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社会保障文献综述

2024-04-23

老年社会保障文献综述(通用6篇)

篇1:老年社会保障文献综述

中国老年社会保障体系简析

10级社会工作 王文奇 1012786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然而伴随而来的是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这使得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空前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养老保障领域。如何更好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好地解决我国当代社会的养老问题,成为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关键。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在这一领域内的一些研究热点,对国内外相关的理论和文献进行了总结,回顾我国的老年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过程。并针对当下和未来我国面临的养老问题提出了看法。关键词:老年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城乡、地区差异

一、国外老年保障体系的起源、发展

养老问题是社会保障领域的一个大问题,在该领域内的研究者一直在讨论的就是养老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问题。绝大多数的研究者认为,在1601年颁布的伊莉莎白《济贫法》中,就提出了对老年的资助,但是在当时的社会,《济贫法》中针对养老的条例是“因其贫而养其老”。这个我们从“济贫法”的名称上就可以推算得出。也就是说,当时的社会保障只是把老年人当做普通的弱势群体来进行保障,并未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对其进行差别化的对待,因此这只不过是政府的普适性的社会救助,并不能说是实际意义上专门的老年保障。但是《济贫法》中对老年人的救助,毕竟在老年保障这个领域中迈出了第一步。

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大量的劳动力参与社会生产,加上人口的激增,西方各工业国家都开始酝酿本国的老年保障制度。1988年11月,德国俾斯麦政府提出了《老年和残疾社会保险法》,德国的老年保障主要以养老保险为主,养老保险则采取个人缴费与政府补贴的方式,而这种方式也被西方各国以及亚洲许多国家采用。在德国之后,其他欧洲国家也相继建立了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美国也在20世纪30年代建立了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到20世纪末,全世界发达国家中已

经有85%、发展中国家有27%建立了老年收入和医疗保障制度。①

二、国外老年保障体系的现状

目前在国外有多种老年保障的模式,不同学者对此进行了不同的分类。虽然标准各异,但是大多数的研究者都认同这样的观点。认为老年社会保障大致可以分为投保资助型、福利国家型、强制储蓄型、国家保险型。②并且分析了各种模式的优点和不足。

一、投保资助型。这种模式在世界上的应用十分广泛。该模式是一种资金由个人、企业和国家共同支付的一种养老保险模式。在该模式下,个人需要定期缴纳一定的养老保险费,一般来说,这个费用会直接在个人工资中扣除。同时,雇佣员工的企业也要定期为员工缴纳养老保险费。而国家财政也要对个人的养老保险进行支持。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由三方面共同构建的养老保险体系。目前我国的老年保障类似于这种模式。

二、福利国家型。这种模式是指将养老保险金提到一个十分高的水平,由国家财政直接拨付。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是北欧国家。这种模式可以为受助群体提供最高水平的保障,但是缺点在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而且会导致国家财政的压力过大,以及引起社会的不稳定。

三、强制储蓄型。这一模式是指保障的资金完全来自于个人和企业,而国家并不直接提供财政支持。该模式在世界上的应用较少,典型的是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模式和智利模式。

四、国家保险型。这种模式下,养老保险金完全来自于财政支持,目前绝大多数国家不使用这一模式。不再赘述。

三、我国老年保障制度的产生、发展和现状

我国正式的老年保障体系的建立开始于20世纪中期。1951年,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规定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费由企业负担,建立了企业退休职工养老制度。此后的几十年里,我国进一步地对养老保障制度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现在我国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形成了以养老保险为主,以救济和政府补助、①

② 数据来自宋玉华、谢联辉主编《全球行动——迎接人口老龄化》孙光德、董克用《社会保障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福利为辅的体系。

作为在老年社会保障中占有极大地位的养老保险,也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改革。当前我国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即“统账结合”。也就是说一方面实行个人账户制,鼓励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该费用将会记录到实名账户中,以便未来取用。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个人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社会统筹养老保险资金,在一定区域内实行统一管理,由政府财政进行支持,可以最大限度地惠及群众,保证了社会的公平。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首创的一种新型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个制度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上采用上面提到的“投保资助型”,即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在基本养老金的计发上采用结构式的计发办法,强调个人账户的激励因素和劳动贡献差别。这种养老保险制度的优点在于能够最大范围地对老年人进行保障,而且也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公平。然而它也有很大的不足之处,在资金的筹集方面,企业作为一个出资方难以按照规定为个人缴纳养老保险金,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的限制和经营者的个人素质,导致它们钻法律的空子。当然,我国现在老年保障还没有一个健全的法律体系。老年需要社会保障来保障,而社会保障则需要法律来保障。因此,要想完善社会保障,必须从立法方面开始。

四、我国老年保障的城乡差别化、地区差别化

在回顾了我国的老年保障体系之后,我们看到其有优点的同时,在实行过程之中还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也是研究者十分重视的,也是我国老年保障体系改革的关键之处。总结研究者的观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我国老年保障的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异。我们知道,我国从成立到现在基本形成了一种城乡二元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城市与农村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长期以来,城市与农村都各自形成了相互独立的、相对完整的生产、生活体系。由于这种差异体现在经济、文化等方面,所以我国的老年社会保障都不能城乡一概而论。因此在城市,建立了面向企业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制度;在农村,则实行家庭保障与集体(社会)救助相结合而以前者为主的保障制度。然而,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式的养老保障却有很明显的不公平。在社会资源上明显对城市有倾斜,而农村地区的资源明显不足。作为现代社会保障体系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险,并未在农村全

面设立。我国农村的老年保障基本还是家庭养老的方式,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在养老方面的投入不是很多。笔者生活在河北农村地区,对此深有感触。

农村与城市养老保障体系的差异,实际上是多年以来的经济社会条件的差异。城乡二元体制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发挥了作用,但是在当下明显不合理。因此,缩小城乡的差距,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障的投入,提高养老保险金的标准,是十分重要的。另外,还要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保障,提高政府的效率,防止不作为和腐败现象的发生。大力支持民间养老机构在农村发展,也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农村老人的保障水平。

与此同时,养老保障的地区差异也很显著。东部发达地区明显比中西部地区的水平高,体系也更加完善。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则是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想改变这种现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可以通过国家财政的针对性支持来逐步提高中西部地区的老年保障水平。从根本上说,要实现当地经济的发展,才能提高当地的养老保障水平。

五、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与国外对比

在进行国内研究的同时,研究者还对我国的养老保险与国外的老年保障体系做了对比,试图通过国际比较,发现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中的问题和改革方案,更好地提高老年人的保障水平。

在保障模式方面,各国保障模式都是立足于国情的,无论是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还是欧洲模式,都结合了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我国目前处于一个改革期,正在由现收现付制迈向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结合的模式。在这个阶段,在不断完善基本养老保险的同时,要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

在资金运作方面,我国的养老保险金运作模式与国外相比有较大的差距。我国的养老保险金主要由政府管理,企业和个人的自主权不足,就导致了管理体系僵化,收益率低的问题。而且我国的养老保险金无法进行市场化的运作,虽然保证了资金的稳定性,但是也使政府的财政压力过大。

在管理方式方面,西方国家养老保险管理制度都有一些共同之处。比如养老保险开支分别由中央和地方政府管理,而不是单纯由中央管理,这样就降低了风险。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需要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对养老金按市场机制进行管理,我国的养老保险管理制度的改革,就是要破除各种地方性、行业性等纷繁复杂的各类机构的影响,防止各类政府机构及职能部门各自主张。

综上所述,我国的老年保障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开创了养老保险的一个新模式,即“统账结合”的方式。这种方式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将会取代“现收现付”的支付模式,而且会在实际运行中不断改革和完善。在当下,这种模式有着很大的优越性,可以促进资金的有效利用,也分担了个人和企业的压力和风险。对于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然而在未来的几十年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增加、资源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都将出现。这对我国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我国现在的体系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资金的筹集和管理问题,怎样更好地筹集资金,资金又以怎样的方式管理,要不要让私人进入养老保险金的运作领域,这些都要在不断的改革中探索出最适合的方式。

二是公平问题,未来几十年里,当前老年保障的城乡和地区差异仍将存在,而且会有扩大化的趋势。如何缩小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差距,使老年人都能够享受到合理的保障,实现社会的公平,是政府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是单一的以养老保险为主的老年保障体系不足以全面地实现真正的保障,因此,加强对老年的其他福利性政策也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加强法治建设,用专门的法律规范老年社会保障,防止违法腐败行为,则是促进我国老年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的保证。

参考文献:

孙光德、董克用《社会保障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李靖、葛欣,《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探析》《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 陆学艺,《家庭赡养与社会保障功能互补》《中国社会工作》1998年3月

郭继红、南春燕,《人口老龄化和农村老年社会保障——浅析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下的农村老年社会保障建设》《科教文汇》

刘晓梅,《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理论与实务研究》

吴鸣主编,《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战略》

邓大松、刘昌平等著,《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回顾、评估与展望》 储敏伟等著,《我国社会保障的和谐发展之路》

周弘主编,《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

徐颖,《中国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分析与评价》

杨宏、吴长春,《完善我国老年社会保障体系》《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姜向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变革及政策思考》《人口研究》2009.3第二期

兰定松、唐明永,《贵州省人口老龄化及老年社会保障问题论析》《安顺学院学报》2010.4第二期

何文炯,《农民社会养老保障:老年津贴+个人账户》《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4期 丁润萍,《全面小康社会中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经济问题》2003年第10期

篇2:老年社会保障文献综述

摘要:农村剩余力量的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虽然逐渐发展起来的农村老年协会正在以它特有的方式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各种便利,但老年人在其中的社会参情况仍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从社会参与的概念、老年人在农村老年协会的社会参与的方式、社会参与存在的问题以及农村老年协会与城市老年协会社会参与的比较这四个方面来介绍、分析农村老年协会中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的情况。

关键词:农村老年协会、老年人、社会参与、农村治理

正文: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社区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外出,加快了城乡、工农之间的流动。农村经济在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村庄“空心化”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农村剩余力量的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虽然逐渐发展起来的农村老年协会正在以它特有的方式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各种便利,但老年人在其中的社会参情况仍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焦点。

一、社会参与的概念

对于社会参与的概念,首先,最早将“社会参与”概念引入有关老年人研究的是美国社会学家欧类斯特.w.伯吉斯,社会参与概念的理论母体是象征互动理论,后来用于描述老年人各种参与社会生活的行为。社会参与是社会学界和法学界最为常用的表述,此外,在中文语境下,还有相关的词汇表达着类似的意义,比如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采用“参与社会发展”这个表述,类似表述在我国有关的老年文件中可以寻觅其踪迹;“老有所为”也是“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另一种替代表述,其和其他五个“老有”构成了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的一般方向。[1]然后,是由谢布鲁克大学医学系老年研究中心界定的:老年人社会参与不但是指当下个体进行的活动,还包括在活动中所扮演的社会角色,老年人社会参与包括社会活动和日常活动两个方面,这些活动都是老年人社会参与所需要的。A.Bukov、I.Maas和T.Lampert等人认为社会参与是一种在社会导向下的与他人分享资源的社会行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也是衡量他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非常直接的依据。如果按被分享的资源来划分,社会参与大致可分为群体形态的社会参与(即参与团体成员的共同活动,团体内部分享的主要资源是时间)、生产形态的社会参与(即为他人提供劳务、商品及其它利益。除了时间,被分享的资源还有特殊才能和资历等)和政治形态的社会参与(即关于社会团体和资源分配的决策行为)等形态类型。[2]

我国在给“社会参与”界定时,对老年人社会参与概念的研究主要围绕概念的界定角度、包含内容两个层面展开。段世江、张辉提到:从所谓的角色角度对社会参与进行分析,社会参与就是“个体当前所进行的活动和所扮演的社会角

色”。而从资源角度分析,社会参与“是一种社会导向下的与他人分享资源的行为”,并据此将老年社会参与分为集体性社会参与、生产性社会参与和政治性社会参与。[3]然而,李宗华在2009年提到,社会参与的理论主要涵盖以下四个方面:(1)体现个人价值,社会参与主要是体现参与者个体的价值,这种价值也是衡量该个体生活质量的标准之一。(2)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是以分享社会资源为基础的,这种被分享的资源又是多方面的。(3)社会互动层面,即这种社会参与是与他人互相联系的,不是孤立个人的活动。(4)老年人社会参与是在社会层面展开的,即个人的面向社会的行为。[2]

根据以上关于社会参与概念的文献,我们将社会参与界定为老年人重新投入社会,通过对各种角色的扮演和介入,实现和他人、群体或者与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组织的联系,具体包括老年人参与各种经济、政治、文化及人际交往活动。

二、老年人在农村老年协会的社会参与的方式

在农村,随着集体制的解体,原来一起出工劳动,开会以及集会等公共生活的公共空间与机会都急剧减少,并逐步缩小到家庭范围,社会参与的愿望遭到极度的挤压和限制,即使有些集体活动和会议也没有老人参加的份儿。老人们只能在家里和地里活动,只有做家务,在地里劳作完成之后就无所事事,生活十分简单枯燥。作为为数不多的农村老年人集体组织的老年协会,成立之后,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集体活动的机会,更加丰富了他们的闲暇生活,调动了他们积极参与社会事业的热情,根据已有的研究文献,本文归纳出农村老年协会的三种主要的形式。

1.作为文化娱乐场所的老年协会

最基础的形式是类似于法门镇的宝塔村的老年协会,老人所在活动室里除了拉家常外,还有丰富的娱乐活动:几个人围在一起“掀花花”、打麻将、下棋、看电视、唱秦腔戏。老年妇女有的做针线活,有的刺绣,剪花。宝塔村是一个文化积淀很厚的地方,有文化的人特别多。不少人能文能武,能写能画,能编能唱。我们在协会看到了许多老人的书法、绘画。老年妇女剪的窗花与刺绣作品。他们成立了“自乐班”,定期开展娱乐活动。对于这些活动,无论从社会学或人类学的角度看,娱乐都因对现实社会整合,价值塑造与规则强化具有主要价值而备受重视。[4] 在温岭市的横峰老年协会,他们组织老年人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是地方政府及“村两委”凝聚人心、引导教育老年人的有效措施,也是农村老年协会开展工作的切入点和有效抓手。横峰街道各老年协会根据本地特色,经常组织召开广播会、座谈会、放电影(或VCD)、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棋牌比赛、戏曲表演、小型运动会、旅游等活动;有的在节日期间,开展运动会、技艺赛、金婚庆典、集体祝寿以及健康老人、孝儿媳、和谐幸福家庭评选等活动;还有的办起了老年学校,定期组织老年人学习,现有300位老人参加省老年电视大学学习(课本费由街道支付)。老年学校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老龄政策法规、法律咨询以及老人医学保健知识等。在丰富农村老年人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使老年协会在活动中更得人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协会队伍。[5] 在厦门集美区,老年协会积极地向老年人倡导科学、文明的文化活动,举行了形式各样、精彩纷呈的特色活动。例如开展门球比赛,秧歌舞大会等,还经常

联合村两委组织老年会员参加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老年体育比赛,并且通过宣传动员,鼓励村内广大老年人积极参与其中,丰富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受益面不断扩大,让老年人真正实现老有所乐。这不仅满足了辖区老年人不同层面的需求,而且杜绝了老年人参与邪教、封建迷信活动的情况发生,提升了文化层次,促进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6] 2.参与乡村治理的老年协会

农村老年协会作为农村老年人聚集的场所,除了在生活、文化、娱乐方面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便利和活动场所,给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带来欢乐以外,在对于农村治理方面也起到了协助作用。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团结镇老年协会成立17年来,依靠组织的民间权威,在维护公共卫生,照顾老弱病残,为孤寡老人提供生活援助,关心和帮助子女不尽赡养义务的老人维护自己的权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民间组织一定程度上使农民的意见得到充分反映,保证农民获得的公共物品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符合自己的偏好,健全和完善供给的渠道和方式,形成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体多元化格局。

在福建乡村,村中老人去世时,老年协会送上数百元钱到丧家,并送个花圈表示哀悼,安排老人参加葬礼,有老人乐队者则为葬礼奏乐。当某个老人生病时,老人会组织慰问,请医送药,对重病号派人轮流护理,一些卧病不起的老人,老人会也会定期派人上门探望。如果某个老人与家中成员发生纠纷,老年协会会根据情况进行调解,教育该老人的子女孝敬老人。发生损害老人权益的事情时,老年协会出面督促村委会予以处理,以监督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的执行。因此,老年协会有众多的支持者,很多老人都踊跃报名参加老年协会活动。老年协会活动能力与会长关系重大,会长多是社区中德高望重的长者,他们在未退休之前都是乡村干部,拥有丰富的社会网络资源,能够为社区老年协会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7]酬神演戏与迎神赛会活动具有民俗宗教与社区文化娱乐的双重功能,丰富了乡村群众的文化生活。[8]在福州地区村庙神明诞辰必演戏,这时联系戏班、招待演员、维持秩序等事务则由村老年协会负责。[9]闽侯县青口镇灵济宫所属社区拥有两万多村民,村民们捐助的愿戏也多,每年在宫庙内要演出地方戏六七十场,以村老年协会会员为骨干的村庙管委会承担起所有的戏剧演出安排工作。福州地区乡村每年端午节的龙舟竞渡活动也由村老年协会组织,募集资金、招募划手皆由老年协会出面筹办。在该老年协会,其对农村的治理主要体现在该村老年人生病的照料、离世的安排以及对于该村传统民俗活动的参与和管理方面,结合当地的情况,老年协会也具有本土化的特点。

浙江宁波的农村老年协会,高龄老人每年可获一笔生活补助费,老年协会决定70~79岁的老人每年发生活补助费50元,80~89岁的老人每年发120元,9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发200元过老人节和春节时,每个会员可得到大约价值45元的物品,历年来的发放物品有毛巾、饼于、电热毯、鱼、果子、肥皂、羊毛衫、被单、糖、洗衣粉、祭灶果、汤果粉等,这些物件虽小,但都是农村生活中比较实用之物。其次,每逢老人节时,为年龄到70岁、80岁、90岁的老人集体祝寿,买生日蛋糕;每年让老人去医院进行常规体检,为老人建立了建康档案;由老年协会组织老人的生活状况调查,调查项目涉及到老人的身体情况、赡养状况、生活困难程度等;看望生病老人制度,哪个老人生病,协会得知后,就必须派代表

购买慰问品去看望;如果村中有老人去世,老年协会派代表慰问家属,并送一只花圈致哀。此外,如果老年人受到虐待,老年协会就要出面干预;如果有老人生活遭受了困难,老年协会就会提供帮助;老年人通过老年协会还获得了重要的社区参与权,老年人又回到了社区的中心位置,掌握了一些社区的资源、积极参与社区的发展,在参与过程中发现和肯定自己的力量。[10]在宁波农村的这种形式的老年协会主要从老年人福利保障的角度发挥了农村治理的作用,从基本的生活保障到老年人的权利的保障,该协会充分体现了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以及其对政府部门关于老年人养老工作的大力协助。3.作为经济实体参与市场的老年协会

该类型是农村老年协会中较为特殊,同时也较为先进的一种老年协会的形式。其组织成立的重点侧重于经济利益的获取,将老年人聚集起来,利用各自的人力、财力等资源,以某种特殊形式参与市场,在为自身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青岛莱西市东庄头村的老年协会就属于这种类型。

该协会创办了第一个经济实体——青岛东庄头蔬菜批发市场,该市场以“发展农村菜园子,丰富城市菜篮子,为四面菜农造福,帮八方客商发财”为办市宗旨,经过20年发展,目前由开业时占地4.8亩,发展成占地,480亩的全国最大的村级产地蔬菜批发市场,日成交量300多万公斤。除蔬菜批发市场外,该协会累计自筹资金2200多万元,又先后兴办了18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其中,为市场服务的13个服务型经济实体,分别是饭店、旅社、商店、加油站、维修部、冷风库、抛光厂、邮电所、信息服务公司、蔬菜研究所、蔬菜公司、果品公司、花卉公司,为农民服务的2个示范型经济实体,分别是蔬菜果树示范园和热带果树科技园,为老年人服务的3个福利型经济实体,分别是园艺场、养殖场和庭院经济队。[11]

首先,他们为本村及附近村庄的老年人提供难得的就业机会,提高老年人自食其力,自我保障的能力,村里凡是有能力、想干事、愿干事的老人,都能在东庄头老年协会找到事情。这些经济实体共安排1400多人工作,其中老年人390人,体质好、智力好的会员安排在服务型和示范型经济实体工作,体质好、智力差和智力好、体质差的会员则进入福利型经济实体。老年人自己参加工作,每年多者收入上万元,中者收入四五千元,少者也有千元左右。[12]这就省却了儿女缴纳的养老费,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因儿女参加实体,有了收入,也就有钱给父母交养老费了。现在,全村没有不养老人的,协会依靠发展经济实体!很好地解决了“老有所养”的问题。

东庄头老年协会是我国老年协会的一个特殊案例,现在这样的老年协会还比较少,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个成熟的经济实体,充分利用了退休老干部等拥有丰富社会资源的老年人士的优势,在实现老年人剩余价值再利用的同时,对地方经济、人文、福利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这样的老年协会是建立在一系列必要的基础之下的。

当然了,很多老年协会是集各种形式于一身的,既提供文化娱乐的场所,又才参与乡村的治理,本文在这里只是分别列出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三、农村老年协会社会参与存在的问题

农村老年协会虽然在文化娱乐、乡村治理以及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其独特的

作用,但是,在这些已有的成果背后仍然存在着一些的问题。

组织性质与法律地位未明确定位。由于农村老年协会大多是在各级政府部门的鼓励号召之下成立的,因此,协会的成立也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准,但是批准机关比较庞杂,主要涉及到老龄工作部门(县老龄办、镇老龄办)、民政局、镇政府和村“两委”,从而导致了农村老年协会的组织性质不明确,法律地位模糊。[13] 农村老年协会的定位直接决定着老年协会的性质、目的、运作模式以及经费来源和发展方向。因此是需要首先予以明确的问题。但是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对老年人协会是民间自治组织还是政府内部组织的性质和法律地位还没有明确定位。

经费短缺是各地老年人协会面临的共同问题和突出问题。全国城镇有经费的老年人协会的比例仅为40.79%,无经费的协会比例高达近60%。即使在经济发达地区也普遍存在协会经费短缺的问题,如北京,有经费的老年人协会的比例为47%,无经费的协会比例为53%,北京市东城区是全国社区老龄工作的试点单位,该区老协、老年组织经费不足的700个,占组织总数的68.69% ;缺少场地的330 个,占组织总数的32.38% ;政府支持不够的176个,占组织总数的17.27%。社区组织中有经费的仅占总数的53.96%,没有经费的占总数的46.04%。而且,在有经费的社区老年组织中,经费数额普遍缺少,其主要来源是会员自筹的占总数的63.38%,社会捐赠的占极少数,只有3.37%。位于北京市政治、文化中心的东城区的情况尚且如此,全国其它省、市、区基层老年人协会等老年组织的经费情况更不容乐观[14]。

老年协会社区参与的社会资本有待充实。主要表现在老年协会在社区参与行动中对于涉及老年人自身事务比较热心和关注,而对于村民自治等其它重大事务的参与不够,其原因在于老年协会不愿意在与自己利益不直接相关的问题上同“村两委”找别扭,或者把关系闹僵,在关系闹僵的情况下,协会自身的经济来源有可能缺乏保障。然而,如果在此问题上不转变观念,长此以往,老年协会的影响力有逐渐被削弱的危险。目前老年协会参与社区行动的社会网络还不够完善,社会资本积累不够强大,由此导致其社会动员和资源整合能力尚显不足[5]。

年协会管理人员年龄偏大,缺乏专门管理人才。农村老年协会的日常管理工作和组织开展活动主要依靠协会负责人及一些活跃会员的积极参与。协会主要管理人员多是村落社区中德高望重的长者,组织老年协会工作是老有所为发挥余热。[15]然而,他们大多年事已高,精力有限,随着时代的发展协会组织开展的活动日益增多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这些主要管理人员普遍反映,自已的精力知识能力等已难以承担协会的规范管理职责难以推动协会的进一步发展。

以上只是列举了老年协会社会参与的主要问题,除此之外,缺乏优惠政策与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等都对老年协会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农村老年协会不仅可以提高农村老年群体的社会参与程度,办得好的话,还能成为该地区政府政策的主要带动力量,领导该地区的发展,所以,对于农村老年协会的建设,我们应该更加积极踊跃!

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对农村老年协会社会参与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缺乏对社会参与的一个准确而眼睛的概念界定,我们所具有的概念都是根据国外研究的概念推演而来的,缺乏我国特有国情的特点;二是,缺乏从老年人自身角度来探讨老年协会的社会参与情况,绝大多数研究都是从客观的角度来研究农村老年协会的情况以及效果,很少涉及从老年人自身利益出发的研究;三是,缺乏对农村老年协会与政府关系的研究,农村老年协会很大一部分的支持来源于政府,而在政府在对待老年人以协会形式参与社会活动的问题上的态度的研究不是很明确;四是,缺乏对农村老年协会与城市老年协会的对比,农村老年协会与城市老年协会所处的环境与参与人员在本质上都有很大的差别,农村老年协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更具有本土化,而城市老年协会则不然,对于两者的研究,不仅能够清晰的分清楚城市与农村老年协会的差别,更能明确各自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戴维L德克尔,《老年朴会学一老年发展进程概论》,沈健译,人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页。

篇3:社区老年音乐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有关国外译文社区研究现状文章有代表性的有马达、许冰的《国外社区音乐教育的实践及其启示》,该文是对社区音乐教育发展较早,相对也比较完善的国家做一些实例方面的分析。像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等。笔者认为:我们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对于国外的对比研究我们可以借鉴,但不可以照抄,首先我们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同时中国还存在一个地域性差异比较大的现象,我们要更多的考虑到“地域性”这种特殊性。

二、国内文献综述

关于社区音乐教育的文章大概有两万余篇。笔者在所查文献中发现这类文章主要是对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及分析,分别是:老年音乐教育、老年心理、社区文化、课程资源以及目前社区音乐活动现状等几个方面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恐怕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既对“地域性”问题的深入研究。我们说任何一个文化都存它的区域,既它的地域性。笔者认为具有地域性的社区音乐活动更有特点也更具意义。

1、有关老年音乐教育的研究:

关于老年音乐教育的文章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亓越、彭勇军,这要灼灼研究音乐教育对老年人心理及生理方面的影响。其中钟朝安的主要观点:随着老年化趋势的逐渐显现,我们应设定以终身教育为目标、成人教育及“健康老龄化”为最终目的。老人教育能够加快社会和谐的步伐,笔者赞同以上观点。

其中关于黄剑敏两篇文章中提到一种“游戏精神”的观点。以成员喜爱且容易接受的“游戏”为出发点,在放松的情境中更容易促使大家积极的参与,也能够达到更好的体验音乐的效果,。从而能够更多激发出老年人的各方面潜能。目前这只是作者的一种假想并没有看到实践方面的内容。笔者认为在课堂中可以灵活运用“游戏精神”这样一种上课方式,让课堂变得更有趣,也更能够让老年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创新精神。

2、有关老年心理的研究

关于老年人心理的研究笔者认为有代表性是岳楠和王佳媛的两篇文章,主要观点师是提到音乐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填补老年人精神需求的空缺,其中影响老年人精神生活方面的因素主要是子女感情、身体、经济、等方面的投入,这也是最能够影响到老人变化的主要原因。笔者认同此观点,我们也应更多的从这方面入手去关注到对老年人“精神需求”的更方面。

3、有关社区文化的研究

在徐璐苏秦的文章中讲到社区文化:作者把它定义为“一定范围内特定的文化现象”是构成社区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区音乐文化;是一种由社区群众参与的各种音乐活动所组成,为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一种社区文化形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一个重要标志。作者认为对社区音乐文化活动的几个特点,内容上多样,形式上灵活。活动资源应该是本土化。点评:本土化也可理解为地域性,地域性的优势就是发展具有本民族特点的音乐,具有个性的特点。作者在文章中提到的本土性观点笔者赞同,关于地域性笔者在文章中并没有看到实质性的内容,在这里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能够在一个多远文化的地域上促成老年音乐教育?

4、有关社区音乐课程资源的研究

关于社区音乐教育课程资源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李晓缨、宋艳玲;两篇文章观点:没有音乐资源就没有完整的音乐课,实现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转化,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资源以及课程目标实现相关的各种活动都可以称之为课程资源。以及陈佳在文章中提到了“环境音乐”的观点,就是说在社区内不影响居民生活的情况下定时播放音乐,以增加社区文化氛围。关于课程资源笔者认为最大的资源是“地域性”这一特征所赋予的也是本身就在我们身边的资源,我们要更多的去结合“地域性”的特点来发展更多的有地方特色的社区活动。既“地域性”就是资源,我们应该更多考虑如何充分利用“地域性”的特点来更好的发展社区音乐活动。

5、有关社区音乐的存在问题的研究

有关于社区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笔者总的概括为: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硬件设施不足以及专业教师的匮乏等方面进行说明。这也是目前社区存在的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笔者认为:关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试着通过“社区资源分享”来平衡社区中一些不足的方面。

三、总结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我们更需要对“地域性”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应该更多的把目标放到“地域性”相关研究中。更多的发扬和传承我们本土性音乐,不能够照抄照搬国外的关于老年音乐教育模式。发展有我们民族特点的音乐,这才更能够体现出社区老年音乐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亓越.“夕阳无限好”--西安市城区老年音乐教育现状调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2]黄剑敏.“游戏精神”与老年大学音乐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6.

[3]岳楠.音乐教育对老年人心理特征影响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4]李小缨.城市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5]宋艳玲.社区音乐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9.

[6]胡中立.城市社区音乐教育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2.

[7]白娟.浅析我国社区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J].黄河之声,2011,No.33704:98-99.

[8]王佳媛.小组工作对老年人精神生活的介入研究[D].云南大学,2013.

篇4: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出,最早的时间已不可考,根据学者田祖海在2005年提出的观点,早在19世纪晚期就出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在1899年,美国钢铁集团公司的创始人——安德鲁·卡内基,出版了一本名为《财富福音》的书,第一次提出了“公司社会责任”这一观点。在多年后的1924年,美国学者谢尔顿正式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然而,由于当时社会环境的限制,这一理论的提出并没有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

一直到1953年,Bowen 出版了一本名为《商人的社会责任》(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Businessman)的书,企业社会责任才作为一个理论概念被正式关注。近年来,对这一理念的争议越来越多,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CSR的涵义作出了阐述。

受古典经济学的影响,以Friedman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十分重视“看不见的手”在引导企业行为中的作用。他曾在1973年说过:“一个公司执行官的责任是为股东赚尽可能多的钱,只要他在游戏规则内经营。当一个执行官决定以社会责任的理由而采取行动时,他是在骗取其他人的钱:以更低的红利的形式骗取股东的钱;以更低工资的形式骗取雇员的钱;或者以更高价格的形式骗取消费者的钱。一个公司执行官的责任是履行合同所规定的条款。如果他不能以良好的道德心做到这一点,那么他该辞职并找到另一种方式去做好事。”从一方面来看,单个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尽可能地赚取利润,努力实现供求双方资源的最优配置。另一方面,作为企业的义务,最大化的财务回报才是他们的唯一目标。

显然,有很多学者不这么认为。以Carroll为代表的经济学者们不完全赞同前人的这一最大利益理论。他认为:“CSR是整个社会希望企业履行义务的总和”。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器官,企业为了维持社会的稳定、持续运转,不能只专注于个体的最大利益,相对地要承担除去经济责任以外更多的社会责任。于是,在1991年和1996年,他提出了一个被学术界广泛接纳的四维模型理论,也被称为“金字塔”结构理论。他将社会希望企业履行的义务,由低级到高级归纳为四个层面,包括:

1.经济责任。企业只有在维持自身利益不受损的情况下,才会腾出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完成其它责任,才能实现社会的安定与繁荣。

2.法律责任。法律是社会关于对与错的法规集成,若将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比作游戏的话,那么法律就是游戏规则,若是企业触犯了游戏规则,那会受到来自管理员的严惩。因此,企业要保证一切行动都是在法律规范下进行的。

3.伦理责任。伦理虽然不像法律有明确的文字规定和惩罚措施,但是企业作为在社会上存在和发展的一份子,社会公众的影响必需考虑到。企业的经营活动要符合社会主流伦理道德,才会被广大群众接受,才能在社会中立足并发展下去。

4.慈善责任。一家具有强竞争力的企业,应该为社会、为社区捐献资源,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这不仅能树立企业的正面形象,同时对社会也有正面的影响。

综上所述,要寻找到一个普遍被接受而没有人有质疑的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实非易事,与其相关的观念和态度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变化,因此科学家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还处于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中,而本文比较认同“利益相关者”这一观点。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

对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在法律上并没有严格的规定,那么既然这样,企业为何要如此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呢?换句话说,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因是什么?有关这个问题,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将这些观点进行简单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理论,一类是被动承担的理论。详细说来,有以下几个:

①社会契约理论。Donaldson在1982年从社会契约传统方面考察了工商业与社会的关系。在洛克的哲学思想指导下,他假设社会与工商业之间有隐含的社会契约的存在,而这一契约的存在,暗示着工商业对社会肩负有某些义务。因此,他与Dunfee提出了一个更加完整的理论:“整合的社会契约理论(ISCT)”。这个理论包括对所有理性契约人有要求的社会宏观契约,和大量地方社区成员的微观契约两方面。

②最大化股东价值理论。在以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企业的利润目标和其社会目标是冲突的、不可协调的,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和数据表明,公司的社会责任和其财务绩效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有些学者就提出:在某些条件下,对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满足有助于股东价值的最大化。企业花费一定的资源进行慈善和社会活动,不仅不会影响企业的利润,反而或许能带来更多的利润。

③可持续发展理论。1987年,联合国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the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发表了一个命名为“Brutland Report”的报告。这一报告旨在寻求满足现在需要,而不危及下一代满足自己需要的能力。尽管这个报告的初衷只包含环境的因素,但“可持续发展”这一论断的提出,给经济学包括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方向。世界可持续发展商业委员会提出,可持续发展需要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因素考加以整合,从而为长期发展目标做出均衡判断。作为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所有企业做出贡献,同时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要求企业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④战略管理理论。Porter and Kramer在2002年采用Porter模型来考量竞争环境领域的投资。他们认为,企业投资于慈善活动可能是惟一一条改善一个企业竞争环境的方式,而且通常能比单个的捐赠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当公司的慈善活动更靠近公司的使命时,它们往往比其他类型的捐赠创造更大的财富。

nlc202309012031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

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必须谨慎、理性地进行选择,决策者必须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具体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高层管理人员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

CSRO(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rientation)是指企业高层管理者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态度和取向。Schon曾提出,领导人的价值观会影响到企业的道德环境,而企业高管的社会取向又很有可能是由他们的社会关系决定的。在相关学者的调查下发现,高层管理者越是重视经济责任,就越会忽略法律责任、伦理责任、慈善责任,也就是说是成负相关的;而CSRO与企业绩效之间却没有关系。他们还发现,在组织中的地位不同会影响员工对社会责任的态度。基层员工不如高层员工那样重视经济责任,但不同组织层级的员工在法律等方面的态度上没有明显的差异。

(二)财务绩效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

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似乎争议颇多。Mahon和Griffin在1997年统计了1992-1997年间的51篇论文,其中主张正相关有33篇,认为负相关的有19篇,无相关的有9篇。有人认为:企业财务绩效与其社会责任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但还有人认为,不合法的表现或不承担社会责任会对企业的价值产生负面影响。

而我国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起步很晚,因此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可供选择的样本量少,分析结果难免会带有片面性。并且,我国学者更多关注社会责任的披露,对其实际承担情况研究较少,难以说明问题。

(三)国家背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

尽管如今的经济越来越全球化,但是国家背景不同、文化的不同也呈现出很大差异。Pinkston等人对7个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的CEO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多数国家的CSR符合Carroll的金字塔模型,但对于四部分的重视程度各有差异。Ramsamy和Yeung在2009年对中国的公司(主要是上海和香港)进行检验,发现结构仍然成立,但各部分的重视程度不同。这一结果与前人的研究成果基本一致。

(四)公司特征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

公司特征包含了行业类型、公司规模、股权结构、公司治理、财务杠杆等方面的内容,有很多学者选取其中一项内容进行深入研究,证明这些公司特征或多或少会影响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例如:Ernst和Whinney提出公司规模对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有正向影响。“消费者接近型”和“行业敏感型”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反应也各有不同。

四、企业社会责任的效应

什么是效应?效应就是:作用、结果、效果;功效、成效(《牛津现代英语双解词典》)。《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中对“效应”一词作出了以下两个解释:①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所产生的效果,如:热效应、光电效应、化学效应等。②泛指某个人物的言行或某种事物的发生、发展在社会上所引起的反应和效果,如:明星效应。结合效应的概念,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所引起的一系列反应和带来的诸多效果即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效应。

随着社会经济、思想理论的不断成熟发展,受不同经济思想的指导,对企业社会责任效应的的研究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一)以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为指导思想的效应研究

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都坚持经济自由主义思想,认为企业的唯一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其本质上是一个生产函数。Friedman在《资本主义与自由》一书中作如下叙述:“在自由经济中,企业有且仅有一个社会责任——只要它处在游戏规则中,也就是处在开放、自由和没有欺诈的竞争中,那就是要使用其资源并从事经营活动以增加利润。”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行为增加了经营成本,则这些成本会以较低的边际利润由股东们承担,或是以高价转嫁给消费者。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也就是企业努力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行为。而曼尼认为,大公司管理者之所以支持企业社会责任,是因为他们将企业社会责任视为一种良好的公共关系。商人自愿承担社会责任可以改善经济问题,从而更好地实现我们追求的经济目标。

尽管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看作是获取利润的手段,但他们也意识到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在改善企业发展的社会关系方面的作用,而为企业的发展赢得更为广阔的空间即:拥有企业社会责任效应的。

(二)基于“企业竞争力理论”的效应研究

何为企业竞争力?即在竞争性市场条件下,企业培育自身能力和资源,获取外部可利用资源,并加以综合使用,不仅为顾客创造价值,同时也实现自身价值的综合性能力,即是企业拥有的能够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并产生赢利和得到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企业竞争力是还能够使企业形成并维持竞争优势的资源和能力。“企业竞争力理论”则是针对现实中企业间存在绩效差异以及产生差异产生的根源进行理论和实证的探讨中发展起来的。

Michel Ogrizek认为“那些将企业社会责任嵌入到策略制度的企业不仅可以获得市场优势,还可以取得竞争优势。”随着公众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和社会责任投资的增加,更多的人接受“只有那些短期经济目标与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平衡的企业才能成为未来最成功的企业”这一认识。另有学者 Ospel也早已研究并得出结论:“一个企业关注社会责任,其股票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世界经济论坛宣言,具有社会责任感是决定企业能否在全球化运作中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耶鲁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沃利克(Henry C.Wallich,2003)也分析到,“现代公司追求的是持续生存,更关注长期的利益”。

所以,一个企业的管理者考虑社会责任则会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基于“与利益相关者观”的效应研究

利益相关者,斯坦福研究所在1963年对其下了最早的定义:“那些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企业组织将不复存在的群体”,到目前为止,可以查到的关于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将近30种。Subroto (2003)列出的企业应该承担相应责任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商业伙伴(供应商和竞争者)、社区、环境、员工、顾客、股东等。Clarkson (1995)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管理和满足各个利益相关者(股东、客户供应商等)需求的能力。世界银行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与关键利益有关者的价值观、关系、遵纪守法以及尊重社区、人和环境有关的政策和实践的集合。“利益相关者观”认为管理者应该以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强调以多重价值最大化,而不单单是股东价值最大化。

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所带来的效应,Dacin和Brown (1997)研究得出:“较积极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水平可以获得较高的企业价值,而且企业价值影响企业产品的价值。”Auger等人(2003)调查得出消费者愿意为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生产的产品支付较高的价格;Mathews和Crawford (2001)在对消费者所进行的访谈和调查中得出“消费者更加关心公平和忠诚的价格而不是最低价”。基于“相关利益者观”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效应的实践更为丰富,也更加具有说服力。

四、结论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商业环境的变化和现实社会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逐渐受到了中西方学者的极大关注,提出了众多相关的理论与方法,整个社会责任的理论体系也逐渐成熟完整。但是,大多数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都是基于国外成熟的资本主义市场,不一定适用于我国不成熟的市场经济,相关的理论数据研究仍需进一步的强化和深化。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商学院)

篇5: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文献综述

社会保障制度是关系着全体人民民生问题的大事,受到广泛关注。继2008年新农合被写入社会保险法(草案)医保专章,新农合在我国社保体系中真正确立了合法地位之后,在北京闭幕的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决定在2009年的10月1日以后正式试点推行新农保,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农村居民提供老年基本生活保障,是国家朝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大步骤,也是中央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响应中央会议精神,我国各个省市也都相继推行新农保改革新举措。如广东省计划3年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山西发布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山东省首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养老金在寿光发放。广东首个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试点在惠州启动,参保补贴一视同仁。回顾自市场化改革以来引发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上的太多探讨与研究,今天终于在实践中得到了尝试,也很值得理论界追溯和总结。

我国学者对于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是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而展开的,笔者在中国期刊网上对有关社会保障问题的文献进行梳理发现(见下表),在中国期刊网上以社会保障为篇名的文章在模糊查询的条件下,研究数量在逐年增加。从内容上看,2000年以前对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比较少,相对也很零散,没有形成系统。2000年以后,尤其是2003年开始了大规模系统的研究,文献数量直线上升,2005-2006年间增幅最大。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提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确立了“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方针。在城镇化过程中引发了大量的征地问题、失地农民问题、进城农民工问题以及改革过程中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围绕着这些问题,学者们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在2003年研究成果较前一年增长了78.5%。2005年,随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围绕着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等研究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

我国经济总量跨越式提升的同时,社会分配的均衡问题、公平问题也日益凸显。在这种背景下,效率与公平关系的问题被重新探讨,改革开放的成果由全社会共享的惠民措施不断出台,社会保障制度就是均衡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压器,社会公平视角下的社会保障制度问题研究随之升温。

从归纳和总结以往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从内容上看,这些研究涵盖了社会保障体系的方方面面,有的甚至具体到了实施细节。而从整体上对这些内容分类,共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从城乡两个维度对社会保障总体状况的研究

通览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文献,学者们分别从整体上和城市与农村两个维度对我国社会保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也有学者从地方或区域角度分析了省市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情况。张力之(1997)从5个方面详细介绍了1997年以前国内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的迫切性、借鉴国外的研究、社会保障专著、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社会保障理论研究。刘云旺、王成华、廖桂蓉(2004)、李东、刘庆原(2004)、陈蒙蒙(2006)韦镇坤(2008)、王丽(2009)撰文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的构想及对策。李珍(2006)阐述了我国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如何构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刘汉屏、吴晓云(2006)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问题放到了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来探讨,分析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制度保障和体系构建。刘子操(2007)提 1

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思路。

从内容上看,这一方面的研究偏重于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随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的日益突出以及“三农”问题凸显,使得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诸多不完善之处摆到了议事日程。如何破除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城乡统一的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问题是研究重点。

二、围绕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展开的大量研究

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大缺陷或短板,理论界对此诟病颇多。失地农民、进城务工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研究构成了2003年以来研究的主要内容。刘金红、段庆林、董明辉(2001)从经济发展和政策取向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建国50年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各种保障形式的制度变迁、制度绩效,提出建立与目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各方面的承受力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徐凯赞、欧阳亮辉(2004)按城乡属性把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分为二元社会保障制度,指出按照人人共享、普遍受益的公平原则,我国现行的二元社会保障体系无论从过去的形成、政策的影响,还是农村的现实需要都表现出一种公平性的缺失。陈信勇、蓝邓骏(2004)认为,首先要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制度,其他社会保障措施也应及时、逐步建立。吕勇(2005)、赵友谊(2005)、贾平、张婷(2008)分析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探讨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的构建。胡宏伟、唐莉(2005)指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结构性嵌入于我国土地产权制度、征地制度、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利益诉求实现制度之中的,这种结构性嵌入机制要求仅仅靠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本身是不够的,失地农保制度的完善必须以上述四项制度的完善为前提。白凤峥(2004)、姚诣路(2006)分析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及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围绕农民问题展开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之所以会成为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的主体,原因有几方面:一是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攀升,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成绩,但与之相对的“三农”问题依然突出。二是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问题引发了学界的大量争论。三是工业化进程中的效率与公平观念深入人心,如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公平?诸多原因引发了学界关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

三、国外经验较少及中外比较研究

周弘(1989)较早地介绍了欧洲国家社会保障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李培林(1994)通过对德国、英国和瑞典的实地考察,指出我国建立社会保障体制应当借鉴的经验和注意的问题。史柏年(1996)、高峰(1999)分别考察了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现状、演变过程以及不可克服的矛盾与困境,并探寻其对于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意义。日本学者合津文雄(1999)介绍了日本的社会福利政策,它突破了救济扶贫的制度框架,开始探索创建满足全体国民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日本从2000年开始实施的“老年人看护保险制度”显示出,日本社会福利政策由过去的行政管理措施向签约方式转变的新趋势。武中哲(2001)介绍了北欧福利国家制度,并分析其利弊所在,力图找出其中对我国有借鉴意义的内容。施晓琳(2004)介绍了当前日本较为完备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及其对我国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法律保障方面的借鉴。李巧莎、贾美枝(2008)考察了日本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日本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及其经验和启示。臧忠生(2004)考察了法国、瑞典、奥地利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新变化及对我们的启示。王萍(2005)对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进行简要追溯,分析了令该制度陷入困境的各种主导因素。易瑾超(2007)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提出发展、完善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若干

建议。徐嘉辉、郭翔宇(2009)介绍了德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并对德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行评价,同时阐述了德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借鉴。

四、对社会保障理论的追溯

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随着社会保障制度实践的开展,对社会保障制度理论的挖掘和追溯也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陈晓云(2001)在对福利理论系统梳理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根据对福利主体的认识、衡量福利的方法、标准以及福利制度措施这几方面的差异和变化,将福利理论的发展分为四个重要阶段。苏光明(2001)对毛泽东和邓小平社会保障思想进行了挖掘和比较。王爱华(2003)、李宏艳(2004)挖掘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保障思想,前者主要探究了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的社会保障的思想,并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进行了全面考察;后者考察了马克思、列宁的保障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王俊(2004)从17世纪配第的社会保障思想写起,到18世纪的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和孟德斯鸠,进而分析了19世纪的萨伊、西斯蒙蒂、罗雪尔的社会保障思想以及德国的讲坛社会主义,英国费边社会主义和法国连带主义的社会保障思想。王文龙、金丽馥(2005)对西方社会保障理论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与评述,介绍了当代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演变过程,并分析了当代西方社会保障制度衰落的原因。徐丙奎(2006)把西方社会保障理论分为三大流派并对三大流派进行了简要分析,即国家干预主义、经济自由主义和中间道路学派。张可(2006)从英国1601年《济贫法》开始追溯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和发展的根源,并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区分了对待社会保障制度的态度,同时对反对与支持的流派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五、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定位和职能

尽管各个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各具特色,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国家或者政府的介入。阎宇红(1998)考察了西欧社会保障制度几个发展阶段的更迭与交替,并详细分析了每个阶段中政府充当的角色以及角色的转变过程。张学英(2004)指出由于国家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导致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反过来阻碍了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应该以政府为主导提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陈少晖(2004)指出,在至今仍未改变的二元经济结构中,对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长期忽视和责任缺失,是我国政府在构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的一个重大缺陷。现阶段,我国政府应当集中解决农民急需的低保、医疗和养老三大保障问题。朱丽颖、石俊田(2005)认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从萌芽起到进入制度化建设共经历了政府高度集权下的重点有限保障、分权下的土地和家庭保障、制度建设下的社会有效保障三个阶段。肖云、徐艳(2005)认为当前建立农民工的就业社会保障具有紧迫性,政府在建立和发展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刘燕(2006)认为政府责任不明确、制度安排缺失等,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之一。政府作为农村社会保障的主体,应当承担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的责任。钱亚仙(2006)、杨爱兵(2008)、薛菁(2008),也指出政府是构建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责任主体。杨辉(2007)认为社会保障制度到底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还是私人产品亦或优效品,在理论界存在着争议,并根据社会保障的产品属性及产品提供方式、生产方式,决定了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责任范围和责任强度。陈萌(2009)认为“农村社会保障”表现出社会的公平性,其最终责任主体是政府。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政府责任存在着越位与缺位两种偏差,是造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期刊网中的文章除了上述6大问题以外,还涉及到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影响,如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对消费的影响等。除文章类文献外,我国学者还出版了相当一部分专著讨论社会

保障问题。例如,张蕴岭(1993)主编的《北欧社会福利制度及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系统地介绍了北欧福利国家的经验以及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的启示;郑秉文(2004)等编著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攻坚》。阐述了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过程、改革中的困难和今后改革的方向与未来发展趋势;丁开杰(2004)编著《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一书,涵盖了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国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老年保障改革、福利与就业几个方面的内容;陈佳贵、王延中(2004)主编的《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一书,对中国社会保障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我国社会保障建设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在我国社会保障理论研究方面,比较权威的专家郑功成教授,编写了系列社会保障丛书,由他主编的《社会保障研究》是中国和世界社会保障学术交流平台;《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一书系统诠释了社会保障的核心理念、基本原则和需要处理好的相关关系,对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步骤与措施进行了宏观规划,从理论上厘清了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目标、政府责任的确立和中国特色的体现。

作者:包海花 云苏和

篇6:社会工作立法的文献综述

摘要: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一项专业性和职业性的工作,我国的社会工作必须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来引导、规范、推动和保障,但目前由于社会工作事业缺乏立法支持,致使社会工作不能全面系统地展开。本文拟从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背景出发,结合境外社会工作的发展模式,在理顺社会工作立法的基本理路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行本土化实践,实现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立法。

关键词: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立法;社会建设

一、社会工作立法的概念

对于社会工作立法的解读实质上就是要解决怎样把社会工作纳入到法律之中来的问题。要想正确解读社会工作立法,就必须要理顺社会立法、社会法和社会工作立法三者之间间的差别和联系。

(1)社会立法的概念 在英美法中,社会立法是对具有显著社会意义事项立法的统称,例如涉及教育、住房、租金、保健、福利、抚恤养老企及其他社会保障方面。最早的社会立法当数《济贫法》,但最重要的社会立法应该是在19世纪,如当时有《工厂法》、《学徒健康法》和《劳工赔偿法》等。[1]在我国,劳动法制、社会保障法制等为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具有普遍社会意义、并以社会利益为本位的法律.通常被称为“社会立法”,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弱势阶层的生存及增进社会整体的福利。

(2)社会法 就社会法而言,在外延上,最广义的社会法即国家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而制定的有公法和与私法相融合特点的第三法域。狭义的社会法指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中义的社会位居于上述两者之间’。其调整领域主要包括教育权利保障关系、社会保障关系、弱势群体保护关系以及其他应有社会法调整地关系。[2](3)社会工作立法 目前对于社会工作立法的概念并不明晰,而我们平时谈及的“社会工作立法”更多地足指与社会上作有关的所有法律规范的总称。更进一步说,社会工作立法则可看成是国家关于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改善和管理社会生活、开展社会福利等方面社会工作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国家法律的一个组成部分。[3]

二、社会工作立法的背景文献研究

“社会工作是社会安全阀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4],”其内容和范围在不同的社会和时代有着不同。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社会工作可以作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社会工作,包括社会指导、社会政策的制定,社会教育、社会服务、社会预防、社会建设和社会促进等。狭义的社会工作,主要指社会保障事业,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与安置和社会福利等。”

在社会工作的立法背景的研究上,有的学者从当前社会环境视角出发, 认为社会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工作的根本职能是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谐以人为主体,就必须以人的本质作为出发点,即以“社会关系”作为出发点。所以,以人为主体的和谐,其本质是人的关系的协调。包括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协调,同时还有最为重要的关系,即人与自身关系的协调,即人对自己的认识、理解和接纳等问题,[5]从理论视角论证了社会工作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有的学者认为,当前社会工作立法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其主要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经验。在其看来,西方社会工作的百年发展历程,很大程度上与社会工作的立法相关,从英国的《济贫法》开始,就已经了发展社会工作事业的立法工作。法是由一定的物质条件决定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效力的规范性文件。法的特点决定了物质条件一旦成熟,就需要制定、颁布和实施与之相适应法律规范,以确保由该物质条件决定的社会关系的规范化。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社会工作立法的发展,是由中国特殊的历史环境决定的。纵观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而言,在很大的程度上,我们遵循的是教育优先的原则,在引入社会工作的初级阶段,我们强调培养社会工作人才,在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推动下, 到2010 年为止, 我国有200 所高等院校设立了社会工作专业, 58所高校获得了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授予权, 形成了大专、本科、研究生三个办学层次,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是却忽略了社会工作人员的就业 问题,导致大部分社工工作专业的毕业生面临毕业即失业,无业可就的尴尬局面。社会工作毕业生人才资源的流失极为严重。当前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专业化和本土化逐渐提上日程,国家层面的社会关注更多的聚焦在立法工作上。

有的学者则从当前社会工作立法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双重层面来考虑社会工作立法的重要性。作者从社会变迁、社会管理方式的变化以及制度化和法制化的人才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社会工作立法的必要性,认为当前社会工作队伍的建设需要立法的保驾护航,另一方面,社会工作立法的功能上,尤其是保障与救济,缓和与协调的社会功能层面阐述社会工作立法法可以从法律的高度来保证公民基本的生存发展权的真正实施。在社会工作立法的可能性探究上,有些作者从我国社会工作制度发展的主要特点和成就入手,认为社会工作的发展具备了立法的有利条件。

三、社会工作立法的现状

虽然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和统一的社会工作法,但关于社会工作立法的时间却是比较长的。我国从1951 年起,就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社会工作立法,内容涉及劳动保险、公费医疗、伤亡褒恤、干部老弱病残安置、离休退休退职、烈士褒扬、军人抚恤优待、复员和退伍义务兵安置、救济救灾、游民收容遣送、婚姻、城市社会福利管理、社会基层管理、社团登记与管理等,截止目前,名称中带有“社会工作”字样的法律法规文件有50 多件,全文中出现“社会工作”字样的法律法规文件多达1100 多件。

我国现行宪法中就有关于社会工作的内容,例如“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等,都是社会工作法律法规的重要渊源。同时,国家还制定了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社会工作法律法规,在社会保险方面,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2010 年)》、《失业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在社会救济方面,制定了《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在社会优抚与安置方面,制定了《军人抚恤优待条例(2004 年)》、《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等法律法规;在社会事业方面,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2008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在社会教化方面,制定了《劳动教养试行办法》、《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特别是2004 年6 月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了《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标准》,把社会作作为一种职业纳入了国家标准体系中,2006 年7 月,民政部、原人事部联合发布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首将社会工作者纳入专业技术人员范畴,标志着我国社会工作职业的正式诞生,为进一步提高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提供了法律法规保障。

必须说明的是,在这数量比较庞大的法律法规文件中,专门为社会工作制定的文件不但数量不多,几个专门的社会工作法律法规都属于行政规章层次,还未上升到国家法律法规地位,明显缺乏权威性,法律效力也比较低,已经落后于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实际需要。

我国现代社会工作法律资源缺失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这种缺失不仅体现在有关社会工作者职业法规、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维权法规和社会工作中介组织活动法规方面,同样也体现在社会工作实施过程中的社会工作人员法律素质的缺失。

四、社会工作立法模式的探究

社会工作的立法是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障,而社会工作法律法规得以贯彻实施的关键在于社会工作法治秩序的建立。

有的学者认为英美法系、大陆法系、混合法系许多国家地区的实践已经证明,社会工作立法对明晰社会工作者的公众形象、规范从业社会工作者的行为、提高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质量、维护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权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立法可以大致归纳为集中、分散和附属三种模式。在三种模式的探究上,根据中国的实际而言,大部分学者认为我国应将采用集中立法模式,制定—部《社会工作法》作为该领域立法的标志性目标。

部分学者认为在社会工作立法的建立过程中,必须要关注伦理建设和法治秩序的协调。价值是社会工作的灵魂,社会工作以利他主义为指导,强调受助者的助人自助自助,自助助人。就整个中国社会而言,礼俗社会或许在很大程度上胜于法治。但法确实不可逾越的整个社会的保障框架,在社会工作的立法过程中,国家法和社会伦理不免会发生碰撞,特别是早期的社会工作的发展,无论是社会公工作的主体还是受助体,对法的关注都较为稀少,因此在社会工作法制的构建中,如何协调社会伦理和法治秩序的构建是研究者们所要关注的。

另一方面,在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立法过程中,借鉴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可以发现,社会工作的立法涉及主体应该广泛包括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的受助对象以及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相关立法。不少学者认为当前中国社会工作立法的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集中在了对于社会工作主体,特别是社会工作者的资格认证上,应该尽快制定社会工作法律法规,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层面的社会工作者职业法规、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维权法律法规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业务法律法规,特别是以社会保障、社会事业、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特殊群体维权法律法规、社会组织、社会管理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工作法律法规。

五、结语

在社会工作立法方面,我国取得一定的进展,但仍落后于社会工作发展的现实需要。对社会工作特有的行为无针对性的规制在制定法律时没有充分考虑社会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现有的有些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和权利保障的片面性等明显缺点。另外,社会工作人员中的绝大多数没有受过专业的法律学习和培训,导致服务的专业性不够强而当前我们提出构建社会工作立法有其不可抗逆性,这不仅仅是专业本身的发展需要,而且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社会会工作发展的后续国家,我们在理论和实务模式上都立足汲取西方发达经验,这促使我们在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制度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社会工作立法的发展也是如此,如何在借鉴西方发达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后发优势,立足本土并凸显特色是对未来社会工作相关人员的一大挑战。参考文献:

[1]薛波.庀照英荚法词典.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267.

[2]上全兴,管斌.经济法与社会法笑系初探.现代法学.2003(2). [3]北斗星社区--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社区

[4]陈信勇.法律社会学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5]卞文忠,曹雨露.社会工作立法与和谐社会构建[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0,(11).[ [6]吕涛、尹学军略论社会工作法治化 [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6:38(6)[7]方曙光.我国当前社会工作立法的探究[J].黑龙江史志,2009,(2).[8]袁光亮.浅析我国当前的社会工作法律和社会工作者法律[J].南昌:社会工作,2008,[9]黄超、肖锋

社会工作立法的意涵及其解读 [J] 中国商界

2008(5)

[10]郭明霞,扶庆松.论中国社会工作伦理与法治秩序的构建[J].社科纵横,2009,(24).[11]竺效,杨飞.境外社会工作立法模式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政治与法律,2008,(1).[12]张青

论社会工作立法的必要性及其推进理路

上一篇:八十大寿生日祝贺词下一篇:综治安全责任书