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要走创新发展之路

2022-09-11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 高等职业教育由于其本身办学的灵活性, 颇受社会的青睐, 发展一度呈良好态势。但是近几年高职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最突出的问题是, 高职教育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实训的条件差, 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短缺和办学指导思想不明确是形成这个局面的主要原因。高等职业教育要摆脱目前迷茫的困境, 应走出一条创新之路。应从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全方位实施创新, 来适应目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就高职教育的发展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1 专业设置应创新, 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力求实现“产销”链接

专业设置是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衔接的纽带, 是学校能否主动、灵活地适应调整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切入点。高职专业的设置必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与前瞻性, 必须主动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通过这种产销链接的形式, 学校专业设置的定向是明确的, 专业建设的目标是清楚的。同时, 由于社会需求的不确定性, 进行专业调整、改造, 同样需要这种产销链接的形式, 给予专业建设以新的内涵。很多学校一些传统专业的改造、专业外延的扩大、专业内容的整合、专业方向的拓展, 甚至一些专业的撤销或停止招生, 同样也是这种产销链接的形式在发挥着作用。如“秘书/计算机应用与维修”、“纺织工艺/工业外贸”、“广告设计与企业策划”等复合型专业的设立, 以及“仓储管理”调整为“物流管理”、“国际商务”调整为“报关与国际商务”等情况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正是由于这些专业瞄准社会需求, 突出办学特色, 培养用人单位急需的技术、工艺、管理、服务岗位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所以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能找准就业方向, 较快地进入到就业岗位。

2 培养模式应创新, 努力打造订单培养方式

实践证明, 很多学校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 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做起, 进行教学体系的改革, 努力打造订单式的培养方式, 在满足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方面迈出了卓有成效的步伐。

2.1 进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整合

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内容体系诣在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素质的提高, 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力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提高学校的社会效益;形成一套比较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努力提高课程讲授质量;充分创造满足课程所必须的实验实训条件,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突出高职办学“实用性”的特色。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结构安排正在越来越多地学校内进行调整, 取而代之的是“2+1”的模式 (即两年在校学习、一年在企业实训) 、企业介入的方式 (即根据企业需要、调整专业基础课或者专业课) , 课程整合的方法 (即调整部分基础与专业基础课程, 增加技术基础课, 安排技术含量高的实训课程) 等。

2.2 实施订单培养试点

鉴于一些学校的办学管理体制本来就隶属于相应的产业集团, 学校可以积极的利用这种天然的联系纽带, 进行订单式的培养试点;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的培养目标方面有别于以“高层次创新人才为核心”的普通高等教育, 是以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较强社会适应性的技术性、应用性特色人才为目标。因此学校在办学时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面向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 遵循产学结合的规律, 形成具有“地方性”的自己的特色。高职学校要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争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应在“职业”“技术”上下功夫, 要敢于创新, 依托企业, 形成产教结合、校企结合的“订单式”“半工半读式”“校企结合式”办学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是由用人单位根据其自身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情况, 提出订单, 由学校按照用人单位提出的要求, “量身定作”进行有目的的培养, 以期学生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方面满足企业的要求。目前国内许多的职业技术学院皆采取了此类的培养模式, 积累了相当多成功的经验。

3 教师队伍的建设应创新, 建立突出“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高职教育其鲜明的特色在于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 这就决定了必须有一支高素质高规格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与之相适应。解决“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问题应从内外两个方面入手, 采取双向互动的方法。一方面要走出去,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学校可规定专业教师每年拿出一定时间到企业去顶岗锻炼、调查研究, 在实践中学习操作技能、了解专业技术发展的态势和新的知识信息, 以不断改进和充实自己的教学内容;鼓励教师参加社会上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考试, 使教师将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能够适应进行社会培训与担任专业职称考核评委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请进来。从企业聘请具有相当学历、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如工程师、会计师、审计师、统计师等进入课堂, 作为兼职教师, 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训技能的培养锻炼。兼职教师在高职的教育教学、实践指导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高职教育实现特色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通过双向互动, 形成一支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满足培养目标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4 办学机制应创新, 按市场经济的要求促进高职教育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采取灵活学制和灵活学习形式, 推行弹性学习制度, 弹性学习制度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机制。 (1) 弹性学习制度的形式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观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弹性学习制度是一种高度强调学生主体性和利益最优化的自主学习方式, 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创新型的人才。 (2) 弹性学习制度发展了人的个性, 促进了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大发挥。弹性体现了灵活多变和适应性, 制度体现了系统、整合和规则性, 注重因材施教, 保证人的个性发展。 (3) 弹性学习制度中的课程系统是以多元人才观为指导, 实施“宽基础, 活模块”的课程体系, 既能为学生共性发展搭建基础平台, 以能通过模块设置将课程分层次, 引导学生分流, 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扩大优质教学资源, 发挥规模优势;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 采取多媒体授课, 网上学习和指导。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担负着培养一流生产、管理、服务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任务。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办学形势下, 应从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内容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 要敢于创新, 只有不断地创新学校才能发展。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担负着培养生产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高职教育要寻求发展, 在教育教学中, 应从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打造品牌, 走创新发展之路。

关键词: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师资队伍

上一篇:基于模糊数学的公路路线评判方法研究下一篇:建筑二次供水方式及优缺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