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反腐倡廉理论创新(吕永合)

2024-04-19

税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反腐倡廉理论创新(吕永合)(精选5篇)

篇1:税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反腐倡廉理论创新(吕永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进反腐倡廉理论创新

甘肃省税务干部学校副校长 吕永合

理论创新带来思想活力。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反腐倡廉只有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工作创新才能永葆生机。在现阶段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反腐败面临着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并存、成效明显与问题突出并存的复杂情况下,纪检监察机关要立足实际,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推动反腐倡廉理论创新,努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向纵深发展,就一定能够不断开创反腐倡廉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一、科学发展观是推进反腐倡廉理论创新的重要指导方针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指导各项工作的基本理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反腐倡廉建设,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突出而重要的任务。科学发展观,本身就是党的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成果,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只有以科学的理论推进反腐倡廉理论创新,才能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既是认识论,又是实践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反腐倡廉理论创新,不仅应从认识论意义上完整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而且应从方法论意义上正确领会和掌握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科学方法,并坚持在理论研究中自觉应用。

1、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开展理论研究。发 1 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反腐倡廉理论研究必须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服务科学发展、保障科学发展、推动科学发展作为重要研究任务,以提高纪检监察机关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研究目标。解决好反腐与发展互动的问题。

2、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反腐倡廉理论研究要紧紧围绕如何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进行研究,不断研究解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同时,要注意研究保护党员合法权利问题;研究坚持依纪依法办案,保护被调查人合法权益等问题。解决好反腐“为谁”与“靠谁”的问题。

3、坚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理论研究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进行理论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反腐倡廉理论研究必须从本地区本部门反腐倡廉建设实际情况出发,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的有机统一,既突出研究工作重点,又兼顾全面;既巩固已有的基础和优势,又着力加强薄弱环节。要善于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观察和思考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要紧紧围绕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确定研究的方向,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解决好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与掌握辩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问题。

4、坚持以统筹兼顾作为理论研究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是科学 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必须贯彻到反腐倡廉理论研究工作中。当前,反腐倡廉建设任务繁重,值得研究的课题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中一定要善于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分清轻重缓急,突出重点,兼顾其他,确保各项研究任务圆满完成。既要加强对反腐倡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又要注重从微观上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要妥善处理好理论研究与实务研究、重点课题与非重点课题、长期课题与短期课题的关系。解决好反腐合力与效能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既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又是推进反腐倡廉理论创新的重要指导方针。反腐倡廉建设和理论创新只有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谋划、来部署、来落实,才能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进,更好地保证党的政治纲领和政治目标的实现。

二、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反腐倡廉理论创新的主要成果

创新,就是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加强理论创新,进而指导工作实践,是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法宝,也是反腐倡廉工作适应新形势、创造新业绩的必然要求。实践的沃土孕育出理论创新的累累硕果,理论创新为反腐倡廉工作提供了不竭动力。反腐倡廉的理论创新,是反腐倡廉实践创新的提升。中国特色反腐倡廉建设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深深烙上了改革创新的烙印,以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轴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反腐倡廉建设理论创新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党的十七大对反腐倡廉的三大理论创新:一是对反腐倡廉作出新 概括,表明党中央对新时期新阶段反腐倡廉规律性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达到了新的高度。提出了“反腐倡廉建设”概念,更符合反腐败斗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特点和经常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路子。二是把反腐倡廉建设作为“五大建设”之一,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十七大报告把反腐倡廉建设单列于党的建设,提升了反腐倡廉建设的地位和作用,理顺了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和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反腐倡廉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三是提出“一个坚决、三个更加”是对反腐倡廉战略方针和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发展和深化。报告指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这“一个坚决、三个更加”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二者不可分割、不可偏废。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全会提出,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更有效地预防腐败,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新成效。全会将坚决反对腐败提升至“重大政治任务”的高度,这标志着我们党和国家反腐败进程进入到一个体制治理的新时期。归纳起来,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反腐倡廉有四大宣示: 一是树立了党内民主建设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关键地位。从政治学的角度来说,民主是腐败现象有力、有效的解药。党内存在的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 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发展党内民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决定》将党内民主建设与反腐败联系起来的思想,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国反腐败体制治理进程,从而必将收获更加有效的反腐败成果。二是突出了改革创新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主导地位。一方面,重申了党的十七大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基本内容。另一方面,进一步突出了改革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地位。把改革同教育、监督、制度并列起来,明确提出,为更有效地预防腐败,必须“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的力度”。下一步反腐倡廉建设的工作重点将更多地体现为在整合、深化和提升原有反腐败制度前提下的制度创新。第一,注重预防。其核心在于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和制度”四位一体的创新力度。第二,从源头治理腐败必须全面推进党内民主。以渐进式的政治体制改革与阶段性突破相结合,既循序渐进,又重点突破。以党代会常任制和党内选举制度作为党内民主制度改革突破口。扩大党内和政府内“公推直选”的深度和广度,确保党政领导干部的先进性和民意性。第三,从不同监督主体地位的视角看,将执政党监督与行政监督并行,转化为执政党领导下党的纪委领衔的监督组织体系。第四,从反腐倡廉建设方法的视角看,从中央推进、地方实施,向中央与地方同步推进,扩大地方纪检监察机关创新自主权转变。第五,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真正实现反腐倡廉建设的理论创新。三是体现了制度反腐建设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保障地位。反腐败目标的实现,最后还是要靠制度。制度的本质功能在于分工,将不同的政治监督职能不断分解、细化,是反腐败 进入制度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加强制度化建设,从不明确到明确,从定性化到定量化,本质上就是对原有旧习惯、旧体制突破的一种体制治理。近年来,中国反腐败已进入依靠制度攻坚的重要阶段,体现了从依靠权力反腐败向依靠体系、机制和制度反腐败转变的抉择。四是明确了惩防体系建设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有效地位。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从“扎实推进”到“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标志着反腐倡廉建设的提速。《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目标是“经过今后5年的扎实工作,建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反腐倡廉法规制度比较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基本形成,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体制改革继续深化”。随着“加快推进”的提出,下一步必须“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第一,要把反腐倡廉建设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来把握,即惩治腐败应当针对“五大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加以解决。预防腐败的重要路径就是将“五大建设”上升到反腐倡廉建设基础性工程的高度去完善和深化。第二,要把反腐倡廉建设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关键性工程来推进。

党的十六大以来,反腐倡廉理论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

1、工作思路:由侧重惩治腐败逐步转到坚决惩治腐败、加大预防腐败力度上来。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工作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我们党执政能力不断加强的重要 标志。

2、工作方针:由“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发展为“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反腐倡廉工作方针由八字方针进一步发展为十六字方针,体现了强调加大预防腐败力度这一核心思想,提高了反腐倡廉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标志着反腐败斗争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3、工作目标:明确提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把反腐倡廉当做一个系统工程来抓,顺应了当今世界各国建立国家廉政体系的潮流,为各项工作整体推进指明了方向。

4、工作领域、工作内容、工作重点:围绕预防腐败和惩治腐败不断拓展,拓宽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之中,努力形成有效防治腐败的新机制;在做好反腐败三项工作,加强教育、健全法制、强化监督的基础上,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每年都有新的进展;坚持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重点,深入开展纠风工作,使人民群众更多地得到改革和建设带来的实惠,更多地感受到反腐败斗争的成果。反腐倡廉工作领域不断拓宽、工作内容不断增加,是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推动反腐败斗争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这种变化表明,反腐倡廉工作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上正在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5、政策策略:做到教育、挽救干部与惩治腐败相结合。由于政策和策略的正确运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坚决执行党纪国法的同时,教育、挽救了一大批犯错误的党员干部,对于有效预防和治理腐败,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更好地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起到了重要作用。理论研究不断深入,理性认识不断升华。理论创新的全面推进,使反腐倡廉工作思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确。一次次理论创新,促进了一项项工作的不断深化,有力地推动了反腐倡廉工作深入开展。

三、对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反腐倡廉理论创新的一点思考 当前,新形势、新任务对反腐倡廉理论研究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更好地发挥反腐倡廉理论研究的指导作用和支撑作用,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加强和改进反腐倡廉理论研究工作,创新理论研究思路与方法,提高理论研究效率,提升研究成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可行性,为推动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真正实现反腐倡廉建设的理论创新。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对反腐倡廉建设提出的重大课题来推进理论创新,拓宽思路、开阔视野,认真研究国外反腐败的有益经验和做法,并结合我国实际加以借鉴。今后一个时期反腐倡廉理论创新的着力点是,应加强对反腐倡廉重大理论、重要政策、重要制度、重要问题的研究,并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在战略方向上,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推进改革发展大局服务。使反腐倡廉在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的保驾护航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为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2、在战略意识上,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正确判断反腐倡廉的形势。反腐倡廉总是根据对国内外形势辩证科学地看待腐败滋生蔓延的根源,实事求是地承认腐败滋生蔓延的历史性、客观性,充分认识反 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使反腐败沿着法治、科学、透明、规范、民主的正确方向前进。

3、在战略重点上,始终坚持惩防结合的思路解决腐败难题。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基本方针,主张和坚持在坚决惩处腐败分子的同时,发挥思想教育、制度规范、监督制约作用,积极预防腐败的发生,不断健全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使反腐败的视野不断开阔,反腐倡廉的渠道逐步拓宽,廉政生态建设成效逐渐显现。

4、在战略力量上,始终坚持党的统一领导,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党的领导是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使党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领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增强党和群众血肉联系。

5、在方法途径上,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改革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矛盾必须通过改革的办法来解决。“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十六大报告也提出,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但这个要求是在“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部分提出来的。而十七大报告是将之作为党的建设总的指导方针提出来的。这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认识进一步深化,对领导改革开放事业的执政党建设规律认识进一步深化。这意味着,在党的建设中,今后将更加注重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以及体制机制和制度的创新。要不断深化行政管理、干部人事、财政、金融、司法、行政审批、投融资、招投标等体 制机制改革,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实现监督功能的拓展和延伸,有效地预防腐败的发生。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认知无止境,实践在发展,创新在继续。反腐倡廉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必须不断加强理论创新。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反腐倡廉理论创新大有可为。要以继续解放思想和不断改革创新为法宝,在理论创新中不断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是我们党反腐倡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反腐倡廉事业不断开拓、取得新的伟大成就的基本方法,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放弃。要深入研究反腐倡廉战略性、全局性和前瞻性问题,积极探索反腐倡廉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开拓新思路,提出新举措,积累新经验,深入推动反腐倡廉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不断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局面。

篇2:税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反腐倡廉理论创新(吕永合)

江苏位于江海交汇之处, 处于中国“T”字型开发的结合部, 拥有比其他省区更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然而, 多年来, 由于海洋开发不足, 苏中、苏北的临海优势未能得到发挥, 江苏沿海地区现已成为中国沿海的一个经济“断裂带”, 再加上长江天堑给长江以北地区造成的区位劣势, 导致了江苏特有的“江强海弱”的省情。这一问题是加剧江苏区域经济“南强北弱”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不加以充分重视, 随着新一轮沿江开发的大规模开展, 它将会对江苏区域差异的进一步扩大起到推波助澜作用。虽然江苏早在1995年就提出了建设“海上苏东”的发展战略, 但实际效果却与预期目标差距很大。究其原因, 除了产业发展忽视了工业发展特别是现代先进的临海工业, 沿海缺乏大型海港作为龙头等原因外,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海上苏东”“就沿海谈沿海”是远远不够的[1]。

对于江苏沿海生产力布局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江苏省原省委书记陈焕友1996年4月在全省发展海洋经济工作会议上, 提出过一个思路, 就是江苏的沿江沿海要相互呼应, 特别是沿江发达地区要积极参与沿海地区开发, 走江海联动、共同发展之路。受此启发, 孙月平等人从2002年起, 从理论上就如何实现江海区域间的联动开发, 并通过江海联动来促进江苏区域的共同发展问题展开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如今, 江苏以及沿海三市 (南通、盐城、连云港) 均已将“加快开发沿海产业带、构建空间开发新格局”列入了各自的《十一五规划纲要》, 而且地处滨江临海的南通市从2003年起就已将“江海联动”开发确立为市级发展战略。

推进江海联动开发, 有效整合沿江沿海资源, 是江苏进一步提升发展实力, 促进三大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一开发战略的有效实施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统筹兼顾的科学开发之路。

2 江海联动开发中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江苏江海联动开发战略的实施, 必须转变粗放发展的传统观念, 树立起新的科学发展观念, 并很好地将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江海联动开发的各个方面。

2.1 树立新的系统观

随着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人类社会已经或者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即系统时代[2]。根据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的定义, 所谓系统, 就是指一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元素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但并不是任何一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元素都能称为系统。只有元素之间关系的强度相对于某个目标而言具备了整体性, 才能称之为系统。苏南、苏中与苏北有着共同的行政隶属关系, 它们都是江苏这一省级区域经济系统的构成元素。但相对于当前江苏统筹区域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而言, 显然三大区域之间联系的强度还有待加强。在传统的“非均衡发展”理论指导下, 江苏没有能够把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放在整体上考虑, 更没有在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建立起良好的相互促进机制, 从而导致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南北失衡、两级分化的现状。因此, 在新的系统观的指导下, 江苏必须改变传统“非均衡”发展实际偏向于发达地区的做法, 确立起新的“良性非均衡”发展思路, 既要根据各地区的特色和优势, 因地制宜, 实行差异化发展, 又要重视“梯度转移”“回波效应”、以及“极化效应”对整体的带动, 同时更要重视并放大“反梯度转移”和“扩散效应”, 并在苏南与苏中、苏北之间建立一种互动的关联, 促进“倒U型”曲线中差异缩小的进程, 努力实现区域经济整体结构和布局的优化。这就要求江苏在江海联动开发过程中, 要以沿江、沿海为基本发展轴线, 以资源整合、产业互动、布局拓展为基本手段, 通过行政区联动、经济带联动、开发战略联动等途径, 不断提高江苏区域经济系统的整体性特征。

2.2 树立新的协调观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增强发展协调性, 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是新时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同时指出,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任务之一, 就是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优化国土开发格局。

区域发展不平衡, 一直是制约江苏发展的一大困扰。苏南苏北有一些地区的差距, 甚至大于全国东西部之间的差距。而从目前看, 沿江地带与沿海地带的差异是加剧江苏区域经济南北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 江苏江海联动开发过程中, 应按照党中央提出的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要求, 努力推进沿江开发对沿海地区工业化的促动, 不断加强沿海开发对沿江地区产业升级的引动, 从而达到沿江、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互动, 并以此带动苏中、苏北地区经济的快速崛起, 使苏中、苏北地区成为江苏新的经济前沿, 最终与苏南优势互补, 协调共进。

需要指出的是,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不是此消彼长的发展, 而是合作共赢的发展, 即:它不是要求我们牺牲某一地区的发展去扶持另一地区的发展, 而是要在整体经济效率与地域公平之间以及区域内部建立一种动态的协调机制, 并通过这种机制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协调、空间布局的协调、财富分配的协调、城际经济关系的协调, 从而使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和谐高效。当前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要使这种差异不向恶化方向转变, 就要求我们在江海联动开发中积极利用苏南与苏中、苏北之间存在的内部联系, 从而在三大区域间建立起相互分工、相互促进、相互联系、整体进步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格局。

2.3 树立新的价值观

传统哲学思想认为, 只有人具有价值, 离开人的自然界是无所谓价值的。传统经济学思想也认为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的, 或者认为自然资源的供给是无限的 (不具有稀缺性) , 所以它没有价值;或者认为自然资源未经劳动的作用, 所以没有价值[3]。传统上, 人们从各个层面都建立了自然没有价值的观念, 这种观念及其在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直接导致了资源的无偿占用, 掠夺性、耗竭性开发, 以致造成资源的浪费与损毁、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恶化, 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制约因素, 并将导致严重的人类生存危机。随着人们对传统价值观带来的日益严重的资源制约问题以及生态环境问题的觉醒, 人们对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 逐步提出并形成了新的哲学范式 (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哲学、自然价值论) 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新的哲学范式摒弃了人类统治自然的价值观, 树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的价值观。可持续发展思想要求应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来增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认为人类活动的价值追求应当从传统的物质需求扩展到物质需求、人文需求和生态需求。

当前,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因此, 江苏的江海联动开发, 必须以新的价值理论为指导, 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经济联动、生态良好的文明开发之路。联动开发过程中, 在考虑自然资源时, 不能再像传统工业经济那样将土地视为“取料场”和“垃圾场”, 将河流视为“自来水管”和“下水道”, 也不能仅仅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 而是需要维持好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利用科学技术时, 不仅要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 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 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 不仅要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 而且更要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 科学推进江海联动开发的对策思路

3.1 统筹制订联动开发规划

江海联动开发, 头绪多, 任务重, 实际工作中, 首先要求江苏坚决破除将全省按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区域孤立发展的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 将江苏区域经济看作一个大系统, 以“江海联动”为纽带, 按照整体互动、优势互补、结构优化、协调共进的原则, 从工业布局、水系开发、城市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 系统制定一个既能发挥沿江优势、又能发挥海洋优势的联动开发规划。在制订发展规划时, 要以统筹、协调的发展思路处理好沿江、沿海间的发展关系, 确保以沿江、沿海地区各城市间、各港口间、各产业带间的相互结合和相互促进, 来推进江苏区域经济整体优势的形成。联动规划中的重点是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规划, 要确定近期、远期的突破口, 有选择地发展前景广阔的联动产业。对能实现江海资源互补、对沿江沿海经济发展具有联动效应的相关产业, 政府应考虑制定相关政策从资金、技术和管理服务上扶持其发展。政府在进行交通、通讯、电力等公共产品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时, 要沿江、沿海通盘考虑, 而不能人为地加以分割。规划中要淡化行政区划色彩, 强化经济区域功能, 防止各行政区间急功近利、无序竞争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出现。

3.2 合理构建区域协调机制

统筹区域发展、构建和谐江苏是江海联动开发的直接目标, 而健全区域互动的长效机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区域合作的协调机制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刚性的“行政性”协调机制, 这涉及到建立一个跨地区的行政机构, 当前这一条件并不具备;另一种是比较柔性的“协商”协调机制, 通过“共同参与、集体协商”的方式, 对沿江和沿海地区的协调发展进行“软约束”, 这是当前较为可行的方式。为此, 江苏应按照完善政府经济调节职能的要求, 通过建立健全跨行政区域的、柔性高效的区域发展互动协调机制, 引导和推动“江海联动”开发的有效实施。建议成立由各地级市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牵头, 市发改委、工促局、商务局、各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江海联动开发领导小组, 下设日常事务办公室, 具体负责制定、修改、监督、协调江海联动开发的总体规划及重大专题规划, 研究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 督促、检查规划落实情况, 并负责协调江海联动开发中的跨地区、跨部门的重大事务。江海联动开发必然涉及到跨行政区划问题, 可以通过领导小组及时沟通、解决联动开发中的一些重大问题 (如:产业布局、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权益分割、利益分配等) 。在此基础上, 可以会同有关产、学、研单位, 研究并完善相关协调机制, 如信息交流机制、利益补偿机制、评价激励机制以及行为约束机制等。

3.3 区别选择空间开发模式

当前, 江苏沿江与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工业化初期和工业化中期并存的特点, 因此“江海联动”也应当采用不同的空间开发模式。在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一般采取“点”开发模式;在工业化的初、中期阶段, 一般采取“点——线”开发模式;而在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 通常采取网络开发模式。这三种开发模式代表着区域经济开发的空间组织形式演变过程的三个不同阶段。在沿江与沿海区域内的不同地区, 可以采用不同的开发模式, 而从“江海联动”开发战略考虑, 应当采用“由点切入, 点——线联动, 逐步走向网络化、一体化”的开发思路。其中:“点”代表着项目的突破, “点——线联动”是指沿江与沿海地带的联动发展, “江海联动”的最终目标是苏中、苏北的网络化、一体化发展, 从而实现江苏区域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3.4 优化配置沿江沿海资源

理论界有梯度推移与反推移“并存论”, 即认为二者在区域经济中可同时存在。而从江苏沿江、沿海目前的发展条件看, 不仅有“并存”的可能, 还存在着“互动”的可能。其根本原因在于, 江苏沿海不仅拥有空间资源, 更拥有宝贵的海洋资源。江苏沿海的这一独特性, 使沿海对沿江产业的吸引是双重的:一方面, 沿江某些技术水平较低、环保压力大的产业会向沿海转移;而另一方面, 沿海地区宝贵的海洋资源对许多资源需求较大的高技术产业, 如生物医药、海洋化工、 海水利用等吸引力很大, 这就使部分高技术产业也有向沿海转移的趋势。当沿海地区产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平时, 其在海洋高新技术领域将处于技术领先地位, 并出现向发达地区输出技术的趋势。这种梯度推移和反推移的“互动”, 使沿江开发在广度上和深度上都得以拓展。这种拓展的结果, 使沿江地区的开发与沿海地区的发展相互促进, 互为动力。充分利用江苏沿江、沿海两个资源, 通过“江海联动”, 既为沿江的“持续”开发创造条件, 又为江苏海洋经济的崛起做好准备。

3.5 注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对于流域开发、区域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支撑作用。良好的生态环境会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发展, 而生态环境的破坏, 除了经济损失外, 还将反过来扼制区域经济增长的脚步。欧洲莱茵河流域以牺牲环境而进行的不可持续性开发所付出的代价就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莱茵河在开发早期, 由于沿河工业发展没有得到及时的控制, 导致过度开发带来的严重污染, 致使莱茵河水体受到严重污染, 许多自然风景区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遭到人为的破坏, 部分珍贵物种灭绝。虽然近年来, 在流域内各地政府的切实努力下, 美丽旖旎的莱茵河风光又重新得以展现, 但“先污染后治理”的代价是巨大的。因此, 保护好江海资源, 实现江海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是江苏通过江海联动开发实现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首要前提。要坚持在开发中保护, 在保护中开发, 绝不能以牺牲江海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的发展。沿江、沿海水资源是江海联动开发中极为重要的天然宝贵资源, 环境保护首先要保护好江海之水。建设项目和环保工程要同步配套, 高污染的项目决不上, 环保未达标的企业要坚决整治或关闭。要十分珍惜沿江、沿海土地资源和生态资源, 严禁以工业项目随意占用生态保护岸线、生活岸线和旅游岸线。要注意保护和利用沿江、沿海特有的自然风貌, 建设好沿江、沿海生态园和绿色隔离带, 形成自然生态与现代文明相交融的江海风貌, 创造出人与自然相协调的人居环境, 推动沿江、沿海地区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摘要:推进江海联动开发, 有效整合沿江沿海资源, 是江苏进一步提升发展实力, 促进三大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一开发战略的有效实施必须以新的系统观、新的协调观、新的价值观为指导, 通过统筹制订联动开发规划、合理构建区域协调机制、区别选择空间开发模式、优化配置沿江沿海资源、注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途径, 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统筹兼顾的科学开发之路。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江海联动,区域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月平.江苏“江海联动”与沿海经济带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5, (2)

[2].昝廷全.系统时代:概念与特征.河南社会科学[J].2004, (1) :125~128

篇3:税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反腐倡廉理论创新(吕永合)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任职教育

图分类号:E25文献标识码:A

科学发展观是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指导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的科学指南。在院校任职教育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谋划教学建设与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注重强化“两个理念”

(一)强化学员是主体的理念,弄清发展为了谁

学员在院校教育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这是由院校的根本职能所决定的。推进院校任职教育创新发展,必须牢固树立促进学员全面发展的思想,把一切为了学员、为了学员一切、为了一切学员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深化任职教育创新发展的动力源。要遵循学员个体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注重满足部队对人才需求的统一性和学员个性发展的多样性,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以学员为中心施教,合理设置教学内容,科学安排教学环节,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改善教学条件,全面提升学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二)强化教员是主导的理念,明白发展依靠谁

教员是院校育人工作的主力军,是院校教学建设的中坚力量,是提高办学治校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推进任职教育创新发展,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员队伍。要抓好学习培训,采取在职进修、业务集训、学术交流、专题讲座、脱产学习等形式,为教员补充新知识、接受新观念搭设平台,使教员队伍的知识结构、理论水平满足任职教育的需要。要拓宽来源渠道,积极从相关军队院校、地方院校、部队选调优秀人才充实到院校,形成各类人员优势互补。要加强双向交流,既要以任职、代职、兼职锻炼等形式,有计划地安排教员到部队进行实践锻炼,又要以聘任客座教授、聘用代课教员等形式,积极从部队聘请有关专家领导、优秀干部到院校来授课。要完善激励机制,努力营造“能者有活力、平者有动力、庸者有压力”的环境,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运行机制,充分调动教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准确把握可持续发展这个基本要求,着力解决“三个问题”

(一)优化教学内容,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紧贴部队建设实际和任职岗位需要,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完善整体优化、系统配套、相互衔接、特色鲜明的教学内容体系。要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层次,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合理区分、有所侧重。加强部队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研究,强化专题教学,着力提高学员解决部队建设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增强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建立教学内容更新机制,及时吸纳科技发展的前沿知识、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及部队科技练兵的实践经验,坚持把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新战法、新训法充实到教学训练中,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要突出教学内容的综合性,以综合课程设计、开发为突破口,实行专业内容综合化重组、课程内容结构性整合,对内容重叠、密切相关的课程进行调整优化,积极推进课程内容综合化。

(二)改进教学方法,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根据培训对象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科学设计教学过程,突出学员主体地位,发挥教员主导作用,优化教学过程设计,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理论教学要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积极倡导研讨式、案例式、专题式等方法,提高学员的理论运用能力;实践教学要加强实装操作、观摩演示、现地教学、网上模拟、综合演练等方法,提高学员的实际应用能力。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进一步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积极开展网络教学、模拟教学和仿真教学,实现开放互动,促进教学相长,切实满足各类学员的个性化教学需求,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三)创新教学管理,解决如何管的问题

要加强制度建设,配套完善任职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明确职责任务,理顺教学关系,规范教学管理,为任职教育提供可靠保证。要强化质量监控,牢固树立任职教育质量意识,构建领导督查、专家督导、部队参与、学员反馈“四位一体”任职教育质量监控机制。要创新管理方法,按照“统放结合、张驰有度、宽严相济”的原则,坚持刚性管理与弹性管理相结合,突出人本管理;坚持组织管理与自主管理相结合,启发自我管理;坚持院校管理与部队管理相结合,实现共同管理;坚持管理育人与服务育人相结合,注重服务育人。

三、科学运用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一)统筹好任职教育与学历教育的关系

学历教育是任职教育的基础,任职教育是学历教育的延续。对于两种教育并存的院校,必须牢固树立一体化的思想,把学历教育和任职教育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系统设计。要将学历教育优势延伸到任职教育之中,借助学历教育成熟的学科理论、教学方法、设施资源,带动任职教育快速发展。要加强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人才、资源、内容、设施的互补共享,以学历教育强化任职教育理论基础、提高教员理论水平,以任职教育增强学历教育前沿性、提高教员实践能力,促进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互促互补、协调发展。

(二)统筹好任职教育与部队需求的关系

任职教育是以解决部队岗位任职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为目的而进行的教育。必须把面向部队、服务部队作为院校任职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院校任职教育和部队需求的无缝链接,加速培养适应部队任职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要着眼现代战争和部队建设对人才能力素质的需求,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组训方式,提高教学水平,自觉为部队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要积极构建院校和部队共育人才的互动机制,加强交流协作,形成整体合力,实施协同培训,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统筹好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的关系

人才培养依靠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学改革依托科研能力的提高。要强化教研并重的观念,完善组织协调机制,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健全政策调控机制,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实现教学和科研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共同提高。要积极适应任职教育需求,不断完善科研机制,突出科研重点,加强任职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研究,通过科研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及时把科研成果运用到任职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实践中,使科研真正成为推动院校任职教育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四)统筹好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

硬件是教学的基础,软件是育人的载体,硬件和软件都是推进任职教育创新发展的两个重要支撑,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推进任职教育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集中精力搞好基础设施、校园环境、实验平台、训练系统等方面的硬件建设的同时,必须下大力抓好教育理论、规章制度、管理机制、信息资源、教员队伍等方面的软件建设,既不偏硬,也不偏软,实现两者紧密结合、齐头并进,坚持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协调发展,全面打牢院校任职教育创新发展的基础,不断提升院校办学治校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篇4:税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反腐倡廉理论创新(吕永合)

一、科学发展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内在联系

科学发展观, 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循序渐进, 攻坚克难, 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政府绩效评估作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必然与科学发展观之间产生紧密的联系。这主要体现在:

(一) 科学发展观是政府绩效评估的根本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绩效评估行为的深层结构, 是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之魂。”[2]过去, 我国不少地方政府之所以在绩效评估工作中陷入误区, 主要就是在价值取向上出现了混乱, 或者一味强调GDP的重要性, 增加GDP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权重;或者明显忽视广大民众对政府绩效评估的参与, 仅仅把绩效评估作为上级指挥下级、上级监控下级的工具和手段。如果一个地方在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上出现明显的问题, 丢掉其应有的灵魂, 那么, 无论它投入多大的资源, 花费多大的气力, 都不可能得到理想的效果。因此, 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政府绩效评估的根本价值取向, 可以将目前地方政府各自为阵的绩效评估活动导向建设服务型政府、人民满意政府的正确轨道, 最终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 政府绩效评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

温家宝总理曾经指出:“科学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紧密相关, 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必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不坚持科学发展观, 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政绩观。”而通过有效的政府绩效评估活动, 可以从制度层面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抛弃过去那种“见物不见人”、“重物不重人”的错误观念以及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不良行为, 尽快走上科学发展之路。同时, 通过政府绩效评估, 我们可以发现目前政府工作中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诸多问题, 比如行政成本过高、服务意识不强、社会职能缺位、短期行为严重等等, 然后通过改革, 促进政府自身的科学发展, 真正实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二、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指标体系设计不科学, 经济因素占比过大

从政府的基本职能出发, 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应当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大职能。但从目前各地的实施情况看, 经济方面的指标尤其是GDP、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被放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上, 所占权重很大, 甚至有时达到了“一俊遮百丑”的地步。以至于在这种导向之下, 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把“发展是第一要务”片面地理解为GDP增长就是硬道理, 形成了GDP崇拜, 即为了GDP增长而不择手段, 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追求短期的经济繁荣, 最终却忽视了发展的真正目的, 导致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另外, 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中, 还存在一种明显的倾向, 那就是比较关注产出的数量, 而忽视了投入的成本;比较关注地方政府及其部门提供了多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而忽视了这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本身的质量;比较关注眼前的政绩, 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比较关注纵向对比即评估对象自己与自己过往绩效的比较, 而忽视了横向对比即评估对象与同类机构的相互比较。凡此种种, 均导致目前政府绩效评估的公信力不足, 其结果常常受到质疑, 难以体现应有的权威性。

(二) 评估主体较为单一, 公众参与仍有不足

谁来评估政府, 是政府绩效评估的关键问题之一。从理论上说, 政府和政府的服务对象, 包括社会公众、企业和其他组织都应当成为政府绩效评估的主体, 尤其是社会公众, 对政府的绩效状况最有发言权, 本应成为政府绩效评估最重要的主体。但长期以来,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基本模式就是政府系统内部上级对下级的评估, 政府既当运动员, 又当裁判员, 绩效评估的公正性和科学性难以保证。社会公众、企业和其他组织虽然也有参与, 但参与程度不深, 参与面不广, 参与权利缺乏制度的保障, 其对政府绩效评估的最终结果影响力也相对有限。显然, 这种状况与科学发展的要求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不能很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

(三) 评估过程随意性大, 规范程度明显不高

尽管有个别地方已经出台了规范政府绩效评估的地方性法规 (比如2009年3月26日通过的《哈尔滨市政府绩效管理条例》) , 但由于缺乏全国性法律的统一规定, 我国的政府绩效评估从整体上看仍处于一种自发和半自发状态, 规范程度很低。主要表现在:一是某个地方或者部门开不开展政府绩效评估, 以何种方式开展, 规模有多大,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别主要领导的想法, 有时, 仅仅是人事上的一次变动, 就对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二是由于没有相应的法律和制度作为保障, 导致评估指标的设定和调整变得比较随意, 有些明显属于“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项目却以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名义列入评估指标并占有极大的权重, 还有一些根本不属于政府职能的事项也因主要领导的重视被设定为评估的内容;三是评估过程透明度不够, 基本处于封闭状态, 缺乏应有的监督尤其是社会的监督, 评估结果一般没有向社会公开, 甚至没有在政府系统内部公开, 只掌握在上级政府和少数部门手中。

(四) 评估方法有待改进, 定性模糊定量困难

科学的评估方法才能得出科学的评估结果。但目前各地普遍存在评估方法单一的问题, 没有实现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的有机结合;评估实践中“运动式”、“突击式”的评估方式比较常见, 忽视了政府绩效评估的持续性。由于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不像企业的投入产出那样易于量化, 导致政府绩效定量评估的难度大大增加, 一些本应量化或可以量化的指标, 却因政府评估主体怕麻烦的心态而随意设定为定性评估, 还有一些指标虽然量化了, 但设计不科学, 常常出现一些被评估者轻易就能完成指标的150%, 甚至200%、300%的情况。而定性评估又由于缺乏量化的基础, 容易出现凭印象、凭经验、凭感觉的现象, 很难避免随意性和片面性。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完善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制度

(一) 树立科学的政府绩效理念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 有什么样政府绩效观, 就会有什么样政府绩效评估行为。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发展是第一位的, 是绝对的,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如何发展的思想和观念, 是为发展服务的, 离开发展就无所谓科学发展观。”[3]因此, 政府绩效评估必须牢牢把握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而不是片面的、不计代价的、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政府绩效评估的开展应当促进发展, 有助于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政府绩效评估要牢固树立责任政府、群众至上等科学的理念, 其中尤其要贯穿民本的思想, 也就是要以民为本而不是以官为本。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政府绩效高低的主要标准, 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千万不能将政府绩效评估异化为“官样文章”, 在政府系统内部封闭运行。

(二) 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是政府绩效评估的核心内容。指标体系是否科学, 可操作性强不强, 会直接影响政府绩效评估的成败。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发, 我们在政府绩效评估指标的设定上, 既要有体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 又要有体现社会发展水平和环境建设的指标;既要重视当前的发展, 更要重视这种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关注效率, 又要保障公平;既要考核地方政府和部门履行职能的情况, 又要评价它们在推进行政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方面的作为。要善于统筹兼顾, 综合考量各项指标之间的平衡性与合理性, 既总揽全局、统筹规划, 又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和重点任务, 多角度、全方位地评估政府绩效。就当前而言, 在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权重分配中, 有必要较大幅度地减少经济指标的权重, 相应增加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和环境资源指标的权重, 以更好地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三) 形成体现以人为本的多元评估主体

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多元化, 是保证评估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政府和政府的服务对象, 包括社会公众、企业、其他组织以及专家学者都可以来评估政府绩效, 但由于各自站位的不同, 由它们当中的任何一方来单独评估政府绩效, 都会有明显的局限性, 并会影响政府绩效评估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因此, 由各相关方共同参与政府绩效评估, 形成多元评估主体, 是政府绩效评估发展的必然要求。多元评估主体在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地位是不同的, 不能等量齐观, 其中, 社会公众应当成为最重要的评估主体。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开展政府绩效评估, 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 走群众路线, 把“人民标准”和“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政府绩效高低的主要依据。只有这样, 政府绩效评估才不会脱离构建服务型政府和人民满意政府的目标。

(四) 推进政府绩效评估的法制化

政府绩效评估法制化是有效开展绩效评估活动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目前, 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在政府绩效评估方面进行大规模的立法活动, 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对于中国而言, 政府绩效评估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 有必要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有益经验和做法, 加快实现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规范运作。就立法而言, 应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一是立法主体。由于政府绩效评估并非政府内部事务, 因此由政府自身来立法显然不合适, 其立法主体应为人大;同时, 为避免地方各自为政并保证立法的权威性, 由全国人大制定一部全国性的《政府绩效评估法》比各地方分散立法更为妥当。二是法条内容。首先在法律中要明确政府绩效评估在政府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其次要规定政府绩效评估的原则、范围、形式、内容、程序、参与主体以及评估结果的运用, 使各地的评估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最后还要阐明相关的法律责任和救济途径。

参考文献

[1]宋程锦.关于完善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几点思考[J].中国人才, 2008, (15) .

[2]彭国甫.价值取向是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之魂[J].中国行政管理, 2004, (7) .

篇5:税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反腐倡廉理论创新(吕永合)

一、“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以人为本”这一说法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内涵。在今天,以工业化为标志的现代化浪潮席卷全球,人类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在各国争先恐后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重要的共识,即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就是社会的进步,也不会自然带来人类自身的发展。这一点在拉美等国家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陷入经济长期停滞的后果中可以得到证明。在面临残酷现实的同时,人们开始认真反思发展是什么以及采用什么样的发展模式的根本问题。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核心竞争力因素。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培养各行业各类不同人才,实现各行业各类人才的全面发展成为 新时代各界共同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我们党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赋予发展以新的内涵和诠释,从而为推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理念基础。

二、正确理解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一)以人为本为核心的一般内涵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因为物质经济条件是人类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与此同时,脱离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目标,经济发展将陷入停滞甚至倒退的状态,社会进步也就无从谈起。由此可见,正确理解两者的关系至关重要。今天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它强调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其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它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强调的以人为本,既区别于旧唯物主义,又与西方的人本主义有所不同。在这里,“人”是指现实的人、生活在特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坚持以人为本,是对以经济为本和以物为本的纠正,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价值目标和伦理原则。[1]我们不仅要树立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理念,尊重人才、保护人才、充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且要在实践中真正做到一切以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

(二)演艺业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具体内涵

以上简述了“以人为本”的一般涵义,但不同行业 “以人为本”的具体内涵也有所区别,本文着重围绕其中的演艺业创新人才培养而展开论述。演艺业人才不仅是创作、演出、经营、管理的基础,也是各类艺术表演团体的品牌和名片。尤其是在当前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演艺业的发展也必须坚持人才强国战略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判断,着力于培养和造就一批歌剧、舞蹈、戏曲等演艺业所需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演艺业人才从事文化产品制造,为社会创造精神产品,这决定了演艺业应重视开发、培养具备一定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较高艺术创造能力;懂经营管理和营销知识,擅长市场运作,具有战略思维,并且敢于突破、大胆创新的高层次、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演艺业的发展离不开此类演艺人才的支撑,应加快改革当前文化体制中不利于演艺人才成长和培养的体制和制度,创新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构造适应人才全面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人才开发与培养模式,进而实现推动演艺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双赢目标。

三、紧密围绕“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推进演艺业创新型人才培养

我们树立并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把它庄严地写在党的文件中,作为重要的思想原则,更重要地是要把它贯彻到演艺业的各项实际工作中,这样才是正确地坚持了以人为本,才能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真正得到贯彻落实。演艺业是最传统并且最具专业性和市场化特点的艺术行业,也是最具产品衍生潜力的原创型文化产业,而这些有赖于演艺业创新型人才的开发和培养。演艺业在改革开放后率先改革,呈现令人欣喜的发展态势;但是相对而言,优秀的文化产品匮乏,人才队伍发展较为缓慢,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推进演艺业整体较快发展非常必要。

(一)演艺业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首先,创新型人才应有正确的世界观,良好的品德修养,具有强烈的爱国心和诚实守信精神,这是成为一个合格的演艺业创新型人才的前提条件。[2]其次,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但其持续发展的核心素质是创新能力。创新型人才不仅应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还应当富有怀疑性、批判性的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演艺业创新型人才亦是如此。这种创造性思维源于对艺术的激情和欲望,渗透在每一种文化产品的创作、演出过程中,强调探索创造的发散性和新颖性、思维结构的综合性。此外,这种创新思维归根来自于演艺实践,所以演艺业创新型人才还应具备的非常重要一点就是科学实践精神,在实践中脚踏实地、不畏艰险和不怕失败。此外,新时期的演艺业创新型人才还应当是具有团队拼搏精神的协作型人才。

(二)建立科学的演艺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1. 坚持党管人才的根本原则

演艺业的表演承担着教育公众、引领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功能和责任,因此演艺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要坚持党管人才这一根本原则。 这种管理不是具体到每个人,更不是党委包揽人才的一切方面,而是党要管好演艺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全局,把握演艺业人才工作的正确方向、人才发展战略或规划,运用宏观政策和法制来指导、协调演艺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惟此,以期使得演艺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以市场配置为基础,以法制建设为保证,以开放、竞争为特征,更好地整合、利用好人才资源。

2 .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大力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政策和措施

演艺业改革被认为是文化体制改革领域的重点和难点。从目前我国演艺业发展的状况来看,政府给予演艺业改革的政策保障和支持措施是演艺业改革推进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演艺业创新型人才的发展和后续培养也同样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演艺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机制需要在文化体制改革大环境中才能得以顺利建立,包括演艺业的经营与管理体制的根本性改革,涉及艺术表演团体改革中的人员安置、养老、医保政策等等,还涉及到创新型人才的专项安排及社会各界、各类艺术基金会对于演艺业创新型人才的赞助和保护,搭建一流的专业技术支撑平台,建立和完善文艺人才激励机制和奖励制度等,以上都会不同程度地对演艺业创新型人才的发展和后续培养产生较大影响。

3.积极发展各级各类演艺类教育培训

优化教育培训资源,教育培训的重点应放在提高演艺业人才的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上,加强爱国主义和诚实守信等品质的教育,促进演艺业人才的全面发展。应积极推进各级各类演艺教育培训体系,形成包括艺术院校、培训专业机构等在内的多种类、多层次、开放式的终身教育网络;让从事演艺的教师、学生具备较强的继承与创新能力、开拓演出市场的能力和正确把握处理演艺宣教功能和获取经济收益两者关系的能力,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来不断提高演艺业人才全方位综合能力,促进名家名角和演艺精品不断涌现。

4 .充分发挥艺术院校演艺类专业的主导作用

演艺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它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诸多方面,应统筹兼顾,适时侧重。艺术院校演艺类专业始终处于人才培养一线,在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担当重要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艺术院校演艺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应着力从那几点入手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方面:

(1)艺术院校演艺类专业应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艺术院校演艺类专业教育的使命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各类人才,但他们都得具备优良的品德这一基本条件。《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育在这个范围内的任务就是:“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放弃把他放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压抑他;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而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密切注意每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因此,艺术院校演艺类专业首先应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前提下,倡导兼容并蓄和鼓励个性发展、协作的教育理念。

其二,应加强硬件环境建设,结合当地的特色和优势,及时优化演艺课程设置,进行专业调整,增加基础课程,重抓教学环节。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尤其应当重视不仅向学生提供获取综合演艺知识的途径,更应强调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生情趣,并把培养经营管理能力、竞争战略思维能力作为演艺教学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

其三,要不断探索创新,把理论培训与演艺实践锻炼、国内培养与出国培训、短期培训与终身学习等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可考虑开展与国外知名演艺机构合作,为学生国外演艺实习提供完备的舞台,以求在国际高水准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演艺最前沿信息和技能,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和技能。

其四,倡导开展演艺创新活动,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以奖励在演艺创新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学生和指导教师;并把演艺创新活动的开展情况纳入到年终考核评估体系,作为衡量学院及学院领导工作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

(2)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呼唤创新型教师

作为实施创新教育的主体 ——教师,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认为一名演艺业创新型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师德,应热爱本职工作,对待学生要有一颗博爱之心;其二,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拥有多元知识结构体系和精深的演艺专业知识;第三,应主动掌握创新教育观念,善于激发学生的个性、知识兴趣和创造性,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第四,善于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手段。这就要求创新型教师应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使演艺教学充满科学性和艺术性,并能创造性地将教学育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动、严肃、活泼的教学气氛,享受与教师真诚沟通的人文关怀。

教师是推动学校前进的重要动力,创新型教师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所以我们应思索如何使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导作用。近年来,我国艺术院校演艺类专业在改革教师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在的问题是在新形势下如何激发、调动演艺业教师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可考虑为演艺业教师营造和谐、创新的工作环境氛围,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以提高演艺业教师的归属感;实践证明,宽松、自由的工作环境,能激发教师高昂的创新热情,最大化地发挥个人效用。与此同时,建立科学的价值评价与价值分配体系:其中价值评价体系包括个性特质评价、职业行为能力评价和关键业绩指标考核,以有利于调动演艺业教师个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价值分配的结果建立在价值评价的基础上,科学而有竞争力的演艺薪酬体系将有助于激励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样,通过对演艺业教师这种独特人力资本能动性的激励和调动,演艺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就有了可靠的后盾保障。

四、小结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高度重视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人才强国战略和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判断,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步伐。针对演艺业而言,一方面要积极推动政府人才资源管理体制创新,努力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深入推进演艺业人力资源整体开发;另一方面,需要依托科学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来加速推进演艺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特别要重视艺术院校演艺类专业这一培养演艺人才的基地和主渠道,注重创新型演艺人才育人机制的研究和创新, 着力创造良好的育人和用人环境,同时加快创新型教师的开发和培养,这样既能为我国演艺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不断提供合格的高素质人才,也能满足时代需要和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并带动当地经济整体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1] 刘巩,王建武, 高健生. 科学认识“以人为本”的内涵及要求[J]. 求是,2004(22):25-27.

上一篇:党章党史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下一篇:为抗疫医疗人员祈福的励志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