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研究综述

2022-07-14

第一篇:社会工作研究综述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研究综述

摘 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推行十多年来,在实践上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在理论上也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对这些文献研究的焦点问题,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存在的问题、实践中的区域差异、今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等进行整理和总结,并分析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今后的发展能起到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占总人口约70%的人民目前或将来的生活质量,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则是其中的关键内容之一。随着老龄化浪潮汹涌而来,农村养老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和紧迫。为了寻找合适的解决途径,我国政府从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性地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到目前为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有10多年的历史。这段历史可以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6—1992年,为试点阶段。1986年,民政部和国务院有关部委在江苏沙洲县召开了“全国农村基层社会保障工作座谈会”。会议根据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决定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社会保障工作。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成为首批试点地区。

第二阶段:1992年—1998年,为推广阶段。1991年6月,原民政部农村养老办公室制定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以下简称《基本方案》),确定了以县为基本单位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原则,决定1992年1月1日起在全国公布实施。此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在各地推广开来,参保人数不断上升,到1997年底,已有8200万农民投保。

第三阶段:1998年以后进入衰退阶段。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由民政部门移交给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这个阶段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出现了参保人数下降、基金运行难度加大等困难,一些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甚至陷入停顿状态。官方对这项工作的态度也发生了动摇。1999年7月,国务院指出目前我国农村尚不具备普遍实行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决定对已有的业务实行清理整顿,停止接受新业务,有条件的地区应逐步向商业保险过渡。

从以上几个发展阶段来看,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实践上是并不成功的。在理论上,这一制度也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和批评。90年代以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一直是人口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这些文献全面地反映了各地各时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在目前这一政策面临转折时,对这些研究进行综合分析,能使我们全面地总结这项工作的经验教训,为今后农村老年人口的社会保障工作提供参考。本文在大量查阅90年代尤其是1995年以来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发现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现有文献对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宏观必要性基本上没有异议。作为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对保障老年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保证社会的稳定和进步都有积极意义。另外,它还有助于减轻农民“养儿防老”的思想,从而有利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执行。何承金等人的研究认为,中国西部农村人口控制的主要障碍在于社会保障体系残缺不全,农民养老难以落实。

更多的研究从微观经济个体的养老需求与供给出发进行分析,认为由于农村家庭的小型化,大量青壮年农民流向城市,老年农民社会地位下降等原因造成了近年来农村家庭养老功能的逐步淡化、弱化。而土地、家庭储蓄和农民自身的养老能力都难以担负起老年农民的生活保障。

尽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必要建立,可是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能否建立起真正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呢?一些文献对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的约束性进行分析后指出,由于我国资金有限,而城市又处于经济改革的中心,在资金的竞争性使用中具有优势;而且福利国家的困境对政府的警示作用使国家不敢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投入太多,因此现阶段我国尚无能力建立真正的全国范围内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只能以局部地区的社区保障作为替代。杨翠迎、张晖等人分析了我国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经济可行性,认为目前建立全国范围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不可行的,只有东部和中部一些省份才具备开展这项工作的条件,“。从世界经验来看,马利敏认为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及大比例的农村人口决定了现在不宜把农业家庭人口纳入帐户养老保险体系。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诸多问题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这些问题中,有的是制度设计本身的缺陷;有的是在执行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前者主要包括:

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缺乏社会保障应有的社会性和福利性。《基本方案》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资金筹集上坚持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这样,由于大多数集体无力或不愿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给予补助,绝大多数普通农民得不到任何补贴,在这种资金筹集方式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储蓄或鼓励性储蓄,也正因为这一点导致了不可能强制要求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但如果要使这项工作开展下去,常常需要采取强制性的行政命令,这又违背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自愿性原则。因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制度设计时就使其执行陷入了两难境地。

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制度上的不稳定性。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基本上都是在民政部颁布的《基本方案》的基础上稍作修改形成的,这些办法普遍缺乏法律效力。因此各地对这一政策的建立、撤消,保险金的筹集、运用以及养老金的发放都只是按照地方政府部门,甚至是某些长官的意愿执行的,不是农民与政府的一种持久性契约,因此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实际上,我国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态度也时常发生动摇,导致了本来就心存疑虑的农民更加不愿投保。这也是缺乏法律保障的结果。

3)基金保值增值困难。《基本方案》规定,“基金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主要以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存入银行实现保值增值。”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缺乏合适的投资渠道、缺乏投资人才,有关部门一般都采取存入银行的方式。但是1996年下半年以来,银行利率不断下调,再加上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要保值已经相当困难,更不用说增值。这一方面造成政府的包袱加重,现已出现参保的人越多,国家赔得越多的局面。另一方面,为了使资金能够平衡运行,国家原先承诺的养老保险帐户的利率只好下调,造成投保人实际收益明显低于按过去高利率计算出的养老金,使人们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信心更是大打折扣。D·盖尔·约翰逊指出,由于中国1993—1997年的投资收益率为负,对于从1993—1997年每年投入了同等数量保金的个人来说,他们积累的基金实际价值低于他们支付出的保费(D.盖尔·约翰逊 1999)。

4)保障水平过低。《基本方案》规定,农民交纳保险费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2元、4元、6元、8元……20元等10个档次缴费。但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乏信心等原因,大多数地区农民投保时都选择了保费最低的2元/月的投保档次。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的情况下,如果农民在缴费10年后开始领取养老金,每月可以领取4.7元,15年后每月可以领取 9.9元(王国军2000),这点钱对农民养老来说,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如果每月投保4元、6元甚至是10元,也仍然难以起到养老保障的作用。

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包括:

1)基金的管理不够规范与完善。1998年以前全国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收集、保管、运营和发放全是由民政部门一家负责,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而一地的民政部门又直接受制于当地的政府。因此当政府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或有什么建设项目缺少资金时,有时就会要求动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对这样的要求,民政部门往往难以拒绝。因此各地挤占、挪用和非法占用基金的情况时有发生,基金的安全得不到保障,给今后的发放工作留下了极大的隐患。

2)机构管理费用入不敷出。按照《基本方案》的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的经费可以按所收取基金的3%来支取。但是按规定提取的管理费难以满足开展业务的需要。有的市(县)提取的管理费连给职工发工资也不够,加上会议费、宣传费等,空缺更大。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机构的管理费都已明确规定不从保险基金中支取了(何承金等2000),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却仍然要靠这一渠道来解决工作经费。

3)干部群众在享受集体补贴方面差距过大。《基本方案》规定:“同一投保单位,投保对象平等享受集体补助。”但在全国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执行过程中,同一个行政村的干部和群众却不平等享受集体补助。参加投保的绝大多数村和乡镇是补干部,不补群众;少数村都补的,也是干部补得多,群众补得少。群众一般一年仅补助3-5元,而干部补助少则几百元,多则数千元,上万元(彭希哲等1996)。这样大的差距加剧了原本就存在的农村社会不公平,强化了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抵触情绪。

4)多种形式的保险并存,形成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吴云高1998)。在苏南地区,由于农村养老保险开展得较早,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养老保险形式:有民政部门组织实施的,有乡镇合作经济组织办理的,有社会保障局办理的,等等。它们各自为政,操作方法各不相同,导致了原本就“稀薄”的资金更加分散,缺乏规模效应。在其他地区,由民政部门组织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保险也产生竞争,虽然竞争本身可以给投保农民带来实惠,但由于政府的不正当干预,商业保险往往受到排挤,打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尽管存在着以上这些问题,有的研究者认为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不失为一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解决农村老年经济保障的重要方式。应当在现有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而不应全盘否定其积极作用。但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对这一制度持否定态度。有人认为,“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不平衡”(田凯 2000);有人认为,“当前试点中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是一个能够担负起农村跨世纪社会养老责任的制度,需要更有效的制度来取而代之”(马利敏1999);有的人甚至认为,这项举措“存在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上的错误”(王国军2000)。

三、农村社会化养老的区域研究

从实践情况来看,我国农村养老仍主要依赖于家庭养老和自我养老,社会养老保险的实行范围还十分有限。在众多的相关研究中,有相当部分的文献研究不同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行情况。文献表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推行存在着相当大的区域差异。王海江对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发现农民所在省份对其是否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有显著的解释性(王海江,1998)。薛兴利等的调查也表明集体经济越发达、农民人均纯收入越高、村领导越强的乡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推行情况越好(薛兴利等1998)。从全国来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行情况是东部沿海地区显著地好于中西部地区,上海、江苏、山东等地区已达到较高的覆盖率,而在中西部大部分地区,推行这一政策十分困难。

但几个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相对较好的地区,其对老年农民的保障并非完全依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相反,他们往往是在《基本方案》的做法之外,发展了不同方式、各有特色的社会化养老。

1.苏南模式。苏南农村目前的老年保障模式是一种多形式并存的局面,其基本特征是“以家庭保障为基础,社区保障为核心,商业性保险为补充” (彭希哲等1996),上海市农村也基本上属于这种类型。这种社区保障是社区范围内统筹的制度,社区成员一般都享有类似的保障福利而不受其就业的那个企业的经营状况的直接影响。它在资金上主要依赖于社区公共资金的投入,而社区公共资金又主要来源于乡镇企业的盈利。苏南是我国乡镇企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因此集体有能力对社区成员的养老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障(彭希哲等1996)。民政部门组织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这里也有较高的覆盖面,但在资金筹集上,苏南模式有其独特之处:一是集体补助所占比例较高;二是基金筹集标准不是按照《基本方案》中的10个等级,而是被大大提高了,以适应当地的生活水平,确实保障老年农民的基本生活。比如上海嘉定区的实际操作中,个人年缴费标准分为3档:240元、180元和120元。企业缴费则按企业不同性质区分不同的缴费标准。农村“三资”企业,按上月农方职工工资总额的25.5%缴费;农村私营企业按上计税工资标准的25.5%缴费;农村个体工商户,户主按上计税工资标准的 10%,为本人和农民帮工缴费。

2.山东模式。整个山东省的农村养老保障仍以家庭保障为主,但它是全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几个试点地区之一,也是全国投保绝对人数最多的省区。在资金筹集方面,该地区基本是按照(基本方案)的规定来实行,以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的比例很小,只占已交纳保险基金的约15%。而且其中的绝大部分补助给村干部、乡镇企业职工等“特殊职业”的人口。山东省农民的投保标准普遍很低,一般都是2—4元/月的水平(彭希哲等1996),因此未来的养老保障能力也很低。

3.广东模式。确切地说,这也是一种社区保障模式。它通过股份合作制乡镇企业中的年龄股和集体股来实现对农村老年人口的经济保障“”。所谓年龄股就是个人所拥有的股份数额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因此老人总能拥有较多的股份。集体股是属集体经济组织或企业所有者所有,集体股的主要用途之一是作为公益金,老年福利支出是公益金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四、改革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本身的缺陷以及在执行中出现的上述问题,许多文献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农村养老保障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应加大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扶持。不少研究者注意到缺少政府扶持是农民缺乏投保热情的根本原因,因此针对目前集体补助比重过小,国家扶持微乎其微的状况,均提出应适当提高集体补助的比重,加大政府扶持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真正具有社会保障应有的“社会性”、“福利性”,才能调动起农民投保的积极性。

2.应当确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地位,使其具有制度上的稳定性。国家关于农村养老保险的方针政策变化无常,不利于这项工作的开展。全国各地在这方面也没有规范统一的业务、财务及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这都导致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不稳定性。而通过立法是达到稳定政策的最好途径。

3.应提高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以解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支付问题。 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因为投资本身就是一门相当复杂的学问,我国这方面的人才非常稀缺;而且目前我国风险较小、回报较高的投资渠道很少,但是许多文献仍然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思路和改革的方向。比如,①可以通过法律程序,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推行投资代理制,将部分养老保险基金交由专业投资公司进行投资,以提高积累资金的增值率。②由于农村养老保险以县为覆盖范围,因此基金大多集中在县级保障部门,其保值增值受到人才、信息、投资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因此可以规定,不能保证适当增值率的投资主体,要在一定期限内放弃投资权,将养老保险基金全部或部分上缴,由省级部门负责保值增值并承担责任。省级部门不能实现保值增值的,可以将基金交由全国有关机构管理。福建省就是采用的这种办法,效果比较好。

另外,王国军主张完全放弃现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另起炉灶,建立“从城乡„二元‟保障到基本保障、补充保障和附加保障的城乡有机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基本保障中,农业劳动者通过税收的方式,向全国统一社会养老保障机构交纳社会养老保障税,社会养老保障税率应按各地农民的收入水平、物价指数和人口预期寿命而分别制定;在补充保险中,如果农民受雇于人,超过一段时间后,雇主和雇工必须按雇工工资的法定比率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交纳社会补充保障费;在附加保障中,农民可以参加商业保险或个人储蓄的方式获得保障(刘书鹤等1998)。

五、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尽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经进行了10多年,也积累了相当多的研究文献,但由于为农民这类非雇佣的独立劳动者建立社会保障本身就是一个难题,而且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实力还不够发达,农村的社会生产力总体而言还比较落后,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因此到目前为止,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仍然有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其中比较关键的是以下几个:

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筹资方式

许多研究者都提出应当在农村养老基金筹集时增加政府扶持的力度。但是这个“力度”应当有多大比较合适,即既能充分调动农民投保的积极性,政府又能承担得起?在这个问题上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之间的替代关系如何?对于这些问题,都缺乏明确的定量分析,甚至连定量分析的框架也没有,这样“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便缺乏科学的指导,难以落实。

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机构设置

按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社会保障基金的收缴、管理和发放应当遵循三权分立的原则。但是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1998年以前基本上完全由民政部门独立管理,1998年以后移交给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也是一家说了算。权利缺乏监督是基金安全难以保障的关键,因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机构设置应当进行改革。但怎样改,怎样体现权利的监督与制衡是目前已有的文献中研究得较少的问题。

3.城乡养老保险的衔接问题

我国现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障制度是完全不同的两套体系,两者不存在可换算的基础,根本无法衔接。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城市化的步伐将会加快,有更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将流向城市,两种不相衔接的养老保险体系将成为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障碍。因此,王国军提出了“„三维‟的城乡有机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是非常有益的尝试,但其中有一些关键问题仍无法解决。比如在基本保障中,国家是否给予补贴?如果给,给多少比较合适?如果不给,较富裕的农民是否会感觉“吃亏”而不愿参加?因此关于这个方案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

参考文献:

[1]刘贵平。现行农村养老保险方案的优势与不足 [J].人口与经济,1998,(2):15—28.

[2]张仕平等。建国以来农村老年保障的历史沿革、特点及成因[J].人口学刊,2000,(5):35—39.

[3]D·盖尔·约翰逊。中国老年人的社会保障[J].中国人口科学,1999,(5):1—10.

[4]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课题组。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J].人民论坛,2000, (6):8—10.

[5]刚凯。当前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分析 [J].社会科学辑刊,2000,(6):28—31.

[6]何承金等。中国西部农村人口控制与社会养老保障研究[J].小国人口科学,1997,(1):14—24.

[7]梁鸿。农村老年人自给自理能力研究[J].人口与经济,1999,(4):21—25.

[8]梁鸿。试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及其特殊性[J].复旦学报社科版,1999,(5):26—31.

[9]张晖等。我国农村应建立不同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J].人口学刊,1997,(6):50—52.

[10]马利敏。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请缓行[J].探索与争鸣,1999,(7):11—12.

[11]黄晓平。让农民兄弟老有所养——江苏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情况调查[J].中国财政,1998,(8):16-17.

[12]王国军。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与改革思路[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1); 120—127.

[13]吴云高。苏州农村基本养老保险情况的调查 [J].上海农村经济,1998,(5):39—42.

[14]刘书鹤等。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调查[J].经济研究,1998,(5):15—21.

[15]彭希哲等。乡镇企业与苏南农村社会保障[J].上海金融,1996,(6):31—32.

[16]周光复等。股份合作制与农村养老探析:来自广东的考察报告[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0,(1):62—65.

第二篇: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文献综述

社会保障制度是关系着全体人民民生问题的大事,受到广泛关注。继2008年新农合被写入社会保险法(草案)医保专章,新农合在我国社保体系中真正确立了合法地位之后,在北京闭幕的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决定在2009年的10月1日以后正式试点推行新农保,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农村居民提供老年基本生活保障,是国家朝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大步骤,也是中央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响应中央会议精神,我国各个省市也都相继推行新农保改革新举措。如广东省计划3年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山西发布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山东省首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养老金在寿光发放。广东首个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试点在惠州启动,参保补贴一视同仁。回顾自市场化改革以来引发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上的太多探讨与研究,今天终于在实践中得到了尝试,也很值得理论界追溯和总结。

我国学者对于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是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而展开的,笔者在中国期刊网上对有关社会保障问题的文献进行梳理发现(见下表),在中国期刊网上以社会保障为篇名的文章在模糊查询的条件下,研究数量在逐年增加。从内容上看,2000年以前对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比较少,相对也很零散,没有形成系统。2000年以后,尤其是2003年开始了大规模系统的研究,文献数量直线上升,2005-2006年间增幅最大。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提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确立了“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方针。在城镇化过程中引发了大量的征地问题、失地农民问题、进城农民工问题以及改革过程中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围绕着这些问题,学者们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在2003年研究成果较前一年增长了78.5%。2005年,随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围绕着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等研究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

我国经济总量跨越式提升的同时,社会分配的均衡问题、公平问题也日益凸显。在这种背景下,效率与公平关系的问题被重新探讨,改革开放的成果由全社会共享的惠民措施不断出台,社会保障制度就是均衡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压器,社会公平视角下的社会保障制度问题研究随之升温。

从归纳和总结以往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从内容上看,这些研究涵盖了社会保障体系的方方面面,有的甚至具体到了实施细节。而从整体上对这些内容分类,共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从城乡两个维度对社会保障总体状况的研究

通览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文献,学者们分别从整体上和城市与农村两个维度对我国社会保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也有学者从地方或区域角度分析了省市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情况。张力之(1997)从5个方面详细介绍了1997年以前国内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的迫切性、借鉴国外的研究、社会保障专著、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社会保障理论研究。刘云旺、王成华、廖桂蓉(2004)、李东、刘庆原(2004)、陈蒙蒙(2006)韦镇坤(2008)、王丽(2009)撰文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的构想及对策。李珍(2006)阐述了我国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如何构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刘汉屏、吴晓云(2006)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问题放到了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来探讨,分析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制度保障和体系构建。刘子操(2007)提 1

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思路。

从内容上看,这一方面的研究偏重于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随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的日益突出以及“三农”问题凸显,使得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诸多不完善之处摆到了议事日程。如何破除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城乡统一的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问题是研究重点。

二、围绕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展开的大量研究

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大缺陷或短板,理论界对此诟病颇多。失地农民、进城务工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研究构成了2003年以来研究的主要内容。刘金红、段庆林、董明辉(2001)从经济发展和政策取向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建国50年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各种保障形式的制度变迁、制度绩效,提出建立与目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各方面的承受力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徐凯赞、欧阳亮辉(2004)按城乡属性把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分为二元社会保障制度,指出按照人人共享、普遍受益的公平原则,我国现行的二元社会保障体系无论从过去的形成、政策的影响,还是农村的现实需要都表现出一种公平性的缺失。陈信勇、蓝邓骏(2004)认为,首先要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制度,其他社会保障措施也应及时、逐步建立。吕勇(2005)、赵友谊(2005)、贾平、张婷(2008)分析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探讨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的构建。胡宏伟、唐莉(2005)指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结构性嵌入于我国土地产权制度、征地制度、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利益诉求实现制度之中的,这种结构性嵌入机制要求仅仅靠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本身是不够的,失地农保制度的完善必须以上述四项制度的完善为前提。白凤峥(2004)、姚诣路(2006)分析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及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围绕农民问题展开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之所以会成为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的主体,原因有几方面:一是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攀升,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成绩,但与之相对的“三农”问题依然突出。二是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问题引发了学界的大量争论。三是工业化进程中的效率与公平观念深入人心,如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公平?诸多原因引发了学界关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

三、国外经验较少及中外比较研究

周弘(1989)较早地介绍了欧洲国家社会保障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李培林(1994)通过对德国、英国和瑞典的实地考察,指出我国建立社会保障体制应当借鉴的经验和注意的问题。史柏年(1996)、高峰(1999)分别考察了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现状、演变过程以及不可克服的矛盾与困境,并探寻其对于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意义。日本学者合津文雄(1999)介绍了日本的社会福利政策,它突破了救济扶贫的制度框架,开始探索创建满足全体国民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日本从2000年开始实施的“老年人看护保险制度”显示出,日本社会福利政策由过去的行政管理措施向签约方式转变的新趋势。武中哲(2001)介绍了北欧福利国家制度,并分析其利弊所在,力图找出其中对我国有借鉴意义的内容。施晓琳(2004)介绍了当前日本较为完备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及其对我国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法律保障方面的借鉴。李巧莎、贾美枝(2008)考察了日本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日本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及其经验和启示。臧忠生(2004)考察了法国、瑞典、奥地利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新变化及对我们的启示。王萍(2005)对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进行简要追溯,分析了令该制度陷入困境的各种主导因素。易瑾超(2007)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提出发展、完善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若干

建议。徐嘉辉、郭翔宇(2009)介绍了德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并对德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行评价,同时阐述了德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借鉴。

四、对社会保障理论的追溯

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随着社会保障制度实践的开展,对社会保障制度理论的挖掘和追溯也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陈晓云(2001)在对福利理论系统梳理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根据对福利主体的认识、衡量福利的方法、标准以及福利制度措施这几方面的差异和变化,将福利理论的发展分为四个重要阶段。苏光明(2001)对毛泽东和邓小平社会保障思想进行了挖掘和比较。王爱华(2003)、李宏艳(2004)挖掘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保障思想,前者主要探究了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的社会保障的思想,并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进行了全面考察;后者考察了马克思、列宁的保障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王俊(2004)从17世纪配第的社会保障思想写起,到18世纪的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和孟德斯鸠,进而分析了19世纪的萨伊、西斯蒙蒂、罗雪尔的社会保障思想以及德国的讲坛社会主义,英国费边社会主义和法国连带主义的社会保障思想。王文龙、金丽馥(2005)对西方社会保障理论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与评述,介绍了当代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演变过程,并分析了当代西方社会保障制度衰落的原因。徐丙奎(2006)把西方社会保障理论分为三大流派并对三大流派进行了简要分析,即国家干预主义、经济自由主义和中间道路学派。张可(2006)从英国1601年《济贫法》开始追溯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和发展的根源,并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区分了对待社会保障制度的态度,同时对反对与支持的流派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五、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定位和职能

尽管各个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各具特色,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国家或者政府的介入。阎宇红(1998)考察了西欧社会保障制度几个发展阶段的更迭与交替,并详细分析了每个阶段中政府充当的角色以及角色的转变过程。张学英(2004)指出由于国家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导致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反过来阻碍了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应该以政府为主导提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陈少晖(2004)指出,在至今仍未改变的二元经济结构中,对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长期忽视和责任缺失,是我国政府在构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的一个重大缺陷。现阶段,我国政府应当集中解决农民急需的低保、医疗和养老三大保障问题。朱丽颖、石俊田(2005)认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从萌芽起到进入制度化建设共经历了政府高度集权下的重点有限保障、分权下的土地和家庭保障、制度建设下的社会有效保障三个阶段。肖云、徐艳(2005)认为当前建立农民工的就业社会保障具有紧迫性,政府在建立和发展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刘燕(2006)认为政府责任不明确、制度安排缺失等,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之一。政府作为农村社会保障的主体,应当承担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的责任。钱亚仙(2006)、杨爱兵(2008)、薛菁(2008),也指出政府是构建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责任主体。杨辉(2007)认为社会保障制度到底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还是私人产品亦或优效品,在理论界存在着争议,并根据社会保障的产品属性及产品提供方式、生产方式,决定了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责任范围和责任强度。陈萌(2009)认为“农村社会保障”表现出社会的公平性,其最终责任主体是政府。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政府责任存在着越位与缺位两种偏差,是造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期刊网中的文章除了上述6大问题以外,还涉及到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影响,如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对消费的影响等。除文章类文献外,我国学者还出版了相当一部分专著讨论社会

保障问题。例如,张蕴岭(1993)主编的《北欧社会福利制度及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系统地介绍了北欧福利国家的经验以及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的启示;郑秉文(2004)等编著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攻坚》。阐述了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过程、改革中的困难和今后改革的方向与未来发展趋势;丁开杰(2004)编著《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一书,涵盖了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国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老年保障改革、福利与就业几个方面的内容;陈佳贵、王延中(2004)主编的《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一书,对中国社会保障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我国社会保障建设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在我国社会保障理论研究方面,比较权威的专家郑功成教授,编写了系列社会保障丛书,由他主编的《社会保障研究》是中国和世界社会保障学术交流平台;《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一书系统诠释了社会保障的核心理念、基本原则和需要处理好的相关关系,对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步骤与措施进行了宏观规划,从理论上厘清了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目标、政府责任的确立和中国特色的体现。

作者:包海花 云苏和

来源:《北方经济》2010年第1期

第三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综述

摘 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命题成为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详尽、系统地论述,提出了各自的精辟见解

关键词: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 研究综述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高度,第一次在党的文献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这一重大命题一经提出,就受到全党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全国各地掀起了宣传、研究、实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热潮。

一、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从解读到深入,从宣 传介绍走向深层次理论研究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初,由于对这一命题还缺乏深刻的理解,所以最初的研究工作集中在宣传、解读上。随着宣传的逐步深入,对其研究也逐步走向深入,从分析提出出背景到解释科学内涵,从发现本质特征到提炼衡量标准。理论界很好地领会了中央有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实质,对这一战略任务达成了基本一致的认识,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二)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从理论走向实践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首先应是一个学术问题,它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背景、途径,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特征,但是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学术问题,它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因为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研究的目的是指导实践。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具有强烈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构建的过程中,怎样处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伴随着实践,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并不断向我们提出挑战。

(二)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方法从单一走向综合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应该是一个社会学问题,但它又不仅仅是一个社会学问题,因为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任何一个比较重大的现实问题,都不是单靠一个学科所能解决的问题。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涉及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哲学、伦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研究,这就要求对它的研究必须是以

社会学为主导的多学科、多模式、多层次和多方法的研究,必须依靠各学科通力合作,联合攻关。因此,从单一走向综合,是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的必然趋势。

二、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的研究

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包括哪些主面,理论界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不同的诠释和说明,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1、“全面系统说”。朱西周认为,和谐社会是指全面系统的和谐。既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既要注重内部各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的发谐发展;既要培育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宏观的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既要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系统内部的和谐,又要形成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之共同发展。

2、“广义、狭义” 说。吴忠民认为,和谐社会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和谐社会主要是指:社会同一切与自身有关的事情保持着一种协调的状态,包括社会与自然环境,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协调等等。实际上,广义上的和谐社会几乎就是科学发展观所关注的全部内容;狭义上的和谐社会主要是指社会层面本身的协调,是科学发展观所关注的一个相对单项的问题。

3、“八个方面” 说。陆学艺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应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1)一个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 (2)一个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3)一个社会各个阶层都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社会各阶层互惠互利,各自的利益都能得以基本满足,各阶层间的利益关系能够不断得到协调的社会;(4)一个没有身份歧视,每个社会阶层之间相互开放,社会流动畅通的开放社会;(5)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6)一个社会事业发达,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 (7)一个各阶层人民有共同理想、讲诚信、守法、民风醇正的社会;(8)一个社会各阶层关系融洽、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治安良好、社会稳定有序的社会。

4、“四个要点” 说。邓伟志认为,和谐社会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是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是行为规范的社会;是社会运筹得当的社会。

5、“协调” 说。屠春友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社会;是城乡发展相协调的社会;是区域发展相协调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相协调的社会。

6、“两层含义” 说。梁道刚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有两层含义。第一,这个社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在各方面都能体现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第二,这个社会是和睦的、协

调的。表现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是有着坚强的领导核心的社会;是一个经济利益共同体;是一个有着共同价值信仰和道德行为规范的社会;是充分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社会;是一个充满公平和正义的社会。

综上,学术界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涉及到了许多深层次的理论实践问题,加深了我们对这一战略任务的认识理解,并且已经取得许多阶段性成果。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由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这一战略任务提出不久,对它的研究周期也还不够长,因此,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还有许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地方。比如,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经济全球化与构建社会主义谐社会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它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出了哪些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这个时代大背景下,我们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局性的标,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都参与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来,但由于各地区、 各部门各行业的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水平各异,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如何把握它层次性、阶段性,有待于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朱西周.和谐社会的内涵与特征[J].北方经济,2005(04)

2.梁丽萍.走向现代的和谐社会 — — — 访中共中央党校吴忠民教授[J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4 (11)

3.宋宏.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与内涵 — — —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教授访谈录[J ] . 经济师 ,2005 (02)

4.邓伟志.和谐社会的四个要点[J ] .北方经济 ,2005 (04)

5.屠春友.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 ] .理论学刊 ,2004 (12)

6.梁道刚.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 . 求实 ,2005 (01)

第四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了一个详细的介绍。主要是从

关键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任务是为了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大力促进我国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这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还是时代的根本旨归。总体来说,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是中国发展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在思想上、精神上的积淀和升华,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全方位总结和未来展望的思想成果,其主要特征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

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

一、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其理论意义不仅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本质和功能的理论,突出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动力作用,更加深化了对文化目的和手段辩证关系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是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其框架构建总体思想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体方法是第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因为传统文化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的基础和源泉。第二是以政府为主导,实施有效管理。政府是国家公共机关的总和,以政府为主导进行文化管理,能够有效运用国家的影响和力量制定文化发展政策提高文化服务能力,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精神文化的需求。第三是以市场为主体,整合文化资源。以市场为主体整合文化资源就是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组织和调节文化资源配置和文化市场运行,促进文化生产和需求的协调发展。第四是以社会力量为依托,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纯依靠党和政府来推动是不够的。必须以社会力量为依托,建立的完善文化服务体系,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文化建设全面。

二、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涵与途径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文化建设。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问题,形成了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位一体的新民主主义建设格局。新中国成立后,努力从全国范围内清除帝国主义文化和封建主义文化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体系,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将 “ 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强调 “ 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 。党的十七大上提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伟大任务。将文化建设的内涵集中表述为四大部分: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2. 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3.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4. 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我国文化建设当前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新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

1. 文化实力显著增强。2. 文化市场日益繁荣。3. 文化改革深入推进。4. 文化交流全面展开。

5. 文化产业方兴未艾。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必须紧紧抓住文化理论体系建设、宣传舆论体系建设、文化 体制机制体系建设这三大主体性工程。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是加强文化理论体系建设,提高把握文化发展规律能力、加强宣传舆论体系建设,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加强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体系建设,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在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社会主义文化形态。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首先应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含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含义方面, 学界一致认为,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就是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着

力培育有理想、 有道德、 有文化、 有纪律的公民, 切实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必须坚

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理论为指南。其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合多种社会

思潮,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最后, 加强对农村、 城市社区等基层文化建设的 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 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为繁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坚实的资金后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是一项 非常重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非常复杂而又长期

的历史性工程,需要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化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

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坚持以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合多种社会思潮,引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 加大财力、 物力、

智力等多方面的投入, 振兴基层文化产业, 动员一切

可以动员的积极力量,鼓励群众积极参加到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洪流中,推动社会主义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四、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展开, 政治、 文化领域的全球化也势不可 挡,要在这样的背景下谋求民族文化的健康发

展, 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就必须对当今世界

文化发展的态势及其对我们民族文化发展带来的

可能后果有个理性的分析和判断, 然后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文化发展战略, 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全球化进程本身具有双重性质, 一方面它代

表了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另一方面它带有浓重的

西方中心论价值取向。所以全球化对中国主义文化发展影响主要是双方面的。它既是加快经济增长

速度、 传播新技术和提高穷国生活水平的有效途

径, 但也是一个侵犯国家主权、 侵犯当地文化和传

统、 威胁经济社会稳定的一个有很大争议的过

程。面对这把双刃剑我们该如何应对呢?第一, 提高人

们的文化自觉, 增强人们对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第二,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上的指导地位,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第三, 坚持对外开放、 面向世

界的方针, 博采世界多元文化之长。第四,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

化, 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展示中华文化风采。第五,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提

高文化的竞争力。总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中国而又面向世界, 我们不应当因为全球化

所带来的文化挑战而逃避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碰

撞, 而应当依据全球化的文化逻辑, 充分利用全球

化带来的有利条件, 博采众家之长, 努力进行文化 创新, 早日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五、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在当今世界,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 凝聚力和感召力。文

化软实力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智力支持和思

想保证。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

动, 就必须在不断提升经济实力、 科技实力和国防力量的

同时, 大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如何提高呢?就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1. 推进先进文化建设。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 方向、 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 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

益、 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它最基本、 最直接的价值

取向是崇尚和追求先进性。2. 大力提倡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 的重要精神支撑,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重要任务, 是社会变革与进步的坚固精神纽带。3. 弘扬中华文化。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在文化建设中, 抓住了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 才能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

想, 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 才能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 培

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 才能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

形成全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 才能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 氛围, 塑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只有建设具有广泛感召力 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才能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 同, 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建设打下深厚的基础。

第五篇: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研究综述

摘要: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做法越来越普遍,在我国也逐渐兴起。但是关于购买公共服务的著作还比较少,通过查找大量相关文献,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研究进行整理,具体的有购买服务的理论依据和相关的法规政策、购买服务的内容、购买方式与机制、购买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五个方面,并对购买服务的研究进行总结和评估。

关键词:政府;公共服务;社会组织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3-0000-01

目前,对于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国内所进行的研究更倾向于经验性层面和实证层面,而且大都来源于对基础理论的研究和经验介绍。许多学者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进行多个层面的研究,但是更倾向于宏观和理论方面的研究,较少研究微观层面以及实证性,因此在这方面应该加强。

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理论依据

1.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理论是一种通过吸收商业化的管理理念,施行顾客至上这一原则:政府之于民众,拥有传统模式下官僚机构向服务提供者进行角色的转变。在公共管理中采纳竞争机制,通过在市场进行检验,吸引了许多私营部门参与到公共服务的提供中来,这一做法可以提高供给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2.新公共服务理论

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公共服务管理者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在管理公共组织与执行公共决定的时候应该承担为公民服务和向公民释放权力的责任。公共管理者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在构建有完善的回应力和整合力的公共机构,而不是为政府掌舵航船,为其划桨。

3.政府失灵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

政府失灵指的是在现代化意志民主政治中,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政府不能提高和改善经济效率,因此可以说政府的决策效率和工作效率低下。

市场失灵理论认为:资源配置最好的方式是通过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来表现的。在现实的经济社会中,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仅仅是理论意义上的一种假设,这种假设要求过高,实际生活中是难以满足的。

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实践模式

我国引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相对较晚,但其引入后,发展迅猛,许多城市将他看做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制度创新而对其大力推进。目前,我国已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达成共识。在政府购买服务实践的过程中,归纳出三种组合模式:独立关系竞争购买模式,独立关系非竞争购买模式,依赖关系非竞争购买模式。同时也可以分为竞争性和非竞争性两种购买模式。竞争性购买有两个关键要件:一是要公开招投标;二是要在不同主体契约关系之上建立购买程序和购买合同;非竞争性购买两个要件不能同时满足,至少是第二个要件不能够满足。非竞争性购买表示购买者之间不是通过招投标来进行正常购买行为,而是由指定、委托、和协商的方式来完成的。

三、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所存在的问题

1.政府购买缺乏完善的政策法规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已经越来越成为我国政府在公共管理智能发展方面的的一个必然趋势,实施政府购买服务必须要有完整的法律法规作为有效的法律依据和保障。相对来说,由于我国政府购买服务的历程较短,与之相关的法规还需完善,目前正停留在约束阶段,对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相关内容和整个流程没有明确的规定。

2.购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行业性公共服务、行政事务公共服务、社区公共服务。在某次购买实践过程中,主要集中在对于公共服务的养老和医疗卫生服务的购买,但是所能购买的范围有限,购买资金规模较小;由于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在购买中,政府处于主导地位。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对政府的购买造成了一定影响。由于政府购买服务历史不长,在监督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方面还不够完善,不能保证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3.社会组织自身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发育还处于初期,在购买过程中,政府选择性不高,我国社会组织长期对政府的依赖,没有独立的处理事情,因此以政府为中心的公共服务的生产和提供方面明显强烈没有对社会公众的真是需要进行深入思考;大多数的社会组织为非盈利性组织,他们承担着公共服务的供给,由于资金有限,依靠政府资金和其他一些社会的捐款来维持营运,从而资金问题成为的社会组织发展的首要问题。

四、完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对策建议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就没有有效法律依据和保障。因此要完善法律法规,我们应该把“公共服务”纳入《政府采购法》的规范对象范畴,并且纳入政府采购目录。法律体系应该要包括政府从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整个过程。从资金的来源、项目的确定、项目审批到项目的执行、监督、评估都应该有法可依

2.制定相关战略计划

由于购买范围小且资金有限,制定相关战略计划及时公布采购目录,要根据购买目录将购买资金预算进一步细化,同时通过借鉴现有的评估方案,构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评估办法,同时也要建立“顾客”评估体系,并且完善评估体系。只有对购买流程细节的规划,才能促进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顺利开展,提高购买效益。

3.社会组织改革

社会组织过分依赖于政府,缺乏独立性,因此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向政府“出售”公共服务来换取政府的”资金支持“。实施改革能让社会组织独立的进行选择,通过制度的改革提高自身能力,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同时也提高了社会组织的地位。

五、总结

为了完善推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发展,我们必须要坚持三个主体:政府、社会组织、公民。首先政府是这一行为的发出者,应该履行公共管理职能的职责,要想转变公共管理职能,就必须要树立相应的制度保障,完善法律法规,能够通过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其次社会组织作为中间承担者,应该积极为公共服务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自身能力;最后公共服务是为全体公民服务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要与公民的实际需要相结合,不符合公民需要的服务,都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参考文献:

[1]王彪.我国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D].2012.

[2]孙健.我国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研究[D].2012.

[3]徐陪陪.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研究[D].2012.

[4]张凯.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问题研究[D].2012.

上一篇:山海经的故事一篇下一篇:上海市建筑建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