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本

2024-05-13

社会学概论本(精选8篇)

篇1:社会学概论本

一、浙江树人大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考试形式:闭卷

题型

1、判断题15题(15分)

2、单项选择题25题(25分)

3、多项选择题5题(10分)

4、简答题3题(18分)

5、材料题1题(12分)

6、论述题2题(20分)

提纲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4、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

5、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6、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由中国无产阶级来领导?

7、怎样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

8、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

9、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有哪些?

10、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11、如何理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12、新民主主义革命三条基本经验(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13、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含义?

14、如何理解“一次革命论”和“二次革命论”?

15、怎样正确理解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16、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17、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重要意义。

18、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表述?

篇2:社会学概论本

问题一:马克思为什么会成为“千年思想家”之首(马克思主义的魅力何在)? 问题二: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舶来品,为什么能够在中国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问题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能够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在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左右摇摆”过程之后,又是在一个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第一次鲜明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命题的?)

问题四:毛泽东思想的三个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体现了怎样的战略思考?对我们今天的人生有哪些方面的重要启示?

问题五:如何从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及其规律性来洞察当代中国崛起的根本思想动因?(如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两化”之间有什么内在的关联性)

问题六:如何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辩证关系?对于我们今天的人生发展与成长有哪些有益启迪呢?

问题七:如何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的相互关系?如何从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相统一的视角来看待新中国65年的发展历程?你从中能够得到哪些人生启迪?

问题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体现了怎样的理论内涵、历史底蕴和战略眼光?在中国崛起、中国奇迹、中国模式备受世界关注、当代中国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大幅跃升的崭新背景下,我们(大多数国民也包括领导层)应该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大国心态,来支撑我国的大国崛起之路越走越稳健、越走越开阔?你从中能够得到哪些重要的人生和思想启发?

问题九:如何从理论高度和战略层面完整把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你从中怎么看待和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你如何设计自己的人生总路线?如何从二十年的成长中前瞻性地整体性地思索自己人生成长的总规律?)

篇3:社会学概论本

是社会学专业的入门基础课程。由于社会学广泛的应用性和学科的规范性, 经常面向公共管理、政治学、新闻传播、汉语言文学、民族学、历史学等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开设。

“社会学概论”的主要的任务是介绍社会学基本知识和基本视角与方法。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学习“社会学概论”具有有助于个体掌握社会常识, 以社会学的独特视角思考社会生活, 增进其行动的合理性, 促进个体社会化顺利进行的意义。然而, 对于非社会学专业的大学生, 即使是最基本的社会学概念, 仍显得比较抽象而难于理解, 普遍存在着学习困难。

一、《社会学概论》的学习困难

( 一) 学生受应试思维影响, 学习中缺乏学科意识

学生学习前对《社会学概论》缺乏基本的了解, 部分学生把它看作是类似于中学思想品德课的课程, 乍一接触教材内容普遍觉得非常陌生与艰深。在学习思维上也沿用了以往的应试思维。最明显的表现是学生习惯在学习中追求一字不差的唯一标准答案, 对教材介绍的同一名词的不同定义, 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往往缺乏独立思考, 无所适从。甚至要求老师提供练习册, 通过题海战术来应对考试复习。这种应试思维严重影响了学生以学科意识来整体把握《社会学概论》课程的内容体系, 奠定社会学理论基础和认知框架, 造成学习的困难。

( 二) 学生学习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存在困难。

《社会学学概论》作为学科基础课程, 往往安排在大学一年级开设, 同时, 使用的教材大多理论性、系统性较强, 对于大学新生来说, 学习理解抽象概念和理论会有一些困难和挑战。往往是名词听起来熟悉, 但却不能准确表述与理解, 如“社会、文化、群体、组织”等。对社会学学中的基础理论, 特别是某一理论的不同流派与观点, 如“社会化理论、社会互动理论、社会分层理论”等往往是似是而非, 不知其所以然, 更谈不上用其概念与理论分析现实社会问题。

( 三) 学生课外阅读社会学经典著作存在困难

阅读经典著作是人文社会学科入门非常重要的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提倡学生不要囿于教材, 要阅读经典著作。但社会学经典著作多数来源于西方学者, 无论是内容体系, 还是理论分析逻辑、抑或行文表述都令学生觉得艰涩难懂, 难以坚持。例如,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还有马列经典社会学原著等都不是大一新生能够轻松读懂的著作, 单纯强调学生阅读经典著作, 不仅无助于学生对课程的学习, 反而加深了学生认为社会学学是一门枯燥、难懂的课程的刻板印象。[2]

( 四) 学生自主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社会现象存在困难

《社会学概论》教材由于知识体系庞大丰富, 囿于篇幅, 往往限于简单介绍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 或是简单得出结论。表现为作者在论证观点时仅仅限于从理论到理论的思辨与价值判断等传统的规范手段, 缺乏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的介绍分析, 未能够及时反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变化。这样进行教学的结果往往是学生获得的只是一些僵硬的概念、理论, 没有领会社会学的思维方式和学科特性, 不会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社会学概论》的教学建议

上述学生在学习社会学中存在的困难, 既涉及到中国社会学研究发展的问题, 也涉及到社会学的教材建设的问题, 但笔者主要就教学中应对学习困难的提出一些建议。主要是课程讲授中应凸显学科意识与学科研究方法, 注重培养学生的“述议”能力, 引导、推动学生的课外学习。

( 一) 教学体系安排应凸显学科体系的完整、独立, 帮助学生建立学科意识

社会学的知识体系庞大丰富, 《社会学概论》课程到底应该涵盖哪些基础性社会学知识? 为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社会学概论》的基本框架及其独立的学科地位, 需要对其内容进行分类, 进而明确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联系。[2]而且这不仅仅是在导论课给学生作一次性的介绍, 教师应在每一章节的课程讲授中起到串珠成宝的作用。

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三方面: 一是关于社会运行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的内容; 而是关于社会运行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的内容;三是社会运行研究方法的内容。以这三方面为线, 根据所选教材的分析框架及学生所学专业的实际需要精选教材内容, 做到注重知识性, 凸显常识性; 注重系统性, 凸显趣味性; 注重专业性, 凸显入门性; 注重学术性, 凸显社会性。 ( 高校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理念探析) 帮助学生建立起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 系统把握社会学概论的课程内容, 而不是通过“背多分”的应试方式来获得几个概念或理论观点。

( 二) 理论教学过程注重学科研究方法的介绍与分析

关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往往是教材中的一章内容, 但这远远不能让学生掌握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更不足以让学生自主运用这些学科方法去学习、研究。学者们的理论成果是通过一定的学科研究方法得出来的, 教师进行理论分析也运用了一定的学科研究方法, 但是, 如果我们疏于介绍与分析方法的使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接受知识性内容为重, 方法的学习与运用为轻。就如大厨端出美味佳肴, 食客能品尝到食材, 却不懂炮制方法。而师生之间的教学, 不仅要授之以鱼, 亦要授之以渔, 因此强调理论教学过程注重学科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的介绍与分析。如: 在讲授“个体社会化理论”的内容时, 需要对每一思想家的历史背景、思想家的经济地位、阶级地位及其研究过程、方法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 还需要对不同理论观点的合理性、局限性进行辨证分析, 作到有理有据、全面客观。[3]

( 三) 构建互动课堂, 培养学生的 “述议”能力

构建互动课堂的方式, 已经有很多学者作了有益尝试, 提出了“引导讨论”式、启发式、辩论式、师生角色互换式等等, 这都值得我们在课堂中学习应用。值得重视的是, 构建互动课堂不能仅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习的生动性、有趣性, 更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述议”能力, 提高学生的明辨、批判和创新等思维水平。例如, 在介绍了非马克思主义社会观与马克思主义社会观之后, 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社会的概念, 可以鼓励学生对不同的界定进行发言, 讲出自己赞同或者反对的理由。在涉及到观点评价的讲述时, 还可以让多个同学针对彼此的看法进行发言, 以更深入明了观点的逻辑。“述议”能力的锻炼, 能够培养学生在表达思想观点时拥有清晰的概念、严密的逻辑、有力的论据和明确的观点, 这十分重要。“凭借这种思维, 在了解必要的预备知识后, 对于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热点话题, 就能够独立思考并得出正确结论; 对于社会上的种种争论, 也能够给予恰当评价。”[4]

( 四) 教师引导、推动学生的课外学习

课堂教学效果的取得与巩固, 少不了课外学习的配合。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推动学生的课外学习。

第一, 推动主题阅读, 夯实理论功底。

阅读是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能力的重要途径, 也是培养理论思维能力的基本载体。针对学生阅读经典的困难, 教师一方面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少而精地选择一些经典的章节先教师导读再学生阅读, 另一方面也可以以学科发展前沿与中国社会发展热点、难点为依托, 推荐学生阅读一些比较具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还可以通过举办“社会问题我关注、“读书笔记大赛”等常规性的学生素质拓展活动为学生提供阅读交流、提高的平台。也可以以读书笔记、小论文等作为作业形式与学生考核方式之一来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

第二,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推进课外学习。

一是利用多种网络形式建立师生的课外互动。微博、微信、Q群等多种网络形式为师生课外的提问答疑、讨论交流、分享资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关键是教师在网络交流平台中要起到组织者的作用, 除了答疑与分享资源, 要善于抛出问题、引起讨论、适当总结, 营造活跃、热闹的学习讨论、交流的氛围。

二是充分利用《社会学概论》精品课程 等教学网络资源 , 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参考书目和复习思考题等 , 补充和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参考资料。

三是利用政治学学术网站与名家博客等网络资源学生课外学习提供高质量的资源。如“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研究专题网”、“中国社会学网”、“ 社会学视野”、“中国农村研究网”、“共识网”、“爱思想”等学术网站吸取了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前沿动态信息等 , 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 让学生及时了解到学术界的新成果和新动向。一些学者、专家在自己博客中的精湛论述往往就是社会学中的理论难题与现实难题, 可以从某种程度弥补教材未能够及时反映社会生活变化的不足, 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社会现象的能力。

三、结语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虽然学生存在着一些普遍的学习困难, 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 还是由教师根据自身的授课风格、所拥有的资源和学生的能力与专业要求不同, 依据课程的内容多种方法组合运用, 减少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间的差距, 以提高教学效果。

摘要:《社会学概论》是社会学类、政治学类、公共管理类等多个本科专业均开设的基础理论课程。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困难, 教师在教学中应凸显学科意识与学科研究方法, 注重培养学生的“述议”能力, 引导、推动学生的课外学习, 从而提高社会学概论的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

关键词:社会学概论,学习困难,教学建议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013.4-4.

[2]史红斌.《社会学》课程在非社会学专业学生中的教学实效性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8 (236) :43-44

[3]王正文.运用实践教学法, 提高社会学教学的实效性.[J].教育探索, 2007, 2 (188) :40-41

篇4:社会学概论本

关键词 高职院校;《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

《社会学概论》课程是从社会整体出发研究社会的构成及其运行规律的一门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既是社会学专业的入门课程,又因其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成为很多非社会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内容,目前我院的物业管理专业将《社会学概论》作为必修课程。对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来讲,《社会学概论》这门课程包含概念和理论系统比较复杂,尤其是对于基础较差、求知欲较弱、学习急功近利等特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同时高职更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发与培养,培养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并帮助学生适应迅息万变的社会。

对此,如何结合高职学生特点,改善《社会学概论》这种基础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学生会学、乐学、善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潜心的探索与实验。

一、一种教学理念——学生参与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满堂灌式”、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越来越引起学界反思,尤其对高职院校来讲,特殊的学生特点更对传统教学理念提出了挑战,“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育模式应运而生,它明确了学生参与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具体看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操作。

1.明确学生需求是学生参与的根本

明确学生参与的教学理念,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每个环节用心去体察学生的需求。

对于《社会学概论》这门课程,教师要结合学科性质和高职学生的特点确立合理的教学理念,转变教育观念。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学习社会学只是为了扩充知识和提高能力,不能像社会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一样从事相关的职业。他们关注的是了解与社会、自身、生活和专业相关的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并进而能掌握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达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并适应迅息万变的社会,而不只是掌握理论。

2.创造参与机会是学生参与的前提

在《社会学概论》的教学过程中,本人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将学生推向教学的舞台中央,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第一,学生参与教学。使学生参与到教学内容的选择中,要求教师对教学课题有所选择。一方面要能够与学生所关心的社会现象、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并且能够联系学生所掌握的背景知识以及生活应用知识实际,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内容中,这样学生就会倾注很大的热情在学习中。

第二,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学生参与理念告诉我们,学生也能是学习活动的创造者,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有利于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挖掘潜能。如下文所示,教师可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为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创造机会,除此之外,教师可引用一些活泼有效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讲到“社会化”这个知识点的时候,笔者借鉴心理学中的“我的生命线”这一活动,引导学生回顾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甚至未来的成长历程和规划。学生在体验心理游戏的形式中,发现了社会化过程中家庭、朋友、同学、老师等多群体的影响,对社会化的过程有了真切的理解。

二、多种教学方法——综合使用 优化组合

在《社会学概论》课堂中,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需要根据各种教学方法的特征,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加以综合运用。

1.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顾名思义就是借着扮演角色的方式来达到体验及学习的目的。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深地体会社会学相关理论,本人在《社会学概论》教学的过程中尝试运用角色扮演法来辅助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理论知识和社会情景的了解,进行角色演绎。

在“社会互动”一章的学习中,教师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上表演一段生活中的互动场景,如社会冲突,合作、竞争、强制等内容,以及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等沟通方式,对生活中的社会互动有更加直接的认识,角色扮演完成后,由教师和本小组及其他小组成员进行反馈评价,各小组结合情景模拟效果,展开交流切磋,提出质疑,分享成果。

在角色扮演中,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专业的热爱。

2.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全班学生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各抒己见,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多边交流,寻求获取真知和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

在“文化”一章的学习中,笔者就提出选题——“谈谈你家乡的文化”,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文化元素,同学们纷纷积极参与,从饮食、娱乐、名声、姓氏等角度阐释自己眼中的文化,将专业视角和普通生活结合起来,对社会现象的认识更准确,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保证讨论式教学的效果,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因素:把握选题,确切有效;把握预习,有备而来;把握方向,避免离题;把握时间,充分讨论;把握评价,及时反馈。在讨论前、讨论中、讨论后整个过程中动态监控,引导学生对相关理论和概念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3.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思考以及相互间进行讨论和争辩,以提高思维、推理和处理问题能力的教学过程。

比如在“社会问题”一章的学习中,教师可选择当前比较热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几位成功就业和无法就业的应届毕业生的自身状况和求职过程的案例,要求学生贴近生活,接近社会,认真研究分析,结合理论知识和自身了解,探讨自己对就业问题的认知,同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态度和职业准备。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型教育,集科学性、实践性、直观性、启发性、趣味性于一体,促进了教学相长,加深了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有利于弥补传统教学中“填鸭式”灌输知识的缺陷,是《社会学概论》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教学方法。

4.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自行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最后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一般流程为“信息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成果展示—最终评价”。“

在“城市社区”一节的学习中,教师可将城市社区的特点、发展现状、趋势等作为学习项目由学生独立探究的项目。首先,经过师生共同设计和论证,将项目主体确定为“现代社会的城市社区建设”。然后,学生经过社区调查和前期资料搜集,分组确定项目的主要目标,或者为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措施;或者为城市社区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或者为和谐社区建设;或者完善为社区教育和卫生等,并根据目标确定相应的工作方案。第三步,项目实施阶段。根据项目目标,不同组别的学生分别奔赴社区现场,完成进一步资料收集。第四步,汇总资料搜集的结果,撰写社区建设方案,最后,各个小组展示研究成果,教师、小组成员和其他小组要从各个角度对这个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以利于提高下一次项目教学的质量。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对社会学的方法有所体会和了解,它改变了之前的闭门造车的做法,使学生学到了许多课本上、课堂上、理论上都无法学到的东西,还有助于营造企业岗位氛围,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适应市场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邢振江,徐文涛.情景模拟教学—— 案例教学的拓展和深化[J].未来与发展,2010(9).

[2]欧阳晓明.提高社会学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实践[J].九江学院学报,2006(4).

篇5:社会学概论本

(一)可行性分析的重要性

固定资产的可行性分析,是指在投资决策前,对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各方面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各种可能拟定的技术方案和建设方案进行认真的技术经济分析与比较论证;对固定资产建成后的经济效益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价。在此基础上,综合研究固定资产的技术先进性和适用性、经济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投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确定该固定资产是否应该投资和如何投资,或是就此中止不投资,还是继续投资使之进入开发建设的下一阶段等,为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和为开展下一步工作打下基础。

简而言之,固定资产的可行性分析包括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效益性,技术上的可行性论证主要由企业技术部门负责,经济上的效益性论证,则主要由企业财务部门负责。可行性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民经济长期规划和地区、行业规划的要求,对投资的固定资产项目进行投资方案规划、工程技术论证、社会与经济效果预测和组织机构分析,经过多方面的计算、分析、论证和评价,为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建议。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可行性分析是保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以最少的投资耗费取得最佳经济效果的科学手段,也是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和建设上可行的科学方法。

(二)可行性分析的内容

固定资产可行性分析是对投资的固定资产进行深入细致的技术经济论证的基础上作多方案的比较和优选,提出固定资产投资最后决策的结论性意见。因此,它的内容应能满足作为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基础和重要依据的要求。

一般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包括以下10个方面内容:

1)总论:综述项目概况、可行性分析的主要结论和存在的问题与建议。阐明对推荐方案在论证过程中曾有的重要争论问题和不同的意见与观点,并对投资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列表说明;还应说明投资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环境、项目投资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项目投资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和重要性;提出项目调查研究的主要依据、工作范围和要求;说明项目的历史发展概况、项目建议书及有关审批文件。

2)产品的市场需求和拟建规模:调查国内外市场近期需求情况;国内现有项目生产能力的估计;销售预测、价格分析、产品竞争力、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景;固定资产项目的规模,选择产品方案和发展方向的技术经济比较和分析。

3)资源、原材料、燃料和公用设施情况:所需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其来源和供应的可能性;有毒、有害及危险品的种类、数量和储运条件;所需动力(水、电、气等)公用设施的数量、供应方式和供应条件。

4)厂址选择:固定资产项目的地理位置,与原料产地和产品市场的距离、地区的条件。

5)项目设计方案:在选定的建设地点内进行总图和交通运输的设计,进行多方案比较和选择,确定项目的构成范围。

6)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环境现状调查。拟建项目“三废”种类、成分、数量,对环境影响的预测;治理方案的选择和回收利用情况;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城市规划等要求以及相应的措施方案。

7)企业组织和人员培训:企业生产管理体制、机构的设置,对选择方案的论证;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数量的要求;人员的培训费用估算。

8)项目施工计划和进度要求:根据勘察设计、设备制造、工程施工、安装、试生产所需时间与进度要求,选择整个项目实施方案和总进度,并用线条图和网络图来表述最佳实施方案。

9)经济效果的分析与评价:总投资费用、各项建设支出和流动资金的估算;资金来源、筹集方式,各种资金来源所占的比例;资金的数量和资金成本;总生产成本、单位生产成本的计算,财务内部收益率、净现值、投资回收期、固定资产投资借款偿还期、外汇效果分析、不确定性分析等财务效益评价和国民经济效益评价并进行社会效益分析与评价。

10)综合评价与结论:方案的综合分析评价与方案选择,运用各项数据,从技术、经济、社会、财务等各个方面论述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推荐一个或几个可行方案供决策参考,提出投资存在的问题以及结论性意见。

因此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三大部分:

首先是市场研究,包括产品的市场调查和预测研究,这是可行性分析的先决条件和前提,它决定了项目投资的必要性,是项目成立的重要依据。

其次是技术研究,即技术方案和建设条件研究,从资源投入、建设地址、技术、设备和生产组织等问题入手,这是可行性分析的技术基础,它决定了投资项目在技术上的可行性。

最后是效益研究,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分析和评价,它是决定项目投资命运的关键,因此也是固定资产项目可行性分析的核心部分,并说明项目在经济上的“合理性”。可行性分析就是从这三大方面对投资项目进行优化研究,并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传统净现值法介绍

由上文可知,固定资产可行性分析的核心是项目的效益研究,而其中最主要进行分析的是项目的财务效益评估,而该评估可以采用静态和动态指标分析等方法。固定资产投资等长期投资决策指标根据是否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可以分为两类: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静态指标包括投资回收期、平均投资报酬率,它在评价投资方案的经济效益时,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而把不同时点的货币看成是等量的,是一种非折现的分析评价方法;动态指标包括净现值、获利指数、内涵报酬率等,这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指标,以折现的分析评价方法更能反映和把握客观实际状况,是现代投资决策中广泛应用的方法。而作为动态指标的净现值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分析评价指标。

净现值(NPV)是指把项目从投资开始到项目终结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按一定的折现率折现为初始投资时的现值。它表明项目在整个寿命周期内考虑到货币时间价值后,以现值表现的净收益。可以说,它是一个考察投资项目在计算期内盈利能力的绝对指标。净现值越大说明项目的经济效益越好,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NCF——第t年的现金净流量=第t年的现金流入量-第t年的现金流出量。

i——预定的折现率

n——投资涉及的年限

而净现值法的决策规则是采用那些净现值为零或正值的投资方案,放弃那些净现值为负值的投资方案。即:

第一,净现值为正值,表示投资项目获得的报酬率大于期望报酬率,说明投资方案是可行的;

第二,净现值等于零,表示投资项目获得的报酬率等于期望报酬率,也说明投资方案是可行的;

第三,净现值小于零,表示投资项目获得的报酬率小于期望报酬率,说明投资方案是不可行的。

净现值法的优点在于,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给出了一个表示单一款项的现值,经济意义明确;其次是净现值法计算简便,没有内部收益率法计算时必须的试错过程,第三是净现值法比较现实,可以通过折现率i的水平来考虑风险的影响;第四是净现值法提供给决策者更多的有用信息。

篇6:社会学概论

1、何为社会角色?它有哪些类型?

答:人与人门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他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类型有:①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②自觉的角色与不自觉的角色。③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④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2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与类型 ?

答:⑴、①从社会成员个体方面来看,个提有村体的本能,并希望在群体中满足

其各方面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爱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和自尊的需要等。②、从社会自身来看,群体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产物。群体生活是社会的本质。

⑵、群体的类型:①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②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③内群体

与外群体。④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⑤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与趣缘群体。

3简述社会角色的失调情况?

答:社会的运行常会产生不协调的因素,在社会角色扮演中也常会产生矛盾,遇

到障碍,甚至遇到失败,这就是角色失调。

⑴、角色冲突,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

抵触,防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

⑵、角色不清: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

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去做。

⑶、角色中断: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

⑷、角色失败:角色扮演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极为严重的失调现象。

4、简述社会组织的涵义及其特征?

答:⑴、广义的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狭义的组织: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

⑵、特征:一方面,新型组织方式对人间交往产生的一定影响。另一方面,从结构上看,社会组织都有明确的目标,并由此与其他的社会组织有着明显的界限,组织内部的运行依赖一套正式而稳定的关系结构,用以协调组织多样话的社会活动,实现组织的整合状态。

5、简述社会分化及其类型?

答:社会差别的历史动因是社会分化。分化的一般含义是事物从同性质向异性质的风化。社会分层研究所说的社会分化特指社会系统的结够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地位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地位的过程。

类型:①水平分化:依据某种社会属性或特征,将社会成员分为不同类型的地位

群体,这些群体从公认的社会价值序列看不存在高低差别,即他们的生活环境、互动影响力大体相同。

篇7:《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社会运行条件

答: 社会运行条件是指社会有机体运动、变化、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要素的总和。2.社会角色

答: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3.社会化

答: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人走向群体、进入社会、适应社会,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理解认同社会规范和制度,逐渐成为社会合格成员的过程。4.社会结构

答:社会结构是指社会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的连结方,当这种连结遭到破坏而扭曲变形,或这种连结方式与社会发展不适应时,就产生结构性失调。

二、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文化冲突是指文化互动过程中出现的两种或多种文化激烈矛盾的状态。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往往会在价值观、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甚至对立。

答:对的,俗称文化差异。两个或多个文化背景不同,对待同一件事持不同的态度。

2.社会安全阀是社会冲突理论中用以表示社会冲突积极作用的概念,是由著名社会学家韦伯提出的。

答:对的

3.社会群体是通过稳定而持久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如家庭、学校、工会、机关、邻里等。

答:对的

4.根据社会约束力由弱到强排列,可以得到如下排列:风俗习惯、宗教、道德、法律。

答:错,根据社会约束力的由弱到强排列,因该是:风俗习惯、道德、宗教、法律

5.结构性流动指由于社会结构的变化而引起的大规模的社会流动, 其特点是个人原因而发生的社会流动。

答:对的

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简要回答社会学中社会化的几种类型。

答:第一,初始社会化。初始社会化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其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它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第二,预期社会化。人们在某一社会化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这就是预期社会化。

第三,发展社会化。发展社会化是在初始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

第四,逆向社会化。逆向社会化是指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的过程。

第五,再社会化。再社会化是由于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或其基本上已不适用,而重新学习社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2.简要回答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答: 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其中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化影响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与改造。文化是一种历史的积累,这种积累使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能力逐步提高,对自然环境的利用能力日益增强。

第二,文化影响社会的发展速度。人类在历史中总结的知识、技能通过文化的积累和继承作用不断更新和传递。

第三,文化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因素决定的,但人们的价值观念、传统习俗也对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第四,文化影响社会主体的自身素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科学文化教育水平、思维方式、社会心理等都会对该国或该民族的民众素质产生影响。3.城市社区的特征。

答:①人口密度高、异质性强、流动大 ②经济结构多样化 ③生活方式多样化 ④家庭的规模与职能的缩小

四、论述题(共15分)

1.运用社会组织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区别。

答:中国的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相比,有着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搞“政治中立”。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是建立中国公务员制度的根本指导原则。建立公务员制度的目的就是要为贯彻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提供制度保证。所以,要求公务员必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捍卫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西方文官制度则强调所谓“政治中立”的原则,要求文官不得参加党派等政治活动,在公务活动中不得带有党派的政治倾向性等等。

2.坚持党管干部。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各项事业的核心力量,公务员制度是党的干部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公务员的管理上,强调要坚持党的组织领导,贯彻党的组织路线,保持党对政府重要领导人选的推荐权。而西方文官制度则强调文官管理必须独立于党派之外,“不受任何党派干预”,“与党派政治脱钩”,是独立的管理系统。

3.不搞“两官分途”。我国公务员制度没有“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划分。这是由于我国是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不搞多党轮流执政,所以不存在政务官与事务官的截然分野。而西方文官制度则实行“两官分途”,强调政务官的所谓政治化和事务官的所谓职业化,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职官体系,相互之间不能转任。

4.坚持服务于民的宗旨。做人民公仆,为人民办事,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是中国公务员最根本的行为准则。中国公务员没有自己集团的特殊利益,也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特权。而西方国家的文官则是一个独立的利益集团,它受雇于政府,是政府的雇员,一切服从政府需要,为政府利益服务。总而言之,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为公务员管理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它学习和借鉴了西方文官制度的一些积极内容,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干部人事管理工作的优良传统,总结和吸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经验和成果,并用法律的形式加以系统化和制度化。由于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公务员法规体系中的基础性法规和总的章程,所以只能规定公务员管理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在执行过程中,还应逐渐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配套的制度体系。

篇8:社会学概论本

在人类教育的历史长河中,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育理念的兴起开始冲击着人们长久以来所坚持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欧美国家经历的工业革命带来的不仅是经济社会领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教育领域, 同样出现了新的变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掀起了新的教育浪潮, 这一时期的进步主义教育学者开始提出“儿童是积极主动的, 教育就是从学生的需要、兴趣、经验和活动出发, 充分利用他们探究和表达的自然冲动, 把握其活动, 给予其指引, 使其最终掌握更抽象的文化及其社会意义。”[1]在此之后的一段时间内,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在实践中经历了几次起落。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 在大会《宣言》中指出:“高等教育显然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2]从此这一提法得到来自全世界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到了今天, 在教学活动中到底应该坚持“以教师为中心”还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仍然莫衷一是, 但不可否认的是, 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开始重新审视在传统的教师主导型课堂上存在的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态度的培养、重视书本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实践技能锻炼、重视课程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而忽视课堂之外学生的成才成长等一系列问题, 开始尝试着将“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两种教学理念更好地结合起来。

二、《社会学概论》的教学定位

《社会学概论》是一门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课程, 课程旨在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以中国社会实际情况为依据, 通过系统讲授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社会学发展的基本历程、社会学的功能、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主要范畴、主要理论观点和所涉及的各个领域的知识, 使学生了解社会, 掌握社会结构和社会行为规律, 从而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形成整体认识。该门课程对于社会学专业的学生而言, 属于专业基础课, 通过学习使学生从宏观上了解该专业的基本概况、课程性质和作用, 学会用社会学的思维方法思考问题, 是进入专业学习的重要开端;对于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而言, 因为社会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 它与管理学、政治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之间关系密切, 都是以各自学科特殊的视角来研究人类社会的, 因此通过对《社会学概论》课程的学习, 可以在帮助其训练一种社会学的思维方式、培养“社会学的想象力”、增强社会的适应能力的同时, 为其专业课和相关知识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在笔者所在的学校, 《社会学概论》主要是针对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的:2010年以前它是政治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之一, 2010年开始, 《社会学概论》开始作为法学学科平台课程, 同时面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所有专业学生开设, 在同一年, 该门课程作为学校的一类重点课程进行建设。《社会学概论》作为法学平台课, 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 使学生掌握社会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了解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 (2) 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问题的兴趣和社会学想象力, 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社会学打下基础; (3) 学习运用社会学的观点、社会学的概念和理论分析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特别是对政治领域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 (4) 通过学习社会学, 培养学生形成较为宏观视野的同时, 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以学生为中心”背景下《社会学概论》课程改革实践

1. 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兼顾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上, 教师就是整个课堂的主角, 要讲授什么内容、怎么讲授都完全由教师自己决定,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这种方式对于顺利地完成课程教学目标而言无疑是很有效的, 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可能课程本身的性质、特点及教师个人的魅力、能力都有可能成为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要想让学生真正从自身出发, 对该门课程产生主动求知的动机, 或者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理论知识之余, 相应的能力也能得到锻炼, 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是很有必要的。首先, 在教学内容上, 在紧扣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的同时, 做到既与当下的社会实际发展状况相结合, 也适当兼顾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社会学概论》这门课程主要是从社会的静态构成 (如文化、社会群体、组织、社会制度、社区等) 和社会的动态运行 (如人的社会化、社会分层与流动、社会变迁与现代化、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等) 两个维度来介绍人们所处的社会的, 如果单纯按照课本上的知识进行讲授, 难免过于理论和抽象, 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 在课堂内容的设置上, 尽量做到与当下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社会现象相结合, 尤其是笔者所在的学校地处边疆民族地区, 在讲授时不时联系本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实际进行讲解, 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研究社会的兴趣。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学会从社会学的视角去观察和分析他们所熟悉的社会。其次, 在教学手段上, 笔者尝试了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布置读书笔记, 引导学生利用课堂外的时间阅读一些社会学经典作品;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社会现象和社会热点,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对该主题的调查, 形成调查报告或者以课堂主题汇报的形式与全班同学交流;给学生提供一份社会学相关的视频电影资料名单, 让学生在业余时间选择性地观看这些视频增强对相关社会学知识的理解等。通过这些方法和手段的运用, 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并且通过学生对课本知识与课外实践经验的对比和联系, 建构出学生自身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认知。

2. 引导学生课外实践, 提升学生实践技能。

学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课堂内外的实践和锻炼。如果只是停留在对课堂知识的死记硬背中, 很难真正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因此, 在课堂之外, 通过布置一定的教学实践任务,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 在实践中锻炼其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 《社会学概论》这门课尝试了在社会学相关章节下, 通过教师布置研究课题或者学生自拟研究课题的形式, 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整个课题方案的设计、调查、到调查报告的形成、并在课堂交流探讨。由于考虑到学校的地理位置因素以及学生的安全问题, 教师给定的社会学选题多以学生所在的高校为背景, 以学生自身或者他们所熟悉的校园现象为研究对象。例如“社会”这一章节, 笔者就设计了关于高校人际关系、大学生消费现状等实践选题, “文化”这一章节, 笔者设计了校园文化建设、课桌文化、微博文化、校园中的亚文化等实践选题, “社会群体”这一章节中, 设计了大学校园中的老乡会、学生会调查实践选题等。学生要想完成这些实践选题, 一定社会调查技能的掌握是不可缺少的。因此, 就涉及到《社会学概论》与《社会调查》课程之间的衔接与配合。目前, 笔者所在的学院已面向全院学生开设了社会调查平台必修课, 这就为学生很好地完成实践课题提供了条件。笔者发现这种课堂知识讲授与课外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3. 探索师生间相处模式,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

对师生关系的研究是教育学领域一个重要的主题。在学校课堂这个特定的场域下, 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在以学生为中心背景下, 课堂上师生之间究竟建立什么样的相处模式是值得探讨的。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 以学生为中心背景下和谐的师生关系既不同于传统的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严厉专制型相处模式, 也不同于忽视学生需求与发展的放任型相处模式, 更不同于遵从学生一切要求的表面民主实则不负责任的相处模式。要想真正在课堂上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必须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 做到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求, 在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兴趣前提下, 以一种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一起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去, 重视引导忽视说教, 重视成长忽视成绩, 真真正正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热情。

4. 改革考核方式, 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核。

传统的考核方式, 主要以考试为主, 注重的是考核学生对知识要点的识记和掌握情况, 因此成绩是否合格往往是第一位的, 但对于学生成绩背后相应能力的获得和提高似乎并不关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 更关注的是课程背后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因此, 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 对于《社会学概论》这门课程而言也是尝试的一个方面。在改革以前, 《社会学概论》的考核方式主要以期末试卷考核为主, 而且在整个课程成绩构成中, 期末试卷考核成绩所占比重较大, 达到了70%。改革后, 笔者加大了课程成绩构成中平时成绩的比重, 突出了对学生平时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核。具体如下表所示。

总之, 《社会学概论》经过了几个学期的教学改革实践, 对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融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有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并不是要把教师和学生截然对立, 非此即彼;它也不单纯是一种教学方法方式上的改变, 它涵盖了课程教学之外多个层面的内容。但不管怎样, 只有教师开始意识到教育的最终旨向是学生个体的发展, 开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将教师引导与学生能力发展和成才结合起来, 就是一种有益的探索。《社会学概论》这门课程在今后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中, 在注重学生个体多样化发展方面还需进一步地实践和探讨。

摘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和推崇, 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学生潜能的挖掘和自我能力的培养, 成为课程教学改革中探讨的重要内容。基于这一背景, 笔者就《社会学概论》这门课程进行相关教学改革实践和探讨。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社会学概论,改革实践

参考文献

[1]丁笑炯.关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反思——来自西方的经验[J].全球教育展望, 2005, (11) :39.

上一篇:战斗经典语录下一篇:争创红旗窗口争当服务标兵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