获得想象中的自由。在逃亡的过程当中哈克和吉姆还遇见了两个骗子,他们试图伤害吉姆,将他卖掉,最后哈克在朋友的帮助下解救了吉姆。并且吉姆在被解救之后得知, 她的女主人已经去世,并且在遗嘱当中宣布吉姆可以获得自由了。

《哈克贝利·弗恩历险记》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 其在全世界的文学领域引起了轰动,获得了一致好评。 但是,《哈克贝利·弗恩历险记》这部长篇小说也曾有过较多的批评。更多的批评是认为马克·吐温在这篇小说当中的嘲笑色彩,其中主要表现在对美国宗教和美国的社会道德两方面。[3]在美国的文学领域当中比较著名的小说为《王子与贫儿》和《哈克贝利·弗恩历险记》,[4]众多读者对这两部小说的阅读态度存在较大差异。有很多搞研究学术的人阅读《哈克贝利·弗恩历险记》之后, 都对这部作品感到较大的失望,觉得马克·吐温在文学作品中嘲讽了他们的宗教信仰,甚至有的读者认为《哈克贝利·弗恩历险记》是对美国民主性的挑战。即使是目前而言,美国读者对于《哈克贝利·弗恩历险记》的批评仍然在持续,认为这部小说更像一本没有文学技术含量的普通读物,不具有相应的现实意义。但是美国一些文学作家却对《哈克贝利·弗恩历险记》予以了高度评价与认可,评价马克·吐温的这部文学作品是美国最具特色的小说之一。

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不同阶段的文学批评

自《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问世,美国的康科德图书馆对于此书进行了评价,认为此书语言低俗,并且嘲讽了他们的宗教信仰,就此,《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在美国众多书店被抵制。[5]

二战结束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逐渐走入美国批评家的视野,开始重视《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的作品内容。同时,《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被评为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著作之一。文学批评家们对其进行的解读多为美国自由平等的故事。随着美国经济不断发展,美国社会不断进步,《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作品中所呈现出的种族问题变得越来越尖锐,被越来越多的美国批评家所重视。美国很大一部分批评家认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结尾是黑奴吉姆获得了自由, 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意识欺骗性现象;还有部分批评家认为即使黑奴吉姆是一个自由身,但是依旧不能摆脱变为哈克以及汤姆的命运,这种现象是美国社会体制所造成的。

马克·吐温的意图则是想以表面具有种族歧视色彩的描绘来对美国种族歧视现象实行批判。[6]虽然每个时期的文学批评家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并且每位文学批评家的看法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但在众多的看法中有一点是相同的,即为美国所有的文学批评家在进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作品评价的过程中都将作品的思想与民族因素以及宗教因素等方面相互融合评价。

三、美国文学批评与国家的关系

美国历史进程较短,并且在其发展进步的过程中遭受到了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在20世纪前并未存在一个具备影响力的美国本土文学理论或者批评。例如布朗、 爱默生,同时还包括豪威尔等著名作家以及美国著名诗人都同一被称作美国文学评论家。[7]这些美国文学评论家在进行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仅仅是考虑国家文学的想法, 这在文学创作中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美国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基本国情。

美国著名作家埃德加·爱伦·坡对爱默生对诗歌的见解进行了评论,同时对自己的见解予以维护。对于《创作原理》,在此基础上还有《诗的原则》中充分表述了自身对文学批评的主要观点,他认为美以及真不应一同来看待,爱默生认为真和美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美国著名作家当中除了爱默生以外,亨利·詹姆斯同样也对美国形式主义批评作了一定的贡献。在马克·吐温和威廉·豪威尔等人观点占主导地位的过程中,其主流观点则说明, 只有对世界进行关注,同时可以进行世态社情和事态矛盾的作家,才能够被称之为好作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机会,但是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落幕,经济萧条情况开始出现,美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并且在这一时期之内,美国的经济批评流派开始出现,并且在美国文学领域的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于20年之后,美国的经济批评流派形式登上历史舞台。

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经济发展仍然没有得到较好的复苏,国家科技发展以及经济发展都受到战争较大的影响,美国人民开始逐渐的重视社会问题以及美国的经济体制等等。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战争的十年之后, 美国的新批评流派逐渐从历史舞台退出,开始走下坡路, 不被美国人所认可推崇。在此基础上,美国的神话批评流派开始成熟起来,这其中比较重要的即为美国的存在主义思想以及解构主义思想,在此基础上还有比较重要的结构主义思想等等,这些众多思想在美国文学领域的发展和批评过程中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如今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对美国文学批评进行研究分析,可以发现其不同的表现形式以及不同的表现意义,在此基础上最重要的一方面是,其可以更加明确美国的各个批评流派之间的差异性与界限性。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即为形式主义学派,这一学派在进行文学作品批评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的是文学语言以及文学本体等方面,并且这一学派由不同的分支学派组成,主要有结构主义学派、 芝加哥学派,在此基础上还有新批评以及阐述学批评, 同时还包括比较重要的现象学派批评等等。与形式主义学派相互对立的即为文化运动,其更加关注的是社会的动向以及国家政治的动向等等。文化运动也由不同的分支学派所组成,其中比较重要的即为新马克思主义批评, 黑人美学运动以及读者反应论,在此基础上还有纽约知识分子学派和女权主义批评等等。美国的形式主义学派与文化运动两者在文本的理解看法当中的意见是不相同的,存在较大差异,两者是相互对立存在的,但是两者都对美国的文学批评起到一定的促进与指导性作用。

四、结语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最著名的文学作品之一,但是对于这部文学作品的评价却褒贬不一,一部分读者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予以了高度的评价,然而另一部分读者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却表示极度失望。本文主要对评论家眼里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进行深入阐述,并且探讨了《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不同阶段的文学批评,就此深刻全面的分析了美国文学批评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潘雯.文学与政治:美国亚裔文学研究中的东方主义批评及其“华人话语”建构[J].华文文学,2013,(1):19-33.

[2]范小玫.文学重构历史与后现代批评——评唐·德里罗的《天秤星座》[J].江西社会科学,2013,(1):94-98.

[3]蒲若茜.多元·异质·杂糅——论亚裔美国文学之族裔身份批评的分化[J].当代外国文学,2014,35(2):161-168.

[4]江宁康.评当代美国文学批评中的唯美主义倾向——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批评思想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1,(3):142-146.

[5]周敏.重建现代社会伦理的呐喊--雪莉·杰克逊小说《摸彩》的文学伦理学解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2):95-97,105.

[6]冯巍.美国文学与民族精神的重塑——在纽约学派文化批评视野下的审视[J].高校理论战线,2013,(3):43-48.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篇10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以幽默的写作风格,随意而又不失完整的写作技巧,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其中,尤以《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最为家喻户晓,成为他的作品中最受读者喜爱的一部。早在1885年本书出版问世时,便已名列最畅销书,且历久不衰,一直拥有广大的读者,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其中,美国作家海明威对这部名著作了精辟的解读:“所有的现代美国文学都来自马克·吐温的一本书,那就是《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孙逊,2001:131)全书以深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通过描写白人小孩哈克跟逃亡黑奴吉姆结伴在密西西比河流浪的故事,不仅批判封建家庭结仇械斗的野蛮,揭露私刑的毫无理性,而且讽刺宗教的虚伪愚昧,谴责蓄奴制的罪恶,并歌颂黑奴的优秀品质,宣传不分种族、地位,人人都享有自由权利的进步主张。作品文字清新有力,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审视角度自然而独特,被视为美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著作。《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全书以哈克为主线,把道格拉斯寡妇、吉姆、汤姆索亚、密西西比河贯穿在一起。所有这一切都与哈克及哈克的命运息息相关,但性质却大不相同。正是这一切对比手法的应用与描写,突出了主人公哈克的个性,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

2 对比手法的运用与分析

写作中的对比手法,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1)哈克与汤姆索亚的对比

无论是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还是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里,哈克与汤姆索亚都有描述。汤姆的生活总是充满着浪漫欢乐的色彩,即便是遇到伤心之事,也能被他的一个个随之而来的奇思妙想所化解。汤姆的烦恼总是短暂的、瞬时即逝的。相比之下,哈克却现实得多。尤其是在《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里,营救黑奴吉姆时,哈克认为只要把床往上一提,就能解下那根铁链,救走吉姆。而汤姆却要找东西做把锯子,把床腿锯断,再解下铁链。在第三十五章,哈克问:“要工具干什么?”汤姆说:“用来挖地洞的呀。”“那些旧铁镐什么的足可以拿来挖洞救一个黑奴出来呀?”“哈克费恩,你是否曾经听说过囚犯会有铁镐啊……那样的话,他还有什么机会可以成为英雄好汉呢?”(王惠君、王惠玲,2001:329)哈克听了汤姆的话,用小刀来挖地洞,但结果证明汤姆的办法是行不通的。通过这样的对比描写我们可以看出,汤姆总是喜欢用一些浪漫但却不实用的方式,而哈克是一个地道的现实主义者,他的想法现实且行之有效。这样的对比描写,表面上是两个少年性格差异的对比描写,但实际上是作者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矛盾体的表述。

(2)哈克与吉姆的对比

哈克从道格拉斯寡妇和父亲手中出逃之后,遇到黑奴吉姆。这时,另一个鲜明的对比又出现在读者面前。一白一黑,单从肤色上来说,就已经很显眼了。它代表的不仅是肤色,白与黑还代表了两个截然不同的阶级。但从两位主人公的性格来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向往自由。这个共同的特点让两人走到了一起,顺着密西西比河漂流,到达象征自由的卡罗镇。小说对黑人阶层的代表吉姆的形象塑造,不同于以往历史中所出现的黑人形象。他除了具备一些黑奴的普遍特点外,他还有一些更为可贵的品质。他善良、勇敢,敢于同自己的命运作斗争,对待哈克就象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关心、照顾他,使他最终赢得哈克的心,而成为哈克的真正的朋友。但另一方面,对于哈克来说,作为一个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十二、三岁的孩子,不可能不受环境的影响。他总是戏弄、取笑吉姆。后来,他发现吉姆善良、忠厚,对待自己像对朋友那样诚恳,有时又像父亲那样关切。例如当他们撞上了一艘汽船,吉姆不见了哈克,他是如此焦急。后来在林中发现他时,他简直高兴得要大哭起来。轮到哈克站岗时,吉姆不忍心叫醒他,为了让他多睡一会。所有这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使哈克对吉姆的感情与日俱增。同时哈克还发现吉姆跟其他人一样,“惦记着自己的家人。”和白人一样具有一个作为真正的人的尊严。于是哈克否定了社会灌输给他的种族偏见,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吉姆倒是一个挺好的黑人哩。”有一次,因为恶作剧而受到吉姆的埋怨,哈克自觉惭愧,“简直恨不得去亲他的脚。”黑人吉姆对待白人哈克的态度与最初白人哈克对待黑人吉姆的态度,哈克对待吉姆前后不同态度的对比,都是当时蓄奴制度对人的深刻影响下的结果。用马克·吐温的话说:“健全的心灵与畸形的意识发生了冲突,畸形的意识吃了败仗。”(孙逊,2001:137)在这里,“畸形的意识”是奴隶制的反动宣传对儿童的影响,而“健全的心灵”正是马克·吐温不论种族、肤色,人人平等的理想。鲜明的对比、激烈的内心矛盾冲突,深入阐释故事主旨的同时,也让人们看到哈克的真正成长。

(3)哈克与道格拉斯寡妇的对比

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里,对于哈克在道格拉斯寡妇家的生活描写所占篇幅不多,但却写得生动而细致,对于哈克个性的突出起了重要作用。哈克的父亲是一个酒鬼,他从不关心自己儿子的幸福和愉快,只知道在喝醉了酒的时候痛打哈克。“家”对于哈克而言,就好比囚房和地狱。在这种情况下,哈克差不多成了孤儿,他一年到头穿着破烂的衣服,晚上就睡在空木桶里,度日如年。后来哈克被“好心的”道格拉斯寡妇收养了,寡妇让他过上体面的上等人生活,可是道格拉斯和她的妹妹沃生小姐的刻板、单调、固执的管教方式,令一天天长大的哈克难以忍受。道格拉斯“打铃开饭,你就得准时到。到了饭桌跟前,你可不能马上吃起来,你得等着”。沃生小姐则“拿来一本拼音课本逼着我学。她教我吃力地学了一个钟头,寡妇才让她放松一下。我实在熬不住了。可是又是闷死人的整整一个钟点,我实在烦躁得不行”(王惠君、王惠玲,2001:3)。这样严格的管教让哈克更加难受,他宁肯挨酒鬼父亲的打骂也不愿呆在寡妇家里。在哈克眼里,道格拉斯寡妇那豪华而宽敞的住宅远远比不上自己的旧木桶舒服自在。豪华的住宅里诸多对人性扭曲的束缚正像是资产阶级表面繁荣掩盖下的种种虚伪与丑陋。如果说哈克的父亲把他抓住锁起来是剥夺了他的人身自由的话,那么道格拉斯寡妇所代表的“文明人”对哈克的“教化”则是剥夺了他的精神自由。道格拉斯寡妇教化与哈克的反叛形成鲜明的对比:道格拉斯寡妇是当时社会道德准则忠实的捍卫者,哈克则是冲破一切束缚、追寻自由的反教化者。哈克的人物形象在这种对比下显得更加突出、鲜活—一个充满朝气、崇尚自由、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美国式青少年。

(4)河与岸的对比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部小说中的象征给我们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滔滔的密西西比河上一只木排顺流而下,载着两个人奔向自由。那河、那木排,就是自由的象征,它们贯穿着整部小说,构成了小说的主要画面,也暗示着小说的主题。河是两个逃亡者的避难所,只有在河上,两人才脱离压迫,不受压抑;木排是他们自由的家,只有在木排上漂流时,他们才感到轻松自在。正如哈克所说的那样:“全世界终究没有一个家能赶得上木排的。别的地方总是那么别扭、那么憋闷,只有木排不同。在一只木排上,你感觉到的,就是自由,就是轻松,就是舒服。”(王惠君、王惠玲,2001:158)河流与河岸、木排与家,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与反差。整个故事情节也是在对比中发展推进,只要有“岸”的出现,就预示着将出现不愉快的事情:束缚、欺诈、迫害、暴力等非人道的场面和事件接踵而至。只要有“河”的出现,就预示着哈克和吉姆即将摆脱厄运,美妙的事情即将发生。这样鲜明对照的两组画面揭示了“河”与“岸”所代表的两种文明的尖锐对立。密西西比河作为“自由”的象征,其意义也在这种不断强化的对比中得到升华。密西西比河是自由之河又是历史之河,它会载着追寻自由的人们勇往直前,也必将推动历史进程朝着自由的未来前进。然而,这种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密西西比河也会有激流、旋涡、暗礁,也会把木排冲散,充满了危险。波浪滔滔的密西西比河上,一只小木排顺流而下,木排上坐着两个代表不同阶级的人,这种强烈的对比,更好地向人们展示了白人阶级和黑人阶级的融合,并共同追寻自由的力量是多么的渺小。这种力量,在岸上总是屡屡受挫,处处碰壁。于是只好回到充满自由的小木排和密西西比河上,去寻找虚无飘渺的卡罗镇。这是小说的主题所在,也是马克·吐温表达消除蓄奴制度,达到阶级融合,建立自由之邦愿望的不可能实现的具体表达。

3 结语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传世之作,这部小说在风格上是一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作品,把对人物心理的真实描写与滑稽幽默的想象连成一体。作者多处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突出故事主题以及主人公鲜明的个性。激烈地抨击了上升时期美国社会的黑暗面,对蓄奴制度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同时他也赞美了大河上平静、自由的生活。它不仅仅是儿童读物,小说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写作风格使它成为现代美国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摘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19世纪美国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它生动地描述了主人公哈克与黑奴吉姆在密西西比河上的流浪经历,深刻揭露了美国这个所谓文明世界的残暴。本文深入分析了作者所运用的对比写作手法,描写哈克在历险过程中个人道德观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突出哈克向往自由、追求自由的鲜明个性。

关键词:哈克,对比,追求自由

参考文献

[1]Pizer,Donald.American Realism and Naturalism[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2]Robinson,Forrest G.Mark Twai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3]Beidler,Peter G.Writing Matters[M].Sichuan:Sichuan University Press,2003.

[4]白逸欣,蔡宏宇.《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写作特点和人物形象[J].昆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3):48-50.

[5]池青.《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河”的双重寓意[J].湖南: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5):74-76.

[6]孙逊.马克吐温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

[7]王惠君,王惠玲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M].新疆:伊犁人民出版社,2001.

[8]王庆勇.《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遁世主义[J].河南: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3):67-68.

上一篇:高职思政理论课下一篇:电梯限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