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动队伍正规化建设

2024-05-0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动队伍正规化建设(通用8篇)

篇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动队伍正规化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动队伍正规化建设

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对加强部队正规化建设同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部队正规化建设和持续发展。公安边防部队作为一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的部队,必须时刻保持应急状态,以确保完成维护边境安全稳定、处置各类突发性事件等重要任务。队伍的正规化建设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完成任务所需时间的长短、消耗物力财力的多少、完成质量的高低和甚至能不能顺利完成工作任务。所以,队伍的正规化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的,需要我们常抓不懈的,关系到我们公安边防部队能否持续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三个紧抓”加大从严治警力度

从严治警是公安边防部队建设的永恒主题,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全面深刻理解从严治警的科学内涵,改变一切与之相违背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切实把从严治警落到实处落到部队日常管理中来,加大从严治警的力度。将从严治警置于正规化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从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抓起,加强作风养成,使官兵举止端正、行为规范、纪律严明,推进部队建设实现正规化、标准化、科学化。

(一)紧抓条令条例意识。严格落实条令条例,牢固树立领导者条令条例带兵的理念,真正将条令条例贯穿队伍管理教育的全过程,从作风养成入手,以条令条例治理“三松”问题,着力解决基层部分官兵“组织观念淡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问题,做到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全局,切实规范队伍“四个秩序”。

(二)紧抓法律法纪教育。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强化对官兵的法律法纪教育学习,提高官兵法律意识。充分认清从严管理队伍,及时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保证每名官兵不犯错误,不违法违纪对队伍发展建设的重要性。要本着对事业负责,对部队发展建设负责,对官兵成长进步负责的态度,在强化官兵法纪意识上做文章,在关爱官兵工作、生活和学习上下功夫,确保队伍的和谐与稳定。

(三)紧抓管教结合工作。改变以往只是一味的强调“管”且管理方式单

一、简单和“一刀切”的方式,我们要结合实际工作、地理环境和人文习惯,在不违背各项管理规定的前提下,采取贴合实际的、因地制宜的管理模式,对官兵进行严格的管理教育。在管理的同时还要注重教育,做到管教并重,通过“教”使官兵们明白“管”的意义,通过“教”使官兵乐于接受“管”,做到管教有机结合,实现管理工作的理性化、规范化和人性化。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三个到位”紧抓安全工作

安全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只有抓好安全工作保持部队的高度安全与稳定才能更好地开展其它各项工作,才能全力抓好部队正规化建设工作。抓好安全工作要防微杜渐,站在讲政治、讲稳定、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清抓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从加强组织领导、工作安排和教育学习等方面紧抓安全工作,提高官兵安全意识。

(一)提高认识,确保安全措施到位。在抓安全工作中领导干部要做到:指导工作帮到位,言传身教做到位、见微知著想到位、发现问题查到位、赏罚分明严到位。坚持好安全形势分析机制,以“两个经常”工作为抓手,着重在思想上强化认识,在组织上明确分工,在行动上落实责任,定期分析,探索规律,采取超前防范措施,切实把隐患、苗头当事故抓,把小事当大事抓,举一反三的抓,力求实效。

(二)加大力度,确保日常监管到位。按照关口前移、重在防范的原则,不断健全队伍管理规定,以制度规范官兵行为。在管理重点上,紧紧抓住“人、车、酒、枪、火”等关键环节,严格执行“五条禁令”、“四个严禁”及相关管理规定。例如在用车方面,要健全车辆检查保养、使用派遣、干部跟车制度,层层把关,层层负责,坚决杜绝私自用车、酒后驾车、无证驾车等问题发生;在枪支管理方面,要严格落实“三铁两器”、“双人双锁”、定期检查和对军械员进行严格政治审查等管理机制。

(三)奖罚分明,确保督导检查到位。各级要充分发挥纪检、警务职能作用,着力建立监督检查、复查倒查、限时整改等督查机制,及时消除事故苗头。明确各级主官是本级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按照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层层抓落实、一级抓一级,哪一级出了问题,就追究哪一级的责任;谁分管的工作出了问题,就追究谁的责任,切实把各项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头上。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三个结合”强化队伍正规化建设思想基础

公安边防部队身兼军队和公安两种性质,辖区点多、线长、面广队伍高度分散,所处地理位置敏感,且作为维护边境地区安全与稳定的主力军,身上担子沉、任务重。现实工作具有地方公安性质,各个边境地区差距又大,这就导致在日常管理中达不到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在官兵中也容易产生“公安边防部队不是正规军”的错误认为。我们要推进正规化建设,首先就必须改变这种偏激的思想。

(一)结合规章制度落实,严格贯彻正规化建设标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管理思路,从更高层面、更高起点上谋划好队伍建设发展,真正使基层官兵素质强起来、纪律严起来、形象亮起来。公安边防部队是武警部队的序列警种,是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织部分,工作职责的需要只代表着任务的特殊性,并不意味着建设和管理的特殊化。以条令条例和建设纲要为基准,从严从难,打牢基础,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正规化部队,牢固树立官兵我们是“正规军”的意识。

(二)结合思想政治工作,坚定部队正规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我们要认真做好思想发动工作,使官兵充分认识到推进正规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学习教育,凝聚警心,激发队伍活力和干事创业的激情。公安边防部队的正规化建设要着眼于军队建设的大趋势,结合新时期下公安边防工作的实际特点,走出一条规范有序、制度落实、管理经常、特色鲜明的新路子,全力推动队伍正规化建设发展,最终的落脚点在于圆满完成以维护边境地区安全与稳定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结合中心重点工作,巩固队伍正规化建设的思想根基。我们要紧紧围绕做好维护边境安全与稳定这个中心任务,突出重点工作,强化薄弱环节,狠抓措施落实,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具体措施,确保各项重点工作同步推进。公安边防部队是现役部队而工作又具有公安性,全体官兵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澄清认识,充分认识到公安边防部队首先是一支武装力量,同时作为政府行政执法的职能部门,担负着维护边境安全稳定等任务,这是法律赋予的职责,是工作的性质,不能左右着正规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和步伐。所以,我们必须巩固正规化建设的思想根基,才能进一步推动正规化建设发展。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三个依靠”打牢队伍正规化建设基础工作

在队伍正规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要真抓实干夯实基础,打牢队伍正规化建设基础工作。实现队伍的正规化有着众多的途径,其中最基本的途径是严格的训练、科学的管理和持久的养成。训练是前提,管理是基础,养成是关键,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依靠严格的训练。军事训练是和平时期部队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提高军队正规化管理的重要途径。公安边防部队正规化建设的实践表明,没有严格的军事训练作保障,其他工作也无法正常有效的开展,同时正规化也是无法实现的。部队所需要的正规化素质,包括雷厉风行、整齐划一的作风,令行禁止、步调一致的组织纪律,高度的条令意识和法规观念,严整的军容、端庄的举止等,都要通过正规的教育训练来培养。因此只有抓住了训练这个中心,才能带动和促进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二)依靠科学的管理。队伍正规化建设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容,涉及到部队建设的各方各面。正规化建设大量的经常的工作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来落实,严格科学的管理是加强正规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正规化建设的核心是条令化、法制化。管理工作要以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为依据,在管理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以条令条例为主体的法规制度,就能有效地促进正规化建设。实践表明,没有管理的科学化,就不会有高水平的正规化。

(三)依靠持久的养成。养成,是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育、训练和培养,使条令条例的制度形态的东西转变成为官兵的思想观念,进而转变为行为习惯。养成是实现队伍正规化的基本途径,养成是强制性与自觉性的统一,它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收到极大的成效。“训练、管理、养成”都是长期性、系统性的又是互相联系的工作,我们必须以这三项工作为抓手、为重点、为基石,迎难而上稳扎稳打,才能取得进步和成绩,在进步的过程中也无形的推动了队伍正规化建设前进的步伐。

在当前错综复杂的边境形势下,我们公安边防部队身上担子更重、任务更多。如果,没有高水平的正规化建设、高水平的综合素质,我们公安边防部队就很难完成党和人民交付我们的重任。所以,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科学的先进的理论、方法和经验武装队伍、管理队伍、教育队伍、提高队伍、发展队伍,采取有力的措施从科学治警、从严治警、强化安全管理、打牢正规化建设基础工作等方面为切入点、为着力点,夯实基础真抓实干,全力推进队伍正规化建设发展。(

篇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动队伍正规化建设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实现全面和谐、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监狱机关,要实现建设现代化文明监狱的目标,很好地发挥职能作用,为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富强做出最大的贡献,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持从严治警、从优待警,完善体制机制,统筹兼顾,处理好各方面的工作关系,切实把作为监狱工作主体的监狱民警队伍建设好。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加强民警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

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对监狱工作的目标和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监狱民警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标准,必须跟上形势发展的要求。近几年来,虽然经过三年基本素质教育、执法规范化教育、先进性教育等专项教育活动和日常的政治思想教育,使绝大多数民警的思想和业务素质都得到了较大提高,工作责任感明显增强。但在少数党员、民警中,的确还存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狭隘自私、本位主义,创新意识不强、应付思想严重等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究底主要还是思想不解放的原因,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不解放,工作 上就很难得到创新,缺乏创新,就不可能有好的发展。监狱民警思想方面的问题,虽然发生在一部分人身上,如果不及时解决纠正,就会在民警职工中蔓延开来,对监狱的发展必然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我们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作为首要任务,着力强化以下四种意识,促进监狱工作科学发展。

一是强化忧患意识。让全体民警充分认识到工作中的差距,必须摒弃安于现状的思想,破除小进即满的观念,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发展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定要克服“等”的思想,要发扬不怕吃苦、不甘示弱、敢于迎难而上、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积极推进我狱整体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

二是强化创新意识。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灵魂。我们要加强学习、广纳信息、拓展思维,完善激励机制,促进工作创新。在民警的日常教育管理、罪犯的教育改造和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方面,要重新审视过去的经验和做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探求新思路、完善新机制、谋取新方法,使监狱的各项工作得到发展、得到提高。

三是强化实干意识。在工作中,全体民警要竭力克服思想浮躁、工作飘浮,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的现象。尤其是领导干部在深入监管、生产工作一线的同时,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了解情况、掌握问题,带着问题开 展调查研究,提出符合监狱科学发展要求的解决方案,着力为基层单位及其民警职工办事实。

四是强化大局意识。确保监狱安全稳定、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着眼监狱长远发展是我们所有工作和民警必须服从的大局。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教育引导民警职工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的关系,真正树立起让小利谋大利、让眼前利益谋长远利益的观念,克服狭隘思想,努力营造“人人心系监狱工作大局、人人支持监狱科学发展”的浓厚氛围。

二、坚持从严治警、从优待警是民警队伍建设的中心工作 “以人为本” 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监狱民警是监狱工作的主体,监狱工作的又好又快发展只有依靠全体民警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从严治警方针,努力提高全体民警的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工作技能,不断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最大限度地集中全体民警的智慧和力量,积极投身于监狱事业。同时,要积极认真地落实从优待警的有关政策措施,努力使民警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尽其所能的让每个民警从监狱的发展中得到最大的实惠,以此更好地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工作责任感。

监管安全工作方面出问题,罪犯改造质量上不去,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工作制度没有得到严格落实,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或形同虚设,工作中安排布臵多,督促检查少,出了问题不追究;民警专业知识水平不高,在法律、心理矫治、狱内侦查、财务管理、行政文秘管理、思想政治工作以及生产经营管理、基建工程技术等方面,上层次、上水平的专业人才奇缺。从而导致民警在监狱的各项管理工作中规范意识不强,随意性加大,责任性减弱,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不高,开拓创新意识和积极进取意识不强。这些问题若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必然会使监狱的安全稳定和罪犯改造质量不能保证。因此,我们必须把从严治警、从优待警作为民警队伍建设的中心工作抓紧抓好。

一要坚持严格按制度办事。要按照社会新形势和监狱工作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健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系统的监狱工作制度体系,包括相应的奖惩激励机制。不仅要使民警在监狱的各项管理活动和刑罚执行工作中有章可循,而且要明确规定民警在监狱工作中乱作为或不作为必须承担的责任。同时,要充分利用好、发挥好监狱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职能作用,加大警务督察工作力度,使警务督察渗透到监狱工作的各个环节,发现违纪违规问题,及时查处纠正,教育促使民警养成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要重视民警综合素质的提升。把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 德教育和纪律作风教育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加强民警的日常教育工作;继续加大学历教育力度,鼓励民警参加获取更高学历的专业学习培训,要继续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让更多的民警得到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培训,尤其要加强对法律、教育学、计算机、心理学、监狱管理等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做好各种专业人才的储备,避免各类人才的失衡和青黄不接,不断提高民警的整体文化水平;要强化经常性的警体技能训练,使每个监狱民警都具有过硬的制敌本领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三要认真落实从优待警政策。要采取有效措施,多管齐下,关心民警的切身利益,除了不断提高民警的福利待遇外,还要为民警排忧解难,在政策范围内帮助民警解决好上下班交通、子女上学就业、住房困难、老人赡养、夫妻分居、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职务晋升、立功受奖、执法保护和政治保护、节假日和加班、妇女劳动保护、带薪休假等问题;要大力改善民警的工作生活环境,努力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场所,使广大民警始终以怡悦舒畅的心情积极投入工作;要关心民警身心健康,建立定期体检制度,建立民警心理健康保障机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训练,能始终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况。

三、完善体制机制是加强民警队伍建设工作的必要环节 解决好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是贯彻落实 5 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要求的重要任务。要充分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确保队伍充满生机与活力,就应当以民警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着力在日常管理、教育培训、思想工作、从优待警等方面建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长效机制。

一是完善民警日常管理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以民警(公务员)考核和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为龙头的全面系统的抓工作落实机制。加大日常考核管理力度,以日常考核结果为主要依据,评定定期考核奖罚事项,充分体现“多劳多得”、“论功行赏”、“奖勤罚懒”的要求,把民警个人和科室、监区的工作绩效与评优选先、干部选拔任用紧密结合起来,健全和落实责任追究机制,改进人事管理制度,形成“能者上,庸者下”、“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用人体制;建立全面、科学、合理的工作目标责任制,注重从工作效果上看民警的工作能力,在监狱民警中树立重能力水平和工作实效的考核导向。

二是制定民警教育培训长远规划。按照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和《国家公务员培训暂行规定》,制定监狱民警长远教育培训规划。根据监狱工作的需要和民警掌握业务知识的状况,以及监狱对各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计划安排培训任务,坚持全员参加、按需培训,按照岗位职级和学习内容,确定培训时限要求,保证学习培训经费,把民警参加学习培训的情况作为晋级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三是强化民警思想工作责任机制。建立民警职工思想动态分析帮教工作机制,党支部每月定期对民警职工的思想情况进行一次分析座谈,对民警职工思想出现异常的,要认真了解分析原因,准确掌握情况,指定专人负责帮助教育。监狱党委定期召开民警职工思想分析座谈会,对民警职工思想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提出对策。使思想政治工作加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增强主动性、强化预防性。

四是建立从优待警工作考核机制。落实从优待警政策,按照各级组织的职权,上上下下要共同负责,上级组织在抓好自己应当负责落实事项的同时,还要认真履行督促下级单位落实好相关政策的职责。建立从上至下的考核检查落实制度,把落实从优待警政策的情况,作为评价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

篇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动队伍正规化建设

近年来, 按照上级的要求, 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认真组织开展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取得了一些成绩, 发展势头良好。但用新的视角来审视, 在快速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够全面、不够协调的问题:一是发展的速度不快。尤其是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相比, 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相比, 与上级的目标相比, 还存在差距。二是发展质量有待提高。城市的发展不能将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 往往是只注重眼前的一些小利益和局部建设成果, 而忽略整个城市大的发展环境和效果。三是发展成本过高。城市发展与节约和保护资源的矛盾日趋尖锐。同时,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 有的地方在拆迁补偿政策方面存在偏差, 实施拆迁时操之过急或安置时间滞后等等, 由此引发的群众上访居高不下, 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

在现阶段要搞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就必需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科学的发展观, 发展是主题, 以人为本是本质,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基本内涵, 统筹兼顾是根本要求。在实际工作中, 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实质和基本内涵, 着眼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全局和长远, 用新的思路和举措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要重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增强发展理念, 认真履行职责。唯物辩证法认为,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而向前的、上升的、进步的运动即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 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也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作为一个城市的建设单位, 如果不发展就要落后, 就要阻碍整个城市的进步, 就是对上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不负责任。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 要不断增强发展理念, 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 加大力度, 完善措施, 以昂扬的斗志、创新的方法、饱满的精神, 切切实实搞好发展, 以发展来促进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 以发展来提高整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效果。当然, 发展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需要群策群力, 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认真去落实。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发展的含义。实践证明, 只有坚持以发展为主题, 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才能不断提高城市的发展水平和档次, 增强城市的恒久魅力, 扩大城市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二要坚持以人为本, 维护群众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党的本质特征, 是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始终坚持的一贯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是指在实际工作中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 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人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决定性因素。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及其发挥的程度对一项工作能否取得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一项工作, 如果能够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不遗余力地去做这项工作, 那么这项工作在排除其他客观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肯定能取得成功。而如果调动不起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 致使其被动应付, 那么这项工作肯定不会成功。而要调动好人的积极性、主动性, 最关键的就是要获得群众对工作的理解支持, 就要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 让他们充分享受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在单位内部, 要切实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 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创造具有亲和力的人文生态环境, 使员工感受到民主、平等, 进而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凝聚力。在单位外部, 就要多为群众办实事, 解决他们急需解决的各类问题, 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 注意克服重视发展速度而忽视群众利益、重建设而轻管理的问题, 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只有群众享受到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果, 他们才会支持拥护我们的工作, 为我们工作的开展提高支持和帮助。

三要协调各方关系, 提高发展实效。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效果的客观检验, 如果能做到协调可持续发展, 那么这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效就高, 相反就会相对较低。全面协调可持续要求又好又快地发展, 而不是片面和不计代价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既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内部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也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外部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内外部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是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在搞好各类项目建设的同时, 要保护和利用好土地资源、水资源、文化遗迹等, 克服在建设中破坏生态、浪费资源的各种问题, 坚持生态优先, 把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放在战略位置,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决不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来换取城市一时的快速扩张,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要严格遵循“珍惜用地、合理用地、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 努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同时, 要做好城市拆迁工作, 充分做好被拆迁户的思想政治工作, 切实协调好与被拆迁群众之间的关系, 提高他们支持拆迁的积极性, 减少工作的阻力和不必要的受挫力。只要将方方面面的关系都处理好了,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效果才能够得到充分显现。

四要坚持统筹兼顾, 推动全面发展。统筹兼顾是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 也是在当前确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要做到统筹兼顾, 就要全面加强党建工作, 促进和保障各项业务工作高效开展, 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能力建设的新路子, 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要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 健全集体领导决定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推进党务公开, 营造党内民主议事、决策环境。要认真做好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 充分运用民主生活会等多种监督方式, 促进领导干部廉洁勤政。同时, 要加强和改进后勤服务、安全保卫、工会等项工作, 充分发挥好他们应有的重要作用, 以此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各项工作的全面顺利开展。

科学发展观是目前我们做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根本性指针。在实际工作中, 要严格按照党中央的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团结拼搏, 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抓好各项工作, 扎实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坚持科学发展为指导, 就要增强发展理念, 认真履行职责;坚持以人为本, 维护群众利益;坚持以人为本, 维护群众利益;坚持统筹兼顾, 推动全面发展。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才能扎实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篇4: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动队伍正规化建设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工会干部;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D412.6 文献标识码:A

企业工会工作开展的好,职工满意度高,职工文化精神娱乐生活搞的好,关键在于企业工会能否有一支业务水平高能力强的工会干部队伍,企业工会干部的综合素质,办事能力效率,服务态度的好坏也直接决定着工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因此要做好企业工会各项工作,就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着力加强工会干部队伍的培养,如何建立一支德才兼备、作风硬朗的工会干部队伍关键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认识理解工会干部在企业工会担当的重要角色。企业工会是广大职工的服务平台,有困难找工会一直是基层一线职工们传唱的顺口溜,当然根据工会的职责特点也是工会工作应尽的义务,工会工作的核心就是围绕职工开展工作,想职工所想,急职工所急,办好职工的事就是工会作用的最大发挥,因此企业工会的重要地位作用也不言而喻,在企业工会的作用一般包括参与生产管理、劳动竞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组织开展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帮助指导一线职工开展生产生活文化娱乐活动提供坚强的后勤保障和服务,全心全意为职工说话办事,全心全意为企业发展生产建言献策是企业工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企业工会干部队伍在企业中担当的角色非常重要,不仅是领导的得力助手,也是职工群众的贴心人,工会干部一定要认识到自己担当的重要角色,不能偏离工作中心,始终把坚持为职工服务,认真处理好职工企业之间的各种关系。

二、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必须把工会干部培养打造成一支德才兼备的知识型、能力型、服务型、奉献型、创新型干部队伍。

21世纪是人才竞争高度集中的社会形态,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必须配备一支有知识有文化有技术有能力的人才队伍,企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队伍素质的高低,当前国有企业存在的弊端就是人才队伍梯队层次结构起伏较大,高中低层次的学历都存在,因此存在人才结构比例不均等问题,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发展的好更离不开高素质人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靠的就是人才在企业中作用的充分发挥,因此工会干部队伍也必须要锻造成为一支管理素质过硬、综合素质全面、理论知识丰富、协调沟通能力强、熟悉国家法律法规、维权有方、能写会说、办事一流的一专多能型复合型人才,同时要必备丰富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工会干部要博览群书,能够做好群众职工工作,当好企业主人翁的领袖。

三、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要让工会干部树立危机意识,要居安思危、在新形势下磨练工会干部内功,树立形象。

企业工会工作是一项任务较多的部门,主要特点是工作看似杂乱无章,但细节尤为重要,以往有部分同志错误的认为企业工会清闲、整天没事可做,喝喝茶看看报,到点上班到点下班,仿佛成了企业的沉重包袱,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今天,随着企业管理上升到一个崭新的层次和高度,这种思想已成为陈腐的垃圾思想,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一切以工作业绩作为理论根据,随着企业管理办法日趋完善,各部门工作都纳入评比考核机制,纳入年底评先评优的依据,要形成压力,工会干部队伍建设也必须要在压力下生存和进步,时刻树立危及意识,工会干部队伍必须要圆满高效率的完成年度制定的工作任务和计划,完成具有高水平、高质量的信息收集和调研课题,培养工会干部深入调查了解,探索求知的精神,在新形式下苦练内功,增强素质,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工会干部队伍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的职业道德精神。

四、加强学习型工会干部队伍建设,把企业工会建设成为有企业自身特色的学习型组织。

提高企业工会干部队伍建设的最有效途径唯一的方法就是加强学习,学习使人进步使人聪慧,工会干部要不断接受新鲜事物,接受新理论,掌握新经验、新方法,用前沿的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企业工会干部队伍要自觉的建立起学习型工会组织,要把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理念进一步向职工队伍进行宣讲,吸引和扩大基层工会组织全体职工加入到团队中去,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普及到基层各工会组织,利用激励机制动员工会干部掀起调研风气,深入一线调研新课题,定期发布调研成果,与职工共享成果,使企业工会内部处处洋溢着学习的气息,推动学习型工会干部队伍建取得更大的进步!

篇5: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动队伍正规化建设

加强作风建设

推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要求我们在任何工作中都要注重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城市管理工作也是这样,为了确实做好这项工作,执法队伍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已经突现出来。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作风建设,推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

城市管理及其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是城市社会生活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城市“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光建不管,必乱无疑”。在城市管理的各项工作中,更要注重依法管理,“构建和谐”。这就要求我们城市管理中的执法人员更加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处处以人为本,注重各项工作的全面协调,建立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的长效机制,保持工作呈可持续的良性发展态势,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执法队伍的作风建设。没有扎实的工作作风就无法树立城市管理队伍的良好形象;没有扎实的工作作风就无法增强城市管理队伍的效能;没有扎实的工作作风就无法达到政府和群众的满意。

一、建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的教育培训机制,提升执法人员的思想水平,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

从全国城市管理部门的发展情况来看,不管你采取什么样管理模式,也不管你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城市管理的内容仍然繁杂,管理与执法任务也十分繁重,执法人员万分辛苦,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心得体会

甚至在工作中经常遭到冲击,承受暴力,受到委屈,这与整个社会乃至执法环境有关。但是,执法人员和执法队伍的素质问题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从全国的城市管理工作情况看,虽然绝大部分执法人员包括领导干部能够克服困难,知难而进,勤恳工作,乐于奉献,在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有一些干部工作不负责任,怕得罪人,工作标准不高,马马虎虎,得过且过,出了事情乱找借口,成绩归自己,错误属他人,有的甚至自以为是,“标榜”自己就是专家,听不得别人的半点建议,出了问题就指责别人;一些队员工作不注意方法、心浮气躁、随意表态、甚至给违法当事人出主意来对付行政执法人员、有的上班迟到、早退、个别吃拿卡要、少数人晚上“灯红酒绿”,醉意朦胧;一些人员不注重学习,文化与思想素质偏低。为了确实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部门必须建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的教育培训机制,提升执法人员的思想水平,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是鼓励执法人员参加社会教育学习,提升队员的文化素质;二是加强全体人员的思想教育,增强全体人员为政府和市民的利益而工作的思想意识;三是建立城市管理教育机制,对执法人员和协管人员进行城市管理知识培训,提升其业务水平;四是加强作风效能建设教育,提高各个环节的办事效率。

二、用科学发展的观点指导我们的行动,保证城市管理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心得体会

与行政执法工作又好又快地开展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工作中,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及社会公德的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必须雷厉风行地自主创新一种适合当地发展的城市管理模式,一定要切合当地现阶段的实际,综合城市管理范围内各项内容和任务,废除那些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工作方式和做法,保证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工作又好又快地开展。一是要将城市管理中的所有内容全面整合并利用各种方式对执法人员进行不间断地培训,让全体执法队员知道我们应该做什么;二是要依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研讨出符合又好又快地发展的方法来,让全体队员知道我们的工作应该怎么做;三是对各项工作都要设立标准,让全体队员能够自我评价自己做得怎么样,从而便于自我检讨和改正等;四是根据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讨和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等。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坚持用科学发展的观点指导我们的行动,保证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工作又好又快地开展。

三、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管理人,用制度管理事,用制度管作风,用制度促进效能

作风效能的低下,工作方法的简单,执法行为的粗暴等问题的根源还是在制度的建设与落实上。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如果说:没有严明纪律的军队,必将是一盘散沙,那么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心得体会

也可以这样说:没有完善规章制度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也绝不能很好地完成“人民城管”的工作任务。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各项管理,促进作风建设,推动城市管理工作。一是要制定一整套的人事管理制度。城市管理的所有工作都是由人来完成的,很难想象一个没有人才的团队也是一个强势的工作队伍,要想做好城市管理工作必须制定一套选择人、培训人、使用人的制度并加于落实;二是要制定严格的队伍管理规定,用制度来管理队伍,用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三是要制定行政执法制度,用制度来规范执法行为;四是要制定作风效能建设制度,确实提升工作效率;五是建立党内的各项制度,保持共产党员的永久性先进,更好地为行政执法工作服务等。总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来管理人,用制度来管理事,用制度来管作风,用制度来促进效能建设。

四、建立监督检查和信息反馈机制,客观反映工作的实际情况和态势,便于领导的及时而正确地决策

“城管工作,赢在执行”。有了各项制度,有了各种方法以后,最后就是执行问题了,而且,这个问题很关键,也很重要。综观全国城市管理及行政执法队伍中发生的种种问题,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没有规定和制度,而是有了规定和制度却没有严格地得到有效地执行。因此,我们必须建立机制,而且保证各项制度落实和执行。一是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城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心得体会

市管理与行政执法队伍中的直接领导要对部属加强指导,对部属工作实施不间断的监督和检查验收,保证日常工作正常有序地按照规定要求开展,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二是建立督察机制。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的上级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当地的实际成立督察组织,对下级管理与执法工作实施督察,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并将督察情况进行分析,正确分析问题的根源,同时提出解决方案,提交相关决策者,便于上级领导的正确决策。

篇6: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动队伍正规化建设

殡葬改革是党和政府一贯 倡导的一项社会改革,是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 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关系 到保护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 境、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民经 济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存发展 的大事。同时,殡葬改革涉及千 家万户,任务艰巨而繁重,面对 我国土地的日益减少和生态资 源的消耗,实行火葬,改革土 葬,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破除 丧葬陋俗,文明节俭治丧,建立 科学文明健康的丧葬新风尚,仍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殡 葬改革的主要任务,也是建设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的一项重要工作。

半个世纪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以推行火葬为 核心的殡葬改革取得了显著成 就,每年约有400多万具遗体实 行火葬。据统计,九五和十五期 间,实行火葬的地区越来越多,分 布越来越广,火化率逐年上升,10 年间,共火化了3535.3万具遗体,火化率已经达到52.8%,比十年 前提高了20个百分点。在推行 火葬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反思推行火葬50多年的历史,推行火葬是否做到了毛主席签 名倡导火葬的初衷,是否做到 了只留骨灰,不保留遗体,并且 不建坟墓。火化量大幅度增加 是否真正达到了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推行殡 葬改革的初衷在于火葬先进、卫生、文明、节约土地,而现实 是城市人口遗体火化后,大多 数选择进人公墓人土安葬,有 的甚至建大墓、豪华墓,不但占 用了与土葬相近的土地面积,大量的石材和水泥的滥用,还 导致了植被和生态环境的破 坏;在农村,不论是经济发达地 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火化 后仍然把骨灰装人大棺材埋人 耕地立碑的现象普遍存在,乱 埋滥葬,占用耕地。经济的发展 并没有改变群众落后的丧葬观 念,有的地方火化率虽然100%,但80%新修的坟在基本农田,根 本没有达到节约土地、保护资源 的目的。群众反映,不仅没有节 约土地还增加了火化部分的费 用。如果不解决好火化后的骨灰 处理,推行火葬就成了既浪费 资源、污染环境,又增加群众负 担,群众还不愿接受的徒劳无 益的行为,使殡葬改革的成果 大打折扣。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群众 对遗体处理的观念已经发生了 深刻变化,近二十年来,北京、天津、上海、辽宁、吉林、黑龙 江、山东、江苏等省市火化率一 直保持接近100%,安徽、河北、浙江、广东、河南等省近年来推 捌CHINA3OCIALWELFARE 行火葬的工作力度很大,火化率 达到90%左右,同时,全国许多 大中城市火化率在80%一90% 以_L,在这些地区,已基本完成 了从土葬到火葬的第一次殡葬 革命,推行火葬已经不是殡葬 改革的主要任务,骨灰处理已 经凸显为殡葬改革的重点间题,下一步就是解决好火化后的骨 灰处理,这是新时期殡葬改革 的目标。

在这方面,周恩来总理给 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提出了 从保留遗体到不保留遗体是殡 葬改革的第一次革命,从保留 骨灰到不保留骨灰是殡葬改革 的第二次革命的理论,而且,身 体力行,带头把自己的骨灰撒 散。第一次殡葬改革的对象是 遗体,以不保留遗体为目标,全 国近一半的省区和大中城市基 本达到了第一次殡葬改革的目 标。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骨 灰如何处理就成为非常紧迫而 严峻的问题。环境是资源的载 体,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 础。殡葬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减 少殡葬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 的破坏,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 态环境。目前,50%以上的遗体 火化了,不保留骨灰是极少数,大多数还要保留骨灰,在这个 过渡阶段,怎样处理骨灰,才能 达到节约土地、保护资源、保护 环境的目的和构建资源节约型 和环境友好社会的要求,这就 是摆在我们面前巫待研究解决 的课题。

殡葬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它起源于人类文明,又将永远 与人类结伴而行。从历史发展 的角度看,骨灰如何处置反映 了现代文明的发展趋势,目前,中国有9亿农民,有23万个公盆 性公墓,在农村的殡葬改革中,公益性公墓作为农民安葬骨灰和 遗体的主要设施发挥了重要作 用。但是,由于几千年封建社会 的影响,人土为安,长久保存是 大多数人对骨灰处置的要求,据 调查,在农村,大量遗体散葬和 骨灰二次葬占用了大量耕地,消 耗了大量木材,既浪费资源又破 坏了生态环境,还加重了农民的 负担。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党和 政府积极倡导和鼓励群众采用不 占地或少占地的方式处理骨灰和 遗体,50年来,在推行火葬取得 巨大成果的同时,骨灰处置方式 也由最早的骨灰堂寄存,发展到 今天除骨灰堂存放外,骨灰廊、塔、墙安放和公墓安葬、骨灰撒 海、骨灰树葬、花葬、草葬、深 埋不留坟头等多种多样的不占 或少占土地的安葬方式,卧碑、艺术碑的形式越来越受到群众 的欢迎。

浙江省推行的生态葬法,在传统墓葬向不保留骨灰的过 渡中是一种创新,同时也是一 种比较容易被群众接受的方式,易于推广,生态葬法不同于公 墓有豪华的墓体建筑和超大面 积,是一种占地面积小、小型 化、无坟头,周围为花草绿地的 墓葬形式。其特点是除一小型平置的卧碑外,没有高出地面 的其他建筑。既节约土地,又节 省石料,解决了殡葬与节约土 地,保护环境的矛盾,公益性墓 地可以以乡镇为单位,也可以 村为单位规划建立。

目前,骨灰处理的方式,按 节约土地的程度可分三类: 1.骨灰徽徽和,接入土的

方式。主要有骨灰撒海、骨灰直 接人土树葬、花葬、草坪葬、深 埋不留坟头、不留标记、不立墓 碑等,属于一次性处置骨灰即 不保留骨灰的方式。2.骨灰安放的方式。按建

筑形式分为室内骨灰架寄存的 骨灰堂(楼、塔);将骨灰盒嵌 在亭、墙、廊等墙壁内的壁葬 等,是一种比较节约土地的保 留骨灰方式,也是目前我国主 要的保存骨灰方式之一。3二灰央娜的方式。将骨

灰放入骨灰盒中,地下构筑墓 穴,地上采用卧碑或立碑。这种 方式主要集中在墓地安葬,按 地面建筑和绿化形式分两种,一种是采用树葬、花葬、草坪葬 等地表绿化的方式.另一种采 用建筑材料立碑的形式,后者 是人们普遍接受的一种保存骨 灰的方式,但不是基地的发展 方向。

按照《殡葬管理条例》的规 定,全国都要推行不占或少占 土地的方式处置骨灰和遗体。目前,有大约5%的骨灰采用撒 散的方式,其余的大部分进人 公墓安葬,另外一部分采用安 放的形式。在实践中,各地根据 本地区具体人文、地理环境条 件,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合本地 区实际的葬法。如平原、海岛地 区以骨灰存放为主,山区、半山 区以墓地安葬为主。浙江省在完成全面实行火

化为重点的殡葬改革任务之后,启动了以整治“青山白化”及推 行生态葬法为主的绿色殡葬,通过树葬、花葬、草坪葬、山崖 葬、壁葬和骨灰集中存放等方 式打造绿色浙江,立大碑转变 成了小型卧碑,反映了人们殡 葬观念的转变,具有积极意义,代表了墓地安葬的发展方向。生态葬法在发达国家已被

人们普遍接受,如树葬、花葬、草坪葬在美国、加拿大等发达 国家很普遍,在美国的公墓内,花坛壁嵌着骨灰,花坛中鲜花 下安葬着骨灰,周围的树下也 安葬着膏灰,大片的草地上镶

结三目自七曰杯绍钧建七耳,1勤‘若由六打盈翻胃性不11 葬等各种生态葬法已经发展了 十几年,全国每年有大约820多 万具遗体和骨灰需要安葬,我 们面临的是墓地需求日益增多 而土地日益减少的矛盾,少占 地是缓解这个矛盾的有效途径,这是新时期殡葬改革的重点和 难点问题。在党和政府的倡导 和各级民政部门的努力下,全 国许多地方因地制宜,纷纷创 新骨灰处理方式,各省、自治 区、直辖市都不同程度的推行 和倡导了不占地和少占地的葬 法,骨灰植树葬、草葬、花葬比 起骨灰撒散等不保留骨灰的做 法,是一种更容易被大众接受 的方式,既增加了绿化面积、保 护了生态环境,也比较符合中 国人人土为安的传统心理。据 不完全统计,全国有20多个省

润片〕工石甲一产万瓦,法1士m云昔故IJ国,.忆」翻右笼凌艺 发生了很大变化,火化率连年 保持100%,有60%以上的骨灰 被群众自愿交给殡葬部门集中 撒海,不但实现了从土葬到火 葬的转变,而且实现了由保留 骨灰到不保留骨灰的转变,两 次殡葬革命一次完成。潮州市 潮安县在抓好遗体火化的同时,积极筹集资金抓村镇两级骨灰 安放设施的配套建设,采取县、镇、村财政投人和社会捐资的 办法,投资3700多万元,建成 了252处骨灰安放和安葬设施,其中在老墓地上建设骨灰安葬 设施100处,有效地解决了骨灰 “二次葬”占用土地问题。江苏省常熟市采取逐步取 消村办公墓,代之以集中安葬 骨灰的做法,也取得了良好的 效果。即: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公

之亏,胜J月,活下J当护习毕沛侣士篮互右.珊斤劫

圈CHINASO0lALWELFARE 两个公益性骨灰堂,虞山骨灰 堂仅用20亩土地,就解决了400 亩土地的老坟迁移。常熟市取 消了村一级公益性公墓,在全 市以镇为单位建立了12个公益 性骨灰堂。其中新港镇的公益 性骨灰堂,占地面积41354平方 米,由三人负责日常管理,能够 满足本镇12万人口50至60年 的安葬需要。

河北省探索适合本省实际 的骨灰处理方式,开辟了骨灰 树葬的处理途经,重点培育了三 种模式,一是改造原墓穴型公 墓,平掉坟头,在坟基上种树.二是新建树葬型公墓.三是在林 果园内建立树葬型公墓。原则是 不占耕地、必须有树、不留坟头,至于是否留标记,由群众讨论决 定,但标记不能大。至2001年,唐山市在500个村推行树葬试点 取得成功,并以平均每年建立或 改造500多个树葬公墓的速度快 速发展,很快使树葬得到了普 及.其他各市也于2002年基本 完成了试点工作。2004年,北 京新影厂以唐山市的骨灰树葬 改造为素材拍摄了《不与活人 争土地》的新闻纪录片,取得了 较好的社会效果,辽宁省沈阳市结合植树造 林的骨灰树葬已经坚持了十几 年,缘化荒山枯0多亩,安葬骨 灰色万余份,20的雄安葬骨灰 7000佘份·大连市龙粤兜念园 材葬骨次一方多设的岁年橄 葬:000鑫份,辽骨灰林

安葬达到火化总盘的4肠。堆在 全国是不多见的。

浙江省全省推行生态葬法、打造绿色浙江取得了显著成效,恢复可用土地14124亩,建立生 态墓地和骨灰存放处12393个,全省生态葬达到60%,杭州市达 80%,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浙江省推行生态葬的实践 为深化殡葬改革、推行不占地 和少占地的葬法提供了成功经 验,据了解,除浙江省全省推行 生态葬法外,全国许多地方都 在有计划、按步骤地将过去的 老坟改造成新型的树葬、草坪 葬等生态型葬法墓地。为治理 乱埋乱葬现象,多年来,各地积 极开展平坟还田活动,一些地 区还因地制宜推行了平地深埋、不留坟头等少占土地的文明葬 法,过去的乱坟岗已经被改造 成树葬公墓,改变了千百年来 乱埋乱葬的旧的土葬形式,节 约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保护了 自然环境。

在我国,经营性公墓有

1500多个,公益性公墓约23万 个,墓地设施主要分布在农村,由此可见,解决农村人口的殡 葬用地是节约土地资源的关键 所在。因此,大力推行农村生态 慕地葬法的经验具有现实愈义。农村是创建节约型、环保型社 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的殡 葬改革对构建和谐社会、贯彻 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加强两个 文明建设至关重要,建设生态 墓地就是建设生态环境、发展生 态经济、构建生态文化,生态葬 钻的核心是节约土地、保护和美 化环境。推行殡葬改革要与保护 生态环境相结合,才能为人类创 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 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 谐,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 发展,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 友好型社会作出贡献。殡葬改革的发展方向,从 根本上来说,可以归结为人与 自然的基本问题,随着社会的 文明进步和人们观念的改变,在火葬区,应逐步实现骨灰撒 散、骨灰直接人土树葬、花葬、草坪葬等一次性处置骨灰的方 式,在土葬区逐步实现遗体深 埋、坎葬、崖葬等不占地的方 式。无论是火葬区还是土葬区 都应尽量采用卧碑或不要碑的 方式。浙江省推广的生态墓在 殡葬改革新的历史时期是一个 飞跃,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 体体现。

篇7: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动队伍正规化建设

摘要:吉林省有着丰富的林业资源,是全国重要的林区之一。因此,加快林业经济的发展,对于合理安置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全省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林业生产;存在问题;采取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1-0166-1 发展林业生产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巨大潜力

1.1 林地资源的潜力

全省林业用地面积876.9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6.8%。全省活立木总蓄积量为7.1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35.9%,占全国第六位。在我省耕地面积比较小的情况下,林业资源就显得非常珍贵,因此,合理开发利用林业资源的前景十分广阔。

1.2 市场需求的潜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林产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上涨,加之以往林业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导致目前林产品的需求和供给矛盾日益突出。仅木材我国每年就有1亿立方米以上的供给缺口。林产品巨大的供给缺口为我省林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1.3 解决劳动力就业的潜力

林业生产也需要大量劳动力、且对技术水平的要求较低,是比较适合农村尤其是具有丰富林业资源的农村发展的产业。这能够为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

加快林业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

2.1 投入不足,林业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资金投入不足是引起林业发展基础薄弱,林业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的主要因素,从而导致产业优势不明显,名牌产品少,市场竞争力不强。我省的很多林业产业的管理仍以粗放型分散经营为主,缺少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生产力整体水平比较低,深加工能力不足导致产品附加值低。

2.2 林业改革的配套措施尚需及时跟进

随着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许多林地的使用权和所有权逐渐明晰,这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农民参与林业经营的积极性。但在林权制度改革后,现有的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林地、林木合理经营和流转的需要,缺少相应的森林资源评估、林业科技法律信息咨询等机构,在林业资源的规范化、法制化管理方面有很大的难度。

2.3 思想观念陈旧,林业发展认识不足

农民在林业致富的问题上认识不足,因为林业生产周期长、投入大而不愿进行投资发展林业。再加上我区林业大户少,林业龙头企业没有的状况,示范带头作用没有显现,农民从而看不到前景、看不到希望,他们动力自然没有了。

2.4 林业技术传播与推广应用有待加强

发展现代林业离不开先进技术。我省林农目前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不高,传统管理方式与技术跟不上现代林业发展需要。迫切需要林业管理部门与林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与实地指导。重点在一个乡、一个村培养林业科技示范户,以点带面,促进全区林业科技发展。并且还需要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林农技术培训基地,为我区林农技术提高创造必要条件。

加快发展林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措施

3.1 加大科技培训力度,促进农民科技增收

加大林业技术普及推广力度,通过下乡举办培训班,深入田间地头辅导林农加强新造林抚育管理,提高造林质量,确保存活率。

3.2 加强政策法规宣传,继续巩固林改改革成果

一是在农村大张旗鼓的宣传林改政策和林业法规,使群众真正明的林改后自己的责、权、利,增强责任感,依法依规管好自己的山,护好自己的林。二是重点抓好山林纠纷的调处和群众来信来访的调查,建立完善林权管理相关制度。三是通过林业大户的示范作用,结合林业专来人员授课,切实转变观念,引导林农以山林为依托发展林业经济,拓宽致富门路。

3.3 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充分发挥林业在增加农民收入过程中的带动作用

重点支持发展有特色、有市场潜力、农民参与积极性较高、农民受益面大的林业领域。可以把农村中小企业作为主要载体,培养“一乡一主导产业、一村一龙头企业”,走龙头企业带基地带农户之路,增强林业产业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拉动效应。

3.4 加强村庄绿化和林业经济共同发展

把村庄植树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范畴。积极鼓励和引导各地加以推进和实施,以公共设施周边绿化和农家庭院绿化为重点,实现学校、医院、文化站等公共设施周边园林化,农家庭院绿化特色化、效益化,公路林阴化,河渠风景化,最终形成家居环境、村庄环境、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农村人居环境。

篇8: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动队伍正规化建设

关键词:科学发,高校保卫队伍,素质

一、当前高校保卫队伍存在的问题

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 高校保卫队伍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能力素质已经不完全适应高校保卫队伍建设和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首先, 从保卫队伍年龄上来看, 有的高校一部分保卫人员年纪都在50多岁, 年纪在20、30岁的人员较少, 不能很好适应高强度、无规律的、经常加班加点的保卫工作。由于保卫工作经常需要夜间值班, 有时晚上遇到突发情况还有可能要熬通宵, 对这些年龄较大的保卫人员体能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其次, 从保卫队伍的科学文化素质上来看, 有的高校的保卫人员的学历比较低, 有部分人员的学历只有中专, 由于学历较低不能很好的理解政策和上级的文件精神, 这就给下一步开展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再次, 从保卫人员的业务能力素质来看, 有的高校的保卫人员业务能力较差, 特别是遇到突发、紧急事件的应急处置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惊慌失措, 不知道如何去处理, 这就给高校的和谐稳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科学发展观是高校保卫队伍素质提升的要求

1、科学发展观是对高校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高校发展的首要前提是在合理利用人才资源, 要把发现、培养、合理开发和利用人才资源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 并在工作中加以积极的贯彻实施。所谓协调发展是指高校管理工作要与学校的其他工作如教学、科研、后勤、基建、工作互相协调, 促进人才队伍的结构优化, 合理配置学校资源。我们讲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在综合人的各种素质的基础上, 来促进人的个性的发展。管理工作的归宿就是通过创造机会, 为从而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管理工作还要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 就是要通过合理配置设备和人员, 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就管理工作个体而言, 个人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通过进修一系列的相关课程来提高自身的能力, 从而促进人员的可持续发展。

2、决定于高校保卫工作特殊性质

高校安全保卫工作是具有高度的政治性、法律性、政策性、因此对保卫人员的素质要求比较严格。由于历史上的原因, 高校保卫组织在整个高校体系中处于一种比较低的位置, 不像其他如科研、教学等能受到领导的重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保卫人员的业务能力素质与工作对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尤其作为高校是知识的海洋, 广大高校师生文化水平较高, 法制意识较强, 特别要求保卫人员必须具有比较高的文化素质修养和从事保卫专业工作所必需的系统的专业知识素质, 其中包括良好的观察思维能力, 综合分析判断能力, 自我控制力、沟通和应变能力。掌握这些能力, 不仅能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还能创造性开展一些工作, 维护高校的安全与稳定政治局面。

3、增强高校保卫队伍素质是贯彻以人为本原则的体现

教育部文件规定, 从事学校教育和管理的人员, 都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高校保卫队伍建设要始终贯彻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原则, 提高个体的政治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管理能力素质, 来满足学校未来发展的要求。要实现高校安全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卫工作人员要充分了解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大学生特点, 从心里要尊重工作对象, 将以前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 工作中做到“晓之以情, 动之以理”, 将工作重心由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说教转化为要做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思考, 如何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必须深入到师生中去, 发现存在的问题, 做到“有的放矢”来解决遇到的实际的问题。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始终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针对师生的具体情况, 采取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一方面, 对师生要积极为其着想, 引导其放下思想包袱、安心生活、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另一方面, 对于问题师生, 不仅要让其认识到错误, 还要尽力挽救, 贯彻“惩前毖后, 治病救人”原则, 保卫人员不仅要有解决职责范围为内事情的能力, 还要有宽阔的胸襟, 胸怀坦荡, 一身正气, 不畏权势, 清正廉洁的用自身魅力感染人, 要用自身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精神、积极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处世方式影响和感染人, 并在工作中能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经常深入师生中, 急师生所急、想师生所想, 以保证学校教学和管理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提升高校保卫队伍素质的途径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高校作为知识和信息的集散地, 高校中的师生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较强的维权意识, 一定的政策水平。因此, 高校保卫人员应掌握系统的政治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刻理解“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 还需要学习一些法律、法规, 利用政治理论观点, 才能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用正确的思想教育, 必须坚持正确的意识形态;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 来解决遇到的实际的问题。

2、改善年龄结构

高校保卫队伍作为维护高校稳定的一只重要力量, 其队伍的年龄结构必须得到改善, 按照“德才兼备”原则, 以德为先选配一批年纪较轻、政治品质好、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业务精通的保卫干部忠实到高校保卫队伍中来, 特别是选好保卫组织的“一把手”, 要将思想素质好、作风过硬、能力较强的人员放到保卫处来加以锤炼, 建立梯次年龄结构, 从而加强整个保卫队伍的组织建设。

3、提高业务水平

高校是培养各类社会有用人才的摇篮, 要和学生有效沟通, 要求安全保卫人员必须认真学习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 包括高等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课程不仅要熟悉而且要精通, 不仅管理工作, 而且还要为师生提供学习、就业、维权等方面的咨询和服务。同时, 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作为一门专业, 有它自己的理论知识和科学体系, 可以组织保卫人员去参加相关的课程培训, 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4、提高综合能力

当代大学生都是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较强的时代使命感。由于面对这样的工作对象, 安全保卫人员为了自己在工作中更具有权威性, 提高工作效果, 掌握多方面的知识, 包括社会学、管理心理学、传播学等理论, 才能强化师生沟通, 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高校保卫工作必须始终贯彻科学发展观和人本主义原则, 加强高校保卫队伍建设, 从整体上提高保卫队伍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 从而更好的完成高校安全保卫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刚.科学发展观与高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提升[J].人才资源开发, 20l0 (6) .[1]王刚.科学发展观与高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提升[J].人才资源开发, 20l0 (6) .

上一篇:生孩子手续流程下一篇: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