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

2024-04-29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精选8篇)

篇1: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

九年级政治

第十六课 可持续发展

第三框题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学习目标:(用着重符号标明重点或难点)

知识目标:理解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发展需要。

能力目标: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学习重难点: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把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三、课前感知:

1、可持续发展含义、要求: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的和谐,实现()与()相协调,坚持走生产()、生活()、生态()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树立一种新的观念——()观,保持人与自然的()发展,能够认识自己对()、社会和()的责任。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人口(),资源(),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这一重大战略。要把控制()、节约()、保护()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

3、重视环境保护:坚持在()中解决环境问题,积极探索()与经济()的有效途径,通过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打击破坏环境的()行为,逐步提高环境保护的()水平,不断调整和改善(),实施大规模()工程,严格控制()排放总量,治理()地区的环境和生态,不断增强是()的能力

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提升。

22、(10分)阅读下列表格,回答问题:

表1 我国有关资源占世界总量的比重

16.0% 煤炭

1.8% 石油

0.7% 天然气

表2 生产1美元产值平均消耗原油比较

发达国家 211克日本 130克中国 800克

(1)表1和表2分别反映了什么情况?(2分)

(2)依据表

1、表2说明我国应实施什么战略?请你谈谈对这一战略的理解。(8分)

【老师指导】:解题思路:

五、达标检测

1、据报道,我国有关部门作出决定:从2001年到2010年,将北大荒的3000万亩耕地重新变成茫茫林海,实现退耕还湿地300万亩。这一决定

A、违反我国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B、使我国的耕地面积减少,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C、能环节我国粮食过剩的压力,使粮食价格下降

D 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2、某校初三学生举办了以“环保行动”为主题的小论文征文活动,大家都认识到保护环境的是每个学生应尽的责任。下列有利于保护环境的行为有

A、使用一次木筷B、个同学寄去纸质货卡

C、将废电池进生活拉圾箱内 D、利用家中的旧衣物、剩布头等,做成布袋子,实行绿色购物

3、造成环境问题的因素是所方面的,对中国生态环境构成呢感最大的威胁的是

A.来自工业的废气物B.来自北方干旱少雨

C.来自人口的压力D.人们环境意识的4、下列属于我国基本国策的是

①对外开放 ②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③计划生育 ④改革开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2010年5月16日出台的《攀枝花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力争2015年,全市林业年产值、农民人均从林业获得的年纯收入,从2009年的9.08亿元和610元,分别提高到20亿元和1200元;到2020年全面完成环城生态景观林建设,把攀枝花打造成山清水秀、环境优美、适宜人居的国家级森林城市。这表明我市

①重视林业的发展,减少工业生产和污染②重视环境保护,减缓经济发展

③重视环境保护,力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④走可持续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③④

6、坚持“好”字优先,推动科学发展,需要坚持()

①科教兴国战略②可持续发展战略

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④以教育为中心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7、有人将李白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改为“两岸难闻猿啼声,轻舟难过垃圾山”。改写的诗句反映出我国

A.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极为严重B.环境破坏比较突出

C.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改善D.长江流域野生动物已经绝迹

8、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方面,发展经济的任务非常重;另一方面,环境压力也十分大。而环境压力主要是由于人口多、资源少、环境污染严重造成的。请问:

(1)我国应落实什么战略、什么国策来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2)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怎么做?

(3)珍惜资源、人人有责。目前,我们家里一般都有饮水机、电视机、空调、电脑、打印机之类的家用电器。请你就其中一种电器的使用,写出2点”节能小窍门“。

篇2: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

——《寂静的春天》读书报告当今社会的发展迅猛,尤其是经济的增长迅速,但是,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是靠过量的消耗资源为代价的,这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蓝天白云还有青山绿水在很多地方已经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阴霾天气、污水横流。如今再次读这本书《寂静的春天》,还是觉得很有现实意义。

在人们的对大自然的认识还是停留在征服自然的时候,蕾切尔·卡逊以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唤醒大家,让人们对大自然有更深的认识。那时,人类生产的农药虽然能够帮助人们杀死害虫,实现粮食增收,但是它也对大自然中很多动物产生了不良影响,最后,作者在这一书中用大胆的想象,预想了一个寂静的春天,在那个春天里,大自然沉睡了,没有蝴蝶,没有蜜蜂,也许只剩下人类。当然,这只是一个恐怖的假设,但是这足以唤醒沉睡之中人们,从此,环境保护因此深深地扎根在人们心中。

一盏明灯照亮了人类认识大自然的路,可是,几十年过去了,人类似乎还没有完完整整的清醒过来。在巨大里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许多商家,官员还是违背大自然的规律,片面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污染了我们的家园。最经典的一句话就是:年轻时我们用健康换金钱;年老时我们用金钱换健康。

篇3: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

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是当前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产, 是指产业;教, 是指教育。脱离了产业的教育是无源之水, 势必会干涸;脱离了教育的产业是无根之木, 势必会枯萎。职业院校是否真正将教育融入了产业, 是否真正服务了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满足了产业发展需要, 是我们首先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熟悉产业、了解产业的发展规律并做好调研。例如, 自天津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 全市工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一系列重大部署, 以构筑三高产业结构、打造高端产业高地为目标, 以三个层面联动发展为战略, 连续推出十批200项重大项目。随着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的引进实施, 天津的产业结构得到了显著提升, 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石油化工、轻工纺织、国防科技八大优势支柱产业快速发展。特别是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迅速形成了规模。只有充分了解地区产业发展格局, 才能结合院校自身优势, 找准产教融合的切入点, 这是方向问题。

在充分调研产业、了解产业、熟悉产业、学习产业的基础上,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 (以下简称中德学院) 结合自身专业特色, 确定了产教融合方向, 在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国防科技等产业领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校企合作之路。

校企合作

产业的载体是企业, 教育的载体是学校, 产教融合就是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才是职业教育的灵魂所在、实施产教融合的载体所在。如何做好校企合作, 首先是解决思想问题, 其次才是怎么干。

1.转变思维模式, 增强服务意识

要认识到企业才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竞争的主体。企业的生存发展是要盈利的, 而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作为辅助和保障, 为企业不断提供优秀的员工以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学校的作用虽然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利润, 但是学校如果能够培养出优秀的技术人才输送给企业, 那么将直接为企业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投入, 这是进行校企合作的根本出发点。学校只有站在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 才能真正赢得企业的信任、支持、合作。所以, 学校要转变思维模式。谈校企合作, 学校首先要明确, 能为企业做什么、服务什么, 只有统一了这个思想、增强了这个意识, 才能打开一条校企合作的通道, 才会有企业愿意与学校合作, 更会有企业主动找学校合作。如果只是一味的“拿来主义”, 那么就不可能实现合作。试想:企业为什么要把昂贵的设备投入学校;为什么会派出骨干员工脱离生产到学校兼职, 参与实践教学或专业建设;为什么会让学校把学生送到企业, 占用其宝贵的生产资源锻炼实习……这些问题需要学校认真思考。企业没有帮助学校发展的任务, 只有学校服务企业发展进而谋求自身发展的任务。只有思想认识提高了, 工作才不会干颠倒。

正是基于这种理念, 中德学院成功实现了与天津航空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天航公司) 的校企合作。为了满足天航公司培训乘务人员的需求, 中德学院与天航公司开展了高效合作, 相关部门协同配合, 实现了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 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建成了天航乘务人员培养训练基地。自2011年4月至2014年6月底, 共在中德学院实施了21期乘务员初始培训、2期乘务员复训、1期乘务员新雇员培训和6期安全员培训, 培训人员达1208人。乘务员培训项目是“校企合作”的重要成果。该项目的实施, 对降低天航公司的培训成本、提高乘务员培训效率、提升公司竞争实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合作中, 中德学院负责提供教学资源支持和优质的管理服务, 指派专人负责该项目的全程跟踪、服务、管理。中德学院高质量的服务, 赢得了天航公司的信任和认同, 使得双方的合作不断深化。

2.搭建合作平台、创新合作模式

瞄准产业定位, 紧贴企业需求, 结合自身实际, 以较强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开展校企合作。需要强调的是, 校企合作模式是多样化的, 不是一成不变的, 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和企业需求, 寻求适合的合作模式。

(1) 在政府的主导下, 建立学校与相关行业企业的纽带关系。校企双方需要有一个联系、了解、沟通的过程。要让企业知道学校的优势, 学校能为企业提供什么服务;同时也要了解企业当前有什么样的需求, 能不能找到契合点。一旦找到契合点, 校企双方都达成共识, 那么校企战略合作的平台也就初步建立, 这是校企合作的基础。2013年7月, 在天津市经信委、天津市国防科工办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 中德学院与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18所、中国兵器集团70所、航天精工等军工企业, 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被市经信委授予“天津市国防科技工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国防科技领域的校企合作基础也藉此初步建立。

(2) 在校企合作平台的基础上, 聚集校企双方的优势资源。职业院校的优势在于具备便利的教学环境, 拥有专业的师资队伍和实训场所;企业的优势在于掌握着核心的专业技术和先进的设备、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员工。如何将双方的优势资源进行互补、利用, 也就是如何把合作落到实处的过程。如何才能培养出更多企业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无论是针对在校的学生, 还是针对企业的在职员工, 根本上还是要考虑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例如, 在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项目上, 中德学院针对企业的不同需求, 探索并实施不同的校企合作培养培训模式:与博世力士乐公司、麦格纳公司的合作, 采用的是从一年级新生就进行校企双方联合选拔和培养的双元制模式;与德国NZWL公司、Schlote公司的合作, 采用的是针对二、三年级学生进行选拔并开展专项培训的模式;与大火箭公司的合作, 采取的是针对三年级学生选拔后校内基础培训、校外实践培训的轮换递进模式。

(3) 建立可持续的校企合作机制, 是推动项目实施和发展的核心问题。有机制才会有运行模式, 才能真正把资源共享落到实处、把项目落到实处, 实现合作共赢。项目要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配合、有控制、有总结、有推动, 才能实现有发展。一个项目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一个方面的力量可以简单完成的, 因此, 实施校企合作项目, 要建立项目管理的运行机制、校企联动的反馈机制。中德学院的校企合作, 从始至终贯彻并执行项目管理机制和校企联动机制。由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项目统筹规划、前期洽谈、平台搭建、协议签署, 顶层设计、组织实施、预算管理、质量监控、外联反馈等贯穿于校企合作项目实施的始终。根本目的是, 更准确地对接并服务好企业, 服务好校内负责项目具体实施的二级学院, 从而保障项目及时、准确、高效、可持续运行。

在国务院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的出台、全国职教工作会议对加快建设现代职教体系作出了全面部署的形势下, 职业教育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职业院校应充分把握住这个有利时机, 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并紧贴地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布局, 以服务为宗旨、以满足企业需求为己任、以校企合作为支撑, 结合自身实际和优势, 把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内涵, 搭建合作平台, 聚集优势资源, 组织策划并实施好合作项目, 在服务中谋求自身的发展, 引领和支撑专业、课程、师资、校内外实训基地等多方面的建设, 探索出真正适合自身和企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出更多满足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摘要:职业院校要充分学习并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部署和决定, 牢牢把握住有利时机, 紧贴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 真正掌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内涵, 加快转变思维模式, 不断增强服务意识。以满足企业需求为己任, 以校企合作为支撑, 结合自身实际和优势特色, 搭建合作平台、创新合作模式、聚集优势资源, 探索出真正适合自身与企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出更多满足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笔者结合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工作的实例, 阐述了产教融合的本质、开展校企合作的理念和方法。

关键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周泓.专业对接产业, 校企深度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J].中国经贸导刊, 2013 (10) .

[2]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http://www.ssbgzzs.com/zj/yw/201305/t20130517_1233634.shtml.时事报告职教版, 2012-2013学年02期, 2013, 5.

[3]周泓.大力推进校企合作, 全力服务重大项目建设, 为优势支柱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J].天津经济, 2013 (9) .

[4]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402/164679.html.中国教育报, 2014, 2.

[5]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习近平作指示, 李克强讲话.http://www.chsi.com.cn/jyzx/201406/20140624/1057593134.html.新华社, 2014, 6.

篇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

形成一种共识——教师需要“研”和“教”

我们必须让教师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有可能帮助教师打破“研”和“教”之间的壁垒,形成“研教结合”的共识。转变教师固有的思想观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长期的坚持和思想引领。如学校每月开展一次“以教师成长”为主题的沙龙对话,选择教师比较关心的有效教学、高效课堂、教师备课、论文写作等内容为主题,鼓励教师谈谈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思考性的建议,供大家研讨和交流,集思广益。在此基础上,学校提出一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针对性的建议,使教师认识到“研”和“教”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

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坚持每学期对教师进行“校本思想培训”,指导教师以校为本,以静为心,不浮躁,不急于求成,从小处做起,从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从而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再把它转化为研究成果,在经历和体验的过程中实现成功的价值,精神和境界进一步升华。

达成一个目标——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1学校搭台,专家引领。一方面,学校每学期都会邀请教育教学科研部门的专家来我校对教师进行培训,通过聆听专家的讲座或报告,启迪教师的智力和思维,开阔教师的心灵和眼界,指导教师树立科学发展的质量观,学会从“研究的视角”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并记录问题,研究问题,及时写下自己的“灵感”,转化成自己的研究成果。点燃了教师怎样“研”、怎样“教”的思想火花,并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学校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经费,分批选派学科教师到南京、苏州、无锡等地学习和培训,即使是在学校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也从没有动摇过,教师通过与全国著名的一些教育专家、学者零距离接触,真正地体会到教学与研究的魅力,更好地激发了教师参与“研”和“教”的热情和信心,从而带动了学校一大批老师也投入到教育教学的研究中去。

2校本研修,以研促教。首先要求教师要读书,而且要读教育专著,写读书笔记,坚持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专著,写一篇读书心得或读书感悟(不少于2000字),并在学校每月开展的“读书讲台”上进行交流,共同分享;其次是学校设立了“周三课堂”,即每周一课活动。教师根据学科进行分组,一个学期下来每一位教师都有执教的机会,从课前备课组的讨论和思路预设,到后来年级组的试讲,再到后来的研讨交流课、听课和评课,老师们在钻研教材、试讲、上课和评课的磨合中逐渐成熟起来,在实践中学会了反思,也收获了经历的宝贵财富;再次,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一次面向全镇或周边地区的“公开课”,选择一些中青年骨干教师上课,一是给青年教师一个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多经历,二是给中年教师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使他们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推行一种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推行“校对人考核制度”。校对人考核制度,是经过学校校委会研究,全体教师参与讨论,紧随教育发展不断修订和完善的学校制度。它是全体教师认同的,对每一个人相对民主和平等的学校制度,它打破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更大程度地调动了教师参与“教”和“研”的积极性。校对人考核制度,不仅要考查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成绩),还要考查教师的教学业务(备课、听课、上课、作业等)和教育科研能力(论文写作),其中“论文写作”所占的比例比较大,目的是改变教师“只教不研”的现象,希望教师能够多研究身边的教育教学问题,促进教师的成长。

教师个人课题,是从小处着眼,从教师身边的教育教学问题人手进行研究,周期短,易操作,见效快。因此,学校在教师中广泛推行“个人课题”研究,鼓励教师从一个班级、一个现象、几位学生或某一学科进行选题,然后学校邀请有关课题专家给教师作指导论证,统一组织申报,并且教师个人课题的立项费用也由学校支付,对如期结题且取得优秀研究成果的老师,学校予以表彰和奖励。

另外,学校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上,还实施一些“倾斜政策”:如教师的评优评先,对教学质量优秀且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的老师优先推荐;教师的年终考核,除了教师所带班级的教学质量优秀以外,还有就是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师个人课题”和论文发表情况,以上都具备的优先考虑;同时学校还鼓励教师进行高层次科研进修,对进修的老师在学习费用上给予一定的资助,在待遇上给予一定的照顾等等。

篇5:《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发展需要。能力目标: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把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呈现百荷花和池塘的谜语故事,学生猜谜语,体会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以及我们的应采取的措施。

有一则法国的儿童谜语是这样的:有一种百荷花,它每天的生长速度是自身的一倍,当她覆盖整个池塘的时候,池塘里的生物就不能生存了。现在它已经覆盖了半个池塘,人们还有多少时间可以挽救池塘呢?

上则谜语的答案是,人只有一天的时间来挽救池塘。说明了任何事物都不能无限地发展,否则就要起到反作用,甚至危害人类自身。人虽然只有一天时间来挽救池塘,但是,毕竟灾难到来之前,人们已认识到这个问题,若及时采取行动,还是可以补救的。

二、教学环节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及含义

教师: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她那博大的胸怀中蕴藏着无穷的宝藏。我们的祖先一代又一代固执地向大自然索取。随着人口的增长、近代大工业的崛起,人类愈深刻地改变着地球的面貌,以致今天已经很难找到完全没有受到人类影响的环境了。但是,人类突然发现,随着“母亲”付出的急剧增长,她突然变得不那么慷慨了„„人口的无限膨胀,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和使用,自然母亲似乎已经不能承受其重负。人类终于认识到人口、资源、环境必须协调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花了3年的时间做了全球性的调查并写成报告,其中详细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可持续发展后来成为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主题以及当今世界很多国家发展的战略。

呈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发展需要。

三、教学环节二:全面理解可持续发展

呈现案例,分析案例。张村是个美丽的小村庄,有山有水,但由于交通不发达,外人不了解张村,村里人也不富裕。恰在这时,一个商人看中了张村,想在这里投资建造一个造纸厂。由于张村地处河的上游,因而建厂后势必会污染河流。为此,村民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问题:如果你是一名村民,你反对还是赞成建厂?请你为张村的发展献计献策

教师总结:建厂必然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走先破坏再建设的道路。张村可以通过其他的途径来致富,如开展生态旅游、绿色农业等。

四、教学环节三:掠夺性发展的恶果 1.呈现如下新闻报道,学生阅读。

2004年9月,泰国的一个小村庄开始出现鸡死的现象。随后,几乎每家都有几百只的鸡陆续毙命。接着,孩子们开始生病。到10月19日,俄罗斯农业部宣布,俄罗斯欧洲部分首次出现致命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同一天,经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诊,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巴彦镇腾家营村一珍禽养殖场发生H5N1型禽流感疫情,造成2600只羽禽死亡。农业部立即派出工作组指导当地开展防控工作。当地政府组织农业、卫生等部门把农场方圆3公里范围内的9.11万只家禽全部捕杀,并消毒,以阻止禽流感扩散。教师:相信大家对2004年的禽流感疫情还有印象。为什么会出现禽流感呢? 2.呈现以下资料,让学生阅读并谈感想。

据统计,因为环境污染,全球有1100万的儿童活不到5岁。另外,因空气污染引发的急性呼吸系统感染每年夺去了400万儿童的生命。研究表明,目前有80%~90%的高危病种(心血管病、癌症、糖尿病)是由环境污染引起的。我国统计发现:每13秒钟有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每年有130多万人死于癌症,癌症在我国自1997年上升为死因的第一位;每年有10万

人因为吃蔬菜而中毒死亡或者残疾;每年有20万人因药品不良反应死亡。共计160万。教师:由此可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掠夺式开发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3.学生列举国内外存在的掠夺性开发现象。

五、教学环节四:我国政府为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教师带领学生阅读下面的资料。

我国在“九五”期间实施了跨世纪的绿色工程计划。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这一计划不可能全面地解决环境问题,只能解决重点地区、流域和重点城市、重点海域的问题,解决与群众的生产、生活最直接相关的问题。截止到1999年11月底,这一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开工或者治理的环境污染项目1053个,完成投资900多亿,主要解决了一些重点的环境问题,其中中央直接抓的就是“三河”“三湖”“二区”“一市”“一海”。“三河”指淮河、海河、辽河,是我国污染最严重的三条河;“三湖”是太湖、滇池、巢湖;“二区”指二氧化硫控制区和酸雨控制区,目前我国酸雨影响地区已经占有国家面积的30%,在西南一些地区酸雨的频率是90%,酸雨问题已相当严重,对农业、工业造成的损失非常大;“一市”即北京市,在城市的问题中确定了47个城市作为全国城市保护当中的重点城市,主要省会城市、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和风景旅游城市,其中首要解决北京市的污染问题;“一海”即渤海以及南水北调水源地及沿线、黄河小浪底水库库区及上游、松花江等区域的水污染治理。

教师: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始终将环境保护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

六、课堂总结 总书记在《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

要倍加爱护和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发展经济要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和承受能力,坚决禁止过度性放牧、掠夺性采矿、毁灭性砍伐等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人口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国情不会改变,非再生性资源储量和可用量不断减少的趋势不会改变,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制约作用越来越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必然越来越高。从长远看,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对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务必高度重视,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始终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战略位置,把工作抓得紧而又紧、做得实而又实。”

七、作业设计:

2009年11月17日,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暨技术博览会在南昌隆重开幕。来自海内外的1300多名嘉宾齐聚英雄城,共谋低碳生态经济发展之策,共商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大计,共绘青山绿水蓝天美好家园。

(1)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

(2)为了发展低碳经济,我们可以开发利用哪些清洁能源?

篇6: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说课稿)

城关街道南苑中学 魏秀珍 2013-3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全一册第三单元第八课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七大方面进行简单的讲解。

一、首先来进行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前提。初中思想品德主要包括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教育等内容,我研说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是向学生进行国情、国策教育的重要内容。本课的主题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共设置了两个项目的内容:第一个项目“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主要讲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正确选择,是我国的战略决策;第二个项目是“我们在行动”,主要讲贯彻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采取的政策措施和对公民的要求。第一个项目是第二项目的铺垫。我所说的第一个项目由两个层次的内容构成。第一个层次“我国存在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感知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并对这些状况做出正确的价值评价。第二个层次“可持续发展是正确的选择”,是从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并进而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整节课内容是从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地进行,沿着“感知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编写。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也是当今社会的关注热点。学生通过前面8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学习,认识到我国社会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这为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通过对本框题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严峻性,正确认识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并付诸行动,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贡献。这是对学生进行国情国策教育、融入社会教育、责任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本课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人口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到保护资源、爱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从而自觉地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能力目标:让学生参与活动,培养用实际行动保护资源环境、关爱自然的能力。知识目标:通过对具

体材料的分析,让学生认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及其严峻性;理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理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其中,认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形势的严峻性是本课的重点。因为人口、资源、环境国情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之一。走可持续发展战道路是正确的选择是本课学习的难点,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只有实施这一战略才能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类生存的关系。从理论本身的抽象程度看,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抽象程度较高,初中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二、学情分析:为了顺利实现课标和教材预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就要进行学情分析。在认知方面,本框题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学生对我国面临的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还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只是一些浅显的认知,特别是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解不深刻,理解国家的政策和措施还有一定难度,而现实生活中违背可持续发展的现象随处可见,理论与现实反差大,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困惑。在生活经验方面,学生由于可持续发展意识淡薄,缺乏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在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存在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因此,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多联系实际、关注社会,多观察和思考,分析与交流,并及时给与方法上的指导,使学生真正能够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践行者。

三、教学模式: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本课教学中我遵循潍坊市生态育人理念,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将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情境活动化、活动系列化,进行情境教学,设计各种情境导入、导学,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走近生活、拓展提升,通过不同活动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到理性的认识,达到知行统一、明理践行。

四、教学设计: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五个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2——3分钟)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创设一个好的情境导入新课,是一节课成败的重要因素.这一环节我以“地球的三声叹息”导入新课,拟人化的语言生动形象,触动学生内心,激发学生思考和感悟,激起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有利于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引出这节课研讨主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环节二〗自主学习明确问题,(约5分钟)这是学生课前预习准备的内容,抽出两个小组代表写在黑板的两侧便于课堂有

效学习。这实际上是一种对学生自主预习的综合检测。〖环节三〗情境导学 合作探究(约20分钟)

本环节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认识我国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因此我设计了三个活动尝试解决,来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的目标。各项活动的安排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活动一: 探究人口问题的严峻性

以三幅图片、两组数据了解世界人口状况和我国严峻的人口形势,设置问题:查一查: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有哪些?议一议:以上特点反映了我国存在什么问题?它有哪些影响? 想一想:面对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我们以该怎么办? 活动二:探究资源问题的严峻性

通过数据进行“关于一次性筷子的探讨”

1、你和你的家人使用过一次性筷子吗?

2、你知道一次性筷子是怎样制成的吗?

3、你是否想过,使用它会给我们的生态环境造成那些危害呢?

通过表格感悟,我国自然资源在世界上的位次,探究我们是怎样利用这些资源的?增强问题的真实性和紧迫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评价,充分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活动三: 探究环境问题的严峻性 展示学生课前自拍的四副图片:魏家庄村东头的垃圾和白色污染、某工厂废水排放、弥河某处的臭水、沂山路上烧烤漫画,老师还准备了一副:“可爱的企鹅”。学生合作探究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危害: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制约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环节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社会现象、参与社会生活、联系生活实际,更好的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既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又巩固了学习成果,还有利于指导学生今后的行动,从而健康成长。

〖环节四〗情境体验 走近生活 约10分钟 请大家一起欣赏“变了味的古诗”,通过点拨归纳 提炼升华,得出结论:人口的剧增、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等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我们该怎么办?在这里引导学生一起回顾我国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综合归纳、分析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必须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欣赏古诗这种轻松愉快地方式突破本课的难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们的正确选择,同时理解运用将知识系统化。〖环节五〗 课堂检测 拓展提升(约5分钟)

人——从——众的人口变化、森——林——木资源变化,以及当今社会洪水、干旱、地震、沙尘暴、泥石流等等极端天气现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坚持保护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早日实现18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五、板书设计: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这样可以让学生思路清晰、要点明确、掌握牢固,收到好的学习效果。这是本节课的知识网络图示。

六、课堂评价:课堂评价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评价中,不仅要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进行评价,还要对情感态度和能力进行评价,更要注重形成、发展、变化的过程。要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突出形成性评价。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评价内容围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质疑释疑能力和学习态度等方面来评价。以小组为单位,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多元化评价以激励学生的学习。例如在小组合作探究环节,我会适时激励小组后进生,让后进生有机会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且以加分的方式鼓励。合作效果特别好的小组我会额外加分,激励小组间的竞争。

七、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教学资源来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力求打造高效、活力、开放的思品课堂。随着信息教育技术的发展,我们更方便地利用共享的网络音像视频资源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运用“班班通”增强课堂效果,提高课堂效率。思想品德课教学本身就带有很强的时政性,在教学中,把当前的时政热点与相关的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巧妙地引入课堂,引起学生的关注、讨论。这样既能增强思想品德课的时效性,又能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主动性,更有利于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校本资源包括教师、学生、校园和教室环境等;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召开“美化校园”、“我爱我校”主题班会,我校花圃的宣传标语、横幅等打造环保氛围浓厚的校园文化;学生自身资源是指教师课前有计划、有指导的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或探究活动,如讨论、辩论、办主题手抄报、主题演讲、发倡议书、走访座谈等等。

篇7:初三政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单项选择题1、2009年12月17日至18日,温家宝总理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世界各国之所以高度关注气候变化,是因为()①关注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的主题②气候变化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 ③气候变化制约着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④气候变化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目前,我国太阳能光热应用面积已占到全球的76%,是整个欧美地区的4倍之多,并以每年20%—30%的速度持续递增。而作为世界最大太阳能制造商的皇明集团创业10年已累计推广太阳能800万平方米,相当于整个欧盟7-8年、整个北美16-18年的推广总量,累计为国家节约1000多万吨标准煤,减少各类污染500多万吨,其一年的推广量就相当欧洲的一倍、比北美两倍还多。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A.大力推动清洁能源建设,可以有效的缓解我国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问题

B.大力推动清洁能源的建设,是解决我国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根本途径

C.我国资源分布不合理,资源浪费严重D.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使我国资源形势更加严峻

3、中国的劳动力有7亿4千万,而欧美所有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只有4亿3千万。中国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中国的下岗和失业人口大约1400万。进城的农民工一般保持在1亿2千万。上述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B.我国劳动力资源匮乏

C.我国老龄化人口逐渐增多D.我国劳动者素质不高

二、不定项选择题

1、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指引下,我国政府通过开展宣传教育,编制行动计划,制定法规政策,实施工程规划,开展调查监测,加强科学研究,强化机构建设,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湿地生态保护的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一个覆盖大部分重要湿地的保护网络体系。这表明()

A.中国是一个负责任大国B.中国的生态环境形势很好

C.中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D.中国正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2、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在节能环保方面要完善并严格执行能耗和环保标准。新上项目必须进行能源消耗审核和环境影响评价,不符合节能环保标准的不准开工建设,现有企业经整改仍不达标的必须依法停产关闭。这说明我国()

A.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B.正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C.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

3、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坚持“好”字优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表明中央政府在经济发展上更加注重体现()的要求。

A.依法治国B.科教兴国C.科学发展观D.保护环境

三、新闻分析

材料一:今年总理《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低碳”一词,我国正在走向低碳经济的时代。应对气候变化,成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外在推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日益明显,依靠低碳经济化解危机、寻求发展已是全球共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我国履行环境责任,占据国际经济竞争制高点的现实途径。推进节能减排,成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要求。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紧迫的资源环境约束问题,我国将节能减排作为国家意志强力推进,制定了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我国转变发展方式,从根本上实现节能减排的必然选择。

材料二:低碳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发展方式。小到吃肉走路等日常生活环节,大到清洁能源开发等世界技术前沿,低碳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低碳经济的核心内容就是低排放、低消耗、低污染。所谓低碳生活,对于我们人的行为来说,就是要尽量地不用或者少用化石性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并且尽量少用能耗。发展低碳经济,已是中国的积极行动。2009年11月,中国公布到2020年的减排目标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将此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抓紧研究制定《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发展低碳经济指导意见》等政策。科技部出了一本小册子叫做《全民节能减排手册》,上面估算了,如果我们一个人一年节省一斤粮食,全国就能减少62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1、请结合思品课的有关知识,从4个方面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

2、“拯救地球,节能减碳”,说说你能做到哪些?(至少4个方面)(4分)

四、新闻分析

据悉,由于需求持续大幅提高而产量增速有限,到2020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都将达到50%左右,我国已经着手制定石油储备计划。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在继续保持国内原油产量稳定的同时,大力开发利用国外石油资源;统筹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国家安全,建立稳定的石油储备和供应体系;坚持开源节流并重,把节约用油放在优先地位;依靠科技创新大力提高石油利用效率,并积极开发石油替代产品,满足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对石油的需求。

1、你是如何看待我国制定的石油储备计划?

2、在能源日趋紧张的今天,你知道我们国家近期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节约能源的具体举措?请你再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A3、A

二、不定项选择题

1、ACD2、ABD3、CD

三、新闻分析:

1、(1)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推进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解决,改善人民生活。

(2)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碳,有利于培养人们的节俭意识,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3)发展低碳经济,能促进节能减排,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

(4)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就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或:符合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的发展观。)

2、少用电吹风、空调;出行方式尽可能选择步行或少乘坐私家车;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爱惜粮食、节约用水等。

三、新闻分析:

1、石油是人类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对于任何国家的发展都很重要。我国近年来能源形势十分紧张,因此国家提出石油储备计划是从我国长远利益考虑的明智之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2、如,夏天写字楼、商场的温度应不低于26度,提倡使用中水灌溉公共绿地等。

篇8: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根据世界商业理事会可持续发展部门的数据显示, 世界范围内的各种建筑占据了40%的全球能源消耗量。在这些建筑的能源消耗部分中, 45%~65%是为了保持建筑内部舒适健康的暖通系统 (HVAC) 消耗的。作为暖通空调节能领域的领导者, 特灵的参与为该生态商务建筑计划合作网络带来了世界一流的节能理念和专业技术。通过特灵卓越的产品和服务为中国用户定制综合的楼宇空调系统解决方案, 帮助业主降低运营成本, 并且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在中国范围内的合作, 特灵空调和拜耳材料科技一起倾其专业技术, 共同致力于为开发商和建筑业的决策者们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并与生态商务建筑计划中的其他伙伴共同努力, 为当今的建筑市场开发出可持续的生态建筑原型, 并由此推动可持续建筑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特灵空调中国区总裁汤琪说:“我们很高兴有机会跟拜耳材料科技合作推进这个生态商务建筑计划在中国的开展。中国建筑市场庞大, 作为在各自领域卓有建树的跨国企业我们非常愿意贡献自己的专业技术帮助推进中国可持续建筑的发展。”

无论是商务建筑, 住宅还是工业建筑, 特灵空调能为各种室内环境提供优化的暖通空调解决方案。特灵关注系统节能, 除了空调设备本身节能外, 通过一系列优化的系统设计使整个空调系统达到最高能效。特灵还强调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能源效率, 通过一整套关怀服务帮助业主未雨绸缪, 使其建筑始终保持高效运行状态。

作为生态商务建筑计划整体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灵空调和拜耳材料科技的合作, 令可持续建筑项目在可节约能耗最大的空调和墙体围护结构2大系统中能实现更有成效的节能效果。

上一篇:侯马市南上官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制度下一篇:重阳节园长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