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校园实施方案

2024-04-12

数字化校园实施方案(精选6篇)

篇1:数字化校园实施方案

南街小学建设数字化校园示范校实施方案

数字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进行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开展数字化校园创建活动旨在充分利用信息化设施设备和优质教育资源,为广大师生、管理者和家长提供一个数字化的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校园生活和家校互动的数字化环境,从而提高师生信息素养、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水平。

一、指导思想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信息教育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有利促进学校办学理念转变和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有利于推动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有利于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有利于提高教育管理效果和水平。

二、工作目标

1、总目标

充分整合利用现有信息化资源,大力加强学校的数字化环境建设,积极探索数字化手段在校园环境、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学习手段、家校互动等方面的发展路径和方法,逐步形成教育信息化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有效模式和体制机制,全面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子目标

①校园环境数字化:

构建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高畅通的校园网;实现“班班通”,各功能室配备信息技术设备;配备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的计算机,使生机比、师机比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构建浓厚的校园数字文化氛围。

②教学教研网络化

将校本教研与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结合起来,逐步建成校本资源体系,实现共建共享;积极推进网络教研,在每位教师建设教育教学博客的基础上,建立校长工作室、名师工作室、班主任工作室和教师协作组,通过网络开展集体备课、专题研讨等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③学习手段信息化

积极探索基于利用数字化教学方式渗透课堂的教学模式,合理、科学、有效地使用好“白板”教学,促进学校办学 理念更新和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多元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综合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④学校管理信息化

构建以学校信息联网的综合管理体系,建立校园广播、校园安全监控、校园管理系统(包括学校办公室、学校财务、教务处、教研室、年级组、安保科、政教处等部门信 1

息发布和协调活动的工作和管理),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教育管理领域和各个环节,全面实现管理信息化。

⑤公共服务信息化

加强学校网站建立,加强教师博客和工作室的应用,构建开放,便捷的家校互动和校务信息发布平台,为学生、家长和教职员工提供优质服务。

三、现状分析

1、设备现状

多年来,我校得到了各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为使学校信息化向更深层次发展,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现就我校信息化目前的状况作一阐述。网络中心现状:学校没有网络中心机房。

校园计算机终端现状:学校共有学生机房1个共45台,分别承担四个年级16个教学班的信息化教学。27个教学班分两批次安装了班班通电子白板教学系统(其中两个班为幕机),用于行政办公的机器、教师用机也26台。现已作为教师用电脑分配到各办公室用做备课。学校生机比为30:1,师机比为3:1。按照标准化配置的要求还相去甚远。

校园广播网现状:学校的有线广播网络,采用了智能控制器,具有独立的分区广播功能,各区域可以独立进行分区广播。拥有独立的智能定时控制,可以分时间段播放各类音频信号,例如学生广播台、眼保健操、英语听力测试等。

学校目前暂无电子阅览室、语音室。

2、成果应用

◆ 校园网络平台日臻完善

我校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有网站、论坛、家校互动平台、资源库、学科网、教师平台、心理测评系统、即时交流平台以及FTP服务、视频点播服务等,其配置、管理、培训、应用工作是非常繁重的,我校网络中心克服重重困难,刻苦钻研、经常加班加点,保证了校园网络的正常运行。特别是运行这么多年后,随着计算机数量、用机人数的增加,辅助教育教学的推广及多媒体应用的深入,我们的带宽、服务器、人员配置明显不足,我们网络中心及时做出了策划、调整、更新、调试。现有校园网络平台已基本做到了每个处室、各教研组都有自己的信息发布、成果展示板块,每个学科都有教学资源库,基于校园网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也初具雏形。

◆信息库建设初举规模

教学资源库建设:几年来,我们通过自制、收集、购置、接受赠送、上级配置等形式,拥有了网络教学资源库、新课标示范教案库、新课标教材配套课件集等近1T容量的网络资源。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

校本教育资源(电子文档)积累:校园网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工作平台,我们要求各组室的所有成果都要在校园网上展示出来,如好课件、好教案、好文章、好的经验交流材料、重要信息(含文字、照片、音视频)等都要上传校园网并发布。几年下来,我们已积累有近30G容量的电子资料,这是我校宝贵的电子文档资料。

◆学科教学支持网为学校新一轮发展和二期课改奠定了基础

经过各教研组的努力,我们已经在校园网上构建了各学科的教学支持网,为学科教师与学生提供全新的学习工具,这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实现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同时,学科教学支持网是校园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将大大提高校园网的利用效率。学科教学支持网站具有学校、教师和学科鲜明教育教学特色,由学校或学科教师建设的,体现某学科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活动为核心的网站。学科教学支持网站的宗旨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理想的学习工具。

四、组织实施

1、设立领导机构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需要强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证。学校主要领导将直接负责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对有关工作进行规划、组织、协调,同时明确各职能部门及相关信息人员的职责。

组长:杨志华

副组长:江水河

组员:李旭荣、武军彦、路宏丽、郭小宁、巨永春、张进军

2、组织师资培训

教师信息化的专业准备不足,是当前制约基础教育信息化进一步发展最突出的瓶颈,因此数字化学校建设成败的关键是人员的培训和学习。只有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业务水平高、技术较强的骨干教师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全面提高学生信息技能和信息素养,才能使数字化学校的建设顺利进行。

3、优化软硬件环境

①校园网络系统

校园网络是数字校园的最基础的设施,没有相应的网络基础设施,数字不能流动,就不可能形成数字的空间。我们的设想是:优化学校公共网络设施的。优化学校语音广播网络,添置相关设备,完成语音信号的数字化,做到数字化的语音、视频信号在网上传输。建设千兆校园网络系统,采用多网合一的多媒体综合校园网解决方案,实现计算机局域网、智能广播网和数字监控网的数字化多网合一。教室计算机除普通计算机常规功能外,还融集控、视音频直播等功能,并有课件点播、VOD点播、AOD点播、双向电视教学、示范教学、教学评估智能广播等多项功能。

建设网络基本服务体系,加大网络出口宽度:我们的设想是:除校校通外,学校还应有相当带宽的网络出口,保证学校数百台电脑和因特网的数据交换。同时还应有相当数量的服务器用于校园网的各种功能的开发。比如:WEB服务、FTP服务、SQL服务等。

我们的设想是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数字图书馆、教学资源库、管理信息系统和网络教学系统,都要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因为它们是数字校园的核心支持系统。否则,网络就成了一个空架子。

②广播电视系统

我们的设想是在教育局的支持下,添置数字非线编系统和摄录系统、数字点播和直播系统,建设一个真正的数字电视台,在校园电视台更好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基础上,建设成榆次区的品牌以至晋中市的品牌。

③ 一卡通管理系统

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具有电子身份识别和电子钱包的功能,替代校园传统的日常生活所需的教师工作证、学生证、借书证、各种体育娱乐设施使用和现金交易,达到证件、考勤和娱乐等收费的全电子化和智能化。我们的设想是校园一卡通系统通过与其它的各个管理系统模块的信息连接,将整个校园网有机、高效地带动起来,使得校园各个方面的工作因IC卡的高效、简便而更加顺利。校园IC卡管理系统的基本职能应包括身份验证、代币和信息管道等,各个职能的实现建立在办公自动化和校园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财务管理及其相关的系统等的基础之上。IC卡的身份验证职能建立在教师、学生档案的基础上;代币的职能建立在财务管理及其相关的系统的基础上;信息管道的职能建立在校园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教务系统、物资管理系统等的基础上,由上述各个系统提供基础数据和内容,能形成对某个人的全方位综合信息的了解。

④其它方面

目前我校每个教师的办公桌上都有了网络端口,我们的设想是在数字化校园的进程中争取做到人手一机,充实计算机及附属设备,营造良好数字化环境。以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行政办公系统:包括各类文件、通知、通告、网上请假审批、网上工资签单、教育教学信息的网上传输等。

教学支持系统:包括学生成绩网上管理、网上作业、网上备课、网上教案课件管理、网上论文管理、网上试卷管理、网上课表管理、网上调课等等。

德育管理系统:包括网上心理健康教育与生活指导、网上心理咨询、网上学生信息调研、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等。

科研管理系统:教育科研及课题管理是学校的另一个中心,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同样影响到教育科研及课题管理的模式和机制,大大提高学校教科研的创新水平,在某些方面又进一步促进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提高教学效益。学校教科研管理通过网络,更大程度上实现了自动化,而且从“管”更多地转向协调服务,及时准确地提供各种最新的教科研信息;建立课题研究专题网站,利用专题网站促进教科研成果引入教学,使课题研究成果在教学中得到反映。另外,通过专题网站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校知名度。教育科研及课题管理的网络化、数字化有利于学生了解新课改、新课标的前沿信息,吸引学生参与教师教科研工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档案管理系统:逐步建立完善的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档案数字化,提高档案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改善档案的保存条件,使学校的校务、教学、德育、人事档案等方面建设成规范化、标准化、系列化的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局域网服务学校各部门,而且可以借助城域网络直接为教育局有关部门提供服务。

图书管理系统:图书馆一方面将自己原有的资源数字化,同时引进更多的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以及网络数据库,并建立网络化的图书管理系统,为全校师生乃至校园外的学生提供全天候服务(包括检索、预约、传递、浏览、信息服务等)。

图书信息及管理的数字化系统由数据处理、查询、查重、统计打印、验收及数据维护、超期书查询、信函订书等功能构成;中文编目子系统由图书编目、查询、查重、打印、统计、格式转换、库维护等功能模块组成;流通子系统由以下几大功能模块构成:图书借还、图书续借、图书预约、查询、罚款处理、书证管理和其他;期刊管理子系统可以完成期刊订购、过刊管理、数据统计等工作;图书典藏子系统包括入藏登记、密码修改。入藏登记指明每册图书的条码号、馆藏位置及是否允许流通;论文管理子系统包括数据处理和系统管理;公共检索子系统包括馆藏目录检索、论文信息检索、联合编目库检索、读者数据检索。

后勤管理系统:能及时了解学校的固定资产及办公设备等方面情况。

4、分段实施步骤

①2013.5----2013.12,加强教师信息素养培训,建设完善学科支持网,改善学校基本设施,实现计算机班班通,深化管理应用。

②2014.1----2016.7:充分利用学校信息技术,实现计算机组组通。依托宽带网络,建立一个多层次、创新型、开放式的学校。以数字化校园的创建为契机,全面提高学校办学的质量和效益;结合晋中市的要求,以新的人才观、教学观和管理理论为指导,更新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和沟通模式,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③2014.7----2017.7:实现计算机人人通,信息技术环境与校园人文环境实现有机融合,信息技术应用在学校各方面实现全面渗透,教育信息化延伸至家庭和社区,建成数字化学校。

总之,网络化、数字化的学校管理运行模式将引发传统管理体系的深层变革,使整个办公、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更高效、更便捷,决策更民主、更科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将有力推进南街特色的新型管理模式,为南街小学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

左权县南街爱乐希望小学

2013.9

篇2:数字化校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南京市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和《南京市“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工作目标,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为创造数字化校园环境,实现汤泉小学的跨越式发展,以引领教师发展、培养骨干、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质量为宗旨,添置、整合各种信息化硬件设施,全面提高师生信息技能和素养,提升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为创建汤泉小学数字化校园打好坚实基础。我校现制定创建“数字化校园”实施方案。

二、组织领导 组 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副校长)组 员:

三、学校基本设施

我校目前已具备数字校园建设的各项硬件的条件。

1.信息技术教学设备。学校现有2个信息技术教室分别兴建于2006年和2011年,目前设备完好率达97%以上,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保障。

2.网络硬件设备。校园已接入Internet网络(带宽20M),并已保证信息点公布到每个教室、办公室。另外架设了2台无线路由,为无线网络办公提供便利。专用服务器2台,分别用于外网和内网服务。从基础上保证了数字化校园的运行。另外

3.多媒体教室。学校拥有多媒体专用教室两个,拥有全套的多媒体设备,24个普通教室中12个教室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另有便携式教学多媒体设备一套。

4.校园网和数字化校园平台。学校有设备报修平台、文档管理平台、教师绩效管理平台、学生评教平台、新生登记平台、学籍管理平台、学生学情登记分析平台、信息技术课登记评价平台,心理咨询平台等,符合数字化校园要求的平台,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的信息化。

5.教师办公电脑配备。多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教师信息化硬件建设,目前为止我校为班主任每人配备了1台办公电脑。每个普通教师(非班主任)办公室配备了2-3台办公电脑。

四、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我们以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为重点,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以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为关键。全面实施数字化校园工程,努力实现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推进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发展。

1、在现有信息化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网站改版和校园网建设,加强对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和专业信息化人员技能水平的培训,促进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应用系统及资源的建设与使用,将学校打造成一个教师、学生、家庭及社会都可参与的无边界的“数字化校园”。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2、加强教师培训。一方面努力培养和充实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广泛开展面向全体教师和各类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充分利用市区校已有资源加强教师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3、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努力实现有关设备及课程等资源的融通与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要本着实事求是、经济、适用、高效相统一的原则,精心设计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加强校本资源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开发课程资源的研究,有效利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资源,努力形成学校的课程教学资源体系。

4、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将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手段,并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题组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在教学进程中研究,在研究基础上提高。通过积累和实践,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转变教师的观念,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5、积极推进教育管理的信息化。结合市级《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管理平台架构与应用的研究》课题,进一步建设完善数字化校园管理应用平台,实现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后勤服务的等方面的数字化管理,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提升学校办学层次。

五、实施步骤

(一)、创设良好的网络环境

1、硬件网络架构

(负责部门:信息处 实施时间:2012年7月)

数字化校园建设从硬件建设上可分为三块:校园网、服务器和电脑设备、数字输出设备。(1)、校园网具备三层交换功能,并通过100M光纤宽带接入教育城域网或因特网,内部100M交换至桌面,全面规划和布置校园信息点;

(2)、校内配置3台以上的服务器,采用虚拟化平台 VMware vSphere,实现企业级应用程序虚拟化。通过服务器整合减少开销,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通过缩减物理基础架构和提高服务器/管理员比率,降低成本;提高硬件和应用程序的可用性;实现了灵活性;提高桌面的可管理性和安全性。架设服务器集群用于校内网站系统、校内资源库和管理及教学平台等服务;

(3)、力争教师每人一台台式机或笔记本;(4)、力争实现每个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

(5)、改造网络机房,升级部分配置较低的电脑,利用硬软件实现安全高效信息技术教学;(6)、新建校园电视台、录播室;(7)、完善视频监控系统和报警系统。

2、软件系统配备:

(负责部门:信息处 实施时间:2012年9-2013年6月)(1)、外网网站平台

报导学校动态及宣传公告资讯等,并为师生提供展示风采的舞台。 划分成对外与对内两个逻辑区域  栏目分类合理,实现动态更新  为每位教师分配一个登陆帐号  对所有发布信息实现专人审核(2)、内网管理平台

提供校内各项基于WEB的管理平台,使用自行开发的管理平台等软件。

 办公自动化管理:收发公文管理、发布通知公告,包括每周工作安排、学期计划总结、各种临时性活动安排、外出登记和校内文件传输等(权限分配:校内每位教师和各处室负责人);

 教务管理:教学基本信息和课程表管理,包括课程、学科、年级开设等。(权限分配:教务处);

 教师绩效管理:对教师常规工作及临时布置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记录、分析统计;  学籍管理:利用南京市学生管理平台对学生入学分班、转入转出、休学等进行管理(权限分配:教务处 学籍管理员);

 学生学情分析管理:成绩输入、分析(权限分配:教务处及各任课教师) 学生成长管理:输入及查询(权限分配:班主任 学生、家长、任课教师);  财务管理系统;

 图书、实验和校产网上管理系统。(3)、内网教学平台

提供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工具,方便师生以较少的时间投入获取最大的工作和学习效益。电子备课转向网络化,形成全校共享的课程资源;(4)、学校教学资源库 利用校内服务器或其它网络存储设备分类存放和管理各类教学资源,如课件、教案、教学素材、案例实录、数字图书等,实现信息资源在校内共享,最大程度地提高校内资源的利用率。

(5)、邮件系统建立电子邮件系统,为每位教师分配或在因特网上申请一个电子信箱,方便教师同校内外的交流。

(6)、建立面向Internet的网盘系统,为每位教师分配一个网络磁盘空间,便于个人资料的存储。

(7)、病毒防治与数据安全保障

 学校设立专人负责网络安全管理工作;(信息处)

 在所有服务器和终端安装有效的防病毒软件并定期升级病毒代码和防、杀毒引擎;软件系统要及时安装升级补丁;

 安装网络过滤系统,防止黄色和非法网络信息的入侵;

 保存记录学校6 0天以上学校所有终端上网日志和服务器管理、使用日志;  定期对服务器数据库作策略异地(异机)备份,保存最近一周的数据库。

(二)、建立并充实数字化资源库

(负责部门:教务处、信息处 实施时间:2013年7月-2014年1月)数字化资源建设是数字化校园的重要元素,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外部资源: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科研外部资源。如,教育网站提供的资源库、中小学教育信息网等,通过购买或下载,丰富校园网上的资源。也可以组织发动全校教师将自己平时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收集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上传到资源库中,丰富资源库中的教育教学资源。

2、内部资源:以学校原有资源库为主体,将教学光盘、磁带、图片等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放到校园网上,并将教师自己平时上课开发的课件也搜集整理到校园网上,以不断充实数字资源库。

有了充足的数字化资源,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就有了源源不断的“活水”,就有了更多的手段和更广阔的空间,从而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三)、加强信息培训,完善管理机制(负责部门:教务处、信息处)

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加强新课程与信息技术应用相结合的培训,使教师从制作演示型课件的阶段转向以改变传统教和学方式为重点的课程整合阶段,探索基于多媒体环境以及网络资源环境下学与教的问题研究,同时加强对师生网络化的人文教育,最终全方位营造学校教育的数字化环境,把基于网络的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新方式全面引入各学科教学,建成数字化学校。

(四)、重视教育教学及教科研管理的应用(负责部门:教务处、德育处、信息处)

1、推行电子化备课。指导教师利用相关教育资源和素材进行电子备课,并有每节课的电子教案、二次备课记录及教后记。

2、教师在现代教育理念的科学指导下,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利用网络环境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习的能力明显提高。

3、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研活动,并积极开展校内外网上研讨交流。4建设内容丰富、构架合理、服务教育教学、展示师生风采的学校网站。有专人负责维护更新。注重学生专题网站的建设。

6、积极实施《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管理平台的架构与应用》课题的研究,7、注重成果的积累。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竞赛,制定相应的奖励方案,调动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8、创建领导小组对各部门进行考核,考核的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有奖有罚,提高积极性。

创建数字化校园,既是上级部门对我们的要求,是我们每一个师生心中的向往。是提高学校教学与管理质量的有效方式。

对上级部门的几点建议:

1.上级部门多给予指导,以此来加深我们对“数字化校园”的理解,在我们创建数字化校园的过程中给予及时有效的帮助。

2.对照“十二五”版的小学基装标准,我校在硬件设备上还有所欠缺。

1、教师办公用电脑的添置;

2、校园电视台、录播系统的建设;

3、服务器及千兆交换机的添置。

4、学校2006年启用的机房的升级或更新。

3.恳请上级部门对学校信息技术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出指导性的意见。以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字化校园”建设中。

小学

篇3:数字化校园解决方案

数字化校园起源于美国,即以网络为基础,利用计算机技术、 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全部数字化,并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从而实现教育过程的信息化、数字化,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管理水平与效率的目的。

2.数字化校园的解决方案

数字化校园的解决方案一般包括三个方面: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资源建设、组织建设。环境建设指的是网络基础设施、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学管理系统等应用软件系统的建设。资源建设主要包括与教学相关的资料和文档累积。组织建设主要包括实施机构、技术队伍、规章制度的建立等。三者中环境建设是基础,资源建设是核心,组织建设是保障。

3.数字化校园网络体系结构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涵涵盖了学校各项活动的每一个角落。本文就环境建设与资源建设两方面,阐述我校的数字化校园网络体系结构。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具体方面:网络基础平台、应用支撑系统。其中基础平台包括校园网络基础硬件环境建设,应用支撑系统包括公共认证系统以及各种应用资源和软件。我校的数字化校园网络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

数字化校园网络体系结构

3.1教务管理系统

教务管理系统实施教务管理的职能,具体包括教师管理系统、 学生管理系统、课表管理系统、自动排课系统、成绩管理系统、教案管理系统以及考试系统等。

3.2教学与学习管理系统

教学与学习管理系统可以使教师的教学过程管理信息化、自动化。也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网络化、自动化。此系统主要包括学习信息点播查询系统、视频存储与广播系统、远程教学管理系统以及多媒体课件制作与管理系统等。

3.3办公自动化及管理信息系统

此系统旨在全面提高行政办公人员的管理效率,提高管理质量。使日常繁琐、枯燥的工作变得比较简单愉快。办公自动化及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文件管理系统、会议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以及人事管理系统等。

3.4校园一卡通系统

校园一卡通系统是为了方便学生与教职工更方便地完成校园中的所有活动。它利用IC卡作为电子身份的载体。校园一卡通系统主要包括用户注册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食堂管理系统、机房自动化管理系统、宿舍和办公室门禁系统等。

以上几个方面的应用系统在我校的实施,是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起步阶段所做的通盘考虑的基本应用支撑系统,其中,教务管理、教学学习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是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初级阶段最基本的内容和核心组成部分,而校园一卡通系统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程,随着这些系统的不断完善,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将逐渐走向成熟。

摘要:数字化校园为学校师生提供了信息的快速传递与资源共享,丰富了师生各方面的知识,提高了校园管理水平。在分析理解数字化校园的内涵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数字化校园的解决方案,介绍了学校的数字化校园网络体系结构。

篇4:数字化校园解决方案

摘 要:数字化校园为学校师生提供了信息的快速传递与资源共享,丰富了师生各方面的知识,提高了校园管理水平。在分析理解数字化校园的内涵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数字化校园的解决方案,介绍了学校的数字化校园网络体系结构。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解决方案;校园网络体系结构

1.数字化校园的内涵

数字化校园起源于美国,即以网络为基础,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全部数字化,并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从而实现教育过程的信息化、数字化,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管理水平与效率的目的。

2.数字化校园的解决方案

数字化校园的解决方案一般包括三个方面: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资源建设、组织建设。环境建设指的是网络基础设施、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学管理系统等应用软件系统的建设。资源建设主要包括与教学相关的资料和文档累积。组织建设主要包括实施机构、技术队伍、规章制度的建立等。三者中环境建设是基础,资源建设是核心,组织建设是保障。

3.数字化校园网络体系结构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涵涵盖了学校各项活动的每一个角落。本文就环境建设与资源建设两方面,阐述我校的数字化校园网络体系结构。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具体方面:网络基础平台、应用支撑系统。其中基础平台包括校园网络基础硬件环境建设,应用支撑系统包括公共认证系统以及各种应用资源和软件。我校的数字化校园网络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

3.1教务管理系统

教务管理系统实施教务管理的职能,具体包括教师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课表管理系统、自动排课系统、成绩管理系统、教案管理系统以及考试系统等。

3.2教学与学习管理系统

教学与学习管理系统可以使教师的教学过程管理信息化、自动化。也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网络化、自动化。此系统主要包括学习信息点播查询系统、视频存储与广播系统、远程教学管理系统以及多媒体课件制作与管理系统等。

3.3办公自动化及管理信息系统

此系统旨在全面提高行政办公人员的管理效率,提高管理质量。使日常繁琐、枯燥的工作变得比较简单愉快。办公自动化及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文件管理系统、会议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以及人事管理系统等。

3.4校园一卡通系统

校园一卡通系统是为了方便学生与教职工更方便地完成校园中的所有活动。它利用IC卡作为电子身份的载体。校园一卡通系统主要包括用户注册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食堂管理系统、机房自动化管理系统、宿舍和办公室门禁系统等。

以上几个方面的应用系统在我校的实施,是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起步阶段所做的通盘考虑的基本应用支撑系统,其中,教务管理、教学学习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是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初级阶段最基本的内容和核心组成部分,而校园一卡通系统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程,随着这些系统的不断完善,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将逐渐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黄朝阳,徐颖.一种改进的基于挑战、应答机制的动态口令认证方案[J].中国科技信息,2009(4):103-105.

[2]黄朝阳.一种实用的Kerberos双因素统一身份认证方案[J].中国科技信息,2009(19):109-110.

[3]许学洋.数字化校园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的作用与实践[J].中原工学院学报,2009,20(6):72-75.

[4]孙月洪.统一身份认证在数字化校园中的作用与实践[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9,9(2):37-39.

(作者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

摘 要:数字化校园为学校师生提供了信息的快速传递与资源共享,丰富了师生各方面的知识,提高了校园管理水平。在分析理解数字化校园的内涵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数字化校园的解决方案,介绍了学校的数字化校园网络体系结构。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解决方案;校园网络体系结构

1.数字化校园的内涵

数字化校园起源于美国,即以网络为基础,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全部数字化,并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从而实现教育过程的信息化、数字化,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管理水平与效率的目的。

2.数字化校园的解决方案

数字化校园的解决方案一般包括三个方面: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资源建设、组织建设。环境建设指的是网络基础设施、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学管理系统等应用软件系统的建设。资源建设主要包括与教学相关的资料和文档累积。组织建设主要包括实施机构、技术队伍、规章制度的建立等。三者中环境建设是基础,资源建设是核心,组织建设是保障。

3.数字化校园网络体系结构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涵涵盖了学校各项活动的每一个角落。本文就环境建设与资源建设两方面,阐述我校的数字化校园网络体系结构。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具体方面:网络基础平台、应用支撑系统。其中基础平台包括校园网络基础硬件环境建设,应用支撑系统包括公共认证系统以及各种应用资源和软件。我校的数字化校园网络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

3.1教务管理系统

教务管理系统实施教务管理的职能,具体包括教师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课表管理系统、自动排课系统、成绩管理系统、教案管理系统以及考试系统等。

3.2教学与学习管理系统

教学与学习管理系统可以使教师的教学过程管理信息化、自动化。也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网络化、自动化。此系统主要包括学习信息点播查询系统、视频存储与广播系统、远程教学管理系统以及多媒体课件制作与管理系统等。

3.3办公自动化及管理信息系统

此系统旨在全面提高行政办公人员的管理效率,提高管理质量。使日常繁琐、枯燥的工作变得比较简单愉快。办公自动化及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文件管理系统、会议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以及人事管理系统等。

3.4校园一卡通系统

校园一卡通系统是为了方便学生与教职工更方便地完成校园中的所有活动。它利用IC卡作为电子身份的载体。校园一卡通系统主要包括用户注册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食堂管理系统、机房自动化管理系统、宿舍和办公室门禁系统等。

以上几个方面的应用系统在我校的实施,是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起步阶段所做的通盘考虑的基本应用支撑系统,其中,教务管理、教学学习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是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初级阶段最基本的内容和核心组成部分,而校园一卡通系统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程,随着这些系统的不断完善,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将逐渐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黄朝阳,徐颖.一种改进的基于挑战、应答机制的动态口令认证方案[J].中国科技信息,2009(4):103-105.

[2]黄朝阳.一种实用的Kerberos双因素统一身份认证方案[J].中国科技信息,2009(19):109-110.

[3]许学洋.数字化校园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的作用与实践[J].中原工学院学报,2009,20(6):72-75.

[4]孙月洪.统一身份认证在数字化校园中的作用与实践[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9,9(2):37-39.

(作者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

摘 要:数字化校园为学校师生提供了信息的快速传递与资源共享,丰富了师生各方面的知识,提高了校园管理水平。在分析理解数字化校园的内涵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数字化校园的解决方案,介绍了学校的数字化校园网络体系结构。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解决方案;校园网络体系结构

1.数字化校园的内涵

数字化校园起源于美国,即以网络为基础,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全部数字化,并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从而实现教育过程的信息化、数字化,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管理水平与效率的目的。

2.数字化校园的解决方案

数字化校园的解决方案一般包括三个方面: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资源建设、组织建设。环境建设指的是网络基础设施、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学管理系统等应用软件系统的建设。资源建设主要包括与教学相关的资料和文档累积。组织建设主要包括实施机构、技术队伍、规章制度的建立等。三者中环境建设是基础,资源建设是核心,组织建设是保障。

3.数字化校园网络体系结构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涵涵盖了学校各项活动的每一个角落。本文就环境建设与资源建设两方面,阐述我校的数字化校园网络体系结构。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具体方面:网络基础平台、应用支撑系统。其中基础平台包括校园网络基础硬件环境建设,应用支撑系统包括公共认证系统以及各种应用资源和软件。我校的数字化校园网络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

3.1教务管理系统

教务管理系统实施教务管理的职能,具体包括教师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课表管理系统、自动排课系统、成绩管理系统、教案管理系统以及考试系统等。

3.2教学与学习管理系统

教学与学习管理系统可以使教师的教学过程管理信息化、自动化。也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网络化、自动化。此系统主要包括学习信息点播查询系统、视频存储与广播系统、远程教学管理系统以及多媒体课件制作与管理系统等。

3.3办公自动化及管理信息系统

此系统旨在全面提高行政办公人员的管理效率,提高管理质量。使日常繁琐、枯燥的工作变得比较简单愉快。办公自动化及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文件管理系统、会议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以及人事管理系统等。

3.4校园一卡通系统

校园一卡通系统是为了方便学生与教职工更方便地完成校园中的所有活动。它利用IC卡作为电子身份的载体。校园一卡通系统主要包括用户注册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食堂管理系统、机房自动化管理系统、宿舍和办公室门禁系统等。

以上几个方面的应用系统在我校的实施,是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起步阶段所做的通盘考虑的基本应用支撑系统,其中,教务管理、教学学习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是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初级阶段最基本的内容和核心组成部分,而校园一卡通系统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程,随着这些系统的不断完善,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将逐渐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黄朝阳,徐颖.一种改进的基于挑战、应答机制的动态口令认证方案[J].中国科技信息,2009(4):103-105.

[2]黄朝阳.一种实用的Kerberos双因素统一身份认证方案[J].中国科技信息,2009(19):109-110.

[3]许学洋.数字化校园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的作用与实践[J].中原工学院学报,2009,20(6):72-75.

[4]孙月洪.统一身份认证在数字化校园中的作用与实践[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9,9(2):37-39.

篇5:中学创建数字化校园实施方案

创建“数字化校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人类社会己进入信息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数字化校园就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应用,通过打造数字化校园,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学校数字化的跨越式发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实现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领导

组 长:甘金炎(校 长)

副组长:伍平宗 伍星强 梁智源 侯永康

组 员:项国贤 宋少权 戴伟良 周其鉴 何卓雄 黄伟东

刘金棠 梁裕坚 余

佳 何井之 周火兰 陈间好

三、学校基本设施

我校目前已具备数字校园建设的各项硬件的条件。

1.广播和闭路电视系统。学校有比较齐全的常规教学设备,有完善的校园广播网和闭路电视系统。学校广播网和闭路电视系统分布到学校每个班级。

2.网络硬件设备。校园已接入Internet网络(带宽100M),并已接入到每个教师、办公室和教师宿舍。校园内网采取的是高效路由器集中管理,实用软件防火墙。专用服务器3台。从基础上保证了数字化校园的运行。

3.多媒体教室。学校拥有多媒体专用教室1个,学校的所有教室和实验教室和、网络教室全部安了多媒体设备用于教育教学,为教师更好的开展多媒体教学活动创造了条件。

4.校园网和数字化校园平台。学校有电子备课平台、文档管理平台、校务办公平台、资源共享平台等,符合数字化校园要求的平台,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的信息化。

5.教师用机配备。学校非常重视教师信息化硬件建设,2010年9月学校为所有教师配备了办公微机20台。

四、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我们以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为重点,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以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为关键。全面实施数字化校园工程,努力实现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推进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发展。

1.在现有信息化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网站改版和校园网建设,加强对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和专业信息化人员技能的培训,促进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应用系统及资源的建设与使用,将学校打造成一个教师、学生、家庭及社会都可参与的数字化校园,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2.加强教师培训。一方面努力培养和充实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广泛开展面向全体教师和各类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充分利用县教育局名师示范课、数字题库,教育科研网等资源加强教师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3.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努力实现有关设备及课程等资源的融通与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强校本资源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开发课程资源的研究,有效利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资源,努力形成学校的课程教学资源体系。

4.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将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手段,并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课题研究,课题小组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在教学进程中研究,在研究基础上提高。通过课题的实施,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转变教师的观念,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5.积极推进教育管理的信息化。进一步加强建设数字化校园管理应用平台、沂水县电教管理系统、中迪数字题库等,实现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后勤服务的数字化管理,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提升学校办学层次。

五、实施步骤

(一)、创设良好的网络环境 1.硬件网络架构

(负责人:总务处 实施时间:2012.6~2012.8)

数字化校园建设从硬件建设上可分为三块:校园网、服务器和电脑设备、数字输出设备。

(1)购买三层交换机,使校园网具备三层交换功能,与现有高效路由器有效整合,确保校园网的速度、高效、安全,并通过100M光纤宽带接入教育城域网,内部100M交换至桌面,全面规划和布置校园信息点;

(2)校内配置3台以上的服务器,用于接入代理、校内网站系统、校内资源库和管理及教学平台等服务;

(3)筹备资金购买智能交互白板等大屏幕输出设备,为开展视频会议打基础。

(4)按最大班额数再配备一口多媒体网络教室。同时改造旧网络机房,升级部分配置较低的电脑,并配备过滤系统,使之兼具学校“绿色网吧”功能;

(5)创建校园演播室和广播系统。2.软件系统配备:

(负责人:校办、教导处、信息中心 实施时间:2012.8---2012.9)(1)外网网站平台

学校网站全面改版,开辟精品教学资源专区,开放校园论坛,教师博客等栏目,为师生提供展示风采的舞台。

栏目合理分类,实现动态更新 为每位教师分配一个登陆帐号

设置管理员,实现信息的专人管理,专人录入。(2)内网管理平台

提供校内各项基于WEB的管理平台,使用自行开发的管理平台等软件。

信息化平台:收发公文管理、发布通知公告,包括每周工作安排、学期计划总结、各种临时性活动安排、外出登记和校内文件传输等(权限分配:校内每位教师和各处室负责人);

教务管理:教学基本信息和课程表管理,包括课程、学科、年级开设等。(权限分配:教务处);

教师管理:教师信息维护及查询,包括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情况、获奖情况等(权限分配:校办及每位教师);

学籍管理:依托山东省基础教育管理信息化平台,学生入学分班、转入转出、升留降跳、学号等(权限分配:教务处)、学生信息维护及学籍查询(权限分配:班主任);

成绩管理:成绩输入(权限分配:教务处及各任课教师)综合素质管理平台:评语输入及查询(权限分配:班主任);

完善图书和校产网上管理系统,实验管理系统。(3)内网教学平台

提供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工具,方便师生以较少的时间投入获取最大的工作和学习效益。

能把教案直接生成学案、演示文稿、互动课件;

能把备课的普通的电子化转向网络化,形成全校共享的课程资源;(4)学校教学资源库

利用校内服务器或其它网络存储设备分类存放和管理各类教学资源,如课件、教案、教学素材、案例实录、数字图书等,实现信息资源在校内共享,最大程度地提高校内资源的利用率。

(5)建立电子邮件系统,为每位教师分配或在因特网上申请一个电子信箱,方便教师同校内外的交流。

(6)建立面向Internet的网盘系统,为每位教师分配一个网络磁盘空间,便于个人资料的存储。

(7)病毒防治与数据安全保障

学校设立专人负责网络安全管理工作;(信息技术组)

在所有服务器和终端安装有效的防病毒软件并定期升级病毒代码和防、杀毒引擎;软件系统要及时安装升级补丁;

安装网络过滤系统,防止黄色和非法网络信息的入侵;

保存记录学校6 0天以上学校所有终端上网日志和服务器管理、使用日志; 每日对服务器数据库作策略异地(异机)备份,保存最近一周的数据库。

(二)、建立并充实数字化资源库

(负责人:教务处、教科室、信息技术组 实施时间:2012.9~2012.10)

数字化资源建设是数字化校园的重要元素,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外部资源: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科研外部资源。如,沂水县教体育网站提供的资源库、中小学教育信息网等,通过购买或下载,丰富校园网上的资源。也可以组织发动全校教师将自己平时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收集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上传到资源库中,丰富资源库中的教育教学资源。

2.内部资源:以学校原有资源库为主体,将教学光盘、磁带、图片等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放到校园网上,并将教师自己平时上课开发的课件也搜集整理到校园网上,以不断充实数字资源库。

3.鼓励老师自主开发适合自己教学的课件,积极开展优秀教案,优秀课件评选,优秀教案、课件上传服务器,共享使用。

(三)、加强信息培训,完善管理机制(负责人:教务处、信息技术组)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加强新课程与信息技术应用相结合的培训,使教师从制作演示型课件的阶段转向以改变传统教和学方式为重点的课程整合阶段,探索基于多媒体环境以及网络资源环境下学与教的问题研究,同时加强对师生网络化的人文教育,最终全方位营造学校教育的数字化环境,把基于网络的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新方式全面引入各学科教学,建成数字化学校。

(四)、重视教育教学及教科研管理的应用(负责人:教务处、教科室、信息技术组)

1.在县教研室的统一部署下,继续推行电子化备课。指导教师利用相关教育资源和素材进行电子备课,并有每节课的电子教案。

2.教师在现代教育理念的科学指导下,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利用网络环境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习的能力明显提高。

3.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研活动,并积极开展校内外网上研讨交流。通过教师博客评比、班级主页等平台增进教师教科研的交流。

4.建设内容丰富、构架合理、服务教育教学、展示师生风采的学校网站。有专人负责维护更新,并积极参加市级及以上的网站大赛评比。注重学生专题网站的建设。

5.积极建设、完善班级网页,做到班班有自己的网页(网站),并及时更新,成为与在家庭、社会沟通的桥梁。

6.积极参加各级课题的实验研究,7.注重成果的积累。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竞赛,制定相应的奖励方案,调动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8.创建领导小组对各部门进行考核,考核的结果与奖金挂钩,有奖有罚,提高积极性。

创建数字化校园,对于我们来说,即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校信息化的软硬件建设,发扬成绩,克服不足,迎难而上,坚定信心,继续努力做好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应用工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再上新台阶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乐城镇初级中学

篇6:数字化校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及教育部等部委《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和《关于推进智慧枣庄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榴园镇教委《榴园镇数字化校园实施方案》统一布署,以促进学校的师生发展为根本,以促进教育改革和创新为核心,以构建生态型智慧校园为目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全面提升我校教育现代化水平和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为创建数字化校园打好坚实基础。

二、组织领导 组 长:张伟

副组长:刘洋、冯祥云

组 员:韩秀萍、王涛、蔡先强、刘丽丽、裴宝林

三、学校基本设施

我校目前已具备数字校园建设基本条件:

1.广播和多媒体教学系统。学校有比较齐全的常规教学设备,有完善的校园广播网和多媒体教学系统,每班级拥有电视或多媒体展台,学校广播网系统分布到学校每个班级。

2.网络硬件设备。校园已接入internet网络(带宽100M),并已接入到每个教师、办公室和教室。校园内网采取专线接入,使用软件防火墙,服务器1台,从基础上保证了数字化校园的运行。

3.微机教室。微机专职教师1人,专用微机教室1个,电脑64台,为教师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发挥了作用。4.校园网和数字化校园平台。学校有电子备课平台、文档管理平台、校务办公平台、资源共享平台等,符合数字化校园要求的平台,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的信息化。

5.教师笔记本电脑配备。多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教师信息化硬件建设,目前已达到教学一线人员人手一机标准。

四、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我们以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为重点,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以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为关键。全面实施数字化校园工程,努力实现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推进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发展。

1、在现有信息化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网站改版和校园网建设,加强对教师、学生、行政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和专业信息化人员技能水平的培训,促进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应用系统及资源的建设与使用,将学校打造成一个教师、学生、家庭及社会都可参与的无边界的“数字化校园”。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2、加强教师培训。一方面努力培养和充实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广泛开展面向全体教师和各类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充分利用山东省教师教育网提供的特级教师讲学、新课改示范课、“同步课程”等资源加强教师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3、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努力实现有关设备及课程等资源的融通与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要本着实事求是、经济、适用、高效相统一的原则,精心设计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加强校本资源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开发课程资源的研究,有效利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资源,努力形成学校的课程教学资源体系。

4、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将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手段,并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进程中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转变教师的观念,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5、积极推进教育管理的信息化。进一步加强建设数字化校园管理应用平台,实现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后勤服务的数字化管理,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提升学校办学层次。

五、实施步骤

(一)创设良好的网络环境

1、硬件网络架构

负责人:总务处,数字化校园建设从硬件建设上可分为三块:校园网、服务器和电脑设备、数字输出设备。

(1)校园网专线接入,并通过100m光纤宽带接入教育局域网,全面规划和布置校园信息点;

(2)按照网络安全要求校内配置的服务器,用于接入代理、校内网站系统、校内资源库和管理及教学平台等服务;

(3)每个年级配置1台办公用电脑;

(4)基本实现每个教室配备多媒体电脑、视频展示台和液晶投影机或数字电视等大屏幕输出设备;

(5)改造网络机房,升级部分配置较低的电脑,并配备过滤系统,使之兼具学校“绿色网吧”功能;

(6)改建校园广播系统;

(7)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和周界入侵报警系统。

2、软件系统配备:

负责人:教导处、教务处、信息技术组

(1)外网网站平台。报导学校动态及宣传公告资讯等,并为师生提供展示风采的舞台。划分成对外与对内两个逻辑区,栏目分类合理,实现动态更新,为每位教师分配一个登陆帐号,所有发布信息实现专人审核。

(2)内网管理平台。提供校内各项基于web的管理平台,使用自行开发的管理平台等软件。办公自动化管理:收发公文管理、发布通知公告,包括每周工作安排、学期计划总结、各种临时性活动安排、外出登记和校内文件传输等;教务管理:教学基本信息和课程表管理,包括课程、学科、年级开设等。教师管理:教师信息维护及查询,包括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情况、获奖情况等;学籍管理(专机):学生入学分班、转入转出、升留降跳、学号等、学生信息维护及学籍查询等。

(3)内网教学平台。提供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工具,方便师生以较少的时间投入获取最大的工作和学习效益。能把教案直接生成学案、演示文稿、互动课件;能把备课的普通的电子化转向网络化,形成全校共享的课程资源;

(4)学校教学资源库:利用校内服务器或其它网络存储设备分类存放和管理各类教学资源,如课件、教案、教学素材、案例实录、数字图书等,实现信息资源在校内共享,最大程度地提高校内资源的利用率。

(5)邮件系统建立电子邮件系统,为每位教师分配或在因特网上申请一个电子信箱,方便教师同校内外的交流。

(6)建立面向internet的网盘系统,为每位教师分配一个网络磁盘空间,便于个人资料的存储。

(7)病毒防治与数据安全保障。学校设立专人负责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在所有服务器和终端安装有效的防病毒软件并定期升级病毒代码和防、杀毒引擎;软件系统要及时安装升级补丁;安装网络过滤系统,防止黄色和非法网络信息的入侵。

(二)建立并充实数字化资源库 负责人:教务处、教科室、信息技术组

数字化资源建设是数字化校园的重要元素,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外部资源: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科研外部资源。如,省、市、区教育网提供的资源库等,通过购买或下载,丰富校园网上的资源。也可以组织发动全校教师将自己平时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收集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上传到资源库中,丰富资源库中的教育教学资源。

2、内部资源:将教学光盘、磁带、图片等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放到校园网上,并将教师自己平时上课开发的课件也搜集整理到校园网上,以不断充实数字资源库。有了充足的数字化资源,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就有了源源不断的“活水”,就有了更多的手段和更广阔的空间,从而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三)加强信息培训,完善管理机制 负责人:教务处、信息技术组

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加强新课程与信息技术应用相结合的培训,使教师从制作演示型课件的阶段转向以改变传统教和学方式为重点的课程整合阶段,探索基于多媒体环境以及网络资源环境下学与教的问题研究,同时加强对师生网络化的人文教育,最终全方位营造学校教育的数字化环境,把基于网络的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新方式全面引入各学科教学,建成数字化学校。

(四)重视教育教学及教科研管理的应用 负责人:教务处、教科室、信息技术组

1、在区教研室、镇教委的统一部署下,继续推行微课制作、一师一优课、电子化备课和教学教研等工作,指导教师利用相关教育资源和素材进行电子备课,并有每节课的电子教案。

上一篇:蜉蝣的爱情诗句下一篇:文稿朗诵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