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跨文化的时间交际

2024-05-01

论跨文化的时间交际(通用11篇)

篇1:论跨文化的时间交际

论跨文化的时间交际

人类的时间观亘古有之,但不同社会,不同文化的人们对时间的理解和运用是不相同的..人们对时间的理解、建构、反应和解释的学科就是时间学,据研究,在文化时间观里,非正式时间最能导致文化冲突.

作 者:刘俊 LIU Jun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荆州,434104 刊 名: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YANG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6(2) 分类号:G03 关键词:时间   理解   运用   文化冲突  

篇2:论跨文化的时间交际

里兰卡、部分印第安人、爱斯基摩人的点头代表

NO)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副语言:e:东西方对“沉默”的不同理解

客体语:e:对服饰、化妆、皮肤、气味的不同理

环境语:e:空间和时间信息

空间方面的案例

例1:阿拉伯人认为双方站得靠近表示友好而英国人认为双方保持适当的距离才合适。当阿 拉伯人和英国人交谈时,常会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阿拉伯人往前移动,英国人则不停往后退以保持适当的距离,当谈话结束时双方可能偏离原先的位置很远。

时间方面的案例

霍尔提出人类时间观念的两种文化模式:时间的单一性和时间的多样性(单时制和多时制)例1:中国时间观念(多时制):“时间就是金钱。”“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几乎成为中国人的口头禅,也是当代文明发达国家的格言。

伟人毛主席,厕所里都放着书,曾经有段佳话,说毛主席3天不看书,知识就要落后刘少奇。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因为他广泛涉猎,多方面学习,所以时间对他来说,实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西方的时间观念(多数是单一制)

多数美国人正在日程上写满了约会,把时间分成一段一段的,这些日程可以划出若干个 短到15分钟的间歇。他们经常留给一个人两个或者三个或者更多的时间段。然而,在商界,不管他们在干什么,几乎总是一个约会接着一个约会。

英国人工作和休闲分明的时间观念。

法国人了解“时间就是金钱”,但是他们更愿意“将时间还给时间”或者“明天天还会 亮”。比如机关工作人员上班一般是九点多到办公室,至于多多少要看当日交通情况、孩子是否生病、前一个晚上有没有晚会等等,总之理由很多。法国人生性浪漫,兴趣广泛,工作之余好静的人喜欢读书、看电影。好动的人喜欢滑雪、踏青,但他们都把这些消遣称作“passse-temps”,也就是“打发时间”。如果打发不完就要“杀时间了”,也就是“tuer le temps”。“杀时间”最有效地方法就是花上几个法郎在街头咖啡馆坐上几个小时,在咖啡馆里谈天说地讲时事,一直侃到太阳西下。

篇3: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时间观念

1.1 环性与线性时间观。

环性与线性分别是中西方文化的特点,形成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历史背景、宗教文化及传统思想等,表现形式各有不同,宇宙观、价值观、时间观、思维方式及语言表达等方面,都可以体现中西方环性与线性的特点[1]。

世界三大宗教中的佛教和基督教分别是东方和西方信仰的主要宗教。佛教讲究轮回和因果报应[2],另外,中国古代的道家思想和阴阳五行思想都体现着“轮回”、“循环”的思想。老子认为,时间万物都生于“道”,但经过生长和变化之后又归于“道”。道家思想中,死只是宇宙生命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个体生命的消逝是个体投入整体生命的再造过程[3]。而且,中国以天干地支构成的六十甲子为一个周期表示气运变化和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所有这些造就了中国人及大部分东方人的环性时间观。而以犹太基督教为传统的西方文化通常认为时间是线性的、有始有终的。在基督教中,时间的意义是非同寻常的。基督教反对环性时间观,认为若把世界看成重复的、循环的,那上帝的价值和意义就被弱化了[4]。他们认为,特定时间发生的某件特定事件都有着它自己独一无二的意义。这是形成西方人线性时间观的主要原因。

环性时间观的表现是对时间比较散漫和宽容,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印度。印度人通常在遵守承诺和约定时很随意。其中一个原因是在印度人的头脑中,时间通常不被视为计划和安排活动的客观尺度。对于大多数印度人来说,计划和时间表都取决于其他人和事,因此定好的计划或约定可以也会经常被改变。这一点在印度人的商务活动中有很明显的体现。印度人的会议进程较宽松,即使定好了确切的会议时间,还是有很大可能被推迟。正式开始业务谈判前,通常还会奉上茶点,并谈论一些与会议无关的话题。中国的环性时间观表现很明显,中国人总有一种时间充裕感。在交际方面,访亲串友通常出于心血来潮,不会提前打招呼或者预约[5]。约会通常只是约定一个大致时间,早了晚了都实属正常,而对方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

线性时间观的表现是视时间如直线延伸,去而不返,因此着眼于未来。西方人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有详细的计划。在西方国家里,准时是一个很重要的品质[5],法国、波兰、瑞典、挪威及美国等西方国家都很重视准时。在商务交往中,迟到的人会给别人留下极其不好的印象,并且会在谈判中失去优势。

1.2 多向和单向时间观。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Edward T.Hall)把不同文化群体的时间取向分为单向计时制和多向计时制[6]。单向计时制文化的人们严格遵守双方约定的时间,强调计划性,强调守时;而多向计时制文化的人们只把时间约定看成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经常变更计划,时间使用较灵活,在交往时,更注重双方的人际关系而不是计划和守时。

霍尔认为,西方人属单向计时制文化,而阿拉伯和亚洲国家属多向计时制文化。同样,最典型的多向计时制国家是印度。印度人从不把时间计划、日程表当做行为的准则,他们认为计划是以人为本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各种计划和时间表都可能根据人和事而实时改变。而美国、挪威和瑞典等是典型的单时制国家,他们使用时间非常精确。认为既然订好了计划和时间表,就应该完全依此行事。所以对在这样的单时制文化国家里进行商务活动的人们的建议是:绝对要准时。另外,中国属于多向时间制国家,一个人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同几个人交往或者同时做几件事情,所以中国人的守时意识较差,但实施计划的灵活性较强。

1.3 重开头和重过程的时间观。

时间序列是时间观念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而且在这一方面,中西方仍存在很大的差别。中国人重过程,从写信地址和日常谈话、聊天,到商务活动或会议,都体现着中国人重过程的特点。写信地址是从大到小,体现循序渐进的过程[2]。日常聊天也是先寒暄,再渐入主题,在西方人眼里,就是“兜圈子”。而在商务会议中,中国人也会先摆出问题,然后逐渐论证,一条一条陈述自己的理由和事实,最终归纳出结论和观点。而西方人不论何事,都倾向于一开始就抛出最重要的东西,直截了当。在通讯中,地址的写法是从小到大[2]。聊天和会议中,都是直接说出自己的目的或意见,直来直去,没有缓冲。

2. 时间观念差异带来的障碍

西方人看重未来,珍惜时间,讨厌任何浪费时间的行为。他们对时间很有掌控欲,一旦发现自己正在做一件浪费时间的事,就会坐立不安。如果在时间观念上没有真正了解东西方差异的话,很可能导致洽谈失败。中国人讲究进入正题之前有一个预热期,以期建立一个友好关系再进行商谈。因此中国很注重人情关系,注重关系网络,而这些在西方人看来无疑是浪费时间[7]。

当今世界,经济强国会在文化输出上远大于经济弱国,并且希望自己的文化价值观被其他国家或地区接受。过去,中国作为经济弱国,更多的是了解和学习西方的时间价值观。而随着中国经济崛起,西方对中国的时间观,尤其受文化影响的非正规时间概念不甚了解,造成了生活上、交际上、工作上的不理解。例如,在宗教方面,西方国家星期天是祷告和休息的时间,而在中国上班的西方人会很不理解为何老板让他在周日加班。在文化上,中国人会随意对朋友提出邀请,或直接到朋友家找他玩。但在西方这都是不礼貌的行为[8]。

3. 障碍的解决方式

3.1 了解对方文化背景。

跨文化交际实际就是一个逐渐了解对方国家文化的过程。如西方大都以将来时间为导向,而中东及东方则以过去时间为导向。那么为什么会造成中西方的差异这么大呢?原因是西方国家大都信仰基督教,而中东国家大都信仰伊斯兰教,东方则受到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文化的熏陶,导致观念存在差异。对于双方而言,首先是加强彼此了解,有了对对方文化的了解,一切不同就都有了现实依据,避免误会和歧义造成的不快。这是解决冲突的第一步。

3.2 加强沟通和理解。

世界上有许多国家,每一个国家都是独立的,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跨文化交际时一定要提高沟通频率,交流是最好的了解对方文化的方式,可以通过与对方的交谈了解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以及他们对待问题的态度。同时我们要积极理解他们的文化,不能因为差异而不能理解他们的行为和态度,我们要尊重不同的文化价值理念,以对方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解决方式,这样才能达到交际目的。如果双方时间观念不同,最好事先讲明,然后约定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时间,避免事后解释,因为不是所有错误都有弥补的余地。我们一定要尊重并尽量学习其他国家和文化的时间观念,实际交往中采取灵活变通的交往原则[9]。

3.3 避免民族中心主义。

跨文化交际中经常看到这样一些人,言谈举止透露着很强的本民族中心主义。跨国交流中必定存在着对待时间的差异,因此要寻找两国共同的时间观念,并互相尊重彼此的时间观念,不能强制要求对方改变,以包容之心对待文化差异。如果抱着民族中心主义思维进行跨文化交际,势必引起文化冲突,最终导致商谈失败。

3.4 以包容态度取其精华,求同存异,见贤思齐。

不同民族有不同文化,而文化本身是经过长时间历史沉淀,一代代流传下来的价值观。所以文化交流过程中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不同文化。要以包容的态度对待每一种文化,精华的部分可以借鉴并且吸收,不同的部分可以包容,以求同存异的心态对待不同文化。不同文化催生出不同时间观,文化虽无优劣,但时间观总有最适合发展和不适应发展之分。当某国时间观有适合本国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意义时,要学习吸收,这样不但有利于自身,还有利于全世界时间观的融合互通。

归根结底,各国历史和文化背景决定了各国对时间的观念。提前深入了解目的国家的文化和时间观念,有利于在那里进行商务活动的人士,同时减少甚至消除双方因不同文化产生的分歧或误会,使商务活动圆满顺利地完成。所以人们进行跨文化商务交际时,应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以取得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摘要:随着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人们与其他国家的人打交道的机会越来越多,尤其在商务方面。但由于历史、宗教、地理等多方面的原因,各国礼仪规范和禁忌不尽相同,了解各国商务礼仪及它们与中国礼仪的差异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商务礼仪中各国的时间观念进行对比和分析,就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时间观念差异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式。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商务礼仪,时间观念

参考文献

[1]左飚.环性与线性:中西文化特性比较[J].社会科学,2001(12).

[2]邵彤.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VOL4(1).

[3]高华伟.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时间观念[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6.12,VOL12(4).

[4]闫春宇.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时间观——线性与循环时间观比较分析[J].科教导刊,2010.9.

[5]周悦娜.文化的冲突与弥合——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爱德华·霍尔,著.侯勇,译.无声的语言[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

[7]尹利萍.时间观念的文化对比与跨文化交际[J].兵团教育学报,2005(6).

[8]Hinkel.E.郭翠等,译.时态与时间[J].国外外语教学,1994,65(1):21.

篇4:论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传播 异国婚恋

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节目自从开播以来,就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新型的相亲婚恋类节目,《非诚勿扰》打破了以前相亲婚恋节目的模式,适应现代生活节奏而且在节目过程中体现了当代男女的爱情观。《非诚勿扰》从开播就有外国嘉宾的加入,跨国恋、跨国婚姻因为其独特性和出现的各种问题而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从《非诚勿扰》2010年1月15日开播以来,对前161期的节目进行了分析,其中有20期出现过异国男嘉宾,之所以选择男嘉宾,原因是,按照节目规则每一轮互动环节中有24位女嘉宾和1位男嘉宾参与,男嘉宾通过对自己信息的展示,让24位女嘉宾先进行选择,最终被“亮灯”到最后一轮才进入“男生权利”,对女生进行选择。女嘉宾中虽然也有外籍女性,但因为往往仅占一两席,而且由于节目设置规则,男嘉宾是信息的主要输出者,并且目标集中,所以本文仅对参与节目的男嘉宾进行考察。

一、语言因素

跨文化交际是建立在双方使用同一种语言系统的基础上。两个国家的人进行交流,若实现同一语言就意味参与交流的双方至少有一方使用的是非本国母语。在《非诚勿扰》中,外籍男嘉宾都使用中文,这对他们来说是“第二语言”。在节目中,经常看到主持人和女嘉宾会问对方“你能听得懂吗”之类的问题。因为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最浅层的要求即是“是否能懂”。然而语言作为文化的副产品,还具有索绪尔所谓的“能指性”。所指与能指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感觉与观念,观念就是指文化中的一部分。语言反映文化,反过来可以影响文化。语言和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相互影响关系。在一方使用非母语时,便会出现两种语言与其背后附着文化的碰撞。在2011年8月21日的节目中,主持人孟非问了来自埃及的男嘉宾穆小龙关于中国人“意思”一词的意思,一个简单的词汇,在中文的表达中可以具有几种以上不同的含义。在2011年4月9日那期节目中,当来自美国的包内森讲述他的家庭关系时说“爸爸的姐姐”是“姑妈”而不是“姨妈”的时候,引起了现场女嘉宾的掌声。这个掌声不仅代表这个外国人说的是正确的,而且代表着一种认同——这个外国人通过一个词语表现出自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理解,这是一种接受的态度。这种接受了中国文化的外籍男嘉宾自然会引起现在女嘉宾的好感,因为通过语言上的沟通,女嘉宾们看到了来自这个外国人对属于她们国家文化的接受和认同。

二、文化差异

文化是具有相同社会经验、受过相同教育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不同的群体,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们,这种共有的心理程序之所以会有差异,是因为他们接受着不同的教育、有着不同的社会和工作,从而也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1、感知层面

感知是人用以认识自然界和社会的方式,这是文化赋予我们的。人内心世界“包括符号、物体、人们、观念、时间、理念甚至信念”,人的感知会给所有的这些外部力量赋予意义。“这种方式能使我们理解世界的意义”。所以心理方面的感知会帮助我们理解跨文化交流。

感知以信仰、态度、价值观和文化模式四种形式存于人类每一个体之中。其中,由于五到十分钟的介绍交流极少能涉及到信仰和文化模式方面,所以在本文我们重点关注态度和价值观这两个因素。

态度是在文化环境中习得的,会因为接受的文化和环境而发生改变。我们可以看到,来自欧美的男嘉宾们总是活泼开朗,言谈举止会透露出他们的风趣和幽默。而亚裔男嘉宾多数都谨慎腼腆,表达的时候流露出谦逊礼貌的态度。开朗和风趣固然是好,节目总是显得很活跃好看,但是对于现场的女嘉宾来说,这样的态度或许显得有些“不靠谱”,比如2011年5月8日的印度男嘉宾桑巴,他在表现自己的生活态度和舞蹈技能方面显得非常热情活泼,但是在最后一个环节中,他的几位来自欧洲的女性朋友说的话却对他的开朗大打折扣导致所有女嘉宾都灭掉了灯,因为在欧洲人女性对男性朋友的夸赞在中国女人眼里来看显得过于“奔放”,尤其面对感情和婚姻的时候,谨慎的东方式态度让女嘉宾们纷纷灭了灯。

鲁凯克(Rokeak)说:“价值观是一套做出选择和解决冲突的习得的规则。”这是关于真善美的认识,包含在文化模式之中,通过它,行为得以判断,制裁得以实施。比如我们会发现多数美国人在他们的人生哲学中“个人主义”会更为强烈。2011年5月29日的《非诚勿扰》中,来自美国的敖立邦在最后进入“男生权利”之后问女嘉宾的问题是“你最骄傲的事情是什么”,他们很看重这种属于个人的东西,而不是跟家庭和集体相关。所以在20位男嘉宾中有两位来自美国的朋友都在节目中提到关于中国人“付账”问题的不解。这就是源于我们不同的价值观,价值观导致我们的思维方式和选择决定。这在跨文化交际,乃至传播中都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作用。

2、现实层面

我们可以从节目中看到一些跨文化交流的问题,这些发生于人际交往表面的问题其实都可以追溯到文化背景的差异根源上,也就是文化深层结构的问题——世界观,家庭结构和国家。在20位外籍男嘉宾中,有4位在节目中明确提出“开放”与“保守”的问题,这是来自不同世界观和道德层面的选择,当外籍男嘉宾对于这个问题给出自己很“中国化”的观点时,其实是在让女嘉宾感到安心和放心,这是来自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理解和包容。

美国作家威廉·塞叶(William Thayer)曾写道:“家是怎样的,社会就是怎样的。”这句话充分表现了家庭对文化和个人的重要性。人类社会中的文化表现在每一个家庭中,我们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体现着家庭、文化和行为之间微妙而强大的联系。我们会发现,在20位男嘉宾中,来自欧美的男嘉宾在涉及到未来妻子工作问题的时候都会表示对方需要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而来自亚裔的男嘉宾,尤其是韩国的男嘉宾在面对同样问题的时候都表现过在自己的国家妻子是可以不用工作的。这种来自不同文化下的家庭关系,体现着对性别的差异,让身处在在社会高速发展但接受着传统中华文化的女性们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有不同的思考。

三、非语言因素

在我们的交际中,语言为基础工具,非语言因素也是影响跨文化交际和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在说话过程中会有相应的副语言——比如我们的表情、语气语调、动作等等,还包括我们的服装、打扮、姿势等等。因为在人类交往过程中,大多数关键的意义是来自于触摸、眼神、声音的细微差别、手势、说话或表情所传达出来的。这些非语言因素会导致第一印象的产生,这在交际中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常常先于语言信息被表达了出来。而且由于非语言因素更难被人自己所控制,所以在表达情感上反而更为真实。我们会发现欧美国家的男嘉宾,在说话的时候肢体动物很多,表情很丰富,配合恰当的手势总可以很好的表现出自己的幽默。韩国、越南、日本的男嘉宾在说过的时候,经常会做出点头或者弯腰的动作,表现得非常礼貌和客气。这些就是来自非语言因素所体现的差别。在笔者统计的20位外籍男嘉宾中,其中有3位在节目中送出过自带的礼物,这种“入乡随俗”的行为很容易拉近与女嘉宾甚至是电视机前观众的距离。

结语

对于跨文化婚姻则会涉及更多深刻的文化、背景、历史、民族等问题,本文仅讨论的是在准跨国婚恋情况下的交际现象,《非诚勿扰》仅仅是一种节目形态,还有更为频繁且平凡的民间跨国、跨文化交际,所以对涉及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也是为了便于我们去寻找和形成一种交流规范或者是寻找其中的相似点,研究交流障碍的多样性等,这些可以帮助和促进跨文化传播。

参考文献

①朱晓姝:《跨文化成功交际研究》. [M]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②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跨文化传播》.[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③索燕华、纪秀生:《传播语言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④王兮,《当代青年婚恋价值观——基于大型交友类节目〈非诚勿扰〉的内容分析》[J].《青年作家》,2011(5)

(作者: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0级文艺与文化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篇5:论跨文化交流中的交际障碍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交际障碍

跨文化交际(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r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s)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忽略语言本身内涵会造成交际障碍.本文就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对交际双方由于文化间的差异而造成交际障碍,导致交际失败的原因进行探讨.

作 者:路红霞  作者单位:青海大学,农牧学院,青海,西宁,810000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 “”(22) 分类号:H3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交际障碍   文化差异  

篇6:论跨文化的时间交际

论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成因及能力培养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跨文化交际能力将日趋重要.笔者探讨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内容,并在分析导致跨文化交际障碍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相关建议.

作 者:雷旭辉 LEI Xu-hui  作者单位:湘南学院外语系,湖南,郴州,423000 刊 名: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WE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6(3) 分类号:H085.3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思维模式   价值观   非言语行为   跨文化敏感性  

篇7:论跨文化的时间交际

论非语言行为障碍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着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大途径.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入手,着重阐述非语言行为障碍对语言交际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对提高语言交际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作 者:刘宇容 作者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呼和浩特,010062刊 名:前沿 PKU英文刊名:FORWARD POSITION年,卷(期):“”(6)分类号:H0-05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非语言行为 障碍

篇8:时间观与跨文化交际

时间观(Chronemics),又名时间学,是研究人类在互动过程中,如何认知、使用及建构时间的一门学问。时间观归属于非言语交际的范畴。

Edward T.Hall把人类认知的时间划分为三种:正式时间、技术性时间、非正式时间。正式时间指时间的区分单位。人类依照太阳与地球运转的关系,主观性地把时间划分为世纪、年、四季等计算单位。在不同的星球,时间的长短计算会产生差异。技术性时间跟行话一样,非专业人士很难了解其这种专业性的时间,如光年。技术性时间对人类沟通的影响不大。非正式时间就是指人类生活的时间。这种时间观念来自我们对正式时间单位的认知。研究非正式时间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Kluckhohn&Strodbeck把时间划分为过去、现在、未来三种取向;第二种方式是把时间分为一元时间(单线性时间)和多元时间(多线性时间)。

二、中西文化对时间的认知差异

根据Hall的时间观,一元时间(单线性时间)文化的人把时间看成是线性的,认为时间不仅可以进行分割、进行计划,而且还可以经营管理。因此,时间既可以“节省”下来,也可以“挥霍”出去。这可以从以下谚语中得到体现。“Time is money.Money lost,little lost;time lost,everything lost.Time is life and when the idle man kills time,he kills himself.”他们强调日程、阶段性和准时性;严格遵守时间约定,做事讲究计划性。他们做每一件事都有计划性并绝对遵守时间。他们一次只做一件事。他们注重的是目标、任务和结果,而不是人际关系。人们社会活动严格地受时钟的控制,在社交场合早到或晚到十分或十五分钟就算失礼。“时间就是金钱”早已成为西方人的生活信条。人们时时刻刻都有一种时间“紧缺”意识。因此预约成为西方人在时间精确性表现上的一种文化,也是西方人普遍的社会习惯。但是多元时间的人认为时间是圆形的,周而复始,永无止境的,因此,很多人做事喜欢拖沓,准不准时是次要的,甚至不是问题。很多中国人与人约会定时间只会给出一个大致的时间范围。如:我们明天上午见面时再聊吧。这就暗示已经决定的时间是可以改变或推迟的。无论是谁迟到,另一个必须等上一段时间,而且没人会对此提出异议。从这点可以看出他们对待时间比较随意。他们同时做多件事情。如:商场的服务员同时服务几个客人,这在中国是常事。在社交中,他们重视人的实际参与、交易的完成,而非预先计划。此外,很多人公私时间不分明,做不完的工作往往带回家做。生活与工作不分家是职场上司空见惯的不成文规矩。与此同时,他们把人际关系看得很重,并习惯于在同一时间做不同的几件事情。

Kluckhohn&Strodbeck把时间划分为过去、现在、未来三种取向。过去取向文化的人很看重传统,崇拜祖先,强调以史为鉴,倾向于让以往的经验来指导未来,重视年龄与资历,在称谓上喜欢使用“老”“大”,喜欢拍古装戏、历史片,厚古薄今。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尊重过去,在做事之前,都要事先考虑过去有没有做过这件事,以及这件事情产生的影响等,而且今天做得如何也以过去为评价标准。人们喜欢引经据典、求静求稳,循规蹈矩已成为一种社会规范。“老”字在中国人的脑海里代表着年长、经验丰富。如:老马识途、老当益壮、老成等。所以,中国人在时间取向上倾向于过去。现在取向文化的人认为当前具有重大意义,并认为未来是模糊和不可控的,强调活在当下。他们的生活比较悠闲、放松,节奏较慢。菲律宾、拉丁美洲国家、阿拉伯国家属于这一类。未来取向文化的人极少回顾过去,一切着眼于未来,喜欢拍科幻片。他们憎恨拖延、不守时间的人,相信未来可以驾驭,很少循规蹈矩,很少崇拜祖先。他们喜欢预约并提前规划自己的活动,强调“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美国就是一个未来取向的国家。美国人认为时间是由过去、现在、将来构成的连绵不断的系统,是有始有终的,是能够用日历来衡量的。过去的已经过去,一旦流逝便无法挽回。现在的可以握入手中,但也正在过去。只有未来才是可以规划和努力争取的,是充满无限可能性。美国人做事时很少看过去。在他们看来,现在和未来最重要,过去没有那么重要。他们认为年轻人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因此往往忽视对老年人的重视。他们这种未来时间的取向与他们国家的历史有关。美国只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没有充足的传统和经验可以遵循。他们普遍相信机会人人均等,个个怀揣“美国梦”,并相信未来是可以驾驭的。只要努力奋斗,就可获得成功。受这种未来时间取向的影响,美国人比较活跃、乐观,很少循规蹈矩,喜欢打破常规、推陈出新。他们努力工作,旨在建立一个美好的现世生活。如:嫁娶可爱的对象,住美好舒适的房子,开时髦豪华的轿车等现世的享受。美国人也重视未来,如:国防、经济或太空等政策的拟定,通常延伸到几十年之后。

三、中美时间观产生的根源

在美国有86%的人是基督徒,因此他们的时间观深受基督教的影响。圣经里的Jesus是个很活跃的人,他喜欢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去拯救苦难者,圣经里所发出的强有力的信号就是勇敢。因此,美国人敢于创新、勇于发明,强调“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另一个原因是美国建国的时间短(1776年7月4日—至今),主流文化建构的时间短并主要经过两个阶段:最早到达大西洋海岸的英国人带来了英国人的价值观、法律制度、商业模式;这些早年定居美国的人遭遇到新移民的竞争,加上当时恶劣的生存环境,为了生存,一切得靠自己。这给他们带来了不少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因此,他们的思维模式、信念、价值观和态度都要适应那种生存环境。在那种环境下,个人主义显得尤为重要。美国人把妨碍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做决定看做是侵权行为。在单线性时间取向的影响下,人们凡事依计划而行。因此,一个时段只能做一件事,时间约定后,早到或晚到十或十五分钟,在社交上就算失礼。所以,“准时”是单线性时间取向文化的主要特色。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主要以圆式时间观念为指导。而这种时间观念根植于农耕文化基础之上。中国三面靠山、一面朝大海:北是西伯利亚、蒙古高原、戈壁滩;西边,高山把它跟俄罗斯、阿富汗、巴基斯坦、缅甸分开;西南部,喜马拉雅把它跟印度分开。这种地理环境的隔离使得中国先民以农耕为主。农业生产的基本要求是顺天应时、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年年如此,循环不已。人与人之间也是互相依靠,关系和谐,人们从来没有把自然当成对手来对待。农耕田园文化把人与大自然看成是一个整体。他们把刮风下雨、电闪雷鸣、斗转星移等自然现象归纳总结,形成此消彼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生生不息、循环不已的“阴阳”观念。这种传统的时间观念使人们形成了时间充裕的感觉,养成了不紧不慢的休闲做事方式。在钟表传入中国之前,古人对时间计算也只是大致的、模糊的。时间观念不是很强,这可以从古人用鸡鸣报晓,用沙漏、燃香等方法来计时得到佐证。此外,在传统的道家思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影响下,人们认为宇宙生命是一个大循环,在循环往复的时间中发现并总结规律并在生活中加以运用。这种循环不已、不断轮回的时间意识,逐步形成了东方社会圆式时间观念。加上中国人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行动的每个步骤都是由周围的环境临时决定的,不受时间的制约。因此,做事表现出灵活性较强、计划性较差的特点。在社交活动中,以人际关系与和谐为重,准时或不准时是次要的事,甚至不是问题。约会的时间具有弹性,多件事可以同时处理,彼此情感凌驾时间之上,公私时间不分是圆式时间观的特点。

四、全球化及世界局势的多变对中美时间观的影响

时间观念一旦形成就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稳定下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永远不变。全球化给人类生存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科技的突飞猛进、交通通讯的发展把地球的各个角落连成了一体。文化与文化之间所形成的全球依存性,已经取代了往日那种沉溺于地域性文化的隔离孤立的生活方式,成了当今人类生活的常态。各种文化价值观念相互影响,时间观也随之发生变化。中国人旧有的时间观念发生了不少的变化。如: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时间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并已经开始计划时间、提前规划时间。预约、守时等西方社会规范也正在逐步被我国所接受。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随意去串门。个人隐私越来越得到尊重,具体表现在探亲、访友都要事先预约,而不是临时去登门拜访,就连父母去探望子女也会提前通知。很多有条件的家庭,父母也不跟子女共住一个房子,而是各自分开生活,彼此互不打扰,给对方留有空间。此外,现代中国人对未来也有所重视。例如:很多中国人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就是对未来的一种投资。这一切都表明中国人的传统时间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一种新的时间观念正在形成。

在美国,9.11恐怖袭击发生后,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对“上帝-超自然之力”产生了怀疑,因为恐怖袭击夺走了很多无辜的生命。尽管他们对上帝如此虔诚,但在危机关头并没有得到上帝的护佑。那次灾难也让他们明白命运不掌握在上帝的手里,而在他们自己的手里。他们觉得未来难以预料、更难把控,最好的生活方式是活在当下。这个例子说明很多美国人正由未来取向的时间观转变为现在取向的时间观。

五、总结

不同文化有不同的时间语言。东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不同产生了各自不同的时间观。每一种时间观都有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中国和西方国家应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中国要想在国际上立足,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必须立足现在、着眼未来,与时俱进、锐意进取,而不是沉溺于过去的辉煌。同样,西方人凡事受制于钟表的做法有时显得过于僵化和刻板,可借鉴中国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将本民族的文化作为衡量他文化的标准或参照物,更不能对他文化产生排斥心理。不同文化的时间观应该得到认可和尊重。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中西文化相互渗透,思想观念相互影响,继而使得时间观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我们不应沉溺于地域性文化的隔离孤立的生活方式,而应走出本民族文化的局限,真正理解不同文化的时间观念,从而避免因时间观念差异所引起的冲突,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

摘要:时间是一种语言。不同文化有不同的时间语言。东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不同产生了各自不同的时间观,但是这些时间观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全球化和世界局势的变化而变化的。了解这些差异和变化能帮助我们减少跨文化交际的失误,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时间观,跨文化交际,全球经济一体化,差异,失误

参考文献

[1]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4-75,137-139.

[2]窦卫霖.跨文化商务交际[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64-167.

篇9:论跨文化的时间交际

【关键词】文化 语言 外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前言

语言教学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起从单一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研究转向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跨文化交际源自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始于80年代初期。所谓跨文化交际学,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走到一起分享思想、感情和信息时所发生的一切。跨文化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个人之间的交际,涉及价值观、人文哲学、历史传统、地理因素、行为规范和交际语境等。胡文仲教授指出:“价值观是一个事关重要的问题,可以说是核心,不理解价值观的差异就不能真正理解跨文化交际。”一般来讲,跨文化交际能力包含情感、知识和行为三个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并缺一不可。当今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国家、民族、地区之间在政治、文化、科技、贸易等方面的交往愈加频繁,国际互联网的开通更使人足不出户便涉及跨文化交际,英语作为一门重要通用语言,发挥的作用尤为明显。可以说,当今外语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应该体现在外语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综观中外学者在跨文化交际领域的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对跨文化能力的概念及要素已做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已构建的跨文化能力模式并不是专门针对外语教学培养跨文化能力而提出的,因而不完全适用于外语教学。在实证研究方面,国内学者的跨文化实证研究还很有限,且往往注重语言文化知识层面,有关跨文化意识及行为调适能力的调查研究较少。外语教学培养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种包含语言文化知识、跨文化意识、行为调适能力以及交际技巧等多层面的综合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渗透语言各个技能培养的过程之中。但目前我国的外语教育现状却不尽如人意。虽然各级外语教学大纲都在概述和目的陈述部分提到外语教学应该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但在课程的设置和标准、教学原则与测试评价等部分并没有对外语教学的社会人文目标详细地描述。世界上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许多著名高等学府都开设了有关中国文化的课程,而在我国类似的文化课程的设置还不普遍,外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以应试为主。教师在课堂上注重语言知识讲授,未能激发学生对文化差异的兴趣和培养其文化差异敏感性,学生在学习中很少关注文化细节信息。高校的外语课堂教学,无论在环境、过程、方法,还是检测手段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不足。仅凭有限的课堂时间,很难达到从深层次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目的。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因素与策略分析

(一)文化因素

文化是一个民族在自己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风格与传统。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各民族的文化互不相同,因而在交际中,语言的使用和意义的表达会有很大的差异。在“地球村”的今天,语言学习过程中更加凸显出文化知识的重要性。Deborah Peck强调文化学习应该始于课堂教学之初,并应一直坚持下去。适时进行文化导入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途径,学生应努力掌握标准而地道的外语及其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同时,由于跨文化交际是双向的,以跨文化交际为目标的外语学习不是单向学习,教学中也很有必要输入本国文化背景知识。当面对面与外国人交流时,大多数学生不知道如何表达诸如“给农民工打白条”,他们翻译成“give a white note to the present workers”,令外国朋友听得一头雾水,不得其解。学生心理上由此产生挫败感,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可见,在进行目的语文化导入的同时,不可忽视母语文化的重要性。

在外语教学中,注重语言中的文化因素的同时也要关注语言行为的交际文化,包括交往过程中的举止行为、社交礼仪及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了解这些因素是避免交际过程中的文化失误,准确运用语言的重要环节。以应邀到家里做客为例,在英语国家,一般赴约的时间不宜过早,以准时或晚到5至10分钟为宜,而中国人做客提前现象比较普遍。另外,在西方,主人接受客人礼物时,一般是当面打开并表示感谢,而中国人一般不当着客人面打开礼物。人际交往中类似的例子俯拾即是。显然,文化差别的存在会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障碍,语言及交际规则的转换能力及文化适应能力在跨文化交际中必不可少。所以,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自如地在汉语与目的语交际规则间进行得体转换,适应新的文化环境,排除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

(二)学生因素

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直接影响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生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是在习得该民族的文化。只有具备了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学生才能在跨文化交流中自觉地去体会对方的心境,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中国的多数大学生很勤奋,也很友好,但他们不愿意在课堂上发言,显得比较被动,甚至对参与课堂上的合作性活动表现出反感的情绪。大部分学生在外语课堂上不提问,只专注于考试和记忆。受传统儒家自我修养思想的制约,他们只有对自己的表现有十足把握和自信时才会回应老师和同学,害怕犯错误和丢脸,心里时刻都有追求完美表现的思想。许多学生认为学习是一种自我发展,不是炫耀,所以他们更喜欢听别人发言,而不是表达自己的观点。当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来自于通过笔试时,也就没有必要在课堂上练习口语表达了。

另外,一些学生对于外语学习较低的期望值,学生的个人能力和性格等也都是影响外语课堂表现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效果的原因。

(三)教学因素

能否实现学生跨文化能力的有效提高,与教师素质、教学方法、教材等多种因素密不可分。一个优秀的外语教师,不只是语言知识的讲授者,更应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外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提倡多元文化共存和吸收,帮助学生主动地获取并深层次地处理文化知识,以便在跨文化交际方面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文化互动对教师的能力要求较高,教师的跨文化意识和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随着新文化的不断涌现,教育者自身也需要不断地观察,学习和总结不同的文化。通过涉猎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观赏外国电影等多种渠道来了解外国文化,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增加对目的语国家文化背景的了解,明确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词汇是传授文化知识的起点,在课堂的基本技能训练中,可以给学生适当的文化背景知识作为依托。例如,英语中的“little”和法语中的“petite”修饰女子时,除了共同表示“个子小”外,前者还表示女子的“纤细,可爱”,而后者还有“匀称”的意思。

当然,外语教学不能局限于语言系统本身,要使外语教学深入到语言系统外的现实生活中去,令学生完善地掌握所学语言,按照语用原则进行交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目的语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认识语气的差别,发现并比较思维模式的不同及其对语言表达的影响,从而排除母语思维的干扰,使其逐步养成用目的语思维的习惯,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准确、规范的表达能力。实际上,取材于现实生活的课文、小说或剧本包含了大量文化方面的内容,值得研究学习。影视欣赏也是如此,教师应提醒学生认真观察影片中外国人的言语和行为模式,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深入讨论,将其与母语语言、文化习俗、价值观念等进行对比分析。外语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理解和认同多元文化的跨文化交际态度,使学生避免本民族文化中心主义的交际态度。为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还可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给学生创造了解目的语文化,培养交际能力的机会,并鼓励学生多参加语言实践活动。真实自然的或者模拟真实的语境有助于学生转变长期形成的汉语认知模式,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中自觉进行文化移情和认同,不断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自信与勇气。

三、结语

语言、文化和交际是相互关联的。交际文化隐含在语言中,反映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社会习俗、心理状态等文化因素。吕叔湘先生说过:“学外语而不懂其文化,等于记住了一连串没有实际意义的符号,很难有效地加以运用,而且每每用错。”为满足新时期外语教学的需求,外语教师们应努力钻研,立足理论,潜心实践,摸索教授实际掌握外语的方法,尽量克服局限于语言层面的及应试的传统教学模式,争取把交际文化与语言教学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领略到单调的朗读和记忆背后是一个充满异国情趣的缤纷世界,从而实现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这对于外语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乃至强国富民,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 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 (10):27-31.

篇10:论跨文化的时间交际

试论跨文化交际中平等交流意识的缺失及对策

跨文化交际是双向交流过程,交际双方都应了解彼此的文化特征并相互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跨文化交际实践与研究应树立平等意识,不应存在文化迁就倾向.我们在学习吸收西方文化的.同时,更应重视维护和研究如何用外语来推介自己的文化.

作 者:李娅琳  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外语系,江苏,淮安,223001 刊 名: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ANGFANG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20(1) 分类号:B1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平等意识   文化迁就  

篇11:跨文化商务交际的非言语交际

摘要: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非语言交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对非语言行为的忽视或非语言行为使用失误往往会引起交际双方的误会和交际的失败,甚至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了解中西方在非言语交际方面的差异对促进跨文化商务交际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

交际分为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对语言交际非常重视,而对非语言交际行为的了解却很少,但根据有关学者研究发现,非语言交际占整个交际过程的70%。心理学家赫拉别思也提出过这样的一个公式:信息传播总效果=7%的语言+38%的语调语速+55%的表情和动作。这也就是说“我们用发音器官说话,但我们用整个身体交谈。”而不同文化下的非语言交际形式与内涵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交流的成败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商务交流扩大,跨文化下的商务活动越来越多,非语言交际差异所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本文化中的善意的表示,在对方文化中却可能是敌意的表示,小到引起客人之间的矛盾和误会,影响一份合同的签订,关系的破裂;大到影响国家 的经济利益甚至政治利益。由于非语言行为总是在无意中表达出来,当存在语言障碍时,人们更倾向于求助于非语言表达,因此,在商务活动中了解对方的非语言交际文化是非常必要的。

二、几种非言语交际行为的中西差异

非言语行为包括体态语、眼神交流、身体接触、体味、副语言(沉

默语)、时间语、空间语等。非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呈现出一定的共性,如微笑、大笑、皱眉、哭的表达方式全世界的人都非常类似,而不同文化的非言语行为的个性特点是交际中的问题之所在。错误的非言语行为或对非言语行为的误解可能会导致交际失败,会使我们失去友谊,严重者可能会丢掉做生意的机会。下面着重介绍中西方在体态语、眼神交流、时间语以及沉默语方面的差异。

1.不同文化中体态语含义不同

体态语是非言语行为中非常重要的行为,有的学者认为体态语是整个非言语行为的研究基础,有的学者认为“体态即信息”。这里将介绍手势、、拥抱、亲吻三种体态语。

⑴手势

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手势有不同的含义。在美国文化中的“OK”动作,在日本文化中却是指“金钱”,同样的动作在拉美等国则表示“猥亵”、“诲淫”之义,在阿拉伯人中这一动作常常伴随以咬紧牙关,用来表示深恶痛绝。如果不了解手势的意义因文化而异,不了解手势的多义性,我们在跨文化交往时势必会犯错误。一个典型例子就是V 形手势。现在我们都知道掌心朝外的V 形手势代表胜利。但是,常常有人用掌心向内的V 形手势来表示胜利,却不知,这样会表达完全相反的意思,即下流的、猥亵性侮辱用法。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适度地引用手势能够让对方清楚地了解交际的内容和目的。

(2)拥抱

拥抱是一种表示关系极其亲密的体态语。在中西方文化中,其文化差异很大。拥抱是西方的常见礼节和风俗。在西方国家,包括俄罗斯、东欧、法国、意大利和阿拉伯等国,拥抱是一种较通用的体态语。夫妻、亲人和熟人之间多使用拥抱。西方人在生人或一面之交的异性之间或同性之间不拥抱,男女之间可以拥抱(不是恋人或夫妻)以示亲密。中国人之间不实施这种体态语。在跨文化交际中,只有在对方主动实行拥抱时,我们才“随俗”,实施这种体触行为。

(3)亲吻

亲吻是西方人表示关系极其亲密的体态语,受到性别、地位、年龄、亲疏、道德、法律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在欧美,辈分高的人吻辈分低的人的额头,男子对女宾吻手背,而辈分相同的朋友、兄弟姐妹之间,只是脸颊相贴,只有情人之间才嘴对嘴亲吻。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吻并不限于男女之情,它还表示尊敬和关心。在苏联的沙皇时代,赐吻是表示一种奖赏。在中国,这种体态语的使用范围极其有限,限于夫妇和恋人之间。

2.眼神交流

眼神交流是体态语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西方,谈话中的目光接触十分重要。盯着对方的眼睛,留下的直接印象是坦率、自信、诚实;如果目光不断从对方身上溜过,唤起的感觉则是缺乏自信并对谈话不感兴趣;而中国人则习惯于在与人谈话中尽可能短地与谈话对象进行目光接触,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尊重对方,免得给人以咄咄逼人的印象。跨文化商务交际中自信是关键,如果回避对方的目光会让对方感觉缺

乏自信。美国人相信这样一句话:不要相信那些不敢直视你的人。因为对他们来说,不直视对方眼睛是不诚实、蔑视、恐惧、冷淡、心不在焉、内疚、虚伪等的表现。

3、沉默语

在东方文化中,对于沉默给予了更多的积极意义,而在西方文化中则给予了更多的消极意义。中国人重视交谈中沉默的作用,认为沉默有丰富的含义,它既可表示无言的赞许,也可以是无声的抗议;既可以是欣然默认,也可以是保留己见;既可以是附和众议的表示,也可以是决心已定的标志。而在北美和北欧国家,沉默具有阴郁的、消极的含义。在交流过程中,中国人对令人发窘的或难以对付的问题,就以沉默作答。而英美人则认为这是侮辱别人,他们认为即使对方答语与问话毫不相干,或干脆给予否定,也是一种礼貌,也比沉默不语好。

三、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行为语用失误的规避

综上所述,同言语交际一样,非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人们的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由于非言语行为引的误解不在少数,因此,要保证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我们不仅应注意言语行为的使用,也要重视非言语行为。而实施符合目标语言文化习惯的非言语行为要求我们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意识:

第一,应了解目标语文化中的行为习惯,从而保证在跨文化交流中运用非言语行为时胸有成竹,有的放矢。

第二,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在交流中,应尊重对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入乡随俗,入国问禁,避免因不了解对方文化而导致的非言语交

际失误。

上一篇:浅谈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下一篇:2015上、下教研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