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概论文献综述

2024-05-17

社会工作概论文献综述(共6篇)

篇1:社会工作概论文献综述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与诚信建设综述

(文/ 马超)

2014年,我国企业诚信和社会责任领域的法规政策不断完善,社会组织和机构不断推进各个领域的企业社会责任和诚信建设工作,企业社会责任规范化管理不断提升,社会责任报告发布数持续增长,信息披露显著提升,特点更加突出。与此同时,企业社会责任和诚信建设方面也面临诸多挑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推进也受经济新常态的影响,当前企业社会责任能力成熟度总体依然较低,一些行业的诚信缺失仍然比较严重。因此,要进一步加强规范引导,营造履行社会责任的外部环境,要加大企业诚信和信用体系建设,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企业履责的重点,不断企业信息披露透明度,完善社会责任沟通机制等。

一、我国企业诚信和社会责任的新进展

1.政府部门不断加强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和诚信建设工作 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诚信建设议题。2014年3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全团审议时,指出国有企业加强是在深化改革中通过自我完善,在凤凰涅槃中浴火重生,而不是抱残守缺、不思进取、不思改革,确实要担当社会责任树立良好形象,在推动改革措施上加大力度。5月8日,李克强总理在访问非洲期间,指出我们会关注在绿色及低碳方面的合作,敦促中国企业履行他们的社会责任,要求这些企业遵守当地的环保法律,严厉打击违法行为。9月,在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表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政府要拿出三张施政清单,除了‚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还首次提出了‚责任清单‛的概念,引起广泛关注。他指出,责任清单是法定职责必须为,以建立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动力,鼓励创新创造。政府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当好市场秩序的‘裁判员’和改革创新的‘守护神’。‛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基本社会制度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各方面法规制度建设不断加强。2014年3月,由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联合发布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试行)》实施,加大促进企业遵守环保法规。当前,国家工商总局已经开通了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将进一步促进企业完善企业信用约束机制,推动企业诚信制度建设。2014年10月1日,《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正式颁布实施,该《条例》最核心的内容就是确立了企业信息公示制度,并以此来促进企业诚信自律,扩大社会监督,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12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实施,进一步强调要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对违法企业实行黑名单制度,同时强化政府监管,完善监管措施。

2.社会组织和行业组织不断推进各个领域的企业社会责任和诚信建设工作

近几年来,社会组织和行业组织的平台和示范作用日益凸显,成为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和诚信建设的有力推动者。

2014年2月25日,全球契约中国网络年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交流了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优秀经验,研究分析了新形势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和战略。中外企业高层领导、有关行业协会、研究机构、联合国驻华机构、部分国家驻华使馆代表约100多人与会。会议宣布了全球契约中国网络第二届主席团组成情况。此次年会发布了‚2013全球契约中国最佳实践‛案例。

2014年7月26日,2014中国工业经济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暨首届中国工业企业履责星级榜发布仪式‛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主办,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人社部、环保部、国资委等国务院有关部门指导,中国机械、钢铁、建材等十家全国性行业协会(联合会)协办。会上,92家企业集中发布了2013社会责任报告。同时,发布会还首次发布了《中国工业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报告(2014)》。

2014年9月11日,‚2014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年会暨社会责任报告联合发布会‛于9月11日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发布了2013-2014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及专题报告,组织了‚电子商务时代的企业社会责任‛、‚女性领导力与行业竞争力‛、‚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学生工的使用和保护调研报告‛等三个专题论坛。来自政府部门、国际组织、驻华使领馆、行业组织、纺织服装企业和有关媒体近300名代表出席了本次年会。

2014年12月,法制日报社和中国政法大学企业法务管理研究中心在京联合发布《2014中国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公布了2013年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三大板块法律风险管理十佳上市公司名单,以及银行业、证券保险业、医药生物制品业和食品饮料业四个行业法律风险管理十佳上市公司名单。《报告》对2507家上市公司2013年的法律风险指数进行了测评。该指数可直观反映上市公司法律风险程度及其变化,对上市公司、监管者、投资者决策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数持续增长,特点更加突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重视责任实践,并及时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4)》数据显示,研究发现,2014年,在我国政府、资本市场、行业协会等多方力量的推动下,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量持续增长,由2013年的1231份增至1526份,同比增长24.0%,发展速度保持良好态势。对1007份报告分析得出:从地区分布来看,北上广地区发布最多,共计404份,占比40.1%;从企业性质来看,国有企业发布报告积极性依然强劲,共计608份,占比60.4%;从上市情况来看,共有758家为上市公司,占报告总数的75.3%,上市公司构成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的主力军。

从报告中体现出以下趋势,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量将稳步上升,上市公司和外资企业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管理将走向常态化、专业化和信息化,管理能力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内容将更加实质化、定量化,与公司战略、重大活动、社会热点等结合将成为未来重点;

四、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将更加重视发布平台和新媒体的‚杠杆‛作用,传播形式趋向‚社交化‛和‚移动化‛;

五、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视野将更加国际化:不同语言版本渐多、海外报告和专题渐起、对标国际一流报告渐盛;

六、社会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期望更高,监督更加严格,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将进入新的阶段和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为了突出报告亮点,突显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加报告的时效性和可读性,今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也将越来越重视与公司发展战略、重大活动以及社会热点问题结合,以增加企业对社会各方期望的回应,体现报告的及时有效和公司对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承诺。

5.工业企业社会责任规范化管理不断提升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发布的工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分析报告显示,在反馈的92家企业中,中央企业35家,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33家,民营企业17家,外资企业7家。共涉及煤炭、电力、石油、化工、钢铁、机械制造、医药等19个行业。92份报告中,82份使用社会责任报告名称,10份使用可持续发展报告名称;59%的报告参照中国工经联《指南》编写;100%的报告篇幅超过了30页,10家企业报告篇幅达百页以上;11家企业为首次发布,81家企业发布了2次及以上。

集中发布报告总体呈现以下特征:第一,报告数量继续增加,行业覆盖面不断拓宽。此次集中发布报告数量比2013年增长5家,是2009年首届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报告数量的近5倍。参加集中发布的行业,由煤炭、钢铁、石化、电力等传统工业行业向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延伸;石化和医药行业均有10家以上企业发布报告,数量相对较多。第二,企业发布报告持续性较强,内容不断深化。80%的企业已连续发布报告3次以上,其中国家电网公司、中国铝业公司已持续发布9份社会责任报告。一些企业经过多年的报告编制,不仅关注自身履责绩效的披露,还能够在报告中展现如何实施社会责任管理的经验和方法,不仅发挥报告的传播和沟通作用,也发挥引领、带动、示范的作用。第三,报告编制注重综合应用各类标准和规范。中国工经联《指南》、《实施手册》、《评价指标体系》是报告编制的首要参考依据,占58.7%;其次参考较多为国务院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和中国社科院《报告编写指南》,占比分别为41.3%和40.2%;此外,34.8%的企业参考了ISO 26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比去年增加了4.6个百分点。第四,报告质量稳步提升,实用价值逐步凸显。体现在:一是报告的平衡性和客观性有所改善。一些公司对负面信息进行了回应,主动披露相关情况以及后续改进的各项措施。二是报告可比性进一步加强,部分企业能够披露绩效指标的历史数据,还能够搜集行业数据进行横向对比。三是可读性和创新性亦有改善。一些企业以专题和案例方式提升读者兴趣,并创新采用新传播手段,如二维码扫描等进行延伸阅读。报告质量的改善,使其不仅发挥宣传作用,更有助于利益相关方对企业各方面履责绩效进行综合判断,实用价值得到凸显。

6.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数持续增加,信息披露显著提升

2014年,为了综合评价和反映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现状,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和证券时报社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研究中心成立的课题组建立了‚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评价模型‛,从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和官方网站两方面,对2014年年报披露期内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

研究报告发现,社会责任报告数量稳步增长。截至今年4月30日,A股上市公司中674家公司共发布独立社会责任报告共计686份,较去年同期增长4.26%。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有了显著提升。评价结果显示,今年综合得分超过60分的B级公司有222家,占总发布报告数的33.23%,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整体水平有明显改进。沪市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仍然优于深市。报告研究表明,在C级以上(包括C级),沪市上市公司数量多于深市公司,而D级和E级公司中,深市上市公司数量多于沪市公司。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沪市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整体优于深市公司。

2014年,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数量持续稳步增加,共计发布报告686份,同比增长4.26%。研究显示,今年综合得分超过60分的B级公司有222家,占总发布报告数的33.23%,其中达到A级(80分以上)水平的有21家,而2013年达到A级和B级水平的公司分别为2家和36家。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迥异。例如,金融业中B级水平上报告数量占比最大;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中C级水平上报告数量占比最大。此外,超过一半的行业无A级公司报告。综合看来,金融业、建筑业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整体水平最高;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农林牧渔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最低。

二、当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面临的新情况和问题 当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加强诚信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新挑战,已成急需应对的重要挑战。1.企业社会责任推进受新常态的影响明显

‚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开始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结构调整阵痛显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部分经济风险显现,这对企业社会责任推进产生了明显的冲击。具体来说:一是一些地方和领域面临着迅速扩大投资的压力,由此使得对于投资项目的放行标准难以严格把关,尤其是涉及到社会责任标准。二是企业经营压力的增加,不仅会导致企业将全部的注意力和精力都放在生产经营上,从而对社会责任推进工作形成忽略和无视。三是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全面深化改革成为企业工作的重心。一方面,由于改革方案和改革结果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很多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推进工作也在等待改革方案和改革结果,因此这一工作暂时搁臵的现象比较普遍;另一方面,虽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明确了‚承担社会责任‛是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但在实际改革实施过程中却相对忽视。

2.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能力成熟度总体依然较低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能力成熟度报告(2014)》,2013 年中国200 家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能力成熟度指数平均得分仅为28.08 分。在社会责任能力成熟度的六个评价维度上,200 家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在经济价值创造能力维度上的表现最好,在合规透明运营能力维度上的表现次之,但二者的得分也分别只有58.17 分和34.76分,处于弱能级;在社会责任理念与战略、社会价值创造能力、环境价值创造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推进管理能力等维度上的表现都处于无能级水平,得分分别仅仅为28.02 分、23.11 分、14.80 分和9.65 分。报告亮点突出,但同质化现象渐显,报告实质性议题识别不足。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和外资企业,能够结合公司重大活动或事件,在报告显著位臵设臵专题进行专项披露,反映公司的亮点事件,表现较好。但整体来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从内容设臵和形式设计上存在趋同化现象,读者无法很好的辨识企业特征,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有效性,这一现象反映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实质性议题识别的短板。从数据来看,仅97家(9.6%)企业阐述了关键性议题的筛选方法和过程,其中,中央企业(45.9%)和外资企业表现(27.0%)好于其他国有企业(6.0%)和民营企业(2.3%)。

近几年来,虽然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数量与质量均有明显提升,但社会责任透明度总体上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根据《中国企业公众透明度蓝皮书(2014-2015)》,2014年中国企业200 强中,公众透明度平均得分只有42 分,最高分也仅为77.8 分,最低分则只有11.3 分。即使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主要载体即社会责任报告来看,中国企业也仍然有很大改进空间。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推进机制建设在取得明显进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异化现象甚至倒退风险,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持续健康发展形成挑战。具体来说:一是企业社会责任推进表面化现象普遍存在。很多企业由于仍然将社会责任看做装点门面的工具或者公关手段,等等。二是企业社会责任推进出现空洞化态势。一方面,在广义社会责任的理解下,无所不包,因此在实践中反而变得十分空洞。

4.一些行业的诚信缺失仍然比较严重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力度,不断完善法规,加大执法,社会监督体系不断完善,我国经济领域的失信情况所有改善。但是,仍然发生了一些领域的重大失信情况。2014年7月,上海电视新闻记者通过卧底调查发现,麦当劳、肯德基等国际知名快餐连锁店的肉类供应商——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存在将过期肉类原料重新加工、更改保质期等严重食品安全问题。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随后,该事件不断持续发酵。必胜客、汉堡王、棒约翰、德克士、7—11等知名快餐企业均涉其中。福喜公司相关涉案人员被批捕。8月20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对日本住友等8家零部件企业、日本精工等4家轴承企业价格垄断行为依法罚款约12.4亿元,成为迄今为止反垄断开出的最大罚单。9月,湖北省物价局对一汽大众及部分奥迪经销商开出 2.4858亿元的罚单。近年来,频频曝光的质量安全等方面问题,引发社会对企业产品质量和安全方面的担忧。一些新动向值得警惕,一是行业质量违法‚潜规则‛问题突出,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一些企业用降低标准、牺牲质量的办法降低成本;二是侵害知识产权、专利权,假冒高端品牌现象屡禁不止;三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制售假冒伪劣问题日益显现。这些现象不仅坑害消费者,更会断送企业、甚至全行业的前途。

三、企业社会责任和诚信建设的对策建议

1.加强规范引导,营造履行社会责任的外部环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重申,要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国务院发布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明确到2020年,基本建立社会信用基础性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基本建成以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的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全面发挥作用。企业应把诚信建设纳入重要工作内容,强化企业诚信自律,建立企业不诚信记录,推进行业企业履行经济、社会、环境各方面的社会责任。

随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不断推进,信用共享机制不断的深入推进,黑名单制度在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的不断广泛的应用,失信惩戒机制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包括政府从工业化和企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政府作为指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关键因素,应从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角度出发,营造有利于企业诚信经营,履行社会责任的制度环境;行业组织应结合行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需求,做好行业诚信自律规范和企业社会责任推进的服务。企业应将社会责任与实际运营相结合,不断提升综合价值创造能力。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和舆论监督的作用,营造有利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舆论导向和氛围。各个利益相关方之间进一步加强互动和合作,形成多元力量协同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格局。

2.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当前企业履责的重点 企业要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从技术层面上,一是要淘汰落后、化解过剩产能。要改进淘汰指标,尤其增加节能环保质量安全指标,落实责任。二是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如加快高效锅炉、高效电机、先进燃烧技术装备、新能源和节能汽车等。从管理层面看,一要坚持和完善节能环保目标责任考核,开展能源管理绩效评价和清洁生产状况评估。二要加强能源管控、环境监测,实行严格的强制性标准。三要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提供社会化专业服务,推进‚第三方治理‛。企业应自觉诚信,遵守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理制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严格企业内部管理,提升员工意识,履行好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当前尤其要顺应治理雾霾、保护环境的倒逼机制,针对问题加大投入,补缺还账,减少排放并达到国家标准。

3.加大企业诚信和信用体系建设

企业的诚信和信用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企业经营的全过程,企业应全方面加强建设。一是构建诚信文化。诚信既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道德观念。观念的确立是行为的基础。企业首先要明确诚信建设的理念,把企业诚信作为企业道德、企业家道德、员工道德建设的首要理念,并纳入到企业远景和战略发展目标中。二是领导率先垂范。企业领导者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战略和经营方针。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认识到企业信用建设对增强员工参与程度、塑造员工的态度和行为,以及提高企业凝聚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三是构建诚信体系。由于企业所在行业和地域不同,规模不同,经营特点各异,企业文化千差万别。从共性来讲,企业诚信建设要从法律层面、道德层面、行为层面、经济层面等4个方面进行加强,通过诚信制度的建立使企业做到诚信经营,能减少企业的交易成本,加快企业的反应速度,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提高企业的社会认知度,是企业长远发展的保障。四是重视实施和考核。在当前企业诚信建设中,只有通过执行制度来实现有序管理,在管理过程中不断完善制度,才是诚信建设的根本意义所在。

4.不断企业信息披露透明度,完善社会责任沟通机制 目前,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对信息披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战,公司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信息披露。一是要完善公司治理,建立全面有效的社会责任沟通机制。在社会责任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共识的背景下,公司治理的内涵已从单纯的公司规范运作逐步扩展到涉及利益相关者的方方面面,公司应将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吸纳就业、慈善捐助、社区贡献等纳入公司治理的范畴。二是要提高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公信度,提升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价值。为提升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客观性和公信力,公司可主动采用国际通行的GRI G3标准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并对社会责任报告引入独立的第三方审核。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面临着国家发展战略的新要求,也面临着国际经济政治环境新变化的机遇和挑战。因此,要不断完善社会责任制度建设,营造社会氛围,推动形成公开透明的自我约束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企业要不断加强社会责任和诚信体系建设,增强社会沟通实践,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篇2:社会工作概论文献综述

摘要: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一项专业性和职业性的工作,我国的社会工作必须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来引导、规范、推动和保障,但目前由于社会工作事业缺乏立法支持,致使社会工作不能全面系统地展开。本文拟从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背景出发,结合境外社会工作的发展模式,在理顺社会工作立法的基本理路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行本土化实践,实现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立法。

关键词: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立法;社会建设

一、社会工作立法的概念

对于社会工作立法的解读实质上就是要解决怎样把社会工作纳入到法律之中来的问题。要想正确解读社会工作立法,就必须要理顺社会立法、社会法和社会工作立法三者之间间的差别和联系。

(1)社会立法的概念 在英美法中,社会立法是对具有显著社会意义事项立法的统称,例如涉及教育、住房、租金、保健、福利、抚恤养老企及其他社会保障方面。最早的社会立法当数《济贫法》,但最重要的社会立法应该是在19世纪,如当时有《工厂法》、《学徒健康法》和《劳工赔偿法》等。[1]在我国,劳动法制、社会保障法制等为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具有普遍社会意义、并以社会利益为本位的法律.通常被称为“社会立法”,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弱势阶层的生存及增进社会整体的福利。

(2)社会法 就社会法而言,在外延上,最广义的社会法即国家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而制定的有公法和与私法相融合特点的第三法域。狭义的社会法指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中义的社会位居于上述两者之间’。其调整领域主要包括教育权利保障关系、社会保障关系、弱势群体保护关系以及其他应有社会法调整地关系。[2](3)社会工作立法 目前对于社会工作立法的概念并不明晰,而我们平时谈及的“社会工作立法”更多地足指与社会上作有关的所有法律规范的总称。更进一步说,社会工作立法则可看成是国家关于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改善和管理社会生活、开展社会福利等方面社会工作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国家法律的一个组成部分。[3]

二、社会工作立法的背景文献研究

“社会工作是社会安全阀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4],”其内容和范围在不同的社会和时代有着不同。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社会工作可以作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社会工作,包括社会指导、社会政策的制定,社会教育、社会服务、社会预防、社会建设和社会促进等。狭义的社会工作,主要指社会保障事业,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与安置和社会福利等。”

在社会工作的立法背景的研究上,有的学者从当前社会环境视角出发, 认为社会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工作的根本职能是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谐以人为主体,就必须以人的本质作为出发点,即以“社会关系”作为出发点。所以,以人为主体的和谐,其本质是人的关系的协调。包括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协调,同时还有最为重要的关系,即人与自身关系的协调,即人对自己的认识、理解和接纳等问题,[5]从理论视角论证了社会工作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有的学者认为,当前社会工作立法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其主要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经验。在其看来,西方社会工作的百年发展历程,很大程度上与社会工作的立法相关,从英国的《济贫法》开始,就已经了发展社会工作事业的立法工作。法是由一定的物质条件决定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效力的规范性文件。法的特点决定了物质条件一旦成熟,就需要制定、颁布和实施与之相适应法律规范,以确保由该物质条件决定的社会关系的规范化。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社会工作立法的发展,是由中国特殊的历史环境决定的。纵观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而言,在很大的程度上,我们遵循的是教育优先的原则,在引入社会工作的初级阶段,我们强调培养社会工作人才,在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推动下, 到2010 年为止, 我国有200 所高等院校设立了社会工作专业, 58所高校获得了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授予权, 形成了大专、本科、研究生三个办学层次,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是却忽略了社会工作人员的就业 问题,导致大部分社工工作专业的毕业生面临毕业即失业,无业可就的尴尬局面。社会工作毕业生人才资源的流失极为严重。当前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专业化和本土化逐渐提上日程,国家层面的社会关注更多的聚焦在立法工作上。

有的学者则从当前社会工作立法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双重层面来考虑社会工作立法的重要性。作者从社会变迁、社会管理方式的变化以及制度化和法制化的人才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社会工作立法的必要性,认为当前社会工作队伍的建设需要立法的保驾护航,另一方面,社会工作立法的功能上,尤其是保障与救济,缓和与协调的社会功能层面阐述社会工作立法法可以从法律的高度来保证公民基本的生存发展权的真正实施。在社会工作立法的可能性探究上,有些作者从我国社会工作制度发展的主要特点和成就入手,认为社会工作的发展具备了立法的有利条件。

三、社会工作立法的现状

虽然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和统一的社会工作法,但关于社会工作立法的时间却是比较长的。我国从1951 年起,就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社会工作立法,内容涉及劳动保险、公费医疗、伤亡褒恤、干部老弱病残安置、离休退休退职、烈士褒扬、军人抚恤优待、复员和退伍义务兵安置、救济救灾、游民收容遣送、婚姻、城市社会福利管理、社会基层管理、社团登记与管理等,截止目前,名称中带有“社会工作”字样的法律法规文件有50 多件,全文中出现“社会工作”字样的法律法规文件多达1100 多件。

我国现行宪法中就有关于社会工作的内容,例如“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等,都是社会工作法律法规的重要渊源。同时,国家还制定了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社会工作法律法规,在社会保险方面,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2010 年)》、《失业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在社会救济方面,制定了《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在社会优抚与安置方面,制定了《军人抚恤优待条例(2004 年)》、《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等法律法规;在社会事业方面,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2008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在社会教化方面,制定了《劳动教养试行办法》、《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特别是2004 年6 月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了《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标准》,把社会作作为一种职业纳入了国家标准体系中,2006 年7 月,民政部、原人事部联合发布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首将社会工作者纳入专业技术人员范畴,标志着我国社会工作职业的正式诞生,为进一步提高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提供了法律法规保障。

必须说明的是,在这数量比较庞大的法律法规文件中,专门为社会工作制定的文件不但数量不多,几个专门的社会工作法律法规都属于行政规章层次,还未上升到国家法律法规地位,明显缺乏权威性,法律效力也比较低,已经落后于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实际需要。

我国现代社会工作法律资源缺失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这种缺失不仅体现在有关社会工作者职业法规、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维权法规和社会工作中介组织活动法规方面,同样也体现在社会工作实施过程中的社会工作人员法律素质的缺失。

四、社会工作立法模式的探究

社会工作的立法是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障,而社会工作法律法规得以贯彻实施的关键在于社会工作法治秩序的建立。

有的学者认为英美法系、大陆法系、混合法系许多国家地区的实践已经证明,社会工作立法对明晰社会工作者的公众形象、规范从业社会工作者的行为、提高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质量、维护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权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立法可以大致归纳为集中、分散和附属三种模式。在三种模式的探究上,根据中国的实际而言,大部分学者认为我国应将采用集中立法模式,制定—部《社会工作法》作为该领域立法的标志性目标。

部分学者认为在社会工作立法的建立过程中,必须要关注伦理建设和法治秩序的协调。价值是社会工作的灵魂,社会工作以利他主义为指导,强调受助者的助人自助自助,自助助人。就整个中国社会而言,礼俗社会或许在很大程度上胜于法治。但法确实不可逾越的整个社会的保障框架,在社会工作的立法过程中,国家法和社会伦理不免会发生碰撞,特别是早期的社会工作的发展,无论是社会公工作的主体还是受助体,对法的关注都较为稀少,因此在社会工作法制的构建中,如何协调社会伦理和法治秩序的构建是研究者们所要关注的。

另一方面,在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立法过程中,借鉴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可以发现,社会工作的立法涉及主体应该广泛包括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的受助对象以及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相关立法。不少学者认为当前中国社会工作立法的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集中在了对于社会工作主体,特别是社会工作者的资格认证上,应该尽快制定社会工作法律法规,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层面的社会工作者职业法规、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维权法律法规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业务法律法规,特别是以社会保障、社会事业、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特殊群体维权法律法规、社会组织、社会管理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工作法律法规。

五、结语

在社会工作立法方面,我国取得一定的进展,但仍落后于社会工作发展的现实需要。对社会工作特有的行为无针对性的规制在制定法律时没有充分考虑社会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现有的有些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和权利保障的片面性等明显缺点。另外,社会工作人员中的绝大多数没有受过专业的法律学习和培训,导致服务的专业性不够强而当前我们提出构建社会工作立法有其不可抗逆性,这不仅仅是专业本身的发展需要,而且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社会会工作发展的后续国家,我们在理论和实务模式上都立足汲取西方发达经验,这促使我们在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制度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社会工作立法的发展也是如此,如何在借鉴西方发达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后发优势,立足本土并凸显特色是对未来社会工作相关人员的一大挑战。参考文献:

[1]薛波.庀照英荚法词典.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267.

[2]上全兴,管斌.经济法与社会法笑系初探.现代法学.2003(2). [3]北斗星社区--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社区

[4]陈信勇.法律社会学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5]卞文忠,曹雨露.社会工作立法与和谐社会构建[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0,(11).[ [6]吕涛、尹学军略论社会工作法治化 [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6:38(6)[7]方曙光.我国当前社会工作立法的探究[J].黑龙江史志,2009,(2).[8]袁光亮.浅析我国当前的社会工作法律和社会工作者法律[J].南昌:社会工作,2008,[9]黄超、肖锋

社会工作立法的意涵及其解读 [J] 中国商界

2008(5)

[10]郭明霞,扶庆松.论中国社会工作伦理与法治秩序的构建[J].社科纵横,2009,(24).[11]竺效,杨飞.境外社会工作立法模式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政治与法律,2008,(1).[12]张青

论社会工作立法的必要性及其推进理路

篇3:港台社会工作研究综述

一、关于香港社工教育研究

香港社会工作教育始于20世纪中期,从早期一两所院校到如今各大学开设不同程度的社会工作课程。

第一,从教育发展历程出发,郭薇对香港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历程进行了简单概述,并指出专业发展社会根源。

第二,从硕士培养整体模式出发,赵亚琴指出该模式所具备的优势:完整的职业规章法制、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完备的专业设置、严格的招生制度。

第三,从教育体系中某一个具体方面出发。关于课程内容,张著名认为香港社会工作在学术上是一门独立学科、职业上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其内容分为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福利及管理体制、义务工作和社会工作教育[3]。关于课程设置,袁继红指出香港社工课程设置具有多样化、针对性、目标性特点。关于学生能力,古学斌提出从师生互动中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和创造能力,将学生培养为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力量[4]。关于实习教育,姚曼提出学院加强与实习机构的合作,设置完整的实习体系,实现实习督导专业化、实习内容多元化、实习评估规范化[5]。关于教师质量,赵亚琴指出香港教师具备专业强、留学多优势和“金字塔形”职称结构[2]。

第四,从行业需求出发。常雯以香港协青社为例,提出通过社工职业化和NGO(非政府组织)专业化,解决社工毕业生对口就业和社工职业化建设问题[6]。李秀琴深入到香港社工群体,发现社工行业对专业要求和素质要求严格[7]。

第五,从比较出发。王菲等通过对比香港和英美社会工作模式,探索社会工作发展规律,提出香港社工教育本土化要求[8]。黄禹桦对比内地和香港,指出英国殖民时期政府社会福利政策、公众需求增加以及民众良好公民意识对香港社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9]。

二、关于台湾社工教育研究

台湾社工教育始于20世纪中期,在各界共同努力下,探索出一条适应于台湾的社工教育道路。

第一,以教育整体结构为研究对象。吴迪深入反思其教育宗旨、发展方向与重点、课程设置、职业考核与晋升路径,提出确立独具民族特色的社工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融入原住民知识教育的特色课程[10]。

第二,以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李伦着重分析《社会工作师法》、社会工作师考试、社会福利相关法制、高等教育评鉴4个因素,提出教育与专业化制度应相互促进[12]。寇浩宁根据台湾社工发展的五个阶段——职业人员形成、专业教育发展、专业组织建立、获取立法保护及制定伦理守则,提出其特点:积极向政府靠拢,纳入政府正式编制[13]。

第三,通过对比寻找教育发展的特点。翁雪等运用时间、微视、中间、外部和宏观五大系统对比台湾和大陆,提供了一条不同于欧美、香港模式的第三条道路——以批判、自主、多元为追求[14]。

三、港台社工教育对比研究

除了港台分别与大陆进行对比分析外,有些学者还对香港和台湾进行了比较研究。吴丹根据历史渊源、现状和路径,提出香港自上而下和台湾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15]。

刘新庚等根据港台社工发展特点,指出香港社工以公共精神为发展土壤,形成全民参与和享有的特色,政府与服务机构扮演特定角色、发挥各自作用,共同推进社工全民化、福利化和国际化;而台湾注重借鉴国际社工经验,积极推进政府与民间非营利组织间合作,实现社工最优化、服务对象多元化[16]。

综上,港台社工教育发展既有经验优势,也有不足借鉴。研究港台社工理论有助于我国大陆健全社工教育体系、培养专业性人才。

摘要: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而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社工作为预防、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行业在大陆十分滞后,而其教育体系也有待发展。对此,本文通过梳理香港、台湾社工教育的相关研究,为大陆社工教育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篇4:社会适应研究综述

【关键词】社会适应 研究 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030-01

适应(Adaptation)源自拉丁文“Adapare”,最早出现于生物学领域,被认为是生物所特有的普遍存在的现象。后来适应被引入心理学、社会学领域,适应被引入心理学领域后就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本文拟就社会适应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与分析。

一、主要研究内容

1.社会适应的概念

在心理学中,社会适应是一个广义的多维度的概念,学者们从各自的兴趣和对其不同的理解来加以研究。著名心理学家、社会学家郝伯特·斯宾塞最早使用“社会适应”这一名词,他认为“生活即是内在关系与外在关系的调适。”陆士桢在《从青少年亚文化看当代中国青少年社会适应问题》中,指出“社会适应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同化、遵从、自制等途径逐渐接受现存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对于客观环境中的一切社会刺激,能够在上述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做出适当反应的过程。”黄希庭教授,则认为社会适应是一种人格适应,压力的处理与应对是个体人格与社会支持交互作用的结果。朱智贤教授在其《心理学大辞典》中将个体的社会适应界定为:“个体接受现存的社会生活方式、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过程。”张春兴教授认为个体的社会适应(Social Adjustment)是指个体不断地学习或修正各种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以求符合社会标准与规范,而与社会环境维持一种和谐的关系。

可以看出,学界对社会适应的含义还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但可以从中提取出几个共同的核心概念,即“外界环境变化”和“主体变化”,不管以何种方式都期以求得二者之间的平衡。而对社会适应的分歧在于适应的方式、途径以及适应的对象。

2.社会适应的机制

社会适应的机制是社会适应研究的核心问题。皮亚杰认为心理适应就是主体对外部变化所做出的一系列自我调节的过程,心理适应的内部机制就是同化与顺应。杨国枢认为适应包括4种方式拒变反应、迁就反应、因应反应和退避反应。肖琼等认为社会适应状态的本质在于和谐平衡,包括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外在平衡和个体内在的心理和谐。贾晓波认为心理适应的内部机制从出现不适应现象到重新适应中间,一般要经历认知调节、态度转变和行为选择三个环节 。黄希庭认为,在个体面临应激、压力或困境时,其内在的人格特质对其进行应对与评估,调动已有的心理资源和策略进行危机的处理,使人格或心理保持一种平衡状态。王小棉认为适应的过程,包括个体自我适应的过程和适应环境的过程。

3.社会适应的测量

目前社会适应的测量以自编问卷为主,如韦小满、王永丽针对小学生分别编制的《儿童社会适应行为量表》和《儿童社会生活适应量表》;陈建文、黄希庭通过开放式问卷和理论分析构建出社会适应性的心理优势感、心理能量、人际适应性和心理弹性四个维度,并编制的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杨彦平、金瑜编制的中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傅茂笋编制了《大学新生学校适应性问卷》;卢春莉编制的《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问卷》等。

4.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

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认知方式、人格特点、成就动机、归因方式等。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父母教养方式、社会支持等杨青研究表明,父母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孩子心理适应水平的发展,家庭出身背景对心理适应水平有一定影响作用。

二、主要问题分析

1.从社会适应的概念上来讲,大家有一定的共识并提取出了一些核心概念,但是未提出一个得到学界广泛认同的社会适应的概念,要想对社会适应有更加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形成一个统一的得到广泛认可的适应的概念是至关重要的。

2.从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来看,学者都认为社会适应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与家庭教养、人格特征、社会支持等有较密切的关系,但对这些影响因素的认定往往基于相关研究,缺乏因素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支持,缺乏从综合角度考察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

3.从研究工具来讲,大都采用的自编问卷,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统一的测量工具和评价标准,研究者们编制的问卷也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三、未来的研究趋势

1.目前对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研究大都仅结合一两个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或者把关注点仅放在社会支持、家庭功能这些外部影响因素上,而社会适应不仅与家庭、同伴社会支持等外部因素有关,还与个体的认知方式、人格特点、自我意識、成就动机等密切相关,所以重视社会适应的内部因素,将多种因素结合起来的综合研究,将是社会适应研究的重要方向。

2.在社会适应的研究内容上跳出从研究对象面临的任务来划分社会适应的内容,引入信息论和系统论把社会适应看做系统给社会适应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这很可能成为未来社会适应研究的方向。

3.在研究方法上,将统计、结构模型等引入到社会适应的研究中,形成统一的测量工具将是社会适应研究的突破点。

参考文献:

篇5:五年工作综述

——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五年工作综述

在阳泉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下,在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五年来,我们在工作实践中,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充分发挥专门委员会的职能作用,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五年来,我们共提出建议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市政府专项工作报告9项,开展执法检查活动10次,重点督办人代会代表建议8件,写出专题调研报告11个。此外,专委会共召开4次会议,听取有关报告2个。

一、加强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本届人大常委会成立伊始,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机关党总支就根据形势的发展要求,及时组织开展了“创建学习型机关、开展业务建设年”的活动。在此要求下,我们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确立工作职责和业务学习任务目标,有的放矢,通过以用促学,以用带学,边学边用,进一步加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功效性。

几年来,我们坚持学习不放松,学习制度化。每年都要在年末的时候总结一年来的学习情况,同时对下一的学习制定详尽的计划,基本上形成了委员会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制度。现在,我们的学习更加积极自觉主动和有效,各项学习和检查考核制度也逐渐趋于完善。

通过政治思想、业务建设及文化素养等多重方面的学习,不 仅开拓了委员会每个人的工作视野,充实了思想文化内涵,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各项业务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委员会工作质量的提高。

二、加强调查研究,做好基础性工作

加强调查研究,是做好人大监督工作基础之基础。几年来,我们按照本届常委会的工作要点安排,结合我们市教科文卫工作实际,把调查研究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一)、围绕提请常委会审议的议题进行会前调研

对于提请常委会审议的与委员会工作内容有关的议题,我们在常委会召开之前都要对议题相关情况进行专题视察,然后形成书面视察报告,提交常委会会议,为常委会了解情况、提高审议质量提供依据。

2007年,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我市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情况的报告。会前,我们及时研究起草下发了视察通知,然后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在常委会吴丽萍副主任的带领下,对我市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进行了专题视察。视察组分别听取了我市三个农业县(区)政府的汇报,深入我市三个农业区县的村镇,深入到农户家中,进行实地察看和走访。然后再次听取了市广播电视总台(局)关于我市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情况的总体汇报,并邀请市发改委和市财政局的负责人就全市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有关情况进行了问询。针对视察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我们在提交常委会会议的视察报告中提出相关建议,要求市 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清查底数,制定新一轮“村村通”工作的中短期规划;建立“村村通”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各县(区)现有广播电视无线发射转播台(站)的作用。我们提出的这些建议,通过常委会审议意见,以文件形式下发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村村通”工作。之后,三个农业区县的电视广播发射设备都得到了部分更新,全市有线电视的覆盖率达到了70%,广播电视节目内容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二)、认真开展经常性的调研工作

经常性地开展日常工作的基础调研和全面调研,是有效开展人大监督工作的一项硬功夫。在常委会分管副主任的领导下,我们每年都要先后深入到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广播电视、地震、食品药品监督、体育等部门,开展经常性的基础性调研。每到一处,我们都要认真听取部门负责人有关工作的情况汇报,同时有重点地深入到基层进行调研。通过调研,不仅对全市教科文卫事业的发展情况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做到心中有数,而且在调研过程中,就我市教科文卫事业发展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时进行沟通和交流,提出我们的意见和建议。此外,我们还通过参加政府相关部门开展的各种活动进行调研,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及时发现和掌握工作信息,进一步提高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三)、配合上下级人大在我市进行的调研活动

几年来,我们陪同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对我市贯彻实施红十字会法“一法一条例”的情况,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食品安全法》的情况,旅游产业执法情况,高考工作准备情况等等,进行了专题调研。我们也十分重视同县区人大工作的 联系,常委会会前的视察和执法检查的专题调研,我们都及早和县区人大取得联系,邀请区县人大有关人员参加我们组织的调研活动,既加强了工作联系,又加深了感情。

三、突出重点,认真开展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

近几年来,我们在履行监督职权时,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特别是本届人大常委会任期,我们始终坚持把教育强市、科技兴市这两项事关全市战略发展大局的课题作为我们监督的重点,以此来带动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教育方面

2007年,我们根据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的安排,就全市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的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从6月份到9月份,执法检查历时3个月,我们制定了执法检查的实施方案,就执法检查的指导思想和目的、重点内容、执法检查的时间安排及要求作了明确的说明和安排部署。在市教育局自查的基础上,我们组织部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对全市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的情况进行了实地检查。执法检查中,我们就我市贯彻《义务教育法》的情况,提出具体的建议,要求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义务教育经费增长慢的的情况;下大力解决“普九”欠债等历史遗留问题;关注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认真解决农村师资问题;特别是要关注适龄儿童中特殊群体的教育问题等等。市教育部门认真落实执法检查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依法规范教育收费;统一解决了农村49所寄宿制学校冬季取暖的暖气工程问题;实施了城市对农村偏远地区的支教工作;加强了农村教育网络的建设,实现了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基本实现了城 乡教育的平衡发展,促进了全市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

2008年,我们陪同省人大常委会《义务教育法》执法检查组一行,分别听取了我市盂县和郊区的情况汇报,并实地检查了盂县和郊区的部分中小学。省人大常委会安焕晓副主任在听取汇报后指出,阳泉这些年的基础教育一直走在全省前列,特别是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落实;中小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政府在促进城乡、地区、学校之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阳泉都做得很不错。这也说明,阳泉人大在监督政府部门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方面的力度大,有作为,成效明显。

2009年,我们再接再厉,在常委会分管副主任吴丽萍的带领下,深入我市城区、平定县教育局和部分城区中小学和农村寄宿制小学,进一步对全市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的情况进行专题调研。随后,我们又深入市教育局,就义务教育的情况进行全面详尽的了解,撰写了《关于我市义务教育情况的调研报告》提交常委会和其他部门。

2010年,常委会例会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全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进展情况的报告。会前,我们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组成视察组,实地视察了我市部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此前,委员会简装出行,赴盂县、郊区、平定县三个农业区县,就校舍安全工程中财政、资金、工程进展、施工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重点调研。每到区县一个个具体的校舍工程,我们都详细地了解工程的资金运作、施工操作、质量监督、档案管理等方面的情况,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针对视察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在提交常委会审议的视察报告中建议,全市各级政府要增强这项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严把工程质量关;要切实把 工程抓好抓实,确保任务按期完成;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切实承担起筹措经费的主体责任,按照国家、省确定的分担比例,将工程建设所需配套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针对新学期开学在即,部分项目工程尚需年底才能竣工的实际,我们特别要求有关部门要尽早制定中小学开学后的安全防范措施,坚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2011年,我们将对市政府贯彻落实常委会关于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审议意见的情况进行追踪问效,以期进一步提高监督工作的实效性。

(二)、科技方面

2008年,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建设省级科技示范区工作情况的报告。会前,我们组织部分委员和市人大代表,听取汇报,实地察看,并就此议题,召开了由各县区人大分管主任、政府分管区(县)长以及市发改委、科技局、经委、财政局、农业局、人事局、环保局、市经济研究中心负责人参加的阳泉市建设省级科技示范区座谈会。与会人员达成共识,依靠京晋科技合作,建设阳泉省级科技示范区,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是省委、省政府交给我市的一项意义重大的战略任务。其目的不仅仅在阳泉今后工作重点的转型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上,更重要的是通过它的探索和科学运作,进一步创优全市发展环境,最大限度地应用好北京丰富的科技资源,真正把阳泉建设成山西省科技示范区,进而将成功经验覆盖全省,走一条依靠科技“富民兴晋”的科学发展之路。我们将这些意见和建议加以汇总,及时通过视察报告,提交常委会,为常委会审议提供了充分的依据。2011年,为了全面了解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我市高新技术创业园区建设情况,使常委会更好地审议市政府有关工作报告,我们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在市人大常委会孙水生主任的带领下,实地视察了市科技创业园区(孵化器)及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听取了市科技局负责人的工作报告,并与入住园区的部分企业代表进行了座谈,就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和创业园区的发展提出了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和意见建议征求。

几年来,我们始终把教育、科技作为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在手上。通过执法检查,常委会例会审议,通过专题调研,通过常委会审议意见跟踪问效等方法,不断加大监督力度,特别是在教育方面,连续五年不间断地,持之以恒的监督,力求在实效上做文章,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四、注重实效,依法推进教科文卫事业的进步

委员会在开展监督工作中,坚持检查与督办相结合,不走形式,讲求实效。一是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方法上求新求变。二是聚焦热点,关注民生。食品安全的执法检查就不定期地经常开展,从不松懈。几年来,我们重点检查了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经营的情况,针对街头无证经营摊群大量存在,食品安全点多线长,食品安全屡屡出现问题的现象,我们及时提出整治意见和建议,并形成执法检查报告转送市政府办理。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此进行认真研究办理,提出“取缔、整治、规范”相结合的具体办理要求,一方面增强行政部门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加大食品安全法的宣传,使人民知法用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三是深入基层,点面结合。为了保证法律、法规在全市辖区内得到有效实施,我们充分调动各区(县)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的积极性,对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有关的法律、法规的检查,采取市、区(县)联动的办法进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几年来,我们在工作中深深体会到:专委会工作是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重要基础,要做好专委会工作,首先要理清专委会工作思路,把自己的位置、身份、角色确定好。我们在工作中,始终明确专委会是常委会开展经常性工作和活动的主要组织者、承办者,从事专委会工作必须淡化“权力”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其次,要精心选择议题,认真组织视察调研。专委会大量的工作是组织各项视察调研。要围绕全市的工作大局,尽可能选择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议题选得准,效果才能好。在调研基础上,要加强综合分析,形成有份量、有水平、切实可行的调查报告,为常委会审议提供充分的依据。第三,要提供优质服务,增强专委会工作活力。专委会工作的生机和活力来源于委员的积极参与,也来源于机关办公同志较高的政治修养和文化素质和较强的服务意识和综合办事能力。因此,委员会要以学习为抓手,讲政治,注重提高思想理论水平,端正工作态度,不断加强思想作风建设。

全市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情况

2007 全市基层文化建设情况

2008 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情况 2008 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情况

2009 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情况

2009 全市民营医疗机构发展情况

2010 全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进展情况

2010 全市高新技术创业园区建设情况

2011 全市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情况

2011

(一共九项报告)

《义务教育法》执法检查

2007 《药品管理法》及《实施条例》执法检查

2007 红十字会法“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

2007(陪同省人大)食品药品安全执法检查

《专利法》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执法检查

2008 《防震减灾法》执法检查

2009 《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

2009

《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执法检查 2010 《山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执法检查

2010 《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

2011(一共十次活动)

政府落实审议意见书面报告1个

关于高新技术创业园区建设情况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

篇6:工作压力研究综述

摘要:对工作压力研究成果的探讨有利于我国工作压力研究的进展。文章从动静态两个角度介绍工作压力的概念、着重评析了社会环境模式、个体——环境适应理论、工作要求——控制——支持模式、Lazarus的认知交互作用理论,还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工作压力源,进而介绍了工作压力测量方法和工具,以及工作压力的后果,在此基础上 ,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从动态静态和个体、组织两个维度作以简要评述。

Abstract:The discussion of occupational stress research is of advantage to our courtry development of this area.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is conception from 2 piont of view: dynamic and static state.It reviews and analysis the social environmental pattern ,individual fit to environment,job demand control support pattern , Lazarus transactional theory.It also introduces the s ource of occupational stress from 4 point of view,and the measurement and consequences.关键词:工作压力 静态说 动态说 工作压力理论 工作压力源

Keywords:occupationalstress;quiescencetheory;dunamicstheory;occupational stress theory;occupational stressor

工作压力逐渐成为心理学、生物医学、管理学、管理工效学、组织行为学、社会学和职业卫生学领域共同关注的研究热点,据统计,关于工作压力的研究在近20年中增加了50倍,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三年,心理学文献中这方面的文章是整个70年代的8倍(Spielberger,1995)【1】本文通过文献的回顾,对西方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概括性的介绍,分析工作压力的理论研究成果为我国有关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知识基础。工作压力概念

工作压力是压力研究领域的重要范畴,但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至今还没有一个为大家所公认的概念,Van Di2jkhuizen(1980)在文献中找出了40多个工作压力的概念【2】。有些研究者将工作压力作为一个刺激变量看待;有些则将其看作反应变量;有些人认为它是环境变量;有些则认为它是个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舒晓兵、廖建桥(2002)总结出工作压力成因的刺激说、反应说和交互作用说.交互作用的工作压力理论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可。基于交互作用的压力理论认为,压力是一种在个体和环境之间进行的交互作用关系,它包括了个体对外界环境的反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评估以及试图去应对由此而造成的后果。国内学者大多也同意这种观点,从交互作用方面进行研究。当然也有一些学者从其他角度解释 压力的含义,如张祥俊,曹新锋(2007)从经济学视角中研究了企业组织员工压 力,他们把压力看作是员工获取需求满足的一种必要的支付。综合各种理论认识 ,综合起来看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理论认识:工作压力的静态学说和工作压力的动态学说,诸多定义都是从这两个方面出发的。

1.1静态学说

静态学说主要是指在工作压力研究过程中从单维的角度来对工作压力的本质进行认识与界定,从这个角度定义工作压力包括刺激说、反应说、主体特征学说【3】。

刺激说:将工作压力仅仅看作是工作压力源,倾向于仅从压力源的角度对工作压力进行研究,强调用环境的刺激特性来描述压力,是压力源层面上的一个概念。

反应说:把工作压力看作是个体面对环境刺激的主观感受,倾向于从压力作用结果的角度对工作压力进行研究,也就是压力是个体的作用结果维度上的一个概念。

主体特征说:将工作压力理解为是与主体的需要和能力等个体特制密切相关的,注意到工作压力的个体差异,但对于压力的认识仍然是静态和独立的。

1.2动态学说

动态学说主要是指将工作压力理解为是一个动态过程,既包含压力源和压力结果,又包括压力一系列作用过程的系统概念。持动态学说的观点将情景因素和个体特征因素引入工作压力的研究过程,强调工作压力是个体与情景的动态交互作用过程,在该过程中可能存在许多影响变量。

从工作压力的定义上来看,有的从静态入手探讨压力的本质,有的从动态入手探讨压力源、中介变量、压力结果与反应之间的关系,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这给实际研究工作和应用实践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有工作压力变量的相关研究

2.1中介变量研究。

国内外学者认为个体所具备的一些特性对压力具有一定的调解或缓冲作用,调节因素包括压力容忍力、认知评价、社会支持、坚强性格、控制感和人格等。除了个性的差异,个体的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年龄等个人后天因素也会影响个体对工作压力的认知和行为努力的不同,进而对工作压力过程产生不同的调解作用。组织中上级支持、组织结构等一些组织因素也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员工工作压力。刘璞,谢家琳,井润田(2005)考虑到个体的差异如个人认知、性别、学历、职务等会影响到压力源导致压力感的形成,分类进行了研究得出:管理者和普通员工、男性和女性在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压力源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梁镇,杜冰,刘非(2008)从人格特质、个人背景、性别、年龄、收入等方面对员工的压力差异进行了分析。张西超,杨六琴,徐晓锋,车宏生(2006)研究了负性情绪(NA)在工作压力作用中机制的作用,以“上作满意度”为压力反应变量,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压力源情境下,负性情绪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吴清津,张秀娟,李洪西(2006)对北京的7家IT企业的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上级支持对员工压力有调节作用。袁少锋,高英(2007)基于知识型员工样本,实证分析了组织支持对工作压力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组织支持在良性压力源(如任务要求、能力要求)与积极压力反应(如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工作参与感)之间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负性压力源(如人际冲突、组织结构问题、时间冲突)与积极和消极压力反应(如消极工作情绪)之间都发挥显著的缓冲作用。

国外这方面的研究比我国的研究要早,研究的结果也多。如Matsuiand Onglatc o(1992)研究了自我效能对压力的影响,处于当今时代背景和组织环境中的个体将何种因素体验为工作压力,部分依赖于个体的自我效能知觉的水平,较低自我效能知觉水平的个体承受沉重的角色责任的压力,较高自我效能知觉水平的个体则由于缺乏充分发挥天分的机会而感到挫折和压迫,Darwish A .Yousef(2002)实证研究了工作满意对角色压力与组织承诺的调节作用。Jui-Chen Chen,Co linSiiverthorne,Jung—Yao Hung(2006)通过对台湾和美国会计人员的实证研究,发现了组织内沟通对工作压力的调节作用。Jui—Chen Chen,ColinSiive rthorn又2008年通过调查研究了台湾地区员工控制力作为个性特征之一对压力的影响。

2.2结果变量研究。

开始学者们对工作压力的影响研究,大都侧重于探讨员工生理、心理反应,工作压力会带来冠心病、某些类型的癌症、精神崩溃、沮丧消沉和焦虑的后果,进而导致病假、提前退休或早死,给企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包袱。B.D.Kirkcald y,R.M.Trimpop,S.Wil1iams(2002)研究了英因和德国管理人员的压力对健康的影响。近年来,学者们更多地重视研究工作压力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学术界普遍认为工作压力会降低员工的工作满意感和企业归属感,产生职业倦怠,导致员工有离职意向,影响企业绩效,如刘璞,谢家琳,井润田(2005)对国有企业员工工作压力对工作满意度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蒋永宁,王香玲(2006)从正负面的压力影响进行了阐述。颜爱民,王维雅(2007)以中小民营企业基层员工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量表对其工作压力和工作满意度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教育程度和职能部门在工作压力上差异显著;职能部门在工作满意度上差异显著;角色认知压力、职业发展压力、组织因素和人际关系压力与整体工作满意度显著负相关;组织因素、人际关系压力、职业发展和社会因素对工作满意度具有预测作用。闵锐,李磊(2008)对员工工作压力对心理契约管理 的影响做了分析。

对于工作压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都很多,大多都认同Yerke s和Dodson在1908年提出的工作压力与工作效率之间呈现出一种倒U型关系。A1exander.T.Mohr,Jonas .F.Puck(2006)调查了德国与印度合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发现:管理者的高压力与企业的低绩效有关,但管理人员的工作满意与企业绩效没有显著关系。工作压力理论

3.1社会环境模式

社会环境模式是由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发展起来的,也叫ISR模式或密歇根模式。这一模式是最广为人知的工我们仅列举出其中最通常的模式。社会环境模式是由客观环境、主观环境、压力结果、疾病、个性特征、社会支持等几个基本概念组成的联合体,它还不是一个有机的理论,尽管一些研究者试图更精确地限定这些概念,找出这些概念之间的相关及其互动。

社会环境模式属于工作压力研究上的传统理论,或者说传统的研究方法,是从较广泛的社会水平对各个独立的与压力有关的概念进行确认和测量,并考虑其对个体及组织的影响作用,具有可操作性,并且带动了工作压力研究的发展。

它的局限性表现在:首先,这一模式并不是建立在清晰的理论基础上,并能得出具体的推论。导致有些变量在统计上是显著的,但在理论上却不一定有意义。其次,这一模式把所有的压力结果集中在一起,不能确定一些结果是否的确是由压力导致,如离职。第三,这一模式并没有告诉我们介于不同变量之间的中介过程,并且忽略了不同的社会心理过程对工作压力有影响的因素,如与同事进行社会地位的比较,还有个体对压力事件及健康的认知解释。

3.2个体——环境适应理论

French,Caplan和Van Harrison(1982)【4】提出的个体一环境匹配理论是工作压力领域中得到广泛接受,并已得到大量应用理论之一。该模型的理论基础是:行为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功能,环境变量和个人相关特征决定压力是否会产生。French等人认为引起压力的因素不是单独的环境因素或个人因素,而是个人和环境相联系的结果。只有当个性特征与工作环境相匹配,才会出现较好的适应。而工作的压力是由于个体能力与工作要求不匹配。这种不匹配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的不匹配,是指人们对自己的看法与人们对环境的看法之间的不配;第二种类型的不匹配是指客观上个体能力与工作要求不匹配。

个体——环境匹配理论使研究者将工作环境和个体需求结合起来考察,而不是只强调环境或个体一个方面的特点,因此是一个更全面的、可能更能准确揭示工作压力成因的理论,Parkes,Styles和Broadbent(1990)【5】运用在计算机上完成拣信任务实验研究,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被试理想的工作要求水平和对工作的控制对工作成绩(准确性和速度)有显著影响。

这一工作压力研究模式在思想上是一重大发展,但是由于它只强调人和环境之间的适应是静态的,而没有考虑其动态性,也没有考虑工作压力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并且会因为特定的工作情境而改变的情况,因此在应用中结果有一定局限性。

3.3工作要求——控制——支持模式

该模式是以Karasek(1979)提出的工作要求一控制模式为基础,20世纪80年代后,由研究者又加入社会支持的维度,进而发展成为工作要求一控制一支持模式(简称JDCS模式)(Van Der Doefetal,1999)【6】,它是工作压力研究中一个很有影响的理论。K arasek认为,工作活动中包含两个关键特征:工作要求和工作控制,它们共同影响着工作压力,工作要求是指存在于工作情境中反映员工所从事的工作任务量和困难程度的因素,即压力源,如工作负荷、时间紧张、角色冲突等;而工作控制则反映了员工能够对自我工作行为施加影响的程度。工作压力既不单独取决于某一方面,而是在于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

这个模型包含两个基本假设:①高工作要求,低工作控制导致高工作压力;②当工作要求和工作控制均处于高水平时,工作动机增强,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感。在这种情况下,高工作要求非但不是压力源,反而是对员工的激励因素,产生所谓“有益的压力”(good stress)。

这一模式一经提出,至今仍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并在不断地得到检验。在Van Der Doef和Maes【7】的一个对JDCS模式20年研究的综述中,发现大约一半的研究支持JDCS模式的假设。对于有一半研究结果不支持JDCS模式假设的现实,他们认为不是理论模式的错误,而是研究方法中的问题所致。

JDCS模式的实用价值是让企业管理者增强员工对工作的控制和社会支持,改善员工的身心健康,这是在组织层面上的压力管理研究,这在操作上具有很大的挑战性。目前,多数研究还是在检验JDCS模式的假设,只有少数研究根据这一模式考察了干预效果,结果也并不一致【8。3.4Lazarus的认知交互作用理论

Lazarus(1966),Lazarus和Folkman(1984)的压力认知交互作用理论(Transactional Model)是一个以认知评价过程为基础的工作压力模型,Lazarus把压力当作一个过程,认为工作压力是人和环境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个体和环境的关系无论在时间上、工作任务或活动上,都是动态关联的,它们的关系总是在变化着的,而不像传统的工作压力研究那样将两者看作是分离的和静态不变的。

Lazarus认为压力的产生存在着两个阶段的认知评价过程。第一阶段:个体要评价外界事件对自己是否具有挑战性或威胁,第二阶段:对自己所能获得的应对资源如个人能力和社会支持等进行再评价,当个体认为后者不足以应对外界的威胁性事件时,工作压力便产生了。该理论的核心点是,压力既不是环境刺激,不是人的性格特征,也不是一个反应,而是需求以及理性地应对这些需求之间的联系。

交互作用理论全面概括了压力的构成要素,强调工作压力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过程,由于这一理论对数据的涵盖性和易检验性,使得它受到很多工作压力研究领域者的重视。

对于工作压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体和组织这两个维度上。对于后者的研究,在近年来越来越活跃,而交互理论更多关注个体层面的研究,Brief 和George【9】认为,如果只去注意研究个体,而不去研究组织层面,组织心理学家就是没有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工作压力源

工作压力源是工作压力问题最核心的内容,工作压力源主要是指压力起因于与企业员工个人工作有关的因素,在学术界,关于压力源存在着“主观”和“客观”之争。压力源 主观 说强调的是对于作为某种威胁的刺激或事件的感知,这种感知造成了压力的体验。压力源“客观”说认为特定的压力源可以超越个体的认知和属性,压力源是客观的,可以用某些独立的、客观的方式评估压力源。国内许多学者对企业工作压力源进行了研究。这里主要阐述几个有代表性工作压力源解释。

1.Kahn,Wolfe,Quinn,Snoek Rosenthal(1964)对工作压力源就作了比较早的归类。认为有:(1)角色冲突;(2)角色模糊;(3)不能满足的希望;(4)工作过度负荷;(5)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冲突。

2.Weiss(1976)把工作压力源归为五类:(l)工作本身因素。(2)组织中的角色。(3)职业发展。(4)组织结构与组织风格。(5)组织中的人际关系【10】。

3.Cooper和Marshall 等人(1978)提出了一个完全、简明的六种工作压力源:(1)有特点工作的压力;(2)角色压力;(3)人际压力;(4)职业发展;(5)组织结构和发展;(6)家庭、工作相互作用【11】。

4.Parker和DeCotiis(1983)发展了工作压力源和压力结果的理论模型:(1)工作本身的特征和条件;(2)和组织结构、氛围和信息波动相联系的条件;(3)和角色有关的因素;(4)工作关系;(5)可觉察的职业生涯发展;(6)外在的承诺和责任。

5.Summers,DeNisi,和DeCotiis(1995)创立了工作压力源的研究模式。认为有:(1)人格特征;(2)组织结构特征;(3)组织程序特征;(4)角色特征【12】。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工作压力来源的复杂性、多样性,同时也可以看出有很大的相似性,综合起来看,研究者是从四个方面认定工作压力源的:组织和工作本身的特点、家庭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

在工作压力源的探讨中,组织和工作本身的特点与家庭环境和稳定的个人特质相比,组织和工作本身的特点对压力及压力带来的后果经常被夸大。实际上,一些研究者认为,许多被当成工作压力的症状,只是反应了一个人格维度。工作压力的测量

由于工作压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不同职业的压力源是不同的,而且工作压力是环境和个体特点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建立一个普遍适用的测量工具就很困难。国外近些年用于对工作压力的测量应用较多的工具有以下几种:Cooper的工作压力指标(OSI)量表、Mclean的工作压力量表【13】Kan2rasek的工作内容量表、【14】Hurrellt和Mclaney的工作控制量表。House和 Rizzo的工作压力量表【15】Lazarus的应对方式量表。

从工作压力的测量方法来看,大部分的压力研究中,压力源、压力结果和中介变量,如社会支持等都是在事件发生后很久在被试中得到的,这样测量出来的是压力的长期影响,我们很少注意到工作中的压力事件对压力造成的短期影响,事实上,在更细程度上检测被试的反应很重要,Bunnk和Verhoeven(1993)发明了一种称之为“每日作用记录”的方法,一些研究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从测量工具来看,测量指标体系不统一,不同的研究者可能根据各自的偏好,采用带个人倾向的测量指标,从而造成其结论很不一致,这对于工作压力的研究结论是很不利的。工作压力的后果

工作压力是一把双刃剑,它对个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组织的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当人或组织感觉到适度的压力时,会有意识地调整自己,以适应这种变化,无形中这种压力变成了发展的动力。而当压力过大时,会使员工的心理,生理和行为产生一系列的异常反应。工作压力消极后果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生理、行为、情绪和组织四方面。

生理上:表现为头疼、失眠、消化不良、精神不济、疲劳、心血管病变等。行为上:表现为滥用药物、过度兴奋、酗酒或过度抽烟、甚至出现强迫性行为;对行为的影响可表现在缺勤、离职,以及工作绩效降低。

情绪上:表现为紧张、忧郁、焦虑、苦恼紧张、敏感、多疑、不稳定、焦躁不安、难以放松、忧虑烦恼等。

组织上:就是缺席、人际关系不良、工作效率低、工作不满等并出现离职倾向【16】;情感衰竭。还会引起企业之间关系紧张、高事故率、较差的组织气氛、低士气、工作中的敌对等问题。

从已有研究的结论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工作压力的消极影响,特别是对个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方面和对企业工作效率的负面作用,而对压力的正向作用研究较少,要使工作压力研究的成果有效的服务社会,对工作压力积极方面的研究也必不可少。结语

西方学者关于工作压力的研究流派众多,一方面丰富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内容,另一方面由于各个学派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也使研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从工作压力的理论上来看,众多理论及方法是从两个维度来指导具体的研究工作的(1)静态和动态层面,(2)个体与组织层面。

静态学说主要是指在工作压力研究过程中,从单维的角度来对工作压力的本质进行认识与界定,动态学说主要是指将工作压力理解为是一个动态过程(既包含压力源和压力结果,又包括压力一系列作用过程的系统概念。

工作压力研究虽然已进行了多年,但它的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大量的研究集了解工作压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后果,并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结果。但从研究方式来看,进行比较研究较少,只在一个群体或一个国家中进行研究,从而推及其所有对象,这样得出的结论容易出现以偏概全的问题。而研究者们在完成了解个体个性特征、心理因素与工作压力源及其后果之间的交互调节作用,尤其是动态与组织上建立有利于组织压力管理的系统的工作压力的理论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实际上,无论是哪一角度的工作压力研究,都出现了必然的重叠性和相容性,那么,作为我国的研究者应该站在这些已有的成果上,充分考虑他们的重叠性和互补性,结合自己的具体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进行有意义的探索。

参考文献:

上一篇:直销银行获取客户模式下一篇:争当四好少年的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